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2385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2385A
CN107272385A CN201710191720.4A CN201710191720A CN107272385A CN 107272385 A CN107272385 A CN 107272385A CN 201710191720 A CN201710191720 A CN 201710191720A CN 107272385 A CN107272385 A CN 107272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axle
baffle plate
bindiny mechanism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17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2385B (zh
Inventor
新石邦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272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2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03G15/04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al element in the optical path, e.g. a fil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壳体、图像形成单元、若干个盖体、挡板、连接机构。图像形成单元具有光源装置,在送到壳体的内部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盖体相对于壳体可以开合。挡板相对于光源装置可以开合。连接机构将若干个盖体的每一个与挡板进行连结。连接机构在若干个盖体中的任意一个被打开时,使挡板成为关闭状态,在若干个盖体全部是关闭状态时,使挡板成为打开状态。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壳体、光学扫描装置、上部盖子、前部盖子、挡板和连接件。上部盖子和前部盖子相对于壳体可以开合。挡板相对于光学扫描装置可以开合。连接件在上部盖子被打开后,使挡板成为关闭状态,在上部盖子被关闭后,使挡板成为打开状态。关闭状态下的挡板将光学扫描装置射出的激光的光路阻断。不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部盖子和前部盖子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先关闭上部盖子,则挡板会被连接件打开。其结果,激光可能会泄漏到壳体的外部。因此,必须强制使用者按顺序关闭盖子,从而不具备让使用者满意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壳体、图像形成单元、2个盖体、挡板、连接机构。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具有光源装置,在送到所述壳体内部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若干个盖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以开合。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光源装置可以开合。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各盖体与所述挡板进行连结。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若干个盖体中的任意一个被打开时,使所述挡板成为关闭状态,在所述若干个盖体全部是关闭状态时,使所述挡板成为打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机构中的第一连接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第一连接机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机构中的第二连接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第二连接机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处于关闭状态下的连接机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盖体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盖体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盖体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盖体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处于打开状态下的连接机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盖体处于打开状态、第一盖体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盖体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盖体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盖体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盖体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盖体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盖体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
参照图1至图14,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机或者多功能一体机。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壳体2和若干个盖体3a、3b。壳体2是大致长方体的箱形。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盖体3a记为第一盖体3a,盖体3b记为第二盖体3b。
本实施方式中,图1上,安装第一盖体3a的表面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正面,以此规定前后方向。安装第二盖体3b的表面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顶面,以此规定上下方向。还有,将正交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在片材T之类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片材T例如是普通纸、复印纸、再生纸、薄纸、厚纸、光泽纸或者OHP(Overhead Projector)纸。
第一盖体3a相对于壳体2可以开合(自由开合)。第一盖体3a具有旋转轴芯。第一盖体3a通过旋转轴芯安装到壳体2上。第一盖体3a利用旋转轴芯而被壳体2支承为可转动。旋转轴芯设置在第一盖体3a的下端部。因此,第一盖体3a可以如虚线所示那样将下端部作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开合。
第一盖体3a优选为进一步具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将第一盖体3a保持在关闭状态。锁定结构能够防止第一盖体3a被意外地打开。
第二盖体3b相对于壳体2可以开合(自由开合)。第二盖体3b具有旋转轴芯。第二盖体3b通过旋转轴芯安装到壳体2上。第二盖体3b利用旋转轴芯而被壳体2支承为可转动。旋转轴芯设置在第二盖体3b的后端部。因此,第二盖体3b可以如虚线所示那样将后端部作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开合。
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盖体3a的上端部抵接到第二盖体3b的正面。因此,第二盖体3b只有在第一盖体3a处于打开状态时才能够打开(能够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其结果,在将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变成打开状态时,需要先打开第一盖体3a。另外,关闭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的顺序是任意的。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例如在更换调色剂容器和堵塞处理等维护操作时被打开。
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收纳部4、排出部5、图像形成部6(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例子)、定影部7和挡板10。收纳部4、图像形成部6、定影部7和挡板10收纳在壳体2的内部。片材T从收纳部4沿着规定的纸张输送路径被送到排出部5。
收纳部4具有匣盒41。匣盒41配置在壳体2的下部。匣盒41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正面侧进行拆装。还有,匣盒41中可以装载若干片材T。另外,收纳部4也可以是具有若干个匣盒的样式。还有,收纳部4也可以是进一步具有手动送纸托盘的样式。
图像形成部6在片材T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6具有:感光鼓61、带电装置62、作为光源装置的曝光装置63、显影装置64、转印装置65和清洗装置66。带电装置62、曝光装置63、显影装置64、转印装置65和清洗装置66在感光鼓61的周围,沿着感光鼓61的旋转方向依次配置。
感光鼓61配置成可旋转。感光鼓61的结构例如是具有导电性基体及其外周面上形成的感光层。
带电装置62使感光鼓61带电到规定电位。曝光装置63将激光L照射到带电的感光鼓61的外周面上。曝光装置63利用激光L,在感光鼓61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基于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数据例如是从外部装置发送来的。曝光装置63配置在感光鼓61的上方。曝光装置63将激光L通过带电装置62与显影装置64之间的间隙照射到感光鼓61上。
显影装置64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其结果,在感光鼓61的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在转印装置65与感光鼓61之间形成转印辊隙。转印辊隙形成在纸张输送路径上。感光鼓6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通过转印辊隙的片材T上。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T上后,感光鼓61上残留有调色剂,清洗装置66去除感光鼓61上附着的残留调色剂。
在纸张输送路径上,定影部7配置在图像形成部6的下游侧。定影部7对已转印上调色剂图像的片材T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T上。调色剂图像已定影的片材T被排出到排出部5。
挡板10相对于曝光装置63可以开合。挡板10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曝光装置63射出的激光L的光路进行阻断。挡板10处于打开状态时,打开曝光装置63射出的激光L的光路。
以下,参照图3至图6,对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的连接机构8进行说明。连接机构8使挡板10开合。连接机构8具有第一连接机构8a和第二连接机构8b。第一连接机构8a对应于第一盖体3a的开合进行动作。第二连接机构8b对应于第二盖体3b的开合进行动作。
图3是表示第一连接机构8a的结构图。具体来说,图3是从右前上方观察第一连接机构8a得到的立体图。还有,图3表示第一盖体3a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第一连接机构8a。
如图3所示,挡板10具有轴部10a(第四轴部的一个例子)和平板部10b。轴部10a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轴心。轴部10a可沿着第一方向R1和第二方向R2进行旋转。本实施方式中,轴部10a由于挡板10(平板部10b的自重)的自重而沿着第二方向R2进行旋转。平板部10b是沿着轴部10a的轴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平板部10b与轴部10a的旋转联动,以轴部10a为摆动中心沿着第一方向R1和第二方向R2摆动。
如图3中虚线所示,轴部10a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从而挡板10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具体来说,轴部10a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从而平板部10b的顶端部被提向后方。其结果,挡板10成为关闭状态,曝光装置63射出的激光L的光路被阻断。另一方面,挡板10的自重使轴部10a沿着第二方向R2旋转时,平板部10b的顶端部向下方移动(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其结果,挡板10成为打开状态,曝光装置63射出的激光L的光路被打开。
连接机构8具有:基座部80、第一轴部81、第二轴部82、第一杆部84、第二杆部85、第三杆部86、第一按压部91、第一施力部93和保持部95。基座部80具有成对设置的一对第一轴承80a和成对设置的一对第二轴承80b。
第一连接机构8a将第一盖体3a与挡板10进行连结。在第一盖体3a被打开时(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接机构8a使挡板10的轴部10a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从而使挡板10成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一盖体3a被关闭后(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后),第一连接机构8a使挡板10的轴部10a成为可旋转的状态。换言之,在第一盖体3a处于关闭状态时,挡板10可以开合。第一连接机构8a的结构是具有第一轴部81、第二轴部82、第一杆部84、第二杆部85、第三杆部86、第一按压部91、第一施力部93和保持部95。
第一轴部81设置成从挡板10的轴部10a的一端面延伸出来,并与轴部10a同心。因此,第一轴部81与轴部10a一起沿着第一方向R1或者第二方向R2旋转。在挡板10由于自重而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时,第一轴部81就沿着第二方向R2旋转。第一轴部81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从而挡板10变为关闭状态。
第一杆部84固定在第一轴部81上。第一杆部84向第一轴部81的径向外侧延伸。第一杆部84以第一轴部81为摆动中心沿着第一方向R1和第二方向R2摆动。第一杆部84是从第一轴部81向外延伸并弯曲成大致C型的板状部件。
第一杆部84具有凸部84a。凸部84a形成在第一杆部84的顶端部(第一轴部81的相反侧)。凸部84a沿着第一轴部81的轴向而突出。凸部84a在挡板10处于打开状态时,位于第一轴部81的后方。凸部84a在挡板10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第一轴部81的上方。
第二轴部82被第一轴承80a支承为沿着左右方向(平行于轴部10a)。第二轴部82与第一盖体3a的开合联动,沿着第三方向R3和第四方向R4旋转。第二杆部85固定在第二轴部82中的挡板10侧的端部上。第三杆部86固定在第二轴部82中的挡板10的相反侧的端部上。第二轴部82具有凸部82a。凸部82a形成为从第二轴部82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第二杆部85与第一盖体3a的开合联动,以第二轴部82为摆动中心沿着第三方向R3和第四方向R4摆动。第二杆部85具有平板部85a和孔85b。平板部85a是板状部件。从左右方向观察到的平板部85a的形状是大致扇形,呈放射状向第二轴部82的径向外侧延伸。孔85b在第二轴部82的轴向上贯通平板部85a。孔85b是从平板部85a的中央直到顶端侧(固定在第二轴部82一侧的相反侧)。孔85b沿着平板部85a的顶端侧形成为扇形。
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插入贯通第二杆部85的孔85b。由此,第二杆部85与第一杆部84进行卡合。挡板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杆部85从下方支承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换言之,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抵接到第二杆部85的孔85b的下端侧边缘。由此,第二杆部85对第一杆部84沿着第二方向R2的摆动进行限制。在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第二杆部85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其结果,第二杆部85的顶端位于第二轴部82的前侧下方。由此,第一杆部84沿着第二方向R2的摆动限制被解除。在第一盖体3a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第二杆部85沿着第三方向R3摆动。其结果,第二杆部85的顶端位于第二轴部82的前侧上方。
第一施力部93配置在第二轴部82的凸部82a与基座部80之间。第一施力部93含有拉伸弹簧或者橡胶之类的弹性体。在第二轴部82沿着第四方向R4旋转时,弹性体被拉长。也就是说,第一施力部93在使第二轴部82沿着第三方向R3旋转的方向上对第二轴部82施力。第一施力部93在第一盖体3a被打开时,使第二轴部82沿着第三方向R3旋转。
保持部95被第二轴部82支承为可摆动。保持部95将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保持为可摆动。具体来说,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嵌合于保持部95所具有的凹槽。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通过沿着保持部95所具有的凹槽滑动,而被保持部95支承。保持部95防止凸部84a从第二杆部85的孔85b上脱落。
图4是表示第一连接机构8a的图。具体来说,图4是从左上方观察第一连接机构8a得到的立体图。还有,图4表示第一盖体3a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第一连接机构8a。
如图4所示,第三杆部86与第一盖体3a的开合联动,以第二轴部82为旋转中心沿着第三方向R3和第四方向R4摆动。第三杆部86具有平板部86a。
平板部86a是向第二轴部82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板状部件。在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第三杆部86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其结果,第三杆部86的顶端位于第二轴部82的后侧下方。另一方面,在第一盖体3a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第三杆部86由于参照图3说明了的第一施力部93的作用力,沿着第三方向R3摆动。其结果,第三杆部86的顶端位于第二轴部82的前侧下方。
在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第一按压部91使第三杆部86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第一按压部91具有抵接部91a和施力部91b。抵接部91a在第一盖体3a与第三杆部86之间延伸。施力部91b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备的框架1a上,将抵接部91a支承为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可滑动)。施力部91b具有向前方对抵接部91a进行施力的弹性体。弹性体例如含有按压弹簧。
在第一盖体3a被关闭时,抵接部91a的前端部91c与第一盖体3a抵接并向后方移动。向后方移动后的抵接部91a的后端部91d与第三杆部86的平板部86a抵接,使第三杆部86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在第一盖体3被打开时,抵接部91a的后端部91d由于施力部91b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移到比第二轴部82更靠前的位置。其结果,由于参照图3说明了的第一施力部93的作用力,第二轴部82沿着第三方向R3旋转,第三杆部86向下方摆动。
上述,对第一连接机构8a进行了说明。根据第一连接机构8a,在第一盖体3a被打开时,第二杆部85沿着第三方向R3摆动,第二杆部85被提向第二轴部82的前侧上方。在挡板10处于打开状态下第一盖体3a被打开时,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就被向上提,第一杆部84就沿着第一方向R1摆动。其结果,第一轴部81(轴部10a)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因此,挡板10变为关闭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5和图6,对第二连接机构8b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表示第二连接机构8b的结构图。具体来说,图5是从右前上方观察第二连接机构8b得到的立体图。还有,图5表示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第二连接机构8b。
如图5所示,连接机构8还具有:第三轴部83、第四杆部87、第五杆部88、第六杆部89和第二按压部92。
第二连接机构8b将第二盖体3b与挡板10进行连结。在第二盖体3b被打开时,第二连接机构8b使挡板10的轴部10a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从而使挡板10成为关闭状态。在第二盖体3b被关闭后,第二连接机构8b使挡板10的轴部10a成为可旋转的状态。换言之,在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时,挡板10可以开合。第二连接机构8b的结构是具有第一轴部81、第三轴部83、第四杆部87、第五杆部88、第六杆部89和第二按压部92。第二按压部92与第二盖体3b的后端部一体成型。第二按压部92形成在比第二盖体3b的旋转轴芯更靠后侧的位置。
第一轴部81具有被抵接部81a。被抵接部81a形成为向第一轴部81的径向外侧突出。本实施方式中,被抵接部81a与第一杆部84的基端部一体成型。
第三轴部83被第二轴承80b支承为沿着左右方向(平行于轴部10a)。第三轴部83与第二盖体3b的开合联动,沿着第五方向R5和第六方向R6旋转。第五杆部88固定在第三轴部83中的挡板10侧的端部上。第六杆部89固定在第三轴部83中的挡板10的相反侧的端部上。第三轴部83具有凸部83a。凸部83a形成为从第三轴部83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第六杆部89与第二盖体3b的开合联动,以第三轴部83为摆动中心沿着第五方向R5和第六方向R6摆动。第六杆部89具有平板部89a。平板部89a是向第三轴部83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板状部件。在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第六杆部89沿着第六方向R6摆动。其结果,第六杆部89的顶端位于第三轴部83的后方。在第二盖体3b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第六杆部89沿着第五方向R5摆动。其结果,第六杆部89的顶端位于第三轴部83的下方。
图6是表示图5的第二连接机构8b的图。具体来说,图6是从右后方观察第二连接机构8b得到的立体图。连接机构8还具有第二施力部94。第二施力部件94构成第二连接机构8b。如图6所示,第二施力部94配置在第三轴部83的凸部83a与基座部80之间。第二施力部94含有拉伸弹簧或者橡胶之类的弹性体。第二施力部94在使第三轴部83沿着第五方向R5旋转的方向上对第三轴部83施力。换言之,在第三轴部83沿着第六方向R6旋转时,第二施力部94(弹性体)被拉伸。
第二按压部92具有突起部92a。突起部92a在第三轴部83的轴向上突出,可与第六杆部89(平板部89a的下侧的端部)接触。在第二盖体3b被打开时,第二按压部92(突起部92a)向前方移动。其结果,对第六杆部89的按压(突起部92a产生的按压力)被解除。由此,第三轴部83由于第二施力部94的作用力而沿着第五方向R5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二盖体3b被关闭时,第二按压部92(突起部92a)向后方移动。其结果,第六杆部89被突起部92a按压。由此,第三轴部83抵抗第二施力部94的作用力而沿着第六方向R6旋转。
如图5所示,第五杆部88与第二盖体3b的开合联动,以第三轴部83为摆动中心沿着第五方向R5和第六方向R6摆动。第五杆部88具有平板部88a和孔88b。平板部88a从第三轴部83向径向外侧延伸。孔88b在第三轴部83的轴向上贯通平板部88a。沿左右方向观察时,孔88b是从平板部88a的中央直到顶端侧。在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第五杆部88沿着第六方向R6摆动。其结果,第五杆部88的顶端位于第三轴部83的下方。在第二盖体3b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第五杆部88沿着第五方向R5摆动。其结果,第五杆部88的顶端位于第三轴部83的前方。
在第四杆部87的一端部(以下,记为基端部),形成孔87h。第一轴部81插入贯通第四杆部87的孔87h并在孔87h中滑动。由此,第四杆部87可以将第一轴部81作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第四杆部87是平板状部件,弯曲成大致C型。第四杆部87在其顶端部(基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具有在第一轴部81的轴向上突出的凸部。凸部插入在第五杆部88的孔88b中。因此,第四杆部87与第五杆部88卡合。在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而使第五杆部88沿着第六方向R6摆动时,第四杆部87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其结果,第四杆部87的顶端位于第一轴部81的后方。在第二盖体3b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而使第五杆部88沿着第五方向R5摆动时,第四杆部87沿着第一方向R1摆动。其结果,第四杆部87的顶端位于第一轴部81的上方。
第二连接机构8b还具备抵接部96。抵接部96设置在第四杆部87的基端部上。抵接部96设置成沿着第一轴部81的周面并向第一轴部81的径向外侧突出。从左右方向观察到的抵接部96的形状是大致圆弧状。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96与第四杆部87的基端部一体成型。
抵接部96与第二盖体3b的开合联动,以第一轴部81为旋转中心沿着第一方向R1和第二方向R2旋转。在挡板10处于打开状态下第四杆部87沿着第一方向R1摆动时,抵接部96与第一轴部81的被抵接部81a抵接(接触),使第一轴部81(轴部10a)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其结果,挡板10成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二盖体3b和挡板10处于关闭状态时,抵接部96与被抵接部81a不抵接。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14,对连接机构8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7至图9,对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的连接机构8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下的连接机构8的图。图8是表示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盖体3a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8的图。图9是表示第一盖体3a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盖体3b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8的图。另外,图7至图9中,未图示第一盖体3a。
如图7所示,在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接机构8可以使挡板10开合。挡板10由于自重而成为打开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二盖体3b成为打开状态,需要先使第一盖体3a成为打开状态。如图8所示,在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盖体3a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连接机构8使挡板10成为关闭状态。第一盖体3a被打开时,如参照图3和图4进行了的说明,第一按压部91的抵接部91a由于施力部91b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抵接部91a向前方移动时,由于第一施力部93的作用力,第二轴部82沿着第三方向R3旋转。因此,随着第二轴部82的旋转,第二杆部85沿着第三方向R3摆动,与第二杆部85卡合的第一杆部84沿着第一方向R1摆动。其结果,第一轴部81(轴部10a)沿着第一方向R1旋转,挡板10变为关闭状态。
在第一盖体3a处于打开状态、挡板10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第一轴部81的上方的第一杆部84(凸部84a)与位于第二轴部82的前侧上方的第二杆部85(孔85b的下端侧边缘)抵接。也就是说,第二杆部85对第一杆部84沿着第一方向R1的摆动进行限制。因此,无论第二盖体3b的开合,连接机构8都将挡板10维持在关闭状态。
因此,如图9所示,在第一盖体3a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盖体3b从关闭状态变到打开状态时,挡板10被维持在关闭状态。如参照图5和图6进行了的说明,第二盖体3b被打开时,第六杆部89由于第二施力部94的作用力而沿着第五方向R5摆动。由此,通过第三轴部83,第五杆部88沿着第五方向R5摆动。第五杆部88摆动时,第四杆部87就沿着第一方向R1摆动,使第四杆部87的抵接部96与第一轴部81的被抵接部81a抵接。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2,对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的连接机构8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处于打开状态下的连接机构8的图。图11是表示第二盖体3b处于打开状态、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8的图。图12是表示第一盖体3a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8的图。另外,图10至图12中,未图示第一盖体3a。
如图10所示,在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与第二杆部85的孔85b的下端侧边缘抵接。因此,在第一盖体3a处于打开状态时,即使第二盖体3b被关闭,挡板10也会被第一连接机构8a维持在关闭状态。还有,如参照图5和图9进行了的说明,在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处于打开状态时,第四杆部87的抵接部96与第一轴部81的被抵接部81a抵接。因此,在第二盖体3b处于打开状态时,即使第一盖体3a被关闭,挡板10也会被第二连接机构8b维持在关闭状态。
因此,如图11所示,在第二盖体3b处于打开状态时,即使是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的情况,挡板10也被维持在关闭状态。具体来说,如参照图3和图4进行了的说明,第一盖体3a被关闭时,第一按压部91的抵接部91a就向后方移动,从而第三杆部86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由于第三杆部86的该摆动,通过第二轴部82,第二杆部85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但是,由于第四杆部87的抵接部96与第一轴部81的被抵接部81a抵接,所以第一轴部81不旋转。其结果,挡板10被维持在关闭状态。因此,第一杆部84也不摆动,凸部84a的位置不改变。此时,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在第二杆部85的孔85b内发生相对移动。
如图12所示,在第一盖体3a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后,挡板10可以开合。具体来说,如参照图5和图6进行了的说明,第二盖体3b被关闭时,第六杆部89被第二按压部92的突起部92a按压。被突起部92a按压后,第五杆部88与第三轴部83一起沿着第六方向R6摆动。第五杆部88沿着第六方向R6摆动时,第四杆部87就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由此,第四杆部87的抵接部96与第一轴部81的被抵接部81a的卡合被解除。其结果,第一轴部81能够沿着第二方向R2旋转。因此,挡板10由于自重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而变为打开状态。
接下来,对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的连接机构8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第一盖体3a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8的图。图14是表示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之后的连接机构8的图。另外,图13和图14中,未图示第一盖体3a。
如图13所示,在第一盖体3a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挡板10被维持在关闭状态。具体来说,如参照图5和图6进行了的说明,第二盖体3b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时,第六杆部89被第二按压部92的突起部92a按压。第六杆部89被突起部92a按压后,第五杆部88抵抗第二施力部94的作用力而与第三轴部83一起沿着第六方向R6摆动。第五杆部88沿着第六方向R6摆动时,第四杆部87就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与第二杆部85的孔85b的下端侧边缘抵接,所以第一轴部81不旋转。其结果,挡板10被维持在关闭状态。此时,第四杆部87的抵接部96与第一轴部81的被抵接部81a的抵接被解除。
如图14所示,在第二盖体3b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盖体3a从打开状态变到关闭状态后,连接机构8可以使挡板10开合。具体来说,如参照图3和图4进行了的说明,第一盖体3a被关闭时,第一按压部91的抵接部91a就向后方移动,从而第三杆部86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由于第三杆部86的该摆动,通过第二轴部82,第二杆部85沿着第四方向R4摆动。因此,第一杆部84的凸部84a与第二杆部85的孔85b的下端侧边缘的抵接被解除(第二杆部85对第一杆部84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的限制被解除),从而第一轴部81能够沿着第二方向R2旋转。其结果,挡板10由于自重沿着第二方向R2摆动而变为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第一盖体3a被打开时,挡板10被连接机构8关闭。还有,在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被关闭时,挡板10被连接机构8打开。因此,无论使用者先关闭第一盖体3a还是先关闭第二盖体3b,都能够防止激光L泄漏到壳体2的外部。其结果,使用者能够以任意顺序关闭第一盖体3a和第二盖体3b,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上述,参照图1至图14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挡板10由于自重而变为打开状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挡板10也可以是利用施力部或者驱动部而变为打开状态的方式。施力部对挡板10施力而使其变为打开状态。驱动部驱动挡板10变为打开状态。
另外,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形状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壳体;
图像形成单元,具有光源装置,在送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若干个盖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以开合;
挡板,相对于所述光源装置可以开合;以及
连接机构,将所述若干个盖体的每一个与所述挡板进行连结,
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若干个盖体中的任意一个被打开时,使所述挡板成为关闭状态,在所述若干个盖体全部是关闭状态时,使所述挡板成为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个盖体含有:
第一盖体;和
在所述第一盖体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打开的第二盖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具有:
第一轴部,与所述挡板的开合联动而旋转;和
抵接部,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开合联动而以所述第一轴部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第一轴部具有被抵接部,所述被抵接部用于供所述抵接部抵接,
所述抵接部向所述第一轴部的径向外侧突出,在所述第二盖体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将所述挡板维持在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进一步具有:
第一杆部件,与所述挡板的开合联动而摆动;和
第二杆部件,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开合联动而摆动,
在所述第一盖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杆部件与所述第二杆部件卡合,将所述挡板维持在关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进一步具有:
第二轴部,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开合联动而旋转;和
保持部件,被所述第二轴部支承为可摆动,将所述第一杆部件的顶端保持为可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部在所述第一盖体被关闭时,向一侧旋转,
所述连接机构进一步具有第一施力部件,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用于向另一侧对所述第二轴部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进一步具有:
第三轴部,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开合联动而旋转;和
第二施力部件,
所述第三轴部在所述第二盖体被关闭时,向一侧旋转,
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用于向另一侧对所述第三轴部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具有:
第四轴部,可以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旋转;和
平板状的平板部,沿着所述第四轴部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四轴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平板部就对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光路进行阻断,
所述第四轴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平板部就打开所述光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轴部由于所述平板部的自重而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CN201710191720.4A 2016-04-07 2017-03-28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72723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7124A JP6497348B2 (ja) 2016-04-07 2016-04-07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77124 2016-04-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385A true CN107272385A (zh) 2017-10-20
CN107272385B CN107272385B (zh) 2020-03-31

Family

ID=59999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1720.4A Active CN107272385B (zh) 2016-04-07 2017-03-2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1744B2 (zh)
JP (1) JP6497348B2 (zh)
CN (1) CN1072723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52883A (ja) * 2020-09-24 2022-04-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駆動力伝達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6028A (ja) * 1998-04-13 1999-10-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81739A (ja) * 2003-12-19 2005-07-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46979A1 (en) * 2008-08-19 2010-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454892A (zh) * 2012-05-31 2013-12-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7845A (ja) * 1992-11-30 1994-06-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728B2 (ja) * 1994-04-28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25431B2 (ja) * 2001-03-16 200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着脱機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34807B2 (ja) * 2002-02-20 2005-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48650B2 (en) * 2011-12-30 2015-02-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9031451B2 (en) * 2011-12-30 2015-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JP6074262B2 (ja) * 2012-12-27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32223A (ja) 2013-05-29 2014-12-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60797B1 (en) * 2015-08-13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movable projection for providing installation feedback to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6028A (ja) * 1998-04-13 1999-10-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81739A (ja) * 2003-12-19 2005-07-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46979A1 (en) * 2008-08-19 2010-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454892A (zh) * 2012-05-31 2013-12-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385B (zh) 2020-03-31
JP2017187666A (ja) 2017-10-12
JP6497348B2 (ja) 2019-04-10
US20170293252A1 (en) 2017-10-12
US10001744B2 (en)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3339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artridge be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y terminals
JP4110143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に着脱可能な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056281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27233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frames and separating member moving the second frame to a separated posi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tachably mounting the cartridge
JP4218509B2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
JP45819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46028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9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89672C (zh)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盒
CN104917928B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11754969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including guides extending outward from sides of the toner cartridge
CN1885196B (zh) 成像装置
JP2007178562A (ja) 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27238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0042317B2 (en) Photoconductor lubricant assembly
JP58838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54750B (zh) 驱动单元和具备该驱动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977375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2013023622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mpact sheet conveyance path
US10725424B1 (en) Imaging unit assembly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059601B2 (ja)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501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096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87988B2 (ja) 現像剤収容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196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