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28C - 有机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28C
CN1100628C CN99111611A CN99111611A CN1100628C CN 1100628 C CN1100628 C CN 1100628C CN 99111611 A CN99111611 A CN 99111611A CN 99111611 A CN99111611 A CN 99111611A CN 1100628 C CN1100628 C CN 11006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rough
mentioned
deodorization
mentioned treatment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11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3044A (zh
Inventor
坂本宪正
石田泰启
宗冢任功
南条博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3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3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09B3/4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evapo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Deodorant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具备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该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使被加热脱臭的排放气体通过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同时将向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和将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因此可达到低成本化和装置小型化,并有效利用排出的热气,提高热效率。

Description

有机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有关处理生活垃圾(生ゴミ)等有机物的有机物处理装置,特别是关于具备对有机物处理时产生的含有水蒸气及恶臭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的有机物处理装置。
作为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可以在处理槽内收纳有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维持处理槽内的微生物的活性化温度(例如约60℃)使之发酵,分解处理有机物;也可以不用微生物而以更高温将处理槽内的有机物加热干燥,进行分解处理。
在上述处理装置的任何一种方法,均可使生活垃圾等有机物所含水分蒸发,含有水蒸气的排放气体排出外部,但该排放气体含有有机物的分解时所产生的恶臭。
上述有机物在分解时所产生的恶臭,成分与量有所不同。对于高浓度时的脱臭方法来说,将含有臭味的排放气体加热至约300℃以上,使其与催化剂相接触,进行氧化分解非常有效。
依据以往,有效利用在上述的脱臭机构被加热的排放气体,在加热处理槽底部的同时,加热供给处理槽内的外气,将处理槽内全体维持在微生物的活性化温度,分解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装置是众所周知的。
图25表示作为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在例如便利商店等被使用的业务用有机物处理装置的基本的概略构成图。
该有机物处理装置具有: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与微生物载体搅拌混合,进行分解处理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1;
利用加热器2及催化剂3对该处理槽1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4;
有该脱臭机构4送来的排放气体通过的内筒5a,及有向处理槽1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外筒5b所形成的双重筒构造的热交换器5;
将通过该热交换器5的内筒5a向处理槽1的双重底部1a供给的排放气体吸入并排出外部的风扇6。
该有机物处理装置中,由处理槽1内排出的排放气体,经由过滤器1b供给脱臭机构4,由加热器2加热至300℃以上,被加热的排放气体通过催化剂3进行脱臭。通过脱臭机构4后成为250℃左右的高温排放气体,进入双重筒构造的热交换器5的内筒5a侧,与通过外筒5b侧的外气做热交换,将外气预热加温至60℃左右,被加温的外气供给至处理槽1内。另一方面,通过热交换器5的内筒5a侧的高温排放气体保持150℃至200℃的温度,被供给至处理槽1的双重底部1a,将处理槽1加热后,由风扇6排出外部。
但是,在已有装置中,因需要设置双重筒构造的热交换器5,零件数量增加,不仅提高成本,同时,必须确保设置热交换器5的空间,因此,有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脱臭机构4的高温排放气体保持着150℃至200℃的温度向处理槽1的双重底部1a供给,但是对于将处理槽1内保持例如60℃左右这一点,会发生过热的情形,且加热处理槽1后由风扇6向外部排热时造成浪费,热效率很低。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不需要以往的双重筒构造的热交换器,因零件数量减少而达到低成本化,通过节省空间达到装置小型化的目的。
而且,本发明有效利用对处理槽加热后所排出的热气,达到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使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
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供给上述脱臭机构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从上述脱臭机构供给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的高温排放气体,与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的导热性配管直接接触。
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从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脱臭机构向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供给的高温排放气体,与以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所形成的通风道直接接触。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使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使由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以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从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从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上述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在该上部侧形成有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后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在该下部侧形成有使由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依据如上的本发明,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所以,不需要以往的双重筒构造的热交换器,由于零件数量的减少达到低成本化,同时由于节省空间而达到装置的小型化。
上述装置适用于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较为有效,但也适用于不使用微生物,而加热干燥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具有同样的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且可取得比配管更大的流路面积,使外气暂时的滞留,提高热效率。
上述装置适用于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较为有效,但也适用于不使用微生物,而加热干燥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具有同样的效果。
而且,将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通过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地配设,故向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会被预热到比以往更高的温度,因此可降低脱臭机构的加热装置(加热器)的通电率等,如此不但电费降低,可压低周转资金。
由脱臭机构向处理槽的双重底部供给的排放气体,直接接触通过处理槽双重底部的导热性配管,故向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温度可更容易上升。
另一方面,有用导热性隔板分隔处理槽的双重底部,使由处理槽向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与此相同,供给脱臭机构的排放气体会被预热到比以往更高的温度,因此可降低脱臭机构的加热装置(加热器)的通电率等,不但电费降低,可压低周转资金,同时,可取得比配管更大的流路面积,可将外气暂时的滞留,提高热效率。
从脱臭机构向处理槽的双重底部供给的高温排放气体,直接接触以导热性隔板分隔处理槽的双重底部而形成的通风道的构成,同样,供给脱臭机构的排放气体的温度会更容易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在本体箱内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使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有效利用由处理槽及脱臭机构及风扇等加温的本体箱内空气,不需要通过上述的处理槽双重底部向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更加可达到低成本化及小型化。
上述装置适用于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较为有效,但也适用于不使用微生物,而加热干燥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具有同样的效果。
由于在本体箱内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使由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也会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上述装置适用于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较为有效,但也适用于不使用微生物,而加热干燥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具有同样的效果。
并且,用上述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在该上部侧,形成有在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后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于下部侧,形成有由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气管路,因而使在脱臭机构加热脱臭后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位于上部,不接触本体箱故热效率提高,由于通过大面积的导热性隔板,从与有处理槽向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接触,也可提高热效率。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有机物处理装置的一实施形态内部的要部构成后视图。
图2为上述有机物处理装置内部主要构成部分的侧视图。
图3表示上述实施状态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为上述实施状态的脱臭机构的构成图、(a)为其概略纵剖视图、(b)为上述(a)的A-A剖视图、(c)为B-B剖视图、(d)为加热器的立体图、(e)催化剂的立体图。
图5为上述有机物处理装置内部的概略构成俯视图。
图6为上述有机物处理装置内部的概略构成主视图。
图7为在上述实施形态,打开上盖卸下过滤器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8为在上述实施形态,打开上盖卸下过滤器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9表示上述过滤器及刮刀(スクレ-パ-)的立体图。
图10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排出口与其开关的构造图。
图11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排出口的关闭状态图。
图12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排出口的开放状态图。
图13表示上述过滤器的装设检测机构图。
图14表示处理槽内的搅拌翼与排送口及排出口的关系图。
图15表示一般运转时及排出时的动作俯视图。
图16表示一般运转时及排出时的动作侧视图。
图17表示上述排送口在排送门关闭的状态图。
图18表示排送时的动作主视图。
图19表示排送时的动作侧视图。
图20表示上述排送口的排送门打开的状态图。
图21表示在其他实施形态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的立体图。
图22表示上述图1的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要部构造图。
图23表示上述图21的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要部构造图。
图24表示排送门的其他实施形态图。
图25表示以往例的基本构成概略图。
以下,参照图1至图20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该有机物处理装置是,例如用于便利商店(コンビニエンストア)等业务用,在本体箱10内收纳有侧剖面呈略U字型,底部形成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11。如图6所示,该处理槽11收纳微生物载体(通常为锯削等的木质碎片),由分隔板12将其分为:用以分解处理所投入的生活垃圾的且容量较大的第1槽11a,以及排入在该第1槽11a所处理后排出的处理物,容量较小的第2槽11b。
在上述分隔板12的一侧上部,形成有用于将第1槽11a内的处理物移送至第2槽11b的移送口12a,在该移送口12a的上部,设置由合页等开关自如地安装的排送门12b,该排送门12b系设置于分隔板12的第2槽11b侧,如图17所示,比移送口12a更大地形成,只有从第1槽11a至第2槽11b排送时,如图20所示地打开排送处理物D,使被排送的处理物D不会返回到第1槽11a。
在第2槽11b的侧壁,在与上述排送口12a的相反侧下方,形成有排出处理物的排出口13a。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该排出口13a的两侧缘形成的滑动框13b上,上下滑动自如地安装有挡板13c,可由操作操作杆13d来闭开。
在上述挡板13c的侧缘上下,分别安装有簧片开关(リ-ドスイツチ)ON/OFF用的磁铁MG1,MG2。与此相对应,在滑动框13b设置有:在挡板13c关闭时与上侧的磁铁MG1相对,成为ON的簧片开关SW1,以及在挡板13c开放时,与下侧的磁铁MG2相对,成为ON的簧片开关SW2。这些可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检测挡板13c的开闭。
另一方面,上述本体箱10的上面是,呈前部低,后部高的阶梯结构,在较低的前部对应处理槽11的上部开口而开口,形成用于微生物载体及生活垃圾等的投入口14。在该投入口14设置有由合页等开关自如地构成的上盖15。如图8所示,在上盖15的周缘规定位置安装有上盖开关检测用的磁铁MG3,对应于此在本体箱10上部安装有簧片开关SW3,可由控制部检测该簧片开关SW3的ON/OFF,以检测上盖15的开闭。另外,在本体箱10的下面侧的四角安装有脚部10a。
在上述处理槽11的一侧(图1中为右侧)的上部,形成将外气吸抽处理槽11内的吸气口16,同时,在中央上部,形成将排放气体排出处理槽11外的排气口17,在该排气口17上装有防止处理槽11内飞散的载体及生活垃圾等的微小细粉由排气口17流出的过滤器18。
如图2,图8所示,上述过滤器18向外侧倾斜向下地插入排气口17的竖起部17,当上述上盖15关闭时,如图2所示过滤器18的把手18a,以无法拆卸的状态接触关闭的上盖15的侧壁。
如图9所示,该过滤器18在船形状的框体18b的底面侧贴有网孔状的网18c,将无纺布等覆盖于其上面来使用,由于框体18b呈船形,且设置有导件18f,可容易地插入形成在本体框10上面不同高度的角落部分的插入口18d。
另外,因为是以倾斜方向插入设置于排气口17的竖起部17a,故对于排气流路可以获得更大的过滤器面积,不但可提高过滤器效率,同时,可减低通风阻力。
并且,不需要像往常一般将手伸入处理槽11内来装卸过滤器18,操作变得更简单。
再者,在上述排气口17的上部前壁,安装有滑动接触于上述过滤器18底面的网孔状的网18c的刮板18e,在卸下过滤器18时,不须用手触摸附着于过滤器18底面侧的网状孔的网18c上较大的灰尘及垃圾,可自动地刮落至处理槽11内。
如图13所示,在上述过滤器18的把手18a的一部分,安装有簧片开关ON/OFF用的磁铁MG4,在上盖15的对应部位,安装有簧片开关SW4。由此,可用控制部检测未安装好的过滤器18,可防范过滤器18未安装好就开始运转。再者,由于有如上所述不打开上盖15就无法机械性的卸下过滤器18的构造,若打开上盖15装置就停止运转,送风也停止,所以送风停止后才可卸下过滤器18,可消除处理槽11内的微小细粉流入后述的脱臭机构,由于加热器而发生燃烧,和催化剂阻塞等缺陷。
在上述排气口17的竖起部17a,连接由不锈钢等导热性配管所构成的伸缩状挠性管19,该管道19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后连接于脱臭机构40。
上述脱臭机构40在排放气体的流入口侧设置加热器20,在该加热器20的下流侧设置催化剂30,将流入的排放气体经加热器20加热,使该被加热过的排放气体通过催化剂30,催化剂30也被加热,可促进排放气体所含的恶臭成分的分解反应。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4所示,上述加热器20在石英及陶瓷制的直方体21上形成复数个通气孔22,以镍铬(ニクロム)丝23穿过其中,由绝热材料24收纳于脱臭机构40的箱体41内。催化剂30为具有蜂巢状的细小通气孔31的圆柱状,由绝热材料32收纳于箱体41内。
上述脱臭机构40的出口侧经挠性管41连接于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的一侧,由脱臭机构40送出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与有处理槽11送出的排放气体通过上述挠性管19直接接触。然后,在双重底部11d的另一侧的排出口,经挠性管43连接于装配在本体箱10的后侧上部的风扇60,排放气体被排出外部。
另一方面,在处理槽11的吸气口16,连接由不锈钢等导热性配管所构成的伸缩状挠性管44,该管道44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吸入外气。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经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的上述挠性管44向处理槽11内供给的外气,与由脱臭机构40向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供给的高温排放气体做热交换,将向处理槽内11供给的外气加热至60℃左右(一次预热),不需要以往的双重筒构造的热交换器,可减少零件的数量,达到低成本化。且不需要设置独立的热交换器的空间。以此可达到装置的小型化。再则,脱臭机构40的高温排放气体不须经热交换器,而直接进入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故热效率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经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的上述挠性管19,向脱臭机构40供给处理槽11的排放气体(60℃左右),及与从脱臭机构40向处理槽11双重底部11d供给的高温排放气体(250℃左右)做热交换,向脱臭机构40供给的排放气体因被加热至150℃左右(二次预热),使脱臭机构40的加热器20的通电率下降,不但电费降低,且可压低周转资金。由上述脱臭机构40向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供给的高温排放气体,直接接触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的挠性管19,使向脱臭机构40供给的排放气体温度更容易上升。
由脱臭机构40向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供给的排放气体(250℃左右)的温度,由于上述的热交换而下降,所以可控制对处理槽11加热过度。
以上所述,将以往未回收而浪费的排气热量加以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如图5,图6所示,上述处理槽11内,在两侧壁间以可正反转自如的状态设置具备复数个搅拌翼70a至70e(在该第1槽11a内4片,第2槽11b内1片)的搅拌轴71。该搅拌轴71的两端侧由处理槽11侧壁的轴承72所支撑,同时,安装在另一侧轴端的大齿轮73,经链条74连结在搅拌用马达75的小齿轮76上,使搅拌用马达75的旋转减速并旋转驱动。
上述搅拌用马达75系,例如,将生活垃圾投入处理槽11内,将上盖15关闭时,以及一般运转模式时每隔4分钟1次,每次2分钟左右间歇性的旋转驱动(正转)。从处理物的第1槽11a向第2槽11b排送时,如图18、图19所示,用搅拌翼70a至70d将处理物D刮向排送口12a地旋转驱动(反转),处理物排出时以及上述一般运转时,如图15、图16所示,在第2槽11b用搅拌翼70e将处理物D刮向排出口13a,同时,在第1槽11a用搅拌翼70a至70d使被处理物D远离排送口12a地旋转驱动(正转)。
通常,这种搅拌翼在搅拌轴上以等间隔地设设置,但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提高第1槽11a内的处理物向第2槽11b内排送的效率,以向排送口12a方向渐渐缩小间隔地设置(在图15为A>B>C)。
第1槽11a的各搅拌翼70a至70d,在搅拌轴71上螺旋状地设置。该旋转方向是:在一般运转时及排出时的正转时,被处理物D向与排送口12a的相反侧(里侧)移动;在从第1槽11a向第2槽11d排送的反转时,处理物D向排送口12a侧移动。
以上的构成中,本装置使用开始时,预先将一定量的微生物载体投入处理槽11的第1槽11a内。然后,在处理生活垃圾时,打开上盖15从投入口将生活垃圾投入处理槽11的第1槽11a内,将未图示的运转开关打开为ON以关闭上盖15。上盖15一旦关闭,由簧片SW3检测上盖15已关闭,依据该输出、及表示排出口13a的挡板13c关闭的簧片SW1的ON输出、以及表示排气口17装设有过滤器18的簧片SW4的ON输出,由控制部对脱臭机构用加热器20、排气用风扇60、及搅拌用马达75通电。
由对搅拌用马达75的通电控制,立设有复数个的搅拌翼70a至70e的搅拌轴71间隔性的正旋转,将投入第1槽11a的载体及生活垃圾搅拌混合。在此正转时,如上述的搅拌翼70a至70d如图16所示的箭头方向(时钟方向)旋转,被搅拌混合有载体及生活垃圾的第1槽11a内的处理物D,如图16及图15所示,在远离排送口12a的方向,因该未处理的处理物D不会被排送至第2槽11d。
由对排气风扇60的通电控制,使含有处理槽11内的水蒸气及恶臭的空气(排放气体)通过排气口17、穿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的挠性管19、脱臭机构40、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以及风扇60排出外部,防止处理槽11内成为高湿度状态,同时,随着处理槽11内的空气被排出外部,由形成在处理槽11的一侧上部的吸气口16经由通过处理槽11内的双重底部11d的挠性管44吸入新鲜的外气,供给处理槽11内微生物的活性化所必要的氧气。
再则,由对脱臭机构40的加热器20的通电控制,如上述由排气口17所排出的排放气体被加热至约300℃以上的催化剂反应温度,并向催化剂30供给。向催化剂30内供给的排放气体将催化剂30加热至相同温度,由该催化剂作用被促进的恶臭的氧化分解反应使之脱臭化,在通过催化剂30时几乎完全的无臭化。被无臭化的排放气体的温度保持在250℃左右,并被导入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对供给处理槽11用的外气所通过的挠性管44及供给脱臭机构40用的排放气体所通过的挠性管19加热,之后,经由设置于本体箱10的后侧上部的风扇60被排出外部。
如上所述,供给处理槽11用的外气所通过的挠性管44系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所以通过由上述加热器20的通电控制被加热的脱臭机构40的排放气体与外气做热交换(一次预热),被加温到约60℃左右的外气,供给至处理槽11内。又,供给至脱臭机构40用的排放气体所通过的挠性管19也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故由上述的加热器20的通电控制而被加热的脱臭机构40的排放气体与排放气体做热交换(二次预热),被加温到约150℃左右的排放气体,被供给至脱臭机构40内。
如此,进入脱臭机构40的加热器20的空气,通过两次的预热,由加热器20升温时在设计上可控制为  约300℃-约150℃=约150℃,与以往的约300℃-约60℃=约240℃相比减少约90℃,如此可降低加热器20的通电率,不但电费降低,且可压低周转资金。
根据以上的控制,将处理槽11内的全体温度维持在微生物活化性的最适合的范围(约60℃左右)内使之发酵,由载体所培养的微生物,将生活垃圾分解为二氧化碳及水,堆肥化。
例如将上述般的处理进行18小时以上,处理物D的堆肥化几近终了时,控制部即将搅拌用马达75反转驱动。于该反转时,如上述的第1槽11a内的搅拌翼70a至70d在图19以箭头所示方向(反时钟方向)旋转,在第1槽11a内已堆肥化的处理物D,如图19及图18所示搅上至排送口12a,如图20所示处理物D系为推开排送门12b被排送至第2槽11b。
在本实施形态,搅拌翼70a至70d的间隔是靠近排送口12a慢慢地变窄,可以短时间有效率地将第1槽11a内的处理物D排送至第2槽11b。
要取出如上述堆肥化且被排送至第2槽11b的处理物D时,用操作杆13d操作排出口13a的挡板13c,则如图12所示开放。如图12所示,挡板13c开启,簧片开关SW2呈ON状态,控制部检测到挡板13c开启,将搅拌用马达75正转驱动。在此正转时,与上述一般运转时同样,搅拌翼70a至70e如图16所示地旋转,故被排送至第2槽11b的处理物D被刮向排出口13a,可以效率良好地自排出口13a取出至外部。而被取出的处理物D可作为有机物,有效利用。在排出时,于第1槽11a内的处理物D,与上述一般运转时同样如图15所示,在远离排送口12a的方向,因此未处理的处理物D不会被排送至第1槽11b。
图21表示其他的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构成图,与上述实施形态的图3相对应,相同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本实施形态中,用由不锈钢等所形成的导热性隔板11e、11f分隔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内的前后角部,形成有处理槽11向脱臭机构40供给的排放气体的通风道19a,和有向处理槽11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44a。
以上述构成,也可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的作用效果,同时,由于比管道的流路面积大,可暂时滞留外气及排放气体,故可提高热效率。在本实施形态中,从脱臭机构40经挠性管42向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供给的高温排放气体,可直接接触形成有从处理槽11内所送出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19a的导热性隔板11e,即可使向脱臭机构40供给的排放气体的温度更容易上升。
再者,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向处理槽11内供给的外气以及从处理槽11向脱臭机构40供给的排放气体,双方都是通过设在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a内的管道,或以导热性隔板形成的通气管路,可将其中任一方通过管道,而将另一方通过导热性隔板形成的通气管路也可。
图22表示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构成图,与上述图1相同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该变形例中,在本体箱内具有处理槽11、脱臭机构40、风扇60、搅拌用马达75以及管道19、42、43等的发热体,所要着眼的是,本体箱10内的空气被加温至相当的温度,若本体箱10内空气温度在设计上或实测达60℃左右,如上述图1的实施形态,在处理槽11的吸气口16连接挠性管44,不需要将该管道44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
因此,该变形例中,在上述图1有的通过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的挠性管44,在图22在已不需要,使处理槽11的吸气口16直接向本体箱10内开口。
根据此构成,可得到和图1的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同时,已不需要挠性管44,更可达到低成本及小型化。
图23表示依据与上述相同的着眼点,为上述图21所示的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构成图,与上述图21相同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该变形例中,利用和双重底部11d有同样大的面积的不锈钢的导热性隔板11g将处理槽11的双重底部11d上下分隔。在该上部侧,与上述图21相同,将来自脱臭机构40的挠性管42以及接到风扇60的挠性管43连接于对角线上,形成有在脱臭机构40被加热脱臭后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42a。然后,在下部侧,将来自处理槽11的排气口17及至脱臭机构40的挠性管19连接于对角线上,形成有比上述实施形态更宽的流路面积的通风道19b。
根据如此的构成,可得到和上述图21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同时,如上述实施形态,有在脱臭机构40被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42a不接触本体箱10,故热效率提高,经大面积的导热性隔板11g,与通过处理槽11向脱臭机构40供给的排放气体的通风道19b连接,故热效率也提高。
然而,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排送口12a的排送门12b是将该上部用合页等安装,如图24所示,用合页等安装于下部,由弹簧等向排送口12a关闭的方向弹压的构成皆可。
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本发明主要用于业务用的大容量的有机物处理装置来说明,但也可适用于家庭用的小容量,而且,也可适用于不使用微生物,通过加热干燥处理生活垃圾等有机物。

Claims (17)

1.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2.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3.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4.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
5.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
6.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使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的外气通过的通风道。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供给上述脱臭机构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从上述脱臭机构供给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的高温排放气体,与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的导热性配管直接接触。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从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脱臭机构向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供给的高温排放气体,与以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所形成的通风道直接接触。
11.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使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12.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13.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将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导热性配管,配设成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
14.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使由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15.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收纳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载体,以分解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从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16.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体箱内具备
加热干燥处理被投入的生活垃圾等有机物的双重底构造的处理槽、
利用加热装置及催化剂对上述处理槽的排放气体进行加热脱臭的脱臭机构、
使由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对处理槽加热后将其排出至外部的风扇;
同时将向上述处理槽内供给外气的吸气口开口于本体箱内,且用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形成有从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有机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上述导热性隔板分隔上述处理槽的双重底部,在该上部侧形成有上述脱臭机构加热脱臭后的高温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在该下部侧形成有使由上述处理槽向上述脱臭机构供给的排放气体通过的通风道。
CN99111611A 1998-08-26 1999-08-23 有机物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239750A JP2000070905A (ja) 1998-08-26 1998-08-26 有機物処理装置
JP239750/1998 1998-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3044A CN1253044A (zh) 2000-05-17
CN1100628C true CN1100628C (zh) 2003-02-05

Family

ID=1704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11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28C (zh) 1998-08-26 1999-08-23 有机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0070905A (zh)
KR (1) KR100317344B1 (zh)
CN (1) CN1100628C (zh)
TW (1) TW48204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4906A (ja) * 2001-07-13 2003-01-28 Canon Electronics Inc 廃棄物処理装置及び廃棄物の処理方法
JP4732708B2 (ja) * 2004-05-19 2011-07-27 樋野 明人 使用済み紙おむつ発酵処理用脱臭処理方法、及び脱臭処理装置
KR20160131528A (ko) 2015-05-07 2016-11-16 주식회사 썬빅대성에너텍 태양열 보일러의 축열탱크
KR20170000078A (ko) 2015-06-23 2017-01-02 주식회사 썬빅대성에너텍 보일러의 온수탱크
CN109482612A (zh) * 2018-04-26 2019-03-19 梅启文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节能装置
KR102130588B1 (ko) * 2019-08-12 2020-07-06 엔백 주식회사 스윙 앤 슬라이드 타입 음식물쓰레기 투입장치
KR102597101B1 (ko) * 2023-05-29 2023-11-01 주식회사 예쓰바이오 친환경 유기성 폐기물 처리장치 및 처리방법
CN118145747A (zh) * 2024-05-10 2024-06-07 沧州市产学研高新项目开发服务中心 一种养殖污水固液气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0070905A (ja) 2000-03-07
KR100317344B1 (ko) 2001-12-22
CN1253044A (zh) 2000-05-17
KR20000017495A (ko) 2000-03-25
TW482041U (en) 200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5818C (zh) 废物处理方法及废物处理装置
CN1283377C (zh)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628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1188358C (zh) 处理含烃废料的装置和方法
CN1968765A (zh) 用于循环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和体系、和开发废弃固体回收燃料
CN1240492C (zh) 废物处理的方法以及处理设备
CN1968764A (zh) 生物质处理方法
JP2005200537A (ja) 廃プラスチックの油化還元装置
CN1817820A (zh) 用于生产像成熟堆肥一样的物质的方法
CN1781606A (zh) 废水的处理方法以及催化剂洗涤再生方法
CN1644252A (zh)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KR101855615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장치
CN1688513A (zh) 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577931A (zh) 燃料电池发电装置
JP3933465B2 (ja) 有機廃棄物分解装置及び分解方法
CN1104292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1275707C (zh) 可降解垃圾处理装置
CN212669574U (zh) 一种兼具产能与高附加值产品的易腐垃圾原位处理集成装置
CN1627209A (zh) 图像删除装置和图像删除方法
CN1120760C (zh) 处理有机物生物垃圾的有机物处理装置
KR101918056B1 (ko) 유기성 폐기물 처리장치
CN1081096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214991196U (zh) 畜禽粪便发酵系统
CN1257024C (zh) 有机物处理装置
CN1490265A (zh) 污泥减容装置、方法及使用它们的排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