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8393A - 筒织气囊 - Google Patents

筒织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8393A
CN108138393A CN201680058516.9A CN201680058516A CN108138393A CN 108138393 A CN108138393 A CN 108138393A CN 201680058516 A CN201680058516 A CN 201680058516A CN 108138393 A CN108138393 A CN 108138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twill
joint portion
cylinder
periph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85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林哲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sho Airba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sho Airba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sho Airba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sho Airbag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38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2Inflatable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11/02Fabrics formed with pockets, tubes, loops, folds, tucks or flap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with weave pattern being non-standard or providing special eff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B60R2021/235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60R2021/23542Weaving
    • B60R2021/23547Weaving one piece weav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2Tear seam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2Vehicles
    • D10B2505/124Air 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气体从经层压加工的筒织气囊的裁切面泄漏、提高内压维持性能的筒织气囊。筒织气囊,其是将至少2片基布进行织造而形成为可膨胀的袋状,所述筒织气囊包含位于膨胀部的外周的外周接合部、及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在外周接合部及/或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由单层织物组织形成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构成为:在织物组织图的最小单元图内,在通过将浮沉相同的组织点沿上、下、左、右中任一方连结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使得连结线从整体上看能够沿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并且,筒织气囊的外表面经过层压加工。

Description

筒织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筒织而形成为可膨胀的袋状的汽车用气囊,尤其涉及能够防止气体从经层压加工的筒织气囊的裁切面泄漏、提高内压维持性能的气囊。
背景技术
关于作为汽车的安全装置装载的气囊,有通过筒织制作的气囊,其中,将2片基布利用织物组织接合而形成可膨胀的膨胀部,并且为了赋予气密性而在外表面上涂布有机硅树脂等被覆材料。
但是,试图使用这样的方法得到良好的内压维持性能时,需要增加有机硅树脂的涂布量,若厚度、重量增加,存在收纳性变差的情况。另外,位于膨胀部的外周的外周接合部在膨胀时容易发生基布的织物组织偏移(网眼偏移(日文:目ずれ)),在利用有机硅涂布加工的筒织气囊中,由该网眼偏移部位导致的气体泄漏可大幅度影响气囊的内压维持性能是已知的。
因此,作为用于提高内压维持性能的方法之一,对利用层压加工的筒织气囊进行了研究。若利用层压加工,可改善由外周接合部的网眼偏移导致的内压维持性能的降低。但是,抑制由外周接合部的网眼偏移导致的气体泄漏会使得气体从裁切面泄漏,存在无法得到充分的内压维持性能的情况。
对于上述那样的气体从经层压加工的筒织气囊的裁切面的泄漏,应对措施的研究并不充分。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技术:筒织气囊,其具有与袋部邻接的由2个以上织物组织构成的封闭部,所述封闭部自袋部侧起由第一织物组织和与其相反地邻接于袋部侧的第二织物组织构成,所述筒织气囊中,使第一织物组织比第二织物组织更加松弛,导致展开时的应力不集中,从而抑制开孔。但是,该文献中并未考虑到气体从裁切面的泄漏,尤其作为抑制气体从经层压加工的筒织气囊泄漏的技术不能说是充分的。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在袋体的不膨胀的部分与膨胀的部分的边界部的组织中,构成多层布的上布构成纱和下布构成纱具有重复1次以上浮沉(上布构成纱位于下布构成纱之下、下布构成纱位于上布构成纱之上)的组织,由此减小边界部的网眼偏移。可以认为,接合部的高纺织密度具有抑制由网眼偏移导致的气体泄漏的效果,但与专利文献1同样的是,并未考虑到气体从裁切面的泄漏。
如上所述,上述现有文献中,并未启示本发明的目的、即针对气体从形成气囊外周的裁切面的泄漏的有效对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71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124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气体从裁切面泄漏、提高内压维持性能的气囊,其中,通过在经层压加工的筒织气囊的膨胀部的外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从而设置抑制漏气的遮蔽部,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连续地形成被覆材料容易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筒织气囊,其是将至少2片基布进行织造而形成为可膨胀的袋状,所述筒织气囊包含位于膨胀部的外周的外周接合部、及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其中,
在所述外周接合部及/或所述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由单层织物组织形成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
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构成为:在织物组织图的最小单元图内,在通过将浮沉相同的组织点沿上、下、左、右中任一方连结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使得所述连结线从整体上看能够沿所述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筒织气囊的外表面经过层压加工。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将邻接的所述最小单元图的所述连结线连接而形成的集合连结线从整体上看沿所述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位于延伸至所述外周接合部外侧的所述外缘部,且以沿所述外周接合部的形状在整周范围连续。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具有10~100根经纱或纬纱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现有技术的一例(通常的外周接合部及外缘部的的情况)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在外周接合部设有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情况)的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在与外周接合部连接的外缘部设有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情况)的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在与外周接合部隔开的外缘部设有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情况)的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粘接层可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连续的一例的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以外的织物组织中、粘接层可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不连续的一例的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集合连结线沿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的一例的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集合连结线不沿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的一例的图。
[图9]为表示适合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织物组织的最小单元图及将其复合得到的组织图的例子的图。
[图10]为表示组织点的浮沉在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连续的一例的图。
[图11]为表示组织点的浮沉在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不连续的一例的图。
[图12]为表示组织点的浮沉在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连续的一例的图。
[图13]为表示现有技术的外周接合部中使用的织物组织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筒织气囊,其是将至少2片基布进行织造而形成为可膨胀的袋状,所述筒织气囊包含位于膨胀部的外周的外周接合部、及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其中,在外周接合部及/或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由单层织物组织形成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构成为:在织物组织图的最小单元图内,在通过将浮沉相同的组织点沿上、下、左、右中任一方连结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使得连结线从整体上看能够沿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并且,筒织气囊的外表面经过层压加工。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一例。图2~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图1~图4的(A)表示整体图,(B)为整体图的1-1’截面的图。如图1~图4所示,气囊10包含通过筒织而形成为可膨胀的袋状的膨胀部11、和位于膨胀部的外侧的外侧区域12。外侧区域12包含将2片布利用织物组织接合而成的外周接合部13、和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14。基布表面被被覆材料20覆盖,所述被覆材料20包含被覆层19和将被覆层19与基布粘接的粘接层18。如前述的那样,施以层压加工的筒织气囊中,不易发生从膨胀部与外周接合部的边界部的漏气。因此,填充至膨胀部的气体通过基布的纤维或组织的空隙、平面性地进行扩散,最终将向未被被覆层覆盖的裁切面17流出。标号21表示气体从膨胀部向裁切面的流动。
本发明的筒织气囊在外侧区域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15。图2所示的例子中,外周接合部13由多个织物组织部13a~13c形成,在织物组织部13b与13c之间,在外周接合部设有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15。图3所示的例子中,外周接合部13由多个织物组织部13a~13d形成,在外周接合部的外侧设有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15。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外周接合部13与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15之间设有织物组织部16,将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15与外周接合部13隔开。现有技术的图1的例子中,未设置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15。
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15中,如图5的例子所示,渗透部分31(即,能够利用层压加工时施加的压力使粘接层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是连续的,利用渗透后的粘接层,遮蔽部呈堤坝状地连续形成。因此,能够抑制空气从膨胀部11向裁切面17泄漏,从而能够提高气囊10的内压维持性。
另外,如图6所示的例子那样,在筒织气囊的外周接合部通常使用的方平组织(日文:斜子織)等织物组织中,渗透部分32(即,能够利用层压加工时施加的压力使粘接层材料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呈岛状地不连续形成,难以得到抑制气体从裁切面泄漏的效果。
本发明中,在位于膨胀部的外侧的外侧区域(即,外周接合部、及/或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下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是重要的,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用于赋予气密性的被覆材料容易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连续存在。通过设置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被覆材料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连续,能够阻挡从膨胀部的漏气、尤其是阻挡穿过基布的截面内部并从气囊的裁切面泄漏的气体。
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可设置于与膨胀部邻接的外周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自外周接合部外侧延伸至裁切面的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它们双方的至少一部分。
外周接合部由多个织物组织构成的情况下,可将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设置于与膨胀部邻接的外周接合部的最内层部位、该外周接合部的中间层部位、或最外层部位中的任一处。只要是具有期望的特性、尤其能够提高气密性的部位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设置于远离膨胀部的部位、例如最外层部位。
在外周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情况下,较之外周接合部(其与气体泄漏的流量更多的膨胀部邻接)的内侧而言,设置于外周接合部外侧(其容易利用基布截面组织的阻力来阻止气流)时,能够高效地阻挡气体从基布截面泄漏。
另外,在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设置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时,也是根据期望的特性进行设定即可。例如,可以以与外周接合部连接的方式连续地设置,也可以是下述方式:在外周接合部与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之间设置织物组织部,将外周接合部与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隔开。
本发明中,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必须构成为:在织物组织图的最小单元图内,在通过将浮沉相同的组织点沿上、下、左、右中任一方连结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使得连结线从整体上看能够沿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
本发明中,作为构成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织物组织,优选斜纹织物组织、缎纹织物组织。此外,基于使被覆材料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容易保持连续性的目的,优选单独或复合地利用上述织物组织,以10~100根经纱或纬纱的宽度使组织点的浮沉连续。通过使用上述织物组织,被覆材料渗透至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织物组织内部的部分得以连续,从而能够阻止从基布截面排出的气流、将气体从气囊的泄漏抑制为最小限度。
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必须为单层织物组织。筒织组织、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日文:風通織)等双层织物组织中,2片基布间的空隙变宽。因此,需要大量的被覆材料来阻止穿过基布内部的气流,从而难以确保气密性。另外,该部位的硬度、重量等也增加,不令人满意。
实施本发明时,外周接合部中使用的除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以外的织物组织根据需求的性能(能够耐受膨胀部的压力等)适当选择即可。例如,可单独或复合地使用筒织气囊的外周接合部中常用的平纹组织、方平组织(2/2、3/3)、重平组织(日文:畝織)等单层织物组织、及双面异色花纹组织、筒织组织等双层织物组织等。这样的组织的一例示于图13。图13(A)表示2/2方平组织。图13(B)表示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图13(C)表示3/3方平组织。图13(D)表示平纹组织。图13(E)表示重平组织。图13(F)表示筒织组织(双层平纹组织)。
上述组织与关于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规定的织物组织图不同,因此,不属于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使用的织物组织的对象。
另外,实施本发明时,外缘部中使用的除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以外的织物组织根据需求的性能(织造性、具有充分的强度等)适当选择即可。例如,可适当选择将双层织物组织局部连结得到的局部连结组织、本发明的其他单层织物组织等,也可将整个外缘部设为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
适合本发明的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织物组织的最小单元图的例子示于图9(A)~(G)。图9(A)表示六页斜纹。图9(B)表示七页斜纹。图9(C)表示八页斜纹。图9(D)表示四页斜纹(双股合丝)。图9(E)表示七页缎纹。图9(F)及(G)表示八页缎纹。
对于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使用的织物组织而言,可将图9(A)~(G)所示的最小单元图旋转或翻转、或交替浮沉、或者变更织物组织的开始点来制作织物组织。另外,根据情况,也包含将上述织物组织进行复合得到的织物组织。例如,图9(H)~(J)即属于这种织物组织。图9(H)及(I)表示山形斜纹。图9(J)表示山形斜纹(双股合丝)。
织物是由经纱与纬纱交错的组织点形成的组织体。该组织点的组合称为织物组织,反映织物组织的方格图称为织物组织图。
本发明的说明中使用的织物组织图的构成如下所示。方格的一竖列为一根经纱,方格的一横行为一根纬纱,方格的一个格子为组织点。织物组织的经纱成为上方的组织点称为浮点(显示为涂黑方格),织物组织的纬纱成为上方的组织点称为沉点(显示为未涂黑的方格)。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构成为:在织物组织图的最小单元图内,在通过将浮沉相同的组织点沿上、下、左、右中任一方连结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使得连结线从整体上看能够沿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0的例子中,与浮点5c邻接的5d与5c同为浮点。在通过以5c-5d-6d-6e-7e-7f…这样的方式连结浮沉相同的组织点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连结线从整体上看沿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
相对于此,图11的例子中,与沉点5c邻接的5d与5c同为沉点,但连结线中断至5c-5d-6d-7d-8d处,并未沿对角方向延伸。
另外,图12的例子中,朝向沉点5c的垂直方向(上方)的连续在5d处中断。但是,通过以5c-5d-6d-6e-7e-7f-7g…这样的方式连结浮沉相同的组织点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连结线从整体上看沿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
本发明中,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必须由如上所述的单层织物组织(其中,组织点的浮沉沿对角方向连续)形成。
本发明的前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使用的织物组织有例如斜纹组织(四页斜纹、五页斜纹、六页斜纹、七页斜纹、八页斜纹、双股合丝的四页斜纹)、缎纹组织(五页缎纹、七页缎纹、八页缎纹、九页缎纹)等,可以单独或复合地使用上述织物组织。
使用上述织物组织时,优选考虑织造性而进行适当选择。
为了提高织造性,可将例如2/2的四页斜纹组织的经纱纬纱进行双股合丝来织造等。另外,只要浮沉的连续不中断,也可使一部分组织点的浮沉翻转。
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可有效地运用被覆材料(其用于赋予气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抑制气体泄漏的效果。利用涂布法在筒织气囊上赋予被覆材料的情况下,膨胀部和外周接合部的织造结构的区别导致边界部的基布表面的凹凸变大,该部位处的被覆材料厚度容易变得不均匀。并且,利用气体使气囊膨胀后,织物在膨胀部和与膨胀部邻接的外周接合部的边界部处的组织偏移(网眼偏移)导致产生小的空隙。因此,该部位的被覆材料由于气囊内压而被拉伸,变得容易破损,从该部位泄漏的气体增多。但是,利用层压法赋予被覆材料的情况下,与涂布法的情况相比,赋予至基布表面的被覆材料的厚度几乎保持了加工前的材料厚度,在膨胀部和外周接合部的边界部处不易发生被覆材料的破损,因此,几乎不存在从该部位的泄漏。然而,源于上述网眼偏移部的排气道被堵塞后,来自膨胀部的气体压力导致气体从基布的截面内部沿基布扩展的平面方向排放,最终从气囊基布的最外端部即裁切面泄漏。
本发明中,被覆材料能够充分地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在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连续,因此,能够抑制欲穿过基布组织截面排出的气流,防止气体泄漏。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被覆材料能够充分地渗透至基布内部的部分在阻挡气体从膨胀部的外周形状朝向裁切面流动的方向上连续,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欲穿过基布组织截面排出的气流。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将邻接的所述最小单元图的所述连结线连接而形成的集合连结线从整体上看沿所述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的一例示于图7。另外,为了便于理解,与图7的例子呈对照的、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一例示于图8。图7~图8的(A)表示整体图,(B)为整体图的2示出的区域的织物组织图。
图7的例子中,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前述遮蔽部连接而形成的织物结构线41从整体上看沿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气体从膨胀部11向裁切面17泄漏、进一步提高内压维持性,所以是优选的。
图8的例子中,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与图7的例子呈对照地,前述遮蔽部连接而形成的织物结构线42从整体上看与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垂直地延伸。
图7、图8的例子中任一者的情况下,本发明带来的气体泄漏抑制效果均是有效的,因此,根据需求的性能适当选择即可。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基于不同于涂布法的被覆方法、即层压法的气体泄漏对策,能够进一步提高利用层压法的制品的内压保持性能。
本发明中使用的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形状根据需求的特性选择即可,可以以几乎沿外周接合部的形状在整周范围连续的方式设置。通过设置为沿外周接合部且在整周范围连续的形状,能够在气囊的整个外周抑制从基布组织内部通过而发生的漏气,可得到极高的内压保持性。
另外,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宽度也根据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织物组织、织造密度、使用的纱纤度、需求的特性等选择即可,可从10~100根经纱或纬纱、优选30~80根经纱或纬纱的范围中适当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前述根数,有时将使用的纱的纤度换算为尼龙470dtex,使用的纱的纤度大于及小于470dtex时,采用乘以系数=(470÷使用的纱的纤度)而得到的根数即可。纤维材料的比重与尼龙不同时,采用换算比重后得到的纤度即可。
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具体宽度可为3~30mm左右。
此外,设置于外周接合部及/或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的该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面积比例可在各部位中适当设定。例如,相对于各部位的总面积而言,为5~100%、优选10~80%的范围即可。
本发明的筒织气囊中使用的经纱及纬纱的材料可以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机纤维等,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从具有通用性、基布的制造工序、基布物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合成纤维。例如,可从以下材料中适当选择:尼龙6、尼龙66、尼龙46、尼龙610、尼龙612等的单独或通过它们的共聚、混合得到的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由尼龙6T、尼龙6I、尼龙9T代表的脂肪族胺与芳香族羧酸形成的共聚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单独或通过它们的共聚、混合得到的聚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系纤维;亚乙烯基系、聚氯乙烯等含氯系纤维;包括聚四氟乙烯的含氟系纤维;聚缩醛系纤维;聚砜系纤维;聚苯硫醚系纤维(PPS);聚醚醚酮系纤维(PEEK);全芳香族聚酰胺系纤维;全芳香族聚酯系纤维;聚酰亚胺系纤维;聚醚酰亚胺系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系纤维(PBO);维尼纶系纤维;丙烯酸系纤维等。其中,从物理特性、耐久性、耐热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尼龙66纤维。另外,从再利用的观点考虑,也优选聚酯系纤维、尼龙6纤维。
为了改善纺纱性、加工性、耐久性等,可在用于本发明的纤维纱条中使用例如耐热稳定剂、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抗老化剂、润滑剂、平滑剂、颜料、防水剂、防油剂、氧化钛等掩蔽剂、光泽赋予剂、阻燃剂、增塑剂等通常所用的各种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另外,也可实施加捻、膨松加工、卷曲加工、卷绕加工、胶粘加工等加工。并且,对于纱条的形态而言,除了长纤维丝以外,也可使用短纤维的纺织纱、它们的复合纱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纤维纱条的纤度从气囊基布中通常使用的粗细的纱、即150~1000dtex的范围中选择即可,优选为235~700dtex的范围。纤度比150dtex细时,存在难以得到气囊需求的强度的趋势,纤度大于1000dtex时,存在单位面积重量变得过大的趋势。另外,上述纱条的单纱纤度从0.5~8dtex、优选为0.5~4dtex的范围中适当选择即可。
本发明中使用的纤维纱条的强度优选为5~15cN/dtex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6~10cN/dtex的范围。在该范围内时,即使受到高速展开时的冲击,构成气囊基布的纤维纱条也不会断裂,能够充分地发挥保护乘客的性能。
织造本发明的筒织气囊用基布时,织机不受特别限制,可使用例如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剑杆织机(rapier loom)、片梭织机(projectile loom)等。其中,考虑生产率、减轻对经纱的损伤和对纱的污染等,优选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另外,可使用提花装置、多臂(dobby)装置形成膨胀部。要形成特别复杂的组织时,优选提花装置(电子式或机械式),从生产率、变更组织的容易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电子式提花装置。
本发明的筒织气囊的膨胀部基布的双层织物组织从通常的气囊用基布中使用的双层织物组织中适当选择即可,例如,可以是平纹组织、方平组织、重平组织、斜纹组织或它们的混合组织等中的任何。
另外,基布的织造密度也在能够得到需求的气囊用基布的物理特性的范围中选择即可,例如,可以将经纱密度及纬纱密度设为25~80根/2.54cm。另外,对于织造密度而言,经纱和纬纱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任一种情况。
对于本发明的筒织气囊而言,作为覆盖系数(由使用的纱纤度、织造密度算出),在1250~2500的范围内即可,可根据作为气囊所需求的特性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覆盖系数可利用下式算出。
其中,Nw、Nf为经纱及纬纱的织造密度(根/2.54cm)
Dw、Df为经纱及纬纱的总纤度(detx)
具有本发明的结构的基布优选通过精炼来除去在织造时使用的糊剂,可利用批量式、连续式等已知的方法。此外,在加工时、或基于赋予作为制品的尺寸稳定性的目的,可于150~200℃实施热定型。
另外,本发明中,在气囊的外表面上对被覆材料进行层压加工是重要的。经层压加工的气囊中,由在外周接合部和膨胀部的边界处发生的网眼偏移导致的空气泄漏减少,导致空气从裁切面泄漏,因此,容易得到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带来的抑制效果。
层压加工法的情况下,对于该加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利用a)干式层压法(涂布粘接剂、在干燥并使溶剂蒸发后进行热压接)、b)湿式层压法(涂布水溶性的粘接剂、在贴合后进行干燥)、c)挤出层压法(将熔融的树脂排出至基布面)、d)热层压法(层叠预先成膜的被覆材料、进行热压接)等已知的方法,但从加工成本及环境方面的观点考虑,优选热层压法。作为热层压法的被覆材料中使用的热塑性材料,优选通过将防止气体透过的被覆层与粘接层(其提高基布与被覆层的密合)进行复合而构成的热塑性材料。热层压法的情况下,加工温度为高于被覆材料中粘接层的熔点的温度即可,通过设定为高10℃以上、优选高20℃以上的温度、例如100~200℃,能够可靠地使粘接层熔融、提高粘接层与基布的密合性。加热时间根据设定的加工温度适当选择即可,优选的是,至少加热30秒以上、优选加热40秒~180秒。对于粘接时的压力而言,可适当选择能够使基布与熔融的粘接层密合的压力,优选设定成以面压力计为4N/cm2以上、以线压力计为30N/cm以上。基于进一步提高粘接力的目的,还优选将热层压法和干式层压法等加工方法组合进行层压。
对于层压加工的被覆材料而言,优选热塑性材料,作为构成被覆材料的被覆层,可使用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PP)系树脂、聚乙烯醇(PVA)系树脂、聚碳酸酯(PC)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腈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系树脂、乙烯-乙烯醇(EVOH)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系树脂、氯丁二烯橡胶系树脂、离聚物树脂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及与其他种类的材料形成的共聚物、改性物等已知的物质。
另外,作为粘接层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举出例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氯丁二烯橡胶系树脂、氰基丙烯酸酯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系树脂、酚醛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及与其他种类的材料形成的共聚物、改性物等,但不限于以上的例子。
层压加工中使用的前述被覆材料的厚度也不受特别限定,在10~100μm之间根据目的适当设定即可。一般而言,例如侧面碰撞用的帘式气囊中,与汽车的初始碰撞对应的规格优选10~40μm,与汽车的侧翻对应的规格优选40~100μm。
另外,层压加工中使用的被覆材料中,确保气密性的被覆层的厚度根据帘式气囊的用途适当选择即可,与汽车的初始碰撞对应的规格优选2~32μm,与汽车的侧翻对应的规格优选8~80μm。此外,将被覆层与基布粘接的粘接层的厚度根据粘接强度等适当选择即可,优选以使前述被覆材料的整体厚度中粘接层的厚度成为20~80%的方式设定。小于20%时,粘接层无法充分地向基布内部渗透,有可能无法实现期望的粘接强度及气囊的内压维持性。另外,大于80%时,被覆层的厚度不足,不易达成气密性。
另外,在前述材料中,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可以为了改良加工性、粘接性、表面特性或耐久性等而选择并混合通常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例如交联剂、粘接赋予剂、反应促进剂、反应阻滞剂、耐热稳定剂、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抗老化剂、润滑剂、平滑剂、防粘剂、颜料、防水剂、防油剂、氧化钛等掩蔽剂、光泽赋予剂、阻燃剂、增塑剂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另外,可以在前述材料中添加用于提高与基布的密合性的各种前处理剂、粘接提高剂等,也可预先在基布表面上实施底涂(primer)处理等前处理。进而,为了提高前述材料的物理特性、或赋予耐热性、抗老化性、抗氧化性等,也可在基布上赋予前述材料后,通过热风处理、加压热处理、高能量处理(高频、电子束、紫外线等)等进行干燥、交联、硫化等。
实施例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1)内压维持性试验
在试验用气囊上安装用于测定内压的传感器,导入空气以使得气囊内压为50kPa,然后关闭阀门,记录气囊内压的变化,评价阀门关闭6秒后的气囊内压。
(2)厚度测定
按照ISO 5084进行测定,以将实施例1的厚度作为100时的值来表示结果。
(3)重量测定
按照ISO 3801进行测定,以将实施例1的重量作为100时的值来表示结果。
[实施例1]
用以水溶性聚酯作为主要成分的上浆剂对纱(Hailide公司制,聚酯原纱的纤度为466dtex,单纱数为96根)进行上浆,将其作为经纱使用。作为纬纱,使用了与经纱相同的聚酯原纱。利用装载了提花机(史陶比尔公司制)的喷气织机(多尼尔公司制),以下述方式织造筒织基布:使膨胀部为双层平纹织物组织,外周接合部的组织自膨胀部侧起依次为2/2方平组织(图13-A)(13a)、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图13-B)(13b)、3/3方平组织(图13-C)(13c),在与外周接合部连接的外缘部以12mm的宽度设置八页斜纹组织(图9-C)(15),使成品密度为经向57根/2.54cm、纬向49根/2.54cm。
利用连续精炼机对织造的筒织基布进行精炼,在干燥后利用针板拉幅机进行热定型(定型温度150℃×30秒)。接着,利用热层压法在辊温度为150℃、线压力为50N/cm的条件下对多层膜(厚度为40μm,粘接层:聚烯烃,保护层:聚醚嵌段酰胺)进行层压加工。
接着,利用激光裁切机(Lectra公司制)裁切成规定的形状,对安装至汽车车体的部位进行加强缝纫,制作试验用气囊。使用制作的气囊评价重量、厚度及内压维持性。其结果示于表1。
在与外周接合部连接的外缘部设有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筒织气囊为轻质且薄,并且内压维持性优异。
[实施例2]
使外周接合部的组织自膨胀部侧起依次为2/2方平组织(图13-A)(13a)、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图13-B)(13b)、3/3方平组织(图13-C)(13c),在与外周接合部隔开的外缘部以12mm的宽度设置山形斜纹组织(图9-I)(15)而进行织造,除此以外,按照实施例1制作筒织基布。
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在与外周接合部隔开的外缘部设有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筒织气囊为轻质且薄,并且内压维持性极其优异。
[实施例3]
使外周接合部的组织自膨胀部侧起依次为2/2方平组织(图13-A)(13a)、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图13-B)(13b)、3/3方平组织(图13-C)(13c),在与外周接合部连接的外缘部以12mm的宽度设置八页斜纹组织(图9-C)或山形斜纹组织(图9-I)(15),以使织物结构线沿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的方式进行织造,除此以外,按照实施例1制作筒织基布。
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在与外周接合部连接的外缘部设有本发明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筒织气囊为轻质且薄,并且内压维持性极其优异。
[比较例1]
以使外周接合部的组织自膨胀部侧起依次为2/2方平组织(图13-A)(13a)、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图13-B)(13b)、3/3方平组织(图13-C)(13c)的方式进行织造,除此以外,按照实施例1制作筒织基布。
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在外周接合部未设置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的情况下,内压维持性显著不足。
[比较例2]
除了使外周接合部的组织自膨胀部侧起依次为2/2方平组织(图13-A)(13a)、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图13-B)(13b)、3/3方平组织(图13-C)(13c)以外,按照实施例1制作筒织基布。
利用连续精炼机对织造的筒织基布进行精炼,在干燥后利用针板拉幅机进行热定型(定型温度150℃×30秒)。接着,利用刮刀涂布法在基布表面以底涂层为84g/m2、顶涂层(topcoat)为10g/m2的方式赋予有机硅树脂。加热条件分别为180℃×2分钟、200℃×1分钟。
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经过涂布加工的情况下,较之层压加工而言更重且更厚,并且,内压维持性不足。
[表1]
附图标记说明
10 筒织气囊
11 膨胀部
12 膨胀部的外侧区域
13 外周接合部
13a~d 织物组织部
14 外缘部
15 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
16 织物组织部
17 裁切面
18 粘接层
19 被覆层
20 被覆材料
21 气体的流动
31 粘接层连续地渗透的部分
32 粘接层不连续地渗透的部分
41 沿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的集合连结线
42 不沿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的集合连结线

Claims (4)

1.筒织气囊,其是将至少2片基布进行织造而形成为可膨胀的袋状,所述筒织气囊包含位于膨胀部的外周的外周接合部、及延伸至外周接合部外侧的外缘部,其中,
在所述外周接合部及/或所述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由单层织物组织形成的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
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构成为:在织物组织图的最小单元图内,在通过将浮沉相同的组织点沿上、下、左、右中任一方连结而形成连续的连结线时,使得所述连结线从整体上看能够沿所述织物组织图的对角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筒织气囊的外表面经过层压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织气囊,其中,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中,将邻接的所述最小单元图的所述连结线连接而形成的集合连结线从整体上看沿所述膨胀部的外周形状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织气囊,其中,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位于延伸至所述外周接合部外侧的所述外缘部,且以沿所述外周接合部的形状在整周范围连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织气囊,其中,所述斜纹组织状结构区域具有10~100根经纱或纬纱的宽度。
CN201680058516.9A 2015-02-06 2016-10-07 筒织气囊 Pending CN1081383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2363 2015-02-06
JP2015-199585 2015-10-07
JP2015199585A JP6678420B2 (ja) 2015-02-06 2015-10-07 袋織エアバッグ
PCT/JP2016/079930 WO2017061595A1 (ja) 2015-02-06 2016-10-07 袋織エアバッ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8393A true CN108138393A (zh) 2018-06-08

Family

ID=5668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8516.9A Pending CN108138393A (zh) 2015-02-06 2016-10-07 筒织气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8956B2 (zh)
EP (1) EP3360992A4 (zh)
JP (1) JP6678420B2 (zh)
CN (1) CN108138393A (zh)
WO (1) WO20170615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8904A (zh) * 2019-07-03 2019-10-15 苏州市兴视创纺织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光敏胶固化覆膜型空气保暖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5894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ノンコート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US11306419B2 (en) 2019-11-18 2022-04-19 Dongguan Shichang Metals Factory Ltd. Woven fabric
US11525196B2 (en) * 2021-02-10 2022-12-13 Voith Patent Gmbh Woven structured fabric with crossing twill lines
JP7066156B1 (ja) 2021-10-04 2022-05-13 東陽織物株式会社 遮光織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9806A (ja) * 2003-12-17 2005-07-07 Toyobo Co Ltd 袋織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エアバッグ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659029A (zh) * 2002-06-04 2005-08-24 伯杰两合控股有限公司 气囊和制造气囊的方法
CN1735721A (zh) * 2002-11-06 2006-02-15 可隆株式会社 可充气的两层织物
US7179762B1 (en) * 2000-04-26 2007-02-20 Safety Components Fabric Technologies, Inc. Motor vehicle air bag and fabric for use in same
CN1986295A (zh) * 2005-12-19 2007-06-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JP2014240261A (ja) * 2013-06-12 2014-12-2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7016B1 (en) * 1988-10-28 1998-03-03 Stern & Stern Ind Inc Low permeability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098125A (en) * 1990-06-08 1992-03-24 Stern & Stern Industries, Inc. Tube, airba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WO1995020507A1 (fr) * 1994-01-28 1995-08-03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ac gonflable
US6455449B1 (en) * 1999-09-03 2002-09-24 Bradford Industries, Inc. Coated multi-denier mixed fabrics for use in inflatable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s
US6734125B2 (en) * 1999-06-07 2004-05-11 Bradford Industries, Inc. Laminated multi-denier mixed fabrics for use in inflatable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s
JP3785301B2 (ja) * 2000-02-22 2006-06-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袋織エアバッグ
JP2001233155A (ja) * 2000-02-24 2001-08-28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88735B2 (ja) * 2000-12-11 2006-06-21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袋織エアバッグ用基布及び袋織エアバッグ
US20020140218A1 (en) * 2001-03-29 2002-10-03 Beasley Alonzo W. One-piece woven airbag
JP3766806B2 (ja) 2002-03-15 2006-04-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袋織エアバッグ
JP4277296B2 (ja) 2002-04-18 2009-06-10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袋織エアバッグ基布及びエアバック
US7077424B2 (en) * 2002-06-17 2006-07-18 Toyoda Gosei Co., Ltd.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EP1433672B8 (en) * 2002-12-26 2007-06-06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Hose for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flator gas
JP2005324646A (ja) * 2004-05-13 2005-11-24 Toyobo Co Ltd インフレーターガス導入分配ホース
JP6013710B2 (ja) * 2010-08-02 2016-10-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6130804B2 (ja) * 2014-03-28 2017-05-17 住商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袋織基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9762B1 (en) * 2000-04-26 2007-02-20 Safety Components Fabric Technologies, Inc. Motor vehicle air bag and fabric for use in same
CN1659029A (zh) * 2002-06-04 2005-08-24 伯杰两合控股有限公司 气囊和制造气囊的方法
CN1735721A (zh) * 2002-11-06 2006-02-15 可隆株式会社 可充气的两层织物
JP2005179806A (ja) * 2003-12-17 2005-07-07 Toyobo Co Ltd 袋織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エアバッグ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986295A (zh) * 2005-12-19 2007-06-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JP2014240261A (ja) * 2013-06-12 2014-12-2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8904A (zh) * 2019-07-03 2019-10-15 苏州市兴视创纺织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光敏胶固化覆膜型空气保暖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78420B2 (ja) 2020-04-08
US10688956B2 (en) 2020-06-23
US20180319359A1 (en) 2018-11-08
EP3360992A1 (en) 2018-08-15
WO2017061595A1 (ja) 2017-04-13
JP2016148133A (ja) 2016-08-18
EP3360992A4 (en) 2019-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8393A (zh) 筒织气囊
CN101437994B (zh) 织物的接缝结构
WO2008073301A3 (en) Machine side layer weave design for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s
CN1376219A (zh) 在织物布面之间包含席纹组织附着点的可充气织物
CA2738987A1 (en) Woven multi-layer fabric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ame
EP3093382A1 (en) Down-proof double-layer fabric
EP3124662B1 (en) Hollow-weave fabric
US9683318B2 (en) Textile substrate of multiple different disposable and/or recyclable materials, use of such a textil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uch a textile substrate
MX2015002395A (es) Tela recubierta y metodo para produccion de la misma.
WO2017003537A2 (en) Composite fabrics combining high and low strength materials
CN109983095B (zh) 无绗缝用胶带和使用该胶带的衣物
CN102958760B (zh) 安全气囊
AU2014220749B2 (en) Two-ply woven structure with high-strength and thermoplastic fibres
CA2475674C (en) Fabric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50271862A1 (en) Flame-retardant camouflage material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EP2769885A1 (en) An air-bag
CA2504071A1 (en) Flame retardant camouflage material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US20210140074A1 (en) Hollow-woven base fabric
TWI809113B (zh) 衣服
JP5059927B2 (ja) 織物壁紙、及び織物壁紙接着ボード
JP2010520381A (ja) エアバッグ用ファブリックおよびそのファブリックを採用したエアバッグ
WO2012063180A1 (en) A reinforcement strip for a tire
KR200358315Y1 (ko) 인장인열을 강화시킨 반사시트
CN215435411U (zh) 一种强度高的多层针刺无纺布
PL1728904T3 (pl) Tkanina do poduszki powietrznej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