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320B - 座垫 - Google Patents

座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4320B
CN107614320B CN201680030346.3A CN201680030346A CN107614320B CN 107614320 B CN107614320 B CN 107614320B CN 201680030346 A CN201680030346 A CN 201680030346A CN 107614320 B CN107614320 B CN 107614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joint portion
transverse
transverse join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03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4320A (zh
Inventor
熊谷健司
高桥佳之
篠原寿充
米泽泰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ke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4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18Seat parts having foamed material included in cushioning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6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cush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8SADDLERY; UPHOLSTERY
    • B68GMETHODS, EQUIPMENT, OR MACHINES FOR USE IN UPHOLSTERING; UPHOLSTER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8G5/00Resilient upholstery pads
    • B68G5/02Resilient upholstery pads of cellular material, e.g. sponge rub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该座垫(10)具有载置面(11)。座垫(10)形成有横缝部(15),横缝部(15)沿着与载置面(11)平行的第一横向(B1)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延伸。横缝部(15)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横向(B1)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在与载置面(11)正交的厚度方向(H)上逐渐变大。

Description

座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垫。
本申请要求2015年5月28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08151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以下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座垫是已知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9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在现有技术的座垫中,在当乘员坐在座位上时允许座垫适当弯折使得乘员的稳定姿势得以保持的舒适感(行程感(stroke feeling))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考虑到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舒适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座垫,其包括载置面,其中,形成有在沿着所述载置面的第一横向上从所述座垫的外侧朝向所述座垫的内侧延伸的横缝部,并且所述横缝部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第一横向从所述座垫的外侧朝向所述座垫的内侧在与所述载置面正交的厚度方向上逐渐变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改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垫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座垫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座垫的截面图,并且是示出乘员坐在座垫上的状态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垫的截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座垫的截面图,并且是示出乘员坐在座垫上的状态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座垫的俯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座垫的侧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座垫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座垫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垫10。
如图1和图2所示,座垫10由发泡成型体形成。
作为发泡成型体,能够列举出通过使树脂材料发泡而形成的软质树脂发泡成型体,例如软质聚氨酯泡沫(软质树脂)等。在图示的示例中,座垫10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
例如,座垫10适用于安装到汽车(车辆)的座椅。座垫10包括与坐在座椅上的乘员接触的落座面11(载置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座垫10能够应用成缓冲垫或背垫。
另外,在座垫10应用成缓冲垫的情况下,在座垫10安装到汽车的状态下,落座面11面向竖直方向上的上侧,乘员的负荷从上侧施加到座垫10。另外,在座垫10应用成背垫的情况下,在座垫10安装到汽车的状态下,落座面11面向汽车的前侧,乘员的负荷从前侧施加到座垫10。
座垫10被形成为扁平立方体形状,与座垫10中的落座面11正交的方向是座垫10的厚度方向H。在座垫10中,在厚度方向H上面向落座面所在侧的相反侧(载置面所在侧的相反侧)的表面是座垫10的安装面12(背面)。
在座垫10的俯视图中,座垫10被形成为在沿着落座面11的彼此正交的第一横向B1和第二横向B2(限制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座垫10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侧表面13和第二侧表面14,第一侧表面13沿与第一横向B1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侧表面14沿与第二横向B2正交的方向延伸。另外,例如,第一横向B1可以是汽车的左右方向,或者可以是车辆的前后方向。
在座垫10中,形成有沿着第一横向B1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延伸的横缝部15。横缝部15设置在位于座垫10的第一横向B1上的两侧的部分处,并且不设置在第一横向B1上的中央部处。在座垫10的俯视图中,横缝部15均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延伸。
横缝部15的第一横向B1上的外侧端部朝向座垫10的表面开口,横缝部15的第一横向B1上的内侧端部不朝向座垫10的表面开口。横缝部15均朝向第一侧表面13开口,并且均从第一侧表面13朝向第一横向B1上的内侧延伸。
横缝部15的沿第一横向B1的尺寸在沿第二横向B2的全长上彼此相同。各横缝部15在第二横向B2上均比座垫10小,并且横缝部15均不朝向第二侧表面14开口。例如,横缝部15的第二横向B2上的尺寸为大约10mm至25mm。
如图2所示,横缝部15朝向第一横向B1上的内侧地沿厚度方向H朝向落座面所在侧的相反侧逐渐延伸。各横缝部15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横向B1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在厚度方向H上逐渐变大。在图示的示例中,横缝部15在沿第一横向B1的全长上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在厚度方向H上逐渐变大。在当从第二横向B2观察座垫10时的截面图中,横缝部15被形成为朝向第一横向B1上的外侧凸的三角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座垫10,在座垫10中形成有沿着第一横向B1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延伸的横缝部15。因此,如图3所示,当乘员坐在落座面11上时,座垫10以横缝部15在厚度方向H上变窄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在抑制乘员从座垫10感觉到硬的同时使座垫10适当地弯折,因而能够改善当乘员坐在座垫上时或当车辆转弯行驶时的舒适感。
另外,各横缝部15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横向B1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在厚度方向H上逐渐变大。因此,在落座面11中,与位于座垫10外侧的部分相比,位于座垫10内侧的部分能够积极地变形,其中当乘员坐在座垫上时,位于座垫10内侧的部分容易受到负荷。因此,例如,即使当不进行座垫10的厚度方向H上的尺寸的调整等时,也能够使座垫10以从第一横向B1上的外侧包裹位于落座面11上的乘员的方式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舒适感。
另外,各横缝部15均在沿第一横向B1的全长上从座垫10的外侧朝向座垫10的内侧在厚度方向H上逐渐变大。因此,座垫10的变形程度能够沿着第一横向B1逐渐改变,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当座垫10弯折时发生不适感。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4和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垫30。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并且将主要说明彼此间不同的事项。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座垫30中,在各横缝部15中,位于第一横向B1上的外侧的陡峭倾斜部15a与位于第一横向B1上的内侧的平缓倾斜部15b在第一横向B1上彼此连接。各横缝部15均朝向落座面11开口。在各横缝部15中,作为朝向落座面11开口的部分且位于横缝部15的第一横向B1上的外侧的端部在第一横向B1上位于落座面11的与乘员接触的部分的外侧。在图示的示例中,与乘员接触的部分靠近第一横向B1上的外侧。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6至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座垫70。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并且将主要说明彼此间不同的事项。
如图6所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座垫70中,横缝部15沿着第二横向B2从外侧朝向内侧在第一横向B1上逐渐变长。在座垫70的俯视图中,各横缝部15的第一横向B1上的内侧端部均朝向第一横向B1上的内侧弯曲凸出。
如图8所示,各横缝部15均沿厚度方向H弯曲凸出。在图示的示例中,横缝部15沿着厚度方向H朝向落座面所在侧的相反侧弯曲凸出。在厚度方向H上,横缝部15的第一横向B1上的内侧端部位于比横缝部15的第一横向B1上的外侧端部靠近落座面所在侧的相反侧的位置。横缝部15与坐在座椅上的乘员的外形相对应地弯曲。
如图7所示,在限定出各横缝部15的内表面中的第一内表面16和第二内表面17均形成有在第二横向B2上相连的凹凸部18,其中第一内表面16在厚度方向H上位于落座面11侧,第二内表面17在厚度方向H上位于落座面所在侧的相反侧。构成凹凸部18的凹部18a和凸部18b沿第一横向B1延伸。在当沿第一横向B1观察时的主视图中,凹部18a和凸部18b均被形成为三角形。
在沿第一横向B1观察的主视图中,在作为形成于第一内表面16的凹凸部18的第一凹凸部19和作为形成于第二内表面17的凹凸部18的第二凹凸部20中,由第一凹凸部19和第二凹凸部20的各自的表面形成的波形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由第一凹凸部19和第二凹凸部20的表面形成的波形中,波形的沿着第二横向B2的周期彼此相同,并且波形的沿着厚度方向H的振幅彼此相同。在第一凹凸部19和第二凹凸部20中,各自的凹部18a和凸部18b在厚度方向H上彼此面对。
如图6和图7所示,横缝部15的第二横向B2上的端部均设置有纵缝部21,纵缝部21沿着厚度方向H从各横缝部15朝向落座面11侧延伸。纵缝部21设置于各横缝部15的第二横向B2上的两端部。纵缝部21在横缝部15的沿第一横向B1的全长上形成。在座垫70的俯视图中,纵缝部21均被形成为沿第一横向B1延伸的直线形状。纵缝部21从横缝部15延伸到落座面11,并且在横缝部15的沿第一横向B1的全长上朝向落座面11开口。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座垫70,横缝部15在厚度方向H上弯曲凸出,因而横缝部15能够容易地跟随坐在落座面11上的乘员的外形。因此,座垫70能够沿着乘员的外形弯折,提高了贴合感,因而能够改善舒适感。
另外,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横缝部15沿着厚度方向H朝向落座面所在侧的相反侧弯曲凸出的情况下,座垫70能够沿着乘员的外形有效地弯折,提高了贴合感,从而能够改善舒适感。
另外,各横缝部15的第二横向B2上的端部均设置有纵缝部21。因此,当乘员坐在落座面11上时,座垫70中的位于落座面11与各横缝部15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受压变形部”)以纵缝部21在第二横向B2上变窄的方式朝向第二横向B2上的外侧伸长变形。因此,座垫70能够以从第二横向B2上的外侧包裹落座面11上的乘员的方式变形,因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舒适感。
另外,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横缝部15和纵缝部21朝向座垫70的表面开口的情况下,座垫70的受压变形部能够容易独立于其它部分地变形。因而,当从座垫70脱模出形成座垫70的模具中的形成各横缝部15的芯时,能够使受压变形部积极地变形,以防止有过度的负荷施加到受压变形部,因而能够容易且精确地形成座垫70。
另外,在第一凹凸部19和第二凹凸部20中,这两个凹凸部的凹部18a和凸部18b在厚度方向H上彼此面对。因此,当乘员坐在落座面11上并且横缝部15在厚度方向H上变窄时,第一凹凸部19和第二凹凸部20能够彼此嵌合。
因此,在座垫70中,能够防止当乘员坐在座垫上时,在横缝部15介于厚度方向H上的两侧之间的状态下位于该两侧的部分沿第二横向B2相对于彼此移位,因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舒适感。
另外,各横缝部15均沿着第二横向B2从外侧朝向内侧在第一横向B1上逐渐变长。因此,在落座面11中,与位于各横缝部15的第二横向B2上的两端部的部分相比,能够使位于各横缝部15的第二横向B2上的中央部的部分积极地变形。因此,座垫70能够以从第二横向B2上的外侧包裹落座面11上的乘员的方式变形,因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舒适感。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座垫90。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并且将主要说明彼此间不同的事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座垫90由彼此不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在图示的示例中,在厚度方向H上层叠有硬度彼此不同的层91和92。
座垫90包括位于安装面12侧的基层91和位于落座面11侧的缓冲层92。基层91和缓冲层92在厚度方向H上由横缝部15分隔开,并且在座垫90中,从横缝部15起的位于安装面12侧的部分成为基层91,从横缝部15起的位于落座面11侧的部分成为缓冲层9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落座面11由缓冲层92形成,因而缓冲层92的硬度比基层91的硬度低。
另外,在图示的示例中,在座垫90中,基层91被布置成在第一横向B1上的两侧处受到限定,第一横向B1上的中央部由缓冲层92构成。也就是,在当沿第二横向B2观察座垫10时的截面图中,缓冲层92被形成为朝向安装面12侧凸的T字状。在缓冲层92中,朝向安装面12侧凸的部分从第一横向B1上的两侧连接至基层9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座垫90,基层91和缓冲层92在厚度方向H上由横缝部15分隔开。因此,当乘员坐在落座面11上并且缓冲层92变形时,能够防止基层91跟随缓冲层92变形。因此,能够容易发挥出各层91和92的特性。
另外,如上所述,当乘员坐在座垫上时,能够防止基层91跟随缓冲层92变形,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横缝部15设置在位于座垫10的第一横向B1上的两侧的部分。因此,当乘员坐在座垫上时,在落座面11的容易受到负荷的第一横向B1上的中央部中,能够防止紧绷感(不适感)的发生。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发挥出各层91和92的特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座垫90,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层92的硬度比基层91的硬度低,使得各层91和92的特性能够更容易地发挥出来。因此,能够在通过缓冲层92确保对于乘员的贴合感的同时,能够通过基层91确保对于乘员的保持感,因而能够有效地改善舒适感。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未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座垫10、30和70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座垫10、30和70能够由彼此不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横缝部15设置在位于各座垫10、30、70和90的第一横向B1上的两侧的部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横缝部15可以仅设置在第一横向B1上的一侧。
另外,能够将本发明适当地变型成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横缝部15的其它形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横缝部15朝向第一侧表面13开口。然而,横缝部15可以不朝向第一侧表面13开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凸部18在第二横向B2上相连。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凹凸部18可以在第一横向B1上相连。能够将本发明适当地改变成如下其它形态:各横缝部15的第一内表面16和第二内表面17均形成有在沿着落座面11的限制方向上相连的凹凸部18。
座垫10、30、70和90能够被用在诸如用于室内用椅子或床的缓冲材料等的各种用途中。另外,座垫10、30、70和90不仅能够应用于具有供人落座的载置面的座垫,而且还能够应用于具有载置负荷等用的载置面的座垫。
另外,能够在未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用公知的构成要素适当地替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变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座垫,能够改善舒适感。
附图标记说明
10、30、70、90:座垫
11:落座面(载置面)
15:横缝部
16:第一内表面
17:第二内表面
18:凹凸部
18a:凹部
18b:凸部
19:第一凹凸部
20:第二凹凸部
21:纵缝部
B1:第一横向
B2:第二横向
H:厚度方向

Claims (6)

1.一种座垫,其包括载置面,所述座垫在安装到汽车的座椅中使用,其中,
形成有在沿着所述载置面的第一横向上从所述座垫的外侧朝向所述座垫的内侧延伸的横缝部,并且
所述横缝部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第一横向从所述座垫的外侧朝向所述座垫的内侧在与所述载置面正交的厚度方向上逐渐变大,
所述第一横向是所述汽车的左右方向,所述横缝部朝向所述座垫的、沿与所述第一横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表面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缝部在所述横缝部的沿所述第一横向的全长上从所述座垫的外侧朝向所述座垫的内侧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缝部以沿所述厚度方向凸的方式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缝部的在沿着所述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横向正交的第二横向上的端部设置有纵缝部,所述纵缝部沿着所述厚度方向从所述横缝部朝向载置面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
限定出所述横缝部的内表面中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均形成有在沿着所述载置面的限制方向上相连的凹凸部,其中所述第一内表面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载置面侧,所述第二内表面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载置面侧的相反侧,并且
在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所述凹凸部的第一凹凸部和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二内表面的所述凹凸部的第二凹凸部中,彼此的凹部和凸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面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缝部在沿着所述载置面与所述第一横向正交的第二横向上从所述横缝部的外侧朝向所述横缝部的内侧在所述第一横向上逐渐变长。
CN201680030346.3A 2015-05-28 2016-04-19 座垫 Active CN1076143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8151A JP6499923B2 (ja) 2015-05-28 2015-05-28 シート用パッド
JP2015-108151 2015-05-28
PCT/JP2016/062336 WO2016190000A1 (ja) 2015-05-28 2016-04-19 シート用パッ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320A CN107614320A (zh) 2018-01-19
CN107614320B true CN107614320B (zh) 2019-07-23

Family

ID=5739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0346.3A Active CN107614320B (zh) 2015-05-28 2016-04-19 座垫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3669B2 (zh)
EP (1) EP3305584B1 (zh)
JP (1) JP6499923B2 (zh)
CN (1) CN107614320B (zh)
WO (1) WO20161900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9922B2 (ja) * 2015-05-28 2019-04-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シート用パッド
JP6512944B2 (ja) * 2015-05-28 2019-05-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シート用パッドおよび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装置
JP7039275B2 (ja) * 2017-12-14 2022-03-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パッド振動特性の調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6521A (ja) * 1997-08-26 1999-03-02 Tokai Kogyo Kk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体
CN102233836A (zh) * 2010-04-23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系统
CN102596635A (zh) * 2010-09-22 2012-07-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JP2014226181A (ja) * 2013-05-20 2014-12-08 株式会社東洋シート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2015039556A (ja) * 2013-08-22 2015-03-02 株式会社ホウトク 椅子座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2673A (en) * 1972-01-27 1973-01-23 Swenson Corp Resilient seat cushion with crease-preventing means
AU614939B2 (en) * 1987-09-29 1991-09-19 Tachi-S Co., Ltd. Automotive seat
DE3930021C2 (de) * 1989-09-08 1999-09-09 Kienlein Sitzauflage
US5031261A (en) * 1990-03-15 1991-07-16 E. R. Carpenter Company, Inc. Mattress overlay for avoidance of decubitus ulcers
JPH08197994A (ja) * 1995-01-27 1996-08-06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03284620A (ja) 2002-01-24 2003-10-07 Foot Techno Inc 姿勢矯正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姿勢矯正具を備えた椅子
JP2006149466A (ja) 2004-11-25 2006-06-15 Inoac Corp シート用パ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01214A (ja) * 2006-06-22 2008-01-10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US8162402B2 (en) 2008-10-27 2012-04-24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a Kaisha Vehicular seats
US7946655B2 (en) * 2009-06-10 2011-05-24 Hsu Tsung-Yung Seat cushion structure
US20110072587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Nomaco Inc. Foam cushion having reduced cross-section area foam profiles forming hollow portion(s) for deformation
WO2014203890A1 (ja) * 2013-06-18 2014-12-24 株式会社東洋シート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6521A (ja) * 1997-08-26 1999-03-02 Tokai Kogyo Kk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体
CN102233836A (zh) * 2010-04-23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系统
CN102596635A (zh) * 2010-09-22 2012-07-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JP2014226181A (ja) * 2013-05-20 2014-12-08 株式会社東洋シート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2015039556A (ja) * 2013-08-22 2015-03-02 株式会社ホウトク 椅子座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22027A (ja) 2016-12-28
US10743669B2 (en) 2020-08-18
WO2016190000A1 (ja) 2016-12-01
EP3305584A4 (en) 2018-04-25
EP3305584B1 (en) 2018-12-12
JP6499923B2 (ja) 2019-04-10
EP3305584A1 (en) 2018-04-11
US20180146787A1 (en) 2018-05-31
CN107614320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4320B (zh) 座垫
US10029593B2 (en) Vehicle seat
CN107614319A (zh) 座垫
US10532678B2 (en) Seat pad and seat pad production device
US10561246B2 (en) Seat pad
JP2007006911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532642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1840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2015173791A (ja) クッション
JP7398603B2 (ja) 車椅子用クッション
JP2006014829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CN110077300B (zh) 椅垫和椅子
JP2011152276A (ja) シートパッド及びシート
JP645097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6106831A (ja) クッション体
JP2007222395A (ja) 車両用バックパッド
JP2010036807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2020062271A (ja) シートパッド
JP2019041790A (ja) シートパッド
JP201906457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6220783A (ja) シート用パッドおよび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rkem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