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08C - 离心式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08C
CN1076408C CN97123098A CN97123098A CN1076408C CN 1076408 C CN1076408 C CN 1076408C CN 97123098 A CN97123098 A CN 97123098A CN 97123098 A CN97123098 A CN 97123098A CN 1076408 C CN1076408 C CN 10764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obbin
spinning
pot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3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4170A (zh
Inventor
K·科尔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filed Critical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184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2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replacing by bobbins, cores, or receptacles at take-up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D01H9/04Doffing arrangements integral with 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 D01H9/06Removing yarn from centrifugal cups on to yarn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似罐子或管形物体中把纺成的纱卷绕成所谓的纱饼,然后必须把该纱饼倒筒重绕到放置在纺纱罐中的一根空筒管上,所成形的这枚管纱可以放到一台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导纱管由载纱筒管(12、12’)组成,此载纱筒管完成纱饼(71)的倒筒卷绕后并进行下一次新的纺纱过程时,可以和一根没有卷绕纱的载纱筒管进行交换。

Description

离心式纺纱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纺纱装置。
离心纺纱是在一个似罐子或管形物体中把纺出的纱卷绕成所谓的纱饼。该纱饼必须再重绕到位于纺纱罐内的一根空筒管上,从而形成大家熟知的环锭细纱机纺出的那种管纱。这种管纱以后可放到一台络筒机上进行络筒。与环锭细纱机相对比,离心纺纱则要求多一道工艺步骤。
为了能使纱饼倒筒到空筒管上和管纱更换的加速和自动化,从DE43 24 039A1专利说明得知,纺纱时这些空筒管是由导纱器握持并在纱饼倒圆筒之后自动地放到一运输系统的运载插座上,而空筒管亦可以用此运输系统运送。
按照大家所知的这种落纱工艺,要求带筒管的管纱必须在总长度时从导纱管拔取下来以及空筒管必须放入到导纱管上。由于这种落纱过程是在纺纱罐外面进行,因此要求纺纱罐的结构高度要高于一根空筒管长度的两倍以上,才便于进行筒管交换过程。这样纺纱锭位的结构高度便增高,从而纺纱机的高度也增加。此外为了落纱装置和导纱器的整个长度的行驶路程达到稳定的和精确的直线导向,特别是在导纱管接纳空筒管和满卷管纱置到运载插座方面看,需要费用很高。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一台离心式纺纱机的自动落纱过程。
本发明的落纱,由于载纱筒管本身承担了导纱器的功能,因而比大家所知道的落纱过程更为简化。管纱是在它的圆周表面上进行卷绕,而其里面空腔起到导纱的作用。特别是对离心式纺纱机来说,由于落纱时空筒管自动移入到导纱器上,纺纱锭的结构高度就能大大减少,因为落纱只需要载纱筒管从纺纱罐中提出的高度,该载纱筒管也承担着导纱器的功能。
由于为了在纺纱罐的轴上进行精确的中心导纱起见,在通常的纱线卷装内部具有一很宽的内腔,本发明较有优点的设计是,配置一根起到导纱器管作用的管子,其中心与一根具有常用筒管直径的管子的中心线同心,并固定在该筒管上。
设计成整体的载纱筒管在制造上很简单,例如用一种轻塑料制成筒管状并带有一个作为导纱器管用的中心孔。
为了自动操作,载纱筒管在一端有着一个制动和对中心装置,例如它可以由一个在外圆周上的环行槽组成,其中嵌接一个抓取工具。而纱线的输出口设置在制动和对中心装置的另一端。在安装一台带有载纱筒管的纺纱机时,为了避免根据纱线输出口来进行校正起见,把载纱筒管设计成对称式是有优点的,即管子两端设置有输出口和制动及对中心装置。
为了使纱可靠的和无干扰的卷绕,特别是在所谓的纱管动程上,为了保证纱饼纱层成形起见,这个起到导纱作用的纱输出口的转向边,从载纱筒管的纵向看正位于筒管边缘上。这样可防止纱线可能再次卷绕到筒管边缘,不然可能会对纺纱状态和纱线性能起到不良影响。
如果纱线输出口所在的管口能给予很好的预防磨损以及当磨损或损坏时能方便地掉换,这是有利的。这项要求可以采用金属或陶瓷制的可更换的管口来满足并且能在磨损后方便的更换。
现就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详细的叙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式纺纱装置示意图,其中载纱筒管位于穿引纤维须条用的纱线生头辅助装置上;
图2表示离心式纺纱装置在纺饼开始退绕倒筒到载纱筒管上之前的状况;
图3系一根由双管组成的载纱筒管侧视图;
图4表示一坚固的载纱筒管结构;
图5为一根载纱筒管,其两端装有制动装置和一个纱输出口;
图6为载纱筒管用的一个运载插座。
本发明的离心式纺纱装置1已在图1中作了示意描述。粗纱6通过整体用2表示的牵伸装置,即通过两对牵伸罗拉3和4以及一对输出罗拉5而牵伸成一根须条7并按箭头方向8喂入到一个固定的作为气动纱线生头辅助装置的喷射器9。藉助管道10送入的由控制装置11调控的压缩空气,使须条7进入到导纱筒管12。为了使纱线从输出口14出来(图上未绘出)在导纱筒管内贯穿一通道或孔13。须条7的出现由一个传感器15记录下来,并通过信号线15a传送信号给控制装置11。导纱筒管12由一个整体用16表示的支架来携带。支架16是由一个带有对中心和夹持装置18的臂17组成。该夹持装置包括圆锥形空隙19。需握持的导纱筒管在其内对中心到规定的位置并由一夹持器20握持。夹持器20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在臂17内的滑板21a和21b,它们彼此相对,并各自都有一半圆形开口(图上未绘出)。由控制装置11通过线路23控制的两个滑板21a和21b可以通过两个操纵器22a和22b相互进行如图上双箭头24a和24b所示的靠扰和分开运动。
为了使导纱筒管能被握持,根据上述实施例子,在该筒管的一个末端设有一环行槽25。如若一导纱筒管12被对中心和握持装置18握持,支架16首先在已直立好的空导纱筒管12上下降。支架16的升和降在本文所述实施例子中是通过一只气缸26来推动。为此,支架16的臂17是固定在升降装置26的活塞27上。在控制装置11的控制下,通过相应的管道28a和28b的压缩空气输入和输出,支架16可以按图中双箭头29的方向进行上升和下降。
当对中心和握持装置18同张开的夹持器20下降到一根空导纱筒管12后,夹持器自动以其顶尖在圆锥形空隙19内找中心。之后在控制装置11的调控下,滑板21a和21b通过操纵器22a和22b相对移动,使滑板进入到槽25中,从而导纱筒管可靠地被握靠持。此外孔道13是与圆锥形空隙19的孔口30同心的。在圆锥形空隙19的上方,在臂17上设有一与孔口30同心的锥端31。此锥端是用来同气动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9相联接。纱线生头辅助装置围绕纱线输出口32有一个中心环33,其形状是这样设计的使它在靠放到气流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时能够容纳支架16的锥形端31。直穿过锥端顶部31的孔口30,再与气动纱线生头辅助装置9的出口32和导纱筒管12内的孔道13对中心。这样就能利用气动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将须条7喂入到导纱筒管12的孔道13内。这种布置情况已表示在图1中。
在导纱筒管12的下面,一个空的纺纱罐34正处于纺纱起动位置。纺纱罐由一台电动机35按图上箭头37所示的方向驱动。电动机通过导线36由控制装置11所控制。纺纱罐34的轴68与导纱筒管12的孔道13对准中心。纺纱罐34及其传动装置35是支承在一提升粱38上。提升粱能通过一升降装置39为纺纱过程以及更换纱筒管进行如图上双箭头40所示的上升和下降。上述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一个气缸41.与提升粱38相连接的活塞42由控制装置11对输入到管道43a或43b的压缩空气进行控制而相应地上升和下降。
纺纱开始时,导纱筒管通过升降装置26沿图1中箭头方向44下降到一个位置,直到移至纱输出口14停止在纺纱罐中进行第一个纱圈卷绕的水平面45。纱饼在纺纱罐内是这样成形的,即纺纱罐从所示的位置,藉助升降装置39以箭头46的方向而提升,藉此构成所谓的管纱卷绕。空筒管支架16的臂17在上部位置47和下部位置48之间进行如箭头49所示的往复运动。这种往复运动是通过升降装置26来进行的。也可设想一固定纺纱罐和一个握持装置,既能进行纱层成形又能完成总的动程。这样纱线在管纱升降运程内不接触到整个端面14a,因该端面上升到纱输出口14是呈轻度圆锥形的。此外纱线输出口14作导纱用的转向边73是凸出于端面14a之外。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一个运输装置50,例如一条由上回行段51a和下回行段51b组成的运输带。在运输带的上回行段51a配置有边侧导轨52引导运载支架送入空载纱筒管及运走管纱。图6为对运载支架的结构作了详细描述。
纱饼到载纱筒管12之后,空的纺纱罐即移动到图1所示的起始位置。支架16的臂17进入导纱筒管12的纱输出口14正位于图中所绘的位置54的这个高度。然后整个固定于一个转盘55上的升降装置26转向运输装置50。按箭头56的这种回转运动是用一台电动机57来传动的,电机的小齿轮58驱动转盘55。电动机57是通过导线59从控制装置11获得旋转指令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运输装置50上配备有一个装有满卷载纱筒管的运载插座53和管纱60准备运走。当插座通过信号导线64受到控制装置11的操纵时,它即被一个包括可旋转杠杆62的制动器61使其停止,而杠杆则通过一个控制器63旋转到运输带51a上。制动器保持管纱或载纱筒管的运载插座在图上所示的转移位置65内。
当支架臂17同纺纱罐34出来的管纱到达转移位置65时,它将按箭头方向66向下降,直到臂17抵达用虚线所绘的位置17′以及载纱筒管12′放入运载插座53内为止。然后夹持器20松开,臂17升起以及管纱60可以由固定装置61释放而被运走。一个输送空载纱筒管的运载插座可以停在空的运载插座53之后,这里图中未予绘出。当运载插座53位于转移位置63时即被固定装置61固定住。通过臂17再次下降到位置17′以及夹持器20的关闭,可将空载纱筒管从运输插座53拔出并旋转到纺纱罐的区域。然后在该处通过载纱筒管移近到气动纱线生头辅助装置9,须条即能为一次新的纺纱过程而喂入。
图2表示纱饼将进行倒筒到载纱筒管之前的情况。纺纱罐34已达到其最高位置67。与此同时,导纱筒管12通过其最下端的升降往复位置48,载纱筒管以其纱线输出孔14降落到一个位于纺纱罐内与纺纱罐轴68可同心地旋转的板69上。在此情况下,控制装置11使牵伸装置2停止运转。已纺出的,从纱输出口14向纺纱罐内所形成的纱饼71牵引着的纱线70被夹住,这样纱饼71倒筒到载纱筒管的过程便可直接开始。
如图1所示,当纱饼71完全退绕到导纱筒管上并产生一管纱60后,纺纱罐即下降到图1所示位置。然后和纱60旋转到如前所述的转移位置65。在旋转过程中,须条7亦在气动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上被扯断。
图3是放大了的载纱筒管的一种可能的实施形式。这种载纱筒管112设计成双管。一根带孔道76的薄壁管子75有着通常导纱器管约3mm的直径。它与一根包围着管子75的外管78的轴线同心地设置。筒管78的外径是同通常离心纺纱用的管筒直径一样,例如20mm。管子75例如可用金属材料制造,而外管78可用诸如塑料、纸板或者也用全属制造。外管78和内管75各自在上端和下端藉助一个可封闭外管开孔的盖子进行相互联接。其中上盖79有着一个环圈槽25把载纱筒管握持在支架16中。下盖80的端面80a以微小角度的坡度与内管75的纱输出口14形成锥形。这样牵引出来的纱线不经过筒管的边缘。因此内管75的转向边缘73和它的管口75a也凸出于下筒管盖数毫米。为了使导纱用的内管75可靠地联接到气动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9上,须务9的入口81亦同样凸出于上部平盖79约数毫米。盖和管子可以根据其材料进行相互粘合或焊接。
图4为一根放大的整体结构的载纱筒管212的示意图,筒管例如是塑料制造的。该塑料管82设有一与中心轴线83同心的、作为纱通道的孔84,该通道直径亦相同于众所周知的离心纺纱导纱管的标准直径。导纱管筒212的外径85应能适合所要求的筒管直径,例如16mm和20mm之间。该导纱管筒在其上端也有一个用来对中心和制动的环圈槽25。下端面86设有一与中心轴线83同心的纱线通道84的输出口14。端面86相对于纱线输出口14也带轻微的锥形度,目的是使纱线在管纱动程中不附加的经过载纱筒管的外边缘。
如该载纱筒管的实施例所示,纱线输出口14是管口件87的孔口,管口件是用螺纹88旋入到管体82中,是能更换的。如果这个使纺成的纱出来经过的转向边缘89受到损坏或磨损时,则作为插入物的管口件87可以旋卸下来,换上一个新的管口件。为了更好的保持纱层在塑料筒管的圆周面上,这里图上未绘出,它的圆周表面结构例如可以设计成很浅度的槽纹。
图5示出放大了的导纱筒管312是一根对称的载纱筒管,因为它两端分别具有着位于管口件90及91中的纱线输出口14。两个端面92及93与其各自的管口件形成锥形状。这里纱的两个转向边缘102及103也凸出于端面92及93。载纱筒管312的管体94也是一个坚固的管体。孔道95从管口件90直通过管体到管口件91。在载纱筒管312的两端对着圆周中心各设有一个用来对中心和制动的沟槽25。这种导纱筒管具有的优点是,对于自动化操作不必先进行校正。每个管口件90及91是这样设计的,它连同端面92及93能够配合适应对中心和夹持装置18的相应设计的锥端形的空隙19以及能连接到喂入须条的孔口30。
图6是一个运载插座53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的剖面放大图。在碟形底板96上托起插座元件97。从插入的一根坚固载纱筒管212可看出,筒管的端面86支承在一环形凸缘98上。其中同心孔口99留出空间给管口件87,使它能够不接触到插座元件。一个围绕着凸缘98的环形间隙100用来防止载纱筒管212的外部边缘105同插座元件97相夹住,载纱筒管在其外部圆周上由一插座元件97的支承面101所支承。该插座元件97可以在支承面101的区域内分为圆片状,本文图上未作详细绘出。基于夹持元件97由此产生的灵活性,因而使导纱筒管在支承面101区域内能够方便的取出或放入。

Claims (10)

1. 离心式纺纱装置,在其旋转着的纺纱罐中悬吊有一根导纱管,并在纺纱过程中于纺纱罐和导纱器之间形成一相对运动,此时纱以一层层方式贴绕到纺纱罐内壁,形成纱饼,然后此纱饼紧接着又倒筒到一载纱筒管上,其特征在于,导纱管是由载纱筒管(12,12′;112;212;312)所组成,当纱饼(71)退绕倒筒后,要进行新的一次纺纱过程时,此满卷筒管可与一个未卷装的载纱筒管(12;112;212;312)相交换。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载纱筒管(112)是由一根作为筒管设计的管子(78)和一根作为导纱用的管子(75)组合而成,而导纱管(75)是与筒管(78)的轴线(77)同心地安装并固定于筒管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载纱筒管(212)是设计成一个整体(82),它具有一与中心轴线(83)同心的作为导纱通道的孔(84),并在于:管体(82)的圆周面是管纱的卷绕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载纱筒管(12,12′;112;212)在其一端有一个制动和对中心装置(25)以及另一端有一个纱线输出口(14)。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载纱筒管(312)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制动和对中心装置(25)和一个纱线输出口(14)。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导纱用的纱线转向边(73;89;102;103)在其输出口(14)处是凸出于载纱筒管(12;112;212;312)各自端面(14a;80a;86;92;93)之外。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纱输出口(14)位于一管口件(75a;87;90;91)内,该管口件装入在载纱筒管(112;212;312)中是可以更换的。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管口件(75a;87;90,91)是用耐磨损材料制造。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夹住和握持架(16),用它可以自动夹持一根空的载纱筒管(12;112;212;312),并可通向牵伸装置(2)上的纱线生头辅助装置(9),使须条(7)在纺纱启动时喂入到纺纱罐(34)内以及在纱饼(71)成形后带入到一个位置(54),在该处能使纱饼(71)自动退绕到载纱筒管(12;112;212;312)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离心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在倒筒位置(54)上的辅助措施(69)引导纱饼(71)进入倒筒过程。
CN97123098A 1996-12-06 1997-12-05 离心式纺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4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50598A DE19650598A1 (de) 1996-12-06 1996-12-06 Topfspinnvorrichtung
DE19650598.4 1996-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170A CN1184170A (zh) 1998-06-10
CN1076408C true CN1076408C (zh) 2001-12-19

Family

ID=781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30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408C (zh) 1996-12-06 1997-12-05 离心式纺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916117A (zh)
JP (1) JPH10168681A (zh)
CN (1) CN1076408C (zh)
CH (1) CH692202A5 (zh)
DE (1) DE19650598A1 (zh)
IT (1) IT1295038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4786A1 (de) * 1998-11-27 2000-05-31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wickeln eines gesponnenen Garnkörpers
CH713482A1 (de) * 2017-02-23 2018-08-31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Doffen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und entsprechender Doffer.
CN107601140A (zh) * 2017-09-25 2018-01-19 广州盛原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运送装置、运纱系统及运纱方法
JP6881345B2 (ja) * 2018-02-09 2021-06-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ポット精紡方法およびポット精紡機
JP6977602B2 (ja) * 2018-02-15 2021-12-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ポット精紡方法及びポット精紡機
JP7010104B2 (ja) * 2018-03-23 2022-02-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ポット精紡機
JP7035705B2 (ja) * 2018-03-28 2022-03-1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ポット精紡機
IT201900007320A1 (it) * 2019-05-27 2020-11-27 Maurizio Molteni Macchina spiralatr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5672A (en) * 1993-07-17 1996-05-14 W. Schlafhorst Ag & Co. Transport system in a pot spinn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8343A (en) * 1961-05-30 1963-07-23 Negishi Eizaburo Yarn end controlling device for a centrifugal spinning machine
US3205645A (en) * 1962-12-25 1965-09-14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 Eng Spinning pot of centrifugal spinning machine
CH692667A5 (de) * 1995-06-01 2002-09-13 Schlafhorst & Co W Topfspin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 ihrem Betrieb.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5672A (en) * 1993-07-17 1996-05-14 W. Schlafhorst Ag & Co. Transport system in a pot spinn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170A (zh) 1998-06-10
JPH10168681A (ja) 1998-06-23
US5916117A (en) 1999-06-29
IT1295038B1 (it) 1999-04-27
ITMI972131A1 (it) 1999-03-19
DE19650598A1 (de) 1998-06-10
CH692202A5 (de) 200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8941B (zh) 筒管卷缠机
CN1076408C (zh) 离心式纺纱装置
CN10257465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11891836B (zh) 一种托盘式络筒机及络筒生产方法
CN202148091U (zh) 纱线卷绕机
CN1085869A (zh) 纱头装入纱头连接装置的方法与装置
KR101906498B1 (ko) 수직의 고속 필라멘트 와인딩머신
CN101765556B (zh) 用于转塔式络筒机中自动纱线转移的纱线抓取装置
US5109662A (en) Op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automated removal of yarn remnants from winding tubes by an automated maintenance and servicing device traveling along a textile yarn processing machine
CN202625497U (zh) 横动导纱器、卷绕单元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109523A (zh) 生产股线的方法和装置
JP3262833B2 (ja) ポット精紡機
JP2016194188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リング精紡機と少なくとも1つの巻取り機とから成る複合システムを運転する方法並びに複合システム
CN102574655B (zh) 纱线卷绕装置
JPH10168673A (ja) ポット紡績装置において紡績コップを製作する方法
JP2009502692A (ja) 綾巻きボビンを製造する紡績機の巻き取りステーション
US5613355A (en) Method for rewinding a spinning cake in a pot spinning apparatus
CN202754629U (zh) 自动络纱机的纱线退绕辅助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卷绕装置
CN1643194B (zh) 离心式纺纱装置
CN103305943A (zh) 纺丝卷取设备
CN1069287C (zh) 管纱准备装置
JPH0364533A (ja) 糸処理機械からパッケージアダプタを自動的に取り外す方法並びに装置
JPH0790982B2 (ja) 糸状エレメント保蓄装置
US501072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ackages
US505081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yarn end of pack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