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3454B - 电路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3454B
CN107293454B CN201710130454.4A CN201710130454A CN107293454B CN 107293454 B CN107293454 B CN 107293454B CN 201710130454 A CN201710130454 A CN 201710130454A CN 107293454 B CN107293454 B CN 107293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ver
holding section
partition wall
shell
piec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04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3454A (zh
Inventor
江村武史
山县秀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93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3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3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3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8Terminals;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路断路器,可以顺畅地进行端子罩从壳体的拆下。电路保护器(1)具有:壳体(30),其在一对分隔壁(31)之间配置有连接端子部(36),该一对分隔壁(31)具有设有支承部(32)的上缘(31a)、沿着与上缘(31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缘(31b)、设于上缘(31a)的相反侧的下缘(31c)的被卡合部(33);端子罩(40),其具有挠性,且以上片部(44)沿着上缘延伸、侧片部(45)沿着侧缘(31b)延伸的弯曲形状形成,将支承于支承部的支点部(42)设于上片部,且将卡止于被卡合部的卡合部(43)设于侧片部。而且,端子罩将支点部支承于支承部,且将卡合部卡止于被卡合部而安装于壳体,通过从上片部侧按压端子罩,以解开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的卡止。

Description

电路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断路器,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具有端子罩的电路断路器的有效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电路断路器,已知有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设备保护的电路保护器。该电路保护器具有在彼此相对的一对分隔壁之间配置有连接端子部的壳体。在连接端子部配置有与外部的配线进行连接的端子金属件。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具有壳体的电路保护器,该壳体包括在一对分隔壁之间的连接端子部配置有端子座、端子金属件等的警报开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8717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路保护器中,也以人的手指等不与连接端子部接触的方式,将覆盖连接端子部的端子罩安装于壳体。
该端子罩向壳体的安装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在端子罩的支点贯通孔中插入壳体的支点突起,以该支点突起为轴,一边使端子罩转动,一边将端子罩的卡合部挂在壳体的被卡合部上而使其成为卡止状态。
另一方面,端子罩从壳体的拆下以如下方式进行,即,操作者用手指抓住端子罩的侧片部而将侧片部向远离壳体的方向拉,从而解除被卡合部和卡合部的卡止状态。
拆下该端子罩时,在现有的电路保护器中,使卡合部在被卡合部和卡合部排列的方向移动来解除被卡合部和卡合部的卡止状态,因此,需要卡合部越过被卡合部,而不易顺畅地(顺利)进行端子罩的拆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能够顺畅地进行端子罩从壳体的拆下。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路断路器,其包括:壳体,在一对分隔壁之间配置有连接端子部,所述一对分隔壁具有设有支承部的上缘、在相对于上缘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缘和设于上缘的相反侧的下缘的被卡合部;和具有挠性的端子罩,其形成为上片部沿着上缘延伸、侧片部沿着侧缘延伸的弯曲形状,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支承部的支点部设于上片部,用于与被卡合部卡止的卡合部设于侧片部。而且,端子罩的支点部支承于支承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止而安装于壳体,通过从上片部侧按压端子罩,解开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止。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路断路器,能够顺畅地进行端子罩从壳体的拆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路保护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路保护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电路保护器中拆下了端子罩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电路保护器的侧面图。
图5是将图3的一部分放大的放大侧面图。
图6是图1的端子罩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电路保护器的内部结构的结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电路保护器中端子罩的拆下顺序的侧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电路保护器中端子罩的拆下顺序的侧面图。
符号说明
1…电路保护器
2…主体部
4…主体壳体、4a…第一分割壳体、4b…第二分割壳体、4c…铆钉
5…操作手柄
6a,7a…主电路端子座、6b,7b…端子金属件
7…主电路端子
8…固定接触件、8a…固定触点
9…可动接触件、9a…可动接触件
10…可挠引线
11…开闭机构
13…开关安装开口部
14…铰链引导部
16…可动接触件侧杆
20…辅助开关
22…开关壳体
24a…第一端子座
25a…第二端子座
26…弹性卡合片、26a…开放端、26b…卡合凹部
27…铰链部
30…壳体
31…分隔壁、31a…上缘、31b…侧缘、31c…下缘
32…支承部
33…被卡合部
34…凹部
35…斜面部
36…连接端子部
40…端子罩
42…支点部
43…卡合部
44…上片部
45…侧片部
46…侧面板
47…前表面板
48…开口部
49…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为了容易观察或容易理解,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附图没有以精确的比例尺、尺寸比进行描绘。本发明只要不超过其宗旨,就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记载。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上缘”、“上片部”、“下缘”等的“上”“下”的定义是图示的附图上的仅表达上的问题,例如如果将电路断路器及保护罩的方位改变90°来观察,则“上”、“下”的呼称成为“左”、“右”,如果改变180°来观察,则“上”、“下”的呼称的关系当然颠倒相反。因此,本说明书及附图中,也可以将“上缘”、“上片部”定义为“第一缘”、“第一片部”。另外,也可以将在与“上缘”、“上缘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缘”、“侧片部”定义为“第二缘”、“第二片部”。另外,也可以将位于“上缘”的相反侧且在与“侧缘”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下缘”定义为“第三缘”。
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代表例,着眼于电路保护器示例性地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路保护器1具有壳体30和能够拆装地安装于该壳体30的端子罩40。在该端子罩40的下端和设于壳体30的后述的斜面部35之间设有间隙。
壳体30具有主体部2和能够拆装地安装于该主体部2的作为附属开关的辅助开关20。作为附属开关,具有辅助开关或警告开关,该实施方式中具有辅助开关20。
如图1~图3所示,主体部2具有包括在宽度方向分为两部分结构的第一分割壳体4a和第二分割壳体4b的主体壳体4,在主体壳体4的上部配置有操作手柄5。主体壳体4通过利用在宽度方向贯通的铆钉4c将第一分割壳体4a及第二分割壳体4b一体化而形成。
如图7所示,在主体壳体4设有负载侧的主电路端子座6a及电源侧的主电路端子座7a,在这些主电路端子座6a、7a安装有端子金属件6b、7b。
如图1~图2所示,相对于负载侧的主电路端子座6a,在上部位置的主体壳体4形成有开关安装开口部13。而且,如图7所示,在比开关安装开口部13的下部缘部靠下方位置的主体壳体4,形成有向上方突出且在宽度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铰链引导部14。另外,在靠近开关安装开口部13的上部缘部的主体壳体4的内壁形成有向下方突出且在宽度方向延伸的卡合突起部15。
如图7所示,在主体壳体4的内部内置有:具有固定触点8a的固定接触件8、具有可动触点9a的可动接触件9、连接可动接触件9与电源侧的主电路端子7之间的可挠引线10、开闭机构11和螺线管式的过电流脱扣装置12。而且,在可动接触件9一体连结有与后述的辅助开关20的辅助用驱动器机构21卡合的可动接触件侧杆16。
辅助开关20具有树脂模具制的开关壳体22和未图示但固定于该开关壳体22的微动开关及辅助用驱动器机构。
如图7所示,在开关壳体22的前侧(图7的左侧)形成有两级第一端子座24a、第二端子座25a,在这些第一及第二端子座24a、25a安装有第一及第二端子金属件24b、25b。在此,两级第一及第二端子座24a、25a形成于偏靠开关壳体2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开关壳体22的上部,后侧(图7的右侧)与开关壳体22一体形成并向前侧(图7的左侧)延伸,在前部形成有设有开放端26a的弹性卡合片26,在该弹性卡合片26的开放端26a侧的上表面形成有卡合凹部26b。
如图7所示,在开关壳体22的下部形成有凹形状的铰链部27,铰链部27与形成于主体壳体4的开关安装开口部13周缘的铰链引导部14卡合。
如图3所示,开关壳体22具有相互分开的一对分隔壁31和配置于该一对分隔壁31之间的连接端子部36。在该连接端子部36配置有为了连接外部的配线所需要的上述的第一端子座24a、第二端子座25a、第一端子金属件24b、第二端子金属件25b等。而且,具有开关壳体22的辅助开关20能够拆装地安装于主体部2。因此,壳体30具有配置于一对分隔壁31之间的连接端子部36,以覆盖该连接端子部36的方式,将端子罩40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壳体30。
如图1~图5所示,一对分隔壁31分别具有:设有支承部32的上缘31a、在与上缘31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缘31b、设于上缘31a的相反侧的下缘31c的被卡合部33。侧缘31b在例如与上缘31a正交的方向延伸。一对分隔壁31各自的上缘31a成为台阶形状。
如图1~图6所示,端子罩40具有上片部44和侧片部45,且形成为上片部44沿着分隔壁31的上缘31a延伸、侧片部45沿着分隔壁31的侧缘31b延伸的弯曲形状。而且,端子罩40构成为如下结构,在上片部44设有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的支点部42,在侧片部45设有通过钩挂而卡止于分隔壁31的被卡合部33的卡合部43。支点部42设于上片部44的一端侧。侧片部45的一端侧与上片部44的另一端侧连结。卡合部43设于例如侧片部45的另一端侧。而且,卡合部43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止于被卡合部33。
上片部44由板状的上表面板形成,且成为根据一对分隔壁31各自的上缘31a的台阶形状而一端侧比另一端侧高一级的台阶形状。
侧片部45具有一对侧面板46,一对侧面板46沿着分隔壁31的侧缘31b延伸,且一端侧与上片部44的另一端侧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连结,在另一端侧设有卡合部43。另外,侧片部45具有前表面板47,该前表面板47在一对侧面板46之间从上片部44的另一端侧的端部沿着一对侧面板46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与一对侧面板46分别连结。在前表面板47设有在前表面板47的另一端侧开放的开口部48,而将前表面板47的另一端侧分割。通过该开口部48将配线与连接端子部连接。
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由例如从上缘31a在深度方向凹陷的凹部形成。另外,端子罩40的支点部42由例如从上片部44的与侧片部45侧相反的一侧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突出的突起形成,且能够转动地收纳于作为支承部32的凹部的内部。
如图5所示,在一对侧面板46分别设有钩部49。钩部49以从侧面板46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之中与分隔壁31的侧缘31b面对面一侧的侧面突出的方式设置。而且,在钩部49的前端侧设有卡合部43。卡合部43由从钩部49的前端侧向分隔壁31的下缘31c侧突出的突起形成。另一方面,被卡合部33由通过在例如分隔壁31的下缘31c形成凹部34而突出的突起形成。
如图5所示,卡合部43以钩挂的方式卡止于被卡合部33,而嵌入凹部34。即,端子罩40在支点部42支承于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且卡合部43在与分隔壁31的侧缘31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被卡合部33相邻地卡止的状态下安装于壳体30。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成为被卡合部33位于比卡合部43靠分隔壁31的侧缘31b侧的位置的排列。即,端子罩40通过卡扣结合可拆装地安装于壳体30。
端子罩40由例如柔软性优异的聚碳酸酯(PC)树脂形成。而且,如图8所示,端子罩40具有以在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支承有上片部44的支点部42的状态使侧片部45沿着分隔壁31的侧缘31b向被卡合部33侧移动时可挠曲的挠性。另外,如图9所示,端子罩40具有以在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支承有上片部44的支点部42的状态使侧片部45向远离分隔壁31的侧缘31b的方向移动时也可挠曲的挠性。
上片部44形成为比一对分隔壁31的间隔w1(参照图3)窄的宽度w2(参照图2),一端侧的支点部42以外没有支承于一对分隔壁31。即,端子罩40能够以在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支承有支点部42的状态使上片部44在一对分隔壁31之间挠曲,因此,如图8所示,能够使侧片部45沿着分隔壁31的侧缘31b向被卡合部33侧移动。另外,追随该侧片部45的向被卡合部33侧的移动,能够使卡合部43在远离分隔壁31的下缘31c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侧片部45的向被卡合部33侧的移动,能够解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
侧片部45以比一对分隔壁的间隔w1(参照图3)宽的宽度w3(参照图2)形成,使得一对侧面板46与一对分隔壁31的侧片相对。
如图8所示,壳体30具有斜面部35,该斜面部35在卡合部43向解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的方向移动而端子罩40的侧片部45抵接时,如图9所示,使端子罩40的侧片部45在远离分隔壁31的侧缘31b的方向移动。
端子罩40向壳体30的安装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如果参照图5进行说明,则在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支承有端子罩40的支点部42的状态下,一边使端子罩40向端子罩40的卡合部43靠近分隔壁31的被卡合部33的方向转动,一边将卡合部43钩挂于被卡合部33而成为卡止状态。
安装该端子罩40时,由于端子罩40具有挠性,所以通过卡合部43攀上被卡合部33(图5中下降),端子罩40的上片部44向分隔壁31侧挠曲。而且,通过卡合部43越过被卡合部33并嵌入凹部34,解除端子罩40的挠曲,并且卡合部43钩挂于被卡合部33而成为卡止状态。
安装该端子罩40时,卡合部43成为在与分隔壁31的侧缘31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被卡合部33相邻并卡止的状态。
另外,安装该端子罩40时,由于卡合部43越过被卡合部33成为卡止状态,所以被卡合部33位于比卡合部43靠分隔壁31的侧缘31b侧的位置。因此,即使在端子罩40的侧片部45离开分隔壁31的侧缘31b的方向上牵拉端子罩40,也不会简单地解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另外,端子罩40的一对侧面板46与一对分隔壁31的侧缘31b面对面。因此,通过向分隔壁31的侧缘31b按压端子罩40的侧片部45,能够使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成为卡止状态,因此,能够将端子罩40容易地安装在壳体30上。
端子罩40从壳体30的拆下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如果参照图8及图9进行说明,则如图8所示,在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支承有端子罩40的支点部42的状态下,操作者从上表面压入端子罩40的侧片部45,并使侧片部45沿着分隔壁31的侧缘31b向被卡合部33侧移动。
拆下该端子罩40时,如图8所示,卡合部43追随侧片部45的移动而向与分隔壁31的下缘31c分开的方向移动,通过该卡合部43的移动,解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此时,由于在解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的方向上不存在被卡合部33,所以,卡合部43没有越过被卡合部33,就能够解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端子罩40从壳体30的取出。
另外,在拆下该端子罩40时,如图8所示,卡合部43向从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解除的方向移动且端子罩40的侧片部45与斜面部35抵接时,如图9所示,端子罩40的侧片部45向利用斜面部35从分隔壁31的侧缘31b分开的方向移动。因此,即使操作者将手离开端子罩40,也不会恢复成最初的卡止状态。
另外,拆下该端子罩40时的力的方向是沿着分隔壁31的侧缘31b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与连接端子部36连接的配线对端子罩40施加的力的方向主要是与分隔壁31的侧缘31b正交的方向。即,拆下端子罩40时的力的方向和通过配线施加于端子罩40时的力的方向不同,因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不会由于配线的影响而解除。
另外,在现有的端子罩中,操作者用手指勾住端子罩的下方或内侧牵拉端子罩,由此解除被卡合部和卡合部的卡止状态,因此,在拆下端子罩时需要避开配线。与之不同,拆下该实施方式的端子罩40时,操作者从上面用手指按压侧片部45并使侧片部45沿着分隔壁31的侧缘31b移动,由此,解除被卡合部33和卡合部43的卡止状态,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需要避开配线。另外,即使在将电路保护器1紧贴地安装的状态,端子罩40的拆下也变得容易。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够顺畅地进行端子罩40从壳体30的拆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路保护器1,可以顺畅地进行端子罩40从壳体30的拆下。
此外,上述一实施方式中,对被卡合部33设于分隔壁31且卡合部43设于端子罩4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分隔壁31设置卡合部43,在端子罩40设置被卡合部33。
另外,上述一实施方式中,对以凹部形成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且以从上片部4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突出的突起形成端子罩40的支点部4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分隔壁31的支承部32形成为在从上缘31a突出的凸部设置有能够转动地支承端子罩40的支点部42的凹部的形状。另外,端子罩40的支点部42也可以由从上片部44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向侧面侧突出的突起形成。
另外,上述一实施方式中,对端子罩40的卡合部43设于侧片部45的一端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卡合部43也可以设于侧片部45的中间部。
以上,基于上述一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一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警告开关作为辅助开关的电路保护器。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电路保护器,能够应用于在一对分隔壁之间包括具有连接端子部的壳体的电路断路器。

Claims (5)

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在一对分隔壁之间配置有连接端子部,所述一对分隔壁具有设有支承部的上缘、在相对于所述上缘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缘和设于所述上缘的相反侧的下缘的被卡合部;和
具有挠性且以所述支承部为轴转动的端子罩,其形成为上片部沿着所述上缘延伸、侧片部沿着所述侧缘延伸的弯曲形状,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支点部设于所述上片部,用于与所述被卡合部卡止的卡合部设于所述侧片部,
所述端子罩的所述支点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止而安装于所述壳体,通过从所述上片部侧按压所述端子罩,解开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斜面部,在所述卡合部向解除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的卡止状态的方向移动而所述侧片部与该斜面部抵接时,该斜面部使所述侧片部向远离所述侧缘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片部以比所述一对分隔壁的间隔窄的宽度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由从所述上缘在深度方向凹陷的凹部形成,
所述支点部由从所述上片部的与所述侧片部相反一侧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突起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片部以比所述一对分隔壁的间隔宽的宽度形成。
CN201710130454.4A 2016-04-13 2017-03-07 电路断路器 Active CN107293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0666A JP6651964B2 (ja) 2016-04-13 2016-04-13 回路遮断器
JP2016-080666 2016-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3454A CN107293454A (zh) 2017-10-24
CN107293454B true CN107293454B (zh) 2019-05-10

Family

ID=6008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0454.4A Active CN107293454B (zh) 2016-04-13 2017-03-07 电路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51964B2 (zh)
CN (1) CN1072934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3801B (zh) * 2017-11-30 2020-06-12 陈国贵 漏电断路器导电系统的导线安装结构
CN110380305B (zh) * 2018-04-12 2024-03-22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
JP2020107580A (ja) * 2018-12-28 2020-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配線用遮断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399A (zh) * 2010-01-27 2011-07-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5747B2 (ja) * 2008-04-23 2012-05-2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端子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399A (zh) * 2010-01-27 2011-07-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91717A (ja) 2017-10-19
JP6651964B2 (ja) 2020-02-19
CN107293454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3454B (zh) 电路断路器
JP4527242B2 (ja) 接続装置
JP5095691B2 (ja)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US8389880B2 (en) Keylock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CN108022806B (zh) 用于可抽出式断路器中的控制端子的连接装置
CN107765785B (zh) 具有免工具开启装置的机箱
US20080277250A1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lock-off accessory
CN104781899B (zh) 尤其用于开关柜的门接触开关
JP5276534B2 (ja) 回路遮断器、及び回路遮断器の取付装置
JP6701967B2 (ja) 回路遮断器の保護カバー
JP201318704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939869B2 (ja) 回路遮断器
KR101168083B1 (ko) 도어 락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단기
KR100747455B1 (ko) 슬라이드 타입 휴대 단말기
KR101650698B1 (ko) 배전반 도어의 인터록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전반
JP4561624B2 (ja) 電源装置
US20060220797A1 (en) Doorbell blocking device
JP6613622B2 (ja) 回路遮断器
JP6190918B1 (ja) 配線保持具
JP4119699B2 (ja) 回路遮断器の操作ボタンロック装置
KR101793543B1 (ko) 기중차단기 투입 잠금장치
JP3168551U (ja) 誤動作防止機能付きロッカースイッチ
JP4955479B2 (ja) スイッチボタン取付構造
JP5326886B2 (ja) 配電盤
AU2010236024B2 (en) Safety device for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