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7132A -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7132A
CN109077132A CN201810989029.5A CN201810989029A CN109077132A CN 109077132 A CN109077132 A CN 109077132A CN 201810989029 A CN201810989029 A CN 201810989029A CN 109077132 A CN109077132 A CN 109077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ealeav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oling
sp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90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万春
李伯翠
陈利萍
李昌明
赵自建
燕学武
周远成
赵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chuan Dingyua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chuan Dingyu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chuan Dingyua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chuan Dingyu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90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771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77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7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该茶的加工工艺包括:鲜叶摊青、杀青、一次摊凉回潮、一次揉捻、脱水、二次摊凉回潮、二次揉捻、烘干定型、炒干作形、风选。该加工工艺设计科学、操作简单,能够制备得到口感、色泽和风味俱佳的茶。该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茶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该茶无需其他添加物,其口感绵滑度好,香味绵长,色泽清透均匀,泡茶开数达8‑10泡。

Description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中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设计科学、操作简单,能够制备得到口感、色泽和风味俱佳的茶。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茶;该茶无需其他添加物,其口感绵滑度好,香味绵长,色泽清透均匀,泡茶开数达8-10 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68-72%;(2)杀青:将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 280-320℃、转速为40-50转/min,杀青1.5-2h得到茶叶;(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进行摊凉18-20min;(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茶叶进行揉捻50-60min; (5)脱水:将茶叶脱水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5-65%;(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进行摊凉18-20min;(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55-65min;(8) 烘干定型:烘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为20-25%;(9)炒干作形:炒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10)风选:将干茶进行风选至无茶沫和飞毛。
一种茶,采用上述茶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该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鲜叶摊青、杀青、一次摊凉回潮、一次揉捻、脱水、二次摊凉回潮、二次揉捻、烘干定型、炒干作形、风选。整个工艺设计科学、操作简单;发明人创造性地发现,根据上述制作流程,以及各步骤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之间进行的协同配合,制备得到的茶无需其他添加物;其口感绵滑度好,香味绵长;泡茶开数达8-10泡;其汤色清透、着汤色均匀;茶水微甜不苦。
(2)本发明提供的该种茶,由本发明提供的茶的加工工艺制作得到;该茶无需其他添加物;其口感绵滑度好,香味绵长;泡茶开数达8-10泡;其汤色清透、着汤色均匀;茶水微甜不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68-72%;(2)杀青:将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280-320℃、转速为40-50转/min,杀青1.5-2h得到茶叶;(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8-10cm,进行摊凉18-20min;(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茶叶进行揉捻50-60min;(5)脱水:将茶叶在140-160℃的热风炉中脱水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5-65%;(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5-7cm,进行摊凉18-20min; (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55-65min;(8)烘干定型:在80-100℃的链板式烘干机中烘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为20-25%;(9)炒干作形:在温度为140-160℃的炒干机中炒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10) 风选:将干茶进行风选至无茶沫和飞毛。
上述工艺设计科学、操作简单;发明人创造性地发现,根据上述制作流程,以及各步骤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之间的协同配合,制备得到的茶无需其他添加物;其口感绵滑度好,香味绵长;泡茶开数达8-10泡;其汤色清透、着汤色均匀;茶水微甜不苦。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70%;(2)杀青:将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300℃、转速为45转/min,杀青1.8h得到茶叶;(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9cm,进行摊凉19min;(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茶叶进行揉捻55min;(5)脱水:将茶叶在150℃的热风炉中脱水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0%;(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6cm,进行摊凉19min;(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60min;(8)烘干定型:在90℃的链板式烘干机中烘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为23%;(9)炒干作形:在温度为 150℃的炒干机中炒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10)风选:将干茶进行风选至无茶沫和飞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68%;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72%;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2)杀青:将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280℃、转速为40转/min,杀青2h得到茶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2)杀青:将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320℃、转速为50转/min,杀青1.5h得到茶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8cm,进行摊凉20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10cm,进行摊凉18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茶叶进行揉捻50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茶叶进行揉捻60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5)脱水:将茶叶在140℃的热风炉中脱水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5%;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5)脱水:将茶叶在160℃的热风炉中脱水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5%;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5cm,进行摊凉20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7cm,进行摊凉18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55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65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8)烘干定型:在80℃的链板式烘干机中烘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为 25%;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8)烘干定型:在100℃的链板式烘干机中烘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为2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9)炒干作形:在温度为140℃的炒干机中炒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9)炒干作形:在温度为160℃的炒干机中炒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67%;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73%;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2)杀青:将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270℃、转速为55转/min,杀青1.2h得到茶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2)杀青:将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330℃、转速为35转/min,杀青2.5h得到茶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7cm,进行摊凉22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11cm,进行摊凉17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茶叶进行揉捻48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对比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茶叶进行揉捻62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对比例9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5)脱水:将茶叶在135℃的热风炉中脱水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6%;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5)脱水:将茶叶在165℃的热风炉中脱水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4%;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4cm,进行摊凉22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茶叶厚度为8cm,进行摊凉16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54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对比例1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66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
对比例15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8)烘干定型:在75℃的链板式烘干机中烘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为28%;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6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8)烘干定型:在110℃的链板式烘干机中烘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为18%;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7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9)炒干作形:在温度为135℃的炒干机中炒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8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9)炒干作形:在温度为165℃的炒干机中炒干茶叶至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例1
实验方法:将实施例1-19以及对比例1-18制备得到的茶设置为实验组1-37;分别测试实验组1-37的干度,并分别对实验组1-37的茶进行口感评价、色泽评价和香味评价,结果见表1所示:
表1实验组1-37的茶的口感评价和色泽评价
由表1数据可知,相比于对比例20-37,采用实施例1-19的茶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的茶,风味更加优异,口感、色泽、香味以及干度更优。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茶及其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设计科学、操作简单,能够制备得到口感、色泽和风味俱佳的茶。该茶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该茶无需其他添加物,其口感绵滑度好,香味绵长,色泽清透均匀,泡茶开数达8-10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摊青:将茶叶的鲜叶摊凉至含水率为68-72%;
(2)杀青:将所述鲜叶在滚筒式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控制温度为280-320℃、转速为40-50转/min,杀青1.5-2h得到茶叶;
(3)一次摊凉回潮:堆积所述茶叶进行摊凉18-20min;
(4)一次揉捻:不加压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50-60min;
(5)脱水:将所述茶叶脱水至所述茶叶的含水率为55-65%;
(6)二次摊凉回潮:堆积所述茶叶进行摊凉18-20min;
(7)二次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方式揉捻55-65min;
(8)烘干定型:烘干所述茶叶至所述茶叶的含水率为20-25%;
(9)炒干作形:炒干所述茶叶至所述茶叶的含水率不大于6.5%,得到干茶;
(10)风选:将所述干茶进行风选至无茶沫和飞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采用温度为140-160℃的热风炉对所述茶叶进行脱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采用温度为80-100℃的链板式烘干机对所述茶叶进行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9)采用温度为140-160℃的炒干机进行所述茶叶的炒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茶叶的堆积厚度为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茶叶的堆积厚度为5-7cm。
7.一种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的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CN201810989029.5A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Pending CN1090771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9029.5A CN109077132A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9029.5A CN109077132A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7132A true CN109077132A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94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9029.5A Pending CN109077132A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7713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5746A (zh) * 2020-11-04 2021-02-09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智能化摊凉工艺
CN115380962A (zh) * 2022-08-09 2022-11-25 岚皋县硒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青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绿茶制备工艺
CN115590077A (zh) * 2022-08-31 2023-01-13 福建省安溪县冠和茶业有限公司(Cn)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847A (zh) * 2013-08-15 2013-11-20 石元锋 一种勾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430956A (zh) * 2013-11-27 2015-03-25 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桥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04600A (zh) * 2015-09-21 2015-12-02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一种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CN107125353A (zh) * 2017-06-26 2017-09-05 谢从莉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847A (zh) * 2013-08-15 2013-11-20 石元锋 一种勾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430956A (zh) * 2013-11-27 2015-03-25 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桥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04600A (zh) * 2015-09-21 2015-12-02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一种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CN107125353A (zh) * 2017-06-26 2017-09-05 谢从莉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5746A (zh) * 2020-11-04 2021-02-09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智能化摊凉工艺
CN115380962A (zh) * 2022-08-09 2022-11-25 岚皋县硒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青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绿茶制备工艺
CN115590077A (zh) * 2022-08-31 2023-01-13 福建省安溪县冠和茶业有限公司(Cn)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7454B (zh) 一种兰花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2217683B (zh)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CN104814168B (zh) 一种高香型祁门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3355632B (zh) 土家水豆豉的加工方法
CN102578313A (zh) 一种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
CN109077132A (zh) 一种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4430999B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3749809B (zh) 一种清燥降脂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8824A (zh) 一种制备太湖翠竹茶的工艺流程
CN104585393A (zh) 一种玫瑰乌龙茶及制备方法
CN105660910A (zh) 一种冷泡玫瑰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19396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114515A (zh) 一种桂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4543195A (zh) 一种葛芽尖茶的制作方法及产品
CN108244435A (zh) 玫瑰黑糖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8023A (zh) 兼具乌龙茶与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的加工方法
CN106359695A (zh) 一种金丝毫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9170002A (zh) 一种口感顺滑具豆奶风味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9739A (zh) 一种窨制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1443A (zh) 一种紫薯叶茶的制备工艺
CN108770958A (zh) 一种减轻夏秋绿茶苦涩味的加工工艺
CN107549344A (zh) 一种栗香型高香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3182A (zh) 红茶发酵工艺
KR100913286B1 (ko) 간장을 이용한 소금의 제조방법
CN114424791A (zh) 一种高花果香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