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5350A - 植物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植物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5350A
CN107205350A CN201580075296.6A CN201580075296A CN107205350A CN 107205350 A CN107205350 A CN 107205350A CN 201580075296 A CN201580075296 A CN 201580075296A CN 107205350 A CN107205350 A CN 107205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rtion
fluid passage
maintaining part
culture medium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52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5350B (zh
Inventor
高岛胜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Shoji Co Ltd
Fuji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Shoji Co Ltd
Fuj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Shoji Co Ltd, Fuj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Shoj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5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5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7/00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 A01G27/005Reservoirs connected to flower-pots through cond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01G31/04Hydroponic culture on convey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4Electric or magnetic or acoustic treatment of plants for promoting growth
    • A01G7/045Electric or magnetic or acoustic treatment of plants for promoting growth with electric ligh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A01G9/0295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nnected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9Ligh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Hydroponic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植物栽培装置,由此特别是在早期生长阶段可以节省空间,同时防止生长状态下的叶片下垂。该植物栽培装置(1)包括:第一板部(52),第一板部形成为沿输送方向从流动通路构件(41)延伸的板;以及第二板部(53),第二板部形成为沿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流动通路构件(41)延伸的板。随着彼此相邻的流动通路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短,设置在前一流动通路构件(41)中的第二板部(53)在竖向方向上叠置在设置在后一流动通路构件(41)中的第一板部(52)上。随着彼此相邻的流动通路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长,设置在前一流动通路构件(41)中的第二板部(53)与设置在后一流动通路构件(41)中第一板部(52)在输送方向上分离。

Description

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室内栽培植物的方法,使得植物能够将根侵入培养液流过的流体通道构件中。此外,专利文献2中描述了植物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沿一个方向移动。换句话说,种子或苗圃植物布置在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并且充分生长的植物布置在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此外,相邻的植物被布置成在它们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应对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的尺寸变化。
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了光源的高度根据植物的生长而改变。专利文献4公开了使植物的花芽直立成长的保护部件。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H11(1999)-155373A
[专利文献2]JP S62(1987)-55029A
[专利文献3]JP S63(1988)-240731A
[专利文献4]JP 2003-265048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对于具有叶片的植物、例如莴苣之类的,希望在培养状态下防止叶片下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可以通过提供板状基部来解决该问题。然而,由于培养基的宽度被调整为栽培后期阶段的植物的宽度,所以基部的尺寸对于早期阶段植物而言可能过大。因此,在栽培的早期阶段,必须确保植物的大宽度尺寸的培养基并且无法实现有效的空间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其可以实现植物在早期阶段的有效空间使用,同时防止植物的叶片在培养状态下的下垂。[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植物栽培装置的特征在于,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多个流体通道构件,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形成有流体通道,培养液流动通过流体通道,并且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在流体通道构件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通孔;传送机构,传送机构传送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使得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中的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可变;种苗培养基,植物的种子布置在种苗培养基上;培养基保持部,培养基保持部形成为筒形形状并且将种苗培养基容纳在其中以保持种苗培养基,培养基保持部插入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的通孔中或者布置成与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的通孔连通并且将培养液吸收到种苗培养基中;第一板部,第一板部设置在流体通道构件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传送方向从流体通道构件延伸的板形;以及第二板部,第二板部设置在流体通道构件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流体通道构件延伸的板形。
当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二板部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一板部在上/下方向上叠置,并且当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大时,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二板部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一板部相对于传送方向彼此分离。
在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二板部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一板部在上/下方向上叠置的状态下,可以减小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在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二板部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一板部相对于传送方向彼此分离的状态下,培养状态下的叶片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保护下不会在足够宽的范围内下垂。因此,植物栽培装置特别是在早期栽培阶段可以有效地节省植物的空间,通过防止叶片下垂而对培养状态下的叶片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植物栽培装置的平面图,但是图1是省略了照明装置的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2-2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植物栽培装置的从右侧观察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通过传送机构从图2所示的状态传送的植物栽培装置的植物的状态的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传送单元的平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传送单元的沿着图5中的线6-6截取的放大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传送单元的从右侧观察的视图。
图8是沿着图6中的线8-8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的传送单元的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的传送单元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的传送单元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的传送单元的截面图。
图13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的传送单元的截面图。
图14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的传送单元的截面图。
图15是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的传送单元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1.植物栽培装置的总体结构)
将参照图1至图3对植物栽培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和图2中,植物栽培装置1的传送单元31至37如在图1中所看到的从左向右传送(沿箭头方向)。工人在如图所示的左侧进给新的传送单元31,并且在如图所示的右侧收集传送单元37。
如图1和图2所示,植物栽培装置1设置有一对轨道11和12、传送机构13至15、照明装置16至18、培养液供给部21以及培养液收集部22,作为预先初始准备的部分。此外,植物栽培装置1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植物的传送单元31至37,作为可移动体。传送单元31至37沿传送方向依次传送。
所述一对轨道11和12彼此平行设置并且沿着传送单元31至37的传送方向(图1的箭头方向)延伸。所述一对轨道11和12被设置用于导引传送单元31至37的传送。
传送机构13至15如图2和图3所示分别设置在一对轨道11与12之间,并且沿传送方向传送传送单元31至37。第一传送机构13将传送单元31和32传送到相应的下一个位置。第二传送机构14以与第一传送机构13串联的方式相对于第一传送机构13设置在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第二传送机构14将传送单元33和34传送到相应的下一个位置。第三传送机构15以与第二传送机构14串联的方式相对于第二传送机构14设置在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第三传送机构15将传送单元35至37传送到相应的下一个位置。应当注意的是,传送机构13至15构造成所谓的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可以将传送机构13至15从图3所示的状态返回到图2所示的状态。
传送机构13至15的传送距离被设定为以第一传送机构13的传送距离、第二传送机构14的传送距离和第三传送机构15的传送距离的顺序越来越长。换句话说,相互相邻的传送单元31至33的距离最短,相互相邻的传送单元33至35之间的距离次短,并且相互相邻的传送单元35至37的距离最长。因此,传送机构13至15通过改变相互相邻的传送单元31至37的距离来传送传送单元31至37。
照明装置16至18使光照射在保持于传送单元31至37上的植物上,通过传送单元31至37传送植物。每个照明装置16至18的高度彼此不同。第一照明装置16设置在与传送单元31至33对应的位置处。第一照明装置16的该位置在三个位置中最低。第二照明装置17设置在与传送单元34和35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并且该位置高于第一照明装置16的位置。第三照明装置18设置在与传送单元36和37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并且该位置高于第二照明装置的位置。
培养液供给部21设置在沿相互相对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布置的一对轨道11、12的外侧(图1所示的下侧)的一个轨道处。培养液供给部21给形成位置固定的传送单元31至37的流体通道构件41供给培养液。培养液收集部22设置在沿相对方向布置的一对轨道11、12的另一外侧(图1所示的上侧)的轨道处。培养液收集部22收集从形成位置固定传送单元31至37的流体通道构件41排出的培养液。
(2.传送单元的概述)
除了图1至图3,还将参照图4至图8对传送单元31至37中的每一者进行说明。每个传送单元31至37设置有流体通道构件41、支承构件42和43、种苗培养基44a至44c和植物保持部45。
流体通道构件41形成为筒形形状,并且设置有流体通道,培养液流动通过流体通道。根据实施方式,流体通道构件的形状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筒形,但是形状不限于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筒形并且例如可以使用矩形管状。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1a至41c,所述多个通孔41a至41c以彼此间隔开的预定间隔沿着流体通道延伸。根据实施方式,通孔形成为圆形孔。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一端的上表面处设置有孔,来自培养液供给部21的培养液通过该孔供给。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另一端的上表面处设置有另一个通孔(未示出),用于将培养液排放到培养液收集部22。培养液从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流动。
支承构件42和43设置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下表面处,并且定位成分别与所述一对轨道11和12的位置对应。支承构件42在所述一对轨道11和12上移动,此外,支承构件42在传送方向上与传送机构13至15接合,并且可以根据传送机构13至15的操作而移动。换句话说,通过支承构件42和43沿传送方向的移动,流体通道构件41沿传送方向移动。
将种子布置在种苗培养基44a至44c上。根据实施方式,种苗培养基44a至44c形成为柱状。种苗培养基44a至44c由能够吸收流过流体通道构件41的内部的培养液的材料制成。
植物保持部45形成为筒形形状,并且通过例如PP(聚丙烯)树脂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之类的材料制成,并且通过压制成型而一体地形成。植物保持部45形成为例如具有挠性特性和几毫米厚度的膜。植物保持部包括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第一板部52、第二板部53、第一卷绕部54a至54c和第二卷绕部55a至55c。
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形成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筒形形状,如图2、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容纳并保持种苗培养基44a至44c。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插入到流体通道构件41的所述多个通孔41a至41c中。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各部分从通孔41a至41c向上突出。换句话说,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布置成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突出,以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间隙。另一方面,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剩余部分的各部分浸没在流过流体通道构件41的内部的培养液中,因此,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定位在种苗培养基44a到44c吸收培养液的地方。
第一板部52设置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上侧处,并且形成为沿传送方向(图1中所示的下游侧或右侧)从流体通道构件41延伸。如图5所示,第一板部52形成为使得梢端侧和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上,或者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的下方。此外,第一板部52在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第一狭缝52a至52c。第一狭缝52a至52c向第一板部52的梢端侧敞开。每个第一狭缝52a至52c的宽度设定为比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每个宽度大。
第二板部53如图4和图5所示设置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与传送方向(图1所示的上游侧、左侧)相反的方向从流体通道构件41延伸。如图5所示,第二板部53形成为使得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的上方。换句话说,第一板部5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与第二板部5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同。然后,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设置为相对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不对称。
此外,第二板部53在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包括多个第二狭缝53a至53c。第二狭缝53a至53c向第二板部53的梢端侧敞开。第二狭缝53a至53c的宽度中的每一者形成为比对应的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每个宽度宽。应当注意的是,在图1和图5中,第一狭缝52a至52c的宽度被示出为与第二狭缝53a至53c的宽度不同。然而,第一狭缝51a至51c和第二狭缝53a至53c的宽度可以设定为相同。为了容易地理解第一狭缝51a至51c和第二狭缝53a至53c的结构,宽度的大小在附图中表示为不同。
第一卷绕部54a至54c绕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周卷绕,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一狭缝52a至52c由切缝加工形成时,第一卷绕部54a至54c由与第一狭缝52a至52c对应的构件形成。因此,第一卷绕部54a至54c形成在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第一卷绕部54a至54c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遵循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周表面的形状。
第二卷绕部55a至55c绕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周卷绕。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周表面的大部分被第一卷绕部54a至54c和第二卷绕部55a至55c卷绕。当第二狭缝53a至53c由切缝加工形成时,第二卷绕部55a至55c由与第二狭缝53a至53c对应的构件形成。因此,第二卷绕部55a至55c形成在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第二卷绕部55a至55c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遵循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周表面的形状。
(3.传送单元与照明装置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相应的传送单元31至37如图4至图8所示形成。接着,将再次参照图1至图3对传送单元31至37与照明装置16至18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传送单元31至33上植物的叶片91生长得非常小,因此,传送单元31至33靠近彼此相邻地相互定位。换句话说,相互相邻的传送单元上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得小。在这种情况下,前一传送单元32的第二板部53在上/下方向与后一传送单元31的第一板部52叠置。更详细地说,后一传送单元31的第一板部52在前一传送单元32的第二板部53的下方前进。此外,后一传送单元31的第一狭缝52a至52c进入前一传送单元32的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另一方面,前一传送单元32的第二狭缝53a至53c允许后一传送单元31的叶片91的基部进入第二狭缝53a至53c中。应当注意的是,传送单元32与33之间的定位关系与如上所述的传送单元31与32之间的定位关系相同。
传送单元34和35上的植物的叶片91生长到某种程度,并且因此与传送单元31至33之间的空间关系相比,传送单元34和35在某种程度上彼此分离。换句话说,相邻的传送单元33和34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大了一定量。在这种情况下,前一传送单元34的第二板部53和后一传送单元33的第一板部52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叠置。更详细地说,后一传送单元33的第一板部52在前一传送单元34的第二板部53的下方延伸。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后一传送单元33的第一狭缝52a至52c定位成在空间上与前一传送单元34的培养基保持部51a到51c间隔开。另外,应当注意的是,前一传送单元34的第二狭缝53a至53c定位成与后一传送单元33的植物的叶片91的基部分离。还应当注意的是,传送单元34与35之间的定位关系与如上所述的传送单元33与34之间的定位关系相同。
传送单元36和37上的植物的叶片91很大程度地成长,并且因此,与传送单元31至33之间的关系相比,传送单元36和37彼此大大分离。换句话说,相邻的传送单元35和36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大了一定量。在这种情况下,前一传送单元36的第二板部53和下一传送单元35的第一板部52彼此不叠置并且定位成在传送方向上彼此分离。自然地,后一传送单元35的第一狭缝52a至52c定位成与前一传送单元36的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间隔开。此外,前一传送单元36的第二狭缝53a至53c定位成与后一传送单元35的植物的叶片91的基部分离。应当注意的是,传送单元36与37之间的定位关系与如上所述的传送单元35与36之间的定位关系相同。
面向传送单元31至33的第一照明装置16从最靠近种苗培养基44a至44c的位置向种苗培养基44a至44c照射光。面向传送单元34和35的第二照明装置17从以生长叶片91的高度远离种苗培养基44a至44c的位置向种苗培养基44a至44c照射光。面向传送单元36和37的第三照明装置18从最远离种苗培养基44a至44c的位置向种苗培养基44a至44c照射光。换句话说,照明装置16至18安装在与植物的响应于生长的高度对应的位置。
工人通过切割工具切割传送单元37上的植物的叶片91的基部,并且将叶片91与植物的根部92分离。因此,仅获得植物的叶片91。因此,所获得的叶片91例如由包装材料包装并且被运输。
<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当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第一板部52进入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二板部53的下侧,第一狭缝52a至52c前进到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当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第二板部53定位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一板部52的上侧并且第二狭缝53a至53c允许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叶片91的基部进入第二狭缝53a至53c中。
作为替代,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可以如下构造:当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第一板部52定位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二板部53的上侧并且第一狭缝52a至52c可以允许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植物的叶片91的基部进入第一狭缝52a至52c中。当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第二板部53进入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一板部52的下方,并且第二狭缝53a至53c可以使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进入到第二狭缝53a至53c中。
根据实施方式,第一板部52形成为使得梢端侧和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上,或者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从水平面向下定位。第二板部53形成为使得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在水平面的上方向上定位。
作为替代,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可以如下构造:第一板部52形成为使得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在水平面的上方向下定位,并且第二板部53形成为使得梢端侧和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上,或者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从水平面向上定位。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相对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设置为不对称的。然而,作为替代,如图9所示,第一板部152和第二板部153相对于培养基保持部151设置为对称的,并且流体通道构件141的通孔141a可以形成为在从竖向上侧向下倾斜的方向上穿透。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1的植物保持部245包括培养基保持部251a至251c、第一板部52、第二板部53、第一卷绕部54a至54c和第二卷绕部55a至55c,如图10所示。植物保持部245由例如PP(聚丙烯)树脂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并通过压制成型而一体地形成。应当注意的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植物保持部24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植物保持部45仅在种苗培养基保持部251a至251c的结构方面不同。
培养基保持部251a至251c中的每一者在每个外周表面上具有阶梯部。换句话说,培养基保持部251a至251c中的每一者形成为阶梯形状,使得梢端侧的直径变细。培养基保持部251a至251c的阶梯部与流体通道构件41接触,以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间隙。此外,培养基保持部251a至251c设置成使其一部分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突出。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1的植物保持部345包括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第一板部52、第二板部53、第一卷绕部54a至54c和第二卷绕部55a至55c,如图11所示。植物保持部345例如由PP(聚丙烯)树脂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并且通过压制成型而一体地形成。应当注意的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植物保持部34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植物保持部45仅在种苗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的结构方面不同。
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中的每一者具有渐缩的外周表面,使得梢端侧的直径变细。此外,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的直径大于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的外周表面的梢端侧的直径,并且小于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的外周表面的基端侧的直径。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的外周表面的中间部分与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接合。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有间隙。此外,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设置成使其一部分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突出。
<第四实施方式>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1的传送单元31至37如图12所示包括流体通道构件41、支承构件42和43,种苗培养基44a至44c、植物保持部45和夹持构件446a至446c。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仅在夹持构件446a至446c的结构方面不同。
夹持构件446a至446c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分开地形成,并且在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周边侧处被布置成夹置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通过夹持构件446a至446c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提供了间隙。此外,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设置成使其一部分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突出。
<第五实施方式>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1的传送单元31至37如图13所示包括流体通道构件41、支承构件42和43、种苗培养基44a至44c、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和植物保持部545。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仅在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和植物保持部545的结构方面不同。
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形成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以与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连通。具体地,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与流体通道构件41一体地形成,以与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连通。此外,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在其外周表面处具有阶梯部。换句话说,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以阶梯式的方式形成,使其梢端侧的直径变细。
植物保持部545构造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植物保持部45的形状,但从其中除去了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换句话说,植物保持部545包括第一板部52、第二板部53、第一卷绕部54a至54c和第二卷绕部55a至55c。应当注意的是,植物保持部545在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的位于第一板部52与第二板部53之间的部分处设置有通孔545a。植物保持部545的通孔545a与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的阶梯部接触。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有间隙。
<第六实施方式>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1的传送单元31至37如图14所示包括流体通道构件41、支承构件42和43、种苗培养基44a至44c、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和植物保持部545。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仅在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的结构方面不同。
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中的每一者具有渐缩的外周表面,使得梢端侧的直径变细。此外,植物保持部545的通孔545a的直径大于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的外周表面的梢端侧的直径并且小于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的外周表面的基端侧的直径。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的外周表面的中间部与植物保持部545的通孔545a接合。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有间隙。
<第七实施方式>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1的传送单元31至37如图15所示包括流体通道构件41、支承构件42和43、种苗培养基44a至44c、培养基保持部742a至742c、植物保持部545和夹持构件746a至746c。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单元31至37仅在培养基保持部742a至742c和夹持构件746a至746c的结构方面的不同。
培养基保持部742a至742c在外周处未设置阶梯部,并且形成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筒形形状。夹持构件746a至746c与培养基保持部742a至742c分开地形成并且在培养基保持部742a至742c的外周侧处布置成夹置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通过夹持构件746a至746c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设置有间隙。
<实施方式的效果>
植物栽培装置1包括:多个流体通道构件41,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41形成有流体通道和多个通孔41a至41c,其中,培养液流动通过该流体通道,所述多个通孔41a至41c位于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上表面上;传送机构13至15,传送机构13至15传送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41使得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41中的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可变;种苗培养基44a至44c,植物的种子布置在种苗培养基44a至44c上;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251a至251c、351a至351c、451a至451c、542a至542c、642a至642c和742a至742c,上述培养基保持部形成为筒形形状并且将种苗培养基44a至44c容纳在其中以保持种苗培养基44a至44c,上述培养基保持部插入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41的所述多个通孔41a至41c中或者布置成与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41的所述多个通孔41a至41c连通并且将培养液吸收到种苗培养基44a至44c中;第一板部52,第一板部52设置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传送方向从流体通道构件41延伸;以及第二板部53,第二板部53设置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流体通道构件41延伸。当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二板部53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一板部52在上/下方向上叠置,并且当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大时,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二板部53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一板部52相对于传送方向彼此分离。
在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二板部53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一板部52在上/下方向上叠置的状态下,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小。另一方面,在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二板部53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第一板部52相对于传送方向彼此分离的状态下,培养状态下的叶片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的保护下不会在足够宽的范围内下垂。因此,植物栽培装置特别是在早期成长阶段可以有效地节省植物的空间,通过防止叶片下垂而对培养状态下的叶片进行保护。
第一板部52设置有第一狭缝52a至52c,第一狭缝52a至52c构造成在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251a至251c、351a至351c、451a至451c、542a至542c、642a至642c和742a至742c中,或者构造成在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前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植物的叶片91的基部中。通过第一狭缝52a至52c在早期长高阶段,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的叠置量变大。因此,植物栽培装置1能够在早期长高阶段有效地节省植物的空间。
第二板部53设置有第二狭缝53a至53c,第二狭缝53a至53c构造成在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251a至251c、351a至351c、451a至451c、542a至542c、642a至642c和742a至742c中,或者构造成在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后一流体通道构件41上的植物的叶片91的基部中。通过第一狭缝52a至52c在早期长高阶段,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的叠置量变大。因此,植物栽培装置1能够在早期长高阶段有效地节省植物的空间。
此外,第一板部5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与第二板部5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由于这种结构,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可靠地移动到彼此叠置的状态。
例如,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中的一者形成为使得梢端侧和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上,或者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从水平面向下定位。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中的另一者形成为使得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在水平面的上方向上定位。因此,由于这种结构,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可靠地移动到彼此叠置的状态。
此外,作为替代,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中的一者形成为使得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从水平面向下定位。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中的另一者形成为使得梢端侧和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上,或者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从水平面向上定位。因此,由于这种结构,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可靠地移动到彼此叠置的状态。
然后,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设置成相对于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251a至251c、351a至351c、451a至451c、542a至542c、642a至642c和742a至742c不对称。因此,由于这种结构,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可靠地移动到彼此叠置的状态。
作为替代,第一板部152和第二板部153设置成相对于培养基保持部151对称,并且流体通道构件141的通孔141a可以形成为沿从竖向上侧方向向下倾斜的方向穿透。因此,由于这种结构,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可靠地移动到彼此叠置的状态。
此外,植物栽培装置1设置有通过压制成型一体地形成的植物保持部45。植物保持部45包括第一板部52、第二板部53以及第一卷绕部54a至54c。第一卷绕部54a至54c在狭缝52a至52c由切缝加工形成时通过与第一狭缝52a至52c对应的构件形成,并且第一卷绕部54a至54c绕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周卷绕。可以有效地使用形成有第一狭缝52a至52c的部分。因此,植物保持部45在稳定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流体通道构件41上。
此外,植物栽培装置1设置有通过压制成型而形成为单件的植物保持部45。植物保持部45包括第一板部52、第二板部53和第二卷绕部55a至55c。第二卷绕部55a至55c在狭缝53a至53c由切缝加工形成时通过与第二狭缝53a至53c对应的构件形成,并且第二卷绕部55a至55c绕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周卷绕。可以有效地使用形成有第二狭缝53a至53c的部分。因此,植物保持部45在稳定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流体通道构件41上。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251a至251c、351a至351c和451a至451c与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一体地形成,并且被插入到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中。此外,培养基保持部51a至51c、251a至251c、351a至351c和451a至451c的各部分布置成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突出,以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间隙。因此,第一狭缝52a至52c或第二狭缝53a至53c容易地插入到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间隙中。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培养基保持部251a至251c的外周表面设置有阶梯部。通过流体通道构件41与阶梯部的接触,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因此,第一狭缝52a至52c或第二狭缝53a至53c容易地插入到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间隙中。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中的每一者具有渐缩的外周表面,使得梢端侧的直径变细。此外,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的直径大于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的外周表面的梢端侧的直径并且小于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的外周表面的基端侧的直径。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的外周表面的中间或中部与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接合。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可靠地形成间隙,并且第一狭缝52a至52c或第二狭缝53a至53c容易地插入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间隙中。
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植物栽培装置1包括夹持构件446a至446c,夹持构件446a至446c与培养基保持部451a至451c分开形成、布置在培养基保持部451a至451c的外周侧并且夹置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可靠地形成间隙,并且第一狭缝52a至52c第二狭缝53a至53c容易地插入到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间隙中。
此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至第七实施方式,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642a至642c和742a至742c与流体通道构件41一体地形成为与流体通道构件41的通孔41a至41c连通。此外,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642a至642c、742a至742c的各部分设置成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突出,以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间隙。因此,第一狭缝52a至52c或第二狭缝53a至53c容易地插入到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间隙中。此外,工人使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保持向上并且在叶片91已经长大的状态下将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642a至642c和742a至742c分离。在这种状态下,工人切割叶片91的基部以将叶片91与植物的根部92分离。换句话说,可以提高从根部92切割叶片91的可操作性。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中的每一者在每个外周表面上具有阶梯部。培养基保持部542a至542c的阶梯部与流体通道构件41接触,以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可靠地形成间隙并且第一狭缝52a至52c第二狭缝53a至53c容易地插入到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间隙中。
此外,根据第六实施方式,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中的每一者具有渐缩的外周表面,使得梢端侧的直径变细。此外,形成在第一板部52与第二板部53之间的通孔545a的直径形成为大于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的外周表面的梢端侧的直径并且小于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的外周表面的基端侧的直径。培养基保持部642a至642c的外周表面的中间或中部与形成在第一板部52与第二板部53之间的通孔545a接合。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形成间隙。此外,培养基保持部351a至351c设置成使其一部分在流体通道构件41的外侧突出。
此外,根据第七实施方式,植物栽培装置1包括夹持构件746a至746c,夹持构件746a至746c与培养基保持部722a至742c分开地形成、布置在培养基保持部742a至742c的外周侧并且夹置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因此,在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可靠地形成间隙并且第一狭缝52a至52c或第二狭缝53a至53c容易地插入到第一板部52和第二板部53与流体通道构件41之间的间隙中。
[附图标记列表]
1…植物栽培装置,11、12…轨道,13、14、15...传送机构,16、17、18…照明装置,21…培养液供给部,22…培养液收集部,31至37...传送单元,41...流体通道构件,41a至41c...通孔,41d...孔,42、43...支承构件,44、44a至44c...种苗培养基,45、245、345、545...植物保持部,51a至51c、251a至251c、351a至351c、451a至451c、542a至542c、642a至642c和742a至742c…培养基保持部,52、152...第一板部,52a至52c…第一狭缝,53、153...第二板部,53a至53c...第二狭缝,54a至54c…第一卷绕部,55a至55c…第二卷绕部,141…流体通道构件,141a至141c...通孔,91...叶片,92...根部,446a至446c、746a至746c夹持构件,545a…通孔。

Claims (18)

1.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包括:
多个流体通道构件,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形成有培养液流动通过的流体通道,并且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在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通孔;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传送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使得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中的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可变;
种苗培养基,植物的种子布置在所述种苗培养基上;
培养基保持部,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形成为筒形形状并且将所述种苗培养基容纳在所述培养基保持部中以保持所述种苗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保持部插入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的所述通孔中或者布置成与所述多个流体通道构件的所述通孔连通并且将所述培养液吸收到所述种苗培养基中;
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传送方向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延伸的板形;以及
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与所述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延伸的板形,其中,
当所述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设置在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二板部和设置在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第一板部在上/下方向上叠置;以及
当所述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大时,设置在所述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所述第二板部和设置在所述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所述第一板部相对于所述传送方向彼此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板部设置有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构造成在所述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设置在所述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所述培养基保持部,或者构造成在所述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所述前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植物的叶片的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板部设置有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构造成在所述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设置在所述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所述培养基保持部,或者构造成在所述两个相邻的流体通道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进入所述后一流体通道构件上的植物的叶片的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板部相对于所述植物栽培装置的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板部相对于所述植物栽培装置的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彼此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中的一者形成为使得梢端侧和基端侧定位在水平面上,或者使得所述梢端侧相对于所述基端侧从所述水平面向下定位,以及
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中的另一者形成为使得所述梢端侧相对于所述基端侧在所述水平面的上方向上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中的一者形成为使得梢端侧相对于基端侧从水平面向下定位,以及
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中的另一者形成为使得所述梢端侧和所述基端侧定位在所述水平面上,或者使得所述梢端侧相对于所述基端侧从所述水平面向上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不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对称,以及
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所述通孔形成为在从竖向上侧向下倾斜的方向上贯穿所述流体通道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还包括:
植物保持部,所述植物保持部通过压制成型形成为单件,并且所述植物保持部包括:
所述第一板部;
所述第二板部;以及
第一卷绕部,所述第一卷绕部在所述第一狭缝通过切缝加工形成时由与所述第一狭缝对应的构件形成,并且所述第一卷绕部绕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外周卷绕。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还包括:
植物保持部,所述植物保持部通过压制成型形成为单件,并且所述植物保持部包括:
所述第一板部;
所述第二板部;以及
第二卷绕部,所述第二卷绕部在所述第二狭缝通过切缝加工形成时由与所述第二狭缝对应的构件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卷绕部绕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外周卷绕。
11.根据权利要求2、3、9、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形成为单件,并且所述培养基保持部插入到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所述通孔中,以及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一部分布置成在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外侧突出,以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形成有阶梯部,以及
通过所述阶梯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接触,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具有渐缩的外周表面,使得所述梢端侧的直径变细,
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所述通孔的直径形成为大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所述梢端侧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所述基端侧的直径,以及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中间部分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所述通孔接合,从而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还包括:
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分开形成,并且在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外周侧处被布置成夹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2、3、9、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以插入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所述通孔中的方式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形成为单件,以及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一部分布置成在所述流体通道构件的外侧突出,以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在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阶梯部,以及
通过所述阶梯部与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的通孔的接触,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具有渐缩的外周表面,使得所述梢端侧的直径变细,
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的通孔的直径形成为大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所述梢端侧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所述基端侧的直径,以及
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中间部分与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的所述通孔接合,从而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还包括:
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与所述培养基保持部分开形成,并且在所述培养基保持部的外周侧处被布置成夹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流体通道构件之间。
CN201580075296.6A 2015-02-06 2015-02-06 植物栽培装置 Active CN1072053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53348 WO2016125297A1 (ja) 2015-02-06 2015-02-06 植物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5350A true CN107205350A (zh) 2017-09-26
CN107205350B CN107205350B (zh) 2021-01-15

Family

ID=5656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5296.6A Active CN107205350B (zh) 2015-02-06 2015-02-06 植物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8279B2 (zh)
EP (1) EP3254557B1 (zh)
JP (1) JP6523343B2 (zh)
CN (1) CN107205350B (zh)
AU (1) AU2015381090B2 (zh)
MY (1) MY184714A (zh)
RU (1) RU2670944C9 (zh)
SG (1) SG11201706264RA (zh)
WO (1) WO20161252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4217A (zh) * 2019-01-11 2020-07-21 邱钰礎 植株槽控制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5383406B2 (en) * 2015-02-18 2019-12-19 Fuji Seiko Co., Ltd. Plant cultivation equipment
BE1023219B1 (nl) * 2015-06-30 2017-01-03 Green Production Systems Bvba Teelsysteem
US10306841B2 (en) * 2016-09-01 2019-06-04 Philip Fok Crop grow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WO2019198133A1 (ja) * 2018-04-09 2019-10-17 プランツラボラトリー株式会社 植物又は菌類の生育装置
IT201900022191A1 (it) * 2019-11-26 2021-05-26 Zero Srl Impianto per la coltivazione di prodotti vegetali e relativo metodo di funzionamento
BE1028261B1 (nl) * 2020-05-04 2021-12-07 Green Production Systems Bvba Gootsysteem en set voor gebruik in een hydrocultuursysteem en werkwijze voor het telen van een gewas
NL2031821B1 (nl) * 2022-05-10 2023-11-17 Maku Products B V Teelthouder met lichtwer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met een teelthouder met lichtwering telen van teelgoe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646A (zh) * 2000-07-07 2003-10-08 宇宙设备公司 植物栽培方法、栽培设备和它的照明设备
JP4279379B2 (ja) * 1998-08-03 2009-06-17 金原 士朗 植物栽培装置
CN101731135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拟南芥直播水培装置及其应用
WO2012038060A1 (de) * 2010-09-23 2012-03-29 Horticoop B.V. Vorrichtung zur aufzucht von pflanzen
JP2014045700A (ja) * 2012-08-30 2014-03-17 Tsubakimoto Chain Co 移植装置
JP2014060938A (ja) * 2012-09-20 2014-04-10 Fujifilm Corp 生育装置及び方法
CN203748326U (zh) * 2014-01-03 2014-08-06 源鲜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伸展式育苗装置
CN104322362A (zh) * 2014-10-21 2015-02-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间距可变的免移栽水耕栽培板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6341A (en) * 1974-08-13 1979-09-04 Bent Vestergaa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ltivation of plants grown singly in separate beds
US4028847A (en) * 1976-02-19 1977-06-14 General Mills, Inc.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lants
US4216618A (en) * 1978-08-02 1980-08-12 General Mil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spacing between pla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growth rate
US4337986A (en) * 1978-08-02 1982-07-06 General Mil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spacing between pla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growth rate
US4379375A (en) * 1981-03-19 1983-04-12 Whittaker Corporation Hydroponic growing system and method
US4476651A (en) * 1983-01-27 1984-10-16 Geoffrey Drur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growing plants
SE442081B (sv) * 1983-08-05 1985-12-02 Abece Ab Anleggning for odling av vexter, som er utplacerade i en mangfald langstreckta rennor
US4617755A (en) * 1983-10-28 1986-10-2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plant cultivation
US4916856A (en) * 1984-03-07 1990-04-17 Bourgogne Pierre M Process for the automated growing of a group of plants and corresponding installation
US4669217A (en) * 1984-11-17 1987-06-02 Aeroponics, Associates-1983 Ltd. Plant propag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JPS6255029A (ja) 1985-09-04 1987-03-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装置
DE3602035A1 (de) * 1985-01-31 1986-08-07 Mitsubishi Denki K.K., Tokio/Tokyo Anlage zum anbauen und zuechten von pflanzen
JPS63240731A (ja) 1987-03-28 1988-10-06 高柳 栄夫 植物栽培方法および植物栽培装置
NL8900160A (nl) * 1989-01-23 1990-08-16 Visser S Gravendeel Holding Transporteur met variabele slaglengte.
JP2545029B2 (ja) * 1992-10-22 1996-10-16 矢野原 良民 要水性生物用培養液の流動方法
JPH11155373A (ja) 1997-11-21 1999-06-15 Et Harvest:Kk 植物栽培方法及び装置
JP3480279B2 (ja) * 1997-10-24 2003-12-15 川鉄ライフ株式会社 水耕栽培施設におけるピッチ漸増式トラフ群搬送装置およびトラフ搬送方法
RU8870U1 (ru) * 1998-02-13 1999-01-16 Широков Ю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Гидропо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бессубстратного выращи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JP3257629B2 (ja) * 1999-12-22 2002-02-18 社団法人植物情報物質研究センター 水耕栽培施設のムービングベンチシステム
JP2003265048A (ja) * 2002-03-14 2003-09-24 Kaneya Sangyo Kk 植物の花芽等の育成保護方法及びその保護部材
NL1026254C2 (nl) * 2003-06-17 2005-05-02 E Van Zanten Holding B V Samenstel omvattende een plantvoet en een transportsysteem, alsmede plantvoet bestemd voor een dergelijk samenstel.
WO2013184224A1 (en) * 2012-06-08 2013-12-12 Living Greens Farm, Inc. Irrigation system
US9462756B2 (en) * 2013-11-20 2016-10-11 Ming-Tsun LIN Modular device for raising seedl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9379B2 (ja) * 1998-08-03 2009-06-17 金原 士朗 植物栽培装置
CN1447646A (zh) * 2000-07-07 2003-10-08 宇宙设备公司 植物栽培方法、栽培设备和它的照明设备
CN101731135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拟南芥直播水培装置及其应用
WO2012038060A1 (de) * 2010-09-23 2012-03-29 Horticoop B.V. Vorrichtung zur aufzucht von pflanzen
JP2014045700A (ja) * 2012-08-30 2014-03-17 Tsubakimoto Chain Co 移植装置
JP2014060938A (ja) * 2012-09-20 2014-04-10 Fujifilm Corp 生育装置及び方法
CN203748326U (zh) * 2014-01-03 2014-08-06 源鲜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伸展式育苗装置
CN104322362A (zh) * 2014-10-21 2015-02-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间距可变的免移栽水耕栽培板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4217A (zh) * 2019-01-11 2020-07-21 邱钰礎 植株槽控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14481A1 (en) 2018-01-18
EP3254557B1 (en) 2018-10-03
MY184714A (en) 2021-04-19
SG11201706264RA (en) 2017-09-28
RU2670944C9 (ru) 2018-11-26
JP6523343B2 (ja) 2019-05-29
US10568279B2 (en) 2020-02-25
EP3254557A1 (en) 2017-12-13
EP3254557A4 (en) 2018-01-24
AU2015381090A1 (en) 2017-08-17
CN107205350B (zh) 2021-01-15
AU2015381090B2 (en) 2020-03-12
WO2016125297A1 (ja) 2016-08-11
JPWO2016125297A1 (ja) 2017-11-09
RU2670944C1 (ru)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5350A (zh) 植物栽培装置
CN107205348A (zh) 植物栽培装置
US20150342127A1 (en) Growing Tray and Cap for Rotating Hydroponic Gardening
US10244689B2 (en) Soilless plant cultivating container
US20180325053A1 (en) Growing Tray and Cap for Rotating Hydroponic Gardening
CN102318513B (zh) 植物栽培容器
JP6025131B2 (ja) 水耕栽培装置及び水耕栽培方法
US10492376B2 (en) Top feeding wick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9165329A1 (en) Growing system
ATE476868T1 (de) Maschine zur ernte stängelartiger pflanzen mit einem abstreifer und einem diesem nachgeordneten führungselement
CN109640623A (zh) 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
CN104853593A (zh) 滴灌用滴头以及具备该滴灌用滴头的滴灌装置
JP5749549B2 (ja) 水耕栽培用定植板
CN114568269B (zh) 一种多根区循环交替滴灌方法
KR101840861B1 (ko) 식물 지지용 클립
JP2016013107A (ja) 植物栽培装置
JP2009106176A (ja) 潅水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095345U (zh) 一种可调流量的茶叶种植用滴灌装置
RU2083083C1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ного лесоразведения
KR101471939B1 (ko) 절단선이 구비된 화분
ES2579333B1 (es) Instalación para cultivo hidropónico
CN115067120A (zh) 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的幼苗培育成长设备
RU2083082C1 (ru) Способ борьбы с ветровой эрозией почвы
JP2012183075A (ja) 植栽用セラミック培地
US20160215245A1 (en) Photosynthetic device with microfluid chamber for causing photosynthesis therein and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