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4043A -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4043A
CN107264043A CN201610875492.8A CN201610875492A CN107264043A CN 107264043 A CN107264043 A CN 107264043A CN 201610875492 A CN201610875492 A CN 201610875492A CN 107264043 A CN107264043 A CN 107264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portion
fluid cartridge
place
box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54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4043B (zh
Inventor
小林哲郎
塘口卓
大野彰人
温井康介
高桥宏明
冈崎真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64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4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4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4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5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mecha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8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ink bag deformation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液体盒包括:盒本体,容纳贮液器;液体供应部;可移动部件,被盒本体可移动地支撑;推压部件,被设置在可移动部件上;和接触部件,被设置在贮液器的表面处。可移动部件包括被检测部,可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后方的第二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后方的第三位置,第一位置处和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相对于盒本体较高。推压部件可弹性变形,变形状态下的推压部件变形以将被检测部朝向第三位置推压。接触部件能够接触可移动部件,与可移动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件限制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移动至第三位置。

Description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附接至诸如打印机的设备的液体盒,并且也涉及一种使用该液体盒的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能够可拆装地附接至诸如打印机的设备的墨盒。能够对附接至设备的墨盒执行各种检测:例如,墨盒是否已经附接至打印机;以及墨盒中存储的墨的残余量是否小于预定量。日本实用新型注册号3,157,392公开了一种对其执行这些检测的墨盒。
在上述墨盒中,完全独立地检测墨盒是否已经附接至打印机以及墨盒中存储的墨的残余量是否小于预定量。因而,这种结构导致执行这些检测所需的构件数目增大。
此外,在上述墨盒中,在墨盒的设置有墨供应口的前表面上设置检测机构(参见图1)。因而,可设想,当墨盒被从打印机去除时,粘附至墨供应口的墨可能飞溅并且粘附于检测机构。这种墨与检测机构的粘附可能导致下列方面的错误检测:墨盒是否已经附接至打印机;以及留在墨盒中的墨量是否小于预定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内容,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至少下列两个问题的液体盒:执行检测所必需的构件的数目增大;以及发生错误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标,提供一种液体盒,该液体盒包括盒本体、液体供应部、可移动部件、推压部件以及接触部件。所述盒本体中容纳贮液器,所述贮液器被构造成在所述贮液器中存储液体,并且所述贮液器可变形。所述液体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盒本体上,并且所述液体供应部被构造成允许存储在所述贮液器中的所述液体从所述贮液器流出。所述可移动部件由所述盒本体可移动地支撑,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受到外部检测的被检测部,所述被检测部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后方的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后方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盒本体较高。所述推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件上,所述推压部件可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推压部件能够在非变形状态与变形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变形状态下的所述推压部件变形以产生推压力,以将所述被检测部朝向所述第三位置推压。所述接触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贮液器的表面处,并且所述接触部件被构造成接触所述可移动部件,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触的所述接触部件限制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优选地,在这种液体盒中,所述可移动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被检测部能够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件的枢转运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
还优选地,所述枢转轴线由枢转轴限定,所述推压部件相对于所述枢转轴向上定位。
也优选地,所述被检测部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向下的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也优选地: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一端以及与所述一端相反的另一端,所述一端限定所述枢转轴线,所述另一端包括所述被检测部;并且所述推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以从所述延伸部向前延伸,所述延伸部使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接触。
也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限定所述被检测部的第一中心,并且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限定所述被检测部的第二中心,在侧视图中,所述枢转轴线位于连接在所述第一中心和所述第二中心之间的线段的垂直等分线上。
此外,优选地,所述推压部件包括板弹簧。在这种情况下,还优选的是:所述板弹簧具有基端部,所述基端部被连接到所述可移动部件;并且所述板弹簧从所述可移动部件向前且向下延伸,并且所述板弹簧被弯曲,使得所述板弹簧在接收到外部力时能够弹性变形。此外,优选地,所述板弹簧设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从所述板弹簧的所述基端部向前延伸。
此外,优选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另一推压部件,所述另一推压部件被构造成对所述被检测部施加推压力,以将所述被检测部朝向所述第一位置推压,所述另一推压部件的推压力小于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
在这种液体盒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移动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被检测部能够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件的枢转运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并且所述另一推压部件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向前设置。
此外,优选地:所述盒本体包括上壁,所述上壁在所述上壁中形成有通孔;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进一步包括:被容纳部,所述被容纳部被容纳在所述盒本体中,且被容纳在与所述贮液器不同的位置处;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通过所述通孔从所述被容纳部向上延伸,所述突出部包括所述被检测部。
此外,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贮液器的所述表面接触;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贮液器的所述表面延伸,在侧视图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相对于所述贮液器突出的自由端;以及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被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自由端上,所述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自由端在与向上方向及向后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弯曲部分使所述可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接触。
在这种液体盒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贮液器的所述表面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所述表面被柔性膜覆盖,所述柔性膜能够随着液体从所述贮液器的流出而变形;并且所述柔性膜支撑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随着所述柔性膜的变形而移动,以使所述弯曲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将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可移动部件分离。
此外,优选地,所述盒本体包括:前壁,所述液体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前壁上;后壁,所述后壁被定位成与所述前壁分离;以及上壁,所述上壁被连接在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之间,所述第一位置处和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盒本体的所述上壁较高。
这种液体盒被构造成被插入且安装在盒接收部中,所述盒接收部设有第一光学传感器和第二光学传感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盒被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期间被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检测,被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提供关于所述液体盒是否被安装在所述盒接收部中的信息;并且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当完成将所述液体盒安装在所述盒接收部中时被所述第二光学传感器检测,已经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被检测部提供关于所述贮液器中的所述液体的量的信息。
此外,所述液体盒被构造成被插入且安装在盒接收部中,所述盒接收部在所述盒接收部中限定盒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盒接收部包括在所述盒容纳空间内在向后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优选地,所述盒本体包括:前壁,所述液体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前壁处,所述前壁面向与所述向后方向相反的向前方向;后壁,所述后壁被设置成与所述前壁分离;以及上壁,所述上壁连接在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之间。也优选地,所述推压部件能够在所述向前方向上和所述向后方向上弹性变形,在将所述液体盒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期间,所述推压部件在接触抵靠所述突出部时从所述非变形状态移动至所述变形状态,在所述变形状态下的所述推压部件推压所述被检测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离所述后壁比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离所述后壁近。
在这种液体盒中,还优选地,在所述变形状态下的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将所述被检测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离所述后壁比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离所述后壁近。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盒,该液体盒包括盒本体、液体供应部、可移动部件和接触部件。盒本体中容纳贮液器,所述贮液器被构造成在贮液器中存储液体,并且所述贮液器可变形。可移动部件由盒本体可移动地支撑,并且包括经受外部检测的被检测部,被检测部能够从被检测位置移动至被检测位置的后方的非检测位置。接触部件被设置在贮液器的表面处,并且被构造成接触可移动部件,与可移动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件限制被检测位置处的被检测部移动至非检测位置,被检测位置处的被检测部相对于盒本体被定位得较高且向上暴露。
这种液体盒被构造成被安装在盒接收部中,该盒接收部设有光学传感器,该光学传感器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优选地:被检测位置处的被检测部阻挡或者衰减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并且相对于被检测位置处的被检测部位于后方的非检测位置处的被检测部允许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在光接收部处被接收。
优选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可移动部件上的推压部件,推压部件可弹性变形,并且推压部件能够在非变形状态和变形状态之间移动,在变形状态下的推压部件变形,以产生将被检测部朝向非检测位置推压的推压力。
进一步优选地,被检测部进一步可移动至在被检测位置的前方的初始位置。
根据又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以上液体盒和盒接收部的系统。液体盒被构造成在向前方向上被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液体盒被构造成在向后方向上被从所述盒接收部移除。盒接收部包括:第一光发射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发射部的后方的第二光发射部;以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被构造成抵接在所述推压部件上,所述推压部件在接触抵靠所述抵接部时弹性变形,以产生将所述被检测部朝向所述第三位置推压的推压力,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在接收到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触的所述接触部件抵抗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而限制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接触部件被构造成随着所述贮液器的变形而移动,以解除所述可移动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之间的接触,并且所述接触部件被构造成由于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而将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在将所述液体盒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期间阻挡从所述第一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在完成所述液体盒在所述盒接收部中的安装时阻挡从所述第二光发射部发射的光。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以上液体盒和盒接收部的系统。液体盒被构造成被在向前方向上插入到盒接收部中。液体盒被构造成被在向后方向上从盒接收部去除。盒接收部包括光发射部和抵接部,抵接部被构造成抵接在推压部件上。推压部件在接触抵靠抵接部时弹性变形,以产生将被检测部朝向第三位置推压的推压力,与可移动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件抵抗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而限制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移动至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在液体盒附接在盒接收部中的状态下阻挡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
在该系统中,优选地:第三位置处的被检测部被施加有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该推压力作用在向后方向上,并且由推压部件抵靠抵接部的接触产生;并且第三位置处的被检测部被定位成与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的路径偏置。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设有可拆装地容纳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的盒接收部110的打印机10的内部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2是示出盒接收部110的内部构造的竖直横截面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的左侧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和盒接收部11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133处于第一位置;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和盒接收部11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133处于第二位置;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和盒接收部11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133处于第三位置;
图8A是解释接触部件64在墨盒30中的移动的视图,其中组成墨盒30的膜88未变形;
图8B是解释接触部件64在墨盒30中的移动的视图,其中膜88变形为向内凹进;
图9是示出控制器1的互动的框图;
图10A是示出在插入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期间从第一传感器121输出的信号的改变的时序图;
图10B是示出根据存储在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中的墨的量的减小而从第二传感器122输出的信号改变的时序图;
图11是解释控制器1执行的确定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是否已经被安装在盒接收部110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2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接收部110和墨盒23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243处于第一位置,并且螺旋弹簧242还未接触盒接收部110的抵接部125;
图12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接收部110和墨盒23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243处于第一位置,并且螺旋弹簧242接触抵接部125;
图13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接收部110和墨盒23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243处于第一位置,并且螺旋弹簧242接触;
图13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接收部110和墨盒23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243处于第二位置;并且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接收部110和墨盒230的竖直横截面图,其中被检测部243处于第三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虽然在参考附图的同时参考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作出许多变型和变体。
在下文说明中,向前方向51被定义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被插入盒接收部110的方向,并且向后方向52被定义为与向前方向51相反的方向,即其中墨盒30被从盒接收部110取出的方向。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是水平方向,但是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不需要为水平方向。
此外,向上方向54被定义为垂直于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的方向,并且向下方向53被定义为与向上方向54相反的方向。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向上方向54是竖直向上的,并且向下方向53为竖直向下的,但是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不需要为竖直方向。
此外,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被定义为垂直于向前方向51和向下方向53的方向。更特别地,当墨盒30已经被接收在盒接收部110中时,即当墨盒30处于附接姿势时,并且当用户在向前方向51上观察墨盒30时,即当用户从它的后侧观察墨盒30时,向右方向55是朝向右侧的方向,并且向左方向56是朝向左侧的方向。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是水平方向,但是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不需要为水平方向。
1.第一实施例
将在参考图1至11的同时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30。
<打印机10的概述>
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适合使用墨盒30的打印机10。
打印机10(系统的示例)被构造成通过基于喷墨记录系统选择性地将墨滴喷射到片材上而形成图像。如图1中所示,打印机10包括记录头21、墨供应装置100以及将记录头21连接至墨供应装置100的墨管20。墨供应装置100包括盒接收部110(盒接收部的示例)。盒接收部110能够在盒接收部110中可拆装地接收墨盒30(液体盒的示例)。
特别地,盒接收部110具有形成有开口112的一侧。墨盒30能够被在向前方向51上通过开口112插入盒接收部110,并且墨盒30能够被在向后方向52上通过开口112从盒接收部110取出。
墨盒30中存储打印机10能够用于打印的墨。当墨盒30已经被完全地安装在盒接收部110中时,墨盒30通过墨管20连接至记录头21。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盒接收部110能够在盒接收部110中容纳分别与青色、绛红色、黄色和黑色四种颜色对应的四种类型的墨盒30。然而,为了简化解释,假定仅一个墨盒30将被安装在图1的盒接收部110中,并且对其解释。
记录头21具有用于临时地存储通过墨管20从墨盒30供应的墨的副罐28。记录头21也包括多个喷嘴29,从副罐28供应的墨被根据喷墨记录系统通过多个喷嘴29选择性地喷射。更特别地,记录头21包括记录头控制板(未示出)以及与喷嘴29一一对应的压电元件29A。记录头控制板被构造成对压电元件29A选择性地施加驱动电压,以便从喷嘴29选择性地喷射墨。
打印机10也包括片材托盘15、供纸辊23、输送路径24、一对输送辊25、压板26、一对排出辊27以及片材排出托盘16。供纸辊23被构造成将来自片材托盘15的纸片材供应到输送路径24上,并且输送辊25被构造成在压板26上输送片材。记录头21被构造成随着片材在压板26上移动而选择性地将墨喷射到片材上,由此在片材上记录图像。也就是说,存储在已经被完全安装在盒接收部110中的墨盒30中的墨能够被记录头21消耗。排出辊27适合接收已经经过压板26的片材,并且排出辊27被构造成将片材排出到被布置在输送路径24的下游端上的片材排出托盘16上。
<墨供应装置100>
如图1中所示,墨供应装置100被设置在打印机10中。墨供应装置100起将墨供应至记录头21的功能。如上所述,墨供应装置100包括用于可拆装地接收墨盒30的盒接收部110。图1示出墨盒30已经被完全地接收在盒接收部110中的状态。
<盒接收部110>
盒接收部110包括壳体101以及四组墨针、基板120、第一传感器121、第二传感器122和抵接部125(参见图2)。盒接收部110也包括在图2中仅示出其中之一的多个触点126。
壳体101具有盒状形状并且在其中限定内部空间103(参见图3)。内部空间103被分隔成布置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中的四个独立空间103A。在这四个空间103A中的每一个空间中,都能够分别接收与青色、绛红色、黄色和黑色四种颜色对应的四种类型的墨盒30。每一个内部空间103A都是盒容纳空间的示例。
四个墨针102、四个基板120、四个第一传感器121、四个第二传感器122和四个抵接部125中的每一个均被设置成对应于每一个墨盒30。也就是说,四个墨针102、四个基板120、四个第一传感器121、四个第二传感器122和四个抵接部125被设置成分别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中彼此对齐。此外,四个墨针102、四个基板120、四个第一传感器121、四个第二传感器122和四个抵接部125分别具有彼此相同的构造。因此,下面为了简化解释,将仅描述四个墨针102、四个基板120、四个第一传感器121、四个第二传感器122和四个抵接部125每一个中的一个,而将省略对其每一个的其余三个的说明。
<壳体101>
壳体101限定盒接收部110的外部形状。特别地,壳体101包括顶壁115、底壁116以及连接顶壁115和底壁116的端壁117。壳体101形成有开口112。特别地,顶壁115和底壁116分别限定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3的顶板和底部。端壁117限定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3在向前方向51中的端部。也就是说,开口112被布置成在向后方向52上面向端壁117。开口112能够暴露于用户在使用打印机10时能够面向的表面(用户界面表面)。
如图2中所示,顶壁115形成有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上彼此对齐的四个上部引导凹槽109,而底壁116形成有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上彼此对齐的四个下部引导凹槽109。当墨盒30被通过开口112插入壳体101和从壳体101移除时,墨盒3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对应的上部和下部引导凹槽109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上引导。壳体101进一步包括将壳体10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在向下方向53和向上方向54上延长的四个独立空间103A的三个隔板(未示出)。墨盒30能够被可拆装地容纳在被限定在壳体101中的对应空间103A中。
壳体101的开口112能够被盖(未示出)打开和关闭。该盖附接至枢转轴(未示出),该枢转轴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中延伸,并且被布置在开口112的下端附近。通过这种构造,盖可绕枢转轴的轴线在关闭开口112的关闭位置与打开开口112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用户能够通过开口112将墨盒30插入壳体101中/从壳体101移除墨盒30。当墨盒处于关闭位置时,用户不能将墨盒30插入壳体101中/从壳体101移除墨盒30;并且用户不能接触容纳在壳体101中的墨盒30。
在壳体101的开口112的上端附近设置盖传感器118(参见图9)。盖传感器118能够检测盖传感器118是否抵接未示出的盖。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盖传感器118接触盖的上端部分,并且因而盖传感器118向控制器1输出检测信号。当盖不处于关闭位置时,盖传感器118不输出检测信号。
<墨针102>
如图2中所示,墨针102被布置在壳体101的端壁117的下端部分上。墨针102由树脂形成,并且具有大致管状形状。特别地,墨针102被布置在端壁117处的与被安装在盒接收部110中的墨盒30的墨供应部34(下述)对应的位置处。墨针102从端壁117在向后方向52上延伸(突出)。
圆柱形引导部105被设置成围绕墨针102。引导部105从端壁117在向后方向52上突出,并且具有敞开的突出端。特别地,墨针102被设置在引导部105的中心处。因而,引导部105形成为允许墨盒30的墨供应部34被接收在引导部105中。
在将墨盒30在向前方向51上插入盒接收部110中期间,即在墨盒30移动至被接收在盒接收部110中的安装位置的动作期间,墨盒30的墨供应部34进入对应的引导部105中。随着墨盒30被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插入,墨针102进入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口71(见图3)中,由此连接墨针102和墨供应部34。因此,存储在墨盒30中形成的墨腔室36(参见图3)中的墨能够通过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未示出)和在墨针102中形成的内部空间104流入连接至墨针102的墨管20。墨针102可以具有扁平形状的尖端或者尖锐尖端。
<基板120、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
如图2中所示,基板120被布置成靠近壳体101的顶壁115。开口119在顶壁115的中心部分中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中形成。基板120具有通过开口119暴露于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3的下表面120A。例如,基板120由玻璃环氧树脂制成。
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被安装在基板120的下表面120A上。第一传感器121(第一光学传感器的示例)被布置成相对于第二传感器122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即,向前)。第二传感器122是第二光学传感器的示例以及光学传感器的示例。
第一传感器121包括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未示出)。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被布置成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中面向彼此。光发射部123被布置在限定内部空间103中的四个空间103A中的对应一个空间的右端部分处。光接收部被布置在限定内部空间103中的四个空间103A中的对应一个空间的左端部分处。相应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的右侧位置和左侧位置可以被布置成相反。
第二传感器122包括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未示出)。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被布置成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中面向彼此。光发射部124被布置在限定内部空间103中的四个空间103A中的对应一个空间的右端部分处。光接收部被布置在限定内部空间103中的四个空间103A中的对应一个空间的左端部分处。相应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的右侧位置和左侧位置可以被布置成相反。
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通过电路电连接至打印机10的控制器1(参见图1和9)。下文将描述控制器1的细节。
<抵接部125>
如图2中所示,抵接部125被设置在端壁117上的靠近顶壁115的位置处。抵接部125是突出部的示例以及抵接部的示例。抵接部125从壳体102的端表面117在向后方向52上突出。抵接部125能够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期间抵接组成墨盒30的可移动部件63(参见图3)的板弹簧135。
<触点126>
如图2中所示,多个触点126被设置在壳体101的顶表面115上的在抵接部125上方的位置处。触点126能够被电连接至附接至盒接收部110的墨盒30的IC板66的电极67(参见图3)。触点126的数目和布置被确定成与电极67的数目和布置对应。因而,控制器1(下述)能够通过触点126电连接至IC板66。
<墨盒30>
墨盒30被构造成将在向前方向51上被插入并安装在盒接收部110中。墨盒30也被构造成在向后方向52上被从盒接收部移除。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在本实施例中是水平的。
墨盒30是被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的容器。如图3和4中所示,墨盒30包括盒本体61、可移动部件63、接触部件64和螺旋弹簧65。
<盒本体61>
图3和4中所示的盒本体61组成墨盒30的外部形状。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接收部110(处于附接姿势)时,盒本体61处在图3和4中示出的取向。如图3和4中所示,在墨盒30的附接姿势中,盒本体61具有大致扁平形状,所述形状具有在向下方向53和向上方向54上的高度,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上的宽度以及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上的长度,宽度小于高度和长度。也就是,盒本体61具有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上的长度,在墨盒30的附接姿势中,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是水平的。
盒本体61包括前壁81、后壁82、上壁83、下壁84和一对侧壁85。在附图中,仅示出一个侧壁85。前壁81(前壁的示例)面向向前方向51。也就是说,前壁81是被构造成在墨盒30已经被附接至盒接收部110时在向前方向51上与盒接收部110的端壁117的相对的壁。后壁82(后壁的示例)被布置成相对于前壁81进一步在向后方向52上(即,向后),以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上与前壁81相对。上壁83(上壁的示例)连接前壁81、后壁82和侧壁85的上端部分。下壁84连接前壁81、后壁82和侧壁85的下端部分。图3中所示的侧壁85组成盒本体61的右表面(右侧壁85)。图中未示出的其它侧壁85被布置成与图3中所示的侧壁85相对,并组成盒本体61的左表面(左侧壁85)。前壁81、后壁82、上壁83、下壁84和两个侧壁85限定墨盒30的内部空间。
在附接姿势中,上壁83水平延伸。上壁83具有阶梯结构。更特别地,由于在上壁83上形成的阶梯,上壁83的向后部分(被布置成在阶梯的后方的部分)形成为高于上壁83的向前部分(被布置成在阶梯的前方的部分)。上壁83的向后部分连接侧壁85。
通孔91在上壁83的向前部分中形成,以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穿透该部分。特别地,凹部在上壁83的向前部分中形成。该凹部从上壁83的向前部分的左端在向右方向55上凹进。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壁83的向前部分中形成凹部来限定通孔91。换句话说,通孔91由上壁83的向前部分和左侧壁85(限定)。通孔91形成为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上延伸。特别地,通孔91具有比可移动部件63的延伸部132(下述)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上的可移动范围更长的前后尺寸。如下文所述的,可移动部件63的延伸部132向上延伸,以从下方穿透通孔91,并且在向上方向54上通过通孔91向上突出超过上壁83(参见图4)。
轴杆87和一对突出部89在右侧壁85的上-前部分上形成。特别地,轴杆87从右侧壁85的上-前部分的左表面在向左方向56上延伸。如下文所述的,轴杆87被插入在可移动部件63中形成的轴孔131中。突出部89从右侧壁85的上-前部分的左表面在向左方向56上延伸。突出部89被布置成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彼此间隔隔开。每一个突出部89都具有其中形成凹入部分89A的突出端。凹入部分89A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彼此对齐。接触部件64的一对凸起94被配合到相应的凹入部分89A中,以便突出部89能够可枢转运动地支撑接触部件64。
在盒本体61的上壁83上,也布置有IC板66。IC板66被布置成相对于可移动部件63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即,向前)。四个电极67被布置在IC板66的上表面上。电极67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上延伸,并且被布置成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上彼此分离。例如,电极67为热电极、接地电极和信号电极。IC板也包括被电连接至相应电极67的IC(未示出)。例如,IC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并且在IC中存储指示墨盒30类型的数据,诸如批号和制造日期。可从外部检索存储在IC中的数据。特别地,当墨盒30被附接至盒接收部110时,IC通过电极67电连接至打印机10的控制器1。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参见图1和9)能够检索存储在IC板66中的数据,并且基于从IC板66读出的数据指出所附接的墨盒30的类型。
此外,作为贮液器的示例,贮液器62被容纳在盒本体61中。贮液器62由外围壁86、膜88和右侧壁85构成。在侧视图中,外围壁86具有大致无端形状。外围壁86从右侧壁85在向左方向56上突出。膜88被焊接至外围壁86的突出端(左端),并且组成贮液器62的左端。也就是说,膜88覆盖贮液器62的面向向左方向56的表面。被外围壁86、膜88和右侧壁85封闭的空间起墨腔室36的作用。换句话说,外围壁86限定墨腔室36的上、下、前和后表面,而右侧壁85和膜88分别限定墨腔室36的右和左表面。墨被存储在墨腔室36(液体腔室的示例)中。
当墨腔室36内的压力随着墨腔室36内的墨的流出而变得低于其外部的压力时,膜88在向右方向55上变形,使得墨腔室36的体积减小。也就是说,贮液器62具有柔性。
虽然第一实施例的贮液器62由外围壁86、膜88和右侧壁85构成,但是例如贮液器62可以作为树脂袋形成。又可替选地,贮液器62可以与由前壁81、后壁82、上壁83、下壁84和侧壁85构成的盒本体61分离地形成。也就是说,墨盒30可以包括:内壳体,该内壳体具有由外围壁86围绕的贮液器;和外壳体,该外壳体由前壁81、后壁82、上壁83、下壁84和侧壁85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部件63可以由内壳体或者外壳体支撑。
顺便提及,墨盒30的前表面、后表面、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不需要分别作为一个平面构成。也就是说,墨盒30的前表面能够是当在向后方向52上观察墨盒30时能够看到的任何表面;并且墨盒30的前表面能够是被定位成相对于墨盒30的前-后中心向前的任何表面。墨盒30的后表面能够是当在向前方向51上观察墨盒30时能够看到的任何表面;并且墨盒30的后表面能够是被定位成相对于墨盒30的前-后中心向后的任何表面。墨盒30的上表面能够是当在向下方向53上观察墨盒30时能够看到的任何表面;并且墨盒30的上表面能够是被定位成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相对于墨盒30的中心向上的任何表面。墨盒30的下表面能够是当在向上方向54上观察墨盒30时能够看到的任何表面;并且墨盒30的下表面能够是被定位成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相对于墨盒30的中心向下的任何表面。这也适用于侧表面。也就是说,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上壁83的被定位成从阶梯向后的向后部分被布置成高于上壁83的向前部分,但是上壁83可以被构造成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不具有水平差。
墨供应部34(液体供应部的示例)被设置在前壁81的下部上,并且从前壁81在向前方向51上突出。墨供应部34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并且具有在墨供应部34中限定的内部空间。墨供应部34具有其中形成墨供应口71的前端(突出端)。墨供应口71在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与墨盒30的外部之间提供连通。墨供应部34具有形成有开口72(参见图4)的基端(后端)。开口72在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和墨腔室36之间提供连通。
在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中布置有阀(未示出)。作为默认状态,阀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墨腔室36中的墨流出墨盒30。然而,在将墨盒30在向前方向51上插入盒接收部110中期间,阀被通过墨供应口71插入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的墨针102推动,由此将阀变为打开状态。当阀打开时,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能够通过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和墨针102的内部空间104流入被连接至墨针102的墨管20。
应明白,如图2中所示,墨针102具有形成有开口102A的侧表面。通过这种开口102A,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中的墨能够进入墨针102的内部空间104。
墨供应部34不限于具有阀的所示构造。作为代替,例如,墨供应口71可以被膜等封闭。在这种情况下,墨针102可以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中时穿过膜,由此允许墨针102的尖端通过墨供应口71进入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
<可移动部件63>
可移动部件63被盒本体61可移动地支撑。特别地,如图3和4中所示,可移动部件63被设置成除了可移动部件63的上端部分(延伸部132的上端部分132B)之外的可移动部件63大部分都被容纳在盒本体61内部。可移动部件63的大部分(延伸部132的下端部分132A)被布置在盒本体61中的其中不存在贮液器62的空间内,即盒本体61中从贮液器62向上和向前的位置处。
更特别地,在可移动部件63中形成的轴孔131接收盒本体61的轴杆87。轴杆87被插入轴孔131,以通过轴孔131穿透可移动部件63。通过这种构造,可移动部件63被盒本体61支撑,使得可移动部件63能够在图4中的箭头57所示的方向(方向57)以及在箭头58所示的方向(方向58)上绕轴孔131的中心(参考图4,即轴杆87的轴线X)枢转。
可移动部件63包括延伸部132、受到外部检测的被检测部133、配重部134(另一推压部件的示例)和板弹簧135(推压部件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可移动部件63由树脂一体成型,但是可移动部件63不需要一体成型。例如,延伸部132和被检测部133可以通过彼此配合而连接。在可移动部件63的以下说明中,在假定可移动部件63处于图4中所示的状态下定义方向。
延伸部132大致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延伸。轴孔131在延伸部132的下端部分132A中形成。轴孔131是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中延伸的通孔。延伸部132的下端部分132A在向下方向53上位于组成盒本体61的上壁83之下。延伸部132从下端部分132A在向上方向54上向上延伸,并且从下方穿透在上壁83中形成的通孔91。与在向上方向54上向上延伸一样,延伸部132具有在向后方向52上朝向后部弯曲的上端部分132B。延伸部132的上端部分132B相对于上壁83在向上方向54上向上突出。也就是说,延伸部132的上端部分132B位于上壁83之上。延伸部132的下端部分132A是被容纳部的示例,而延伸部132的上端部分132B是突出部的示例。
被检测部133被设置在延伸部132的上端部分132B上。也就是说,被检测部133被布置成相对于盒本体61进一步在向上方向54上(即,向上)。换句话说,被检测部133相对于盒本体61在向上方向54上突出。更详细地,被检测部133定位在上壁83之上,并且在向上方向54上高于IC板66。被检测部133具有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以及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延伸的板状形状。被检测部133向上暴露,以便允许对被检测部133外部和物理接入。可替选地,被检测部133例如被半透明盖覆盖。
被检测部133能够随着可移动部件63的枢转运动移动。更特别地,被检测部133可从图5中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至图6中所示的第二位置,以及移动至图7中所示的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被定位成相对于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进一步在向下方向53上并且进一步在向后方向52上(即,向下和向后)。第一位置是第一位置的示例以及初始位置的示例。第二位置是第二位置的示例以及被检测位置的示例。第三位置是第三位置的示例以及非检测位置的示例。
如图5中所示,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被定位成相对于盒本体61的上壁83较高,并且位于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之间。因而,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能够阻挡从光发射部123发射的光。在这种状态下,可移动部件63与下文将描述的接触部件64分离。同样地,当被检测部94处于第一位置时,板弹簧96接触抵接部125。
如图6中所示,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仍被定位成相对于盒本体61的上壁83较高,并且现在位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之间。因而,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能够阻挡从光发射部124发射的光。
如图7中所示,第三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不位于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之间,也不位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之间。因而,第三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不阻挡从光发射部123发射的光,也不阻挡从光发射部124发射的光。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从第一和第二传感器121和122的相应光发射部123和124发射的光被入射在被检测部133的右表面上,从被检测部133的左表面输出,并且然后到达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的相应光接收部。当被检测部133阻挡光时,在相应的光接收部处接收的光的强度(被检测部133的透光状态)变为小于预定强度,例如为零。被检测部133可以完全阻挡在向右方向55或者向左方向56上行进的光,或者可以部分地吸收光,可以折射光以改变其行进方向,或者可以完全地反射光。
这里,参考图5,假定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限定中心133A(第一中心的示例),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限定中心133B(第二中心的示例),并且虚线136代表连接在中心133A和中心133B之间的线段的垂直等分线。如图6中所示,轴孔131的中心,即轴杆87的轴线X(可移动部件63的枢转轴线)位于垂直等分线136上。
如图3和4中所示,配重部134从延伸部132的下端部分在向前方向51上延伸。也就是说,配重部134被定位成相对于轴孔131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即,向前)。由于配重部134的重量,所以可移动部63被在图4中的方向58上(即,逆时针)推压。换句话说,被检测部133被配重部134的重量朝向第一位置推压。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被检测部133被配重部134朝向第一位置推压,但是可以省去配重部134,只要被检测部133能够由于可移动部件63本身的重心位置而被朝向第一位置推压。
板弹簧135从延伸部132的下和上端部分之间的延伸部132的中间部分在向前方向51上突出。也就是说,板弹簧135具有被连接至延伸部132的中间部分的基端部。板弹簧135被定位成相对于轴孔131进一步在向上方向54上并且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即,向上和向前)。此外,板弹簧135设有接触部98。接触部98从板弹簧135的基端部向前延伸。接触部98具有被定位成在板弹簧135的前端部分上方并且在板弹簧135的前端部分的后方的前端。
在本实施例中,板弹簧135的接触部98及其一部分能够抵接盒接收部110的抵接部125。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板弹簧135向前和向下延伸,并且弯曲,使得板弹簧135在接触抵接部125时可弹性变形。板弹簧135与抵接部125的接触是被施加到推压部件的外部力的示例。
在图5中所示的状态下(当可移动部件63处于第一位置时),接触部98抵接盒接收部110的抵接部125。接触部98的前端抵接盒接收部110的抵接部125,由此推压可移动部件63以在图5中顺时针(图4中的方向57)枢转地移动。也就是说,防止对已经抵接该抵接部125的可移动部件63施加在图5中逆时针作用(图4中的方向58)的推压力。
优选地,接触部98被设置在可移动部件63上。然而,可以不必设置接触部98。此外,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中期间,接触部98可以在板弹簧135抵接该抵接部125之前或者同时抵接该抵接部125。
在图6中所示的状态下(当可移动部件63处于第二位置时),板弹簧135抵接盒接收部110的抵接部。此时,板弹簧135的前端部分135A形成曲线,该曲线的曲率半径小于该曲线在图5中所示的其中板弹簧135不抵接该抵接部125的状态下的曲率半径。也就是说,板弹簧135在图6中所示的状态下弹性变形。板弹簧135的这种弹性变形产生在方向57上(参考图4)即在向后方向52上推压作为整体的可移动部件63的推压力。换句话说,在板弹簧135中产生将被检测部133朝向第三位置推压的推压力。
应明白,将被检测部133朝向第三位置推压的板弹簧135的推压力大于将被检测部133朝向第一位置推压的配重部134的推压力。
通过上述构造,板弹簧135能够在图6中所示的产生推压力的状态(变形后的状态)以及图5中所示的不产生推压力的状态(非变形状态)之间改变其状态。
<接触部件64>
如图3和4中所示,接触部件64也被容纳在盒本体61中。接触部件64被布置成在盒本体61中相对于贮液器62进一步在向左方向56上(即,向左)。接触部件64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示例)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示例)。
第一部分92具有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以及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延伸的板状形状。第一部分92被粘合至膜88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第一部分92接触贮液器62的表面(左表面)。换句话说,膜88支撑第一部分92。
第二部分93从第一部分92的上-前端部分沿着膜88在向前方向51上延伸。在侧视图中,如图4中所示,第二部分93的前端部分不与贮液器62重叠。换句话说,第二部分93的前端部分在侧视图中相对于贮液器62向前突出。第二部分93具有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以及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延伸的板状形状。
第二部分93包括弯曲部分95(弯曲部分的示例)和一对凸起94。弯曲部分95和凸起94被设置在第二部分93的前端部分上。
弯曲部分95从第二部分93的延伸前端部分在向右方向55上(即,朝向可移动部件63)延伸。弯曲部分95具有在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中以及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延伸的板状形状。弯曲部分95被定位成相对于可移动部件63的延伸部132进一步在向后方向52上(即,向后)。特别地,如图6中所示,前表面95A在被检测部133处于第二位置时抵接延伸部132。通过抵接延伸部132,弯曲部分95的前表面95A能够限制可移动部件63在方向57上枢转(参见图4)。换句话说,与可移动部件63的延伸部132接触的弯曲部分95的前表面95A限制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朝向第三位置移动。
凸起94分别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从第二部分93的上和下表面伸出。凸起94被设置成相对于弯曲部分95进一步在向后方向52上(即,向后)。凸起94在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上彼此对齐。凸起94被分别配合到在组成盒本体61的突出部89中形成的凹入部分89A中。通过这种结构,接触部件64能够在箭头96所示的方向(方向96,参见图8A)上绕由凸起94限定的轴线枢转。
如图8A中所示,当在墨腔室36中留有足够量的墨时,膜88由于下文将描述的螺旋弹簧65的偏压力而在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中伸展。因而,接触部件64的第一和第二部分92和94保持在向前方向51、向后方向52、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中延伸。随着墨腔室36中留有的墨的量降低,墨腔室36内的压力也对应地降低。因而,如图8B中所示,膜88抵抗螺旋弹簧65的偏压力而在向右方向55上变形为凹入(收缩)。因而,使得接触部件64与附接至膜88的第一部分92的向右移动相关联地在方向96上枢转,引起第二部分93的弯曲部分95在向左方向56上移动(即,远离可移动部件63)。因而,弯曲部分95与可移动部件63的延伸部132分离。
<螺旋弹簧65>
如图8A和8B中所示,螺旋弹簧65被布置在墨腔室36内部。特别地,螺旋弹簧65的一端连接至右侧壁85,并且另一端连接至膜88的内表面。螺旋弹簧65和接触部件64的第一部分92将膜88夹在它们之间。螺旋弹簧65在向左方向56上偏压膜88。螺旋弹簧65的偏压力小于与墨腔室36中的残留墨量的降低相关联的将在墨腔室36中产生的负压力。
<控制器1>
打印机10包括图9中所示的控制器1。例如,控制器1包括CPU、ROM和RAM。控制器1可以被以起打印机10的控制作用的控制板的形式布置在打印机10的外壳内。可替选地,控制器1可以被以独立于打印机10的控制器的控制板的形式布置在壳体101上。控制器1被连接至IC板66、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以便能够向它们发送电信号/从它们接收电信号。虽然图9中未示出,但是控制器1也连接至其它构件(诸如马达和触控面板),以便能够向它们发送电信号/从它们接收电信号。ROM存储程序以使控制器1能够执行各种处理。CPU基于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执行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计算,并且向被连接至控制器1的构件发出指令。RAM起在其中临时地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器的作用。
控制器1被构造成在检测出第一传感器121发出的信号已经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检测出墨盒30已经被附接至盒接收部110。此外,控制器1被构造成在检测出第二传感器122发出的信号已经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检测出墨腔室36中存储的墨将用尽。
<可移动部件63和接触部件64的移动>
现在将参考图5至10B描述可移动部件63和接触部件64的移动。
首先将描述可移动部件63和接触部件64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期间如何移动。
如图4中所示,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中之前,配重部134在方向58中推压可移动部件63,以使可移动部件63处于图4中所示的位置。此时,可移动部件63的被检测部133处于其第一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墨供应部34中的阀关闭,由此阻挡墨从墨腔室36流动至墨盒30外部。此外,如图2中所示,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之前,可移动部件63不位于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之间。因而,如图10A中的箭头A所示,高电平信号被从第一传感器121发送至控制器1(参见图1和9)。
应明白,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中之前,可移动部件63也不位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之间。因此,虽然未示出,但是高电平信号被从第二传感器122发送至控制器1。
之后,如图5中所示,盒接收部110的盖打开,并且墨盒30被插入盒接收部110中。在这种插入过程中,第一位置处的可移动部件63的被检测部133到达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之间的位置。因而,被检测部133阻挡从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发射的光。如图10A中的箭头B所示,从第一传感器121发送至控制器1的信号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当墨盒30被从图5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盒接收部110时,板弹簧135的前端部分135A抵接该抵接部125。因而,弯曲的前端部分135A提供的曲率半径变小,在板弹簧135中产生推压力,以使可移动部件63在方向57(参见图4)上可枢转地移动。因而,已经阻挡来自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的光的可移动部件63的被检测部133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结果,在第一传感器121中,从光发射部123发射的光不再被该被检测部133阻挡,并且在光接收部处被接收。因此,如图10A中的箭头C所示,从第一传感器121发送至控制器1的信号再次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如图6中所示,当可移动部件63的被检测部133已经到达第二位置时,延伸部132抵接在接触部件64的弯曲部分95上。因而限制可移动部件63在方向57上枢转,由此限制被检测部133移动至第三位置。
在第二位置中,被检测部133位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之间。因而,被检测部133阻挡从光发射部124发射的光,并且虽然未示出,但是低电平的信号被从第二传感器发送至控制器1。
当墨盒30已经从图5中所示的位置在向前方向51上进一步移动时,墨针102通过墨供应口71进入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已进入的墨针102推动阀从而打开阀,由此允许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通过墨供应部34的内部空间和墨针102的内部空间流入墨管20。在图6中所示的状态下,墨盒30已经完全地附接至盒接收部110,并且处于其已安装姿势(附接姿势)。最终,盒接收部110的盖被关闭。
然后将参考图11的流程图描述控制器1如何检测墨盒30被插入盒接收部110中。
首先,在S100中,控制器1对盒接收部110的盖打开后直到盒接收部110的盖关闭时从第一传感器121发送到控制器1的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有多少次计数。在S100中,控制器1也在RAM中存储指示的计数结果的数据。
然后,控制器1在S110中确定盒接收部110的盖是否关闭。控制器1重复S110的过程,直到检测到盒接收部110的盖关闭(S110:否)。当控制器1在S110中确定出盒接收部110的盖关闭(S110:是)时,在S120中,控制器1参考存储在RAM中的数据(指示第一传感器121中的信号从低变为高的次数的数据)。
当次数等于或者大于1时(S120:是),则控制器1在S130中确定出墨盒30已经被适当地附接至盒接收部110。另一方面,当次数为零(S120:否)时,则控制器1在S140中确定出:与墨盒30不同的墨盒已经附接至盒接收部110;或者墨盒30还未附接至盒接收部110。如果确实如此(如果过程继续至S140),则控制器1可以发出例如促使用户附接墨盒30的消息。
接下来,将参考图6至8B和10B描述当墨腔室36中留有的墨量变小时可移动部件63和接触部件64的移动。
如图6中所示,当墨腔室36中的墨的残留量足够时,则可移动部件63的被检测部133位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之间,由此阻挡来自光发射部124的光。因而,如图10B中的箭头D所示,低电平信号被从第二传感器122发送至控制器1。
随着墨腔室36中存储的墨被从图6中所示的状态消耗并且墨腔室36中留有的墨的量降低,膜88变形,从而在如图8B中所示的向右方向55上凹入。通过膜88的这种变形,接触部件64在方向96(参见图8A)上可枢转地移动,这种移动使接触部件64的弯曲部分95在如图8B中所示的向左方向56上移动。由于第二部分93的弯曲部分95现在位于相对于延伸部132进一步在向左方向56上(即,向左),所以现在解除延伸部132对弯曲部分95的抵接。也就是说,弯曲部分95与延伸部132分离。因而,由于板弹簧135的推压力而引起可移动部件63在方向57上枢转,由此将被检测部133从第二位置移动至图7中所示的第三位置。
在第三位置中,被检测部133不阻挡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发射的光。因而,如图10B中的箭头E所示,从第二传感器122发送至控制器1的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因而,控制器能够检测出小量的墨留在墨腔室36中,即墨腔室36中的残留墨量小于预定量。
应明白,在该实施例中,被检测部133的阻挡来自第一传感器121的光的一部分与被检测部133的阻挡来自第二传感器122的光的一部分不同。然而,被检测部133可以在相同位置阻挡来自第一和第二传感器121和122两者的光。
<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和技术优点>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能够通过板弹簧135中产生的推压力将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移动至第二位置。此外,通过接触部件64限制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移动至第三位置。此外,随着接触部件64随着贮液器62的变形而移动,可移动部件63对接触部件64的抵接被解除,由此使得被检测部133能够通过板弹簧135的偏压力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通过检测该被检测部133,能够关于墨盒30的状态(姿势)执行两种类型的检测。因而,这种结构能够减少在墨盒30中检测所需的构件数目。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被检测部133相对于墨盒30中的盒本体61在向上方向54上突出。这种结构能够减少从墨供应部34飞溅的墨可能粘附至被检测部133的可能性,由此抑制关于被检测部133的不正确检测的发生。
特别地,与在墨盒中形成用于检测墨的残留量的检测窗口的情况相比,不提供检测窗口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在实现精确检测方面更有利,因为被检测部133暴露于盒本体61外部,因而较不可能被墨污染。
此外,由于可移动部件63被构造成可枢转地移动,所以能够通过简单构造对墨盒30的状态执行两种类型的检测。
此外,轴孔131的中心,即轴杆87的轴线X(可移动部件63的枢转轴线)位于连接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的中心133A和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133的中心133B的线段的垂直等分线136上。通过这种构造,能够使可移动部件63关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可移动的量更大。
此外,在板弹簧135中通过板弹簧135的弹性变形产生推压力。这种结构能够促进被检测部133移动至第三位置。
此外,由于提供了配重部134,所以当不在板弹簧135中产生推压力时,例如当墨盒30被从盒接收部110拆除时,能够将可移动部件63保持在第一位置。
此外,由于配重部134被设置成相对于轴孔31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所以配重部134能够在向前方向51上推压被检测部133,以保持被检测部133处于第一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被检测部133不被容置在盒本体61内部,而是位于盒本体61外部。因此,被检测部133能够易于被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检测。
此外,接触部件64的弯曲部分95能够以大面积接触可移动部件63。因此,在弯曲部分95被设置成接触可移动部件63的构造中,第一实施例的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可移动部件63与接触部件63的无意分离。
2.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2A至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30。在下文说明中,相同部分或者构件被以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部分和构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以避免重复解释。
虽然第一实施例的可移动部件63被构造成做枢转运动,但是第二实施例的可移动部件263被构造成做不同于枢转运动的运动。
特别地,如图12A和12B中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30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61类似的墨盒261、接触部件64以及可移动部件263。
可移动部件263包括主体241、螺旋弹簧242。螺旋弹簧242被布置成从主体241的前表面在向前方向51上延伸。
主体241包括被检测部243和凸起244。被检测部243组成主体241的上端部分。凸起244从主体241的右表面在向右方向55上伸出。凸起244与在组成盒本体261的右侧壁285中形成的伸长孔245接合。因而,凸起244可沿伸长孔245移动。伸长孔245包括倾斜部分246和水平部分247。倾斜部分246随着在向后方向52上进一步延伸而在向上方向54上倾斜。也就是说,倾斜部分246朝向后部对角向上延伸。水平部分247从倾斜部分246的后端在向后方向52上延伸。倾斜部分246包括限定倾斜部分246的后端的表面246A。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被布置成彼此竖直地对齐。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第一传感器121(光发射部123)被布置成相对于第二传感器122(光发射部124)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即,向前)。
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可移动部件263的运动。应明白,由于墨供应部34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说明。
在被插入盒接收部110中之前的墨盒230中,可移动部件263被胶带等固定至盒本体261,由此被保持在图12A中所示的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凸起244被定位在倾斜部分246的下-前端处。此时的被检测部243的位置(如图12A中所示)为第一位置。此时,倾斜部分246的倾斜部分246A支撑凸起244。
顺便提及,在接收墨盒230之前的盒接收部110中,在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之间以及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之间不存在物体。也就是说,被检测部243不阻挡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两者中的光。因此,高电平信号被从第一传感器121和第二传感器122发送至控制器1(参考图1)。
然后,如图12B中所示,当墨盒230被插入盒接收部110中时,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243到达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和光接收部之间的位置。因而,第一位置处的被检测部243阻挡从第一传感器121的光发射部123发射的光。结果,从第一传感器121发送至控制器1的信号现在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且控制器1现在检测出墨盒30已经被插入盒接收部110中。此时,螺旋弹簧242的前端抵接该抵接部125。
随着图12B中所示位置处的墨盒230在向前方向51中进一步移动,螺旋弹簧242收缩,由此产生在向后方向52上推压可移动部件263的推压力。应明白,在螺旋弹簧242稍微收缩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螺旋弹簧242的推压力仍小于表面246A支撑凸起244的力。因而,可移动部件263被保持在当前位置(凸起244位于伸长孔245的倾斜部分246的下-前端处的位置)。
随着墨盒230在向前方向51上进一步移动从而被完全地安装在盒接收部110中,如图13A中所示,螺旋弹簧242进一步收缩。螺旋弹簧242的推压力现在大于表面246A支撑凸起244的力。因而,凸起244沿着倾斜部分246在向后方向52上以及向上方向54上移动。当凸起244到达水平部分247的前端时(参见图13B),可移动部件263的主体241抵接接触部件64的弯曲部分95。结果,限制可移动部件263在向后方向52上移动。这种状态(图13B中所示的状态)下的被检测部243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243位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和光接收部之间。也就是说,第二位置处的被检测部243阻挡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2发射的光。因而,低电平信号被从第二传感器122发送至控制器1。
当墨腔室36中存储的墨被从图13B中所示的状态消耗时,即当墨腔室36中的墨的量减少时,膜88变形,从而在向右方向55上凹入(收缩)。因而,接触部件64枢转,使得现在解除弯曲部分95与主体241的接触。然后,凸起244由于螺旋弹簧242的推压力而沿着伸长孔245的水平部分247在向后方向52上移动。也就是说,如图14中所示,可移动部件263由于螺旋弹簧242的推压力而在向后方向52上移动。在图14中所示的这种状态下,被检测部243位于其第三位置。
第三位置处的被检测部243不阻挡从第二传感器122的光发射部124发射的光。因而,从第二传感器122发送至控制器1的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并且控制器1检测出现在留在墨腔室36中的墨量少。
3.其它变体和变型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板弹簧135被用作第一偏压部件,但是本公开的第一偏压部件不限于板弹簧135。例如,第一偏压部件可以通过附接至可移动部件63的延伸部132的螺旋弹簧实现。
此外,作为对第一实施例的配重部134的代替,例如,螺旋弹簧可以被用作第二偏压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的一端可以附接至可移动部件63的延伸部132,而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可以附接至盒本体61。这种结构也允许在图4中的方向58上偏压可移动部件63。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可移动部件63包括配重部134。然而,可移动部件63不需要包括配重部134。在可移动部件63不包括配重部134的情况下,可移动部件63可以被胶带等固定至盒本体61,从而在墨盒30还未被安装在盒接收部110中的状态下保持在图4中所示的位置处。然后,在将墨盒30插入盒接收部110中期间,可移动部件63与盒本体61的胶带固定被板弹簧135的推压力解除。
虽然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墨盒30、230在水平方向上附接至盒接收部110,但是墨盒30、230可以不必被水平安装。例如,墨盒30、230可以被构造成被竖直地插入盒接收部110中。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部件63、接触部件64、可移动部件263等的布置和移动方向可以取决于墨盒30、230被插入的方向而适当地改变。
此外,虽然在所示实施例中,墨被用作液体的示例,但是本公开的液体不限于墨。例如,液体可以是在打印操作期间在墨之前喷射到片材上的预处理液。

Claims (19)

1.一种液体盒,包括:
盒本体,所述盒本体容纳贮液器,所述贮液器被构造成在所述贮液器中存储液体,所述贮液器可变形;
液体供应部,所述液体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盒本体上,并且所述液体供应部被构造成允许存储在所述贮液器中的所述液体从所述贮液器流出;
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由所述盒本体可移动地支撑,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受到外部检测的被检测部,所述被检测部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后方的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后方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盒本体较高;
推压部件,所述推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件上,所述推压部件可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推压部件能够在非变形状态与变形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变形状态下的所述推压部件变形以产生推压力,以将所述被检测部朝向所述第三位置推压;以及
接触部件,所述接触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贮液器的表面处,并且所述接触部件被构造成接触所述可移动部件,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触的所述接触部件限制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被检测部能够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件的枢转运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枢转轴线由枢转轴限定,所述推压部件相对于所述枢转轴向上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被检测部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向下的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一端以及与所述一端相反的另一端,所述一端限定所述枢转轴线,所述另一端包括所述被检测部,并且
其中所述推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以从所述延伸部向前延伸,所述延伸部使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限定所述被检测部的第一中心,并且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限定所述被检测部的第二中心,在侧视图中,所述枢转轴线位于连接在所述第一中心和所述第二中心之间的线段的垂直等分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推压部件包括板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板弹簧具有基端部,所述基端部被连接到所述可移动部件,所述板弹簧从所述可移动部件向前且向下延伸,并且所述板弹簧被弯曲,使得所述板弹簧在接收到外部力时能够弹性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板弹簧设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从所述板弹簧的所述基端部向前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另一推压部件,所述另一推压部件被构造成对所述被检测部施加推压力,以将所述被检测部朝向所述第一位置推压,所述另一推压部件的推压力小于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被检测部能够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件的枢转运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另一推压部件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向前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盒本体包括上壁,所述上壁在所述上壁中形成有通孔,并且
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进一步包括:
被容纳部,所述被容纳部被容纳在所述盒本体中,且被容纳在与所述贮液器不同的位置处;和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通过所述通孔从所述被容纳部向上延伸,所述突出部包括所述被检测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接触部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贮液器的所述表面接触;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贮液器的所述表面延伸,在侧视图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相对于所述贮液器突出的自由端;以及
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被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自由端上,所述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自由端在与向上方向及向后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弯曲部分使所述可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贮液器的表面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所述表面被柔性膜覆盖,所述柔性膜能够随着液体从所述贮液器的流出而变形;并且
其中所述柔性膜支撑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随着所述柔性膜的变形而移动,以使所述弯曲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将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可移动部件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盒本体包括:
前壁,所述液体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前壁上;
后壁,所述后壁被定位成与所述前壁分离;以及
上壁,所述上壁被连接在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之间,所述第一位置处和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盒本体的所述上壁较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盒,所述液体盒被构造成被插入且安装在盒接收部中,所述盒接收部设有第一光学传感器和第二光学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盒被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期间被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检测,被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提供关于所述液体盒是否被安装在所述盒接收部中的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当完成将所述液体盒安装在所述盒接收部中时被所述第二光学传感器检测,已经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被检测部提供关于所述贮液器中的所述液体的量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所述液体盒被构造成被插入且安装在盒接收部中,所述盒接收部在所述盒接收部中限定盒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盒接收部包括在所述盒容纳空间内在向后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
其中所述盒本体包括:
前壁,所述液体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前壁处,所述前壁面向与所述向后方向相反的向前方向;
后壁,所述后壁被设置成与所述前壁分离;以及
上壁,所述上壁连接在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推压部件能够在所述向前方向上和所述向后方向上弹性变形,在将所述液体盒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期间,所述推压部件在接触抵靠所述突出部时从所述非变形状态移动至所述变形状态,在所述变形状态下的所述推压部件推压所述被检测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离所述后壁比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离所述后壁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盒,其中在所述变形状态下的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将所述被检测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定位成离所述后壁比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离所述后壁近。
19.一种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盒;和
盒接收部,所述液体盒在向前方向上被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所述液体盒在向后方向上被从所述盒接收部移除,所述盒接收部包括:
第一光发射部;
第二光发射部,所述第二光发射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发射部的后方;以及
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被构造成抵接在所述推压部件上,所述推压部件在接触抵靠所述抵接部时弹性变形,以产生将所述被检测部朝向所述第三位置推压的推压力,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在接收到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触的所述接触部件抵抗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而限制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接触部件被构造成随着所述贮液器的变形而移动,以解除所述可移动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之间的接触,并且所述接触部件被构造成由于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而将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在将所述液体盒插入所述盒接收部中期间阻挡从所述第一光发射部发出的光,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被检测部被构造成在完成所述液体盒在所述盒接收部中的安装时阻挡从所述第二光发射部发出的光。
CN201610875492.8A 2016-03-31 2016-09-30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Active CN107264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2385 2016-03-31
JP2016072385A JP6756138B2 (ja) 2016-03-31 2016-03-31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4043A true CN107264043A (zh) 2017-10-20
CN107264043B CN107264043B (zh) 2020-10-09

Family

ID=5701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5492.8A Active CN107264043B (zh) 2016-03-31 2016-09-30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086621B2 (zh)
EP (1) EP3228460B1 (zh)
JP (1) JP6756138B2 (zh)
CN (1) CN1072640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050A (zh) * 2018-04-25 2019-11-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墨量检测装置、墨水存储器及供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6138B2 (ja) 2016-03-31 2020-09-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6852272B2 (ja) 2016-03-31 2021-03-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677051B2 (ja) 2016-03-31 2020-04-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668891B2 (ja) 2016-03-31 2020-03-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962113B2 (ja) 2017-09-29 2021-1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2019064042A (ja) 2017-09-29 2019-04-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6962114B2 (ja) 2017-09-29 2021-1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2019064046A (ja) 2017-09-29 2019-04-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6866844B2 (ja) * 2017-12-27 2021-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
EP3546221B1 (en) * 2018-03-29 2021-03-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EP3546222B1 (en) * 2018-03-29 2020-08-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EP3546223B1 (en) * 2018-03-29 2021-04-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including light blocking por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7434235B2 (ja) * 2021-09-17 2024-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2084A1 (en) * 2001-02-27 2002-09-05 Makoto Shihoh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1098789A (zh) * 2005-01-14 200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流体吐出装置、喷墨打印机和流体吐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090289972A1 (en) * 2008-05-23 2009-11-26 Yasushi Iino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693424A (zh) * 2009-10-30 2010-04-14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201645998U (zh) * 2010-04-16 2010-11-2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220572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218924A (zh) * 2010-04-16 2011-10-1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202428813U (zh) * 2011-12-27 2012-09-12 珠海并洲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US20130141499A1 (en) * 2011-12-06 2013-06-06 Suguru Tomoguchi Cartridge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6309A (en) 1986-03-19 1992-08-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injection apparatus with residual ink quantity detecting means
JPH03157392A (ja) 1988-12-26 1991-07-05 Toyo Jozo Co Ltd 9―ジヒドロ―9―0―アルキルデスマイコシン誘導体
US5736992A (en) 1994-10-31 1998-04-07 Hewlett-Packard Pressure regulated free-ink ink-jet pen
US6793331B2 (en) 2002-08-08 2004-09-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ing cartridge having a level indicator
JP4706421B2 (ja) 2004-11-15 2011-06-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に液体を供給する液体収容容器用の液体検出装置、及びこの液体検出装置を内蔵した液体収容容器
KR20080000096A (ko) 2006-06-26 2008-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잉크카트리지 및 잉크공급장치
JP5056163B2 (ja) * 2007-05-25 2012-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判定装置及び判定方法
CN201362034Y (zh) 2008-10-13 2009-12-16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1462410B (zh) 2008-12-31 2011-11-02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1491975B (zh) 2009-02-20 2011-12-28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2233737B (zh) 2010-05-01 2015-04-0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墨盒组以及墨盒确定系统
JP5573397B2 (ja) 2010-06-17 2014-08-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DE202011110616U1 (de) * 2010-12-22 2015-03-18 Seiko Epson Corp. Patrone
JP2013129178A (ja) 2011-12-22 2013-07-04 Brother Industries Ltd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CN103182847B (zh) 2011-12-27 2015-11-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N103182848B (zh) 2011-12-27 2015-11-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JP2013208740A (ja) * 2012-03-30 2013-10-1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EP2719537A3 (en) 2012-10-10 2017-04-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3110526U (zh) 2013-02-21 2013-08-07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EP2982514B1 (en) * 2014-08-06 2017-01-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JP6550840B2 (ja) * 2015-03-27 2019-07-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668891B2 (ja) 2016-03-31 2020-03-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852272B2 (ja) 2016-03-31 2021-03-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677051B2 (ja) 2016-03-31 2020-04-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756138B2 (ja) 2016-03-31 2020-09-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2084A1 (en) * 2001-02-27 2002-09-05 Makoto Shihoh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1098789A (zh) * 2005-01-14 200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流体吐出装置、喷墨打印机和流体吐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090289972A1 (en) * 2008-05-23 2009-11-26 Yasushi Iino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693424A (zh) * 2009-10-30 2010-04-14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220572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201645998U (zh) * 2010-04-16 2010-11-2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2218924A (zh) * 2010-04-16 2011-10-1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US20130141499A1 (en) * 2011-12-06 2013-06-06 Suguru Tomoguchi Cartridge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es
CN202428813U (zh) * 2011-12-27 2012-09-12 珠海并洲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050A (zh) * 2018-04-25 2019-11-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墨量检测装置、墨水存储器及供墨系统
CN110395050B (zh) * 2018-04-25 2022-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墨量检测装置、墨水存储器及供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86621B2 (en) 2018-10-02
JP2017177735A (ja) 2017-10-05
US20190084312A1 (en) 2019-03-21
EP3228460A1 (en) 2017-10-11
US10654281B2 (en) 2020-05-19
EP3228460B1 (en) 2020-07-08
US20170282585A1 (en) 2017-10-05
JP6756138B2 (ja) 2020-09-16
CN107264043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4043A (zh)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CN107264044A (zh) 液体盒和系统
CN207028522U (zh) 打印流体盒
US9199476B2 (en) Holder having detachable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and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US10160221B2 (en) Liquid cartridge having engaging surface, and liquid-consum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7878032A (zh) 包括打印流体盒和适配器的打印流体容纳装置及其系统
US10828904B2 (en) Liquid cartridge including circuit board supported by support member
CN107264042A (zh) 液体盒
CN107264041A (zh) 液体盒
CN111971182B (zh) 包括可移动构件的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CN107878033B (zh) 液体盒和液体消耗装置
EP3300903A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liquid-consuming device
JP2012051315A (ja) ホルダー、ホルダーに着脱可能な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7878036A (zh) 打印流体容纳装置、系统和适配器
US10737498B2 (en) Liquid cartridge
US8740362B2 (en) Ink tank
US20230302810A1 (en) Liquid cartridge including plate having attenuating surface configured to attenuate incident light
WO2019186878A1 (en) Liquid cartri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