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9519A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49519A CN107949519A CN201780003135.5A CN201780003135A CN107949519A CN 107949519 A CN107949519 A CN 107949519A CN 201780003135 A CN201780003135 A CN 201780003135A CN 107949519 A CN107949519 A CN 107949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stiffener
- plate
- torque box
- wid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18—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front struc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45—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fire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位于比前轮的配置位置靠近后方的纵梁(4);和从纵梁(4)的前端部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抗扭翼盒(70);抗扭翼盒(70)具有配置于与纵梁(4)的上表面(97)大致同一高度的上表面部(72a)和配置于与纵梁(4)的下表面(98)大致同一高度的下表面部(71a)。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部(72a)和下表面部(71a)围成的内部空间配设有加强构件(7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铰链柱(hinge pillar)周边的前部车身结构,属于车辆的车身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辆的前方碰撞时,通过使在车辆的车身前部于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前侧架被压碎来吸收冲击载荷,且经由该前侧架向车身各部分散冲击载荷,以此抑制车室的变形。
又,已知有在前侧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于车身前后方向延伸配设的纵梁的前端部与前侧架通过抗扭翼盒(torque box)而连结的车身结构。该情况下,通过抗扭翼盒的与纵梁的连结来抑制前侧架的扭曲,以此能谋求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的改善。
然而,当比前侧架靠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单侧占据车身宽度的25%左右的区域)与碰撞物发生车身宽度方向上重叠的所谓小重叠碰撞时,配置于该重叠区域的前轮相对于车身相对后退,从该前轮向铰链柱输入冲击载荷,从而会使车室变形。
为了抑制像这样的小重叠碰撞带来的车室的变形,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从铰链柱的上端部向车身前方侧延伸的挡板加强组件(apron reinforcement)与铰链柱借由连结构件呈交叉状连结,以此提高挡板加强组件与铰链柱的结合刚性,且在铰链柱的闭合截面内,在与所述连结构件的连结部分的高度位置上配设节构件,以此提高铰链柱的刚性。
根据该专利文献1的车身结构,小重叠碰撞时相对后退的前轮与连结构件抵接,以此使输入至该连结构件的冲击载荷分散至铰链柱和挡板加强组件,进而从铰链柱经由纵梁、前柱等向车身后方侧分散。又,从前轮经由连结构件而输入冲击载荷的铰链柱部分借由节构件提高刚性,从而得以良好地进行通过纵梁、前柱等的向车身后方侧的载荷分散,由此抑制车室的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523947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以往的小重叠碰撞对策中,从前轮通过连结构件向铰链柱侧输入的冲击载荷在向纵梁、前柱等的车身后方侧延伸的路径上集中传递,因此在谋求冲击载荷的分散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从车身前方侧输入使前轮相对后退的冲击载荷时,能显著提高向车身各部的载荷分散效果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特征在于如以下构成。
首先,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
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位于比前轮的配置位置靠近后方的纵梁;和
从所述纵梁的前端部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抗扭翼盒;
所述抗扭翼盒具有配置于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大致同一高度的上表面部和配置于与所述纵梁的下表面大致同一高度的下表面部。
又,第二发明在第一发明中,特征在于,
所述抗扭翼盒具备由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下表面部围成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配设有加强构件。
此外,第三发明在第二发明中,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为将所述内部空间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隔断的板状的构件。
再者,第四发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发明的任一项的发明中,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的前端部由比所述抗扭翼盒的材料拉伸强度低的材料构成。
发明效果:
首先,根据第一发明,当输入使前轮相对于车身而相对后退的来自车身前方侧的冲击载荷时,从前轮通过铰链柱等或直接输入至纵梁的前端部的冲击载荷经由纵梁向车身后方侧分散,且从纵梁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向抗扭翼盒的上表面部以及下表面部有效地分散。因此,能利用为了谋求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的改善而设置的抗扭翼盒,将载荷从纵梁的前端部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分散至前侧架等车身骨骼构件。从而,能使冲击载荷有效地向车身各部分散,由此有效地抑制车室的变形。
又,根据第二发明,通过在抗扭翼盒的内部空间配设加强构件,能抑制抗扭翼盒的变形。因此,通过抑制抗扭翼盒的上表面部以及下表面部的变形,能良好地进行通过这些上表面部以及下表面部的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传递,由此,能有效地进行上述向车身各部的载荷分散。
此外,根据第三发明,作为上述加强构件,使用将抗扭翼盒的内部空间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隔断的板状的构件,以此能谋求加强构件的材料成本的削减,同时能有效地进行通过上述抗扭翼盒的上表面部以及下表面部的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分散。
再者,根据第四发明,当来自相对于车身而相对后退的前轮的冲击载荷通过铰链柱等或直接输入至纵梁的前端部时,能借由纵梁的前端部的破损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并能通过由相比纵梁的前端部不易破损的材料构成的抗扭翼盒的上表面部以及下表面部来有效地进行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分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身右侧观察图1所示车身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从车身宽度方向内侧观察铰链柱及其周边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从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斜上方观察车身前部的右侧部分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5是示出挡板加强组件以及连结构件的剖面形状的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后挡板及其周边部的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从车身前方侧的斜上方观察图6所示车身部分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8是示出后挡板及其周边部的俯视图;
图9是从车身前方侧观察后挡板及其周边部的图8的C-C线剖视图;
图10是从车身宽度方向内侧观察架跨于前围板和铰链柱的加强构件及其周边部的图8的D-D线剖视图;
图11是从车身前方侧观察抗扭翼盒及其周边部的图8的E-E线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抗扭翼盒及其周边部的仰视图;
图13是示出抗扭翼盒内的加强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详细情况。另,以下说明中,“前”、“后”、“右”、“左”、“上”、“下”等表示方向的用语,除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是指以车辆前进行驶时的行进方向为“前”的情况下车身的各方向。又,附图中,车身宽度方向标以符号“X”,车身前后方向标以符号“Y”,车身上下方向标以符号“Z”。
如图1~图4所示,具有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前部车身结构的汽车1具备:底板2(参照图4)、左右一对纵梁4、前围板(dash panel)10、左右一对侧内板27、左右一对铰链柱24、左右一对前侧架20、左右一对挡板加强组件30以及左右一对轮室40。
纵梁4沿着底板2的车身宽度方向的端部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纵梁4具备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开放的截面帽形的纵梁外板5(5a、5b)和向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开放的截面帽形的纵梁内板6。纵梁外板5分割为构成其前端部的前部纵梁外板5a和从前部纵梁外板5a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部纵梁外板5b。后部纵梁外板5b与纵梁内板6的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结合,后部纵梁外板5b与纵梁内板6之间形成在车身前后方向Y上连续的闭合截面。本说明书中,将该闭合截面称为“纵梁4的闭合截面”。
前围板10架跨左右的铰链柱24间地在车身宽度方向X延伸配设,由此,在车身前后方向Y上隔断车室内空间和发动机室。前围板10具备从底板2的前端部朝车身上方侧竖立的前围板下板11和与前围板下板11的上端部接合的前围板上板12。
前围板下板11的上部的前表面上接合有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带状的加强板17。加强板17的上端部与前围板上板12的下表面接合。前围板上板12的后端部上接合有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前围内板15,前围内板15的车身前方侧接合有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前围外板16。
侧内板27为构成车身前部的侧面部的构件。侧内板27中,相比于前围板下板11位于车身后方侧的部分构成铰链柱内板27a,相比于前围板下板11位于车身前方侧的部分构成前围侧板27b。
但是,铰链柱内板27a和前围侧板27b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构件构成。又,也可以是,铰链柱内板27a由多个构件构成,前围侧板27b由多个构件构成。
铰链柱24以从纵梁4的前端附近部向上方延伸的形式配设。铰链柱24配置于比前部纵梁外板5a靠近车身后方侧。铰链柱24具备铰链柱内板27a和配置于该车室外侧的铰链柱外板25。
如图6所示,铰链柱外板25具有在铰链柱内板27a的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侧面部25c、从侧面部25c的车身前方侧的缘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前表面部25a和从侧面部25c的车身后方侧的缘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后表面部25b,整体形成为向车身宽度方向X的内侧开放的截面帽形。前表面部25a以及后表面部25b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端部与铰链柱内板27a接合,由此,铰链柱外板25与铰链柱内板27a之间形成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连续的闭合截面。本说明书中将该闭合截面称为“铰链柱24的闭合截面”。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前侧架20在前围板10的车身前方侧于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地配设。前侧架20配置于比纵梁4靠近车身宽度方向X的内侧和车身上下方向Z的上侧处。前侧架20的后端部与沿着底板2的下表面在车身前后方向Y上延伸的侧架23的前端部连接。
如图1以及图9所示,挡板加强组件(以下也称为“挡板加强件”)30在比前侧架20靠近车身宽度方向X的外侧于车身前后方向Y上延伸配设。挡板加强组件30具备从铰链柱24的上端部向车身前方侧延伸的后部挡板加强组件(以下也称为“后部挡板加强件”)31和从后部挡板加强件31的前端部进一步向车身前方侧延伸的前部挡板加强组件(以下也称为“前部挡板加强件”)32。
如图5所示,后部挡板加强件31为如下截面帽形的构件:具有在前围侧板27b的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隔开间隔地相向配置的侧面部31a、从侧面部31a的上缘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上表面部31b和从侧面部31a下缘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下表面部31c。上表面部31b以及下表面部31c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端部与前围侧板27b接合,由此,前围侧板27b与后部挡板加强件31之间形成在车身前后方向Y上连续的闭合截面。本说明书中,将该闭合截面称为“挡板加强件30的闭合截面”。另,后部挡板加强件31和前部挡板加强件32也可以一体地设置。
如图1以及图4所示,轮室40配置于前围板10的车身前方侧,轮室40容纳前轮(未图示)。如图5所示,轮室40具备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配置于前围侧板27b的内侧的轮室内板41和配置于前围侧板27b的外侧的轮室外板42。轮室内板41与轮室外板42通过前围侧板27b相互接合。
又,如图1以及图4所示,轮室40具备容纳前轮用悬架构件(未图示)的悬架壳体44。悬架壳体44与轮室内板41接合,但也可以与轮室内板41一体设置。悬架壳体44跨装于前侧架20与前部挡板加强件32。
轮室内板41在其后端部与前围板下板11接合(参照图10),在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端部与前侧架20接合,在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端部与前围侧板27b接合。
如图5所示,轮室外板42在其车身宽度方向X的内侧端部与前围侧板27b接合,在外侧端部与接下来说明的连结构件52接合。
如图2所示,连结构件52配置于后部挡板加强件31的下侧,交叉状地连结挡板加强组件30与铰链柱24之间。连结构件52配置为从铰链柱24的下端部朝上方沿向车身前方侧倾斜的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连结构件52为如下截面L形构件:具有在前围侧板27b的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隔开间隔并相向的侧面部52a和从侧面部52a的后缘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后表面部52b。侧面部52a的前缘部接合有上述轮室外板42的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的端部。后表面部52b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端部与前围侧板27b接合。
如图2所示,连结构件52的侧面部52a的上端部与后部挡板加强件31的前端部接合。侧面部52a以比后表面部52b的下端更向下方延伸的形式设置,侧面部52a的下端部与前部纵梁外板5a接合。
如图3所示,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在其上端部与后部挡板加强件31的下表面部31c接合,在下端部与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接合。
车身前后方向Y上,在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与后部挡板加强件31的下表面部31c的接合部所在的部分处,于挡板加强件30的闭合截面内配设有板状的节构件92。节构件92在车身前后方向Y上大致呈直角配置,与后部挡板加强件31的侧面部31a、上表面部31b以及下表面部31c和前围侧板27b接合。
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的车身后方侧的斜下方配置有设置于铰链柱24的闭合截面内的板状的加强构件94。加强构件94以从后部纵梁外板5b的上表面朝车身前方侧向斜上方延伸至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为止的形式配设。加强构件94从车身宽度方向X的内侧观察,与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配置。
车身上下方向Z上在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所在的高度范围内,在连结构件52的侧面部52a和后表面部52b、前围侧板27b、以及轮室外板42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又,车身上下方向Z上在比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靠近下侧且侧面部52a所在的高度范围内,在连结构件52的侧面部52a、前围侧板27b、轮室外板42以及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之间形成闭合截面。这些闭合截面在连结构件52的长度方向上相互连续。以下,将这些闭合截面统称为“连结构件52的闭合截面”。
如图1、图4以及图6~图9所示,轮室40的后部与前围板10之间配设有后挡板80。具体而言,如图6以及图7所示,后挡板80架跨轮室内板41和前围板下板11地配置,将它们相互连结。又,后挡板80架跨前围侧板27b和前侧架20地配置,将它们相互连结。
后挡板80为车身宽度方向X上较长的大致四角形的板材,与车身上下方向Z成大致直角地配置。在后挡板80的车身前方侧、车身后方侧、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以及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的缘部上,设置有朝上方竖立的前侧凸缘部80a、后侧凸缘部80b、内侧凸缘部80c和外侧凸缘部80d。
如图7所示,后挡板80的前侧凸缘部80a与轮室内板41、后侧凸缘部80b与前围板下板11、内侧凸缘部80c与前侧架20、外侧凸缘部80d与前围侧板27b分别接合。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后挡板80隔着前围侧板27b与连结构件52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邻接地配置。连结构件52的闭合截面内,在与后挡板80的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邻接的部分配设有加强构件81。
加强构件81是与车身上下方向Z成大致直角地配置的板状的节构件。加强构件81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隔断形成于连结构件52、前围侧板27b、轮室外板42以及铰链柱外板25间的内部空间。如此,通过在连结构件52的闭合截面内配设加强构件81来提高连结构件52的刚性。
加强构件81的周缘部设置有多个凸缘部81a、81c,加强构件81在这些凸缘部81a、81c处与轮室外板42、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前围侧板27b和连结构件52的侧面部52a接合。
如图9所示,后挡板80隔着前围侧板27b与加强构件81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邻接地配置,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配置于与连结构件52的闭合截面内的加强构件81大致同一高度。
另,不将后挡板80和加强构件81配置于完全相同的高度亦可,但优选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相互重叠地配置。尤其是在与前围侧板27b的接合部处,优选后挡板80与加强构件81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重叠地配置。
由此,当使前轮相对于车身而相对后退的冲击载荷从车身前方侧输入时,从前轮通过轮室外板42向连结构件52输入的载荷的一部分,有效地从加强构件81通过前围侧板27b向后挡板80分散。传递至后挡板80的载荷进一步通过前围板下板11、前侧架20等分散至车身各部。
如图1、图4、图7以及图9所示,前围板下板11的前表面接合有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加强构件82。如图1所示,加强构件82以其长度方向中央部配合底板通道(floortunnel)的形状而向后上方膨出的形式弯曲。如图4所示,加强构件82为向车身后方侧开放的截面帽形的构件,与前围板下板11之间形成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连续的闭合截面。本说明书中,将该闭合截面称为“加强构件82的闭合截面”。
如图9所示,加强构件82具备:在前围板下板11的车身前方侧隔开间隔并相向的前表面部82a、从前表面部82a的上缘部朝着前围板下板11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上表面部82b、从前表面部82a的下缘部朝着前围板下板11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下表面部82c、从前表面部82a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朝着前围板下板11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侧面部82d、从上表面部82b的车身后方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并与前围板下板11接合的上侧凸缘部82e、从下表面部82c的车身后方侧的端部向下方延伸并与前围板下板11接合的下侧凸缘部82f、以及从侧面部82d的车身后方侧的端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延伸并与前围板下板11接合的侧方凸缘部82g。
加强构件82通过基础加固组件(以下也称为“基础加固件”)91与前侧架20的后端部连结。基础加固件91跨装于前侧架20的后端部的上部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与加强构件82的前表面侧。
加强构件82从车身前方观察与轮室内板41重叠配置。加强构件82的下侧凸缘部82f被轮室内板41的后端部与前围板下板11之间夹入。由此,从相对于车身相对后退的前轮向轮室内板41输入冲击载荷时,该载荷从轮室内板41向加强构件82有效地分散。
又,加强构件82从车身前方来观察与后挡板80重叠配置。具体而言,加强构件82的上侧凸缘部82e从车身前方来观察与后挡板80的后侧凸缘部80b重叠,该重叠区域中,后挡板80的后侧凸缘部80b直接与加强构件82的上侧凸缘部82e接合,通过该上侧凸缘部82e间接地与前围板下板11接合。
由此,从相对后退的前轮通过轮室外板42、连结构件52、其闭合截面内的加强构件81以及前围侧板27b分散至后挡板80的载荷被有效地分散至加强构件82。如此,从后挡板80输入加强构件8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载荷分散至前围板下板11的同时沿着加强构件82向车身宽度方向X的内侧传递,从加强构件8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通过底板通道3(参照图11)向车身后方侧分散。
如图6以及图10所示,前围板下板11的车身后方侧配设有架跨前围板下板11与铰链柱内板27a的加强构件83。加强构件83为如下板状构件:具有与前围板下板11的车身后方侧相向的前表面部83a、与铰链柱内板27a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相向的侧面部83b以及将前表面部83a与侧面部83b一体连接的弯曲部83c。
加强构件83的前表面部83a例如通过支架95与前围板下板11接合。支架95跨设于底板2的前端附近部与前围板下板11,例如通过焊接与前围板下板11和底板2接合。支架95的上端部隔着前围板下板11在后挡板80的后侧凸缘部80b的车身后方侧重合配置。加强构件83的前表面部83a在车身上下方向Z配置于比后挡板80靠近下侧,例如通过螺栓与支架95接合。
加强构件83的侧面部83b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具有比前表面部83a大的尺寸,侧面部83b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后挡板80靠近下侧,侧面部83b的上端部配置于比后挡板80靠近上侧。侧面部83b的上端部例如通过螺栓与铰链柱内板27a接合。
加强构件83还具有从侧面部83b以及弯曲部83c的下端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凸缘部83d,凸缘部83d例如通过螺栓与纵梁内板6的上表面接合。
加强构件83如图6所示在车身宽度方向X与后挡板80重叠,且如图10所示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还与后挡板80重叠配置。即,后挡板80从车身前方观察与加强构件83重叠配置。
由此,从相对后退的前轮通过轮室外板42、连结构件52、其闭合截面内的加强构件81以及前围侧板27b分散至后挡板80的载荷,通过前围板下板11有效地分散至其车身后方侧的加强构件83,进而,从加强构件83有效地分散至铰链柱24以及纵梁4。
如图3所示,铰链柱24的闭合截面内,在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与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的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处邻接地配设有加强构件84。加强构件84是与车身上下方向Z成大致直角地配置的节构件,将铰链柱24的内部空间上下隔断。
加强构件84具备从其前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前侧凸缘部84a和从后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后侧凸缘部84b,在前侧凸缘部84a与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接合,在后侧凸缘部84b与铰链柱外板25的后表面部25b接合。前侧凸缘部84a与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中的与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间的接合部的上侧附近部相接合。
如此,通过在铰链柱24的闭合截面内配设加强构件84,有效地提高铰链柱24上的来自连结构件52的载荷输入部分的刚性。因此,能将从相对后退的前轮通过连结构件52向铰链柱24的高刚性部分输入的冲击载荷有效地从铰链柱24通过纵梁4、前柱60等向车身各部分散。
又,能将从连结构件52的后表面部52b向铰链柱外板25的前表面部25a输入的冲击载荷通过加强构件84向铰链柱外板25的后表面部25b有效地分散,因此能进行向车身后方侧的有效的载荷分散。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汽车1具备从纵梁4的前端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抗扭翼盒70。抗扭翼盒70连结纵梁4的前端部和前侧架20的后端部。由此,前侧架20的扭曲通过抗扭翼盒70被纵梁4抑制,以此谋求汽车1的行驶稳定性的改善。
如图10所示,抗扭翼盒70具备向上方开放且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槽状的抗扭翼盒下板71、和配置于抗扭翼盒下板71的上方且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呈长板状的抗扭翼盒上板72。
抗扭翼盒下板71以及抗扭翼盒上板72的车身前方侧的端部相互接合。抗扭翼盒下板71在其车身后方侧的端部与底板2的下表面接合,抗扭翼盒上板72在其车身后方侧的端部与前围板下板11的前表面接合。
如图9所示,抗扭翼盒下板71具备构成抗扭翼盒70的下表面的下表面部71a,该下表面部71a与车身上下方向Z成大致直角地配置。下表面部71a在其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端部,例如通过支架79与前侧架20的下表面接合,在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的端部与前围侧板27b接合。
抗扭翼盒上板72具备构成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72a,该上表面部72a与车身上下方向Z成大致直角地配置。上表面部72a在其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端部与前侧架20的侧面接合,在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的端部与前围侧板27b接合。
抗扭翼盒下板71与抗扭翼盒上板72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与纵梁内板6重叠配置。纵梁内板6的前端部6a(参照图12)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配置于抗扭翼盒70的下表面部71a与上表面部72a之间。
如图10所示,在比纵梁内板6靠近车身宽度方向X的内侧,在抗扭翼盒下板71、抗扭翼盒上板72以及底板2之间形成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连续的闭合截面。本说明书中,将该闭合截面称为“抗扭翼盒70的闭合截面”。
如图9所示,抗扭翼盒70通过前围侧板27b与前部纵梁外板5a接合。前部纵梁外板5a为如下整体截面帽形的构件:具有在前围侧板27b的车身宽度方向X外侧隔开间隔地相向配置的侧面部96、从侧面部96的上缘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上表面部97以及从侧面部96的下缘部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延伸的下表面部98。
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上表面部97与下表面部98在各自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端部与前围侧板27b接合,由此,前部纵梁外板5a与前围侧板27b之间形成闭合截面。
前部纵梁外板5a由与后部纵梁外板5b、抗扭翼盒下板71以及抗扭翼盒上板72的材料相比拉伸强度低的材料构成。由此,针对来自车身前方侧的冲击载荷的耐力与后部纵梁外板5b、抗扭翼盒下板71以及抗扭翼盒上板72相比,前部纵梁外板5a较低。另,后部纵梁外板5b、抗扭翼盒下板71以及抗扭翼盒上板72的材料均具有相同程度的拉伸强度。
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部72a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配置于与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上表面部97大致相同的高度。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部72a隔着前围侧板27b在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上表面部97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重合配置。即,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部72a与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上表面部97在车身上下方向Z的大致同一高度位置上与前围侧板27b接合。
抗扭翼盒70的下表面部71a在车身上下方向Z上配置于与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下表面部98大致相同的高度。抗扭翼盒70的下表面部71a隔着前围侧板27b在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下表面部98的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重合配置。即,抗扭翼盒70的下表面部71a与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下表面部98在车身上下方向Z的大致同一高度位置上与前围侧板27b接合。
抗扭翼盒70的闭合截面内配设有加强构件78,由此,抗扭翼盒70的刚性提高。加强构件78为将抗扭翼盒70的内部空间在车身宽度方向X上隔断的板状的节构件。
如图13所示,加强构件78的周缘部设置有例如一对凸缘部78a、78b。一方的凸缘部78a以从加强构件78的周缘的大部分向车身宽度方向X的例如外侧延伸的形式设置,与抗扭翼盒下板71以及抗扭翼盒上板72的内表面接合。另一方的凸缘部78b以从加强构件78的周缘的剩余部分向车身宽度方向X的例如内侧延伸的形式设置,与底板2的下表面接合。
通过如以上那样设置抗扭翼盒70,当输入使前轮相对于车身而相对后退的来自车身前方侧的冲击载荷时,从前轮通过连结构件52、铰链柱24等或直接输入纵梁4的前端部的冲击载荷经由纵梁4向车身后方侧分散,且从前部纵梁外板5a的上表面部97以及下表面部98有效地向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部72a以及下表面部71a分散。因此,能利用为了谋求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的改善而设置的抗扭翼盒70,将载荷从纵梁4的前端部朝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向前侧架20等分散。
又,抗扭翼盒70的刚性通过在其闭合截面内配设加强构件78而得以提高,因此抗扭翼盒70的闭合截面的变形被有效地抑制。因此,能通过抑制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部72a以及下表面部71a的变形,良好地进行通过这些上表面部72a以及下表面部71a的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载荷传递。
从抗扭翼盒70向前侧架20传递的载荷通过前侧架20以及在其车身后方侧连续的侧架23(参照图12)向车身后方侧分散,分散至前围板下板11、底板2,或通过上述加强构件82(参照图9以及图11)分散至底板通道3(参照图11)。如此,冲击载荷有效地向车身各部分散,以此有效地抑制车室的变形。
又,当来自相对于车身而相对后退的前轮的冲击载荷通过连结构件52、铰链柱24或直接输入至前部纵梁外板5a时,对来自车身前方侧的冲击载荷的耐力低于抗扭翼盒70的前部纵梁外板5a被压碎,以此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且抗扭翼盒70的纵向弯曲得到抑制,以此可有效地进行通过抗扭翼盒70的上表面部72a以及下表面部71a的向车身宽度方向X内侧的载荷分散。
以上列举上述实施形态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
例如,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了抗扭翼盒70由抗扭翼盒下板71和抗扭翼盒上板72构成的例子,但抗扭翼盒70也可以由一个或三个以上的构件构成。
又,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了使用节构件作为抗扭翼盒70内的加强构件78的例子,但也可以代替该节构件使用发泡填充剂。
工业应用性:
如上,根据本发明,使前轮相对后退的冲击载荷从车身前方侧输入时,可以通过抗扭翼盒向车身各部有效地分散冲击载荷,所以存在良好地利用于具备抗扭翼盒的汽车的制造工业领域的可能性。
符号说明:
1 汽车;
2 底板;
3 底板通道;
4 纵梁;
5 纵梁外板;
5a 前部纵梁外板;
5b 后部纵梁外板;
6 纵梁内板;
6a 纵梁内板的前端部;
10 前围板;
11 前围板下板;
12 前围板上板;
20 前侧架;
24 铰链柱;
25 铰链柱外板;
27 侧内板(侧板);
27a 铰链柱内板;
27b 前围侧板;
30 挡板加强组件(挡板加强件);
31 后部挡板加强组件(后部挡板加强件);
32 前部挡板加强组件(前部挡板加强件);
40 轮室;
41 轮室内板;
42 轮室外板;
44 悬架壳体;
52 连结构件;
60 前柱;
70 抗扭翼盒;
71 抗扭翼盒下板;
71a 抗扭翼盒的下表面部;
72 抗扭翼盒上板;
72a 抗扭翼盒的上表面部;
78 加强构件;
79 支架;
80 后挡板;
96 前部纵梁外板的侧面部;
97 前部纵梁外板的上表面部;
98 前部纵梁外板的下表面部。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位于比前轮的配置位置靠近后方的纵梁;和
从所述纵梁的前端部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抗扭翼盒;
所述抗扭翼盒具有配置于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大致同一高度的上表面部和配置于与所述纵梁的下表面大致同一高度的下表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扭翼盒具备由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下表面部围成的内部空间;
所述内部空间配设有加强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为将所述内部空间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隔断的板状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的前端部由比所述抗扭翼盒的材料拉伸强度低的材料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08987A JP6432535B2 (ja) | 2016-01-20 | 2016-01-20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2016-008987 | 2016-01-20 | ||
PCT/JP2017/000064 WO2017126318A1 (ja) | 2016-01-20 | 2017-01-05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49519A true CN107949519A (zh) | 2018-04-20 |
Family
ID=59361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03135.5A Pending CN107949519A (zh) | 2016-01-20 | 2017-01-05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97091B2 (zh) |
JP (1) | JP6432535B2 (zh) |
CN (1) | CN107949519A (zh) |
DE (1) | DE112017000106B4 (zh) |
WO (1) | WO201712631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57124A (zh) * | 2018-08-22 | 2020-03-03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10937023A (zh) * | 2018-09-25 | 2020-03-31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前部车体构造 |
CN111746657A (zh) * | 2019-03-27 | 2020-10-09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56518B2 (ja) * | 2016-04-28 | 2018-01-1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
JP6471783B1 (ja) * | 2017-08-23 | 2019-02-2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7056302B2 (ja) * | 2018-03-27 | 2022-04-19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7097235B2 (ja) * | 2018-05-30 | 2022-07-07 | 株式会社Subaru | 車体の側部骨格構造 |
JP6973327B2 (ja) * | 2018-08-22 | 2021-11-2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2020062932A (ja) * | 2018-10-16 | 2020-04-2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DE102018126597A1 (de) | 2018-10-25 | 2020-04-3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 |
JP7003959B2 (ja) * | 2019-03-27 | 2022-01-2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2021127052A (ja) * | 2020-02-15 | 2021-09-02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2021127053A (ja) * | 2020-02-15 | 2021-09-02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29954A (en) * | 1962-09-12 | 1964-04-21 | Smith Corp A O | Wide-hipped frame having integral torque box |
JPS62216872A (ja) * | 1986-03-18 | 1987-09-24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JP2886291B2 (ja) * | 1990-08-08 | 1999-04-2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US6299237B1 (en) * | 1999-06-10 | 2001-10-09 | Daimlerchrysler Ag | Bodyshell of a motor vehicle |
US6299240B1 (en) * | 2000-05-18 | 2001-10-09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Lightweight vehicle frame construction using stiff torque boxes |
JP2005206090A (ja) * | 2004-01-26 | 2005-08-0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下部構造 |
CN101259850A (zh) * | 2007-12-27 | 2008-09-1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碰撞吸能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CN103359172A (zh) * | 2012-04-02 | 2013-10-23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
JP2015096349A (ja) * | 2013-11-15 | 2015-05-2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39474B2 (zh) | 1973-09-07 | 1977-10-05 | ||
JPS5239474A (en) | 1975-09-23 | 1977-03-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Discharge ignition device of gas lighter |
JPH02212280A (ja) * | 1989-02-14 | 1990-08-23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JP3477756B2 (ja) * | 1993-09-27 | 2003-12-1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JPH07165118A (ja) * | 1993-12-15 | 1995-06-2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のトルクボックス部構造 |
JP2005206108A (ja) * | 2004-01-26 | 2005-08-0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下部構造 |
US20120161475A1 (en) * | 2009-09-14 | 2012-06-2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JP5670246B2 (ja) * | 2011-04-07 | 2015-02-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JP5942347B2 (ja) * | 2011-06-16 | 2016-06-29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小型車両の衝突対応構造 |
JP2014058279A (ja) * | 2012-09-19 | 2014-04-03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下部構造 |
WO2015198867A1 (ja) * | 2014-06-26 | 2015-12-30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自動車車体用構造部材 |
-
2016
- 2016-01-20 JP JP2016008987A patent/JP6432535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1-05 DE DE112017000106.4T patent/DE112017000106B4/de active Active
- 2017-01-05 CN CN201780003135.5A patent/CN107949519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1-05 WO PCT/JP2017/000064 patent/WO201712631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1-05 US US15/757,926 patent/US105970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29954A (en) * | 1962-09-12 | 1964-04-21 | Smith Corp A O | Wide-hipped frame having integral torque box |
JPS62216872A (ja) * | 1986-03-18 | 1987-09-24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JP2886291B2 (ja) * | 1990-08-08 | 1999-04-2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US6299237B1 (en) * | 1999-06-10 | 2001-10-09 | Daimlerchrysler Ag | Bodyshell of a motor vehicle |
US6299240B1 (en) * | 2000-05-18 | 2001-10-09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Lightweight vehicle frame construction using stiff torque boxes |
JP2005206090A (ja) * | 2004-01-26 | 2005-08-0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下部構造 |
CN101259850A (zh) * | 2007-12-27 | 2008-09-1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碰撞吸能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CN103359172A (zh) * | 2012-04-02 | 2013-10-23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
JP2015096349A (ja) * | 2013-11-15 | 2015-05-2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57124A (zh) * | 2018-08-22 | 2020-03-03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10937023A (zh) * | 2018-09-25 | 2020-03-31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前部车体构造 |
CN111746657A (zh) * | 2019-03-27 | 2020-10-09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11746657B (zh) * | 2019-03-27 | 2022-09-13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7000106T5 (de) | 2018-05-30 |
WO2017126318A1 (ja) | 2017-07-27 |
JP2017128226A (ja) | 2017-07-27 |
JP6432535B2 (ja) | 2018-12-05 |
US10597091B2 (en) | 2020-03-24 |
DE112017000106B4 (de) | 2024-02-01 |
US20180244315A1 (en) | 2018-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49519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US8690227B2 (en) |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05531180B (zh) | 车身构造 | |
CN107336746B (zh) |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 |
CN107031737B (zh) |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 |
CN105882760B (zh) |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 |
JP5280550B2 (ja) | 車体パネル接合構造 | |
US9487239B2 (en) | Vehicl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CN103183061B (zh) | 车身后部的构造 | |
US8702158B2 (en) |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 |
CN107336747B (zh) |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 |
JP4996707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 |
CN106043450B (zh) | 车辆前部构造 | |
CN103183062B (zh) | 车身后部的构造 | |
US11186320B2 (en) | Uppe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7209223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JP6237669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JP6881397B2 (ja) | 下部車体構造 | |
CN111746657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203032773U (zh) | 车身后部的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