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1337A - 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1337A
CN107701337A CN201710676712.9A CN201710676712A CN107701337A CN 107701337 A CN107701337 A CN 107701337A CN 201710676712 A CN201710676712 A CN 201710676712A CN 107701337 A CN107701337 A CN 107701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assage
gas
branch
inlet duct
dir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67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01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1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02M35/10222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PCV]; Additional air admission, lubricant or fuel vapour admi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17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in relation to the intak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17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in relation to the intake system
    • F02M26/20Feeding recirculated exhaust gases directly in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s or into the intake run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42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having two or more EGR passages; EG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gines having two or more cylinders
    • F02M26/44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having two or more EGR passages; EG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gines having two or more cylinders in which a main EGR passage is branched into multiple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091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intake ducts: shapes; connections;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装置,其能够有效抑制对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分配的外部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该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相对与第1气体通路连接的第2气体通路分支。该进气装置100具有:包含多个进气管21~24的进气装置主体80、和将EGR气体分配至多个进气管21~24的分配通路31。分配通路31包含:EGR气体在X2方向上流通的气体通路32、形成为在气体通路32的下游相对气体通路32弯曲并且EGR气体在A1方向上流通的气体通路33、相对气体通路33向X2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5、和相对气体通路33向X1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4。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5所成的角θ2小于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4所成的角θ3。

Description

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分配通路的进气装置,上述分配通路将外部气体分配至多个进气管。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有分配通路的进气装置,上述分配通路将外部气体分配至多个进气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流路结构,上述内燃机的流路结构设置于进气歧管,并具有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气体通路,上述进气歧管包含对应内燃机的各个气缸的多个进气通路。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流路结构中,EGR气体通路(分配通路)具有分枝(tournament)形式的流路结构,并与各个进气通路连接,以将EGR气体分配至多个进气通路中的每一个。分枝形式的EGR气体通路包含第1通路(第1气体通路)、连通孔(第2气体通路)、第2通路及第3通路,上述第1通路(第1气体通路)在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上延伸,同时,在一个方向的前端部具有闭塞端;上述连通孔(第2气体通路)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同时,在比闭塞端更靠近上游侧(水平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侧)的位置与第1通路连接,上述第2通路及第3通路与连通孔的下游端连接,同时,从连通孔的下游端分别向水平方向的另一个方向和一个方向分支。
由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流路结构中,通过第1通路的闭塞端,减少从第1通路直接流入连通孔的EGR气体(外部气体)的量。由此,减少因惯性而流入第3通路(第3气体通路)的EGR气体的量,在上述第3通路(第3气体通路)中,EGR气体在与流经第1通路的EGR气体的流通方向(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相同的流通方向上流通。其结果为,对第2通路(第4气体通路)以及第3通路分配的EGR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受到抑制,其中,在上述第2通路(第4气体通路)中,EGR气体在与流经第1通路的EGR气体的流通方向相反的流通方向(水平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上流通。其中,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流路结构中,第1通路与连通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同时,连通孔与第2通路以及第3通路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70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流路结构中,由于第1通路与连通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同时,连通孔与第2通路以及第3通路在相互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认为,由于EGR气体的惯性而导致EGR气体容易流入第3通路的状态得到维持。因此认为,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流路结构中,无法有效地增加流入第2通路的EGR气体的量。其结果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无法有效地抑制对第3通路(第3气体通路)及第2通路(第4气体通路)分配的EGR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抑制对第3气体通路及第4气体通路分配的外部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上述第3气体通路及第4气体通路相对与第1气体通路连接的第2气体通路分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进气装置具有进气装置主体和分配通路,上述进气装置主体含有与多气缸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进气管,上述分配通路将外部气体分配至多个进气管;分配通路包含分支前气体通路和分支后气体通路,上述分支前气体通路具有第1气体通路和第2气体通路,在上述第1气体通路中外部气体在第1气体流通方向上流通,上述第2气体通路形成为在第1气体通路的下游相对第1气体通路弯曲,并且在上述第2气体通路中外部气体在第2气体流通方向上流通;上述分支后气体通路具有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上述第3气体通路相对第2气体通路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侧分支,上述第4气体通路相对第2气体通路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分支;第2气体通路与第3气体通路所成的角小于第2气体通路与第4气体通路所成的角。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将相对第2气体通路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侧分支的第3气体通路与第2气体通路所成的角设置为小于相对第2气体通路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分支的第4气体通路与第2气体通路所成的角。由此,可减小第3气体通路相对第2气体通路所成的角,使得外部气体难以流入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侧分支的第3气体通路,同时,可增大第4气体通路相对第2气体通路所成的角,使外部气体容易地流入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分支的第4气体通路。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使外部气体流入(分配至)由于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分支而难以被分配在第1气体通路中流通的外部气体的第4气体通路。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外部气体的惯性的影响,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对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分配的外部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其中,上述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相对与第1气体通路连接的第2气体通路分支。
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优选第2气体通路相对第1气体通路弯曲,以使第1气体通路的延长线与第2气体通路的延长线的交叉角形成为锐角。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与第1气体通路的延长线与第2气体通路的延长线的交叉角为垂直或钝角的情况不同,可将第2气体通路中的第2气体流通方向设置为与第1气体通路中的第1气体流通方向相对的方向。由此,可使外部气体更加难以流入向与第2气体流通方向相对的方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侧分支的第3气体通路,同时,更有效地使外部气体流入向不与第2气体流通方向相对的方向(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分支的第4气体通路。
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优选使第1气体通路的与第1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第2气体通路的与第2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一定。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与第1气体通路的与第1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第2气体通路的与第2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为不一定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由于分配通路中的截面积的变化而导致第1气体通路或第2气体通路中外部气体的压力发生变化的情况。由此,在例如外部气体含有水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水分在压力较低的部位发生液化的情况。
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优选使分支前气体通路和分支后气体通路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或者,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即使在例如外部气体含有水分且该水分发生液化而产生水(冷凝水)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冷凝水滞留于分支前气体通路和分支后气体通路内。由此,可抑制冷凝水结冰而阻碍气体通路中的外部气体的流通,同时,可抑制因滞留的大量冷凝水被一次性地吸入进气管内而对内燃机内的燃烧产生不良影响。
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优选分配通路由管部件构成,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的第2气体通路的长度大于第1气体通路中的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与第4气体通路中的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之和。如果以上述方式构成,则可充分确保在上下方向上第2气体通路的长度,因此可充分确保第2气体流通方向上的第2气体通路的长度。由此,可充分确保在第2气体通路中流通的外部气体的整流性。
应予说明,在本申请中,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也考虑如下结构。
(附记项1)
即,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进气装置主体与构成分配通路的分配部一体形成。
(附记项2)
此外,在分支前气体通路和分支后气体通路在水平方向上或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的结构中,分支前气体通路的第1气体通路与分支后气体通路中的至少一方以相对水平方向成5度以上10度以下的角度,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
(附记项3)
此外,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进气装置中,外部气体包含被再循环的废气或从多气缸发动机中漏出的窜气。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抑制对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分配的外部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其中,上述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相对与第1气体通路连接的第2气体通路分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沿着直列四缸发动机的气缸组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时的侧视图。
图2为沿着图1的400-400线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进气装置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进气装置的模式性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下文中,在以直列四缸发动机110为基准的情况下沿X轴配置各个气缸,并将在水平面内与X轴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此外,将进气装置100搭载于未图示的车辆的状态(车辆搭载状态)的上下方向作为Z轴方向而进行说明。此外,应予说明,直列四缸发动机110为权利要求书中“多气缸发动机”的一个例子。
<进气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装置100搭载于作为汽油发动机的直列四缸发动机110(以下称作发动机110)。应予说明,发动机110所具有的4个气缸从图1的纸面里侧向面前沿着X轴排列成队列状。此外,进气装置100构成将空气供给至发动机110的进气系统的一部分。此外,进气装置100具有进气装置主体80,上述进气装置主体80包含缓冲罐10和配置于缓冲罐10的下游的进气管部20。
进气装置主体80(缓冲罐10和进气管部20)由树脂制成。进气管部20具有将蓄积于缓冲罐10的进气空气(进气)向对应的缸盖111内的各个气缸分配的作用。应予说明,进气管部20中的箭头Z2方向侧为与缓冲罐10连接的进气上游侧,箭头Z1方向侧为与发动机110(缸盖111)连接的进气下游侧。
此外,发动机110形成为作为从燃烧室112(气缸113)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气体经由进气装置100进行再循环的结构。此外,从发动机110的废气管(未图示)分支的EGR气体管120与后述EGR气体分配部30连接。应予说明,在EGR气体管的途中设置有控制EGR气体的再循环量(EGR量)的EGR阀130。此外,在EGR气体中含有水分(水蒸气)。应予说明,EGR气体为权利要求书的“外部气体”的一个例子。
此外,缓冲罐10形成为沿X轴方向延伸。此外,进气管部20具有进气管21、进气管22、进气管23和进气管24。此外,如图2所示,进气管21~24沿X轴方向配置,同时,从X1方向侧向X2方向侧依次配置。
如图1所示,进气管21~24的一端(Z2方向侧)与缓冲罐10连接。此外,进气管21~24的另一端(Z1方向侧)分别与对应发动机110的最靠近X1方向侧的第1气缸的第1进气接口121、对应第2气缸的第2进气接口122、对应第3气缸的第3进气接口123以及对应第4气缸(最靠近X2方向侧)的第4进气接口124连接。
进气装置100进一步具有EGR气体分配部30。EGR气体分配部30设置于进气管部20的Z1方向侧。该EGR气体分配部30具有将再循环至发动机110的EGR气体向对应各个气缸的进气管21~24分配的作用。此外,EGR气体分配部30与进气装置主体80一体形成。也就是说,EGR气体分配部30与进气装置主体80同样地由树脂制成。由此谋求设置有EGR气体分配部30的进气装置主体80的轻量化。
<EGR气体分配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EGR气体分配部30为在内部具有分配通路31的管状部件(管部件)。EGR气体分配部30形成为使分配通路31以2层的分枝形式分支的结构。也就是说,EGR气体分配部30含有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和下游侧的一对EGR分配部30b以及30c。而且,EGR气体分配部30形成为在EGR气体分配部30a、30b和30c中,使一条分支前气体通路31a、31c和31e分别分支为分支成2条的分支后气体通路31b、31d和31f的结构。此外,分配通路31中的EGR气体分配部30的厚度大致一定,为t。
具体来说,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具有气体通路32~35。气体通路32在EGR气体管120(参照图1)的下游侧被连接。气体通路33在气体通路32的下游侧被连接。气体通路34及35分别在气体通路33的下游侧的分支位置B1,以相对气体通路33向X1方向侧及X2方向侧分支的方式被连接。应予说明,由气体通路32和33构成EGR气体分配部30a的分支前气体通路31a,由气体通路34和35构成EGR气体分配部30a的分支后气体通路31b。此外,气体通路32和33分别为权利要求书中“第1气体通路”和“第2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32形成为在X1方向侧与EGR气体管120连接,同时,沿着X轴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由此,在气体通路32中,从EGR气体管120流入的EGR气体向X2方向流通。由此,与EGR气体从上方朝向下方流入气体通路32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减小EGR气体分配部30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高度),因此,可使进气装置100低高度化。应予说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的X2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此外,EGR气体分配部30和EGR气体管120通过设置于EGR气体分配部30的凸缘部30d相互连接。
气体通路33具有从气体通路32开始弯曲的弯曲部33a和从弯曲部33a延伸至分支位置B1的直线部33b。此外,气体通路33从气体通路32开始弯曲,以使得气体通路32的延长线E1和气体通路33的直线部33b的延长线E2的交叉角θ1形成为锐角。应予说明,延长线E1为通过气体通路32中心的直线,延长线E2为通过分支为3条气体通路的分支位置B1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1附近的气体通路33(直线部33b)延伸的直线。由此,气体通路33的直线部33b从上游侧(气体通路32侧)向下游侧朝Z2方向(下方)延伸,并且,朝向X1方向倾斜延伸。其结果为,在将气体通路33的直线部33b的延伸方向(气体通路33的直线部33b中的气体流通方向)设为A1方向时,A1方向与X2方向(气体通路32中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对。应予说明,角θ1例如为约60度。此外,A1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34形成为从气体通路33(分支位置B1)向X1方向侧分支,同时,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上延伸。由此,在气体通路34中,从气体通路33流入的EGR气体向X1方向流通。气体通路35形成为在从气体通路33(分支位置B1)向X2方向侧分支,同时,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上延伸。由此,在气体通路35中,从气体通路33流入的EGR气体在X2方向上流通。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5所成的角θ2形成为小于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4所成的角θ3。也就是说,气体通路33的延长线E2与气体通路35的延长线E3所成的角θ2形成为小于气体通路33的延长线E2与气体通路34的延长线E4(与延长线E3相同)所成的角θ3。应予说明,延长线E3为通过分支位置B1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1附近的气体通路35延伸的直线。此外,延长线E4为通过分支位置B1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1附近的气体通路34延伸的直线。应予说明,角θ2和θ3例如分别为约60度和约120度。
由此,通过使相对气体通路32弯曲的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4所成的角θ3大于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5所成的角θ2,能够使流经气体通路33的EGR气体容易地流入气体通路34。进而,通过从气体通路32开始弯曲为使交叉角θ1形成为锐角的气体通路33,可减小在气体通路32中向X2方向流通的EGR气体的惯性的影响。其结果为,可抑制在气体通路32中向X2方向流通的EGR气体流入气体通路35,在上述气体通路35中EGR气体向与气体通路32相同的X2方向流通。进而,可使EGR气体容易地流入气体通路34,在上述气体通路34中EGR气体向与气体通路32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反的X1方向流通。其结果为,对气体通路34和35分配的EGR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受到抑制。
在气体通路32的整体中,气体通路32的与X2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具有内径D1的圆形。同样地,在气体通路33的整体中,气体通路33的与A1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具有内径D1的圆形。也就是说,分支前气体通路31a形成为使气体通路32的与X2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气体通路33的与A1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大致一定。
在气体通路34的整体中,气体通路34的与X1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具有内径D2的圆形。此外,在气体通路35的整体中,气体通路35的与X2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具有内径D2的圆形。也就是说,分支后气体通路31b形成为使气体通路34的与X1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气体通路35的与X2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大致一定。应予说明,内径D2小于内径D1。由此,可抑制分支前气体通路31a中的EGR气体的压力与分支后气体通路31b中的EGR气体的压力的变动增大,在上述分支后气体通路31b中流通有在分支前气体通路31a中流通的EGR气体的大约一半。
气体通路33的直线部33b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上的长度H1大于分支前气体通路31a(气体通路32和33)的厚度t与分支后气体通路31b(气体通路34和35)的厚度t之和(=2×t)。
此外,在下游侧且在X1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b和在下游侧且在X2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c也具有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同样的结构。
具体来说,X1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b具有气体通路34和36~38。应予说明,气体通路34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共通。气体通路36在气体通路34的下游侧被连接。气体通路37和38分别在气体通路36的下游侧的分支位置B2中以相对气体通路36向X1方向侧和X2方向侧分支的方式被连接。应予说明,EGR气体分配部30b的分支前气体通路31c由气体通路34和36构成,EGR气体分配部30b的分支后气体通路31d由气体通路37和38构成。应予说明,气体通路34在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4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在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b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此外,气体通路36、37和38分别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通路”、“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在气体通路34中,EGR气体在X1方向上流通。应予说明,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b中的X1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36具有从气体通路34开始弯曲的弯曲部36a和从弯曲部36a开始延伸的直线部36b。此外,气体通路36从气体通路34开始弯曲,以使得气体通路34的延长线E4与气体通路36的延长线E5的交叉角θ4形成为锐角。应予说明,延长线E5为通过分支为3个气体通路的分支位置B2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2附近的气体通路36(直线部36b)延伸的直线。其结果为,气体通路36的直线部36b从上游侧(气体通路34侧)向下游侧朝Z2方向(下方)延伸,并且,向X2方向倾斜延伸。其结果为,在将气体通路36的直线部36b的延伸方向(气体通路36中的气体流通方向)设为A2方向时,A2方向与X1方向(气体通路34中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对。应予说明,角θ4例如为约60度。此外,A2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37形成为从气体通路36(分支位置B2)向X1方向侧分支,同时,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上延伸。由此,在气体通路37中,从气体通路36流入的EGR气体向X1方向流通。而且,气体通路37略呈直角地弯曲以向Z2方向延伸,并与进气管21内的进气通路21a连接。
气体通路38形成为从气体通路36(分支位置B2)向X2方向侧分支,同时,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上延伸。由此,在气体通路38中,从气体通路36流入的EGR气体向X2方向流通。而且,气体通路38略呈直角地弯曲以向Z2方向延伸,并与进气管22内的进气通路22a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通路36与气体通路37所成的角θ5形成为小于气体通路36与气体通路38所成的角θ6。也就是说,气体通路36的延长线E5与气体通路37的延长线E6所成的角θ5小于气体通路36的延长线E5与气体通路38的延长线E7所成的角θ6。应予说明,延长线E6为通过分支位置B2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2附近的气体通路37延伸的直线。此外,延长线E7为通过分支位置B2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2附近的气体通路38延伸的直线。
由此,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同样地,可抑制在气体通路34中向X1方向流通的EGR气体流入气体通路37,在上述气体通路37中EGR气体向与气体通路34相同的X1方向流通。进而,可使EGR气体容易地流入气体通路38,在上述气体通路38中EGR气体向与气体通路34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反的X2方向流通。其结果为,对气体通路37和38分配的EGR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受到抑制。
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同样地,分支前气体通路31c的截面积为大致一定,分支后气体通路31d的截面积为大致一定。此外,分支后气体通路31d的内径D3小于分支前气体通路31c的内径D2。
同样地,X2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c具有气体通路35和39~41。应予说明,气体通路35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共通。气体通路39在气体通路35的下游侧中被连接。气体通路40和41分别在气体通路39的下游侧的分支位置B3中以相对气体通路39向X1方向侧和X2方向侧分支的方式被连接。应予说明,EGR气体分配部30c的分支前气体通路31e由气体通路35和39构成,EGR气体分配部30c的分支后气体通路31f由气体通路40和41构成。应予说明,气体通路35在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3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在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c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此外,气体通路39、40和41分别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通路”、“第4气体通路”和“第3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在气体通路35中EGR气体向X2方向流通。应予说明,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c中的X2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39具有从气体通路35开始弯曲的弯曲部39a和从弯曲部39a开始延伸的直线部39b。此外,气体通路39从气体通路35开始弯曲,以使得气体通路35的延长线E3与气体通路39的延长线E8的交叉角θ7形成为锐角。应予说明,延长线E8为通过分支为3个气体通路的分支位置B3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3附近的气体通路39(直线部39b)延伸的直线。其结果为,气体通路39的直线部39b从上游侧(气体通路35侧)向下游侧朝Z2方向(下方)延伸,并且向X1方向倾斜延伸。其结果为,当将气体通路39的直线部39b的延伸方向(气体通路39中的气体流通方向)设为A3方向时,A3方向与X2方向(气体通路35中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对。应予说明,角θ7例如为约60度。此外,A3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40形成为从气体通路39(分支位置B3)向X1方向侧分支,同时,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上延伸。由此,在气体通路40中,从气体通路39流入的EGR气体向X1方向流通。而且,气体通路40略呈直角地弯曲以向Z2方向延伸,并与进气管23内的进气通路23a连接。
气体通路41形成为从气体通路39(分支位置B3)向X2方向侧分支,同时,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上延伸。由此,在气体通路41中,从气体通路39流入的EGR气体向X2方向流通。而且,气体通路41略呈直角地弯曲以向Z2方向延伸,并与进气管24内的进气通路24a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通路39与气体通路41所成的角θ8小于气体通路39与气体通路40所成的角θ9。也就是说,气体通路39的延长线E8与气体通路41的延长线E9所成的角θ8小于气体通路39的延长线E8与气体通路40的延长线E10所成的角θ9。应予说明,延长线E9为通过分支位置B3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3附近的气体通路41延伸的直线。此外,延长线E10为通过分支位置B3的中点,并沿着分支位置B3附近的气体通路40延伸的直线。
由此,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同样地,可抑制在气体通路35中向X2方向流通的EGR气体流入气体通路41,在上述气体通路41中EGR气体向与气体通路35相同的X2方向流通。进而,可使EGR气体容易地流入气体通路40,在上述气体通路40中EGR气体向与气体通路35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反的X1方向流通。其结果为,对气体通路40和41分配的EGR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受到抑制。
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同样地,分支前气体通路31e的截面积为大致一定,分支后气体通路31f的截面积为大致一定。此外,分支后气体通路31f的内径D3小于分支前气体通路31e的内径D2。
其结果为,在EGR气体分配部30中,在气体通路32中流通的EGR气体以差异较小的状态被分配至气体通路34和气体通路35。而且,在EGR气体分配部30中,在气体通路34中流通的EGR气体以差异较小的状态被分配至气体通路37和气体通路38,同时,在气体通路35中流通的EGR气体以差异较小的状态被分配至气体通路40和气体通路4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EGR气体分配部30中,形成从EGR气体管120供给的EGR气体以差异较小的状态被分配至进气管21~24的进气通路21a~24a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得到如下所述的效果。应予说明,虽然在下文中仅记载了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的效果,但在下游侧的一对EGR气体分配部30b和30c中,也可得到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相对气体通路33向X2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5与气体通路33所成的角θ2设置为小于相对气体通路33向X1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4与气体通路33所成的角θ3。由此,能够减小气体通路35相对气体通路33所成的角θ2而使EGR气体难以流入向X2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5,同时,增大气体通路34相对气体通路33所成的角θ3而使EGR气体易于流入向与X2方向相反的X1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4。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使EGR气体流入(分配至)由于向X1方向侧分支而难以被分配流经气体通路32的EGR气体的气体通路34。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EGR气体的惯性的影响,因而可有效地抑制对气体通路34和气体通路35分配的EGR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在此,上述气体通路34和气体通路35相对与气体通路32连接的气体通路33分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气体通路33相对气体通路32弯曲,以使得气体通路32的延长线E1与气体通路33的延长线E2的交叉角θ1形成为锐角。由此,与气体通路32的延长线E1与气体通路33的延长线E2的交叉角θ1为垂直或钝角的情况不同,能够将气体通路33中的A1方向设为与气体通路32中的X2方向相对的方向。其结果为,能够使EGR气体更难流入向与A1方向相对的X2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5,同时,更有效地使EGR气体流入向不与A1方向相对的X1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气体通路32的与X2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气体通路33的与A1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设为大致一定。由此,与气体通路32的与X2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气体通路33的与A1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不一定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由于分配通路31中的截面积的变化而导致气体通路32或气体通路33中EGR气体的压力发生变化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抑制EGR气体的水分在压力较低的部位发生液化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分支前气体通路31a(气体通路32和33)和分支后气体通路31b(气体通路34和35)形成为在车辆搭载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或者从上游朝下游向下方倾斜延伸。由此,即使在EGR气体的水分发生液化而产生水(冷凝水)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冷凝水滞留于分支前气体通路31a和分支后气体通路31b内,同时,能够抑制由冷凝水和废气成分构成的沉积物堆积。其结果为,可抑制冷凝水结冰而阻碍气体通路32~35中的EGR气体的流通。并且,可抑制因滞留的大量冷凝水被一次性地吸入进气管21~24内而对发动机110内的燃烧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Z轴方向上的气体通路33的长度H1设为大于气体通路32中EGR气体分配部30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t与气体通路34中EGR气体分配部30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t之和(=2×t)。由此,可充分确保在Z轴方向上气体通路33的长度H1,因此,也可充分确保在A1方向上的气体通路33的长度。其结果为,可充分确保在气体通路33中流通的EGR气体的整流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EGR气体分配部30与进气装置主体80一体形成。由此,不需要进行EGR气体分配部30对进气装置主体80的对齐和组装,因此可简化制造工序。此外,EGR气体分配部30和进气装置主体80通过树脂一体形成,由此可使进气装置100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在该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气体通路232~241均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Z2方向)倾斜的例子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图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来进行图示。
<EGR气体分配部的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进气装置200具有EGR气体分配部230,来替代上述实施方式的EGR气体分配部30。EGR气体分配部230为在内部具有分配通路231的管状部件。EGR气体分配部230含有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和下游侧的一对EGR气体分配部230b及230c。而且,EGR气体分配部230形成为在EGR气体分配部230a、230b、230c中,分别使一条分支前气体通路231a、231c和231e分支为分支成2条的分支后气体通路231b、231d和231f。
具体来说,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具有气体通路232~235。此外,EGR气体分配部230b的分支前气体通路231a由气体通路232和233构成,EGR气体分配部230b的分支后气体通路231b由气体通路234和235构成。应予说明,气体通路232和233分别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通路”和“第2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23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32不同,其从EGR气体管120侧(上游侧)朝X2方向侧的下游侧向Z2方向(下方)倾斜延伸。其中,气体通路232相对水平方向(X轴方向)的角度α1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由此,在气体通路232中,从EGR阀130流入的EGR气体在倾斜方向(A11方向)流通。应予说明,A11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233从气体通路232开始弯曲,以使得气体通路232的延长线E11和气体通路233的延长线E12的交叉角θ11形成为锐角。此外,气体通路233从上游侧(气体通路232侧)向下游侧朝Z2方向(下方)延伸,并且,向X1方向倾斜延伸。也就是说,气体通路233所延伸的A12方向(延长线E12的延伸方向)与A11方向相对。此外,角θ11例如为约60度。此外,A12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234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34不同,其从分支位置B11侧(上游侧)朝向X1方向侧的下游侧,并向Z2方向(下方)倾斜延伸。在此,气体通路234相对水平方向的角度α2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由此,在气体通路234中,从气体通路233流入的EGR气体在倾斜方向(A13方向)上流通。同样地,气体通路235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35不同,其从分支位置B11侧(上游侧)朝向X2方向侧的下游侧,并向Z2方向(下方)倾斜延伸。在此,气体通路235相对水平方向的角度α3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由此,在气体通路235中,从气体通路233流入的EGR气体在倾斜方向(A14方向)上流通。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气体通路233与气体通路235所成的角θ12形成为小于气体通路233与气体通路234所成的角θ13。应予说明,角θ12和角θ13例如分别为约40度和约120度。
此外,在下游侧且在X1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b和在下游侧且在X2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c也具有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同样的结构。
具体来说,X1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b具有气体通路234和236~238。应予说明,气体通路234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共通。此外,EGR气体分配部230b的分支前气体通路231c由气体通路234和236构成,EGR气体分配部230b的分支后气体通路231d由气体通路237和238构成。应予说明,气体通路234在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4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在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b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此外,气体通路236、237和238分别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通路”、“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在气体通路234中EGR气体在A13方向上流通。应予说明,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b中的A13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236从气体通路234开始弯曲,以使得气体通路234的延长线E14与气体通路236的延长线E15的交叉角θ14形成为锐角。此外,气体通路236从上游侧(气体通路234侧)向下游侧朝Z2方向(下方)延伸,并且,向X2方向倾斜延伸。也就是说,气体通路236所延伸的A15方向(延长线E15的延长方向)与A13方向相对。此外,角θ14例如为约60度。应予说明,A15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237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37不同,其从分支位置B12侧(上游侧)朝向X1方向侧的下游侧,并向Z2方向(下方)倾斜延伸。在此,气体通路237相对水平方向的角度α4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由此,在气体通路237中,从气体通路236流入的EGR气体在倾斜方向(A16方向)上流通后,向下方流通。同样地,气体通路238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38不同,其从分支位置B12侧(上游侧)朝向X2方向侧的下游侧,并向Z2方向(下方)倾斜延伸。其中,气体通路238相对水平方向的角度α5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由此,在气体通路238中,从气体通路236流入的EGR气体在倾斜方向(A17方向)上流通后,向下方流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使气体通路236与气体通路237所成的角θ15形成为小于气体通路236与气体通路238所成的角θ16。应予说明,角θ15和角θ16例如分别为约40度和约120度。
同样地,X2方向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c具有气体通路235和239~241。应予说明,气体通路235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共通。此外,EGR气体分配230c的分支前气体通路231e由气体通路235和239构成,EGR气体分配230c的分支后气体通路231f由气体通路240和241构成。应予说明,气体通路235在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3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在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c中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此外,气体通路239、240和241分别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通路”、“第4气体通路”和“第3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在气体通路235中,EGR气体在A14方向上流通。应予说明,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c中的A14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239从气体通路235开始弯曲,以使得气体通路235的延长线E13与气体通路239的延长线E16的交叉角θ17形成为锐角。此外,气体通路239从上游侧(气体通路235侧)向下游侧朝Z2方向(下方)延伸,并且,向X1方向倾斜延伸。也就是说,气体通路239所延伸的A18方向(延长线E16的延伸方向)与A14方向相对。此外,角θ17例如为约60度。应予说明,A18方向为权利要求书的“第2气体流通方向”的一个例子。
气体通路24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40不同,其从分支位置B13侧(上游侧)朝向X1方向侧的下游侧,并向Z2方向(下方)倾斜延伸。其中,气体通路240相对水平方向的角度α6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由此,在气体通路240中,从气体通路239流入的EGR气体在倾斜方向(A18方向)上流通后,向下方流通。同样地,气体通路24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41不同,其从分支位置B13侧(上游侧)朝向X2方向侧的下游侧,并向Z2方向(下方)倾斜延伸。其中,气体通路241相对水平方向的角度α7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由此,在气体通路241中,从气体通路239流入的EGR气体在倾斜方向(A19方向)上流通后,向下方流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通路239与气体通路241所成的角θ18形成为小于气体通路239与气体通路240所成的角θ19。应予说明,角θ18和角θ19例如分别为约40度和约120度。
其结果为,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形成在EGR分配部230中,从EGR气体管120供给的EGR气体以差异较小的状态被分配至进气管21~24的进气通路21a~24a的结构。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可得到如下所述效果。应予说明,虽然在下文中仅记载了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的效果,但在下游侧的一对EGR气体分配部230b和230c中,也可得到与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230a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使气体通路233形成为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进而,使气体通路232、234和235分别形成为以相对水平方向为约5度以上的角度α1、α2和α3,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由此,即使在EGR气体的水分发生液化而产生水(冷凝水)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冷凝水滞留于分支前气体通路231a和分支后气体通路231b内,同时,能够抑制由冷凝水和废气成分构成的沉积物堆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使气体通路232、234和235分别形成为以相对水平方向为约10度以下的角度α1、α2和α3,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由此,能够抑制EGR气体分配部230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高度)增大,因此可实现进气装置200的低高度化。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其他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在该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将EGR气体分配于3个进气管321~323的例子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图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而进行图示。
<进气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进气装置300搭载于未图示的直列三缸发动机。此外,如图4所示,进气装置300具有进气管部320,来替代上述实施方式的进气管部20。进气管321~323沿X轴方向配置,同时,从X1方向侧向X2方向侧依次配置。此外,进气管321~323形成为向发动机的3个气缸中的各气缸供给进气的结构。
<EGR气体分配部的结构>
此外,进气装置300具有EGR气体分配部330,来替代上述实施方式的EGR气体分配部30。EGR气体分配部330为在内部具有分配通路331的管状部件。EGR气体分配部330含有上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0a和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30b。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EGR气体分配部330形成为在下游侧的EGR气体分配部330b中,使2条分支前气体通路31c和31e分支为分支成3条的分支后气体通路331d。
下游侧的EGR分配部330b在气体通路34、35、36、37、39和41的基础上,还具有气体通路342。该气体通路342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通路38在X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与气体通路40在X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在X方向的中间相互连接而形成。也就是说,气体通路342具有在X方向的中间相互连接的气体通路342a和气体通路342b,上述气体通路342a从气体通路36(分支位置B2)向X2方向侧分支,上述气体通路342b从气体通路39(分支位置B3)向X1方向侧分支。应予说明,气体通路342a和气体通路342b共同形成为在X轴方向(水平方向)延伸。而且,气体通路342进一步具有从气体通路342a和气体通路342b连接的位置向下方延伸的气体通路342c。此外,气体通路342a及342b共同为权利要求书的“第4气体通路”的一个例子。
由此,能够在抑制在气体通路34中向X1方向流通的EGR气体流入气体通路37的同时,使EGR气体容易地流入气体通路342a,其中,在上述气体通路37中EGR气体在与气体通路34相同的X1方向上流通,在上述气体通路342a中EGR气体在与气体通路34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反的X2方向上流通。同样地,能够在抑制在气体通路35中向X2方向流通的EGR气体流入气体通路41的同时,使EGR气体容易地流入气体通路342b,其中,在上述气体通路41中EGR气体在与气体通路35相同的X2方向上流通,在上述气体通路342b中EGR气体在与气体通路35的气体流通方向相反的X1方向上流通。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
应予说明,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所有方面上均为举例说明而不作任何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说明表示,其进一步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相同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虽然表示了使第2气体通路(气体通路33、36、39、233、236、239)弯曲以使得第1气体通路(气体通路32、34、35、232、233、235)的延长线与第2气体通路的延长线的交叉角形成为锐角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第2气体通路只要被弯曲即可,也可使第1气体通路的延长线与第2气体通路的延长线的交叉角不为锐角。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第1气体通路(气体通路32、34、35)和分支后气体通路(气体通路34、35)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例子。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表示了使第1气体通路(气体通路232、234、235)和分支后气体通路(气体通路234、235)形成为相对水平方向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例如也可使第1气体通路或分支后气体通路中的一方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第1气体通路或分支后气体通路中的另一方形成为相对水平方向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此外,也可使第1气体通路和分支后气体通路的一部分形成为相对水平方向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上方倾斜延伸。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表示了使第1气体通路(气体通路232、234、235)和分支后气体通路(气体通路234、235)形成为以相对水平方向为约5度以上约10度以下的角度,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第1气体通路和分支后气体通路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为以相对水平方向为约不足5度的角度,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此外,也可使第1气体通路和分支后气体通路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为以相对水平方向为约大于10度的角度,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了作为权利要求书的“外部气体”,将EGR气体通过分配通路31(231、331)分配至多个进气管21~24(321~323)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作为权利要求书的“外部气体”,也可将EGR气体以外的气体通过分配通路分配至多个进气管。例如,也可使用分配通路将多气缸发动机内漏出的窜气分配至多个进气管。此时,在分配通路中,通过将第1气体通路的与第1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第2气体通路的与第2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设置为大致一定,能够有效地抑制窜气在分配通路内液化的情况。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了使EGR气体分配部30(230、330)与进气装置主体80一体形成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使EGR气体分配部与进气装置主体分别形成。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了使分配通路31(231、331)以2层的分枝形式进行分支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使分配通路以1层或3层以上的分枝形式进行分支。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汽油发动机的直列四缸发动机110和直列三缸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三气缸和四气缸以外的具有多个气缸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在作为汽油发动机的直列四缸发动机110和直列三缸发动机中使用的进气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在作为内燃机的例如柴油机和燃气发动机等中所使用的进气装置。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了将权利要求书的“进气装置”应用于汽车用的直列四缸发动机110和三缸发动机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将本发明的进气装置应用于汽车用的发动机以外的内燃机。此外,在本发明中,不仅可应用于搭载于一般的车辆(汽车)的发动机(内燃机),还可应用于搭载于列车或轮船等运输工具甚至运输工具以外的固定型的设备机器上设置的内燃机等的进气装置。
符号说明
21、22、23、24、321、322、323 进气管
31、231、331 分配通路
31a、31c、31e、231a、231c、231e 分支前气体通路
31b、31d、31f、231b、231d、231f、331d 分支后气体通路
32、232 气体通路(第1气体通路)
33、36、39、233、236、239 气体通路(第2气体通路)
34、234 气体通路(第4气体通路、第1气体通路)
35、235 气体通路(第3气体通路、第1气体通路)
37、41、237、241 气体通路(第3气体通路)
38、40、238、240、342a、342b 气体通路(第4气体通路)
80 进气装置主体
100、200、300 进气装置
110 直列四缸发动机(多气缸发动机)

Claims (15)

1.一种进气装置,其具有:
进气装置主体,所述进气装置主体含有与多气缸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进气管;和
分配通路,所述分配通路将外部气体分配至所述多个进气管,
所述分配通路包含:
分支前气体通路,所述分支前气体通路具有第1气体通路和第2气体通路,在所述第1气体通路中所述外部气体在第1气体流通方向上流通,所述第2气体通路形成为在所述第1气体通路的下游相对所述第1气体通路弯曲,并且在所述第2气体通路中所述外部气体在第2气体流通方向上流通;和
分支后气体通路,所述分支后气体通路具有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所述第3气体通路相对所述第2气体通路向所述第1气体流通方向侧分支,所述第4气体通路相对所述第2气体通路向所述第1气体流通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分支,
所述第2气体通路与所述第3气体通路所成的角小于所述第2气体通路与所述第4气体通路所成的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第2气体通路相对所述第1气体通路弯曲,以使所述第1气体通路的延长线与所述第2气体通路的延长线的交叉角形成为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第1气体通路的与所述第1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所述第2气体通路的与所述第2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一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第1气体通路的与所述第1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和所述第2气体通路的与所述第2气体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一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分支前气体通路和所述分支后气体通路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或者,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分支前气体通路和所述分支后气体通路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或者,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分支前气体通路和所述分支后气体通路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或者,从上游朝向下游并向下方倾斜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分配通路由管部件构成,
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2气体通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1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第4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分配通路由管部件构成,
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2气体通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1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第4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分配通路由管部件构成,
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2气体通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1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第4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分配通路由管部件构成,
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的所述第2气体通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1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第4气体通路中所述管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进气装置主体与构成所述分配通路的分配部一体形成。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进气装置主体与构成所述分配通路的分配部一体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外部气体包含被再循环的废气或从所述多气缸发动机中漏出的窜气。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外部气体包含被再循环的废气或从所述多气缸发动机中漏出的窜气。
CN201710676712.9A 2016-08-09 2017-08-09 进气装置 Pending CN1077013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6130 2016-08-09
JP2016156130A JP2018025123A (ja) 2016-08-09 2016-08-09 吸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1337A true CN107701337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5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6712.9A Pending CN107701337A (zh) 2016-08-09 2017-08-09 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3519B2 (zh)
JP (1) JP2018025123A (zh)
CN (1) CN1077013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037A (zh) * 2018-04-19 2018-10-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Egr进气轨道
CN112449665A (zh) * 2018-07-24 2021-03-0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5929B2 (ja) * 2014-11-25 2018-03-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US10837353B2 (en) * 2015-11-09 2020-11-1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Ltd. Pipe connection structure
JP6599738B2 (ja) * 2015-11-25 2019-10-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US10161366B2 (en) * 2016-11-30 2018-12-2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Air intake apparatus
JP2018141376A (ja) * 2017-02-27 2018-09-13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JP7188293B2 (ja) * 2019-06-26 2022-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Egrガス分配装置
JP7163251B2 (ja) * 2019-07-11 2022-10-3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Egrガス分配器
JP7297659B2 (ja) * 2019-12-26 2023-06-26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Egrガス分配器
JP2021173222A (ja) 2020-04-24 2021-11-0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7480732B2 (ja) * 2021-03-22 2024-05-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Egr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7571U (ja) * 1981-07-23 1983-0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ルド
JP2006241992A (ja) * 2005-02-28 2006-09-14 Aisan Ind Co Ltd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CN203655472U (zh) * 2011-06-28 2014-06-1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内燃机用进气装置
JP2014137048A (ja) * 2013-01-18 2014-07-2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流路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2558U (ja) 1982-04-06 1983-10-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ルド
JPS58158159U (ja) 1982-04-16 1983-10-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ルド
JPS58158161U (ja) 1982-04-16 1983-10-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ルド
GB2305969A (en) * 1995-10-06 1997-04-23 Ford Motor Co Stratified charge engine
JP4015528B2 (ja) * 2002-10-21 2007-11-2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還流装置
US7100559B2 (en) * 2003-02-19 2006-09-05 Nissan Motor Co., Ltd. Engine air intake manifold
JP4569621B2 (ja) * 2007-11-30 2010-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吸気混合ガス導入装置
WO2010097927A1 (ja) * 2009-02-26 2010-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5293550B2 (ja) * 2009-10-06 2013-09-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EP2599989B1 (en) * 2010-07-30 2015-01-07 Honda Motor Co., Ltd. Air-intake device
JP5316574B2 (ja) * 2011-04-04 2013-10-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JP5891813B2 (ja) * 2012-01-25 2016-03-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Pcv通路の凍結防止構造および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JP5891942B2 (ja) * 2012-05-18 2016-03-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還流装置
JP5994482B2 (ja) * 2012-08-22 2016-09-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15063910A (ja) * 2013-09-24 2015-04-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還流装置
JP6169012B2 (ja) * 2014-02-06 2017-07-26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
JP2015169093A (ja) * 2014-03-05 2015-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16079896A (ja) * 2014-10-17 2016-05-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
JP6295929B2 (ja) * 2014-11-25 2018-03-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6435976B2 (ja) * 2015-04-20 2018-12-1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16217239A (ja) * 2015-05-20 2016-1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US10161366B2 (en) * 2016-11-30 2018-12-2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Air intak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7571U (ja) * 1981-07-23 1983-0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ルド
JP2006241992A (ja) * 2005-02-28 2006-09-14 Aisan Ind Co Ltd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CN203655472U (zh) * 2011-06-28 2014-06-1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内燃机用进气装置
JP2014137048A (ja) * 2013-01-18 2014-07-2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流路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037A (zh) * 2018-04-19 2018-10-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Egr进气轨道
CN112449665A (zh) * 2018-07-24 2021-03-0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N112449665B (zh) * 2018-07-24 2022-10-2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45150A1 (en) 2018-02-15
US10113519B2 (en) 2018-10-30
JP2018025123A (ja)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1337A (zh) 进气装置
CN107076064B (zh)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以及内燃机的外部气体分配结构
EP3184791B1 (en) Intake device
CN208831116U (zh)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US10082112B2 (en) Gas distribution apparatus
JP6435976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104832326B (zh) 进气装置
CN108119268B (zh) 进气装置
CN107110075A (zh)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WO2014141549A1 (ja) 吸気装置
CN108661829A (zh) 排气再循环装置
CN109751159A (zh) 多缸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US20170284348A1 (en) Air intake apparatus
JP6823452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US11306690B2 (en) EGR gas distributor
JP2018119456A (ja) 吸気装置
JP6580518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US11326501B2 (en) Cross-pipe exhaust system
US9316186B2 (en) Engine intake with sump having a heat source
JP7436435B2 (ja)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CN208702526U (zh) V型发动机侧面进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