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4454A -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94454A
CN107594454A CN201710864049.5A CN201710864049A CN107594454A CN 107594454 A CN107594454 A CN 107594454A CN 201710864049 A CN201710864049 A CN 201710864049A CN 107594454 A CN107594454 A CN 107594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ag
grams
weight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40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家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OUJU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OUJU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OUJU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OUJU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40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944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94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94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odles (AREA)
  • Seasonings (AREA)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涉及到酸辣粉及制备方法。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份、木薯淀粉8~12份、芋儿粉3~5份、豌豆粉5~8份、水15~17份;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本发明其原料配方科学、合理,风味独特,制作讲究,食用方便,保持了酸辣粉的麻、辣、鲜、香、酸特色风味,本发明具有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的酸辣粉及制备方法,更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辣粉是一种由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条加工而成的食品。酸辣粉是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等地的汉族传统特色小吃,属于渝菜、川菜、贵州小吃,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的粉条分为水粉条和干粉条两种,水粉条保质期极短,干粉条的保质期也较短。目前,市场上制作的酸辣粉一般都采用干粉条发涨后加工而成,酸辣粉的口味难调配,自己制作酸辣粉比较困难,消费者很难方便吃上正宗的酸辣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加热食品的推广与运用,为了让消费者方便吃上正宗的酸辣粉,有待探索一种自加热酸辣粉,有待探索一种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自加热酸辣粉,提供一种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份、木薯淀粉8~12份、芋儿粉3~5份、豌豆粉5~8份、水15~17份;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所述酱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油1500-1800份、菜籽油1100-1200份、红辣椒酱8000-10000份、花椒粉100-150份、老生姜泥800-1000份、芝麻300-500份、豆瓣酱900-1000份、洋葱粒360-400份、大蒜粒360-400份、油酥百香果粉100-120份、五香粉50-60份、白酒100-150份、白糖180-200份,食用盐360-400份,味精180-200份、鸡精250-300份、谷氨酸钠50-60份、5'-呈味核苷酸二钠50-60份;所述的酱料包的制备工艺为:a.备料,水煮干红辣椒4-6分钟后捞出,打成红辣椒酱,老生姜洗净后打成泥,用百香果制成油酥百香果粉,其余原料按照重量份比例取料,待用;b.炒制工艺:在锅内先下大豆油、菜籽油,待油温180℃-200℃度时→下老生姜泥炒制成黄色→下红辣椒酱、豆瓣酱、白酒进行炒制→下洋葱粒、大蒜粒炒制→关火→下五香粉、油酥百香果粉、花椒粉、白糖、芝麻、盐、味精、味精、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混合→出锅;c.包装,将出锅的百香果辣椒酱自然冷却后,进行包装。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上述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所述的食品专用发热包由加热剂和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加热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发热剂30-90份、包埋剂0.1-0.2份、缓释均布剂1-3份、除湿剂3-7份;所述的发热剂的重量份数比为碳酸钠6-12份、生石灰粉6-36份、铁粉6-12份、高锰酸钾6-18份、铝粉6-12份;所述的包埋剂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缓释均布剂为水杨酸、戊二酸、己二酸、马尿酸、丁烯二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除湿剂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无水硫酸铝、无水碳酸钾以及无水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包装袋由内包装袋和外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外包装袋为塑料包装袋;使用时加入水40-100份。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所述香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香料包,12克,配方:食用盐2-3份、炒黄豆8-10份、白砂糖3-4份、十三香3-5份、谷氨酸钠2-3份、5'-呈味核苷酸二钠2-3份.
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自加热盒由外盒、内盒、盖子三部分组成,分别在外盒、内盒的上口缘设有一对耳朵。
本发明的自加热酸辣粉,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上述任何一项自加热米粉的制备方法所得到。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第一步,拆开外包装,揭开盖子,取出料包和内盒,拆开保鲜红薯粉条包,将粉条揉散,放入内盒;第二步,拆开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放入内盒,向内盒加入200-250毫升饮用水,内盒的有效容积500毫升,最大容积600毫升;第三步,撕开食品专用发热包的塑料包装袋,将发热包平放在外盒的内底,加入冷水到水位线,加水约120-140毫升,迅速将内盒放入外盒,盖上盖子;第四步,食品加热,食品专用发热包加水后,立即发热,热量及蒸汽对内盒食品加热,加热约10-15分钟;第五步,揭开盖子,用筷子将内盒食品搅拌均匀,就可食用。
本发明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加工工艺,使红薯粉条的软硬和水分介于水粉与干粉之间,红薯粉条的保鲜期大大提高,保鲜红薯粉条包能在常温下保鲜10个月,为红薯粉条变成自加热的酸辣粉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其原料配方科学、合理,风味独特,制作讲究,食用方便,既保持了酸辣粉的麻、辣、鲜、香、酸特色风味,又显著提高了红薯粉条的保鲜期,为消费者能随时方便食用正宗的酸辣粉;本发明的中的食品加热包,配方科学,发热效率高,持续时间长,操作方便,特别适合自加热面条、自加热米粉、自加热酸辣粉的加热。本发明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本发明无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2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酱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油1500-1800克、菜籽油1100-1200克、红辣椒酱8000-10000克、花椒粉100-150克、老生姜泥800-1000克、芝麻300-500克、豆瓣酱900-1000克、洋葱粒360-400克、大蒜粒360-400克、油酥百香果粉100-120克、五香粉50-60克、白酒100-150克、白糖180-200克,食用盐360-400克,味精180-200克、鸡精250-300克、谷氨酸钠50-60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50-60克;所述的酱料包的制备工艺为:a.备料,水煮干红辣椒4-6分钟后捞出,打成红辣椒酱,老生姜洗净后打成泥,用百香果制成油酥百香果粉,其余原料按照重量克比例取料,待用;b.炒制工艺:在锅内先下大豆油、菜籽油,待油温180℃-200℃度时→下老生姜泥炒制成黄色→下红辣椒酱、豆瓣酱、白酒进行炒制→下洋葱粒、大蒜粒炒制→关火→下五香粉、油酥百香果粉、花椒粉、白糖、芝麻、盐、味精、味精、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混合→出锅;c.包装,将出锅的百香果辣椒酱自然冷却后,进行包装。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3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的食品专用发热包由加热剂和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加热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发热剂30-90克、包埋剂0.1-0.2克、缓释均布剂1-3克、除湿剂3-7克;所述的发热剂的重量份数比为碳酸钠6-12克、生石灰粉6-36克、铁粉6-12克、高锰酸钾6-18克、铝粉6-12克;所述的包埋剂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缓释均布剂为水杨酸、戊二酸、己二酸、马尿酸、丁烯二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除湿剂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无水硫酸铝、无水碳酸钾以及无水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包装袋由内包装袋和外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外包装袋为塑料包装袋;使用时加入水40-100克。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4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香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香料包,12克,配方:食用盐2-3克、炒黄豆8-10克、白砂糖3-4克、十三香3-5克、谷氨酸钠2-3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2-3克。
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5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6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酱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油1500-1800克、菜籽油1100-1200克、红辣椒酱8000-10000克、花椒粉100-150克、老生姜泥800-1000克、芝麻300-500克、豆瓣酱900-1000克、洋葱粒360-400克、大蒜粒360-400克、油酥百香果粉100-120克、五香粉50-60克、白酒100-150克、白糖180-200克,食用盐360-400克,味精180-200克、鸡精250-300克、谷氨酸钠50-60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50-60克;所述的酱料包的制备工艺为:a.备料,水煮干红辣椒4-6分钟后捞出,打成红辣椒酱,老生姜洗净后打成泥,用百香果制成油酥百香果粉,其余原料按照重量克比例取料,待用;b.炒制工艺:在锅内先下大豆油、菜籽油,待油温180℃-200℃度时→下老生姜泥炒制成黄色→下红辣椒酱、豆瓣酱、白酒进行炒制→下洋葱粒、大蒜粒炒制→关火→下五香粉、油酥百香果粉、花椒粉、白糖、芝麻、盐、味精、味精、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混合→出锅;c.包装,将出锅的百香果辣椒酱自然冷却后,进行包装。
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7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的食品专用发热包由加热剂和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加热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发热剂30-90克、包埋剂0.1-0.2克、缓释均布剂1-3克、除湿剂3-7克;所述的发热剂的重量克数比为碳酸钠6-12克、生石灰粉6-36克、铁粉6-12克、高锰酸钾6-18克、铝粉6-12克;所述的包埋剂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缓释均布剂为水杨酸、戊二酸、己二酸、马尿酸、丁烯二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除湿剂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无水硫酸铝、无水碳酸钾以及无水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包装袋由内包装袋和外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外包装袋为塑料包装袋;使用时加入水40-100克。
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8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香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香料包,12克,配方:食用盐2-3克、炒黄豆8-10克、白砂糖3-4克、十三香3-5克、谷氨酸钠2-3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2-3克.
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实施例9
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它包括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克、木薯淀粉8~12克、芋儿粉3~5克、豌豆粉5~8克、水15~17克;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所述的自加热盒由外盒、内盒、盖子三部分组成,分别在外盒、内盒的上口缘设有一对耳朵。设在内盒的上口缘的一对耳朵是用于人提着耳朵将内盒放入外盒, 或人提着耳朵将放入外盒的内盒取出;设在外盒的上口缘的一对耳朵是用于人提着耳朵将外盒移动位置,人提着耳朵移动外盒、内盒,主要作用是避免人使用自加热盒时被汤伤。在一盒自加热酸辣粉中,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Claims (10)

1.一种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保鲜红薯粉条包、酱料包、食醋包、酸菜包、香料包、食品专用发热包、自加热盒,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中的保鲜红薯粉条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薯淀粉75~80份、木薯淀粉8~12份、芋儿粉3~5份、豌豆粉5~8份、水15~17份;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制备工艺为:原料混合→打浆→加热挤压成型粉条→烘出多余水分→计量装袋→真空封装→蒸汽杀菌→冷却→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油1500-1800份、菜籽油1100-1200份、红辣椒酱8000-10000份、花椒粉100-150份、老生姜泥800-1000份、芝麻300-500份、豆瓣酱900-1000份、洋葱粒360-400份、大蒜粒360-400份、油酥百香果粉100-120份、五香粉50-60份、白酒100-150份、白糖180-200份,食用盐360-400份,味精180-200份、鸡精250-300份、谷氨酸钠50-60份、5'-呈味核苷酸二钠50-60份;所述的酱料包的制备工艺为:a.备料,水煮干红辣椒4-6分钟后捞出,打成红辣椒酱,老生姜洗净后打成泥,用百香果制成油酥百香果粉,其余原料按照重量份比例取料,待用;b.炒制工艺:在锅内先下大豆油、菜籽油,待油温180℃-200℃度时→下老生姜泥炒制成黄色→下红辣椒酱、豆瓣酱、白酒进行炒制→下洋葱粒、大蒜粒炒制→关火→下五香粉、油酥百香果粉、花椒粉、白糖、芝麻、盐、味精、味精、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混合→出锅;c.包装,将出锅的百香果辣椒酱自然冷却后,进行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专用发热包由加热剂和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加热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发热剂30-90份、包埋剂0.1-0.2份、缓释均布剂1-3份、除湿剂3-7份;所述的发热剂的重量份数比为碳酸钠6-12份、生石灰粉6-36份、铁粉6-12份、高锰酸钾6-18份、铝粉6-12份;所述的包埋剂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缓释均布剂为水杨酸、戊二酸、己二酸、马尿酸、丁烯二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除湿剂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无水硫酸铝、无水碳酸钾以及无水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包装袋由内包装袋和外包装袋组成,所述的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外包装袋为塑料包装袋;使用时加入水40-1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料包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香料包,12克,配方:食用盐2-3份、炒黄豆8-10份、白砂糖3-4份、十三香3-5份、谷氨酸钠2-3份、5'-呈味核苷酸二钠2-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鲜红薯粉条包的重量为200克、酱料包重量为24克、食醋包15克、酸菜包重量为15克、香料包12克、食品专用发热包重量为60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酸辣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加热盒由外盒、内盒、盖子三部分组成,分别在外盒、内盒的上口缘设有一对耳朵。
10.一种自加热酸辣粉,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自加热米粉的制备方法所得到。
CN201710864049.5A 2017-09-22 2017-09-22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5944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4049.5A CN107594454A (zh) 2017-09-22 2017-09-22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4049.5A CN107594454A (zh) 2017-09-22 2017-09-22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94454A true CN107594454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61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4049.5A Pending CN107594454A (zh) 2017-09-22 2017-09-22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944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8123A (zh) * 2020-08-20 2020-11-17 安徽君临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速食粉丝的调味包及其生产工艺
CN113150749A (zh) * 2021-02-09 2021-07-2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食品用铝基发热包热效能提升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5703A (zh) * 2013-11-04 2015-05-06 张海宁 一种方便酸辣粉丝
CN105725220A (zh) * 2016-03-16 2016-07-06 四川川北凉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热川北红薯凉粉及其生产工艺
CN105815752A (zh) * 2016-04-15 2016-08-03 重庆市友军食品有限公司 百香果辣椒酱及制备方法
CN106987237A (zh) * 2017-05-15 2017-07-28 重庆凰巢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热剂及自热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5703A (zh) * 2013-11-04 2015-05-06 张海宁 一种方便酸辣粉丝
CN105725220A (zh) * 2016-03-16 2016-07-06 四川川北凉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热川北红薯凉粉及其生产工艺
CN105815752A (zh) * 2016-04-15 2016-08-03 重庆市友军食品有限公司 百香果辣椒酱及制备方法
CN106987237A (zh) * 2017-05-15 2017-07-28 重庆凰巢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热剂及自热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8123A (zh) * 2020-08-20 2020-11-17 安徽君临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速食粉丝的调味包及其生产工艺
CN113150749A (zh) * 2021-02-09 2021-07-2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食品用铝基发热包热效能提升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8177A (zh) 一种酸菜鱼调料及利用该调料制作酸菜鱼的方法
CN101341944A (zh) 一种方便粉皮和凉粉的加工方法
CN107668637A (zh) 一种自加热微火锅及制备方法
CN107684030A (zh) 自加热米粉及制备方法
CN102058077A (zh) 一种水煮鱼调料
CN101204211A (zh) 一种酸辣八宝菜软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6678A (zh) 一种含有调味料的即食鲜米粉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94454A (zh) 自加热酸辣粉及制备方法
CN107600720A (zh) 一种自加热小面及制备方法
CN108713729A (zh) 一种香辣烤鱼复合调味酱
CN101461515A (zh) 一种绿色面皮包馅的速食品
CN101756263A (zh) 一种即食鸭血粉丝的制作方法
CN101099555B (zh) 净菜单元调料
CN108813524A (zh) 一种酸菜鱼复合调味料
CN104719909A (zh) 一种调味酱腌菜及其生产方法
JP2001112430A (ja) 調味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948829B (zh) 一种即食调味干扇贝柱的加工方法
JP3150087U (ja) 焦げ目付け容易な蒸煮麺セット
CN110522042A (zh) 一种方便即食性火锅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85485B1 (ko) 즉석요리용 황태순대 전골의 제조방법
JP4913611B2 (ja) 冷凍食品
JP4444863B2 (ja) 細口容器充填米飯食品
JP2002325552A (ja) 調味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調理食品又は調理食品用基材
KR20070040451A (ko) 전분 등의 곡물 반죽을 함유하여 내용물을 결착 및성형시키는 순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742379B2 (ja) 練り製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