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431A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5431A
CN107925431A CN201680048767.9A CN201680048767A CN107925431A CN 107925431 A CN107925431 A CN 107925431A CN 201680048767 A CN201680048767 A CN 201680048767A CN 107925431 A CN107925431 A CN 107925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information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7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5431B (zh
Inventor
照山胜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25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5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pre-organised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有:处理部,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处理部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发送信息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将信息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以与读取器/写入器(或具有读取器/写入器功能的设备;下同)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设备,例如诸如其中安装有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或非接触式IC芯片的移动电话之类,已被广泛分布。在如上所述的可以与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设备和所述读取器/写入器之间使用诸如近场通信(NFC)之类的非接触式通信,在近场通信中使用预定频率例如为13.56[MHz]等的磁场(载波)进行通信。
这里,在非接触式通信中,读取器/写入器充当发送包括用于开始通信的命令的通信请求的发起者,并且如上所述的可以与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设备充当目标,该目标根据该通信请求进行通信。
此外,已经开发了与非接触式通信有关的技术。例如,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技术可以被例示为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当一个设备被设置为发起者并且另一个设备被设置为目标时,作为目标操作的设备在任意的定时向作为发起者操作的设备发送数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2-175265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为充当目标的设备的高功能已经发展,因此充当目标的设备包括具有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多个功能的那些设备。因此,需要可以通过非接触式通信更有效地利用充当目标的设备的多个功能的技术。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颖且改进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其使得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功能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处理单元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步骤。在执行所述处理的步骤中,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的步骤。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功能。执行所述处理的功能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的功能。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使得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功能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
注意,上述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与上述效果一起或代替上述效果,可以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中的任何一种效果或者可以从本说明书中理解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2]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3]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4]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5]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6]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7]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8]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9]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10]图10是示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12]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3]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4]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的IC芯片和天线的配置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5]图15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16]图16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17]图1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18]图18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19]图19是示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20]图20是示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另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21]图2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2]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23]图23是示出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此外,下面将按照以下次序提供描述。
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2.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3.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4.根据本实施例的程序
下面将例示在设备之间执行的非接触式通信是NFC的情况。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通信不限于NFC,并且其可以是另一种通信方案的通信(可以应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任意通信方案的通信),例如,诸如红外光之类的任意的光通信。
另外,以下将举例说明在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可以被称为“R/W设备”)和标签设备之间执行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
这里,根据本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是例如充当非接触式通信中的发起者的设备。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例如,例示了读取器/写入器(用作具有主动发送载波的功能的询问器的设备)、具有读取器/写入器功能的设备等。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是例如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例如,例示了具有集成电路(IC)标签的设备、在所谓的卡模拟(CE)模式下操作的设备等。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首先,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下面将例示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情况。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对应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在非接触式通信中涉及的设备当中的标签设备。因此,为了方便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在下面可被称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
[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概述
在NFC中,例如使用称为“NFC数据交换格式(NDEF)”的数据格式的消息(其在下面可被称为“NDEF消息”)在设备之间执行通信,NDEF是由称为NFC论坛的组织定义的。
此外,在使用NFC在设备之间执行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下,用于设备的基于NDEF消息的协议包括以下两个协议。
·单向协议(其可被称为“单向”):一种协议,通过该协议设备之间执行的处理是由一个设备发送NDEF消息来完成的。在基于单向协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接收到NDEF消息的其他设备例如发送对应于NDEF消息的静态信息。
·双向协议(其可被称为“双向”):一种协议,通过该协议设备之间执行的处理是由双方(both)设备发送NDEF消息来完成的。在基于双向协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接收到NDEF消息的设备例如基于NDEF消息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
这里,根据本实施例的静态信息是其内容未通过处理而改变的数据,所述处理例如基于通过NDEF消息等获取的请求。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动态信息是其内容可以例如通过处理而改变的数据,所述处理基于通过NDEF消息等获取的请求。
图1和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图1示出与被NFC论坛称为“请求者”的设备决定要使用的协议有关的现有处理的示例。此外,图2示出与被NFC论坛称为“选择器”的设备决定要使用的协议有关的现有处理的示例。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用于决定要由“请求者”使用的协议的处理。下面将被假设由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图1所示的处理。
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建立用于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通信路径(S100)。当例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轮询检测到标签设备时建立在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和要与之通信的设备之间的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通信路径,并然后执行在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和要与之通信的设备之间的相互认证。下面将描述与建立NFC的通信路径有关的处理的示例。
当用于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的非接触通信的通信路径被建立时,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要与之通信的设备是标签设备还是具有对等(P2P)功能的设备(S102)。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获取指示该设备正在操作的模式的信息来做出步骤S102的确定。
在步骤S102中该设备被确定为具有P2P功能的设备的情况下,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将双向协议决定为要在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S104)。
此外,在步骤S102中该设备被确定为标签设备的情况下,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要在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应当是单向协议还是双向协议(S106)。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例如参照应用的设定等来作出步骤S106的确定。
在步骤S106中要在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被确定为单向协议的情况下,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将单向协议决定为要在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并使用所决定的协议进行通信(S108)。此外,在步骤S106中要在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将双向协议决定为要在与要与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并使用所决定的协议进行通信(S110)。
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用于决定要由“选择器”使用的协议的处理。下面将假定标签设备执行图2所示的处理并且标签设备执行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
标签设备建立用于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通信路径(S200)。例如,类似于图1的步骤S100,建立用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与标签设备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的通信路径。
标签设备检查操作模式(S102)。作为操作模式,例如,例示了指示作为标签设备的操作的模式(其在下面可被称为“标签模式”)和指示作为具有P2P功能的设备的操作的模式(其在下面可被称为“P2P模式”)。标签设备参照例如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指示操作模式的信息来做出步骤S202的确定。
在步骤S202中模式被确定为P2P模式的情况下,标签设备将双向协议决定为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S204)。
此外,在步骤S202中模式被确定为标签模式的情况下,标签设备确定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应当是单向协议还是双向协议(S206)。标签设备将预设协议确定为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
在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在步骤S206中被确定为单向协议的情况下,标签设备将单向协议决定为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并使用所决定的协议进行通信(S208)。此外,在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在步骤S206中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标签设备将双向协议决定为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并使用所决定的协议进行通信(S210)。
要在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分别通过被NFC论坛称为“请求者”的设备和被NFC论坛称为“选择器”的设备执行图1和图2的处理来决定。
这里,执行现有处理的标签设备将预设协议决定为要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通信中使用的协议,如图2的步骤S206至S210中所示。因此,在执行现有处理的情况下,即使标签设备具有作为使用单向协议进行通信的功能和使用双向协议进行通信的功能的两个功能,标签设备也仅能使用一个预设协议来进行通信。
因此,即使使用图2所示的现有处理,也难以期望通过非接触式通信来利用如标签设备等那样的充当目标的设备的多个功能。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在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执行与所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
这里,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预定请求,例示了包括用于使信息(数据)被发送的命令的读取请求或包括用于使信息(数据)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命令的写入请求。此外,写入请求还可以包括要写入的信息。根据所选择的处理模式,要响应于读取请求而发送的信息是静态信息或动态信息。
注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也可以从这样的预定请求中排除例如特定请求。作为从预定请求中排除的特定请求的示例,例如,例示了用于读取在基于NDEF消息的协议中要首先读取的属性信息的读取请求(其在下面可被称为“属性信息读取请求”)。此外,为了例示基于NDEF消息的协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不将例如属性信息读取请求识别为根据本实施例的预定请求,但是将对NDEF消息主体的读取请求或对NDEF消息主体的写入请求识别为预定请求。
在当指示一个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标志未被设置时识别出预定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将识别出的预定请求确定为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在例如第二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上述标志被设置。此外,在第一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上述标志可被设置。
更具体地说,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执行与如下面的(1)中所示的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或与如下面的(2)中所示的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如上所述被确定为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执行例如与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
(1)与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示例
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选择第一处理模式。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执行对应于所选择的第一处理模式的处理。
这里,与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对应于在使用单向协议的通信中执行的处理。
作为与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例如,例示了“将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不同于非接触式通信的另一通信方案的通信的连接信息作为静态信息发送的处理”。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信息,例如,例示了指示所支持的通信方案的信息和用于开始通信的信息(例如,ID和密码)。
通过执行作为与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发送连接信息的处理,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和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可以使用连接信息基于另一通信方案来进行通信。因此,通过执行作为与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发送连接信息的处理,例如,实现了由NFC论坛定义的“连接切换(connection handover)”(其在下面可被称为“切换”)。
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图3示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进行基于NFC的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的示例。图3的步骤S304的处理对应于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示例。
类似于图1的步骤S100,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和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间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S300)。
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发送用于使连接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S302)。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302中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所述读取请求从记录介质读取连接信息(静态信息的示例),并且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给出包括连接信息的响应(S304)。
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304中给出的响应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使用所获取的连接信息来开始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基于与连接信息相对应的通信方案的通信(S306)。
通过执行图3所示的处理,例如,在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之间实现“连接切换”。
注意,与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不限于上述“将连接信息作为静态信息发送的处理”,而可以是发送任意静态信息的处理。
(2)与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示例
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写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选择第二处理模式。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执行对应于所选择的第二处理模式的处理。
这里,与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对应于在使用双向协议的通信中执行的处理。
作为与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例如,例示了“将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作为动态信息发送的处理”。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例如,例示了与电力接收有关的各种信息,诸如认证响应信息(其将在下面描述)和控制响应信息(其将在下面描述)之类。
通过执行作为与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发送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的处理,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通过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通信路径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获取电力。
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图4示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进行基于NFC的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的示例。图4的步骤S408和S418的处理对应于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示例。
类似于图1的步骤S100,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和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间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S400)。
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发送包括认证信息的写入请求(S402)。根据本实施例的认证信息是用于执行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之间的充电有关的认证的数据。作为认证信息,例如,例示了指示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支持的充电控制方案的数据等。
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示出了认证信息的示例。图5示出了用如图5的A中所示的位(bit)表达的可以进行充电的充电方案的认证信息的示例。此外,图5示出了,例如,当与图5的B中所示的“0”相对应的位的值是“1”时,基于NFC的充电是可行的。注意,认证信息不限于使用如图5的A中所示的位来表示可以进行充电的充电方案。在认证信息中,可使用能够表示可以进行充电的充电方案的任意方法来表示可以进行充电的充电方案。
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402中发送的写入请求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写入请求将认证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且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给出指示处理结果的响应(S404)。
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404中给出的响应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发送用于使认证响应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S406)。根据本实施例的认证响应信息是指示与在步骤S402中发送的认证信息相对应的响应的数据。作为认证响应信息,例示了例如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所支持的电力接收控制方案的数据,诸如由NFC论坛定义的文本记录类型定义(RTD)。作为认证响应信息的具体示例,例如,例示了类似于图5中所示的认证信息的用位表示的可以进行电力接收的充电方案的数据。
注意,认证响应信息不限于与图5所示的认证信息类似的数据。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示出了认证响应信息的示例。如图6的A中所示,认证响应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指示可以进行充电的充电方案的信息(图6的A中所示的“充电技术能力”)和指示可应用的通信的通信属性的信息(图6的A中所示的“通信属性”)。
指示充电方案的信息的示例是例如图6的B中所示的示例。图6的B中所示的指示充电方案的信息指示:当例如与图6的B中所示的“0”相对应的位的值是“1”时,基于NFC的充电是可行的。
此外,指示通信属性的信息的示例例如是图6的C中所示的示例。在图6的C中所示的指示通信属性的信息表明:例如,当与图6的C中所示的“0”相对应的位的值是“0”时,支持双向协议,并且当与图6的C中所示的“0”相对应的位的值是“1”时,支持单向协议。
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406中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读取请求和记录的认证信息来生成认证响应信息,并且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给出包括认证响应信息的响应(S408)。
已经接收到步骤S408中给出的响应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以与认证响应信息相对应的充电控制方案使用用于非接触通信的通信路径来开始电力传送(S410)。
此外,当电力传送开始时,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发送包括控制信息的写入请求(S412)。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是用于控制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充电的数据。作为控制信息,例如,例示了包括用于使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状态的数据(其在下面将描述)被发送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命令的数据。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如图7的A中所示,例如,控制信息包括指示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使用的充电方案的信息(图7的A中所示的“充电技术”)。作为指示充电方案的信息,例如,例示了图7的B中所示的示例。图7的B中所示的指示充电方案的信息指示:当例如与图7的B中所示的“0”相对应的位的值是“1”时,基于NFC的充电是可行的。
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412中发送的写入请求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所述写入请求将控制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且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给出指示处理结果的响应(S414)。
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414中给出的响应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发送用于使得控制响应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S416)。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响应信息是指示与在步骤S412中发送的控制信息相对应的响应的数据。作为控制响应信息,例如,例示了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状态的数据。这里,作为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状态的数据,例如,例示了以下各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处理执行状态的数据、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功耗的数据、指示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中的诸如电池之类的电源的剩余容量的数据,以及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在非接触式通信中接收到的电力的数据。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示出了控制响应信息的示例。图8的A中所示的控制响应信息示出了指示功耗的数据的示例(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状态的数据的示例),并且图8的B中所示的控制响应信息示出了指示电源的剩余容量的数据的示例(指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状态的数据的另一示例)。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响应信息不限于图8中所示的示例。
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示出了控制响应信息的另一示例。
控制响应信息可以包括例如如图9中所示的以下各信息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指示电池(电源的示例)的剩余容量的信息(图9中所示的“电池水平”),指示电力接收设备所请求的充电电量的信息(图9中所示的“所请求的充电水平”),以及指示电力接收设备所请求的充电时间的信息(图9中所示的“所请求的充电时间”)。这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对应于上述的电力接收设备。
指示电池的剩余容量的信息指示包括在诸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之类的电力接收设备中的电池的剩余容量。
这里,由于控制响应信息例如包括指示电池的剩余容量的信息,所以包括在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电力传送设备中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或包括在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电力传送设备的另一设备中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可以显示指示电池的剩余容量的信息所指示的电池的剩余容量。此外,指示电池的剩余容量的信息所指示的电池的剩余容量可以例如从诸如扬声器之类的音频输出设备使用声音而被输出。
指示充电电量的信息指示诸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之类的电力接收设备所请求的充电电量。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例如参照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电量相关联的表格(或数据库),来指定与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中的电池的剩余容量相对应的充电电量。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电量相关联的表格例如包括这样的与电池的剩余容量相关联的充电电量:电池的剩余容量越低,越多的电力被供应。此外,在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电量相关联的表格中,例如,可以使得将不再供应电力的值(例如,“0”)与电池的剩余容量相关联。另外,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电量相关联的表格可以根据电池的类型等而异。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电量相关联的表格例如存储在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中的记录介质中,或者存储在连接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外部记录介质中。
指示充电时间的信息指示诸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之类的电力接收设备所请求的充电时间。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例如参照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时间相关联的表格(或数据库),来指定与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中的电池的剩余容量相对应的充电时间。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时间相关联的表格例如包括这样的与电池的剩余容量相关联的充电时间:电池的剩余容量越低,在越长的时间内供应电力。此外,在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时间相关联的表格中,例如,可以使得将不再供应电力的值(例如,“0”)与电池的剩余容量相关联。另外,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时间相关联的表格可以根据电池的类型等而异。上述的其中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充电时间相关联的表格例如存储在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中的记录介质中,或者存储在连接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外部记录介质中。
已经接收到在步骤S416中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所述读取请求、记录的控制信息等来生成控制响应信息,并且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给出包括控制响应信息的响应(S418)。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生成的控制响应信息的内容(参数等)可以根据例如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或与电源有关的信息(诸如电池(电源的示例)的剩余容量之类)而改变。
这里,诸如上述电池之类的电源可以是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中的电源或包括在连接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外部设备(例如,相对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充当主机的设备等)中的电源。在上述电源是包括在外部设备中的电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基于与包括在外部设备中的电源有关的信息来改变控制响应信息的内容。
在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执行电力传送的同时,步骤S412至S418的处理被重复。此外,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在预定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停止电力传送,预定条件例如是:电力被发送达预定时间段、传送了预定量的电力,等等。此外,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也可以基于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要由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充电的外部设备的示例)的负载阻抗的变化来停止电力传送,如将在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三实施例中示出。
通过执行图4中所示的处理,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使用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通信路径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获得电力。
此外,在当正在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通过非接触通信进行充电时检测到电力接收的结束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例如可以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知电力接收的结束。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例如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诸如认证响应信息或控制响应信息)来检测电力接收的结束。
在预定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电力已被传送达预定时间段的情况、预定量的电力已被传送的情况、预定量的电力已累积在诸如电池之类的电源中的情况、已经检测到使得停止电力接收的操作的情况、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得到满足的情况等,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已经检测到电力接收的结束。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通过例如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发送指示电力接收结束的信号来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通知电力接收的结束。
注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通知电力接收结束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所述。
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通过改变阻抗来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通知电力接收的结束。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使用如下面将要描述的负载调制来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下,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通过控制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的状态来改变阻抗。作为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例如,例示了包括在下面将要描述的图14中所示的负载调制电路182中的负载Z。
更具体地说,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通过将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并保持开启状态来改变阻抗。
通过如上所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控制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的状态,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相对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负载阻抗被改变。因此,通过检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在不在非接触式通信中接收指示电力接收结束的信号的情况下可以识别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电力接收的结束。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通过改变阻抗来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通知电力接收的结束,而不使得使用诸如非接触式通信之类的任意通信来发送指示电力接收结束的信号。
在已经通过改变阻抗来发出对电力接收结束的通知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在预定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将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作为上述预定条件,例如,例示了从电力接收开始起过去预定时间段的条件、不再可以确认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的电力接收的条件,等等。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例如使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通知电力接收的结束。注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向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通知电力接收结束的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或者充当非接触通信中的充电目标的任意设备。
注意,与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不限于上述的“发送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的处理”,并且可以是发送任意动态信息的处理。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如在上面的(1)和(2)中所述基于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或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所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
这里,与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对应于通过使用单向协议的通信来进行的处理,并且与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对应于通过使用双向协议的通信来进行的处理。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根据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获取的请求来切换单向协议和双向协议。
此外,通过应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诸如以IC标签操作的设备或在CE模式下操作的设备之类的标签设备不仅可以被单向协议支持而且可以被双向协议支持。因此,可以使标签设备具有多个功能,并且可以将标签设备应用于更多用例。作为示例,可以使一个标签设备实现切换功能(通过使用单向协议的通信来进行的处理的示例)和电力接收功能(通过使用双向协议的通信来进行的处理的示例)。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标签设备(其对应于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功能。
[2]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
接下来,将介绍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
下面将举例说明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例)来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并且使用NFC来执行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的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
此外,以下将举例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具有执行切换的切换功能和基于NFC接收电力的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切换被认为是由通过使用单向协议的通信进行的处理(即,与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来实现的,并且基于NFC的电力接收被认为是由通过使用双向协议的通信进行的处理(即,与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来实现的。
图10是示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在标签设备和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间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S500)。
这里,用于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的方法根据要使用的协议而异,并且根据协议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的方法被NFC论坛定义为规范。根据要使用的协议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的方法的具体示例如下。
·1型标签协议的情况:通过依次交换SENS_REQ命令和SENS_RES响应以及RID命令和RID响应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
·2型标签协议的情况:通过依次交换SENS_REQ命令和SENS_RES响应、SDD_REQ命令和SDD_RES响应以及SEL_REQ命令和SEL_RES响应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
·3型标签协议的情况:通过交换SENSF_REQ命令和SENSF_RES响应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
·4A型标签协议的情况:通过依次交换SENS_REQ命令和SENS_RES响应、SDD_REQ命令和SDD_RES响应、SEL_REQ命令和SEL_RES响应以及RATS命令和ATS响应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
·4B型标签协议的情况:通过依次交换SENSB_REQ命令和SENSB_RES响应以及ATTRIB命令和ATTRIB响应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
·P2P协议的情况:通过交换具有特定有效载荷的ATR_REQ命令和ATR_RES响应来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
当用于NFC的通信路径被建立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是否已经使用P2P协议建立了通信路径(S502)。
在步骤S502中确定已经使用P2P协议建立了通信路径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使用P2P协议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交换NDEF消息(S504)。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根据步骤S504的处理来执行例如切换或电力接收(S506)。
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示出了NDEF消息的示例。
使用包括在图11中所示的NDEF消息中的“类型”字段,标识处理的细节。
在NDEF消息指示切换的情况下,例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彼此交换切换请求消息和切换选择消息。在执行切换的情况下,按照包括在切换请求消息和切换选择消息中的设置信息来开始基于除了NFC以外的通信方案的通信。
此外,在NDEF消息指示充电的情况下,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和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交换例如包括如参照图4描述的信息的与电力传送有关的消息。在执行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向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的充电的情况下,例如,基于如参照图4描述的信息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向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传送电力。
将再次参照图10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在步骤S502中未确定已经使用P2P协议建立了通信路径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初始化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S508)。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通过例如“在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删除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或“将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的值设置为指示空状态的值”来初始化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
这里,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是指示第二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标志的示例。当例如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处于初始化状态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将识别出的预定请求确定为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
当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在步骤S508中被初始化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等待接收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发送的请求(命令)(S510)。
当接收到该请求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属性信息读取请求(S512)。这里,属性信息是使用基于NDEF消息的协议首先读取的信息,并且在读取属性信息之后,读取或写入NDEF消息主体。
在步骤S512中确定已经接收到属性信息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给出属性信息读取响应(S514)。
这里,属性请求读取方法根据要使用的协议而异。根据要使用的协议的属性请求读取方法的具体示例如下。
·1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对块1(能力容器(capabilitycontainer))的读取命令(RALL,READ,RSEG和READ8)时,发送能力容器。
·2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对块3(能力容器)的读取命令READ时,发送能力容器。
·3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对块0(NDEF属性信息)的读取命令CHECK时,发送NDEF属性信息。
·4型标签协议的情况:由于能力容器选择命令而选择能力容器文件,并且然后作为对能力容器读取命令的响应而发送能力容器。
当执行步骤S514的处理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NDEF消息写入请求(S516)。
这里,NDEF消息写入请求根据要使用的协议而异。根据要使用的协议,NDEF消息写入请求和对写入请求的响应的方法的具体示例如下。
·1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包括块2和后续块的写入命令(WRITE-E,WRITE-NE,WRITE-E8或WRITE-NE8)时,构造沿着由该命令所指定的块号接收到的NDEF消息,并作出响应。传送可以用多个命令和响应来执行。
·2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包括块4和后续块的写入命令(WRITE)时,构造沿着由该命令所指定的块号接收到的NDEF消息,并作出响应。传送可以用多个命令和响应来执行。
·3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包括块1和后续块的写入命令(UPDATE)时,构造沿着由该命令所指定的块号接收到的NDEF消息,并作出响应。传送可以用多个命令和响应来执行。
·4型标签协议的情况:由于NDEF选择命令而选择NDEF数据文件,然后由于NDEF写入命令而接收NDEF消息,并然后作出响应。
在步骤S516中确定已经接收到NDEF消息写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处理包括在所述写入请求中的NDEF消息,并根据处理结果生成用于动态响应的NDEF消息(其在下面将被称为“动态NDEF消息”)(S518)。
由于图10示出了通过使用双向协议的通信来执行基于NFC的电力接收的示例,所以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NDEF消息的“类型”字段指示充电(认证信息或控制信息)。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生成针对认证信息的认证响应信息或针对控制信息的控制响应信息,并将生成的认证响应信息或生成的控制响应信息设置为动态NDEF消息。
当执行步骤S518的处理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设置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S520)。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重复从步骤S510起的处理。
这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通过将指示表示有效状态的值的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来设置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注意,在指示表示有效状态的值的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已经被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可以不执行步骤S520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516中未确定已经接收到NDEF消息写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NDEF消息读取请求(S522)。
这里,NDEF消息读取请求根据要使用的协议而异。根据要使用的协议,NDEF消息读取请求和针对读取请求的响应的方法的具体示例如下。
·1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包括块2和后续块的读取命令(RALL,READ,RSEG和READ8)时,根据由该命令所指定的块号发送NDEF消息作为响应。传送可以用多个命令和响应来执行。
·2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包括块4和后续块的读取命令(READ)时,根据由命令所指定的块号发送NDEF消息作为响应。传送可以用多个命令和响应来执行。
·3型标签协议的情况:当接收到包括块1和后续块的读取命令(CHECK)时,根据由该命令所指定的块号发送NDEF消息作为响应。传送可以用多个命令和响应来执行。
·4型标签协议的情况:由于NDEF选择命令而选择NDEF数据文件,并然后作为对NDEF读取命令的响应而发送NDEF数据文件。
在步骤S522中未确定已经接收到NDEF消息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执行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的步骤S532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522中确定已经接收到NDEF消息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是否已经设置了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S524)。
这里,步骤S524的处理对应于确定识别出的NDEF消息读取请求是否是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在未确定已经设置了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确定识别出的NDEF消息读取请求是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
在步骤S524中未确定已经设置了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的情况下,作为对识别出的NDEF消息读取请求的响应,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发送包括静态信息的NDEF消息(S526)。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重复从步骤S510起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524中确定已经设置了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的情况下,作为对识别出的NDEF消息读取请求的响应,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发送包括与针对读取请求的处理结果相对应的动态信息的NDEF消息(S528)。
当执行步骤S528的处理时,类似于步骤S508,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初始化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S530)。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重复从步骤S510起的处理。
这里,步骤S530的处理对应于取消所设置的标志的处理。也就是说,步骤S524、S528和S530的处理是在当标志被设置时在针对读取请求的处理被执行的情况下取消标志的处理的示例。
在步骤S512中未确定已经接收到属性信息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522中未确定已经接收到NDEF消息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执行除了读取或写入NDEF消息之外的处理(S532)。然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重复从步骤S510起的处理。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执行图10中所示的处理,例如,作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通过执行图10中所示的处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基于在与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NDEF消息读取请求或NDEF消息写入请求来实现在切换与通过NFC的电力接收之间的转换。
因此,通过执行图10中所示的处理,例如,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示例)的功能。注意,不用说,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不限于图10中所示的示例。
[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
接下来,将介绍可以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上述处理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的示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对应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标签设备。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信息处理设备100包括例如第一通信单元102、第二通信单元104和控制单元106。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例如只读存储器(ROM,未示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未示出)、存储单元(未示出)、可由用户操作的操作单元(未示出)、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各种屏幕的显示单元(未示出)等。信息处理设备100通过例如充当数据传送路径的总线使上述组成元件相互连接。信息处理设备100例如由从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诸如电池之类的内部电源供应的电力、从与其连接的外部电源供应的电力等来驱动。
ROM(未示出)存储要由控制单元106使用的控制数据,诸如程序、算术参数等。RAM(未示出)临时存储要由控制单元106执行的程序等。
存储单元(未示出)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存储装置,其例如存储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数据,诸如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根据本实施例的标志的示例)和各种应用数据等。这里,作为存储单元(未示出),例如,例示了诸如硬盘之类的磁记录介质、诸如闪存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此外,存储单元(未示出)可以是可从信息处理设备100拆卸的。此外,存储单元(未示出)可以是具有抗篡改性的记录介质,诸如下面将要描述的包括在IC芯片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作为操作单元(未示出),例示了下面将要描述的操作输入设备。此外,作为显示单元(未示出),例示了下面将要描述的显示设备。
[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说明图。信息处理设备100包括例如MPU 150、ROM 152、RAM 154、记录介质156、输入/输出接口158、操作输入设备160、显示设备162、IC芯片164、天线166和通信接口168。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0通过例如充当数据传送路径的总线170而使组成元件彼此连接。
MPU 150包括例如包括诸如微处理单元(MPU)之类的算数电路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各种处理电路等,并且用作控制整个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06。此外,MPU 150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充当例如下面将描述的处理单元110。注意,处理单元110可以包括专用(或通用)电路(例如,与MPU 150分离的处理器等),其可以执行处理单元110的处理。
ROM 152存储要由MPU 150使用的诸如程序和算术参数之类的控制数据等。RAM154临时存储例如要由MPU 150执行的程序等。
记录介质156例如用作存储单元(未示出),并且存储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数据,诸如动态NDEF消息生成标志(根据本实施例的标志的示例)和各种应用数据等。这里,作为记录介质156,例如,例示了诸如硬盘之类的磁记录介质或诸如闪存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此外,记录介质156可以是可从信息处理设备100拆卸的。此外,存储单元(未示出)可以是具有抗篡改性的记录介质,诸如包括在IC芯片164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将在下面描述)之类。
输入/输出接口158连接例如操作输入设备160和显示设备162。操作输入设备160用作操作单元(未示出),并且显示设备162用作显示单元(未示出)。这里,作为输入/输出接口158,例如,例示了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子、数字视频接口(DVI)端子、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注册商标)端子、各种处理电路等。
此外,操作输入设备160例如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上,并且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00内部的输入/输出接口158。作为操作输入设备160,例如,例示了按钮、箭头键、诸如滚轮(jog dial)之类的旋转式选择器、其组合等。
另外,显示设备162例如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上,并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00内部的输入/输出接口158。作为显示设备162,例如,例示了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也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等。
注意,不用说,输入/输出接口158也可以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诸如外部操作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等)或外部显示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此外,显示设备162例如可以是诸如能够进行显示和用户操作的触摸面板之类的设备。
IC芯片164和天线166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一个通信装置,并用作第一通信单元102。IC芯片164和天线166使用具有例如13.56[MHz]等的预定频率的载波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基于NFC的非接触式通信。天线166接收载波并起发送响应信号的作用。此外,IC芯片164基于接收到的载波来解调和处理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发送的载波信号,并且使得使用负载调制来发送响应信号。
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的IC芯片164和天线166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注意,信息处理设备100可以不具有例如在图14中以IC芯片的形式示出的IC芯片164的配置。
天线166包括例如包括具有预定电感的线圈(电感器)L1和具有预定静电容量的电容器C1的谐振电路,并且使得根据载波的接收通过电磁感应生成感应电压。此外,天线166输出通过使感应电压以预定谐振频率谐振而获得的接收电压。这里,天线166的谐振频率根据载波的频率(例如,像13.56[MHz]的频率等)来设置。利用上述配置,天线166接收载波并使用由包括在IC芯片164中的负载调制电路182执行的负载调制来发送响应信号。
IC芯片164包括例如载波检测电路172、检测器电路174、稳压器176、解调电路178、MPU 180和负载调制电路182。注意,尽管未在图14中示出,但是IC芯片164还可以包括例如用于防止向MPU180施加过电压或过电流的保护电路(未示出)。这里,作为保护电路(未示出),例如,例示了包括二极管等的钳位电路。
此外,IC芯片164包括例如ROM 184、RAM 186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88。MPU 180、ROM184、RAM 186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88例如通过充当数据传送路径的总线190而连接。另外,总线190连接到总线170。
ROM 184存储要由MPU 180使用的诸如程序和算术参数之类的控制数据。RAM 186临时存储要由MPU 180执行的程序、算术结果、执行状态等。
非易失性存储器188例如存储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数据,诸如上述认证信息和上述控制信息以及各种应用数据等。这里,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188,例如,例示了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等。此外,非易失性存储器188具有例如抗篡改性。
载波检测电路172基于从天线166传送的接收电压来生成例如矩形检测信号,并将该检测信号传送到MPU 180。此外,MPU 180使用上述所传送的检测信号作为例如用于数据处理的处理时钟。这里,由于上述检测信号是基于从天线166传送的接收电压的,所以检测信号与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发送的载波的频率同步。因此,由于IC芯片164包括载波检测电路172,所以IC芯片164可以与外部设备同步地执行要在IC芯片164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之间执行的处理。
检测器电路174对从天线166输出的接收电压进行整流。这里,检测器电路174包括例如二极管D1和电容器C2。
稳压器176使接收电压平滑,使得接收电压变成恒定电压,并且将驱动电压输出到MPU 180。这里,稳压器176使用接收电压的DC分量作为驱动电压。
解调电路178基于接收电压对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与包括在载波中的载波信号相对应的数据(例如,高电平和低电平的二进制数据信号)。这里,解调电路178输出接收电压的AC分量作为数据。
使用从稳压器176输出的驱动电压作为电源来驱动MPU 180,并且处理由解调电路178解调的数据。这里,MPU 180包括例如包括诸如MPU之类的算数电路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各种处理电路等。
这里,信息处理设备100的MPU 180可以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换句话说,信息处理设备100的MPU180也可以充当处理单元110。
此外,MPU 180根据处理结果来选择性地生成用于控制与对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的响应有关的负载调制的控制信号。然后,MPU 180选择性地将控制信号输出到负载调制电路182。
负载调制电路182包括例如负载Z和开关SW1,并且通过根据从MPU 180传送的控制信号选择性地连接负载Z(使负载Z有效)来执行负载调制。这里,负载Z例如包括具有预定电阻值的电阻器。此外,开关SW1包括例如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或n沟道MOSFET。
利用上述配置,IC芯片164可以处理由天线166接收的载波信号,并且可以使天线166使用负载调制来发送响应信号。
例如通过具有图14中所示的配置,IC芯片164和天线166使用具有预定频率的载波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基于NFC的非接触式通信。注意,不用说,根据本实施例的IC芯片164和天线166的配置不限于图14中所示的示例。
将再次参照图13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通信接口168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另一通信装置,并用作第二通信单元104。
通信接口168例如经由网络(或直接地)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例如,例示了诸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之类的有线网络、诸如无线局域网(无线LAN)之类的无线网络、使用诸如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之类的通信协议的因特网。
这里,作为通信接口168,例如,例示了通信天线和射频(RF)电路(用于无线通信)、IEEE 802.15.1端口和发送/接收电路(用于无线通信)、IEEE 802.11端口和发送/接收电路(用于无线通信)、LAN端子和发送/接收电路(用于有线通信)等。此外,通信接口168也可以具有与网络相对应的配置,或者与可以进行通信的发送/接收电路和USB端子等的任意标准相对应的配置。另外,通信接口168可以具有如下配置:其中,可以使用多个通信方案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外部设备等进行通信。
信息处理设备100例如使用图13中所示的配置来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注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硬件配置不限于图13中所示的配置。
例如,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不具有切换功能或者经由具有与通信接口168的通信功能类似的通信功能的外部通信设备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不包括通信接口168。
另外,信息处理设备100可以具有如下配置:其中,不包括例如,记录介质156、操作输入设备160和显示设备162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
另外,图13中所示的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或根据修改示例的配置)可以通过例如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IC来实现。
将再次参照图12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0的配置的示例。第一通信单元102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一个通信装置,并且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基于NFC等的非接触式通信。
这里,作为第一通信单元102,例如,例示了与NFC有关的诸如IC芯片164和天线166之类的通信设备。注意,第一通信单元102可以是与除了NFC之外的非接触式通信有关的通信设备,诸如与诸如红外光之类的任意光通信有关的通信设备。
第二通信单元104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另一通信装置,并且以与第一通信单元102的通信方案不同的通信方案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第二通信单元104的通信由例如控制单元106控制。
这里,作为第二通信单元104,例如,例示了IEEE 802.15.1端口和发送/接收电路等。注意,第二通信单元104的配置不限于以上。第二通信单元104可以例如具有与可以进行通信的USB端子和发送/接收电路等的任意标准相对应的配置,或者可以经由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任意配置。
控制单元106包括例如MPU等,并起总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100的作用。此外,控制单元106包括例如处理单元110,并起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主要作用。
处理单元110起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主要作用。处理单元110基于在与外部设备进行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的预定请求来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或第二处理模式。此外,处理单元110执行与所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这里,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读取请求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10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写入请求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10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然后,处理单元110执行与所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
为了举例说明一个具体示例,处理单元110如在例如上面的(1)或(2)中所述基于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或第二处理模式,并执行与所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处理单元110基于例如已经被确定为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或第二处理模式。此外,在选择了第一处理模式的情况下,例如,处理单元110将连接信息作为静态信息发送。另外,在选择了第二处理模式的情况下,例如,处理单元110将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作为动态信息来发送。注意,静态信息不限于连接信息,并且动态信息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
此外,在将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作为动态信息发送并且基于所述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使用非接触式通信执行从外部设备的充电时检测到电力接收的结束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10可以改变阻抗。处理单元110通过例如将诸如图14中所示的负载Z之类的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并保持开启状态来改变阻抗。
通过如上所述改变阻抗,处理单元110可以向正在通过非接触式通信进行充电的外部设备通知电力接收的结束,而不使指示电力接收结束的信号使用诸如非接触式通信之类的任意通信而被发送到外部设备。
这里,在当如图10的步骤S524中那样未设置指示一个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标志时识别出预定请求的情况下,例如,处理单元110将识别出的预定请求确定为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
此外,在第二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例如,处理单元110如在图10的步骤S516至S520中所示设置标志。注意,处理单元110也可以在第一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设置标志。
另外,在当设置了标志时执行根据读取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处理单元110如在图10的步骤S524、S528和S530中所示取消该标志。
通过包括处理单元110,例如,控制单元106主导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
借助图12中所示的配置,例如,信息处理设备100主导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
这里,信息处理设备100基于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或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所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
如上所述,与第一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对应于通过使用单向协议的通信执行的处理,并且与第二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对应于通过使用双向协议的通信执行的处理。
因此,信息处理设备100可以基于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获取的请求来切换单向协议和双向协议。
此外,通过应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不仅可以被单向协议支持,而且可以被双向协议支持。因此,可以赋予信息处理设备100多个功能以及将信息处理设备100应用于更多的用例。
因此,使得能够在信息处理设备100中更有效地利用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100(其对应于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功能。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0可以表现出通过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上述处理而获得的效果。
注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不限于图12中所示的配置。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例如包括与控制单元106(例如,由另一个处理电路实现)分开的图12中所示的处理单元110。
另外,在经由具有与第一通信单元102的功能和配置类似的功能和配置的外部通信设备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不包括第一通信单元102。
此外,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不具有切换功能或经由具有与第二通信单元104的功能和配置类似的功能和配置的外部通信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不包括第二通信单元104。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例如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标签设备,诸如IC标签或在所谓的CE模式下操作的设备之类。这里,作为在CE模式下操作的设备,例示了可以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各种设备,例如,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之类的通信设备、平板型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PC)之类的计算机等。此外,本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可以结合到上述设备中的处理IC。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接下来,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将描述“一种用于使得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并具有使用单向协议的功能的设备的多个功能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的信息处理方法”。
下面将举例说明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来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情况。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对应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执行非接触式通信的设备当中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因此,为了便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可被称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此外,下面将举例说明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是标签设备的情况。
另外,下面将举例说明标签设备具有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包括切换功能和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注意,不用说,切换功能和电力接收功能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不被包括在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中。
[I]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概述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顺序地执行与执行非接触式通信的标签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来使该标签设备的各个功能被更有效地利用。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在非接触式通信中获取指示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来指定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图15至图18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说明图,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能力信息的示例。图15至图18示出了在标签设备将包括切换功能在内的多个功能传送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情况下的电力信息的示例。
下面将参照图15至图18来描述在使用NDEF消息在设备之间执行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下通过标签设备传送多个功能的方法的示例。
由NFC论坛定义的NDEF消息具有例如图15中所示的配置。这里,图15中所示的“MB”和“ME”指示包括在NDEF消息中的数据的划分。此外,“MB”的值为“1”指示数据是NDEF消息的第一个数据,并且“ME”的值为1指示数据是NDEF消息的最终数据。
包括在NDEF消息中的切换选择记录(Handover Select Record)在“类型”字段中设置为“Hs”。图16示出了切换选择记录的有效载荷的内容。
包括在NDEF消息中的NDEF记录存储与除了NFC之外的通信方案有关的连接信息。图17示出了与对应于IEEE 802.15.1标准的通信方案有关的连接信息的示例。
此外,NDEF消息中包括的切换选择记录中包括的ALTERNATIVE_CARRIER_RECORD在图18中被定义。
CARRIER_DATA_REFERENCE存储接在切换选择记录之后的NDEF记录(例如,连接信息)的相对编号。第一个记录的相对编号是“0”。
这里,在第二实施例中,标签设备将与除了切换功能以外的功能有关的认证响应信息(诸如与电力接收有关的认证响应信息(例如,用位表示的可以进行电力接收的充电方案的数据,类似于图5中所示的认证信息))存储在切换选择消息中包括的NDEF记录中。通过将与除了切换功能以外的功能有关的认证响应信息存储在切换选择消息中包括的NDEF记录中,标签设备可以使用单向协议将包括切换功能在内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传送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从标签设备获取如参照例如图15至图18所示的能力信息来指定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具体而言,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顺序执行如下面在(I)至(IV)中所述的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I)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第一示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作为预先规定的次序,例如,例示了从获取的能力信息中指定的次序、与从获取的能力信息中指定的次序相反的次序(逆次序)等。
在参照图15至图18所示的能力信息已被获取的情况下,例如,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与切换功能有关的处理(基于与通信功能对应的通信方案开始通信的处理),并然后执行与另一功能有关的处理,诸如与电力接收功能有关的处理(控制与使用非接触式通信的电力接收功能相对应的充电的处理)。
(II)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第二示例
在能力信息包括指示处理次序的信息的情况下,例如,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按照能力信息中预先规定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III)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第三示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基于能力信息来设置处理的次序。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按照设置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基于例如能力信息对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设置处理优先级,并然后设置处理次序,使得被设置更高优先级的处理被首先执行。这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例如使用其中处理类型和处理优先级相关联的表格(或数据库)来设置处理优先级。注意,设置处理优先级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所述,并且可以使用诸如基于可以设置优先级的用户操作来设置优先级之类的任意方法来设置优先级。
这里,作为设置处理优先级的示例,例示了“针对与切换功能有关的处理(基于与通信功能相对应的通信方案开始通信的处理)设置比与另一功能有关的处理(诸如与电力接收功能有关的处理(控制与使用非接触式通信的电力接收功能相对应的充电的处理))的优先级更高的优先级。在如在上述设置示例中那样设置优先级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与切换功能有关的处理(基于与通信功能相对应的通信方案开始通信的处理),并然后执行与另一功能有关的处理,诸如与电力接收功能有关的处理(控制与使用非接触式通信的电力接收功能相对应的充电的处理)。
注意,第三示例中描述的处理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也可以随机地对基于能力信息指定的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进行排序,以及按照升序或降序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IV)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第四示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也可以通过组合可以组合的任意处理(例如,“在上面的(I)和(II)中描述的处理的组合处理”,“在上面的(II)和(III)中描述的处理的组合处理”,等等)来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在执行“在上面的(I)和(II)中描述的处理的组合处理”或“在上面的(II)和(III)中描述的处理的组合处理”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在指示处理次序的信息被包括在能力信息中的情况下执行在(II)中描述的处理,并且在指示处理次序的信息未被包括在能力信息中的情况下执行另一处理。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如在上面的(I)至(IV)中所述顺序地执行与标签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使得例如具有使用单向协议的多个功能(诸如切换功能、电力接收功能等)的标签设备的功能能够被展现。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标签设备(其对应于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功能。
[II]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
接下来,将介绍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
下面将举例说明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例)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以及使用NFC执行与标签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的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
此外,下面将举例说明标签设备具有切换功能和使得能够通过NFC执行电力接收的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下面将举例说明标签设备使用包括在图15中所示的NDEF消息中的切换选择记录(能力信息的示例)将其能力传送给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情况。
图19是示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在标签设备之间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S600)。类似于图10的步骤S500,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和标签设备之间建立用于NFC的通信路径。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接收从标签设备发送的切换选择消息(S602)。这里,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是具有使用单向协议的多个功能的标签设备,所以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使用单向协议来接收切换选择消息。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接收到的切换选择消息是否具有尚未被检查的ALTERNATIVE_CARRIER_RECORD(替换载波记录)(S604)。这里,步骤S604的处理对应于由NFC论坛定义的静态切换的处理。
在步骤S604中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ALTERNATIVE_CARRIER_RECORD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读取由替换载波记录及引用(Alternative CarrierRecord and Reference)表示的载波记录(其对应于连接信息)(S606)。这里,步骤S606的处理对应于由NFC论坛定义的静态切换的处理。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是否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支持的通信方案的载波记录(S608)。这里,步骤S608的处理对应于由NFC论坛定义的静态切换的处理。
在步骤S608中未确定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支持的通信方案的载波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604起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S608中确定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支持的通信方案的载波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使用支持的通信方案开始通信(S610)。这里,步骤S610的处理对应于由NFC论坛定义的静态切换的处理。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604起的处理。
在步骤S604中未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ALTERNATIVE_CARRIER_RECORD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在载波记录之后是否存在尚未被检查的NDEF记录(S612)。
在步骤S612中未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NDEF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结束图19中所示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612中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NDEF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读取NDEF记录并检查“类型”(S614)。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类型”是否是充电协议的认证响应信息(其在下面可被称为“Car”)(S616)。
在步骤S616中“类型”被确定为充电协议的认证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是否可以执行充电(S618)。
在步骤S618中未确定可以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612起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618中未确定可以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充电(S620)。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612起的处理。
在步骤S616中“类型”未被确定为充电协议的认证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在该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支持“类型”所指示的功能时执行与该功能有关的处理(S622)。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612起的处理。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图19中所示的处理,例如,作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通过执行图19中所示的处理,例如,在标签设备具有切换功能和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下可以使标签设备展现切换功能和电力接收功能。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图19中所示的处理,从而使得标签设备(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示例)的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功能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
注意,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不限于图19中所示的示例。
图20是示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00,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建立与标签设备的用于NFC的通信路径(S700)。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02,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接收从标签设备发送的切换选择消息(S702)。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04,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接收到的切换选择消息是否具有尚未被检查的ALTERNATIVE_CARRIER_RECORD(S704)。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06,在步骤S704中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ALTERNATIVE_CARRIER_RECORD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读取由替换载波记录及参考表示的载波记录(其对应于连接信息)(S706)。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08,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是否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支持的通信方案的载波记录(S708)。
在步骤S708中未确定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支持的通信方案的载波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704起的处理。
此外,类似于图19的S610,在步骤S708中确定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所支持的通信方案的载波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使用支持的通信方案开始通信(S710)。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704起的处理。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12,在步骤704中未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ALTERNATIVE_CARRIER_RECORD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在载波记录之后是否存在尚未被检查的NDEF记录(S712)。
在步骤S612中未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NDEF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结束图19中所示的处理。
此外,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14,在步骤S712中确定存在尚未被检查的NDEF记录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读取NDEF记录并检查“类型”(S714)。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16,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类型”是否是充电协议的认证响应信息(S716)。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18,在步骤S716中“类型”被确定为充电协议的认证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是否可以执行充电(S718)。
在步骤S718中未确定可以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712起的处理。
此外,类似于例如图1的步骤S106,在步骤S718中确定可以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协议是否是双向协议(S720)。
在步骤S720中协议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与标签设备交换充电控制数据(S722)。作为步骤S722中的交换充电控制数据的处理的示例,例如,例示了图4的步骤S402至S408的处理。
在步骤S720中协议未被确定为双向协议(即,在协议被确定为单向协议的情况下)或者步骤S722的处理已被执行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充电(S724)。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712起的处理。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22,在步骤S716中“类型”未被确定为充电协议的认证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在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支持“类型”所指示的功能时执行与该功能有关的处理(S726)。然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712起的处理。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也可以执行图20中所示的处理,例如,作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通过执行图20中所示的过程,例如,在标签设备具有切换功能和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下可以使标签设备展现切换功能和电力接收功能。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图20中所示的处理,从而使得标签设备(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示例)的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功能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
[III]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
接下来,将介绍可以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上述处理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的示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对应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上述读取器/写入器设备。
图2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例如第一通信单元202、第二通信单元204和控制单元206。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200还可以包括例如ROM(未示出)、RAM(未示出)、存储单元(未示出)、可由用户操作的操作单元(未示出)、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各种屏幕的显示单元(未示出)等。信息处理设备200通过例如充当数据传送路径的总线而使上述组成元件相互连接。信息处理设备200例如由从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的诸如电池之类的内部电源供应的电力、从与其连接的外部电源供应的电力等来驱动。
ROM(未示出)存储要由控制单元206使用的控制数据,诸如程序、算术参数等。RAM(未示出)临时存储要由控制单元206执行的程序等。
存储单元(未示出)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的存储装置,并且例如存储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数据,诸如其中处理类型和处理优先级相关联的表格(或数据库)以及各种应用数据等。这里,作为存储单元(未示出),例如,例示了诸如硬盘之类的磁记录介质、诸如闪存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此外,存储单元(未示出)可以是可从信息处理设备200拆卸的。
作为操作单元(未示出),例示了下面将要描述的操作输入设备。此外,作为显示单元(未示出),例示了下面将要描述的显示设备。
[信息处理设备2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说明图。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例如MPU 250、ROM 252、RAM 254、记录介质256、输入/输出接口258、操作输入设备260、显示设备262、第一通信接口264和第二通信接口266。此外,信息处理设备200通过例如充当数据传送路径的总线270而使组成元件彼此连接。
MPU 250包括例如包括诸如MPU之类的算数电路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各种处理电路等,并且用作控制整个信息处理设备200的控制单元206。此外,MPU 250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充当例如下面将描述的处理单元210。注意,处理单元210可以包括专用(或通用)电路(例如,与MPU 250分离的处理器等),其可以执行处理单元210的处理。
ROM 252存储要由MPU 250使用的诸如程序和算术参数之类的控制数据等。RAM254临时存储例如要由MPU 250执行的程序等。
记录介质256用作存储单元(未示出),并且存储例如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数据,诸如其中处理类型和处理优先级相关联的表格(或数据库)以及各种应用数据等。这里,作为记录介质256,例如,例示了诸如硬盘之类的磁记录介质、诸如闪存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此外,记录介质256可以是可从信息处理设备200拆卸的。
输入/输出接口258连接例如操作输入设备260和显示设备262。操作输入设备160用作操作单元(未示出),并且显示设备262用作显示单元(未示出)。这里,作为输入/输出接口258,例如,例示了USB端子、DVI端子、HDMI(注册商标)端子、各种处理电路等。此外,操作输入设备260例如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上,并且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200内部的输入/输出接口258。作为操作输入设备260,例如,例示了按钮、箭头键、诸如滚轮之类的旋转式选择器、其组合等。另外,显示设备262例如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上,并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200内部的输入/输出接口258。作为显示设备262,例如,例示了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
注意,不用说,输入/输出接口258也可以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200的诸如外部操作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等)或外部显示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此外,显示设备262例如可以是诸如能够进行显示和用户操作的触摸面板之类的设备。
第一通信接口264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的一个通信装置,并用作第一通信单元202。第一通信接口264起与诸如标签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作用。
这里,作为第一通信接口264,例如,例示了具有无线通信天线电路和载波发送电路的NFC通信设备。
包括在第一通信接口264中的无线通信天线电路包括例如包括作为发送/接收天线的具有预定电感的线圈和具有预定静电电容的电容器的谐振电路以及解调电路。此外,无线通信天线电路通过接收例如13.56[MHz]的磁场(载波)来解调从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等。
此外,包括在第一通信接口264中的载波发送电路例如包括执行诸如幅移键控(ASK)之类的调制的调制电路和放大调制电路的输出的放大电路,并且从无线通信天线电路的发送/接收天线发送置有载波信号的载波。通过包括载波发送电路,例如,信息处理设备200可以具有在执行NFC时的发起者功能。这里,载波发送电路的载波的发送例如由MPU250控制。
注意,第一通信接口264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包括无线通信天线电路和载波发送电路的NFC通信设备。第一通信接口264可以例如包括通过从接收到的载波获得电力而被驱动并且通过负载调制来发送信号的IC芯片。作为IC芯片的配置,例如,例示了图14中所示的配置。通过包括上述IC芯片,例如,信息处理设备200可以具有在执行NFC时的目标功能(所谓的卡功能)。注意,不用说,在信息处理设备200具有执行NFC时的目标功能的情况下,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的硬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IC芯片的形式。
第一通信接口264例如包括如上所述的包括无线通信天线电路和载波发送电路的NFC通信设备以及如上所述的IC芯片。
注意,第一通信接口264不限于上述NFC通信设备或上述IC芯片。在非接触式通信是诸如红外通信之类的另一通信方案的通信的情况下,例如,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支持其他通信方案的通信设备(诸如包括红外端口、发送/接收电路等的红外通信接口之类)作为第一通信接口264。
第二通信接口266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的另一通信装置,并用作第二通信单元204。
第二通信接口268例如经由网络(或直接地)与诸如标签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
这里,作为第二通信接口268,例如,例示了通信天线和RF电路(用于无线通信)、IEEE 802.15.1端口和发送/接收电路(用于无线通信)、IEEE 802.11端口和发送/接收电路(用于无线通信)、LAN端子和发送/接收电路(用于有线通信)等。此外,第二通信接口268还可以具有与网络相对应的配置,或者与可以进行通信的USB端子和发送/接收电路等的任意标准相对应的配置。另外,第二通信接口268可以具有如下配置:其中,可以使用多种通信方案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外部设备等进行通信。
信息处理设备200例如使用图22中所示的配置来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的硬件配置不限于图22中所示的配置。
在经由具有与第一通信接口264的功能类似的功能的外部通信设备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的配置中,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可以不包括第一通信接口264。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不具有切换功能或经由具有与第二通信接口268的通信功能类似的通信功能的外部通信设备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情况下,例如,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不包括第二通信接口268。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200可以具有如下配置:其中,例如,不包括记录介质256、操作输入设备260和显示设备262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
另外,图22中所示的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或根据修改示例的配置)可以通过例如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IC来实现。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100可以具有如下配置:其中,例如,不包括记录介质156、操作输入设备160和显示设备162中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
另外,图22中所示的配置的一部分或全部(或根据修改示例的配置)可以通过例如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IC来实现。
将再次参照图21描述信息处理设备200的配置的示例。第一通信单元202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的一个通信装置,并且与诸如标签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基于NFC等的非接触式通信。
这里,作为第一通信单元202,例如,例示了包括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天线电路和载波发送电路的NFC通信设备。注意,第一通信单元102可以是与除了NFC之外的非接触式通信有关的通信设备,诸如与诸如红外光之类的任意光通信有关的通信设备。
第二通信单元204是包括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的另一通信装置,并且以与第一通信单元202的通信方案不同的通信方案与诸如标签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第二通信单元204的通信由例如控制单元206控制。
这里,作为第二通信单元204,例如,例示了IEEE 802.15.1端口和发送/接收电路等。注意,第二通信单元204的配置不限于以上。第二通信单元204可以例如具有与可以进行通信的USB端子和发送/接收电路等的任意标准相对应的配置,或者可以经由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任意配置。
控制单元206包括例如MPU等,并起总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00的作用。此外,控制单元206包括例如处理单元210,并起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主要作用。
处理单元210起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主导作用,并且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能力信息来顺序地执行与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处理。如在例如上面的(I)至(IV)中所述,处理单元210顺序地执行与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指定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例如,在能力信息包括基于与非接触式通信不同的另一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功能(其对应于上述的切换功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210执行基于与所述通信功能相对应的通信方案来开始通信的处理。此外,在能力信息包括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210执行控制与电力接收功能相对应的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处理。
另外,在能力信息包括基于与非接触式通信不同的其他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上述通信功能以及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上述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210执行基于与上述通信功能相对应的通信方案来开始通信的处理,并然后执行控制充电的处理。注意,不用说,处理单元210顺序地执行的处理的示例不限于以上所述。
通过包括处理单元210,例如,控制单元206主导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
借助图21中所示的配置,例如,信息处理设备200带头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
这里,信息处理设备200顺序地执行与基于能力信息指定的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处理。因此,信息处理设备200例如可以使具有多个功能(诸如使用单向协议的切换功能和电力接收功能)的外部设备展现功能。
因此,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200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外部设备中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功能。
此外,信息处理设备200可以表现出通过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上述处理而获得的效果。
注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不限于图21中所示的配置。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例如包括与控制单元206(例如,由另一个处理电路实现)分开的图21中所示的处理单元210。
另外,在经由具有与第一通信单元202的功能和配置类似的功能和配置的外部通信设备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不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02。
此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不具有切换功能或经由具有与第二通信单元204的功能和配置类似的功能和配置的外部通信设备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不包括第二通信单元204。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例如可以应用于可以执行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各种设备,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之类的通信设备、平板型设备或诸如PC之类的计算机之类。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例如可以结合到如上所述的设备中的处理IC。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接下来,作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将描述一种“用于当在非接触式通信中正在给充当目标的设备进行充电时使得停止充电的信息处理方法”。这里,作为在应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情况下充当目标的设备,例示了支持单向协议的设备或支持双向协议的设备。
下面将举例说明由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情况。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对应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执行非接触式通信的设备当中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因此,为了方便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在下面可被称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此外,下面将举例说明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是标签设备的情况。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例如被应用于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执行的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停止,或者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执行的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停止。
注意,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示例不限于以上。使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充电的停止例如,可以应用于在不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情况下执行的通过任意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停止。
下面将举例说明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执行的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停止的情况。
[i]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概述
在当正在执行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时检测到充当目标的诸如标签设备之类的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例如,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这里,如关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签设备所描述的,通过例如控制与外部设备中的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来改变充当充电目标的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例如在第一通信接口264中包括的无线通信天线电路的解调电路中解调由包括在该无线通信天线电路中的发送/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来检测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上述解调电路例如通过对无线通信天线电路中包括的调制电路(或放大电路)与上述发送/接收天线的谐振电路之间的电压的幅度变化进行包络检测并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二进制化,来解调由上述发送/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注意,上述解调电路也可以例如使用上述调制电路(或放大电路)与上述发送/接收天线的谐振电路之间的电压的相位变化来解调由上述发送/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
在充当充电目标的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从低状态变为高状态并且高状态持续预定时间段或更长时间的情况下,例如,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已经检测到负载阻抗的变化。
通过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在已经检测到充当充电目标的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使得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从而例如表现出如下所述的效果。
·因为可以在没有通过诸如非接触式通信之类的通信接收到指示电力接收结束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充电的停止,所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段内确定充电的停止。
·因为可以在没有通过诸如非接触式通信之类的通信接收到指示电力接收结束的信号的情况下确定充电的停止,所以可以预期减少了由停止充电导致的电力(未被发送或接收的额外信号的量)。
注意,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停止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有关的处理不限于上述示例。
例如,在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开始起已经过去预定时段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可以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这是所谓的由于超时而停止充电)。这里,上述预定时间段可以是预设的固定时间(时间段)或者可以是基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的用户操作等而改变的可变时间(时间段)。
[ii]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
接下来,将介绍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
下面将举例说明由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例)来执行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以及使用NFC来执行与标签设备(外部设备的示例)的非接触式通信的情况。
图23是示出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00,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建立与标签设备的用于NFC的通信路径(S800)。注意,在用于NFC的通信路径已被建立的情况下,步骤S800的处理可以不被执行。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从标签设备接收WLCapability记录中的“Car”(充电协议的认证响应信息)(S802)。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通过接收从标签设备发送的切换选择消息来接收“Car”。
例如,类似于图19的步骤S618,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充电(S804)。
在步骤S804中未确定可以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结束图23的处理而不执行充电。
此外,在步骤S804中确定可以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类似于例如图1的步骤S106,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协议是否是双向协议(S806)。
在步骤S806中协议未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将在下面描述的步骤S812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806中协议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例如类似于图21的步骤S722,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使用非接触式通信来与标签设备交换充电控制数据(S808)。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基于从标签设备获取的充电控制数据来确定是否已经从标签设备接收到电力传送请求(S810)。
在步骤S810中未确定已经获取电力传送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结束图23的处理而不执行充电。
此外,在步骤S810中确定已经获取电力传送请求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806中协议未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充电(S812)。
当充电开始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是否已经检测到标签设备(充当充电目标的外部设备的示例)的负载阻抗的变化(S814)。
在步骤S814中未确定已经检测到标签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是否已经发生充电时间的超时(S816)。例如,在从步骤S812中的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开始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已经发生充电时间的超时。
在步骤S816中未确定已经发生充电时间的超时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812起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816中确定已经发生充电时间的超时的情况下,将在下面描述的步骤S818的处理被执行。
在步骤S814中确定已经检测到标签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或在步骤S816中已经发生充电时间的超时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确定协议是否是双向协议(S818)。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基于例如步骤S806的确定结果来确定其是否是双向协议。注意,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可以通过再次执行例如与图1的步骤S106类似的处理来确定其是否是双向协议。
在步骤S818中协议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重复从步骤S808起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818中协议未被确定为双向协议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结束图23的处理。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例如图23中所示的处理作为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通过执行图23中所示的处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可以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另外,通过像图23中所示的处理那样在已经检测到充当充电目标的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可以表现出通过执行上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基于负载阻抗的变化的充电停止”而获得的效果。
注意,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不限于图23中所示的示例。
尽管在图23中示出了其中在步骤S814中确定已经检测到标签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或在步骤S816中已经发生充电时间的超时的情况下停止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示例,例如,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还可以通过执行步骤S814的处理和步骤S816的处理之一来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此外,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充电的停止可以应用于在不使用例如上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情况下执行的通过任意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停止。
[iii]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示例
接下来,将介绍可以执行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的示例。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具有与例如图21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的配置类似的配置(还包括修改示例)。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具有与例如图22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200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还包括修改示例)。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210例如主导执行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
例如,在当正在执行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时检测到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处理单元210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此外,例如在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开始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处理单元210可以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可以应用于可以执行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各种设备,诸如读取器/写入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之类的通信设备、平板型设备或诸如PC之类的计算机之类。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例如可以结合到如上所述的设备中的处理IC。
(根据本实施例的程序)
[A]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
通过在计算机中的处理器等执行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例如,能够执行与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或标签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程序),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其对应于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设备)的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功能。
此外,通过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处理器等执行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可以展现通过执行与由上述信息处理设备100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而获得的效果。
[B]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
通过在计算机中的处理器等执行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例如,能够执行与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200或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程序),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诸如在非接触式通信中充当目标的标签设备之类的设备的使用非接触式通信实现的功能。
另外,通过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处理器等执行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可以展现通过执行与由上述信息处理设备200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而获得的效果。
[C]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
通过在计算机中的处理器等执行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例如,能够执行与由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读取器/写入器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有关的处理的程序),可以使通过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另外,通过在计算机中的处理器等执行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可以展现通过执行上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基于负载阻抗的变化而停止充电”而获得的效果。
上面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找到各种变型和修改,并且应该理解,它们将自然地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尽管上面已经介绍了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计算机程序)的设置,但是例如也可以在本实施例中一起提供具有存储在其中的上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此外,虽然上面已经介绍了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计算机程序)的设置,但是也可以在本实施例中一起提供具有存储在其中的上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此外,虽然上面已经介绍了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计算机程序)的设置,但是也可以在本实施例中一起提供具有存储在其中的上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上述配置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示例,当然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或例示性的效果,而不是限制性的。也就是说,与上述效果一起或代替上述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清楚的其他效果。
此外,本技术也可被如下配置。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
其中,处理单元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当指示一个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标志未被设置时识别出预定请求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将识别出的预定请求确定为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
(3)根据(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第二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处理单元设置所述标志。
(4)根据(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当设置了所述标志时执行根据读取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取消所述标志。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第一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将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基于与所述非接触式通信不同的另一通信方案的通信的连接信息作为静态信息来发送。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第二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将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作为所述动态信息来发送。
(7)根据(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基于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正在执行来自外部设备的充电时检测到电力接收结束的情况下,处理单元改变阻抗。
(8)根据(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使用负载调制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并且
处理单元通过将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并保持开启状态来改变阻抗。
(9)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0)根据(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单元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1)根据(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单元按照在所述能力信息中定义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2)根据(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单元基于所述能力信息来设置处理的次序,并且按照所设置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3)根据(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能力信息包括使用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执行控制与电力接收功能相对应的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处理。
(14)根据(1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能力信息还包括基于与所述非接触式通信不同的另一种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功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在基于与所述通信功能相对应的通信方案执行开始通信的处理之后执行控制充电的处理。
(15)根据(13)或(1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当正在执行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时检测到所述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处理单元使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16)根据(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从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开始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处理单元使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17)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步骤,
其中,在执行所述处理的步骤中,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18)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的步骤。
(19)一种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功能,
其中,执行所述处理的功能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20)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的功能。
标号列表
100、200 信息处理设备
102、202 第一通信单元
104、204 第二通信单元
106、206 控制单元
110、210 处理单元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
其中,处理单元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当指示一个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标志未被设置时识别出预定请求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将识别出的预定请求确定为首次识别出的预定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第二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处理单元设置所述标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当设置了所述标志时执行根据读取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取消所述标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第一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将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基于与所述非接触式通信不同的另一通信方案的通信的连接信息作为静态信息来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第二处理模式已被选择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将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作为所述动态信息来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基于与电力接收有关的信息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正在执行来自外部设备的充电时检测到电力接收结束的情况下,处理单元改变阻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使用负载调制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并且
处理单元通过将与负载调制有关的负载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并保持开启状态来改变阻抗。
9.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单元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单元按照在所述能力信息中定义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处理单元基于所述能力信息来设置处理的次序,并且按照所设置的次序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能力信息包括使用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电力接收功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执行控制与电力接收功能相对应的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能力信息还包括基于与所述非接触式通信不同的另一种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功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在基于与所述通信功能相对应的通信方案执行开始通信的处理之后执行控制充电的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当正在执行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时检测到所述外部设备的负载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处理单元使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从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的开始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处理单元使通过所述非接触式通信的充电停止。
17.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步骤,
其中,在执行所述处理的步骤中,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18.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的步骤。
19.一种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基于在与外部设备的非接触式通信中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来选择发送静态信息的第一处理模式或者发送根据处理的动态信息的第二处理模式并且执行与选择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的功能,
其中,执行所述处理的功能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发送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处理模式,并且在识别出的预定请求是用于使信息被写入记录介质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处理模式。
20.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基于通过非接触式通信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指示所述外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能力信息,顺序地执行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处理的功能。
CN201680048767.9A 2015-09-04 2016-07-27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9254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4435 2015-09-04
JP2015174435 2015-09-04
PCT/JP2016/071959 WO2017038319A1 (ja) 2015-09-04 2016-07-27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5431A true CN107925431A (zh) 2018-04-17
CN107925431B CN107925431B (zh) 2021-01-05

Family

ID=58187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767.9A Active CN107925431B (zh) 2015-09-04 2016-07-27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7130B2 (zh)
EP (1) EP3346613B1 (zh)
JP (1) JP7028642B2 (zh)
CN (1) CN107925431B (zh)
WO (1) WO20170383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8159A (zh) * 2018-07-17 2020-01-24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CN112311422A (zh) * 2019-07-29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5431B (zh) * 2015-09-04 2021-01-0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55669B2 (en) * 2015-12-10 2020-08-25 Ses-Imagotag Gmbh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controllable processing stage
US11771059B2 (en) 2017-08-31 2023-10-03 Boehringer Ingelheim Animal Health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a plurality of animals with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11026402B2 (en) * 2017-09-26 2021-06-08 Boeringer Ingelheim Animal Health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animals and alerting animal owners of lost animals
US10198939B1 (en) * 2017-10-02 2019-02-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automation device
US11431094B2 (en) 2018-03-09 2022-08-30 Toray Industrie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810836B (zh) * 2018-06-12 2020-06-16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KR102508074B1 (ko) 2018-10-04 2023-03-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비접촉 통신 장치의 연속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JP7233898B2 (ja) 2018-11-28 2023-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228524B (zh) 2018-12-28 2023-03-28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US11176435B2 (en) * 2019-02-05 2021-11-16 Wiliot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energy harvest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ags
JP7169937B2 (ja) * 2019-04-26 2022-1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11200384B2 (en) * 2020-03-12 2021-12-14 Arm Limited Protocol for allocation of power signal
JP7416670B2 (ja) * 2020-07-06 2024-01-1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US11989615B2 (en) 2022-03-21 2024-05-21 Wiliot, LTD. Wireless tag testing
US11880734B2 (en) 2022-05-31 2024-01-23 Wiliot, LTD. Wireless tag testing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52814A (ja) * 2004-06-11 200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タグシステム
JP2006287536A (ja) * 2005-03-31 2006-10-19 Canon Inc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042741A (zh) * 2006-03-23 2007-09-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Rfid标签
JP2008160856A (ja) * 2007-12-28 2008-07-10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2318216A (zh) * 2009-02-13 2012-0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无线电力及无线通信
CN102647210A (zh) * 2011-02-18 2012-08-22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US20130217329A1 (en) * 2010-10-25 2013-08-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municating personal health data in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3270703A (zh) * 2010-12-13 2013-08-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近场通信和无线电力功能性的接收器
JP2013219863A (ja) * 2012-04-05 2013-10-24 Tokai Rika Co Ltd 車載非接触充電装置
CN103516505A (zh) * 2012-06-28 2014-01-15 美国博通公司 进行受pll控制的主动负载调制的nfc装置
CN103988393A (zh) * 2011-12-15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无线电力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69525A (zh) * 2014-02-21 2015-08-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地发送和接收电力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4844B2 (ja) * 2002-08-22 2007-05-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瞬断ハード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US20070138302A1 (en) * 2005-11-02 2007-06-21 Nokia Corporation RFID tag record for service discovery of UPNP devices and services
WO2007096797A2 (en) * 2006-02-20 2007-08-30 Ipico Innovation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62881B2 (en) * 2006-12-27 2013-01-29 Nxp B.V.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as well as a transponder, a read/write-device, a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including a program element and such a program element adapted to perform this method
JP2008293290A (ja) * 2007-05-24 2008-12-04 Ricoh Co Ltd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する記録媒体
KR100909801B1 (ko) * 2007-07-10 2009-07-29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Rfid 태그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DE602008005492D1 (de) * 2007-09-27 2011-04-21 Inside Contactles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waltung von anwendungsdaten in einem nfc-system
FR2959192B1 (fr) * 2010-04-23 2013-05-10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Cle d'acces a un vehicule automobile a capacite d'echange en communication champs proche
US8224246B2 (en) * 2010-05-10 2012-07-17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setup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US8358596B2 (en) * 2010-09-20 2013-01-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 module associations for resp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20100803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Nokia Corporation Delayed and conditional transport switch
JP5633336B2 (ja) * 2010-11-29 2014-1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WO2012132324A1 (ja) * 2011-03-31 2014-07-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店舗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WO2012140249A1 (en) * 2011-04-14 2012-10-18 Yubico Ab A dual interface device for access control and a method therefor
US9419685B2 (en) * 2011-04-15 2016-08-16 Nec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receiver,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288228B2 (en) * 2011-08-05 2016-03-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nection setup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496925B2 (en) * 2011-09-30 2016-11-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mote wireless powering and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3157736A (ja) * 2012-01-27 2013-08-15 Canon Inc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828772B2 (ja) * 2012-01-27 2015-1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76207A (zh) * 2012-03-30 2020-03-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中使用的方法以及wtru
US9113373B2 (en) * 2012-04-10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eer communications using an 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US20130344804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Nfc transport auto discovery
US9258712B2 (en) * 2012-09-04 2016-02-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aring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s
US9124304B2 (en) * 2012-10-17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NFC data exchange protocol messages
US9431839B2 (en) * 2012-10-26 2016-08-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ptimized device-to-device charging
US20140207629A1 (en) * 2013-01-22 2014-07-24 The Tb Group,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authenticating the presence of high value assets at remote locations
US9325778B2 (en) * 2013-03-15 2016-04-26 Facebook, Inc. Wireless data privacy maintained through a social network
KR102077824B1 (ko) * 2013-06-03 2020-02-14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을 이용하는 화상형성방법 및 장치
JP6164952B2 (ja) 2013-06-28 2017-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54781B2 (ja) * 2013-06-28 2017-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088305B2 (en) * 2013-07-08 2015-07-21 Blackberry Limited Docking station connectivity monitor/controller
JP2015042091A (ja) * 2013-08-22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152767B2 (ja) * 2013-09-30 2017-06-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実行機器と可搬型デバイス
US9826439B2 (en) * 2013-09-30 2017-11-21 Elwha Llc Mobile device sharing facilit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operable in network equipment
JP6355437B2 (ja) * 2014-06-04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635491B2 (en) * 2014-07-10 2017-04-25 Sap Se Transient mobile application capture in a restricted area
US10681591B2 (en) * 2014-07-31 2020-06-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US9674756B2 (en) * 2015-04-02 2017-06-06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Expedited handover between wireless carriers
KR20160125636A (ko) * 2015-04-22 2016-11-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기반의 무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시스템
US9906996B2 (en) * 2015-06-23 2018-02-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session continuity
CN107925431B (zh) * 2015-09-04 2021-01-0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95185B1 (ko) * 2016-07-13 2021-09-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엑세스 승인 여부를 판단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296883B2 (en) * 2018-12-14 2022-04-05 Apple Inc.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US20200389876A1 (en) * 2019-08-16 2020-12-10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cancelation ind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52814A (ja) * 2004-06-11 200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タグシステム
JP2006287536A (ja) * 2005-03-31 2006-10-19 Canon Inc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042741A (zh) * 2006-03-23 2007-09-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Rfid标签
JP2008160856A (ja) * 2007-12-28 2008-07-10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2318216A (zh) * 2009-02-13 2012-0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无线电力及无线通信
US20130217329A1 (en) * 2010-10-25 2013-08-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municating personal health data in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3270703A (zh) * 2010-12-13 2013-08-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近场通信和无线电力功能性的接收器
CN102647210A (zh) * 2011-02-18 2012-08-22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3988393A (zh) * 2011-12-15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无线电力的装置和方法
JP2013219863A (ja) * 2012-04-05 2013-10-24 Tokai Rika Co Ltd 車載非接触充電装置
CN103516505A (zh) * 2012-06-28 2014-01-15 美国博通公司 进行受pll控制的主动负载调制的nfc装置
CN104869525A (zh) * 2014-02-21 2015-08-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地发送和接收电力的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8159A (zh) * 2018-07-17 2020-01-24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CN112311422A (zh) * 2019-07-29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311422B (zh) * 2019-07-29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6613A4 (en) 2019-08-14
EP3346613B1 (en) 2023-03-15
JP7028642B2 (ja) 2022-03-02
JPWO2017038319A1 (ja) 2018-06-21
EP3346613A1 (en) 2018-07-11
US11227130B2 (en) 2022-01-18
WO2017038319A1 (ja) 2017-03-09
US20180225486A1 (en) 2018-08-09
CN107925431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5431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US1035574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gram
US8811897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96235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97577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리더를 구비한 모바일 단말 장치와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태그를 구비한 디바이스 및 그 ap 연결 방법
CN103781151A (zh) 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929832A (zh) 近场通信网络中的电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3248402A (zh) 发送装置、电子设备、接收装置和认证系统
JP2013058926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777954B2 (ja) 充電台制御端末、該充電台制御端末により制御される充電台、充電台制御端末の制御方法、充電台の制御方法、充電台制御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充電台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3248400A (zh) 设备管理装置和设备管理方法
JP2008085649A (ja) Rfid通信システム及びrfid通信方法
CN103248401A (zh) 电力提供装置和电力提供方法
US8274375B2 (en) Combined RFID reader and transponder with common elements
CN104919814B (zh) 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US20190109906A1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a far end
JP454847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9055505A (ja) 携帯情報端末固有情報設定システム、携帯情報端末、固有情報設定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72813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145846A1 (en) Display medium rewri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edium rewriting method, and display rewriting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