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3258A -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3258A
CN107183258A CN201710585281.5A CN201710585281A CN107183258A CN 107183258 A CN107183258 A CN 107183258A CN 201710585281 A CN201710585281 A CN 201710585281A CN 107183258 A CN107183258 A CN 107183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ppermint
iron guanyin
tea
fermentation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52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852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3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3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3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制茶技术领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茶品无法在满足人们喝茶品茗需要的同时实现清热解暑、提神醒脑、调理脾胃和提高免疫力等保健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以薄荷和铁观音为原料,采用两段烘烤发酵法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别与铁观音进行共同烘烤,使铁观音充分吸收薄荷梗及薄荷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改善铁观音的口感,具有薄荷的功效;最后将薄荷叶粉与二次发酵后的铁观音充分混合均匀,进一步保证制得的薄荷观音茶的有用成分相互融合,能够充分利用薄荷叶和薄荷梗,避免浪费原料。本发明方法的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充分保留薄荷和铁观音的有用成分,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天气干燥,加上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或睡眠不好等原因,人们很容易上火,虚火旺盛,出现易疲劳、脾气暴躁、心烦或情绪不宁等症状。上火严重的人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头痛、感冒、发炎、食欲不振或代谢较差等问题。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上述问题,其中经常饮茶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传统的茶如龙井、铁观音等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原料味道单一;或者普通的花草茶仅仅是作为一种茶饮品,具有花草的清香和提神效果,但无法满足人们喝茶品茗的乐趣;总之,现有的茶品均无法在满足饮用者享受喝茶品茗的乐趣的同时实现清热解暑、提神醒脑、调理脾胃和提高免疫力等保健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薄荷和铁观音为原料,成本较低,能够充分利用薄荷叶和薄荷梗,避免浪费原料,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该方法科学合理,制备过程充分保留薄荷和铁观音的有用成分,适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荷观音茶,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茶品无法在满足人们喝茶品茗需要的同时实现清热解暑、提神醒脑、调理脾胃和提高免疫力等保健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薄荷观音茶口感柔和清凉,既能够满足人们饮茶品茗的需求,又具有解暑清热,消除浮躁,平缓心绪,提神醒脑等功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薄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与铁观音分层铺设并同时进行第一次烘烤,然后将铁观音进行初次发酵;
将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与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层铺设并同时进行第二次烘烤,然后将薄荷叶进行降温发酵,且铁观音进行二次发酵;
将降温发酵后的薄荷叶制成薄荷粉,然后与二次发酵后的铁观音混合均匀,得到薄荷观音茶产品。
可选地,将薄荷进行预处理的具备操作为:将薄荷叶洗净后分离为薄荷梗和薄荷叶,然后将薄荷梗和薄荷叶在自然光下晒12-15h,完成晒青过程,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可选地,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与铁观音分层铺设的具体操作为:在烘烤网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分隔布及铁观音。
可选地,第一次烘烤的时间为7-9h,温度为103-108℃。
可选地,将铁观音进行初次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将第一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好并摊凉发酵降温3-4h。
可选地,将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与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层铺设的具体操作为:在烘烤网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分隔布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可选地,第二次烘烤的时间为2-4h,温度为60-70℃。
可选地,将薄荷叶进行降温发酵,且铁观音进行二次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将烘烤后的薄荷叶用布包好,将第二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好,分别摊凉发酵降温3-4h。
可选地,薄荷粉与铁观音混合的质量比为1:(40-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薄荷观音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以薄荷和铁观音为原料,先将薄荷进行预处理得到薄荷梗和薄荷叶,然后采用两段法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别与铁观音进行共同烘烤,使铁观音充分吸收薄荷梗及薄荷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如薄荷醇或薄荷酮等成分,成分相互融合渗透,能够改善铁观音的口感,具有薄荷的功效;此外通过将发酵后的薄荷叶与二次发酵后的铁观音充分混合均匀,能够进一步保证制得的薄荷观音茶成分相互促进,有效成分相互融合,不仅原料成本较低,能够充分利用薄荷叶和薄荷梗,避免浪费原料,本发明方法的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该方法科学合理,制备过程充分保留薄荷和铁观音的有用成分,适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薄荷观音茶以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薄荷与铁观音的比例科学合理,能够将薄荷的功效成分与铁观音相互融合,改善铁观音的口感,本发明薄荷观音茶兼具薄荷的清爽和铁观音的茗香,口感柔和清凉,在满足人们喝茶品名需要的同时具有解暑清热,消除浮躁,平缓心绪,提神醒脑、调理脾胃和提高免疫力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方式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薄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与铁观音分层铺设并同时进行第一次烘烤,然后将铁观音进行初次发酵;
将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与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层铺设并同时进行第二次烘烤,然后将薄荷叶进行降温发酵,且铁观音进行二次发酵;
将降温发酵后的薄荷叶制成薄荷粉,然后与二次发酵后的铁观音混合均匀,得到薄荷观音茶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以薄荷和铁观音为原料,先将薄荷进行预处理得到薄荷梗和薄荷叶,然后采用两段法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别与铁观音进行共同烘烤,使铁观音充分吸收薄荷梗及薄荷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如薄荷醇或薄荷酮等成分,成分相互融合渗透,能够改善铁观音的口感,具有薄荷的功效;此外通过最后将发酵后的薄荷叶粉与二次发酵后的铁观音充分混合均匀,能够进一步保证制得的薄荷观音茶成分相互促进,有效成分相互融合,不仅原料成本较低,能够充分利用薄荷叶和薄荷梗,避免浪费原料,本发明方法的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该方法科学合理,制备过程充分保留薄荷和铁观音的有用成分,适于推广应用。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选择新鲜完整的薄荷,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的农药或灰尘等物质,优选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薄荷叶表皮的损伤;然后将薄荷叶与薄荷梗分离。
薄荷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薄荷酮、薄荷醇、乙酸薄荷酯以及丰富的糖类、脂类、蛋白质和为微量元素,具有镇痛止痒、止咳、杀菌、利胆、降血压、提神醒脑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可选地,在本发明中,铁观音选用新枞铁观音,新枞铁观音即采摘自2-7年树龄的铁观音茶树的新鲜叶。
铁观音属于传统名茶,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香气馥郁持久,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糖、清热降火的效果。
可选地,为了实现蒸发新鲜薄荷叶和薄荷梗中的部分水分,促进其中的成分在自然晾晒过程中发生转化且不损害茶中的有用物质,同时使薄荷叶和薄荷梗变柔软的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将薄荷进行预处理的具备操作为:将薄荷叶洗净后分离为薄荷梗和薄荷叶,然后将薄荷梗和薄荷叶在自然光下晒12-15h,完成晒青过程,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可选地,为了避免薄荷叶受到损伤而影响制茶的效果,本发明适宜采用人工分离薄荷叶和薄荷梗的工作,然后晒青过程具体为:将薄荷叶和薄荷梗分别均匀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晒12-15h,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和吹风使薄荷叶和薄荷梗萎凋,蒸发部分水分,叶质变柔软,薄荷叶和薄荷梗的表面光泽消失,转为暗绿色,最终失水率6-13%左右为佳。
可选地,为了使薄荷梗中的薄荷醇、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等有用成分能够与铁观音充分融合,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与铁观音分层铺设的具体操作为:在烘烤网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分隔布及铁观音。具体地,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均匀铺在烘烤网的表面,然后覆盖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将新枞铁观音均匀铺放在布上,最后端起烘烤网将分层铺设好的原料放入烘培机内烘烤。
可选地,为了使薄荷梗中的有用成分充分挥发并与铁观音有效融合,同时破坏茶中的酵素作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第一次烘烤的时间为7-9h,温度为103-108℃。具体地,将分层铺设的薄荷梗和新枞铁观音在103-108℃下烘烤7-9h,薄荷梗受热后所含的薄荷醇、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等有用成分挥发出来,逐渐渗入铁观音,同时高温破坏铁观音中的酵素作用,从而能够初步改善铁观音的口感,使其具备轻微薄荷的香味和功效。
可选地,第一次烘烤的时间典型但非限制性为7h、8h或9h;烘烤的温度典型但非限制性为103℃、104℃、105℃、106℃、107℃或108℃。
可选地,为了实现将烘烤后的铁观音降温初步发酵的效果,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将铁观音进行初次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将第一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好并摊凉发酵降温3-4h。通过对第一烘烤后的铁观音进行第一次降温发酵,能够将铁观音的香味和营养物质充分保留。
上述烘烤发酵处理为一段烘烤发酵处理。通过一段烘烤发酵处理实现了对薄荷梗与铁观音的第一次烘烤及铁观音的初步发酵,通过合理设置烘烤温度和时间,充分保证了薄荷梗中的有用成分与铁观音的融合渗透,初步改善了铁观音的口感和功效。
可选地,为了实现薄荷叶中的薄荷醇、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等有效成分能够与铁观音充分融合,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将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与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层铺设的具体操作为:在烘烤网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分隔布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具体地,将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均匀铺在烘烤网的表面,然后覆盖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将一段烘烤发酵处理后的铁观音均匀铺放在布上,最后端起烘烤网将分层铺设好的原料放入烘培机内烘烤。
可选地,为了是薄荷叶中的有用成分充分挥发并与铁观音有效融合,同时破坏茶叶中的酵素作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第二次烘烤的时间为2-4h,温度为60-70℃。具体地,将分层铺设的薄荷叶和经过一段烘烤发酵后的铁观音在60-70℃下烘烤2-4h,薄荷叶受热后所含的薄荷醇、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等有用成分挥发出来与铁观音融合,同时薄荷叶受热汁液水分渗入铁观音中,此外高温破坏铁观音中的酵素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改善铁观音的口感,具备薄荷清爽的特性。
可选地,第二次发酵的时间典型但非限制性为2h、3h或4h,发酵的温度典型但非限制性为60℃、61℃、62℃、63℃、64℃、65℃、66℃、67℃、68℃、69℃或70℃。
可选地,为了实现将烘烤后的薄荷叶和铁观音降温发酵的效果,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将薄荷叶进行降温发酵,且铁观音进行二次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将烘烤后的薄荷叶用布包好,将第二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好,分别摊凉发酵降温3-4h。具体地,将烘烤后的薄荷叶用布包起来并第二次烘烤后的铁观音分别摊凉发酵降温3-4h。通过降温发酵,能够将铁观音和薄荷叶的香味与营养物质充分保留。
上述烘烤发酵处理为二段烘烤发酵处理,通过二段烘烤发酵处理实现了对薄荷叶与铁观音味道的充分融合与发酵,通过合理设置烘烤温度和时间,充分保证了薄荷叶中的有用成分与铁观音的融合渗透,增加铁观音的薄荷效果。
可选地,为了达到薄荷观音茶清凉爽口,口感怡人的效果,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中,薄荷粉与铁观音混合的质量比为1:(40-60)。具体地,将薄荷粉与铁观音按质量比1:(40-60)放入搅拌机均匀搅拌融合,制得薄荷观音茶产品。
可选地,薄荷粉与铁观音混合的质量比典型但非限制性为1:40、1:42、1:45、1:47、1:49、1:50、1:52、1:55、1:57、1:59或1:60。
可选地,将薄荷观音茶产品用食品级专业材料做内包装,包装为成品,将包装后的成品放入冷库冷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本发明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薄荷观音茶,其中薄荷粉与铁观音的质量比为1:(40-6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薄荷观音茶以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薄荷与铁观音的比例科学合理,能够将薄荷的功效成分与铁观音相互融合,改善铁观音的口感,本发明薄荷观音茶兼具薄荷的清爽和铁观音的茗香,口感柔和清凉,在满足人们喝茶品名需要的同时具有解暑清热,消除浮躁,平缓心绪,提神醒脑、调理脾胃和提高免疫力等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薄荷植株,将新鲜的薄荷植株去根后清洗赶紧,清除表面的农药或灰尘等附着物,并分离为薄荷叶和薄荷梗;(2)光照晒青,自然光下对薄荷叶和薄荷梗照射12-15h,完成晒青过程;(3)一段烘烤发酵,将薄荷梗铺在烘烤网表面,再在薄荷梗上铺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在布上铺设新枞铁观音后放入烘培机中在103-105℃下烘烤7-9h,最后将初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4h;(4)二段烘烤发酵,将初步发酵好的铁观音铺在烘烤网上面,再在铁观音上铺一层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铺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后放入烘培机中在60-70℃下烘烤2-4h,最后将烘烤口的薄荷叶和二段烘烤后的铁观音分别用布包起来,晒在不同的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4h;(5)将发酵完的薄荷叶粉碎为薄荷粉;(6)将薄荷粉与二段发酵后的铁观音按照质量比为1:(40-6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薄荷铁观音茶产品;(7)采用食品级专业材料做内包装,包装成待出售的产品,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入冷库冷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薄荷观音茶,包括质量比为1:60的薄荷粉和铁观音。
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薄荷植株,将新鲜的薄荷植株去根后清洗赶紧,清除表面的农药或灰尘等附着物,并分离为薄荷叶和薄荷梗;(2)光照晒青,自然光下对薄荷叶和薄荷梗照射15h,完成晒青过程;(3)一段烘烤发酵,将薄荷梗铺在烘烤网表面,再在薄荷梗上铺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在布上铺设新枞铁观音后放入烘培机中在103℃下烘烤9h,最后将初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h;(4)二段烘烤发酵,将初步发酵好的铁观音铺在烘烤网上面,再在铁观音上铺一层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铺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后放入烘培机中在60℃下烘烤4h,最后将烘烤口的薄荷叶和二段烘烤后的铁观音分别用布包起来,晒在不同的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h;(5)将发酵完的薄荷叶粉碎为薄荷粉;(6)将薄荷粉与二段发酵后的铁观音按照质量比为1:6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薄荷铁观音茶产品;(7)采用食品级专业材料做内包装,包装成待出售的产品,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入冷库冷藏。
实施例2
一种薄荷观音茶,包括质量比为1:40的薄荷粉和铁观音。
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薄荷植株,将新鲜的薄荷植株去根后清洗赶紧,清除表面的农药或灰尘等附着物,并分离为薄荷叶和薄荷梗;(2)光照晒青,自然光下对薄荷叶和薄荷梗照射12h,完成晒青过程;(3)一段烘烤发酵,将薄荷梗铺在烘烤网表面,再在薄荷梗上铺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在布上铺设新枞铁观音后放入烘培机中在108℃下烘烤7h,最后将初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4h;(4)二段烘烤发酵,将初步发酵好的铁观音铺在烘烤网上面,再在铁观音上铺一层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铺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后放入烘培机中在70℃下烘烤2h,最后将烘烤口的薄荷叶和二段烘烤后的铁观音分别用布包起来,晒在不同的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4h;(5)将发酵完的薄荷叶粉碎为薄荷粉;(6)将薄荷粉与二段发酵后的铁观音按照质量比为1:4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薄荷铁观音茶产品;(7)采用食品级专业材料做内包装,包装成待出售的产品,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入冷库冷藏。
实施例3
一种薄荷观音茶,包括质量比为1:50的薄荷粉和铁观音。
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薄荷植株,将新鲜的薄荷植株去根后清洗赶紧,清除表面的农药或灰尘等附着物,并分离为薄荷叶和薄荷梗;(2)光照晒青,自然光下对薄荷叶和薄荷梗照射14h,完成晒青过程;(3)一段烘烤发酵,将薄荷梗铺在烘烤网表面,再在薄荷梗上铺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在布上铺设新枞铁观音后放入烘培机中在105℃下烘烤8h,最后将初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5h;(4)二段烘烤发酵,将初步发酵好的铁观音铺在烘烤网上面,再在铁观音上铺一层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铺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后放入烘培机中在65℃下烘烤3h,最后将烘烤口的薄荷叶和二段烘烤后的铁观音分别用布包起来,晒在不同的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5h;(5)将发酵完的薄荷叶粉碎为薄荷粉;(6)将薄荷粉与二段发酵后的铁观音按照质量比为1:5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薄荷铁观音茶产品;(7)采用食品级专业材料做内包装,包装成待出售的产品,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入冷库冷藏。
实施例4
一种薄荷观音茶,包括质量比为1:40的薄荷粉和铁观音。
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薄荷植株,将新鲜的薄荷植株去根后清洗赶紧,清除表面的农药或灰尘等附着物,并分离为薄荷叶和薄荷梗;(2)光照晒青,自然光下对薄荷叶和薄荷梗照射13h,完成晒青过程;(3)一段烘烤发酵,将薄荷梗铺在烘烤网表面,再在薄荷梗上铺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在布上铺设新枞铁观音后放入烘培机中在104℃下烘烤8.5h,最后将初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h;(4)二段烘烤发酵,将初步发酵好的铁观音铺在烘烤网上面,再在铁观音上铺一层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铺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后放入烘培机中在63℃下烘烤3.5h,最后将烘烤口的薄荷叶和二段烘烤后的铁观音分别用布包起来,晒在不同的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h;(5)将发酵完的薄荷叶粉碎为薄荷粉;(6)将薄荷粉与二段发酵后的铁观音按照质量比为1:4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薄荷铁观音茶产品;(7)采用食品级专业材料做内包装,包装成待出售的产品,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入冷库冷藏。
实施例5
一种薄荷观音茶,包括质量比为1:55的薄荷粉和铁观音。
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薄荷植株,将新鲜的薄荷植株去根后清洗赶紧,清除表面的农药或灰尘等附着物,并分离为薄荷叶和薄荷梗;(2)光照晒青,自然光下对薄荷叶和薄荷梗照射13h,完成晒青过程;(3)一段烘烤发酵,将薄荷梗铺在烘烤网表面,再在薄荷梗上铺一块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在布上铺设新枞铁观音后放入烘培机中在107℃下烘烤7.5h,最后将初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5h;(4)二段烘烤发酵,将初步发酵好的铁观音铺在烘烤网上面,再在铁观音上铺一层与烘烤网等面积的布,再铺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后放入烘培机中在67℃下烘烤2.5h,最后将烘烤口的薄荷叶和二段烘烤后的铁观音分别用布包起来,晒在不同的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5h;(5)将发酵完的薄荷叶粉碎为薄荷粉;(6)将薄荷粉与二段发酵后的铁观音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薄荷铁观音茶产品;(7)采用食品级专业材料做内包装,包装成待出售的产品,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入冷库冷藏。
对比例1
薄荷粉与铁观音的质量比为1:30,其它同实施例3。
对比例2
薄荷粉与铁观音的质量比为1:70,其它同实施例3。
对比例3
一种薄荷茶,制备方法为:将采摘的新鲜薄荷叶平摊放在通风透气的竹架上,阴凉至半干状态,含水量控制在35-40%,在100-120℃下杀青2-4min,然后在100-200℃下烘干2-5min,得到薄荷茶产品。
对比例4
一种铁观音茶,制备方法为:在自然光下晒13h,然后在105℃下烘烤8h后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5h;再在65℃下烘烤3h后用布包起来放在凉架上摊凉发酵降温3.5h,得到铁观音茶产品。
对上述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得到的相应产品以相同的方法泡茶,并按照《茶叶感官评审办法》国家标准(GB/T23776-2009)进行感官品质评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评审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薄荷观音茶的茶汤色泽均呈琥珀色,澄清透亮,香气馥郁,沉香凝韵,清爽怡人,口感柔和清凉,醇厚甘鲜,回甘悠久,其中实施例3制得的薄荷观音茶品质最好,口味最正。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比,薄荷的含量过高,造成薄荷观音茶的铁观音成分的味道被薄荷味掩盖很多,铁观音的韵味较淡,薄荷的清凉味过重,茶汤稍苦,因此口感较差;对比例2与实施例3相比,薄荷的含量过低,以致薄荷观音茶中缺少薄荷清凉怡人的味道,消暑解燥,提神醒脑的功效较差;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仅含有薄荷成分,无法满足饮用者喝茶品观音韵的需求,口感不佳且保健功效较差;对比例4对实施例3相比,仅含有铁观音成分,无法实现清热消暑,提神醒脑,清凉怡人的功效。
此外,对本发明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制得产品分别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GB2763-2016)进行检测,均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以薄荷和铁观音为原料,先将薄荷进行预处理得到薄荷梗和薄荷叶,然后采用两段法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别与铁观音进行共同烘烤,使铁观音充分吸收薄荷梗及薄荷叶中的挥发性成分,香味相互融合渗透。饮用本发明薄荷观音茶使人能够在喝茶品茗的同时感受的清爽怡人的香味,实现“一通,二静,三韵”的效果,即头泡茶使人全身通透,提神醒脑,二泡茶能够清热解暑,静气去浮躁,三泡以后能够慢慢体味铁观音茶的韵味。
另外,为了表明本发明薄荷观音茶具有清热解暑、提神醒脑、调理脾胃和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进行长期观察试验如下:
选择400例常年坐办公室并有虚火旺盛症状(症状表现为:咽干口燥,心烦易怒,暑湿潮热、容易疲劳,感冒或中暑)的亚健康人群,随机平均分成4组,试验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实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薄荷观音茶作为茶品,每天500mL;对照组1为空白对照,将茶品替换为500mL水;对照组2饮用对比例3制得的茶,每天500mL;对照组3饮用对比例4制得茶,每天500mL。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观察实验结果
如表2所示,饮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薄荷观音茶2个月后,58%的受试者虚火旺盛的症状明显减轻,夏天无中暑和感冒病症,精力较之前充沛;4个月后,77%的受试者虚火旺盛的症状消失,整个夏天都没有感冒和中暑,皮肤红润有光泽,睡眠充足,每天工作精力充沛,各种亚健康状况均有所好转;6个月后,92%的受试者虚火旺盛的症状消失,整个夏天都没有感冒和中暑,皮肤红润有光泽,睡眠充足,每天工作精力充沛,心情愉悦,各种亚健康症状均消除。而饮用对比例3茶品的对照组2中,在6个月后仅10%受试者虚火旺盛的症状减轻,精力较之前充沛,夏天易怒烦躁的症状减轻,没有中暑和感冒症状,亚健康状况有所好转;饮用对比例4茶品的对照组3中,6个月后,近19%的受试者虚火旺盛的症状减轻,皮肤红润,精力较之前充沛,夏天易怒烦躁的症状减轻,且没有中暑和感冒症状。由此可见,仅饮用对比例3中薄荷泡的茶,改善虚火旺盛及调理身体的效果较差;仅饮用对比例4中铁观音泡的茶无法有效实现提神醒脑,消暑解热的效果,且改善虚火旺盛和调理身体的效果也较差;本发明的薄荷观音茶对于虚火旺盛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能够调理脾胃,改善肤色,保证睡眠和提高免疫力,且能够缓解夏天易怒烦躁的情绪,清热解暑,提神醒脑,消除浮躁,缓解压力,使人在喝茶品茗、体味茶香茶韵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清爽怡人,沁人心脾的清凉,消除暑热烦躁与身心疲劳,精神充沛的工作和生活。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薄荷观音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薄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与铁观音分层铺设并同时进行第一次烘烤,然后将铁观音进行初次发酵;
将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与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层铺设并同时进行第二次烘烤,然后将薄荷叶进行降温发酵,且铁观音进行二次发酵;
将降温发酵后的薄荷叶制成薄荷粉,然后与二次发酵后的铁观音混合均匀,得到薄荷观音茶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薄荷进行预处理的具备操作为:将薄荷叶洗净后分离为薄荷梗和薄荷叶,然后将薄荷梗和薄荷叶在自然光下晒12-15h,完成晒青过程,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和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处理后的薄荷梗与铁观音分层铺设的具体操作为:在烘烤网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预处理后的薄荷梗、分隔布及铁观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烘烤的时间为7-9h,温度为103-1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铁观音进行初次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将第一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好并摊凉发酵降温3-4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与预处理后的薄荷叶分层铺设的具体操作为:在烘烤网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初次发酵后的铁观音、分隔布及预处理后的薄荷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烘烤的时间为2-4h,温度为60-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薄荷叶进行降温发酵,且铁观音进行二次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将烘烤后的薄荷叶用布包好,将第二次烘烤后的铁观音用布包好,分别摊凉发酵降温3-4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薄荷粉与铁观音混合的质量比为1:(40-60)。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薄荷观音茶。
CN201710585281.5A 2017-07-17 2017-07-17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183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5281.5A CN107183258A (zh) 2017-07-17 2017-07-17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5281.5A CN107183258A (zh) 2017-07-17 2017-07-17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3258A true CN107183258A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82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5281.5A Pending CN107183258A (zh) 2017-07-17 2017-07-17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325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931A (zh) * 2007-09-09 2008-02-20 谢大高 茉莉花铁观音茶的加工方法
CN101816346A (zh) * 2010-05-11 2010-09-01 陈泽龙 炭焙铁观音茶叶的制作方法
CN104431080A (zh) * 2014-12-06 2015-03-25 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薄荷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5309654A (zh) * 2015-11-04 2016-02-10 广西昭平县凝香翠茶厂 一种天然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6360240A (zh) * 2016-10-14 2017-02-01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袋泡茶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931A (zh) * 2007-09-09 2008-02-20 谢大高 茉莉花铁观音茶的加工方法
CN101816346A (zh) * 2010-05-11 2010-09-01 陈泽龙 炭焙铁观音茶叶的制作方法
CN104431080A (zh) * 2014-12-06 2015-03-25 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薄荷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5309654A (zh) * 2015-11-04 2016-02-10 广西昭平县凝香翠茶厂 一种天然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6360240A (zh) * 2016-10-14 2017-02-01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袋泡茶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育松: "《中国名茶铁观音》", 30 September 2006, 中国农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0687B (zh) 一种养生茉莉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2578317A (zh) 茉莉花龙井茶的制备方法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2754708A (zh) 红叶铁观音茶加工方法
CN107173502A (zh)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CN103211251A (zh) 霍山石斛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7142B (zh) 一种莞香花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07518097A (zh) 一种白茶的生产方法
CN102406012A (zh) 金银花鲜茶的制作工艺
CN103005110A (zh) 柠檬组合花卉茶干品片
CN109221525A (zh) 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
CN101248879B (zh) 一种五加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2557A (zh) 一种含白兰花的红茶制备方法
CN102100276B (zh) 天精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6877A (zh) 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
CN104222344A (zh) 一种大白茶的加工工艺
CN102870932A (zh) 金叶榆叶片制作保健茶的用途和方法
CN106900893A (zh) 黄山彩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678A (zh) 一种有机果香味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821673A (zh) 一种含桂花的白茶制备方法
KR20190098567A (ko) 블렌딩 차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7183258A (zh) 薄荷观音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6419B (zh) 崂山道茶及其加工方法
KR20080104221A (ko) 순간발포(瞬間發泡)에 의한 달콤한 옥수수수염 침출 및 액상 차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CN104543167A (zh) 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