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5081A -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5081A
CN108185081A CN201810167928.7A CN201810167928A CN108185081A CN 108185081 A CN108185081 A CN 108185081A CN 201810167928 A CN201810167928 A CN 201810167928A CN 108185081 A CN108185081 A CN 10818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berry leaf
instant
ultra
processing method
leaf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79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晁忠琼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i Fengyuan Ecological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i Fengyuan Ecological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i Fengyuan Ecological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i Fengyuan Ecological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79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50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5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新鲜桑叶与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恒温热处理,将桑叶超微粉碎,加入可食油炒青,复合酶发酵处理,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然后用锡箔纸包覆后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本发明制备的速溶茶,表观汤色呈黄绿色,爽口醇和,略带香蕉味,茶汤透亮,存放时间长,存放1年后用温水或热水冲泡均无沉淀出现,也无明显的杂质出现,且速溶茶氨基酸含量丰富。

Description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桑树是落叶性多年生桑科桑属木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长江流域尤其江浙一带分布最多。桑叶中含有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多分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矿物质、生物碱、植物纤维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因而成为天然的价廉物美的功能性食品的理想原料之一;研究发现,桑叶茶的矿物质含量、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茶叶或原料桑叶,但不同加工工艺对桑叶茶的各种理化营养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营养要求外,还增加了对食用方便性、茶渣排放问题的要求,将桑叶茶制成速溶茶粉,既可以满足人类对营养需求、饮用便捷,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但茶份在冷水中难以溶解,高温溶解冷却后,易产生沉淀,严重影响了桑叶速溶茶的口感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桑叶,与质量分数为30-36%的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93-97℃条件下恒温热处理1-2h,取出桑叶沥干;
S2:将桑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桑叶超微粉;
S3:将桑叶超微粉置于炒锅中,加入桑叶超微粉质量5-8%的可食油,控制温度为40-45℃,炒青至水分质量含量为40-45%;
S4:将炒青的桑叶超微粉与复合酶进行充分混合,后渥堆发酵2-3d,得复合酶处理物;
S5:将复合酶处理物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均匀,然后用锡箔纸包覆,置于88-93℃条件下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
所述酸性液体为有机酸液体。
所述酸性液体为柠檬酸、苹果酸、刺梨酸、枸椽酸、维生素C、没食子酸、咖啡酸中任意一种。
所述桑叶与酸性液体的固液比1:(1-4)。
所述可食油为植物性油脂。
所述可食油为葡萄籽油、牡丹籽油、芥花籽油、山茶油、核桃油中任一一种与玉米油按照1:(2-5)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酶由以下质量份组分组成:2-5份α-半乳糖苷酶、10-12份纤维素酶、4-6份脂肪酶、3-7份半纤维素酶。
所述复合酶,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0.1-0.7%。
所述海藻酸钠,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3-9%。
所述维生素A棕榈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01-0.07%。
所述聚山梨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8-2.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酸性液体浸泡和超微粉处理,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再结合复合酶处理,调节了营养结构,使得茶叶中营氨基酸、多酚和香气成分等物质得以充分提取和保留,结合加入可食油进行的炒青工艺,不仅有效去除了青涩味,还保留了挥发成分,改善了茶粉的分散性和溶解性,以及再结合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共同作用,提升了速溶茶的冷溶性和稳定性,并且结合工艺步骤中技术参数的界定,增强了速溶茶的口感和品质。
本发明制备的速溶茶,表观汤色呈黄绿色,爽口醇和,略带香蕉味,茶汤透亮,存放时间长,存放1年后用温水或热水冲泡均无沉淀出现,也无明显的杂质出现,另外,速溶茶氨基酸含量丰富,天门冬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较优,经传统检测,氨基酸含量如下表:
天门冬氨酸 赖氨酸 苯丙氨酸 17种氨基酸总和 人体必需氨基酸
速溶茶mg/g 0.218 0.088 0.193 2.438 1.0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桑叶,与质量分数为30%的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93℃条件下恒温热处理1.4h,取出桑叶沥干;
S2:将桑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桑叶超微粉;
S3:将桑叶超微粉置于炒锅中,加入桑叶超微粉质量6%的可食油,控制温度为40℃,炒青至水分质量含量为44%;
S4:将炒青的桑叶超微粉与复合酶进行充分混合,后渥堆发酵2d,得复合酶处理物;
S5:将复合酶处理物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均匀,然后用锡箔纸包覆,置于93℃条件下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
所述酸性液体为有机酸液体;
所述酸性液体为苹果酸;
所述桑叶与酸性液体的固液比1:2;
所述可食油为植物性油脂;
所述可食油为葡萄籽油与玉米油按照1:4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酶由以下质量组分组成:2kgα-半乳糖苷酶、10kg纤维素酶、4kg脂肪酶、3kg半纤维素酶;
所述复合酶,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0.1%;
所述海藻酸钠,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3%;
所述维生素A棕榈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01%;
所述聚山梨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8%。
实施例2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桑叶,与质量分数为36%的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97℃条件下恒温热处理1.2h,取出桑叶沥干;
S2:将桑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桑叶超微粉;
S3:将桑叶超微粉置于炒锅中,加入桑叶超微粉质量5%的可食油,控制温度为45℃,炒青至水分质量含量为45%;
S4:将炒青的桑叶超微粉与复合酶进行充分混合,后渥堆发酵3d,得复合酶处理物;
S5:将复合酶处理物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均匀,然后用锡箔纸包覆,置于90℃条件下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
所述酸性液体为有机酸液体;
所述酸性液体为刺梨酸;
所述桑叶与酸性液体的固液比1:1;
所述可食油为植物性油脂;
所述可食油为牡丹籽油与玉米油按照1:5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酶由以下质量组分组成:5kgα-半乳糖苷酶、12kg纤维素酶、6kg脂肪酶、7kg半纤维素酶;
所述复合酶,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0.7%;
所述海藻酸钠,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3-9%;
所述维生素A棕榈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07%;
所述聚山梨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2.4%。
实施例3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桑叶,与质量分数为33%的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95℃条件下恒温热处理1.5h,取出桑叶沥干;
S2:将桑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桑叶超微粉;
S3:将桑叶超微粉置于炒锅中,加入桑叶超微粉质量7%的可食油,控制温度为40℃,炒青至水分质量含量为45%;
S4:将炒青的桑叶超微粉与复合酶进行充分混合,后渥堆发酵3d,得复合酶处理物;
S5:将复合酶处理物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均匀,然后用锡箔纸包覆,置于89℃条件下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
所述酸性液体为有机酸液体;
所述酸性液体为维生素C;
所述桑叶与酸性液体的固液比1:3;
所述可食油为植物性油脂;
所述可食油为芥花籽油与玉米油按照1:3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酶由以下质量组分组成:3kgα-半乳糖苷酶、11kg纤维素酶、5kg脂肪酶、5kg半纤维素酶;
所述复合酶,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0.4%;
所述海藻酸钠,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6%;
所述维生素A棕榈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04%;
所述聚山梨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1.6%。
实施例4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桑叶,与质量分数为32%的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96℃条件下恒温热处理2h,取出桑叶沥干;
S2:将桑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桑叶超微粉;
S3:将桑叶超微粉置于炒锅中,加入桑叶超微粉质量6%的可食油,控制温度为43℃,炒青至水分质量含量为43%;
S4:将炒青的桑叶超微粉与复合酶进行充分混合,后渥堆发酵3d,得复合酶处理物;
S5:将复合酶处理物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均匀,然后用锡箔纸包覆,置于88℃条件下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
所述酸性液体为有机酸液体;
所述酸性液体为没食子酸;
所述桑叶与酸性液体的固液比1:4;
所述可食油为植物性油脂;
所述可食油为山茶油与玉米油按照1:2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酶由以下质量组分组成:4kgα-半乳糖苷酶、10kg纤维素酶、4.5kg脂肪酶、6kg半纤维素酶;
所述复合酶,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0.2%;
所述海藻酸钠,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7%;
所述维生素A棕榈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06%;
所述聚山梨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1%。
实施例5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桑叶,与质量分数为35%的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95℃条件下恒温热处理1h,取出桑叶沥干;
S2:将桑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桑叶超微粉;
S3:将桑叶超微粉置于炒锅中,加入桑叶超微粉质量8%的可食油,控制温度为45℃,炒青至水分质量含量为42%;
S4:将炒青的桑叶超微粉与复合酶进行充分混合,后渥堆发酵2d,得复合酶处理物;
S5:将复合酶处理物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均匀,然后用锡箔纸包覆,置于92℃条件下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
所述酸性液体为有机酸液体;
所述酸性液体为咖啡酸;
所述桑叶与酸性液体的固液比1:2;
所述可食油为植物性油脂;
所述可食油为核桃油与玉米油按照1:5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酶由以下质量组分组成:4kgα-半乳糖苷酶、10kg纤维素酶、6kg脂肪酶、4kg半纤维素酶;
所述复合酶,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0.5%;
所述海藻酸钠,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4%;
所述维生素A棕榈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04%;
所述聚山梨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2%。

Claims (10)

1.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桑叶,与质量分数为30-36%的酸性液体进行混合,并置于93-97℃条件下恒温热处理1-2h,取出桑叶沥干;
S2:将桑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得桑叶超微粉;
S3:将桑叶超微粉置于炒锅中,加入桑叶超微粉质量5-8%的可食油,控制温度为40-45℃,炒青至水分质量含量为40-45%;
S4:将炒青的桑叶超微粉与复合酶进行充分混合,后渥堆发酵2-3d,得复合酶处理物;
S5:将复合酶处理物与海藻酸钠、维生素A棕榈酯、聚山梨酯混合均匀,然后用锡箔纸包覆,置于88-93℃条件下微波干燥,得速溶桑叶茶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液体为有机酸液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液体为柠檬酸、苹果酸、刺梨酸、枸椽酸、维生素C、没食子酸、咖啡酸中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与酸性液体的固液比1:(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油为植物性油脂。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油为葡萄籽油、牡丹籽油、芥花籽油、山茶油、核桃油中任一一种与玉米油按照1:(2-5)的比例混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由以下质量份组分组成:2-5份α-半乳糖苷酶、10-12份纤维素酶、4-6份脂肪酶、3-7份半纤维素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其用量为桑叶超微粉质量3-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A棕榈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01-0.0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山梨酯,其用量桑叶超微粉质量0.8-2.4%。
CN201810167928.7A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8185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7928.7A CN108185081A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7928.7A CN108185081A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5081A true CN108185081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9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7928.7A Pending CN108185081A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508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7000A (zh) * 2010-03-02 2010-08-11 浙江大学 超微桑叶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297257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速溶牛蒡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4791A (zh) * 2016-05-24 2016-10-12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172921A (zh) * 2016-07-24 2016-12-07 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7000A (zh) * 2010-03-02 2010-08-11 浙江大学 超微桑叶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297257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速溶牛蒡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4791A (zh) * 2016-05-24 2016-10-12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172921A (zh) * 2016-07-24 2016-12-07 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江用文等: "《中国茶产品加工》", 30 June 2011 *
赵宝丰等: "《保健饮料制品734例》", 31 December 2003 *
陈忠立等: "桑叶速溶茶的研制 ", 《丝绸》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9071B (zh) 一种直饮姜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6923A (zh) 一种瓜蒌子的加工方法
CN104223186A (zh) 一种酒香乌枣银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09B (zh) 一种清燥降脂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9260A (zh) 无渣清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3311B (zh) 一种抹茶固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794987B (zh) 姜黄素核桃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5152A (zh) 一种炒制南瓜子的制备方法
CN104651108A (zh) 一种含有玛咖和紫米的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1341B (zh) 一种功能性奶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5701B (zh) 一种香辣糟卤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4461A (zh) 一种南瓜子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28073A (zh) 一种冷饮涂挂用可乐姜巧克力
CN110839724A (zh) 一种三宝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154B (zh) 一种健脑核桃调味酱及其制作方法
CN108185081A (zh) 一种速溶桑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CN103355650A (zh) 一种牛肉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0438A (zh) 柠檬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4651113A (zh) 一种含有玛咖和紫薯的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6152A (zh) 一种富硒抹茶冰淇淋粉
CN103704436B (zh) 一种咖啡味柚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614A (zh) 一种茉莉大红袍奶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1859A (zh) 一种富硒红米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2772A (zh) 一种荠菜清热金银花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4851A (zh) 一种薰衣草果味健康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