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7830B - 树脂窗 - Google Patents

树脂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7830B
CN107587830B CN201710160332.XA CN201710160332A CN107587830B CN 107587830 B CN107587830 B CN 107587830B CN 201710160332 A CN201710160332 A CN 201710160332A CN 107587830 B CN107587830 B CN 107587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window
face
fixed par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03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7830A (zh
Inventor
竹村宪治
后藤稔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87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7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7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7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23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 B60S1/02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using electr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6Heater el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oupling elements or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84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轻型化、制造的容易化且能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同时能发挥优越的耐久性的树脂窗。本发明的树脂窗具备由树脂构成的窗主体(1)、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导电部(3)及第一汇流条(5a、5b)、由导电性的金属片构成的第二汇流条(7a、7b)。窗主体(1)呈板状,具有第一面(1a)与第二面(1b)。第二汇流条(7a、7b)具有主体部(71)、第一固定部(73a、73b)及第二固定部(75a、75b)。第一固定部(73a、73b)将主体部(71)固定于第二面(1b)。第二固定部(75a、75b)以能够与第一汇流条(5a、5b)通电的方式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5b)。

Description

树脂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窗。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现有的窗。该窗具备窗主体、导电部、第一汇流条以及第二汇流条。窗主体呈板状,并具有第一面以及位于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窗主体由无机玻璃构成。导电部一体地形成于窗主体的第二面。第一汇流条以能够与导电部通电的方式形成于窗主体的第二面。上述导电部以及第一汇流条通常在将含有导电材料的糊剂印刷于窗主体的第二面后,将该糊剂与窗主体一同进行烧制从而形成。第二汇流条由导电性的金属片构成。第二汇流条具有与窗主体的第二面平行地延伸的主体部以及形成于主体部并粘合于第一汇流条的多个固定部。具体而言,各固定部通过软钎焊而粘合于第一汇流条。这样,第二汇流条能够与第一汇流条通电。
在该窗中,从第二汇流条向第一汇流条通电,从而导电部发热。由此,在该窗中,能够进行窗主体的防雾、融冰。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13060号公报
近年来,在各种领域提出了期望轻型化、制造的容易化而将窗主体设为树脂制的方案。因此,即使在上述现有的窗中,也考虑直接采用其他结构,并且将窗主体设为树脂制。
但是,在上述的树脂窗中,树脂制的窗主体与由金属片构成的第二汇流条相比因温度变化更大地伸缩。因此,在该树脂窗中,因温度变化,对第一汇流条与第二汇流条的各固定部的粘合部分作用有较大的应力。特别地,在上述的树脂窗中,第一汇流条的表面因导电材料而变得粗糙,从而在第一汇流条与各固定部之间难以获得充分的粘合力。因此,该树脂窗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各固定部从第一汇流条剥离、而无法从第二汇流条向第一汇流条通电的担忧。
另一方面,在将窗主体设为树脂制时,也考虑到不设置第二汇流条而仅利用第一汇流条向导电部通电。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在通电时第一汇流条过度发热,需要使第一汇流条形成致密、或增大其厚度,来充分减少第一汇流条的电阻。
然而,在树脂制的窗主体中,无法进行高温下的烧制,从而采用上述方案是不现实的。另外,若采用上述方案,则为了形成第一汇流条而需要较多的导电材料,并且需要较多的工时,从而导致制造成本的高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今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应该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型化、制造的容易化并且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同时能够发挥优越的耐久性的树脂窗。
本发明的树脂窗的特征在于,具备:
窗主体,其由树脂构成,呈板状,并具有第一面与位于上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
导电部,其由导电材料构成,并一体地形成于上述窗主体的上述第二面;
第一汇流条,其由导电材料构成,并以能够与上述导电部通电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窗主体的上述第二面;以及
第二汇流条,其由导电性的金属片构成,并设置为能够与上述第一汇流条通电,
上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主体部;多个第一固定部,它们将上述主体部固定于上述第二面;以及多个第二固定部,它们从上述主体部沿上述第二面延伸,粘合于上述第一汇流条并能够与上述第一汇流条通电。
本发明的树脂窗的窗主体为树脂制,因此与窗主体为无机玻璃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轻型化,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
而且,在该树脂窗中,第二汇流条的主体部通过多个第一固定部而固定于窗主体的第二面,并通过多个第二固定部而粘合于第一汇流条。因此,在该树脂窗中,即使窗主体与第二汇流条相比因温度变化更大地伸缩,第二汇流条也通过各第一固定部而稳固地固定于窗主体的第二面,因此难以对第一汇流条与第二汇流条的各第二固定部的粘合部分作用较大的应力。因此,即使第一汇流条的表面粗糙,第一汇流条与第二汇流条的各第二固定部也难以剥离。
另外,在该树脂窗中,从第二汇流条向第一汇流条通电。因此,不需要将第一汇流条形成为过度致密、或增大其厚度。这样,在该树脂窗中,不会为了形成第一汇流条而需要过多的导电材料,从而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工时。
因此,本发明的树脂窗能够实现轻型化、制造的容易化,并且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同时能够发挥优越的耐久性。
优选为,在主体部设置有吸收部,该吸收部具有导电性,并能够吸收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窗主体的伸缩量的差。在该情况下,即使窗主体与第二汇流条相比因温度变化更大地伸缩,也不对窗主体与主体部的各第一固定部的固定部分作用较大的应力,并且也不对第一汇流条与主体部的各第二固定部的粘合部分作用较大的应力。因此,该树脂窗的各第二固定部难以从第一汇流条进一步剥离。
优选为,主体部包括多个连接片、以及连接各连接片且作为吸收部的导线。另外,也优选为,主体部包括连接各第二固定部且作为吸收部的导线。在这些情况下,导线在窗主体的伸缩时容易挠曲,从而能够吸收主体部与窗主体的伸缩量的差。
本发明的树脂窗能够实现轻型化、制造的容易化,并且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同时能够发挥优越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树脂窗的从窗主体的第二面侧观察的后视图。
图2涉及实施例1的树脂窗,是表示图1的区域X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后视图。
图3涉及实施例1的树脂窗,是表示第二汇流条的俯视图。
图4涉及实施例1的树脂窗,是表示图2的A-A剖面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涉及实施例2的树脂窗,是表示与图3同方向的剖面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3的树脂窗的与图2相同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后视图。
图7涉及实施例3的树脂窗,是表示第二汇流条的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4的树脂窗的与图2相同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后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5的树脂窗的与图2相同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后视图。
图10涉及实施例5的树脂窗,是表示图9的C-C剖面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窗主体;3…导电部;5a、5b…第一汇流条;7a、7b、19、29…第二汇流条;19a、29a、71…主体部;21a~21c、31a~31c…第一~第三导线(导线、吸收部);23a~23d、33a、33b、73a、73b…第一固定部;25a~25d、35a~35d、75a、75b…第二固定部;191~194…第一~第四连接片;291、292…第一、第二连接片;710…吸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实施例1~5进行说明。实施例1~5的树脂窗均应用于车辆。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树脂窗具备窗主体1、导电部3、第一汇流条5a、5b以及第二汇流条7a、7b。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图1中表示的箭头方向规定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侧观察树脂窗时的树脂窗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正交。而且,在图2及图2后的各图中,与图1对应地规定树脂窗的各方向。另外,在图4、图5以及图10中,规定将树脂窗安装于车辆时成为室外侧的方向与成为室内侧的方向。此外,这些各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的一个例子。
如在图1以及图2中利用假想线表示的那样,在该树脂窗规定有因温度变化伸缩时的成为基准的基准线L。该基准线L位于窗主体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沿窗主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1以及图4所示,窗主体1呈大致矩形的平坦的板状,并具有第一面1a与位于第一面1a的相反侧的第二面1b。第一面1a在将树脂窗安装于车辆时面向车外侧。第二面1b在将树脂窗安装于车辆时面向车内侧。
窗主体1由从第一面1a至第二面1b具有透光性的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构成。由此,窗主体1呈无色透明。此处,窗主体1只要从第一面1a至第二面1b具有透光性,则不限定于可见光线的透过率为100%,也可以为半透明、有色透明等。另外,窗主体1也可以以聚碳酸酯以外的树脂为主要成分。另外,窗主体1的厚度能够适当地设计。
图1所示的导电部3以及第一汇流条5a、5b由公知的导电材料构成。这些导电部3以及第一汇流条5a、5b通过将导电材料网板印刷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而一体地形成于第二面1b。此外,也可以通过网板印刷以外的方法,将导电部3以及第一汇流条5a、5b一体地形成于第二面1b。
导电部3位于第二面1b的大致中央。导电部3由沿窗主体1的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多根导电线构成。第一汇流条5a、5b分别沿窗主体1的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汇流条5a在第二面1b位于导电部3的右侧,并与导电部3连接。第一汇流条5b在第二面1b位于导电部3的左侧,并与导电部3连接。由此,第一汇流条5a、5b能够与导电部3通电。如上述那样,第一汇流条5a、5b由导电材料构成,因此其表面与树脂制的窗主体1的第一面1a、第二面1b相比成为粗糙面。
另外,如图1所示,在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形成有第一~第四轴部9a~9d。如图4所示,第一轴部9a从第二面1b突出,并朝向车内侧延伸。图1所示的第二~第四轴部9b~9d均与第一轴部9a相同。
第一、第二轴部9a、9b在第二面1b位于比第一汇流条5a更靠右侧。另一方面,第三、第四轴部9c、9d在第二面1b位于比第一汇流条5b更靠左侧。另外,第一、第三轴部9a、9c配置于比基准线L更靠下侧,第二、第四轴部9b、9d配置于比基准线L更靠上侧。而且,第一轴部9a与第三轴部9c在上下方向配置于相同位置,第二轴部9b与第四轴部9d在上下方向配置于相同位置。
第二汇流条7a与第二汇流条7b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第二汇流条7a与第二汇流条7b为相同的构成。以下,对第二汇流条7a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2~图4所示,第二汇流条7a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片构成。第二汇流条7a具有主体部71、第一固定部73a、73b以及第二固定部75a、75b。
如图2所示,主体部71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部73a贯通设置于主体部71的下端。另外,第一固定部73b贯通设置于主体部71的上端。这些第一固定部73a、73b能够供图2所示的第一、第二轴部9a、9b插通。
第二固定部75a在主体部71的下端与主体部71形成一体。第二固定部75a从主体部71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第二固定部75b在主体部71的上端与主体部71形成一体。第二固定部75b也从主体部71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利用这些主体部71以及第二固定部75a、75b,第二汇流条7a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コ字形状。另外,在主体部71与第二固定部75a之间形成有第一阶部77a,在主体部71与第二固定部75b之间形成有第二阶部77b。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第二汇流条7a被安装于第一汇流条5a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具体而言,第二固定部75a、75b分别被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由此,第二汇流条7a被第二固定部75a、75b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能够经由钎料层13与第一汇流条5a通电。此处,如图2所示,第二汇流条7a横跨基准线L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具体而言,第二固定部75a在比基准线L更靠下方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第二固定部75b在比基准线L更靠上方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
另外,如图4所示,相对于第一固定部73a插通有第一轴部9a。相对于第二固定部73b也相同地插通有第二轴部9b。而且,如图2所示,在这些第一、第二轴部9a分别紧固有螺母11。这样,在第二汇流条7a中,通过第一固定部73a、73b、第一、第二轴部9a、9b以及各螺母11,能够将主体部71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此处,如上述那样,第一轴部9a与第二轴部9b隔着基准线L上下配置,因此如图2所示,主体部71在横跨基准线L的位置固定于第二面1b。
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二汇流条7a中,形成有第一阶部77a,从而第二固定部75a配置于比主体部71更接近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位置。相同地,第二固定部75b也通过第二阶部77b配置于比主体部71更接近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位置。在第二汇流条7a中,通过第一、第二阶部77a、77b,将第二固定部75a、75b按压于第一汇流条5a,而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
图1所示的第二汇流条7b也与第二汇流条7a相同,通过第一固定部73a、73b、第三、第四轴部9c、9d以及各螺母11,能够将主体部71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另外,第二汇流条7b也被第二固定部75a、75b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b。
而且,在第二汇流条7a、7b的各主体部71分别通过焊接而安装有导线15a、15b。导线15a、15b电连接于未图示的车辆的控制器。此外,导线15a、15b也可以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安装于各主体部71。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该树脂窗中,通过导线15a、15b从控制器向第二汇流条7a、7b通电,而进一步从第二汇流条7a、7b向第一汇流条5a、5b通电。由此,导电部3发热。这样,在该树脂窗中,能够进行窗主体1的防雾、融冰。
而且,该树脂窗的窗主体1为树脂制,因此与窗主体1为无机玻璃制的情况相比,能够轻型化,并且容易地制造。另一方面,在该树脂窗中,由树脂制造窗主体1,从而与由金属片构成的第二汇流条7a、7b相比因温度变化更大地伸缩。
此处,若树脂窗因温度变化而伸长,则如在图1以及图2中由白色箭头表示的那样,在窗主体1以及第二汇流条7a、7b中,成为比基准线L更靠上侧的部分朝向上侧伸长,成为比基准线L更靠下侧的部分朝向下侧伸长。此时,如上述那样,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7a、7b相比较大地伸长。此外,在树脂窗因温度变化而收缩的情况下,窗主体1以及第二汇流条7a、7b向与白色箭头相反的方向收缩。
该点,在该树脂窗中,第二汇流条7a的主体部71被第一固定部73a、73b、第一、第二轴部9a、9b以及螺母11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另外,第二汇流条7a被第二固定部75a、75b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因此,在该树脂窗中,即使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7a相比因温度变化更大地伸缩,第二汇流条7a的主体部71也被第一固定部73a、73b、第一、第二轴部9a、9b以及各螺母11稳固地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因此难以对第一汇流条5a与第二汇流条7a的第二固定部75a、75b的粘合部分作用较大的应力。因此,即使第一汇流条5a的表面粗糙,第一汇流条5a与第二汇流条7a的第二固定部75a、75b也难以剥离。相同地,第一汇流条5b与第二汇流条7b的第二固定部75a、75b也难以剥离。
另外,在该树脂窗中,从第二汇流条7a、7b向第一汇流条5a、5b通电。因此,与仅利用第一汇流条5a、5b向导电部3通电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将第一汇流条5a、5b形成为过度致密、增大其厚度。这样,在该树脂窗中,为了形成第一汇流条5a、5b,不需要过多的导电材料,从而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工时。
因此,实施例1的树脂窗能够实现轻型化、制造的容易化,并且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且发挥优越的耐久性。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该树脂窗中,第二汇流条7a、7b分别不仅仅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5b,也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此处,在将第二汇流条7a、7b仅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5b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从第一汇流条5a、5b剥离,需要设置较多粘合位置。与此相对,在该树脂窗中,第二汇流条7a、第二汇流条7b分别只要在第二固定部75a、75b两处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第一汇流条5b即可,从而能够减少粘合位置。该点,在该树脂窗中,也能够使制造容易化。而且,如上,即使减少第二汇流条7a、7b与第一汇流条5a、5b的粘合位置,也如上述那样,在该树脂窗中,难以使第一汇流条5a、5b与第二汇流条7a、7b相互剥离。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2的树脂窗中,在窗主体1设置有遮蔽体17。遮蔽体17由被着色为不透明的黑色的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构成。遮蔽体17形成为框状,并一体地设置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周缘。此外,遮蔽体17也可以被着色为黑色以外的不透明色。另外,也可以以聚碳酸酯以外的树脂为主要成分。另外,遮蔽体17的厚度也能够适当地设计。
而且,在该树脂窗中,将第一轴部9a形成于遮蔽体17。虽省略图示,但第二~第四轴部9b~9d也相同。而且,与实施例1的窗相同,在第二汇流条7a中,相对于第一固定部73a、73b分别插通有第一、第二轴部9a、9b,并利用各螺母11进行紧固。这样,在该树脂窗中,能够将第二汇流条7a的主体部71经由遮蔽体17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第二汇流条7b的主体部71也相同。该树脂窗的其他的构成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针对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关于该构成的详细的说明。
在该树脂窗中,遮蔽体17为不透明的黑色,因此在设置有遮蔽体17的部分中,从窗主体1的第一面1a侧,即车外侧无法观察车内侧。由此,第二汇流条7a、7b的大部分被遮蔽体17遮蔽,而不向车外侧露出。因此,在该树脂窗中,能够发挥更高的美观。该树脂窗的其他的作用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
(实施例3)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实施例3的树脂窗中,在第二汇流条7a的主体部71一体地设置有吸收部710。虽省略图示,但在第二汇流条7b的主体部71也一体地设置有相同的吸收部710。
如图7所示,吸收部710位于主体部7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吸收部710由多个凸部711以及与凸部711连续的多个凹部712构成,作为整体呈折皱形状。此外,凸部711以及凹部712的形状、个数能够适当地设计。该树脂窗的其他的构成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
在该树脂窗中,如上述那样,若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7a、7b分别因温度变化而伸缩,则吸收部710与之对应地沿上下方向伸缩。换句话说,在汇流条7a、7b中,若吸收部710沿上下方向伸长,则相应地整体沿上下方向增长,相反,若吸收部710沿上下方向收缩,则相应地整体沿上下方向缩短。这样,在该树脂窗中,能够通过吸收部710吸收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7a、7b的伸缩量的差。因此,即使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7a、7b相比因温度变化更大地伸缩,在第二汇流条7a、7b中,也不对窗主体1与主体部71的第一固定部73a、73b的固定部分作用较大的应力,也难以对第一汇流条5a、5b与主体部71的第二固定部75a、75b的粘合部分作用较大的应力。因此,在该树脂窗中,第二固定部75a、75b难以从第一汇流条5a、第一汇流条5b进一步剥离。该树脂窗的其他的作用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4的树脂窗中,代替上述的第二汇流条7a、7b,具备第二汇流条19。虽省略图示,但第二汇流条19与第二汇流条7a、7b相同,为左右对称的一对,分别配置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左右。以下,对配置于第二面1b的右侧的第二汇流条19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二汇流条19具有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以及第一~第三导线21a~21c。第一~第三导线21a~21c是本发明的导线的一个例子,作为吸收部发挥功能。在第二汇流条19中,由这些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以及第一~第三导线21a~21c构成主体部19a。另外,第二汇流条19具有第一固定部23a~23d以及第二固定部25a~25d。
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由导电性的金属片形成。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相互设置规定的间隔,并且沿上下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片191配置于最下方,第四连接片194配置于最上方。而且,第二、第三连接片192、193配置于第一连接片191与第四连接片194之间。
第一固定部23a贯通设置于第一连接片191的下端。第一固定部23b贯通设置于第二连接片19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第一固定部23c贯通设置于第三连接片193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第一固定部23d贯通设置于第四连接片194的上端。
第二固定部25a在第一连接片191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片191形成一体。第二固定部25a从第一连接片191进而主体部19a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在第一连接片191与第二固定部25a之间形成有与上述的第一阶部77a相同的第一阶部27a。第二固定部25b在第二连接片19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与第二连接片192形成一体,从主体部19a与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在第二连接片192与第二固定部25b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阶部27a相同的第二阶部27b。第二固定部25c在第三连接片193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与第三连接片193形成一体,从主体部19a与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在第三连接片193与第二固定部25c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阶部27a相同的第三阶部27c。第二固定部25d在第四连接片194的上端与第四连接片194形成一体,从主体部19a与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在第四连接片194与第二固定部25d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阶部27a相同的第四阶部27d。
另外,在第一连接片191的上端焊接有第一导线21a的下端。第一导线21a的上端焊接于第二连接片192的下端。由此,通过第一导线21a连接第一连接片191与第二连接片192。相同地,在第二连接片192的上端焊接有第二导线21b的下端。第二导线21b的上端焊接于第三连接片193的下端。由此,通过第二导线21b连接第二连接片192与第三连接片193。而且,在第三连接片193的上端焊接有第三导线21c的下端。第三导线21c的上端焊接于第四连接片194的下端。由此,通过第三导线21c连接第三连接片193与第四连接片194。这样,在第二汇流条19中,通过第一~第三导线21a~23c,能够使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相互通电。
此处,第一导线21a形成为比第一连接片191与第二连接片192的间隔长。相同地,第二导线21b形成为比第二连接片192与第三连接片193的间隔长,第三导线21c形成为比第三连接片193与第四连接片194的间隔长。此外,第一~第三导线21a~21c也可以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连接于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
另外,在该树脂窗中,在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第一轴部9a与第二轴部9b之间还设置有第五轴部9e以及第六轴部9f。这些第五、第六轴部9e、9f也与第一轴部9a相同地,从第二面1b突出,朝向车内侧延伸。此外,虽省略图示,但在上述的第三轴部9c与第四轴部9d之间也还设置有两个轴部。
在该树脂窗中,配置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右侧的第二汇流条19安装于第一汇流条5a与第二面1b。具体而言,与上述的第二汇流条7a相同,第二固定部25a~25d分别被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由此,第二汇流条19也被第二固定部25a~25d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从而能够经由钎料层13与第一汇流条5a通电。此处,第二固定部25a、25b在比基准线L更靠下方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第二固定部25c、25d在比基准线L更靠上方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
另外,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3a插通有第一轴部9a,并且被螺母11紧固。由此,能够将第一连接片191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相同地,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3b插通有第五轴部9e,并且被螺母11紧固。由此,能够将第二连接片192固定于第二面1b。另外,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3c插通有第六轴部9f,并且被螺母11紧固。由此,能够将第三连接片193固定于第二面1b。而且,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3d插通有第二轴部9b,并且被螺母11紧固。由此,能够将第四连接片194固定于第二面1b。这样,在第二汇流条19中,通过第一固定部23a~23d、第一、第二、第五、第六轴部9a、9b、9e、9f以及各螺母11,能够将主体部19a在比第一汇流条5a更靠右侧固定于第二面1b。另外,主体部19a配置为沿着第二面1b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相对于第四连接片194焊接连接有上述的导线15a。此外,导线15a也可以连接于第一~第三连接片191~193。
配置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左侧的第二汇流条19也相同地安装于第一汇流条5b与第二面1b。该树脂窗的其他的构成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
在该树脂窗中,若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19因温度变化而分别伸缩,则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彼此的各间隔变化。此处,第一~第三导线21a~21c分别形成为比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彼此的各间隔长。因此,在该树脂窗中,能够通过第一~第三导线21a~21c挠曲来吸收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19的伸缩量的差。由此,在该树脂窗中,第二固定部25a~25d难以从第一汇流条5a、第一汇流条5b剥离。
另外,在该树脂窗中,由第一~第四连接片191~194以及第一~三导线21a~21c构成第二汇流条19的主体部19a。而且,将第一~第三导线21a~21c设为吸收部,从而能够容易在主体部19a设置吸收部。该树脂窗的其他的作用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5的树脂窗中,代替上述的第二汇流条7a、7b,具备第二汇流条29。虽省略图示,但第二汇流条29也为左右对称的一对。而且,第二汇流条29也分别配置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左右。以下,对配置于第二面1b的右侧的第二汇流条29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二汇流条29具有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以及第一~第三导线31a~31c。第一~第三导线31a~31c也是本发明的导线的一个例子,作为吸收部发挥功能。在第二汇流条29中,由这些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以及第一~第三导线31a~31c构成主体部29a。另外,第二汇流条29具有第一固定部33a、33b以及第二固定部35a~35d。
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由导电性的金属片形成。第一连接片291配置于第二汇流条29的下方。第二连接片192配置于第二汇流条29的上方。第一固定部33a贯通设置于第一连接片291的下端。另外,第一固定部33b贯通设置于第二连接片292的上端。
第二固定部35a在第一连接片291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片291形成一体。第二固定部35a从第一连接片291进而主体部29a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在第一连接片291与第二固定部35a之间形成有与上述的第一阶部77a相同的第一阶部37a。第二固定部35d在第二连接片29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片292形成一体,从主体部29a与第二面1b平行地向左侧延伸。在第二连接片292与第二固定部35d之间形成有第二阶部37b。
第二固定部35b、35c与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形成分体,并位于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的左侧。这些第二固定部35b、35c也与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相同地由导电性的金属片形成。如图10所示,第二固定部35b具有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位350以及与平面部位350形成一体并沿远离平面部位350的方向垂直地延伸的立壁351。由此,第二固定部35b在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状。图9所示的第二固定部35c也与第二固定部35b相同,具有平面部位352与立壁353,在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状。
在第一连接片291的上端焊接有第一导线31a的下端。第一导线31a的上端焊接于第二固定部35b的立壁351。由此,通过第一导线31a连接第一连接片291与第二固定部35b。另外,在第二固定部35b的立壁351也焊接有第二导线31b的下端。第二导线31b的上端焊接于第二固定部35c的立壁353。由此,通过第二导线31b连接第二固定部35b与第二固定部35c。在第二固定部35c的立壁353也焊接有第三导线31c的下端。而且,第三导线31c的上端焊接于第二连接片292的下端。由此,通过第三导线31c连接第二连接片292与第二固定部35c。这样,在第二汇流条29中,能够通过第一~第三导线31a~31c使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与第二固定部35b、35c通电。
即使在该第二汇流条29中,第一导线31a也形成为比第一连接片291与第二固定部35b的间隔长。相同地,第二导线31b形成为比第二固定部35b与第二固定部35c的间隔长,第三导线31c形成为比第二固定部35c与第二连接片292的间隔长。此外,第一~第三导线31a~31c也可以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连接于第一、第二连接片292、293、第二固定部35b、35c。
在该树脂窗中,配置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的右侧的第二汇流条29安装于第一汇流条5a与第二面1b。具体而言,第二固定部35a~35d分别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此处,在第二固定部35b、35c中,具体而言,将各平面部位350、352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这样,第二汇流条29也被第二固定部35a~35d粘合于第一汇流条5a,能够经由钎料层13与第一汇流条5a通电。此处,第二固定部35a、35b在比基准线L更靠下方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第二固定部35c、35d在比基准线L更靠上方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
另外,相对于第一固定部33a插通有第一轴部9a,并且被螺母11紧固。由此,能够将第一连接片291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相同地,相对于第一固定部33b插通有第二轴部9b,并且被螺母11紧固。由此,能够将第二连接片292固定于第二面1b。这样,在第二汇流条29中,通过第一固定部33a、33b、第一、第二轴部9a、9b以及各螺母11,能够将主体部29a在比第一汇流条5a更靠右侧固定于第二面1b。另外,在第二连接片292焊接有导线15a。此外,配置于第二面1b的左侧的第二汇流条19也相同地安装于第一汇流条5b与第二面1b。该树脂窗的其他的构成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
即使在该树脂窗中,也与实施例3的树脂窗相同,能够通过第一~第三导线31a~31c挠曲来吸收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窗主体1与第二汇流条29的伸缩量的差。由此,即使在该树脂窗中,第二固定部35a~35d也难以从第一汇流条5a、第一汇流条5b剥离。
另外,在该树脂窗中,由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以及第一~第三导线31a~31c构成第二汇流条29的主体部29a。而且,将第一~第三导线31a~31c设为吸收部,从而即使在该树脂窗中,也能够在主体部29a容易设置吸收部。另外,在该树脂窗中,在第二汇流条29中,仅将第一、第二连接片291、292固定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因此与上述的第二汇流条19相比,能够使构成更加简化。该树脂窗的其他的作用与实施例1的树脂窗相同。
以上,根据实施例1~5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被上述实施例1~5限制,不言而喻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来应用。
例如,在第二汇流条7a、7b中,将第二固定部75a、75b横跨基准线L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5b,将主体部71在横跨基准线L的位置固定于第二面1b。但是,不限定于此,第二固定部75a、75b也可以仅在比基准线L更靠上方、下方焊接于第一汇流条5a。相同地,主体部71也可以在比基准线L更靠上方、下方固定于第二面1b。第二汇流条19、29也相同。
另外,在第二汇流条7a、7b中,也可以形成从主体部71朝向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延伸的多个轴部,将这些轴部设为第一固定部。另外,第一固定部也可以通过嵌合等将主体部71固定于第二面1b。第二汇流条19、29也相同。
另外,第二汇流条7a、7b也可以具有除了第一固定部73a、73b之外的第一固定部,也可以具有除了第二固定部75a、75b之外的第二固定部。第二汇流条19、29也相同。
另外,第二汇流条19也可以构成为省略第二连接片192与第二导线21b。相同地,第二汇流条29也可以构成为省略第二固定部35b与第二导线31b。
另外,实施例3~5的树脂窗也可以具有遮蔽体17。
另外,在实施例1~5的树脂窗中,窗主体1也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
另外,在实施例1~5的树脂窗中,导电部3也可以构成为通过通电而发光。
另外,在实施例1的树脂窗中,第二固定部75a、75b形成为与窗主体1的第二面1b平行地延伸。但是,不限定于此,第二固定部75a、75b只要沿着第二面1b延伸即可,也可以不与第二面1b平行。实施例2~5的树脂窗也相同。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车辆、建筑物等。

Claims (4)

1.一种树脂窗,其特征在于,具备:
窗主体,其由树脂构成,呈板状,并具有第一面与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
导电部,其由导电材料构成,并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窗主体的所述第二面;
第一汇流条,其由导电材料构成,并以能够与所述导电部通电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窗主体的所述第二面;以及
第二汇流条,其由导电性的金属片构成,并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汇流条通电,
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主体部;多个第一固定部,它们将所述主体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面;以及多个第二固定部,它们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二面以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式延伸,粘合于所述第一汇流条并能够与所述第一汇流条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窗,其中,
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吸收部,该吸收部具有导电性,并能够吸收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所述窗主体的伸缩量的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窗,其中,
所述主体部包括多个连接片、以及连接所述各连接片且作为所述吸收部的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窗,其中,
所述主体部包括连接所述各第二固定部且作为所述吸收部的导线。
CN201710160332.XA 2016-07-06 2017-03-17 树脂窗 Active CN107587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3887 2016-07-06
JP2016133887A JP6551324B2 (ja) 2016-07-06 2016-07-06 樹脂ウィンド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7830A CN107587830A (zh) 2018-01-16
CN107587830B true CN107587830B (zh) 2019-03-01

Family

ID=60676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0332.XA Active CN107587830B (zh) 2016-07-06 2017-03-17 树脂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2721B2 (zh)
JP (1) JP6551324B2 (zh)
CN (1) CN107587830B (zh)
DE (1) DE102017114804A1 (zh)
FR (1) FR3053716B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7818A (en) * 1968-05-27 1969-09-16 Ppg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ly heated window panel with thermally controlled lead-in wires
JPS49118086U (zh) * 1973-02-08 1974-10-09
US4137447A (en) * 1978-04-28 1979-01-30 Ford Motor Company Electric heater plate
US4450346A (en) * 1981-05-14 1984-05-22 Ford Motor Company Electric heater plate
DE3532119A1 (de) * 1985-09-10 1987-03-19 Ver Glaswerke Gmbh Elektrisch beheizbare autoglasscheibe
JPH0644031B2 (ja) * 1985-11-15 1994-06-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テスト回路
JPH0644031Y2 (ja) * 1991-12-25 1994-11-14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防曇用ガラスの導電端子
JPH0644031A (ja) * 1992-04-23 1994-02-18 Nec Corp マルチウィンドウ表示装置
JP2730411B2 (ja) 1992-06-29 1998-03-25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薄形密閉形蓄電池
FR2703838B1 (fr) 1993-04-08 1995-06-09 Saint Gobain Vitrage Int Vitrage muni d'un element de connexion.
JPH0755877A (ja) * 1993-08-09 1995-03-03 Hitachi Ltd 環境試験装置
JP2000006654A (ja) 1998-06-19 2000-01-11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導線入り樹脂ウインド及びその製造法
KR100824222B1 (ko) * 2000-01-25 2008-04-24 소시에타 이탈리아나 베트로-에스아이브이-에스.피.에이. 전기 단자를 갖는 글레이징
US6870134B2 (en) * 2002-02-01 2005-03-22 Centre Luxembourgeois De Recherches Pour Le Verre Et La Ceramique S.A. (C.R.V.C.) Heatable vehicle windshield with bus bars including braided and printed portions
US6791065B2 (en) * 2002-07-24 2004-09-14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Edge sealing of a laminated transparency
CN101375636A (zh) * 2005-12-29 2009-02-25 埃克阿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塑料面板上的印刷电路的电连接
US9018564B2 (en) * 2007-04-26 2015-04-28 Exatec Llc Mechanical attachment of electrical terminals to plastic glazings
US10155432B2 (en) * 2010-10-18 2018-12-18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Co.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MX2013009440A (es) * 2011-02-16 2013-10-01 Saint Gobain Panel transparente con una capa de calentamiento electrica, y el proceso de produccion de la misma.
EP2794366B1 (de) * 2011-12-20 2016-12-21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Polymere scheibe mit elektrisch leitfähiger struktur
JP6164034B2 (ja) * 2013-10-10 2017-07-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ウインドウ用面状発熱体および車両用窓
JP6244997B2 (ja) * 2014-03-11 2017-12-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バスバーの取付構造
US11013069B2 (en) * 2014-09-29 2021-05-18 Agc Flat Glass North America, Inc.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CN205305149U (zh) * 2016-01-21 2016-06-08 朱晓光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防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52721B2 (en) 2021-10-19
DE102017114804A1 (de) 2018-01-11
FR3053716B1 (fr) 2022-07-22
CN107587830A (zh) 2018-01-16
JP2018002038A (ja) 2018-01-11
FR3053716A1 (fr) 2018-01-12
JP6551324B2 (ja) 2019-07-31
US20180013215A1 (en)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8765B2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EA034080B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контактир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ой структуры на подложке
CN102651411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端子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端子盒
JP6612066B2 (ja) ガラス板モジュール
CN107587830B (zh) 树脂窗
JP2020194641A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
CN20942655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CN106804094B (zh) 一种芯片固定装置
CN105042420A (zh) Led灯管堵头及led灯管
US9224567B2 (en) Resin molded product
CN102297349A (zh) 光电装置
CN206490214U (zh) 垫高型电连接器
CN208735336U (zh) 金属丝线制成的导电led柔性灯条
CN203618251U (zh) 一种可自锁的新型薄型金属盖板
CN106558465A (zh) 一种一体化陶瓷电阻继电器盒
CN204077496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
CN208921314U (zh) 一体式温度传感器
CN208579420U (zh) 电机支架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08007104U (zh) 汽车三段式地板横梁总成
CN203274074U (zh) 空调室外机及引线保护件
CN207268490U (zh) 室内机
CN107615878A (zh) 电热器
CN203666405U (zh) 汽车仪表板本体中部支架
CN208696563U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专用型材护罩
CN203032270U (zh) 玻璃面板组件和具有该玻璃面板组件的门体和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