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331A - 车辆刮水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刮水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4331A
CN107614331A CN201680029972.0A CN201680029972A CN107614331A CN 107614331 A CN107614331 A CN 107614331A CN 201680029972 A CN201680029972 A CN 201680029972A CN 107614331 A CN107614331 A CN 107614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rod
wiper blade
wiper
driving
driving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99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4331B (zh
Inventor
杉本典弘
伊藤靖英
冈田真
冈田真一
根木崇文
加藤敦
柴田弘平
青山知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m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257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039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257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039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002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2376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mo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652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203906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614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16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 B60S1/18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 B60S1/24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by rotary cranks
    • B60S1/245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by rotary cranks with particular rod 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motor driven axle and the wiper arm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16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 B60S1/18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02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wiping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02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wiping patterns
    • B60S1/3409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wiping patterns the wiper arms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articulate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88Means for mounting wiper arms onto the vehicle
    • B60S1/3493Means for mounting the wiper shaft in the wiper 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1/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 F16H21/1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all movement being in, or parallel to, a single plane
    • F16H21/16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links or levers, with or without slides all movement being in, or parallel to, a single plane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 F16H21/18Crank gearings; Eccentric g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刮水器装置,包括第一刮水臂、第一驱动源、摆动机构、第二驱动源、伸缩机构以及控制部。用于刮拭车辆的刮拭面的第一刮水片连结到第一刮水臂的顶端部。第一驱动源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车身。摆动机构利用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使第一刮水臂往复摆动。第二驱动源以与第一驱动源分开的方式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车身。伸缩机构利用第二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使第一刮水臂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控制部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及第二驱动源,以使得进行与基于摆动机构的第一刮水臂的摆动动作对应的基于伸缩机构的第一刮水臂的伸缩动作。

Description

车辆刮水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刮水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装备于汽车等车辆上的车辆刮水器装置,有如下车辆刮水器装置:其除了以一点作为轴使刮水臂及刮水片转动之外,还具备四节联杆机构,从而将前挡风玻璃(刮拭面)的刮拭范围形成为与单纯的扇形不同的期望的范围(如实质上扩大的范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当利用驱动源的驱动力使在前挡风玻璃的下端侧(地面侧)能转动地支承于车身的主杆(驱动杆)往复转动时,通过该主杆(驱动杆)的驱动力,包括臂头部在内的其它杆从动地转动,从而能对比单纯的扇形靠近前挡风玻璃中的上方角的部位进行刮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7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使用如上述的四节联杆机构的车辆刮水器装置中,能扩大的刮拭范围成为利用各杆唯一设定的范围,不能可变地扩大刮拭范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使刮拭范围可变地扩大的车辆刮水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包括第一刮水臂、第一驱动源、摆动机构、第二驱动源、伸缩机构以及控制部。用于刮拭车辆的刮拭面的第一刮水片连结到所述第一刮水臂的顶端部。所述第一驱动源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于固定车身。所述摆动机构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使所述第一刮水臂往复摆动。所述第二驱动源以与所述第一驱动源分开的方式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所述车身。所述伸缩机构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使所述第一刮水臂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所述控制部驱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源及所述第二驱动源,以使得进行与基于所述摆动机构的所述第一刮水臂的摆动动作对应的基于所述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刮水臂的伸缩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2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2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2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2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2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设置于图2的车辆刮水器装置上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9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9的盖部件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9的盖部件的突起的俯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其它例子中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具备其它例中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16是具备其它例中的车辆刮水器装置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13对具备车辆刮水器装置的车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作为车辆的刮拭面的前挡风玻璃1的下方(地面方向)配设有车辆刮水器装置2。此外,前挡风玻璃1在其边缘具有着色为黑色的黑色陶瓷区域1a(图1中网纹部位)。
如图2、图4~图8所示,车辆刮水器装置2具备:板状的中央框架3;一对管子框架4、5,其以从中央框架3向车宽方向两侧延伸的方式将一端部固定于中央框架3上;以及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件6、7,其固定于各管子框架4、5的另一端部。并且,通过设置于中央框架3上的支承部3a被车辆支承,并且形成于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件6、7上的固定部6a、7a紧固于车辆上,从而车辆刮水器装置2固定于车辆(其车身)上。
另外,车辆刮水器装置2具备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车身上的作为第一驱动源的第一电动机11、和作为第二驱动源的第二电动机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通过中央框架3间接地固定于车身上。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固定于中央框架3的背面(车辆的内部侧的面)。
第一电动机11的旋转轴11a贯通中央框架3从中央框架3的表面(车辆的外部侧的面)突出,在该旋转轴11a的顶端部固定有第一驱动曲柄臂13。另外,第二电动机12的旋转轴12a贯通中央框架3从中央框架3的表面(车辆的外部侧的面)突出,在该旋转轴12a的顶端部固定有第二驱动曲柄臂14。在此,第二电动机12是以旋转轴12a能以小于一圈的转动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规定的转动角度)正反旋转的方式被控制并且其旋转速度也被控制的直流电动机。另外,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分别在内部具有磁传感器(磁阻元件等),该磁传感器例如对固定于与旋转轴11a、12a一体旋转的蜗轮上的传感器磁石的磁力进行传感,从而能将与旋转轴11a、12a的旋转位置(转动角度)对应的旋转位置信号输出。
另外,在第一支承部件6上支承有驾驶座侧枢轴15,且驾驶座侧枢轴15能旋转,在该驾驶座侧枢轴15的基端部(图2中的纸面里侧的端部)固定有驾驶座侧摆动杆16,在该驾驶座侧枢轴15的顶端部(图2中的纸面外侧的端部)固定有驾驶座侧的第二刮水臂17(其臂头部)。如图1所示,在第二刮水臂17的顶端部连结有第二刮水片18,第二刮水片18用于对前挡风玻璃1的驾驶座侧进行刮拭。
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曲柄臂13的顶端部和所述驾驶座侧摆动杆16的顶端部用第一连结杆19连结。由此,当第一电动机11驱动时,第一驱动曲柄臂13旋转,其动力经由第一连结杆19传递到驾驶座侧摆动杆16,从而该驾驶座侧摆动杆16摆动,第二刮水臂17与该驾驶座侧摆动杆16一起摆动,利用第二刮水片18对前挡风玻璃1的驾驶座侧的上反转位置与下反转位置之间的范围往复刮拭。此外,在图1中,将第二刮水片18的通常刮拭范围H1用单点划线图示。
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二支承部件7上支承有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且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能以第一轴线L1为中心转动,并且支承有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且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能以第二轴线L2为中心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线L1和所述第二轴线L2配置于同一直线L上(同心上)。
详细地,在第二支承部件7上形成有筒状部7b,在其内周侧通过轴承23支承有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且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能转动。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形成为筒状,在其内周侧通过轴承24支承有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且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能转动。由此,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的第一轴线L1和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的第二轴线L2分别相对于车身位于恒定的位置(不动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同一直线L上。
在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的基端部固定有第一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5的基端部,在该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的顶端部固定有第一驱动杆26的基端部。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5的顶端部和所述驾驶座侧摆动杆16的顶端部用第二连结杆27驱动连结。由此,当所述第一电动机11驱动从而如上所述驾驶座侧摆动杆16摆动时,则其驱动力经由第二连结杆27传递到第一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5,从而该第一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5摆动,第一驱动杆26与该第一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5一起绕第一轴线L1摆动(转动)。
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形成得比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长,其基端部及顶端部从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向轴方向突出,在其基端部固定有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的基端部,在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的顶端部固定有第二驱动杆29的基端部。
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曲柄臂14的顶端部和所述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的顶端部用第三连结杆31连结。由此,当第二电动机12驱动时,则第二驱动曲柄臂14转动,其动力经由第三连结杆31传递到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从而该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摆动,第二驱动杆29与该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一起摆动(转动)。此外,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和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相互不连动。换言之,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和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配置于同一直线L上,但是其转动动作相互独立。另外,在图2、图4~图8中,对第二支承部件7图示出防浸水盖K,但是在图3中省略防浸水盖K的图示。
另外,如图2、图4~图8所示,车辆刮水器装置2具备第一从动杆32,第一从动杆32具有基端部,该基端部以能以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杆26的顶端部的第三轴线L3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到所述第一驱动杆26。
另外,车辆刮水器装置2具备作为第二从动杆的臂头部33,臂头部33具有基端部,该基端部以能以位于所述第一从动杆32的顶端部的第四轴线L4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到所述第一从动杆32,并且臂头部33具有顶端部,该顶端部以能以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的第五轴线L5为中心(摆动中心轴)转动的方式连结到所述第二驱动杆29。如图1所示,臂头部33与连结到其顶端部的保持器34、未图示的臂体等一起构成第一刮水臂35,在该第一刮水臂35的顶端部连结有第一刮水片36,第一刮水片36用于对前挡风玻璃1的副驾驶席侧进行刮拭。
所述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所述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设定为从所述第一轴线L1(所述第二轴线L2)到所述第三轴线L3的长度与从所述第四轴线L4到所述第五轴线L5的长度相同并进行连结。另外,所述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所述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设定为从所述第三轴线L3到所述第四轴线L4的长度与从所述第一轴线L1(所述第二轴线L2)到所述第五轴线L5的长度相等并进行连结。即,它们形成为第一驱动杆26和臂头部33保持平行、第二驱动杆29和第一从动杆32保持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联杆机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杆26、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构成由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驱动而使第一刮水臂35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及摆动联杆机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杆29是由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驱动而使第一刮水臂35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的伸缩机构,构成使第一刮水臂35的摆动中心轴(第五轴线L5)在前挡风玻璃1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轴移动机构。详细地,第二驱动杆29由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驱动,使第一刮水臂35在其长度方向上在远离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的第一轴线L1的位置和靠近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的第一轴线L1的位置之间移动。换言之,从第一副驾驶席侧枢轴21的第一轴线L1到刮水臂35的长度方向顶端的距离伸缩。
根据上述构成,车辆刮水器装置2在用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使第一驱动杆26转动而进行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动作时,则用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使第二驱动杆29转动,而使得位于该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的第五轴线L5向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移动,从而能扩大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范围。
并且,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刮水片36位于前挡风玻璃1上的下反转位置时的第五轴线L5的位置被规定为基准位置。第五轴线L5位于该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范围被规定为基准范围Z1。第五轴线L5位于比基准位置靠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的状态下的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范围被规定为比所述基准范围Z1扩大的扩大范围Z2。车辆刮水器装置2为了切换使第一刮水片36动作以刮拭基准范围Z1的基准驱动、与使第一刮水片36动作以刮拭扩大范围Z2的扩大驱动,而具备驱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的控制部41。该控制部41分别与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电连接,基于从它们输入的与所述旋转轴11a、12a的旋转位置(转动角度)对应的旋转位置信号(驱动状态信号)分别驱动控制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详细地,当将第一刮水片36位于下反转位置时的第五轴线L5的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时,则控制部41在基准驱动中驱动控制第一电动机11(此时第二电动机12为停止状态),从而在第五轴线L5位于基准位置(图2、图7以及图8的位置)的状态下利用第一刮水片36刮拭基准范围Z1。换言之,控制部41在基准驱动中,不会使第二驱动杆29绕第二轴线L2摆动(转动)(不驱动伸缩机构(轴移动机构)),而在将第五轴线L5原样保持在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仅驱动摆动机构(摆动联杆机构))利用第一刮水片36刮拭基准范围Z1。另一方面,控制部41在扩大驱动中驱动控制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驱动伸缩机构(轴移动机构)及摆动机构(摆动联杆机构)),使位于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的第五轴线L5向比所述基准位置靠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移动(参照图1、图4~图6)(或者一边移动),利用第一刮水片36刮拭比所述基准范围Z1扩大的扩大范围Z2。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1以如下方式驱动控制第二电动机12:在第一刮水片36的前往运动时(从沿着前挡风玻璃1的下端的停止位置或者下反转位置移动到上反转位置时)进行所述扩大驱动,在第一刮水片36的返回运动时(从所述上反转位置移动到所述停止位置或者下反转位置时)进行所述基准驱动。此外,控制部41在扩大驱动中正在用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使第一驱动杆26转动而使第一刮水片36移动的时候,同时驱动控制第二电动机12使得第一刮水片36刮拭到前挡风玻璃1中的接近上方角的位置。即,控制部41基于来自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的所述旋转位置信号以如下方式驱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12:在使第一刮水片36移动到与前挡风玻璃1中的上方角对应的位置时,位于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成为第一刮水片36的转动中心的第五轴线L5接近所述角侧。
另外,第二电动机12和第二驱动杆29通过旋转抑制联杆机构(第二驱动曲柄臂14、第三连结杆31及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连结,该旋转抑制联杆机构设定为:在所述第五轴线L5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状态下成为即使对第二驱动杆29施加旋转力也不能使第二电动机12的旋转轴12a旋转的死点。即,第二驱动曲柄臂14、第三连结杆31以及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设定为:在所述第五轴线L5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图7及图8)下,使它们的各连结轴线A1、A2和第二电动机12的旋转轴12a的轴线A3从它们的轴线方向观看在连接时成为一直线。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刮水器装置2设定为:在驱动第一电动机11时,所述第一驱动杆26在比所述第一轴线L1靠前挡风玻璃1的下方侧的范围内摆动(转动),换言之,在比第一轴线L1靠上方侧不摆动(转动)。
另外,如图9~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刮水器装置2中的第二驱动杆29和第一从动杆32上分别设置有大致板状的盖部件51、52,盖部件51、52在由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包围的范围延伸,并覆盖该包围的范围。详细地,设置于第二驱动杆29的盖部件51以覆盖所述包围的范围的方式朝向第一从动杆32延伸。另外,设置于第一从动杆32的盖部件52以覆盖所述包围的范围的方式朝向第二驱动杆29延伸。两个盖部件51、52具有重叠面积根据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的转动状态而变化的重叠部Y。此外,在图9~图11中,为了在视觉上容易区分重叠部Y而示意性地用网纹图示。详细地,两个盖部件51、52形成为:根据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的转动状态,当由所述杆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大时(参照图10、图11)则重叠部Y的面积变小,当所述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小时(参照图9)则重叠部Y的面积变大。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51(52)为树脂制,在内侧面(靠近刮拭面的侧面)具有一对嵌合爪51a(52a),以用该嵌合爪51a(52a)夹住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的方式嵌合固定。
另外,如图9~图11所示,所述盖部件51、52形成为始终(无论哪种转动状态都)覆盖由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包围的全部范围。
另外,所述盖部件51、52形成为覆盖作为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的转动轴的各连结轴53~55及所述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固定于第二驱动杆29上的盖部件51始终覆盖位于第二驱动杆29的两端侧的连结轴53及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固定于第一从动杆32上的盖部件52始终覆盖位于第一从动杆32的两端侧的连结轴54、55。
另外,所述盖部件51、52设定为:在所述第一刮水臂35及所述第一刮水片36位于沿着前挡风玻璃1的下端的停止位置的状态下,设置于上方侧(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的第二驱动杆29上的盖部件51与设置于比第二驱动杆29靠下方侧(车身内部侧)的第一从动杆32上的盖部件52的外侧面(图9中的纸面外侧的面)重叠。
另外,如图13所示,在相互重叠的所述盖部件51、52的面(在图13中为盖部件51的内侧面或者盖部件52的外侧面)形成有突起52b。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52b形成于第一从动杆32上所设置的盖部件52的外侧面(图13中的上侧的面)。如图9~图11所示,突起52b在盖部件52上形成于与重叠部Y对应的位置。详细地,突起52b形成于始终(无论哪种转动状态都)与盖部件51对置的盖部件52的位置。另外,如图13所示,突起52b以在盖部件51、52没有发生弹性变形的(没有施加负荷的)状态或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下与盖部件51具有略微的间隙的方式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突起52b设置有两个,分别以呈半球面状突出的方式形成。
接着,对构成为上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2的作用进行说明。
此外,当第一电动机11驱动时,第二刮水臂17及第二刮水片18与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同步地被驱动,仅仅是单纯地以驾驶座侧枢轴15为轴中心进行转动(摆动),因此,在此对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的动作进行详述。
例如,如图2所示,在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位于所述停止位置的状态下,当设置于驾驶座的洗涤开关被操作时,则通过所述控制部41使第一电动机11驱动,利用其驱动力使第一驱动杆26转动。并且,在该前往运动时,通过控制部41使第二电动机12驱动,进行所述扩大动作。
此时,首先如图4所示,在第一驱动杆26转动而使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进行前往运动上下反转位置间的约1/4程度为止,第二驱动杆29也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五轴线L5移动到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由此,第一刮水片36(参照图1)的顶端部向大致沿着前挡风玻璃1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上方移动,前挡风玻璃1被刮拭。
并且,如图5所示,在第一驱动杆26进一步转动而使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进行前往运动上下反转位置间的约一半程度为止,第二驱动杆29也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五轴线L5进一步向上方移动。由此,如图1所示,第一刮水片36的顶端部移动到前挡风玻璃1中的靠近上方角的位置,前挡风玻璃1被刮拭。
并且,如图6所示,在第一驱动杆26进一步转动而使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前往运动上下反转位置间的约3/4程度为止,第二驱动杆29也(向反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五轴线L5向前挡风玻璃1的下方侧移动。由此,第一刮水片36(参照图1)的顶端部向大致沿着前挡风玻璃1的上端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左方)移动,前挡风玻璃1被刮拭。
并且,如图7所示,在第一驱动杆26进一步转动、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结束前往运动前,第二驱动杆29也(向反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五轴线L5进一步移动到下方的所述基准位置。由此,前挡风玻璃1的所述扩大范围Z2被第一刮水片36(参照图1)刮拭。并且,当第五轴线L5到达基准位置时,将第二电动机12(旋转轴12a)和第二驱动杆29连结的旋转抑制联杆机构(第二驱动曲柄臂14、第三连结杆31以及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成为即使对第二驱动杆29施加旋转力(外力)也不能使第二电动机12的旋转轴12a旋转的死点。
并且,如图8所示,在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朝向所述停止位置的返回运动时,利用控制部41切断对第二电动机12的通电,第二驱动杆29在所述死点的状态下停止,在第五轴线L5配置于基准位置(与第一刮水片36位于下反转位置时的第五轴线L5的位置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基准动作。由此,前挡风玻璃1的所述基准范围Z1被第一刮水片36(参照图1)刮拭。
另外,如图9~图11所示,在上述的刮拭动作中,由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形状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盖部件51、52的重叠部Y的面积可变,从而包围的全部范围始终(无论哪种转动状态都)被盖部件51、52覆盖,可防止雪、小树枝等异物夹到杆间。
接着,以下记载上述实施方式的特征上的优点。
(1)摆动机构(摆动联杆机构)由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驱动,第一刮水臂35进行往复摆动,伸缩机构(轴移动机构)由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驱动,第一刮水臂35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并且,通过控制部41驱动控制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以使得与基于摆动机构的第一刮水臂35的摆动动作对应地进行基于伸缩机构的第一刮水臂35的伸缩动作,因此能将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范围以可变的方式扩大(设为扩大范围Z2)。因此,能刮拭到前挡风玻璃1中的靠近上方角的位置。
(2)在上述构成中,在用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使第一驱动杆26转动而进行基于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动作时,用与第一电动机11不同的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使第二驱动杆29转动,使位于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的第五轴线L5向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移动,从而能将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范围以可变的方式扩大(设为扩大范围Z2)。因此,能刮拭到前挡风玻璃1中的靠近上方角的位置。另外,通过使第二电动机12的转动、即第五轴线L5的移动量和要使其移动的定时(刮拭角度位置)可变,从而能使扩大范围Z2的范围可变。
(3)车辆刮水器装置2具备第二刮水臂17,第二刮水臂17由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驱动,在顶端部连结有用于刮拭前挡风玻璃1的第二刮水片18,因此在不另外设置驱动源的情况下由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驱动第一及第二刮水臂35、17,并且由第二电动机12驱动第二驱动杆29,能由第二刮水片18刮拭可变扩大的宽广的刮拭范围、即扩大范围Z2。
(4)摆动机构是摆动联杆机构,该摆动联杆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杆26,其具有能以相对于车身位于恒定的位置的第一轴线L1为中心转动的基端部,利用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转动;以及臂头部33,其伴随第一驱动杆26的转动而转动,与第一刮水臂35一体地动作,因此具体能得到上述的优点。
(5)第二驱动杆29是利用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使臂头部33的摆动中心轴(第五轴线L5)向前挡风玻璃1的上下方向移动的伸缩机构(轴移动机构),因此具体能得到上述的优点。
当利用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使第一驱动杆26转动时,则第一驱动杆26、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转动,第一刮水臂35与臂头部33一起转动,进行摆动动作。并且,当利用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使第二驱动杆29转动时,则位于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的作为摆动中心轴的第五轴线L5向前挡风玻璃1的上下方向移动,进行伸缩动作,具体能得到上述的优点。
(6)第一刮水片36位于下反转位置时的第五轴线L5的位置被规定为基准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上反转位置时,第五轴线L5的位置也位于相同的基准位置。第五轴线L5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范围规定为基准范围Z1。第五轴线L5位于比基准位置靠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的状态下的第一刮水片36的刮拭范围被规定为比基准范围Z1扩大的扩大范围Z2。控制部41为了切换用第一电动机11使第一刮水片36进行动作以使得刮拭基准范围Z1的基准驱动、与用第一及第二电动机11、12使第一刮水片36进行动作以使得刮拭扩大范围Z2的扩大驱动,而驱动控制第一及第二电动机11、12。因此,能利用基准驱动和扩大驱动可变刮拭宽范围。即,仅仅以所述扩大驱动,第一刮水片36的基端的轨迹也扩大,比该轨迹靠基端侧的前挡风玻璃1的范围不被刮拭,但是通过也切换到基准驱动,扩大范围Z2和包括比所述轨迹靠基端侧的范围的基准范围Z1这两个范围被刮拭,能可变刮拭宽范围。
(7)控制部41驱动控制第二电动机12,以使得在第一刮水片36的前往运动时及返回运动时的任一方进行所述扩大驱动,在第一刮水片36的前往运动时及返回运动时的另一方进行所述基准驱动,因此每往复一次,就能利用基准驱动和扩大驱动可变刮拭宽范围。
(8)第二电动机12和第二驱动杆29通过旋转抑制联杆机构(第二驱动曲柄臂14、第三连结杆31以及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连结,该旋转抑制联杆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第五轴线L5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成为即使对第二驱动杆29施加旋转力也不能使第二电动机12的旋转轴12a旋转的死点。因此,即使第二电动机12不产生保持转矩,也能在机械上将第五轴线L5保持于基准位置。因此,在基准驱动时,不必使第二电动机12通电,能实现例如低电力消耗化。另外,即使在例如第二电动机12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基准驱动。
(9)第一驱动杆26因为在比所述第一轴线L1靠前挡风玻璃1的下方侧的范围内转动,所以例如能从车内不易看见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的基端部(构成第二从动杆的部分)。
(10)因为第一驱动杆26的第一轴线L1和第二驱动杆29的第二轴线L2配置于同一直线L上,所以与第一轴线L1和第二轴线L2配置于偏离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减小从它们的轴方向观看到的搭载面积。
(11)从所述第一轴线L1到所述第三轴线L3的长度、与从所述第四轴线L4到所述第五轴线L5的长度设定为相同,从所述第三轴线L3到所述第四轴线L4的长度、与从所述第一轴线L1到所述第五轴线L5的长度设定为相同。因此,成为第一驱动杆26和臂头部33平行、第二驱动杆29和第一从动杆32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联杆机构。因此,例如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停止位置上第二驱动杆29和第一从动杆32形成为以接近的方式折叠的状态时,则能尽量减小停止位置上的专有空间,能将联杆机构收纳于前挡风玻璃1下方的较小空间内。
(12)因为在第二驱动杆29和第一从动杆32上分别设置有盖部件51、52,盖部件51、52在由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包围的范围内延伸,且覆盖该包围的范围,因此可防止当杆转动时在杆间夹住异物。而且,那些盖部件51、52各自具有重叠面积根据杆的转动状态而变化的重叠部Y,当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大时则重叠部Y的面积变小,当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小时则重叠部Y的面积变大,因此能根据包围的范围的面积的临时状态,以成为合适的大小(面积)的方式覆盖。即,盖部件51、52当由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大时覆盖较大的范围以防止夹住异物,当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小时则减小自身的面积,能使车辆内外的外观良好。
(13)盖部件51、52由于盖部件51、52的重叠部Y的面积可变,从而形成为始终(无论哪种转动状态都)覆盖由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包围的全部范围,因此可防止当杆转动时始终在杆彼此中夹持异物。
(14)盖部件51、52构成为覆盖作为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的转动轴的各连结轴53~55及所述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因此,与各连结轴53~55及所述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露出的结构相比,例如能使外观良好。另外,例如能抑制各连结轴53~55及所述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的浸水,能抑制该轴的周围产生锈。
(15)盖部件51、52设置为:在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位于沿着前挡风玻璃1的下端的停止位置的状态下,设置于上方侧的第二驱动杆29上的盖部件51与设置于下方侧的第一从动杆32上的盖部件52的外侧面(图9~图11中的纸面外侧的面)重叠。因此,能使得在进行刮拭动作时从外部观看的话尽量看不见台阶。即,当反之设置成设置于第一从动杆32上的盖部件与设置于上方侧的第二驱动杆29上的盖部件的外侧面(远离前挡风玻璃1的面)重叠时,则在下方侧的盖部件的上缘与上方侧的盖部件之间产生台阶,台阶会在上方侧产生,因此从外部容易看得见台阶。与此相对,在上述构成中,在上方侧的盖部件51的下缘与下方侧的盖部件52之间产生台阶,台阶在下方侧产生,因此能收纳于例如发动机罩内,能使得在进行刮拭动作时从外部观看的话尽量看不见台阶。另外,通过设定为盖部件51与盖部件52的外侧面重叠,从而产生从上方侧(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向下方侧(车身内部侧)下降的台阶,因此能抑制在台阶上挂住雪、枯叶等异物,能防止妨碍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的转动。
(16)在相互重叠的盖部件51、52的面(在重叠时对置的面)上形成有突起52b。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52b形成于第一从动杆32上所设置的盖部件52的外部侧(图13中的上侧)的面。因此,在盖部件51、52彼此以滑动的方式相对移动时即使相互接触也能将其滑动阻力抑制得较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如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杆26的第一轴线L1和第二驱动杆29的第二轴线L2配置于同一直线L上(同心上),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设为第一驱动杆61的第一轴线L1和第二驱动杆62的第二轴线L2配置于偏离的位置上的构成。即使这样,在用第一电动机的驱动力使第一驱动杆61转动而进行第一刮水片的刮拭动作时,通过用第二电动机的驱动力使第二驱动杆62转动而使位于其顶端部的第五轴线L5向上方移动,从而能扩大第一刮水片的刮拭范围。另外,这样的话,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以简单的构成支承第一驱动杆61和第二驱动杆6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辆刮水器装置2具备第二刮水臂17,第二刮水臂17由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驱动,在顶端部连结有用于刮拭前挡风玻璃1的第二刮水片18,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另外设置驱动第二刮水臂17的电动机的构成。另外,例如也可以设为不具备第二刮水臂17及第二刮水片18的车辆刮水器装置。此外,在这些情况下,不通过第二连结杆27等,将第一电动机11以能驱动的方式连结到第一驱动杆26。
·上述实施方式的驱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的控制部41也可以作为车辆侧的ECU搭载,而且也可以设为搭载于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的至少一方、例如第二电动机12上的控制电动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电动机11和第二电动机12中的第二电动机12设为被控制成能正反旋转的电动机,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一电动机11设为能够正反旋转的控制电动机,而且也可以将第一电动机11和第二电动机12两者设为能够正反旋转的控制电动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控制部41切换所述基准驱动和所述扩大驱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仅进行扩大驱动的控制部。另外,控制部以在前往运动时进行扩大驱动、在返回运动时进行基准驱动的方式进行切换,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在前往运动时进行基准驱动、在返回运动时进行扩大驱动的方式进行切换。另外,例如也可以使得每往复一次就切换基准驱动和扩大驱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切换基准驱动和扩大驱动,进行两种模式的驱动(基准范围Z1和扩大范围Z2作为刮拭范围被刮拭),但是也可以切换三种以上的模式进行驱动。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使得切换基于扩大驱动的作为扩大范围Z2的扩大范围Z2-1及扩大范围Z2-2(以比所述扩大范围Z2-1处的第一刮水臂的伸缩量小的伸缩量的刮拭范围)和基于基准驱动的基准范围Z1。也就是说,通过使第一刮水臂35的伸缩量可变,从而能够使基于扩大驱动的扩大范围Z2的范围可变。另外,“刮拭范围”是第一刮水片36刮拭的范围,刮拭面积和刮拭形状也可以改变。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1基于从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分别输入的与旋转轴11a、12a的旋转位置(转动角度)对应的旋转位置信号(驱动状态信号)分别驱动控制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但是即使基于从第一电动机11输入的与旋转轴11a的旋转位置(转动角度)对应的旋转位置信号(驱动状态信号)驱动控制第二电动机12,也能进行与基于摆动机构的第一刮水臂35的摆动动作对应的基于伸缩机构的第一刮水臂35的伸缩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动机12和第二驱动杆29通过旋转抑制联杆机构(第二驱动曲柄臂14、第三连结杆31以及第二副驾驶席侧摆动杆28)连结,该旋转抑制联杆机构设定为在所述第五轴线L5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成为死点,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通过所述旋转抑制联杆机构进行连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杆26在比所述第一轴线L1靠下方的范围内进行转动,但是也可以设为在比第一轴线L1靠上方侧的范围内进行转动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第一轴线L1到所述第三轴线L3的长度、与从所述第四轴线L4到所述第五轴线L5的长度设定为相同,从所述第三轴线L3到所述第四轴线L4的长度、与从所述第一轴线L1到所述第五轴线L5的长度设定为相同,但是也可以变更为不同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不仅进行扩大驱动,而且也交替地进行基准驱动,从而使得将扩大驱动时(可变扩大时)的比第一刮水片36的基端部的轨迹靠内侧的擦拭残留范围消除,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利用第二刮水片减小或者消除所述擦拭残留范围的构成。
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进行变更。在该例子(参照图16)中,第二刮水片71在位于下反转位置(停止位置)的状态下配置于与第一刮水片72(副驾驶席侧)在车宽度方向上偏离的位置(驾驶座侧),并且以第二刮水片71的顶端部与第一刮水片72的基端部在沿着前挡风玻璃1的表面的上下方向(刮拭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第二刮水片71的顶端部和第一刮水片72的基端部被设定为:在位于下反转位置(停止位置)的状态下,具有在沿着前挡风玻璃1的表面的方向的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交叠范围W。由此,能减小或者消除在使第一刮水片72的刮拭范围可变扩大时(即扩大范围Z4)的内侧的擦拭残留范围。
并且,在该例子(参照图16)中,第二刮水片71被设定为其刮拭范围H2包括第一刮水片72的基端部的移动轨迹X全部。详细地,该例子的控制部41驱动控制第一电动机11及第二电动机12,以使得在第一刮水片72的前往运动时及返回运动时始终进行上述实施方式的扩大驱动,第一刮水片72的刮拭范围被设为无论在前往运动时还是返回运动时都比基准范围Z3扩大的扩大范围Z4。并且,第二刮水片71的长度、所述交叠范围W被设定为:第二刮水片71的刮拭范围H2包括所述扩大驱动时的第一刮水片72的基端部的移动轨迹X全部(但是,比第二刮水片71的下反转位置(停止位置)靠下方的部位的移动轨迹除外)。由此,能消除第一刮水片72的刮拭范围(即扩大范围Z4)的内侧的擦拭残留范围。
另外,在该例子(参照图16)中,第一刮水片72的刮拭范围、即所述扩大范围Z4被设定为:包括作为刮拭面使用设备的照相机73使用的前挡风玻璃1中的功能区域Z5。即,在该例子的车辆的车内的车顶固定有用于识别前方的一对照相机73,该照相机73摄像的范围被设为前挡风玻璃1中的功能区域Z5。并且,第一刮水片72的所述基准范围Z3仅包括一部分功能区域Z5,但是所述扩大范围Z4被设定为包括功能区域Z5全部。因此,在该例子中,能刮拭功能区域Z5全部,能良好地利用照相机73(照相机73的前方识别功能)。此外,刮拭面使用设备不限于照相机73,也可以设为例如雨滴传感器等其它的设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第一驱动杆26、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构成摆动机构(摆动联杆机构),但是如果能由相对于车身固定的第一电动机11的驱动力驱动而使第一刮水臂35往复摆动,也可以变更为其它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第二驱动杆29构成伸缩机构(轴移动机构),但是如果能由相对于车身固定的第二电动机12的驱动力驱动而使第一刮水臂35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也能变更为其它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臂头部33(第二从动杆),臂头部33具有基端部,该基端部以能以位于第一从动杆32的顶端部的第四轴线L4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到第一从动杆32,并且臂头部33具有顶端部,该顶端部能以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的第五轴线L5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到第二驱动杆29,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第二从动杆的构成,该第二从动杆具有顶端部,该顶端部能以位于第一从动杆32的顶端部的第四轴线L4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到第一从动杆32,并且该第二从动杆具有基端部,该基端部能以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杆29的顶端部的第五轴线L5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到第二驱动杆2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具有四个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并在其中的两个上分别设置有盖部件51、52的车辆刮水器装置2,但是如果是具有三个以上杆、并在其中的至少两个上分别设置有盖部件的构成,也可以设为其它的车辆刮水器装置。
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构成:在具备具有三个杆的四节联杆机构的车辆刮水器装置中,在两个以上杆上分别设置有盖部件。另外,例如也可以设为在三个以上杆上分别设置有盖部件的构成。此外,盖部件需要形成设置为:根据杆的转动状态,当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大时与重叠部Y的面积变小,当包围的范围的面积变小时与重叠部Y的面积变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51、52也可以形成为始终(无论哪种转动状态都)覆盖由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包围的全部范围,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不覆盖由杆包围的全部范围内的一部分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51、52形成为覆盖作为杆(第一驱动杆26、第二驱动杆29、第一从动杆32以及臂头部33)的转动轴的各连结轴53~55及所述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不覆盖所述转动轴的形状。另外,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仅覆盖所述转动轴(各连结轴53~55及所述第二副驾驶席侧枢轴22)中的一个的形状、仅覆盖两个的形状、仅覆盖三个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51、52设置成:在第一刮水臂35及第一刮水片36位于停止位置的状态下,设置于上方侧(上方的前挡风玻璃1的上方侧)的第二驱动杆29上的盖部件51与设置于下方侧的第一从动杆32上的盖部件52的外部侧的面重叠,但是也可以设置为相反地重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是设为在位于停止位置的状态下上方侧的盖部件51覆盖至下方侧的盖部件52的下端的构成(参照图9),但是也可以设为在位于停止位置的状态下上方侧的盖部件不覆盖至下方侧的盖部件的下端的(仅覆盖至中途的)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位于停止位置的状态下,在上方侧的盖部件的下缘与下方侧的盖部件之间产生台阶,但是因为下端侧的盖部件位于内部侧(刮拭面附近),因此能容易收纳到例如下端侧的盖部件的发动机罩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第一从动杆32上的盖部件52的外侧面(图13中的上侧的面)形成有两个突起52b,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没有形成突起52b的构成。另外,也可以设为形成有一个或者三个以上突起52b的构成。另外,突起52b只要形成于盖部件51、52相互重叠的面(在重叠时对置的面)即可,也可以设置于盖部件51中的与盖部件52的对置面(内侧面)。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起52b也可以形成为:在盖部件51、52没有发生弹性变形的(没有施加负荷的)状态、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下与盖部件51具有略微间隙(即,仅在变形时滑接),但是也可以设置为:即使在没有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的状态下也与盖部件51接触。

Claims (20)

1.一种车辆刮水器装置,具备:
第一刮水臂,其在顶端部连结有第一刮水片,该第一刮水片用于刮拭车辆的刮拭面;
第一驱动源,其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车身;
摆动机构,其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使所述第一刮水臂进行往复摆动;
第二驱动源,其以与所述第一驱动源分开的方式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所述车身;
伸缩机构,其利用该第二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使所述第一刮水臂在该第一刮水臂的长度方向上伸缩;以及
控制部,其驱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源及所述第二驱动源,以使得进行与基于所述摆动机构的所述第一刮水臂的摆动动作对应的基于所述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刮水臂的伸缩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基于所述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刮水臂的伸缩量可变,使基于所述摆动机构的所述第一刮水臂的刮拭范围可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摆动机构是摆动联杆机构,该摆动联杆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杆,其具有能以相对于所述车身位于恒定的位置的第一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基端部,通过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转动;以及
第二从动杆,其伴随所述第一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与所述第一刮水臂一体地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伸缩机构是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力使所述第二从动杆的摆动中心轴向所述刮拭面的上下方向移动的轴移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轴移动机构具有第二驱动杆,该第二驱动杆具有能以相对于所述车身位于恒定的位置的第二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基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转动,
所述摆动机构具有:
所述第一驱动杆;
第一从动杆,其具有能以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顶端部的第三轴线为中心转动地连结到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基端部;以及
所述第二从动杆,其具有能以位于所述第一从动杆的顶端部的第四轴线为中心转动地连结到所述第一从动杆的基端部,并且具有能以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顶端部的第五轴线为中心转动地连结到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顶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连结到所述第一刮水臂的顶端部的所述第一刮水片构成为在所述刮拭面的上下反转位置之间往复刮拭,
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配置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一轴线到所述第三轴线的长度和从所述第四轴线到所述第五轴线的长度设定为相同,
从所述第三轴线到所述第四轴线的长度和从所述第一轴线到所述第五轴线的长度设定为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备第二刮水臂,该第二刮水臂与所述第一刮水臂同步地驱动,在所述第二刮水臂的顶端部连结有用于刮拭所述刮拭面的第二刮水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刮水片在位于下反转位置的状态下配置于与所述第一刮水片在车宽度方向上偏离的位置,
所述第二刮水片的顶端部和所述第一刮水片的基端部在沿着所述刮拭面的上下方向上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刮水片的刮拭范围设定为包括所述第一刮水片的基端部的移动轨迹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刮水片的刮拭范围设定为包括刮拭面使用设备使用的所述刮拭面中的功能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执行使所述摆动机构驱动的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控制、和使所述伸缩机构驱动的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控制,
所述控制部能切换基准驱动和扩大驱动,在该基准驱动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控制,由所述第一刮水片刮拭基准范围,在该扩大驱动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源及第二驱动源的驱动控制,由所述第一刮水片刮拭比基准范围扩大的扩大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驱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源,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刮水片的前往运动时及返回运动时的任一方进行所述扩大驱动,在所述第一刮水片的前往运动时及返回运动时的另一方进行所述基准驱动。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刮水片位于下反转位置时的所述第五轴线的位置被规定为基准位置,
所述第五轴线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刮水片的刮拭范围被规定为基准范围,
所述第五轴线位于比所述基准位置靠所述刮拭面的上方侧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刮水片的刮拭范围被规定为比所述基准范围扩大的扩大范围,
所述控制部驱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源及第二驱动源以使得切换基准驱动和扩大驱动,在该基准驱动中,以刮拭所述基准范围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刮水片进行动作,在该扩大驱动中,以刮拭所述扩大范围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刮水片进行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源和所述第二驱动杆通过旋转抑制联杆机构连结,
所述第一刮水片位于下反转位置时的所述第五轴线的位置被规定为基准位置,
所述旋转抑制联杆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第五轴线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状态下,成为即使对所述第二驱动杆施加旋转力也不能使所述第二驱动源的旋转轴旋转的死点。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杆在比所述第一轴线靠所述刮拭面的下方侧的范围内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在构成杆的所述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从动杆、所述第二从动杆中的至少两个上分别设置有盖部件,该盖部件在由所述杆包围的范围内延伸,并覆盖该包围的范围,
该盖部件分别具有相互重合的重叠部,
该重叠部的重叠面积根据所述杆的转动状态而变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盖部件构成为始终覆盖由所述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从动杆以及所述第二从动杆包围的全部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盖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覆盖所述杆的转动轴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盖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刮水臂及所述第一刮水片位于沿着所述刮拭面的下端的停止位置的状态下,设置于上方侧的所述杆上的所述盖部件与设置于下方侧的所述杆上的所述盖部件的外侧面重叠。
CN201680029972.0A 2015-06-17 2016-05-23 车辆刮水器装置 Active CN107614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2325 2015-06-17
JP2015-122325 2015-06-17
JP2015125791A JP6503921B2 (ja) 2015-06-23 2015-06-23 車両ワイパ装置
JP2015-125791 2015-06-23
JP2015125792A JP6503922B2 (ja) 2015-06-23 2015-06-23 車両ワイパ装置
JP2015-125792 2015-06-23
JP2016-000230 2016-01-04
JP2016000230A JP6623763B2 (ja) 2015-06-17 2016-01-04 車両ワイパ装置
JP2016000229A JP6623762B2 (ja) 2015-06-17 2016-01-04 車両ワイパ装置
JP2016-000229 2016-01-04
PCT/JP2016/065210 WO2016203906A1 (ja) 2015-06-17 2016-05-23 車両ワイ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331A true CN107614331A (zh) 2018-01-19
CN107614331B CN107614331B (zh) 2020-07-24

Family

ID=6106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9972.0A Active CN107614331B (zh) 2015-06-17 2016-05-23 车辆刮水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6569B2 (zh)
CN (1) CN107614331B (zh)
DE (1) DE112016002734T5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8719A (en) * 1994-06-06 1995-04-25 Chrysler Corporation Single arm windshield wiper assembly with a telescoping wiper blade
JP2000095067A (ja) * 1998-09-22 2000-04-04 Denso Corp ワイパー装置
JP2000103317A (ja) * 1998-09-30 2000-04-11 Denso Corp ワイパ装置
CN201784581U (zh) * 2010-09-16 2011-04-0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雨刮器及车辆
CN202541488U (zh) * 2012-05-12 2012-11-21 吉林大学 智能化雨刷器防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36568B1 (zh) 1966-12-02 1971-10-27
BE901052A (fr) 1984-11-14 1985-05-14 Andre Leroy Un systeme d'essuie-glace a mecanisme de guidage spatial.
US4780926A (en) * 1985-10-18 1988-11-0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retchable wiper apparatus for vehicle
FR2589806B1 (fr) 1985-11-13 1991-04-26 Champion Spark Plug Europ Systeme d'essuie-glace pour vehicules a moteur
US4665351A (en) * 1986-02-05 1987-05-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Windshield wiper control system and a precipitation sensor therefor
JPH038517Y2 (zh) 1986-02-28 1991-03-01
DE3825321A1 (de) * 1988-07-26 1990-02-01 Swf Auto Electric Gmbh Scheibenwischeranlage,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GB2227926B (en) 1989-02-10 1992-12-02 Delco Prod Overseas Windscreen wiper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FR2645813B1 (fr) * 1989-04-14 1991-05-31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Systeme de deploiement et repliement d'essuie-glace
JPH035261A (ja) 1989-06-01 1991-01-11 Nippon Cable Syst Inc ワイパーおよびワイパー駆動機構
US5306991A (en) 1989-06-01 1994-04-26 Nippon Cable System Inc. Window wiper and wiper actuating mechanism
JPH05254398A (ja) * 1992-03-10 1993-10-05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ワイパの払拭方法
JPH1170858A (ja) 1997-06-18 1999-03-16 Asmo Co Ltd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3215662B2 (ja) 1997-12-18 2001-10-09 アスモ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3286605B2 (ja) 1997-12-12 2002-05-27 アスモ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3228713B2 (ja) 1997-12-11 2001-11-12 アスモ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US6119301A (en) 1997-12-11 2000-09-19 Asmo Co., Ltd. Wiper device including cover
JPH11170984A (ja) 1997-12-15 1999-06-29 Asmo Co Ltd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H11321570A (ja) 1998-05-14 1999-11-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4リンク式ワイパのカバー
JP4009399B2 (ja) 1999-10-06 2007-11-14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パ装置
DE19950740A1 (de) 1999-10-21 2001-05-10 Bosch Gmbh Robert Scheibenwischanlage für 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Wischhebelgestänges
FR2878214B1 (fr) 2004-11-19 2008-05-0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Balai d'essuie-glac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8719A (en) * 1994-06-06 1995-04-25 Chrysler Corporation Single arm windshield wiper assembly with a telescoping wiper blade
JP2000095067A (ja) * 1998-09-22 2000-04-04 Denso Corp ワイパー装置
JP2000103317A (ja) * 1998-09-30 2000-04-11 Denso Corp ワイパ装置
CN201784581U (zh) * 2010-09-16 2011-04-0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雨刮器及车辆
CN202541488U (zh) * 2012-05-12 2012-11-21 吉林大学 智能化雨刷器防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45912A1 (en) 2018-12-06
US10556569B2 (en) 2020-02-11
DE112016002734T5 (de) 2018-03-22
CN107614331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3763B2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CN201784584U (zh) 一种可伸缩式雨刮器
WO2016203906A1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BRPI0712054A2 (pt) conjunto limpador de pára-brisas com um acionamento para limpador de pára-brisas, especialmente para um limpador de pára-brisas traseiro de um veìculo automotor com um conjunto de engrenagem modular intercambiável
JP6503921B2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CN102762418B (zh) 刮水器连杆机构
JP6950402B2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CN107614331A (zh) 车辆刮水器装置
JP5996486B2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US5181293A (en) Wiper system with extendible wiper arm
US3553761A (en) Windscreen wiper systems
WO2018131477A1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JP2019051904A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US3025554A (en) Windshield wiper mechanism
CN110023152A (zh) 车辆雨刮器装置
JP2017007545A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JP7124300B2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JPH0616107A (ja) ワイパー装置
JP6798412B2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CN218703137U (zh) 雨刮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JP2017052503A (ja) ワイパ装置
JP2018094981A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CN104276141A (zh) 雨刮器系统
JPS6347170Y2 (zh)
JP2018095101A (ja) 車両ワイ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9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Showa Cho 1 chome 1 GA

Applicant after: Denso Co., Ltd.

Address before: Mei Tian Kosai Shizuoka Prefecture in 390 times

Applicant before: Arsmo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