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1054A - 记录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1054A
CN107391054A CN201710273692.0A CN201710273692A CN107391054A CN 107391054 A CN107391054 A CN 107391054A CN 201710273692 A CN201710273692 A CN 201710273692A CN 107391054 A CN107391054 A CN 107391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data
printing
record
spec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36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1054B (zh
Inventor
盐原进
山路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90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9875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90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7473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391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1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1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1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35Transforming generic data
    • G06K15/1842Geometric transformations, e.g. on raster data
    • G06K15/1843Changing size or raster resol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86Storage of the print image data or of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7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sing pre-stored settings, e.g. job templates, presets, print sty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8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pdating job settings at the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1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 G06K15/024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for printing on segmented surfaces, e.g. sticker sheets, label ro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18Adaptations for accepting data from more than one source
    • G06K15/1819Adaptations for accepting data from more than one source for a sam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68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for fitting to an output condition, e.g. paper colour or forma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72Image enhancement
    • G06K15/1878Adjusting colou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89Merging with oth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变更记录形态的记录装置以及控制方法。打印机(3)具备:印刷执行部(39);第1模板存储部(34),其对与印刷形态有关的第1模板进行存储;第2模板存储部(35),其对与第1模板建立了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存储;和印刷控制部(32),其在被输入了包含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印刷指示的情况下,从第2模板存储部(35)获取与被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并通过印刷执行部(39)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8月29日、申请号为201310384516.6、发明名称为“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备记录装置的系统中,已知一种利用预先创建的模板来进行记录的系统(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这种记录装置通过根据所存储的模板,对从控制侧的计算机被输入的数据进行配置,从而执行记录物的记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484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记录装置中,如果想要实现记录物输出表现的改善,则考虑变更模板。这种情况下,控制侧的计算机等需要按照与记录装置使用的模板相符合的方式输出数据。因此,为了变更模板,需要还对控制侧的计算机的软件加以变更。但是,在对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计算机构成如会计处理之类复杂的业务系统的情况下,很多情况下软件变更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实现记录物的输出表现的改善。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变更记录形态的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第1存储部,其存储与记录形态有关的第1模板;第2存储部,其存储与所述第1模板建立了对应的第2模板;和记录控制部,其在被输入了包含对所述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从所述第2存储部获取与被指定的所述第1模板对应的所述第2模板,来通过所述记录部进行记录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被输入了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记录。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就能够基于不同的记录形态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物的记录形态的变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所述第1模板对记录要素的数据的所述记录形态进行指定,在所述第2模板,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被变更和/或被追加。
根据本发明,记录装置在被输入了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记录。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就能够基于不同的记录形态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物的记录形态的变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记录装置中,在没有与被指定的所述第1模板对应的所述第2模板的情况下,从所述第1存储部获取所述第1模板,来进行记录。
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使没有与被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也能够执行记录,因此也可以不准备与所有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因此,能够按照对于一部分的第1模板,使用第2模板的方式,变更记录形态。因此,能够缓和与记录形态的变更有关的制约,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变更记录形态。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第2模板是对第1模板,新追加了对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的记录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的模板。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记录时使用的模板,置换为新追加了对记录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的模板,从而不必变更被输入的记录指示,就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的所述第2模板,包含对所述记录要素的记录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作为对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的记录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模板置换为新追加了对记录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的模板,从而不必变更被输入的记录指示,就能够重新指定记录颜色,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所述第2模板包含对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中的所述记录要素的位置以及尺寸的至少任一者进行指定的数据,作为对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的记录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不必变更输入的记录指示,就能够灵活地变更记录要素的位置、尺寸,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所述第1模板是对页面单位的记录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在所述第2模板附加对所述页面的整体的记录形态重新进行指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在被输入了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记录。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能够通过不同的记录形态,对记录物的页面的整体的记录形态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物的记录形态的变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在不存在与被指定的所述第1模板对应的所述第2模板的情况下,从所述第1存储部获取所述第1模板并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使没有与被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也能够执行记录,因此也可以不准备与所有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因此,对于一部分的第1模板,能够使用第2模板,来变更记录形态。因此,能够缓和与记录形态的变更有关的制约,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变更记录形态。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作为对所述页面的整体的记录形态重新进行指定的数据,所述第2模板包含对所述页面的背景色进行指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将记录时使用的模板,置换为新包含对记录物的页面的背景色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模板。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便能够对记录物的背景色进行指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作为对所述页面的整体的记录形态重新进行指定的数据,所述第2模板包含对构成所述页面的背景的背景图像进行指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将记录时使用的模板置换为新包含对记录物的页面的背景图像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模板。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便能够对记录物的背景图像进行指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作为对所述页面的整体的记录形态重新进行指定的数据,所述第2模板包含对所述页面中的前景色进行指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将记录时使用的模板置换为新包含对记录物的页面的背景图像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模板。由此,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由于能够对记录物的背景图像进行指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第1存储部,其存储与记录形态有关的第1模板;第2存储部,其存储与所述第1模板建立了对应的第2模板;和记录控制部,其通过所述记录部进行记录,在被输入了包含对所述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从所述第2存储部获取与被指定的所述第1模板对应的所述第2模板,并使所述记录部进行记录。
根据本发明,在被输入了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记录。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便能够通过不同的记录形态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物的记录形态的变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1模板对记录要素的数据的所述记录形态进行指定,在所述第2模板变更和/或追加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通过记录装置,在被输入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记录。由此,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就能够通过不同的记录形态进行记录,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物的记录形态的变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1模板是对页面单位的记录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在所述第2模板附加对所述页面的整体的记录形态重新进行指定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在对记录装置输入了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记录。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通过不同的记录形态,对记录物的页面的整体的记录形态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物的记录形态的变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存储部,其对第1命令体系的模板,和与所述第1模板对应的第2命令体系的模板进行存储;和记录控制部,其在被输入了包含对所述第1命令体系的模板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获取对应的所述第2命令体系的模板,并通过所述记录部进行记录。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被输入包含对所述第1命令体系的模板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记录指示,并且与被指定的所述第1命令体系的模板对应的所述第2命令体系的模板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从所述存储部获取所述第1命令体系的模板,使用所获取的所述第1命令体系的模板,来使所述记录部进行所述记录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被输入了对第1命令体系的模板进行指定的记录指示的情况下,使用与该模板对应的第2命令体系的模板进行记录。由此,由于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通过不同的命令体系的模板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物的记录形态的变更。
根据本发明,不必变更输入到记录装置的记录指示,能够通过不同的记录形态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记录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与第1实施方式有关的印刷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在印刷系统中使用的模板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与模板变换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模板变换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1以及第2模板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与印刷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印刷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1以及第2模板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第1以及第2模板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1以及第2模板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第1以及第2模板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2是打印机的印刷处理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与第2实施方式的模板变换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模板变换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1以及第2模板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与印刷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印刷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第1以及第2模板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第11以及第2模板的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印刷系统1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如图1所示,印刷系统1(记录系统)是对例如标签进行印刷(记录)输出的系统。印刷系统1是将主计算机2、打印机3(记录装置)、模板终端5通过网络4连接而构成的,其中,主计算机2将印刷命令作为印刷指示(记录指示)输出。另外,为了对印刷系统1不具备的打印机6进行说明,图1中图示了打印机6。此外,印刷系统1也可以包含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系统。
主计算机2是构成为具备CPU、ROM、RAM、不易失性存储装置等的计算机。主计算机2通过CPU执行程序。通过CPU执行的基本控制程序、被处理的数据,存储在ROM中。在RAM中,暂时存储CPU执行的程序、被处理的数据等。此外,CPU执行的程序、被处理的数据等也可以被存储在不易失性存储装置等中。主计算机2具有应用程序21以及设备驱动23,通过打印机6对使其印刷的印刷命令进行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通过印刷系统1,在背面有黏着剂的记录介质、即标签用纸的印刷区域印刷字符、图像,并印刷输出规定尺寸的分页、即标签的示例进行说明。
应用程序21具有对预先存储在打印机6的模板进行指定,并指示印刷执行的功能。如下面所述,在印刷系统1中,预先设定多个印刷中使用的模板,并存储在例如打印机6中。应用程序21从多个模板中,指定印刷中使用的模板。设备驱动23是对应于打印机6的硬件规格以及软件规格而被创建的,是用于对打印机6进行控制的程序。如果应用程序21指示执行印刷,则设备驱动23创建由打印机6能够解释的命令体系(下面,称为第1命令体系)的命令构成的印刷命令,并进行输出。在通过应用程序21指定模板的情况下,设备驱动23生成包含被指定的模板的信息在内的命令,并输出到打印机6。
印刷系统1实际上不具备打印机6。主计算机2针对打印机6发送的印刷命令,是打印机3接收执行的。如下面所述,打印机3模拟打印机6的功能。然后,打印机3对在第1命令体系中描述的印刷命令进行解释,并基于与打印机6印刷的情况不同的印刷形态,印刷标签。也就是说,印刷系统1是在主计算机2与打印机6组合而成的系统中,去掉打印机6,取而代之的是连接打印机3的系统。此外,在连接打印机3的时候,印刷系统1不需要从使用打印机6的状态中对主计算机2具备的应用程序21以及设备驱动23进行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不具备彩色印刷功能、而进行单色印刷的打印机6置换为能够进行彩色印刷的打印机3的示例进行说明。
网络4是将主计算机2、打印机3、模板终端5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网络。网络4由依据例如以太网(Ethernet(登录商标))规格的有线LAN或者无线LAN构成。
主计算机2和打印机3也可以通过依据USB、RS-232C规格的接口,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这种情况下,在下面所述的印刷处理中,主计算机2和打印机3执行1对1的通信。在将打印机3代替打印机6与主计算机2连接的情况下,将打印机3的网络地址设为与打印机6相同的地址。由此,在主计算机2,不需要变更对通信目的地的打印机进行指定的信息。此外,在打印机6与主计算机2通过USB、RS-232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相同的连接方法,将打印机3与主计算机2连接。由此,在主计算机2,不需要变更对通信目的地的打印机进行指定的信息。这样,对于主计算机2不添加任何变更,就能够将打印机6置换为打印机3。
打印机3具有印刷执行部(记录部)39。该印刷执行部(记录部)39具备:硬件,该硬件执行印刷头、输送辊等的印刷;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这些硬件。印刷执行部39在标签用纸上进行印刷并输出标签。
此外,打印机3具有对打印机3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0。控制部30具备:模板变换处理部31、印刷控制部(记录控制部)32。模板变换处理部31根据模板终端5的要求,执行模板的变换处理。印刷控制部(记录控制部)32在被从主计算机2发送了包含第1命令体系的命令在内的印刷命令的情况下,解释该印刷命令中的命令,并使印刷执行部39执行印刷(记录)。
此外,打印机3具备对程序、数据进行不易失性存储的存储部33。在存储部33的存储区域,设置有能够对各个模板进行存储的第1模板存储部34(第1存储部)、第2模板存储部35(第2存储部)、和基本模板存储部36。此外,在存储部33,存储有标签印刷程序37。标签印刷程序37是与打印机6的控制器(未图示)执行的程序同样地执行动作的程序。标签印刷程序37是为了印刷控制部32模拟打印机6的动作而使用的。
所谓模板,是指对打印机3或者打印机6印刷输出的印刷介质的印刷形态(记录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的集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标签用纸作为印刷介质的情况进行说明。标签用纸,是裁剪成规定尺寸的带黏着剂的标签排列在长条的剥离片上的用纸。标签用纸被卷成例如辊状,并被容纳在打印机3、6的内部。打印机3、6在1张标签上印刷1页的字符、图像。这里,作为印刷形态,举例有,例如标签的尺寸、标签中的位置、每1行的字符数、行数、字符的装饰、字体大小、字体种类、图像的尺寸、图像的位置、上下左右的页边距等的属性。模板是分别对这些属性进行指定的命令组。也就是说,模板包含对在标签上记录(印刷)的字符、图像之类的记录要素(印刷要素)的数据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
图2是表示在印刷系统中使用的模板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2(A)表示包含在模板T1中的信息的示例,图2(B)表示基于模板T1的印刷图像G1的示例。这里,所谓基于模板的印刷图像,是指根据模板,将在标签用纸上执行印刷的情况的印刷形态模式化了的图像。
如图2(A)所示,模板T1包含:对标签的宽度进行指定的数据、即“Label Width”的值;对基准位置进行指定的数据、即“Home Position”的坐标。此外,模板T1包含对作为在标签上被印刷的印刷要素、即多个框(框a1~a4)和字符串(字符串b1~b3)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框a1~a4是能够配置字符、图像的区域,如图2(A)所示,是基于框的位置、形状、尺寸(宽W1~W4、高H1~H4)而被规定的。框a1~a4的印刷位置是基于以标签的印刷区域(记录区域)中的标签的基准位置为原点的位置坐标(X1~X4、Y1~Y4)而被指定的。此外,在图2(A)的示例中,框a1~a4是矩形。预先规定矩形框a1~a4使其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与标签的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平行来进行印刷。位置坐标(X1~X4、Y1~Y4)分别表示印刷图像G1中的框a1~a4的左上角的位置。另外可以通过命令来指定在这些框配置什么内容来进行印刷。此外,在模板T1中定义的框中,也可以存在不配置任何内容的框,这种情况下,在该框的区域中什么也不印刷。
在图2(A)以及(B)的示例中,在框a1~a4中配置图像。由于框a1~a4为矩形形状,因此在图2(B)的印刷图像G1中,在框a1~a4的区域印刷矩形的图像。
此外,模板T1也可以包含在标签上印刷的字符串b1~b3的数据以及对各字符串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图2(A)的示例中,关于字符串b1~b3,模板T1包含在字符串中包含的字符“○○○○”、“△△△△”、“□□□□”的数据。此外,模板T1包含对印刷位置(位置坐标(X5~X7、Y5~Y7))进行指定的数据以及对字体尺寸(fs1~fs3)进行指定的数据,作为字符串b1~b3的印刷形态。
此外,还能够对图2(A)以及图2(B)中例示出的模板的内容进行动态变更。也就是说,还能够在包含在原有的模板的框中插入并印刷字符、图像,也可以在模板中没有定义框、字符串的位置追加印刷别的字符、图像。
在打印机3具备的第1模板存储部34中,存储由第1命令体系的命令构成的第1模板。
第1模板是使用第1命令体系的命令,对图2(A)、(B)中例示出的模板进行描述的模板。第1模板是打印机6在印刷中使用了的模板。在第1模板存储部34中,在例如将打印机6置换为打印机3的时候,复制打印机6使用了的所有的模板。
第2模板存储部35对基于由与第1命令体系不同的第2命令体系定义的命令而被描述的第2模板进行存储。也就是说,所谓第2模板,是指使用第2命令体系的命令,对图2(A)、(B)中例示出的模板进行描述的模板。第2命令体系可以包含与第1命令体系同样的命令,也可以包含不一样的命令。此外,第2命令体系包含与第1命令体系中未定义的属性相关的命令,作为对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命令。
本实施方式中,第1命令体系由单色印刷用的命令构成,印刷要素的印刷颜色(记录颜色)仅限于黑色以及灰色标度。与此相对地,第2命令体系对应于16色、256色、65536色、或者1677万色的彩色印刷。第2命令体系包含对印刷要素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命令,还能够使用这些命令,将印刷要素的印刷颜色指定为黑色以及灰色标度以外的颜色。
此外,第2模板存储部35中存储的第2模板,与第1模板存储部34中存储的第1模板的任一模板建立对应。第2模板被配置为,能够基于至少一部分分与对应的第1模板不同的印刷形态,对标签进行印刷。具体来讲,第2模板是对应的第1模板的印刷要素以及对印刷要素的属性进行指定的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分被变更、追加、或者删除后的模板。
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模板以及第2模板附上名称,并对各个第2模板附上与分别对应的第1模板相同的名称。总之,第1模板存储部34和第2模板存储部35中存储着相同名称的模板。这里,关于所有在第1模板存储部34中存储的第1模板,不必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存储相同名称的第2模板。例如,关于在第1模板存储部34中存储的任一第1模板,容许未存储相同名称的第2模板。
基本模板存储部36对打印机3作为默认模板所使用的基本模板进行存储。主计算机2输出未包含对模板进行指定的信息在内的印刷命令,在接收到了该印刷命令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32根据基本模板存储部36中存储的基本模板,配置字符、图像。
模板终端5是对指定标签的印刷形态的模板进行编辑的终端装置,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
图3是表示与模板变换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示意性地表示印刷系统1中的数据的流程。此外,图4是表示模板变换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A)表示模板终端5的动作,(B)表示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的动作。通过这些图3以及图4,对模板变换处理进行说明。
模板变换处理中,模板终端5与打印机3相互发送接收数据。模板变换处理部31执行例如Web服务器的功能,模板终端5执行例如Web客户端的功能。这种情况下,模板变换处理部31响应模板终端5的访问并发送模板处理用的Web页的数据,基于该Web页,模板终端5以向打印机3发送请求的形态进行处理。另外,模板终端5的功能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3的内部。
模板终端5根据用户的操作,或者根据预先被设定的程序的动作,对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发送模板要求命令(步骤S11),该模板要求命令要求第1模板的发送。这里,模板终端5可以要求在第1模板存储部34中存储的第1模板中的任何一个的发送,也可以要求所有的第1模板的发送。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接收从模板终端5发送出的模板要求命令(步骤S21)。模板变换处理部31从第1模板存储部34中读取出在模板要求命令中被要求发送的第1模板(步骤S22),并发送给模板终端5(步骤S23)。如图3所示,作为这里的一个例子,被附上了“Fragile”名称的第1模板,被发送给模板终端5。
模板终端5接收从打印机3发送出的第1模板(步骤S12)。这里,模板终端5根据需要,将印刷要素的数据(字符的数据、图像的数据)替换为其他的印刷要素的数据,或者追加印刷要素的数据。进一步地,追加设定在第1模板中未定义的属性(步骤S13)。例如,模板终端5在第1模板中,对印刷要素的各个数据追加设定是否进行彩色印刷等的属性。
模板终端5如果确定对处理中的第1模板追加的属性的设定内容(步骤S14),则发送模板保存命令(步骤S15),该模板保存命令用于使打印机3进行包含该属性在内的新模板的保存。在该步骤S15中,模板终端5,将对构成第1模板的命令新追加的属性的数据(包含该命令在内)与模板保存命令一起发送给打印机3。此外,在步骤S15中,模板终端5也可以将进行了属性设定处理的处理后的第1模板一起发送。此外,在进行了印刷要素的数据的编辑或者替换的情况下,模板终端5将处理后的印刷要素的数据一起发送。
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接收从模板终端5发送出的模板保存命令(步骤S24)。模板变换处理部31基于从模板终端5与模板保存命令一起发送的数据,根据在第2命令体系中定义的命令,生成并保存第2模板(步骤S25)。详细来讲,模板变换处理部31,在模板终端5处理了的第1模板的印刷形态中,反映通过模板终端5的处理追加、变更的属性,生成根据第2命令体系的命令描述的第2模板。此外,在从模板终端5,与模板的保存要求一起发送印刷要素的数据的情况下,模板变换处理部31生成包含这些印刷要素的数据和对该数据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第2模板。然后,模板变换处理部31,对所生成的第2模板附加与模板终端5处理的第1模板相同的名称,并保存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因此,可以明确模板变换处理部31在步骤S25生成的第2模板,是用于代替模板终端5处理的第1模板的模板。
下面,对处于对应关系的第1以及第2模板,和基于这些模板的印刷图像的示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处于对应关系的第1模板T2以及第2模板T3的示例的说明图,表示基于第1模板T2以及第2模板T3的印刷图像G2、G3。
基于被赋予“Fragile”名称的第1模板T2的印刷图像G2,具有矩形形状的框a5这一印刷要素。此外,印刷图像G2具有配置在框a5中的字符串b4“Fragile”以及字符串b5“↑up↑”这些印刷要素。第1模板T2包含框a5和字符串b4、b5的数据,以及对该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另外,第1模板T2由对单色打印机6用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第1命令体系的命令构成,不包含对框a5和字符串b4、b5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
被赋予和第1模板T2相同的“Fragile”名称的第2模板T3,将第1模板T2的字符串b4替换为作为破碎物的、用于提醒注意的图像a6。此外,在第2模板T3追加对图像a6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该印刷颜色,举例有,例如适合提醒注意的红色。基于第2模板T3的印刷图像G3,与印刷图像G2相比较,为省略字符“Fragile”,取而代之的是印刷彩色的图像a6的形态。
这样,利用模板终端5,在打印机6中使用的第1模板,被变换为由打印机3能够执行的第2命令体系的命令描述的第2模板,并保存在打印机3中。由此,打印机3能够利用在打印机6中不能执行的彩色印刷的功能。
图6是表示与印刷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示意性地表示印刷系统1中的数据的流向。此外,图7是表示印刷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A)表示主计算机2的动作,(B)表示打印机3的印刷控制部32的动作。
根据这些图6以及图7,对印刷处理进行说明。
在印刷处理中,主计算机2和打印机3相互发送接收数据。另外,在主计算机2和打印机3通过USB、RS-232C等通信路径1对1地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印刷处理通过该通信路径而被执行。
通过用户的操作或者预先设定的程序的动作,由主计算机2执行应用程序21来开始印刷处理。如果应用程序21生成标签的印刷数据,并指示印刷执行,则设备驱动23生成包含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基于第1命令体系的印刷命令,并发送给打印机3(步骤S31)。另外,在向第1模板追加印刷要素的数据的情况下,追加的印刷要素的数据包含在印刷命令中。
打印机3的印刷控制部32接收从主计算机2发送的印刷命令(步骤S41)。印刷控制部32参照保存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的第2模板的数据(步骤S42)。接下来,印刷控制部32对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是否存在与通过印刷命令指定的第1模板相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确认(步骤S43)。也就是说,印刷控制部32对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是否存在与包含在印刷命令中的模板名称相同的第2模板进行检索。
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第2模板的情况下(步骤S43;否),印刷控制部32从第1模板存储部34中读取被指定的第1模板(步骤S44),并移动到步骤S46。这里,在第1模板存储部34中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第1模板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32也可以从基本模板存储部36读取基本模板。在能够确认了第2模板存储部35中存在符合条件的第2模板的情况下(步骤S43;是),印刷控制部32从第2模板存储部35中读取第2模板(步骤S45)。然后,印刷控制部32移动到步骤S46。
在步骤S46中,印刷控制部32生成与被读取的模板相应的印刷用数据。例如,在通过印刷命令指定的第1模板被赋予“Fragile”的名字的情况下,从第2模板存储部35读取具有相同模板名称“Fragile”的模板,生成印刷用数据。如上所述,被读取的第2模板是将第1模板中、字符串b4“Fragile”的数据置换为彩色图像(记录要素)a5的数据的模板。
在步骤S42~S46中,印刷控制部32,作为将第1命令体系的命令变换为第2命令体系的命令,来对打印机3的记录进行控制的仿真部件而执行动作。
之后,印刷控制部32控制印刷执行部39,来基于通过第2模板指定的印刷形态,执行标签的印刷(步骤S47)。
如上所述,打印机3在被输入了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印刷命令的情况下,进行基于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的印刷。也就是说,印刷时,在针对打印机6的印刷命令中,将被指定的第1模板置换为第2模板,由打印机3进行印刷。第2模板,是对第1模板T2实施了变更、追加、以及删除的至少一种以上手段的模板。因此,打印机3能够通过与基于第1模板的印刷形态不同的印刷形态,进行记录。因此,通过用打印机3置换打印机6,从而不必变更主计算机2输出的印刷命令,就能够利用打印机6所没有的功能,容易地进行标签的印刷形态的变更。
此外,在不存在与主计算机2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的情况下,由于打印机3获取被指定的第1模板来进行记录,因此,即使不存在与被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也能够进行印刷。因此,不必准备与所有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因此,能够针对一部分的第1模板,使用第2模板来变更印刷形态。因此,能够缓和与印刷形态的变更有关的制约,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变更印刷形态。
进一步地,示出了在第2模板T3中,包含对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作为对图像a6的数据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的示例。这样,在印刷系统1中,将印刷时使用的模板置换为新追加了对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的第2模板。由此,即使不变更主计算机2输出的印刷指示,也能够指定印刷颜色。因此,不必变更主计算机2的软件结构等,也能够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例如单色打印机6所对应的第1模板,通过使用第2模板,不必变更被输入的印刷命令,就能够通过彩色化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第2模板,包含对作为印刷介质的标签所具有的印刷区域中的框a5、图像a6、字符串b5之类的数据的位置以及尺寸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指定的数据。因此,由于通过将印刷时使用的模板置换为第2模板,从而能够灵活地变更框a5、图像a6、字符串b5的配置、尺寸,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使用图5对第1以及第2模板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参照图8~图12,对于第1模板的其他的例子,和与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8中,例示了第1模板T2和与之对应的第2模板T4所分别对应的印刷图像G2、G4。本例的第1模板T2、印刷图像G2,与参照图5说明的一样。
第2模板T4,在第1模板T2的印刷要素上,将作为破碎物的促进提醒注意的图像a7的数据添加作为印刷要素,进一步,追加了对图像a7的印刷形态(印刷颜色以及印刷位置)进行指定的数据。该图像a7的位置被指定为与字符串b4、字符串b5不重合的位置。
因此,基于第2模板T4的印刷图像G4,是配置了印刷图像G2中不存在的彩色图像a7的图像。
该图8中所示的第2模板T4,是将图像a7的数据和对其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新追加到第1模板T2的模板。因此,通过将由主计算机2所输出的印刷命令指定的第1模板T2,置换为第2模板T4,从而能够追加图像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在图9中,例示了第1模板T2和与之对应的第2模板T5所分别对应的印刷图像G2、G5。本例的第1模板T2、印刷图像G2,与参照图5说明的一样。
第2模板T5是在第1模板T2追加了对字符串b4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的模板。因此,基于该第2模板T5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印刷图像G5,是对单色的印刷图像G2的字符串b4附加了例如红色、蓝色之类的指定颜色的图像。
在图10中,示例了第1模板T6和与之对应的第2模板T7所分别对应的印刷图像G6、G7。
第1模板T6是在参照图5说明的第1模板T2上,追加了作为破碎物的促进提醒注意的图像a8的数据(印刷要素的数据),和对其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的模板。第1模板T6中不包含对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
此外,与第1模板T6对应的第2模板T7,是包含了第1模板T6中,对图像a8的数据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的模板。
基于第2模板T7的印刷图像G7,将基于第1模板T6的印刷图像G6中的单色图像a8彩色化,成为图像a9。
如这些图9以及图10的示例所示,第2模板T5、T7,是在第1模板T2、T6上,对于印刷要素的数据的一部分,新追加了对第1模板T2、T6中不存在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根据这些示例,代替由主计算机2对打印机6输出的印刷命令所指定的第1模板T2、T6,而使用第2模板T5、T7。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宽输出表现的宽度。
在图7~图10中,虽然第2模板在对应的第1模板上,实施了对印刷要素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的变更、追加、以及删除等,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示例。
在图11中,示例了(A)第1模板T8和与之对应的(B)第2模板T9、以及各模板对应的印刷图像G8、G9。
图11(A)的第1模板T8,包含图像40、字符41以及框42,作为在标签上印刷的印刷要素字符。在第1模板T8的数据中,包含图像40的图像数据、对图像40的尺寸以及位置进行指定的数据,包含对字符41的字符代码、字体、尺寸以及位置进行指定的数据。此外,框42作为用于插入字符的框而被设置。在第1模板T8的数据中,虽然不包含插入框42中的字符的数据,也就是说字符代码,但包含对框42中的字符的字体、尺寸以及位置进行指定的数据。
在使用第1模板的情况下,主计算机2,将印刷命令的命令、与对第1模板的名称进行指定的数据、包含插入框42中的字符的字符代码在内的数据一起输出。在图11(A)的示例中,能够在框42中插入住所数据,主计算机2将第1模板T8的名称“Summer”,插入框42中的住所数据“123XX Street,12345”,与印刷命令一起输出。
与该第1模板T8对应的第2模板T9,如图11(B)所示,包含作为印刷要素的图像50、字符51以及框52。在第2模板T9的数据中,包含图像50的图像数据、对图像50的尺寸以及位置进行指定的数据,包含对字符51的字符代码、字体、尺寸以及位置进行指定的数据。图像50是置换图像40的图像数据,字符51是置换字符41的数据。如果图像50以及字符51能够在标签的尺寸所容纳的范围内配置,则不需要使图像40以及字符41和尺寸、位置、字体一致,能够设定为任意的尺寸、位置、字体。
进一步地,由于打印机3能够进行彩色印刷,因此第2模板T9包含对图像50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以及对字符51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
此外,第2模板T9包含作为印刷要素的框52。框52配置为与第1模板T8所具有的框42相同的尺寸,相同的位置,是能够插入字符的框。在该框52中,能够插入与框42相同字符数的字符,来进行印刷。因此,在主计算机2输出了第1模板T8的名称和插入框42的字符数据的情况下,打印机3能够将插入框42的所有字符(这里为住所数据)插入框52中,来进行印刷。这样,第2模板,对于根据主计算机2与印刷命令一起输出的数据,动态地插入或者变更数据的框,最好具有能够插入至少与第1模板相同数据的框。由此,对于固定包含在模板中的字符、图像,也可以在不超过标签的印刷面的印刷区域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例如,在印刷图像G8是占用标签的一半的尺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印刷图像G9的印刷尺寸设为1枚标签的几乎整个面。
然后,如果将第1模板T8的印刷图像G8,与第2模板T9的印刷图像G9相比较,则图像a10和图像a12,以及,字符b6和字符b7,也可以有很大不同。此外,字符c2的字体、尺寸不必与字符c1一致,由于只要能够印刷相同的字符数即可,因此即使是不同的字体、尺寸也可以。
使用模板终端5,对第2模板进行创建的操作,能够通过2种方法进行。即,模板终端5读取第1模板,来进行操作的方法,和不转用第1模板,而创建新建的模板的方法。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能够将字符41、图像40变更为大小不同的字符51、图像5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创建新的模板的方法更容易。
此外,在印刷系统1中,根据主计算机2输出的印刷命令,打印机3、6存储的另外的数据与模板一起被指定,打印机3、6能够将被指定的数据应用于模板,来进行印刷。图12是该印刷处理的说明图。
在第1模板,能够使之包含对印刷要素的图像数据、字符数据以及各印刷要素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之外,还包含嵌入到模板来进行印刷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名。打印机6对例如图12(A)的图像a14的数据,与第1模板一起进行存储。然后,在通过主计算机2输出的印刷命令而指定的第1模板,包含图像a14的文件名“sun”的情况下,读取该图像a14的数据,与第1模板中的其他印刷要素一起印刷。
对应于这样的第1模板的第2模板,被创建为包含图像a14的文件名“sun”。进一步,也可以对图12(B)中所示的另外的图像a15,附加和图像a14相同的文件名“sun”,并存储在第2模板存储部35。这种情况下,不必改变主计算机2输出的印刷命令以及数据,就能够将实际印刷的印刷图像G10(图12(C))的字符a16、a17以及图像a15,变为与原来的第1模板不同的字符以及图像。此外,与上述的示例同样地,在第2模板,可以新包含对字符a16、a17以及图像a15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从而能够容易地印刷彩色化了的标签。
此外,在主计算机2输出的数据中不包含图像数据的文件名,在第1模板中包含文件名的情况下,如图12(B)所示,不需要对新使用的图像数据附加相同的文件名。只要与包含在第2模板中的文件名相同文件名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就可以。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模板终端5接收从打印机3发送的第1模板,根据需要,或者将印刷要素的数据替换为另外的印刷要素的数据,或者追加印刷要素的数据。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模板终端5进行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此外,执行第1模板中未定义的对页面整体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属性的变更、追加。
图13是表示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模板变换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示意性地表示印刷系统1中的数据的流向。此外,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模板变换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A)表示模板终端5的动作,(B)表示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的动作。根据这些图13以及图14,对模板变换处理进行说明。
模板变换处理中,模板终端5与打印机3相互发送接收数据。模板变换处理部31执行例如Web服务器的功能,模板终端5执行例如Web客户端的功能。这种情况下,模板变换处理部31响应模板终端5的访问并发送模板处理用的Web页的数据,基于该Web页,模板终端5以向打印机3发送请求的形态进行处理。另外,模板终端5的功能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3的内部。
模板终端5,根据用户的操作,或者根据预先被设定的程序的动作,对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发送模板要求命令(步骤S51),该模板要求命令要求第1模板的发送。这里,模板终端5可以要求在第1模板存储部34中存储的第1模板中的任何一个模板的发送,也可以要求所有的第1模板的发送。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接收从模板终端5发送出的模板要求命令(步骤S61)。模板变换处理部31从第1模板存储部34中读取出在模板要求命令中被要求发送的第1模板(步骤S62),并发送给模板终端5(步骤S63)。如图13所示,作为这里的一个例子,被附上了“Summer”名称的第1模板,被发送给模板终端5。
模板终端5接收从打印机3发送的第1模板(步骤S52)。模板终端5执行第1模板中未定义的对页面整体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属性的变更、追加(步骤S53)。所谓第1模板中未定义的页面整体的属性的变更、追加,是指例如页面整体的背景色的指定、构成页面整体的彩色的背景图像的指定、以及配置成页内的前景的印刷要素的颜色的指定等。此时,模板终端5,根据需要,或者将印刷要素的数据(字符的数据、图像的数据)替换为另外的印刷要素的数据,或者追加印刷要素的数据。这种情况下,模板终端5,根据需要,对于各个印刷要素的数据,设定是否进行彩色印刷等的属性。
首先,模板终端5确定对于处理中的第1模板的页面整体进行的属性的变更、追加的内容(步骤S54)。其次,发送用于使打印机3进行包含该说明了的属性在内的新的模板的保存的模板保存命令(步骤S55)。这里,在步骤S54中,模板终端5新追加根据构成第1模板的命令而设定的属性,即页面整体的背景色。此外,模板终端5,将模板要求命令与对被构成第1模板的命令所重新指定的属性进行指定的数据(包含命令在内)一起发送给打印机3。在该步骤S55中,模板终端5也可以将进行了对属性进行指定的处理的处理后的第1模板一起发送。此外,在进行了印刷要素的数据的编辑或者替换的情况下,模板终端5将处理后的印刷要素的数据一起发送。
打印机3的模板变换处理部31接收从模板终端5发送的模板保存命令(步骤S64)。模板变换处理部31基于与从模板终端5发送的模板保存命令一起发送的数据,根据在第2命令体系中定义的命令,生成并保存第2模板(步骤S65)。详细来讲,模板变换处理部31生成第2模板,该第2模板中通过第2命令体系的命令描述了在模板终端5处理的第1模板的印刷形态中反映了对页面整体的背景色进行指定的属性的印刷形态。对页面整体的背景色进行指定的属性,通过模板终端5的处理而追加、变更。然后,模板变换处理部31对所生成的第2模板,附加和模板终端5处理的第1模板相同的名称,并存储在第2模板存储部35。由此,可以明确,模板变换处理部31在步骤S65生成的第2模板,是代替模板终端5处理的第1模板而被使用的模板。
下面,对处于对应关系的第1以及第2模板,和基于这些模板的印刷图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处于对应关系的第1模板T12以及第2模板T13的示例的说明图。图15(A)示意性地表示第1模板T12的结构,并且表示基于第1模板T12的印刷图像G12。此外,图15(B)示意性地表示第2模板T13的结构,并且表示基于第2模板T13的印刷图像G13。
第1模板T12由单色印刷用的命令构成。第1模板T12,不包含对成为印刷对象的标签150的背景151的颜色(背景色)进行指定的数据。第1模板T12是在打印机6印刷标签时使用的模板,由于打印机6不进行彩色印刷,因此前提是背景151为白色,也就是说不进行印刷。
第1模板T12,具有作为对向标签150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即输入字符的字符输入区域的数据140a、140b,以及对印刷图像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图像属性指定数据141。
字符输入区域,是插入与从主计算机2输出的印刷指示的命令一起被输出的字符数据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主计算机2输出字符串“HAPPY”和字符串“SummerFestival”,在各字符输入区域输入这些字符串。其结果,如图15(A)的印刷图像G12所示,印刷由“HAPPY”的字符形成的字符串y1,和由“Summer Festival”的字符形成的字符串y2。
包含在第1模板T12中的字符输入区域的数据140a、140b,包含对字符的尺寸、位置、以及字体进行指定的命令以及数据。并且,字符串y1,以由字符输入区域的数据140a指定的印刷形态,被印刷在标签150,字符串y2以由字符输入区域的数据140b指定的印刷形态,被印刷在标签150。
图像属性指定数据141,包含对印刷在标签150的图像进行指定的数据。该图像是预先从与第1模板T12一起被存储在第1模板存储部34的图像中选择的。对图像进行指定的数据是例如图像数据的文件名。如图15(A)的印刷图像G12所示,在标签150上,印刷有由图像属性指定数据141指定的图像x5,以构成前景。
图15(B)所示的第2模板T13,是在对应的第1模板T12的数据中追加背景色的数据142而成的模板。背景色的数据142是对标签150的印刷单位,即每页的背景色进行指定的数据。另外,在第2模板T13的字符输入区域的数据140a,140b中,也可以包含对印刷的字符串y1,y2的颜色进行指定的数据、对区域内的背景色进行指定的数据。
在基于该第2模板T13的印刷图像G13中,根据背景色的数据142所指定的颜色,给背景赋予颜色。此外,在印刷图像G13中,与印刷图像G12同样地,字符串y1、y2和图像x5,以由字符输入区域的数据140a,140b和图像属性指定数据141指定的印刷形态被印刷。
这样,在打印机6中使用的第1模板T12,通过模板终端5,变换为打印机3能够执行的根据第2命令体系的命令描述的第2模板T13。然后,通过将第2模板保存在打印机3,从而打印机3利用打印机6中不能执行的彩色印刷等的功能,来进行印刷。由此,对于标签150的印刷单位,即页面整体,能够进行背景色的彩色化。
图16是表示与印刷处理有关的动作的说明图,示意性地表示印刷系统1中的数据的流向。此外,图17是表示印刷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A)表示主计算机2的动作,(B)表示打印机3的印刷控制部32的动作。
根据这些图16以及图17,对印刷处理进行说明。
在印刷处理中,主计算机2和打印机3相互发送接收数据。另外,在主计算机2和打印机3通过USB、RS-232C等通信路径1对1地连接的情况下,印刷处理通过该通信路径而被执行。
通过用户的操作或者预先设定的程序的动作,从而由主计算机2执行应用程序21来开始印刷处理。应用程序21生成标签的印刷数据,指示印刷执行。接下来,设备驱动23生成包含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内的基于第1命令体系的印刷命令,并发送给打印机3(步骤S71)。
打印机3的印刷控制部32接收从主计算机2发送的印刷命令(步骤S81)。接下来,印刷控制部32参照保存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的第2模板的数据(步骤S82)。然后,印刷控制部32对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是否存在与通过印刷命令指定的第1模板相对应的第2模板进行确认(步骤S83)。也就是说,印刷控制部32,对第2模板存储部35中是否存在与包含在印刷命令中的模板名称相同的第2模板进行检索。
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第2模板的情况下,(步骤S83;否),印刷控制部32从第1模板存储部34中读取被指定的第1模板(步骤S84),并移动到步骤S86。这里,在第1模板存储部34中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第1模板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32也可以从基本模板存储部36中读取基本模板。此外,在已经能够确认了第2模板存储部35中存在符合条件的第2模板的情况下(步骤S83;是),印刷控制部32从第2模板存储部35中读取第2模板(步骤S85),并移动到步骤S86。
在步骤S86中,印刷控制部32生成与读取出的模板相应的印刷用数据。例如,在由印刷命令指定的第1模板被赋予“Summer”的名字的情况下,从第2模板存储部35中读取具有相同模板名“Summer”的模板,并生成印刷用数据。被读取出的第2模板,是在第1模板中,对印刷对象的标签150,指定作为印刷单位的页面整体的背景色的模板。在步骤S82~S86中,印刷控制部32,作为将第1命令体系的命令变换为第2命令体系的命令,来对打印机3的记录进行控制的仿真部件执行动作。
之后,印刷控制部32控制印刷执行部39,并基于由第2模板指定的印刷形态,来执行标签150的印刷(步骤S87)。
如上所述,打印机3在被输入了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印刷命令的情况下,进行基于与该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的印刷。也就是说,打印机3将主计算机2输出的针对打印机6的印刷命令中被指定的第1模板,置换为第2模板T13,来进行印刷。由于第2模板包含对页面整体的背景色的属性进行指定的信息,因此打印机3能够以与基于第1模板的印刷形态不同的印刷形态,进行印刷。因此,即使打印机6置换为打印机3,也不必变更主计算机2输出的印刷命令,就能够对标签150的背景色进行指定,从而能够扩宽标签150的输出表现的宽度。
此外,在不存在与主计算机2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的情况下,打印机3获取被指定的第1模板来进行记录。因此,即使不存在与被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也能够执行印刷。因此,不必准备与所有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因此,能够针对一部分的第1模板,使用第2模板来变更印刷形态,从而缓和与印刷形态的变更有关的制约,能够更容易地变更印刷形态。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使用图15对第1以及第2模板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参照图18~图19,对于第1模板的其他的示例,和与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的示例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第1模板和第2模板的另外的示例的图。图18(A),表示第1模板T14,和基于第1模板T14的印刷图像G14。图18(B),表示第2模板T15,和基于第2模板T15的印刷图像G15。
第1模板T14,由灰色标度印刷用的命令构成,被赋予“Fragile”的名称。
第1模板T14包含,对被设置在标签150内的字符的输入区域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输入区域的数据140c、140d,以及对在标签150的边缘印刷的框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未图示)。输入区域的数据140c、140d包含:对输入区域中输入的字符的尺寸、位置、以及字体进行指定的数据、对字符的印刷深度进行指定的命令以及数据。另外,在这些输入区域中输入的字符,与上述同样地,是从主计算机2与印刷指示一起被输出的字符。在图18(A)的示例中,是“Fragile”(字符串y3)和“↑up↑”(字符串y4)。在印刷图像G14中,根据输入区域的数据140c,140d,将字符串y3、y4按灰色标度印刷在标签150。
第2模板T15是在第1模板T14上,追加了对构成标签150的背景的背景图像x6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背景图像指定数据143的模板。对第2模板T15,赋予和第1模板T14相同的名称,并存储在第2模板存储部35。
背景图像指定数据143,是对作为标签150的背景而被印刷的背景图像x6进行指定的数据。例如,在第2模板存储部35中预先存储了能够作为背景图像使用的多个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背景图像指定数据143,是从这些图像数据群中指定一个图像数据的数据(例如,文件名)。在图18(B)的示例中,背景图像指定数据143包含作为背景图像x6使用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名“Image1”,由此指定背景图像x6作为背景图像。在图18(B)的印刷图像G15中,由背景图像指定数据143指定的背景图像x6,被配置成标签150的背景。该背景图像x6为彩色图像。
在对第1模板T14进行指定的印刷命令被从主计算机2输出的情况下,打印机3进行基于与第1模板T14对应的第2模板T15的印刷。由此,能够将彩色化了的背景图像x6作为标签150的页面的背景,来进行印刷,从而能够扩宽标签150的输出表现的宽度。
图19是表示第1模板和第2模板的另外的示例的图。图19(A)表示第1模板T16,和基于第1模板T16的印刷图像G16。图19(B)表示第2模板T17,和基于第2模板T17的印刷图像G17。
图19(A)的第1模板T16由灰色标度印刷用的命令构成。第1模板T16包含:对向标签150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数据,即对字符的输入区域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输入区域的数据140e、140f,以及对在标签150印刷的图像的印刷形态进行指定的图像属性指定数据44。输入区域的数据140e、140f,与输入区域的数据140b、140c同样地,包含对字符的尺寸、位置、以及字体进行指定的数据。在图19(A)的示例中,在输入区域输入的字符,是被从主计算机2输出的“Fragile”(字符串y3)和“↑up↑”(字符串y4)。
图像属性指定数据144,是对在标签150印刷的图像x8进行指定的数据。例如,在存储部33中预先存储能够作为标签用的图像使用的多个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图像属性指定数据144是从这些图像数据群中指定一个图像数据的数据(例如,文件名)。
第2模板T17新包含在第1模板T16中,对构成前景的图像x8、字符串y3、y4之类的印刷要素的印刷颜色进行指定的前景属性指定数据145。换言之,前景属性指定数据145是对标签150的前景色进行统一指定的数据。前景属性指定数据145可以是对页面整体指定一种颜色的数据,也可以是按每个部分指定不同的多个印刷颜色的数据。如果使用该第2模板T17,则如图19(B)的印刷图像G17所示,能够对字符串y3、y4、图像x8进行彩色印刷。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对存储在打印机3所具有的第2模板存储部35中的第2模板,赋予和对应的第1模板相同的名称,以将第1模板和第2模板建立对应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对第1模板和第2模板之间的对应进行定义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3、或其他的存储部。这种情况下,印刷控制部32只要基于上述信息,选择与由主计算机2发送的印刷命令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即可,不必使模板的名称相同。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与由印刷命令指定的第1模板对应的第2模板没有保存在第2模板存储部35的情况下,从第1模板存储部34获取第1模板,生成印刷用数据的结构为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根据与印刷命令一起被发送的数据的内容、包含在印刷命令中的命令的参数等,对是使用第1模板、还是使用第2模板进行判定。并且,也可以选择性地使用第1模板和第2模板,来生成印刷用数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以通过打印机3印刷标签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使用其他的印刷介质、记录介质,对记录物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在框图中所示的各功能框,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作实现的,具体的硬件的安装形态、软件的规格等是任意的,其他的细节结构也是能够任意变更的。此外,打印机3只要能够执行印刷就可以,不限定具体的结构。打印机3能够适用SIDM方式的打印机、喷墨式的打印机、热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各种装置。此外,打印机3不仅限于独立使用的机器,将本发明适用于组装到其他机器(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CD(Cash Dispenser)等)的装置也是显然可以的。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不限定于具备作为处理单元的印刷控制部32的打印机3。在数据处理装置通过与打印机3另外设置的计算机等的装置,生成印刷用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适用于该装置。
符号说明
1…印刷系统、2…主计算机、3…打印机(记录装置)、34…第1模板存储部(第1存储部)、32…印刷控制部(记录控制部)、35…第2模板存储部(第2存储部)、39…印刷执行部(记录部)、T2、T6、T8、T12、T14、T16…第1模板、T3、T4、T5、T7、T9、T13、T15、T17…第2模板。

Claims (7)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进行记录动作;
存储部,存储与所述记录动作有关的数据;和
控制部,接收记录指示,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记录指示而使所述记录部进行所述记录动作,
所述控制部作为所述记录指示而接收包含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模板命令的记录指示,从所述存储部获取与对所述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所述模板命令建立对应地存储的第2模板,并基于所述记录指示以及所述第2模板而使所述记录部进行所述记录动作,
所述第2模板是对所述第1模板变更了所述第1模板中包含的指定记录要素的数据的模板,或者是对所述第1模板追加了指定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的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接收到包含对所述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所述模板命令的所述记录指示时,确认在所述存储部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第1模板以及所述第2模板,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模板且未存储所述第2模板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部获取所述第1模板,并基于所述记录指示以及所述第1模板而使所述记录部进行所述记录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模板作为指定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而包含特定数据,
所述特定数据指定的是所述第1模板所包含的指定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中未被指定的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数据指定的是与所述记录要素有关的记录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模板的名称包含所述第1模板的名称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模板由第1命令体系构成,
所述第2模板由第2命令体系构成。
7.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包含对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模板命令的记录指示,
获取与对所述第1模板进行指定的所述模板命令对应的第2模板,
基于所述记录指示以及所述第2模板来执行记录动作,
所述第2模板是对所述第1模板变更了所述第1模板中包含的指定记录要素的数据的模板,或者是对所述第1模板追加了指定所述记录要素的数据的模板。
CN201710273692.0A 2012-08-29 2013-08-29 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Active CN107391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9079 2012-08-29
JP2012189077A JP5998753B2 (ja) 2012-08-29 2012-08-29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189077 2012-08-29
JP2012189079A JP5974737B2 (ja) 2012-08-29 2012-08-29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CN201310384516.6A CN103677684B (zh) 2012-08-29 2013-08-29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4516.6A Division CN103677684B (zh) 2012-08-29 2013-08-29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1054A true CN107391054A (zh) 2017-11-24
CN107391054B CN107391054B (zh) 2020-06-12

Family

ID=490848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451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7684B (zh) 2012-08-29 2013-08-29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710273692.0A Active CN107391054B (zh) 2012-08-29 2013-08-29 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451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7684B (zh) 2012-08-29 2013-08-29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092721B2 (zh)
EP (1) EP2703999A1 (zh)
KR (1) KR102193821B1 (zh)
CN (2) CN103677684B (zh)
BR (1) BR102013022138A2 (zh)
TW (1) TWI5269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3821B1 (ko) 2012-08-29 2020-12-22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록 장치 및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KR101918081B1 (ko) * 2014-04-17 2018-11-13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유한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방법
CN107415489B (zh) * 2017-06-29 2019-12-31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打印内容的方法及其打印机
JP7388167B2 (ja) * 2019-12-16 2023-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6859A1 (en) * 2004-09-16 2006-03-16 Masaki Otan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828518A (zh) * 2005-03-04 2006-09-06 佳能株式会社 布局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1108564A (zh) * 2007-08-17 2008-01-23 江显异 一种陶瓷多种色彩的转移印花方法及装置
CN101335543A (zh) * 2007-06-27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预定格式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模板数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8790A (ja) 1993-05-18 1994-11-29 Ricoh Co Ltd カラープリンタ装置
US6362897B1 (en) * 1995-03-10 2002-03-26 The Standard Register Company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documents and forms
JPH0948158A (ja) 1995-05-31 1997-02-18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装置
JPH10240550A (ja) * 1996-12-26 1998-09-11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3507318B2 (ja) * 1997-12-03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処理方法及び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KR20010049590A (ko) * 1999-07-16 2001-06-15 가시오 가즈오 고객단말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화상보관시스템 및 그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WO2001013315A1 (fr) * 1999-08-16 2001-02-22 Fujitsu Limited Appareil de transaction automatique
JP2001188472A (ja) 1999-12-28 2001-07-10 Sato Corp 商品ラベルの作成方法及び商品ラベルの連続体
JP2001251522A (ja) 2000-03-08 2001-09-14 Ricoh Co Ltd 入出力装置
JP2003291423A (ja) * 2002-04-01 2003-10-14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制御方法、pos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ら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407183B2 (ja) * 2002-08-26 2010-0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その印刷方法を実現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4143464B2 (ja) * 2003-04-24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処理状況通知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131915A (ja) * 2003-10-30 2005-05-26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並びに印刷装置用のプログラム
JP4375085B2 (ja) * 2004-03-30 2009-1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4402540B2 (ja) * 2004-08-06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060203258A1 (en) 2005-03-10 2006-09-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le management apparatus
JP4553831B2 (ja) * 2005-11-21 2010-09-2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4810213B2 (ja) * 2005-12-12 2011-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793000B2 (ja) * 2006-02-01 2011-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編集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
JP4804241B2 (ja) * 2006-06-23 201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00290B2 (ja) * 2006-11-29 201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8234548A (ja) * 2007-03-23 2008-10-02 Canon Inc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214362B1 (en) * 2007-09-07 2012-07-03 Google Inc.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of form field elements
JP5017072B2 (ja) 2007-12-13 201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58855B2 (ja) 2008-03-13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0005961A (ja) 2008-06-27 2010-01-14 Toshiba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5039736B2 (ja) 2009-03-24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20432B2 (ja) * 2009-04-24 2011-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記録媒体、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の設定方法
JP5493913B2 (ja) * 2010-01-26 2014-05-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情報処理装置、画像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775500B2 (ja) 2010-07-26 2011-09-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33735B2 (ja) 2010-08-25 2014-12-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管理方法
JP5842335B2 (ja) * 2011-02-08 2016-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79896B2 (ja) * 2011-02-08 2015-09-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120095242A (ko) * 2011-02-18 2012-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 제어 단말장치 및 인쇄 제어 방법
JP6089406B2 (ja) * 2012-01-25 2017-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024168B2 (ja) * 2012-04-10 2016-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011994B2 (ja) * 2012-05-10 2016-10-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ラベル作成装置、コンテンツ処理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処理方法
KR102193821B1 (ko) 2012-08-29 2020-12-22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록 장치 및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6859A1 (en) * 2004-09-16 2006-03-16 Masaki Otan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828518A (zh) * 2005-03-04 2006-09-06 佳能株式会社 布局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1335543A (zh) * 2007-06-27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预定格式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模板数据的方法
CN101108564A (zh) * 2007-08-17 2008-01-23 江显异 一种陶瓷多种色彩的转移印花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3999A1 (en) 2014-03-05
US9830540B2 (en) 2017-11-28
BR102013022138A2 (pt) 2017-08-08
US20160335527A1 (en) 2016-11-17
CN107391054B (zh) 2020-06-12
US9092721B2 (en) 2015-07-28
TW201419129A (zh) 2014-05-16
US20140063516A1 (en) 2014-03-06
US20150286910A1 (en) 2015-10-08
KR20140029260A (ko) 2014-03-10
CN103677684B (zh) 2017-06-09
TWI526919B (zh) 2016-03-21
KR102193821B1 (ko) 2020-12-22
CN103677684A (zh) 2014-03-26
US9424500B2 (en) 2016-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9457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20090006951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CN103677684B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103115A (zh)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装置、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控制装置的设定方法
JP6024168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1145094A (zh) 设置N-up功能的主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942663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テンプレート編集方法
JP6213624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974737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02168B2 (ja) プリンター、及び、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
JP5998753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097370B1 (en) Method for multi-layer printing of a thermal printer
JP2008176356A (ja) バリアブル印刷方法
JP6852680B2 (ja) 編集装置、編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107038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原稿編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34168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文字列形成方法
JP2005181845A (ja) 刷版画像作成装置、網ゲイン分補正データ関連付け装置、関連付けパターン指定装置、ゲイン分補正処理装置、刷版作成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刷版画像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1422607A1 (en) Method for outputting a digital product definition of a printed product to a layout appl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