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32846B -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32846B
CN108032846B CN201711378130.9A CN201711378130A CN108032846B CN 108032846 B CN108032846 B CN 108032846B CN 201711378130 A CN201711378130 A CN 201711378130A CN 108032846 B CN108032846 B CN 108032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icycle
rod
dovetai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781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32846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 Xiuq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3781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32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3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2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32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2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3/00Vehicle-manoeuvring devices separate from the vehicle
    • B60S13/02Turntables; Traver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轮子的中间连接轮轴,搁车板的下面连接轮轴,轮轴的两侧分别连接竖杆;所述搁车板与水平面平行,不能绕轮轴转动。本发明成本低,效率高,解决了专人短途移动共享单车时费工费力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搬运的效率,并能有效防止在移动共享单车时,硬拖单车后轮,造成损坏单车的行为。

Description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搬运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共享单车的停车比较杂乱,需要有专人将车子移动摆放整齐,移动车子时,由于车子的后轮已经上了锁,只能提起后轮,移动前轮,但是由于摆放车子的工作量太大,这样提起后轮时间一长,手臂就非常劳累,只能硬拖着后轮进行移动摆放车子,这样就造成共享单车轮胎的损坏,这是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两个轮子的中间连接轮轴,搁车板的下面连接轮轴,轮轴的两侧分别连接竖杆;所述搁车板与水平面平行,不能绕轮轴转动。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摆放装置,进一步的,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两根竖杆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为横杆。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进一步的,竖杆的两侧分别通过伸缩弹簧杆连接支撑架;搁车板的后端下面连接翘起装置;翘起装置连接复位装置;搁车板的后端设置复位脚踏。所述搁车板能绕轮轴转动。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共享单车的挪车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由主杆的同一侧设置支撑支杆和翘起支杆,翘起支杆紧贴梯形平板的腰,并能进行自由滑动。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共享单车的摆放整理工具,进一步的,支撑支杆和翘起支杆都要大于伸缩弹簧杆的原长。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进一步的,翘起支杆比支撑支杆长10%-20%。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单车的搬运摆放工具,进一步的,伸缩弹簧杆处于非伸缩状态时,两个支撑支杆的间距小于搁车板的宽度。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翘起装置包括梯形平板,豁口,燕尾凹槽,靠近梯形平板的长边的腰分别有豁口,所述豁口与翘起支杆相互对应,即豁口与翘起支杆相互吻合,梯形平板的两个豁口之间设置燕尾凹槽。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自行车的搬运设备,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移动杆,挡片,燕尾凸起;两个移动杆中间连接第二弹簧,移动杆的侧面为燕尾凸起,与梯形平板上的燕尾凹槽相互对应。两个移动杆中间的燕尾凸起由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燕尾凸起和第二弹簧插入到所述燕尾凹槽中,两个移动杆的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设置挡片。第二弹簧处于非伸缩的状态时,挡片紧靠豁口的外侧面。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自行车的移车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脚踏由脚踏板下端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下面连接倒梯形插板组成,所述倒梯形插板能插入到两个移动杆中间。
进一步的,翘起支杆的端头为圆弧形凸起,梯形平板的两个豁口的表面和挡片为圆弧形凹面,挡片和豁口的表面的圆弧形凹面与翘起支杆的端头的圆弧形凸起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移动杆,挡片,燕尾凸起;两个移动杆中间连接第二弹簧,移动杆的侧面为燕尾凸起,与梯形平板上的燕尾凹槽相互对应。两个移动杆中间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燕尾凸起插入到所述燕尾凹槽中,两个移动杆的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设置挡片;第二弹簧处于非伸缩的状态时,挡片紧靠豁口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移动杆,燕尾凸起;两个移动杆中间连接第二弹簧,移动杆的侧面为燕尾凸起,与梯形平板上的燕尾凹槽相互对应。两个移动杆中间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第二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移动杆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翘起装置包括燕尾凹槽梯形平板,豁口,凹口,缺口;由梯形平板的长边的上面有缺口,缺口上表面有燕尾凹槽,所述燕尾凸起插入到所述燕尾凹槽中,移动杆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第二弹簧连接,第二弹簧处于非伸缩状态时,移动杆与缺口形成豁口,所述豁口与翘起支杆相互对应;梯形平板的中间有一个凹口。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脚踏由脚踏板下端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下面连接倒梯形插板组成,所述倒梯形插板插入到两个移动长块中间。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移动杆的靠近连接第二弹簧的端头可以设为两个相对的斜面,形成一个倒梯形缺口。
进一步的,燕尾凹槽上面设置滑道,滑道上面均匀设置定滑轮,移动杆的燕尾凸起可以在滑道上来回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套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位于所述搁车板的上面。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竖杆上端分别连接与支撑架平行的直杆,两根直杆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为横杆。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竖杆上端分别连接与支撑架平行的直杆,两根直杆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为弹力绳。
进一步的,所述搁车板靠近支撑支杆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斜面与搁车板的上表面的角为α,角α为30°-45°。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竖杆上端分别连接与支撑架平行的直杆,每根直杆的顶端都连接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弹力绳,且弹力绳的两端都固定在同一根直杆上形成一个弹力绳套。
进一步的,梯形平板和移动杆的侧面为圆弧形,并且与所述搁车板的围绕轮子的轮轴转动的圆弧形轨迹平行,翘起支杆的侧面在梯形平板的腰上能自由移动。
进一步的,梯形平板和移动杆的侧面为圆弧形,并且与所述搁车板的围绕轮子的轮轴转动的圆弧形轨迹平行,梯形平板的腰上设置与之圆弧形滑道,翘起支杆的侧面在圆弧形滑道自由滑动。
本发明成本低,效率高,解决了专人短途移动共享单车时费工费力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搬运的效率,并能有效防止在移动共享单车时,硬拖单车后轮,造成损坏单车的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二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方式三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方式三的结构分解图。(为了方便观察去掉了一侧的轮子)
图5为实施方式三的正视图。
图6为实施方式三的局部侧视图。
图7为实施方式四的结构分解图。(为了方便观察去掉了一侧的轮子)
图8为实施方式五的正视图。
图9为实施方式五的侧视图。
图10为实施方式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方式六的正视图。
图12为实施方式七的正视图。
图13为实施方式八的侧视图。
图14为实施方式九的侧视图。
图15为实施方式十的侧视图。
图16为实施方式十一的侧视图。
图17为实施方式十二的局部侧视图。
图18为实施方式十三的局部侧视图。
参见图,1轮子,1.1轮轴,2搁车板,3竖杆,4连接装置,5支撑架,5.1翘起支杆,5.2支撑支杆,5.3主杆,6复位脚踏,6.1脚踏板,6.2支撑杆,6.3倒梯形插板,6.4第三弹簧,7复位装置,7.1移动杆,7.2挡片,7.3燕尾凸起,8翘起装置,8.1燕尾凹槽,8.2豁口,8.4凹口,8.5梯形平板,8.6缺口,9伸缩弹簧杆,10第二弹簧,11固定板,12滑道,13圆弧形滑道,14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两个轮子1的中间连接轮轴,搁车板2的下面连接轮轴1.1,轮轴1.1的两侧分别连接竖杆3;所述搁车板2与水平面平行,不能绕轮轴1.1转动。使用时,将共享单车的后轮提起放置在搁车板2,再推动竖杆3驱动轮子1,和共享单车的龙头驱动前轮,这样就可以进行短途移动车辆,移到指定位置后再将车辆的后轮放置地面上,这样就摆放好车辆了。
实施方式二,参见图2,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两根竖杆3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4连接,所述连接装置4为横杆。横杆的作用可以使得移车装置更稳固,并且也更方便手握横杆去推动轮子1。
实施方式三,参见图3-6,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竖杆3的两侧分别通过伸缩弹簧杆9连接支撑架5;搁车板2的后端下面连接翘起装置8;所述翘起装置8连接复位装置7;所述搁车板2的后端设置复位脚踏6。所述搁车板2能绕轮轴1.1转动。
使用的时候有下列几个步骤:
步骤1,搁车板2为斜坡,共享单车可以利用斜坡移动到搁车板2上。
尤其对于像摩拜单车这样的,车轮的支撑杆6.2比较少的单车,更是可以借助车锁和车轮的辐条的空隙滚动一小段距离,这样就更省力了。
步骤2,用脚踩搁车板2的后端,注意不要踩到复位脚踏6,通过翘起装置8的作用,搁车板2翘起来,并利用支撑架5使得搁车板2保持水平。
步骤3,一只手握横杆驱动轮子1,另一只手握住移动共享单车的龙头,将单车移到指定地点。
步骤4,用脚踩复位脚踏6,将搁车板2放下来形成斜面,再将共享单车通过斜面移到地面上。
所述支撑架5由主杆5.3的同一侧设置支撑支杆5.2和翘起支杆5.1组成。翘起支杆5.1紧贴梯形平板8.5的腰,并能进行自由滑动。伸缩弹簧杆9处于非伸缩状态时,两个支撑支杆5.2的间距小于搁车板2的宽度。
所述翘起装置8包括梯形平板8.5,豁口8.2,燕尾凹槽8.1,靠近梯形平板8.5的长边的腰分别有豁口8.2,所述豁口8.2与翘起支杆5.1相互对应,即豁口8.2与翘起支杆5.1相互吻合,梯形平板8.5的两个豁口8.2之间设置燕尾凹槽8.1。
所述复位装置7包括移动杆7.1,挡片7.2燕尾凸起7.3;两个移动杆7.1中间连接第二弹簧10,移动杆7.1的侧面为燕尾凸起7.3,与梯形平板8.5上的燕尾凹槽8.1相互对应(吻合)。两个移动杆7.1中间的燕尾凸起7.3由第二弹簧10连接,所述燕尾凸起7.3和第二弹簧10插入到所述燕尾凹槽8.1中,两个移动杆7.1的远离第二弹簧10的一端分别设置挡片7.2。第二弹簧10处于非伸缩的状态时,挡片7.2紧靠豁口8.2的外侧面。所述燕尾凹槽8.1和燕尾凸起7.3使得移动杆7.1可以连接在梯形平板8.5上面,并且可以在利用燕尾凹槽8.1和燕尾凸起7.3进行来回移动。第二弹簧10的作用是能使得移动杆7.1被拉开后能恢复原来的状态,并且可以将两个移动杆7.1之间的倒梯形插板6.3挤出去,使得复位脚踏6也能恢复原来的状态。
所述复位脚踏6由脚踏板6.1下端连接支撑杆6.2,支撑杆6.2下面连接倒梯形插板6.3组成,所述倒梯形插板6.3插入到两个移动杆7.1中间。
工作原理:操作者脚踩搁车板2的后端,搁车板2的后端就会朝下移动,而翘起支杆5.1由于伸缩弹簧杆9的作用能紧贴梯形平板8.5的腰,并随着梯形平板8.5的移动,使得与梯形平板8.5的相对位置产生了变化,起始状态是所述翘起支杆5.1位于梯形平板8.5侧面的下端,到最终状态所述翘起支杆5.1在梯形平板8.5的豁口8.2边缘,这时两个翘起支杆5.1间的间距最大,搁车板2的前端可以穿过支撑支杆5.2的间距翘起来,这是翘起支杆5.1就移到了豁口8.2的位置,并和豁口8.2咬合,压在豁口8.2的挡片7.2上面,这样支撑支杆5.2的间距变小,并且小于搁车板2的宽度,这样就可以支撑住搁车板2了。
当需要放下单车的时候,就踩复位脚踏6,这时倒梯形插板6.3插入到两个移动杆7.1中间,所述移动杆7.1向两侧移动,挡片7.2顶起压在其上面的翘起支杆5.1向两侧移动,当与翘起支杆5.1相连的两个支撑支杆5.2分开的宽度大于搁车板2的宽度时,由于搁车板2自身和上面放置的单车的重量,使得搁车板2会绕轮轴1.1转动,形成斜坡,这样就能比较轻松地将单车放置到地面上。
支撑支杆5.2和翘起支杆5.1都要大于伸缩弹簧杆9的原长,翘起支杆5.1比支撑支杆5.2长10%-20%。这样设计翘起搁车板时,更加省力。
实施方式四,参见图7,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所述复位装置7包括移动杆7.1,挡片7.2燕尾凸起7.3;两个移动杆7.1中间连接第二弹簧10,移动杆7.1的侧面为燕尾凸起7.3,与梯形平板8.5上的燕尾凹槽8.1相互对应。两个移动杆7.1中间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由第二弹簧10连接,所述燕尾凸起7.3插入到所述燕尾凹槽8.1中,两个移动杆7.1的远离第二弹簧10的一端分别设置挡片7.2;第二弹簧10处于非伸缩的状态时,挡片7.2紧靠豁口8.2的外侧面。这样设计就可以由于第二弹簧10不在燕尾凹槽8.1的内部,所以使用第二弹簧10的规格就不会因为燕尾凹槽8.1的大小的限制而只能选比较细小规格的弹簧,第二弹簧10的规格选择范围比较大,弹簧的弹力可以更大。
所述翘起支杆的端头为圆弧形凸起,这样翘起支杆与梯形平板8.5的腰接触面就比较小,操作起来更省力。梯形平板的两个豁口的表面和挡片为圆弧形凹面,挡片和豁口的表面的圆弧形凹面与翘起支杆的端头的圆弧形凸起相对应。这样可以使得在挡片顶起翘起支杆时,增大接触面,增强了摩擦力,使得挡片的外侧面与翘起支杆的端头不容易产生相对滑动,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方式五,参见图8-10,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所述复位装置7包括移动杆7.1,燕尾凸起7.3;移动杆7.1的侧面为燕尾凸起7.3,与梯形平板8.5上的燕尾凹槽8.1相互对应。两个移动杆7.1中间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11,两个所述固定板11由第二弹簧10连接。
移动杆7.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
所述翘起装置8包括燕尾凹槽8.1梯形平板8.5,豁口8.2,凹口8.4,缺口8.6;由梯形平板8.5的长边的上面有缺口8.6,缺口8.6上表面有燕尾凹槽8.1,所述燕尾凸起7.3插入到所述燕尾凹槽8.1中,移动杆7.1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由第二弹簧10连接,第二弹簧10处于非伸缩状态时,移动杆7.1与缺口8.6形成豁口8.2,所述豁口8.2与翘起支杆5.1相互对应;移动杆7.1可以在缺口8.6上表面上滑动;梯形平板8.5的中间有一个凹口8.4。凹口8.4的作用是为了使得倒梯形插板6.3能穿过移动杆7.1中间的底部。凹口8.4的高度与梯形平板8.5的高度相同。
所述复位脚踏6由脚踏板6.1下端连接支撑杆6.2,支撑杆6.2下面连接倒梯形插板6.3,所述倒梯形插板6.3插入到两个移动长块中间。
由于减少了挡片7.2,通过移动杆7.1来推动翘起支杆5.1,这样既减少了本发明的自身的部件和重量,而且也能减少成本。另外一方面由于重力的作用,移动杆7.1与梯形平板8.5的上下连接比移动杆7.1和梯形平板8.5的左右连接更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两个所述移动杆7.1的靠近连接第二弹簧10的端头可以设为两个相对的斜面,形成一个倒梯形缺口,这样使得所述倒梯形插板6.3更容易插入到两个移动杆7.1之间。优选,所述移动杆7.1的斜面与所述倒梯形插板6.3的腰平行。
所述翘起支杆的端头为圆弧形凸起,这样翘起支杆与梯形平板8.5的腰接触面就比较小,操作起来更省力。两个移动杆的远离连接第二弹簧10的端头为圆弧形凹面,两个移动杆的端头的圆弧形凹面与翘起支杆的端头的圆弧形凸起相对应。这样可以使得在移动杆顶起翘起支杆时,增大接触面,增强了摩擦力,使得移动杆的外侧面与翘起支杆的端头不容易产生相对滑动,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方式六,参见图11,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所述支撑杆6.2上套有第三弹簧6.4,且第三弹簧6.4位于所述搁车板2的上面。第三弹簧6.4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能使得操作者踩踏的时候脚感更灵敏。
实施方式七,参见图12,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燕尾凹槽8.1上面设置滑道12,滑道12上面均匀设置定滑轮,移动杆7.1的燕尾凸起7.3可以在滑道12上来回滑动。这样可以使得操作者更加省力,并且也可以提高移动杆7.1的使用寿命。
实施方式八,参见图13,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两个所述竖杆3上端分别连接与支撑架5平行的直杆14,两根直杆14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4连接,所述连接装置4为横杆。
这样设计将所述横杆提到了单车前面,也就是横杆是位于单车龙头和坐垫的上方。这样设计方便操作者,一只手扶着横杆,另一只手扶单车龙头,这样两只手的距离不会太大,操作者更容易移动车辆。
实施方式九,参见图14,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两个所述竖杆3上端分别连接与支撑架5平行的直杆14,两根直杆14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4连接,所述连接装置4为弹力绳。弹力绳套在坐垫支撑架5上,这样操作者就可以直接用手扶单车龙头,更加方便,省力。
实施方式十,参见图15,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所述搁车板2靠近支撑支杆5.2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斜面与搁车板2的上表面的角为α,角α为30°-45°。这样可以使得搁车板2呈斜面状态时,端面与地面的完全接触,使得本发明更稳当,不容易滑动。而角α为30°-45°这个角度范围使得将单车移到搁车板上不费力。
实施方式十一,参见图16,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两个所述竖杆3上端分别连接与支撑架5平行的直杆14,每根直杆14的端部都连接所述连接装置4,所述连接装置4为弹力绳,且弹力绳的两端都固定在同一根直杆14上形成一个弹力绳套。两个弹力绳套是套在龙头的两个车把上面的,操作者就可以直接用手扶单车龙头,更加方便,省力。
实施方式十二,参见图17,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梯形平板8.5和移动杆7.1的侧面为圆弧形,并且与所述搁车板2的围绕轮子1的轮轴1.1转动的圆弧形轨迹平行,翘起支杆5.1的侧面在梯形平板8.5的腰上能自由移动。由于搁车板2是绕轮轴1.1进行圆周运动,所以翘起支杆5.1在梯形平板8.5的腰上的轨迹也是圆弧形的,所以梯形平板8.5和移动杆7.1的侧面为圆弧形,会更利于翘起支杆5.1的在梯形平板8.5的腰上移动。
实施方式十三,参见图18,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梯形平板8.5和移动杆7.1的侧面为圆弧形,并且与所述搁车板2的围绕轮子1的轮轴1.1转动的圆弧形轨迹平行,梯形平板8.5的腰上设置与之圆弧形滑道13,翘起支杆5.1的侧面在圆弧形滑道13自由滑动。设置圆弧形滑道13,会使得脚踏搁车板2后端,将搁车板2翘起的过程当中更省力。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还可各技术特征重新组合更多实现方式,凡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发明技术范畴。

Claims (1)

1.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轮子的中间连接轮轴,搁车板的下面连接轮轴,轮轴的两侧分别连接竖杆;竖杆的两侧分别通过伸缩弹簧杆连接支撑架;搁车板的后端下面连接翘起装置;翘起装置连接复位装置;搁车板的后端设置复位脚踏;所述搁车板能绕轮轴转动;所述支撑架由主杆的同一侧设置支撑支杆和翘起支杆组成,翘起支杆紧贴梯形平板的腰,并能在上面进行自由滑动;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移动杆,燕尾凸起;两个移动杆中间连接第二弹簧,移动杆的侧面为燕尾凸起与梯形平板上的燕尾凹槽相互对应;两个移动杆中间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所述翘起装置包括燕尾凹槽,梯形平板,豁口,凹口,缺口;由梯形平板的长边的上面有缺口,缺口上表面有燕尾凹槽,所述燕尾凸起插入到所述燕尾凹槽中,移动杆的外侧分别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第二弹簧连接,第二弹簧处于非伸缩状态时,移动杆与缺口形成豁口,所述豁口与翘起支杆相互对应;梯形平板的中间有一个凹口;所述复位脚踏由脚踏板下端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下面连接倒梯形插板组成,所述倒梯形插板能插入到两个移动杆中间。
CN201711378130.9A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Active CN108032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8130.9A CN108032846B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8130.9A CN108032846B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2846A CN108032846A (zh) 2018-05-15
CN108032846B true CN108032846B (zh) 2020-11-06

Family

ID=6210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78130.9A Active CN108032846B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32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5525A (zh) * 2018-07-26 2021-01-26 吕中江 16寸车梯车头自锁式电瓶车横向用移动器及使用方法
CN115043132B (zh) * 2022-06-27 2023-05-2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非机动车辅助搬运工具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0836A (en) * 1996-03-07 1997-09-10 Philip Howe Motorcycle manoeuvring trolley
JP2003201094A (ja) * 2002-01-08 2003-07-15 Nobuo Kasakura 車輪移動用台車
CN101973253A (zh) * 2010-10-15 2011-02-16 谢美荣 二轮车爆胎推移架
CN201769798U (zh) * 2010-08-17 2011-03-23 穆祥忠 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助推器
CN103496427A (zh) * 2007-03-28 2014-01-08 新时代技研株式会社 可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组件
CN103600733A (zh) * 2013-11-19 2014-02-26 界首市全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救急滑行装置
CN204506858U (zh) * 2015-03-05 2015-07-29 李群星 摩托车的辅助移动装置
CN107093104A (zh) * 2017-04-13 2017-08-25 成都步共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参与的共享单车调度方法
CN107199934A (zh) * 2017-06-13 2017-09-26 李召 共享单车集中投放运输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0836A (en) * 1996-03-07 1997-09-10 Philip Howe Motorcycle manoeuvring trolley
JP2003201094A (ja) * 2002-01-08 2003-07-15 Nobuo Kasakura 車輪移動用台車
CN103496427A (zh) * 2007-03-28 2014-01-08 新时代技研株式会社 可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组件
CN201769798U (zh) * 2010-08-17 2011-03-23 穆祥忠 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助推器
CN101973253A (zh) * 2010-10-15 2011-02-16 谢美荣 二轮车爆胎推移架
CN103600733A (zh) * 2013-11-19 2014-02-26 界首市全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救急滑行装置
CN204506858U (zh) * 2015-03-05 2015-07-29 李群星 摩托车的辅助移动装置
CN107093104A (zh) * 2017-04-13 2017-08-25 成都步共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参与的共享单车调度方法
CN107199934A (zh) * 2017-06-13 2017-09-26 李召 共享单车集中投放运输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2846A (zh)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2846B (zh) 一种共享单车的搬运装置
US8403342B1 (en) Bicycle ski attachment assembly
CN211136938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夹具
CN202518321U (zh) 儿童车
CN111532325A (zh) 一种便于快速取放快递的物流运输车
CN210591983U (zh) 一种手推车
KR101342462B1 (ko) 대형 타이어 탈부착기구
CN209921635U (zh) 一种无人机零件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用支撑装置
CN209192016U (zh) 一种板材运输推车
CN203845740U (zh) 固定式提升器
CN202398987U (zh) 一种后桥总成支撑装置
DE202014100460U1 (de) Anordnung zum Warten von Fahrrädern
CN21493414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转运装置
CN203805191U (zh) 一种快速换模车
CN21076092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转移车
CN210971123U (zh) 一种山区电杆运输设备
CN207508162U (zh) 一种桥梁用钢筋切割装置
CN208881843U (zh) 一种能够调节使用面积的物流用运转车
CN209999053U (zh) 一种油缸装卸机
CN212604283U (zh) 一种能快速拆卸的车轮结构
CN218439178U (zh) 一种具有行走功能的梯子
CN216443635U (zh) 一种可拆卸式方便存储的推车
CN217704355U (zh) 一种模具夹持装置
CN209812820U (zh) 一种方便更换切割头的手持型瓷砖切割机
CN210554902U (zh) 一种仓库存储产品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5

Address after: No.8 Tangwan, Xiaxi village, Jingyang Town, Jingde County,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 Xiuqin

Address before: 330003 song Bai lane, Xihu District,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No. 94

Applicant before: Luo Xuezh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