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8621B - 跨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78621B CN107878621B CN201610875835.0A CN201610875835A CN107878621B CN 107878621 B CN107878621 B CN 107878621B CN 201610875835 A CN201610875835 A CN 201610875835A CN 107878621 B CN107878621 B CN 1078786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lamp
- headlight
- vehicle
- lamp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左灯外壳包含:左灯外壳突出部;左灯外壳上延长部,其从所述左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左侧部更上方,且延伸到后方;及左灯外壳下延长部,其从所述左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更下方,且延伸到后方。右灯外壳包含:右灯外壳突出部;右灯外壳上延长部,其从所述右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右侧部更上方,且延伸到后方;及右灯外壳下延长部,其从所述右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更下方,且延伸到后方。所述左灯外壳突出部及所述右灯外壳突出部各者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头灯外壳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所述头灯外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的宽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乘型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跨乘型车辆的前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跨乘型车辆的一种的速克达型车辆。速克达型车辆包含头管及配置于头管的前方的前外壳。在前外壳配置有头灯及左右的方向灯。
在头灯的左方配置有左方向灯。在头灯的右方配置有右方向灯。头灯与左右的方向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高度。
头灯包含光源及配置于光源的前方的头灯外壳。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具有透光性的头灯外壳射向前方。头灯外壳是以自前外壳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左右的方向灯分别包含光源及分别配置于各自光源的前方的方向灯外壳。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具有透光性的左右的方向灯外壳射向前方。在车辆前视时,左右的方向灯外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头灯外壳。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00155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人期望在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的位置观察所述左右的灯时,能够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即,本发明人期望不仅从车辆的左方能够轻易观察到左灯,在从右方观察所述左灯时,也能够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左灯。另外,本发明人期望不仅从车辆的右方能够轻易观察到右灯,从左方观察所述右灯时,也能够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右灯。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左右的灯(左右的方向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头灯相比配置于更后方。此外,左右的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头灯相同的高度。
因此,例如图16所示的跨乘型车辆901,当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965时,能够从较小的角度的视角(视角A)观察到右灯965。然而,当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965时,如果从较大角度的视角(视角B)观察,那么右灯965会被前外壳902或头灯945遮挡。其结果是,将无法容易地从较大角度的视角(视角B)观察到右灯965。同样地,当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时,如果从较大角度的视角观察,则左灯965被前外壳902或头灯945遮挡。其结果是,将无法容易地从较大角度的视角观察到左灯965。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发明人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考虑到将左右的灯配置于较前方。
通过使左右的灯向较前方移动突出,左右的灯能够避免被前外壳或头灯遮挡,从而从其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被轻易观察。然而,左右的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头灯相同的高度。此外,左右的灯外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头灯外壳。因此,如果将左右的灯配置于较前方,那么左右的灯会被光量大的头灯的光所照射。换句话说,如果使左灯突出到前方,那么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的前缘会与头灯外壳的照射光重叠。另外,如果使右灯突出到前方,那么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的前缘会与头灯外壳的照射光重叠。如此一来,在车辆侧视时,左右的灯的前缘与背景的头灯外壳的明暗的对比度和使左右的灯的前缘与前外壳重叠的构成相比,明暗的对比度变弱,从而设计上难以强调左右的灯的前缘的轮廓。
因此,发明人期望在车辆侧视时强调左右的灯的前缘的轮廓。
于是,发明人通过将头灯设为扁平,并且使左右的灯上下变长,而形成在侧视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与头灯外壳重叠的“非重叠部分”。在相对于头灯外壳于上下方向上分离的所述“非重叠部分”中,相对于头灯外壳的明暗的对比度变强。
另外,通过使左右的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变长,而对于左右的灯,能够使在侧视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与头灯重叠的“非重叠部分”上下变大。借此,即使使左右的灯向更前方移动突出,“重叠部分”即左右的灯中的侧视时与头灯重叠的部分也在其上下被“非重叠部分”所夹着。因此,“重叠部分”在视觉上容易被辨识为与“非重叠部分”连续的部分,因此左右的灯的前缘的轮廓得以被强调。然而,如果单纯仅使移动到车辆前方的左右的灯上下变长,那么将导致左右的灯重量化,并且也无法避免支撑左右的灯的前外壳的大型化。
鉴于所述问题,发明人提出如下想法。
详细地说,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跨乘型车辆包括头管、前外壳、头灯、左灯及右灯。前外壳经配置于头管的前方。头灯经配置于前外壳。左灯经配置于前外壳,且配置于头灯的左方。右灯经配置于前外壳,且配置于头灯的右方。头灯包含发出光的头灯光源及配置于头灯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头灯外壳。左灯包含发出光的左灯光源及配置于左灯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左灯外壳。右灯包含发出光的右灯光源及配置于右灯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右灯外壳。左灯外壳包含左灯外壳突出部、左灯外壳上延长部及左灯外壳下延长部。左灯外壳突出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左灯外壳上延长部从左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左侧部更上方。左灯外壳下延长部从左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左侧部更下方。右灯外壳包含右灯外壳突出部、右灯外壳上延长部及右灯外壳下延长部。右灯外壳突出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右灯外壳上延长部从右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右侧部更上方。右灯外壳下延长部从右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右侧部更下方。头灯外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的宽度。左灯外壳在左灯外壳上延长部延伸到后方,且左灯外壳下延长部延伸到后方。右灯外壳在右灯外壳上延长部延伸到后方,且所述右灯外壳下延长部延伸到后方。
根据所述方面,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是左右的灯以与头灯为相同高度的部分突出到前方的方式形成。借此,即使从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
另外,在左右的灯中,灯外壳上延长部延伸到较头灯外壳的左、右侧部的更上方,灯外壳下延长部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左、右侧部的更下方。另外,头灯外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的宽度。借此,由于左右的灯在上下方向较长,且头灯扁平,所以能够使与头灯外壳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分”变大。因此,在“非重叠部分”中,相对于头灯外壳的明暗的对比度变强。另外,即使使左右的灯移动突出到较前方,“重叠部分”在其上下还被“非重叠部分”所夹着。因此,左右的灯外壳中的“重叠部分”在视觉上容易被辨识为与“非重叠部分”连续的部分,因此左右的灯的前缘的轮廓得以被强调。
另外,左灯外壳的左灯外壳上延长部与左灯外壳下延长部及右灯外壳的右灯外壳上延长部与右灯外壳下延长部延伸至后方。根据所述构成,与单纯使左右的灯在上下方向上变长的情形相比,如果使左右的灯除了在上下方向上变长外,在前后方向上也变长,那么能够使左右的灯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而且,与单纯使前后方向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的左右的灯上下地变长的情形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至少能够达成以下的优异效果。(1)即使从头灯的左右所配置的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2)能够避免左右的灯的高度重量化或大型化。(3)能够强调左右的灯的前缘的轮廓。
优选地,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在左灯外壳突出部比所述头灯外壳的左侧部的左缘位于更靠车辆前方,且比头灯外壳的前缘位于更靠车辆后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在右灯外壳突出部比头灯外壳的右侧部的右缘位于更靠车辆前方,且比头灯外壳的前缘位于更靠车辆后方。
在所述情形中,即使使左右的灯移动突出到较前方,在侧视时,头灯外壳的至少一部分也不会被左右灯外壳遮挡。
优选地,在前外壳分别形成有配置左灯的左灯用开口部及配置右灯的右灯用开口部。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左灯用开口部更靠车辆前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右灯用开口部更靠车辆前方。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的灯外壳具有比前外壳更突出的构成。借此,左右的灯至少一部分不被前外壳遮挡。因此,即使从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
优选地,头灯外壳是以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左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左侧部,且以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右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侧部。
在所述情形中,头灯外壳具有朝向前方突出的构成。借此,即使左右的灯位于较前方,在侧视时,头灯外壳也不易被左右灯外壳遮挡。
优选地,在前外壳形成有配置头灯的头灯用开口部。在侧视时,头灯是将头灯外壳配置于比链接头灯用开口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的假想直线更靠车辆后方。
在所述情形中,头灯是以从前外壳凹陷的方式配置,因此在头灯与前外壳之间形成有阶差部。借此,能够形成因阶差部所产生的较暗的区域。因此,左右的灯的相对于头灯外壳的明暗的对比度进一步变强。因此,能够进一步从配置于头灯的左右的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灯。
优选地,在前外壳中,与左灯外壳的左侧部接触的缘部位于比与左灯外壳的右侧部接触的缘部更靠车辆后方。与右灯外壳的右侧部接触的缘部位于比与右灯外壳的左侧部接触的缘部更靠车辆后方。
在所述情形中,能够较大地确保左灯外壳的左侧部与右灯外壳的右侧部的露出面积。因此,在左右的侧视时,也能够确保左右的灯的视认性。
优选地,在前视时,左灯外壳、头灯外壳及右灯外壳呈H字状地配置。
在所述情形中,因左右的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且头灯扁平,因此能够使侧视时与头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分”变大。
优选地,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的前缘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所述头灯外壳的前缘。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的前缘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所述头灯外壳的前缘。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的灯在前缘的倾斜上比头灯更平缓。借此,能够使左右的灯的前后的尺寸更大。因此,也能够进一步确保左右的灯的侧面视认性。
优选地,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上延长部从与头灯外壳的上端部为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上端部更上方。左灯外壳下延长部从与头灯外壳的下端部为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下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上延长部从与头灯外壳的上端部为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上端部更上方。右灯外壳下延长部从与头灯外壳的下端部为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下方。
在所述情形中,通过比头灯外壳的上端部位于更上方的“非重叠部分”(即“左灯外壳上延长部与右灯外壳上延长部”)与较头灯外壳的下端部位在更下方的“非重叠部分”(即“左灯外壳下延长部与右灯外壳下延长部”)间的形状差,而在视觉上容易将“重叠部分”辨识为与“非重叠部分”连续的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强调左右的灯的前缘的轮廓的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从配置于头灯左右的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优选地,在左灯外壳上延长部配置有左位置灯的光源。在左灯外壳下延长部配置左灯的光源。在右灯外壳上延长部配置右位置灯的光源。在右灯外壳下延长部配置右方向灯的光源。
在所述情形中,通过将发光方式不同的位置灯与方向灯分别配置于灯外壳上延长部与灯外壳下延长部,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视觉上容易将“重叠部分”辨识为与“非重叠部分”连续的部分的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从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
优选地,左方向灯配置于比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低的位置。右方向灯配置于比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低的位置。
在所述情形中,左右的方向灯配置于比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低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头灯的光对左右的方向灯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从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
优选地,左方向灯包含作为左方向灯的光源的左方向灯光源及左方向灯反射器。在侧视时,左方向灯光源及所述左方向灯反射器位于比左灯用开口部的前缘更后方。右方向灯包含作为右方向灯的光源的右方向灯光源及右方向灯反射器,且在侧视时,右方向灯光源及右方向灯反射器位于比右灯用开口部的前缘更后方。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的方向灯的方向灯光源与方向灯反射器位于比所述左右的灯用开口部的前缘更后方,因此能够将从头灯的光接收的光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进一步从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
优选地,在前外壳处,与左灯外壳的左侧部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左侧上缘部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左侧下缘部。在前外壳中,与右灯外壳的右侧部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右侧上缘部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右侧下缘部。
在所述情形中,左右的灯外壳在侧视时成回旋镖状,因此即使从左右的灯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除此之外,与单纯地仅使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的左右的灯上下地变长的情形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优选地,左灯外壳的左灯外壳上延长部的上端位于比所述头灯外壳的左侧部更上方且更后方。左灯外壳的左灯外壳下延长部的下端位于比头灯的左侧部更下方且更后方。右灯外壳的右灯外壳上延长部的上端位于比头灯外壳的右侧部更上方且更后方。右灯外壳的右灯外壳下延长部位于下端比头灯的右侧部更下方且更后方。
在所述情形中,相对于头灯,“非重叠部分”的整体在前后方向远离,因此能够使相对于头灯的明暗的对比度进一步变强。另外,与单纯地仅使左右的灯在上下方向变长的情形相比,如果使左右的灯不仅在上下方向上变长,而且也在前后方向上变长,那么能够使左右的灯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7(a)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Α-A线的剖面的头灯40的剖视图。
图7(b)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B-B线的剖面的头灯40的剖视图。
图7(c)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C-C线的剖面的头灯40的剖视图。
图8(a)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D-D线的剖面的左灯50的剖视图。
图8(b)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E-E线的剖面的右灯52的剖视图。
图9为从上方观察图5的F-F线的剖面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形成45度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
图11为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形成45度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
图12为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形成75度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
图13为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形成75度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
图14为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形成85度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
图15为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形成85度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
图16为表示先前的跨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面参照随附图式所示的一实施例,一面详细地对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分别指从骑乘于跨乘型车辆1的骑乘者观察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再者,下述图1至15中的“前”、“后”、“左”、“右”、“上”及“下”的文字标记分别表示“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及“下方”。
图1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以虚线表示隐藏于车体外壳的车体框架2。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构造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构造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视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构造的局部放大前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7(a)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Α-A线的剖面的头灯40的剖视图。图7(b)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B-B线的剖面的头灯40的剖视图。图7(c)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C-C线的剖面的头灯40的剖视图。图8(a)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D-D线的剖面的左灯50的剖视图。图8(b)为从左方观察图5的E-E线的剖面的右灯52的剖视图。图9为从上方观察图5的F-F线的剖面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构造的剖视图。图10为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45度角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图11为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45度角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图12为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75度角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图13为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75度角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图14为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85度角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图15为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85度角的方向的视角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图。图16为表示先前的跨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车辆整体〉
在图1所示的跨乘型车辆1中,车体框架2包含头管21。更详细地说,车体框架2包括头管21、下框架部22、底框架部23及后框架部24。如图1所示,车体外壳30包含前外壳31、侧外壳32L、32R、护腿板33、后外壳34及底外壳35。
头管21经插入转向机构3的转向轴5且能够旋动地将其支撑,且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下方延伸。下框架部22连接于头管21并朝向车辆后方向斜下方延伸,且位于比前轮6更后方。底框架部23连接于下框架部22的下部并朝向后方延伸。后框架部24连接于底框架部23的后部并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且从下方支撑座部8。
在转向机构3的上部,设置有供骑乘者操作的把手7。在转向机构3的下部设置有前叉4。前轮6配设于前叉4的下端,借此能够旋转地被支撑于转向机构3的下部。通过骑乘者操作把手7,前轮6能够在车宽方向的中央以相对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向左右偏向的方式旋动。前叉4包含悬架机构,通过悬架机构的伸缩而吸收冲击。伴随前叉4的悬架机构的伸缩,前轮6相对于把手7在上下方向移动。在前轮6的上方配置有前挡泥板11。前挡泥板11覆盖前轮6的上方。
在车体框架2的后框架部24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撑有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12。在动力单元12的上方,能以座部8的前端部的铰链销(未图示)为中心相对于收纳箱(未图示)开关地安装有所述座部8。骑乘者是以骑坐于座部8的骑坐部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的上表面的姿势,操纵转向机构3而驾驶跨乘型车辆1。
动力单元12为如下构造者,即,例如包括发动机(未图标);及从发动机的车宽方向的外方向车辆后方延伸且配置于传动箱13中的V型皮带式无段变速机,并将发动机与传动箱13一体。发动机将气缸轴朝向大致水平前方而搭载。发动机为空冷式的单气缸四冲程的发动机。但发动机的类型并无特别限定。发动机也可为水冷式,还可为多气缸发动机。在传动箱13的后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以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的后轮10。在传动箱13的上方,配置有将供给至发动机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的空气清洁器AC。发动机与传动箱13也可不经一体,而形成为分体的构造。如图1所示,传动箱13经设置于车体左方。但传动箱13也可设置于车体右方。
<前外壳>
前外壳31经配置于头管21的前方。前外壳31经配置于前轮6的上方。如图2所示,前外壳31包括前部外壳311、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及上部外壳313。
前部外壳311经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前部外壳311经配置于前轮6的上方。如图4所示,前部外壳311在前视时向车宽方向的左右延伸。前部外壳311是以在侧视时从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4所示,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经配置于前部外壳311的车宽方向的外方。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是以他们的主要构成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如图2所示,左侧部外壳312L包含前端部312L0、上前缘312L1、下前缘312L2及后缘312L3。如图3所示,右侧部外壳312R包含前端部312R0、上前缘312R1、下前缘312R2及后缘312R3。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前端部312L0、312R0分别配置于在侧视时与下述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大致相同的高度。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上前缘312L1、312R1是在侧视时从前端部312L0、312R0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且至少一部分分别连接于前部外壳311的左缘311L及右缘311R。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下前缘312L2、312R2在侧视时从前端部312L0、312R0朝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且分别连接于侧外壳32L、32R的前缘32L1、32R1。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后缘312L3、312R3在侧视时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且下端分别连接于侧外壳32L、32R的后缘32L2、32R2。具体来说,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包含:侧部外壳上倾斜部312La、312Ra,所述上倾斜部是以比前端部312L0、312R0位于更上方,且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及侧部外壳下倾斜部312Lb、312Rb,所述外壳下倾斜部是以比前端部312L0、312R0位于更下方,且朝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即,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是以在侧视时前端部312L0、312R0朝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如图4所示,前部外壳311的上缘311U是以随着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方前进而朝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即,前部外壳311的上缘311U是在前视时以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下方凹曲的方式形成。上部外壳313经配置于比前部外壳311的上缘311U更上方。
在前外壳31处,形成有头灯用开口部31O1。详细地说,头灯用开口部31O1是以至少一部分位于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前端部312L0、312R0相同的高度的方式形成于前外壳31的前部外壳311的下部。头灯40经配置于前外壳31的头灯用开口部31O1。
如图5所示,头灯用开口部31O1包含上端部31O1U、下端部31O1D、左端部31O1L及右端部31O1R。
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上端部31O1U是以随着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方前进而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借此,在俯视时,上端部31O1U以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下端部31O1D是以随着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方前进而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借此,在俯视时,下端部31O1D以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俯视时,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下端部31O1D较上端部31O1U位于更前方。
在前外壳31处分别形成有左灯用开口部31O2及右灯用开口部31O3。详细地说,如图4所示,在前视时,在前外壳31中,左灯用开口部31O2设置于前部外壳311与左侧部外壳312L之间。如图4所示,在前视时,在前外壳31处,右灯用开口部31O3设置于前部外壳311与右侧部外壳312R之间。左灯50经配置于左灯用开口部31O2。右灯52经配置于右灯用开口部31O3。
<侧外壳>
如图2所示,侧外壳32L包含前缘32L1及后缘32L2。如图3所示,侧外壳32R包含前缘32R1及后缘32R2。侧外壳32L、32R的前缘32L1、32R1是上端连接于前外壳31的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下前缘312L2、312R2。侧外壳32L、32R的前缘32L1、32R1是以朝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侧外壳32L、32R的后缘32L2、32R2是上端连接于前外壳31的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后缘312L3、312R3。侧外壳32L、32R的后缘32L2、32R2是以朝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即,侧外壳32L、32R是分别从前外壳31的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下端部312LD、312RD朝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连接于底外壳35。
借此,包含前外壳31的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与侧外壳32L、32R的车体外壳是在车辆侧视时成为向车辆前方凹曲的形状。即,在车辆侧视时具有回旋镖形状。另外,侧外壳32L、32R包含在侧视时位于前轮6的后方的部分。另外,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与侧外壳32L、32R既可分体,也可一体成形。
<护腿板>
如图1所示,护腿板33是以从左右方及后方覆盖头管21及下框架部22的方式配置。如图2所示,护腿板33是左缘连接于前外壳31的左侧部外壳312L的后缘312L3及侧外壳32L的后缘32L2。如图3所示,护腿板33是右缘连接于前外壳31的右侧部外壳312R的后缘312R3及侧外壳32R的后缘32R2。
<后外壳>
如图1所示,后外壳34经配设于座部8的下方且收纳箱的周围。后外壳34覆盖后框架部24的周围。
<底外壳>
如图1所示,在护腿板33与后外壳34之间,设置有底外壳35。底外壳35覆盖底框架部23的周围。在底外壳35的上表面,配设有置脚部即低底板的脚踏板351以供骑乘者搁脚。脚踏板351经配置于比座部8更下方且更前方。脚踏板351是从其与护腿板33的下端的连接部大致水平地朝向后方延伸,且与后外壳34的下端连接。借此,在车辆侧视时,在护腿板33与后外壳34之间且脚踏板351的上方,形成有左右方向上开放的置脚空间。
<头灯>
头灯40经配置于前外壳31。具体来说,如上所述,头灯40经配置于前外壳31的头灯用开口部31O1。头灯40经配置于前外壳31的前部外壳311的下部中所形成的头灯用开口部31O1。
头灯40包含发出光的头灯光源40S。头灯40包含配置于头灯光源40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头灯外壳41。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头灯40更包含反射器40Rf。反射器40Rf包含中央反射器40Rf1、左反射器40Rf2及右反射器40Rf3。中央反射器40Rf1、左反射器40Rf2及右反射器40Rf3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相同的高度。
如图5所示,头灯光源40S包含与中央反射器40Rf1、左反射器40Rf2及右反射器40Rf3分别对应而配置的中央头灯光源40S1、左头灯光源40S2及右头灯光源40S3。中央头灯光源40S1发出的光用于远光。左头灯光源40S2及右头灯光源40S3发出的光用于近光。头灯光源40S例如为白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另外,头灯外壳41是由透明或有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
其次,对头灯40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7(a)所示,左反射器40Rf2是以使左头灯光源40S2发出的光朝向车体前方反射的方式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靠车体内部。另外,如图7(b)所示,右反射器40Rf3是以使右头灯光源40S3发出的光朝向车体前方反射的方式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靠车体内部。另外,如图7(c)所示,中央反射器40Rf1是以使中央头灯光源40S1发出的光朝向车体前方反射的方式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靠车体内部。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a)至7(c)所示,头灯光源40S(中央头灯光源40S1、左头灯光源40S2及右头灯光源40S3)分别是以在头灯40内部的后方朝下,且位于与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
如图5所示,头灯外壳41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的宽度。另外,头灯外壳41的形状是在前视时为大致向下的箭头状的形状。更详细地说,在前视时,头灯外壳41的上缘与下缘从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向左右两侧方且上方延伸,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及右侧部41R的右缘41R1向下方且内方延伸。
如图5所示,头灯外壳41是当以通过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面将其剖开时,将其左方的部分设为左侧部41L,且将其右方的部分设为右侧部41R。
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及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是朝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头灯外壳41是以左侧部41L从其左缘41L1朝向前方延伸,右侧部41R从其右缘41R1朝向前方延伸,且在头灯外壳41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与左侧部41L连接的方式形成。即,如图9所示,在从上方观察图5的F-F线的剖面时,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右侧部41R是以随着从头灯外壳41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方前进而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借此,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头灯外壳41以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头灯外壳41中的沿车宽方向扩展的前缘41F是以比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上端部31O1U位于更前方,且比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下端部31O1D位于更后方的方式形成。
如图7(c)所示,头灯外壳41的前端41FO位于比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上端部31O1U更前方,且位于比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下端部31O1D更后方。另外,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头灯40将头灯外壳41配置于比链接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上端部31O1U与下端部31O1D的假想直线X更靠车辆后方。借此,在侧视时,头灯40以从前外壳31凹陷的方式配置。
<左灯、右灯>
如图4所示,左灯50经配置于前外壳31,且配置于头灯40的左方。右灯52经配置于前外壳31,且配置于头灯40的右方。具体来说,如上所述,左灯50经配置于左灯用开口部31O2。右灯52经配置于右灯用开口部31O3。借此,在前视时,左灯50与右灯52分别在车辆的左、右方配置于前外壳31。
如图5、8(a)所示,左灯50包含发出光的左灯光源50S及配置于左灯光源50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左灯外壳51。另外,在左灯光源50S与左灯外壳51之间包含左内壳501。如图5、8(b)所示,右灯52包含发出光的右灯光源52S及配置于右灯光源52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右灯外壳53。另外,在右灯光源52S与灯外壳53之间包含右内壳521。左灯外壳51与右灯外壳53是由透明或有色透明的树脂等所形成。更优选的是,对左灯外壳51及右灯外壳53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施加皱褶加工,以能够使来自背面侧的照射光扩散。借此,当使配置于较左灯外壳51及右灯外壳53靠车辆内部的光源(左、右灯光源50S、52S等)点亮时,左灯外壳51及右灯外壳53能够获得经皱褶加工后的表面整体为发光体的外观。借此,能够将从配置于较左灯外壳51及右灯外壳53靠车辆内部的光源出射的光的照度分布均匀化。
左灯外壳51包含左灯外壳突出部51A、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及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如图5所示,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是从左灯外壳突出部51A朝向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上方。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是从左灯外壳突出部51A朝向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下方。如图2所示,左灯外壳突出部51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左灯外壳突出部51A至少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的部分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突出至前方。左灯外壳51在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延伸至后方。左灯外壳51在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延伸至后方。
详细地说,左灯外壳突出部51A包含位于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到下端部41D的高度的范围内的前端部51O。左灯外壳突出部51A是比其前端部51O更上方的部分随着向上方前进而延伸至后方,且与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连接。左灯外壳突出部51A是比其前端部51O更下方的部分随着向下方前进而延伸至后方,且与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连接。
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是其上端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上方且更后方。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是其下端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下方且更后方。
因此,左灯外壳51是以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突出到前方的方式形成。即,左灯外壳51在车辆侧视时呈向车辆前方凹曲的形状。即,左灯外壳51在车辆侧视时具有回旋镖形状。即,左灯外壳51呈以与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的上端及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的下端相比,左灯外壳突出部51A位于较前方的方式凹曲的形状。
更优选的是,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经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与下端部41D大致相同的高度。即,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是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更上方。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下方。
另外,右灯外壳53包含右灯外壳突出部53A、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及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如图4所示,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是从右灯外壳突出部53A朝向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上方。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从右灯外壳突出部53A朝向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下方。如图3所示,右灯外壳突出部53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如图3所示,右灯外壳突出部53A经至少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的部分从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的右缘41R1突出至前方。右灯外壳53是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延伸到后方。右灯外壳53是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延伸至后方。
详细地说,右灯外壳突出部53A包含位于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到下端部41D的高度的范围内的前端部53O。右灯外壳突出部53A是比其前端部53O更上方的部分随着向上方前进而延伸至后方,且与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连接。右灯外壳突出部53A是比其前端部53O更下方的部分随着向下方前进而延伸至后方,且与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连接。
右灯外壳53的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是其上端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更上方且更后方。右灯外壳53的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是其下端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L更下方且更后方。
因此,右灯外壳53是以右灯外壳突出部53A的前端部53O突出到前方的方式形成。即,右灯外壳53是在车辆侧视时呈向车辆前方凹曲的形状。即,右灯外壳53在车辆侧视时具有回旋镖形状。即,右灯外壳53呈以与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的上端及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的下端相比,右灯外壳突出部53A位于较前方的方式凹曲的形状。
更优选的是,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突出部53A的前端部53O经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突出部53A的前端部53O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与下端部41D大致相同的高度。即,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的41上端部41U更上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下方。
如图8(a)所示,左灯外壳51包含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缘51F。如图8(b)所示,右灯外壳53包含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缘53F。如图6所示,左灯外壳51在以通过其前缘51F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面将其剖开时,将较前缘51F更左方的部分设为左侧部51L,将较前缘51F更右方的部分设为右侧部51R。右灯外壳53在以通过其前缘53F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面将其剖开时,将较前缘53F更左方的部分设为左侧部53L,将较前缘53F更右方的部分设为右侧部53R。
左灯外壳51是以左灯外壳51的左侧部51L及左灯外壳51的右侧部51R朝向前方延伸且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详细地说,如图9所示,从上方观察以通过头灯外壳41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面将左灯外壳51剖开所得的剖面时,左灯外壳51的左侧部51L是以随着从左灯外壳51的前缘51F向左方前进而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左灯外壳51的右侧部51R是以随着自左灯外壳51的前缘51F向右方前进而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左灯外壳51是自左侧部外壳312L的上前缘312L1及前外壳31的与左灯外壳51接触的缘部31L1突出至前方。左灯外壳51是自前外壳31的与头灯外壳40接触的缘部31L2突出至前方。
右灯外壳53是以右灯外壳53的右侧部53R及右灯外壳53的左侧部53L朝向前方延伸且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详细地说,如图9所示,在从上方观察以通过头灯外壳41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面将右灯外壳53剖开所得的剖面时,右灯外壳53的右侧部53R是以随着从右灯外壳53的前缘53F向右方前进而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灯外壳53的左侧部53L是以随着从右灯外壳53的前缘53F向左方前进而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灯外壳53从右侧部外壳312R的上前缘312R1及前外壳31的与右灯外壳53接触的缘部31R1突出至前方。右灯外壳53从前外壳31的与头灯外壳40接触的缘部31R2突出至前方。
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前外壳31的左侧部外壳312L的前端部312L0更前方。在侧视时,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前端部312L0大致相同的高度。
另外,在侧视时,左灯外壳51的前缘51F是比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更上方的部分位于比前外壳31的左侧部外壳312L的上前缘312L1更靠车辆前方,且比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更下方的部分比前外壳31的左侧部外壳312L的下前缘312L2位于更靠车辆前方。
另外,如图3所示,在侧视时,右灯外壳53的右灯外壳突出部53A的前端部53O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前外壳31的右侧部外壳312R的前端部312R0更前方。在侧视时,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突出部51A的前端部51O在车辆上下方向位于与前端部312R0大致相同的高度。
另外,在侧视时,右灯外壳53的前缘53F是比右灯外壳突出部53A的前端部53O更上方的部分位于比前外壳31的右侧部外壳312R的上前缘312R1更靠车辆前方,且比右灯外壳突出部53A的前端部53O更下方的部分位于比前外壳31的右侧部外壳312R的下前缘312R2更靠车辆更前方。
借此,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51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左灯用开口部31O2更靠车辆前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53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右灯用开口部31O3更靠车辆前方。
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在前外壳31中,与左灯外壳51的左侧部51L接触的缘部(即,左侧部外壳312L的上前缘312L1与下前缘312L2)位于比与左灯外壳51的右侧部51R接触的缘部31L1更靠车辆后方。如图3所示,在侧视时,在前外壳31中,与右灯外壳53的右侧部53R接触的缘部(即,右侧部外壳312R的上前缘312R1与下前缘312R2)位于比与右灯外壳53的左侧部53L接触的缘部31R1更靠车辆后方。
另外,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在前外壳31中,与左灯外壳51的左侧部51L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左侧上缘部(即,左侧部外壳312L的上前缘312L1)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左侧下缘部(即,左侧部外壳312L的下前缘312L2)。如图3所示,在侧视时,在前外壳31中,与右灯外壳53的右侧部53R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右侧上缘部(即,右侧部外壳312R的上前缘312R1)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右侧下缘部(即,右侧部外壳312R的下前缘312R2)。
另外,如图10所示,在前外壳31中,与右灯外壳53的左侧部53L接触的缘部31R1至少在与头灯外壳40相同高度的范围内,位于比与头灯外壳40接触的缘部31R2更前方,且其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与头灯外壳40接触的缘部31R2。借此,如图3所示,在前外壳31中,与右灯外壳53的左侧部53L接触的缘部31R1系以至少一部分较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的右缘41R1向更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11所示,在前外壳31中,与左灯外壳51的右侧部51R接触的缘部31L1至少在与头灯外壳40相同高度的范围内,位于比与头灯外壳40接触的缘部31L2更前方,且其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与头灯外壳40接触的缘部31L2。借此,如图2所示,在前外壳31中,与左灯外壳51的右侧部51R接触的缘部31L1是以至少一部分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向更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左灯外壳51具有至少一部分比左灯用开口部31O2向车辆更前方突出的形状。在俯视时,右灯外壳53具有至少一部分比右灯用开口部31O3向车辆更前方突出的形状。在俯视时,左灯外壳51的前端部51O与右灯外壳53的前端部53O的各者位于比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下端部31O1D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更靠车辆后方。在俯视时,左灯外壳51的前端部51O与右灯外壳53的前端部53O的各者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上端部31O1U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大致相同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前视时,左灯外壳51、头灯外壳41及右灯外壳53系呈H字状地配置。
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左灯外壳51的前端部51O与右灯外壳53的前端部53O的各者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前端部41FO更靠车辆后方。
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左灯外壳51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更靠车辆前方,且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更靠车辆后方。另外,如图3所示,在侧视时,右灯外壳53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的右缘41R1更靠车辆前方,且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更靠车辆后方。
详细地说,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51是左灯外壳突出部51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更靠车辆前方。左灯外壳51是左灯外壳突出部51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更靠车辆后方。
另外,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53是右灯外壳突出部53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的右缘41R1更靠车辆前方。右灯外壳53是右灯外壳突出部53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更靠车辆后方。
另外,如图2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51的前缘51F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另外,如图3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53的前缘53F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
更优选的是,左灯50包含左位置灯54及左方向灯60。右灯52包含右位置灯56及右方向灯61。
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在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处,配置有左位置灯54的光源54S。在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处,配置有左方向灯60的光源60S。在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处,配置有右位置灯56的光源56S。在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处,配置有右方向灯61的光源61S。
更优选的是,在前视时,左位置灯54的左位置灯光源54S沿上下方向直线排列地配置。在前视时,右位置灯56的右位置灯光源56S沿上下方向直线排列地配置。此处,多个光源“沿上下方向直线排列地配置”未必仅限于将多个光源沿铅垂方向排列,只要将多个光源沿于相对于跨乘型车辆1的上下方向于±30°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排列即可。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侧视时,左位置灯光源54S与右位置灯光源56S分别以随着从车辆前方向后方前进而朝向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更优选的是,在侧视时,左位置灯光源54S与右位置灯光源56S分别以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较后方且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的更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再有,左位置灯光源54S与右位置灯光源56S例如使用多个LED光源。
另外,左方向灯60包含左方向灯光源60S及左方向灯反射器60Rf。如图5所示,左方向灯60配置于比左位置灯光源54S的更下方。左方向灯光源60S发出的光是通过左方向灯反射器60Rf而朝向车体前方反射。右方向灯61包含右方向灯光源61S及右方向灯反射器61Rf。右方向灯61配置于比右位置灯光源56S的更下方。右方向灯光源61S发出的光是通过右方向灯反射器61Rf而朝向车体前方反射。另外,左方向灯光源60S与右方向灯光源61S例如使用LED光源。
如图5所示,在前视时,左方向灯60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低的位置。右方向灯61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低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左方向灯60位于比前外壳31的左灯用开口部31O2的前缘更后方。即,在侧视时,左方向灯光源60S及左方向灯反射器60Rf位于比前外壳31的左灯用开口部31O2的前缘更后方。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左方向灯光源60S及左方向灯反射器60Rf与前外壳31的左侧部外壳312L的下倾斜部312Lb重叠。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左方向灯光源60S及左方向灯反射器60Rf位于较左侧部外壳312L的下前缘312L2更后方。
另外,如图3所示,在侧视时,右方向灯61位于比前外壳31的右灯用开口部31O3的前缘更后方。即,在侧视时,右方向灯光源61S及右方向灯反射器61Rf位于比前外壳31的右灯用开口部31O3的前缘更后方。详细地说,在侧视时,右方向灯光源61S及右方向灯反射器61Rf与前外壳31的右侧部外壳312R的下倾斜部312Rb重叠。如图3所示,在侧视时,右方向灯光源61S及右方向灯反射器61Rf位于比右侧部外壳312R的下前缘312R2更后方。
其次,对左、右灯50、52的视认范围进行说明。
图10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45度的方向的视角所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如上所述,在右灯外壳53中,右灯外壳突出部53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借此,如图10所示,右灯外壳53具有在与头灯外壳41为相同高度的范围内,比头灯外壳41及前外壳31向更前方突出的构成。因此,能够避免右灯外壳53被前外壳31或头灯40遮挡。借此,即使从如图10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右灯52。
图11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45度的方向的视角所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如上所述,在左灯外壳51中,左灯外壳突出部51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借此,如图11所示,左灯外壳51具有在与头灯外壳41为相同高度的范围内,比头灯外壳41及前外壳31向更前方突出的构成。因此,能够避免左灯外壳51被前外壳31或头灯40遮挡。借此,即使从如图11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左灯50。
图12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75度的方向的视角所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如上所述,在右灯外壳53中,右灯外壳突出部53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借此,如图12所示,右灯外壳53具有在与头灯外壳41为相同高度的范围内,比头灯外壳41及前外壳31向更前方突出的构成。因此,能够避免右灯外壳53被前外壳31或头灯40遮挡。借此,即使从如图12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右灯52。
图13表示在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75度的方向的视角所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如上所述,在左灯外壳51中,左灯外壳突出部51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借此,如图13所示,左灯外壳51具有在与头灯外壳41为相同高度的范围内,较头灯外壳41及前外壳31向更前方突出的构成。因此,能够避免左灯外壳51被前外壳31或头灯40遮挡。借此,即使从如图13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左灯50。
图14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85度的方向的视角(接近左侧视的视角)所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如上所述,在右灯外壳53中,右灯外壳突出部53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借此,如图14所示,右灯外壳53具有在与头灯外壳41为相同高度的范围内,比头灯外壳41及前外壳31向更前方突出的构成。因此,能够避免右灯外壳53被前外壳31或头灯40遮挡。借此,即使从如图14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右灯52。
图15表示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从与车辆前后方向成85度的方向的视角(接近右侧视的视角)所观察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部。如上所述,在左灯外壳51中,左灯外壳突出部51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借此,如图15所示,左灯外壳51具有在与头灯外壳41为相同高度的范围内,比头灯外壳41及前外壳31向更前方突出的构成。因此,能够避免左灯外壳51被前外壳31或头灯40遮挡。借此,即使从如图15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左灯50。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从车辆前方且左方观察右灯52时,右灯52的视认角度的上限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为85度。另外,从车辆前方且右方观察左灯50时,左灯50的视认角度的上限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为85度。即,自左、右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车辆前方观察左、右灯50、52时,只要为与车辆前后方向成85度以下的角度的方向的视角,就能够轻易观察到左、右灯50、52。
<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包括头管21、前外壳31、头灯40、左灯50及右灯52。前外壳31配置于头管21的前方。头灯40配置于前外壳31。左灯50配置于前外壳31,且在车辆前视时配置于头灯40的左方。右灯52配置于前外壳31,且在车辆前视时配置于头灯40的右方。头灯40包含发出光的头灯光源40S及配置于头灯光源40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头灯外壳41。左灯50包含发出光的左灯光源50S及配置于左灯光源50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左灯外壳51。右灯52包含发出光的右灯光源52S及配置于右灯光源52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右灯外壳53。左灯外壳51包含左灯外壳突出部51A、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及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左灯外壳突出部51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从左灯外壳突出部51A朝向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上方。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从左灯外壳突出部51A朝向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下方。右灯外壳53包含右灯外壳突出部53A、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及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右灯外壳突出部53A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从右灯外壳突出部53A朝向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更上方。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从右灯外壳突出部53A朝向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更下方。头灯外壳4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的宽度。左灯外壳51是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延伸至后方,且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延伸至后方。右灯外壳53是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延伸至后方,且所述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延伸至后方。
根据所述方面,在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中,左右的灯50、52是以与头灯40为相同高度的部分突出到前方的方式形成。借此,即使从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左右的灯50、52。
另外,在左右的灯50、52中,左右的灯外壳上延长部51B、53B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右侧部41L、41R更上方,且左右的灯外壳下延长部51C、53C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左、右侧部41L、41R更下方。另外,头灯外壳4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的宽度。借此,因左右的灯50、52在上下方向上较长,且头灯40扁平,因此能够使与头灯外壳41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分”变大。因此,在“非重叠部分”中,相对于头灯外壳41的明暗的对比度变强。另外,即使使左右的灯50、52移动突出到较前方,“重叠部分”在其上下还被“非重叠部分”所夹着。因此,左右的灯外壳51、53中的“重叠部分”在视觉上容易被辨识为与“非重叠部分”连续的部分,因此左右的灯50、52的前缘的轮廓得以被强调。
另外,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与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及右灯外壳53的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与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延伸至后方。通过所述构成,与单纯使左右的灯50、52在上下方向上变长的情形相比,如果能够使左右的灯50、52除了在上下方向上变长外,在前后方向也变长,那么能够使左右的灯50、52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而且,与单纯使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的左右的灯上下变长的情形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至少能够达成以下的优异效果。(1)即使从头灯40的左右所配置的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左右的灯50、52。(2)能够避免左右的灯50、52的高重量化或大型化。(3)能够确保左右的灯50、52的前缘的轮廓。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51是左灯外壳突出部51A比所述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位于更靠车辆前方,且比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位于更靠车辆后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53是右灯外壳突出部53A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的右缘41R1位于更靠车辆前方,且比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位于更靠车辆后方。
根据所述方面,即使使左右的灯50、52移动突出到较前方,在侧视时,头灯外壳41的至少一部分也不会被左右灯外壳51、53遮挡。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前外壳31处分别形成有配置左灯50的左灯用开口部31O2及配置右灯52的右灯用开口部31O3。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51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左灯用开口部31O2更靠车辆前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53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右灯用开口部31O3更靠车辆前方。
根据所述方面,左右的灯外壳51、53具有较前外壳31更突出的构成。借此,左右的灯50、52至少一部分不会被前外壳31遮挡。因此,即使从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50、52。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头灯外壳41是以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左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左侧部41L,且以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右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侧部41R。
根据所述方面,头灯外壳41具有朝向前方突出的构成。借此,即使左右的灯50、52位于较前方,在侧视时,头灯外壳41也不易被左右灯外壳51、53遮挡。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前外壳31处形成有配置头灯40的头灯用开口部31O1。在侧视时,头灯40将头灯外壳41配置于比链接头灯用开口部31O1的上端部31O1U与下端部31O1D的假想直线更靠车辆后方。
根据所述方面,头灯40是以从前外壳31凹陷的方式配置,因此在头灯40与前外壳31之间形成有阶差部。借此,能够形成因阶差部所产生的较暗的区域。因此,左右的灯的相对于头灯外壳的明暗的对比度进一步变强。因此,能够进一步从配置于头灯40的左右的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左右的灯50、52。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前外壳31中,与左灯外壳51的左侧部51L接触的缘部位于比与左灯外壳51的右侧部51R接触的缘部更靠车辆后方。与右灯外壳53的右侧部53R接触的缘部位于比与右灯外壳53的左侧部53L接触的缘部更靠车辆后方。
根据所述方面,能够较大地确保左灯外壳51的左侧部与右灯外壳53的右侧部的露出面积。因此,在左右的侧视时,也能够确保左右的灯50、52的视认性。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前视时,左灯外壳51、头灯外壳41及右灯外壳53配置为H字状。
根据所述方面,因左右的灯50、52在上下方向上较长,且头灯40扁平,因此能够使在侧视时与头灯40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分”变大。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51的前缘51F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所述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53的前缘53F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所述头灯外壳41的前缘41Fs。
根据所述方面,左右的灯50、52的前缘51F、53F的倾斜比头灯40更平缓。借此,能够使左右的灯50、52的前后的尺寸变大。因此,还能够进一步确保左右的灯50、52的侧面视认性。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是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更上方。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是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下方。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是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更上方。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是从与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下方。
根据所述方面,通过比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位于更上方的“非重叠部分”(即“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与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与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位于更下方的“非重叠部分”(即“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与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间的形状差,而在视觉上容易将“重叠部分”识别为与“非重叠部分”连续的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强调左右的灯的前缘的轮廓的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从配置于头灯40的左右的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所述左右的灯。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配置有左位置灯54的光源54S。在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配置有左方向灯60的光源60S。在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配置有右位置灯56的光源56S。在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配置有右方向灯61的光源61S。
根据所述方面,通过将发光方式不同的左右的位置灯54、56与左右的方向灯60、61分别配置于左右的灯外壳上延长部51B、53B与左右的灯外壳下延长部51C、53C,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视觉上容易将“重叠部分”识别为与“非重叠部分”连续的部分的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从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更容易看见轻易观察到左右的灯50、52。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左方向灯60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低的位置。右方向灯61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低的位置。
根据所述方面,因左右的方向灯60、61配置于比头灯外壳41的下端部41D更低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头灯40的光对左右的方向灯60、61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从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左右的灯50、52。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左方向灯60包含作为左方向灯60的光源的左方向灯光源60S及左方向灯反射器60Rf。在侧视时,左方向灯光源60S及左方向灯反射器60Rf位于比左灯用开口部31O2的前缘更后方。右方向灯61包含作为右方向灯61的光源的右方向灯光源61S及右方向灯反射器61Rf,在侧视时,右方向灯光源61S及右方向灯反射器61Rf位于比右灯用开口部31O3的前缘更后方。
根据所述方面,左右的方向灯60、61是左右的方向灯光源60S、61S与方向灯反射器60Rf、61Rf位于比所述左右的灯用开口部31O2、31O3的前缘更后方,因此能够将从头灯40的光接收的光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进一步从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轻易观察到左右的灯50、52。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是在前外壳31,与左灯外壳51的左侧部51L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左侧上缘部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左侧下缘部。在前外壳31中,与右灯外壳53的右侧部53R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右侧上缘部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右侧下缘部。
根据所述方面,因左右的灯外壳51、53在侧视时成为回旋镖状,因此即使从左右的灯50、52各者的相反侧且与车辆的前后方向成较大角度的方向的视角,也能够轻易观察到左右的灯50、52,除此之外,与单纯仅使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的左右的灯上下变长的情形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本实施方案的跨乘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的形态中,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上延长部51B为其上端位于比所述头灯外壳41的左侧部41L更上方且更后方。左灯外壳51的左灯外壳下延长部51C为其下端位于比头灯40的左侧部41L更下方且更后方。右灯外壳53的右灯外壳上延长部53B为其上端位于比头灯外壳41的右侧部41R更上方且更后方。右灯外壳53的右灯外壳下延长部53C为其下端位于比头灯40的右侧部41R更下方且更后方。通过所述构成,相对于头灯40,“非重叠部分”的整体在前后方向上远离,因此能够使相对于头灯40的明暗的对比度进一步变强。另外,与单纯仅使左右的灯在上下方向上变长的情形相比,如果使左右的灯50、52不仅在上下方向上变长,而且还在前后方向变长,那么能够使左右的灯50、52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
<其它实施方案>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业者可基于所述本发明的示范,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各种设计变更。因此,本发明的应保护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还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进行的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本发明的车体框架的接合方法可通过焊接等而连接,可通过螺栓等而固定、也可通过铸造而一体制造。另外,车体框架并不限定于管装置,还可为铸造框架,且其剖面并不限定于圆形状,还可为角形状。
前外壳31的构成并不限定于实施例,还可由多个外壳装置形成,所述外壳装置的分割位置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前外壳31、侧外壳32L、32R、护腿板33、后外壳34及底外壳35等车体外壳为外观装置,可分别以塑料等材料适当形成。各外壳装置为通过射出成形的一体成形制品,但还可包含多片装置。例如,在本实施方案的前外壳31中,前部外壳311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与上部外壳313为分体,但也可经一体。在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中,侧部外壳上倾斜部312La、312Ra与侧部外壳下倾斜部下倾斜表面部312Lb、312Rb既可一体成形,还可分体。再有,虽然在图2至3中以虚线表示前部外壳311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的连接部,但前部外壳311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12L、312R既可为分体,也可一体成形。另外,所述装置还可分别包含多个装置。车体外壳整体上左右对称无论就外观上或制造上而言均优选。
另外,头灯40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头灯光源40S并不限定于白色LED光源,也可为灯泡等其它光源。再有,头灯光源40S的构成并不限于包含3个头灯光源40S1至40S3的方面,也可为仅包含1个头灯光源的方面,还可为包含2个或4个以上的头灯光源的方面。远光及近光的选择也不限定于所述方面,可根据各种状况而适当设计。另外,头灯光源40S也可不配置于与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位置,而比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位于更上方、或比头灯外壳41的上端部41U位于更下方。另外,头灯光源40S也可并非朝下配置,而还能以朝向前方发光的方式配置。
另外,左位置灯54与右位置灯56的构造并不限定于上文所叙述的实施例。左位置灯54的光源54S与右位置灯56的光源56S并不限定于LED光源,还可为灯泡等其它光源。另外,左位置灯54的光源54S与右位置灯56的光源56S不限于分别包含多个光源者,还可为包含1个光源者。
另外,左方向灯60及右方向灯61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左方向灯光源60S与右方向灯光源61S并不限定于LED光源,也可为灯泡等其它光源。进而,还可将左方向灯60与左位置灯54分体设置,且将右方向灯61与右位置灯56分体设置。
另外,头灯外壳41并不限定于实施例,还可为其它形状,例如大致向上的箭头状或大致倒梯形等形状。此处,“头灯外壳41为大致向上的箭头状”指在前视时,头灯外壳41以从上缘与下缘从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向左右两侧方且下方延伸,且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及右侧部41R的右侧缘41R1向下方且内方延伸的方式构成。另外,“头灯外壳41为大致倒梯形”指头灯外壳41以上缘与下缘以维持各自的高度的方式从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向左右两方延伸,且左侧部41L的左缘41L1与右侧部41R的右侧缘41R1向下方且内方延伸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并不限定于包含2个车轮,还可包含3个以上车轮。例如还可包含2个前轮与1个后轮。跨乘型车辆并不限定于速克达型车辆,也可为运动型、或轻型等其它摩托车。或者,跨乘型车辆并不限定于速克达型车辆,还可为ATV(All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车辆))等四轮越野车等其它车辆。
符号说明
1 跨乘型车辆
2 车体框架
3 转向机构
4 前叉
5 转向轴
6 前轮
7 把手
8 座部
10 后轮
11 前挡泥板
12 动力单元
13 传动箱
21 头管
22 下框架部
23 底框架部
24 后框架部
30 车体外壳
31 前外壳
31O1 头灯用开口部
31O1U 上端部
31O1D 下端部
31O1L 左端部
31O1R 右端部
31O2 左灯用开口部
31O3 右灯用开口部
32L 侧外壳
32L1 前缘
32L2 后缘
32R 侧外壳
32R1 前缘
32R2 后缘
33 护腿板
34 后外壳
35 底外壳
40 头灯
40Rf 反射器
40Rf1 中央反射器
40Rf2 左反射器
40Rf3 右反射器
40S 头灯光源
40S1 中央头灯光源
40S2 左头灯光源
40S3 右头灯光源
41 头灯外壳
41D 下端部
41FO 前端部
41Fs 前缘
41L 左侧部
41L1 左缘
41R 右侧部
41R1 右缘
41U 上端部
50 左灯
50S 左灯光源
51 左灯外壳
51A 左灯外壳突出部
51B 左灯外壳上延长部
51C 左灯外壳下延长部
51F 前缘
51L 左侧部
51O 前端部
51R 右侧部
52 右灯
52S 右灯光源
53 右灯外壳
53A 右灯外壳突出部
53B 右灯外壳上延长部
53C 右灯外壳下延长部
53F 前缘
53L 左侧部
53O 前端部
53R 右侧部
54 左位置灯
54S 光源
56 右位置灯
56S 光源
60 左方向灯
60Rf 左方向灯反射器
60S 光源
61 右方向灯
61Rf 右方向灯反射器
61S 光源
302La 侧部外壳上倾斜部
302Ra 侧部外壳上倾斜部
302Lb 侧部外壳下倾斜部下倾斜表面部
302Rb 侧部外壳下倾斜部下倾斜表面部
311 前部外壳
311U 上缘
312L 侧部外壳
312L0 前端部
312L1 上前缘
312L2 下前缘
312L3 后缘
312La 侧部外壳上倾斜部
312Lb 侧部外壳下倾斜部
312LD 下端部
312R 侧部外壳
312R0 前端部
312R1 上前缘
312R2 下前缘
312R3 后缘
312Ra 侧部外壳上倾斜部
312Rb 侧部外壳下倾斜部
312RD 下端部
313 上部外壳
351 脚踏板
501 左内壳
521 右内壳
902 前外壳
945 头灯
965 右灯、左灯
AC 空气清洁器。
Claims (14)
1.一种跨乘型车辆,其包括:
头管;
前外壳,其配置于所述头管的前方;
头灯,其配置于所述前外壳;
左灯,其配置于所述前外壳,且配置于所述头灯的左方;及
右灯,其配置于所述前外壳,且配置于所述头灯的右方;
所述头灯包含发出光的头灯光源及配置于所述头灯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头灯外壳,
所述左灯包含发出光的左灯光源及配置于所述左灯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左灯外壳,
所述右灯包含发出光的右灯光源及配置于所述右灯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的右灯外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灯外壳包含:左灯外壳突出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头灯外壳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左灯外壳上延长部,其从所述左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左侧部更上方;及左灯外壳下延长部,其从所述左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更下方;
所述右灯外壳包含:右灯外壳突出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头灯外壳相同的高度,并且突出至前方;右灯外壳上延长部,其从所述右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上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右侧部更上方;及右灯外壳下延长部,其从所述右灯外壳突出部朝向下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更下方;
所述头灯外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的宽度,
所述左灯外壳的所述左灯外壳上延长部延伸至后方,且所述左灯外壳下延长部延伸至后方,
所述右灯外壳的所述右灯外壳上延长部延伸至后方,且所述右灯外壳下延长部延伸至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左侧视时,所述左灯外壳的所述左灯外壳突出部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的左缘位于更靠车辆前方,且比所述头灯外壳的前缘位于更靠车辆后方,及
在车辆右侧视时,所述右灯外壳的所述右灯外壳突出部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的右缘位于更靠车辆前方,且比所述头灯外壳的前缘位于更靠车辆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外壳处分别形成有配置所述左灯的左灯用开口部及配置所述右灯的右灯用开口部,及
在车辆左侧视时,所述左灯外壳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左灯用开口部更靠车辆前方,
在车辆右侧视时,所述右灯外壳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右灯用开口部更靠车辆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灯外壳是以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左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左侧部,且以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右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右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外壳处形成有配置所述头灯的头灯用开口部,及
在侧视时,所述头灯将所述头灯外壳配置于比链接所述头灯用开口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的假想直线更靠车辆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外壳中,与所述左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接触的缘部位于比与所述左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接触的缘部更靠车辆后方,且与所述右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接触的缘部位于比与所述右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接触的缘部更靠车辆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前视时,所述左灯外壳、所述头灯外壳及所述右灯外壳呈H字状地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左侧视时,所述左灯外壳的前缘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所述头灯外壳的前缘,及
在车辆右侧视时,所述右灯外壳的前缘的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小于所述头灯外壳的前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左侧视时,所述左灯外壳上延长部从与所述头灯外壳的上端部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上端部更上方,且所述左灯外壳下延长部从与所述头灯外壳的下端部相同高度的位置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下方,及
在车辆右侧视时,所述右灯外壳上延长部从所述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上端部更上方,且右灯外壳下延长部从所述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到比所述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灯外壳上延长部配置有左位置灯的光源,在所述左灯外壳下延长部配置有左方向灯的光源,及
在所述右灯外壳上延长部配置有右位置灯的光源,在所述右灯外壳下延长部配置有右方向灯的光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方向灯配置于比所述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低的位置,及
所述右方向灯配置于比所述头灯外壳的下端部更低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方向灯包含作为所述左方向灯的光源的左方向灯光源及左方向灯反射器,且在侧视时,所述左方向灯光源及所述左方向灯反射器位于比所述左灯用开口部的前缘更后方,
所述右方向灯包含作为所述右方向灯的光源的右方向灯光源及右方向灯反射器,且在侧视时,所述右方向灯光源及所述右方向灯反射器位于比所述右灯用开口部的前缘更后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外壳处,与所述左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左侧上缘部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左侧下缘部,且与所述右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接触的缘部包含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右侧上缘部及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部朝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右侧下缘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灯外壳的所述左灯外壳上延长部为其上端位于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更上方且更后方,
所述左灯外壳的所述左灯外壳下延长部为其下端位于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左侧部更下方且更后方,
所述右灯外壳的所述右灯外壳上延长部为其上端位于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更上方且更后方,
所述右灯外壳的所述右灯外壳下延长部为其下端位于比所述头灯外壳的所述右侧部更下方且更后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75835.0A CN107878621B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跨乘型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75835.0A CN107878621B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跨乘型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78621A CN107878621A (zh) | 2018-04-06 |
CN107878621B true CN107878621B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1769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75835.0A Active CN107878621B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跨乘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78621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68360A (ja) * | 1995-03-31 | 1996-10-15 | Suzuki Motor Corp | スクータ型車輛の前照灯傾動装置 |
JP5474732B2 (ja) * | 2009-12-17 | 2014-04-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CN103359211B (zh) * | 2012-03-30 | 2016-05-04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坐型车辆 |
JP2015223902A (ja) * | 2014-05-27 | 2015-12-14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2016064805A (ja) * | 2014-09-26 | 2016-04-28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2016078497A (ja) * | 2014-10-10 | 2016-05-1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N105818907B (zh) * | 2015-01-09 | 2018-09-2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乘型车辆 |
JP6105658B2 (ja) * | 2015-03-11 | 2017-03-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灯火器 |
-
2016
- 2016-09-30 CN CN201610875835.0A patent/CN10787862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78621A (zh) | 2018-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88356B2 (en) | Structure of tail light for motorcycle | |
CN107878618B (zh) | 跨乘型车辆 | |
TWI551496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I385097B (zh) | 速克達型車輛 | |
JP2013203082A (ja) | 鞍乗型車両 | |
TWI465364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I510385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7878621B (zh) | 跨乘型车辆 | |
CN105818906B (zh) | 速克达型车辆 | |
TWI600567B (zh) | Straddle-type vehicles | |
CN110316289B (zh) | 跨坐型车辆 | |
JP685874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 |
TWI584988B (zh) | Speed Keda vehicles | |
TWI580602B (zh) | Speed Keda vehicles | |
TWI616360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13815753B (zh) | 跨坐型车辆 | |
TWI570009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8332156B (zh) | 跨骑型车辆的头灯 | |
TWI581990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TWI495580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I438113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TWI583585B (zh) | Vehicle rear light combination unit, and with i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TWI652194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12524565B (zh) | 鞍乘型车辆的位置灯结构 | |
TWI624395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