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415B - 悬臂伸出收纳机构 - Google Patents
悬臂伸出收纳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4415B CN107614415B CN201680028369.0A CN201680028369A CN107614415B CN 107614415 B CN107614415 B CN 107614415B CN 201680028369 A CN201680028369 A CN 201680028369A CN 107614415 B CN107614415 B CN 1076144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ntilever
- sunpender
- orbital plane
- fixed pin
- guide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68—Jibs foldable or otherwise adjustable in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B66C23/701—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 B66C23/702—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with a jib extension bo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在悬臂收纳作业时即使悬臂发生弯曲等也能够收纳悬臂。本发明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具备:设置在悬臂(15)的导向辊(31)以及销插座(45)、和设置在基端吊杆(14a)的导向部(32)以及悬臂固定销(43),导向部(32)具有:通过导向辊(31)的转动来将悬臂(15)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的第1轨道面(34s);悬臂(15)沿着基端吊杆(14a)进行移动的第2轨道面(35s);以及从第2轨道面(35s)突出的凸形的第3轨道面(36s)。由于导向辊(31)转动第3轨道面(36s),从而悬臂(15)被进一步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因此即使悬臂(15)产生弯曲等,也能够对悬臂固定销(43)和插入孔(48)之间的位置偏离进行修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臂伸出收纳机构。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悬臂伸出/收纳作业中使用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在基端吊杆(boom)的前端部侧面下方安装的导向部、和在悬臂的大致中央部安装的引导辊组成的机构。并且,公开了一种由在基端吊杆的中央部侧面下方安装的吊杆侧销插座、和在悬臂的前端部安装的悬臂侧固定销组成的机构。
要进行悬臂伸出作业,首先,对悬臂基端部和吊杆前端部进行连结。接着,将吊杆仰起。接着,若使吊杆稍稍伸长,则悬臂侧固定销从吊杆侧销插座脱离。若进一步使吊杆伸长,则引导辊沿着导向部的斜面转动,悬臂从基端吊杆的底面缓慢离开。若引导辊从导向部完全脱离,则悬臂成为从吊杆前端部吊下的状态。最后,通过使张紧杆产生张力从而将悬臂伸出。
悬臂收纳作业按照与悬臂伸出作业相反的顺序进行。若在使悬臂从吊杆前端部吊下的状态下使吊杆收缩,则引导辊沿着导向部转动,悬臂被拉向基端吊杆的底面。进而,若使吊杆收缩,则悬臂侧固定销被插入吊杆侧销插座。从而能够将悬臂固定在吊杆。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机构要求还应用于大型起重机。搭载于大型起重机的悬臂的长度较长,重量较重,因此弯曲大。另外,大型起重机各部件的颤动大。因此,悬臂收纳作业中,即使通过引导辊和导向部将悬臂拉向基端吊杆的底面,因弯曲或颤动的原因也会导致悬臂侧固定销的位置偏离。因此,存在无法将悬臂侧固定销插入吊杆侧销插座,无法收纳悬臂的问题。
另外,近年来,由于轻量化、高刚性化的原因,采用将吊杆底部的剖面形状设置成圆弧状的、所谓圆吊杆的情况较多(例如专利文献2)。圆吊杆与剖面形状为四边形或六边形的吊杆相比,限制转动的力更弱,因此前端吊杆相比于基端吊杆而言更容易转动。该转动也会导致悬臂侧固定销的位置偏离,因此无法将悬臂侧固定销插入吊杆侧销插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4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352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悬臂收纳作业时即使悬臂产生弯曲等,也能够收纳悬臂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第1发明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用于相对于可伸缩的吊杆伸出/收纳悬臂,其中,具有:设置在所述悬臂或者所述吊杆中的一方的导向辊;设置在所述吊杆或者所述悬臂的另一方并对所述导向辊进行引导的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吊杆或者所述悬臂中的一方的悬臂固定销;以及设置在所述悬臂或者所述吊杆中的另一方具有可插入所述悬臂固定销的插入孔的销插座,所述导向部具有供所述导向辊转动的第1轨道面、第2轨道面、以及第3轨道面,所述第1轨道面是随着所述吊杆的收缩,通过所述导向辊的转动以所述吊杆的前端侧为旋转中心将所述悬臂的前端侧拖向所述吊杆的底面的形状,所述第2轨道面是从所述第1轨道面延伸,且随着所述吊杆的收缩,通过所述导向辊的转动,从而所述悬臂在被拖向所述吊杆的底面的状态下沿着该吊杆移动的平坦形状,所述第3轨道面是以当所述导向辊在所述第3轨道面上转动时所述悬臂被拖向所述吊杆的底面的方式,在所述第1轨道面和所述第2轨道面的边界位置或者所述第2轨道面的中间位置向所述吊杆侧突出的凸形,所述悬臂固定销的前端部形成为锥状,所述第3轨道面的位置是随着所述吊杆的收缩,在所述悬臂固定销的所述前端部的顶点在所述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通过的前后,供所述导向辊通过的位置。
第2发明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悬臂固定销的前端部形成锥状,上述第3轨道面的位置是随着上述吊杆的收缩,在上述悬臂固定销前端部的顶点在上述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通过的前后,供上述导向辊通过的位置。
第3发明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第3轨道面是载置在上述第2轨道面的修正板的表面。
第4发明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2或第3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比上述悬臂固定销的外部尺寸大,上述插入孔的后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与上述悬臂固定销的外部尺寸大致相同。
发明效果
根据第1发明,在悬臂收纳作业中,由于导向辊在第3轨道面上转动,使得悬臂被进一步拖向基端吊杆的底面,因此即使悬臂产生弯曲等,也能够对悬臂固定销与插入孔之间的位置偏离进行修正。因此,能够将悬臂固定销插入插入孔,能够收纳悬臂。
根据第2发明,在悬臂固定销前端部的顶点在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通过之后,将悬臂的拖曳程度返回至通常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悬臂固定销与销插座发生干扰,产生过大的负载。
根据第3发明,由于只要将修正板载置于第2轨道面即可,因此制造容易。
根据第4发明,由于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比悬臂固定销的外部尺寸大,因此能够吸收悬臂固定销与插入孔之间的位置偏离,将悬臂固定销插入插入孔。另外,由于插入孔的后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与悬臂固定销的外部尺寸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在将悬臂固定销完全插入插入孔的状态下,对悬臂固定销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收纳了悬臂15的状态下的移动式起重机C的侧视图。
图2是将悬臂15配置于吊杆14的下抱位置的状态下的悬臂15以及吊杆14的左侧视图。
图3是将悬臂15配置在吊杆14的下抱位置的状态下的悬臂15以及吊杆14的右侧视图。
图4是将悬臂15配置在吊杆14的下抱位置的状态下的悬臂15以及吊杆14的俯视图。
图5是导向部件30的侧视图。
图6是第1悬臂支撑部件40的立体图。
图7是第2悬臂支撑部件50的立体图。
图8是将悬臂15伸出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悬臂收纳作业的各阶段的悬臂15以及吊杆14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悬臂收纳作业的各阶段的导向部件30、第1悬臂支撑部件40以及第2悬臂支撑部件50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应用于例如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C。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C,还能应用于各种起重机。
(移动式起重机)
首先,对移动式起重机C的基本构造进行说明。
图1中的符号11是行驶车体,具备用于行驶的车轮。在行驶车体11搭载旋转台12,通过旋转马达能够在水平面内进行360°旋转。在转动台12设置驾驶室13。
在转动台12可自由起落地设置吊杆(boom)14。吊杆14的基端部通过销而被枢支在转动台12。在吊杆14与转动台12之间安装起落缸。若使该起落缸伸长,则吊杆14仰起,若使起落缸收缩,则吊杆14落下。
吊杆14是构成伸缩式(telescopic)的多段式吊杆,由基端吊杆14a、中间吊杆、以及前端吊杆14b组成。吊杆14通过伸缩缸而进行伸缩动作。另外,吊杆14的段数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置为没有中间吊杆的二段式,也可以设置为具备多个中间吊杆的四段以上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吊杆14,是将底部的剖面形状设置成圆弧状的所谓圆吊杆。因此,前端吊杆14b具有容易相对于基端吊杆14a绕中心轴旋转的性质。另外,剖面形状也可以采用四边形或六边形的吊杆。
从吊杆14(前端吊杆14b)的前端部14c吊下具备未图示的吊钩的钢缆,该钢缆沿着吊杆14被导向转动台12并被卷扬机卷绕。卷扬机通过升降电动机的驱动而正反转动,对钢缆进行卷绕、伸出,从而能够进行吊钩的升降。
通过对转动台12的旋转、吊杆14的起落、伸缩、吊钩的升降进行组合,从而可实现在立体空间内的起货卸货。
另外,移动式起重机C具备悬臂15。悬臂15整体为细长的棒状部件,其基端部15a成为两岔形状。在得到比使吊杆14完全伸长的吊杆长度下的起重/作业半径大的起重/作业半径的情况下,采用悬臂15。不使用时,悬臂15沿着吊杆14的侧面被收纳(参照图1)。使用时,对悬臂15的基端部15a和吊杆14的前端部14c进行连结,使悬臂15向吊杆14的前方伸出(参照图8)。
(悬臂连结构造)
接着,对悬臂连结构造进行说明。
图2、图3以及图4,是将悬臂15配置在沿着基端吊杆14a的底面的下抱位置的状态的左视图、右视图以及俯视图。如后述,在悬臂伸出/收纳作业中,在将悬臂15配置在下抱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吊杆前端部14c和悬臂基端部15a之间的连结/解除。
如图4所示,在将悬臂15配置在下抱位置的状态下,成为悬臂基端部15a位于吊杆前端部14c,悬臂15的前端部位于吊杆14的侧方的偏置配置。另外,悬臂15的前端部相对于吊杆14位于驾驶室13的相反侧。以下,在偏置配置中,将悬臂15的前端部所在的一侧称作左侧,将其相反侧(驾驶室13侧)称作右侧。其中,左右也可以设置成相反的实施方式。
在吊杆前端部14c设置向其两侧方水平张开的悬臂连结轴21、21。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两岔形状的悬臂基端部15a的各端部设置悬臂基端卡合部22、22。
悬臂基端卡合部22形成U字形状,可嵌入悬臂连结轴21。另外,在悬臂基端卡合部22的前端部形成插入孔。在悬臂基端卡合部22嵌入悬臂连结轴21,在插入孔插入销23,从而固定悬臂连结轴21。这样,便能够将悬臂基端卡合部22与悬臂连结轴21连结起来。
(悬臂伸出收纳机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是一种用于在上述的各种移动式起重机C中相对于吊杆14伸出/收纳悬臂15的机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由导向部件30、第1悬臂支撑部件40、第2悬臂支撑部件50组成。导向部件30设置在吊杆14的右侧。第1悬臂支撑部件40以及第2悬臂支撑部件50设置在吊杆14的左侧。以下,对各部件依次进行说明。
(导向部件30)
导向部件30,是一种用于在悬臂伸出/收纳作业中,伴随吊杆14的伸缩,对悬臂15的姿势进行引导的部件。如图5所示,导向部件30,由导向辊31、和对导向辊31进行引导的导向部32组成。
在悬臂15的基端部侧面,设置向底面侧突出的臂部33。导向辊31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臂部33的前端部。另外,在图5中,悬臂15配置成使其底面朝向基端吊杆14a的状态。
导向部32在基端吊杆14a的前端部侧面设置成向底面侧突出的状态。导向部32,具有:第1轨道部件34、第2轨道部件35、以及修正板36。图5中的点划线表示构成导向部32的侧壁37。侧壁37,具有不但对第1轨道部件34以及第2轨道部件35进行支撑,而且对导向辊31的横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活动进行限制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侧壁37仅外形用点划线示出。
将第1轨道部件34的表面称作第1轨道面34s,将第2轨道部件35的表面称作第2轨道面35s,将修正板36的表面称作第3轨道面36s。导向辊31,在这些轨道面34s、35s、36s上进行转动,从而对悬臂15进行引导。
第1轨道面34s具有从吊杆14的前端向基端从吊杆14的底面朝向上表面的倾斜。因此,如后所述,在悬臂伸出作业中,随着吊杆14的伸长,导向辊31在第1轨道面34s上转动,从而悬臂15从基端吊杆14a的底面分离。另外,在悬臂收纳作业中,伴随吊杆14的收缩,导向辊31在第1轨道面34s上转动,从而悬臂15被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
第2轨道面35s与吊杆14的中心轴平行,且与第1轨道面34s的基端侧端部连接。因此,如后所述,在悬臂伸出/收纳作业中,随着吊杆14的伸缩,导向辊31在第2轨道面35s上转动,从而悬臂15在被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的状态下,沿着基端吊杆14a移动。
第3轨道面36s是从第2轨道面35s突出的凸形。因此,如后所述,在悬臂伸出/收纳作业中,随着吊杆14的伸缩,导向辊31在第3轨道面36s转动,从而悬臂15被进一步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
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其构成为在第2轨道面35s载置了修正板36,但也可以取而代之,通过冲压加工使第2轨道部件35弯曲,与第2轨道面35s一起形成第3轨道面36s。但是,采用修正板36的情况下,由于只是在第2轨道面35s载置修正板36,因此容易制造。另外,与冲压加工的情况相比,强度变得更高。
本实施方式中,在悬臂15设置导向辊31,在基端吊杆14a设置导向部32,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在基端吊杆14a设置导向辊31,在悬臂15设置导向部32。
(第1悬臂支撑部件40)
第1悬臂支撑部件40,是用于对收纳状态的悬臂15进行支撑的部件。另外,第1悬臂支撑部件40,具有使悬臂15在沿着吊杆14的侧面的收纳位置和下抱位置之间转动的功能。
如图6所示,在基端吊杆14a的大约中央处,在底部侧面对托架41(bracket)进行轴支撑。并且,在基端吊杆14a的上部侧面和托架41之间设置液压缸42。通过液压缸42的伸缩,托架41相对于基端吊杆14a进行转动。
在托架41设置悬臂固定销43。悬臂固定销43为圆柱形,其前端部形成圆锥状。悬臂固定销43,与吊杆14的中心轴平行,其前端部朝向吊杆14的前端配置。另外,也可以将悬臂固定销43与悬臂15的中心轴平行配置。
在托架41,除了设置悬臂固定销43之外,还设置两根第1副销44、44。第1副销44,是比悬臂固定销43直径小的短尺寸圆柱形,其前端部形成为圆锥状。第1副销44与吊杆14的中心轴平行,其前端部朝向吊杆14的前端配置。另外,也可以将第1副销44与悬臂15的中心轴平行配置。
在悬臂15的大约中央,在底面设置销插座45。另外,在图6中,悬臂15被设置成使其底面朝向基端吊杆14a的状态。销插座45具有前端肋拱46以及后端肋拱47。在前端肋拱46形成前端插入孔48,在后端肋拱47形成后端插入孔49。可在这些前端插入孔48以及后端插入孔49插入悬臂固定销43。前端插入孔48以及后端插入孔49,在悬臂15被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的状态下,被配置为使其中心轴与吊杆14的中心轴平行。另外,在前端肋拱46形成可插入第1副销44的第1副插入孔46h。另外,也可以将前端插入孔48以及后端插入孔49配置成使其中心轴与悬臂15的中心轴平行。
另外,前端插入孔48以及后端插入孔49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插入孔”。前端插入孔48构成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后端插入孔49构成插入孔的后端开口部。在此,在悬臂收纳作业中,将先插入悬臂固定销43的一方称作“前端”,将后插入悬臂固定销43的一方称作“后端”。
前端插入孔48是纵长孔。更详细而言,前端插入孔48是在将悬臂15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的状态下,沿着吊杆14的纵向(从底面朝向上表面的方向)的纵长孔。若悬臂15因重量原因导致弯曲,则销插座45相对于悬臂固定销43下降。另外,悬臂固定销43以及销插座45被配置在基端吊杆14a的侧方。因此,若因悬臂15的重量等原因导致前端吊杆14b相对于基端吊杆14a旋转,则销插座45相对于悬臂固定销43下降。关键是,因悬臂15的弯曲等因素会导致悬臂固定销43与销插座45在纵向方向产生位置偏离。前端插入孔48是沿着该偏离方向的长孔。
另一方面,后端插入孔49是圆孔,其内径与悬臂固定销43的外径大致相同。在此,关于“大致相同”,除了包含后端插入孔49的内径与悬臂固定销43的外径相同的情况之外,还包含后端插入孔49的内径比悬臂固定销43的外径大些许的情况。另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内部尺寸”包含内径,“外部尺寸”包含外径。
代替使前端插入孔48形成纵长孔,也可以保持圆孔而使内径比悬臂固定销43的外径大。关键是,只要即使悬臂固定销43的中心轴从前端插入孔48的中心轴偏离的情况下,也存在将悬臂固定销43插入前端插入孔48的容限即可。
悬臂固定销43不限定于圆柱形,也可以是棱柱形。该情况下,悬臂固定销43的前端部也可以形成角锥状。另外,也可以将前端插入孔48以及后端插入孔49设置为角孔。只要使前端插入孔48的内部尺寸比悬臂固定销43的外部尺寸大,且后端插入孔49的内部尺寸与悬臂固定销43的外部尺寸大约相同即可。
上述构成中,悬臂固定销43的插入孔由前端插入孔48以及后端插入孔49组成,也可以取而代之,由一个插入孔构成。该情况下,只要使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比悬臂固定销43的外部尺寸大,使后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与悬臂固定销43的外部尺寸大约相同即可。只要是前端开口部和后端开口部之间连续连接的构成即可。在此,插入孔的两端的开口部中、将悬臂收纳作业中插入悬臂固定销43的一方作为“前端开口部”,将悬臂固定销43的前端突出的一方作为“后端开口部”。
本实施方式中,将悬臂固定销43设置在基端吊杆14a,将销插座45设置在悬臂15,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将悬臂固定销43设置在悬臂15,将销插座45设置在基端吊杆14a。
(第2悬臂支撑部件50)
第2悬臂支撑部件50,是一种用于对收纳状态下的悬臂15进行支撑的部件。如图7所示,在基端吊杆14a的基端部,在底面侧部设置臂部51。在臂部51的前端部设置第2副销52。第2副销52是直径小、短尺寸的圆柱形,其前端部形成圆锥状。第2副销52,与吊杆14的中心轴平行,被配置为其前端部朝向吊杆14的前端。
在悬臂15的前端部的底面设置第2销插座53。另外,在图7中,悬臂15被配置为使其底面朝向基端吊杆14a的状态。第2销插座53具有肋拱54。在肋拱54形成可插入第2副销52的第2副插入孔54h。
(悬臂收纳作业)
接着,对悬臂收纳作业进行说明。
(1)如图8所示,在悬臂15伸出的状态下,悬臂15相对于吊杆14几乎处于一条直线状。
(2)在悬臂15搭载倾斜缸15c。倾斜缸15c的杆与张力杆15b连结。使倾斜缸15c收缩,缓和张力杆15b的张力。这样,如图9(I)所示,悬臂15便以悬臂连结轴21为中心向前方旋转,成为从吊杆前端部14c吊下的状态。
(3)在图9(I)所示的工序中,使吊杆14仰起,将起落角度调整为合适的角度,使吊杆14稍稍伸长。若从该状态起使吊杆14收缩,则导向辊31被引导至导向部32,从而悬臂15被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图9(II))。若进一步使吊杆14收缩,则悬臂15沿着基端吊杆14a移动,连结第1悬臂支撑部件40以及第2悬臂支撑部件50(图9(III))。
(4)接着,使吊杆14倒伏。接着,从悬臂基端卡合部22的插入孔拔出销23,解除悬臂基端卡合部22与悬臂连结轴21之间的连结(参照图2以及图3)。于是,悬臂15便成为被第1悬臂支撑部件40和第2悬臂支撑部件50支撑的状态。
(5)最后,通过使第1悬臂支撑部件40的液压缸42收缩,从而使悬臂15从下抱位置转动至收纳位置。这样,如图1所示,悬臂15便沿着吊杆14的侧面被收纳。
接着,基于图10,关注于导向部件30、第1悬臂支撑部件40、第2悬臂支撑部件50,对上述悬臂收纳作业中的工序(3)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10中的I、II、III,表示各阶段的导向辊31、销插座45、以及第2销插座53的位置。并且,图10中的点划线表示导向辊31、销插座45、以及第2销插座53的轨道。图10的I、II、III的各阶段与图9的I、II、III的各阶段对应。
图10中,I表示当导向辊31被导入导向部32时的、导向辊31相对于导向部32的位置、销插座45相对于悬臂固定销43的位置、以及第2销插座53相对于第2副销52的位置。若从该状态起使吊杆14收缩,则随之导向辊31在第1轨道面34s上进行转动。这样,悬臂15便被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
如前所述,搭载于大型起重机的悬臂15由于尺寸长,重量大,因此弯曲大。并且,大型起重机的各部的颤动大。进而,圆吊杆的前端吊杆14b相对于基端吊杆14a容易旋转。因此,即使通过导向辊31和导向部32将悬臂15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悬臂固定销43和插入孔48、49之间的位置也会产生偏离。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导向部32设置第3轨道面36s。
图10中,II表示导向辊31到达第3轨道面36s的顶部时的、导向辊31相对于导向32的位置、销插座45相对于悬臂固定销43的位置、以及第2销插座53相对于第2副销52的位置。第3轨道面36s,是从第2轨道面35s突出的凸形。因此,导向辊31、销插座45、以及第2销插座53的轨道成为抛物线形。
通过导向辊31在第3轨道面36s上转动,从而悬臂15被进一步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即,导向辊31位于第3轨道面36s的情况下的悬臂15的拖曳程度,比导向辊31位于第2轨道面35s的情况下大。这样,即使悬臂15产生弯曲等,也能够对悬臂固定销43与插入孔48、49之间的位置偏离进行修正。因此,能够将悬臂固定销43插入插入孔48、49中。
在此,随着吊杆14的收缩,在悬臂固定销43前端部的顶点通过前端插入孔48的前后,导向辊31通过第3轨道面36s。换言之,第3轨道面36s配置在满足上述条件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3轨道面36s配置在第1轨道面34s与第2轨道面35s之间,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则也可以将第3轨道面36s设置在第2轨道面35s的中间位置。
在悬臂固定销43前端部的顶点刚刚到达前端插入孔48之前,提起销插座45,修正悬臂固定销43与前端插入孔48之间的位置偏离。因此,悬臂固定销43与前端肋拱46之间不会发生干扰,能够将悬臂固定销43插入前端插入孔48。
另外,前端插入孔48是纵长孔。由此也能够吸收悬臂固定销43与前端插入孔48之间的位置偏离。因此,悬臂固定销43与前端肋拱46不会发生干扰,能够将悬臂固定销43插入前端插入孔48。
若进一步使吊杆14收缩,则随之导向辊31在第2轨道面上转动。这样,在悬臂15被拖向基端吊杆14a的底面的状态下,沿着基端吊杆14a移动。此时,悬臂15的拖曳程度,在悬臂15没有弯曲等的情况下,被设置为使悬臂固定销43的中心轴与插入孔48、49的中心大约一致。
这样,在悬臂固定销43前端部的顶点刚刚通过前端插入孔48之后,悬臂15的拖曳程度返回通常的状态。因此,不论悬臂15的弯曲量的大小如何,都能够调整悬臂固定销43和插入孔48、49之间的位置。另外,即使悬臂固定销43与销插座45发生干扰,也能够防止承载过大的负荷。
随着吊杆14的收缩,首先悬臂固定销43的前端部通过前端插入孔48。这样,销插座45被粗略定位。接着,将悬臂固定销43插入后端插入孔49。后端插入孔49的内径与悬臂固定销43的外径大致相同。因此,在悬臂固定销43被完全插入后端插入孔49的状态下,能够对悬臂固定销43进行定位。另外,能够相对于销插座45固定悬臂固定销43。
若进一步使吊杆14收缩,则第1副销44被插入第1副插入孔46h。接着,第2副销52被插入第2副插入孔54h。这样,按照悬臂固定销43、第1副销44、第2副销52的顺序,将其插入各自的插入孔。在图10中,III表示悬臂固定销43、第1副销44、以及第2副销52被完全插入各自的插入孔时的位置。通过以上步骤,从而连结第1悬臂支撑部件40以及第2悬臂支撑部件50。
(悬臂伸出作业)
悬臂伸出作业按照与悬臂收纳作业相反的步骤进行。在悬臂伸出作业中,将悬臂15配置在下抱位置来对悬臂基端卡合部22与悬臂连结轴21进行连结之后,使吊杆14仰起,将起落角度调整为合适的角度(图9(III))。
接着,若使吊杆14伸长,则随之按照第2副销52、第1副销44、悬臂固定销43的顺序,将其从各自的插入孔中拔出。这样,便能解除第1悬臂支撑部件40以及第2悬臂支撑部件50的连结(图9(II))。若进一步使吊杆14伸长,则导向辊31在第1轨道面34s上转动,悬臂15从基端吊杆14a的底面缓慢离开(图9(I))。
之后,若使倾斜缸15c伸长,则能够使张力杆15b产生张力,能够以悬臂连结轴21为中心将悬臂15向前方伸出(参照图8)。
符号说明
14吊杆;14a基端吊杆;15悬臂;30导向部件;31导向辊;32导向部;34s第1轨道面;35s第2轨道面;36s第3轨道面;40第1悬臂支撑部件;43悬臂固定销;45销插座;48前端插入孔;49后端插入孔;50第2悬臂支撑部件。
Claims (3)
1.一种悬臂伸出收纳机构,用于相对于可伸缩的吊杆伸出/收纳悬臂,其中,具有:
设置在所述悬臂或者所述吊杆中的一方的导向辊;
设置在所述吊杆或者所述悬臂的另一方并对所述导向辊进行引导的导向部;
设置在所述吊杆或者所述悬臂中的一方的悬臂固定销;以及
设置在所述悬臂或者所述吊杆中的另一方具有可插入所述悬臂固定销的插入孔的销插座,
所述导向部具有供所述导向辊在第1轨道面、第2轨道面、以及第3轨道面上转动,
所述第1轨道面是随着所述吊杆的收缩,通过所述导向辊的转动以所述吊杆的前端侧为旋转中心将所述悬臂的前端侧拖向所述吊杆的底面的形状,
所述第2轨道面是从所述第1轨道面延伸,且随着所述吊杆的收缩,通过所述导向辊的转动,从而所述悬臂在被拖向所述吊杆的底面的状态下沿着该吊杆移动的平坦形状,
所述第3轨道面是以当所述导向辊在所述第3轨道面上转动时所述悬臂被拖向所述吊杆的底面的方式,在所述第1轨道面和所述第2轨道面的边界位置或者所述第2轨道面的中间位置向所述吊杆侧突出的凸形,
所述悬臂固定销的前端部形成为锥状,
所述第3轨道面的位置是随着所述吊杆的收缩,在所述悬臂固定销的所述前端部的顶点在所述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通过的前后,供所述导向辊通过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其中,
所述第3轨道面是载置在所述第2轨道面的修正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伸出收纳机构,其中,
所述插入孔的前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比所述悬臂固定销的外部尺寸大,
所述插入孔的后端开口部的内部尺寸与所述悬臂固定销的外部尺寸大致相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15020A JP6569311B2 (ja) | 2015-06-05 | 2015-06-05 | ジブ張出格納機構 |
JP2015-115020 | 2015-06-05 | ||
PCT/JP2016/000478 WO2016194266A1 (ja) | 2015-06-05 | 2016-02-01 | ジブ張出格納機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4415A CN107614415A (zh) | 2018-01-19 |
CN107614415B true CN107614415B (zh) | 2019-06-28 |
Family
ID=5744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28369.0A Active CN107614415B (zh) | 2015-06-05 | 2016-02-01 | 悬臂伸出收纳机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87143B2 (zh) |
EP (1) | EP3305711B1 (zh) |
JP (1) | JP6569311B2 (zh) |
CN (1) | CN107614415B (zh) |
WO (1) | WO20161942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89966B2 (en) * | 2017-03-02 | 2020-03-17 |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 Jib coupling system for jib stowage |
JP7375379B2 (ja) * | 2019-08-29 | 2023-11-08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補助シーブ装置 |
CN113582051B (zh) * | 2021-06-18 | 2023-03-03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起重机副臂的操作方法及起重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31270U (zh) * | 1974-08-30 | 1976-03-06 | ||
CN1121041A (zh) * | 1994-09-27 | 1996-04-24 | 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 | 用于多段伸缩臂结构的承载导套系统 |
JP2000044173A (ja) * | 1998-07-29 | 2000-02-15 | Tadano Ltd |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ジブ張出・格納装置 |
CN101119921A (zh) * | 2005-02-23 | 2008-02-06 | 蓬塞有限公司 | 采伐起重机 |
CN102137809A (zh) * | 2008-08-29 | 2011-07-27 | 株式会社多田野 | 带有挺杆的起重机车的挺杆收纳装置 |
CN203021220U (zh) * | 2012-12-26 | 2013-06-26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副臂回收装置和起重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30376A (en) * | 1973-02-16 | 1974-08-20 | Harnischfeger Corp | Telescopic jib and bearing means therefor |
US4222492A (en) * | 1978-01-05 | 1980-09-16 | Burro-Badger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extending a boom assembly |
US4595108A (en) * | 1982-01-26 | 1986-06-17 |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 Method for stretching and folding extension jib in wheeled type crane |
US4658972A (en) * | 1982-01-26 | 1987-04-21 |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 Method for stretching and folding extension jib in wheeled type crane |
US4483447A (en) * | 1982-05-26 | 1984-11-20 | Kidde, Inc. | Safety mounting for side stowable boom extension or jib |
JPH0432397Y2 (zh) | 1986-09-02 | 1992-08-04 | ||
JPH0726312Y2 (ja) * | 1989-01-27 | 1995-06-14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ホイール式クレーンのジブ格納装置 |
US4953724A (en) * | 1989-06-29 | 1990-09-04 |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 Jib stretching and folding device |
JPH0439296A (ja) * | 1990-05-30 | 1992-02-10 | Kobe Steel Ltd | クレーンのジブ張出し、格納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
US5193698A (en) * | 1990-09-13 | 1993-03-16 |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 Jib stretching and folding device for use in a crane |
JP2010235250A (ja) | 2009-03-31 | 2010-10-21 | Tadano Ltd | 伸縮ブームの構造及びクレーン |
-
2015
- 2015-06-05 JP JP2015115020A patent/JP656931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2-01 US US15/570,773 patent/US1028714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2-01 EP EP16802714.2A patent/EP3305711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2-01 CN CN201680028369.0A patent/CN107614415B/zh active Active
- 2016-02-01 WO PCT/JP2016/000478 patent/WO20161942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31270U (zh) * | 1974-08-30 | 1976-03-06 | ||
CN1121041A (zh) * | 1994-09-27 | 1996-04-24 | 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 | 用于多段伸缩臂结构的承载导套系统 |
JP2000044173A (ja) * | 1998-07-29 | 2000-02-15 | Tadano Ltd |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ジブ張出・格納装置 |
CN101119921A (zh) * | 2005-02-23 | 2008-02-06 | 蓬塞有限公司 | 采伐起重机 |
CN102137809A (zh) * | 2008-08-29 | 2011-07-27 | 株式会社多田野 | 带有挺杆的起重机车的挺杆收纳装置 |
CN203021220U (zh) * | 2012-12-26 | 2013-06-26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副臂回收装置和起重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05711A4 (en) | 2019-01-09 |
EP3305711B1 (en) | 2023-04-12 |
CN107614415A (zh) | 2018-01-19 |
US20180118526A1 (en) | 2018-05-03 |
WO2016194266A1 (ja) | 2016-12-08 |
JP2017001776A (ja) | 2017-01-05 |
US10287143B2 (en) | 2019-05-14 |
JP6569311B2 (ja) | 2019-09-04 |
EP3305711A1 (en) | 2018-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14415B (zh) | 悬臂伸出收纳机构 | |
CN108290724B (zh) | 移动式起重机和相对其主悬臂弯折主悬臂延长部的方法 | |
US11247878B2 (en) | Operating method of a wind power jib of a crane and crane | |
CN106660762B (zh) | 移动式起重机 | |
JP5907080B2 (ja) | クレーンのガントリ | |
CN101955134A (zh) | 建设机械的构台 | |
CN107614416B (zh) | 吊臂伸出收纳机构 | |
DE102018107565A1 (de) | Verfahren zum anheben eines anhebbaren und absenkbaren elements und kran | |
JP2021533051A (ja) | 伸縮式クレーンの後部固定ライン用の支持体 | |
CN107428517B (zh) | 挺杆连结结构 | |
CN104176658B (zh) | 伸缩吊臂 | |
CN107428516B (zh) | 悬臂连接结构 | |
JP5454308B2 (ja) | クレーン | |
JP6579175B2 (ja) | クレーンおよびクレーンのウエイト用ガイラインの格納方法、クレーンのウエイト用ガイラインの輸送方法 | |
CN104340882A (zh) | 折叠臂架和起重机 | |
JP2019002161A (ja) | 杭打機のリーダ及びバックステーの立設方法 | |
US11999599B2 (en) | Backstop position changing device for crane | |
CN109689560A (zh) | 起重机 | |
CN106715316B (zh) | 起重机 | |
US20220250880A1 (en) | Crane | |
KR100822286B1 (ko) | 고소작업차의 신축식 다단붐 | |
KR200318672Y1 (ko) | 트레일러의 중장비 적재용 경사판 | |
KR20040084042A (ko) | 트레일러의 중장비 적재용 경사판 | |
JP2008308254A (ja) | ガレージジャッキ | |
JP2022190554A (ja) | バックストッ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