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9739A -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39739A CN107439739A CN201710802168.8A CN201710802168A CN107439739A CN 107439739 A CN107439739 A CN 107439739A CN 201710802168 A CN201710802168 A CN 201710802168A CN 107439739 A CN107439739 A CN 1074397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enting
- tea
- tealeaves
- joss stick
- green t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叶的加工技术领域,经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理条、烘干等步骤加工制成,本发明利用8月中旬以后采摘的茶叶作为原料,充分利用了茶叶资源,提高秋茶的利用率;且制备的高香绿茶制备方法简单、工序短、容易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绿茶按季节分类基本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三大类。
夏茶一般是指月中旬至月上旬采制的茶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物质的减少,使得夏茶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同时由于夏季鲜叶中带苦涩味的茶多酚、花青素、咖啡碱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干茶和叶底色泽花杂,而且滋味也较为苦涩。
夏季绿茶的质量特征外形色泽黄绿带青欠润,朴片带青黄色,滋味鲜爽度较差,苦涩味重,回甘味较少,香气较低,叶底花青,品质较差。秋茶一般是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新梢芽叶内含物质相对较少,叶片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色绿、味醇、香高、形美”的名优绿茶需求量不断增长,产生了“低档茶滞销、高档茶畅销”的现象,而传统名优绿茶加工生产仅限于春季,原料有限,生产季短,难以形成批量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这就为夏秋名优绿茶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会。目前我国各季茶产量的比重,春茶约占,夏茶,秋茶,夏秋茶的比重大于春茶,但夏秋绿茶相对于春茶而言,由于其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滋味苦涩、鲜爽度和协调性差,消费者对其滋味质量难以接受。如何把夏秋绿茶改善成优质绿茶对提高茶叶企业经济效益、增加茶农收入有着重要意义,这一研究对正确引导茶叶发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和提高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采用秋茶为原料,不仅能充分利用茶叶,还能加工出特有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1-5%茶氨酸、25-40%茶多酚、3-7%咖啡碱、1-8%可溶性糖、0.01-0.5%叶绿素、39.5-69.99%茶叶水浸出物。
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2-4%茶氨酸、29-36%茶多酚、4-6%咖啡碱、3-6%可溶性糖、0.1-0.4%叶绿素、45-65%茶叶水浸出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3.1%茶氨酸、33%茶多酚、5.1%咖啡碱、4.5%可溶性糖、0.25%叶绿素、55%茶叶水浸出物。
一种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萎凋、杀青、揉捻、窨制、炒茶、窨制、理条、烘干,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茶鲜叶摊放6-12h,自然萎凋;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180-220℃下杀青3-5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0-35℃,开始揉捻,慢揉20-30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150-200℃的锅温炒茶15-20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掉鲜花后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70-200℃,理条时间为3-5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7.0%以下。
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茶鲜叶摊放8-10h,自然萎凋;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190-210℃下杀青3-5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0-35℃,开始揉捻,慢揉23-27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160-190℃的锅温炒茶16-18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的茶叶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80-190℃,理条时间为4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5.0%以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茶鲜叶是选自8月中旬后采摘的新鲜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一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1中的自然萎凋的控制条件为水分在30-3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4中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6中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1.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鲜花为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为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混合鲜花窨制制备绿茶,香味清新,诱人,闻之心情变好。
2.本发明利用8月中旬以后采摘的茶叶作为原料,充分利用了茶叶资源,提高秋茶的利用率。
3.本发明本发明制备的高香绿茶经过萎凋、杀青、揉捻、窨制、炒茶、窨制、理条、烘干等步骤制备,制作工艺简单、易操作、工序周期短,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原料的选择
由于秋茶叶子老,苦涩味较重,利用率较低,本发明采用秋茶为原料,对比同一个品种的春茶与夏茶的制作窨制高香绿茶的区别,以一芽一叶为原料,制备成高香绿茶,检测绿茶中的水分、总灰分以及水浸出物的含量(以质量分数记)。
其中水分检验按GB/T 8304的规定执行;
总灰分检验按GB/T 8306的规定执行;
水浸出物检验按GB/T 8305的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如下表1:
表1不同原料制成成品后的区别
组别 | 水分/% | 总灰分/% | 水浸出物/% |
春茶 | ≦7.0 | ≦6.5 | ≧36 |
夏茶 | ≦7.0 | ≦6.5 | ≧32 |
秋茶 | ≦7.0 | ≦6.5 | ≧32 |
从上述实验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选择秋茶作为原料制备的高香绿茶,与春茶、夏茶的并无太大差别。
二、实施例
1.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选择8月中旬后采摘的新鲜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一叶,将茶鲜叶摊放6h,自然萎凋,控制水分在30%;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180℃下杀青3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0℃,开始揉捻,慢揉20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3;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150℃的锅温炒茶15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1.5;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掉鲜花后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70℃,理条时间为3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7.0%以下。
所述鲜花为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为1:2。
实施例2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选择8月中旬后采摘的新鲜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一叶,将茶鲜叶摊放8h,自然萎凋,控制水分在30%;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190℃下杀青3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0℃,开始揉捻,慢揉23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3;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160℃的锅温炒茶16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1.5;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掉鲜花后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80℃,理条时间为4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5.0%以下。
所述鲜花为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为1:2。
实施例3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选择8月中旬后采摘的新鲜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一叶,将茶鲜叶摊放12h,自然萎凋,控制水分在33%;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220℃下杀青5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5℃,开始揉捻,慢揉30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3;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200℃的锅温炒茶20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1.5;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掉鲜花后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200℃,理条时间为5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7.0%以下。
所述鲜花为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为1:2。
实施例4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选择8月中旬后采摘的新鲜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一叶,将茶鲜叶摊放10h,自然萎凋,控制水分在33%;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210℃下杀青5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5℃,开始揉捻,慢揉27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3;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190℃的锅温炒茶18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1.5;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掉鲜花后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90℃,理条时间为4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5.0%以下。
所述鲜花为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为1:2。
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窨制高香绿茶,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茶氨酸、25-40%茶多酚、3-7%咖啡碱、1-8%可溶性糖、0.01-0.5%叶绿素、39.5-69.99%茶叶水浸出物。
2.窨制高香绿茶的感官试验
表2茶叶感官试验
本发明所制备的窨制高香绿茶,主要以一芽二叶为主。高品质香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条索细紧、色泽翠润、香高持久、滋味浓爽、汤色清亮、叶底绿明”。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这几个评价指标来看,实施例1-4的评分均在80-89分之间,可见,本发明制备的高香绿茶具有较好的品质特征和代表性。
3.对比试验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除了将萎凋水分控制在30%以下。成茶香气高,滋味鲜爽。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除了将萎凋水分控制在33%以上。成茶香气不高,滋味淡薄。
试验结果说明,萎凋时间过长或过短,鲜叶水分含量高于33%以上或者低于30%以下,所得成茶香气不高,滋味淡薄或不鲜爽。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除了步骤S3中的揉捻时间改为18min。成茶外形不紧致,较松散。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除了步骤S3中的揉捻时间改为32min。碎茶多,成茶外形欠完整。
试验结果说明,揉捻的时间过短,为18min,成茶外形差,揉捻时间为32min,碎茶多,成茶外形欠完整。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除了窨制步骤鲜花中的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改为1:1。成茶香气淡,不持久。
对比例6
按照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除了窨制步骤鲜花中的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改为1:3。成茶香气过浓。
试验结果说明,窨制步骤鲜花中的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改为1:1,香气不持久,窨制步骤鲜花中的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改为1:3,香气不持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1-5%茶氨酸、25-40%茶多酚、3-7%咖啡碱、1-8%可溶性糖、0.01-0.5%叶绿素、39.5-69.99%茶叶水浸出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2-4%茶氨酸、29-36%茶多酚、4-6%咖啡碱、3-6%可溶性糖、0.1-0.4%叶绿素、45-65%茶叶水浸出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3.1%茶氨酸、33%茶多酚、5.1%咖啡碱、4.5%可溶性糖、0.25%叶绿素、55%茶叶水浸出物。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萎凋、杀青、揉捻、窨制、炒茶、窨制、理条、烘干,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茶鲜叶摊放6-12h,自然萎凋;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180-220℃下杀青3-5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0-35℃,开始揉捻,慢揉20-30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150-200℃的锅温炒茶15-20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掉鲜花后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70-200℃,理条时间为3-5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7.0%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茶鲜叶摊放8-10h,自然萎凋;
S2:将自然萎凋过的茶鲜叶在190-210℃下杀青3-5min;
S3:步骤S2中杀青的茶叶,摊晾,待茶叶温度降到30-35℃,开始揉捻,慢揉23-27min;
S4:将步骤S3中揉捻过的茶叶摊薄,往茶叶上均匀的撒上鲜花进行窨制;
S5:将步骤S4中初步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采用160-190℃的锅温炒茶16-18min;
S6:将步骤S5中炒过的茶叶重新进行窨制提香,将鲜花均匀撒在茶叶上窨制;
S7:理条,将步骤S6中窨制过的茶叶过筛,筛去花后的茶叶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180-190℃,理条时间为4min;
S8:烘干,降温过的茶叶烘干至水分5.0%以下。
6.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鲜叶是选自8月中旬后采摘的新鲜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一叶。
7.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自然萎凋的控制条件为水分在30-33%。
8.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3。
9.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窨制所用的花与茶鲜叶的重量比为1:1.5。
10.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窨制高香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花为茉莉花、桂花的重量比为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02168.8A CN107439739A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02168.8A CN107439739A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39739A true CN107439739A (zh) | 2017-12-08 |
Family
ID=6049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02168.8A Pending CN107439739A (zh) | 2017-09-07 | 2017-09-07 |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3973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1851A (zh) * | 2019-10-29 | 2020-01-07 |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生物酶制备小罐绿茶的加工系统 |
CN111955581A (zh) * | 2020-08-03 | 2020-11-2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8702A (zh) * | 2009-05-14 | 2009-10-07 | 冷雪 | 牡丹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265948A (zh) * | 2011-08-15 | 2011-12-07 | 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梅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926680A (zh) * | 2015-05-08 | 2015-09-23 | 李会杰 | 从低档茶叶及制茶下脚料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 |
CN105454522A (zh) * | 2015-12-24 | 2016-04-06 | 张莘蔓 | 一种茉莉花银杉绿茶的制备方法 |
CN105851331A (zh) * | 2016-05-09 | 2016-08-17 | 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茉莉花茶快速制备方法 |
CN106551013A (zh) * | 2016-11-02 | 2017-04-05 | 朱罗伟 | 一种玫瑰花茶的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09-07 CN CN201710802168.8A patent/CN1074397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8702A (zh) * | 2009-05-14 | 2009-10-07 | 冷雪 | 牡丹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265948A (zh) * | 2011-08-15 | 2011-12-07 | 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梅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926680A (zh) * | 2015-05-08 | 2015-09-23 | 李会杰 | 从低档茶叶及制茶下脚料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 |
CN105454522A (zh) * | 2015-12-24 | 2016-04-06 | 张莘蔓 | 一种茉莉花银杉绿茶的制备方法 |
CN105851331A (zh) * | 2016-05-09 | 2016-08-17 | 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茉莉花茶快速制备方法 |
CN106551013A (zh) * | 2016-11-02 | 2017-04-05 | 朱罗伟 | 一种玫瑰花茶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古能平等: "《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 30 April 2014,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吕永康: "《茶叶加工技术》", 31 March 2015, 云南大学出版社 * |
安徽农学院: "《制茶学》", 31 May 1989, 农业出版社 * |
李少林: "《说茶》", 31 December 2007,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王开荣等: "《光照敏感型白化茶》", 30 November 2014,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程启坤等: "《唯茶是道:茶及茶文化又二十一讲》", 31 August 2013, 上海文化出版社 * |
鲁成银: "《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 31 May 20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1851A (zh) * | 2019-10-29 | 2020-01-07 |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生物酶制备小罐绿茶的加工系统 |
CN111955581A (zh) * | 2020-08-03 | 2020-11-2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CN111955581B (zh) * | 2020-08-03 | 2023-06-27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21699B (zh) | 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 |
CN102217683B (zh) |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1664084B (zh) |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2715302B (zh)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无苦涩味夏秋绿茶的方法 | |
CN103222513A (zh) | 一种高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6922855A (zh) | 一种绿宝石绿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2228100B (zh) | 一种高茶黄素红茶制作的方法 | |
CN105994764B (zh) | 一种铁皮石斛花红茶紧压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04613A (zh) | 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8740102A (zh) | 兰花香型富硒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1878827A (zh) |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流程 | |
CN107019063A (zh) | 一种高品质茶叶的生产方法 | |
CN101878824A (zh) | 一种制备太湖翠竹茶的工艺流程 | |
CN104146084B (zh)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9258839A (zh) | 一种花果香型的古茶树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11049B (zh) | 颗粒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5360434B (zh) | 枣红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4585393A (zh) | 一种玫瑰乌龙茶及制备方法 | |
CN107279355A (zh) | 独特风味五彩茶的加工方法 | |
CN114424791A (zh) | 一种高花果香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7439739A (zh) |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077132A (zh) |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 |
CN109105542A (zh) | 一种颗粒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7549344A (zh) | 一种栗香型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58104B (zh) | 桑叶叶柄茶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