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8924B - 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导光体、汽车内饰面板和汽车灯透镜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导光体、汽车内饰面板和汽车灯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8924B
CN107428924B CN201680018468.0A CN201680018468A CN107428924B CN 107428924 B CN107428924 B CN 107428924B CN 201680018468 A CN201680018468 A CN 201680018468A CN 107428924 B CN107428924 B CN 107428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toms
substituent
polycarbonate resin
group
molded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84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8924A (zh
Inventor
新居祐介
小川典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28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8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8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8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08G64/1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containing a chain-terminating or -crosslink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9/00Use of PC, i.e. polycarbon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05Body finish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55Ca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载用注射成形体,其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结构且粘均分子量为18,000~24,000的聚碳酸酯树脂。

Description

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导光体、汽车内饰面板 和汽车灯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欧洲和北美等地,以提高白天的来自步行者和对向车的视认性的目的,汽车的日间行车灯化在发展。日间行车灯通常设置在大灯和尾灯的附近。因此,灯周边的结构复杂化,成为有导光体等具有微细结构的部件构成。另外,通过日间行车灯化,来自灯的光源产生的热量也增多,也要求周边部件的耐热性。此外,还要求照射区域宽的灯,要求光透镜的高亮度化、大型化。
另一方面,从环境方面考虑重视汽车的轻量化。因此,除了上述灯以外,对于汽车外饰和内饰部件,薄型-轻量化、且提高耐冲击性强度极为重要。
一般而言,在使用热塑性树脂利用注射成形法制造大型、薄型的成形体时,为了确保高的转印性,需要提高树脂的流动性。因此,多将树脂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低分子量化。但是,如果树脂的分子量过小,则成形体的强度不足,在脱模时成形体容易产生开裂。因此,通过低分子量化来提高树脂的流动性存在限制。
另外,如果为由相同的结构单元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越低,则可以得到流动性、转印性越优异的成形体的倾向。但是,如果过于降低Tg,就得不到耐热性优异的注射成形体。
例如,使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以下简称为BPA)与碳酰氯或碳酸二酯反应得到的现有的聚碳酸酯树脂(通称BPA-PC,以下简称为BPA-PC)由于耐热性、透明性优异,而且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优异,所以不仅作为结构材料,而且作为光学材料在液晶用导光板、光盘基板、各种透镜、棱镜、光纤等中广泛利用。
但是,伴随近年来的光学材料用途的拓宽,用BPA-PC存在耐冲击性不足的情况,因此强烈要求开发出耐冲击性得以改善的大型-薄型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08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535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7/132874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15616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7589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3公开了使用通过主骨架保持双酚A型而改变末端终止剂的种类从而适于注射成形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光盘基板。但是,专利文献1~3对于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的导光体等车载用部件没有记载,而且这些文献所记载的树脂存在作为大型成形体使用时不具有充分的耐冲击性强度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4提出了使用具有长链烷基作为末端基团、流动性得以改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导光板。但是,要大型化需要进一步的流动性的改善,对于耐冲击性还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5提出了使用具有长链烷基作为末端基团的聚碳酸酯树脂来改良耐热变色的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用基板,但作为车载用成形体,存在对耐冲击性、转印性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包含聚碳酸酯树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优异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含有具有特定的末端结构和特定的粘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与由以往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成形体相比较,耐热性和耐冲击性优异,能够得到具有微细结构的成形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所示的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
<1>一种车载用注射成形体,其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结构且粘均分子量为18,000~24,000的聚碳酸酯树脂。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31
(式中,
R1表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8~36的烯基,
R2~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中的任意基团。)
<2>如<1>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32
(式中,
R6~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原子团、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的烯基中的任意基团,
X为单键、-O-、-S-、-SO-、-SO2-、-CO-和下述通式(3)~(6)中的任意结构。)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41
(式中,
R14和R1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基团,
c表示1~20的整数。)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42
(式中,R16和R1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基团,R16和R17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43
(式中,R18~R2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基团,R18和R19以及R20和R21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51
(式中,R22~R31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
<3>如<1>或<2>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末端结构具有下述通式(8)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52
(式中,R1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
<4>如<3>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通式(8)中的R1为2-乙基己基、2-己基癸基、十六烷基和二十二烷基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5>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通式(2)中的X具有上述式(3)的结构。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Q值为10×10-2cc/sec以上。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Izod冲击强度为200J/m以上。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5℃以上。
<9>含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作为部件的汽车导光体。
<10>含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作为部件的汽车内饰面板。
<11>含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作为部件的汽车灯透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与以往的成形体相比,能够成为耐热性和耐冲击性优异、容易具有微细结构的成形体。另外,本发明的成形体能够在维持聚碳酸酯树脂本来的特长的情况下,保持各种车载用成形体所要求的特性(例如耐冲击性、转印性、耐热性、透明性、色相)。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
〔车载用注射成形体〕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含有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粘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以下对于该聚碳酸酯树脂进行说明。
[聚碳酸酯树脂]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结构,且粘均分子量为18,000~24,000。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61
通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8~36的烯基。R2~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中的任意基团。其中,上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为卤素、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芳基。
另外,通式(1)所示的末端结构更优选为通式(8)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71
通式(8)中,R1表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更优选的R1为碳原子数6~22、更加优选碳原子数6~20、特别优选碳原子数8~16的烷基。R1具体而言优选为2-乙基己基、2-己基癸基、十六烷基和二十二烷基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该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使用二羟基化合物、碳酸酯形成化合物进行聚合、利用通式(1a)所示的末端终止剂使反应终止而得到。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72
下面对聚碳酸酯树脂的各个原料加以详述。
<二羟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的二羟基化合物只要是在分子中具有两个羟基的酚系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所得到的成形体的耐冲击性和纯度高、流通量多的观点出发,优选通式(7)所示的二元酚。通过使用这样的二元酚,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就具有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73
通式(7)中,R6~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原子团、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的烯基中的任意基团,X为单键、-O-、-S-、-SO-、-SO2-、-CO-和下述通式(3)~(6)中的任意结构。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81
通式(3)中,R14和R1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优选碳原子数1~8、更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优选碳原子数6~8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优选碳原子数7~12的芳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优选碳原子数2~5的烯基。其中,上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为卤素、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芳基。c表示1~20的整数、优选1~12、更优选1的整数。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82
通式(4)中,R16和R1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优选碳原子数1~9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优选碳原子数6~8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优选碳原子数7~12的芳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优选碳原子数2~5的烯基。其中,上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为卤素、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芳基。R16和R17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优选碳原子数1~12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91
通式(5)中,R18~R2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优选碳原子数1~9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优选碳原子数6~8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优选碳原子数7~12的芳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优选碳原子数2~5的烯基。其中,上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为卤素、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另外,R18和R19以及R20和R21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092
通式(6)中,R22~R31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R22~R31中的至少1个、优选3个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作为通式(7)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2-双(4-羟基苯基)丙烷(BPA)、1,1-双(4-羟基苯基)乙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对二异丙基苯、4,4'-二羟基联苯、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苯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苯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硝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3,3-双(4-羟基苯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酚Z]、双(4-羟基苯基)砜、2,4’-二羟基二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2,5-二乙氧基二苯基醚、1-苯基-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1-苯基-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和2,2-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等。其中,更优选2,2-双(4-羟基苯基)丙烷(BPA)、1,1-双(4-羟基苯基)乙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从作为单体的稳定性、进而其所含的杂质量少的单体容易获得等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2,2-双(4-羟基苯基)丙烷(BPA)。
这些二羟基化合物可以单独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根据需要可以具有支链结构。为了得到有支链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将间苯三酚、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烯-2、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烷、2,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烯-3、1,3,5-三(4-羟基苯基)苯、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等所示的多羟基化合物或者3,3-双(4-羟基芳基)羟基吲哚(=靛红双酚)、5-氯靛红双酚、5,7-二氯靛红双酚、5-溴靛红双酚等所示的多官能化合物作为上述的二羟基化合物的一部分置换使用,作为使用量,可以置换全部二羟基化合物的0.01~10摩尔%、优选0.1~3摩尔%。
<碳酸酯形成化合物>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的碳酸酯形成化合物可以例示碳酰氯、三碳酰氯、碳酸二酯和羰基化合物。碳酸酯形成化合物中,特别是从所得到的树脂的色相、稳定性等品质、进而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碳酰氯。
作为羰基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作为碳酸二酯,可以列举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叔丁酯等的碳酸二烷基酯化合物、碳酸二苯酯、碳酸二对甲苯基酯、碳酸苯基-对甲苯基酯和碳酸二对氯苯基酯等的碳酸二芳基酯化合物。这些之中,从反应性、所得到的树脂的色相、进而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碳酸二苯酯、以及碳酸二对甲苯基酯、碳酸苯基-对甲苯基酯和碳酸二对氯苯基酯等的取代二苯基碳酸酯,特别优选碳酸二苯酯。这些碳酸二酯化合物可以单独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
<末端终止剂>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的末端终止剂为下述通式(1a)所示的一元酚。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111
通式(1a)中,R1表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8~36的烯基。R2~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R2~R5优选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9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8的芳基。其中,上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为卤素、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芳基。
通式(1a)中,R1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8~36的烯基,从保持流动性和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为优选。
通式(1a)中的R1的碳原子数为23以下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的Tg比较高,存在热稳定性提高的倾向,R1的碳原子数超过5时,存在流动性和耐冲击性提高的倾向。
另外,通式(1a)所示的末端终止剂更优选为通式(8a)所示的物质。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121
通式(8a)中,R1表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更优选的R1为碳原子数6~22、更加优选碳原子数6~20、特别优选碳原子数8~16的烷基。
作为末端终止剂的具体例,使用对羟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对羟基苯甲酸-2-己基癸酯、对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对羟基苯甲酸二十二烷基酯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作为末端终止剂,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为优选。
此外,使用对羟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对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作为末端终止剂,不仅从耐热性,而且从容易获得的观点出发,都更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条件,可以形成不与末端终止剂反应的酚性OH基状态的末端基。该酚性OH基从耐水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越少越好。具体而言,优选全部末端中的80mol%以上被通式(1)所示的结构封端,特别优选全部末端中的90mol%以上被通式(1)所示的结构封端。
本发明中使用的末端终止剂根据对材料的要求特性,既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并用2种以上,也可以允许与通式(1a)所示的结构以外的结构的末端终止剂并用。
作为可以并用的末端终止剂,可以列举苯酚、对甲酚、邻甲酚、2,4-二甲苯酚、对叔丁基苯酚、邻烯丙基苯酚、对烯丙基苯酚、对羟基苯乙烯、对羟基-α-甲基苯乙烯、对丙基苯酚、对枯基苯酚、对苯基苯酚、邻苯基苯酚、对三氟甲基苯酚、对壬基苯酚、对十二烷基苯酚、丁子香酚、戊基苯酚、己基苯酚、庚基苯酚、辛基苯酚、壬基苯酚、癸基苯酚、十二烷基苯酚、十四烷基苯酚、十六烷基苯酚、十八烷基苯酚、二十二烷基苯酚等的烷基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甲酯、乙酯、丙酯、丁酯、戊酯、己酯、庚酯等的对羟基苯甲酸烷基酯。另外,也可以将上述末端终止剂并用2种以上来使用。特别是可以并用的末端终止剂,从纯度、成本的观点出发,为对叔丁基苯酚。
在使用其他的末端终止剂的情况下,优选为全部末端终止剂中的20mol%以下,更优选为10mol%以下。
<末端终止剂(一元酚)的使用量>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通过末端终止剂的使用量由分子量控制。
用于主骨架的二羟基化合物的聚合度和末端终止剂的使用量由下述数学式(I)表示。
[数1]
末端终止剂的使用量(摩尔)
=二羟基化合物的使用量(摩尔)÷主骨架的聚合度×2 (I)
根据该式规定末端终止剂(一元酚)和二羟基化合物的使用量,但二羟基化合物的使用量(摩尔):末端终止剂的使用量(摩尔)的优选范围为50:1~4:1,更优选40:1~6:1的范围,特别优选为30:1~6:1。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有的聚碳酸酯树脂,根据对材料的要求特性,可以允许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与其他树脂、各种添加剂混合。
[能够混合的其他树脂]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包含其他的树脂。作为这样的其他树脂,能够列举例如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树脂)等的热塑性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S树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HIP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的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橡胶-苯乙烯共聚物(MAS)等的芯/壳型的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等的弹性体;环状环烯烃树脂(COP树脂)、环状环烯烃(COP)共聚物树脂等的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PA树脂);聚酰亚胺树脂(PI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PEI树脂);聚氨酯树脂(PU树脂);聚苯醚树脂(PPE树脂);聚苯硫醚树脂(PPS树脂);聚砜树脂(PSU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PMMA树脂);聚己内酯等。作为特别优选的混合树脂,可以列举PS树脂、AS树脂、PMMA树脂。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中的其他树脂的成分比例优选为全部树脂成分的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通过将其他树脂的成分比例设为10质量%以下,能够维持各项物性。
[添加剂]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中可以以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例示选自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阻燃助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和着色剂中的至少1种添加剂。
另外,只要不明显损害所希望的各项物性,则也可以添加抗静电剂、荧光增白剂、防雾剂、流动性改良剂、增塑剂、分散剂、抗菌剂等。
作为热稳定剂,可以列举苯酚系、磷系、硫系的热稳定剂。具体而言,能够列举选自磷酸、膦酸、亚磷酸、次磷酸、聚磷酸等的磷的含氧酸;酸性焦磷酸钠、酸性焦磷酸钾、酸性焦磷酸钙等的酸性焦磷酸金属盐;磷酸钾、磷酸钠、磷酸铯、磷酸锌等、第IA族或第VIII(10)族金属的磷酸盐;有机磷酸酯化合物、有机亚磷酸酯化合物、有机亚磷酸盐化合物等。或者,分子中的至少1个酯被苯酚和/或具有至少1个碳原子数1~25的烷基的苯酚酯化后的亚磷酸酯化合物(a)、亚磷酸(b)和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c)中的至少1种。作为亚磷酸酯化合物(a)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亚磷酸三辛基酯、亚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三癸基酯、亚磷酸三月桂基酯、亚磷酸三硬脂基酯、亚磷酸三苯基酯、亚磷酸三(单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单壬基/二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辛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壬基酯、亚磷酸二癸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辛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异丙基单苯基酯、亚磷酸单丁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癸基二苯基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亚磷酸酯、单辛基二苯基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环己基酯、二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乙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有机亚磷酸酯化合物,具体可以列举例如ADEKA公司制(商品名、以下相同)“Adekastab 1178”、“Adekastab 2112”、“Adekastab HP-10”、城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JP-351”、“JP-360”、“JP-3CP”、BASF公司制“IRGAFOS 168”等。
另外,作为磷酸系稳定剂,能够列举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三(壬基苯基)磷酸酯、2-乙基苯基二苯基磷酸酯等。此外,磷系稳定剂可以含有1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和比率含有2种以上。
热稳定剂的添加比例,在配合的情况下,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0.0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03质量份以上,另外,为1质量份以下,优选为0.7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下。如果热稳定剂过少,则存在热稳定效果不充分的可能性,如果热稳定剂过多,则效果饱和,存在不经济的可能性。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列举苯酚系抗氧化剂、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双酚系抗氧化剂、多酚系抗氧化剂等。具体而言,可以列举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正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基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己烷-1,6-二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2,4-二甲基-6-(1-甲基十五烷基)苯酚、二乙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磷酸酯、3,3’,3”,5,5’,5”-六-叔丁基-a,a’,a”-(均三甲基苯-2,4,6-三基)三对甲酚、4,6-双(辛基硫代甲基)-邻甲酚、亚乙基双(氧代亚乙基)双[3-(5-叔丁基-4-羟基-间甲苯基)丙酸酯]、六亚甲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2,6-二叔丁基-4-(4,6-双(辛基硫代)-1,3,5-三嗪-2-基氨基)苯酚等。作为苯酚系抗氧化剂,具体可以列举例如BASF公司制“IRGANOX 1010”(注册商标、以下相同)、“IRGANOX 1076”、ADEKA公司制“Adekastab AO-50”、“Adekastab AO-60”等。此外,苯酚系稳定剂既可以含有1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和比率含有2种以上。
抗氧化剂的添加比例在配合的情况下,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0.0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另外,为1质量份以下,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下。如果抗氧化剂的添加比例过少,则存在作为抗氧化剂的效果不充分的可能性,如果抗氧化剂的添加比例过多,则效果饱和,存在不经济的可能性。
作为阻燃剂,可以列举有机磺酸金属盐等。作为有机磺酸金属盐,可以列举脂肪族磺酸金属盐和芳香族磺酸金属盐等,这些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作为金属盐,优选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作为碱金属,能够列举钠、锂、钾、铷、铯。作为碱土金属,可以列举钙、锶等。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磺酸金属盐的优选金属为钠、钾、铷、铯等碱金属,更优选为钠、钾。通过采用这样的金属,可以获得有效促进燃烧时的碳化层形成、也能够维持高的透明性的效果。
作为脂肪族磺酸金属盐,能够优选列举氟烷烃-磺酸金属盐、更优选列举全氟烷烃-磺酸金属盐。
另外,作为氟烷烃-磺酸金属盐,能够列举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其中优选碱金属盐。作为氟烷烃磺酸金属盐的碳原子数,优选1~8,更优选2~4。通过设在这样的范围,可以得到能够维持高的透明性的效果。作为优选的氟烷烃-磺酸金属盐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全氟丁烷-磺酸钠、全氟丁烷-磺酸钾、全氟乙烷-磺酸钠、全氟乙烷-磺酸钾等。
作为芳香族磺酸金属盐,能够列举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优选碱金属盐。作为芳香族砜磺酸碱金属盐的具体例,能够列举3,4-二氯苯磺酸钠盐、2,4,5-三氯苯磺酸钠盐、苯磺酸钠盐、二苯基砜-3-磺酸的钠盐、二苯基砜-3-磺酸的钾盐、4,4′-二溴二苯基-砜-3-磺酸的钠盐、4,4′-二溴苯基-砜-3-磺酸的钾盐、二苯基砜-3,3′-二磺酸的二钠盐、二苯基砜-3,3′-二磺酸的二钾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钾盐、对甲苯磺酸钾盐、对苯乙烯磺酸钾盐等。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中能够使用的有机磺酸金属盐特别是从使成形体的透明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二苯基砜-3-磺酸的钾盐、对甲苯磺酸钾盐、对苯乙烯磺酸钾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钾盐,更优选二苯基砜-3-磺酸的钾盐。此外,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的、有机磺酸金属盐的添加质量为0.005质量份~0.1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0.1质量份,更优选为0.03质量份~0.09质量份。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配合有机磺酸金属盐以外的阻燃剂。
作为阻燃助剂,能够加入例如有机硅化合物。作为有机硅化合物,优选在分子中具有苯基的化合物。通过具有苯基,有机硅化合物在聚碳酸酯中的分散性提高,透明性和阻燃性优异。有机硅化合物的优选质均分子量为450~5,000,其中优选为750~4,000,更优选为1,000~3,000,特别优选为1,500~2,500。通过使质均分子量为450以上,制造变得容易,对工业生产的适应也变得容易,有机硅化合物的耐热性也不易降低。相反通过使有机硅化合物的质均分子量为5,000以下,聚碳酸酯树脂中的分散性不易降低,其结果,容易能够更有效抑制成形体的阻燃性的降低和机械物性的降低。
阻燃助剂的添加比例,在配合的情况下,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另外,为7.5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如果阻燃助剂的添加比例过少,则存在阻燃性不充分的可能性,如果阻燃助剂的添加比例过多,则会发生脱层等外观不良,透明性降低,并且阻燃性饱和,存在不经济的可能性。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除了氧化铈、氧化锌等无机紫外线吸收剂以外,还能够列举苯并三唑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水杨酸酯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三嗪化合物、草酰替苯胺化合物、丙二酸酯化合物、受阻胺化合物、水杨酸苯酯系化合物等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这些中,优选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特别是作为苯并三唑化合物的具体例,能够列举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N-苯并三唑-2-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2,2’-(1,4-亚苯基)双[4H-3,1-苯并噁嗪-4-酮]、[(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丙烷酸-二甲基酯、2-(2H-苯并三唑-2-基)-对甲酚、2-(2H-苯并三唑-2-基)-4,6-双(1-甲基-1-苯基甲基)苯酚、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6-(5-氯苯并三唑-2-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6-(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丁基)苯酚]、[甲基-3-[3-叔丁基-5-(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聚乙二醇]缩合物等。可以并用这些的2种以上。上述中,优选为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N-苯并三唑2-基)苯酚]。另外,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十八烷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等。另外,作为水杨酸苯基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水杨酸苯基酯、4-叔丁基-苯基水杨酸酯等。此外,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等。另外,作为受阻胺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双(2,2,6,6-四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比例,在配合的情况下,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0.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另外,为3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质量份以下。如果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比例过少,则存在耐候性的改良效果不充分的可能性,如果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比例过多,则存在成形体会发生模具沉积等、在成形时引起模具污染的可能性。
作为脱模剂,能够列举羧酸酯、聚硅氧烷化合物、石蜡(聚烯烃系)等的脱模剂。具体而言,能够列举选自脂肪族羧酸、脂肪族羧酸与醇的酯、数均分子量200~15,000的脂肪族烃化合物、聚硅氧烷系硅油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作为脂肪族羧酸,能够列举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族1元、2元或3元羧酸。其中,脂肪族羧酸还包括脂环式的羧酸。这些中,优选的脂肪族羧酸为碳原子数6~36的1元或2元羧酸,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36的脂肪族饱和1元羧酸。作为脂肪族羧酸的具体例,能够列举棕榈酸、硬脂酸、戊酸、己酸、癸酸、月桂酸、花生酸、山嵛酸、木蜡酸、虫蜡酸、蜂花酸、四十烷酸、褐煤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等。作为脂肪族羧酸与醇的酯中的脂肪族羧酸,能够使用与上述脂肪族羧酸相同的羧酸。另一方面,作为醇,能够列举饱和或不饱和的1元或多元醇。这些醇可以具有氟原子、芳基等的取代基。这些中,优选碳原子数30以下的1元或多元的饱和醇,更优选碳原子数30以下的脂肪族饱和1元醇或多元醇。其中,脂肪族也包括脂环式化合物。作为醇的具体例,能够列举辛醇、癸醇、十二烷醇、硬脂醇、山嵛醇、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2,2-二羟基全氟丙醇、新戊二醇、双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等。此外,上述的酯化合物,可以作为杂质含有脂肪族羧酸和/或醇,也可以为多个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脂肪族羧酸与醇的酯的具体例,能够列举蜂蜡(以棕榈酸蜂蜡酯为主成分的混合物)、硬脂酸硬脂酯、山嵛酸山嵛酯、山嵛酸硬脂酯、甘油单棕榈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二硬脂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单棕榈酸酯、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季戊四醇三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等。作为数均分子量200~15,000的脂肪族烃,能够列举液体石蜡、石蜡、微晶石蜡、聚乙烯蜡、费-托合成蜡、碳原子数3~12的α-烯烃低聚物等。其中,脂肪族烃也包含脂环式烃。另外,这些烃化合物也可以被部分氧化。这些中,优选石蜡、聚乙烯蜡或聚乙烯蜡的部分氧化物,更优选石蜡、聚乙烯蜡。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5,000。这些脂肪族烃既可以是单一物质,也可以是构成成分、分子量不同的脂肪族烃的混合物,只要主成分在上述的范围内即可。作为聚硅氧烷系硅油,能够列举例如二甲基硅油、苯基甲基硅油、二苯基硅油、氟化烷基有机硅等。也可以并用这些的2种以上。
脱模剂的添加比例在配合的情况下,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另外,为2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下。如果脱模剂的添加比例过少,则有时成形时的脱模性的效果不充分,如果脱模剂的添加比例过多,则存在产生成形体的耐水解性的降低、注射成形时的模具污染等的可能性。
作为用作着色剂的染颜料,能够列举例如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有机染料等。作为无机颜料,能够列举例如:炭黑、镉红、镉黄等的硫化物系颜料;群青等的硅酸盐系颜料;氧化钛、锌白、氧化铁红、氧化铬、铁黑、钛黄、锌-铁系棕、钛钴系绿、钴绿、钴蓝、铜-铬系黑、铜-铁系黑等的氧化物系颜料;黄铅、钼橙等的铬酸系颜料;普鲁士蓝等的亚铁氰化物系颜料等。另外,作为用作着色剂的有机颜料和有机染料,能够列举例如铜酞菁蓝、铜酞菁绿等的酞菁系染颜料;镍偶氮黄等的偶氮系染颜料;硫靛系、芘酮系、苝系、喹吖啶酮系、二噁嗪系、异吲哚啉酮系、奎酞酮系等的稠合多环染颜料;喹啉系、蒽醌系、杂环系、甲基系的染颜料等。而且,在这些之中,从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氧化钛、炭黑、菁系、喹啉系、蒽醌系、酞菁系染颜料等。此外,染颜料既可以含有1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和比率含有2种以上。另外,出于挤出时的操作性改良、树脂组合物中的分散性改良的目的,染颜料也可以使用与聚苯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进行母料得到的物质。
着色剂的添加比例,在配合的情况下,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例如为5质量份以下,优选为3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下。如果着色剂的添加比例过多,则存在成形体的耐冲击性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
[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能够根据公知的方法合成,能够列举例如以界面聚合法、吡啶法、酯交换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为代表的各种合成方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使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酯形成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直链状热塑性聚碳酸酯的聚合体。另外,在并用上述多羟基化合物、多官能化合物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支链状热塑性聚碳酸酯的共聚物。
在利用界面聚合法的反应时,在对反应不活泼的有机溶剂、碱性水溶液的存在下,通常将pH保持在10以上,使用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末端终止剂、根据需要用于防止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氧化的抗氧化剂,使其与碳酰氯反应后,添加叔胺或季铵盐等的聚合催化剂,进行界面聚合,由此能够得到聚碳酸酯树脂。末端终止剂的添加如果在碳酰氯化时到聚合反应开始时之间,就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反应温度为0~35℃,反应时间为数分钟~数小时。
其中,作为对反应不活泼的有机溶剂,能够列举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单氯苯、二氯苯等的氯化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烃等。作为末端终止剂,除了之前列举的化合物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也能够并用具有1价的酚性羟基的化合物。作为聚合催化剂,能够列举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三丙胺、三己胺、吡啶等的叔胺类;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四甲基氯化铵、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等的季铵盐等。
由上述方法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片例如既能够通过将包含由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保持在45℃的温水中,将溶剂蒸发除去而得到,或者也可以将包含由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投入到甲醇中,将析出的聚合物滤过、干燥而得到,或者将包含由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在用捏和机搅拌下,一边保持在40℃一边搅拌粉碎,然后用95℃以上的热水进行脱溶剂而得到。
利用酯交换法的反应为碳酸二酯与二羟基化合物的酯交换反应。通常,通过调整碳酸二酯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混合比率,或者调整反应时的减压度,确定所希望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和末端羟基量。末端羟基量对聚碳酸酯树脂的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色调等有很大影响,为了具有实用物性,优选为1,000ppm以下,更优选为700ppm以下。一般相对于二羟基化合物1摩尔使用等摩尔量以上的碳酸二酯,优选以1.01~1.30摩尔的量使用。
在利用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树脂时,通常使用酯交换催化剂。作为酯交换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主要使用碱金属化合物和/或碱土金属化合物,也可以辅助地并用碱性硼化合物、碱性磷化合物、碱性铵化合物、或者胺系化合物等的碱性化合物。在使用这样的原料的酯交换反应中,可以列举如下方法:将二元酚、一元酚(末端终止剂)、碳酸二酯的混合物在熔融下供给反应器,以100~320℃的温度进行反应,最终在2.7×102Pa(2mmHg)以下的减压下,一边去除芳香族羟基化合物等副产物,一边进行熔融缩聚反应。熔融缩聚可以以分批式、连续地进行,但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时,从稳定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以连续式进行。在酯交换法中,作为聚碳酸酯树脂中的催化剂的失活剂,优选使用将催化剂中和的化合物、例如含硫的酸性化合物或由其形成的衍生物,其的量相对于催化剂的碱金属在0.5~10当量、优选在1~5当量的范围,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通常以1~100ppm、优选1~20ppm的范围添加。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以任意的比例添加各种添加剂,能够通过公知的股料方式的冷切法(将暂时熔融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股料状成形、冷却后,切断成规定的形状并粒料化的方法)、空气中热切方式的热切法(将暂时熔融的聚碳酸酯树脂在空气中不接触水时切断成粒料状的方法)、水中热切方式的热切法(将暂时熔融的聚碳酸酯树脂在水中切断、同时冷却并粒料化的方法),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粒料。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粒料优选根据利用热风干燥炉、真空干燥炉、脱湿干燥炉的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
[评价方法]
<分子量>
本发明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利用使用乌伯劳德粘度计以以下所示的条件测定的粘均分子量(Mv)进行评价。
<粘均分子量(Mv)测定条件>
测定仪器:乌伯劳德毛细管粘度计
溶剂:二氯甲烷
树脂溶液浓度:0.5克/分升
测定温度:25℃
以上述条件进行测定,以赫金常数0.45求出特征粘度[η]分升/克,利用下述数学式(II)计算。
η=1.23×10-4×Mv0.83 (II)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Mv)为18,000~24,000。优选粘均分子量(Mv)为18,500~24,000,更优选为19,000~23,500,特别优选为19,000~23,000。在粘均分子量(Mv)为18,000以上的情况下,机械强度提高,24,000以下的情况下,熔融粘度变低,流动性提高,容易成形微细且长形-大型的成型品。
<容量流速(Q值)>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流动性利用高化式流动测试仪,用由以下所示的条件测定的容量流速(Q值)进行评价。如果Q值高,则表示熔融流动性高,如果Q值低,则表示熔融流动性低。
<Q值测定条件>
测定仪器:流动特性评价装置流动测试仪
负荷:160kgf/cm2
孔板:直径1mm×长度10mm
测定温度:280℃
试验使用能够使用例如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CFT-500D。
上述测定条件所测定的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Q值在测定温度280℃时,优选为10×10-2cc/sec以上,更优选为12×10-2cc/sec以上,更加优选为15×10-2cc/sec以上,特别优选为20×10-2cc/sec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范围,能够进行微细、大型的成形体的成形。成形体的生产稳定性良好,也能够抑制成形体生产时的能量消耗量。另一方面,如果上述的Q值低于10×10-2cc/sec,则熔融流动性变低,因此通常需要在较高温条件下成形,存在能量消耗量增加,或树脂分解的倾向。另外,Q值优选为70×10-2cc/sec以下,更优选为50×10-2cc/sec以下。在Q值为70×10-2cc/sec以下的情况下,存在能够更有效防止缩痕和空洞的发生等成形不良的倾向。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条件>
测定仪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机(DSC)
加温速度:10℃/分钟
气流环境:氮20ml/分钟
试样前处理:300℃加热熔化
试验中能够使用例如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机(DSC)DSC-50。
本发明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更加优选为115℃以上。通过设置这样的范围,可以得到耐热性优异的制品。在上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5℃以上的情况下,容易得到耐热性更优异的成形体。
<Izod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耐冲击性根据ASTM-D256,利用Izod冲击强度进行评价。试验中能够使用例如东洋精机制作所制Izod冲击试验机。
本发明的成形体的Izod冲击强度优选为200J/m以上,更优选为250J/m以上,更加优选为300J/m以上,特别优选为450J/m以上,最优选为500J/m以上。通过设在这样的范围,能够更有效防止成形时、成形后的成形体的开裂、裂纹发生。
〔用途〕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与由现有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成形体相比,会成为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具有微细结构的成形体,因此适合作为车载用的电气电子部件、机械部件、车辆部件使用。作为这样的部件的例子,可以列举例如汽车内饰面板、汽车灯透镜、汽车内透镜、汽车透镜保护罩、汽车导光体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含有本发明的成形体作为部件的汽车导光体、汽车内饰用面板和汽车灯透镜。
〔成形方法〕
本发明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任意采用关于聚碳酸酯树脂所一般采用的成形法。如果列举其例子,能够列举熔融注射成形法、超高速注射成形法、注射压缩成形法、二色成形法、气体辅助等的中空成形法、使用绝热模具的成形法、使用急速加热模具的成形法、挤出成形法、片材成形法、热成形法、旋转成形法、叠层成形法、加压成形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利用热流道方式的成形法。特别优选熔融注射成形法。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只要不超越其主旨,就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以下的各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分子量的测定>
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成形体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由利用乌伯劳德粘度计以以下所示的条件测定的粘均分子量(Mv)进行评价。
<粘均分子量(Mv)测定条件>
测定仪器:乌伯劳德毛细管粘度计
溶剂:二氯甲烷
树脂溶液浓度:0.5克/分升
测定温度:25℃
以上述条件进行测定,以赫金常数0.45求出特征粘度[η]分升/克,利用下述数学式(II)计算。
η=1.23×10-4×Mv0.83 (II)
<成形性评价>
利用注射成形机(Sodick公司制「HSP100A」),以树脂温度340℃、模具温度105℃将3mm×3mm×300mm的导光体型试验片成形,根据此时是否有填充不足、成型品中变形·开裂的发生等,进行成形体的评价。
<Q值测定条件>
测定仪器:流动特性评价装置流动测试仪
负荷:160kgf/cm2
孔板:直径1mm×长度10mm
测定温度:280℃
测定仪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CFT-500D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条件>
测定仪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机(DSC)
加温速度:10℃/分钟
气流环境:氮20ml/分钟
试样前处理:300℃加热熔化
测定仪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机(DSC)DSC-50
<Izod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成形体的耐冲击性根据STM-D256,通过带缺口的Izod冲击强度来评价。
测定仪器:东洋精机制作所制Izod冲击试验机
〔末端终止剂的制造〕
<制造例1>
根据有机化学手册(第3版:有机合成化学协会编:技术堂发行)的第143页~150页的记载,使用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4-羟基苯甲酸和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1-丁醇,进行利用脱水反应的酯化,得到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末端终止剂1)。
<制造例2>
除了将1-丁醇变更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2-乙基己醇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操作,得到对羟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末端终止剂2)。
<制造例3>
除了将1-丁醇变更为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1-十六烷醇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操作,得到对羟基苯甲酸十六烷酯(末端终止剂3)。
<制造例4>
除了将1-丁醇变更为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1-二十二烷醇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操作,得到对羟基苯甲酸二十二烷酯(末端终止剂4)。
<制造例5>
除了将1-丁醇变更为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1-二十四烷醇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操作,得到对羟基苯甲酸二十四烷酯(末端终止剂5)。
〔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的制造〕
<实施例1>
在9w/w%的水氧化钠水溶液57.2kg中,加入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制双酚A(BPA)7.1kg(31.14mol)和连二亚硫酸钠30g使其溶解。在其中加入二氯甲烷40kg,一边搅拌,一边将溶液温度保持在15℃~25℃的范围,用30分钟鼓入碳酰氯4.33kg。
碳酰氯的鼓入结束后,加入在9w/w%的水氧化钠水溶液6kg、二氯甲烷11kg和二氯甲烷10kg中溶解有291g(1.16mol)上述的末端终止剂2的溶液,剧烈搅拌,使其乳化后,作为聚合催化剂加入10ml的三乙胺,聚合约40分钟。
将聚合液分离成水相和有机相,将有机相用磷酸中和,用纯水反复水洗直到洗液的pH变成中性。从该精制后的聚碳酸酯树脂溶液中,蒸发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由此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将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利用螺杆直径为40mm的带通风口的单螺杆挤出机(田边塑料机械株式会社制“VS-40”),以料筒温度260℃进行熔融混炼,通过股料切割,得到粒料。
使用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粒料,实施粘均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Q值测定的结果,为粘均分子量2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138℃、Q值10×10-2cc/sec。
将所得到的粒料在100℃利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干燥5~7小时后,通过注射成形机(SHINKO SELLBIC CO.,LTD.制“C-Mobile”),以树脂温度300℃、模具温度80℃,将Izod冲击试验用试验片成形,根据ASTM D256,实施带缺口的Izod冲击试验。
测定Izod冲击强度的结果为700J/m。
进而使用所得到的干燥粒料,通过注射成形机(Sodick公司制“HSP100A”),以树脂温度340℃、模具温度105℃,将3mm×3mm×300mm的导光体型试验片成形,确认此时填充不足或成型品是否发生变形·开裂的成形性。成形性中将能够没有问题地成形而为良好的情况设为“○”,将发生问题而为不良的情况设为“×”。
成形性确认的结果,为良好。
<实施例2>
除了将末端终止剂2的量变更为503g(2.01mol)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0℃,Q值为21×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650J/m,成形性良好。
<实施例3>
除了将末端终止剂2的量变更为628g(2.51mol)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8,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5℃,Q值为44×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450J/m,成形性良好。
<实施例4>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664g(1.83mol)的末端终止剂3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6℃,Q值为12×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700J/m,成形性良好。
<实施例5>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730g(2.01mol)的末端终止剂3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9℃,Q值为37×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530J/m,成形性良好。
<实施例6>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897g(2.47mol)的末端终止剂3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8,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5℃,Q值为69×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350J/m,成形性良好。
<实施例7>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1119g(2.51mol)的末端终止剂4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0℃,Q值为18×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700J/m,成形性良好。
<实施例8>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1267g(2.84mol)的末端终止剂4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2,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7℃,Q值为22×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650J/m,成形性良好。
<实施例9>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1565g(3.51mol)的末端终止剂4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8,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0℃,Q值为41×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300J/m,成形性良好。
<比较例1>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155g(0.80mol)的末端终止剂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9℃,Q值为5×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700J/m,成形性不良。
<比较例2>
除了将苯酚2的量变更为443g(1.77mol)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6,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9℃,Q值为3×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750J/m,成形性不良。
<比较例3>
除了将苯酚2的量变更为643g(2.57mol)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6,5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0℃,Q值为67×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190J/m,成形性不良。
<比较例4>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632g(1.74mol)的末端终止剂3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6,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6℃,Q值为7×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750J/m,成形性不良。
<比较例5>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1143g(3.14mol)的末端终止剂3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5,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4℃,Q值为80×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180J/m,成形性不良。
<比较例6>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834g(1.87mol)的末端终止剂4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3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8℃,Q值为2×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800J/m,成形性不良。
<比较例7>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1717g(3.85mol)的末端终止剂4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6,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1℃,Q值为78×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190J/m,成形性不良。
<比较例8>
除了将291g(1.16mol)的末端终止剂2变更为1506g(3.18mol)的末端终止剂5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粉末。
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4℃,Q值为40×10-2cc/sec,Izod冲击强度为500J/m,成形性不良。
[表1]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21
如上所述通过包含流动性、冲击强度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能够提供耐热性和耐冲击性良好的车载用注射成形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包含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形体,树脂的流动性高,能够适合作为需要耐热性和耐冲击性的汽车用注射成形体利用,产业上的利用性非常高。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的方式。
<1>一种车载用注射成形体,其含有使下述通式(1a)所示的一元酚作为末端终止剂反应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22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8~36的烯基。R2~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中的任意基团。)
<2>如<1>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31
(式中,R6~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原子团、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的烯基中的任意基团,X为单键、-O-、-S-、-SO-、-SO2-、-CO-和下述通式(3)~(6)中的任意结构。)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32
(式中,R14和R1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基团,c表示1~20的整数。)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33
(式中,R16和R1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基团,R16和R17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41
(式中,R18~R2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基团,R18和R19以及R20和R21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42
(式中,R22~R31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
<3>如<1>或<2>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8,000~24,000。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一元酚为下述通式(8a)。
Figure BDA0001418881730000343
(式中,R1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
<5>如<4>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通式(8a)中的R1为2-乙基己基、十六烷基和二十二烷基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6>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通式(2)中的X为上述式(3)。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Q值为10×10-2cc/sec以上。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Izod冲击强度为200J/m以上。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5℃以上。
<10>含有<1>~<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作为部件的汽车导光体。
<12>含有<1>~<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作为部件的汽车内饰面板。
<13>含有<1>~<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作为部件的汽车灯透镜。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用注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末端结构且粘均分子量为18,500~24,000的聚碳酸酯树脂,
Figure FDA0002224601660000011
式中,
R1表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8~36的烯基,
R2~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中的任意种,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2224601660000012
式中,
R6~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的烯基中的任意种,
X为单键、-O-、-S-、-SO-、-SO2-、-CO-和下述通式(3)~(6)中的任意结构,
Figure FDA0002224601660000021
式中,
R14和R1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种,
c表示1~20的整数;
Figure FDA0002224601660000022
式中,R16和R1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种,R16和R17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FDA0002224601660000023
式中,R18~R2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5的烯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17的芳烷基中的任意种,R18和R19以及R20和R21可以彼此互相结合,形成碳原子数1~20的碳环或杂环;
Figure FDA0002224601660000031
式中,R22~R31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末端结构具有下述通式(8)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2224601660000032
式中,R1为碳原子数5~23的烷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8)中的R1为2-乙基己基、2-己基癸基、十六烷基和二十二烷基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2)中的X具有所述式(3)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Q值为10×10-2cc/sec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Izod冲击强度为200J/m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5℃以上。
8.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作为部件的汽车导光体。
9.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作为部件的汽车内饰面板。
10.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作为部件的汽车灯透镜。
CN201680018468.0A 2015-03-31 2016-03-28 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导光体、汽车内饰面板和汽车灯透镜 Active CN107428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2685 2015-03-31
JP2015-072685 2015-03-31
PCT/JP2016/059872 WO2016158843A1 (ja) 2015-03-31 2016-03-28 車載用射出成形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ライトガイド、自動車内装パネル及び自動車ランプ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8924A CN107428924A (zh) 2017-12-01
CN107428924B true CN107428924B (zh) 2020-03-27

Family

ID=5700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8468.0A Active CN107428924B (zh) 2015-03-31 2016-03-28 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导光体、汽车内饰面板和汽车灯透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7394B2 (zh)
EP (1) EP3279235B1 (zh)
JP (1) JP6729559B2 (zh)
KR (1) KR102481043B1 (zh)
CN (1) CN107428924B (zh)
WO (1) WO20161588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0276A1 (ja) * 2016-02-29 2017-09-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07424B1 (ko) * 2017-05-24 2023-03-07 미츠비시 가스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탄소 섬유 강화 열가소성 수지로 이루어지는 시트 및 그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WO2018216517A1 (ja) 2017-05-24 2018-11-2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からなるシートおよび該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0132A (zh) * 2006-05-16 2009-07-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及采用该树脂的光学材料
CN102112546A (zh) * 2008-06-17 2011-06-29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04220484A (zh) * 2012-03-30 2014-12-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962A (ja) * 1984-07-04 1986-01-24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ポリカ−ボネ−ト樹脂光学成形品
JPS61116962A (ja) 1984-11-12 1986-06-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ニアモ−タ
JP4005213B2 (ja) 1998-04-16 2007-11-07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ランプレンズリフレクター
JPH11300842A (ja) 1998-04-17 1999-11-02 Mitsubishi Eng Plast Corp 光ディスク基板
JP2000153535A (ja) 1998-09-14 2000-06-06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光磁気ディスク基板
JP3758951B2 (ja) 1999-07-19 2006-03-2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情報記録媒体用基板並びに光学情報記録媒体
JP4156162B2 (ja) * 2000-01-27 2008-09-2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導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61202A (ja) 2000-11-29 2002-06-04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2003096180A (ja) 2001-09-27 2003-04-03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直鎖状ポリカーボネート
WO2003029324A1 (fr) 2001-09-27 2003-04-10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Resine de polycarbonate et procede permettant de produire cette resine
JP2003137998A (ja) 2001-10-30 2003-05-14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光ディスク
JP2004314422A (ja) 2003-04-16 2004-11-11 Teijin Chem Ltd 耐熱性、耐光性光学部品
JP5997903B2 (ja) * 2012-01-20 2016-09-2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末端変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0132A (zh) * 2006-05-16 2009-07-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及采用该树脂的光学材料
CN102112546A (zh) * 2008-06-17 2011-06-29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04220484A (zh) * 2012-03-30 2014-12-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79235B1 (en) 2022-08-31
KR102481043B1 (ko) 2022-12-23
KR20170132721A (ko) 2017-12-04
WO2016158843A1 (ja) 2016-10-06
EP3279235A1 (en) 2018-02-07
US20180079861A1 (en) 2018-03-22
CN107428924A (zh) 2017-12-01
JPWO2016158843A1 (ja) 2018-02-01
US10287394B2 (en) 2019-05-14
JP6729559B2 (ja) 2020-07-22
EP3279235A4 (en) 2018-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4685B (zh) 合成树脂叠层片
JP5768810B2 (ja) 透明難燃性の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6249139B2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5040224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成形体
CN107428924B (zh) 车载用注射成形体以及使用其的汽车导光体、汽车内饰面板和汽车灯透镜
WO2011064897A1 (ja) ビスベンゾオキサジノン化合物
KR20150076650A (ko) 외관 및 유동성이 향상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JP5141053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成形体
JP6708664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並びにキャリアテープ
JP6643797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たシ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熱成形体
JP6716652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たシ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熱成形体
JP6176066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369296B2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09286850A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4051538A (ja)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CN108699231B (zh) 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327818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KR102438281B1 (ko) 도광판용 성형체
JP4511877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5141054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