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7064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7064A
CN107867064A CN201710787792.5A CN201710787792A CN107867064A CN 107867064 A CN107867064 A CN 107867064A CN 201710787792 A CN201710787792 A CN 201710787792A CN 107867064 A CN107867064 A CN 107867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ink
consumption
transfer container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77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7064B (zh
Inventor
小金平修
小金平修一
小杉康彦
林刚史
新原俊广
小池薰
藤森亮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67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7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7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7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泵的墨水供给量出现偏差也能稳定地向记录头供给记录材料的打印机。打印机(100)包括:记录头(22);向记录头(22)供给从末端容器(60)供给的墨水的中转容器(30);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并从中转容器(30)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的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控制部(10),末端容器(60)以用户可拆卸的方式构成,控制部(10)控制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的动作,并基于从中转容器(30)向记录头(22)供给并被消耗的墨水量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量,算出中转容器(30)的推定消耗量,并用减压泵(35)的供给量的公差最小值算出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量。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即喷墨式打印机,具有用于向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副罐和用于向副罐供给墨水的主罐的打印机的方案被提出(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在这样的打印机中,谋求适当地管理副罐内以及主罐内的墨水量,从而不会发生向记录头供给的墨水用尽而导致墨水断流的情形。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墨水供给系统:通过对从副罐的消耗量为零(充满状态)等的一定状态开始的墨水的消耗量进行软件计数,从而把握副罐内的墨水余量,并且在必要时使抽吸泵动作,从而从主罐向副罐供给墨水。通过合计多个副罐的墨水消耗量(软件计数值)从而把握主罐内的墨水余量。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记录装置:通过由副罐内具备的墨水水位传感器检测副罐内的墨水水位、并在必要时使墨水补充泵动作,从而从主罐向副罐供给墨水。通过合计根据墨水补充泵的动作次数计算出的墨水补充量从而把握主罐内的墨水余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2-307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06-188002号公报
然而,当从主罐向副罐供给墨水时,即便打印机的控制部以相同的动作控制墨水供给,有时也会由于打印机的个体差异等而出现多个打印机之间墨水供给量不相同的情况。
例如,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当根据记录头的排出量和来自主罐的供给量把握副罐内的墨水余量时,因来自主罐的墨水供给量的偏差而导致实际的墨水供给量少于计算上的墨水供给量。当从主罐向副罐的计算上的墨水供给量少于实际的墨水供给量时,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当重复进行打印头的排出动作和从主罐向副罐的墨水供给时,虽然在计算上副罐的墨水并没有变空,但是实际上副罐内的墨水耗尽并发生墨水断流。然而,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记载考虑墨水供给量的偏差而管理墨水的余量,并且没有在稳定地向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前提下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并且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一]本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其排出记录材料;第一容器,其向所述记录头供给从第二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供给单元,其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并从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所述记录材料;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并且,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并被消耗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以及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并且,所述控制部在基于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时,使用所述供给单元的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控制部基于从第一容器向记录头供给并被消耗的记录材料的量和通过供给单元而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量,计算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此处,控制部使用供给单元的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通过供给单元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量。因此,即使使用供给单元而供给的记录材料的供给量在公差的范围内出现了偏差,也会使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实际的记录材料的量不小于使用了公差的最小值的计算上的记录材料的量。换言之,第一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实际的余量不会小于基于使用供给单元而供给的记录材料的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而推定的余量。因此,控制部基于计算出的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管理推定一定残留在第一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并使用供给单元来供给记录材料,从而即使当使用供给单元而供给的记录材料的供给量出现了偏差时,也能够抑制第一容器内的记录材料耗尽的情形发生。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向记录头供给记录材料的记录装置。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不小于基于所述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而被设定的预定量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供给单元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所述记录材料。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由于直至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成为不小于预定量才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因此,与每当从第一容器消耗记录材料时就供给记录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使供给单元动作的频度。所以,在使供给单元动作的准备中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等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小除了供给单元的实际动作以外的时间的比率,而且能够使供给单元稳定地动作。
[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存储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能够将计算出的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存储部中而保持。
[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基于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出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时,在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负值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为零来更新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在基于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量而计算出的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负值的情况下,认为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计算上的量超过从第一容器消耗的计算上的记录材料的量,处于第一容器中充满了记录材料的状态(第一容器的空余容量为零的状态)。基于本应用例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被更新为零,因此能够将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重置成在第一容器中充满了记录材料的状态下的初始值,从而能够继续进行记录材料的余量管理。
[应用例5]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通过以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的动作量累计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的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从而使用所述供给单元的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
由于基于供给单元的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量,因此即使供给单元的每次动作的单位供给量在公差的范围中出现了偏差,也会使实际供给的记录材料的量为不小于基于公差的最小值的计算上的供给量。从而,由于第一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实际余量不会少于从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推定的余量,因此能够维持在第一容器内残留有记录材料的状态。
[应用例6]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当以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进行供给时,所述控制部以只供给使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成为初始值的量的方式,使所述供给单元进行所述动作。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当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时,使供给单元的动作以如下方式进行:以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进行供给,并且只供给使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成为初始值(当第一容器中充满了记录材料时的值)的量。所以,即使供给单元的每次动作的单位供给量在公差的范围内出现了偏差,由于能够以不超过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的方式供给记录材料因而能够防止由于记录材料过度填充而导致第一容器的寿命降低的情形发生。
[应用例7]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除以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所得到的值以下的整数值作为预定动作量,并且使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按所述预定动作量进行。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当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时,将供给单元进行动作的预定动作量设定为: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除以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所得到的值以下的整数值。因此,即使供给单元的每次动作的单位供给量在公差的范围内出现了偏差,也不会使供给单元按预定动作量动作而实际供给的记录材料的量超过公差的最大值乘以预定动作量所得到的量。因此,能够以不超过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的方式供给记录材料。
[应用例8]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具有传感器,其检测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为止的所述记录材料已被填充,当在按所述预定动作量进行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结束以前,所述传感器检测出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为止的所述记录材料已被填充时,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并通过以直至所述传感器检测出为止所述动作进行了的动作量累计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从而进行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的所述计算。
当在按预定动作量进行供给单元的动作结束以前,传感器检测出到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为止的记录材料已被填充时,意味着处于第一容器中已充满记录材料的状态。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由于在这样的情况下停止供给单元的动作,因此能够抑制超过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而供给记录材料的情形发生。由此,能够抑制因过度填充记录材料而导致的第一容器的寿命降低的情形发生。而且,将以直至传感器检测出为止供给单元的动作进行了的动作量,累计供给单元的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所得到的值作为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量,因此能够接近于实际的状态而更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
[应用例9]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当在按所述预定动作量进行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结束以前,所述传感器检测出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为止的所述记录材料已被填充时,所述控制部对接下来通过所述供给单元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所述记录材料时的所述预定动作量的值进行修正处理。
当在按预定动作量进行供给单元的动作结束以前,传感器检测出到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为止的记录材料已被填充时,认为凭借供给单元的实际的记录材料的供给量超过计算上必需的供给量,供给单元的单位供给量大于公差的最小值,或者实际向记录头供给并被消耗的量小于计算出的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若重复使供给单元按预定动作量动作并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则有可能以后也重复向第一容器充满记录材料从而导致第一容器的寿命降低。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对接下来通过供给单元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时的预定动作量的值进行修正处理,因此能够配合供给单元的单位供给量而调整预定动作量的值,从而以后不会重复向第一容器充满记录材料。
[应用例10]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供给单元是阀,所述单位供给量是打开所述阀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打开所述阀的时间是所述动作量。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能够通过打开阀,从而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而且,能够使用打开阀的每单位时间的单位供给量的公差计算出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供给量,以及当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时打开阀的预定时间。
[应用例11]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供给单元是泵,所述单位供给量是所述泵的每次驱动的供给量,驱动所述泵的次数是所述动作量。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能够通过加压泵以及减压泵等泵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而且,能够使用泵的每次驱动的单位供给量的公差计算出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供给量,以及当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时驱动泵的预定次数。
[应用例12]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基于从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并被消耗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时,使用从所述记录头排出的所述记录材料的排出量的公差的最大值。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当基于从第一容器向记录头供给并被消耗的记录材料的量计算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时,使用从记录头排出的记录材料的排出量的公差的最大值。所以,即使排出量在公差的范围内出现了偏差,实际的排出量的值也不会大于计算上的排出量的值。因此,由于只要记录材料向第一容器的供给量相同,则第一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实际的余量就不会小于计算上的余量,因而能够抑制第一容器内的记录材料耗尽的情形发生。
[应用例13]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第二容器的存储部,所述控制部将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所述第二容器的存储部中。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由于将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第二容器的存储部中,因此能够基于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推定第二容器的剩余容量,即第二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由此,当推定出第二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用尽时,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将第二容器更换成新的。
[应用例14]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更新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并存储到所述第二容器的存储部中。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当通过供给单元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了记录材料时,能够通用基于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而计算出的供给量从而更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和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另外,当供给单元的每次动作的单位供给量在公差的范围内出现了偏差时,第二容器内的实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为根据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所推定的余量以下。然而,即使当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而使第二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用尽时,由于在该时刻在第一容器内残留有从第二容器供给的记录材料,因而能够在直至更换第二容器的期间从第一容器向记录头供给记录材料。
[应用例15]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当通过所述供给单元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了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控制部更新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当通过供给单元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时,由于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以及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被更新,因此每当向第一容器供给有记录材料时,能够推定供给了记录材料以后的第二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
[应用例16]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具有用户接口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而使所述用户接口部输出督促所述用户更换所述第二容器的显示。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当基于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推定出第二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已用尽时,能够通过使用户接口部输出的显示从而督促用户更换第二容器。
[应用例17]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而使所述用户接口部输出督促所述用户进行所述第二容器的更换准备的显示。
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当基于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而推定出第二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有所减少时,能够通过使用户接口部输出的显示从而督促用户准备用于更换的第二容器。
[应用例18]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不小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时,所述控制部确认所述第二容器是否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当所述第二容器没有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用户接口部输出督促所述用户安装所述第二容器的显示。
当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不小于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时,由于有可能发生第一容器内的记录材料的余量用尽的情形,因此需要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供给记录材料。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在记录装置上是否安装有第二容器,并且,当没有安装第二容器时,能够通过使用户接口部输出的显示从而督促用户安装第二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本结构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墨水的余量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墨水的余量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墨水的余量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控制部;22:记录头;30:中转容器(第一容器);34:加压泵(供给单元,泵);35:减压泵(供给单元,泵);36: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37:流路压力传感器(传感器);40:主体存储部(存储部);42: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50:UI部(用户接口部);60:末端容器(第二容器);62:末端容器存储部(第二容器的存储部);64: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6:电磁阀(供给单元,阀);100:打印机(记录装置);IK:墨水(记录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所使用的附图中,存在将所说明的部分简化图示的情况,或者省略除了需要说明的结构要素以外的内容的情况。
<打印机的基本结构>
以下参照图1,对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作打印机)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本结构的简略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能够在大开本的打印介质上喷射作为记录材料的墨水从而高速地打印,且适合于商用打印的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打印机100包括:记录头22;中转容器30,其作为第一容器;末端容器60,其作为第二容器;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其作为供给单元(泵);控制部10;主体存储部40,其作为存储部;末端容器存储部62,其作为第二容器的存储部;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和流路压力传感器37,其作为传感器;以及用户接口部(以下也称作UI部)50。
打印机100具有箱体110。箱体110构成了打印机100的外壳。在箱体110中配置有记录头22、中转容器30、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和流路压力传感器37、控制部10、主体存储部40以及UI部50。
末端容器60构成为用户能够将其相对于打印机100进行装卸(能够更换)且配置在箱体110之外。末端容器60也可以配置在箱体110之中。在末端容器60中设置有末端容器存储部62。
记录头22搭载在托架20上。记录头22具有多个喷嘴,该多个喷嘴喷射作为记录材料的墨水IK。记录头22将从中转容器30经由墨水流路38供给的墨水IK以墨滴的方式从多个喷嘴对打印介质P喷射。控制部10与托架20通过柔性扁平电缆电连接。控制部10通过柔性扁平电缆对记录头22的喷射进行控制。
在记录头22上连接有抽吸泵(未图示)。抽吸泵从记录头22的多个喷嘴抽吸端部的流路内的墨水IK,然后从记录头22的各喷嘴与打印无关地喷射墨水IK。由此,能够消除墨水IK的流路内因垃圾等造成的堵塞和在喷嘴口因干燥了的墨水IK而造成的堵塞(也称作清洗)。
托架20被托架电机(未图示)驱动而在打印介质P上沿主扫描方向HD往复移动。在副扫描方向VD上,通过输送机构(未图示)输送打印介质P。
中转容器30包括:壳体部31;容器袋32,其容纳在壳体部31中;以及压力室33,其形成在壳体部31与容器袋32之间。容器袋32由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为具有气密性的袋状。墨水IK容纳在容器袋32内。由于容器袋32能够柔软地随容纳的墨水IK的量而变形,因此当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时或者当从末端容器60供给墨水IK时,能够保持墨水IK的脱气状态。另外,优选不向容器袋32中过度填充墨水IK,从而不会使容器袋32的寿命降低。
容器袋32通过墨水流路38与记录头22以及末端容器60连接。从容器袋32经由墨水流路38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从末端容器60经由墨水流路38向容器袋32供给墨水IK。在容器袋32与记录头22之间的墨水流路38中设置有电磁阀24。在容器袋32与末端容器60之间的墨水流路38中设置有作为阀的电磁阀(单向阀)66。
加压泵34以及减压泵35与压力室33连接。当电磁阀66关闭时并且电磁阀24打开时,利用加压泵34对压力室33加压使容器袋32受到压迫从而从容器袋32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当电磁阀66打开时并且电磁阀24关闭时,利用减压泵35对压力室33减压使容器袋32膨胀从而以从末端容器60抽吸到容器袋32的方式供给墨水IK。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单元的动作量为驱动减压泵35的次数。因此,从末端容器60向容器袋32的单位供给量为减压泵35平均每次驱动的供给量。
在压力室33中设置有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该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用于检测压力室33内的压力。基于由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利用加压泵34对压力室33加压从而调整从容器袋32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时的压力。利用减压泵35对压力室33减压从而调整从末端容器60向容器袋32供给墨水IK时的压力。
在容器袋32与末端容器60之间的墨水流路38中设置有流路压力传感器37,该流路压力传感器37用于检测流路内的墨水IK的压力。基于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能够检测出容器袋32中充满了墨水IK、容器袋32内的墨水IK已耗尽以及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另外,也将容器袋32中充满了墨水IK的状态称作“满(full)”状态。
另外,在图1中图示有与一种颜色的墨水IK相对应的各一个中转容器30、末端容器60、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以及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和流路压力传感器37。当打印机100是彩色打印用打印机时,由于使用例如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这四种颜色或者五种颜色以上的不同颜色的墨水IK,因此构成为各种颜色的墨水IK都具有中转容器30、末端容器60、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以及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和流路压力传感器37。而且,各种颜色的墨水IK的中转容器30经由各种颜色的墨水IK的墨水流路38而连接于按各种颜色的墨水IK区分的记录头22。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对应于一种颜色的墨水IK设置有多个中转容器30,并且该多个中转容器30与该颜色的一个末端容器60连接。
控制部10具有驱动控制部12、消耗量算出部14以及传感器判定部16。控制部10由CPU、ROM、RAM等(未图示)构成,并且作为驱动控制部12、消耗量算出部14以及传感器判定部16发挥功能。例如,控制部10通过在RAM中打开存储在ROM中的控制程序,并由CPU执行已在RAM中打开的该控制程序,从而作为控制部10的各部分进行动作。或者,控制部10也可以由实现与CPU在控制程序中所执行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C)等硬件构成而替代具有的CPU,并且还可以由CPU和ASIC两者构成。
驱动控制部12控制记录头22、托架电机以及输送机构的动作。在打印机100中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向打印介质P的打印:控制部10控制记录头22、托架电机以及输送机构从而使托架20沿主扫描方向HD移动,同时,从记录头22的多个喷嘴对在副扫描方向VD上由输送机构输送的打印介质P喷射墨水IK。
并且,驱动控制部12控制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以及电磁阀24和电磁阀66的动作。控制部10控制加压泵34和减压泵35以及电磁阀24和电磁阀66,从而从中转容器30的容器袋32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容器袋32供给墨水IK。
消耗量算出部14累计从中转容器30向记录头22供给并被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量,从而计算出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该中转容器消耗量表示相对于中转容器30的初始状态(即推定为填充有预定容量的墨水IK的状态,也称作满状态)的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消耗量。从中转容器30向记录头22供给的墨水消耗量相当于从记录头22排出的墨水累计量,并且是利用所谓的点计数(dotcount)法以软件计数(soft count)值表示的值。消耗量算出部14将计算出的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后述的主体存储部40中作为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
并且,消耗量算出部14计算出末端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该末端容器消耗量是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而被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消耗量算出部14将计算出的末端容器消耗量存储到后述的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作为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
传感器判定部16基于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来判定在中转容器30内墨水IK是否填充到了预定容量,即,在中转容器30内是否已充满墨水IK。并且,传感器判定部16基于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来判定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是否已耗尽,以及判定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是否已耗尽。
主体存储部40具有存储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的区域、存储修正标志44的区域以及存储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的区域。在进行完预定次数的用于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的减压泵35的动作之前,且在中转容器30中已充满了墨水IK被检测出的情况下,设定修正标志44。
主体存储部40非易失且可重写地存储信息。主体存储部40由例如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控制部10所具有的ROM也可以是兼具主体存储部40的功能的结构。
用户接口部(UI部)50具有用于对用户显示通知等的显示部52和用于用户进行操作的操作部54。
末端容器60具有末端容器存储部62。末端容器存储部62由与主体存储部40相同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末端容器存储部62具有存储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的区域,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作为末端容器60的末端容器消耗量而被更新。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是能够在大开本的打印介质P上高速地进行打印的打印机,与在A4尺寸的记录纸张等上打印文件的打印机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的平均单位任务的墨水消耗量较多。因此,在中转容器30以及末端容器60中可容纳的墨水IK的预定容量被设定得较大。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例如为1升的程度,末端容器60的预定容量例如为3升的程度。因此,作为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补充墨水IK的补充泵,使用每次动作(驱动次数一次)的供液量(单位供给量)较大的减压泵35。
<墨水的供给动作>
接下来,对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从中转容器30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时的供给动作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的供给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当从中转容器30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时,驱动控制部12在打开电磁阀24并关闭电磁阀66的状态下利用加压泵34对压力室33内加压。这样一来,由于容器袋32从外侧受到压迫,因此容器袋32内的墨水IK经由墨水流路38被供给记录头22。
在未从记录头22排出墨水IK的状态下,期待以一定的压力对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从而与形成在记录头22的喷嘴上的弯液面保持平衡。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控制部12利用加压泵34对压力室33加压,使得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值变成例如35kPa的程度,而从容器袋32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此时,优选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与由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值为相同(例如,35kPa)的程度。
与未排出墨水IK的状态相比,当从记录头22排出墨水IK时,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会降低。此时,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值也同样降低。这样一来,驱动控制部12利用加压泵34对压力室33加压,从而从容器袋32供给墨水IK,并且调整利用加压泵34加压的压力,以使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上升并达到一定值。
例如,当从记录头22排出墨水IK而使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降低到30kPa的程度时,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值也为30kPa的程度。这样一来,驱动控制部12利用加压泵34对压力室33加压,使得中转容器压力传感器36检测出的压力值达到上述的35kPa的程度而成为一定的值。
当即便利用加压泵34对压力室33加压,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还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则认为从容器袋32未供给墨水IK且在容器袋32内不残留墨水IK。因此,传感器判定部16判断出容器袋32内的墨水IK已耗尽。在容器袋32内的墨水IK已耗尽的情况下,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不是慢慢降低而是急剧降低的情形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12会停止驱动加压泵34。
接着,对于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的动作进行说明。驱动控制部12在关闭电磁阀24和电磁阀66以后使压力室33内向大气敞开而成为静压。然后,打开电磁阀66。从该状态开始,驱动控制部12以消耗量算出部14决定的预定次数(预定动作量)驱动减压泵35从而对压力室33减压。这样一来,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就以经由墨水流路38而被抽吸到容器袋32中的方式供给。另外,关于由消耗量算出部14决定的预定次数会在后面进行叙述。
末端容器60的高度与中转容器30的高度为相同程度的情形意味着:当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上升并达到0kPa程度时,已经向容器袋32内供给了达到其预定容量的墨水IK。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感器判定部16判断出容器袋32内已充满墨水IK并且驱动控制部12停止驱动减压泵35,从而不会向容器袋32内过度填充墨水IK。
向容器袋32内过度填充墨水IK而使得容器袋32过度膨胀或者频繁地使容器袋32中充满墨水IK,会导致容器袋32提前劣化并且中转容器30的寿命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末端容器60的预定容量远大于容器袋32的预定容量,因此与放置在桌子上等的打印机100中内置的中转容器30相比,末端容器60设置在下侧。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末端容器60与中转容器30之间产生有水位压差,因此当容器袋32内充满了墨水IK时,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为低于上述的0kPa程度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成为例如-5kPa的程度时,传感器判定部16判断为容器袋32内充满了墨水IK。
另外,当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值保持下降而不上升时,例如,当从-15kPa程度不上升时,则认为未从末端容器60供给墨水IK,并且在末端容器60内不残留有墨水IK。因此,传感器判定部16判断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用尽。当传感器判定部16判断为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用尽时,驱动控制部12停止驱动减压泵35。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将末端容器60更换成新的末端容器。
当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用尽时,在电磁阀66关闭的状态下,用户能够从打印机100取下已使用完的末端容器60并且更换成新的末端容器60。另外,即使在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的情况下,由于在容器袋32内残留有墨水IK的期间内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IK,因而能够在直到末端容器60更换成新的之前的期间内继续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
<墨水的余量管理的思路>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墨水IK的余量管理的思路进行说明。另外,下面也将中转容器30的容器袋32称为中转容器30。
在打印机100中,当墨水IK被消耗而使记录头22喷射的墨水用尽时会变成空喷状态。为了不发生空喷状态,期待把握从中转容器30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并向中转容器30准确地补充其消耗量的墨水IK,从而使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不会用尽。
在此,因记录头22的个体差异等原因,用户通过打印机100进行打印时的墨水IK的消耗量存在公差。另外,由于用于从记录头22抽吸墨水IK的抽吸泵的抽吸量存在偏差,因此当进行记录头22的清洗等时候消耗的墨水消耗量也会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由于使用每次动作的供液量(单位供给量)较大的减压泵35,因此单位供给量的偏差也增大。因此,在墨水IK的余量管理中,需要考虑向记录头22供给而被从中转容器30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的偏差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的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消耗量算出部14使用因记录头22的个体差异等产生的公差的最大值计算出从中转容器30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即,从记录头22排出的墨水IK的排出量。这样使用公差的最大值计算出的计算上的消耗量不会小于实际的消耗量。换言之,即使在因记录头22的个体差异等产生的公差的范围内,墨水IK的消耗量存在偏差时,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实际余量也不会小于计算上的余量。
另外,消耗量算出部14使用减压泵35的每次驱动的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出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这样使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出的计算上的供给量不会大于实际的供给量。换言之,向中转容器30内供给的墨水IK的实际的供给量不会小于计算上的供给量。因此,即使当单位供给量在公差的范围内存在偏差时,向中转容器30供给了墨水IK以后的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实际余量也不会小于计算上的余量。
这样,使用因记录头22的个体差异等产生的公差的最大值计算出从中转容器30消耗的墨水消耗量,并且基于该消耗量,向中转容器30补充墨水IK以避免计算上的余量成为零。当进行补充时,只要基于使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而计算出的计算上的供给量来把握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余量,就能够抑制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方法中,由于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实际余量成为不小于计算上的余量,并且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内供给的墨水IK的实际供给量也成为不小于计算上的供给量,因此中转容器30内实际的墨水IK的余量会大于计算上的余量。因此,当重复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中转容器30内的实际的墨水IK的余量与计算上的余量之间的差异会变大。
在从末端容器60进行墨水供给直到中转容器30变满(直到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为满)的情况下,在中转容器30中充满墨水IK的频度增高。在中转容器30中充满墨水IK的频度越高,则容器袋32的寿命降低的风险也越高。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以在避免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的同时还尽可能不使中转容器30中充满墨水IK的方式进行控制。一方面,以尽可能使中转容器30不变满的方式控制来自末端容器60的墨水供给,另一方面,当在墨水供给中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减少接下来的墨水IK供给量的修正处理,从而在接下来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不会被充满。
当在墨水供给中在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时,将中转容器消耗量重置成初始值(将中转容器30的消耗量设定为零),从而消除中转容器30内的实际的墨水IK的余量与计算上的余量的差异。
并且,当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耗尽时,由于无法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因此若末端容器消耗量达到不小于预定阈值(若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的余量减少),则通知用户尽快准备新的末端容器60等、督促其进行更换准备。
<墨水的消耗量以及供给量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中转容器30和末端容器60的墨水IK的消耗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中转容器30的中转容器消耗量(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进行说明。中转容器消耗量是将从中转容器30向记录头22供给而消耗的墨水IK的量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量累计的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转容器消耗量的初始值设定为零(0)。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转容器30的空余容量为零的状态,即,将填充墨水IK直到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的状态(满状态)设定为初始状态。中转容器消耗量表示相对于初始状态当前被中转容器30消耗的墨水IK的量。
当进行打印任务或者记录头22的清洗时,消耗量算出部14计算出从记录头22的各喷嘴喷射墨水IK而排出的排出量(墨水消耗量)。排出量是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出的:基于打印的图像数据,累计打印的图像数据所需要的点(dot)数而计算出每次排出动作消耗的设计上的墨水消耗量。并且,当进行除打印动作以外的清洗等动作的时候所消耗的墨水的消耗量也作为排出量而计算。
此时,作为从记录头22排出的墨水IK的排出量,使用因记录头22的个体差异等而产生的公差的最大值。例如,对于每次进行排出动作的墨水IK的排出量,将公差的最小值设定为1.0,并且与其相对地将公差的最大值设定为1.2。以每次进行排出动作的墨水IK的排出量的最大值(最小值的1.2倍)乘以排出动作的次数,从而计算出执行任务时的墨水IK的排出量。
另外,以墨水IK的重量表示墨水IK的排出量。因此,中转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消耗量以及以下说明的墨水IK的供给量也都以墨水IK的重量来表示。
消耗量算出部14从初始状态(初始值为零)开始累计排出量(墨水消耗量)以及供给量,并将所得到的中转容器消耗量作为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存储到主体存储部40中。每当从记录头22排出墨水IK时,消耗量算出部14计算出排出量并将计算出的排出量加上从主体存储部40读取的中转容器消耗量的最新的值(即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
然后,消耗量算出部14将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加上排出量以后的值作为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存储到主体存储部40中。由此,中转容器消耗量被更新成排出墨水IK以后的值。当如上述的例子那样将排出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设定为1.0时,存储在主体存储部40中的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是基于公差的最小值的值的1.2倍的值。
另外,尽管每当执行打印任务或者记录头22的清洗时中转容器消耗量都被更新,然而并不是每当中转容器消耗量被更新时都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而是当中转容器消耗量达到“预定量”以上时才进行。以下是这样做的理由。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0,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由于关闭电磁阀24,因此在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期间并不进行打印。所以,当频繁地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打印机100连续运转的时间就减少了。
并且,当频繁地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重复对中转容器30(容器袋32)减压并使其膨胀。而且,在中转容器30的实际消耗量较少的状态下频繁地重复供给墨水IK时,由于频繁地使容器袋32中充满墨水IK从而会导致中转容器30的寿命降低。
而且,当从中转容器30接近充满的状态开始供给墨水IK时,也有可能在基于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的压力而做出的容器袋32内已充满墨水IK的判定中存在误差。所以,尽管中转容器消耗量被更新,并不是每当中转容器消耗量被更新时都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而是当中转容器消耗量达到“预定量”以上时才进行。
中转容器消耗量的“预定量”是基于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而设定的值。更具体地说,中转容器消耗量的“预定量”被设定为:与为了使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不会耗尽而希望余留在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余量相对应的中转容器消耗量(即,中转容器30的空余容量)。
优选的是,考虑到用户对墨水IK的使用情况(打印的图像数据或者打印介质P的使用量等)而适当设定中转容器消耗量的“预定量”。尽管“预定量”设定得越大则打印机100的运转效率越高,然而由于当供给墨水IK时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余量会减少,因此在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的情况下,只凭借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能够继续打印的时间会缩短。
例如,当用户使用卷轴式纸作为打印介质P时,也可以将“预定量”设定为能够与以单位卷轴式纸进行的打印相对应的量。这样一来,在用户对一卷卷轴式纸进行打印的期间,由于中转容器30中的中转容器消耗量没有达到预定量,因而不进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供给,并且不停止打印动作。当对一卷卷轴式纸的打印结束时,中转容器消耗量达到预定量。并且,能够在更换卷轴式纸期间(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使打印动作停止的期间)进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预定量”设定为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的30%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为1L。若中转容器30的推定消耗量达到不小于与0.3L相对应的量,则进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供给。
若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达到预定量以上,则消耗量算出部14计算出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的需要量。墨水IK的需要量是足以使中转容器30的空余容量为零的量,即,使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成为其初始值(零)的量。
消耗量算出部14用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除以单位供给量,并且计算出为了使中转容器消耗量成为初始值所需要的减压泵35的驱动次数(预定次数)。在计算出的值包含小数的情况下,将该值以下的整数值作为预定次数。当计算减压泵35的驱动次数时,使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例如,对于单位供给量,将公差的最小值设定为1.0,并且与其相对地将公差的最大值设定为1.5。
由于实际驱动减压泵35时的单位供给量为公差的最大值以下,因此只按使用公差的最大值(最小值的1.5倍)而计算出的驱动次数(预定次数)来驱动减压泵35从而实际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量不会超过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乘以预定次数所得到的墨水IK的量。因此,若驱动控制部12只按使用公差的最大值计算出的预定次数来驱动减压泵35,则即使当单位供给量存在偏差时也能够避免向中转容器30(容器袋32)过度填充墨水IK的情形发生。
并且,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即使中转容器30中没有充满墨水IK,当达到预定次数时,驱动控制部12也停止驱动减压泵35。所以,与持续驱动减压泵35直到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中转容器30中已充满墨水IK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减少墨水IK被充满的频度,因此能够抑制中转容器30(容器袋32)的寿命降低的风险。
而且,即使万一在流路压力传感器37非正常动作,不能检测墨水IK的充满、或者发生了墨水IK从中转容器30(容器袋32)泄漏等异常的情况下,由于只要达到预定次数,驱动控制部12就停止驱动减压泵35,因此避免了持续供给墨水IK。由此,当发生了异常时,能够减小并抑制随着异常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坏。
当驱动控制部12按预定次数驱动减压泵35,从而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消耗量算出部14计算出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在这里,使用公差的最小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最大值的1/1.5倍)作为单位供给量。即,消耗量算出部14按预定次数累计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从而计算出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
这样一来,由于实际驱动减压泵35时的单位供给量为公差的最小值以上,因此驱动控制部12按预定次数驱动减压泵35从而实际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量不会低于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乘以预定次数而得到的计算上的供给量。因此,只要基于使用了公差的最小值的计算上的墨水IK的供给量来管理中转容器30(容器袋32)内的墨水IK的余量,就会避免出现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的情形。
消耗量算出部14在计算出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以后,从在供给墨水IK以前被更新过的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中减去计算出的墨水IK的供给量。然后,消耗量算出部14将从中转容器消耗量中减去墨水IK的供给量所得到的值作为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并存储到主体存储部40中。由此,中转容器消耗量更新为供给了墨水IK以后的值。
另外,由于中转容器消耗量相当于以零为初始状态而更新的中转容器30的空余容量,因此只要消耗量算出部14正常地计算出向中转容器30供给了的墨水量并从中转容器消耗量中将其减去,则中转容器消耗量就不会为负。然而,当在中转容器消耗量数据的更新或者传送等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时则有可能变负。当减去墨水IK的供给量而更新后的中转容器消耗量变成了负值时,控制部10将中转容器消耗量更新成初始值(零)并存储到主体存储部40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从记录头22排出的墨水IK的量的公差的最大值计算出从中转容器30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使用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的每次动作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出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并且基于该结果所得到的中转容器消耗量(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来管理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余量。
因此,由于实际从记录头22排出的墨水IK的每次进行排出动作的排出量未达到公差最大值,并且实际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的单位供给量不超过公差的最小值,因此实际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的余量往往会相对于计算上的余量富余。
因此,当在这样的状态下重复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相对于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实际消耗量,供给量会过多,从而墨水IK的实际的余量与计算上的余量的差异会变大。因此,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有可能在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以前中转容器30中就充满了墨水IK。
当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时,可以通过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当通过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时,即使是在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以前,驱动控制部12也会停止驱动减压泵35。由此,抑制了向中转容器30过度填充墨水IK的情形发生。
当在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以前驱动控制部12就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在中转容器30中充满有墨水IK。因此,当消耗量算出部14计算中转容器消耗量时,不减去与减压泵35的动作次数对应的墨水IK的供给量,而将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更新成初始值(零)。由此,由于计算上的中转容器消耗量被重置成中转容器30的空余容量为零的状态,即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的状态,因此能够消除墨水IK的实际的余量与计算上的余量的差异。
在为了使实际的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余量有富余而在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以前就使驱动控制部12停止了减压泵35的驱动的情况下,当接着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在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以前中转容器30中就充满了墨水IK的可能性也较高。若中转容器30中充满墨水IK的频度增高,则中转容器30(容器袋32)的寿命降低的风险也会增高。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之前,驱动控制部12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则控制部10进行减少下次以后的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供给量的修正处理。并且,当进行过这种修正处理时,控制部10会在主体存储部40中设定修正标志44。
作为修正方法的一个例子,有如下的方法:消耗量算出部14在计算为了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所需要的减压泵35的驱动次数(预定次数)时设定余裕。具体而言,关于单位供给量,消耗量算出部14将公差的最大值(公差的最小值的1.5倍)再乘以系数作为余裕,从而计算出减压泵35的驱动次数。
例如,当将系数设定为1.4时,相对于单位供给量的公差最小值,修正处理后的单位供给量为1.5×1.4=2.1倍。在这里,消耗量算出部14使用修正处理后(最小值的2.1倍)的单位供给量计算出为了使中转容器消耗量为初始值所需要的减压泵35的驱动次数。修正处理后计算出的减压泵35的驱动次数比修正处理前的驱动次数减少1/1.4倍的程度。因此,若实际的单位供给量相同,则修正处理后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量比修正处理前减少1/1.4倍的程度。
另外,在进行了减少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供给量的修正处理的状态下重复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则墨水IK的实际的余量会少于计算上的余量,其结果是,有可能出现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的情形。
因此,当在进行了修正处理的状态下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在通过流路压力传感器37没有检测出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的情况下,即,在直至达到预定次数减压泵35才停止动作的情况下,则下次控制部10不进行修正处理。换言之,在直至到达预定次数、减压泵35停止了动作的情况下,并且在设定有修正标志44的情况下,控制部10解除修正标志44。
另外,在与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的值无关,而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了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的情况下,并且在没有安装末端容器60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成为空喷状态,控制部10会停止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
并且,即使在流路压力传感器37没有检测出中转容器30的耗尽的情况下,当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达到了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以上时,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也有可能耗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并且在没有安装末端容器60的情况下,控制部10会停止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
接下来,对末端容器60的末端容器消耗量(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进行说明。末端容器消耗量是被推定的、供给中转容器30且从末端容器60消耗的墨水IK的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末端容器消耗量的初始值设定为零(0)。换言之,以墨水IK充满至预定容量的(空余容量为零的)新的末端容器60的状态为初始状态。消耗量算出部14基于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来更新末端容器消耗量,并作为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存储到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
消耗量算出部14将每次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计算出的末端容器消耗量,即,按预定次数累计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而计算出的墨水IK的量,加上从末端容器存储部62读取出的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然后,消耗量算出部14将加算后的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存储到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由此,末端容器消耗量就被更新成墨水IK供给以后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末端容器消耗量是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计算上的墨水IK的供给量,即,基于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最大值的1/1.5倍)而计算出的值。因此,当考虑到单位供给量的偏差时,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实际供给的墨水IK的消耗量大于计算上的末端容器消耗量。
换言之,由于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的实际余量少于基于计算上的末端容器消耗量推定的余量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有可能在末端容器消耗量达到末端容器60的预定容量以前末端容器60的墨水IK就耗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控制部10基于末端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来推定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的余量,然而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是否已耗尽是基于流路压力传感器37的检测来判断的。
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在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了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的情况下,即使在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以前,驱动控制部12也会停止驱动减压泵35,并且停止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供给动作。当停止了墨水供给动作以后,由于使用残留在中转容器30中的墨水IK进行打印,因此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并不停止。在中转容器30中残留有墨水IK的期间,用户能够继续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
但是,在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的情况下,需要迅速将末端容器60更换成新的。尽管期望用户身边备有用于更换的末端容器60,但也可能会有缺货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方式:在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耗尽以前,若末端容器消耗量达到了预定的阈值,则促使用户进行更换末端容器60的准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有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作为末端容器消耗量的预定阈值。第一阈值设定为,在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实际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为公差的标准值的打印机100中,当末端容器60中的墨水变空时计算上的末端容器消耗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量为公差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当末端容器60变空的末端容器消耗量设定为100%时,则第一阈值设定为80%。若末端容器消耗量达到第一阈值,则督促用户需要进行末端容器60的更换准备。
第二阈值设定为,在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实际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为公差的最大值的打印机100中,当末端容器60的墨水IK变空时计算上的末端容器消耗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量为公差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当末端容器60变空的末端容器消耗量设定为100%时,则第二阈值设定为66%。若末端容器消耗量达到第二阈值,则督促用户需要确认用于更换的末端容器60的库存、以及若无库存则需要进行筹备。
另外,在即使末端容器消耗量达到末端容器60的预定容量以上也未检测出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耗尽并且继续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的情况下,会考虑到流路压力传感器37非正常动作,或者发生了墨水IK从中转容器30泄漏等异常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确认异常情况的发生,将进行判定末端容器消耗量是否为异常检测阈值以上。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从记录头22排出的墨水IK的量的公差的最大值计算出从中转容器30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因此,在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量为公差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当末端容器60变空的中转容器消耗量设定为100%时,则异常检测阈值为120%的程度。
末端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存储在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也就是说,即使在末端容器60内残留有墨水IK的状态下从打印机100卸下,也将卸下时刻的末端容器消耗量存储到该末端容器60的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因此,在将暂时卸下的末端容器60再次安装到打印机100上进行使用的情况下,消耗量算出部14将卸下时刻的末端容器消耗量加上在再次安装以后从末端容器6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从而能够更新末端容器消耗量。
<墨水的余量管理处理流程>
下面,参照图2、图3以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墨水IK的余量管理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2、图3以及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墨水的余量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100中,将控制部10所具有的各部统称并只记作控制部10。同样,将UI部50所具有的各部统称并只记作UI部50,并且将中转容器30所具有的各部统称并只记作中转容器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100执行打印任务或者记录头22的清洗而消耗了墨水IK以后(当排出量超过了零时)、并且当不向记录头22供给中转容器30中的墨水IK时,换言之,当不执行打印任务或者记录头22的清洗时(当不排出墨水IK时),控制部10进行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各步骤的处理。
并且,当打印机100具有容纳有多种不同颜色的墨水IK的中转容器30以及末端容器60时,控制部10依次从各种颜色的中转容器30以及末端容器60中选择作为对象的中转容器30以及末端容器60,并对所选颜色的中转容器30以及末端容器60进行各步骤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对多个容纳有不同颜色的墨水IK的中转容器30以及末端容器60同时进行各步骤的处理。
从初始状态(初始值为零。当打印机100的使用开始时在中转容器30中填充满了墨水IK、并且将中转容器消耗量设定为零的状态。)开始累计而得到的最新的中转容器消耗量(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作为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而存储在主体存储部40中。从末端容器60的初始状态(初始值为零)开始累计从末端容器60消耗的墨水量而得到的最新的末端容器消耗量(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作为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而存储在末端容器60的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
首先,在图2所示的步骤S01中,控制部10计算出从记录头22所排出的墨水IK的排出量(墨水消耗量),并加上从主体存储部40读取出的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再以该结果更新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并存储到主体存储部40中。由此,中转容器消耗量就更新成排出墨水IK以后的值。
接着,在步骤S02中,控制部10判定更新后的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是否达到了基于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而设定的预定量以上。当判定出中转容器消耗量为预定量以上时(步骤S02:是),控制部10判定出需要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并且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3。当判定出中转容器消耗量未达到预定量时(步骤S02:否),控制部10将处理转移到图4的步骤S31。
在步骤S03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安装有末端容器60。例如,通过检测末端容器存储部62是否与打印机100电连接来判定是否安装有末端容器60。当判定出安装有末端容器60时(步骤S03:是),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7。而当判定出没有安装末端容器60时(步骤S03:否),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4。
在步骤S04中,控制部10判定中转容器消耗量是否为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以上。当中转容器消耗量为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以上时,可能会出现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的情形。因此,当中转容器消耗量为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以上时(步骤S04:是),控制部10会停止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消耗动作)(步骤S05)。
在打印机100中,若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则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但是,在中转容器消耗量达到了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以上的情况下,也考虑到有可能是由于流路压力传感器37没有正常动作因而没有检测出墨水IK耗尽。因此,为了避免在没有安装末端容器60的状态下(步骤S03:否)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而变成空喷状态,在步骤S05中停止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消耗动作),而不进行以后的打印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10使UI部50输出用于督促用户安装末端容器60的“中转容器的墨水余量正在减少,请安装末端容器。”等信息(步骤S06)。另一方面,当中转容器消耗量未达到中转容器30的预定容量时(步骤S04:否),控制部10使处理转移到图4中的步骤S31。
接着,当从步骤S03进行到了步骤S07时,在步骤S07中,控制部10用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除以减压泵35每次驱动的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从而计算出当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减压泵35的驱动次数(预定次数)。然后,控制部10开始驱动减压泵35(步骤S08)。控制部10在步骤S08中开始驱动减压泵35,并且在驱动了在步骤S07中计算出的预定次数以后停止驱动减压泵35。
但是,当经过后述的步骤S26修正标志44变成了开(ON)时,会适当减少上述的预定次数,减少方法如前面所述。
接着,在步骤S09中,判定是否直至达到在步骤S07中计算出的预定次数才停止驱动减压泵35。当直至达到预定次数才停止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09:是),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0。在步骤10中,控制部10计算出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乘以预定次数从而得到的墨水IK的供给量,并从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中减去该值。
另一方面,当在达到预定次数以前就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09:否),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1。作为在达到预定次数以前停止驱动减压泵35的主要原因,可以例举出中转容器30内已充满墨水IK、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以及在动作中由于停电等而发生了错误等。
在步骤S11中,控制部10计算出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乘以直到停止驱动为止减压泵35动作了的次数从而得到的墨水IK的供给量,并从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中减去该值。
接着,在图3所示的步骤S21中,控制部10判定是否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中转容器30中已充满墨水IK并且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当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中转容器30中已充满墨水IK却没有停止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21:否),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2。
在接下来的步骤S22中,控制部10判定减去了在步骤S10或步骤S11中计算出的供给量而更新过的中转容器消耗量是否为负值。当减去了供给量而更新过的中转容器消耗量不是负值时(步骤S22:否),可以判断出正在正常地进行墨水IK的余量管理,因此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3。
但是,即使当减去了供给量而更新后的中转容器消耗量不是负值时(步骤S22:否),而当在图2所示的步骤S09中在达到预定次数以前就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09:否),存在由于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已耗尽因而停止了的可能性,或者在工作中因停电等而发生了错误的可能性。关于由于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因而停止了的情况,在图4所示的步骤S31中进行判定。
在接下来的步骤S23中,控制部10将中转容器消耗量更新成减去了在步骤S10中计算出的供给量的值并作为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而存储到主体存储部40中。由此,中转容器消耗量就更新成供给了墨水IK以后的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27中,当直至达到预定次数停止驱动减压泵35(步骤S09:是)并且转移到了步骤S27时,控制部10判定主体存储部40中是否设定有修正标志44(修正标志44为开?)。当设定有修正标志44时,意味着当上次(或者在上次以前)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在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结束以前中转容器30就变满了,为了停止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供给动作,因而进行了减少墨水IK的供给量的修正处理。
当设定有修正标志44时(步骤S27:是),当此次向中转容器30供给了墨水IK时减压泵35按预定次数动作,考虑到墨水IK的供给过多的状态得以解除,因此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8并解除修正标志44的设定(将修正标志44变成关)。然后,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9。当未设定有修正标志44时(步骤S27:否),控制部10依然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9。
返回到步骤S21,当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中转容器30中已充满墨水IK并且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21:是),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4。此时,认为在图2所示的步骤S09中,在减压泵35的动作达到预定次数以前中转容器30中已充满墨水IK并且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步骤S09:否)。
并且,在步骤S22中,当减去了供给量而更新过的中转容器消耗量成为了负值时(步骤S22:是),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24。
当从步骤S21(步骤S21:是)进入到了步骤S24时,认为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因此,在步骤S24中,控制部10将中转容器消耗量更新成初始值(零)并存储到主体存储部40中。由此,由于计算上的中转容器消耗量被重置成中转容器30的空余容量为零的状态,即中转容器30中充满了墨水IK的状态,因此能够消除墨水IK的实际的余量与计算上的余量的差异。并且,当从步骤S22(步骤S22:是)进入到了步骤S24时,也将中转容器消耗量更新成初始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29中,控制部10将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IK的供给量的值加上末端容器60的末端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并存储到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
在步骤S29中,当在图2所示的步骤S09中判定出直至达到预定次数才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09:是),用在步骤S10中计算出的预定次数的墨水IK的供给量加上末端容器消耗量。而当在图2所示的步骤S09中判定出在达到预定次数以前就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09:否),用在步骤S11中计算出的减压泵35实际动作了的次数的墨水IK的供给量加上末端容器消耗量。
由此,末端容器消耗量被更新成供给了墨水IK以后的值。在更新了末端容器消耗量以后,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图4所示的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当在步骤S09中在达到预定次数以前就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09:否),控制部10判定是否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并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
当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并停止了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31:是),需要督促用户更换末端容器60。因此,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4,并使UI部输出“请更换末端容器。”等信息。另外,如上所述,即使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耗尽,也能够在中转容器30内残留有墨水IK的期间内对新的打印任务继续进行打印动作。
当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已耗尽但未停止驱动减压泵35时(步骤S31:否),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2。在接下来的步骤S32中,控制部10判定存储在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的末端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是否为末端容器60的预定容量以上。
当末端容器消耗量为末端容器60的预定容量以上时(步骤S32:是),认为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耗尽,进而发生了流路压力传感器37非正常动作等异常情况。因此,为了确认存在流路压力传感器37非正常动作等异常情况,控制部10进行判定步骤S33中的末端容器消耗量是否为异常检测阈值以上的判断。如上所述,异常检测阈值被设定为,在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量是公差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当将使末端容器60变空的中转容器消耗量设定为100%时,异常检测阈值是120%的程度。
当末端容器消耗量为异常检测阈值以上时(步骤S33:是),认为发生了流路压力传感器37非正常动作或者墨水IK从中转容器30泄漏等异常情况。可是,由于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无法应对,因此需要督促用户与客服取得联系。因此,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5,并使UI部50输出“可能发生了异常情况,请与客服联系。”等信息。
当末端容器消耗量未达到异常检测阈值时(步骤S33:否),尽管不能断定发生了异常情况,但是由于考虑到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正在耗尽,因此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4。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2中末端容器消耗量未达到末端容器60的预定容量时(步骤S32:否),认为末端容器60内还残留有墨水IK。因此,为了使得当末端容器消耗量达到了预定的阈值时(当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的余量减少到了一定程度时)用户进行更换末端容器60的准备,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6。
在步骤S36中,控制部10判定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存储的末端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是否为第一阈值以上。如上所述,第一阈值为80%的程度。
当末端容器消耗量为第一阈值以上时(步骤S36:是),由于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的余量减少、或者在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墨水供给量是公差的标准的打印机100中,末端容器60变空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优选督促用户进行末端容器60的更换准备,从而当耗尽时能够立即更换末端容器60。因此,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7,并使UI部50输出“请准备更换末端容器。”等信息。
当末端容器消耗量未达到第一阈值时(步骤S36:否),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8。在步骤S38中,控制部10判定末端容器存储部62中所存储的末端容器消耗量(末端容器的推定消耗量64)是否为第二阈值以上。如上所述,第二阈值为66%的程度。
在末端容器消耗量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8:是),尽管末端容器60内的墨水IK有余量但是用户身边没有末端容器60库存时,优选促使用户尽快进行筹备。因此,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9,并使UI部50输出“请确认用于更换的末端容器的库存”等信息。当末端容器消耗量未达到第二阈值时(步骤S38:否),控制部10终止处理。
上述的实施方式根本上讲表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方式,并且其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意变形和应用。作为变形例,能够考虑例如如下的例子。
(变形例一)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通过供给单元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的单位供给量设定成了减压泵35的每次驱动的供给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通过供给单元的单位供给量设定成打开电磁阀66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
变形例一所涉及的供给单元是作为阀的电磁阀66,并且供给单元的动作量是通过驱动控制部12打开电磁阀66的时间(打开时间)。以下对变形例一之中,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关闭电磁阀24以及电磁阀66的状态下,控制部10使压力室33内向大气敞开而成为静压。从该状态开始,控制部10驱动减压泵35从而将压力室33减压至预定值(例如,-20kPa)。然后,当打开电磁阀66时,以从末端容器60经由墨水流路38抽吸到容器袋32中的方式供给与打开电磁阀66的时间相对应的量的墨水IK。在变形例一中,能够通过规定打开电磁阀66的预定时间(预定动作量)并且当打开并经过预定时间时关闭电磁阀66,从而调整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
变形例一所涉及的单位供给量,即打开电磁阀66的每单位时间(例如,1秒)的墨水IK的供液量的公差起因于墨水IK的粘度、墨水流路38的尺寸等的偏差。当关注于墨水IK的粘度时,墨水IK的粘度越低则单位供给量越大,墨水IK的粘度越高则单位供给量越小。墨水IK的粘度会随着墨水IK的温度的变化和从墨水IK的生产时间开始时间的经过而变化。通常,墨水IK的粘度倾向于与温度成反比(当温度上升时粘度降低),并且墨水IK的温度变化的幅度越大则粘度的偏差越大。并且,从生产墨水IK的时间开始经过的时间越长则粘度的偏差越大。
在变形例一中,控制部10使用打开电磁阀66的每单位时间的墨水IK的供给量,即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来计算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时打开电磁阀66的预定时间。由此,即使当打开电磁阀66的每单位时间的供液量出现了偏差时,也由于实际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量不会超过使用了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而得到的计算上的供给量,因而避免了发生向中转容器30过度填充墨水IK的情形。
另外,在当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墨水IK时,由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了中转容器30中已充满墨水IK的情况下,即使在预定时间经过以前,控制部10也会关闭电磁阀66从而停止墨水IK的供液。
并且,控制部10使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从末端容器60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供给量。由此,即使当打开电磁阀66的每单位时间的供液量出现偏差时,也由于实际向中转容器30供给的墨水IK的量不会低于使用了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而得到的计算上的供给量,因而避免了发生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的情形。
以下,参照图2,对在变形例一所涉及的墨水IK的余量管理的处理流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相同的处理进行说明。在图2所示的步骤S07中,控制部10使用打开电磁阀66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计算出打开电磁阀66的预定时间,从而替代计算泵的驱动次数。在步骤S08中,控制部10打开电磁阀66并开始供液,当经过预定时间时或者当流路压力传感器37检测出中转容器30的充满状态时,则关闭电磁阀66并停止供液。
在步骤S09中,判定当在打开了电磁阀66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以后是否关闭了电磁阀66。当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以后关闭了电磁阀66时(步骤S09:是),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中,替代泵的驱动次数,控制部10计算出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乘以打开了电磁阀66的预定时间而得到的墨水IK的供给量,并将该值从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中减去。
另一方面,当在经过预定时间以前关闭了电磁阀66时(步骤S09:否),控制部10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1。在步骤S11中,控制部10计算出用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乘以直至关闭电磁阀66为止的时间而得到的墨水IK的供给量,并将该值从中转容器消耗量(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42)中减去。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一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即使当打开电磁阀66的每单位时间的墨水IK的供给量出现了偏差时,也能够抑制中转容器30内的墨水IK耗尽,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墨水IK过度填充而使中转容器30的寿命降低的情形发生。
(变形例二)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记录装置是打印机10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形式。记录装置也可以是具有打印机100和扫描仪的多功能设备(打印机系统)。
(变形例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到了打印机和墨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喷射或喷出除了墨水以外的其他记录材料(液体)的记录装置。
(变形例四)
当打印机100的电源打开并且不是省电模式的时候,控制部10也可以如下设置:随时将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RAM等中,并且适当地以存储在RAM中的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来更新主体存储部40。在这种情况下,在转换成省电模式以前,当电源关闭(OFF)时必须使主体存储部40中存储有最新的中转容器的推定消耗量。

Claims (18)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头,其排出记录材料;
第一容器,其向所述记录头供给从第二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
供给单元,其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并从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所述记录材料;以及
控制部,
所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
并且,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并被消耗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以及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
并且,所述控制部在基于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时,使用所述供给单元的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不小于基于所述第一容器的预定容量而被设定的预定量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供给单元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所述记录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基于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出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时,在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负值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为零来更新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以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的动作量累计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的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从而使用所述供给单元的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计算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以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进行供给时,所述控制部以只供给使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成为初始值的量的方式,使所述供给单元进行所述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除以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大值所得到的值以下的整数值作为预定动作量,并且使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按所述预定动作量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传感器,其检测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为止的所述记录材料已被填充,
当在按所述预定动作量进行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结束以前,所述传感器检测出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为止的所述记录材料已被填充时,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并通过以直至所述传感器检测出为止所述动作进行了的动作量累计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从而进行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的所述计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按所述预定动作量进行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动作结束以前,所述传感器检测出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为止的所述记录材料已被填充时,所述控制部对接下来通过所述供给单元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所述记录材料时的所述预定动作量的值进行修正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单元是阀,
所述单位供给量是打开所述阀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
打开所述阀的时间是所述动作量。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单元是泵,
所述单位供给量是所述泵的每次驱动的供给量,
驱动所述泵的次数是所述动作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基于从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并被消耗的所述记录材料的量计算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时,使用从所述记录头排出的所述记录材料的排出量的公差的最大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第二容器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将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的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存储到所述第二容器的存储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供给单元的所述单位供给量的公差的最小值,更新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并存储到所述第二容器的存储部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所述供给单元从所述第二容器向所述第一容器供给了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控制部更新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户接口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而使所述用户接口部输出督促所述用户更换所述第二容器的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推定消耗量而使所述用户接口部输出督促所述用户进行所述第二容器的更换准备的显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容器的推定消耗量变为不小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预定容量时,所述控制部确认所述第二容器是否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
当所述第二容器没有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用户接口部输出督促所述用户安装所述第二容器的显示。
CN201710787792.5A 2016-09-28 2017-09-04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7867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9254 2016-09-28
JP2016189254A JP2018051868A (ja) 2016-09-28 2016-09-28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7064A true CN107867064A (zh) 2018-04-03
CN107867064B CN107867064B (zh) 2020-10-27

Family

ID=6168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7792.5A Active CN107867064B (zh) 2016-09-28 2017-09-04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4780B2 (zh)
JP (1) JP2018051868A (zh)
CN (1) CN1078670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315A (zh) * 2019-02-22 2020-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服务器以及油墨供给系统
CN111746129A (zh) * 2019-03-27 2020-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装置
CN115379952A (zh) * 2020-05-26 2022-11-22 惠普发展公司, 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允许打印材料墨盒使用的令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1592B2 (ja) * 2018-11-27 2022-08-0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JP7363346B2 (ja) * 2019-10-15 2023-10-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1142A (zh) * 1997-06-04 1998-12-09 惠普公司 利用墨滴计数和油墨保有量检测来估算油墨保有量
US20020113852A1 (en) * 2001-02-09 2002-08-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 and ink replenishing method executed in the same, ink supply system incorporated in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aging ink amount supplied by the system
CN1380852A (zh) * 2000-05-18 2002-11-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检测墨水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018000A1 (en) * 2003-06-20 2005-01-27 Mitsugu Ishihara Waste liquid quantity detecting method, waste liquid quantity detecting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JP2006188002A (ja) * 2005-01-07 2006-07-20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60290723A1 (en) * 2005-06-24 2006-1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ink level
US20080273063A1 (en) * 2004-12-17 2008-11-06 Agea Graph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an Ink to a Reciprocating Printhead in an Inkject Apparatus
US20090225126A1 (en) * 2008-03-10 2009-09-10 Takashi Morishit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iagnostic program used therewith
US20120026220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2501613A (zh) * 2011-11-08 2012-06-20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装置及耗材容器
CN102642405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保护方法
US20130057606A1 (en) * 2010-05-11 2013-03-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Ink Usage Adjustment Values
CN103302990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余量的判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2620B2 (ja) 2001-02-09 2010-08-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量の管理方法
JP5574223B2 (ja) * 2010-03-16 2014-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装置の液体補充方法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6400413B2 (ja) 2014-09-29 2018-10-03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インクの充填方法、および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の使用方法
US9409410B2 (en) 2014-10-10 2016-08-0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16078434A (ja) 2014-10-10 2016-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6078382A (ja) 2014-10-20 2016-05-16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1142A (zh) * 1997-06-04 1998-12-09 惠普公司 利用墨滴计数和油墨保有量检测来估算油墨保有量
CN1380852A (zh) * 2000-05-18 2002-11-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检测墨水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US20020113852A1 (en) * 2001-02-09 2002-08-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 and ink replenishing method executed in the same, ink supply system incorporated in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aging ink amount supplied by the system
US20050018000A1 (en) * 2003-06-20 2005-01-27 Mitsugu Ishihara Waste liquid quantity detecting method, waste liquid quantity detecting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US20080273063A1 (en) * 2004-12-17 2008-11-06 Agea Graph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an Ink to a Reciprocating Printhead in an Inkject Apparatus
JP2006188002A (ja) * 2005-01-07 2006-07-20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60290723A1 (en) * 2005-06-24 2006-1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ink level
US20090225126A1 (en) * 2008-03-10 2009-09-10 Takashi Morishit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iagnostic program used therewith
US20130057606A1 (en) * 2010-05-11 2013-03-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Ink Usage Adjustment Values
US20120026220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2642405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保护方法
CN102501613A (zh) * 2011-11-08 2012-06-20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装置及耗材容器
CN103302990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余量的判断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315A (zh) * 2019-02-22 2020-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服务器以及油墨供给系统
CN111746129A (zh) * 2019-03-27 2020-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装置
CN115379952A (zh) * 2020-05-26 2022-11-22 惠普发展公司, 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允许打印材料墨盒使用的令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51868A (ja) 2018-04-05
US20180086092A1 (en) 2018-03-29
CN107867064B (zh) 2020-10-27
US10744780B2 (en)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7064A (zh) 记录装置
US7481520B2 (en) Liquid cartridge, prin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rinter with a liquid cartridge having integrated waste storage and memory
JP5899613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への液体供給方法、液体供給機構、ならびに液体吐出装置
JP2009023329A (ja) 記録液補充供給量制御方法、記録液補充供給量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44379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CN109649010A (zh) 具有油墨压力传感器的打印头
JP652514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00337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1678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9757952B2 (en) Control method of a printing device, and a printing device
US20060268077A1 (en)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control method
JP405189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57145B2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滴噴射装置
JP62955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廃液回収方法
JP598590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5377281B2 (ja) インク供給用ポンプ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42792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6104580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070835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139839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タ詰まり判定方法
JP2004160938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液体容器
JP201300106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JP2020116814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排出状態測定方法
JP2019155854A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JP2019018529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