CN108281838B - 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1838B
CN108281838B CN201711444354.5A CN201711444354A CN108281838B CN 108281838 B CN108281838 B CN 108281838B CN 201711444354 A CN201711444354 A CN 201711444354A CN 108281838 B CN108281838 B CN 108281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nnector
attached
mounting
cov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4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1838A (zh
Inventor
松本博幸
正田进也
胜本早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81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1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01R13/501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comprising an integral hinge or a frangib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0Means for supporting coupling part when not engag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3Dummy plu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并不仅限于一个方向,能够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上进行安装。一种罩部件(76),该罩部件(76)具有罩外壳(78),该罩外壳(78)与连接器部件(12)嵌合并且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其中,罩外壳(78)具有用于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的多个安装部(104、122),安装部(104、122)形成为:使得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该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分别成为不同的朝向。

Description

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该罩部件具有在与连接器部件嵌合的状态下防水和防粉尘等的保护功能,并且能够将所嵌合的连接器部件固定在多个规定的位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两轮车或汽车等车辆中,作为将不使用于检查以外的连接器部件安装并固定在车体上或起到防水和防粉尘等保护功能的部件,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装配帽的发明。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配帽的发明是由帽部和夹持部构成的装配帽,而且,上述夹持部与上述帽部一体地形成,其中,该帽部与在内部配设了端子的连接器外壳的开口部嵌合而对该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的端子进行保护,该夹持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侧卡合和脱离。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7-008971号公报
但是,在使用了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仿真帽的情况下,由于只能够在安装方向相对于固定部件为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上进行安装,所以安装方向被限定,可能会影响作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以往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能够选择相对于要安装的被安装部件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罩部件具有罩外壳,该罩外壳与连接器部件嵌合并且安装于被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外壳具有用于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多个安装部。
并且,关于第2方式的罩部件,在第1方式的罩部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形成为:使得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罩外壳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分别成为不同的朝向。
并且,关于第3方式的罩部件,在第1方式的罩部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1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沿着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进行安装;以及
第2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在与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关于第4方式的罩部件,在第1方式的罩部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形成为:使得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罩外壳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分别成为相同的朝向。
并且,关于第5方式的罩部件,在第1方式的罩部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形成有:使得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罩外壳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分别成为不同的朝向的安装部;以及与所述不同的朝向的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1个所述安装部相同朝向的安装部。
并且,关于第6方式的罩部件,在第1~第5的任意方式的罩部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外壳构成为:所述被安装部件插入到所述安装部中而进行安装。
并且,关于第7方式的罩部件,在第1~第5的任意方式的罩部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分别设置有卡定部,该卡定部与设置于所插入的所述被安装部件的被卡定部卡定。
并且,关于第8方式的罩部件,在第1~第5的任意方式的罩部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外壳构成为:所述安装部插入到形成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孔部中而进行安装。
第9方式的罩单元具有:罩部件,其具有与连接器部件嵌合的罩外壳;以及安装辅助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罩部件,该罩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外壳上形成有多个安装部,
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具有装配于任意的所述安装部的装配部。
并且,关于第10方式的罩单元,在第9方式的罩单元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外壳的所述安装部形成为:使得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罩外壳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分别成为不同的朝向。
并且,关于第11方式的罩单元,在第10方式的罩单元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1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与所述被安装部件沿着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进行安装;以及第2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在与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关于第12方式的罩单元,在第9方式的罩单元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外壳的所述安装部形成为:使得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罩外壳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分别成为相同的朝向。
并且,关于第13方式的罩单元,在第9方式的罩单元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外壳的所述安装部形成有:使得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罩外壳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分别成为不同的朝向的安装部;以及与所述不同的朝向的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1个所述安装部相同朝向的安装部。
并且,关于第14方式的罩单元,在第9~第13方式的罩单元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插入到形成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孔部中并且进行固定。
第15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由第1~第8的任意方式所述的所述罩部件和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而成。
第16方式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由第9~第14的任意方式所述的所述罩单元的所述罩部件和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而成。
根据第1方式的罩部件,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根据第2或第3方式的罩部件,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并不仅限于一个方向,能够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根据第4方式的罩部件,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即使是相同的方向,也能够以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朝向进行安装。
根据第5方式的罩部件,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根据第6方式的罩部件,在被安装部件形成为板状或棒状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进行与安装部的安装。
并且,根据第7方式的罩部件,能够抑制罩部件从被安装部件离开。
并且,根据第8方式的罩部件,能够通过将例如形成为突起状的安装部插入到形成于被安装部件的孔部中来简单地进行安装。
根据第9方式的罩单元,不用变更罩部件的结构便能够进行罩部件向形成于被安装部件的孔部中的安装,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根据第10和第11方式的罩单元,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并不仅限于一个方向,能够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根据第12方式的罩单元,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即使是相同的方向,也能够以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朝向进行安装。
根据第13方式的罩单元,在将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并且,根据第14方式的罩单元,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辅助部件向被安装部件的安装。
根据第15方式的连接器,能够使连接器部件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上与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罩部件嵌合。
根据第16方式的连接器,能够使连接器部件在容易安装连接器部件的嵌合方向上与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罩单元的罩部件嵌合。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示出将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从一方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的(B)是示出从另一方向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所示的状态的连接器与被安装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B)所示的状态的连接器与被安装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连接器部件的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的(A)是外壳的立体图,图5的(B)是从另一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6的(A)是外壳的主视图,图6的(B)是后视图,图6的(C)是沿图5的(A)的VIC-VIC线的剖视图。
图7的(A)是从罩部件的一方观察的立体图,图7的(B)是从另一方观察的立体图,图7的(C)是沿图7的(A)的VIIC-VIIC线的剖视图。
图8的(A)是罩部件的主视图,图8的(B)是俯视图,图8的(C)是仰视图,图8的(D)是侧视图,图8的(E)是从另一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8的(F)是后视图。
图9的(A)是说明将被安装部件从一方安装在罩部件上的情况的立体图,图9的(B)是示出将被安装部件安装在罩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的(C)是沿图9的(B)的IXC-IXC线的立体图。
图10的(A)是说明从一方安装了被安装部件的罩部件与连接器部件的嵌合的立体图,图10的(B)是示出将罩部件与连接器部件嵌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的(C)是沿图10的(B)的XC-XC线的剖视图。
图11的(A)是说明将被安装部件从另一方安装在罩部件上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1的(B)是示出将被安装部件安装在罩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的(C)是沿图11的(B)的XIC-XIC线的立体图。
图12的(A)是说明从另一方安装了被安装部件的罩部件与连接器部件的嵌合的立体图,图12的(B)是示出将罩部件与连接器部件嵌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的(C)是沿图12的(B)的XIIC-XIIC线的剖视图。
图13的(A)是示出将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从一方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的(B)是示出从另一方向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A)所示的状态的连接器与被安装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图13的(B)所示的状态的连接器与被安装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的(A)是安装辅助部件的立体图,图16的(B)是从另一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7的(A)是安装辅助部件的俯视图,图17的(B)是仰视图,图17的(C)是沿图16的(A)的XVIIC-XVIIC线的剖视图。
图18的(A)是说明将安装辅助部件从一方向罩部件装配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8的(B)是示出罩部件和安装辅助部件装配而成的罩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的(C)是沿图18的(B)的XVIIIC-XVIIIC线的剖视图。
图19的(A)是说明将在罩部件上从一方装配了安装辅助部件的罩单元向被安装部件安装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9的(B)是示出将罩单元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的(C)是沿图19的(B)的XIXC-XIXC线的剖视图。
图20的(A)是说明将在罩部件上从一方装配了安装辅助部件的罩单元与连接器部件的嵌合的立体图,图20的(B)是示出罩单元与连接器部件嵌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的(A)是说明将安装辅助部件从另一方向罩部件装配的情况的立体图,图21的(B)是示出罩部件和安装辅助部件装配而成的罩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1的(C)是沿图21的(B)的XXIC-XXIC线的剖视图。
图22的(A)是说明将在罩部件上从另一方装配了安装辅助部件的罩单元向被安装部件安装的情况的立体图,图22的(B)是示出将罩单元装配在被安装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2的(C)是沿图22的(B)的XXIIC-XXIIC线的剖视图。
图23的(A)是说明在罩部件上从另一方装配了安装辅助部件的罩单元与连接器部件的嵌合的立体图,图23的(B)是示出罩单元与连接器部件嵌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10A:连接器;12:连接器部件;14:连接器外壳;16:前表面;18:开口部;20:后表面;22:贯穿插入口;24:上表面;26:锁定机构;28:底面;30:一方的侧面;32:另一方的侧面;34:触头保持部;36:间隙部;38:触头插入口;40:触头收纳部;42:电线保持部;44:密封部件安装部;46:矛形部;48:引导槽部;50:保持器插入口;52:保持器安装部;54:触头;56:接触部;58:接触片;60:电线连接部;62:连接片;64:矛形部卡定部;66:保持器卡合部;68:电线;70:电线密封部件;72:保持器;74:密封部件;76:罩部件;78:罩外壳;80:前表面部;82:嵌合开口部;84:后表面部;86:上表面部;88:卡合部;90:底面部;92:一方的侧面部;94:另一方的侧面部;96:引导突部;98:收纳空间;100:延伸设置部;104:第1安装部;106:第1插入口;108:第1配置部;110:第1卡定部;112:第1片部;114:第1突部;116:第1切口部;118:第1支承突部;120:贯穿插入槽部;122:第2安装部;124:第2插入口;126:第2配置部;128:第2卡定部;130:第2片部;132:第2突部;134:第2切口部;136:第2支承突部;138:罩单元;140:安装辅助部件;142:主体部;144:装配部;145a、145b:侧面;146:装配槽部;148:卡定槽部;149:被卡定部;150:夹持部;152:柱状部;154:前端;156:弹性片部;158:支承部;160:锥部;162、162A:被安装部件;164:被卡定部;166:前端部;168:凸部;170: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了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本发明并非意图限定于此,同样也能够应用在权利要求书所包含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图12对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具有:连接器部件12,其设置有至少1个触头54;以及罩部件76,其与该连接器部件12嵌合,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构成为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嵌合。
并且,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部件12使用在两轮车或汽车等车辆等的检查中等,与设置于检查用的装置的对方侧连接器部件连接而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在连接器部件12未使用于检查等的情况下,通过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嵌合而将连接器部件12固定于车辆等,并且保护连接器部件12免受水或粉尘等的影响,其中,该罩部件76预先安装在被安装部件162上,该被安装部件162设置于车辆等的规定场所。
此时,在罩部件76向被安装部件162的安装中,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例如构成为能够选择如下的两种情况:如图1的(A)和图2所示,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水平方向的情况;以及如图1的(B)和图3所示,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垂直方向的情况。
即,罩部件76构成为如下的两种情况:如图1的(A)和图2所示,被安装成连接器部件12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水平地嵌合的情况;以及如图1的(B)和图3所示,被安装成连接器部件12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垂直地嵌合的情况。
另外,实施方式1的被安装部件162如图2和图3所示的那样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的宽度是能够插入到后述的形成于罩部件76的各安装部104、122的宽度,在该被安装部件162的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开口的被卡定部164。并且,被安装部件162的凸部168形成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该凸部168在被卡定部164与先向罩部件76的各安装部104、122插入的末端部166之间呈凸状隆起。以下,对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4~图6对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部件12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部件12包含:至少1个触头54,其供装配电线68,在实施方式1中为6个;连接器外壳14,其对这些触头54分别进行收纳;以及保持器72,其在连接器外壳14内对各触头进行固定。并且,在连接器部件12的内部设置有树脂制的密封部件74,该密封部件74将连接器部件12与所嵌合的罩部件76之间的间隙填满,在电线68上设置有树脂制的电线密封部件70,该电线密封部件70将电线68与连接器外壳14内的电线保持部42(参照图4)之间的间隙填满。
如图5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部件12的连接器外壳14具有:前表面16,其具有供罩部件76在一侧插入的开口部18;后表面20,其形成有供装配于触头54的多条电线68在另一侧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口22;上表面24,其形成有锁定机构26;底面28,其与上表面24对置;以及一方的侧面30和另一方的侧面32,该连接器部件12的连接器外壳14由树脂材料一体形成。
并且,在连接器外壳14的内侧,从后表面20侧朝向前表面16侧突出形成有对触头54进行保持的柱状的触头保持部34,在该触头保持部34的靠前表面16侧形成有供对方侧的触头(省略图示)插入的多个触头插入口38。
此外,在触头保持部34的内部形成有对触头54进行收纳并保持的触头收纳部40,该触头收纳部40与触头插入口38连通。并且,在触头保持部34的靠后表面20侧分别形成有对电线68进行保持的电线保持部42,该电线保持部42分别与形成于连接器外壳14的后表面20的贯穿插入口22连通。并且,触头收纳部40与电线保持部42形成为分别在触头保持部34内连通,前表面16侧的触头插入口38与后表面20侧的贯穿插入口22连通。
并且,在触头保持部34中分别形成有矛形部46,该矛形部46将收纳于触头收纳部40的触头54固定。
并且,在触头保持部34的外周与连接器外壳14的上表面24侧、底面28侧、一方的侧面30侧和另一方的侧面32侧的内侧之间形成有间隙部36,后述的罩部件76的一部分插入到该间隙部36中。另外,触头保持部34的外周的靠后表面20侧是供密封部件74安装的密封部件安装部44。
并且,在连接器外壳14的另一方的侧面32形成有供保持器72插入的保持器插入口50,在连接器外壳14的内部从另一方的侧面32到一方的侧面30侧形成有供该保持器72安装的保持器安装部52。
此外,在连接器外壳14的一方的侧面30和另一方的侧面32的内侧分别形成有沿着嵌合方向形成为槽状的引导槽部48。该引导槽部48与后述的形成于罩部件76的引导突部96嵌合,在嵌合时进行引导。
并且,形成于连接器外壳14的上表面24侧的锁定机构26成为与后述的形成于罩部件76的卡合部88卡合的部分。
并且,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1的触头54在一侧具有接触部56,在另一侧形成有电线连接部60,其中,该接触部56在内部具有与对方侧的连接器部件所具有的触头(省略图示)接触的接触片58,该电线连接部60与电线68连接。电线连接部60具有多个连接片62,通过被这些连接片62夹持来装配电线68。此时,连接片62与电线密封部件70一起对电线68进行夹持。另外,装配于触头54的电线68例如与设置于车辆内部的各种设备或装置等相连。
并且,在触头54的被配置于连接器外壳14的上表面24侧的一侧形成有矛形部卡定部64,该矛形部卡定部64与形成于触头保持部34的矛形部46卡定。并且,在触头54的接触部56的靠电线连接部60侧形成有与保持器72卡合的保持器卡合部66。
并且,关于连接器部件12的组装,首先,将密封部件74安装于密封部件安装部44,该密封部件安装部44形成在连接器外壳14的内侧的触头保持部34的外周上。
之后,将保持器72从形成于连接器外壳14的另一方的侧面32的保持器插入口50插入,在连接器外壳14内将保持器72临时固定在规定的临时固定位置。
然后,以接触部56为前端而将与电线68连接的触头54分别从形成于连接器外壳14的后表面20的贯穿插入口22插入,并收纳在触头收纳部40中。此时,触头54贯通在临时固定的保持器72上所形成的贯通孔(未图示)中,并且形成于触头保持部34内的矛形部46与触头54的矛形部卡定部64卡定。通过使该矛形部46与触头54的矛形部卡定部64卡定,触头54被固定在触头收纳部40中,并且防止脱落。
并且,通过将安装于电线68的电线密封部件70插入到电线保持部42中,电线68与电线保持部42之间的间隙被填满,抑制了水或粉尘等的侵入。
接着,使从连接器外壳14的另一方的侧面32的保持器插入口50被插入而临时固定的保持器72进一步插入,将触头54固定在连接器外壳14内。此时,所插入的保持器72安装在连接器外壳14内的保持器安装部52上,并且与触头54的保持器卡合部66卡合。以上,连接器部件12的组装完成(参照图2~图6)。
接着,参照图7和图8对实施方式1的罩部件76进行说明。罩部件76具有由树脂材料一体形成的箱状体的罩外壳78,该罩外壳78具有:前表面部80,其形成有与连接器部件12嵌合的嵌合开口部82;封闭的后表面部84,其与前表面部80对置;上表面部86,其形成有与连接器部件12的锁定机构26卡合的卡合部88;底面部90,其与上表面部86对置;以及一方的侧面部92和另一方的侧面部94。
并且,罩外壳78的内部是收纳空间98,该收纳空间98对从形成于前表面部80的嵌合开口部82插入的连接器部件12的触头保持部34进行收纳。如图7的(C)所示,该收纳空间98是中空的。
另外,罩部件的上表面部86、底面部90、一方的侧面部92和另一方的侧面部94从前表面部80侧被插入到连接器部件12的间隙部36中。
并且,罩部件76具有多个(在实施方式1中为两个)安装部104、122,该安装部104、122由形成于罩外壳78的底面部90侧的第1安装部104和形成于后表面部84侧的第2安装部122构成。
第1安装部104设置在从底面部90侧离开的位置,借助于从后表面部84延伸设置出的延伸设置部100与底面部90相连而形成,并且形成为在与底面部90之间具有供连接器部件12的底面28侧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槽部120。
并且,第1安装部104形成为将插入到内部的被安装部件162围住的筒状,并构成为靠罩外壳78的一方的侧面部92侧和另一方的侧面部94侧呈局部曲面状。
并且,第1安装部104在罩外壳78的后表面部84侧形成有供被安装部件162插入的第1插入口106,在内部形成有对从第1插入口106插入的被安装部件162进行配置的第1配置部108。
并且,在第1安装部104的与贯穿插入槽部120相反的一侧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第1卡定部110,该第1卡定部110与形成于被安装部件162的被卡定部164卡定。该第1卡定部110由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第1片部112和向该第1片部112的靠第1配置部108侧突出的第1突部114构成。并且,在第1安装部104的第1片部11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被切除而成的第1切口部116,该第1切口部116的两侧分别是第1支承突部118。
并且,罩部件76被配置成:通过将被安装部件162从后表面部84侧插入到罩外壳78的第1安装部104中而使连接器部件12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水平地嵌合。
另一方面,第2安装部122形成在罩外壳78的后表面部84侧。该第2安装部122直接形成在后表面部84上,在实施方式1中,在另一方的侧面部94侧形成有供被安装部件162插入的第2插入口124,该第2安装部122形成为以后表面部84为一个面的筒状,使得插入到内部的被安装部件162被围住。并且,在第2安装部122的内部形成有对从第2插入口124插入的被安装部件162进行配置的第2配置部126。
并且,在第2安装部122的与后表面部84相反的一侧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第2卡定部128,该第2卡定部128与形成于被安装部件162的被卡定部164卡定。该第2卡定部128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第2片部130和向该第2片部130的靠第2配置部126侧突出的第2突部132构成。
并且,在第2安装部122的第2片部13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被切除而成的第2切口部134,该第2切口部134的两侧分别是第2支承突部136。
并且,罩部件76被配置成:通过将被安装部件162从另一方的侧面部94侧插入到罩外壳78的第2安装部122中而使连接器部件12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垂直地嵌合。
并且,在罩外壳78的上表面部86上突出地形成有卡合部88。该卡合部88与形成于连接器部件12的锁定机构26卡合。
并且,在罩外壳78的一方的侧面部92和另一方的侧面部94分别形成有沿着罩部件76的嵌合方向突出的引导突部96,该引导突部96成为与形成于连接器部件12的引导槽部48嵌合的部分。
接着,对罩部件76向被安装部件162的安装和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如上述那样,能够选择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被安装成大致水平的情况和被安装成大致垂直的情况。
首先,主要参照图1的(A)、图2、图9和图10对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水平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将被安装部件162安装在形成于罩部件76的底面部90侧的第1安装部104中。该安装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以前端部166为前端,将被安装部件162从罩部件76的罩外壳78的后表面部84侧向形成于底面部90侧的第1安装部104的第1插入口106插入。此时,被安装部件162与罩部件76的安装方向是和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的嵌合方向相同的朝向。
并且,如图9的(C)所示,插入到第1安装部104的被安装部件162使形成于第1安装部104的第1卡定部110与形成于被安装部件162的被卡定部164卡定而防止脱落,并且配置在第1安装部104内的第1配置部108。此时,通过在被安装部件162上形成凸部168而使被安装部件162在第1安装部104的第1配置部108内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按压,由此,抑制了罩部件76的振动等,能够稳定地进行安装。
接着,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嵌合。如图10所示,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使连接器部件12的前表面16与罩部件76的前表面部80对置,将连接器部件12的前表面16的开口部18侧从罩部件76的前表面部80的嵌合开口部82插入。
此时,罩部件76插入到连接器部件12的连接器外壳14的内侧与触头保持部34之间的间隙部36中,并且连接器部件12的触头保持部34从罩部件76的嵌合开口部82插入到收纳空间98中。
另外,连接器部件12的底面28侧贯穿插入到罩部件76的底面部90与第1安装部104之间的贯穿插入槽部120中。此外,罩部件76的引导突部9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引导槽部48嵌合而进行引导。
此外,当使连接器部件12插入时,如图10的(C)所示,形成于连接器部件12的上表面24的锁定机构26与形成于罩部件76的上表面部86的卡合部88卡合。以上,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结束。
此时,连接器部件12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水平。
接着,主要参照图1的(B)、图3、图11和图12对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垂直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垂直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将被安装部件162安装在形成于罩部件76的后表面部84侧的第2安装部122中。该安装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以前端部166为前端,将被安装部件162从罩部件76的罩外壳78的另一方的侧面部94侧向形成于后表面部84的第2安装部122的第2插入口124插入。此时,被安装部件162与罩部件76的安装方向是相对于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的嵌合方向垂直的朝向。
并且,如图11的(C)所示,插入到第2安装部122的被安装部件162与上述的将被安装部件162安装于第1安装部104的情况同样,使形成于罩部件76的第2安装部122的第2卡定部128与形成于被安装部件162的被卡定部164卡定而防止脱落,并且配置在第2安装部122内的第2配置部126中。此时,通过在被安装部件162上形成凸部168而使被安装部件162在第2安装部122的第2配置部126内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按压,由此,抑制了罩部件76的振动等,能够稳定地进行安装。
接着,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嵌合。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只是在朝向上不同,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在水平方向上嵌合的情况同样,如图12所示,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使连接器部件12的前表面16与罩部件76的前表面部80对置,将罩部件76的前表面部80侧从连接器部件12的前表面16的开口部18插入。
此时,罩部件76插入到连接器部件12的连接器外壳14的内侧与触头保持部34之间的间隙部36中,并且连接器部件12的触头保持部34从罩部件76的嵌合开口部82插入到收纳空间98中。此外,罩部件76的引导突部9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引导槽部48嵌合而进行引导。
此外,当使连接器部件12插入时,如图12的(C)所示,形成于连接器部件12的上表面24的锁定机构26与形成于罩部件76的上表面部86的卡合部88卡合。以上,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结束。
此时,连接器部件12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垂直。
以上,连接器部件向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的罩部件76的嵌合结束。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通过电线与设置于车辆等的内部的装置等相连的连接器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以容易安装的朝向进行安装。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罩部件76向被安装部件162安装的方向相对于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为大致水平方向的情况和大致垂直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处于连接器部件相对于被安装部件容易安装的方向的方式形成罩部件的安装部。
另外,也可以以使罩部件76向被安装部件162安装的方向为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形成多个安装部。例如,可以形成罩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方向相对于罩部件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为大致水平方向或大致垂直方向的多个安装部。
并且,也可以分别形成罩部件76向被安装部件162安装的方向为不同方向的多个安装部和罩部件76向被安装部件162安装的方向为相同方向的多个安装部。
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对罩部件76的安装部为第1安装部104和第2安装部122这两个安装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能够使被安装部件从不同的方向或不同的朝向插入的3个以上的安装部。
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在先将罩部件76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之后,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嵌合,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先使罩部件与连接器部件嵌合,之后,将罩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4~图8和图13~图23对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10A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采用了如下的结构:被安装部件162形成为板状,将该被安装部件162安装在罩部件76的任意的安装部104、122中。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2中,被安装部件162A形成为具有在板体的一部分开口的孔部170,并采用了借助安装辅助部件140将罩部件76安装于该孔部170的结构。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共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10A包含:连接器部件12,其使用在两轮车或汽车等车辆等的检查中等,在该连接器部件12中设置有至少1个触头54;罩部件76,其与该连接器部件12嵌合;以及安装辅助部件140,其与罩部件76组合并安装在被安装部件162A上。
并且,与实施方式1同样,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部件12使用在两轮车或汽车等车辆等的检查中等,与设置于检查用的装置的对方侧连接器部件连接而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在连接器部件12未使用于检查等的情况下,通过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嵌合而将连接器部件12固定于车辆等,并且保护连接器部件12免受水和粉尘等的影响,其中,该罩部件76与预先安装在被安装部件的安装辅助部件140组合,该被安装部件设置于车辆等的规定场所。另外,将组合而成的罩部件76和安装辅助部件140称为罩单元138。
并且,实施方式2的罩部件76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其构造为能够选择如下的两种情况:如图13的(A)和图14所示,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大致水平方向的情况、以及如图13的(B)和图15所示,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大致垂直方向的情况。
即,罩部件76构成为如下的两种情况:如图13的(A)和图14所示,连接器部件12借助安装辅助部件140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水平嵌合的情况;以及如图13的(B)和图15所示,连接器部件12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垂直嵌合的情况。
另外,如图14、图15所示,实施方式2的被安装部件162A为板体,其形成有在该板体的一部分开口的孔部170。并且,实施方式2的被安装部件162A的孔部170例如形成为大致正方形。
以下,对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部件12和罩部件76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部件12和罩部件76相同,所以在参照图4~图8的同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6和图17对与实施方式2的罩部件76组合而构成罩单元138的安装辅助部件140进行说明。安装辅助部件140具有载置在被安装部件162A的一个面上的主体部142,在该主体部142的一方具有装配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或第2安装部122并与其组合的装配部144,另一方由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孔部170的夹持部150构成,该安装辅助部件140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形成。
主体部142为大致椭圆形的板状体,其形成为随着接近被安装部件162A而延展的所谓的裙状。并且,该主体部142的延展得最宽的夹持部150侧成为载置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部分。
并且,装配部144形成在主体部142的一侧(即,与供主体部142载置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上方侧),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该装配部144成为嵌入到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或第2安装部122中而进行装配并组合的部分。
在装配部144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供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的第1卡定部110或第2安装部122的第2卡定部128贯穿插入的卡定槽部148,并且以连接在该卡定槽部148的槽中的方式形成有与第1卡定部110的第1突部114或第2卡定部128的第2突部132卡定的被卡定部149。
并且,在装配部144的两个侧面145a、145b侧分别形成有供第1支承突部118或第2支承突部136嵌入并移动的装配槽部146,该第1支承突部118或第2支承突部136形成于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或第2安装部122。
并且,夹持部150由柱状部152和多个例如一对弹性片部156构成,其中,该柱状部152从主体部142的大致中心部分向另一侧(即,供主体部142载置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一侧)延伸设置,该弹性片部156从该柱状部152的端部向主体部142侧延伸设置。
并且,弹性片部156分别具有对被安装部件162A的另一个面进行支承的台阶状的支承部158,在从柱状部152的端部到支承部158之间分别形成有锥部160。
并且,将安装辅助部件140和罩部件76组合成罩单元138(参照图18和图21)。通过将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部144装配于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或第2安装部122来组合该罩单元138。此时,根据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部144装配于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的情况和装配于第2安装部122的情况,能够使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所嵌合的方向为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不同的方向。
接着,对构成实施方式2的罩单元138的罩部件76与安装辅助部件140的组装、罩单元138向被安装部件162A的安装、以及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进行说明。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如上述那样,罩单元138的罩部件76能够选择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被安装成大致水平的情况和被安装成大致垂直的情况。
首先,主要参照图13的(A)、图14和图18~图20对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大致水平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大致水平的情况下,首先,如图18所示,将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部144装配于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该装配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将罩部件76的第1安装部104的第1卡定部110插入到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部144的卡定槽部148中,并且使第1安装部104的各第1支承突部118嵌入到装配部144的装配槽部146中而进行移动。
然后,如图18的(C)所示,通过使第1卡定部110的第1突部114与装配部144的被卡定部149卡定来防止脱落,并且将被卡定部149配置在第1安装部104内的第1配置部108中,由此罩部件76与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完成,罩单元138完成。
此时,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嵌合的方向大致垂直于安装辅助部件140的夹持部150的轴线方向。
接着,如图19所示,将罩单元138的安装辅助部件140的夹持部150安装在被安装部件162A上。该安装是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的:将罩单元138的安装辅助部件140的夹持部150从柱状部152的与主体部142相反的前端154侧插入到形成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孔部170中。
此时,通过使夹持部150的弹性片部156的锥部160分别与孔部170的外周抵接,弹性片部156一边发生弹性变形一边插入。此外,当使夹持部150插入时,安装辅助部件140的主体部142与被安装部件162A抵接,弹性片部156的锥部160从孔部170的外周离开,由此,弹性片部156的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力被释放,弹性片部156复位至初始位置,并被安装成弹性片部156的支承部158对被安装部件162A的孔部170的外周进行支承(参照图19的(C))。
并且,被安装部件162A通过被安装辅助部件140的主体部142和夹持部150的各弹性片部156的支承部158夹住而进行安装。并且,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罩单元138使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与被安装部件162A大致平行。
接着,如图20所示,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单元138的罩部件76嵌合。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是和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的嵌合同样进行的。另外,由于详细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以上,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结束。
此时,连接器部件12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大致水平。
接着,参照图13的(B)、图15和图21~图23对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大致垂直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大致垂直的情况下,首先,如图21所示,将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部144装配于罩部件76的第2安装部122。该装配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将罩部件76的第2安装部122的第2卡定部128插入到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部144的卡定槽部148中,并且将第2安装部122的各第2支承突部136嵌入到装配部144的装配槽部146中而进行移动。
然后,如图21的(C)所示,通过使第2卡定部128的第2突部132与装配部144的被卡定部149卡定而防止脱落,并且将被卡定部149配置在第2安装部122内的第2配置部126中,由此罩部件76与安装辅助部件140的装配完成,罩单元138完成。
此时,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嵌合的方向大致平行于安装辅助部件140的夹持部150的轴线方向。
接着,如图22所示,将罩单元138的安装辅助部件140的夹持部150安装在被安装部件162A上。该安装与上述的情况同样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将罩单元138的安装辅助部件140的夹持部150从柱状部152的前端部166插入到形成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孔部170中(参照图22的(C))。另外,由于详细的说明与上述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并且,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罩单元138使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与被安装部件162A大致垂直。
接着,如图23所示,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单元138的罩部件76嵌合。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进行的。另外,由于详细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以上,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结束。
此时,连接器部件12被安装成相对于被安装部件162A大致垂直。
以上,连接器部件12向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罩部件76的嵌合结束。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通过电线68与设置于车辆等的内部的装置等相连的连接器部件12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以容易安装的朝向进行安装。并且,仅通过在被安装部件162A上形成孔部170便能够安装罩单元,不需要特别的形状。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罩部件76向被安装部件162A安装的方向相对于罩部件76与连接器部件12的嵌合方向为大致水平方向的情况和大致垂直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处于连接器部件相对于被安装部件容易安装的方向的方式形成罩部件的安装部。
并且,在实施方式2中,对罩部件76的安装部为第1安装部104和第2安装部122这两个安装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能够将被安装部件从不同的方向插入的3个以上的安装部。
并且,在实施方式2中,在先将罩单元138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A之后,使连接器部件12与罩部件76嵌合,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先将罩单元的罩部件与连接器部件嵌合,之后,将罩单元的安装辅助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
并且,在实施方式2中,为了安装于被安装部件162A的孔部170中而使用了由安装辅助部件140和罩部件76组合而成的罩单元138,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罩部件的例如形成有各安装部的位置直接形成与形成于安装辅助部件的夹持部同样的结构,能够将罩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孔部中。

Claims (7)

1.一种罩部件,该罩部件具有罩外壳,该罩外壳与连接器部件嵌合并且安装于被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外壳具有用于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多个安装部,
所述被安装部件具有能够插入到各所述安装部的宽度的板状部分,
各所述安装部形成为将插入到内部的所述被安装部件围住的筒状,
所述安装部包括:
第1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沿着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进行安装;以及
第2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在与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外壳构成为:所述被安装部件插入到所述安装部中而进行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分别设置有卡定部,该卡定部与设置于所插入的所述被安装部件的被卡定部卡定。
4.一种罩单元,该罩单元具有:罩部件,其具有与连接器部件嵌合的罩外壳;以及安装辅助部件,其与所述罩部件组合,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该罩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外壳上形成有多个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包括:
第1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沿着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进行安装;以及
第2安装部,其能够使所述罩外壳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件在与供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安装,
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具有装配于所述第1安装部和所述第2安装部中的任意方的装配部,
所述装配部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在所述装配部的两个侧面侧分别形成有供所述第1安装部或所述第2安装部的支承突部嵌入并移动的装配槽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罩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插入到形成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孔部中并且进行固定。
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由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所述罩部件和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而成。
7.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由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所述罩单元的所述罩部件和所述连接器部件嵌合而成。
CN201711444354.5A 2016-12-28 2017-12-27 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 Active CN108281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5121A JP6813181B2 (ja) 2016-12-28 2016-12-28 カバー部材、カバーユニ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2016-255121 2016-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838A CN108281838A (zh) 2018-07-13
CN108281838B true CN108281838B (zh) 2021-01-05

Family

ID=60782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4354.5A Active CN108281838B (zh) 2016-12-28 2017-12-27 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3991B2 (zh)
EP (1) EP3349310B1 (zh)
JP (1) JP6813181B2 (zh)
KR (1) KR102387733B1 (zh)
CN (1) CN1082818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8728B2 (ja) * 2019-03-14 2022-10-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保護装置、ホルダ、および保護カバー
KR102502907B1 (ko) * 2020-09-09 2023-02-24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케이블 클램프 및 전동기
US11837806B2 (en) * 2020-12-09 2023-12-05 Lear Corporation Ground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971U (ja) * 1993-07-16 1995-0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ダミーキャップ
JPH0982423A (ja) * 1995-09-08 1997-03-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へのクリップ取付構造
JP2002329558A (ja) * 2001-04-27 2002-11-15 Yazaki Corp 係止構造
JP2010244757A (ja) * 2009-04-02 2010-10-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スルークリップ
CN204012039U (zh) * 2014-02-21 2014-12-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971A (ja) 1993-06-28 1995-01-13 Kurita Water Ind Ltd フッ化アンモニウム含有水の処理方法
US5660408A (en) 1995-07-12 1997-08-26 Paccar Inc Gladhand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older
US6028267A (en) * 1997-04-15 2000-02-22 Byrne; Norman R. Rotatable power center system
US6083016A (en) 1998-10-13 2000-07-04 Waynick, Sr.; William C.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tective device
AU2002356986A1 (en) * 2001-11-21 2003-06-10 Woodhead Industries, Inc. Mo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829514B2 (ja) * 2005-03-16 2011-12-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型基板コネクタ
WO2007010097A1 (fr) 2005-07-21 2007-01-25 Fci Dispositif de parcage de connecteurs
TWI318483B (en) * 2006-04-28 2009-12-11 I 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13097B2 (en) * 2008-08-05 2010-05-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Variable direction cable connector adapter
US8025525B2 (en) * 2008-12-19 2011-09-27 Joslyn Sunbank Company Llc Connector back shells having a plurality of cable exit angles
JP5698598B2 (ja) * 2011-05-17 2015-04-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63424B2 (ja) * 2011-06-02 2015-08-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752338B2 (en) * 2012-05-04 2014-06-17 D Three Enterprises, Llc Adjustable roof mounting system
US8986022B2 (en) * 2012-06-20 2015-03-24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Llc Pivoting face receptacle
JP6039675B2 (ja) * 2012-09-07 2016-1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固定構造
JP5991198B2 (ja) * 2012-12-28 2016-09-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9099814B2 (en) * 2013-07-16 2015-08-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hielded electrical header assembly
JP6046572B2 (ja) * 2013-08-09 2016-1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コネクタ
CN104078821B (zh) * 2014-06-06 2016-10-0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电连接器
US9601841B2 (en) * 2014-10-16 2017-03-21 Hubbell Incorporated Wire terminal assembly and adapter kit
JP6334456B2 (ja) * 2015-04-30 2018-05-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971U (ja) * 1993-07-16 1995-0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ダミーキャップ
JPH0982423A (ja) * 1995-09-08 1997-03-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へのクリップ取付構造
JP2002329558A (ja) * 2001-04-27 2002-11-15 Yazaki Corp 係止構造
JP2010244757A (ja) * 2009-04-02 2010-10-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スルークリップ
CN204012039U (zh) * 2014-02-21 2014-12-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87733B1 (ko) 2022-04-19
KR20180077036A (ko) 2018-07-06
US10573991B2 (en) 2020-02-25
CN108281838A (zh) 2018-07-13
EP3349310A2 (en) 2018-07-18
EP3349310A3 (en) 2018-08-15
US20180183173A1 (en) 2018-06-28
EP3349310B1 (en) 2020-10-14
JP2018107073A (ja) 2018-07-05
JP6813181B2 (ja) 202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0733B1 (ko)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8281838B (zh) 罩部件、罩单元和连接器
ES2747974T3 (es) Conector eléctrico
JP4916955B2 (ja) 電子部品内蔵ユニット
WO2015141452A1 (ja) コネクタ
CN108604746B (zh) 基板连接器
US2009022119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housing
KR102353873B1 (ko) 전원 커넥터 및 전원 커넥터 장치
KR20140138729A (ko) 전선 대 기판 커넥터
US5573432A (en) Press-connecting connector
CN104852203A (zh) 用于车辆的防水连接器
JP2008300147A (ja) ランプ用コネクタおよびランプ用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14054005A (ja) 電気接続箱
US7232342B2 (en) Fuse cavity and electric junction box equipped therewith
KR20090042728A (ko) 커넥터
JP2019103215A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6115638A (ja) 電気接続箱
JP4861291B2 (ja)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の支持構造
JP2008300146A (ja) ランプ用コネクタ
KR102629846B1 (ko) 복수의 공간적 방향으로 접속시키기 위한 플러그 커넥터 부품
ES2350568T3 (es) Conector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montaje de un conector.
KR20090014099A (ko) 케이블용 전기 커넥터
CN111293650B (zh) 电气连接箱
JP7158728B2 (ja) コネクタ保護装置、ホルダ、および保護カバー
KR200405964Y1 (ko) 차량용 퓨즈박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