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6165B - 施放器 - Google Patents

施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6165B
CN108136165B CN201680050543.1A CN201680050543A CN108136165B CN 108136165 B CN108136165 B CN 108136165B CN 201680050543 A CN201680050543 A CN 201680050543A CN 108136165 B CN108136165 B CN 108136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late
applicator
release
releasing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05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6165A (zh
Inventor
西村真平
德本诚治
小野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13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6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sulfur as the ring hetero atoms, e.g. sulthiame
    • A61K31/54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sulfur as the ring hetero atoms, e.g. sulthiame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545Compounds containing 5-thia-1-azabicyclo [4.2.0] oc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cephalosporins, cefaclor, or cephalexine
    • A61K31/546Compounds containing 5-thia-1-azabicyclo [4.2.0] oc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cephalosporins, cefaclor, or cephalex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cephaloth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5-thia-1-azabicyclo [4.2.0] oc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cephalosporins; Such ring systems being further condensed, e.g. 2,3-condensed with an oxygen-, nitrogen- or sulfur-containing hetero ring
    • C07D501/02Prepa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61Methods for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实施方式的施放器(1)具备:框体(2),其具有一端封闭的筒形状,并收容有弹性构件(3)及向微型针(5)传递弹性构件(3)的弹推力(P)的活塞板(4);以及解除元件(6),其通过将在框体(2)内以抵抗弹性构件(3)的弹推力(P)的状态被卡止的活塞板(4)解除,从而使活塞板(4)沿着框体(2)的轴向向框体的开口(2a)移动。在通过使解除元件(6)沿着轴向向框体侧移动而将活塞板(4)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6)向框体(2)传递朝向开口(2a)的方向的力。

Description

施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层面涉及用于将微型针施打于皮肤的施放器。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公知有如下的施放器:通过对经由皮肤投放活性成分的微型针施加冲击,从而将该微型针施打于皮肤。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施放器,所述施放器包括:安装于微型针/器件并具有隆起的中心区域的柔性片材、和该柔性片材的周围或附近的支承构件。柔性片材构成为承受与该片材的主平面正交的方向上的阶段性的运动。
在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施放器中,由于作用于微型针的柔性片材的中心区域被使用者直接按压,所以传递到微型针的力会被使用者的力的大小所左右。因此,微型针的穿刺的程度会根据使用者的力的大小而发生变化,有时无法将微型针良好地施打于皮肤,或者有时微型针相对于皮肤的穿刺的再现性会降低。作为这样的问题的对策之一,例如可以考虑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施放器的利用。该施放器具有:对微型针/器件施加弹推力的弹簧等弹性构件、使压缩后的该弹性构件为卡止状态(卡止状态)的卡止元件、以及解除弹性构件的卡止状态的解除元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203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5-533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上述施放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者使用解除元件解除弹性构件的卡止状态,从而将从弹性构件产生的预定的弹推力施加于微型针/器件。由此,理论上能够不会依存于使用者的力的大小地使微型针/器件以稳定的速度从施放器弹出。然而,即便使用这样的施放器,也会有微型针/器件的弹出速度减小而使得该微型针/器件不能良好地施打于皮肤的情况。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层面以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地施打于皮肤的施放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层面的施放器是用于将微型针施打于皮肤的施放器,所述施放器具备: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一端封闭的筒形状,并收容有弹性构件及向微型针传递弹性构件的弹推力的活塞板;以及解除元件,所述解除元件通过将在框体内以抵抗弹性构件的弹推力的状态被卡止的活塞板解除,从而使活塞板沿着框体的轴向向框体的开口移动,在通过使解除元件沿着轴向向框体侧移动而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传递朝向开口的方向的力。
根据该施放器,在利用解除元件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伴随着弹性构件的复原而释放的弹推力会施加于活塞板。由此,该活塞板沿着轴向向框体的开口移动。另一方面,弹推力的反作用力作为欲使框体浮起的力而作用于该框体。在此,在上述施放器中,在通过使解除元件沿着轴向向框体侧移动而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传递朝向开口的方向的力。因此,作用于框体的反作用力利用在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向框体传递的力而适合地减少。因此,在利用弹推力使活塞板移动时,框体的位置稳定,能够抑制活塞板的移动速度的减小,能够将微型针适合地施打于皮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层面,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地施打于皮肤的施放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施放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施放器的分解图。
图4是从下侧观察施放器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5的(a)是活塞板的俯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Vb-Vb线剖视图。
图6是从下侧观察工作按钮的图。
图7是示出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后的施放器的剖视图。
图8是从下侧观察变形例的工作按钮的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施放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等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施放器是为了将任意药剂等的活性成分投放于生物体内而使用的器具。具体而言,施放器是通过使随后叙述的微型针施打于皮肤而使活性成分投放到皮肤的内侧的器具。使微型针施打于皮肤是指使微型针与皮肤抵接或穿刺皮肤。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施放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施放器的分解图。图4是施放器的框体的底面立体图。如图1~图4所示,施放器1具备:在内部具有空洞的框体2、收容于框体2的非线形的螺旋弹簧(弹性构件)3及活塞板4、安装于活塞板4的微型针/器件5、以及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框体2的工作按钮(解除元件)6。
构成施放器1的框体2、活塞板4以及工作按钮6的材质并不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ABS树脂、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缩醛(POM)、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合成或天然树脂材料来制作框体2、活塞板4以及工作按钮6。或者,也可以使用硅、二氧化硅、陶瓷、金属(不锈钢、钛、镍、钼、铬、钴等)来制作框体2、活塞板4以及工作按钮6。构成框体2、活塞板4以及工作按钮6的材质既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如图1~4所示,框体2是具有一端封闭且在另一端形成有开口的筒形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2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11、和覆盖主体部11的一侧的开口2a并安装于该主体部11的盖部12。框体2的另一侧的开口2b未被覆盖,主体部11的内周面11a从该开口2b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12通过熔接于主体部11的外周面11b而安装于主体部11。在主体部11的开口2b的周围设置有扩径部2c,所述扩径部2c用于使框体2稳定地载置在皮肤上。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施放器1中,将开口2a所处的一侧定义为上侧(上面侧),将开口2b所处的一侧定义为下侧(底面侧)。另外,如图2所示,将通过框体2的中心并从下侧向上侧延伸的轴定义为框体2的中心轴C。该中心轴C以与收容于框体2的活塞板4正交的方式延伸。以下,将中心轴C延伸的方向定义为轴向,将沿着中心轴C的周围的方向定义为周向。另外,以下,将沿着构成施放器1的构件的轴向的长度定义为高度,将沿着该构件的周向的长度定义为宽度。
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11的内周面11a设置有多个从开口2a向下侧延伸的槽11c。多个槽11c的宽度既可以彼此均匀,也可以彼此不同。主体部11中的槽11c所设置的数量是由设置于活塞板4的外周面4c的第1突起43以及第2突起44的数量决定的(活塞板4的详细内容随后叙述)。
如图2、图4所示,在开口2a侧设置有多个与槽11c连通的间隙11d。将用于在主体部11中划分间隙11d的面、即与轴向垂直地延伸的面定义为用于在主体部11的内部形成阶梯的台阶面11e。间隙11d的高度(即沿着轴向的台阶面11e与盖部12之间的距离)与活塞板4的第1突起43以及第2突起44中较大的一方的高度大致一致。通过调节间隙11d的高度,从而能够调节随后叙述的螺旋弹簧3的轴向上的压缩率。
如图2、图3所示,盖部12具有覆盖上侧的开口2a的顶板21、和从该顶板21的周缘向下侧延伸的筒状部22。顶板21在沿着轴向观察时具有覆盖主体部11的开口2a的大小的板形状。顶板21在沿着轴向观察时为大致圆形状,但也可以是矩形形状或多边形状。在该顶板21设置有一对圆弧状的孔21a。一对孔21a例如以相对于中心轴C为线对称的方式设置于顶板21。在顶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包围圆弧状的区域21b的凸缘21c。由于区域21b在沿着轴向观察时沿着周向存在多个,所以凸缘21c也设置有多个。多个区域21b分别隔开预定的距离进行配置。在各区域21b的一部分设置有孔21d。顶板21上的区域21b、凸缘21c以及孔21d的数量并不被特别限定,也可以为一个。
如图2、图4所示,在顶板21的下表面设置有沿着轴向突出的中央轴(突出部)21e。该中央轴21e设置在中心轴C上。中央轴21e的高度只要是不将随后叙述的活塞板4的孔4d插通以免与微型针/器件5相接的程度即可。
如图1~3所示,在盖部12的筒状部22的一部分设置有一对凹部22a。凹部22a从筒状部22的下侧向上侧凹陷。对于凹部22a的深度(沿着轴向的长度)而言,只要在顶板21与凹部22a之间存在筒状部22的一部分,就不被特别限定。一对凹部22a例如以相对于中心轴C为线对称的方式进行设置。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筒状部22,在凹部22a与顶板21之间的区域的一部分(即,框体2的外周)设置有隆起部22b。该隆起部22b是以远离中心轴C的方式隆起的部分。隆起部22b的上端面以与轴向交叉的方式延伸。更严密而言,隆起部22b的上端面也可以以与轴向正交的方式延伸。隆起部22b能够与随后叙述的工作按钮6的第2卡合部66(参照图6)相接。另外,隆起部22b隆起的量可以沿着周向连续地变化。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筒状部22,沿着位于顶板21侧的凹部22a的上缘设置有檐部22c。檐部22c能够与随后叙述的工作按钮6的第1卡合部65(参照图6)的顶面65b相接,并且能够与工作按钮6的第2卡合部66(参照图6)相接。檐部22c也可以被设置成与隆起部22b一体化。
如图2、图3所示,螺旋弹簧3是被卷绕成圆锥台形的非线形的弹簧,并以与顶板21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收容于框体2。螺旋弹簧3被配置成在框体2内包围中央轴21e并被盖部12以及活塞板4压缩。因此,螺旋弹簧3在蓄积弹推力并根据中央轴21e调整了位置的状态下配置在框体2内。形成螺旋弹簧3的材料并不被特别限定,螺旋弹簧3例如由不锈钢线、铁线、或铜线形成。
图5的(a)是活塞板的俯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Vb-Vb线剖视图。如图2~图5所示,活塞板4是用于向微型针/器件5传递螺旋弹簧3的弹推力的板状构件。活塞板4具有与从下侧观察到的主体部11的内周面11a的形状相应的平面形状。即,活塞板4在沿着轴向观察时具有大致圆形状的主面4a、4b。活塞板4的外周面4c既可以与主体部11的内周面11a相接,也可以不与主体部11的内周面11a相接。在活塞板4的中心设置有作为贯通孔的孔4d。如图2所示,中央轴21e收纳于该孔4d。
活塞板4的上侧的主面4a是与框体2的盖部12相向的面。在主面4a上沿着该主面4a的周缘设置有凸缘41。凸缘41的高度只要小于未被压缩时的螺旋弹簧3的高度即可。在设置于主体部11的间隙11d的高度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凸缘41的高度,从而能够调节螺旋弹簧3的轴向上的压缩率。
在活塞板4的下侧的主面4b上设置有凸缘42,所述凸缘42具有多个突出部42a。多个突出部42a在沿着轴向观察时为大致圆弧状,并沿着主面4b的周缘进行设置。各突出部42a具有截面大致四边形的形状。突出部42a彼此相互分开,并设置有间隙42b。这些间隙42b例如是为了对用于将活塞板4插入框体2的内部的夹具进行对位而设置。
在活塞板4的外周面4c的上侧设置有从该外周面4c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第1突起43以及一对第2突起44。例如,第1突起43以及第2突起44设置于活塞板4的凸缘41的外周面。第1突起43沿着活塞板4的周向隔开一定的间隔地进行设置。第2突起44以彼此相对于中心轴C为线对称的方式进行设置。第1突起43以及第2突起44的高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第1突起43以及第2突起44的高度既可以与凸缘41的高度相当,也可以小于凸缘41的高度。第1突起43的宽度与第2突起44的宽度不同。第1突起43的宽度比第2突起44的宽度大。第1突起43被配置在框体2中对应的的间隙11d内,且在将活塞板4安装在框体2内时被载置在台阶面11e上。因此,由螺旋弹簧3的弹推力引起的活塞板4向下侧的移动会被第1突起43以及主体部11的台阶面11e妨碍。即,活塞板4在框体2内以抵抗螺旋弹簧3的弹推力的状态被卡止。该活塞板4的卡止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在将活塞板4插入到框体2内后,使该活塞板4沿周向旋转,将第1突起43载置在台阶面11e上。
在活塞板4的主面4b固定微型针/器件5。微型针/器件5向活塞板4的固定方法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微型针/器件5经由粘接剂固定于活塞板4。微型针/器件5既可以起初就被固定于活塞板4,也可以由使用者将其固定于活塞板4。施放器1并非必须具备微型针/器件5。如图2、图3所示,微型针/器件5是在下侧的主面设置多个微型针51的板状构件。微型针/器件5的材质并不被限定,例如,由不锈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它金属、其它树脂、生物可降解材料、陶瓷或生物体可吸收材料中的任意材料形成,或者,由通过将这些材质组合来形成。该微型针51的长度例如为10μm~1000μm,微型针51的密度例如为0.05根/cm2~10000根/cm2。微型针51沿着轴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既可以预先在微型针51涂覆活性成分,也可以不进行该涂覆。在不将活性成分涂覆于微型针51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将活性成分涂覆于皮肤之后,使用施放器1将微型针/器件5施打于该部分,从而对该活性成分进行投放。或者,也可以通过在使用施放器1将微型针/器件5施打于皮肤后将活性成分涂覆在该施打部位,从而对活性成分进行投放。
如图1~图3所示,工作按钮6位于比盖部12靠上侧的位置,且沿周向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框体2。工作按钮6是用于如下用途的构件:通过解除在框体2内以抵抗螺旋弹簧3的弹推力的状态被卡止的活塞板4,从而使活塞板4沿着框体2的轴向向另一侧的开口2b侧移动。工作按钮6具有:在使用者使用施放器1时被按压的板状的按压部61、和从按压部61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一对安装部62。按压部61以及安装部62以彼此一体化的方式成型。按压部61是在沿着轴向观察时具有覆盖主体部11的开口2a的大小的板状构件。按压部61在沿着轴向观察时为圆形状,但也可以是矩形形状或多边形状。一对安装部62被定位成相对于中心轴C为线对称。
图6是从下侧观察工作按钮6的图。如图6所示,在按压部61的背面61a设置有多个突出部63,并且设置有一对活塞板压出部(解除部分)64。突出部63是从背面61a向下侧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部分。各突出部63被设置成位于对应的区域21b上。因而,突出部63的数量与凸缘21c的数量相当。将突出部63的直径设定为使突出部63收纳在凸缘21c中并通过孔21d。突出部63的前端既可以与区域21b接触,也可以不与区域21b接触。
活塞板压出部64是从背面61a突出的板状部分,具有随着朝向下侧而变细的大致三角形形状。活塞板压出部64具有:与背面61a平行地延伸的顶面64a、和从背面61a向顶面64a一边倾斜一边延伸的倾斜面64b。由于倾斜面64b是沿着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面,所以沿着周向的活塞板压出部64的宽度朝向前端而逐渐变窄。如图2所示,活塞板压出部64进入到设置于顶板21的孔21a中。因而,活塞板压出部64的数量与孔21a的数量相当。活塞板压出部64的高度比突出部63的高度大。活塞板压出部64的倾斜面64b能够与第2突起44相接。
如图6所示,在各安装部62的背面62a设置有第1卡合部65以及第2卡合部(卡合部)66。第1卡合部65是从背面62a向中心轴C突出的钩状的部分。第1卡合部65具有:以从下端到上端靠近中心轴C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65a、和从倾斜面65a的上端向背面62a延伸的顶面65b。顶面65b与背面61a平行地延伸,但也可以以与背面61a交叉的方式延伸。第1卡合部65设置于安装部62的下端附近。如图2所示,通过使第1卡合部65进入到凹部22a内,并使第1卡合部65的顶面65b卡挂于凹部22a,从而将第1卡合部65卡合于凹部22a。第1卡合部65的宽度比凹部22a的宽度小。
与第1卡合部65同样地,第2卡合部66是从背面62a向中心轴C突出的钩状的部分。第2卡合部66具有:以从下端到上端靠近中心轴C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66a、和从倾斜面66a的上端向背面62a延伸的顶面66b。顶面66b与背面61a平行地延伸,但也可以以与背面61a交叉的方式延伸。第2卡合部66在轴向上设置于第1卡合部65与按压部61之间。即,第2卡合部66位于比第1卡合部65靠上侧的位置。第2卡合部66也可以在将工作按钮6安装于框体2时与盖部12的外周面相接。第2卡合部66在各安装部62设置有两个,但也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施放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尤其是,对使用者使用施放器1时的活塞板4的卡止状态的解除动作、以及工作按钮6相对于施放器1的卡合状态的变化进行说明。以下,将该施放器1被预先设置成施放器1的底面与生物体的皮肤相接的状态作为前提。另外,将使用以锁定状态为初始状态的施放器1作为前提。锁定状态是指无法利用工作按钮6解除活塞板4的卡止的状态。具体而言,锁定状态是按压部61的突出部63在轴向上位于顶板21的区域21b的状态。在以锁定状态向下侧按压按压部61的情况下,由于突出部63与顶板21抵接,工作按钮6向下侧的移动会受到妨碍。
如上所述,工作按钮6安装于框体2,更具体而言,第1卡合部65与盖部12的凹部22a以及檐部22c的下端卡合。由于第1卡合部65的宽度比凹部22a的宽度小,所以工作按钮6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沿周向旋转。工作按钮6能够旋转的范围是由按压部61的突出部63可移动的沿着顶板21的区域21b的周向的长度确定的。
首先,使用者通过使安装于框体2的工作按钮6沿周向旋转,从而解除锁定状态(锁定解除状态)。锁定解除状态是指能够利用工作按钮6解除活塞板4的卡止的状态。具体而言,锁定解除状态是通过使工作按钮6旋转而使突出部63位于顶板21的孔21d的上方的状态。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在向下侧按压按压部61的情况下,突出部63不与顶板21抵接,所以能够随时使工作按钮6向下侧移动。另外,在锁定解除状态下,第2卡合部66的倾斜面66a与盖部12的檐部22c的上端相接。因此,第2卡合部66由檐部22c支承,锁定解除状态下的工作按钮6不会自动地向下侧移动。在使工作按钮6沿周向旋转时,第2卡合部66越过隆起部22b而成为锁定解除状态。利用该隆起部22b,工作按钮6能够维持锁定解除状态,能够防止工作按钮6意外地返回到锁定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合部66在工作按钮6合计设置有四个,隆起部22b以及檐部22c在框体2合计各设置有两个。在锁定状态下,第2卡合部66的一部分由檐部22c支承。
接着,使用者向下侧按压工作按钮6的按压部61,由此,工作按钮6向下侧移动。此时,由于按压部61的突出部63被插入到对应的孔21d内,所以工作按钮6的移动不会受到妨碍。插通孔21a的活塞板压出部64伴随着工作按钮6的移动而侵入到主体部11的孔21a内。在该侵入之际,活塞板压出部64的倾斜面64b与活塞板4的第2突起44抵接。
在此,如上所述,活塞板压出部64的宽度朝向前端而逐渐变窄。因此,与第2突起44抵接的活塞板压出部64的部分的宽度与活塞板压出部64的侵入程度相应地逐渐变大,第2突起44沿周向被压出。伴随着该第2突起44的沿着周向的移动,活塞板4以中心轴C为中心沿周向旋转,从而使得第1突起43向间隙11d外移动,并进入到槽11c中。此时,第2突起44也位于槽11c内。由此,第1突起43与主体部11的台阶面11e的接触被消除,由螺旋弹簧3的弹推力引起的活塞板4的向下侧的移动不再被主体部11的台阶面11e妨碍。因此,通过工作按钮6向下侧移动,从而将基于活塞板4的第1突起43以及第2突起44的卡止状态解除,如图7所示,活塞板4承受螺旋弹簧3的弹推力P而向下侧移动。此时,进入到槽11c内的第1突起43与孔4d内的中央轴21e成为引导件,活塞板4向下侧移动。伴随着活塞板4的移动,微型针/器件5刺入生物体的皮肤。另外,由螺旋弹簧3产生的弹推力P的反作用力R作用于盖部12。
伴随着用于将活塞板4的卡止解除的工作按钮6的移动,第2卡合部66沿着轴向移动,并越过檐部22c的上端而与凹部22a以及檐部22c的下端卡合。由此,即使将活塞板4的卡止解除后,工作按钮6也为固定于框体2的状态。因此,在解除活塞板4的卡止时,使用者向工作按钮6施加的力从工作按钮6向框体2适合地传递,并且,反作用力R从框体2向工作按钮6适合地传递。其结果是,使用者施加于工作按钮6而传递到框体2的力与反作用力R在框体2内相互抵消,可以抑制框体2浮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解除活塞板4的卡止的同时第2卡合部66与凹部22a以及檐部22c的下端卡合,但也可以在解除活塞板4的卡止后使第2卡合部66与凹部22a以及檐部22c的下端卡合。在解除活塞板4的卡止后使第2卡合部66与凹部22a以及檐部22c的下端卡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活塞板4的移动中使第2卡合部66与凹部22a以及檐部22c的下端卡合。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一个层面的施放器是用于使微型针施打于皮肤的施放器,具备: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一端封闭的筒形状,并收容有弹性构件(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3)及向微型针传递弹性构件的弹推力的活塞板;以及解除元件(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工作按钮6),所述解除元件通过将在框体内以抵抗弹性构件的弹推力的状态被卡止的活塞板解除,从而使活塞板沿着框体的轴向向框体的开口移动,在通过使解除元件沿着轴向向框体侧移动而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传递朝向开口的方向的力。
在这样的侧面中,在利用解除元件解除活塞板的卡止时,伴随着弹性构件的复原而释放的弹推力会施加于活塞板。由此,该活塞板沿着轴向向框体的开口移动。另一方面,弹推力的反作用力会作为欲使框体浮起的力而作用于该框体。在此,在上述施放器中,在通过使解除元件沿着轴向向框体侧移动而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传递朝向开口的方向的力。因此,作用于框体的反作用力利用在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向框体传递的力而适合地减少。因此,在利用弹推力使活塞板移动时,框体的位置稳定,能够抑制活塞板的移动速度的减小,能够将微型针适合地施打于皮肤。
另外,也可以是,在活塞板设置有孔,在框体设置有收纳于孔并沿着轴向突出的突出部。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确定卡止状态下的活塞板的位置。除此之外,活塞板在位置被突出部限制的状态下,能够以轴向为中心沿周向稳定地旋转。而且,在活塞板的移动开始时,能够使该活塞板沿着突出部稳定地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解除元件还具备用于解除活塞板的卡止的解除部分(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活塞板压出部64),通过在解除元件沿着轴向移动时解除部分使活塞板旋转,从而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在该情况下,无需使轴向上的框体内的活塞板的位置变化,就能够解除该活塞板的卡止。因此,无需使弹性构件的弹推力减少,就能够解除活塞板的卡止。
另外,也可以是,解除元件具备卡合部,在解除元件解除活塞板的卡止时,卡合部沿着轴向移动而卡合于框体。在该情况下,在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解除元件经由卡合部固定于框体。因此,在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施加于解除元件的力良好地向框体传递,所以作用于框体的反作用力会进一步适合地减少。
另外,也可以是,在框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檐部,通过使解除元件沿着框体的周向旋转,从而切换为锁定状态或锁定解除状态,锁定状态是无法利用解除元件解除活塞板的卡止的状态,锁定解除状态是能够利用解除元件解除活塞板的卡止的状态,卡合部在锁定解除状态下由檐部支承。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锁定解除状态下自动地解除活塞板的卡止。
以上,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施放器1中,微型针/器件5(活塞板4)移动时的速度并不被特别限定,该速度例如可以为4m/s以上或5m/s以上且30m/s以下、15m/s以下或12m/s以下。在上述速度为12m/s以下的情况下,比一般使用的施放器的微型针/器件的速度慢。即,施加于本实施方式的微型针/器件5的运动量(能量)比施加于一般的微型针/器件的运动量小。在该情况下,由于将微型针/器件5压出的弹推力以及该弹推力的反作用力变小,所以可以进一步抑制由弹推力引起的活塞板4移动时框体2的浮起。因此,能够使微型针更适合地刺穿于皮肤,能够有效且均匀地投放有效成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非线形的螺旋弹簧3作为弹性构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线形的螺旋弹簧或橡胶等各种弹性构件。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施放器还具备设置于框体2与工作按钮6(解除元件)之间的力传递元件。该力传递元件例如由框体2的顶板21和工作按钮6的按压部61夹持。在该情况下,在解除元件解除活塞板的卡止时,解除元件经由力传递元件按压框体。由此,不会妨碍解除元件沿着轴向的移动,施加于解除元件的力适合地向框体传递。因此,进一步适合地减少作用于框体的反作用力。作为上述力传递元件,例如能够应用非线形的螺旋弹簧、线形的螺旋弹簧或橡胶等各种弹性构件。此外,在施放器1具备力传递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工作按钮6设置第2卡合部66。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由弹推力引起的活塞板4的移动时框体2的位置稳定且能够抑制活塞板4的移动速度的减小,所以也能够将微型针适合地施打于皮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主体部11与盖部12彼此熔接而形成框体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与主体部11以及盖部12的组合相当的构造一体成型。在该情况下,无需形成与开口2a相当的开口,就能够将一端封闭的框体成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部65以及第2卡合部66为钩状,并与凹部22a卡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1卡合部65以及第2卡合部66也可以不是钩状,而是只是突起。另外,也可以是,在盖部12代替凹部22a而设置开口,第1卡合部65以及第2卡合部66与该开口卡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盖部12的顶板21设置有中央轴21e,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活塞板4的主面3a的中央设置向顶板21侧延伸的突出部。在该情况下,在顶板21的中央设置有能够收容该突出部的孔。另外,也可以是,将不与中心轴C重叠的突出部设置于顶板21的背面。在该情况下,由于活塞板4能够沿着周向旋转,所以设置于活塞板4的孔在沿着轴向观察时为圆弧状。该突出部既可以是单数个,也可以是复数个。此外,也可以不在顶板21设置突出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在活塞板4设置孔4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框体2的外周设置有隆起部22b,该隆起部22b也可以不是必须要设置的。另外,也可以使该隆起部22b的数量与第2卡合部66的数量一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框体2的外周设置有檐部22c,但该檐部22c也可以不是必须要设置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活塞板4与微型针/器件5彼此独立,但也可以使活塞板4与微型针/器件5一体化。即,也可以是,在活塞板4的主面4b设置微型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工作按钮6作为解除构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其它公知的元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按钮6能够旋转的范围是根据突出部63与凸缘21c所包围的区域21b的关系确定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工作按钮6能够旋转的范围也可以根据设置于按压部61的活塞板压出部64与设置于顶板21的孔21a的关系进行确定。
也可以将工作按钮6变更为图8所示的工作按钮6A。工作按钮6A在按压部61的圆弧状的边缘为阶梯状这一点上与工作按钮6不同。工作按钮6A的边缘67具有外缘67a和内缘67b,所述内缘67b位于该外缘67a的内侧且高度比该外缘67a小。通过像这样使边缘67为阶梯状,从而减小在按压工作按钮6A时该缘67与框体2的顶板21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够减少由该接触产生的声音。这能够对减轻施放器工作时的声音作出贡献。此外,按压部61的阶梯状的边缘的具体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8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形成沿着按压部61的周向交替地排列较高阶梯的部分和较低阶梯的部分而成的阶梯状的边缘(即,梳齿那样的形状的边缘)。
如上所述,第2卡合部66的顶面66b也可以以与背面61a交叉的方式延伸。若如此形成顶面66b,则能够在将活塞板的卡止解除的同时或之后,减少在第2卡合部66与凹部22a以及檐部22c的下端卡合时产生的声音。这也会对减轻施放器工作时的声音作出贡献。
为了减轻施放器工作时的声音,也可以采用阶梯状的边缘67和以与背面61a交叉的方式延伸的顶面66b中的至少一个。
也可以实施用于防止锁定状态下的活塞板4的意外的旋转的方案。具体而言,增大第2突起44的宽度,并增大活塞板压出部64的高度。关于活塞板压出部64的高度,将该高度设定成在锁定状态下在从水平方向观察施放器1时,活塞板压出部64的下端位于比第2突起44的上端靠下的位置。通过像这样设定第2突起44的宽度以及活塞板压出部64的高度,从而能够利用第2突起44与活塞板压出部64的接触来阻断锁定状态下的活塞板4的旋转。因此,即使振动(例如在施放器1的运送中产生的振动)传递到处于锁定状态的施放器1,活塞板4也不会旋转。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活塞板4意外地被自然释放的情况。
施放器的外观(整体的形状)以及尺寸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作为具有其它外观以及尺寸的施放器的一例,在图9中示出了施放器1B。施放器1B的构造基本上与施放器1相同。在图9中,作为施放器1B的构成要素,尤其是示出了与上述框体2相当的框体2B、和与上述工作按钮6或6A相当的工作按钮6B。对于施放器的外观以及尺寸而言,能够考虑易用性、活性成分的投放量、设计等,按任意的规则来决定。
附图标记说明
1、1B…施放器、2、2B…框体、2a、2b…开口、3…螺旋弹簧、4…活塞板、4d…孔、5…微型针/器件、6、6B…工作按钮、11…主体部、11a…内周面、11b…外周面、11c…槽、11d…间隙、11e…台阶面、12…盖部、21…顶板、21a…孔、21e…中央轴、22…筒状部、22a…凹部、22b…隆起部、22c…檐部、42…凸缘、42a…突出部、42b…间隙、43…第1突起、44…第2突起、61…按压部、62…安装部、63…突出部、64…活塞板压出部、64b…倾斜面、65…第1卡合部、66…第2卡合部、66a…倾斜面、66b…顶面、67…缘、C…中心轴、P…弹推力、R…反作用力。

Claims (7)

1.一种施放器,是用于使微型针施打于皮肤的施放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一端封闭的筒形状,并收容有弹性构件及向所述微型针传递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推力的活塞板;以及
解除元件,所述解除元件通过将在所述框体内以抵抗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推力的状态被卡止的所述活塞板解除,从而使所述活塞板沿着所述框体的轴向向所述框体的开口移动,
在所述框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檐部,
所述解除元件具备卡合部,
在解除所述活塞板的卡止之前,所述卡合部通过与所述檐部的上端相接而由所述檐部进行支承,
在通过使所述解除元件沿着所述轴向向所述框体侧移动而将所述活塞板的卡止解除时,所述卡合部沿着所述轴向移动并越过所述檐部的所述上端而与所述檐部的下端卡合,由此,所述解除元件向所述框体传递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放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塞板设置有孔,
在所述框体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收纳于所述孔并沿着所述轴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元件还具备用于解除所述活塞板的卡止的解除部分,
通过在所述解除元件沿着所述轴向移动时所述解除部分使所述活塞板旋转,从而将所述活塞板的卡止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元件还具备用于解除所述活塞板的卡止的解除部分,
在所述解除元件沿着所述轴向移动时所述解除部分使所述活塞板旋转,从而将所述活塞板的卡止解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施放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解除元件沿着所述框体的周向旋转,从而切换为锁定状态或锁定解除状态,
所述锁定状态是无法利用所述解除元件解除所述活塞板的卡止的状态,
所述锁定解除状态是能够利用所述解除元件解除所述活塞板的卡止的状态,
所述卡合部在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下由所述檐部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施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放器还具备力传递元件,所述力传递元件由所述框体和所述解除元件夹持,
在所述解除元件解除所述活塞板的卡止时,所述解除元件经由所述力传递元件按压所述框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放器还具备由所述框体和所述解除元件夹持的力传递元件,
在所述解除元件解除所述活塞板的卡止时,所述解除元件经由所述力传递元件按压所述框体。
CN201680050543.1A 2015-09-02 2016-08-19 施放器 Active CN108136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2793 2015-09-02
JP2015172793 2015-09-02
PCT/JP2016/074221 WO2017038499A1 (ja) 2015-09-02 2016-08-19 アプリケ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6165A CN108136165A (zh) 2018-06-08
CN108136165B true CN108136165B (zh) 2020-11-06

Family

ID=5818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0543.1A Active CN108136165B (zh) 2015-09-02 2016-08-19 施放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8480B2 (zh)
EP (1) EP3345648A4 (zh)
JP (1) JP6676644B2 (zh)
KR (1) KR102135518B1 (zh)
CN (1) CN108136165B (zh)
TW (1) TWI668022B (zh)
WO (1) WO20170384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8289B2 (en) * 2017-10-17 2022-10-04 Kindeva Drug Delivery L.P. Applicator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array to skin
CN111405924B (zh) * 2017-11-30 2022-03-04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施放器、盒体及施放套件
JP7319979B2 (ja) * 2017-12-19 2023-08-02 キンデーバ ドラッグ デリバリー リミティド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マイクロアレイアプリケータ
JP7099189B2 (ja) * 2018-08-30 2022-07-12 ニプロ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プリケータ
KR20210086599A (ko) * 2018-08-30 2021-07-08 니프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이크로 니들 어플리케이터
JP7172293B2 (ja) * 2018-08-30 2022-11-16 ニプロ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プリケータ
DE102019200557A1 (de) * 2019-01-17 2020-07-23 Lts Lohmann Therapie-Systeme Ag Applikator
KR102368260B1 (ko) * 2020-01-09 2022-03-02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이크로니들 어플리케이터
KR102546698B1 (ko) * 2020-11-20 2023-06-23 울산과학기술원 마이크로니들 어플리케이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6816A1 (ja) * 2010-10-07 2012-04-12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WO2013015136A1 (ja) * 2011-07-27 2013-01-31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WO2013051568A1 (ja) * 2011-10-06 2013-04-11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JP2014509208A (ja) * 2010-12-22 2014-04-17 バレリタ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極微針パッチアプリケータ
WO2014097837A1 (ja) * 2012-12-21 2014-06-26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CN104245041A (zh) * 2012-04-05 2014-12-24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穿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3231B1 (en) 1998-06-10 2003-01-07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Microneedle device for transport of molecules across tissue
GB9817662D0 (en) 1998-08-13 1998-10-07 Crocker Peter J Substance delivery
CN1479589A (zh) 2000-10-13 2004-03-03 用于冲击敷贴器的微凸起构件保持器
DE60138411D1 (de) 2000-10-13 2009-05-28 Alza Corp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urchstechen der haut mit micronadeln
EP1534376B1 (en) 2002-06-25 2016-08-31 Theraject, Inc. Rapidly dissolving micro-perforator for drug delivery and other applications
US6945952B2 (en) 2002-06-25 2005-09-20 Theraject, Inc. Solid solution perforator for drug delivery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U2003251831B2 (en) 2002-07-19 2009-06-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needle devices and microneedle delivery apparatus
WO2005065765A1 (en) 2003-12-29 2005-07-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dical devices and kits including same
EP1773444B1 (en) 2004-06-10 2017-09-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tch application device and kit
AU2005306422A1 (en) 2004-11-18 2006-05-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ow-profile microneedle array applicator
AU2012201016B2 (en) 2004-11-18 2012-10-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ow-profile microneedle array applicator
WO2006103727A1 (ja) 2005-03-28 2006-10-05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電磁ブレーキ装置
JP2006276200A (ja) 2005-03-28 2006-10-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小型撮像モジュール
US10035008B2 (en) 2005-04-07 2018-07-3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ool feedback sensing
EP1901799B1 (en) 2005-06-27 2012-06-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needle array applicator device
US9119945B2 (en) 2006-04-20 2015-09-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evice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array
JP5448097B2 (ja) 2008-02-29 2014-03-19 株式会社 メドレックス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の皮膚内への挿入方法及び該方法に使用する補助器具
TWI449551B (zh) 2009-01-30 2014-08-21 Terumo Corp 注射針組合體以及藥劑注射裝置
JP5709137B2 (ja) 2009-02-23 2015-04-30 株式会社 メドレックス 剣山型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のアプリケーター
JP2010211890A (ja) 2009-03-12 2010-09-24 Nec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収納マガジン
EP2424610A2 (en) 2009-04-29 2012-03-07 Janisys Limited A micro-needle device and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element to a site on the skin of a subject
EP2512580A4 (en) 2009-12-16 2013-06-12 Becton Dickinson Co SELF-INJECTION DEVICE
KR101111144B1 (ko) 2010-02-08 2012-02-15 (주)프레스티지 메디케어 의료용 침술장치
MX351458B (es) 2010-05-04 2017-10-16 Corium Int Inc Star Aplicadores para microagujas.
WO2011163347A2 (en) 2010-06-23 2011-12-29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Sampling devices and methods involving relatively little pain
JP2012100783A (ja) 2010-11-08 2012-05-31 Nanbu Plastics Co Ltd 薬液供給装置
ES2880256T3 (es) 2011-03-03 2021-11-24 Becton Dickinson Co Insertador de resorte compacto para equipo de infusión de administración de fármaco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6816A1 (ja) * 2010-10-07 2012-04-12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JP2014509208A (ja) * 2010-12-22 2014-04-17 バレリタ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極微針パッチアプリケータ
WO2013015136A1 (ja) * 2011-07-27 2013-01-31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WO2013051568A1 (ja) * 2011-10-06 2013-04-11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CN104245041A (zh) * 2012-04-05 2014-12-24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穿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097837A1 (ja) * 2012-12-21 2014-06-26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5648A4 (en) 2019-04-17
KR20180043309A (ko) 2018-04-27
TWI668022B (zh) 2019-08-11
EP3345648A1 (en) 2018-07-11
JP6676644B2 (ja) 2020-04-08
US20190083770A1 (en) 2019-03-21
CN108136165A (zh) 2018-06-08
JPWO2017038499A1 (ja) 2018-05-31
WO2017038499A1 (ja) 2017-03-09
KR102135518B1 (ko) 2020-07-17
TW201709945A (zh) 2017-03-16
US10828480B2 (en)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6165B (zh) 施放器
JP6250191B2 (ja) 経皮的薬物送達装置のカートリッジ部分および方法
JP6566964B2 (ja) 経皮的薬物送達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298541B2 (ja) 経皮的薬物送達装置のコントローラ部分および方法
JP6561069B2 (ja) 経皮的薬物送達装置のレセプタクル部分および方法
JP2019058829A (ja)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を皮膚に貼り付けるための押圧機構及びアプリケータ
CN113316468B (zh) 施用器
WO2018116990A1 (ja) アプリケータ
WO2017145891A1 (ja) アプリケータ
KR102354760B1 (ko) 어플리케이터, 카트리지 및 어플리케이션·키트
JP2018102680A (ja) アプリケータおよび穿刺キット
EP4088773A2 (en) Microneedle applicator
US20160207227A1 (en) Microneedle Device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CN117323555A (zh) 具有框架、有效成分垫和盖的适配器系统
US20220347451A1 (en) Microneedle applicator
CN111356497B (zh) 穿刺用器具
KR20230144953A (ko) 마이크로니들 어플리케이터
KR20200037924A (ko) 충격흡수가 가능한 마이크로니들 롤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