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9415B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9415B
CN108089415B CN201711141062.4A CN201711141062A CN108089415B CN 108089415 B CN108089415 B CN 108089415B CN 201711141062 A CN201711141062 A CN 201711141062A CN 108089415 B CN108089415 B CN 108089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time
image
region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10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9415A (zh
Inventor
日高真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yanagi Miyoshi
Original Assignee
Koyanagi Miyos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yanagi Miyoshi filed Critical Koyanagi Miyoshi
Publication of CN108089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9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9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9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4Electronic sequencing contr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图像形成控制部件,使调色剂像形成于像承载体,将形成于像承载体的调色剂像在搬运路径中的转印位置转印到在搬运路径中正在搬运的纸张;图像位置决定部件,决定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的图像位置;延缓时间决定部件,根据图像位置决定延缓时间;搬运控制部件,使纸张在比转印位置靠上游的等待位置停止,在从对像承载体开始调色剂像形成的第1时间点起经规定时间的第2时间点,再开始纸张的搬运,搬运控制部件即使无法在第2时间点再开始纸张的搬运,只要能够在从第2时间点起经过决定的延缓时间前再开始纸张的搬运,也将纸张搬运到转印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记录有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特别涉及利用调色剂使图像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由该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方法以及记录有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设)为代表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感光体鼓以及利用调色剂使形成于感光体鼓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器,通过将形成于感光体鼓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从而使图像形成于纸张。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的规定的位置而使搬运纸张的定时与使调色剂像形成于感光体鼓的定时同步。
在日本特开2003-167485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将图像形成于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再次转印到被输送的片材介质来进行图像形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片材介质收纳部件,收纳所述片材介质;片材介质送出部件,在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开始图像形成之后,将所述片材介质搬运至使形成于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再次转印到所述片材介质的规定的再次转印位置;监视部件,监视由所述片材介质送出部件进行的所述片材介质的送出状态;判定部件,根据由所述监视部件监视的所述片材介质的送出状态判定是否比使形成于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再次转印的再次转印定时延迟;以及恢复处理部件,在由所述判定部件判定为比再次转印定时延迟的情况下,根据该延迟的主要原因,对于应从所述片材介质送出部件送出的片材介质实施规定的延迟恢复处理,使得恢复为能够将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再次转印到所述片材介质上的输送状态。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3-167485号公报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无法在检测到比再次转印定时延迟这一情况的时间点,针对该延迟的纸张恢复延迟。因此,必须在废弃形成于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之后,新形成相同的图像,存在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图像形成时间变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也防止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防止图像形成时间变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即使在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也防止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防止图像形成时间变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程序,该图像形成程序即使在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也防止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防止图像形成时间变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某个方面,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图像形成控制部件,使调色剂像形成于像承载体,将形成于像承载体的调色剂像在搬运路径中的转印位置转印到在搬运路径中正进行搬运的纸张;图像位置决定部件,决定图像位置,该图像位置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延缓时间决定部件,根据图像位置来决定延缓时间;以及搬运控制部件,使纸张在比转印位置靠上游的等待位置停止,在从对像承载体开始形成调色剂像的第1时间点起经过规定时间的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搬运控制部件即使无法在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只要能够在从第2时间点起经过所决定的延缓时间之前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也将纸张搬运到转印位置。
依照该方面,根据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的图像位置来决定延缓时间,使纸张在比转印位置靠上游的等待位置停止,在从对像承载体开始形成调色剂像的第1时间点起经过规定时间的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但即使无法在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只要能够在从第2时间点起经过延缓时间之前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也将纸张搬运到转印位置。因此,纸张向转印位置的到达晚了,所以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与图像位置不同的位置。另外,纸张向转印位置的到达的延迟处于根据图像位置而决定的延缓时间以内,所以能够使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于纸张。其结果,能够提供即使在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也防止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防止图像形成时间变长的图像形成装置。
优选的是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将搬运控制部件搬运纸张从自纸张的下游侧的前端至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减去规定的距离而得到的距离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
依照该方面,能够使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全部图像形成。
优选的是还具备:后处理部件,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加工;以及处理区域决定部件,在纸张中决定成为由后处理部件加工的对象的处理区域,在处理区域被决定的情况下,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将搬运控制部件搬运纸张从处理区域的上游侧的位置至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
依照该方面,将把纸张搬运从处理区域的上游侧的位置至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所以能够避免形成于纸张的图像被加工。
优选的是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在由后处理部件进行的加工为第1种类的情况下决定延缓时间,而在由后处理部件进行的加工为与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的情况下不决定延缓时间。
优选的是还具备:后处理部件,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后处理;处理区域决定部件,在纸张中决定成为由后处理部件进行后处理的对象的处理区域,在处理区域被决定的情况下,延缓时间决定部件不决定延缓时间。
优选的是还具备:操作受理部件,受理由用户进行的操作;以及模式切换部件,依照受理的操作来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和效率模式中的任意模式,在切换为效率模式的情况下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决定延缓时间,而在切换为所述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延缓时间决定部件不决定延缓时间。
优选的是图像形成部件根据从第2时间点起至能够再次开始在等待位置停止的纸张的搬运为止的延迟时间,变更对像承载体开始形成接下来的调色剂像的时间点。
依照该方面,根据延迟时间来变更接下来形成调色剂像的时间点,所以能够避免延迟的纸张与接下来的纸张重叠。
优选的是还具备:分割部件,在从下游朝向上游的方向上将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调色剂状态决定部件,决定打算在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形成的调色剂的状态;以及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件,将多个区域中的调色剂的状态为预先确定的状态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图像位置决定部件将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图像位置。
依照该方面,将多个区域中的调色剂的状态被预先确定的区域决定为图像位置,所以能够尽可能增长延缓时间。
优选的是还具备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件,该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件从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中将浓度差为规定值以下的基底区域以外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图像位置决定部件将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图像位置。
依照该方面,将浓度的差为规定值以下的基底区域以外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所以能够尽可能增长延缓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图像形成方法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该图像形成装置使调色剂像形成于像承载体,将形成于像承载体的调色剂像在搬运路径中的转印位置转印到在搬运路径中正进行搬运的纸张,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图像位置决定步骤,决定图像位置,该图像位置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延缓时间决定步骤,根据图像位置来决定延缓时间;以及搬运控制步骤,使纸张在比转印位置靠上游的等待位置停止,在从对像承载体开始形成调色剂像的第1时间点起经过规定时间的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搬运控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即使无法在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只要能够在从第2时间点起经过所决定的延缓时间之前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也将纸张搬运到转印位置。
依照该方面,能够提供即使在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也防止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防止图像形成时间变长的图像形成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记录有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由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该图像形成装置使调色剂像形成于像承载体,将形成于像承载体的调色剂像在搬运路径中的转印位置转印到在搬运路径中正进行搬运的纸张,图像形成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图像位置决定步骤,决定图像位置,该图像位置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延缓时间决定步骤,根据图像位置来决定延缓时间;以及搬运控制步骤,使纸张在比转印位置靠上游的等待位置停止,在从对像承载体开始形成调色剂像的第1时间点起经过规定时间的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搬运控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即使无法在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只要能够在从第2时间点起经过所决定的延缓时间之前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也将纸张搬运到转印位置。
依照该局面,能够提供即使在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也防止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防止图像形成时间变长的图像形成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中的MFP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MFP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MFP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4是示出MFP所具备的CPU所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定时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曝光开始时刻变更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警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按路径的距离以及搬运时间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实施例中预先决定的间隔的值的图。
图11是示出纸张的按事件的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的图。
图12是示出纸张不发生延迟的情况下的各部件的状态以及纸张的位置的图。
图13是示出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的各部件的状态以及纸张的位置的图。
图14是示出第1变形例中的MFP所具备的CPU所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5是示出第1变形例中的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的详细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6是示意地示出第1变形例中的印字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多个区域的调色剂分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示出在纸张发生了延迟的情况下形成的调色剂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等级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第3变形例中的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的详细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对相同的构件标注有相同的符号。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而不重复关于它们的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中的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设)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MFP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参照图1以及图2,MFP100包括:原稿读取部130,用于读取原稿;自动原稿搬运装置120,用于将原稿搬运到原稿读取部130;图像形成部140,用于使原稿读取部130读取原稿而输出的静止图像形成于纸张等;供纸部150,用于对图像形成部140供给纸张;后处理部155;以及作为用户接口的操作面板160。
自动原稿搬运装置120整理载置于原稿台125的1张以上的原稿,1张1张地搬运到原稿读取部130。原稿读取部130利用在其下方移动的滑块12所安装的曝光灯13对利用自动原稿搬运装置120设置于原稿玻璃11上的原稿的图像进行曝光。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被镜14和两张反射镜15、15A引导到透镜16,成像于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18。曝光灯13和镜14安装于滑块12,滑块12利用扫描马达17向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副扫描方向)以与复印倍率相应的速度V移动。由此,能够遍及整个面地扫描设置于原稿玻璃11上的原稿。另外,伴随曝光灯13和镜14的移动,两张反射镜15、15A以速度V/2向图中箭头方向移动。由此,从由原稿反射由曝光灯13照射到原稿的光起至成像于CCD传感器18为止的光路长始终为恒定。
成像于CCD传感器18的反射光在CCD传感器18内变换为作为电信号的图像数据,被送到未图示的主电路。在主电路中,在对接受到的模拟图像数据进行A/D变换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之后,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40。主电路将图像数据变换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的印字用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40。
图像形成部140具有显影器24Y、24M、24C、24K、以及与它们对应的装卸自如的调色剂瓶41Y、41M、41C、41K。调色剂瓶41Y、41M、41C、41K分别收纳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在此,“Y”、“M”、“C”以及“K”分别表示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调色剂瓶41Y、41M、41C、41K内的调色剂分别被供给到显影器24Y、24M、24C、24K。
图像形成部140具备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各自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通过驱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至少1个图像形成单元来形成图像。当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全部被驱动时,形成全色图像。对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分别输入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印字用数据。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只是处理的调色剂的色彩不同,所以在此说明用于形成黄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Y。
图像形成单元20Y具备被输入黄色的印字用数据的曝光头21Y、感光体鼓(像承载体)23Y、带电充电器22Y、显影器24Y以及转印充电器25Y。曝光头21Y根据接受到的印字用数据(电信号)发出激光。由曝光头21Y所具备的多边形镜对发出的激光进行1维扫描,对感光体鼓23Y进行曝光。对感光体鼓进行1维扫描的方向为主扫描方向。
感光体鼓23Y在被带电充电器22Y带电之后,照射曝光头21Y发出的激光。由此,在感光体鼓23Y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利用显影器24Y在静电潜像上载置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形成于感光体鼓23Y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充电器25Y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
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带30被驱动辊33C和辊33A悬架,以使该中间转印带30不松弛。当驱动辊33C在图中按逆时针旋转时,中间转印带30以规定的速度在图中按逆时针旋转。与中间转印带30的旋转相伴地,辊33A按逆时针旋转。
由此,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依次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分别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定时通过检测附于中间转印带30的基准标记而被调整。由此,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像重叠于中间转印带30上。另外,驱动辊33C的转速被预先决定。以下,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30的调色剂像移动的速度称为调色剂搬运速度S。
在供纸盒35、35A、35B中设置有尺寸分别不同的纸张。分别收纳于供纸盒35、35A、35B的纸张利用分别安装于供纸盒35、35A、35B的取出辊36、36A、36B向搬运路径供给,利用供纸辊37送到定时辊31。由供纸辊37在搬运路径搬运的纸张的速度被预先决定,以下,称为纸张搬运速度SS。纸张搬运速度SS可以是与调色剂搬运速度S相同的值,但也可以是不同的值。
供纸辊37根据需要而使纸张在搬运路径中停止。具体而言,在定时辊31的搬运路径的上游设置有检测纸张的定时传感器39,供纸辊37在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搬运路径中的纸张起经过第1停止时间后停止驱动而使纸张在搬运路径中停止。在供纸辊37停止的阶段,纸张的前端碰撞到定时辊31,纸张成为挠曲的状态。当纸张被供纸辊37推撞到定时辊31而纸张挠曲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时,纸张的前端沿着定时辊31,所以纸张的方向被调整。将用于调整纸张的方向的规定时间称为第2停止时间。
当纸张被供纸辊37推撞到定时辊31而停止的状态持续第2停止时间以上时,定时辊31能够搬运纸张。第1停止时间和第2停止时间是一部分重叠的时间。当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搬运路径中的纸张起经过停止时间ST时,定时辊31能够搬运纸张。停止时间ST是从第1停止时间与第2停止时间之和减去第1停止时间与第2停止时间重叠的时间而得到的值。
定时辊31与形成于中间转印带30的调色剂像到达转印位置X的定时相匹配地开始纸张的搬运。在定时辊31搬运纸张的过程中,供纸辊37空转。由定时辊31搬运的纸张在转印位置X被转印辊26推撞到中间转印带30,重叠地形成于中间转印带30上的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在驱动辊33C的外周侧配置有清洁器28。清洁器28去除残留于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
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被搬运到定影辊对32,由定影辊对32加热。由此,调色剂熔化而定影到纸张。之后,纸张被搬运到后处理部155。此外,在此,说明了具备使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分别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串联方式的MFP100,但也可以是利用1个感光体鼓将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纸张的4循环方式的MFP。
MFP100在形成全色图像的情况下,驱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全部图像形成单元,但在形成单色图像的情况下,驱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任意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另外,还能够组合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两个以上的图像形成单元而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图像形成单元20Y至转印位置X的距离最长。以下,将从曝光头21Y开始感光体鼓23Y的扫描起至调色剂像到达转印位置X为止的时间称为调色剂搬运时间T1。在印字用数据包含空白部分的情况下,由曝光头21Y进行的感光体鼓23Y的扫描包括针对空白部分的扫描。此外,关于针对空白部分的扫描,曝光头21Y不照射激光。将对调色剂搬运时间T1乘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称为调色剂搬运距离L1。
如果将从定时辊31至转印位置X为止的距离设为纸张搬运距离L2,则纸张搬运距离L2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为定时辊31将纸张搬运至转印位置X的纸张搬运时间T2。因而,根据纸张搬运时间T2能够决定定时辊31开始纸张的搬运的定时。此外,从定时辊31停止的状态起驱动至成为调色剂搬运速度S为止需要规定的时间,所以准确而言,纸张搬运时间T2比纸张搬运距离L2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长。由于对定时辊31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马达的性能而纸张搬运时间T2的误差产生偏差,但纸张搬运时间T2为恒定的值,所以也可以将纸张搬运时间T2设为通过实验求出的值。
根据调色剂搬运时间T1和纸张搬运时间T2,以曝光头21Y开始感光体鼓23Y的扫描的曝光开始时刻(第1时间点)为基准,定时辊31开始向转印位置X搬运纸张的再次开始时刻(第2时间点)确定。具体而言,再次开始时刻为从曝光开始时刻(第1时间点)起经过了调整时间T3的时间点,该调整时间T3是从调色剂搬运时间T1减去纸张搬运时间T2而得到的时间。
另外,从供纸盒35、35A、35B的每一个至定时传感器39为止的搬运路径的距离分别不同。在此,将从供纸盒35至定时传感器39为止的距离设为DL1,将从供纸盒35A至定时传感器39为止的距离设为DL2,将从供纸盒35B至定时传感器39为止的距离设为DL3。在该情况下,将收纳于供纸盒35的纸张搬运至定时传感器39所需的准备时间DT1理论上为距离DL1除以纸张搬运速度SS而得到的值。同样地,将收纳于供纸盒35A的纸张搬运至定时传感器39所需的准备时间DT2为距离DL2除以纸张搬运速度SS而得到的值,将收纳于供纸盒35B的纸张搬运至定时传感器39所需的准备时间DT3为距离DL3除以纸张搬运速度SS而得到的值。然而,取出辊36、36A、36B分别抓取纸张的时间以及抓取的纸张的长度因纸张的打滑等状态而产生偏差,所以难以将准备时间DT1、DT2、DT3分别决定为恒定。因此,准备时间DT1~DT3根据通过实验求出的值而决定为具有在设计上认可的范围的时间。
以从调色剂搬运时间T1减去纸张搬运时间T2而得到的剩余时间T5为基准,准备时间DT1、DT2、DT3分别必须为从剩余时间T5减去停止时间ST而得到的时间以下。因此,例如从供纸盒35开始纸张的搬运的纸张搬运开始时间点只要最迟设为比曝光开始时间点晚从剩余时间T5减去准备时间DT1的最大值以及停止时间ST而得到的时间的时间点即可。
后处理部155对利用图像形成部140形成有图像的1张以上的纸张进行处理。后处理部155包括重新排列1张以上的纸张而排纸的分类处理、进行打孔加工的冲孔处理、订入订书钉的装订处理、将纸张折弯的中折处理以及将纸张的一部分切断的裁切处理。
图3是示出MFP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参照图3,MFP100所具有的主电路110包括CPU111、通信接口(I/F)部112、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13、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14、作为大容量存储装置的硬盘驱动器(HDD)116、传真部117、安装有CD-ROM(Compact Disk ROM,光盘只读存储器)119A的外部存储装置119。另外,CPU111与自动原稿搬运装置120、原稿读取部130、图像形成部140、供纸部150、后处理部155以及操作面板160分别连接,控制MFP100的整体。
ROM113存储CPU111执行的程序、或者为了执行该程序而所需的数据。RAM114被用作CPU111执行程序时的工作区域。
操作面板160设置于MFP100的上表面(参照图1),包括显示部160A和操作部160B。显示部160A为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D(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与针对用户的指示菜单、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有关的信息等。操作部160B具备多个键,受理基于与键对应的用户的操作的各种指示、字符、数字等数据的输入。操作部160B还包括设置于显示部160A上的触摸面板。
通信I/F部112为用于将MFP100连接于网络的接口。CPU111经由通信I/F部112在与其它MFP或者个人计算机(PC)之间进行通信,收发数据。另外,通信I/F部112能够经由网络而与和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进行通信。
传真部117连接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对PSTN发送传真数据、或者从PSTN接收传真数据。传真部117将接收到的传真数据存储到HDD116、或者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40。图像形成部140将由传真部117接收到的传真数据印刷于纸张。另外,传真部117将存储于HDD116的数据变换为传真数据,发送到与PSTN连接的传真装置。
外部存储装置119安装有CD-ROM119A。CPU111能够经由外部存储装置119对CD-ROM进行访问。CPU111将安装于外部存储装置119的CD-ROM119A所记录的程序载入到RAM114而执行。此外,CPU111执行的程序不限于记录于CD-ROM119A的程序,也可以将存储于HDD116的程序载入到RAM114而执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与网络连接的其它计算机改写存储于MFP100的HDD116的程序、或者追加写入新的程序。进而,也可以是MFP100从与网络连接的其它计算机下载程序,将该程序存储于HDD116。在此所称的程序不仅包括CPU111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还包括源程序、被压缩处理后的程序、被加密后的程序等。
此外,作为存储CPU111执行的程序的介质,不限于CD-ROM119A,也可以是光盘(MO(Magnetic Optical Disc,磁光盘)/MD(Mini Disc,迷你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Disc,数字通用光盘))、IC卡、光卡、掩模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
图4是示出MFP所具备的CPU所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4所示的功能是通过MFP100所具备的CPU111执行存储于ROM113、HDD116或者CD-ROM119A的图像形成程序而形成于CPU111的功能。参照图4,MFP100所具备的CPU111包括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处理区域决定部53、后处理控制部55、图像形成控制部57、图像位置决定部61、延缓时间决定部63、模式切换部65以及搬运控制部67。
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执行打印任务,生成用于使图像形成部140形成图像的印字用数据。例如在通信I/F部112从外部的计算机接收打印任务的情况下,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执行打印任务。打印任务例如以PJL(Printer Job Language,打印机任务语言)、PCL(Printer Control Language,打印机控制语言)记述,包含打印条件和成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数据。另外,在用户对操作部160B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根据由用户指定的数据和由用户设定的打印条件,生成印字用数据。由用户指定的数据包括原稿读取部130读取原稿并输出的图像数据、存储于HDD116的数据、存储于外部的计算机的数据。
打印条件包括用于由图像形成部140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条件、用于由供纸部150搬运纸张的纸张搬运条件、以及用于由后处理部155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条件。例如,图像形成条件包括与不形成纸张的图像的空白区域有关的信息、决定单色/彩色的区别等的设定值。纸张搬运条件包括形成图像的纸张的尺寸以及方向、决定要使用的供纸托盘的设定值。后处理条件包括分类处理、冲孔处理、装订处理、中折处理、以及裁切处理等后处理的执行的有无、用于执行各后处理的设定值。
印字用数据例如为位图形式的数据。印字用数据对应于成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纸张的尺寸,按照多个像素值来决定打算形成在纸张中的图像。印字用数据包括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每一个对应的4个数据。因而,印字用数据在包括多页的情况下,针对多页的每页,包含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每一个对应的4个数据。
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将印字用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控制部57,将打印条件输出到图像位置决定部61、处理区域决定部53、后处理控制部55以及搬运控制部67。
图像位置决定部61根据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的打印条件,将在纸张中形成图像的位置决定为图像位置。图像位置是假定为根据印字用数据将调色剂像形成于纸张而在纸张中打算形成有调色剂像的区域的位置。具体而言,图像位置决定部61由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图像形成条件决定,根据与不形成纸张的图像的空白区域有关的信息,决定空白区域,将空白区域以外的区域在纸张中的位置决定为图像位置。图像位置决定部61将表示所决定的图像位置的图像位置信息输出到延缓时间决定部63。空白区域多数情况下被决定在纸张的周边。
处理区域决定部53根据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的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后处理条件,决定处理区域。处理区域为纸张中的区域,是在由后处理部155执行后处理的情况下被加工的区域。具体而言,处理区域决定部53在根据后处理条件决定出重新排列1张以上的纸张而排纸的分类处理的情况下,不决定处理区域。处理区域决定部53在根据后处理条件决定出冲孔处理的情况下,将在纸张中被开孔的区域决定为处理区域。处理区域决定部53在根据后处理条件决定出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将被订入订书钉的区域决定为处理区域。处理区域决定部53在根据后处理条件决定出中折处理的情况下,将折弯纸张的区域决定为处理区域。处理区域决定部53在根据图像形成条件决定出裁切处理的情况下,将在纸张中被切断的部分决定为处理区域。处理区域决定部53在决定处理区域的情况下,将表示所决定出的处理区域在纸张中的位置的处理区域信息输出到延缓时间决定部63。
后处理控制部55在按照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的打印条件决定后处理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后处理部155,对利用图像形成部140形成有图像的1张以上的纸张执行后处理。后处理控制部55决定由后处理条件决定的后处理的种类。在后处理的种类中,分类处理、冲孔处理以及装订处理被预先决定为第1种类,中折处理以及裁切处理被预先决定为第2种类。后处理控制部55在由后处理条件决定的后处理为第2种类的处理的情况下,对模式切换部65输出切换指示。
图像形成控制部57与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印字用数据的情况相应地,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以及驱动辊33C,使调色剂像形成于中间转印带30上,将调色剂像搬运到转印位置X。存在印字用数据包含不存在图像的空白部分的情况。曝光开始时刻为开始基于印字用数据的扫描的时刻,在印字用数据包含空白部分的情况下,是开始针对空白部分的扫描的时间点。此外,曝光头21Y在对空白部分进行扫描的情况下,不照射激光。图像形成控制部57将图像形成单元20Y开始形成调色剂像的曝光开始时刻输出到搬运控制部67。
模式切换部65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和效率模式中的某一模式。模式切换部65根据用户输入到操作部160B的操作,切换动作模式。在操作部160B受理切换为效率模式的操作的情况下,模式切换部65将动作模式切换为效率模式,在操作部160B受理切换为通常模式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另外,模式切换部65当在将动作模式切换为效率模式的状态下从后处理控制部55被输入切换指示的情况下,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模式切换部65将动作模式输出到延缓时间决定部63。
延缓时间决定部63从图像位置决定部61被输入图像位置信息,从模式切换部65被输入动作模式。另外,延缓时间决定部63存在从处理区域决定部53被输入区域信息的情况。延缓时间决定部63在动作模式为效率模式并且从处理区域决定部53没被输入区域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图像位置信息所示的图像位置决定延缓时间。具体而言,延缓时间决定部63将从自纸张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下游侧的端部)至由图像位置确定的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减去富余距离而得到的距离决定为延缓距离,将延缓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决定为延缓时间。富余距离为用于确保在纸张的前端部分不形成调色剂像的部分的值。富余距离只要为几mm左右即可,例如优选为2mm。延缓时间决定部63将延缓时间输出到搬运控制部67。
延缓时间决定部63在动作模式为效率模式并且从处理区域决定部53被输入区域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处理区域和由图像位置信息所示的图像位置决定延缓时间。具体而言,延缓时间决定部63将从在纸张中从处理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后端至由图像位置确定的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减去富余距离而得到的距离决定为延缓距离,将延缓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决定为延缓时间。延缓时间决定部63将延缓时间输出到搬运控制部67。延缓时间决定部63在动作模式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不决定延缓时间。
搬运控制部67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被输入打印条件,从图像形成控制部57被输入曝光开始时刻(第1时间点)。搬运控制部67存在从延缓时间决定部63被输入延缓时间的情况。搬运控制部67依照打印条件所包含的搬运条件,控制供纸部150,将收纳于供纸盒35、35A、35B中的任意供纸盒的纸张经由转印位置X搬运至后处理部155。搬运控制部67包括搬运开始部71、等待位置检测部73以及搬运再次开始部75。
搬运开始部71依照打印条件所包含的纸张搬运条件选择供纸盒35、35A、35B中的任意供纸盒。在此,以选择供纸盒35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搬运开始部71驱动取出辊36,取出收纳于供纸盒35的纸张,驱动供纸辊37,沿着搬运路径搬运纸张。搬运控制部67计算从剩余时间T5减去准备时间DT1的最大值以及停止时间ST而得到的时间DDT,将从被输入曝光开始时刻(第1时间点)起经过时间DDT之前的时间决定为纸张搬运时刻。当成为纸张搬运时刻时,搬运开始部71驱动取出辊36而取出纸张,驱动供纸辊37而开始纸张的搬运。
在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起经过了第1停止时间之后等待位置检测部73停止供纸辊37的驱动,停止纸张的搬运。由此,纸张在纸张的前端抵接到定时辊31的位置处停止,进而,当经过第2停止时间时,定时辊31能够搬运纸张。从第1停止时间与第2停止时间之和减去第1停止时间与第2停止时间重叠的时间而得到的值为停止时间ST。当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起经过了停止时间ST时,等待位置检测部73将纸张停止信号输出到搬运再次开始部75。
搬运再次开始部75将从调色剂搬运时间T1减去纸张搬运时间T2而得到的时间决定为调整时间T3。另外,搬运再次开始部75决定从曝光开始时刻(第1时间点)起经过了调整时间T3的再次开始时刻(第2时间点)。搬运再次开始部75当在成为再次开始时刻之前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被输入纸张停止信号的情况下,当成为再次开始时刻时,驱动定时辊31,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由此,纸张被搬运到转印位置X,在由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图像形成条件决定的图像位置形成调色剂像。
搬运再次开始部75在从延缓时间决定部63被输入延缓时间的情况下,即使在成为再次开始时刻之前未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输入纸张停止信号的情况下,当在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的时间点(第3时间点)之前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被输入纸张停止信号的情况下,也驱动定时辊31,开始纸张的搬运。由此,纸张晚了延迟时间地被搬运到转印位置X,在比由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图像形成条件决定的图像位置向下游侧偏离与延迟时间相当的距离的位置形成调色剂像。延迟时间是从再次开始时刻起至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被输入纸张停止信号时为止的期间的时间。与延迟时间相当的距离为对延迟时间乘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进而,搬运再次开始部75将延迟时间输出到图像形成控制部57。
搬运再次开始部75即使在从延缓时间决定部63被输入延缓时间的情况下,当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之前未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输入纸张检测信号的情况下,当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时,也停止驱动图像形成部140以及供纸部150,将出错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60A。出错画面例如包含通知纸张在搬运路径中卡住这一情况的出错消息。另外,搬运再次开始部75在未从延缓时间决定部63输入延缓时间的情况下,如果在再次开始时刻之前未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输入纸张检测信号,则当再次开始时刻时,停止驱动图像形成部140以及供纸部150,将出错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60A。
图像形成控制部57包括变更部77。图像形成控制部57在形成多页各自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按照以转印调色剂像的纸张的尺寸确定的图像形成间隔形成调色剂像。变更部77根据被输入延迟时间这一情况,使根据接下来的页的印字数据而开始调色剂像的形成的曝光开始时刻晚与延迟时间相应的时间。例如,决定在设计上导出的最短的纸张间隔以及能够容许的最小的纸张间隔。关于在设计上导出的最短的纸张间隔,由于在定时辊31处纸张的间隔最短,所以是针对供纸盒35以准备时间DT1的最大值供给在先的纸张并以准备时间DT1的最小值供给接下来的纸张的情况下的、定时辊31处的在先的纸张与接下来的纸张的间隔。将把纸张搬运在设计上导出的最短的纸张间隔的距离的时间设为最短间隔时间,将把纸张搬运能够容许的最小的纸张间隔的距离的时间设为最小间隔时间。当延迟时间为最短间隔时间以上时,存在无法维持纸张间隔的情况。因此,将从延迟时间减去最短间隔时间而得到的值作为为了回避在先的纸张与接下来的纸张重叠而所需的补正值而设定为重叠回避值。而且,为了确保能够容许的最小的纸张间隔,将对重叠回避值加上最小间隔时间而得到的值决定为用于变更曝光开始时刻的补正时间。图像形成控制部57将接下来的曝光开始时刻变更为晚了补正时间的时刻。由此,在连续地搬运纸张的情况下,即使在纸张的搬运晚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发生延迟的纸张与其接下来搬运的纸张在搬运路径中碰撞或者重叠。
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像形成处理是通过MFP100所具备的CPU111执行存储于ROM113、HDD116或者CD-ROM119A的图像形成程序而利用CPU111执行的处理。参照图5,CPU111设定动作模式(步骤S01)。依照用户输入到操作部160B的操作而将动作模式设定为通常模式和效率模式中的某一模式。此外,也可以将动作模式默认地设定为效率模式和通常模式中的某一模式。在此,以动作模式被设定为效率模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接下来的步骤S02中,根据数据和打印条件生成印字用数据,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3。在步骤S03中,根据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后处理条件来判断后处理是否为第2种类的处理。在此,分类处理、冲孔处理以及装订处理被预先确定为第1种类,中折处理以及裁切处理被预先确定为第2种类。在由后处理条件决定的后处理为中折处理以及裁切处理的情况下,判断为后处理是第2种类的处理,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4,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5。在步骤S04中,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7。
在步骤S05中,根据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后处理条件决定处理区域,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6。处理区域是纸张中的区域,是在由后处理部155执行后处理的情况下被加工的区域。在利用后处理条件确定出分类处理的情况下,不决定处理区域。在确定出冲孔处理的情况下,将在纸张中被开孔的区域决定为处理区域,在确定出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将被订入订书钉的区域决定为处理区域。
在步骤S06中,决定延缓时间,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7。具体而言,当在步骤S05中未被决定出处理区域的情况下,将从纸张的搬运方向的前端至由按照图像形成条件决定的图像位置确定的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决定为延缓距离,将延缓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决定为延缓时间。当在步骤S05中决定出处理区域的情况下,将在纸张中从处理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后端至由图像位置确定的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决定为延缓距离,将延缓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决定为延缓时间。
在步骤S07中,判断是否决定出曝光开始时刻。曝光开始时刻在后述定时控制处理中被决定。在最初执行步骤S07的情况下,曝光开始时刻未被决定。如果决定出曝光开始时刻,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8,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9。在步骤S09中,将当前时刻决定为曝光开始时刻,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0。在步骤S08中,在成为曝光开始时刻之前成为等待状态,如果当前时刻为曝光开始时刻时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0。曝光开始时刻是曝光头21Y对感光体鼓23Y开始静电潜像的形成的第1时间点的时刻。
在步骤S10中,开始调色剂像的形成,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1。具体而言,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以及驱动辊33C,根据印字用数据开始调色剂像的形成。
在步骤S11中,决定再次开始时刻。再次开始时刻是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从调色剂搬运时间T1减去纸张搬运时间T2而得到的调整时间T3的第2时间点的时刻。调色剂搬运时间T1为预先确定的固定值,是从曝光头21Y对感光体鼓23Y开始静电潜像的形成起至调色剂像到达转印位置X为止的时间。纸张搬运时间T2为预先决定的固定值,是从定时辊31开始驱动起至定时辊31搬运的纸张的前端到达至转印位置X为止的时间,为纸张搬运距离L2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12中,决定供纸盒,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3。从供纸盒35、35A、35B之中决定由图像形成条件确定的供纸盒。在此,以决定供纸盒35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然后,决定纸张搬运时刻(步骤S13),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4。纸张搬运时刻是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时间DDT之前时的时刻。时间DDT是从剩余时间T5减去准备时间DT1的最大值以及停止时间ST而得到的时间。剩余时间T5是从调色剂搬运时间T1减去纸张搬运时间T2而得到的时间。准备时间DT1是作为用于将纸张从供纸盒35搬运至定时传感器39的时间而在设计上被确定的时间,具有规定的范围。
在步骤S14中,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纸张搬运时刻。在当前时刻成为纸张搬运时刻之前为等待状态(在步骤S14中为否),如果当前时刻成为纸张搬运时刻时(在步骤S14中为是),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5。在步骤S15中,开始纸张的搬运,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6。具体而言,驱动取出辊36,取出收纳于供纸盒35的纸张,驱动供纸辊37,沿着搬运路径将纸张搬运至定时辊31。
然后,执行定时控制处理(步骤S16),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7。在步骤S17中,判断定时控制处理的结果,判断图像形成部140以及供纸部150是否停止。如果停止,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8,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9。在步骤S19中,判断是否存在接下来的页的印字数据。如果存在接下来的页的印字数据,则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03,如果不是这样,则结束处理。在步骤S18中,将出错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60A,结束处理。出错画面例如包含通知纸张在搬运路径卡住这一情况的消息。
图6是示出定时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定时控制处理是在图5的步骤S16中执行的处理。在执行定时控制处理之前的阶段,开始基于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调色剂像的形成,开始基于供纸部150的纸张的搬运。参照图6,CPU111判断定时传感器39是否检测到纸张(步骤S21)。如果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2,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6。
在步骤S36中,判断动作模式是否被设定为效率模式。如果动作模式被设定为效率模式,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7,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9。在步骤S37中,判断是否决定出延缓时间。在图5的步骤S06中,如果决定有延缓时间,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8,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9。在步骤S38中,将比较时刻设定为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后的时刻,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40。在步骤S39中,将比较时刻设定为再次开始时刻,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40。在步骤S40中,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比比较时刻晚。如果当前时刻比比较时刻晚,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5,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1。
在步骤S22中,使纸张的前端停止在定时辊31的位置,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3。具体而言,在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起经过了第1停止时间的时间点,使供纸辊37停止。在步骤S23中,决定停止时刻,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4。将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起预先决定的停止时间ST后的时刻决定为停止时刻。在步骤S24中,判断停止时刻是否比再次开始时刻早。再次开始时刻是在图5的步骤S11中决定的时刻。如果停止时刻比再次开始时刻早,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5,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8。
在步骤S25中,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再次开始时刻。在当前时刻成为再次开始时刻之前为等待状态(在步骤S25中为否),如果当前时刻成为再次开始时刻时(在步骤S25中为是),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6。在步骤S26中,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7。具体而言,驱动定时辊31。由此,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纸张被搬运到转印位置X,在由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图像形成条件确定的图像位置形成调色剂像。
在步骤S27中,决定曝光开始时刻,使处理返回到图像形成处理。如果没有纸张的延迟,则曝光开始时刻是按照与纸张的尺寸对应的间隔来设定的时刻。因此,在处理从步骤S26进入的情况下的步骤S27中,将从当前设定的曝光开始时刻起预先决定的时间后的时刻决定为新的曝光开始时刻。
另一方面,处理进入到步骤S28的情况是停止时刻超过了再次开始时刻的情况。在步骤S28中,判断动作模式是否被设定为效率模式。如果动作模式被设定为效率模式,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9,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5。在步骤S29中,判断是否决定出延缓时间。在图5的步骤S06中,如果决定出延缓时间,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0,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5。在步骤S35中,使图像形成部140以及供纸部150停止,使处理返回到图像形成处理。
在步骤S30中,判断停止时刻是否比从再次开始时刻起延缓时间后的第2时间点早。如果停止时刻比第2时间点早,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1,但如果不是这样,则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5。在步骤S31中,将警告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60A,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2。警告画面例如包含通知图像偏离地形成这一情况的消息。在步骤S32中,与步骤S26同样地,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3。然后,决定延迟时间(步骤S33),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4。在步骤S33中,将从再次开始时刻起至停止时刻为止的时间决定为延迟时间。在步骤S34中,执行曝光开始时刻变更处理,使处理返回到图像形成处理。
图7是示出曝光开始时刻变更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参照图7,CPU111决定重叠回避值(步骤S41)。将从延迟时间减去最短间隔时间而得到的值设定为重叠回避值。最短间隔时间例如是关于供纸盒35以准备时间DT1的最大值供给在先的纸张而以准备时间DT1的最小值供给接下来的纸张的情况下的、在先的纸张与接下来的纸张的间隔。
然后,决定补正时间(步骤S42)。将对重叠回避值加上最小间隔时间而得到的值决定为用于变更曝光开始时刻的补正时间。最小间隔时间为作为能够容许的最小的纸张间隔而预先确定的值。然后,将接下来的曝光开始时刻变更为晚了补正时间的时刻(步骤S43),使处理返回到定时控制处理。
图8是示出警告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8,警告画面300包括用于识别成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任务的任务编号“AA”、以及用于识别任务所包含的多页中的产生了图像的偏离的页的页编号“BB”。由此,用户能够从形成有图像的多张纸张之中容易地确定图像偏离地形成的纸张。
<第1实施例>
图9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按路径的距离以及搬运时间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9,调色剂像的搬运路径是搬运调色剂像的路径(调色剂搬运距离L1),是从感光体鼓23Y被曝光的位置至转印位置X为止的路径。调色剂搬运距离L1被设定为300mm,调色剂搬运时间T1为1000ms。在此,将调色剂搬运速度S设为300mm/s。纸张路径1是从定时辊31至转印位置X为止的路径(纸张搬运距离L2)。纸张搬运距离L2被设定为100mm,纸张搬运时间T2为333ms。
纸张路径2是搬运纸张的路径,是从定时传感器39至定时辊31为止的路径。纸张路径2的距离被设定为50mm。纸张的前端在纸张路径2上移动的时间为100ms。将纸张搬运速度SS设为500mm/s。
纸张路径3是搬运纸张的路径,是从供纸盒35至定时传感器39为止的路径。与供纸盒35对应的纸张路径2的距离被设定为130mm。在纸张路径2搬运纸张的准备时间DT1确定为270ms以上且300ms以下。
图10是示出在实施例中预先确定的间隔的值的图。参照图10,将曝光开始时刻的间隔设为850ms。曝光开始时刻的间隔是对纸张开始调色剂像的形成的第1曝光开始时刻与对接下来的纸张开始调色剂像的形成的第2曝光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曝光开始时刻的间隔由纸张的尺寸和纸张间隔确定。作为纸张间隔,将第2停止时间设为50ms,将容许的最低值设为20ms。第2停止时间是从纸张到达定时辊31起至定时辊31能够搬运的状态为止的时间。
图11是示出纸张的按事件的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的图。在此,以搬运收纳于供纸盒35的纸张的情况为例而示出。参照图11,从曝光开始时刻起在217ms开始收纳于供纸盒35的纸张的搬运。定时传感器39从曝光开始时刻起最早在487ms检测纸张,最晚在517ms检测纸张。将纸张从定时辊31搬运至定时传感器39的时间为100ms,所以纸张从曝光开始时刻起最早在587ms到达定时辊31,最晚在617ms到达定时辊31。
使供纸辊37停止的定时设为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起第1停止时间即110ms后。因此,从曝光开始时刻起最早在597ms供纸辊37停止,最晚在627ms供纸辊37停止。供纸辊37将纸张从定时传感器39搬运至定时辊31的时间为100ms,所以供纸辊37在纸张到达定时传感器39起10ms后停止。因此,从供纸辊37至定时辊31为止存在于路径中的纸张的长度比路径长长出供纸辊37将纸张搬运10ms的长度,所以纸张挠曲。
调色剂搬运时间T1为1000ms,纸张搬运时间T2为333ms,所以由定时辊31再次开始搬运纸张的再次开始时刻为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了667ms时。由此,在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了1000ms的时间点,纸张的前端到达转印位置X。另外,将从纸张到达定时辊31起至成为定时辊31能够搬运纸张的状态为止的第2停止时间设为50ms。因此,第1停止时间与第2停止时间有10ms重叠,所以停止时间ST为150ms。
进而,由定时辊31搬运的纸张的后端通过定时传感器39是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1200ms之后。将纸张搬运从定时辊31至定时传感器39为止的距离(50mm)的时间为167ms。1200ms是对搬运开始的时间667ms加上搬运纸张的时间700ms进而减去167ms而得到的值。另外,由定时辊31搬运的纸张的后端通过定时辊31是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1367ms后。1367ms是对搬运开始的时间667ms加上搬运纸张的时间700ms而得到的值。
图12是示出纸张不发生延迟的情况下的各部件的状态以及纸张的位置的图。参照图12,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217ms后供纸辊37进行驱动。然后,当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517ms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第1纸张时,在此后110ms后的627ms,供纸辊37停止。在从供纸辊37停止的10ms前的在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的617ms,第1纸张到达定时辊31。接下来,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000ms后,调色剂像到达转印位置X,但在比其早333ms时(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667ms后),定时辊31进行驱动,再次开始第1纸张的搬运。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至1367ms之前由定时辊31搬运第1纸张。此时,定时传感器39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至1200ms之前检测第1纸张。
另一方面,关于接下来的第2纸张,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067ms后,供纸辊37进行驱动,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337ms后,定时传感器39检测第2纸张。定时传感器39检测第2纸张是从定时传感器39最后检测第1纸张之后137ms后。
然后,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447ms后,供纸辊37停止。在供纸辊37停止的10ms前的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的1437ms时,第2纸张到达定时辊31。第2纸张到达定时辊31是从第1纸张通过定时辊31起70ms后。因而,作为在设计上导出的最短的纸张间隔的最短间隔时间为70ms。接下来,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850ms后,调色剂像到达转印位置X,但在比其早333ms时,定时辊31进行驱动,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在动作模式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在再次开始时刻之前定时辊31不是能够搬运纸张的状态,则判断为出错。
在动作模式为效率模式的情况下,在将从纸张的前端至图像位置为止的空白区域的纸张的搬运方向的距离设为24mm的情况下,当将富余距离设为2mm时,延缓距离为22mm。延缓时间为将延缓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所以为73ms。因此,如果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73ms之前定时辊31是能够搬运纸张的状态,则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但如果定时辊31不是能够搬运纸张的状态,则判断为出错。停止时间ST为150ms,所以如果在比再次开始时刻早77ms之前(从曝光开始时刻起590ms后),由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则继续纸张的搬运,但如果在比再次开始时刻早77ms之前由定时传感器39没检测到纸张,则判断为出错。
在效率模式的情况下,在延迟时间为73ms的情况下,调色剂像向纸张的搬运方向偏离22mm(73ms×300mm/s)而形成,纸张的空白从前端起为2mm。这样,纸张中的调色剂像的配置与由图像形成条件确定的配置不同,但调色剂像的全部形成于纸张。在纸张的从搬运方向的前端起2mm的区域不形成调色剂像,所以能够有助于定影辊对32中的纸张的分离,能够防止在转印位置X转印了调色剂的纸张缠绕于定影辊对32。
在纸张的搬运发生延迟的情况下,当将接下来的曝光开始时刻设为从先前的曝光开始时刻起850ms后时,存在在延迟的纸张通过定时辊31之前,后续的纸张抵达定时辊31的情况。例如,在纸张的搬运延迟的时间为与延缓时间相同的73ms的情况下,延迟时间为73ms。在延迟时间为73ms的情况下,延迟的纸张通过定时辊31的时刻为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440ms(1367ms+73ms)后。接着延迟的纸张之后的后续的纸张存在从自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850ms后的第2曝光开始时刻起最短在587ms到达定时辊31的情况。从第2曝光开始时刻起587ms后的时刻为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437ms。因此,延迟的纸张与后续的纸张在定时辊31处重叠与3ms相当的长度。纸张重叠的时间3ms能够利用延迟时间(73ms)与最短间隔时间(70ms)之差求出。因此,在将纸张间隔的最小值设为20ms的情况下,需要使第2曝光开始时刻晚将纸张间隔的最小值即20ms与用于回避重叠的3ms相加而得到的23ms。另外,在延迟时间为50ms以下的情况下,即使不补正第2曝光开始时刻也能够确保纸张间隔的最小值即20ms。
图13是示出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的各部件的状态以及纸张的位置的图。在此,以将延迟时间设为73ms的情况为例而示出。参照图13,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217ms后供纸辊37进行驱动。然后,当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590ms后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第1纸张时,在此后110ms后的700ms,供纸辊37停止。在供纸辊37停止的10ms前、即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690ms,第1纸张到达定时辊31。接下来,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000ms后,调色剂像到达转印位置X,但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740ms后,定时辊31进行驱动,再次开始第1纸张的搬运。延迟时间为73ms,所以调色剂像偏离与延迟时间相当的22mm地形成于纸张。
第1纸张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至1440ms之前由定时辊31搬运。此时,定时传感器39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至1273ms之前检测第1纸张。
延迟时间为73ms,所以第2曝光开始时刻延迟23ms。因此,关于接下来的第2纸张,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090ms后,供纸辊37进行驱动,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360ms后,定时传感器39检测第2纸张。定时传感器39检测第2纸张是从定时传感器39最后检测到第1纸张起87ms后。
然后,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470ms后,供纸辊37停止。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460ms(供纸辊37停止的10ms前),第2纸张到达定时辊31。第2纸张到达定时辊31是第1纸张通过定时辊31后20ms后。接下来,在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1873ms后,调色剂像到达转印位置X,但在比其早333ms时,定时辊31进行驱动,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
在这样第1纸张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延迟73ms的情况下,当将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850ms后的时刻设为第2曝光开始时刻时,将第2曝光开始时刻变更为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873ms后的时刻。由此,作为第1纸张与第2纸张的间隔,至少能够确保20ms。
此外,关于纸张,在即使从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850ms纸张也未到达定时辊31的情况下,在从自第1曝光开始时刻起667ms后的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而被判定为出错之前,延长第2曝光开始时刻,在定时传感器39检测到纸张的时间点决定补正值,决定第2曝光开始时刻即可。
<第1变形例>
第1变形例中的MFP100容许图像的缺失。
图14是示出第1变形例中的MFP所具备的CPU所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14所示的功能与图4所示的功能不同的点在于追加有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这一点和图像位置决定部61被变更为图像位置决定部61A这一点。其它功能与图4所示的功能相同,所以在此不重复说明。
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根据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的印字用数据,在纸张中决定不能删除区域。不能删除区域是根据印字用数据打算将调色剂像形成于纸张的纸张中的区域,是需要作为调色剂像而形成于纸张的区域。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将印字用数据和不能删除区域输出到图像位置决定部61A。
图像位置决定部61A根据印字用数据和不能删除区域,预测不能删除区域的纸张中的位置,将预测出的纸张中的位置决定为图像位置。图像位置决定部61A将所决定的图像位置输出到延缓时间决定部63。
图15是示出第1变形例中的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的详细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参照图15,第1变形例中的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包括分割部81以及调色剂状态决定部83。分割部81将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的印字用数据沿副扫描方向分割为多个矩形区域,将多个矩形区域输出到调色剂状态决定部83。
调色剂状态决定部83根据印字用数据,针对多个矩形区域的每个矩形区域计算调色剂占有率。调色剂占有率是像素值为1以上的像素所占的比例。印字用数据具有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这4个种类,所以调色剂状态决定部83利用4个印字用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印字用数据计算像素值为1以上的像素占区域的比例。另外,调色剂状态决定部83针对多个矩形区域的每个矩形区域决定最大浓度。印字用数据具有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这4个种类,所以调色剂状态决定部83以4个印字用数据的全部为对象,决定最大浓度。
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将多个矩形区域中的、调色剂占有率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上的区域、或者最大浓度为规定的阈值TH2以上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将所决定的1以上的删除附加区域输出到图像位置决定部61A。
<第2实施例>
图16是示意地示出第1变形例中的印字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6中,示出了将调色剂像重叠于纸张的状态。纸张的左右方向为搬运纸张的副扫描方向。纸张的左边为搬运方向的前端。以阴影示出了调色剂像的区域。将纸张沿副扫描方向分割而确定11个区域。在此,分割为将副扫描方向的长度设为20mm的区域。以下,对11个区域从左起依次标注1~11的区域编号而示出。
图17是示出多个区域的调色剂分布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17,针对图16所示的11个区域的每个区域,示出调色剂占有率、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自的调色剂浓度的最大值。调色剂占有率是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的调色剂浓度为1以上的像素值所占的比例。在第1变形例中,将不能删除区域设为调色剂占有率为15%以上的区域、或者最大浓度为200以上的区域。在此,区域编号3~9相当于不能删除区域。
图18是示出在纸张发生了延迟的情况下形成的调色剂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18,从自纸张的搬运方向前端起2mm的位置起包括区域3~11的图像。因而,不能删除区域的调色剂像全部形成于纸张。另外,在从纸张的搬运方向前端至2mm为止的区域形成区域编号2的调色剂像,但区域编号2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占有率为5%,黑色(K)的调色剂的最大浓度为“10”,青色(C)的调色剂的最大浓度为“5”,为规定的阈值20以下。因此,能够降低在纸张中形成有区域编号2的调色剂像的部分缠绕于定影辊对32的概率。
<第2变形例>
第2变形例中的MFP100是变更了第1变形例中的MFP100的延缓时间决定部63而成的。具体而言,将形成于纸张的图像的偏离的容许量分类为多个等级,预先准备用于设定等级的等级设定画面。延缓时间决定部63将等级设定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60A,决定直至用户依照等级设定画面选择出的等级为止容许图像的偏离的延缓时间。例如设置容许图像缺失的偏离的第1等级、不容许图像缺失的偏离的第2等级以及禁止图像的偏离的第3等级。
延缓时间决定部63在选择了等级1的情况下,决定第1变形例所示的延缓时间。即,将多个矩形区域中的、调色剂占有率为规定的阈值TH1以上的区域、或者最大浓度为规定的阈值TH2以上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将从自纸张的搬运方向的前端至不能删除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减去富余距离而得到的距离决定为延缓距离,将把延缓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决定为延缓时间。
延缓时间决定部63在选择了等级2的情况下,将从自纸张的搬运方向的前端至由图像位置确定的区域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减去富余距离而得到的距离决定为延缓距离,将延缓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值决定为延缓时间。
延缓时间决定部63在选择了等级3的情况下,不设定延缓时间。
此外,在等级1中,也可以是用户设定阈值TH1以及阈值TH2。
图19是示出等级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19,等级设定画面包括表示“容许大的偏离”的文字的按钮、表示“容许小的偏离”的文字的按钮以及表示“禁止”的文字的按钮。
延缓时间决定部63在被指示表示“容许大的偏离”的文字的按钮的情况下选择等级1,当被指示表示“容许小的偏离”的文字的按钮时,选择等级2,当被指示表示“禁止”的文字的按钮时,选择等级3。延缓时间决定部63决定与由用户选择出的等级相应的延缓时间。
<第3变形例>
第3变形例中的MFP100是在第1变形例中的MFP100中对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进行变形而成的。
图20是示出第3变形例中的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的详细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参照图20,第3变形例中的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A包括基底区域检测部85。基底区域检测部85检测基底区域。基底区域是成为文字等的背景的区域,是与周边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同或像素值的差为规定的值以下的区域。例如,使用微分滤波器对印字用数据进行微分,生成边缘图像,将边缘图像的像素值为“0”或者规定的值以下的像素的集合检测为基底区域。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A将基底区域以外的部分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59将印字用数据和不能删除区域输出到图像位置决定部61。
基底区域不包含文字,所以多数情况下不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所以即使基底区域的图像不形成于纸张,无法传递信息的可能性也低。
<第4变形例>
在第4变形例中的MFP100中,搬运再次开始部75当从延缓时间决定部63被输入延缓时间时在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之前定时辊31不会成为能够搬运纸张的状态的情况、或者当未从延缓时间决定部63被输入延缓时间时在成为再次开始时刻之前定时辊31不会成为能够搬运纸张的状态、而之后定时辊31成为能够搬运纸张的状态的情况下,对图像形成控制部57输出再次形成指示,即使在再次开始时刻后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被输入纸张检测信号也不驱动定时辊31。
在该情况下,图像形成控制部57在从搬运控制部67被输入再次形成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以及驱动辊33C,根据从印字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的印字用数据,使与先形成的调色剂像相同的调色剂像形成于中间转印带30上,将调色剂像搬运到转印位置X。图像形成控制部57将图像形成单元20Y开始调色剂像的形成的新的曝光开始时刻(第1时间点)输出到搬运控制部67。
进而,搬运再次开始部75当在将再次形成指示输出到图像形成控制部57之后从图像形成控制部57被输入新的曝光开始时刻(第1时间点)的情况下,决定从曝光开始时刻起经过了调整时间T3的新的再次开始时刻(第2时间点)。然后,当在成为再次开始时刻之前从等待位置检测部73输入纸张检测信号的情况下,当成为再次开始时刻时,驱动定时辊31,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由此,纸张被搬运到转印位置X,调色剂像形成于由打印条件所包含的图像形成条件确定的图像位置。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MFP100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决定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的图像位置,根据图像位置来决定延缓时间,使比转印位置X靠上游的定时辊31停止,在定时辊31保持纸张的状态下的纸张的位置(等待位置)使纸张停止,在从对感光体鼓23Y开始调色剂像的形成的曝光开始时间点(第1时间点)起经过纸张搬运时间T2的再次开始时刻(第2时间点),驱动定时辊31,再次开始停止的纸张的搬运。另外,即使在在再次开始时刻无法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的情况下,当在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之前能够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的情况下,也将纸张搬运到转印位置X。因此,即使在再次开始时刻无法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的情况下,当在从再次开始时刻起经过延缓时间之前能够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的情况下,也将纸张搬运到转印位置X,所以即使纸张向转印位置X的到达晚了,也在与图像位置不同的位置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上。另外,由于纸张向转印位置X的到达的延迟处于根据图像位置而决定的延缓时间以内,所以能够使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于纸张。因而,即使在纸张发生延迟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调色剂浪费地被消耗,并且防止图像形成时间变长。
另外,将如下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所述时间为将自纸张的下游侧的前端至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减去预先决定的富余距离而得到的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时间,所以能够形成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全部图像。
另外,当在图像形成条件中确定后处理条件的情况下,决定处理区域,将把从处理区域的下游侧的位置至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除以调色剂搬运速度S而得到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所以能够避免形成于纸张的图像被加工。
另外,根据从再次开始时刻起至纸张到达等待位置为止的延迟时间,变更接下来的曝光开始时刻,所以能够避免延迟的纸张与接下来的纸张重叠。
另外,第1变形例中的MFP100将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从下游朝向上游的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决定打算在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形成的调色剂的状态,将多个区域中的调色剂的状态被预先决定的状态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将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图像位置。因此,多个区域中的调色剂的状态被预先决定的区域被决定为图像位置,所以能够尽可能增长延缓时间。
另外,第2变形例中的MFP100从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中将浓度差为规定值以下的基底区域以外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将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图像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增长延缓时间。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在所有的点是例示,并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说明示出,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含与专利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形成控制部件,使调色剂像形成于像承载体,将形成于所述像承载体的调色剂像在搬运路径中的转印位置转印到在所述搬运路径中正进行搬运的纸张;
图像位置决定部件,决定图像位置,该图像位置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
延缓时间决定部件,根据所述图像位置来决定延缓时间;以及
搬运控制部件,使所述纸张在比所述转印位置靠上游的等待位置停止,在从对所述像承载体开始形成调色剂像的第1时间点起经过规定时间的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所述纸张的搬运,
所述搬运控制部件即使无法在所述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只要能够在从所述第2时间点起经过所决定的所述延缓时间之前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也将所述纸张搬运到所述转印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将所述搬运控制部件搬运纸张从自所述纸张的下游侧的前端至所述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减去规定的距离而得到的距离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后处理部件,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加工;以及
处理区域决定部件,在纸张中决定成为由所述后处理部件加工的对象的处理区域,
在所述处理区域被决定的情况下,所述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将所述搬运控制部件搬运纸张从所述处理区域的上游侧的位置至所述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在由所述后处理部件进行的加工为第1种类的情况下决定延缓时间,而在由所述后处理部件进行的加工为与所述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的情况下不决定延缓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后处理部件,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后处理;
处理区域决定部件,在纸张中决定成为由所述后处理部件进行后处理的对象的处理区域,
在所述处理区域被决定的情况下,所述延缓时间决定部件不决定延缓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操作受理部件,受理由用户进行的操作;以及
模式切换部件,依照受理的所述操作来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和效率模式中的任意模式,
在切换为所述效率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延缓时间决定部件决定延缓时间,而在切换为所述通常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延缓时间决定部件不决定延缓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部件根据从所述第2时间点起至能够再次开始在所述等待位置停止的纸张的搬运为止的延迟时间,变更对所述像承载体开始形成接下来的调色剂像的时间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分割部件,在从下游朝向上游的方向上将打算形成于纸张的所述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
调色剂状态决定部件,决定打算在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形成的调色剂的状态;以及
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件,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调色剂的状态为预先确定的状态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
所述图像位置决定部件将所述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所述图像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件,该不能删除区域决定部件从打算形成于纸张的所述图像中将浓度差为规定值以下的基底区域以外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
所述图像位置决定部件将所述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所述图像位置。
10.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该图像形成装置使调色剂像形成于像承载体,将形成于所述像承载体的调色剂像在搬运路径中的转印位置转印到在所述搬运路径中正进行搬运的纸张,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图像位置决定步骤,决定图像位置,该图像位置表示打算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在纸张中的位置;
延缓时间决定步骤,根据所述图像位置来决定延缓时间;以及
搬运控制步骤,使所述纸张在比所述转印位置靠上游的等待位置停止,在从对所述像承载体开始形成调色剂像的第1时间点起经过规定时间的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所述纸张的搬运,
所述搬运控制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即使无法在所述第2时间点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只要能够在从所述第2时间点起经过所决定的所述延缓时间之前再次开始纸张的搬运,也将所述纸张搬运到所述转印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延缓时间决定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在所述搬运控制步骤中搬运纸张从自所述纸张的下游侧的前端至所述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减去规定的距离而得到的距离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后处理部件,该后处理部件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加工,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处理区域决定步骤,在该处理区域决定步骤中,在纸张中决定成为由所述后处理部件加工的对象的处理区域,
所述延缓时间决定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处理区域被决定的情况下,将在所述搬运控制步骤中搬运纸张从所述处理区域的上游侧的位置至所述图像位置为止的距离的时间决定为延缓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延缓时间决定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由所述后处理部件进行的加工为第1种类的情况下决定延缓时间,而在由所述后处理部件进行的加工为与所述第1种类不同的第2种类的情况下不决定延缓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后处理部件,该后处理部件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后处理,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处理区域决定步骤,在该处理区域决定步骤中,在纸张中决定成为由所述后处理部件进行后处理的对象的处理区域,
所述延缓时间决定步骤包括在所述处理区域被决定的情况下不决定延缓时间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操作受理部件,该操作受理部件受理由用户进行的操作,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模式切换步骤,在该模式切换步骤中,依照受理的所述操作来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和效率模式中的任意模式,
所述延缓时间决定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切换为所述效率模式的情况下决定延缓时间,而在切换为所述通常模式的情况下不决定延缓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从所述第2时间点起至能够再次开始在所述等待位置停止的纸张的搬运为止的延迟时间,变更对所述像承载体开始形成接下来的调色剂像的时间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
分割步骤,在从下游朝向上游的方向上将打算形成于纸张的所述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
调色剂状态决定步骤,决定打算在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形成的调色剂的状态;以及
不能删除区域决定步骤,将所述多个区域中的调色剂的状态为预先确定的状态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
在所述图像位置决定步骤中,将所述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所述图像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
不能删除区域决定步骤,在该不能删除区域决定步骤中,从打算形成于纸张的所述图像中将浓度差为规定值以下的基底区域以外的区域决定为不能删除区域,
所述图像位置决定步骤包括将所述不能删除区域决定为所述图像位置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有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0~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像形成程序,所述计算机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1141062.4A 2016-11-22 2017-11-17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Active CN108089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7044 2016-11-22
JP2016227044A JP2018084651A (ja) 2016-11-22 2016-11-22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9415A CN108089415A (zh) 2018-05-29
CN108089415B true CN108089415B (zh) 2019-11-26

Family

ID=62147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1062.4A Active CN108089415B (zh) 2016-11-22 2017-11-17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6000B2 (zh)
JP (1) JP2018084651A (zh)
CN (1) CN10808941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5786A (en) * 1989-06-28 1990-06-19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plex printing
EP0997788A3 (en) * 1998-10-26 2001-07-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420397A (zh) * 2001-11-20 2003-05-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纸张检测器的图像成形装置
CN102053541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8921A (ja) 1999-02-17 2000-09-05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と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65004A (ja) * 2000-03-15 2001-09-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材料搬送方法及び記録材料搬送制御装置
JP2003167485A (ja) 2001-11-30 2003-06-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給送制御方法
JP2004107014A (ja) * 2002-09-18 2004-04-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9847B2 (ja) 2005-03-31 2011-0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74197B2 (ja) * 2006-05-15 2009-06-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9173A (ja) * 2006-06-29 2008-01-1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8148273A (ja) * 2006-11-15 2008-06-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090080916A1 (en) * 2007-02-12 2009-03-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Xerographic cop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hecking trouble point in the sam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217978B2 (en) * 2007-04-20 2015-1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control a conveyance speed of the sheet to accelerate and/or decelerate without stopping the sheet in a section between a paper feed unit and a transfer unit
JP2011250251A (ja) * 2010-05-28 2011-12-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装置、付加画像合成方法および付加画像合成プログラム
JP2015014697A (ja) * 2013-07-05 2015-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41206A (ja) * 2014-01-27 2015-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制御方法
JP2015176010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制御装置、定着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84651A (ja) 2014-03-26 2015-10-2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14831A (ja) * 2014-07-03 2016-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6065962A (ja) 2014-09-24 2016-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5786A (en) * 1989-06-28 1990-06-19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plex printing
EP0997788A3 (en) * 1998-10-26 2001-07-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420397A (zh) * 2001-11-20 2003-05-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纸张检测器的图像成形装置
CN102053541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43560A1 (en) 2018-05-24
CN108089415A (zh) 2018-05-29
US10496000B2 (en) 2019-12-03
JP2018084651A (ja)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11150A (en) Copier/printer with improved productivity
JP20081345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30546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0344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後処理警告方法および後処理設定方法
JP61118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852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9535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08941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JP20081022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22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7901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233764A (ja) 印刷画像検品システム、印刷画像検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850220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と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49405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0197781A (ja) 複写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85412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31698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method that paper does not stop in registration roller position
JP44822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26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00448B2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22671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921594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482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
JP4507626B2 (ja) 画像出力装置、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画像出力システム
JP20061516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情報設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