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96C - 有机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96C
CN1081096C CN98104034A CN98104034A CN1081096C CN 1081096 C CN1081096 C CN 1081096C CN 98104034 A CN98104034 A CN 98104034A CN 98104034 A CN98104034 A CN 98104034A CN 1081096 C CN1081096 C CN 10810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rough
mentioned
organic matter
carrier
retain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4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9398A (zh
Inventor
池田光行
西村佳展
大谷光吉
大西义久
木村规明
浅田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9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02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with agitation means; with heat exchange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4Measuring or testing with condition measuring or sensing means, e.g. colony coun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6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including condition or time responsive control, e.g.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fermen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20Waste processing or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可节省设置于处理槽的载体排出口的扫门的装卸,及连通于排出口并设置于外装容器的取出口的外装盖的装卸所需时间,且容易进行载体的交换作业。用以关闭载体A取出口25的外装盖6,包括一楔状部62,插入挡门5及外装容器2之间;以及一接合部(接合突起63及钩爪63a),接合于挡门5,且利用楔状部62将挡门5限制为排出口17关闭的状态,同时,利用钩爪63a将外装盖6限制为取出口25关闭的状态。

Description

有机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藉助微生物的活动,将厨房垃圾等有机物分解处理的有机物处理装置。
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的方法,为用以处理一般家庭、饮食店的厨房内所产生的厨房垃圾(生垃圾)等有机物处理的方法之一。利用此方法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在容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以及该微生物载体(木质细片、锯屑、活性碳)的处理槽上部设有投入口,再者,在内部配置有搅拌装置,并且经过上述投入口投入处理槽内的有机物,藉助上述搅拌装置的动作而混入载体中并以该状态放置,然后藉助在上述载体之中繁殖的微生物的活动将有机物分解处理。
在处理槽所进行的有机物分解,与自然界之中日常所进行的有机物分解完全相同,而投入处理槽的有机物残留少量的残余物,并且被分解成以碳酸气体为主成分的气体以及水。为了有效地进行上述分解,将空气(氧气)供给于含有适当的水分以及维持适当的温度的载体中,使该载体的内部保持适于微生物活动的环境是重要的。
所以,现有技术包括换气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利用换气装置的动作将分解产生的多余水分以及以碳酸气体为主成分的气体排出处理槽外,同时将外部气体供给于处理槽内,以保持载体内部适当的空气量以及水分量,另一方面,利用加热装置的加热动作将处理槽内部保持适当的温度,再者,利用上述搅拌装置的动作,将载体进行周期性地搅拌,以混入空气于该载体的内部,同时,将分解所产生的水分以及以碳酸气体为主成分的气体排出,而维持处理槽内部适当的环境,以利进行运转。
在此种有机物处理装置之中,伴随如上所进行的持续运转之后,分解处理后的残留物、有机物以及投入的难分解物质(骨头、贝壳等)会蓄积于处理槽内部的载体之中,使微生物繁殖的环境渐渐地恶化,从而导致处理能力的降低,所以必须在适当的周期将处理槽内部的载体取出,然后更换新的载体。
现有的特开平7-136627号公报(B09B3/00)、特开平7-222967号公报(B09B3/00)等所揭示者,可容易进行如上述的载体的更换,其采用以挡门将位于处理槽的其中一侧(前侧)下部的载体排出用的排出口自由开关的构造,在载体更换时,藉助将上述挡门卸下,使排出口开放而得到容易取出处理槽内部的载体。
再者,处理槽内部藉助加热装置的加热动作,可维持适当的温度,而且为了容易交换载体,形成将载体的取出口直接曝露于外部的构造时,特别是在寒冷时期,会经过排出口使处理槽被冷却,因此,加热装置的负荷增加,同时,有机物处理效率会有所降低。
于是,上述特开平7-222967号公报之中,外装容器的前板可自由装卸,在载体交换时,卸下前板则露出处理槽整个前部,在此状态卸下取出口而开放排出口,并取出处理槽内部的载体,另一方面,在运转之中,可避免利用前板覆盖处理槽前部的处理槽而与外气直接接触。
但是,外装容器的前板的装卸,以及将排出口关闭的挡门的装卸,必须分别使用螺丝等安装工具,在交换载体时具有须花费较多工作时间的问题。
再者,取出载体之后,在将排出口关闭的挡门安置不完全的情况,在处理槽内部搅拌的载体会从排出口的空隙漏出外装容器内部,使载体中所含的有机物在外装容器内进行腐败,具有因恶臭引起使用者不舒适感的可能。
而且,在外装容器的前板安置不完全的场合,处理槽的保温效果降低,且将处理槽内部加热的加热装置的负荷增加,同时具有有机物处理效率降低的可能。
再者,在挡门以及外装容器的前板安置不完全的场合,具有蝇类等害虫从外装容器的前板空隙以及排出口的空隙侵入处理槽内,而在处理槽内繁殖的可能。
再者,上述特开平7-136627号公报之中,在包覆处理槽于其中的外装容器的前下部,设置连通排出口的取出口,并且利用外装盖(取出口盖)将取出口自由装卸地关闭着,同时,设置仅在挡门或外装盖任一者安置时才开启的安全开关,并且开关在开启状态时可驱动搅拌装置。在载体交换时,卸下外装盖以及挡门,且开放取出口以及排出口,而将处理槽内部的载体取出,另一方面,在运转之中,利用外装盖将取出口覆盖,可避免处理槽与外气直接接触。
但是,在开放排出口而进行载体取出时,亦须避免不慎的搅拌装置动作的危险性,因为一旦挡门或外装容器之中任一者安置时,有机物处理装置即可动作,例如安置外装盖而不安置挡门时,具有蝇类等害虫从外装容器的前板空隙以及排出口的空隙侵入处理槽内,而在处理槽内繁殖的可能。
再者,安置挡门而不安置外装盖时,特别在寒冷的时期,处理槽会经过未安置外装盖的取出口被冷却,所以有机物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具有使处理槽内部的加热装置负荷增加的可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可节省设置于处理槽的载体排出口的挡门的装卸,以及连通于排出口并设置于外装容器的取出口的外装盖装卸的所需时间,而且容易进行载体的交换作业。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装置,包括:一处理槽,用以容纳有机物以及培养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的载体;一搅拌体,配设于该处理槽中,用以搅拌容纳于该处理槽内的有机物以及载体;一加热装置,设置于上述处理槽外面,用以加热上述处理槽;一空气供给装置,在上述处理槽内以供给空气;一排出口,其设置于上述处理槽,用以排出容纳于处理槽内的载体;一挡门,用以使该排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着;一外装容器,用以将上述处理槽包含于其中;以及一取出口,其设置于该外装容器,并连通于上述排出口;其中设置有一外装盖,其接合于上述挡门,并且在使取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的同时,插入外装容器以及挡门之间,并且将挡门限制于排出口关闭状态。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装置之中,最好还包括一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出上述挡门以及外装盖的限制状态。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装置之中,最好上述检测装置是藉助上述外装盖而动作的开关。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装置之中,最好还包括一控制装置,在上述检测装置处于非检测状态时,用以控制搅拌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空气供给装置之中至少一者。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2装置,备有:一处理槽,用以容纳有机物以及培养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的载体;一搅拌体,配设于该处理槽,用以搅拌容纳于该处理槽内的有机物以及载体;一加热装置,设置于上述处理槽外面,用以加热上述处理槽;一空气供给装置,在上述处理槽内以供给空气;一排出口,其设置于上述处理槽,用以排出容纳于处理槽内的载体;一挡门,用以该排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着;一外装容器,用以将上述处理槽包含于其中;一取出口,其设置于该外装容器,并连通于上述排出口;以及一外装盖,将该取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着;其中设置一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出上述挡门与外装盖共同动作时,挡门的排出口的关闭状态,以及外装盖的取出口的关闭状态。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2装置,最好上述检测装置是藉助上述外装盖而动作的开关。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2装置,最好还包括一控制装置,在上述检测装置处于非检测状态时,用以控制搅拌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空气供给装置之中至少一者。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有机物处理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同一侧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III-III线的横剖面图;
图4为取出载体状态的说明图;
图5为挡门的外观立体图;
图6为从设置于外装容器的载体取出口前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7为外装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8为挡门及外装盖的安置位置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9为挡门及外装盖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10为显示不安置挡门而安置外装盖的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11为安置检测开关的动作说明图;
图12为安置检测开关的动作说明图;
图13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有机物处理装置的挡门以及外装盖的安装检测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4为挡门以及外装盖的安置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5为挡门以及外装盖的安置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以下利用图1至图12,详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有机物处理装置的正视剖面图,图2为其侧视剖面图。
图中的1为将有机物分解处理的处理槽。如图2所示,该处理槽1具有下半部为半圆形的侧剖面形状,而且处理槽1为包括上部略全面设置而用以投入有机物开口的中空容器,并且处理槽1被包含于矩形箱形的外装容器2内部。如图2所示,从外装容器2的顶板垂下的投入滑槽20可插入处理槽1的上部开口,而形成有机物投入口。再者,利用安装于外装容器2上面的上盖21,自由开关地覆盖着投入滑槽20的上部。
图3为图2的III-III线的横剖面图。如本图所示,在处理槽1的上部形成有以适当的宽度往内侧折回,且镶边于呈矩形开口的投入口的周围的折回部10,而在该折回部10之中形成有可贯通内外的多个吸气孔11,11…。
再者,如图1所示,在处理槽1上部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将用来控制运转的控制基板3支承的支承板30。并且在覆盖控制基板3上部的覆盖板31以及同侧的投入滑槽20的背面之间,形成有经过贯通该投入滑槽20的壁面的多个排气孔22,而连通处理槽1内部的排气管路32。处理槽1内部的空气,可利用安置于上述排气管路32后部且图未显示的换气风扇的动作,经过排气孔22以及排气管路32导向后方往外部排气。
另一方面,在处理槽1的内部,藉助形成于折回部10的上述吸气孔11,11…连通于外装容器2内侧,并且利用排气风扇的动作而进行上述排气的情况,亦可将外装容器2内的空气经过上述吸气孔11,11…往处理槽1的内部进行吸气。
外装容器2内面的高度方向略为中央之处,抵接着突出形成于处理槽1外面全体周围的抵接板12,用以防止因来自外面加压所导致的变形,并且,外装容器2的内部可利用抵接板12将上下空间隔开。如图3所示,在安装控制基板3的支承板30的下方,将抵接板12与外装容器2之间的尺寸形成比其他部分较为宽广。且在该较为宽广的部分贯通形成有圆孔状的多个通气孔13,13…,而经过通气孔13,13…进行外装容器2内部上下空间的通气。
外装容器2内部的下空间利用形成于其底部的吸气孔与外部连通,如图1的箭头所示,在上述换气风扇驱动时,可从外装容器2的底面吸入外气,然后经过形成于抵接板12的多个通气孔13,13…流入外装容器2内部的上空间,再经过上述吸气孔11,11…而供给于处理槽1之内。
处理槽1内的下部之处,配置有由横架于两侧壁的搅拌轴40,以及在长轴方向每预定间隔突出设置的多个搅拌棒41,41…所构成的搅拌体4。如图1所示,在处理槽1其中一侧的下部配置有搅拌马达M,此搅拌马达M的输出轴经过减速机构42连结于同侧的上述搅拌轴40的突出端,而且,搅拌体4利用经过上述减速机构42传达至搅拌轴40的搅拌马达M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驱动。
如图2的实线所示,在处理槽1的内部之处,容纳有以锯屑、木质细片等所构成的培养微生物载体A,上述搅拌体4的搅拌棒41,41…的前端旋转区域的上半部,具有可容纳从载体A的表面突出适当长度的深度(标准高度)。如图2所示,处理槽1底部的半圆形状设定成沿着上述搅拌棒41,41…的旋转轨迹,而且容纳于处理槽1内的载体A藉助搅拌体4的旋转,使搅拌区域遍及整个处理槽1。
如上所述的载体A的搅拌,在从上部的投入口往处理槽1投入有机物时,上述有机物会混入载体A之中,再者,之后的运转,在载体A中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水分以及气体被排出处理槽1之外,另一方面,将处理槽1内部所吸入的外气混入载体A之中,使该载体A的内部可维持适当的环境,以随时实施下述的后续步骤。
如图1所示,搅拌马达M,以及将搅拌马达M的驱动传送至搅拌体4的减速机构42利用位于上述抵接板12的宽幅部分下方,用以确保处理槽1与外装容器2之间的空间,并且其是配置于上述吸气的通过管路途中,而藉助上述吸气可有效地冷却搅拌马达M。
如图2所示,位于上述构造的处理槽1的半圆形剖面底面的一侧(前侧)设有容纳于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的排出口17,并且藉助引出式挡门5可将排出口17自由开关地关闭着。而且排出口17的下侧面对外装容器2的底部,形成有向前方倾斜的排出滑槽23,而该排出滑槽23的前面形成有藉助外装盖6自由开关的载体A取出口25。再者,处理槽1的底部外面之处,具有用以加热内部而呈薄片状的加热器H,其避开设置于前部的排出口17形成区域,并以后面为主体安置着。
如以上所述的有机物处理装置,一旦将厨房垃圾等有机物经过开放的上盖21投入处理槽1内,则投入处理槽1内的有机物,可藉助搅拌马达M的正逆驱动产生的搅拌体4正逆旋转而混入载体A之中,然后藉助在载体A繁殖的微生物的活动将有机物分解处理。其间,藉助构成于控制基板3上的运转控制部的动作,以控制加热器H的通电、换气风扇的驱动、以及搅拌马达M的驱动。
加热器H的通电控制,可保持处理槽1的内部为适当的温度,再者,换气风扇的驱动控制,可送入适量的空气于处理槽1的内部,同时,可排出上述分解所产生的水分以及空气。再者,搅拌马达M的驱动控制,可将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定期搅拌,并送入空气于载体A之中,而且排放出载体A所产生的水分以及气体。藉助如上所述的控制动作,使处理槽1内保持适于微生物活动的环境,而且有机物残留少量残留物,并被分解成以碳酸气体为主成分的气体以及水。
另一方面,伴随如上的持续运转,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之中,由于分解处理后的残留物、有机物、以及投入的难分解物质(聚氯乙烯袋、筷子、贝壳等)会蓄积,使微生物的繁殖环境恶化,导致有机物处理能力降低,所以劣化的载体A必须更换。
上述的更换,首先,进行取出处理槽1内部劣化的载体A。取出的方法为卸下外装盖6以开放下容器2a前面的取出口25,之后卸下上述的挡门5以开放处理槽1下部前面的排出口17,而将处理槽1内部的载体A经过排出口17从排出滑槽23上往下滑落,然后,沿着排出滑槽23的倾斜处往前方舀出载体A。
在排出滑槽23的下面之处,且在排出滑槽23前缘的略后方,具有往下垂直设置的护床板26,用以防止沿排出滑槽23倾斜舀出的载体A,进入排出滑槽23的下侧。
图4为载体A取出状态的说明图。如本图所示,沿排出滑槽23倾斜往前方舀出的载体A,例如将载体A回收至面对排出滑槽23前缘的袋口的回收袋27的步骤,此时,利用将回收袋27的一部分适当地插入护床板26下部的状态,而开启袋口,可可靠将载体A回收至回收袋27之内,不会有污染取出口25的周边的可能。
如上所述,当载体A取出后,首先,将挡门5装回且关闭排出口17,其次,装回外装盖6且关闭取出口25,然后从投入口投入新的载体A于处理槽1内。如上述更换完成后,再开始上述运转即可进行有机物处理。
本发明有关的有机物处理装置之中,在进行如上所述的载体A交换作业时,可可靠并容易地进行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装卸。
图5为挡门5的外观立体图,图2所示的挡门5安置状态时,为将图9所示的后侧变成靠近的一侧,本图所示的挡门5为包括对应于处理槽1的底面而屈曲成圆弧形的盖板50、设于该平板50的边缘的侧板51、连续设置于上述盖板50的一侧的前板52、在另一面突出设置于该前板52且一体化的把手53的树脂成型品。上述盖板50藉助设于四方边缘的侧板51、架设于侧板51之间的加强肋(以图中虚线表示),从里面加强,盖板50表面之处,形成有对应排出口17的矩形的突出部50a。而且,突出设置于前板52的把手53上面之处,形成有开口成细长矩形的接合孔54,54…。
图6为从设置于外装容器2前面的取出口25前方观看的立体图。图6A为卸下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状态,而图6B为仅安装挡门5的状态。
如图6A所示,卸下挡门5时,可从外装容器2的前侧穿通形成于处理槽1底面的排出口17,并且从下侧面对排出口17且与外装容器2一体成形的排出滑槽23的两侧面(图仅显示一面)之处,且位于排出口17下方的位置,突出设置有略为平行且并列的多个导肋24,24…,并且,如图6B所示,上述挡门5是藉助上述导肋24,24…将盖板50两侧的侧板51下缘支持。并且支持上述把手53前后滑动地操作,而压入最后位置时,可得到如图2以及后述图8所示的安置状态。并且藉助嵌入突出设置于盖板50表面的突出部50a,关闭上述排出口17。
如图6所示,导引挡门5的导肋24,24…之内,位于最前部位置的导肋24的后侧,包括向后方并向下倾斜的推拔部(taper)。如图6B所示的安置状态之中,被支承于导肋24,24…的挡门5的侧板51之处,包括与具有比导肋24的推拔部更大倾斜的前板52连成一列的推拔边缘51a(请参照图5),在安置挡门5时,推拔边缘51a成为在形成于导肋24的推拔部的后方以预定间隔隔开相对的状态。而且,推拔边缘51a亦形成于图5未显示的逆侧的侧板51的前部。
图7为外装盖6的外观立体图。本图与图5同侧,亦即,其显示将图2所示的安置状态的后侧作为前面的一侧。如本图所示的外装盖6,包括覆于取出口25的前板60;一对压板61,其突出设置于前板60后面的两侧;一对楔状部62,突出设置于压板61的外侧下部;一对接合突起63,突出设置于前板60上缘附近。
外装盖6的前板60的上半部60a藉助连结板与其后方位置呈略水平的下半部60b连结,并且前板60具有对应取出口25的侧面形状的曲柄(crank)状的剖面形状,并且藉助沿上半部60a的周缘突出设置的加强肋(rib),而确保预定的弯曲强度。压板61,61在连结板的上面具有适当的高度,而其后部形成有将后方往下倾斜的推拔边缘61a,61a。这些推拔边缘61a,61a的倾斜,设定为与形成于挡门5的侧板51的推拔边缘51a,51a的倾斜略为相等。
突出设置于压板61,61两面的楔状部62,62,包括具有连接于推拔边缘61a,61a的倾斜的后面、以及具有比上述倾斜还小的倾斜的前面,并且形成宽度向前端减少的楔体。前面倾斜设定为与导肋24的推拔部的倾斜略为相等。再者,突出设置于前板60上部的接合突起63,63分别包括与下缘一体成形的钩爪63a,63a,而钩爪63a,63a突出设置的位置,对应于形成于挡门5的接合孔54,54…的位置。
如上构造的外装盖6,在使取出口25成关闭状态安置时,可藉助楔状部62,62将安置于外装盖6内侧的挡门5,保持端正的安置状态。同时,使接合突起63,63下缘的钩爪63a,63a接合于设在挡门5的接合孔54,54…,可使外装盖6保持如后所述的端正安置状态。
图8以及图9为由楔状部62及接合突起63的作用,使挡门5以及外装盖6安置的位置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8显示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端正安置状态,而图9显示外装盖6在安置前的状态。
如图8所示的外装盖6,为将突出设置于前板60后侧的楔状部62的后面以及连接于后面的上部的压板61的推拔边缘61a,抵接于事先安置的挡门5的侧壁51前面的推拔边缘51a的安置状态。
如图9所示的安置状态,是藉助将前端尖细的楔状部62,向斜下方插入因安置而互相相对的导肋24的推拔部以及与上述推拔部相对的推拔边缘51a之间,并且如图8空白箭头所示,此状态的挡门5之处,可藉助将抵接于推拔边缘51a的外装盖6的推拔边缘61a以及楔状部62往上方压,而可靠限制形成于处理槽1的排出口17于关闭状态。
藉助楔状部62前后的摩擦力,而可稳固地保持如上所述所得到的挡门5的限制状态,挡门5不致因处理槽1内部载体A的重量以及因搅拌体4搅拌载体A所产生的作用力而移动,可保持标准的关闭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外装盖6的安置状态之中,突出设置于外装盖6的前板60上部后侧的接合突起63下缘的钩爪63a,变成从上侧接合于形成在挡门5的把手53的接合孔54的状态。外装盖6之中,外装盖6的下部被插入挡门5以及导肋24之间的楔状部62支承,而外装盖6的上部被接合于接合孔54的接合突起63支撑,所以可利用前板60将在外装容器2前面开口的取出口25,限制于关闭状态。
图10为显示不安置挡门5而安置外装盖6的状态的放大剖面图。此状态接合突起63的钩爪63a不接合于挡门5的接合孔54,再者,挡门5的推拔边缘51a不抵接于楔状部62的后面,所以利用外装盖6的自身重量,将最前部的导肋24以及楔状部62的抵接位置作为支点,按如图10的箭头所示旋转,外装盖6倾向于以前板60的下缘抵接于排出滑槽23的下缘的状态。
此情况,在外装盖6的前板60上缘以及外装容器2前面之间会产生空隙,且此情况,可藉助从外装容器2的外侧的目视而确认,故可防止忘记安置挡门5于未然。
如上所述,利用使用者的目视可容易判定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安置状态的好坏,然而,也可利用如下述的安置检测开关7的配置,而可靠判断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安置状态。
图11以及图12为安置检测开关7的动作说明图,其为从图2以及图8相反方向观看的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安置位置附近的侧剖面图。图11为仅安置挡门5的状态,而图12为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端正安置状态。
如图11所示的挡门5的安置状态,处理槽1的下面,突出设置把手53的前板52的接近对向位置之处,设有往下垂而到达外装容器2底面的覆盖板18,在覆盖板18的背面处,面对贯通覆盖板18的小直径贯通孔19,而配置有安置检测开关7。再者,在挡门5的前板52之处,且在安置状态与贯通孔19匹配的位置,形成有小直径的贯通孔55。并且,如图12所示的安置状态,安置于挡门5外侧的外装盖6的前板60之处,且在贯通孔55以及贯通孔19匹配的位置,突出设置有长度到达安置检测开关7先端的下压棒64。
如图12所示,在挡门5以及外装盖6安置的情况,安置检测开关7,利用经过贯通孔55而进入贯通孔19内的下压棒64,成为压而开启(ON)的状态。
如前所述,不安置挡门5而安置外装盖6的情况,倾倒为产生前板60上缘以及外装盖6前面之间空隙的状态,所以,如图12的虚线所示,下压棒64成为前端往上倾斜,而变成安置检测开关7关闭(OFF)的状态。再者,如图11所示仅安置挡门5的状态,以及不安置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状态,当然为安置检测开关7为关闭(OFF)状态。
亦即,安置检测开关7开启(ON),如图12的实线所示仅在下压棒64保持略水平的情况,挡门5以及外装盖6同时被端正地安置,藉助安置检测开关7的开启关闭(ON OFF),可可靠检测出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安置状态的好坏。
上述所检测出的挡门5以及外装盖6安置状态好坏,例如使用显示灯的点亮、警报的发生等通知装置,以通知使用者更佳,尤其使安置尚未准备好时的状态,构成禁止运转则更好。藉助将安置检测开关7连接于构成于控制基板3上的运转控制部的输入端,并且在安置检测开关7关闭(OFF)时,控制禁止上述加热器H的通电、换气风扇的驱动、以及搅拌马达M的驱动,可实现上述运转的禁止动作。藉此,不致有以挡门5及/或外装盖6安置尚未准备好的状态,进行运转的可能。
图13至图15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之中有无安置挡门5无关,虽然藉助将外装盖6保持安置的状态,而使安置检测开关7变成开启(ON)的状态,然而,第2实施例之中,是将挡门5以及外装盖6两者安置之初,构成安置检测开关7为开启(ON)的状态。
图13为显示不安置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状态,图14为显示安置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状态,而图15为显示仅安置挡门5的状态。
如图15所示的挡门5的安置状态,处理槽1的下面,突出设置把手53的前板52的接近对向位置之处,设有往下垂而到达外装容器2底面的覆盖板18,在覆盖板18的背面之处,临近贯通覆盖板18的小直径贯通孔19,而配置有安置检测开关7。
再者,在挡门5的前板52之处,且在安置状态与贯通孔19匹配的位置,具有由橡胶等富有弹性的材料所构成的呈有底筒形下压筒65,其底面朝向贯通孔19地安装。再者,外装盖6的前板60之处,在安置状态,且在贯通孔19以及下压筒65匹配的位置,突出设置有下压突起62。
安置检测装置是由上述安置检测开关7、下压筒65、以及下压突起62所构成,如图13所示,安置检测开关7在不安置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情况,成为关闭(OFF)的状态,如图14所示,在安装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情况,安置检测开关7经过下压筒65而利用下压突起62成为压而开启(ON)的状态。
图15为显示仅安置挡门5的状态,此时,虽然挡门5的下压筒65底面抵接于安置检测开关7,然而,上述下压筒65具有弹性,所以下压筒65底面因安置检测开关7逆向下压而变形,且安置检测开关7维持在关闭的状态。再者,不安置挡门5,而即使外装盖6端正地安置着,则下压突起62的长度无法达到安置检测开关7,故仅安置外装盖6时,安置检测开关7亦维持在关闭(OFF)的状态。
亦即,安置检测开关7开启(ON),如图14所示安置挡门5以及外装盖6,而且下压突起62以及安置检测开关7之间存在下压筒65,而且下压突起62的前端经过下压筒65的底板,仅将安置检测开关7下压的情况。藉助安置检测开关7的开启关闭(ON,OFF),可可靠检测出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安置状态的好坏。
上述所检测出的挡门5以及外装盖6的安置状态,可被传达至构成于控制基板3的运转控制部。运转控制部可藉助安置检测开关7的开启关闭(ON,OFF)判定安置状态的良否,当安置尚未准备好时,例如使用显示灯的点亮、警报的发生等通知装置,以通知使用者。藉此,不致有以挡门5及外装盖6安置尚未准备好的状态,将载体A投入的可能。
再者,运转控制部在安置尚未准备好的情况,可禁止包含搅拌马达M的驱动的运转动作。上述情况,当挡门5以及外装盖6安置尚未准备好时,不可进行运转,防止产生不适当情况于未然。上述构造,使安置检测开关7成为关闭(OFF)状态,只要判断挡门5或外装盖6之中至少一者安置尚未准备的状态时,藉助禁止输出端的搅拌马达M的动作指令的输出,可容易达成,此时,换气风扇以及加热器H的动作指令亦一并被禁止。
根据本发明的第1构造,在已安装挡门的状态,将外装盖安置于挡门,而且利用外装盖将挡门限制于排出口关闭的状态,同时,可将外装盖限制于取出口关闭的状态,且可大幅减轻为了交换载体所必须花费的装卸外装盖以及挡门的所需时间,同时可达到防止从处理槽内部漏出载体所引起的恶臭,以及因外装盖未安置所引起的有机物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构造,挡门尚未安置而不小心将外装盖安置时,因为无法将外装盖接合于挡门,使外装盖无法保持在安置状态,所以使用者可利用目视确认挡门尚未安置完成,故可达到防止从处理槽漏出载体所产生的恶臭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构造,挡门尚未安置,而不小心将外装盖安置时,因为无法将外装盖接合于挡门,使外装盖无法保持在安置状态,而外装盖无法使开关动作,所以使用者可知道挡门尚未安置完成,故可达到防止从处理槽漏出载体所产生的恶臭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构造,利用在挡门或外装盖尚未安置好的状态时,控制有机物处理装置的运转,可防止挡门尚未安置好时从处理槽漏出载体所产生的恶臭,同时,可达到防止在外装盖尚未安置好时,有机物处理效率降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构造,因为检测出挡门或外装盖其中一者尚未安置好的状态,而可防止挡门尚未安置好时从处理槽漏出载体所产生的恶臭,同时,可达到防止在外装盖尚未安置好时,有机物处理效率降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构造,因为利用开关可可靠检测出挡门或外装盖其中一者尚未安置好的状态,仅以简单的构造,即可防止挡门尚未安置好时从处理槽漏出载体所产生的恶臭,同时,可达到防止在外装盖尚未安置好时,有机物处理效率降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构造,在挡门或外装盖其中一者尚未安置好时,可控制有机物处理装置的运转,而防止挡门尚未安置好时从处理槽漏出载体所产生的恶臭,同时,可达到防止在外装盖尚未安置好时,有机物处理效率降低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备有:一处理槽,用以容纳有机物以及培养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的载体;一搅拌体,配设于所述处理槽中,用以搅拌容纳于该处理槽内的有机物以及载体;
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处理槽外面,用以加热上述处理槽;
一空气供给装置,在上述处理槽内以供给空气;
一排出口,其设置于上述处理槽,用以排出容纳于处理槽内的载体;
一挡门,用以使该排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
一外装容器,用以使上述处理槽包含于其中;以及
一取出口,其设置于该外装容器,并连通于上述排出口;
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外装盖,其接合于上述挡门,并且在使取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的同时,插入外装容器以及挡门之间,并且使挡门限制于排出口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出上述挡门以及外装盖的限制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是藉助上述外装盖的动作的开关。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装置,在上述检测装置在非检测状态时,用以控制搅拌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空气供给装置之中至少一者。
5.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备有:
一处理槽,用以容纳有机物以及培养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的载体;
一搅拌体,配设于所述处理槽内,用以搅拌容纳于该处理槽内的有机物以及载体;
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处理槽外面,用以加热上述处理槽;
一空气供给装置,在上述处理槽内以供给空气;
一排出口,其设置于上述处理槽,用以排出容纳于处理槽内的载体;
一挡门,用以使该排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
一外装容器,用以使上述处理槽包含于其中;
一取出口,其设置于该外装容器,并连通于上述排出口;以及
一外装盖,使该取出口自由开关地关闭;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出上述挡门与外装盖共同动作时,挡门的排出口的关闭状态,以及外装盖的取出口的关闭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是藉助上述挡门及外装盖动作的开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装置,在上述检测装置在非检测状态时,用以控制搅拌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空气供给装置之中至少一者。
CN98104034A 1997-01-31 1998-01-24 有机物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0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326/97 1997-01-31
JP01932697A JP3691194B2 (ja) 1997-01-31 1997-01-31 有機物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398A CN1189398A (zh) 1998-08-05
CN1081096C true CN1081096C (zh) 2002-03-20

Family

ID=1199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40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096C (zh) 1997-01-31 1998-01-24 有机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691194B2 (zh)
KR (1) KR100239154B1 (zh)
CN (1) CN1081096C (zh)
TW (1) TW499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9143A (ja) * 2000-02-09 2001-08-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物処理装置
JP4174218B2 (ja) * 2002-02-07 2008-10-29 株式会社粉研パウテックス 廃プラスチック等を含む複合廃棄物の定量供給方法および定量供給装置
CN108113512B (zh) * 2014-11-07 2020-12-29 达仕康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调理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1742A1 (en) * 1993-02-16 1994-08-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Kitchen garbage disposal system
CN1097410A (zh) * 1993-07-12 1995-01-18 中部托拉姆罐工业株式会社 高速发酵处理生垃圾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1742A1 (en) * 1993-02-16 1994-08-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Kitchen garbage disposal system
CN1097410A (zh) * 1993-07-12 1995-01-18 中部托拉姆罐工业株式会社 高速发酵处理生垃圾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99332B (en) 2002-08-21
JPH10216681A (ja) 1998-08-18
KR19980070819A (ko) 1998-10-26
JP3691194B2 (ja) 2005-08-31
CN1189398A (zh) 1998-08-05
KR100239154B1 (ko) 200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7348C (zh) 生垃圾处理设备及其切割器
US5710042A (en) Solid organic wast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4507358A (ja) 有機物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1096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115301708B (zh) 好氧发酵罐式餐厨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00628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1081095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1120760C (zh) 处理有机物生物垃圾的有机物处理装置
JP3215808B2 (ja) 食品廃棄物の移動式回収兼発酵装置
JP2003245635A (ja) 生ゴミ処理装置
CN216779835U (zh)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用发酵装置
CN216687940U (zh) 餐厨垃圾处理器用发酵单元供料装置
CN1231303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109006707A (zh) 一种斜置式蜚蠊养殖系统
CN1233475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KR200166520Y1 (ko) 음식물쓰레기처리장치
CN213195027U (zh) 一种厨余垃圾预处理装置
CN1228149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JP4081486B2 (ja) 糞尿処理装置
JP2007083154A (ja) 生ゴミ処理機
KR20080035255A (ko) 폐수 처리용 전처리 장치
KR100541385B1 (ko) 고온의 열을 이용한 음식물쓰레기와 축산폐기물 불순물제거장치
JP2003275718A (ja) 生ゴミ処理機
CN1350889A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KR200358590Y1 (ko) 고온의 열을 이용한 음식물쓰레기와 축산폐기물 불순물제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