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8159A -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8159A
CN110728159A CN201810787719.2A CN201810787719A CN110728159A CN 110728159 A CN110728159 A CN 110728159A CN 201810787719 A CN201810787719 A CN 201810787719A CN 110728159 A CN110728159 A CN 110728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def
ndef data
time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77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非
俞军
李清
张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dan Micro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udan Micro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udan Micro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udan Micro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877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8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8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815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9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setting parameters for the interrogator, e.g. programming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所述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包括: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所述发起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使得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接收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经由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应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

Description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射频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为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NFC获得了广泛的应用。NFC允许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点对点数据传输。
NFC设备基于NFC组织约定的NFC的数据交互格式(NFC Data Exchange Format,NDEF)进行数据交换。NDEF数据包括:信息部分和负荷(Payload)部分。根据遵循的NFC协议的不同,NFC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封装格式封装NDEF数据,即在NDEF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的控制数据集合。以常用的ISO 14443协议为例,使用ISO 14443协议的NFC设备在应用NDEF数据时,需要遵守Type 2Tag技术协议,并根据此协议对NDEF数据进行封装。
当终端APP通过NFC读卡器(NFC Reader),以NDEF数据格式从NFC电子标签(NFCTag)中读取数据时,由于NFC协议本身的限制以及终端操作系统对NFC接口协议的开放程度,一次读取操作只能读取特定大小的数据,例如,对于ISO 14443协议,一次读取操作只能读取2k个字节的大小的数据。为了提高数据的读取效率,可以在一次进场操作中,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中的数据。
在现有的实现方案中,通过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中的数据虽然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取效率,但是多次传输的数据一旦出错,无法及时纠正错误,导致数据传输错误,降低数据的读取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兼顾NDEF数据读取的效率和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包括: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所述发起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使得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接收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经由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
可选地,所述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包括: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位。
可选地,所述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包括:基于所述校验位,判断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校验正确;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错误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正确时,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包括:当所述数据块地址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结束当前的NDEF数据读取操作;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为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加预设的长度;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大于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初始读取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包括:在NFC读卡器的控制下上电启动;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所述上电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
可选地,所述NDEF数据包括: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比特位。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包括: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下一段地址存储的数据,所述下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当前的地址加预设的长度,所述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加1;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初始地址存储的数据,其中所述当前的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的首地址。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上电启动之后、且下电结束之前,利用感应电流统计时间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所述下电结束之后,利用电池或者电容充电统计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确定单元,适于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所述发起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发送单元,适于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使得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接收单元,适于接收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经由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适于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位。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适于基于所述校验位,判断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校验正确;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错误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正确时,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适于当所述数据块地址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结束当前的NDEF数据读取操作;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为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加预设的长度;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大于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初始读取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芯片,包括:启动单元,适于在NFC读卡器的控制下上电启动;生成单元,适于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所述上电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上报单元,适于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
可选地,所述NDEF数据包括: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比特位。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适于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下一段地址存储的数据,所述下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当前的地址加预设的长度,所述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加1;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初始地址存储的数据,其中所述当前的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的首地址。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还适于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上电启动之后、且下电结束之前,利用感应电流统计时间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所述下电结束之后,利用电池或者电容充电统计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或者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然后基于不同的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可以使得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从而解决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芯片导致的数据传输错误,无法及时纠正的技术问题,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
进一步,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并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可以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从而解决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芯片导致的数据传输错误,无法及时纠正的技术问题,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读取NDEF数据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DEF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的实现方案中,为了提高NDEF数据的读取效率,可以通过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中的数据。电子标签芯片和终端的APP之间可以预先约定: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对于ISO 14443协议,即一次完整的访问将通过终端的读卡器多次访问2kbyte数据来完成。NFC电子标签根据读卡器访问的次数,把不同物理地址上的数据匹配到同一逻辑地址上去。而终端的APP则根据读卡器上电下电的次数,把收到的数据扩展到对应的逻辑地址上去,以此绕过IOS底层软件单次只能读2kbyte的限制。
参见图1,终端APP对应地址空间11,终端IOS对应地址空间12,电子标签芯片对应逻辑地址13,电子标签芯片对应物理地址14,终端APP期望获取电子标签芯片中物理地址14中addr0-addr2k、addr2k-addr4k、addr4k-addr-6k对应的数据。
在传输过程中,终端IOS从电子标签芯片读到的数据为物理地址14中addr0-addr2k、addr2k-addr4k、addr4k-addr-6k对应的数据,但是终端的IOS将NDEF数据传输至终端APP的过程发生了错误,使得终端APP收到的NDEF数据为物理地址14中addr0-addr2k、addr0k-addr2k、addr4k-addr-6k对应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终端APP即使发现两次数据实际为一次数据,也无法通过写数据的方式通知电子标签芯片,因此当终端APP下次访问电子标签芯片时,电子标签芯片会返回新的数据,而不是纠正上一次的数据传递错误。
在现有的实现方案中,通过一次进场进程,只能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不开放读卡器对标签的反馈,故无法及时纠正错误,导致数据传输错误,降低数据的读取准确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然后基于不同的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可以使得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从而解决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芯片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传输错误,无法及时纠正的技术问题,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所述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所述发起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解决一次读取操作只能读取预设长度的数据,终端APP可以和电子标签芯片约定,在一次进场操作(即NFC读卡器靠近电子标签芯片)中,通过自主断场和自主进场对电子标签芯片实现预设次数的上电操作,从而读取预设次数的NDEF数据,即通过一次进场,多次访问电子标签芯片,读取预设次数的NDEF数据,其中预设次数可以为一次,也可以为多次。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长度为协议约束的一次访问可读取的NDEF数据的最大值。例如,协议约束为:ISO 14443协议约束在一次访问中,可读取的NDEF数据的最大值为2k字节。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APP和电子标签芯片可以各自维护相应的地址空间,存储相应的NDEF数据。在现有的方案中,通过一次进场过程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中的数据,无法及时纠正错误,故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区分不同的传输数据,以解决数据传输错误带来的重发需求。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终端APP和电子标签芯片预先约定三种发起时刻:1、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该时刻用来指示电子标签芯片重复发送上次发送的NDEF数据;2、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该时刻用来指示电子标签芯片发送一次进场过程中的下一次访问对应的NDEF数据;3、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该时刻用来指示电子标签芯片发送新的进场操作后第一次访问对应的NDEF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进场操作可以为:终端的NFC读卡器靠近电子标签芯片,所述断场操作可以为:终端的NFC读卡器远离所述电子标签芯片。所述进场操作的每一次访问可以为用户终端控制NFC读卡器发起的自主进场行为。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包括:基于所述校验位,判断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校验正确;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错误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正确时,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
在具体实施中,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错误时,说明NDEF数据接收错误,需要重发数据,故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正确时,说明NDEF数据接收正确,需要进一步判断数据块地址,以确定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为期望接收的NDEF数据,从而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终端APP和电子标签芯片约定在一次进场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次自主断场和离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中的数据,故终端和电子标签芯片均需要各自维护不同访问次数对应的NDEF数据的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终端APP,可以采用物理地址存放真实的NDEF数据,可以采用逻辑地址表示一次进场过程中的不同访问对应的读取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包括:当所述数据块地址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结束当前的NDEF数据读取操作;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为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加预设的长度;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大于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初始读取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初始读取地址可以为0,表示每次进场操作后的第一次访问所对应的读取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的最大值即为预设次数的值,即一次进场对应的最大访问次数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长度为协议约束的一次访问可读取的NDEF数据的最大值。例如,协议约束为:ISO 14443协议约束在一次访问中,可读取的NDEF数据的最大值为2k字节。
步骤S202,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使得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可以使得所述电子标签芯片根据预先的约定时刻,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
例如,终端APP向IOS操作系统发送读取标签指令(即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IOS操纵终端的NFC读卡器,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然后读取电子标签芯片的NDEF数据中的能力容量器(Capability Container,CC)域,并根据CC域的定义,读取剩余逻辑地址上的NDEFTLV域。然后将逻辑地址映射到V域的NDEF数据发送至终端APP。终端APP从IOS提供的NDEF数据中,提取控制信息,确定下一次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及其对应的存储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IOS读取数据完成后,可以自主启动断场操作,即对电子标签芯片下电,即自主断场操作。
步骤S203,接收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经由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和终端APP可以各自维护其对应的物理存储地址,也可以共享相同的物理存储空间,终端APP通过逻辑地址,即访问指针直接读取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上述技术方案定义了一种单次进场操作下,NDEF数据的多次连续访问的实现方式。由APP端发起一次或者多次进场和断场的操作,通过手机底层通信软件多次访问或遍历电子标签芯片的数据地址,并由APP端和电子标签芯片端根据手机底层通信软件的访问次数分别对地址进行映射扩展,来解决手机底层通信软件单次只能访问预设长度,例如2kbyte数据的限制。同时,通过不同下电和上电之间的间隔时间来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应付需要复杂握手通信的场景。
应用上述方案,通过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然后基于不同的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可以使得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从而解决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芯片导致的数据传输错误,无法及时纠正的技术问题,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如图3所示。
参见图3,所述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在NFC读卡器控制下上电启动。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的操作系统中包含NFC读卡器,NFC读卡器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当NFC读卡器靠近电子标签芯片时,NFC读卡器和电子标签芯片之间通过耦合元件产生感应电流,使得所述电子标签芯片上电启动。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解决一次读取操作只能读取预设长度的数据,终端APP可以和电子标签芯片约定,在一次进场操作中,通过自主断场和自主进场对电子标签芯片实现预设次数的上电操作,从而读取预设次数的NDEF数据,即通过一次进场,读取预设次数的NDEF数据,其中预设次数可以为一次,也可以大于一次。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所述电子标签芯片而言,一次NDEF数据的读取访问,即为一次上电启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长度为协议约束的一次访问可读取的NDEF数据的最大值。例如,协议约束为:ISO 14443协议约束在一次访问中,可读取的NDEF数据的最大值为2k字节。
步骤S302,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所述上电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终端APP和电子标签芯片可以预先约定三种发起时刻:1、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该时刻用来指示电子标签芯片重复发送上次发送的NDEF数据;2、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该时刻用来指示电子标签芯片发送一次进场过程中的下一次访问对应的NDEF数据;3、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该时刻用来指示电子标签芯片发送新的进场操作后第一次访问对应的NDEF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当电子标签芯片在NFC读卡器控制下上电启动后,存在感应电流,可以利用感应电流统计时间,以判断所述上电时刻适于处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内。但是电子标签芯片在NFC读卡器控制下断场之后,不存在感应电流,由于需要判断下一次上电时刻是否处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故此时还需要维持时间统计,可以利用电池或者电容充电统计时间,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上电启动之后、且下电结束之前,利用感应电流统计时间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所述下电结束之后,利用电池或者电容充电统计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下电结束即为所述NFC读卡器对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实现的断场操作。在一次进场操作中,NFC读卡器可以通过自主断场和自主进场对电子标签芯片实现预设次数的上电、下电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NDEF数据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比特位。通过校验比特位,可以使得终端APP判断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在发送过程中发生错误,通过数据块地址,可以判断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为期望的NDEF数据。
例如,NDEF数据格式中的CC域定义NDEF数据的长度为(1024+x+y)字节,x=T域长度+Y域长度-V域中非负荷(Payload)部分,即sys def部分的长度,y=L域中payload部分(即usr data)的用于通信的校验区长度,即校验位比特,如图4所示。
其中,NDEF Msg TLV用于封装NDEF数据包,称之为T2T NDEF TLV,其中T域为固定的数据包头,L域为当前TLV数据包的一些特征定义,包括当前数据包的长度,V域为待传输的NDEF数据,包括信息定义和负荷(payload)。1024为协议约束的长度。
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如下步骤进行地址映射、生成NDEF数据:
1、当首地址为0,即对于每次进场操作对应的第一次访问时,将物理地址0~1023的数据,映射到逻辑地址(x+y)~(x+y+1023)上,逻辑地址x上的数据按协议映射固定值,逻辑地址y上的数据记录当前传输数据的地址块地址和校验位信息。
2、此后基于上电时刻,以及预先约定的3个时间间隔,生成NDEF数据如下:当本次上电时刻和上次断电时刻之间的时间差t处于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的定义区间内时,认为当前上电操作要求传输的是上一次1kbyte(即1024)传输区间的下一个连续1kbyte地址中的数据;如果t落在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的定义区间内时,认为当前操作要求传输的是上次传输区间中的1kbyte数据;如果t大于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认为当前操作要求传输的是从首地址0开始的新的1kbyte的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读取标签指令的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包括: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下一段地址存储的数据,所述下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当前的地址加预设的长度,所述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加1;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初始地址存储的数据,其中所述当前的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NDEF数据段)的首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下一段地址为待发送的一段数据对应的地址,所述下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待发送的一段数据对应的起始地址,即为上一次发送数据对应的首地址加预设的长度。在具体实施中,当NDEF数据上传结束后,需要更新NDEF数据上传的首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地址可以为逻辑地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地址为逻辑地址时,所述初始地址为0。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节省数据搬运的存储单元和功耗,可以直接对数据存储的物理地址进行逻辑地址映射,当后续需要重新传输NDEF数据时,根据逻辑地址映射至其对应的物理地址,提取NDEF数据进行重发。
直接基于存储的物理地址进行逻辑地址扩展映射,可以节省数据搬运的存储单元和功耗。
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将每次进场操作对应的NDEF数据分配单独的存储单元进行存储,每次发送NDEF数据至NDF读卡器后,将发送的NDEF数据同时存储至当前进场操作对应的存储单元。当后续需要重新传输NDEF数据时,从当前进场操作对应的存储单元中提取NDEF数据进行重发。
步骤S303,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
在具体实施中,当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后,所述NFC读卡器可以控制所述电子标签芯片断场,即下电结束。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可以包括:NFC power电源域下的电路和芯片always on电源域下的电路,其中NFC power电源域下的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NFC的模拟接收部分、NFC信号的数字处理模块,存储访问接口,存储映射控制器和存储器(EE),芯片always on电源域下的电路可以包括:中断时间计数器和NDEF访问地址检测模块。
当所述电子标签芯片上电以后,由存储映射控制器,从中断时间计数器和NDEF访问地址检测模块中读取断场时间信息和NDEF操作是否完整信息,然后产生对应的映射逻辑并发给存储访问接口,从而保证从接收部分接收的NFC读取请求,能从存储器中读取正确的内容。
在所述电子标签芯片上电过程中,NDEF访问地址检测模块全程检查NFC读取请求是否触发对地址x+y+1023的读操作,如果触发,则认为当前上电完成了一次完整的IOSNDEF data读取操作。
基于上述可靠性的标签端芯片地址映射逻辑,电子标签端芯片可以根据NDEF数据长度,实时判断是否需要做地址映射切换。
在具体实施中,当允许在不断场的情况下同时访问同一地址时,可以将中断时间定时器的计数对象,由断场触发改为访问CC触发。
应用上述方案,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并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可以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从而解决一次进场多次读取NFC电子标签芯片导致的数据传输错误,无法及时纠正的技术问题,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如图5所示。
参见图5,所述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信令至IOS。
步骤S502,接收IOS发送的NDEF数据,并提取数据块地址。
步骤S503,判断数据块地址是否为预设的最大值,如果数据块地址是预设的最大值,执行步骤S504,否则执行步骤S505。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的最大值即为预设次数的值,即一次进场对应的最大访问次数。
步骤S504,结束读取。
步骤S505,判断所述数据块地址是否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当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时,执行步骤S506,否则执行步骤S507。
步骤S506,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接收NDEF数据的访问指针指向地址不变。
步骤S507,判断所述数据块地址是否比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大1,当所述数据块地址比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大1时,执行步骤S508,否则执行步骤S509。
步骤S508,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接收NDEF数据的访问指针为当前的指向地址加预设的长度。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的长度可以为1024字节。
步骤S509,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接收NDEF数据的访问指针为初始指向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初始指向地址为进场操作第一次访问NDEF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如图6所示。
参见图6,所述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获取断场时刻。
步骤S602,基于所述断场时刻,判断上一次NDEF数据的访问是否完整,如果上一次NDEF数据的访问完整,执行步骤S604,否则执行步骤S603。
步骤S603,确定当前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为上一次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即上次上电的映射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当前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即为,当前访问的NDEF数据对应的存储地址。
步骤S604,判断所述断场时刻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当所述断场时刻大于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时,执行步骤S605,否则执行步骤S606。
步骤S605,确定当前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为0。
步骤S606,判断所述断场时刻是否在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间隔内,当所述断场时刻在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内时,执行步骤S607,否则执行步骤S608。
步骤S607,确定当前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为上一次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
步骤S608,判断所述断场时刻是否大于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当所述断场时刻大于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时,执行步骤S609,否则执行步骤S610。
步骤S609,确定当前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为上一次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加1024字节,并执行步骤S611。
步骤S610,在数据校验区(即校验位)映射断场时刻异常信息,执行步骤S609。
步骤S611,执行后续NDEF数据的访问操作。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后续NDEF数据的访问操作可以包括:从当前访问的NDEF数据的映射地址提取NDEF数据,并发送至NFC读卡器。
在具体实施中,当NDEF数据上传结束后,需要更新NDEF数据上传的首地址。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的终端,如图7所示。
参见图7,所述终端7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71、发送单元72和接收单元73,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71,适于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所述发起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所述发送单元72,适于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使得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73,适于接收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经由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确定单元71,适于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71,适于基于所述校验位,判断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校验正确;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错误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正确时,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71,适于当所述数据块地址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结束当前的NDEF数据读取操作;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为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加预设的长度;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大于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初始读取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终端70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的电子标签芯片,如图8所示。
参见图8,所述电子标签芯片80可以包括:启动单元81、生成单元82和上报单元83,其中:
所述启动单元81,适于在NFC读卡器的控制下上电启动。
所述生成单元82,适于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所述上电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所述上报单元83,适于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NDEF数据包括: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比特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单元82,适于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下一段地址存储的数据,所述下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当前的地址加预设的长度,所述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加1;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初始地址存储的数据,其中所述当前的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的首地址。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生成单元82,还适于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上电启动之后、且下电结束之前,利用感应电流统计时间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所述下电结束之后,利用电池或者电容充电统计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电子标签芯片80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或者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对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对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对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所述发起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使得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
接收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经由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包括:
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包括:
基于所述校验位,判断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校验正确;
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错误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正确时,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DEF数据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包括:
当所述数据块地址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结束当前的NDEF数据读取操作;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
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为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加预设的长度;
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大于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初始读取地址。
5.一种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NFC读卡器的控制下上电启动;
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所述上电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DEF数据包括: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比特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包括:
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
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下一段地址存储的数据,所述下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当前的地址加预设的长度,所述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加1,其中所述当前的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的首地址;
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初始地址存储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DEF数据的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在上电启动之后、且下电结束之前,利用感应电流统计时间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所述下电结束之后,利用电池或者电容充电统计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适于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所述发起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发送单元,适于在所述发起时刻,发送NDEF数据访问请求指令至底层操作系统,使得所述底层操作系统为电子标签芯片上电,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基于不同的上电时刻选择重发NDEF数据、断点续传NDEF数据或者新传NDEF数据;
接收单元,适于接收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经由所述底层操作系统发送的NDEF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适于基于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适于基于所述校验位,判断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是否校验正确;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错误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当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校验正确时,基于所述数据块地址,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和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适于当所述数据块地址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结束当前的NDEF数据读取操作;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一致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为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上一次接收NDEF数据的读取地址加预设的长度;当所述数据块地址小于预设的最大值、且所述数据块地址与上上一次接收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之差大于1时,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发起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确定读取NDEF数据的地址为初始读取地址。
13.一种电子标签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单元,适于在NFC读卡器的控制下上电启动;
生成单元,适于基于所述上电时刻,生成NDEF数据,所述上电时刻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预设的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预设的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和预设的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
上报单元,适于上传NDEF数据至所述NFC读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标签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NDEF数据包括:
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数据块地址和校验比特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标签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适于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重发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控制信息和负荷数据;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断点续传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下一段地址存储的数据,所述下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当前的地址加预设的长度,所述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中的数据块地址加1;当所述上电时刻为所述最大延时时间间隔超时的时刻时,所述NDEF数据中的负荷数据为初始地址存储的数据,其中所述当前的地址为上一次上传的NDEF数据的首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标签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适于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上电启动之后、且下电结束之前,利用感应电流统计时间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在所述下电结束之后,利用电池或者电容充电统计以获取所述上电时刻。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或者5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9.一种电子标签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787719.2A 2018-07-17 2018-07-17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Withdrawn CN110728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7719.2A CN110728159A (zh) 2018-07-17 2018-07-17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7719.2A CN110728159A (zh) 2018-07-17 2018-07-17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8159A true CN110728159A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1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7719.2A Withdrawn CN110728159A (zh) 2018-07-17 2018-07-17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81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6119A (zh) * 2020-03-12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06638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单向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7086A (zh) * 2012-09-25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方法
US20160043779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system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389138A (zh) * 2014-08-25 2016-03-0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
US9398531B1 (en) * 2015-06-25 2016-07-19 Intel IP Corporation Dynamic fiel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serve energy during NFC communication
CN105981414A (zh) * 2014-01-28 2016-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感应通信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45599A (zh) * 2016-04-01 2017-06-13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Nfc标签
CN107925431A (zh) * 2015-09-04 2018-04-1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7086A (zh) * 2012-09-25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方法
CN105981414A (zh) * 2014-01-28 2016-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感应通信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043779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system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389138A (zh) * 2014-08-25 2016-03-0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
US9398531B1 (en) * 2015-06-25 2016-07-19 Intel IP Corporation Dynamic fiel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serve energy during NFC communication
CN107925431A (zh) * 2015-09-04 2018-04-1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6845599A (zh) * 2016-04-01 2017-06-13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Nfc标签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晨晖等: "近场通信设备间的P2P通信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6119A (zh) * 2020-03-12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06638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单向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4006638B (zh) * 2021-11-03 2022-09-30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单向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695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torage device
US9703995B2 (en) Portable terminal, imag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portab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device
TWI430097B (zh) 資訊處理設備、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方法及電腦程式
JP5863199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における基地局にmdt測定情報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4183690A1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升级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EP2566288A2 (en)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module,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ost and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module, and data card
US777450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hos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214986B2 (en) Non-volatile memory for NFC router
CN110213020A (zh) 基于蓝牙外设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系统以及装置
CN110728159A (zh) Ndef数据的读取及上传方法、终端、标签芯片、可读介质
CN104333401A (zh) 蓝牙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15051A1 (zh) 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9084924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920193A (zh) Fpga和cpu间sdio通信接口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850873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49208B (zh) 非易失性网络节点数据存储方法
CN107547315B (zh) 一种优化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53900A (zh) 智能手机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163967A (zh) 无线扩展卡以及用于数据存储的方法
US918320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fast start mode for transfering data to temporary areas beyond file system control
CN11135611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JP5848741B2 (ja) ホストと無線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クセスモジュールとの間の通信方法、及びホスト通信モジュール
EP3259940B1 (en) Low power device configuration
CN115397033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无线通信模组、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381853B (zh) 适配器升级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