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708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5708A
CN107925708A CN201680039923.5A CN201680039923A CN107925708A CN 107925708 A CN107925708 A CN 107925708A CN 201680039923 A CN201680039923 A CN 201680039923A CN 107925708 A CN107925708 A CN 107925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recording medium
rea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99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5708B (zh
Inventor
川边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925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5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49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elements within a scanning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481Arrangements for positioning elements within a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3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 H04N1/031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the photodetectors having a one-to-one and optically positiv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canned picture elements, e.g. linear contact sensors
    • H04N1/0318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source, a lens array and a photodetector array which are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32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 H04N1/03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using ink, e.g. ink-jet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更适当地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使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和读取图像的一部分的读取范围相对移动来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光源;遮光部,遮挡从光源射出并朝向记录介质的光;以及读取单元,对从光源射出并通过被设置在遮光部的狭缝入射到记录介质的读取范围的光的反射光中的通过了狭缝的光进行检测,读取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通过一边使设置有喷出墨的多个喷嘴的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移动一边从记录头的多个喷嘴喷出墨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使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规定检查图像由相对于该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可以判别是否从记录头对记录介质适当地喷出墨。
作为该图像读取装置,已知如下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具有沿与该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介质的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线性传感器的读取单元、和对记录介质照射光的光源,由读取单元检测从光源照射出的光的记录介质中的反射光,读取记录介质中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读取范围的图像(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种图像读取装置中,通过以适当的间隔反复对相对移动的记录介质进行图像的读取动作,能够读取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图像整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9651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存在由于照射到记录介质中读取范围的外侧而漫反射的光也入射到读取单元,所以记录在读取范围的外侧的图像的浓度影响读取单元对读取范围的读取结果,而不能够适当地读取图像这个课题。
发明内容
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适当地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发明是使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和读取该图像的一部分的读取范围相对移动来读取上述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遮光部,遮挡从上述光源射出并朝向上述记录介质的光;以及
读取单元,对从上述光源射出并通过被设置在上述遮光部的狭缝入射到上述记录介质的上述读取范围的光的反射光中的通过了该狭缝的光进行检测,读取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图像。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遍及上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宽度方向上的图像的可记录宽度而设置。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者2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读取单元是沿着上述狭缝的延伸方向而设置的线性传感器。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反射部,上述光反射部具有光反射面,该光反射面使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以及该光在上述遮光部中的反射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而向上述狭缝入射。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使入射到该遮光部的与上述记录介质侧相反侧的表面的光漫反射。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或者5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部的上述光反射面使入射光漫反射。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6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狭缝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光反射部的上述光反射面为凹状。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7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狭缝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该狭缝的宽度小于上述遮光部中的上述狭缝的与记录介质侧相反侧的端部和上述记录介质的距离的2倍。
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8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部具有使来自上述读取范围的反射光通过的光通过部,
上述读取单元对通过上述光通过部入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检测。
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9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成为上述图像被读取的对象的记录介质包括能够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的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
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能够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的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是布以及被实施了压纹加工的纸。
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载置部,上述载置部具有至少在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上述图像的期间载置上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
上述载置面是白色。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3所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单元,对记录介质喷墨;
记录控制单元,使上述记录单元对上述记录介质喷墨来记录图像;
技术方案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移动单元,使上述记录介质和上述读取范围相对移动;以及
读取控制单元,一边通过上述移动单元使上述记录介质和上述读取范围相对移动一边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上述图像。
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所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单元具备载置部,上述载置部具有至少在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上述图像的期间载置上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
上述载置面是白色。
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或者14所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修正单元,上述修正单元基于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对规定的检查图像的读取结果对要记录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
按照本发明,有能够更适当地读取图像这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主要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A是与被输送部输送的记录介质对置的状态的图像读取部的示意立体图。
图3B是与图像读取部的X方向垂直的面中的示意剖视图。
图3C是放大表示图3B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遮光部中包括狭缝的部分的示意俯视图。
图5是表示要记录于记录介质上的检查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图像修正参数获取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像记录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部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示意结构的图。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供纸部10、图像记录部20、排纸部30和控制部40(图2)。喷墨记录装置1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将供纸部10中所储存的记录介质M向图像记录部20输送,由图像记录部20在记录介质M上记录图像,将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输送到排纸部3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M,优选使用布、实施了压纹加工的纸这样的表面具有凹凸的介质。
供纸部10具有储存记录介质M的供纸托盘11、从供纸托盘11向图像记录部20输送记录介质M来供给的介质供给部12、和交接鼓13。
介质供给部12具备内侧被2个辊121、122支承的环形的带123。介质供给部12在带123上载置了记录介质M的状态下通过使辊121、122来输送记录介质M。
交接鼓13将由介质供给部12输送的记录介质M交接到图像记录部20的输送部21(移动单元)。交接鼓13被设置在介质供给部12与输送部21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由介质供给部12输送的记录介质M的一端并提起而交接到输送部21。此外,可以在介质供给部12与交接鼓13之间设置有从介质供给部12向交接鼓13交接记录介质M的摇臂部。
此外,供纸部1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例如可以是从卷绕有记录介质M的卷筒拉出记录介质M并向输送部21输送的结构。
图像记录部20具有输送部21、加热部22、记录头单元23(记录单元)、定影部24和图像读取部25。由其中的图像读取部25构成图像读取装置。此外,除了图像读取部25之外,输送部21也可以包括在图像读取装置中。
输送部21具备内侧被2个输送辊211、212支承的环形的输送带213(载置部),该2个输送辊211、212以沿图1的X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输送部21在输送带213的载置面上载置了从交接鼓13移交的记录介质M的状态下,通过输送辊211、212旋转,输送带213移动,从而将记录介质M沿输送带213的移动方向(输送方向;图1的Y方向)输送。
另外,输送带213其载置面由白色的材料构成。或者,输送带213的载置面也可以涂装成白色。此处,白色包括在载置面载置纯白的记录介质M并被图像读取部25读取而得到的拍摄数据中,检测出透过记录介质M并被载置面反射的光的部分的亮度和检测出被记录介质M的表面反射的光的部分的亮度未被识别的情况下的该载置面的颜色。
加热部22对输送带213的载置面上所载置的记录介质M进行加热。加热部22例如具有红外线加热器等,基于从控制部40供给的控制信号对红外线加热器进行通电而进行发热。加热部22被设置为位于输送带213的载置面的附近、且在记录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为记录头单元23的上游侧。加热部22由控制部40控制其发热,以使载置在输送带213的载置面上并通过加热部22的附近的记录介质M成为规定范围内的温度。
记录头单元23根据载置有记录介质M的输送带213的环绕移动而对记录介质M喷出墨来记录图像。记录头单元23配置成墨喷出面与输送带213对置而隔开规定距离。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中,分别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这4个颜色的墨对应的4个记录头单元23排成从记录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游侧起依次按照Y、M、C、K的颜色的顺序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各记录头单元23具备在与记录介质M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X方向)上分别排列多个记录元件而成的多个(例如4个)记录头232(图2)、和驱动记录头232的记录头驱动部231(图2)。
记录头驱动部231具有对各记录头232供给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的驱动电路、和以适当的定时向该驱动电路供给图像数据的驱动控制电路。
记录头232所包含的记录元件的各个包括储存墨的压力室、被设置在压力室的壁面上的压电元件和喷嘴。若从记录头驱动部231的驱动电路对压电元件施加使该压电元件变形动作的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则压力室内的压力根据该电压信号而变化,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喷出墨。
记录头单元23所包含的记录元件的关于X方向的配置范围覆盖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M中记录图像的区域的X方向的宽度,记录头单元23在记录图像时相对于输送部21固定位置来使用。即,喷墨记录装置1是单路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
作为从记录头232喷出的墨,使用根据温度而相变化为凝胶状或者溶胶状,还具有通过照射紫外线等能量线而固化的性质的墨。
各记录头单元23具备未图示的墨加热部。该墨加热部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进行动作,将记录头单元23内所储存的墨加热到成为溶胶状的温度。记录头232喷出被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墨。
定影部24具有遍及输送带213的X方向的宽度而配置的发光部,从该发光部对输送带213上所载置的记录介质M照射紫外线等能量线来使喷出到记录介质M上的墨固化而定影。定影部24的发光部在输送方向记录头单元23的下游侧与输送带213对置地配置。
图像读取部25在与定影部24对墨的定影位置相比相对于记录介质M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上与输送带213对置地配置,按照规定的读取范围读取记录在由输送带213输送的记录介质M上的图像并输出该图像的二维拍摄数据。图像读取部25的详细的结构以及动作后述。
排纸部30具有交接鼓31、传送部32和排纸托盘33。
交接鼓31在图像读取部2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接受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M并移交给传送部32。此外,从输送部21向传送部32交接记录介质M的机构并不限于使用交接鼓3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公知机构。
传送部32具有内侧被2个输送辊321、322支承的环形的带323,将通过交接鼓31从输送部21交接到带323上的记录介质M利用带323进行输送并送出到排纸托盘33。
排纸托盘33是载置由传送部32输送的记录介质M的板状的部件。
此外,排纸部3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在为供纸部10从卷筒拉出记录介质M并输送的构成的情况下,排纸部30可以是具有将该记录介质M卷绕于卷筒上的卷绕部的结构。
图2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主要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控制部40、加热部22、驱动记录头单元23的记录头232的记录头驱动部231、定影部24、图像读取部25、输送驱动部51、操作显示部52、接口53和总线54等,该控制部40具有CPU41(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记录控制单元、读取控制单元、修正单元)、RAM42(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43(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存储部44。
CPU41读出存储在ROM43中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设定数据来使RAM42存储,并执行该程序来进行各种运算处理。CPU41由此统一控制喷墨记录装置1的全体动作。例如CPU41基于存储在存储部44中的图像数据来使供纸部10、图像记录部20以及排纸部30的各部动作而使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M。
RAM42向CPU41提供作业用的存储器空间,存储临时数据。另外,在RAM42中存储后述的图像修正参数获取处理中所获取的图像修正参数。此外,RAM4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ROM43储存由CPU41执行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设定数据等。该程序例如包括获取图像数据的修正所使用的图像修正参数的图像修正参数获取程序、修正图像数据并使用该修正后的图像数据来使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M的图像记录程序。此外,也可以使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等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来代替ROM43。
存储部44由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在存储部44中存储经由接口53从外部装置2输入的图像数据、以及记录在记录介质M中的图像的由图像读取部25读取的拍摄数据。
输送驱动部51基于从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来向用于使输送部21的输送辊211、212动作的马达供给驱动信号而以规定的速度以及定时使输送辊211、212旋转。另外,输送驱动部51基于从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来向用于使介质供给部12、交接鼓13、31以及传送部32动作的马达供给驱动信号,而使向输送部21供给记录介质M以及从输送部21的排出进行。
记录头驱动部231基于从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来使记录头232进行墨的喷出。详细而言,若从CPU41供给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则记录头驱动部231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驱动电路使记录头232的记录元件的压电元件输出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而使记录头232进行从记录元件的喷嘴喷出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量的墨的喷出动作,或者在图像数据与墨的非喷出对应时、多个图像记录动作的空隙中所执行的不喷出墨的非喷出动作。
操作显示部52具备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这样的显示装置、以及操作键、与显示装置的画面重叠地配置的触摸面板这样的输入装置。操作显示部52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各种信息,还将用户对输入装置的输入操作变换为操作信号并输出至控制部40。
接口53是与外部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的单元,例如由各种串行接口、各种并行接口中的任意一个或者这些的组合构成。
外部装置2例如是个人计算机,经由接口53将图像记录命令以及图像数据等供给给控制部40。
接下来,对图像读取部25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A~图3C是表示图像读取部25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A是与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M对置的状态的图像读取部25的示意立体图,图3B是与图像读取部25的X方向垂直的面中的示意剖视图,图3C是放大表示图3B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像读取部25具备遮光部251、反射板252(光反射部)、光源253、以及具有拍摄元件254(光检测元件)的线性传感器255(读取单元)。
遮光部251是与输送带213的载置面平行地配置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在遮光部251中,在Y方向的中央部中设置沿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方向)延伸的狭缝251a。狭缝251a从与遮光部251的面垂直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被设置在包含通过图像读取部25进行图像的读取的读取范围R(图3C、图4)的区域中。另外,狭缝251a遍及记录介质M中的该狭缝251a的延伸方向上的图像的可记录宽度而设置。另外,遮光部251被配置为狭缝251a的Y方向的中央部和读取范围R的Y方向的中央部一致。遮光部251使入射到狭缝251a的光通过,另一方面遮挡入射到狭缝251a以外的面的光。遮光部251的同与记录介质M对置的面相反侧的面(以下记载为上表面)成为具有使入射光漫反射的特性的光漫反射面。该光漫反射面可以由具有遮光部251的遮光性的部件构成,遮光部251在具备具有遮光性的部件和与该部件重叠地配置的光反射部件的形态中,也可以由该光反射部件构成。
另外,如图3C所示,对于遮光部251,在将狭缝251a的Y方向的宽度设为L,将遮光部251中的狭缝251a的与记录介质M侧相反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遮光部251的上表面)与和该遮光部251对置的记录介质M的距离设为D的情况下,以满足L<2D的关系的方式设置狭缝251a,另外调整与输送带213的载置面的位置关系。由此,通过狭缝251a向读取范围R中Y方向的中央部入射的光的入射角θ小于45°。另外,狭缝251a的Y方向的宽度L例如为2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
反射板252如图3A所示,具有在穿过轴的平面上切断圆筒形状的部件而得到的半圆筒形状,与该切断的位置相当的部分被安装在遮光部251。另外,如图3B所示,反射板252是与X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的内面为拱形(凹状)。反射板252的内面(光反射面)成为与遮光部251的上表面同样的光漫反射面。反射板252中从Z方向观察时与遮光部251的狭缝251a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开口部252a(光通过部)。
此外,反射板252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也可以是在沿轴向不穿过轴的平面上切断圆柱面状的部件而得到那样的形状、与X方向垂直的面中的剖面成为2次曲线那样的形状。
光源253是被安装在配置于遮光部251的Y方向的两端部的沿X方向延伸的基板257上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253在X方向上排列多个(例如10个)而形成列,在各基板257上配置有2列该光源253的列。
光源253朝向反射板252的内面射出光。从光源253射出并被反射板252的内面漫反射的光的一部分通过遮光部251的狭缝251a向输送带213上的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剩余的一部分被遮光部251的上表面、反射板252的内面多重反射。该多重反射的光的一部分也通过狭缝251a向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
此外,光源253的配置位置并不限于上述,能够从可朝向反射板252的内面射出光的位置中适当地选择。
线性传感器255被安装在反射板252的外面中从Z方向观察时与开口部252a重叠的位置上。线性传感器255具备在X方向上按照规定的配置间隔排列的多个拍摄元件254。各拍摄元件254接受从光源253射出并通过狭缝251a向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的光的反射光中的通过狭缝251a以及开口部252a的光的一部分,检测其强度。
作为拍摄元件254,例如能够使用具备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变换元件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或者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等。另外,线性传感器255具备将从拍摄元件254输出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拍摄数据并输出至控制部40的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比记录介质M的表面中的凹凸的在与该表面平行的面方向上的大小小的空间分辨率的线性传感器255。此处,记录介质M的表面中的凹凸的大小例如用该凹凸中一个凹部的中心和距该凹部最近的凸部的中心的在记录介质M的面方向上的距离或者其平均值表示。另外,凹部的中心能够设为例如该凹部中与面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高度最低的点,凸部的中心能够设为该凸部中与面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高度最高的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线性传感器255输出的拍摄数据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分辨率为540dpi。
线性传感器255在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M正通过读取范围R的状态下,以与记录介质M的输送速度以及线性传感器255的分辨率对应的适当的间隔检测入射光的强度。由此,线性传感器255将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按照被输送到读取范围R的顺序读取,并将图像全体的拍摄数据输出至控制部40。
此外,输送部21也可以按照线性传感器255的拍摄的定时以记录介质M暂时停止的方式输送记录介质M。这样暂时停止的状态的记录介质M也包括在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M中。
图4是表示遮光部251中包括狭缝251a的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图4中示出记录介质M通过读取范围R,记录介质M的一部分从狭缝251a露出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部25中,被反射板252漫反射而朝向记录介质M照射的光除了入射到狭缝251a的光之外,被遮光部251遮挡而没有向记录介质M入射。因此,来自光源253的光几乎没有进入记录介质M的能形成图像的区域中除了设置有狭缝251a的范围之外的区域S。另外,即使来自光源253的光的一部分进入区域S,该光也几乎没有向线性传感器255入射。由此,线性传感器255对读取范围R的图像的读取结果不会因形成在区域S中的图像的浓度而受到影响,所以实现适当的图像的读取。另外,狭缝251a的Y方向的宽度L越小,遮光部251的这种效果越大。
接下来,对喷墨记录装置1中进行的图像数据的修正动作进行说明。
优选从记录头单元23的各记录头232基于图像数据中同一灰度值的像素数据所喷出的墨的量是均匀的,但起因于各记录元件的压电元件的特性的差异等,有时产生偏差。该情况下,存在即使基于由相同的灰度值的像素数据构成的图像数据(整个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M上记录图像,所记录的图像也产生浓度不均这样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中,通过记录头单元23在记录介质M上根据检查记录适当的规定检查图像,并基于该检查图像的图像读取部25的读取结果来进行图像数据的修正,以便消除上述的浓度不均。
图5是表示记录于记录介质M的检查图像60的例子的图。检查图像60包括通过与Y、M、C、K的各色对应的记录头单元23的记录头232分别记录,在Y方向上依次配置的灰度图案61Y、61M、61C、61K(以下仅记载为灰度图案61)。各灰度图案61是伴随着输送记录介质M而逐步使从记录头232的喷嘴喷出的墨的量增加或者减少所形成的图像。通过灰度图案61,能够确认喷出到记录介质M上的墨的量的多少所形成的颜色的浓淡的再现性。
此外,记录介质M中的各灰度图案61的位置关系等具体的形态可以适当地变更。
以下,对获取在对由喷墨记录装置1所记录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时所使用的图像修正参数的图像修正参数获取处理、以及修正图像数据来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处理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图像修正参数获取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若开始图像修正参数获取处理,则CPU41基于规定检查图像数据来使供纸部10以及图像记录部20的各部动作,使记录头单元23对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M喷出墨来记录检查图像(步骤S11)。详细而言,CPU41向输送驱动部51供给控制信号,通过介质供给部12以及交接鼓13使记录介质M载置于输送带213的载置面上,并使输送带213环绕移动来输送记录介质M。而且,CPU41将检查图像数据以及控制信号供给给记录头驱动部231,以与输送带213的移动对应的适当的定时通过记录头驱动部231使记录头232输出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从而从记录头单元23的喷嘴对由输送部21输送的记录介质M上喷出墨来使记录介质M记录检查图像。
CPU41一边使输送部21输送记录介质M一边使图像读取部25按照适当的间隔反复读取记录介质M的检查图像,获取检查图像的拍摄数据并使存储部44存储(步骤S12)。拍摄到检查图像的记录介质M在CPU41的控制下被输送到排纸部30。
CPU41对步骤S12中所得到的拍摄数据进行解析来计算用于对由喷墨记录装置1记录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的图像修正参数(步骤S13)。即,CPU41按照与各记录头232对应的部分获取拍摄数据所包含的各灰度图案61的关于Y方向的浓度分布,获取用于修正该浓度分布从规定浓度分布的偏离的图像修正参数。例如CPU41从各灰度图案61的关于Y方向的浓度分布获取伽马值,按照与各记录头232对应的部分获取该伽马值,或者该伽马值和与规定浓度分布对应的伽马值之比作为图像修正参数。
CPU41使RAM42存储得到的图像修正参数所涉及的数据,并结束图像修正参数获取处理。
接下来,对喷墨记录装置1中所执行的图像记录处理进行说明。在该图像记录处理中,使用通过图像修正参数获取处理所获取到的图像修正参数来修正图像数据,并使用该图像数据来进行向记录介质M记录图像。
图7是表示图像记录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CPU41获取步骤S13中存储在RAM42中的图像修正参数(步骤S21)。
CPU41使用获取到的图像修正参数来对由喷墨记录装置1记录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步骤S22)。CPU41使用图像修正参数来进行与各记录头232对应的部分的图像数据的伽马修正。详细而言,CPU41基于图像修正参数表示的伽马值(或者伽马值和与规定的浓度分布对应的伽马值之比)来修正图像数据的灰度值,以使记录在记录介质M上的图像的伽马值成为规定值。
CPU41使存储部44存储修正后的图像数据。
CPU41一边使输送部21输送记录介质M一边使记录头单元23记录基于修正后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23)。由此,在记录介质M中记录抑制了每个记录头232的浓度不均的规定伽马值的图像。该步骤S23中的各部的动作除了所使用的图像数据之外,与步骤S11相同。
若步骤S23的处理结束,则CPU41结束图像记录处理。
此外,在上述,分别使用进行伽马修正的例子来对与图像数据的各记录头232对应的部分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取而代之,例如基于图5的各灰度图案61的拍摄数据中的关于X方向的亮度的偏差,以与一个记录头232对应的图像数据为基准来修正与其它记录头232对应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值,以使该亮度均匀。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部25是使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和读取该图像的一部分的读取范围R相对移动来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部25,具备光源253、遮挡从光源253射出并朝向记录介质M的光的遮光部251、和对从光源253射出并通过设置在遮光部251的狭缝251a入射到记录介质M的读取范围R的光的反射光中的通过了狭缝251a的光进行检测来读取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线性传感器255。根据这样的结构,从光源253射出并朝向记录介质M的光被遮光部251消减一部分,仅通过了狭缝251a的光的一部分向记录介质M的读取范围R入射。另外,被记录介质M的面反射的光没有从狭缝251a以外的部分向线性传感器255入射。结果记录介质M中被读取范围R的外侧反射的光向线性传感器255的入射量被减少,所以抑制记录介质M中记录在读取范围R的外侧的图像的影响,能够更适当地读取图像。
另外,狭缝251a遍及记录介质M中的X方向(规定的宽度方向)上的图像的可记录宽度而设置。结果通过了狭缝251a的光入射到宽度方向上的图像的整体,所以能够通过线性传感器255读取宽度方向上的图像的整体。
另外,线性传感器255是沿着狭缝251a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线性传感器。由此,检测通过了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251a的光,能够高效地读取读取范围R的图像。
另外,具备反射板252,该反射板252具有使从光源253射出的光以及该光在遮光部251中的反射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而向狭缝251a入射的光反射面。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使通过狭缝251a向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的光的量增大,所以能够提高从光源253射出的光中使用于图像读取部25的读取的光的比例。另外,在具备反射板252的图像读取部25中,记录介质M中朝向读取范围R的外侧的区域S的光的量增大,但由于通过设置遮光部251能够遮挡该光,所以有效地抑制记录在区域S中的图像的影响,能够适当读取图像。
然而,以往读取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情况下,不使用上述那样的反射板252而使来自光源的光以规定的入射角直接照射记录介质M来进行读取。在这种方法中,存在得到的拍摄数据根据上述入射角而产生因记录介质M的凹凸的影子所形成的暗部,所以无法适当地获取所记录的图像的亮度的信息这个课题。
与此相对,在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部25中,因被反射板252的光反射面反射的光向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所以入射到该记录介质M的面的光具有各种入射角。结果在图像读取部25所读取的拍摄数据中难以产生记录介质M的表面中的凹凸的影子所形成的暗部,所以能够更准确地获取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亮度的信息。
另外,遮光部251使入射到与该遮光部251的记录介质M侧相反侧的表面(上表面)的光漫反射。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反射板252反射入射到遮光部251的上表面而被漫反射的光来再利用,使其一部分向狭缝251a入射。由此,能够提高从光源253射出的光的利用效率。另外,由于能够使更多种的入射角的光对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产生由记录介质M的表面的凹凸所造成的影子。
另外,反射板252的光反射面使入射光漫反射。由此,能够使更多种的入射角的光对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产生由记录介质M的表面的凹凸所造成影子。
另外,反射板252在与狭缝251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光反射面为拱形。由此,能够使反射板252的光反射面中的反射光以各种入射角向狭缝251a入射。因此,在图像读取部25所读取的拍摄数据中难以产生记录介质M的表面中的凹凸的影子所形成的暗部,能够更准确地获取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亮度的信息。另外,由于能够使更多种的入射角的光入射记录介质M的面,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产生由记录介质M的表面的凹凸所造成的影子。
另外,与狭缝251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狭缝251a的宽度L小于遮光部251中的狭缝251a的与记录介质M相反侧的端部和记录介质M的距离D的2倍。
因记录介质M的凹凸而产生的影子在光相对于记录介质M以较大的入射角入射的情况下尤其显著。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成为L<2D的关系成立的结构,通过狭缝251a向记录介质M中读取范围R的Y方向的中央部入射的光的入射角θ小于45°。结果更难以产生记录介质M的凹凸的影子,能够更准确地获取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亮度。
另外,反射板252具有使来自读取范围的反射光通过的开口部252a,线性传感器255对通过该开口部252a入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检测。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反射板252中开口部252a附近的反射光使用于读取。该反射光相对于记录介质M的入射角较小,难以产生由记录介质M的表面的凹凸所造成的影子,所以通过再利用这样的光而用于读取,能够进一步抑制产生由记录介质M的表面的凹凸所造成的影子。
另外,成为图像被读取的对象的记录介质M包括能够由线性传感器255读取的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M。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线性传感器255读取记录介质M的表面的凹凸以及其影子,但通过反射板252使多种的入射角的光对记录介质M入射,由此抑制产生由该凹凸所造成的影子,能够更准确地读取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亮度的信息。
另外,能够由上述线性传感器255读取的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M是布以及实施压纹加工的纸。布、实施压纹加工的纸由于表面的凹凸较大,所以通常通过线性传感器255读取表面的凹凸以及其影子,但根据具有反射板252的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1,抑制产生由该凹凸所造成的影子,能够更准确地获取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亮度的信息。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输送带213,该输送带213具有至少在由线性传感器255读取图像的期间载置记录介质M的载置面,载置面为白色。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记录介质M具有凹凸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透过了记录介质M的凹部的光在载置面的反射率,所以在图像读取部25的读取结果中能够抑制该凹部的亮度低于凸部的亮度,与凹部对应的部分被显现为暗部的不良状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对记录介质M喷出墨的记录头单元23、使记录头单元23对记录介质M喷出墨来记录图像的作为记录控制单元的CPU41、上述的图像读取部25、以及使记录介质M和读取范围R相对移动的输送部21,CPU41通过输送部21一边使记录介质M和读取范围R相对移动一边使图像读取部25读取图像(读取控制单元)。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通过记录头单元23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中抑制记录在读取范围R的外侧的图像的影响,通过图像读取部25更适当地读取图像。
另外,输送部21具备输送带213,该输送带213具有至少在由线性传感器255读取图像的期间载置记录介质M的载置面,载置面为白色。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图像读取部25的读取结果中抑制该凹部的亮度低于凸部的亮度,与凹部对应的部分被显现为暗部的不良状况。
另外,CPU41基于图像读取部25对规定检查图像的读取结果来对要记录于记录介质M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修正单元)。由此,能够修正记录头单元23中的墨的喷出量的偏差来记录适当的图像。
(变形例)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该变形例在图像读取部中从光源射出的光直接照射遮光部251以及记录介质M的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它的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以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差异进行说明。
图8是本变形例所涉及的与图像读取部25a的X方向垂直的面中的示意剖视图。
在图像读取部25a中,由向大范围射出光的扩散性照明构成的光源253a被配置在狭缝251a的YZ平面中的斜上方。从光源253a射出的光的一部分通过狭缝251a直接向记录介质M的面入射,其反射光中通过了狭缝251a的光向线性传感器255的拍摄元件254入射。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变形例的图像读取部25a也由于从光源253a入射到记录介质M的面的光的反射光没有从除了狭缝251a之外部分射出,所以在记录介质M中抑制记录在读取范围R的外侧的图像的影响,能够适当地读取图像。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光源253a可以设置多个。另外,作为光源253a,可以使用射出光的照射范围较窄的高指向性照明来代替扩散性照明。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使用通过在该遮光部251设置开口来形成遮光部251的狭缝251a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狭缝的形态并不限于此。例如狭缝可以通过从遮光部的端部设置切口来形成,在遮光部由隔开间隙而配置的多个遮光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由该间隙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使用狭缝251a被设置在从与遮光部251的面垂直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包含读取范围R的区域中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狭缝251a被设置在通过该狭缝251a入射到记录介质M的读取范围R的光的反射光通过该狭缝251a向线性传感器255入射那样的位置上即可,不一定被设置为从Z方向观察时包含读取范围R。例如在记录介质M具有指向性散射特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指向性散射特性,将读取范围R和狭缝251a调整为成为在从Z方向观察时一部分不重叠那样的位置关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使用遮光部251为板状的部件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遮光部25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Z方向的厚度根据关于X方向以及/或者Y方向的位置而不同的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作为光反射部而列举与X方向垂直的面的剖面中的内面为拱形的反射板252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光反射部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光反射部的上述剖面中的内面可以是拱形以外的凹状,例如该剖面中的内面也可以形成多边形的一部分。另外,反射板252可以不与遮光部25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例如可以是被设置在使遮光部251反射来自光源的光的位置上的板状的光反射板。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使用作为光反射部的反射板252在设置有作为光通过部的开口部252a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光通过部的形态并不限于此。例如光通过部也可以通过从反射板252的端部设置切口来形成,在光反射部由隔开间隙所配置的多个反射板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由该间隙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作为图像数据的修正的形态,使用通过记录并读取包括灰度图案61的检查图像60,从而对图像数据进行修正,以消除各记录头232的墨喷出量的偏差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作为检查图像,记录由通过单一的记录元件分别所记录的多个线构成的线图案,根据该读取结果来确定墨喷出不良的记录元件,并对图像数据进行修正,以修正该喷出不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使用一边使作为移动单元的输送部21输送记录介质M一边使图像读取部25读取图像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将记录介质M的位置固定,通过移动单元一边使图像读取部25相对于记录介质M移动一边读取图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可以是通过交替地进行主扫描动作和副扫描动作来读取图像的形态,该主扫描动作是将记录介质M的位置固定,通过移动单元一边使图像读取部25相对于记录介质M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边读取图像,该副扫描动作是通过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M沿副扫描方向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使用通过具备输送带213的输送部21输送记录介质M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输送部21例如可以在旋转的输送鼓的外周面(载置面)上载置记录介质M来进行输送。该情况下,为图像读取部25被配置在输送鼓的外周面的附近,读取由输送鼓输送的记录介质M上所记录的图像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列举使用线性传感器255来作为读取单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取而代之,例如可以是区域传感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以单路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一边使记录头扫描一边进行图像的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和其等同的范围。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符号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
2…外部装置
10…供纸部
11…供纸托盘
12…介质供给部
13…交接鼓
20…图像记录部
21…输送部
211、212…输送辊
213…输送带
22…加热部
23…记录头单元
231…记录头驱动部
232…记录头
24…定影部
25、25a…图像读取部
251…遮光部
251a…狭缝
252…反射板
252a…开口部
253、253a…光源
254…拍摄元件
255…线性传感器
257…基板
30…排纸部
31…交接鼓
32…传送部
33…排纸托盘
40…控制部
41…CPU
42…RAM
43…ROM
44…存储部
51…输送驱动部
52…操作显示部
53…接口
54…总线
60…检查图像
M…记录介质
R…读取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是使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和读取该图像的一部分的读取范围相对移动来读取上述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光源;
遮光部,遮挡从上述光源射出并朝向上述记录介质的光;以及
读取单元,对从上述光源射出并通过被设置在上述遮光部的狭缝入射到上述记录介质的上述读取范围的光的反射光中的通过了该狭缝的光进行检测,读取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遍及在上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宽度方向上的图像的可记录宽度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读取单元是沿上述狭缝的延伸方向而设置的线性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反射部,上述光反射部具有光反射面,该光反射面使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以及该光在上述遮光部中的反射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而向上述狭缝入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使入射到该遮光部的与上述记录介质侧相反侧的表面的光漫反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部的上述光反射面使入射光漫反射。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狭缝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光反射部的上述光反射面为凹状。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狭缝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该狭缝的宽度小于上述遮光部中的上述狭缝的与记录介质侧相反侧的端部和上述记录介质的距离的2倍。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部具有使来自上述读取范围的反射光通过的光通过部,
上述读取单元对通过上述光通过部入射的光的强度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成为上述图像被读取的对象的记录介质包括能够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的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的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是布以及被实施了压纹加工的纸。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载置部,上述载置部具有至少在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上述图像的期间载置上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
上述载置面是白色。
13.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单元,对记录介质喷墨;
记录控制单元,使上述记录单元对上述记录介质喷墨来记录图像;
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移动单元,使上述记录介质和上述读取范围相对移动;以及
读取控制单元,一边通过上述移动单元使上述记录介质和上述读取范围相对移动一边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上述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单元具备载置部,上述载置部具有至少在由上述读取单元读取上述图像的期间载置上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
上述载置面是白色。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修正单元,上述修正单元基于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对规定的检查图像的读取结果,对要记录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正。
CN201680039923.5A 2015-07-08 2016-07-07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Active CN107925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6621 2015-07-08
JP2015-136621 2015-07-08
PCT/JP2016/070065 WO2017006975A1 (ja) 2015-07-08 2016-07-07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5708A true CN107925708A (zh) 2018-04-17
CN107925708B CN107925708B (zh) 2019-09-27

Family

ID=57686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9923.5A Active CN107925708B (zh) 2015-07-08 2016-07-07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322171B1 (zh)
JP (1) JP6760283B2 (zh)
CN (1) CN107925708B (zh)
PT (1) PT3322171T (zh)
WO (1) WO20170069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7473A (zh) * 2018-12-28 2020-08-0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096B (zh) * 2017-12-05 2018-12-1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具狹縫結構之瑕疵檢測光源裝置與利用該光源裝置之瑕疵檢測系統
CN114543986A (zh) * 2022-03-07 2022-05-27 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光阻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7174A (ja) * 2002-11-01 2004-06-03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257552A (zh) * 2007-02-26 2008-09-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传感器
JP2011069651A (ja) * 2009-09-24 2011-04-07 Aitec System:Kk 外観検査装置及びその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1417A (en) * 1993-02-16 1995-10-24 Northeast Robotics, Inc. Continuous diffuse illu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TE211549T1 (de) * 1995-10-25 2002-01-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r kontrolle von scheiben
JP3734818B2 (ja) * 1995-12-05 2006-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照明装置
JP4073200B2 (ja) * 2001-11-08 2008-04-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8211635A (ja) * 2007-02-27 2008-09-11 Sharp Corp 原稿読取り装置
JP2010137474A (ja) * 2008-12-12 2010-06-24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532364B2 (en) * 2009-02-18 2013-09-10 Texas Instruments Deutschland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efects in wafer manufacturing
KR101759632B1 (ko) * 2013-06-03 2017-07-20 야마하하쓰도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외관 검사 장치
TWI485387B (zh) * 2013-07-31 2015-05-21 Genesis Photonics Inc 發光二極體的檢測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7174A (ja) * 2002-11-01 2004-06-03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257552A (zh) * 2007-02-26 2008-09-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传感器
JP2011069651A (ja) * 2009-09-24 2011-04-07 Aitec System:Kk 外観検査装置及びその照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7473A (zh) * 2018-12-28 2020-08-0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11497473B (zh) * 2018-12-28 2022-03-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22171A4 (en) 2018-07-25
CN107925708B (zh) 2019-09-27
JP6760283B2 (ja) 2020-09-23
EP3322171A1 (en) 2018-05-16
WO2017006975A1 (ja) 2017-01-12
PT3322171T (pt) 2019-11-04
JPWO2017006975A1 (ja) 2018-04-19
EP3322171B1 (en) 2019-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6808B2 (ja) 撮像光学検査装置
CN107925708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4339846B (zh) 印刷装置
EP3305271B1 (en) Tablet printing device and tablet printing method
CN110709253B (zh) 传送设备,液体喷射设备,读取设备,图像形成设备,传送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78482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良否判定方法
CN102435613A (zh) 印刷质量检查装置
CN109715406A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不良喷嘴的检测方法
JP201414081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および液滴測定方法
JP698107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08217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08886560A (zh)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650813A (zh) 基板处理装置、基板检查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2020039151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20106504A (ja) ラベル検査装置およびラベル検査方法
JP7040070B2 (ja) 搬送装置、搬送システム及び処理方法
JP675965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不良ノズルの検出方法
JP4684173B2 (ja) 外観検査装置及びptp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US20210213726A1 (en) Tabl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tablet printing method
JP6604127B2 (ja) 検査基準光生成装置,検査基準光生成方法,検査装置,検査方法
JP20181764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不良検出方法
US20180141346A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7225094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JP2012066430A (ja) 印刷品質検査装置
JP5654304B2 (ja) 印刷品質検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