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0517A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0517A
CN108140517A CN201680048522.6A CN201680048522A CN108140517A CN 108140517 A CN108140517 A CN 108140517A CN 201680048522 A CN201680048522 A CN 201680048522A CN 108140517 A CN108140517 A CN 108140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utting plate
press section
link componen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5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0517B (zh
Inventor
林田香织
小材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40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0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0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0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27Polarised relays in which the movable pa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permanent magnet, sandwiched between pole-plates, each forming an active air-gap with parts of the stationary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8Auxiliary contacts on to which the arc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ain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01H2001/545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连杆构件设置为能够按压接触片。连杆构件具有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第一按压部以按压第一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接触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按压部以按压第二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长度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存在具有多个可动触点和多个固定触点的继电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中,接触片具有第一分割片和第二分割片。在第一分割片上安装有开闭用可动触点,在第二分割片上安装有通电用可动触点。另外,在固定触点端子上安装有开闭用固定触点和通电用固定触点。
在上述的继电器中,通过卡片构件按压接触片来进行触点的开闭。在卡片构件上设置有沿接触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第一分割片的顶端和第二分割片的顶端配置在狭缝内。
通过卡片构件向朝向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移动,第一分割片的顶端和第二分割片的顶端被卡片构件的狭缝的一侧的缘部向朝向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按压。由此,可动触点朝向固定触点移动而与固定触点相接触。另外,通过卡片构件向离开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移动,第一分割片的顶端和第二分割片的顶端被卡片构件的狭缝的另一侧的缘部向离开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按压。由此,可动触点离开固定触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41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有多个可动触点和多个固定触点的继电器中,就触点的接触力或触点的背离力等触点参数而言,适合每个触点的大小都不同。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中,在通电用可动触点与通电用固定触点接触之前,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接触。因此,电力负荷的开闭由开闭用可动触点和开闭用固定触点承担,通电用可动触点和通电用固定触点只进行通电。因此,即使在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弧,在通电用可动触点与通电用固定触点之间也不会产生电弧。
若在触点之间产生电弧,则有时会发生触点熔接。因此,为了在发生熔接时将开闭用可动触点从通电用固定触点剥离,优选地,作用于开闭用可动触点的背离力大。但是,在上述的继电器中,难以为每个触点设定适合的触点参数。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能够容易地针对多个可动触点来设定每个触点的触点参数。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继电器,具有可动触点端子、接触片、第一可动触点、第二可动触点、固定触点端子、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以及连杆构件。接触片安装于可动触点端子。接触片具有第一分割片和第二分割片。第一分割片和第二分割片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彼此被分割开。第一可动触点安装在第一分割片上。第二可动触点安装在第二分割片上。固定触点端子与接触片相向配置。第一固定触点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上,与第一可动触点相向配置。第二固定触点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上,与第二可动触点相向配置。连杆构件设置为能够按压接触片。
连杆构件具有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第一按压部以按压第一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接触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按压部以按压第二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技术方案的继电器中,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分别任意地设定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的尺寸和位置,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分割片中第一按压部所按压的部分和第二分割片中第二按压部所按压的部分的位置或大小。由此,能够分别针对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容易地设定触点参数。
连杆构件也可以具有第三按压部和第四按压部。第三按压部也可以以按压第一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接触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第四按压部也可以以按压第二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按压部也可以向离开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按压第一分割片。第二按压部也可以向离开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按压第二分割片。第三按压部也可以朝向固定触点端子按压第一分割片。第四按压部也可以朝向固定触点端子按压第二分割片。
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一按压部的尺寸和位置,能够容易地设定第一可动触点的背离力。通过调整第二按压部的尺寸和位置,能够容易地设定第二可动触点的背离力。通过调整第三按压部的尺寸和位置,能够容易地设定第一可动触点的接触力。通过调整第四按压部的尺寸和位置,能够容易地设定第一可动触点的接触力。
接触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按压部的长度与接触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三按压部的长度也可以相互不同。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由第一按压部按压第一分割片的位置与由第三按压部按压第一分割片的位置不同。
第一按压部在接触片的宽度方向上比第三按压部短。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由第一按压部按压第一分割片的位置与由第三按压部按压第一分割片的位置相同。
第一分割片也可以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被第一按压部按压。第一接触部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一可动触点分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在第一分割片中的第一按压部所按压的部分与第一可动触点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可动触点的背离力。
第一分割片也可以具有第三接触部,该第三接触部被第三按压部按压。第三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相比第一接触部更靠近第一可动触点。在该情况下,当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接触时,能够通过第三接触部按压靠近第一可动触点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按压部的长度与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第四按压部的长度也可以相互不同。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由第二按压部按压第二分割片的位置与由第四按压部按压第二分割片的位置不同。
第二分割片也可以具有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被第二按压部按压。第一接触部也可以相比第二接触部更靠接触片的顶端侧。在该情况下,通过由第一按压部按压第一接触部,能够使第一可动触点的位移变大。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可动触点的背离力。
第二分割片也可以具有第四接触部,该第四接触部被第四按压部按压。第三接触部也可以相比第四接触部更靠接触片的顶端侧。在该情况下,通过由第三按压部按压第三接触部,能够使第一可动触点的位移变大。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可动触点的接触力。
连杆构件也可以具有连结部和第一突起部。连结部也可以从第三按压部向从接触片朝向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延伸。第一突起部也可以从连结部沿宽度方向突出。第一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部。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一突起部的突出长度,能够容易地设定第一接触部的尺寸。
连杆构件也可以具有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由连结部、第一突起部以及第三按压部形成。第一分割片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第一凹部内。在该情况下,与在连杆构件上设置用于使第一分割片通过的孔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连杆构件容易地安装在继电器上。
连杆构件还可以具有第二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也可以从连结部沿长度方向突出。第二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突起部上。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二突起部的突出长度,能够容易地设定第二接触部的尺寸。
连杆构件还可以具有第三突起部。第三突起部也可以从连结部沿长度方向突出。第四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三突起部上。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三突起部的突出长度,能够容易地设定第四接触部的尺寸。
连杆构件也可以具有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由连结部、第二突起部以及第三突起部形成。第二分割片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第二凹部内。在该情况下,与在连杆构件上设置用于使第二分割片通过的孔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连杆构件容易地设置在继电器上。
第一分割片的顶端也可以相比第二分割片的顶端更靠接触片的顶端侧。连杆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分割片的顶端与第二分割片的顶端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连杆构件按压第一分割片的顶端和第二分割片的顶端。另外,能够使继电器小型化。
连杆构件也可以配置在接触片的宽度范围内。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继电器小型化。
第二分割片的宽度也可以比第一分割片的宽度小。第二分割片也可以具有肋部,该肋部设置于第二分割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缘部且沿长度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通过肋部能够提高第二分割片的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针对多个可动触点来设定每个触点的触点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复位状态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3是置位状态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接触片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接触片单元的侧视图。
图9是接触片单元的侧视图。
图10是接触片和连杆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接触片和连杆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连杆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从接触片的基端侧观察连杆构件的图。
图14是表示复位状态下的接触片和连杆构件的图。
图15是表示复位状态下的接触片和连杆构件的图。
图16是表示复位状态下的接触片和连杆构件的图。
图17是表示复位状态下的接触片和连杆构件的图。
图18是表示背离力的调整方法的图。
图19是表示接触力的调整方法的图。
图20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连杆构件的图。
图21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连杆构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图2是复位状态的继电器1的俯视图。图3是置位状态的继电器1的俯视图。继电器1具有基座2、驱动单元3、可动单元4、支撑构件5、连杆构件6、接触片单元7、固定触点单元8。此外,在图2和图3中,省略了支撑构件5。
基座2容纳驱动单元3、可动单元4、连杆构件6、接触片单元7、固定触点单元8。在基座2上设置有未图示的盖部件。
驱动单元3驱动可动单元4。驱动单元3产生使可动单元4旋转的电磁力。如图2所示,驱动单元3具有线圈11、线轴12、第一轭铁13以及第二轭铁14。线圈11卷绕在线轴12上。在线圈11上安装有用于向线圈11通电的线圈端子15。在线轴12中插入有未图示的铁芯。第一轭铁13与铁芯的一端连结,第二轭铁14与铁芯的另一端连结。
可动单元4被基座2支撑为能够旋转。可动单元4配置在第一轭铁13与第二轭铁14之间。可动单元4具有第一衔铁16、第二衔铁17、永久磁铁18以及可动体19。第一衔铁16、第二衔铁17以及永久磁铁18安装于可动体19。可动体19被基座2支撑为能够以旋转轴191为中心进行旋转。可动体19具有臂部192。臂部192向连杆构件6延伸。
第一衔铁16具有第一端部161和第二端部162。第二衔铁17具有第三端部171和第四端部172。第一端部161和第三端部171从可动体19向同方向突出。第二端部162和第四端部172从可动体19向与第一端部161和第三端部171相反的方向突出。
连杆构件6连结可动体19与接触片单元7。连杆构件6配置为,在俯视时,与后述的接触片单元7的可动触点端子21交叉。连杆构件6的一端与可动体19连结。连杆构件6的另一端与接触片单元7连结。详细而言,连杆构件6具有连结孔601,可动体19的臂部192的顶端配置于连结孔601内。由此,当连杆构件6被可动体19驱动时,臂部192卡止于连杆构件6。在后面详细地说明连杆构件6。
接触片单元7具有可动触点端子21、接触片22以及可动触点23、24。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连接。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相向配置。上述的连杆构件6设置为能够按压接触片22。可动触点23、24安装在接触片22上。
固定触点单元8具有固定触点端子25和固定触点26、27。固定触点端子25与接触片22相向配置。固定触点26、27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25上。固定触点26、27与可动触点23、24相向配置。
接着,对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如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中,第一衔铁16的第一端部161与第一轭铁13接触,第二端部162与第二轭铁14分离。第二衔铁17的第四端部172与第二轭铁14接触,第三端部171与第一轭铁13分离。另外,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分离。
当沿规定方向向线圈11通电时,产生使可动单元4沿规定的正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电磁力。由此,可动单元4沿正向旋转。若可动单元4沿正向旋转,则连杆构件6向图2中的左方向移动。由此,接触片22的顶端向图2中的左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可动触点23、24向靠近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接触。由此,继电器1从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被切换至图3所示的置位状态
如图3所示,在置位状态下,第一衔铁16的第一端部161与第一轭铁13分离,第二端部162与第二轭铁14接触。另外,第二衔铁17的第四端部172与第二轭铁14分离,第三端部171与第一轭铁13接触。此外,即使在该状态下停止向线圈11通电,通过永久磁铁18的磁力也能够维持置位状态。
接着,当沿与所述的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向线圈11通电时,产生使可动单元4向与所述正向相反的方向(在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电磁力。由此,可动单元4沿反方向旋转。若可动单元4沿反方向旋转,则连杆构件6向图3中的右方向移动。由此,接触片单元7的顶端向图3中的右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可动触点23、24向从固定触点26、27离开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分离。由此,继电器1从图3所示的置位状态返回至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此外,即使在该状态下停止向线圈11通电,通过永久磁铁18的磁力也能够维持复位状态。
接着,对接触片单元7进行说明。图4是接触片单元7的俯视图。图5和图6是接触片单元7的立体图。图7是接触片单元7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从可动触点端子21侧观察接触片单元7的侧视图。图9是从接触片22侧观察接触片单元7的侧视图。
如图4至图9所示,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细长的板状的形状。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顶端部31和基端部32。如图2所示,可动触点端子21的顶端部31配置为向基座2的外侧突出。可动触点端子21的基端部32配置于基座2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从基端部32朝向顶端部31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长度方向。长度方向是图4中的上下方向。将与长度方向以及可动触点端子21的板厚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可动触点端子21的板厚方向是图4中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是图4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图8和图9中的左右方向。
可动触点23、24具有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分离。详细而言,第一可动触点23相比第二可动触点24更靠接触片22的顶端侧。第一可动触点23的直径比第二可动触点24的直径大。第一可动触点23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比第二可动触点24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高。此外,可动触点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多于两个。
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的基端部32连接。接触片22具有在可动触点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细长的板状的形状。接触片22具有基端部33和顶端部34。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与可动触点端子21相接合。接触片22的顶端部34位于与基端部33相反的一侧,成为自由端。即,接触片22在基端部33以悬臂状被可动触点端子21支撑。
如图5所示,接触片22具有第一分割片35和第二分割片36。第一分割片35相对于第二分割片36位于基座2侧。在接触片22中,在第一分割片35与第二分割片36之间设置有狭缝37。第一分割片35和第二分割片36通过狭缝37彼此分割开。狭缝37从接触片22的顶端部34朝向基端部33沿长度方向延伸。狭缝37未到达基端部33,第一分割片35和第二分割片36在狭缝37的基端侧相互连接。在第一分割片35上安装有第一可动触点23。在第二分割片36上安装有第二可动触点24。
在第一分割片35上设置有狭缝38。狭缝38设置在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的连接部和第一可动触点23之间。第一分割片35的宽度比第二分割片36的宽度大。换言之,第二分割片36的宽度比第一分割片35的宽度小。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相比第二分割片36的顶端更靠可动触点端子21的顶端侧。
如图9所示,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一接触部412。第一接触部412设置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部。第一接触部412在第一分割片35中设置于固定触点端子25侧的面。
详细而言,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一主体部611和突出部621。第一主体部611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可动触点23安装在第一主体部611上。突出部621从第一主体部611沿宽度方向突出。突出部621在宽度方向上向从第一分割片35朝向第二分割片36的方向突出。第一接触部412设置在突出部621上。
第一接触部412在第一分割片35中相比第一可动触点23更靠顶端侧。第一接触部412设置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的角部。第一接触部412与第一可动触点23在宽度方向上错开配置。
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一狭缝461。第一狭缝461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23的周围。第一狭缝461具有沿着第一可动触点23弯曲的形状。第一狭缝461相对于第一可动触点23配置在突出部621的相反一侧。
第二分割片36具有第二主体部631和锥形部641。第二主体部631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可动触点24安装在第二主体部631上。锥形部641位于第二主体部631的顶端侧。锥形部641具有随着朝向顶端侧而宽度变小的形状。
在第二分割片36中,在设置有锥形部641的部分形成有凹部651。凹部651设置在与第一分割片35的突出部621相向的位置。凹部651具有凹陷的形状,以能够避开突出部621。凹部651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可动触点23相向的位置。第二可动触点24在第二分割片36上相比凹部651更靠基端侧。
第二分割片36具有第二接触部413。第二接触部413在第二分割片36中设置于固定触点端子25侧的面。第二接触部413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与突出部621相向的位置。第二接触部413设置在第二分割片36的顶端。换言之,第二接触部413设置在锥形部641的顶端。第一分割片35在长度方向上比第二分割片36长。因此,第一接触部412相比第二接触部413更靠顶端侧。
如图8所示,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三接触部422。第三接触部422设置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第三接触部422在第一分割片35中设置于可动触点端子21侧的面。第三接触部422的至少一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相比第一接触部412更靠近第一可动触点23。第二分割片36具有第四接触部423。第四接触部423设置于第二分割片362的顶端。第四接触部423在第二分割片362中设置于可动触点端子21侧的面。第三接触部422相比第四接触部423更靠接触片22的顶端侧。
如图5所示,接触片22具有隆起部39。隆起部39具有朝向离开可动触点端子21的方向弯曲成凸形的形状。隆起部39向从可动触点23、24朝向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突出。隆起部39设置在接触片2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隆起部39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与可动触点23、24之间。
如图7所示,接触片单元7具有多个板簧41~43。多个板簧41~43彼此层叠配置。详细而言,接触片单元7具有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第一板簧41在多个板簧41~43中最远离可动触点端子21配置。第二板簧42在多个板簧41~43中最接近可动触点端子21配置。第三板簧43配置在第一板簧41与第二板簧42之间。
此外,板簧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可以少于三个。或者,板簧的数量也可以多于三个。
第一板簧41具有连接孔411。第二板簧42具有连接孔421。第三板簧43具有连接孔431。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连接突起211。通过连接突起211插入至第一~第三板簧41~43的连接孔411、421、431中,第一~第三板簧41~43与可动触点端子21一体地连接。
第一板簧41具有第一分割片351和第二分割片361。第二板簧42具有第一分割片352和第二分割片362。第三板簧43具有第一分割片353和第二分割片363。多个第一分割片351~353彼此层叠,构成上述接触片22的第一分割片35。多个第二分割片361~363彼此层叠,构成上述接触片22的第二分割片36。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板簧41~43上的安装孔,彼此重叠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安装有第一可动触点23。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板簧41~43上的安装孔,彼此重叠配置。在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安装有第二可动触点24。
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第一狭缝461。第一狭缝461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1的周围。第一狭缝461具有沿着第一触点安装部441的一部分弯曲的形状。第二板簧42具有第二狭缝462。第二狭缝462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2的周围。第二狭缝462具有沿着第一触点安装部442的一部分弯曲的形状。第三板簧43具有第三狭缝463。第三狭缝463具有与第一狭缝461相同的形状。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狭缝371~373。狭缝371~373彼此重叠配置,构成上述狭缝37。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狭缝381~383。狭缝381~383彼此重叠配置,构成上述狭缝38。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隆起部391~393。隆起部391~393彼此重叠配置,构成上述隆起部39。
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突出部621。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锥形部641。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第一接触部412和第二接触部413。
第二板簧42具有上述第三接触部422和第四接触部423。第二板簧42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锥形部641相同形状的锥形部642。第四接触部423设置于第二板簧42的锥形部642的顶端。
第二板簧42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突出部621不同形状的突出部622。第二板簧42的突出部622沿长度方向突出。第二板簧42的突出部622在与接触片22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一板簧41重叠。第三接触部422设置于第二板簧42的突出部622的顶端。
此外,第二板簧42的顶端部朝向可动触点端子21侧弯曲。由此,当继电器1为置位状态时,能够稳定地获得触点的接触压。
第三板簧43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突出部621相同形状的突出部623。第三板簧43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锥形部641相同形状的锥形部643。在第三板簧43上设置有肋部432。肋部432设置于第三板簧43的第二分割片363的缘部,沿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肋部432具有向可动触点端子21弯曲的形状。通过该肋部432,能够提高第二分割片36的刚性。
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连接部51、主体部52、凹部53以及终端部54。连接部51包括可动触点端子21的基端部32。在连接部51设置有上述连接突起211,上述连接突起211与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连接。
主体部52从连接部51沿着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4至图6所示,主体部52与接触片22的隆起部39相向。主体部52具有在弯曲部521弯曲的形状。在主体部52中相比弯曲部521更靠基端侧的部分以越朝向基端部32越接近接触片22的方式倾斜。
凹部53与接触片22中比第一可动触点23更靠顶端侧的部分重叠。凹部53位于主体部52与终端部54之间。如图2所示,连杆构件6配置为通过凹部53。
终端部54位于凹部53的顶端侧。终端部54包括可动触点端子21的顶端部31。终端部54是可动触点端子21中向基座2的外侧突出的部分。
固定触点26、27具有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第一固定触点26安装于固定触点端子25,与第一可动触点23相向配置。第二固定触点27安装于固定触点端子25,与第二可动触点24相向配置。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与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相同,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配置。第一固定触点26相比第二固定触点27更靠接触片22的顶端侧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26的直径比第二固定触点27的直径大。第一固定触点26的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高度比第二固定触点27的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高度高。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可动触点23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比第二可动触点24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高。
因此,触点接触时,在第二可动触点24与第二固定触点27接触之前,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先接触。另外,触点背离时,在第二可动触点24与第二固定触点27分离之后,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分离。因此,在触点接触时或者背离时的电负荷主要由第一可动触点23接受。即,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一固定触点26作为开闭用触点发挥作用。另外,第二可动触点24和第二固定触点27作为通电用触点发挥作用。
接着,对连杆构件6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0是表示连杆构件6与接触片22的立体图。图11是从固定触点端子25侧观察连杆构件6与接触片22的侧视图。图12是连杆构件6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从接触片22的基端侧观察的连杆构件6的图。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长度方向”是指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如上所述,是指与从接触片22的基端部32朝向顶端部31的方向平行的方向。长度方向是图11中的上下方向。“宽度方向”是接触片22的宽度方向,是第一分割片35与第二分割片36排列的方向。宽度方向是图10中的上下方向,是图11中的左右方向。
如图10和图12所示,连杆构件6具有主体部71、连结部72、第一突起部73、第二突起部74以及第三突起部75。主体部71具有向从接触片22朝向固定触点端子25的方向延伸的板状。在主体部71上设置有上述连结孔601。主体部71配置为通过可动触点端子21的凹部53。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从接触片22朝向固定触点端子25的方向称为“接触方向”。将与接触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作“背离方向”。
连结部72从主体部71向接触方向突出。连结部72从主体部71向接触方向延伸。第一突起部73从连结部72向宽度方向突出。详细而言,第一突起部73从连结部72向从第二分割片36朝向第一分割片35的方向突出。
第二突起部74和第三突起部75朝向相同的方向平行地突出。第一突起部73向与第二突起部74的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
第二突起部74从连结部72沿长度方向突出。详细而言,第二突起部74从连结部72朝向接触片22的基端侧突出。第三突起部75从连结部72沿长度方向突出。第三突起部75从连结部72朝向接触片22的基端侧突出。第三突起部75相对于第二突起部74位于背离方向。
连杆构件6具有第一凹部76和第二凹部77。第一凹部76由连结部72、第一突起部73以及接触方向上的主体部71的端部形成。第一凹部76具有向接触片22的宽度方向凹陷的形状。第一凹部76向从第一分割片35朝向第二分割片36的方向凹陷。如图10所示,在第一凹部76内配置有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在第一凹部76内配置有第一接触部412和第三接触部422。
第二凹部77由连结部72、第二突起部74以及第三突起部75形成。第二凹部77具有向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凹陷的形状。第二凹部77向从接触片22的基端侧朝向顶端侧的方向凹陷。在第二凹部77内配置有第二分割片36的顶端。在第二在凹部77内配置第二接触部413和第四接触部423。
如图11所示,连杆构件6在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341与第二分割片36的顶端342之间。连杆构件6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分割片35的突出部621与第二分割片36的宽度方向上的缘部343之间。连杆构件6配置在接触片22的宽度范围内。
如图12所示,连杆构件6具有第一按压部81、第二按压部82、第三按压部83以及第四按压部84。第一按压部81设置于第一突起部73。第一按压部81构成第一凹部76的一部分,沿接触片22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按压部81与第一接触部412相向配置。通过连杆构件6向背离方向移动,第一按压部81向背离方向按压第一接触部412。
第二按压部82设置于第二突起部74。第二按压部82构成第二凹部77的一部分,沿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详细而言,第二按压部82在长度方向上朝向接触片22的基端侧延伸。第二按压部82与第二接触部413相向配置。通过连杆构件6向背离方向移动,第二按压部82向背离方向按压第二分割片36。
第三按压部83设置于接触方向上的主体部71的端部。第三按压部83构成第一凹部76的一部分,沿接触片22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三按压部83与第三接触片22相向配置。通过连杆构件6向接触方向移动,第三按压部83向接触方向按压第三按压部83。
第四按压部84设置于第三突起部75。第四按压部84构成第二凹部77的一部分,沿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详细而言,第四按压部84在长度方向上朝向接触片22的基端侧延伸。第四按压部84与第四接触部423相向配置。通过连杆构件6向接触方向移动,第四按压部84向接触方向按压第四按压部84。
如图13所示,第一按压部8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1与第三按压部83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3互不相同。因此,第一按压部81和第三按压部83在第一分割片35上按压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同的位置。详细而言,第一按压部81在宽度方向上比第三按压部83短。第二按压部82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第四按压部84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如图13所示,第一按压部81在接触片22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二按压部82排列配置。因此,当连杆构件6向背离方向移动时,第一按压部81与第一接触部412接触的大致同时,第二按压部82与第二接触部413相接触。
第三按压部83在接触片22的宽度方向上与第四按压部84排列配置。因此,当连杆构件6向接触方向移动时,第三按压部83与第三接触部422接触的大致同时,第四按压部84与第四接触部423相接触。
图14和图15是表示继电器1从置位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时的接触片22和连杆构件6的图。当继电器1从置位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时,连杆构件6向背离方向(图14和图15中的右方)移动。由此,如图14所示,第一按压部81与第一接触部412接触,并向背离方向按压第一接触部412。另外,如图15所示,第二按压部82与第二接触部413相接触,并向背离方向按压第二接触部413。由此,可动触点23、24向离开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移动,可动触点23、24从固定触点26、27被拉开。由此,继电器1从置位状态切换为复位状态。
图16和图17是表示继电器1从复位状态切换到置位状态时的接触片22和连杆构件6的图。当继电器1从复位状态切换到置位状态时,连杆构件6向接触方向(图16和图17中的左方)移动。由此,如图16所示,第三按压部83与第三接触部422接触,并向接触方向按压第三接触部422。另外,如图17所示,第四按压部84与第四接触部423接触,并向接触方向按压第四接触部423。由此,可动触点23、24向固定触点26、27移动,从而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接触。由此,继电器1从复位状态切换到置位状态。
在上面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中,第一按压部81和第二按压部82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分别任意地设定第一按压部81和第二按压部82的尺寸,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接触部412和第二接触部413的位置或大小。另外,通过意地设定第一按压部81和第二按压部82的位置,能够容易地对各个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调整背离力的大小或背离的时刻。由此,能够容易地设定触点参数。
例如,如图18中的位置81a所示,通过使第一按压部81向接触方向移动,能够增大接触片22与第一按压部81之间的距离。由此,通过使第一按压部81与接触片22接触的瞬间的第一按压部81的移动速度变大,能够增大第一可动触点23的背离力。同样地,如位置82a所示,通过使第二按压部82向接触方向移动,能够增大第二可动触点24的背离力。相反,如位置81b所示,通过使第一按压部81向背离方向移动,能够减小第一可动触点23的背离力。另外,如位置82b所示,通过使第二按压部82向背离方向移动,能够减小第二可动触点24的背离力。
另外,第三按压部83和第四按压部84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分别任意地设定第一按压部81和第二按压部82的尺寸,能够容易的调整第三接触部422和第四接触部423的位置或大小。另外,通过分别任意地设定第一按压部81和第二按压部82的位置,能够容易地对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调整接触力的大小或接触的时刻。由此,能够容易地设定触点参数。
例如,如图19中的位置83a所示,通过使第三按压部83向接触方向移动,能够增大第三按压部83对接触片22的压入量。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可动触点23的接触力。同样的,如位置84a所示,通过使第四按压部84向接触方向移动,能够增大第二可动触点24的接触力。相反,如位置83b所示,通过使第三按压部83向背离方向移动,能够减小第一可动触点23的接触力。另外,如位置84b所示,通过使第四按压部84向背离方向移动,能够减小第二可动触点24的接触力。
第一按压部81、第二按压部82以及第四按压部84分别设置于第一突起部73、第二突起部74以及第三突起部75。因此,通过变更第一突起部73、第二突起部74以及第三突起部75的长度,能够调整第一按压部81、第二按压部82以及第四按压部84的长度。即,通过变更第一突起部73、第二突起部74以及第三突起部75的长度,能够调整第一接触部412、第二接触部413以及第四接触部423的位置和大小。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触点参数。
第一按压部81比第三按压部83短。因此,能够使第一接触部412与第一可动触点23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能够增大背离力。另外,能够将第三接触部422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23的附近。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一固定触点26的接触稳定性。
接触片22配置于第一凹部76和第二凹部77。因此,在接触片单元7安装在基座2上的状态下,能够从基座2的开口侧装卸连杆构件6。由此,与在连杆构件6上设置用于使接触片22通过的孔的情况相比,连杆构件6对继电器1的装卸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提高继电器1的组装性。
连杆构件6配置在接触片22的宽度范围内。另外,连杆构件6在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341与第二分割片36的顶端342之间。由此,能够使继电器1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接触片单元7结构也可以从所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例如,可以变更接触片22的形状。也可以变更第一~第四接触部412、413、422、423的形状或位置。第一分割片35与第二分割片36也可以是相同的宽度。或者,第二分割片36的宽度也可以比第一分割片35的宽度大。
也可以变更可动触点23、24的形状或位置。例如,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也可以沿宽度方向排列配置。或者,第二可动触点24也可以相比第一可动触点23更靠顶端侧。第二可动触点24也可以是开闭用可动触点,第一可动触点23也可以是通电用可动触点。即,也可以在第二分割片36上安装有开闭用可动触点,也可以在第一分割片35上安装有通电用可动触点。
固定触点单元8的结构也可以从所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根据上述接触片单元7的变更,来变更固定触点26、27的形状或位置。
也可以变更连杆构件6的形状。例如,图20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连杆构件6的图。如图20所示,第一按压部81的长度也可以与第三按压部83的长度相同。图21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连杆构件6的图。如图21所示,第二按压部82的长度也可以与第四按压部84的长度不同。
第一按压部81也可以相比第二按压部82更靠接触方向。或者,第一按压部81也可以相比第二按压部82更靠背离方向。第三按压部83也可以相比第四按压部84更靠接触方向。或者,第三按压部83也可以相比第四按压部84更靠背离方向。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针对多个可动触点来设定每个触点的触点参数。
附图标记的说明:
21 可动触点端子
22 接触片
35 第一分割片
36 第二分割片
23 第一可动触点
24 第二可动触点
25 固定触点端子
26 第一固定触点
27 第二固定触点
6 连杆构件
81 第一按压部
82 第二按压部
83 第三按压部
84 第四按压部
412 第一接触部
413 第二接触部
422 第三接触部
423 第四接触部
72 连结部
73 第一突起部
74 第二突起部
75 第三突起部
76 第一凹部
77 第二凹部

Claims (17)

1.一种继电器,其中,
具有:
可动触点端子;
接触片,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彼此被分割开的第一分割片和第二分割片,并且该接触片安装于所述可动触点端子;
第一可动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一分割片上;
第二可动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二分割片上;
固定触点端子,与所述接触片相向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安装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上,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相向配置;
第二固定触点,安装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上,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相向配置;以及
连杆构件,设置为能够按压所述接触片,
所述连杆构件具有:
第一按压部,以按压所述第一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所述接触片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按压部,以按压所述第二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连杆构件具有:
第三按压部,以按压所述第一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所述接触片的宽度方向延伸;
第四按压部,以按压所述第二分割片的方式设置,并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按压部向离开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一分割片,
所述第二按压部向离开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二分割片,
所述第三按压部朝向所述固定触点端子按压所述第一分割片,
所述第四按压部朝向所述固定触点端子按压所述第二分割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按压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互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按压部比所述第三按压部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分割片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被所述第一按压部按压,
所述第一接触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分离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分割片具有第三接触部,该第三接触部被所述第三按压部按压,
所述第三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比所述第一接触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可动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按压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四按压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相互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分割片具有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被所述第二按压部按压,
所述第一接触部相比所述第二接触部更靠所述接触片的顶端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分割片具有第四接触部,该第四接触部被所述第四按压部按压,
所述第三接触部相比所述第四接触部更靠所述接触片的顶端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连杆构件还具有:
连结部,从所述第三按压部向从所述接触片朝向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方向延伸;
第一突起部,从所述连结部沿所述宽度方向突出,
所述第一按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突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连杆构件具有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由所述连结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三按压部形成,
所述第一分割片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连杆构件还具有第二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从所述连结部沿所述长度方向突出,
所述第二按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突起部上。
13.根据权利要1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连杆构件还具有第三突起部,该第三突起部从所述连结部沿所述长度方向突出,
所述第四按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三突起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连杆构件具有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由所述连结部、所述第二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三突起部形成,
所述第二分割片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分割片的顶端相比所述第二分割片的顶端更靠所述接触片的顶端侧,
所述连杆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分割片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分割片的顶端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连杆构件配置在所述接触片的宽度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分割片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分割片的宽度小,
所述第二分割片具有肋部,该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割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缘部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
CN201680048522.6A 2015-10-29 2016-10-03 继电器 Active CN108140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3088 2015-10-29
JP2015213088A JP6414019B2 (ja) 2015-10-29 2015-10-29 リレー
PCT/JP2016/079237 WO2017073240A1 (ja) 2015-10-29 2016-10-03 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0517A true CN108140517A (zh) 2018-06-08
CN108140517B CN108140517B (zh) 2019-04-16

Family

ID=5863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522.6A Active CN108140517B (zh) 2015-10-29 2016-10-03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1205B2 (zh)
JP (1) JP6414019B2 (zh)
CN (1) CN108140517B (zh)
DE (1) DE112016004995T5 (zh)
WO (1) WO2017073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1678B2 (ja) * 2015-10-29 2019-02-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触片ユニット及びリレー
JP6414019B2 (ja) 2015-10-29 2018-10-3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458705B2 (ja) * 2015-10-29 2019-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DE102018113534B4 (de) * 2018-06-06 2021-10-07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Hochspannungs- und Hochstromrelais
US11404232B1 (en) * 2021-03-17 2022-08-02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apable of externally and manually controlling, turning on, and shutting off electric power
USD1020657S1 (en) * 2021-03-30 2024-04-02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Rela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1219A (ja) * 1982-12-14 1984-06-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リレ−
CN203839295U (zh) * 2013-02-13 2014-09-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4508787A (zh) * 2013-07-12 2015-04-0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点机构部及具有触点机构部的电磁继电器
CN204596721U (zh) * 2015-04-29 2015-08-26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力簧片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4969325A (zh) * 2013-12-27 2015-10-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0819U (zh) 1979-12-29 1981-08-08
FR2475794A1 (fr) 1980-02-12 1981-08-14 Bernier Raymond Relais electromagnetique a deux armatures synchronisees
JPS5741679A (en) 1980-08-25 1982-03-08 Sony Corp Recording method of hologram
JPS5871918U (ja) 1981-10-27 1983-05-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S58182321U (ja) 1982-05-31 1983-12-05 日本開閉器工業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機構
DE3240800A1 (de) 1982-11-04 1984-05-10 Hans 8024 Deisenhofen Sauer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DE3303665A1 (de) 1983-02-03 1984-08-09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Polarisiertes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JPS59126443U (ja) * 1983-02-14 1984-08-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リレ−
JPS61218035A (ja) 1985-03-25 1986-09-2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有極電磁石
DE3520773C1 (de) * 1985-05-29 1989-07-20 SDS-Relais AG, 8024 Deisenhofen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DE3538636A1 (de) 1985-10-30 1987-05-07 Siemen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EP0437209B1 (en) 1990-01-12 1995-11-29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H05274984A (ja) 1992-03-27 1993-10-22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ES2095754T3 (es) 1993-03-24 1997-02-16 Siemens Ag Rele electromagnetico polarizado.
WO1998040898A2 (en) * 1997-03-08 1998-09-17 Blp Components Limited Two pole contactor
US6025766A (en) * 1997-04-11 2000-02-15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Trip mechanism for an overload relay
DE19715261C1 (de) * 1997-04-12 1998-12-10 Gruner Ag Relais
US5910759A (en) * 1998-05-15 1999-06-08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Contac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overload relays
US6320485B1 (en) * 1999-04-07 2001-11-20 Klaus A. Gruner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with a linear motor
KR100388768B1 (ko) * 1999-10-26 2003-06-25 마츠시다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기 릴레이
JP4334158B2 (ja) 2001-03-26 2009-09-3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WO2003046940A1 (en) 2001-11-29 2003-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romagnetic switching apparatus
DE10162585C1 (de) * 2001-12-19 2003-04-24 Gruner Ag Prellreduziertes Relais
DE10249697B3 (de) * 2002-10-25 2004-04-15 Gruner Ag Prellreduziertes Relais
JP4168733B2 (ja) * 2002-11-12 2008-10-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140432B2 (ja) 2003-04-24 2008-08-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6949997B2 (en) * 2003-09-26 2005-09-2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Bi-stable trip-free relay configuration
JP2005183097A (ja) 2003-12-17 2005-07-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リレー
JP4137872B2 (ja) 2004-03-31 2008-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マイクロスイッチ,マイクロ光スイッチ,マイクロ光スイッチ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の製造方法
US7659800B2 (en) * 2007-08-01 2010-02-09 Philipp Gruner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US7982562B2 (en) * 2007-08-28 2011-07-19 Shanghai Bst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Magetic latching relay
JP5239420B2 (ja) 2008-03-14 2013-07-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の磁石保持構造
SI2394284T1 (sl) 2009-02-04 2016-08-31 Hongfa Holdings U.S., Inc. Sklop elektromagnetnega releja
US8330564B2 (en) * 2010-05-04 2012-12-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witching devices configured to control magnetic fields to maintain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JP6028991B2 (ja) 2011-03-22 2016-11-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2013041764A (ja) 2011-08-17 2013-02-28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及び該接点装置を用いた電磁リレー
DE102012006438A1 (de) 2012-03-30 2013-10-0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Relais mit zwei gegensinnig betätigbaren Schaltern
CN102723241B (zh) 2012-06-27 2015-08-26 宁波天波纬业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的动簧片
EP2690786A1 (en) 2012-07-25 2014-01-29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A control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domestic appliance
EP2782110B1 (en) 2013-03-22 2017-07-05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Lorentz force activated electric switching device
JP6393025B2 (ja) 2013-07-01 2018-09-1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720729B2 (ja) 2013-07-12 2015-05-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部
JP5720840B2 (ja) 2013-09-27 2015-05-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CN103594291B (zh) * 2013-11-15 2015-11-25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GB201402560D0 (en) * 2014-02-13 2014-04-02 Johnson Electric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al contactors
JP5773006B1 (ja) 2014-02-24 2015-09-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399434B2 (ja) 2014-05-12 2018-10-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204464182U (zh) 2015-03-20 2015-07-08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
KR101951428B1 (ko) * 2015-07-15 2019-02-2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래치 릴레이
JP6414019B2 (ja) 2015-10-29 2018-10-3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458705B2 (ja) 2015-10-29 2019-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421745B2 (ja) 2015-12-11 2018-11-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DE102016112663B4 (de) * 2016-07-11 2018-04-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omechanisches Relais, Reihenklemme und elektromechanische Relaisbaugrupp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1219A (ja) * 1982-12-14 1984-06-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リレ−
CN203839295U (zh) * 2013-02-13 2014-09-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4508787A (zh) * 2013-07-12 2015-04-0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点机构部及具有触点机构部的电磁继电器
CN104969325A (zh) * 2013-12-27 2015-10-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204596721U (zh) * 2015-04-29 2015-08-26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力簧片的磁保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4995T5 (de) 2018-07-12
CN108140517B (zh) 2019-04-16
JP2017084659A (ja) 2017-05-18
JP6414019B2 (ja) 2018-10-31
US10811205B2 (en) 2020-10-20
WO2017073240A1 (ja) 2017-05-04
US20180240631A1 (en)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0517B (zh) 继电器
CN107924790B (zh) 继电器
CN105304414B (zh) 电磁继电器
JP5618396B2 (ja) リレー
US11420287B2 (en) Wire clamping system for fully automatic wire bonding machine
CN107924772B (zh) 接触片单元和继电器
CN106796858B (zh) 接点开闭装置
MX2013004396A (es) Mecanismo interruptor electrico motorizado.
JP5930092B1 (ja) リレー
US20170133168A1 (en) Switch
JP2013175437A5 (zh)
CN111801763B (zh) 继电器
TWI665696B (zh) switch
WO2016129144A1 (ja) リレー
JP6690459B2 (ja) 電磁継電器
US20210319965A1 (en) Enabling switch
JP6897409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5231499A (ja)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
EP3319107A1 (en) Push button switch
JP6648651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4031379A (ja) スイッチ
JP2012198993A (ja) シーソースイッチ
JP4760295B2 (ja) ステープラのクリンチャ装置
JP7417894B2 (ja) 接点装置
JP7241204B2 (ja) 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