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0623A - 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0623A
CN109640623A CN201780049329.9A CN201780049329A CN109640623A CN 109640623 A CN109640623 A CN 109640623A CN 201780049329 A CN201780049329 A CN 201780049329A CN 109640623 A CN109640623 A CN 109640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ing
plant
seed
component
maintai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93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0623B (zh
Inventor
野田口理孝
立花健二
山口隆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oya University NUC
Original Assignee
Nagoya University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oya University NUC filed Critical Nagoya University NUC
Publication of CN10964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0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0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06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01G2/32Automatic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4Single-grain seeders with or without suc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01G2/35Cutting; Inser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01G2/38Holding; Lig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A01G9/0293Seed or shoot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A01G9/0295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nnected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8Devices for filling-up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Devices for setting plants or seeds in pots
    • A01G9/085Devices for setting seeds in po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Sow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嫁接装置具备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该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嫁接装置具有切割部和接合部。切割部构成为对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所保持的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接合部构成为,在由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保持着已被切割部切断的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的状态下,通过使嫁接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合,而使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彼此接合。

Description

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 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16年8月1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6-158993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嫁接是在农业园艺领域中为了避免土壤病害和连作障碍、提高质量和收获量、以及繁殖新品种等广泛使用的方法。无论是商业用途还是家庭使用,嫁接已经广泛普及,不过多为通过人的手实施嫁接。因此,存在嫁接作业极为繁琐、并且嫁接苗的生产率较低等问题。于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嫁接用部件。并且,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一种嫁接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127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5843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3-130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的嫁接用部件构造复杂,因此,使用嫁接用部件的嫁接作业会变得繁琐,嫁接精度低。而且,上述专利文献2、3的嫁接装置中,由于装置本身尺寸较大,从而导致嫁接作业变得繁琐,嫁接精度低。并且,上述嫁接用部件和嫁接装置仅适用于已生长到可用手处理的大小的植物。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嫁接装置和播种装置,其可令使用嫁接用部件的嫁接作业变得简便,且可实现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嫁接装置,其具备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该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嫁接装置具有切割部以及接合部。切割部构成为对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所保持的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接合部构成为,在由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保持着已被切割部切断的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的状态下,通过使嫁接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合,而使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彼此接合。
根据上述嫁接装置,使用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并利用切割部及接合部进行嫁接用植物的嫁接作业。因此,使得嫁接用部件的操作变得容易。而且,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具有设置在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因此,使得嫁接用植物的保持、进而嫁接用植物的切割和接合变得容易。
由此,使利用嫁接用部件的嫁接作业变得简便,从而能够实现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其结果为,可实现嫁接苗的生产率以及品质等的提高。而且,易于配合嫁接用植物的尺寸来调整嫁接用部件的尺寸,因此,即使是例如难以人手操作的幼苗,也可以简便地进行嫁接作业。
上述嫁接装置中,切割部可具有载置部,载置部设置有构成为载置嫁接用部件的载置面。在此情况下,易于进行嫁接用部件的定位,从而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嫁接用部件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由此,可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中的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
此外,接合部可以具有接合用保持部,接合用保持部用于在由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保持着已被切割部切断的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保持嫁接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接合部可构成为,通过使由接合用保持部所保持的嫁接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合,而使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彼此接合。在此情况下,能够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使被切割部切断的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彼此接合。
此外,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可以在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上以朝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方式而形成为凹状。在此情况下,可易于使嫁接用植物保持在凹状的植物保持部,并且易于在将嫁接用植物保持在凹状的植物保持部的状态下对嫁接用植物的进行切割及接合。
此外,嫁接用部件可具有凹状的切割用凹部,该切割用凹部以与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呈交叉的方式设置在位于一侧的主面上。切割部可以具有构成为对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的切割刀部。切割刀部可构成为通过在嫁接用部件的切割用凹部内进行相对移动,而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中的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在此情况下,能够利用切割刀部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中的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
而且,嫁接用装置还可以具有播种部,播种部构成为向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种子。在此情况下,能够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向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由此,例如当在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内进行嫁接用植物的育苗时,使利用嫁接用部件的嫁接作业更加简便,从而可进一步实现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
此外,播种部可以具有种子保管部、种子取出部、以及种子排出部,种子保管部构成为能够容纳多个种子;种子取出部构成为能够从种子保管部取出至少1个种子;种子排出部构成为将由种子取出部取出的至少1个种子排出到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在此情况下,能够容易并切实地进行向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的播种作业。
此外,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可以具有种子容纳部,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置至少1个种子,并且播种部可构成为向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种子容纳部配置至少1个种子。在此情况下,能够更容易且以更良好的精度向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其具备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该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呈凹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播种装置具有播种部,播种部构成为向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种子。并且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在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上以朝厚度方向的一侧开口的方式而形成为凹状。
根据上述播种装置,使用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并利用播种部来进行向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的播种作业。因此,使得嫁接用部件的操作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向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由此,例如当在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内进行嫁接用植物的育苗时,使利用嫁接用部件的嫁接作业变得简便,从而可实现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其结果为,能够实现嫁接苗的生产率以及品质等的提高。
上述播种装置中,播种部可以具有种子保管部、种子取出部、以及种子排出部,种子保管部构成为能够容纳多个种子;种子取出部构成为能够从种子保管部取出至少1个种子;种子排出部构成为将由种子取出部取出的至少1个种子排出到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在此情况下,可容易并切实地进行向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的播种作业。
此外,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可以具有种子容纳部,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置至少1个种子,并且播种部可构成为向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种子容纳部配置至少1个种子。在此情况下,能够更容易且以更良好的精度向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
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其使用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种子的步骤,向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使种子发芽的步骤;育苗的步骤,在种子发芽后,对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切割茎的步骤,对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后,在将嫁接用植物保持在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状态下对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分离嫁接用部件的步骤,使嫁接用部件在嫁接用植物的切断部分处分离;以及使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的步骤,通过使已分离的嫁接用部件彼此在切断面处接合,而使已切断的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
本公开的还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嫁接苗的生产系统,其使用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该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嫁接苗的生产系统具有:播种部,播种部用于向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发芽部,发芽部用于使种子发芽;育苗部,育苗部用于在种子发芽后对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切割部,切割部用于在对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后,在将嫁接用植物保持在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状态下对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分离部,分离部用于使嫁接用部件在嫁接用植物的切断部分处分离;以及接合部,接合部用于通过使已分离的嫁接用部件彼此在切断面处接合,而使已切断的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
根据上述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使包括播种在内的嫁接作业变得简便,从而能够实现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其结果为,能够实现嫁接苗的生产率以及品质等的提高。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配置种子的步骤、切割茎的步骤、分离嫁接用部件的步骤以及使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的步骤中的至少1个步骤可以以自动的方式进行。根据该构成,能够进一步促进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还可以具有在已接合的嫁接用部件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中对已接合的嫁接用植物进行养护的步骤。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嫁接苗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嫁接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嫁接用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播种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播种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播种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将播种装置的种子取出机构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切割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接合用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播种作业的说明图。
图10A-10C是示出从种子取出机构取出种子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11A-11D是示出在嫁接用部件的植物保持部内对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12是图11A的XII-XII线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切割作业的说明图。
图14A是示出已被切断的接穗用植物的说明图;图14B是示出已被切断的砧木用植物的说明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接合作业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其他播种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其他切割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其他切割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其他嫁接用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嫁接苗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嫁接苗的生产系统的框图。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23A和图23B是示出接合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嫁接装置;2…播种装置(播种部);3…切割装置(切割部);
4…接合用部件(接合部);5…嫁接用部件;6…嫁接用植物;
51…第1主面(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53…植物保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而标注的符号。本公开不限于标注在各图中的方向。
如图1所示,嫁接装置1具有播种装置(播种部)2、切割装置(切割部)3以及接合用部件(接合部)4。在利用多个嫁接用部件5(图2)对多个嫁接用植物进行嫁接时使用嫁接装置1。
如图2所示,嫁接用部件5由硅橡胶等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嫁接用部件5由聚二甲硅氧烷(PDMS)形成。嫁接用部件5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本实施方式中,嫁接用部件5的尺寸为:长20mm、宽2mm、厚1mm。
嫁接用部件5具有第1主面51和第2主面52,第1主面51是位于嫁接用部件5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第2主面52是位于嫁接用部件5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主面。在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处设置有多个植物保持部53,多个植物保持部53是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部分。多个植物保持部53沿着嫁接用部件5的长度方向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排列配置。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植物保持部53的数量为4个,不过图2中省略了植物保持部53的数量。
各植物保持部53形成为从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朝厚度方向上凹陷。各植物保持部53在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上朝嫁接用部件5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开口。各植物保持部53具有种子容纳部54、茎容纳部55以及根容纳部56。
种子容纳部54是配置容纳嫁接用植物的种子并供种子发芽的部分。种子容纳部54从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朝厚度方向上凹陷且形成为圆形。种子容纳部54的内径被调整成可供已吸水的种子在发芽时进行旋转的尺寸。
茎容纳部55是容纳嫁接用植物的茎的一部分或整体的部分。茎容纳部55形成为从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朝厚度方向上凹陷。茎容纳部55从种子容纳部54趋向嫁接用部件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而形成为直线形。茎容纳部55的位于与种子容纳部54侧相反的一侧的前端朝嫁接用部件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开口。茎容纳部55的宽度为可供嫁接用植物的子叶通过的尺寸,且被调整成可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茎的尺寸。
根容纳部56是容纳嫁接用植物的根的一部分或整体的部分。根容纳部56形成为从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朝厚度方向上凹陷。根容纳部56从种子容纳部54趋向嫁接用部件5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而形成为直线形。根容纳部56的位于与种子容纳部54侧相反的一侧的前端朝嫁接用部件5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根容纳部56的宽度被调整成可供嫁接用植物的根通过的尺寸。
在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上设置有以与植物保持部53呈交叉的方式而配置的切割用凹部57。切割用凹部57以与植物保持部53的茎容纳部55正交的方式沿着嫁接用部件5的长度方向而形成为直线形。切割用凹部57的两端分别朝嫁接用部件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开口。
嫁接用部件5由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构成,第1片部5A是自切割用凹部57起往嫁接用部件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第2片部5B是自切割用凹部57起往嫁接用部件5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部分。嫁接用部件5构成为可对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进行连结以及分割。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也可以为例如通过使设置在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中的一方上的凸部卡合到设置在另一方上的凹部而使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相连结的结构等。
而且,可根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的种类来调整嫁接用部件5的尺寸。例如,对于种子直径为500μm左右的拟南芥,可将种子容纳部54的内径设为700~1200μm,将茎容纳部55的宽度以及根容纳部56的宽度设为100~500μm,将茎容纳部55的长度设为500~1500μm,将根容纳部56的长度设为100~1000μm。而对于西红柿、茄子等,可将种子容纳部54的内径设为3.5~7.5mm,将茎容纳部55的宽度以及根容纳部56的宽度设为0.6~1.5mm,将茎容纳部55的长度设为5~15mm,将根容纳部56的长度设为0~10mm。
接下来对播种装置2进行说明。
如图3~图6所示,播种装置2具备基体部211。板状的支撑部213经由4个棒状的连结部212而安装到基体部211。在支撑部213安装着摆动马达214。摆动杆216经由摆动轴部215而安装到摆动马达214上。摆动杆216构成为可通过由摆动马达214使摆动轴部215产生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在摆动杆216的一端安装着平衡锤217。在摆动杆216的另一端安装着圆筒状的分离管22以及用于使圆筒状的分离管22绕中心轴进行旋转的转动马达218。分离管22构成为可通过摆动杆216的旋转而相对于水平方向呈倾斜。在分离管22上安装着用于使分离管22振动的振动器219。
分离管22的两端封闭。在分离管22的内部设置有种子保管部221,种子保管部221是可容纳多个种子60的空间。不过,种子保管部221也可以构成为仅容纳1个种子。在分离管22的中央部分设置有种子取出机构(种子取出部)23,种子取出机构23构成为能够从种子保管部221分离并取出1个种子60。不过,种子取出机构23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种子保管部221分离并取出多个种子60。
种子取出机构23具有呈筒状的取出主体部231。取出主体部231具有用于取出种子60的种子取出口232。种子取出口232经由分离管22的取出连通孔222而与种子保管部221连通。在取出主体部231设置有种子抽吸部233。种子抽吸部233具有朝外部开口的真空抽吸口234。真空抽吸口234经由取出主体部231的种子抽吸连通孔235以及分离管22的种子抽吸孔223而与种子保管部221连通。在分离管22中,取出连通孔222和种子抽吸孔223设置在于径向上相向的位置处。
在种子取出机构23的下方配置有筒状的种子取出引导件241。种子取出引导件241经由支撑臂242而安装到摆动杆216上。种子取出引导件241的下方配置有筒状的种子指示器(种子排出部)251。种子指示器251形成为直径随着趋向前端而减小的漏斗状。种子指示器251经由支撑臂252而安装到支撑部213。在支撑臂252安装着用于使种子指示器251振动的振动器253。
而且,播种装置2具有载置部26,载置部26具有用于载置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面261。载置部26构成为能够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载置部26配置在种子指示器251的下方。另外,图4中省略了对载置部26的图示。
接下来,对切割装置3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切割装置3具有切割刀部31和载置部32,切割刀部31用于切割嫁接用植物的茎,载置部32具有用于载置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面321。切割刀部31受到用于支撑切割刀部31的支撑部(省略图示)的支撑,并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此外,切割刀部3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除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移动,例如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载置部32构成为能够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对接合用部件4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接合用部件4是用于保持嫁接用部件5的长板状的部件。接合用部件4具有用于保持嫁接用部件5的呈凹状的嫁接用部件保持部41。接合用部件4由第1保持部(接合用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接合用保持部)4B构成,第1保持部4A用于保持嫁接用部件5的第1片部5A,第2保持部4B用于保持嫁接用部件5的第2片部5B。接合用部件4构成为可对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进行连结以及分割。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也可以为例如通过使设置在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中的一方上的凸部卡合到设置在另一方上的凹部而使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相连结的结构等。此外,接合用部件4由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这2个部分构成,不过,构成接合用部件4的部件数量并无限定。嫁接用部件保持部41只要是可保持嫁接用部件5的形态即可,并不限定为凹状,也可采用各种形态。
接下来,对图20所示的使用嫁接装置1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图21所示的嫁接苗的生产系统300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包括:播种步骤S10、发芽步骤S20、育苗步骤S30、切割步骤S40、分离步骤S50、接合步骤S60以及养护步骤S70。
如图21所示,嫁接苗的生产系统300具有:播种部301、发芽部302、育苗部303、切割部304、分离部305、接合部306以及养护部307。播种部301相当于播种装置2。切割部304相当于切割装置3。接合部306相当于接合用部件4。
首先,如图9所示,使用播种装置2(参照图3~图6),向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播种嫁接用植物的种子60。具体而言,将嫁接用部件5载置到播种装置2的载置部26的载置面261中的规定位置(坐标位置)。其中,可手动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作业,也可以机械式自动(即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当机械式自动地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时,可从播种装置2的外部机械式自动地将嫁接用部件5送至播种装置2的载置部26。通过自动进行播种,而易于对微小种子进行处理。
接下来,如图10A所示,在从播种装置2的真空抽吸口234进行抽真空从而使分离管22的种子抽吸孔223的背侧(种子抽吸连通孔235侧)成为负压的状态下,使摆动杆216进行旋转,以使分离管22相对于水平方向呈倾斜。之后,如图10B所示,通过使分离管22返回到水平状态而使种子保管部221内的1个种子60被真空吸附到种子抽吸孔223。此时,利用振动器219使分离管22振动,由此抑制种子保管部221内的多个种子60被真空吸附到种子抽吸孔223。此外,若种子保管部221的内表面不是平滑表面而是带有微细凹凸的梨皮面等,则可通过利用振动器219使分离管22振动来抑制种子60的集聚。
接下来,如图10C所示,在1个种子60被真空吸附到种子抽吸孔223的状态下,利用转动马达218使分离管22绕中心轴旋转180°,从而使种子取出口232朝下方开口。然后,通过从种子抽吸孔223的背侧(种子抽吸连通孔235侧)施加正压,而使被种子抽吸孔223真空吸附的种子60脱离种子抽吸孔223。此外,为了促进种子60的脱离,也可以利用振动器219使分离管22进行振动。已脱离的种子60从种子取出引导件241内经过,并从种子指示器251内经过后而掉落,并被播种到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的种子容纳部54内。另外,为了促进种子60的掉落,也可以利用振动器253使种子指示器251振动。
然后,在将播种装置2的种子指示器251的位置固定好的状态下,使嫁接用部件5移动到规定位置(坐标位置),并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播种作业,从而将种子60播种到嫁接用部件5的所有的植物保持部53的种子容纳部54中。此外,可手动进行上述播种作业,还可以机械式自动(即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上述播种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此外,也可以在将嫁接用部件5的位置固定好的状态下使播种装置2的种子指示器251移动以进行上述播种作业,还可以使嫁接用部件5与播种装置2的种子指示器251双方移动以进行上述播种作业。并且,在使嫁接用部件5移动的情形下,既可以使嫁接用部件5与播种装置2的载置部26一起移动,也可以仅使嫁接用部件5移动。而且,可利用电子控制单元(ECU)等来控制上述播种作业的各控制元素的动作定时。
接下来,从播种装置2取出处于所有的植物保持部53的种子容纳部54中均播种有种子60的状态的嫁接用部件5。其中,可手动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取出作业,也可以机械式自动(即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取出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当机械式自动地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取出作业时,可预先在播种装置2的外部设置用于储存嫁接用部件5的储存部(省略图示),并机械式自动地从播种装置2将嫁接用部件5送至储存部。
接下来,如图12所示,经由膜滤器等,在处于植物保持部53的种子容纳部54中均容纳有种子60的状态的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上设置植物生长培养基58。然后,如图11A所示,将嫁接用部件5连同植物生长培养基58一起垂直竖立,并置于暗处育苗直到子叶及至茎容纳部55的一端(开口端)附近为止。
如图11B所示,当将嫁接用部件5置于暗处育苗时,播种到种子容纳部54的种子60会发芽,并且如图11C所示,嫁接用植物6的茎(胚轴)在子叶未展开的状态下于茎容纳部55内伸长,并且嫁接用植物6的根在根容纳部56内伸长。该步骤在嫁接苗的生产系统300的发芽部302中进行。若子叶在未展开的状态下及至茎容纳部55的一端附近,则在明处育苗直到子叶展开为止。如图11D所示,当将嫁接用部件5置于明处育苗时,嫁接用植物6的子叶会展开。该步骤在嫁接苗的生产系统300的育苗部303中进行。此外,可以将嫁接用部件5取出到嫁接用装置1的外部而进行嫁接用植物6的育苗,也可以在将嫁接用部件5保持在嫁接用装置1内的状态下进行嫁接用植物6的育苗。当将嫁接用部件5取出到嫁接装置1的外部进行嫁接用植物6的育苗时,育苗后只要将嫁接用部件5放回到嫁接用装置1内即可。
在此,图12示出将嫁接用部件5连同植物生长培养基58一起垂直竖立时的状态。植物生长培养基58以覆盖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的方式(以封闭种子容纳部54、茎容纳部55以及根容纳部56的开口部分的方式)而配置。由此,使得投入种子的方向或供给植物的发芽和培育所需的植物生长培养基58的方向与植物的生长方向成为彼此不同的方向(正交方向),从而形成为操作性能优异的结构。另外,将嫁接用部件5连同植物生长培养基58一起垂直竖立是因为植物会沿着重力方向成长的缘故。此外,在暗处育苗是为了使茎在子叶未展开的状态下伸长到一定程度。
接下来,如图13所示,使用切割装置3(参照图7)对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切割。具体而言,将嫁接用部件5载置到切割装置3的载置部32的载置面321中的规定位置(坐标位置)上。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处于沿水平方向平放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处理、定位等操作性能,而由接合用部件4保持着嫁接用部件5。嫁接用部件5配置在接合用部件4的嫁接用部件保持部41内。此外,可手动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作业,也可以机械式自动(即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当机械式自动地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作业时,可以机械式自动地从切割装置3的外部将嫁接用部件5送至切割装置3的载置部32。
然后,使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沿着嫁接用部件5的切割用凹部57并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往返运动)。此时,使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在嫁接用部件5的切割用凹部57内于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往返运动),从而仅切割嫁接用植物6的茎。并且,沿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切割嫁接用植物6的茎。另外,为了使被切割刀部31切断的嫁接用植物6不会附着在切割刀部31上从而脱离于植物保持部53,可通过设置以使得嫁接用植物6不会在切割刀部31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等,来抑制嫁接用植物6的脱离。由此,对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多个植物保持部53中的多个嫁接用植物6的茎同时进行切割。
另外,可手动进行上述切割作业,也可以机械式自动(即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上述切割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固定好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嫁接用部件5移动以进行上述切割作业,也可以使嫁接用部件5(保持嫁接用部件5的接合用部件4)和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双方进行移动以进行上述切割作业。在使嫁接用部件5移动的情形下,既可以使嫁接用部件5与切割装置3的载置部32一起移动,也可以仅使嫁接用部件5移动。可由电子控制单元(ECU)等来控制上述切割作业的各控制元素的动作定时。并且,在上述切割作业中,可自由地改变嫁接用部件5或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朝向、由切割刀部31实施切割的方向等。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A所示,在将作为接穗的嫁接用植物6(接穗用植物6A)的茎切断后,将嫁接用部件5划分成用于保持接穗用植物6A的子叶侧部分的第1片部5A、以及用于保持接穗用植物6A的根侧部分的第2片部5B。与此同时,将接合用部件4划分成用于保持第1片部5A的第1保持部4A、以及用于保持第2片部5B的第2保持部4B。另外,并不需要第2保持部4B、保持在第2保持部4B中的第2片部5B、以及保持在第2片部5B中的接穗用植物6A的根侧部分。
此外,如图14B所示,在将作为砧木的嫁接用植物6(砧木用植物6B)的茎切断后,将嫁接用部件5划分成用于保持砧木用植物6B的子叶侧部分的第1片部5A、以及用于保持砧木用植物6B的根侧部分的第2片部5B。与此同时,将接合用部件4划分成用于保持第1片部5A的第1保持部4A、以及用于保持第2片部5B的第2保持部4B。另外,并不需要第1保持部4A、保持在第1保持部4A中的第1片部5A、以及保持在第1片部5A中的砧木用植物6B的子叶侧部分。
由嫁接苗的生产系统300中的分离部305对划分成的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进行分离。可手动进行分离作业,也可以机械式自动(即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分离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用于自动分离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的分离部305,可使用例如图22A所示的分离装置10。
分离装置10具有基台11、滑动部12以及引导部13。滑动部12在基台11上朝引导部13滑动。而且,引导部13具有与基台11的表面垂直的2个引导面13A、13B。2个引导面13A、13B以使得靠近滑动部12的端部彼此连结且朝着与滑动部12相反的方向彼此分离的方式而被布置成楔形。
如图22A所示,接合用部件4被配置在基台11上的如下位置处,即,使第1保持部4A与第2保持部4B的划分面与滑动方向平行,且使得将划分面延长而成的虚拟面包含引导面13A、13B的连结点。若从该状态起使滑动部12朝引导部13进行滑动,则如图22B所示,第1保持部会4A与引导面13A抵接而移动到图中上方,第2保持部4B会与引导面13B抵接而移动到图中下方。其结果为,在与划分面垂直的方向上使第1保持部4A与第2保持部4B相分离。
接下来,如图15A所示,准备保持第1片部5A的第1保持部4A和保持第1片部5A的第2保持部4B,其中,由第1保持部4A所保持的第1片部5A处于保持着接穗用植物6A的子叶侧部分的状态;而由第2保持部4B所保持的第1片部5A处于保持着砧木用植物6B的子叶侧部分的状态。然后,对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进行接合。此时,可通过例如使设置在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中的一方上的凸部卡合到设置在另一方上的凹部,而使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相连结。而且,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接合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此外,可通过例如使设置在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中的一方上的凸部卡合到设置在另一方上的凹部,而使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相连结。此外,也可以利用专用的夹具等使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接合。
例如可使用如图23A所示的接合装置100自动地进行第1保持部4A与第2保持部4B的接合。接合装置100具有基台101、滑动部102、缓冲部103、侧壁104及阻挡部105。
滑动部102在基台101上朝缓冲部103滑动。缓冲部103构成为可在滑动部102的滑动方向上移动。缓冲部103具有由弹簧作用在滑动方向上的弹力。侧壁104沿着滑动方向延伸。阻挡部105以在滑动方向上与侧壁104分开的方式而配置。
如图23A所示,第1保持部4A及第2保持部4B以使得接合方向即为滑动部102的滑动方向的方式,且以切断面彼此相向的形态设置在基座101上。通过使滑动部分102进行滑动,而如图23B所示,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在滑动部102与缓冲部103之间接合。进而朝与滑动部102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推挤已接合的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从而将已接合的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排出到侧壁104与阻挡部105之间的空间中。
由此,如图15B所示,使接穗用植物6A的茎的切断面与砧木用植物6B的茎的切断面相抵接(接触)。然后,在使接穗用植物6A的茎的切断面抵接(接触)着砧木用植物6B的茎的切断面的状态下,在明处(弱光)育苗。即进行养护。该步骤在嫁接苗的生产系统300的养护部307中进行。由此,使接穗用植物6A的茎的切断面和砧木用植物6B的茎的切断面接合,从而获得嫁接苗7。另外,也可以利用粘接(压接)等来接合接穗用植物6A的茎的切断面和砧木用植物6B的茎的切断面。
之后,从第1保持部4A和第2保持部4B中取出处于保持着嫁接苗7的状态的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然后,从第1片部5A和第2片部5B中取出嫁接苗7。由此,能够对嫁接用部件5(第1片部5A、第2片部5B)以及接合用部件4(第1保持部4A、第2保持部4B)进行再利用。此外,可手动进行上述接合作业以及上述取出作业,也可以机械式自动(即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上述接合作业以及上述取出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可由电子控制单元(ECU)等来控制上述接合作业以及上述取出作业的各控制元素的动作定时。通过自动进行切割作业至接合作业,而能够在茎的切断面干燥前迅速地使植物接合。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嫁接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嫁接装置1,使用板状的嫁接用部件5,并利用切割装置3以及接合用部件4进行嫁接用植物6的嫁接作业。因此,使得嫁接用部件5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板状的嫁接用部件5具有设置在第1主面51的多个植物保持部53。因此,使得嫁接用植物6的保持、进而嫁接用植物6的切割和接合变得容易。
由此,使利用嫁接用部件5的嫁接作业变得简便,从而能够实现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其结果为,可实现嫁接苗7的生产率以及品质等的提高。而且,易于配合嫁接用植物6的尺寸来调整嫁接用部件5的尺寸,因此,即使是例如难以人手操作的幼苗,也可以简便地进行嫁接作业。
此外,切割装置3具有载置部32,该载置部32设置有用于载置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面321。因此,易于进行嫁接用部件5的定位,从而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嫁接用部件5配置到规定的位置上。由此,可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切割。
此外,接合用部件4具有分别保持着一部分嫁接用部件5的第1保持部4A以及第2保持部4B,该一部分嫁接用部件5处于保持着被切割装置3切断的嫁接用植物6的一部分的状态,并且,接合用部件4构成为通过使由第1保持部4A以及第2保持部4B所保持的一部分嫁接用部件5彼此接合,而使嫁接用植物6的一部分彼此接合。因此,能够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使被切割装置3切断的嫁接用植物6的一部分彼此接合。
而且,植物保持部53在嫁接用部件5的第1主面51上以朝嫁接用部件5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方式而形成为凹状。因此,可易于使嫁接用植物6保持在凹状的植物保持部53,并且易于在将嫁接用植物6保持在凹状的植物保持部53的状态下对嫁接用植物6进行切割及接合。
而且,嫁接用部件5具有凹状的切割用凹部57,切割用凹部57以与植物保持部53呈交叉的方式设置在第1主面51上。切割装置3具有用于切割嫁接用植物6的茎的切割刀部31。切割刀部31通过在嫁接用部件5的切割用凹部57内移动,而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切割。因此,能够利用切割刀部31容易且以良好地精度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切割。
此外,嫁接装置1还具有播种装置2,播种装置2用于向配置在规定位置的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60。因此,能够容易且以良好的精度向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60。由此,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当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内进行嫁接用植物6的育苗时,使利用嫁接用部件5的嫁接作业更加简便,从而可进一步实现嫁接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精度的提高。
此外,播种装置2具有可容纳多个种子60的种子保管部221、可从种子保管部221取出1个种子的种子取出机构23、以及用于将由种子取出机构取出的1个种子60排出到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的种子排出部。因此,可容易并切实地进行向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60的播种作业。
此外,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具有用于容置种子60的种子容纳部54,并且,播种装置2构成为向配置在规定位置的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的种子容纳部54配置种子60。因此,能够更容易且以更良好的精度向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60。
(其他实施方式)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加以实施。
(1)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将嫁接用部件5载置到播种装置2的载置部26的载置面261的构成,不过,也可以例如图16所示,播种装置2具有传送带,并采用将嫁接用部件5载置到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皮带(载置部)27的表面(载置面)271的构成。在此情况下,可连续地对嫁接用部件5进行播种作业,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播种作业的效率化。
(2)上述实施方式中,播种装置2具有1个种子指示器251,不过,如图16所示,播种装置2也可以具有多个种子指示器251。在此情况下,可同时向嫁接用部件5的多个植物保持部53配置嫁接用植物的种子60,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播种作业的效率化。
(3)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将嫁接用部件5载置到切割装置3的载置部32的载置面321的构成,不过,也可以如图17所示,切割装置3具由传送带,并采用将嫁接用部件5载置到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皮带(载置部)33的表面(载置面)331的构成。在此情况下,可连续地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中的嫁接用植物6进行切割作业,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切割作业的效率化。
(4)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嫁接用部件5的位置固定好的状态下使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移动而进行了切割作业,不过,如图18所示,也可以在将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的位置固定好的状态下,使嫁接用部件5移动而进行切割作业。具体而言,切割装置3具有切割刀部31和载置部34,载置部34具有用于载置嫁接用部件5的载置面341。切割刀部31构成为可通过用于支撑切割刀部31的支撑部(省略图示)并以规定位置及角度固定切割刀部31。即,切割刀部31构成为可以以使得刀刃相对于水平方向呈倾斜的方式而配置。载置部34具有一对引导部342,该一对引导部342用于在规定方向(X轴方向)上对保持着嫁接用部件5的接合用部件4进行引导及定位。载置部34也可以仅具有1个引导部342。通过使保持着嫁着接用部件5的接合用部件4在一对引导部342之间沿X轴方向移动,而使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沿X轴方向从嫁接用部件5的切割用凹部57内经过。由此,能够连续地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多个植物保持部53中的多个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切割。此外,由于可自由地调整切割刀部31的角度,故而可抑制切割阻力。其中,切割刀部3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的下限优选为5°,更优选为15°。而上述角度的上限优选为60°,更优选为30°。
(5)上述实施方式中,嫁接装置1具有播种装置2,不过,嫁接装置1也可以采用不具备播种装置2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所述,不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内进行嫁接用植物6的育苗,而是将已在不同于嫁接用部件5的场所进行了育苗的嫁接用植物6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并使用嫁接装置1进行嫁接。
(6)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砧木用植物6B和接穗用植物6A进行了嫁接(对2个植物进行嫁接),不过,也可以例如在砧木用植物与接穗用植物之间配置中间砧木用植物,以对3个植物进行嫁接。此外,中间砧木用植物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即,既可以对3个植物进行嫁接,也可以对4个以上的植物进行嫁接。此外,对多个植物进行嫁接时,多个植物既可以是相同种类的植物,也可以是属于不同种类的植物,还可以使相同种类的植物和不同种类的植物混合存在。此外,在对属于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嫁接时,或在对种类相同但年龄不同且尺寸不同的植物进行嫁接时,可使用植物保持部53(种子容纳部54、茎容纳部55、根容纳部56)的形状、尺寸等因各植物(砧木用植物、接穗用植物、中间砧木用植物)而不同的嫁接用部件5。
(7)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嫁接用部件5设置有切割用凹部57,不过,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切割用凹部57的构成。还可以设置切割用标记以取代切割用凹部57。
(8)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仅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了切割,不过,也可以例如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茎连同嫁接用部件5一起进行切割。在此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所述,无需采用可将接合部件5分割成多个部分(第1片部5A、第2片部5B)的构成,而可以使接合部件5整体一体形成。
(9)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沿与嫁接用植物6的茎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对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了切割,不过,也可以在相对于轴向呈倾斜的方向上对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切割。在此情况下,因切断面的面积变大,故而能够增大嫁接用植物6的茎的切断面彼此的接合面积。此外,嫁接用植物6的茎的切断面可以不是平坦表面,而是诸如凹凸面等。在此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嫁接用植物6的茎的切断面彼此接合后产生的位置偏移等。
(10)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部31对被保持在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中的嫁接用植物6的茎进行了切割,不过,就切割方法而言,除了使用刀刃的切割方法以外,还可以使用利用激光的切割方法、利用水压或空气压等的切割方法、以及利用绳索等其他切割部件的切割方法等。而且,即使是利用刀刃的切割方法,也可以使用例如使圆盘形的刀刃旋转而进行切割的方法。
(11)上述实施方式中,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采用了具有种子容纳部54、茎容纳部55以及根容纳部56的构成,不过,植物保持部53的构成只要可保持嫁接用植物6即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植物保持部53内设置块状的支撑部59,支撑部59用于引导嫁接用植物6的茎伸长并对茎加以支撑。而且,为了使嫁接用植物6在保持部53内从起初直至最后能够在明处育苗,例如植物保持部53也可以在茎容纳部55等处具有可供子叶展开的空间。此外,植物保持部53也可以在根容纳部56等处具有用于容纳植物生长培养基的空间。
(12)上述实施方式中,嫁接用部件5的植物保持部53形成为凹状,不过,植物保持部的形态只要是可保持嫁接用植物即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植物保持部既可以是用于将嫁接用植物卡止并保持在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上的诸如销等卡止部,也可以是用于将嫁接用植物粘接并保持在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上的诸如粘接剂等粘接部,还可以是在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上以夹持的方式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诸如柱等凸部。
(13)上述实施方式中,嫁接用部件5由硅橡胶等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构成,不过,也可以由例如几乎不会变形的树脂材料构成,还可以由其他材料构成。此外,通过由聚乳酸等具有水解性的树脂材料等构成嫁接用部件,无需从嫁接用部件中移出使用嫁接用部件生产的嫁接苗,而是可以连同嫁接用部件一起定植到园地中。还可以通过预先向构成嫁接用部件的树脂材料等中添加养分,以促进定植到园地后的嫁接苗的生长。
(14)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暗处使嫁接用植物的种子发芽,然后将植物保持部移至明处进行育苗,不过,未必一定要使种子在暗处发芽。
(15)上述实施方式中的1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可分散为多个构成元素,或者可将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统合成1个构成元素。此外,也可以省略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并且,也可以将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或将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另外,由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语句所确定的技术思想包含的所有形态皆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7)

1.一种嫁接装置,其具备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所述嫁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构成为对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所保持的所述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以及
接合部,所述接合部构成为,在由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保持着已被所述切割部切断的所述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嫁接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合,而使所述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彼此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部具有载置部,所述载置部具有构成为载置所述嫁接用部件的载置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具有接合用保持部,所述接合用保持部用于在由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保持着已被所述切割部切断的所述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保持所述嫁接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接合部构成为,通过使由所述接合用保持部所保持的所述嫁接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合,而使所述嫁接用植物的一部分彼此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位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所述主面上以朝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开口的方式而形成为凹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嫁接用部件具有凹状的切割用凹部,所述切割用凹部以与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呈交叉的方式设置在位于所述一侧的主面上,所述切割部具有构成为对所述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的切割刀部,所述切割刀部构成为通过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切割用凹部内进行相对移动,而对被保持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中的所述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嫁接装置还具有播种部,所述播种部构成为向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所述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种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部具有种子保管部、种子取出部以及种子排出部,
所述种子保管部构成为能够容纳多个所述种子,
所述种子取出部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种子保管部取出至少1个所述种子,
所述种子排出部构成为将由所述种子取出部取出的所述至少1个种子排出到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具有种子容纳部,所述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置所述至少1个种子,并且
所述播种部构成为向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所述种子容纳部配置所述至少1个种子。
9.一种播种装置,其具备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所述播种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播种部,所述播种部构成为向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所述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种子,并且
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位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所述主面上以朝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开口的方式而形成为凹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部具有种子保管部、种子取出部以及种子排出部,
所述种子保管部构成为能够容纳多个所述种子,
所述种子取出部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种子保管部取出至少1个所述种子,
所述种子排出部构成为将由所述种子取出部取出的所述至少1个种子排出到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具有种子容纳部,所述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置所述至少1个种子,并且
所述播种部构成为向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所述种子容纳部配置所述至少1个种子。
12.一种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其使用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所述嫁接苗的生产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种子的步骤,向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所述嫁接用植物的种子;
使所述种子发芽的步骤;
育苗的步骤,在所述种子发芽后,对所述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
切割茎的步骤,对所述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后,在将所述嫁接用植物保持在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状态下对所述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
分离嫁接用部件的步骤,使所述嫁接用部件在所述嫁接用植物的切断部分处分离;以及
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的步骤,通过使已分离的所述嫁接用部件彼此在切断面处接合,而使已切断的所述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种子的步骤、所述切割茎的步骤、所述分离嫁接用部件的步骤以及所述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的步骤中的至少1个步骤以自动的方式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已接合的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中对已接合的所述嫁接用植物进行养护的步骤。
15.一种嫁接苗的生产系统,其使用板状的嫁接用部件,在所述嫁接用部件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持嫁接用植物的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所述嫁接苗的生产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
播种部,所述播种部用于向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配置所述嫁接用植物的种子;
发芽部,所述发芽部用于使所述种子发芽;
育苗部,所述育苗部用于在所述种子发芽后对所述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
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用于在对所述嫁接用植物进行育苗后,在将所述嫁接用植物保持在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的状态下对所述嫁接用植物的茎进行切割;
分离部,所述分离部用于使所述嫁接用部件在所述嫁接用植物的切断部分处分离;以及
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用于通过使已分离的所述嫁接用部件彼此在切断面处接合,而使已切断的所述嫁接用植物彼此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嫁接苗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部、所述切割部、所述分离部以及所述接合部中的至少1者以自动的方式工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嫁接苗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已接合的所述嫁接用部件的所述至少1个植物保持部中对已接合的所述嫁接用植物进行养护的养护部。
CN201780049329.9A 2016-08-12 2017-08-10 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40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8993 2016-08-12
JP2016158993 2016-08-12
PCT/JP2017/029110 WO2018030517A1 (ja) 2016-08-12 2017-08-10 接ぎ木装置、播種装置、接ぎ木苗の生産方法、及び接ぎ木苗の生産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0623A true CN109640623A (zh) 2019-04-16
CN109640623B CN109640623B (zh) 2021-06-11

Family

ID=6116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932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40623B (zh) 2016-08-12 2017-08-10 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0969B2 (zh)
EP (1) EP3498081A4 (zh)
JP (1) JP6678359B2 (zh)
KR (1) KR20190034309A (zh)
CN (1) CN109640623B (zh)
BR (1) BR112019002697A2 (zh)
CA (1) CA3033472A1 (zh)
IL (1) IL264742A (zh)
MX (1) MX2019001599A (zh)
RU (1) RU2708169C1 (zh)
TW (1) TWI642351B (zh)
WO (1) WO20180305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3777A (zh) * 2023-02-13 2023-03-10 济宁中堃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播种量监测装置
CN115868405A (zh) * 2023-02-22 2023-03-31 云南洪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培养基的植株嫁接防褐化培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2019A (zh) * 2019-08-22 2019-11-12 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 一种工厂化烟苗嫁接设备
CN111742734A (zh) * 2020-07-16 2020-10-09 宿州市睿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苹果树嫁接用的防护装置
CN113475253B (zh) * 2021-08-19 2023-03-28 张翠玲 一种茄类蔬菜嫁接装置
CN115211294B (zh) * 2022-06-30 2023-12-15 济南大学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苗木嫁接的合接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86604A1 (ru) * 1986-08-07 1990-08-23 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еханизации и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и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ививки черенков
JPH02127149U (zh) * 1989-03-27 1990-10-19
WO1994014314A1 (en) * 1992-12-28 1994-07-07 Yasushi Isu Grafting implement and method of grafting by means of the same
JPH10225231A (ja) * 1997-02-13 1998-08-25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接ぎ木装置
JP2007274996A (ja) * 2006-04-10 2007-10-25 Osaka Prefecture Univ 穂木収納容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接木装置
JP2007300867A (ja) * 2006-05-12 2007-11-22 National Agriculture &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播種方法
WO2011107943A1 (en) * 2010-03-02 2011-09-09 Tea Project Srl Automatic grafting apparatus for vegetables
JP2013215133A (ja) * 2012-04-09 2013-10-24 Takigen Mfg Co Ltd 接ぎ木用植物の切断作業用治具
CN204231969U (zh) * 2014-11-12 2015-04-01 聊城大学 一种营养钵茄苗自动嫁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28781A1 (ru) * 1978-06-19 1980-04-25 Казах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лодоводства И Виноградарства Прививочна машинка
JP2831739B2 (ja) 1989-10-17 1998-12-02 株式会社東芝 接合装置
RU2151489C1 (ru) * 1999-03-23 2000-06-27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иноградарства и виноделия им. Я.И. Потапенко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прививки растений
US6918205B1 (en) * 2004-05-06 2005-07-19 Thomas Sowinski Grafting tool
JP5613940B2 (ja) * 2009-12-28 2014-10-2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接木苗処理用切断装置
CN103598022B (zh) * 2013-11-04 2015-08-05 中国农业大学 单人钵苗自动嫁接机
JP5584350B1 (ja) 2013-12-27 2014-09-03 メカテック有限会社 苗育成装置及び該苗育成装置を備えた接木苗生産装置
TWM503741U (zh) * 2014-12-12 2015-07-01 Univ Cheng Shiu 機構式蔬果種苗嫁接裝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86604A1 (ru) * 1986-08-07 1990-08-23 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еханизации и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и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ививки черенков
JPH02127149U (zh) * 1989-03-27 1990-10-19
WO1994014314A1 (en) * 1992-12-28 1994-07-07 Yasushi Isu Grafting implement and method of grafting by means of the same
JPH10225231A (ja) * 1997-02-13 1998-08-25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接ぎ木装置
JP2007274996A (ja) * 2006-04-10 2007-10-25 Osaka Prefecture Univ 穂木収納容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接木装置
JP2007300867A (ja) * 2006-05-12 2007-11-22 National Agriculture &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播種方法
WO2011107943A1 (en) * 2010-03-02 2011-09-09 Tea Project Srl Automatic grafting apparatus for vegetables
JP2013215133A (ja) * 2012-04-09 2013-10-24 Takigen Mfg Co Ltd 接ぎ木用植物の切断作業用治具
CN204231969U (zh) * 2014-11-12 2015-04-01 聊城大学 一种营养钵茄苗自动嫁接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3777A (zh) * 2023-02-13 2023-03-10 济宁中堃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播种量监测装置
CN115773777B (zh) * 2023-02-13 2023-06-09 济宁中堃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播种量监测装置
CN115868405A (zh) * 2023-02-22 2023-03-31 云南洪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培养基的植株嫁接防褐化培养装置
CN115868405B (zh) * 2023-02-22 2023-05-05 云南洪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培养基的植株嫁接防褐化培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98081A1 (en) 2019-06-19
US20190174681A1 (en) 2019-06-13
JP6678359B2 (ja) 2020-04-08
TW201808087A (zh) 2018-03-16
CA3033472A1 (en) 2018-02-15
JPWO2018030517A1 (ja) 2019-06-13
TWI642351B (zh) 2018-12-01
KR20190034309A (ko) 2019-04-01
WO2018030517A1 (ja) 2018-02-15
RU2708169C1 (ru) 2019-12-04
IL264742A (en) 2019-05-30
EP3498081A4 (en) 2020-07-29
BR112019002697A2 (pt) 2019-05-14
US11240969B2 (en) 2022-02-08
MX2019001599A (es) 2019-06-20
CN109640623B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0623A (zh) 嫁接装置、播种装置、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以及嫁接苗的生产系统
US11147216B2 (en) Seedling nursery member and seedling nursery set for graft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fted seedling
JP2014516577A5 (zh)
CN107205348A (zh) 植物栽培装置
ATE546038T1 (de) Automatischer verteiler für pflanzmaschinen
CN104768368A (zh) 通过利用种子的嫁接栽培农作物的方法
CN104082117B (zh) 一种简易高通量的实验室植物水培装置
CN105794623B (zh) 水培苗自动定植海绵分离机
JP2023085540A (ja) 定植装置
KR102069814B1 (ko) 육묘공급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식기
KR101222036B1 (ko) 작물 재배 시스템
CN104025937A (zh) 一种自带标签卡接移栽盆
TW201338694A (zh) 花草栽植機及其自動化作業流程
KR102282611B1 (ko) 채소 정식용 생분해성 육묘포트 절단 및 식부장치
CN109287327A (zh) 一种蔬菜瓜果的育苗设施及使用方法
US10827694B2 (en) Plant propagule root-growing device
CN111149466A (zh) 一种瓜类种子水培育苗方法及装置
CN213755909U (zh) 一种农林业用组合式育苗架
CN207505401U (zh) 一种植物种子播种装置
WO2020085076A1 (ja) 塊茎類の水耕栽培方法および塊茎類の水耕栽培システム
JP3317708B2 (ja) 接木苗製造設備
Vișan et al.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nutritive cubes seedling equipments.
JP2017184627A (ja) 培地部材
JP2000287551A (ja) イグサの育苗方法と育苗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