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5454A -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5454A
CN107475454A CN201710857494.9A CN201710857494A CN107475454A CN 107475454 A CN107475454 A CN 107475454A CN 201710857494 A CN201710857494 A CN 201710857494A CN 107475454 A CN107475454 A CN 107475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thenium
bipyridine
tris
tre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74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75454B (zh
Inventor
黄曦
廖玉辉
赵钊艳
谭青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574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5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5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5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5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5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13Hybridisation assays
    • C12Q1/6816Hybridisation ass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means
    • C12Q1/682Signal ampl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06Preparing nucleic acids for analysis, e.g.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属于寨卡病毒分子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分别提出了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灵敏度高;2)探针稳定: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作为探针的电化学发光放大部分,性能稳定、聚合度及发光强度均一;3)检测过程简单、快速:经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及核酸提取过程即可进行寨卡病毒检测、耗时短,省去了扩增步骤,检测快速;4)成本低。本发明为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体系,提供了新型基于电化学发光方法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有效的弥补了现有寨卡病毒检测技术单一,提供了无需扩增的寨卡病毒检测方法。

Description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寨卡病毒分子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寨卡病毒(Zika virus),隶属于黄病毒科,为单正链RNA病毒。最早分离于乌干达维多利亚湖附近的寨卡森林中一只发热的恒河猴(1947年),其主要通过蚊媒途径传播。2015年,寨卡病毒在巴西大面积爆发,造成150万人感染,以及4000多例小脑畸形的新生儿,截至2017年3月10日,全球84个国家都出现寨卡病毒感染案例。寨卡病毒感染后,患者多为流感样表现,一般能自愈,少数患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和新生儿小头畸形有关,因此,开发新型寨卡病毒分子诊断新方法,对于降低寨卡病毒感染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小头畸形。
目前,寨卡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通过病毒的分离和培养来达到检测的目的,现主要通过反转录PCR(RT-PCR)或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然后,以上方法分别存在着耗时长、检测过程繁琐、价格昂贵以及抗体检测存在的时效性和交叉反应较强等缺点,都无法实现简单、快速的寨卡病毒的检测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发明人前期构建了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ZL.201310721893.4)。本发明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速、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且该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寨卡病毒核酸提取
①收集一定的组织或者细胞样本,组织及细胞样品需为感染寨卡病毒的样品,单次提取组织重量在0.1g以下为宜,细胞样品单个样品不能超过107个细胞,避免样品数量过多导致细胞裂解无效;
②样本前处理:
a.组织样品
将组织在液氮中磨成粉末,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离心30分钟,除去上清;
b.单层贴壁细胞样品
除去培养板中的液体培养基,往培养板中加入胰酶,消化细胞1min,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收集细胞并弃上清,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
c.悬浮培养细胞样品
直接离心收集细胞,弃上清,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
③往步骤②所得细胞中加入TRIzol裂解细胞:
a.组织样品
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样品体积不应超过TRIzol体积10%,室温放置6~10min;
b.细胞样品
每5~10×106细胞样品中加入1mL TRIzol,反复吸打,室温放置6~10min;
④往步骤③所得混合物加入氯仿。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2mL氯仿,剧烈振荡15秒,室温放置3分钟;
⑤将步骤④所得的混合物4℃、12 000rpm离心10~15min,样品分成三层:红色的有机相,中间蛋白层和上层无色的水相,RNA主要在上层水相中;
⑥将步骤⑤离心所得物的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管中;
⑦往步骤⑥所得溶液加入异丙醇,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5mL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
⑧将步骤⑦所得混合物2~8℃、12000×g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
⑨往步骤⑧所得沉淀物中加入75%乙醇,颠倒充分混匀,每使用1mL TRIzol至少加1mL 75%乙醇;
⑩将步骤⑨所得混合物2~8℃、75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
所得沉淀物室温放置5~10分钟,当沉淀变透明加入25~200μL DEPC水,震荡涡旋,使RNA充分溶解,-80℃低温保存;
(2)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的构建
本发明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分别用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聚合度为10至100为佳,可根据实际用途调整,优选为100)作为信号放大基团,并连接DNA识别域(5'-TCTGGTTCTTTCCTGGGCCT-3'),最终完成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的构建,其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①分别取10μM的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加入DNA识别域(浓度为100μM),并在37℃环境下孵育过夜(12小时),完成信号放大基团与DNA识别域的连接。
所述的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与DNA识别域的分子数比为1:(1~50),优选为1:50。
②取50K道尔顿(Da)的超滤管,将步骤①所得的初产物移至超滤管,5000转/分钟冷冻离心5分钟,直至超滤管中液体离心至下层。
③向步骤②中超滤管加入500μL PBS缓冲液(1×),5000转/分钟冷冻离心5分钟,直至超滤管中液体离心至下层。重复操作3次,将游离的DNA识别域离心至下层。
④用200μL的超纯水溶解上层中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反复冲洗上层管底部,充分溶解探针。
⑤取步骤④所得产物置于-20℃,并经过冷冻干燥(6小时),得到固体产物,即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并储存于-20备用。
(3)寨卡病毒核酸检测
本发明寨卡病毒检测模式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为信号给出方式,将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作为本发明有效的检测模式,为其高灵敏度性能提供坚实的基础。寨卡病毒核酸检测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以下步骤构成:
①取步骤(1)塞卡病毒核酸提取样品1μL,加入44.5μL超纯水中,并加入2.5μL磷酸盐缓冲液(PBS,20×),涡旋震荡。
②向步骤①所得混合物中加入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1μL(标记电化学发光聚合物,浓度为0.25μM),涡旋震荡,并在37℃情况下孵育15分钟,使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与目标寨卡病毒核酸充分杂交。
③向步骤②体系中加入1μL捕捉探针(5'-TATCTCCATTCCATACCAAC-3')(5'端标记生物素,浓度为0.25μM),涡旋震荡,并在37℃情况下孵育15分钟,使捕捉探针与核酸充分杂交。
④向步骤③体系中加入过量(10μL)的链霉亲和素磁珠(浓度1mg/mL),充分涡旋混匀后,在37℃情况下孵育10分钟。
⑤将步骤④所得产物用磁分离器分离,并用PBS缓冲液(1×)清洗,重复三次。
⑥将步骤⑤所得产物用超纯水混匀,并用最终用电化学发光仪器检测信号。
所述的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合成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合成
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的合成由羧基活化的三联吡啶钌和单一氨基保护的赖氨酸通过酰胺键形成稳定连接而实现。羧基活化三联吡啶钌和单一氨基保护的聚赖氨酸分子数比优选为1:1,反应条件优选37℃过夜搅拌(12h)。
(2)固相合成起始
1)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硫醇化
①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羧基活化:
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和NHS保持一定的分子数比,在EDC存在的催化下,60℃搅拌孵育1h。
②羧基活化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与氨基乙硫醇连接:
羧基活化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与氨基乙硫醇间连接通过酰胺键的形成而实现,二者优选分子数比为1:1。
步骤①中所述的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与NHS的最优分子数比为1:10到1:100之间,优选1:100。
2)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链端的固定
线性三联吡啶钌链端的固定采用金-硫键连接,将硫醇化的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和金基质玻璃片连接,从而使后续的延伸、合成终止及纯化过程的清洗步骤得以简化。
(3)固相合成延伸
固相合成的延伸以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链端固定为起始,通过程序化控制,使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逐个添加并延长线性链。主要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氨基去保护
本发明所采用的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的链端被Boc氨基保护,能够定点打开和封闭,从而实现精确的分子间连接。向金基质固相固定体系加入TFA溶液,搅拌反应五分钟后,用双蒸水清洗。
2)酰胺键链接
由步骤1)所得氨基去保护末端,可与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通过酰胺键实现连接。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活化的羧基末端通过脱水缩合,最终实现酰胺键连接。完成上述步骤即可增加一个单体,循环往复上述两个步骤,步骤1)和步骤2),即可得到长链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通过控制循环次数即可得到聚合度一致的产物。每循环n次即可得到聚合度为n+1的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产物。
(4)固相合成终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的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合成方法,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固相合成延伸循环次数,在完成设定的循环数后,为了使反应终止,需向反应体系中加入TFA溶液,使末端Boc脱落,从而提升其溶解性。并最终通过谷胱甘肽(还原性)与金基质玻璃片作用,使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脱落,最后收集液态产物。
(5)产品纯化
步骤(4)所得液态产物,通过超滤管离心过滤,聚合物产物将聚集于过滤膜上层,通过双蒸水清洗即可得到较纯的反应产物。最后,将所得产物存放于-20℃过夜,使其冻结,并经过冷冻干燥过程处理(6小时),即可得到干粉状的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产物,从而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并可根据实际需求称取溶解得到水溶液。
所述的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合成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合成通过改变赖氨酸单体Boc保护位点,将所有氨基基团都保护起来,再通过时序性的去保护,逐个添加单体。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赖氨酸单体氨基保护及羧基活化
取相同浓度的(Boc)2O与赖氨酸单体以1:1体积比混匀,60℃加热10min即完成反应,后经过NHS活化羧基,使其和氨基乙硫醇连接,得到硫醇化的赖氨酸单体,为后续的金基质固定提供连接位点。
其中NHS的活化和前文中的活化步骤相同,赖氨酸单体和NHS分子的最优分子数比优选1:100,并可在1:10到1:100的范围内调整。
2)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链端的固定
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固定采用金-硫键连接,将硫醇化的赖氨酸单体和金基质玻璃片连接,从而使后续的延伸、合成终止及纯化过程的清洗步骤得以简化。
3)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延伸
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延伸通过氨基去保护至酰胺键形成及氨基去保护再到酰胺键形成的循环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即可增加一个赖氨酸单体。本发明所采用的赖氨酸单体的链端被Boc氨基保护,能够定点打开和封闭,从而实现精确的分子间连接。通过控制循环次数即得到聚合度一致的产物;每循环n次即可得到聚合度为n+1的树状的聚赖氨酸聚合物产物。向金基质固相固定体系加入TFA溶液,搅拌反应五分钟后,用双蒸水清洗。
4)固相合成终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的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合成方法,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固相合成延伸循环次数,在完成设定的循环数后,为了使反应终止,需向反应体系中加入TFA溶液,使末端Boc脱落,从而提升其溶解性。并最终通过谷胱甘肽(还原性)与金基质玻璃片作用,使树状的聚赖氨酸聚合物脱落,并最终收集液态产物。
5)连接活化三联吡啶钌分子
将活化三联吡啶钌分子与树状聚赖氨酸聚合物按1:1000的分子数比混匀,在硼酸钠缓冲液(pH>8.5)中完成三联吡啶钌与树状聚赖氨酸聚合物间的连接,反应条件优选为37℃避光孵育12小时(过夜)。
6)产品纯化
步骤5)所得液态产物,通过超滤管离心过滤,聚合物产物将聚集于过滤膜上层,通过双蒸水清洗即可得到较纯的反应产物。最后,将所得产物存放于-20℃过夜,使其冻结,并经过冷冻干燥过程处理(6小时),即可得到干粉状的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产物,从而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并可根据实际需求称取溶解得到水溶液。
所述的金基质玻璃片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正电荷载玻片清洗
①取干净的正电荷载玻片先用1mL丙酮浸洗1~3分钟取出;
②用1mL异丙醇冲洗,后浸入1mL的异丙醇溶液中处理1~3分钟;
③取出载玻片并用1mL甲醇清洗,后浸入1mL的甲醇中处理1~3分钟;
2)Au3+吸附及晶体种子生成
①取3mM的HAuCl4溶液8mL,将步骤(1)清洗后的载玻片浸入溶液当中,往其中加192μL的25%的NH4OH溶液(24μL/mL,0.6%)的同时,剧烈振荡溶液反应1min,溶液呈棕黄色的浑浊状态(氨水的作用:使金离子以氨水-金的阳离子复合物的形式沉积在负电性的表面;复合物形式:Au(NH3)2(H2O)2-x(OH)x (3-x)+);
②用超纯水轻轻浸没载玻片并清洗2次;
③将上述载玻片放入1mM的NaBH4溶液中浸泡5min,载玻片基底表面变成紫黑色,将载玻片基底放入超纯水中浸洗。
3)纳米金岛生长
①用超纯水清洗干净的载玻片基底后,浸入1:1的HAuCl4和NH2OH溶液(终浓度各为750μM)中,摇床上摇晃5min;
②静置10min完成纳米金岛生长步骤,洗净后置于超净台自然风干,避免空气颗粒污染,得到金基质玻璃片。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高灵敏度
本发明采用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技术为技术依托,为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提供了灵敏度保证,且无需繁琐的扩增步骤。
(2)探针稳定
本发明探针采用发明人前期构建的自动化、可控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作为探针的电化学发光放大部分,性能稳定、聚合度及发光强度均一。
(3)检测过程简单、快速
本发明检测过程简单,经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及核酸提取过程即可进行寨卡病毒检测、耗时短,省去了扩增步骤,检测快速。
(4)为寨卡病毒提供了新型检测方法
本发明为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体系,提供了新型基于电化学发光方法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有效的弥补了现有寨卡病毒检测技术单一,提供了无需扩增的寨卡病毒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线性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检测方法
图2是基于树状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检测方法。
图3是聚合物探针表征。A.激发光谱及发射光谱表征;B.探针组装表征;C.检测原理可行性。
图4是聚合物探针组装及纯化条件优化。A.探针组装分子比例优化;B.纯化超滤次数优化。
图5是聚合物探针检测性能评价。A.检测灵敏度;B.特异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寨卡病毒检测技术路线
(1)寨卡病毒核酸提取
①收集一定的组织或者细胞样本,组织及细胞样品需为感染寨卡病毒的样品,单次提取组织重量在0.1g以下为宜,细胞样品单个样品不能超过107个细胞,避免样品数量过多导致细胞裂解无效;
②样本前处理:
a.组织样品
将组织在液氮中磨成粉末,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离心30分钟,除去上清;
b.单层贴壁细胞样品
除去培养板中的液体培养基,往培养板中加入胰酶,消化细胞1min,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收集细胞并弃上清,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
c.悬浮培养细胞样品
直接离心收集细胞,弃上清,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
③往步骤②所得细胞中加入TRIzol裂解细胞:
a.组织样品
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样品体积不应超过TRIzol体积10%,室温放置6~10min;
b.细胞样品
每5~10×106细胞样品中加入1mL TRIzol,反复吸打,室温放置6~10min;
④往步骤③所得混合物加入氯仿。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2mL氯仿,剧烈振荡15秒,室温放置3分钟;
⑤将步骤④所得的混合物4℃、12 000rpm离心10~15min,样品分成三层:红色的有机相,中间蛋白层和上层无色的水相,RNA主要在上层水相中;
⑥将步骤⑤离心所得物的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管中;
⑦往步骤⑥所得溶液加入异丙醇,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5mL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
⑧将步骤⑦所得混合物2~8℃、12000×g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
⑨往步骤⑧所得沉淀物中加入75%乙醇,颠倒充分混匀,每使用1mL TRIzol至少加1mL 75%乙醇;
⑩将步骤⑨所得混合物2~8℃、75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
所得沉淀物室温放置5~10分钟,当沉淀变透明加入25~200μL DEPC水,震荡涡旋,使RNA充分溶解,-80℃低温保存;
(2)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的构建
本发明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分别用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聚合度为100)作为信号放大基团,并连接DNA识别域(5'-TCTGGTTCTTTCCTGGGCCT-3'),最终完成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的构建,其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①分别取10μM的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聚合度为100),加入等量的DNA识别域(浓度为100μM),并在37℃环境下孵育过夜(12小时),完成信号放大基团与DNA识别域的连接。
②取50K道尔顿(Da)的超滤管,将步骤①所得的初产物移至超滤管,5000转/分钟冷冻离心5分钟,直至超滤管中液体离心至下层。
③向步骤②中超滤管加入500μL PBS缓冲液(1×),5000转/分钟冷冻离心5分钟,直至超滤管中液体离心至下层。重复操作3次,将游离的DNA识别域离心至下层。
④用200μL的超纯水溶解上层中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反复冲洗上层管底部,充分溶解探针。
⑤取步骤④所得产物置于-20℃冰箱,并经过冷冻干燥(6小时),得到固体产物,即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并储存于-20冰箱备用。
(3)寨卡病毒核酸检测
本发明寨卡病毒检测模式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为信号给出方式,将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作为本发明有效的检测模式,为其高灵敏度性能提供坚实的基础。寨卡病毒核酸检测原理图如图1(线性聚合物探针)、图2(树状聚合物探针)所示,其主要由以下步骤构成:
①取步骤(1)病毒核酸提取样品1μL,加入44.5μL超纯水中,并加入2.5μL磷酸盐缓冲液(PBS,20×),涡旋震荡。
②向步骤①所得混合物中加入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1μL(标记电化学发光聚合物,浓度为0.25μM),涡旋震荡,并在37℃情况下孵育15分钟,使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与目标寨卡病毒核酸充分杂交。
③向步骤②体系中加入1μL捕捉探针(5'-TATCTCCATTCCATACCAAC-3')(5'端标记生物素,浓度为0.25μM),涡旋震荡,并在37℃情况下孵育15分钟,使捕捉探针与核酸充分杂交。
④向步骤③体系中加入过量(10μL)的链霉亲和素磁珠(浓度1mg/mL),充分涡旋混匀后,在37℃情况下孵育10分钟。
⑤将步骤④所得产物用磁分离器分离,并用PBS缓冲液(1×)清洗,重复三次。
⑥将步骤⑤所得产物用超纯水混匀,并用最终用电化学发光仪器检测信号。
实施例2探针表征及检测原理验证
为了验证本发明探针构建的可行性,发明人对探针的标记和DNA连接做了表征(实验结果如图3A、B所示)。发明人首先对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激发及发射光谱进行了检测(图3A),实验结果显示,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在460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其发射峰在650nm处,与单个三联吡啶钌分子一致。与此同时,发明人对聚合物连接DNA核酸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如图3B所示,单独的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分子在460nm处有吸收峰,当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和DNA探针连接构建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时,其在260nm处出现了特征吸收峰,由此证明了本发明探针构建原理的可行性。
为了验证本发明在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可行性,发明人合成了寨卡病毒的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并对其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如图3C所示,当1nM靶标核酸存在时,本发明构建的检测方法能够对其核酸做出积极、稳定的信号响应。由此证明了本发明在寨卡病毒检测中的可行性。
实施例3检测条件优化及性能评估
本发明探针构建体系的关键点在于聚合物探针构建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和DNA识别域的比例及纯化,发明人设置了不同的分子比,并用超滤的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纯化。
首先,发明人设置了不同的分子比例聚合物,聚合物:DNA识别域=1:1、1:10、1:20、1:30、1:40、1:50、1:60、1:70,并在反应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对探针捕捉目标核酸后的电化学发光强度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如图4A所示),随着DNA识别域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聚合物:DNA识别域为1:50时到达平台期。因此,本发明将聚合物:DNA识别域=1:50作为最佳的分子比。
另外,本发明采用多次超滤的方法将未连接聚合物的DNA识别域与完整的电化学发光探针分离,从而避免了未连接聚合物的DNA识别域竞争性与寨卡病毒核酸靶标探针进行杂交而降低灵敏度。本发明对超滤的次数进行了优化,在相同靶标浓度的情况下,依次进行超滤,并记录电化学发光强度。实验结果如图4B所示,经过三次超滤后,电化学发光强度到达最佳,由此,我们将超滤3次作为最适超滤次数。
本发明对线性聚合物探针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其实验结果如图5A所示,随着寨卡病毒核酸序列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采用线性聚合物探针对寨卡病毒核酸序列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00amol,该灵敏度能够为寨卡病毒的分子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对该平台的特异性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如图5B所示,只有当特异的寨卡病毒核酸存在时,该检测平台才能做出有效的信号响应,而随机序列的信号强度与对照组持平,由此证明了本发明的特异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 中山大学
<120>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160> 2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tctggttctt tcctgggcct 20
<210> 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tatctccatt ccataccaac 20

Claims (7)

1.一种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且该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寨卡病毒核酸提取
(2)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的构建
本发明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分别用聚合度为10~100的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作为信号放大基团,并连接DNA识别域,其序列为:5'-TCTGGTTCTTTCCTGGGCCT-3',最终完成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的构建,其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①分别取10μM的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加入DNA识别域,并在37℃环境下孵育过夜,完成信号放大基团与DNA识别域的连接;
②取50K道尔顿的超滤管,将步骤①所得的初产物移至超滤管,5000转/分钟冷冻离心5分钟,直至超滤管中液体离心至下层;
③向步骤②中超滤管加入500μL 1×PBS缓冲液,5000转/分钟冷冻离心5分钟,直至超滤管中液体离心至下层;重复操作3次,将游离的DNA识别域离心至下层;
④用200μL的超纯水溶解上层中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反复冲洗上层管底部,充分溶解探针;
⑤取步骤④所得产物置于-20℃,并经过冷冻干燥,得到固体产物,即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并储存于-20备用;
(3)寨卡病毒核酸检测
本发明寨卡病毒检测模式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为信号给出方式,将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作为本发明有效的检测模式,为其高灵敏度性能提供坚实的基础;其主要由以下步骤构成:
①取步骤(1)塞卡病毒核酸提取样品1μL,加入44.5μL超纯水中,并加入2.5μL 20×磷酸盐缓冲液,涡旋震荡;
②向步骤①所得混合物中加入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1μL,涡旋震荡,并在37℃情况下孵育15分钟,使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探针与目标寨卡病毒核酸充分杂交;
③向步骤②体系中加入1μL捕捉探针,涡旋震荡,并在37℃情况下孵育15分钟,使捕捉探针与核酸充分杂交;
所述的捕捉探针:5'-生物素-TATCTCCATTCCATACCAAC-3';
④向步骤③体系中加入过量的链霉亲和素磁珠,充分涡旋混匀后,在37℃情况下孵育10分钟;
⑤将步骤④所得产物用磁分离器分离,并用1×PBS缓冲液清洗,重复三次;
⑥将步骤⑤所得产物用超纯水混匀,并用最终用电化学发光仪器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寨卡病毒核酸提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①收集一定的组织或者细胞样本,组织及细胞样品需为感染寨卡病毒的样品,单次提取组织重量在0.1g以下为宜,细胞样品单个样品不能超过107个细胞,避免样品数量过多导致细胞裂解无效;
②样本前处理:
a.组织样品
将组织在液氮中磨成粉末,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离心30分钟,除去上清;
b.单层贴壁细胞样品
除去培养板中的液体培养基,往培养板中加入胰酶,消化细胞1min,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收集细胞并弃上清,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
c.悬浮培养细胞样品
直接离心收集细胞,弃上清,加入sample protector 1mL,使用振荡器震荡3~5次,每次1~2秒,静止30分钟,除尽细胞中的RNA酶;
③往步骤②所得细胞中加入TRIzol裂解细胞:
a.组织样品
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样品体积不应超过TRIzol体积10%,室温放置6~10min;
b.细胞样品
每5~10×106细胞样品中加入1mL TRIzol,反复吸打,室温放置6~10min;
④往步骤③所得混合物加入氯仿;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2mL氯仿,剧烈振荡15秒,室温放置3分钟;
⑤将步骤④所得的混合物4℃、12 000rpm离心10~15min,样品分成三层:红色的有机相,中间蛋白层和上层无色的水相,RNA主要在上层水相中;
⑥将步骤⑤离心所得物的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管中;
⑦往步骤⑥所得溶液加入异丙醇,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5mL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
⑧将步骤⑦所得混合物2~8℃、12000×g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
⑨往步骤⑧所得沉淀物中加入75%乙醇,颠倒充分混匀,每使用1mL TRIzol至少加1mL75%乙醇;
⑩将步骤⑨所得混合物2~8℃、75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
所得沉淀物室温放置5~10分钟,当沉淀变透明加入25~200μL DEPC水,震荡涡旋,使RNA充分溶解,-80℃低温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①所述的线性、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与DNA识别域的分子数比为1:(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合成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合成
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的合成由羧基活化的三联吡啶钌和单一氨基保护的赖氨酸通过酰胺键形成稳定连接而实现;
(2)固相合成起始
1)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硫醇化
①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羧基活化:
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和NHS保持一定的分子数比,在EDC存在的催化下,60℃搅拌孵育1h;
②羧基活化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与氨基乙硫醇连接:
羧基活化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与氨基乙硫醇间连接通过酰胺键的形成而实现;
2)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链端的固定
线性三联吡啶钌链端的固定采用金-硫键连接,将硫醇化的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和金基质玻璃片连接,从而使后续的延伸、合成终止及纯化过程的清洗步骤得以简化;
(3)固相合成延伸
固相合成的延伸以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链端固定为起始,使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逐个添加并延长线性链;主要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氨基去保护
本发明所采用的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的链端被Boc氨基保护,能够定点打开和封闭,从而实现精确的分子间连接;向金基质固相固定体系加入TFA溶液,搅拌反应五分钟后,用双蒸水清洗;
2)酰胺键链接
由步骤1)所得氨基去保护末端,与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通过酰胺键实现连接;三联吡啶钌-聚赖氨酸单体活化的羧基末端通过脱水缩合,最终实现酰胺键连接;完成上述步骤即增加一个单体,循环往复步骤1)和步骤2),即得到长链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通过控制循环次数即得到聚合度一致的产物;每循环n次即得到聚合度为n+1的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产物;
(4)固相合成终止
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固相合成延伸循环次数,在完成设定的循环数后,为了使反应终止,需向反应体系中加入TFA溶液,使末端Boc脱落,从而提升其溶解性;并最终通过谷胱甘肽与金基质玻璃片作用,使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脱落,最后收集液态产物;
(5)产品纯化
步骤(4)所得液态产物,通过超滤管离心过滤,聚合物产物将聚集于过滤膜上层,通过双蒸水清洗即得到较纯的反应产物;最后,将所得产物存放于-20℃过夜,使其冻结,并经过冷冻干燥过程处理,即得到干粉状的线性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产物,从而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并根据实际需求称取溶解得到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羧基活化三联吡啶钌和单一氨基保护的聚赖氨酸的分子数比为1:1,反应条件为37℃过夜搅拌;
步骤(2)1)①中所述的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与NHS的分子数比为1:10~1:100;
步骤(2)1)②中所述的羧基活化三联吡啶钌-赖氨酸单体与氨基乙硫醇的分子数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合成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合成通过改变赖氨酸单体Boc保护位点,将所有氨基基团都保护起来,再通过时序性的去保护,逐个添加单体;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赖氨酸单体氨基保护及羧基活化
取相同浓度的(Boc)2O与赖氨酸单体以1:1体积比混匀,60℃加热10min即完成反应,后经过NHS活化羧基,使其和氨基乙硫醇连接,得到硫醇化的赖氨酸单体,为后续的金基质固定提供连接位点;
2)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链端的固定
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固定采用金-硫键连接,将硫醇化的赖氨酸单体和金基质玻璃片连接,从而使后续的延伸、合成终止及纯化过程的清洗步骤得以简化;
3)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延伸
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的延伸通过氨基去保护至酰胺键形成及氨基去保护再到酰胺键形成的循环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即增加一个赖氨酸单体;本发明所采用的赖氨酸单体的链端被Boc氨基保护,能够定点打开和封闭,从而实现精确的分子间连接;通过控制循环次数即得到聚合度一致的产物;每循环n次即得到聚合度为n+1的树状的聚赖氨酸聚合物产物;向金基质固相固定体系加入TFA溶液,搅拌反应五分钟后,用双蒸水清洗;
4)固相合成终止
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固相合成延伸循环次数,在完成设定的循环数后,为了使反应终止,需向反应体系中加入TFA溶液,使末端Boc脱落,从而提升其溶解性;并最终通过谷胱甘肽与金基质玻璃片作用,使树状的聚赖氨酸聚合物脱落,并最终收集液态产物;
5)连接活化三联吡啶钌分子
将活化三联吡啶钌分子与树状聚赖氨酸聚合物按1:1000的分子数比混匀,在硼酸钠缓冲液中完成三联吡啶钌与树状聚赖氨酸聚合物间的连接,反应条件为37℃避光孵育12小时;
6)产品纯化
步骤5)所得液态产物,通过超滤管离心过滤,聚合物产物将聚集于过滤膜上层,通过双蒸水清洗即得到较纯的反应产物;最后,将所得产物存放于-20℃过夜,使其冻结,并经过冷冻干燥过程处理,即得到干粉状的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产物,从而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并根据实际需求称取溶解得到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线性及树状三联吡啶钌聚合物电化学发光放大方法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基质玻璃片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正电荷载玻片清洗
①取干净的正电荷载玻片先用1mL丙酮浸洗1~3分钟取出;
②用1mL异丙醇冲洗,后浸入1mL的异丙醇溶液中处理1~3分钟;
③取出载玻片并用1mL甲醇清洗,后浸入1mL的甲醇中处理1~3分钟;
2)Au3+吸附及晶体种子生成
①取3mM的HAuCl4溶液8mL,将步骤(1)清洗后的载玻片浸入溶液当中,往其中加192μL的25%的NH4OH溶液的同时,剧烈振荡溶液反应1min,溶液呈棕黄色的浑浊状态;
②用超纯水轻轻浸没载玻片并清洗2次;
③将上述载玻片放入1mM的NaBH4溶液中浸泡5min,载玻片基底表面变成紫黑色,将载玻片基底放入超纯水中浸洗;
3)纳米金岛生长
①用超纯水清洗干净的载玻片基底后,浸入1:1的HAuCl4和NH2OH溶液中,摇床上摇晃5min;
②静置10min完成纳米金岛生长步骤,洗净后置于超净台自然风干,避免空气颗粒污染,得到金基质玻璃片。
CN201710857494.9A 2017-09-21 2017-09-21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Active CN107475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7494.9A CN107475454B (zh) 2017-09-21 2017-09-21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7494.9A CN107475454B (zh) 2017-09-21 2017-09-21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5454A true CN107475454A (zh) 2017-12-15
CN107475454B CN107475454B (zh) 2020-05-26

Family

ID=6058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7494.9A Active CN107475454B (zh) 2017-09-21 2017-09-21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545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1647A (zh) * 2018-03-30 2018-09-14 暨南大学 一种寨卡病毒一步法荧光rt-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08802374A (zh) * 2018-06-25 2018-11-13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基于磁富集电化学发光的外泌体核酸检测技术
CN110632060A (zh) * 2019-10-08 2019-12-31 东南大学 基于光子晶体增强电化学发光的寨卡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6238A (zh) * 2020-08-12 2020-11-27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 一种运用电化学发光扫描成像系统的新发病毒痕量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5494A (zh) * 2002-07-08 2005-09-07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亲和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1892294A (zh) * 2010-01-22 2010-11-24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磁珠电化学发光基因传感器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及应用
CN102220417A (zh) * 2011-04-21 2011-10-19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磁原位扩增的电化学发光基因传感器检测食品致病菌的方法
CN103695551A (zh) * 2013-12-24 2014-04-02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US20170107565A1 (en) * 2015-10-20 2017-04-20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Functionalized particles for label-free dna impedimetric biosensor for dna and rna sens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5494A (zh) * 2002-07-08 2005-09-07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亲和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1892294A (zh) * 2010-01-22 2010-11-24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磁珠电化学发光基因传感器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及应用
CN102220417A (zh) * 2011-04-21 2011-10-19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磁原位扩增的电化学发光基因传感器检测食品致病菌的方法
CN103695551A (zh) * 2013-12-24 2014-04-02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聚合物电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US20170107565A1 (en) * 2015-10-20 2017-04-20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Functionalized particles for label-free dna impedimetric biosensor for dna and rna sensing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HIRAJ ACHARYA 等: "An ultrasensitive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based immunoassay for specific detection of Zika virus", 《SCIENTIFIC REPORTS》 *
XIAOMING ZHOU 等: "Magnetic Bead and Nanoparticle Bas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Direct and Sensitive Measuring of Telomerase Activity", 《ANAL.CHEM.》 *
XIAOMING ZHOU 等: "Synthesis, labeling and bioanalytical applications of a tris(2,2-bipyridyl)ruthenium(II)-bas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probe", 《NATURE PROTOCOLS》 *
YUHUI LIAO 等: "Zika Virus Liquid Biopsy: A Dendritic Ru(bpy)3 2+-Polymer-Amplified ECL Diagnosis Strategy Using a Drop of Blood", 《ACS CENT. SCI.》 *
吴丹 等: "寨卡病毒感染及其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实用医学杂志》 *
唐亚兵 等: "电化学发光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激光生物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1647A (zh) * 2018-03-30 2018-09-14 暨南大学 一种寨卡病毒一步法荧光rt-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08802374A (zh) * 2018-06-25 2018-11-13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基于磁富集电化学发光的外泌体核酸检测技术
CN110632060A (zh) * 2019-10-08 2019-12-31 东南大学 基于光子晶体增强电化学发光的寨卡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2060B (zh) * 2019-10-08 2022-04-12 东南大学 基于光子晶体增强电化学发光的寨卡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6238A (zh) * 2020-08-12 2020-11-27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 一种运用电化学发光扫描成像系统的新发病毒痕量检测方法
CN111996238B (zh) * 2020-08-12 2024-04-05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 一种运用电化学发光扫描成像系统的新发病毒痕量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5454B (zh)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5454A (zh) 基于电化学发光放大原理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Breman et al. A search for Ebola virus in animal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and Cameroon: ecologic, virologic, and serologic surveys, 1979–1980
WO2020102094A1 (en) Cleavable fluorescent tyramide for sensitive and multiplexed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CN108802374A (zh) 基于磁富集电化学发光的外泌体核酸检测技术
CN102414217A (zh) 用于检测基孔肯雅病毒的探针和引物
CN108872572A (zh) 一种用于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的试剂盒
CN103487582A (zh)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竞争 AlphaLISA检测试剂盒及其方法
CN110423798A (zh) 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方法
CN103320535A (zh) 一种鉴别猪瘟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方法
CN109609688A (zh) 鹅星状病毒、鹅副黏病毒、鹅细小病毒多重pcr检测引物对及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02121009A (zh) 特异结合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核酸适体及其应用
CN104232802B (zh) 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试剂盒
CN102605099A (zh) 一种猪病毒基因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CN108441579A (zh)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Li et al.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to assay SARS-CoV-2 RNA based on a primer exchange reaction
CN111197110A (zh) 用于检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rpa-fld方法
CN105297141A (zh) 瓜上10种病害的微阵列芯片检测方法及所用芯片探针
CN104792999A (zh) 一种基于双纳米金探针检测标志物的蛋白芯片
CN101892321A (zh) 一种检测禽副粘病毒的方法
CN109735548A (zh) Ev71单链dna适配体及利用双适配体检测肠道病毒71型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CN109884304A (zh) 一种hcv核心蛋白的cha放大反应体系及超灵敏可视化检测方法
CN106226524B (zh) 一种食用菌dsRNA病毒的检测方法
CN106198503B (zh) 一种电化学发光夹心生物传感器及制备与应用
CN115992143A (zh) 一种抗神经坏死病毒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
CN107488723A (zh) 基于电化学发光级联放大原理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