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6054B - 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帘式气囊装置和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帘式气囊装置和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6054B
CN107406054B CN201680012905.8A CN201680012905A CN107406054B CN 107406054 B CN107406054 B CN 107406054B CN 201680012905 A CN201680012905 A CN 201680012905A CN 107406054 B CN107406054 B CN 107406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airbag
vehicle body
front pillar
fixing member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29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6054A (zh
Inventor
井上和博
吉田雄一朗
中本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07406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6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6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6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2Curtain-type airbags deploying mainly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their top edg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帘式气囊用吊带(10)的固定构件(14)、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中,通过帘式气囊主体(9)展开膨胀拉出吊带(10)时,能够防止吊带(10)挂在前柱饰件(7)上,并能够防止该前柱饰件(7)受损。帘式气囊用吊带(10)的固定构件(14)具有安装在车身时朝向车身外侧方向且朝向该车身下方的斜面(18),能够在帘式气囊主体(9)收纳的状态下将吊带(10)固定在斜面的顶面上,斜面(18)能够将根据帘式气囊主体(9)展开膨胀而移动的吊带(10)朝向车身的外侧进行引导。

Description

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帘式气囊装置和帘式气囊的设 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帘式气囊主体展开膨胀来拉出吊带时,能够防止吊带挂在前柱饰件上,并能够防止该前柱饰件受损,且能够以高度安全性来保护驾乘人员的帘式气囊用吊带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
技术背景
日本专利文献1和2记载有将处于收纳状态下的帘式气囊主体安装在车身的上边梁附近时,将连结帘式气囊主体和前柱的吊带固定在车身上的结构。
日本专利文献1中的“适用帘式气囊的车身柱饰件的结构”其课题是,帘式气囊展开时,在不会损害帘式气囊用吊带拉出性能的同时,能够抑制柱饰件的结构的生产成本,还提供使质量变得稳定的结构,而且其构成为:饰件罩和能量吸收用肋部是一体成型的,气囊用吊带被收纳在肋部的端部与柱子之间的间隙内,在肋部的大致中央位置的厚度方向上,设有从该肋部的车身柱侧端部到所述饰件罩的内侧面范围内的缝隙,在车辆发生碰撞等情况下,随着帘式气囊的展开,在其展开力的作用下,气囊用吊带将缝隙扩大,这样一来,按压并扩大与肋部一体成型的饰件罩,从而形成开口部,与此同时,向位置以及位置的方向拉出,帘式气囊在车内侧面上以帘子状展开。
在日本专利文献1中,气囊用吊带仅仅是被收纳在能量吸收用肋部的端部与柱子之间的间隙内,由此固定在车身侧。吊带在帘式气囊的展开作用下,从开口部,即车门装饰条与饰件罩之间的间隙,立即向车内拉出,其中,该开口部是扩大从肋部的车身柱侧端部到饰件罩的内侧面范围内的缝隙而形成的。
日本专利文献2中的“驾乘人员保护装置”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驾乘人员保护装置,该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使气囊的吊带等切实地拉出,并且其构成为:在柱子内部,使用扣钩来固定吊带,该扣钩的固定部上的上段折返部分,跨越柱饰件与车顶衬里之间的边界部而固定扣钩,从而,能够防止气囊展开而吊带被拉出时,吊带与柱饰件的上端部相接触。
在日本专利文献2中,通过扣钩,由吊带将柱饰件的上端部遮蔽住,从而使得吊带不会与柱饰件的上端部相接触。扣钩使吊带相对于车厢内侧及车厢外侧而中立地固定住。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1325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3384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连结帘式气囊主体和前柱的吊带,如同也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那样,从上边梁侧开始沿柱子等的前柱而延伸设置。吊带通过饰件罩和柱饰件等能够脱离地安装在前柱侧上的前柱饰件所覆盖住。
帘式气囊主体展开膨胀时,利用其展开力使前柱饰件从前柱侧处脱离,从该脱离所产生的间隙向车身内侧即车厢内侧拉出吊带。认为,吊带被从间隙拉出时挂在前柱饰件上,在被牵住的状态下进一步拉出时就会破坏前柱饰件。
特别是,由于吊带会通过覆盖上边梁的车顶饰件与覆盖前柱的前柱饰件之间的接缝位置,因此,就很有可能在该接缝位置上挂在前柱饰件上。
由于前柱饰件是面向车身内侧设置的,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即一旦发生前柱饰件朝该车身的内侧受破坏的事态,就有可能会无法充分安全地保护驾乘人员。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一直以来所存在的课题而原创构思出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帘式气囊主体展开膨胀的作用下,吊带被拉出时,能够防止吊带挂在前柱饰件上,并能够防止该前柱饰件受损,且能够以高度安全性来保护驾乘人员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是将连结帘式气囊主体的端部与车身的柱子的吊带能够脱离地固定,在固定了该吊带的状态下,能够安装在该车身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上述车身时,具有朝向该车身外侧方向和该车身下方的斜面;能够在上述帘式气囊主体收纳的状态下,将上述吊带固定在该斜面的顶面上;该斜面可将根据该帘式气囊主体展开膨胀而移动的该吊带,朝向该车身的外侧进行引导。
在所述斜面的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上,优选具备相对于该斜面弯曲,且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时朝向该车身的外侧方向伸出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设置方式优选为,安装在所述车身时位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
所述斜面优选含有斜面扩大部,该斜面扩大部位于安装在所述车身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或后侧的至少任何一侧,随着朝向该斜面的下端部而向车身前后方向逐步扩大。所述斜面扩大部的设置方式优选为,安装在所述车身时位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
优选设置按压体,该按压体邻接所述斜面,将所述吊带朝向该斜面按压并进行压接。在所述按压体上优选设置卡止部,该卡止部上能够脱离地卡止有所述吊带,将该吊带定位在所述斜面的顶面上。所述斜面优选使用加强肋进行加固。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使用上述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的、包含前柱及与该前柱相连的上边梁的车身;在该上边梁附近,以收纳状态来设置有能够朝向该车身下方展开膨胀的帘式气囊主体;从处于收纳状态的该帘式气囊主体的车身前后方向前部,沿该前柱延伸设置并连结该帘式气囊主体和该前柱的吊带,在能够安装在上述车身上的上述固定构件上,能够脱离地固定上述吊带。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使用上述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的、包含前柱及与该前柱相连的上边梁的车身;在该前柱上从该车身的内侧覆盖该前柱而设置,且具有能够脱离地卡止在该前柱的第1卡止边缘部的前柱饰件;在该上边梁上从车身内侧覆盖该上边梁而设置,且具有以与该第1卡止边缘部相连的形态能够脱离地卡止于该上边梁上的第2卡止边缘部的车顶饰件;在收纳在该车顶饰件与该上边梁之间的状态下被设置,使该第2卡止边缘部从该上边梁上脱离,并能够朝向该车身下方展开膨胀的帘式气囊主体;从处于收纳状态的该帘式气囊主体的车身前后方向前部,沿该前柱在该前柱与该前柱饰件之间延伸设置,并连结该帘式气囊主体和该前柱的吊带,上述固定构件位于通过上述前柱饰件及上述车顶饰件的至少任何一个来进行覆盖的位置上,并能够安装在上述车身上,就在该固定构件上,能够脱离地固定有上述吊带。
所述前柱饰件的所述第1卡止边缘部与所述前柱之间的卡止,优选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
所述斜面其末端优选位于所述第1卡止边缘部或所述第2卡止边缘部附近。所述固定构件优选设置在所述车顶饰件与所述前柱饰件之间的接缝位置或其附近。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涉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通过帘式气囊主体的展开膨胀来拉出吊带时,能够防止吊带挂在前柱饰件上,并能够防止该前柱饰件受损,且能以高度安全性来保护驾乘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从下向上观察图1中所示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设置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A-A线向视截面图。
图4是说明图1中所示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的图。图4(A)为正视图;图4(B)为局部断裂侧视图;图4(C)为底视图;图4(D)为背面图。
图5是说明图4中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变形例的图。图
5(A)为正视图;图5(B)为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从下向上观察图1中所示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设置结构的仰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线向视截面图;图4是说明图1中所示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的图。图4(A)为正视图;图4(B)为局部断裂侧视图;图4(C)为底视图;图4(D)为背面图。图1~图3是与右方向盘车的驾驶席周边相应的图。
在以下说明中,“上”、“下”、“右”、“左”、“前”和“后”这类字眼分别是以车身为基准,分别指朝上的方向、朝下的方向、朝右侧的方向、朝左侧的方向、朝行驶方向前方的方向和朝行驶方向后方的方向。此外,“外”及“内”这两个字眼,分别指从车身内部观察车外的方向及从车身外部观察车内的方向。
车身1的前座椅周边的车身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人所共知的。如图1~图3所示,是以构成车顶的车顶盖2、设置在车顶盖2的车身左右方向两端边缘的上边梁3、从上边梁3朝车身前后方向,大致向斜前方设置的前柱4等为主体来构成的。被设置成,前柱4和上边梁3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相连。
在从车顶盖2到仪表板这一范围内设有前车窗防护罩5。从上边梁3到前柱4这一区域,从车身1的外侧被前车门所划分。在车顶盖2及上边梁3作为装饰构件设有车顶饰件6,其从车身1内侧进行覆盖。在前柱4也一样,设有前柱饰件7,其从车身1的内侧进行覆盖。
车顶饰件6中,车身左右方向的端边缘部分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该端边缘部分为第2卡止边缘部6a,其如图3所示,通过设置在上边梁3侧的开放式饰件8而能够脱离地卡止于该上边梁3。
第2卡止边缘部6a如后所述,帘式气囊主体9在其展开膨胀的作用下按压车顶饰件6,从而,从开放式饰件8处脱离。通过第2卡止边缘部6a从上边梁3处脱离,帘式气囊主体9在车身1的内侧朝该车身下方展开膨胀。
前柱饰件7也是一样,在前柱4上,车身左右方向的端边缘部分沿前柱4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端边缘部分为第1卡止边缘部7a,其通过设置在前柱4侧的开放式饰件而能够脱离地卡止于该前柱4。
前柱饰件7的第1卡止边缘部7a如后所述,在根据于帘式气囊主体9的展开膨胀被拉伸,并被移动拉出的吊带10的作用下,从开放式饰件处脱离,第1卡止边缘部7a从前柱4处脱离。这样一来,吊带10在车身1的内侧,在展开膨胀后的帘式气囊主体9与前柱4之间张开铺满。
第1卡止边缘部7a在前柱饰件7上,并不设定在车身1的内侧一侧,而是设置在车身1的外侧一侧。这样一来,第1卡止边缘部7a与前柱4之间的卡止在第1卡止边缘部7a从前柱4处脱离时朝向车身1的外侧,使得两者隔离所产生出的间隙朝向车身1的外侧。
第1卡止边缘部7a和第2卡止边缘部6a的配置形态为,从前柱4到上边梁3,接连能够脱离地相互连接,使得帘式气囊主体9及吊带10在车身1内侧一连串地连续布置。因此,前柱饰件7和车顶饰件6,也通过它们相连接缝11,一连串地连续设置。
根据这种结构,第2卡止边缘部6a也在车顶饰件6上,并不设定在车身1的内侧一侧,而是设定在车身1的外侧一侧。这样一来,第2卡止边缘部6a与上边梁3之间的卡止在第2卡止边缘部6a从上边梁3处脱离时面向车身1的外侧,使得两者隔离所产生出的间隙朝向车身1的外侧。
帘式气囊的构成为,其包含:使长度方向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帘式气囊主体9;将帘式气囊主体9安装在上边梁3并进行支撑的安装翼片12;从帘式气囊主体9的前部即前端部9a延伸设置,连结帘式气囊主体9和前柱4,并控制车身1内侧上的帘式气囊主体9的展开膨胀动作的吊带10;将吊带10连结并固定在倾斜布置的前柱4的中央位置和下端部侧的连结翼片13。
帘式气囊主体9在收纳状态下,在与上边梁3附近,具体而言在上边梁3和覆盖其的车顶饰件6之间,通过安装翼片12安装在该上边梁3上,被车顶饰件6隐藏设置。
吊带10从处于收纳状态的帘式气囊主体9的车身前后方向前部9a沿前柱4,从上边梁3与车顶饰件6之间到前柱4与前柱饰件7之间的范围内延伸设置,并通过连结翼片13与前柱4相连结,被隐藏设置于前柱饰件7和车顶饰件6。
如上所述能够设置为如下:前柱饰件7和车顶饰件6通过第1及第2卡止边缘部6a,7a,能够从前柱4和上边梁3处脱离,这样一来,帘式气囊主体9能够从收纳状态朝车身下方展开膨胀,吊带10也能够从这些饰件6,7拉出。
在车身1上设有固定构件14,其用于在帘式气囊主体9处于收纳状态下,能够脱离地固定住吊带10。固定构件14的构成为,其能够在固定了吊带10的状态下安装在车身1上。即,固定构件14安装在车身1时能够固定吊带10。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14位于被前柱饰件7及车顶饰件6所覆盖的位置上,并设置在前柱4或上边梁3上。固定构件14也能够设置在被前柱饰件7或车顶饰件6的任何一个所覆盖的位置上。
详细而言,固定构件14被设置在车顶饰件6与前柱饰件7之间的接缝11位置或其附近。在图示例中,固定构件14被安装在上边梁3侧,使其位于接缝11位置上。
但是,也能够将固定构件14安装在前柱4侧,使其位于接缝11位置。而且,图1中,如用想象线所标示出的那样,固定构件14若在接缝11位置的附近,那么相比接缝11位置,而靠近上边梁3侧安装在该上边梁3上也可。或是,相比接缝11位置而靠近前柱4侧安装在该前柱4上也可。
固定构件14,如图3及图4所示,包括安装基座17、斜面18以及和一对按压体19,该安装基座17具有被插入到在上边梁3上所形成的安装孔15内并卡合的卡合部16;该斜面18从安装基座17朝下方延伸设置;该一对按压体19位于斜面18的两侧,从安装基座17朝下方延伸设置。图4(A)是从车身1内侧来观察固定构件14的正视图。
固定构件14将具有这些卡合部16的安装基座17、斜面18及按压体19形成一体而构成。固定构件14可用合成树脂制成,也可用金属制成。安装基座17表面面向车身1外侧,背面面向车身1内侧,大致形成为矩形框状。
卡合部16包括插入突起16a和挡块16b,该插入突起16a的基端与安装基座17接合,其顶端从安装基座17的表面侧向外侧横向凸出,该挡块16b形成在插入突起16a的顶端,并呈收窄弹性变形的截面U字形。
插入突起16a被插入到安装孔15时,在安装孔15的作用下挡块16b则收窄弹性变形,与此同时贯穿该安装孔15,之后,挡块16b弹性恢复,从而卡合部16卡合于安装孔15。由此,固定构件14的安装基座17被安装固定在上边梁3上。
斜面18在安装在车身1上时朝向车身1的外侧方向和车身1下方而形成。换言之,所形成的朝下倾斜则朝向车身1的外侧。因此,在固定构件14安装在车身1上的状态下,斜面18则从安装基座17的表面侧向车身1的外侧凸出而形成,使得其倾斜面向车身1的外侧。
此外,对于斜面18如图3所示,安装基座17被安装固定在上边梁3时,成为朝下倾斜的末端的下端部18a则面向车顶饰件6的第2卡止边缘部6a,或是与它们对向,而位于该第2卡止边缘部6a附近。固定构件被安装固定在前柱上时,斜面18的下端部18a面向前柱饰件7的第1卡止边缘部7a,或是与它们对向,并位于该第1卡止边缘部7a附近。
在帘式气囊主体9处于收纳状态下,从上边梁3侧,向前柱4侧延伸设置的吊带10,能够固定地被抵接在斜面18的顶面上。斜面18根据帘式气囊主体9的展开膨胀来移动,可将吊带10朝向车身1的外侧进行引导,该吊带10将前柱饰件7的,设定在车身1的外侧一侧的第1卡止边缘部7a从前柱4处脱离。
在斜面18形成有沿斜面18的倾斜方向的多条加强肋18b,该加强肋18b位于安装基座17的背面侧,为了避免向倾斜方向移动的吊带10的作用下出现弯曲等变形而进行加固。
按压体19被形成为,其基端接合于安装基座17,顶端伸出到斜面18的下端部18a附近的臂状,与斜面18相邻接,且与该斜面18平行设置。臂状的按压体19以安装基座17侧为支点,以弹性且可挠变形自如地形成。
按压体19利用其弹性,将抵接于斜面18上的的吊带10,从上方向斜面18进行按压。即,吊带10潜入到按压体19的下方抵接于邻接的斜面18上,从而,吊带10在斜面18两侧被按压体19按下并与斜面18进行压接。
在按压体19的顶端侧设有卡止部19a,该卡止部19a通过向斜面18侧弯曲,而在按压体19弹性的作用下,能够脱离地卡止在斜面18上的吊带10上并将吊带10定位在斜面18上。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作用进行说明。在上边梁3上,预先使用卡合部16安装固定住固定构件14。帘式气囊动作前,帘式气囊主体9在收纳状态下,通过安装翼片12被支撑固定在上边梁3上。
吊带10从上边梁3侧沿前柱4而设置,并通过连结翼片13连结固定在前柱4上。此外,吊带10在前柱饰件7与车顶饰件6之间的接缝11位置上,由固定构件14的卡止部19a定位在斜面18上,被按压体19所按压而压接在该斜面18上。
帘式气囊动作时,帘式气囊主体9在其展开膨胀作用下按压车顶饰件6,将第2卡合边缘部6a从上边梁3的开放式饰件8处脱离,通过该脱离从车顶饰件6与上边梁3之间飞出,在车身1的内侧朝该车身下方展开膨胀。
根据帘式气囊主体9的展开膨胀作用,吊带10开始移动。吊带10连结固定在前柱4的中央位置等位置上,帘式气囊主体9从该连结固定位置的上方的上边梁3侧,向下方展开膨胀。因此,在固定构件14的斜面18上,朝下的力作用在吊带10上。在这种朝下的力的作用下,吊带10被斜面18所引导,朝向下方和车身1外侧移动。
斜面18的下端部18a位于车顶饰件6的第2卡止边缘部6a附近。因此,在接缝位置11上,到达该下端部18a的吊带10,根据斜面18所进行的引导朝向车身1外侧来按压车顶饰件6,将第2卡合边缘部6a从上边梁3的开放式饰件8处脱离,通过该脱离从车顶饰件6与上边梁3之间向车身1外侧被拉出。
与其并行,在前柱4上,吊带10朝向车身1外侧来按压前柱饰件7,将第1卡合边缘部7a从前柱4的开放式饰件处脱离,通过该脱离从前柱饰件7与前柱4之间向车身1外侧被拉出。
之后,吊带10被在车身1内侧展开膨胀时的帘式气囊主体9拉伸,在车身1内侧张开铺满。
在前柱饰件7及车顶饰件6上,第1卡止边缘部7a及第2卡止边缘部6a设定在车身1的外侧一侧,第1卡止边缘部7a与前柱4之间的卡止及第2卡止边缘部6a与上边梁3之间的卡止被设定为朝向车身1外侧,使得当这些卡止边缘部6a,7a从前柱4和上边梁3处脱离时两者的隔离所产生的间隙朝向车身1外侧,通过这种结构进一步使得吊带10被顺畅地向车身1外侧拉出。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中,将帘式气囊主体9的前部9a与车身1的前柱4连结的吊带10能够脱离地固定住,在固定了吊带10的状态下,能够安装在车身1上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14具有安装在车身1时朝向车身1的外侧方向和该车身1下方的斜面18;在帘式气囊主体9处于收纳状态下,能够将吊带10固定在斜面18的顶面上;斜面18则能够将根据帘式气囊主体9的展开膨胀而移动的吊带10朝向车身1外侧进行引导。而且,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及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具备该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14而构成,因此帘式气囊主体9展开膨胀,使吊带10被拉出时,吊带10被斜面18引导朝向车身1外侧,能够阻止该吊带10在前柱饰件7与前柱4之间,朝向车身1内侧即朝向驾乘人员移动过来,并能够防止吊带10挂在面向坐在座椅的驾乘人员的前柱饰件7等,从而能够防止前柱饰件7朝向车身1内侧飞溅等破坏现象出现,由此能够以高度安全性来保护驾乘人员。
上边梁3及前柱4从车身1内侧被车顶饰件6及前柱饰件7所覆盖,该车顶饰件6及前柱饰件7被设置成,分别能够脱离地卡止在上边梁3及前柱4上。这样一来,在能够顺畅地确保住从帘式气囊主体9的车顶饰件6飞出的同时,能够使吊带10从前柱饰件7的拉出变得顺畅,并能够使拉出作用顺利发挥,从而能够适当地防止前柱饰件7被吊带10破坏的事态出现。
详细而言,被斜面18引导而向车身1外侧移动的吊带10,使前柱饰件7的第1卡止边缘部7a从前柱4处脱离。因此,能够大大地抑制吊带10挂在前柱饰件7上。
至少,前柱饰件7与第1卡止边缘部7a和前柱4之间的卡止则朝向车身1的外侧。因此,优选为:通过车顶饰件6的第2卡止边缘部6a与上边梁3之间的卡止,朝向车身1外侧,从而被斜面18所引导的吊带10,从前柱饰件7等处被拉出时,切实地朝向车身1外侧被拉出。在面向坐在座椅的驾乘人员的车身1内侧,吊带10不会挂在前柱饰件7上。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前柱饰件7的破坏,以及其破坏朝向车身1内侧发生,能以高度安全性来保护驾乘人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斜面18末端的下端部18a,位于车顶饰件6的第2卡止边缘部6a附近。因此,不会出现吊带10移动到第2卡止边缘部6a以外的位置,从而引发车顶饰件6和前柱饰件7被破坏,同时,能够在吊带10的作用下,第2卡止边缘部6a从上边梁3处准确恰当地脱离,切实地发挥出该吊带10的拉出作用。当然,将固定构件14安装设置在前柱4上的时候也能获得相同的作用效果。
固定构件14被设置在车顶饰件6与前柱饰件7之间的接缝11位置或其附近。因此,在吊带10容易挂在前柱饰件7的接缝11位置或其附近,在固定构件14的作用下管制吊带10的移动方向,使其朝向难以出现挂住现象的方向,从而能够完全消除因吊带10被挂住而导致的前柱饰件7受破坏的现象。
在固定构件14上设有与斜面18邻接,将吊带10朝向斜面18按压并进行压接的按压体19。因此,可使用按压体19,时常将吊带10固定在斜面18上。能够防止在车身1行驶等情况下,吊带10错位而从斜面18处脱离,能够提高由固定构件14所获得的吊带10动作可靠性。
在按压体19上设有能够脱离地卡止在吊带10上,将吊带10定位在斜面18上的卡止部19a。因此,将帘式气囊设置在车身1上时,将吊带10安装在固定构件14之际,能够在卡止部19a的卡止作用下提高设置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能够与按压体19一起将吊带10时常切实地固定在斜面18上,防止吊带10冷不防地脱离。
斜面18用加强肋18b来加固。因此,能够防止由向倾斜方向移动的吊带10造成的,在斜面18上弯曲等的变形,能够在斜面18上适当地对吊带10进行引导。
在图5中,标示出了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的变形例。图5(A)为正视图;图5(B)为底视图。该变形例的固定构件14,图5(A)中的B-B线向视截面与图4(B)的形态基本上是相同的。在该变形例中,在按压体19的两侧形成有一对斜面18。
如图5(B)所示,在斜面18的下端部18a,延长部18c相对于斜面18弯曲并形成一体。延长部18c能够在斜面18的下端部18a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延长部18c安装到车身1时朝向车身1的外侧方向伸出。在图示例中,延长部18c形成在一个斜面18上。但是,当然也能够形成在两个斜面18上。
在本变形例中,在斜面18上形成有延长部18c。因此,与没有形成延长部18c时,从斜面18脱离的吊带10立即朝向车身1内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吊带10在时间上和距离上,进一步朝向车身1外侧进行引导移动,能够进一步切实地防止吊带10挂在面向坐在座椅的驾乘人员的前柱饰件7等上。从而,能够防止前柱饰件7朝向车身1内侧飞溅等破坏现象出现,能够以高度安全性来保护驾乘人员。
在本变形例中被设置为,延长部18c安装在车身1时能够位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从而,能够在前柱饰件7侧,将吊带10切实地朝向车身1外侧进行引导,能够进一步适当地防止前柱饰件7朝向车身1内侧飞溅等破坏现象出现。
如图5所示,在斜面18上一体形成有斜面扩大部18d。斜面扩大部18d被形成为,安装在车身1时能够位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或后侧的至少任何一个上,随着朝向斜面18的下端部18a,逐渐向车身前后方向扩大。在图示例中斜面扩大部18d被设置为,安装在车身1时位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且被形成为,向车身前后方向前侧逐步扩大。在斜面扩大部18d的作用下能够延长斜面18的车辆前后方向长度,能够将前柱饰件7侧上的吊带10的移动顺畅地朝向车身1外侧进行引导。
此外,斜面扩大部18d被形成为逐步扩大,因此,能够防止不必要地出现妨碍移动的摩擦,能够适当地使帘式气囊主体9展开膨胀。
在图示例中,延长部18c从斜面18及斜面扩大部18d两个下端部18a伸出。这样一来,能够增强由延长部18c所获得的作用效果。
图示例中,斜面扩大部18d仅形成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的斜面18上。但是,当然也能够根据需要形成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斜面18上。
当然,即使是以上所述的变形例,也能够发挥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上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和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是本发明的优选示例。除此以外的实施方式也能够采用各种方法实施或执行。特别是,只要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没有记载所限定的内容,本发明就不受附图所示的详细部件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布置等制约。此外,本申请说明书中所用的表述及用语是以说明为目的的,只要没有记载特别限定的内容,就不受其限定。
符号说明
1…车身
3…上边梁
4…前柱
6…车顶饰件
6a…第2卡止边缘部
7…前柱饰件
7a…第1卡止边缘部
9…帘式气囊主体
10…吊带
11…车顶饰件与前柱饰件之间的接缝
14…固定构件
18…斜面
18a…斜面下端部
18b…加强肋
18c…延长部
18d…斜面扩大部
19…按压体
19a…卡止部

Claims (12)

1.一种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将连结帘式气囊主体的端部与车身的柱子的吊带能够脱离地固定,在固定了该吊带的状态下,能够安装在该车身上,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上述车身时,具有朝向该车身外侧方向和该车身下方的斜面;能够在上述帘式气囊主体收纳的状态下,将上述吊带固定在该斜面的顶面上;该斜面能够将根据该帘式气囊主体展开膨胀而移动的该吊带,朝向该车身的外侧进行引导;
在所述斜面的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相对于该斜面弯曲、且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时朝向该车身的外侧方向伸出的延长部,其中响应于所述帘式气囊主体的展开膨胀作用所述吊带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按压车顶饰件和前柱饰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被设置成,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时位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包含斜面扩大部,所述斜面扩大部位于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时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或后侧的至少任何一侧,随着朝向该斜面的下端部而向车身前后方向逐步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扩大部被设置成,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时位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按压体,所述按压体与所述斜面邻接,并将所述吊带朝向该斜面按压而进行压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按压体上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上能够脱离地卡止有所述吊带,并将该吊带定位在所述斜面的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使用加强肋进行加固。
8.一种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
具备:
包含前柱及与该前柱相连的上边梁的车身,
在该上边梁附近以收纳状态而设置,能够朝向该车身下方展开膨胀的帘式气囊主体,
从处于收纳状态的该帘式气囊主体的车身前后方向前部沿该前柱延伸设置,连结该帘式气囊主体和该前柱的吊带;
上述吊带能够脱离地固定在能够安装在上述车身上的上述固定构件上。
9.一种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
具备:
包含前柱及与该前柱相连的上边梁的车身,
在该前柱上从该车身的内侧覆盖该前柱而设置,且具有能够脱离地卡止在该前柱的第1卡止边缘部的前柱饰件,
在该上边梁上从车身内侧覆盖该上边梁而设置,且具有以与该第1卡止边缘部相连的形态能够脱离地卡止于该上边梁上的第2卡止边缘部的车顶饰件,以收纳状态设置在该车顶饰件与该上边梁之间,使该第2卡止边缘部从该上边梁上脱离,并能够朝向该车身下方展开膨胀的帘式气囊主体,
从处于收纳状态的该帘式气囊主体的车身前后方向前部,沿该前柱,在该前柱与该前柱饰件之间延伸设置,连结该帘式气囊主体和该前柱的吊带;
上述固定构件位于通过上述前柱饰件及上述车顶饰件的至少任何一个来进行覆盖的位置上,并能够安装在上述车身上,在该固定构件上,能够脱离地固定有上述吊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柱饰件的所述第1卡止边缘部与所述前柱之间的卡止,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的末端位于所述第1卡止边缘部或所述第2卡止边缘部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车辆用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车顶饰件与所述前柱饰件之间的接缝位置或其附近。
CN201680012905.8A 2015-03-05 2016-02-01 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帘式气囊装置和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 Active CN107406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3240 2015-03-05
JP2015043240 2015-03-05
PCT/JP2016/052882 WO2016139999A1 (ja) 2015-03-05 2016-02-01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ストラップの保持部材、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並びに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設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6054A CN107406054A (zh) 2017-11-28
CN107406054B true CN107406054B (zh) 2019-12-13

Family

ID=56848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2905.8A Active CN107406054B (zh) 2015-03-05 2016-02-01 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帘式气囊装置和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3) EP3480067B1 (zh)
JP (1) JP6417028B2 (zh)
CN (1) CN107406054B (zh)
WO (1) WO20161399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8839B2 (ja) * 2017-11-30 2021-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738413B1 (en) 2018-02-20 2023-07-19 Building Robotics, Inc. Monitoring occupancy of a desktop with a desktop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379A (zh) * 2003-05-13 2004-12-0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02555974A (zh) * 2010-11-16 2012-07-1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JP5042192B2 (ja) * 2008-10-15 2012-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2085B1 (ja) * 1999-04-15 2000-06-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2001213255A (ja) 2000-02-07 2001-08-07 Isuzu Motors Ltd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対応車体ピラートリムのこう造
US7828321B2 (en) * 2000-09-28 2010-11-09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Inflatable side curtain that moves occupant's head away from vehicle side structure
JP4045884B2 (ja) * 2002-07-22 2008-02-1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ガイド部材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50011057A1 (en) * 2003-07-16 2005-01-20 Dominssini David L. Two-dimensional tether retainer with accompanying tooling assembly
EP1837252A1 (en) * 2006-03-14 2007-09-26 Delphi Korea Corporation Bracket for securing side airbag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2012188050A (ja) * 2011-03-11 2012-10-04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379A (zh) * 2003-05-13 2004-12-0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JP5042192B2 (ja) * 2008-10-15 2012-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取付構造
CN102555974A (zh) * 2010-11-16 2012-07-1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3500A1 (en) 2019-04-24
EP3480067B1 (en) 2020-11-04
JPWO2016139999A1 (ja) 2017-12-14
JP6417028B2 (ja) 2018-10-31
EP3480067A1 (en) 2019-05-08
WO2016139999A1 (ja) 2016-09-09
CN107406054A (zh) 2017-11-28
EP3266659A1 (en) 2018-01-10
EP3473500B1 (en) 2020-10-14
EP3266659A4 (en) 2018-10-17
EP3266659B1 (en) 2019-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7447B2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JP5049083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9131002A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2016112945A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を収納したルーフヘッドライニング構造
JP4623100B2 (ja) カーテンシールドエアバッグ取付構造
JP2011173551A (ja) 車両の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727373B2 (en) Curtain shield airbag mounting structure
US6848711B2 (en) Vehicular passenger protecting apparatus
CN107406054B (zh) 帘式气囊用吊带的固定构件、帘式气囊装置和帘式气囊的设置结构
US7306258B2 (en) Guide unit for guiding curtain airbag and curtain airbag device
JP4638835B2 (ja) クリップ
JP2007261514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012926A (ja) 車両の室内構造
JP5267903B2 (ja) 車両のピラートリム取付構造
JP2016120873A (ja) 自動車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展開構造
JP6347409B2 (ja) ルーフ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取り付け構造
JP6272702B2 (ja) 車両用パッド部材の取付構造
JP4846607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627832B2 (ja) 車両の内装構造
JP4279270B2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US20210107423A1 (en) Vehicle interior trim assembly
JP2022159582A (ja) 車室上部構造
JP2005280530A (ja)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1235723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およびa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
JP2016078626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車両への設置構造及び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