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9767A - 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9767A
CN107109767A CN201580072450.4A CN201580072450A CN107109767A CN 107109767 A CN107109767 A CN 107109767A CN 201580072450 A CN201580072450 A CN 201580072450A CN 107109767 A CN107109767 A CN 107109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condenser
amount
secondar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24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9767B (zh
Inventor
胁坂英司
北村进
北山直树
岛田达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5/0124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80788A1/ko
Publication of CN107109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9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0Drying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heat pumps, e.g. pressure or flow rat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6Heat pump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型干燥机,用于降低其制造成本并保持辅助热交换器的适当辐射量。干衣机(D)包括壳体(1);滚筒部分(2),安装在壳体(1)中并且配置为容纳衣服;通风路径(3),配置为通过滚筒部分(2);热泵设备(5),具有连接起来以形成制冷剂循环通过的流路的压缩机(52)、冷凝器(53)、节流装置(54)和蒸发器(51);辅助热交换器(55),安装在通风路径(3)的外部,并且与冷凝器(53)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或与冷凝器(53)并联连接;以及冷却设备(6),配置为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

Description

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衣服等的干燥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热泵式干燥机的示例。热泵式干燥机在通风路径的外部具有与冷凝器并联连接的辅助热交换器(第二冷凝器),干燥用空气循环通过通风路径。此外,在冷凝器的紧上游侧的连接部分(即,压缩机的紧下游侧的流路连接到冷凝器的上游侧的流路和辅助热交换器的分支部分),安装可由预定信号控制的切换阀。切换阀配置为形成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仅流向冷凝器的流路,使制冷剂分配流向冷凝器和辅助热交换器的流路,或使制冷剂仅流向辅助热交换器的流路。当存在通风路径中的空气将过热或制冷剂将过热的可能性时,干燥机控制切换阀,从而使预定量的制冷剂流到辅助热交换器。流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接触通风路径外部的空气,从而自然地辐射热量并被冷却。由于在通风路径中的空气被完全加热之前,相对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在从压缩机向冷凝器延伸的流路中流动,所以辅助热交换器被安装以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从而避免在操作压缩机时发生任何问题。
专利文献2公开了热泵式干燥机的另一示例。热泵式干燥机具有在通风路径外部将冷凝器(主热交换器)的紧下游侧与节流装置的上游侧串联连接的辅助热交换器(副热交换器)。也就是说,通过冷凝器的制冷剂经由辅助热交换器流入节流装置中。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流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过从安装在通风路径外部的冷却风扇吹送而强制地散热,从而被冷却。从冷却风扇的吹风冷却辅助热交换器,然后冷却刚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道。
此外,已知通过如上所述配置的热交换器除湿和加热的循环空气的循环型干衣机。在循环型干衣机中,将干燥用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的冷却设备、用于加热通过冷却设备的空气的加热设备和用于使干燥用空气在通风路径中循环的风扇都安装在循环通风路径中。
在干衣机中,如果风扇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紧下游侧,则难以确保相对于安装在风扇和滚筒的空气入口之间的吹风管的厚度方向的足够空间。因此,难以形成理想的气流路径,并且滚筒的空气入口等中的通风阻力增加,导致压力损失,从而使干燥用空气的气流量变差。此外,由于风扇出口侧的干燥用空气处于高压状态,所以在循环通风路径中,由于噪音或压力损失,气流量变差。因此,为了确保足够的气流量,可以考虑增加风扇的RPM的方法或增加风扇直径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引起噪声或节能问题。
作为当风扇安装在热交换器的紧下游侧时改善干燥用空气的流动的方法,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从风扇出口排出的干燥用空气的流动的空气引导件(专利文献3中的干燥风扇)。此外,在专利文献4的干衣机中,公开了在加热器的下游侧安装偏转板,并且通过偏转板将从循环管道进入滚筒的干燥用空气向下偏转的技术。
此外,关于干燥机的改进,已知有关用于固定控制板的方法和结构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干燥机,包括:壳体,其具有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和一对侧板,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前板中具有用于放置和取出被干燥的物体的下落开口;以及具有底部的圆筒形滚筒,其具有对应于下落开口的开口,并且安装在壳体中,其中,控制电路单元设置在滚筒和顶板之间的空间中的一个侧板的角部。
在专利文献6中,容纳控制板的电路壳固定在壳体上,使得电路壳设置在滚筒和顶板之间的空间中的一个侧板的角部,并且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处以覆盖控制板。此外,在盖构件被移除之后,在控制板和电路壳外的部件之间进行布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如上所述配置的干燥机在各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改善干燥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作为问题之一,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干燥机具有由于切换阀及其控制系统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另一方面,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干燥机不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干燥机通过冷却风扇的控制来散热,而不是通过切换阀的控制来散热。通常,与热泵装置分开设置并设置在通风路径外部的冷却装置(例如冷却风扇)比切换阀便宜。因此,通过应用冷却风扇代替切换阀,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然而,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当应用诸如冷却风扇的冷却装置时,存在与应用切换阀的情况不同的以下问题。
即,在应用切换阀的情况下,需要将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并联连接,以便使从压缩机延伸的流路分支。另一方面,在应用冷却风扇的情况下,由于流路不需要分支,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串联连接。
然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干燥机中,如果辅助热交换器安装在冷凝器的紧下游侧,则辐射量可能不足。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结构中,由于不能直接从流过从压缩机的流路延伸到冷凝器的内部的流路的相对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辐射热量,所以当干燥机操作时引起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更严重的是,压缩机的操作有可能受阻。
另一方面,例如,当辅助热交换器设置在冷凝器的紧上游侧时,由于可以直接冷却相对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所以可以解决辐射量不足的问题,但在制冷剂通过冷凝器之前,热量从制冷剂辐射。因此,根据冷却风扇的流量,辐射量可能变得过大,从而可能消散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根据干燥机的操作条件使冷却风扇的吹送性能可变的方法。然而,鉴于制造成本,这种对策是不期望的。
此外,关于冷却风扇的上述问题对于分离的冷却装置设置在通风路径外部的热泵型干燥机是常见的。
鉴于专利文献1和2的问题,需要降低热泵型干燥机的制造成本并通过辅助热交换器保持适当的辐射量。
此外,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空气引导件和偏转板是用于改善风扇和加热器之间的干燥用空气的流动或通过滚筒的空气入口的空气的流动的技术,但是它们可以改善从风扇通过吹风管引入滚筒的干燥用空气流的一部分。此外,由于空气引导件和偏转板是独立的部件,所以部件成本和制造成本增加。
鉴于专利文献3和4的问题,需要通过减少风扇与干燥机中的滚筒的空气入口之间的空气路径中的压力损失来减少干燥时间同时减小风扇的RPM,即以成本减少干燥时间、降低噪音、节约能源的需求。
此外,专利文献5公开了控制电路单元的近似位置,但是没有描述固定控制电路单元的方法和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单元的结构。
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在移除盖构件之后将容纳控制板的电路壳固定在壳体上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路壳直接固定在壳体上,所以在运输期间施加到壳体的外力通过电路壳直接传递到控制板,这可能导致控制板的断裂。此外,由于电路壳不能从下方支撑,所以在布线或运输期间,电路壳和电路壳内部的控制板可能被施加到电路壳的力损坏。此外,由于在布线或运输期间施加到电路壳的力,电路壳可能从壳体脱离,并且可能接触旋转的滚筒,这可能导致电路壳和其中的控制板的损坏。
鉴于专利文献5和6的问题,需要防止电路壳和其中的控制板的损坏,并且便于从上方进行组装和维护工作。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辅助热交换器维持适当辐射量来改善干燥机的性能。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以低成本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噪声和节约能源来改善干燥机的性能。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防止电路壳和其中的控制板损坏并便于从上方组装和维护工作而提高干燥机的可靠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发现了在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串联连接的典型的热泵型干燥机中能够保持辅助热交换器的适当辐射量的连接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燥机,包括:壳体;容纳部分,安装在壳体中并且配置为容纳要干燥物体;通过容纳部分的循环通风路径;以及热泵设备,具有连接起来以形成制冷剂循环通过的流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
干燥机还可以包括辅助热交换器,安装在通风路径外部,并且与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或与冷凝器并联连接;以及冷却设备,配置为冷却辅助热交换器。
本文所用的术语“冷却设备”可以包括通过吹气和水流直接冷却的设备,以及通过在壳体中的空气交换进行间接冷却的设备。
术语“冷凝器中的流路”是指从连接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上游端通过制冷剂管道延伸到连接到节流装置的流入侧的下游端的流路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辅助热交换器可以与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或者与冷凝器并联连接,并且由安装在通风路径外部的冷却设备冷却。
换句话说,在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的情况下,流到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可以在通过冷凝器中的流路并流到节流装置之前供应到设置在通风路径外部的辅助热交换器。结果,可以从在冷凝器中的通气路径中与空气交换热量的制冷剂辐射热量。
换句话说,通过从在通气路径中加热空气的制冷剂辐射热量,与辅助热交换器连接到冷凝器的紧下游侧的配置相比,从流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辐射的热量可以增加用于完成加热的剩余热量。因此,当冷却设备操作时,可以防止由于辐射量不足导致制冷剂过热和过压的情况。
另一方面,与辅助热交换器连接到冷凝器的紧上游侧的配置相比,可从制冷剂辐射的热量可以减小用于加热的热量。因此,当冷却设备操作时,可以防止热量消耗超过必要以阻碍空气的加热的情况。
冷凝器可以配置有多个热交换器。例如,冷凝器可以配置有第一冷凝器和形成为与第一冷凝器分离的热交换器的第二冷凝器。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热交换器串联连接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冷凝器的制冷剂可以通过设置在通风路径外部的辅助热交换器,然后流入第二冷凝器。
在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并联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压缩机的制冷剂可以从冷凝器的紧上游侧分支,并且分支制冷剂中的一个可以通过冷凝器,而分支制冷剂的另一个可以通过辅助热交换器。结果,可以从分支制冷剂中的另一个散发热量。
也就是说,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辅助热交换器而不流过冷凝器。因此,与辅助热交换器连接到冷凝器的紧下游侧的配置相比,可以从流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辐射的热量可以通过经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来增加。因此,当冷却设备操作时,可以防止由于辐射量不足导致制冷剂过热和过压的情况。
另一方面,与辅助热交换器连接到冷凝器的紧上游侧的配置相比,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另一部分可以通过冷凝器而不流过辅助热交换器。因此,可以从制冷剂辐射的热量可以通过不经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来减小。因此,当冷却设备操作时,可以防止热量消耗超过必要以阻碍空气的加热的情况。
以这种方式,上述两种配置与辐射量不足的配置(辅助热交换器设置在冷凝器的紧下游侧的配置)相比可以增加辐射量,并且与辐射量可能变得过大(热交换器设置在冷凝器的紧上游侧的配置)相比可以减少辐射量。因此,根据上述两种配置的干燥器可以防止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量变得不足或过量的情况,因此可以保持适当的辐射量以确保加热在通风路径中流动的空气所需的热量,同时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此外,上述两种配置都不需要与专利文献1所述的典型配置的切换阀对应的构件。因此,由于不需要该构件和其控制系统,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由于不需要使冷却设备的冷却性能可变,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典型配置通过将从压缩机延伸的流路分支成与冷凝器和辅助热交换器连接的两个,然后使用设置在分支部分中的切换阀调节流入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来控制通过辅助热交换器的自然热辐射的辐射量。然而,由于上述两种配置尽管没有设置切换阀或冷却设备的冷却性能不变,但可以在冷却设备操作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时保持适当的辐射量,所以它们可以配置为比尽管冷却设备的冷却性能可变或安装了与切换阀类似的部件的典型配置更简单和便宜。
此外,与辅助热交换器和冷凝器串联连接的典型配置相比,上述两种配置都可以减少制冷剂在一个循环中流动的路径长度,从而减少施加到压缩机的负载,并以低成本配置热泵设备。
当冷却设备操作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时,由这两种配置产生的效果特别有效地保持适当的辐射量。此外,即使当在辅助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自然地辐射热量而不操作冷却设备时,这两种配置也具有保持适当的辐射量的优点。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冷却设备包括用于使壳体的外部空气吹向辅助热交换器的冷却风扇。
根据本公开,冷却风扇可能吹向辅助热交换器,以直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具体地,在辅助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通过该配置,可以实现适合于获得上述效果的干燥机。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冷却设备包括位于壳体中并且配置为将通风路径的外部空气排出到壳体外部的排气风扇。
根据本公开,排气风扇通过将辅助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排放到壳体外部来加速辅助热交换器的热辐射。因此,辅助热交换器,特别是在辅助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可以被间接冷却。通过该配置,可以实现适合于获得上述效果的干燥机。
此外,冷却设备可以包括冷却风扇或排气风扇,或者它们两者。
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压缩机配置为改变压缩容量,以便增加或减小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
根据本公开,当干燥机操作时,例如,可以独立地使用将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低的水平的操作模式和将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高水平的操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前一种操作模式时,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可能变得比使用后一种操作模式的温度低,从而可以相应地降低冷却设备的操作频率,并且还可以降低完成干燥过程所需的消耗功率。另一方面,当需要快速干燥物体时,通过将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高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干燥过程。
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能够检测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将压缩机连接到冷凝器的制冷剂管道中,冷却设备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
在从压缩机延伸到冷凝器内部的制冷剂流路的一部分中,温度和压力刚好被压缩机升高的制冷剂可以流动。因此,在制冷剂流路的一部分中,相对于其他部分,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压力的制冷剂可以流动。
根据本公开,由于辅助热交换器基于流过该部分的制冷剂的温度来冷却,所以可以在更适当的时机冷却辅助热交换器,以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此外,由于冷却设备根据制冷剂的温度来操作,所以例如在确定制冷剂处于相对低温低压时,与干燥过程刚开始后相同,冷却设备可以停止,并且辅助热交换器不需要被冷却,从而减少功耗。
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并且冷凝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的上游端连接到压缩机的排出侧,第二流路的下游端连接到节流装置,其中,第一流路的下游端连接到辅助热交换器中的辐射流路的上游端,并且第二流路的上游端连接到辐射流路的下游端。
根据本公开,形成在冷凝器中的流路可以分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流入冷凝器的制冷剂可以依次流过第一流路、形成在辅助热交换器中的散热流路和第二流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流路的流路长度相对于第二流路的流路长度的比例来调节从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量。
例如,可以缩短第一流路并且延长第二流路。从而,可以减少通过第一流路的制冷剂所消耗的热量,以便增加流过辐射流路的制冷剂可以辐射的热量。
如上所述,由于可以在不改变冷凝器的整体配置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从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量,所以可以有效地保持适当的辐射量。此外,实现部件的通用性是有益的,这导致制造成本的抑制。
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六实施例中,冷凝器配置为翅片端管型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直管道段和多个连接管道段,多个连接管道段将直管道段的一端彼此连接,使得直管道段彼此连通。
根据本公开,由于可以通过改变预定连接管道的形状,或者通过用两个分开的管道更换连接管道,在冷凝器中形成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而不改变每个直管道部分的形状,所以可以有效地改变第一流路的流路长度相对于第二流路的流路长度的比率,以实现零件的通用化,并降低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六实施例或第七实施例中,安装了用于通过绕过辐射流路而将从第一流路的下游端排出的制冷剂供应到第二流路的上游端的旁路路径,以及用于使从第一流路的下游端排出的制冷剂分流以便使制冷剂流到辐射流路或旁路路径的流路选择装置。
根据本公开,当不需要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时,可以操作流路选择装置,以使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绕过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流路,从而防止辅助热交换器的不必要的辐射。因此,可以有效地确保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并且操作热泵设备以及进一步冷却设备所需的消耗功率的量还可以减少通过防止不必要的辐射确保的热量。
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辅助热交换器包括分流装置,其与冷凝器并联连接,并且配置为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到冷凝器,或者使从压缩机排出的预定量的制冷剂流到辐射流路,并且剩余量的制冷剂流到冷凝器。
根据本公开,当不需要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时,分流装置可以操作以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到冷凝器,从而防止辅助热交换器的不必要的辐射。因此,可以有效地确保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并且操作热泵设备以及进一步冷却装置所需的消耗功率的量还可以减少通过防止不必要的辐射确保的热量。
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五实施例中,提供了量分配装置,其配置为当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并联连接时,调节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流到所述冷凝器的量和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并且当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时,调节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绕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旁路量和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以及控制设备,其配置为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制冷设备和量分配装置。
根据本公开,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量可以通过冷却设备冷却辅助热交换器和调节流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来控制。随着流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增加,可以促进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并且随着流过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可以抑制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因此,可以有效地保持辅助热交换器的适当的辐射量。
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控制量分配装置,使得当热泵设备启动时,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到冷凝器或绕过辅助热交换器。
通常,当热泵设备启动时,需要尽可能快地加热流过通风路径的空气。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流过通风路径的空气可以通过防止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而确保的热量来快速加热。
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实施例或第十一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预定目标温度高的第一温度,并且如果控制设备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则控制设备控制量分配装置将流到冷凝器的量或旁路量减少预定量,并且将流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增加预定量。
根据本公开,当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时,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流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可以增加,这可以促进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同时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本公开的第十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实施例或第十一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预定目标温度高的第一温度,并且如果控制设备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则控制设备控制量分配装置将流到冷凝器的量或旁路量减少预定量,并且将流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增加预定量,同时控制冷却设备冷却辅助热交换器。
根据当前实施例,当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时,控制设备可以执行促进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的控制操作和冷却辅助热交换器的控制操作,从而更可靠地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本公开的第十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二实施例或第十三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并且如果控制设备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二温度,则控制设备控制量分配装置将流到冷凝器的量或旁路量减少预定量,并且将流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增加预定量。
根据当前实施例,通过基于关于制冷剂的较高温度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增加流到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本公开的第十五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二实施例至第十四实施例的任一个中,控制设备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为温度比目标温度低的第三温度,并且当控制设备确定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三温度时,控制设备控制量分配装置将流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减少预定量,并且将流到冷凝器的量或旁路量增加预定量。
根据当前实施例,通过基于关于制冷剂的温度下降的检测结果减小流到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量,可以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一至第十五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干燥机可以保持适当的辐射量而不使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量过大或不足,同时通过将由安装在通风路径外部的冷却设备冷却的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并且与冷凝器并联连接来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可以提高干燥机的性能。
此外,为了实现第二目的,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将空气引导件安装到与通风路径的下游侧的边缘对应形状的吹风管中,吹风管与固态的空气入口密封并连接,其中,空气引导件具有朝向上游方向(即朝向空气引导件与通风路径间隔开的方向)倾斜的引导部分,使得从风扇引入到吹风管的干燥用空气沿着引导部分流入空气入口中。
也就是说,本公开的第十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型干燥机,包括:空气入口,干燥用空气引入到其中;容纳衣服的滚筒;通风路径,在下游端与滚筒的空气入口密封并连接;干燥用空气通过的吹风管;风扇,与吹风管的上游端密封并连接,并且配置为将干燥用空气排放到吹风管中;以及热交换器,安装在风扇的紧上游侧,并且配置为进行热交换以干燥或加热从滚筒排出的干燥用空气,其中,吹风管具有集成到与通风路径的下游侧的边缘相对应的形状的吹风管中的空气引导件,空气引导件具有朝向上游方向(即朝向空气引导件与通风路径间隔开的方向)倾斜的引导部分,并且从风扇吹送的干燥用空气沿着引导部分流入空气入口中。
在根据本公开的干燥机中,吹风管可以具有集成到与通风路径的下游侧的边缘相对应的形状的吹风管中的空气引导件,其中,从风扇吹送的干燥用空气沿着引导部分流入空气入口中。通过该配置,由于从风扇吹向吹风管的干燥用空气沿着引导部分流动以进入空气入口,所以可以抑制吹风管中的回旋流的产生,并且使干燥用空气有效地吹入滚筒中。也就是说,可以减少从风扇到滚筒的空气入口的吹送路径中的压力损失。因此,与没有安装空气引导件的情况相比,干燥机可以降低确保相同的循环流量所需的风扇的RPM。此外,与没有安装空气引导件的情况相比,对于相同的干燥性能,干燥机可以降低噪音并节省能量。此外,由于空气引导件集成到吹风管(例如,空气引导件通过树脂模制等集成到吹风管中),与具有典型空气引导件的干燥机相比,干燥器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第十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六实施例中,风扇包括具有与吹风管的上游端密封并连接的出口的风扇壳,空气引导件从引导部分连续地延伸到风扇壳的出口,并且设置用于引导从风扇引入吹风管中的干燥用空气以朝向空气入口移动的导向部分。
根据当前的实施例,从风扇吹入吹风管的干燥用空气可以由空气引导件的导向部分引导以朝向空气入口移动,然后沿空气引导件的引导部分被引入空气入口中。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将吹入到吹风管中的干燥用空气引入空气入口中。
本公开的第十八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七实施例中,朝向风扇壳的空气引导件的导向部分的端部和风扇壳的出口的端部朝向通风路径处于相同的高度。
根据当前的实施例,朝向风扇壳的空气引导件的导向部分的端部和风扇壳的出口的端部可以朝向通风路径处于相同的高度,并且空气引导件可以在相同的高度连接到风扇壳。因此,在连接部分处,空气可以平稳地流动,从而抑制噪音的产生。此外,可以有效地防止空气从连接部分泄漏。
本公开的第十九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七实施例和第十八实施例中,在吹风管的外壁和空气引导件之间形成空间。
根据当前的实施例,可以在吹风管的外壁(外周表面)和空气引导件之间形成空间(空气层),从而防止在吹风管中产生的噪声从吹风管的外壁泄露。此外,由于干燥用空气不直接接触吹风管的外壁,所以来自干燥用空气的热量不会通过外壁接触外部空气,以获得绝热效果。因此,与没有安装空气引导件的情况相比,干燥机可以降低噪音并节省能量。
本公开的第二十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七至第十九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吹风管具有用于密封吹风管的密封部分,并且密封部分安装在比空气引导件更外侧。
根据当前的实施例,由于吹风管的密封部分安装在比空气引导件更外侧,所以吹风管的密封部分可能不会干扰从风扇通过吹风管引入到滚筒的空气入口中的干燥用空气流。另外,通过该配置,由于来自干燥用空气的压力不会直接施加到密封部分,所以可以提高密封部分的密封性能。
本公开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六至第二十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空气引导件的引导部分是圆弧形状的弯曲表面,其朝向空气引导件与通风路径间隔开的方向凹入。
根据当前实施例,通过将空气引导件的引导部分形成为圆弧状的弯曲表面,从风扇吹向吹风管的干燥用空气可以更有效地引入到滚筒的空气入口。
因此,根据第十六至第二十一实施例中的任一项的干燥机中,通过安装具有集成到与通风路径的下游侧的边缘相对应的形状的吹风管中的引导部分的空气引导件,可以减少从风扇到滚筒的空气入口的吹送路径中的压力损失,从而抑制风扇的RPM,导致以低成本的干燥时间短、噪音降低、节省能源。结果,可以提高干燥机的性能。
此外,为了实现第三个目的,本公开的发明人使用了一种通过固定在壳体上的支撑构件从下方支撑电路壳的方法。
更具体地,本公开的第二十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燥机,包括:壳体,其具有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和一对侧板,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前板中具有用于放置和取出被干燥的物体的下落开口;具有底部的圆筒形滚筒,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中,并且具有对应于下落开口的开口;配置为加热空气的加热设备;吹风设备,设置在滚筒下方,并且配置为使由加热设备加热的空气经由滚筒吹送;以及控制电路单元,配置为控制吹风设备。
此外,在第二十二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单元可以包括:支撑构件,其具有近似板形的倾斜板部分,位于滚筒和顶板之间的空间中的一个侧板的角部处,并且在倾斜板部分朝向侧板向下倾斜的状态下固定在壳体处;电路壳,安装在支撑构件的倾斜板部分的一个表面上,倾斜板部分的另一表面面向滚筒;以及容纳在电路壳中的控制板。
因此,由于电路壳由支撑构件从下方支撑,所以在组装期间,例如从上方接线、维护工作或运输,尽管力在与支撑构件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到电路壳,可以防止电路壳和在其中的控制板被损坏。因此,可以便于组装、维护工作或运输。此外,由于支撑构件插入在电路壳和滚筒之间,所以可以防止电路壳和在其中的控制板由于与旋转的滚筒的接触而被损坏。
此外,由于支撑构件设置在侧板的角部,因此支撑构件可以设置在比支撑构件设置在滚筒和顶板之间的空间中两个侧板之间的狭窄中心区域的情况更低的位置。因此,可以增加安装在倾斜板部分的一个表面上的控制板的尺寸,倾斜板部分的另一表面面向滚筒,从而增加控制板的尺寸和布局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支撑构件的倾斜板部分向侧板向下倾斜,因此倾斜板部分可以设置在侧板的下部位置,而不是支撑构件的倾斜板部分被水平地设置的情况。因此,可以增加安装在侧板周围的倾斜板部分的一个表面上的控制板的尺寸,倾斜板部分的另一表面面向滚筒,从而增加控制板的尺寸和布局的自由度。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二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在壳体中的滚筒的前方设置的加强板,使得板表面位于前后方向上;以及加强构件,用于桥接加强板和壳体的后板的近似中心部分,其中,支撑构件固定在壳体的加强构件和一个侧板处。
因此,由于支撑构件在两侧由壳体的侧板和加强构件支撑,与支撑构件仅在一侧被支撑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支撑构件由于振动等的下落。此外,由于支撑构件在侧壁和加强构件被固定的位置处被高强度地支撑,所以与支撑构件仅固定在侧板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支撑构件由于运输或操作时发生的振动等而变形,并且可以支撑较重的部件,从而增加安装在壳体中的控制部件的自由度。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十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三实施例中,支撑构件固定在壳体的后板处。
因此,由于支撑构件由壳体的侧板、后板和加强构件沿三个方向支撑,所以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支撑构件由于振动等而下落。此外,由于支撑构件以高强度地支撑在被固定在侧板、后板和加强构件的位置处,所以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支撑构件由于在运输或操作时发生的振动等而变形,并且可以支撑较重的部件,从而增加安装在壳体中的控制部件的自由度。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十五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二至第二十四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电路壳具有形成为通过板状低壁部分和从低壁部分的边缘突出的周壁部分的浅盘形状的壳本体,并且安装在支撑构件的倾斜板部分上,其中,壳本体的开口侧位于与倾斜板部分相对的方向上,并且控制电路单元还包括用于在与倾斜板部分相反方向的方向上覆盖控制板的盖构件。
因此,即使当水通过侧板和顶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时,盖构件也可以阻止水进入控制板,从而防止控制板的腐蚀或电路的短路。此外,盖构件可以阻止来自要干燥物体的棉绒(例如衣服或纸张)被附着在控制板上,从而防止由于附着在控制板上的棉绒而导致的控制板的故障。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十六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五实施例中,盖构件固定在支撑构件和电路壳的至少一个处。
因此,由于盖构件固定在支撑构件和电路壳中的至少一个处,所以可以防止盖构件因振动等而分离。
如果盖构件仅与支撑构件固定,则不需要在电路壳中安装用于盖构件的固定部分,这增加了电路壳中的控制板的空间。
如果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处,则可以在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的状态下,即在控制板被盖构件保护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电路壳和支撑构件的工作,从而防止在安装工作期间由于与工具等的接触或碰撞或由于诸如螺钉的异物引起的控制板的故障而导致的控制板的损坏。
如果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和支撑构件二者处,则与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和支撑构件中的任一个的情况相比,盖构件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由于振动等而分离。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十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五实施例或第二十六实施例中,在盖构件中形成开口。
因此,由于可以通过盖构件的开口辐射来自控制板的热量,所以可以防止控制板的温度过度升高。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十八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七实施例中,突起从侧板的上端部分向内突出,在与周壁部分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凹入的凹槽形成在电路壳的周壁部分中,以朝向侧壁向下倾斜,盖构件具有前侧壁部分和后侧壁部分,以从前侧和后侧覆盖控制板,以及从前侧壁部分和后侧壁部分的下端向下突出并与电路壳的凹槽联接的板状联接片,盖构件的朝向侧壁部分的端部位于侧壁的突起下方的空间中,并且盖构件的开口开口到侧壁,以允许在联接片与电路壳的凹槽联接的状态下,当盖构件沿着凹槽滑动时,控制板通过开口,以进入突起下方的空间。
因此,通过在盖部件的联接片与电路壳的凹槽联接的状态下引导盖构件与侧壁间隔开,从而将盖构件从突起下方的空间中取出,盖构件可以从电路壳中移除。同时,当安装盖构件时,通过将容纳电路板的电路壳安装在支撑构件上,将盖构件的联接片与电路壳的凹槽联接,然后使盖构件朝向侧壁滑动,盖构件可以插入突起下方的空间中。
以这样的方式,由于盖构件设置在侧板的突起下方的空间中,因此可以增大控制板的被盖构件覆盖的尺寸,导致控制板的尺寸和布局的高自由度。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十九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八实施例中,在盖构件的前侧壁部分和后侧壁部分的一个侧板侧的端部边缘中,形成朝向另一侧板侧凹入的联接凹部分,并且联接部分从电路壳的周壁部分沿前后方向突出,使得联接部分与联接凹部分联接以限制盖构件朝向与支撑构件相反并朝向侧板的方向的移动。
因此,电路壳的联接部分可以限制盖构件朝向与支撑构件相反的方向并朝向侧壁的移动,而不必在突起下方的空间中执行将盖构件与电路壳联接的工作,这有助于将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处的工作。此外,可以不需要诸如螺钉的联接构件,从而减少部件的数量。
此外,本公开的第三十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十五到第二十九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通过电线连接到控制板的控制部件进一步容纳在电路壳中,并且控制部件被盖构件沿与倾斜板部分相反的方向覆盖。
因此,不需要取出将控制部件连接到电路壳外的控制板的电线,这有益于布线。因此,即使当水通过侧板和与顶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时,盖构件也可以阻止水进入控制部件,从而防止由于水而引起的控制部件的故障。
因此,根据第二十二至第三十实施例中的任一个的干燥机中,由于电路壳安装在固定在壳体上的支撑构件处,可以防止电路壳和其中的控制板损坏,并且由于电路壳从下方通过支撑构件支撑,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诸如从上方的布线的组装和维护工作。因此,可以提高干燥机的可靠性。此外,可以增加控制板的尺寸,从而增加控制板的尺寸和布局的自由度。因此,可以提高干燥机的生产率。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辅助热交换器维持适当量的辐射,以低成本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噪音、节约能源,并且防止电路壳和其中的控制板损坏,干燥机可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前和右侧看到的、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热泵型干燥机的透视图。
图1B是当壳体的右侧打开时从后和右侧看到的、图1A所示的热泵型干燥机的透视图。
图2是从前和右侧看到的、应用于根据方面A的热泵型干燥机的热泵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方面A的热泵型干燥机中的通风路径和热泵设备的示意图。
图4A是示出了根据方面A的热泵型干燥机的修改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4B是示出了与图4A所示的修改示例不同的另一修改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热泵型干燥机中的对应于图4A的视图。
图6是对应于图4B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方面B的热泵型干燥机的修改示例。
图7是示出了根据方面A的热泵型干燥机中的控制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用于图4B所示的修改示例的控制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9A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C的热泵型干燥机中在操作开始之后制冷剂温度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9B是示出图9A的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从后和上方看到的、根据实施例2的干衣机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2的干衣机的示意性配置的视图。
图12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2的吹风管中的空气流的概念图。
图13是示出了吹风管和用于循环的空气入口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断面透视图。
图14是示出吹风管的外盖的透视图。
图15A是沿着图14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15B是沿着图14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了风扇壳安装在吹风管的外盖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了风扇壳安装在吹风管的外盖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
图19是当干燥机的顶板被移除时从前和侧面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3的方面A的干燥机的透视图。
图20是当控制电路被移除时对应于图19的视图。
图21是沿着图19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22是沿着图19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23是图19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控制电路单元的周边部分。
图24是沿着图19的线E-E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干燥机的上部。
图25是当顶板被移除时对应于图24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加强构件的周边部分。
图26是支撑构件和盖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7是示出了图22的区域F的放大剖视图。
图28是支撑构件的透视图。
图29是从后和右侧看到的、电路壳的透视图。
图30是用于描述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的顺序的视图,其中,图30的左部是用于描述将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的过程的后视图,并且图30的右部是示出盖构件固定在电路壳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31A是从后和右侧看到的、控制电路单元的透视图。
图31B是沿着图31A的线GI-GI截取的剖视图。
图32是沿着图31A的线GII-GII截取的支撑构件33和电路壳38的剖视图。
图33A是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B的对应于图31A的视图。
图33B是沿着图33A的线H-H截取的剖视图。
图34A是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C的对应于图31A的视图。
图34B是沿着图34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5是从前和左侧看到的、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D的电路壳的透视图。
图36是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E的对应于图27的视图。
图37是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F的对应于图28的视图。
图3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1的热泵型干燥机中的控制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1至3。然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其应用和其使用目的。
为了便于描述,各个实施例被分配独立的附图标记。因此,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不同的附图标记分配给相同的概念,或者可以将相同的附图标记分配给不同的概念。
<实施例1>
首先,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1。实施例1涉及权利要求1至20所述的配置,并且在图1至9B和图38和39中示出。
[实施例1的方面A]
以下,将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干燥机。
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干燥机(热泵型干燥机)可以是图1A所示的干衣机D。干衣机D可以包括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并且垂直延伸的外观的壳体1。在壳体1的前侧的近似中心部分,可以形成从前方观察近似圆形的衣服下落开口(未示出)。衣服下落开口可以由旋转的盖11打开或关闭。当盖11打开时,作为待干燥物体的衣服可以通过衣服下落开口进入形成在壳体1中的容纳空间21。
首先,将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干衣机D的整体配置。
此外,在壳体1的前板的下右区域中,空气入口12可以打开以将壳体1的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同时,在壳体1的后板的上左区域(从后方看到的壳体1的上左区域),排气出口13可以打开以独立于空气入口12将壳体1的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
图1B示出了壳体1的右板打开的状态。如图1B所示,形成容纳空间21的滚筒2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空间中。滚筒2可以具有滚筒容纳部分22和滚筒本体(未示出),并且构成根据实施例的方面A的容纳部分。此外,在壳体1的下部空间中,可以从前板依次布置冷却风扇61、辅助热交换器55和压缩机52。
更具体地,滚筒容纳部分22可以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近似圆筒的形状,并且连接到衣服下落开口。滚筒本体可以形成为具有底部的圆筒形状,并且可以在滚筒本体的开口朝向衣服下落开口对准的状态下被集成到滚筒容纳部分22中。滚筒容纳部分22和滚筒本体可以在滚筒部分2内部形成容纳空间21。
如图3所示,通风管道4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通风管道4的两端可将通风管道4中的空间连接到容纳空间21。因此,由通风管道4形成的通风路径3可以实现为通过容纳空间21的循环流路。
通风路径3可以包括回流的通风路径31,其一端连接到容纳空间21并且在壳体1的空间中垂直延伸;向外的通风路径33,其一端连接到容纳空间21并与回流的通风路径31分开地在壳体1的空间中垂直延伸;以及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将回流的通风路径31的另一端连接到向外的通风路径33的另一端并在壳体1的下部空间中水平延伸。
如图3所示,在通风路径3中,循环风扇7可以设置成在通风路径3的内部空气中循环。循环风扇7可以设置在向外的通风路径33和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的连接部分的周围。循环风扇7可以吸入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的空气,并且将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向外的通风路径33。因此,如果循环风扇7操作,则从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排出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向外的通风路径33、容纳空间21和回流的通风路径31,然后返回到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参见图3的通风路径3中的白色箭头)。
如图3所示,在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中,用于与通过通风路径32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51和用于与通过蒸发器51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53可以设置为从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的上游侧(相对于通风路径3中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到下游侧(相对于通风路径3中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下游)彼此间隔开。
如图2和3所示,压缩机52、蒸发器51、节流装置54和冷凝器53可以由制冷剂管道56依次连接起来,以形成制冷剂循环通过的流路,从而构成当前实施例的热泵设备5。
另外,图2中,前后方向是指在热泵设备5安装在壳体1中之后的前后方向,并且可以与相对于干衣机D和壳体1的前后方向相同。
更具体地,压缩机52可以设置在通风路径3的外部,并且设置在壳体1的下部空间中的空气入口12的后面。压缩机52可以绝热地压缩通过上游侧的入口(未示出)吸入的气体制冷剂,以升高气体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然后从下游侧的出口(未示出)排出气体制冷剂。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压缩机52可以包括能够控制驱动频率的逆变器电路,并且可以基于来自作为当前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设备100的输入信号来增加或减小(改变)压缩容量。例如,通过降低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与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不降低的情况相比,压缩机52可以排出相对低温低压的制冷剂。
此外,与压缩机52相同,节流装置54可以设置在通风路径3的外部,并且安装在壳体1的下部空间中。节流装置54可以绝热地膨胀从上游侧的入口(未示出)进入的液体制冷剂,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然后从下游侧的出口(未示出)排出所得的制冷剂。
蒸发器51可以配置为翅片端管型热交换器。也就是说,蒸发器51可以具有作为图2中虚线所示的散热片的多个翅片51a,形成为直管道形状并由图2中的两点划线表示的多个管(直管道段)51d,以及多个连接管道段52f,并且蒸发器51可以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的外观。单个管51d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彼此近似平行地延伸,以穿透各个销51c。每个连接管道段51f可以形成为近似U形的弯曲管道,并且将两个管51的一端彼此连接。通过连接管道段51f的连接,管51d的内部空间可以彼此连通,以便在蒸发器51中形成沿着蒸发器51的长度方向前后延伸的流路。
如图3所示,形成在蒸发器51中的流路的两端可以通过形成在制冷剂管道56中的流路连接到节流装置54的出口和压缩机52的入口。因此,从节流装置54排出的制冷剂可以通过蒸发器51中的流路,然后被吸入压缩机52中。
与蒸发器51相同,冷凝器53可以构成翅片端管型热交换器,并且包括多个翅片53c,形成为直管道形状的多个管53d,以及将各个管53d的一端彼此连接使得管51d的内部空间可以彼此连通的多个连接管道段53f,并且冷凝器53可以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的外观。然而,与蒸发器51不同,冷凝器53可以在其中形成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的两个独立的流路,而不是单个流路。
更具体地,连接到多个连接管道段53f中的预定的一个的两个管53d可以分别连接到分别形成为直管道形状的向外延伸管道段91和回流延伸管道段92,而不是相应的连接管道段53f。如图2和3所示,通过连接,在冷凝器53中,可以形成第一流路57和与第一流路57分开的第二流路58,第一流路57从连接到压缩机52的出口的管53d的一端(上游端)53a通过制冷剂管道56延伸到连接到向外延伸管道段91的管53d一端(第一中间端)53g,第二流路58从连接到回流延伸管道段92的管53d的一端(第二中间端)53h通过制冷剂管道56延伸到连接到节流装置54的入口开口(入口侧)的管53d的一端(下游端)53b。
如图2和3所示,第一流路57的第一中间端53g可以通过向外延伸管道段91连接到安装在通风路径3的外部的辅助热交换器55的上游侧,而第二流路58的第二中间端53h可以与第一流路57的第一中间端53g分开地通过回流延伸管道段92连接到辅助热交换器55的下游端。
更具体地,辅助热交换器55可以形成为沿着壳体1的前板延伸的薄的长方体形状,并且在壳体1的下部空间中,辅助热交换器55可以设置在空气入口12后面并在压缩机52前面。与蒸发器51和冷凝器53相同,辅助热交换器55可以配置为翅片端管型热交换器,并且在辅助热交换器55中,可以形成单个辐射流路59,如图3所示。辐射流路59的上游端55a和下游端55b可以通过向外延伸管道段91和回流延伸管道段92连接到第一中间端53g和第二中间端53h,如图2所示。因此,辅助热交换器55可以与冷凝器53中的流路串联连接。也就是说,从压缩机52排出并进入冷凝器53的制冷剂可以依次通过冷凝器53中的第一流路57、向外延伸管道段91中的流路、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回流延长管道段92中的流路和冷凝器53中的第二流路58,然后从冷凝器53排出,以流入节流装置54中。
因此,当热泵设备5操作时,如图3所示,在气体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被压缩机52升高之后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可以通过冷凝器53而被冷凝。进入冷凝器53的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一流路57以排出到通风路径3的外部,然后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通过辐射流路59的制冷剂可以再次返回通风路径3,并且通过冷凝器53中的第二流路58,从而排出到冷凝器53的外部。接下来,通过冷凝器53变为液体状态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可以被节流装置54降低,然后通过蒸发器51以蒸发。然后,通过蒸发器51变为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可以返回到压缩机52(参见图3的黑色箭头)。
以这种方式循环的制冷剂可以用通过蒸发器51时产生的蒸发热量使空气冷却,从而除去水分,同时用通过冷凝器53时产生的冷凝热加热空气。此外,进入冷凝器53的制冷剂可以在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时通过与通风路径3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辐射热量,并被冷却。
另外,如图3所示,在连接压缩机52与冷凝器53的制冷剂管道56中,用于检测通过压缩机52的紧下游侧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可以安装在压缩机52的紧下游侧。
另外,穿透蒸发器51的下部、并且将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连接到通风管道4外部的空间的排水孔(未图示)可以形成在通风管道4的下部,并且通过排水孔,当蒸发器51从流过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的空气中除去水分时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排出到通风路径3的外部。
此外,在通风管道4的下部区域中,可以设置向上开口的容纳盘部分(未示出)。容纳盘部分可以容纳通过排水孔排出的冷凝水。
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冷却设备6可以包括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并且配置为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冷却设备6可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从而从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的制冷剂辐射热量。
如图3所示,冷却风扇61可以在壳体1的下部空间中设置在空气入口12和辅助热交换器55之间。冷却风扇61可以配置为使得通过空气入口12引入的外部空气向后吹送,并且基于来自控制设备100(参见图7)的输入信号而被开/关控制。如上所述,由于冷却风扇61、辅助热交换器55和压缩机52从前方顺序布置(参见图1B),所以通过冷却风扇61的吹送可以依次直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和压缩机52。
此外,排气风扇62可以在壳体1的上部空间中设置在排气出口13的紧前方,如图3所示。排气风扇62可以配置为将通风路径3的外部空气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并且与冷却风扇61相同,可以基于来自控制设备100的输入信号而被开/关控制(参见图7)。如上所述,由于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制冷剂配置为从壳体1中的通风路径3的外部空气辐射热量,所以热泵设备5可以操作以通过一定量的辐射热量来升高辅助热交换器55周围的空气的温度。此外,根据压缩机52的操作,也可以升高压缩机52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因此,当热泵设备5继续操作时,辅助热交换器55和压缩机52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可能变得比通风路径3外部的其他空气的温度高。排气风扇62可以操作,使得辅助热交换器55和压缩机52周围的较高温度的空气被排出,从而便于从辅助热交换器55和压缩机52的热量辐射。也就是说,通过排气风扇62的排气可以直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和压缩机52。
如上所述配置的干衣机D可以由控制设备100来控制。控制设备100可以配置有微计算机,并通过多个预定的操作执行进行诸如干燥进入容纳空间21的衣服C的处理的控制操作。
如图7所示,可以向控制设备100输入各种信号。信号可以包括来自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信号和根据用户操纵的输入信号。
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来自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信号执行各种操作,从而在压缩机52刚升高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之后检测制冷剂的温度。然后,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检测到的制冷剂的温度来操作冷却设备6,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
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用户的操纵将压缩机52的控制方法设置为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参见图7)。更具体地,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通过用户操纵操纵面板SW2的输入结果而在将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较低水平的节能驱动方法和将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低的水平的速度驱动方法之间切换。
如果设置节能驱动方法,则压缩机52的压缩能力可以设定为比速度驱动方法低的水平。因此,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可以通过压缩容量的降低而降低,从而降低完全干燥衣服所需的消耗功率。
同时,如果设置速度驱动方法,则压缩机52的压缩能力可以设定为比节能驱动方法高的水平。因此,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可以通过压缩容量的升高而升高,从而降低完全干燥衣服所需的消耗功率。
现在,将描述当如上所述配置的干衣机D操作时关于热泵设备5和冷却设备5的操作的细节以及流过热交换器55的制冷剂的辐射量。
如果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干衣机D开始操作,则循环风扇7和热泵设备5可以操作。
如果循环风扇7操作,则通风路径3中的循环风扇7的紧上游侧可能变为负压,并且循环风扇7的紧下游侧可能变为正压。根据压力差,容纳空间21中的空气可以在通风路径3中循环。
此外,当热泵设备5操作时,基于为压缩机52设置的控制方法,相对低温的制冷剂可以流过蒸发器51中的流路,并且相对高温的制冷剂可以流过冷凝器53中的流路。
因此,当通过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时,容纳空间21中的空气可被蒸发器51冷却和除湿,然后由冷凝器53加热。
此外,如上所述,当热泵设备5操作时,进入冷凝器53的制冷剂可以通过冷凝器53中的第一流路57,从而加热通过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的空气。然后,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可以在通风路径3的外部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从而从通风路径3的外部的空气辐射热量。然后,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制冷剂可以再次返回通风管道3,以通过冷凝器53中的第二流路58,从而再次加热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中的空气。
通过重复执行上述过程,在通风路径3中循环并进入容纳空间21的空气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温度和低湿度。容纳空间21中的衣服C可以重复地接触空气,使得衣服C中所含的水分蒸发,从而干燥衣服C。从衣服C蒸发的水分可以被蒸发器51冷凝以除湿。
由蒸发器51蒸发的水分可以在蒸发器51的表面上作为冷凝水放置。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孔排出到通风路径3的外部,以容纳在容纳盘部分上。
当热泵设备5继续操作时,压缩机52的温度或壳体1中的空气温度可以继续升高。根据温度升高,流过冷凝器53和蒸发器51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也可以升高。如果制冷剂以这种方式过热或过压,则可能导致压缩机52的操作问题。
因此,如果基于由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控制设备100确定刚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冷却开始温度),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操作冷却设备6(即,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使得制冷剂不过热和过压。通过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可以促进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的制冷剂的热量辐射,以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冷却设备6可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直到制冷剂的温度低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冷却停止温度)。此外,根据当前实施例,冷却开始温度可以设定为不干扰压缩机52的操作且低于或等于可以压缩制冷剂的制冷剂温度的温度。此外,冷却停止温度可以设定为低于或等于冷却开始温度的温度。
在下文中,关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量,实施例1将与典型配置(也称为第一典型配置)进行比较,第一典型配置中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的紧上游侧串联连接。在第一典型配置中,根据冷却设备6的配置或操作状态,由于从还没有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辐射热量,所以散热量大于必要量,这妨碍了在通风路径中流动的空气的加热。同时,在实施例1的方面A的配置中,与第一典型配置相比,由于冷却设备6从通过冷凝器53中的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辐射热量,所以可以从通过辐射流路59的制冷剂辐射的热量可以减少当制冷剂通过第一流路57时由于热交换而消耗的热量。换句话说,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所消耗的热量,即用于加热流过通风路径3的空气的热量,可以保持恒定,而不管冷却设备6的配置或操作状态如何。因此,由于与第一典型配置相比,流过通风路径3的空气可以被充分地加热,所以尽管冷却设备6操作,但也可以防止妨碍空气加热的情况。
接下来,关于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从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当前实施例将与典型配置(也称为第二典型配置)进行比较,第二典型配置中辅助热交换器与冷凝器的紧上游侧串联连接。由于第二典型配置从通过冷凝器的制冷剂辐射热量,所以第二典型配置不能直接从流过从压缩机的排出侧到冷凝器的下游侧的区域的较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辐射热量。因此,尽管冷却设备6操作,但制冷剂的辐射量变得不足,使制冷剂过热和过压,这可能妨碍压缩机的操作。同时,在实施例1的方面A,与第二典型配置相比,由于冷却设备6从还没有通过冷凝器53中的第二流路58的制冷剂辐射热量,所以可以从通过辐射流路59的制冷剂辐射的热量可以增加当制冷剂通过第二流路58时由于热交换而消耗的热量。因此,由于与第二典型配置相比,冷却设备6操作以辐射相对充分的热量,所以可以防止制冷剂过热或过压,从而防止妨碍压缩机52的操作的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干衣机D与辐射量可能变得不足的配置(第二典型配置)相比可以增加辐射量,并且与辐射量可能变得过多的配置(第一典型配置)相比可以减少辐射量。因此,由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干衣机D可以防止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变得不足或过多的情况,所以干衣机D可以保持适当的辐射量,从而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而不影响流过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的空气的加热。
因此,考虑到保持辅助热交换器55的适当的辐射量,与典型配置相比,干衣机D可以提高性能。
此外,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干衣机D可能不需要与冷凝器53和辅助热交换器55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切换阀对应的构件。因此,由于不需要另一构件及其控制系统,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都被开/关控制,所以可以简化它们的控制系统,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通过将辅助热交换器55串联连接到冷凝器53中的流路,与辅助热交换器55串联连接到冷凝器53的紧上游侧或紧下游侧的配置相比,在热泵设备5中循环的制冷剂在一个循环中流过压缩机52、冷凝器53、节流装置54和蒸发器51所需的流路长度可以变得更短。因此,可以通过较短的流路来减小施加到压缩机52的负载。因此,可以减少操作干衣机D所需的消耗功率。此外,以低成本配置热泵设备5是有益的。
而且,当冷却设备6操作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时,由实施例1的方面A获得的效果可以特别有效地保持适当的辐射量,然而,即使通过在辅助热交换器55中流动的制冷剂自然地辐射热量而不操作冷却设备6时,该配置有益于保持适当的辐射量。
此外,由于直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的冷却风扇61和促进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的排气风扇62二者都用作冷却设备,所以有益的是通过辅助热量交换器55来增加辐射量。
在第一典型配置中,通过增加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可能发生妨碍空气加热的情况。然而,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干衣机D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如上所述。因此,通过相对充分地增加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可以更稳定地防止制冷剂过热或过压的情况。
通过应用冷却风扇61使外部空气与辅助热交换器55接触,可以提高冷却性能。
由于排气风扇62安装在壳体1的后板中,因此与冷却风扇61不同,排气风扇62不可能与衣物下落开口和盖11干涉,可以相对容易地改变排气风扇62的设置。因此,可以相对容易地调节冷却性能而不增加或减少排气风扇62的驱动电压。例如,通过将排气出口13和排气风扇62的位置从壳体1的后板的上部区域改变到下部区域,可以使排气出口13和排气风扇62接触压缩机52和辅助热交换器55。因此,排出压缩机52和辅助热交换器55周围的空气是有益的,此外,可以提高压缩机52和辅助热交换器55的冷却性能。这样,通过将排气出口13和排气风扇62设置在壳体1的后板中以通过配置的变化来调节冷却性能,有益的是实现部件的通用化,这导致制造成本的抑制。
此外,由于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可以增加或减少,所以可以独立地使用如上所述的将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较低水平的节能驱动方法和将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高水平的速度驱动方法。如果设置节能驱动方法,则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可能变得比设定速度驱动方法时的低,从而可以相应地降低冷却设备6的操作频率,此外,完全干燥衣服所需的消耗功率的量也可以减少。另一方面,当衣服C需要快速干燥时,可以设定速度驱动方法以缩短完全干燥衣服C所需的时间。
此外,在连接压缩机52与冷凝器53的制冷剂管道56中,用于检测流过制冷剂管道56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可以安装在压缩机52的紧下游侧,以检测被压缩机52升高温度和压力的制冷剂的温度。由于比其他区域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压力的制冷剂流过制冷剂管道56,所以可以在更合适的时机操作冷却设备6,以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由于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在确定刚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超过预定的冷却开始温度时操作,所以冷却设备6在确定制冷剂处于相对低温和低压时可以停止,使得辅助热交换器55不需要被冷却,例如,干燥操作刚开始时。从而,可以通过驱动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所需的功率量来减少消耗功率。
此外,由于形成在冷凝器53中的流路被分成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二者,所以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之间的流路长度的比例来调节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
例如,如果第一流路57缩短,则第二流路58可以相应地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所消耗的热量,从而增加流过辐射流路的制冷剂能够辐射的热量。
另外,代替连接管道段53f,连接到向外延伸管道段91和回流延伸管道段92的两个管53d可以从图2所示的状态变化。由此,可以改变第一流路57与第二流路58之间的流路长度的比例。也就是说,通过在不改变冷凝器53的整体配置的情况下用向外延伸管道段91和回流延伸管道段92替代连接管道段53f,此外,管53d、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的形状可以形成在冷凝器53中。因此,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可以容易地形成在冷凝器53中。此外,可以改变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之间的流路长度的比例,以实现部件的通用化,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1的方面A的修改示例)
以下,将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修改示例。
在实施例1的方面A中,冷凝器53配置有单个热交换器,然而,冷凝器53可以配置有两个或更多个独立的热交换器。例如,如图4A所示,冷凝器53可以配置有第一冷凝器53'和设置在第一冷凝器53'的紧向下侧的第二冷凝器53”。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实施例1的方面A的冷凝器53中的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可以对应于分别形成在第一冷凝器53'和第二冷凝器53”中的流路。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可以连接在第一冷凝器53'中的第一流路57和第二冷凝器53”的第二流路58之间,如图4A所示,使得辐射流路59与冷凝器53中的流路串联连接。通过以这种方式连接辐射流路59,进入冷凝器53的制冷剂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冷凝器53’中的流路57、辐射流路59和第二冷凝器53”中的流路。
另外,如图4B所示,旁路路径93可以形成为使从第一中间端53g延伸的流路发散,并且使通过第一流路57并从第一中间端53g排出的制冷剂绕过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以将制冷剂供应到第二流路58的第二中间端53h,并且流路选择装置81可以设置在发散区域。
更具体地,如图4B所示,旁路路径93可以形成为将向外延伸管道段91连接到回流延伸管道段92。流路选择装置81可以设置在旁路路径93和回流延伸管道段91之间的连接部分周围。
流路选择装置81可以基于来自控制设备100的控制信号来操作,如图8所示,使通过第一流路57并从第一中间端53g排出的制冷剂流过辐射流路59或旁路路径93。
通过该配置,当不需要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时,可以控制流路选择装置81,使进入冷凝器53的制冷剂绕过辐射流路59,从而阻止辅助热交换器55的不必要的辐射。因此,可以确保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并且操作压缩机55以及进一步冷却设备6所需的消耗功率的量还可以减少通过防止不必要的辐射确保的热量。
此外,形成在冷凝器53中的第一流路57和第二流路58的形状不限于上述配置。例如,也可以将冷凝器53中的流路分成三个,或设置两个以上的辅助热交换器55。
(实施例1的方面B)
现在,将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干衣机(热泵型驱动器)D。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实施例1的方面A和修改示例的配置的差异以及由差异获得的效果。
如图5所示,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辅助热交换器55可以与冷凝器53并联连接。因此,从压缩机52的下游侧延伸的流路可以在连接部分处分成延伸到冷凝器53的上游端53a的流路和延伸到辅助热交换器55的一端(下游侧的一端)的流路。同时,从冷凝器53的下游侧延伸的流路和从辅助热交换器55的下游侧延伸的流路可以形成安装在节流装置54的紧上游侧、连接到连接部分并且从连接部分延伸到节流装置54的上游侧的单个流路,如图5所示。
因此,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热泵设备5操作的同时,从压缩机52排出的预定量的制冷剂可以在冷凝器53中继续流动,而从压缩机52排出的剩余量的制冷剂可以在辅助热交换器55中继续流动。
此外,如果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控制器100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确定刚通过压缩机52的制冷剂的温度高于冷却开始温度,则控制器100可以操作冷却设备6(即,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以便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冷却设备6可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直到制冷剂的温度变得低于冷却停止温度。
关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可以获得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辅助热交换器55相同的效果。在下文中,将进行与第一典型配置的比较。在第一典型配置中,由于上述原因,在进入冷凝器之前,制冷剂可能会辐射比所需的更多的热量。同时,在实施例1的方面B的配置中,由于从压缩机52排出的预定量的制冷剂不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而进入冷凝器53,所以用于加热空气的热量可以由预定量的制冷剂确保。因此,尽管冷却设备6操作,但是与第一典型配置相比,可以减少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制冷剂的辐射量。因此,可以防止辐射量变得过多从而妨碍空气的加热的情况,。
接下来,将进行与第二典型配置的比较。在第二典型配置中,因为通过冷凝器的制冷剂辐射热量,由于上述原因,辐射量有可能变得不足。同时,在实施例1的方面B的配置中,由于从压缩机52排出的预定量的制冷剂不通过冷凝器53而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所以可以通过预定量的制冷剂获得可以由制冷剂辐射的热量。因此,与第二典型配置相比,当冷却设备6操作时,流过热交换器55的制冷剂的辐射量可能增加。因此,可以防止辐射量变得不足的情况和在压缩机52的操作中产生问题的情况。
以这种方式,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干衣机D相同,根据实施例1的第二方面B的干衣机D与辐射量可能变得不足的配置(第二典型配置)相比可以增加辐射量,并且与辐射量可能变得过多的配置(第一典型配置)相比可以减少辐射量。因此,与实施例1的方面A的干衣机D相同,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干衣机D可以保持适当的辐射量,以便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而不妨碍流过用于加热和干燥的通风路径32的制冷剂的加热。
此外,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配置不需要与冷凝器53和辅助热交换器55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切换阀对应的构件。因此,由于不需要另一构件及其控制系统,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不需要使来自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的空气流量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都被相对容易地开/关控制,所以与使空气流量可变的配置相比,可以简化它们的控制系统,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通过将辅助热交换器55并联连接到冷凝器53,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A的配置相同,在热泵设备5中循环的制冷剂在一个循环中流过压缩机52、冷凝器1、节流装置54和蒸发器51所需的流路长度可以变得更短。因此,可以通过较短的流路来减小施加到压缩机52的负载。因此,可以减少操作干衣机D所需的消耗功率。此外,可以以低成本配置热泵设备5。
此外,当冷却设备6操作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时,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配置获得的效果特别有效地保持适当的辐射量。然而,即使当在辅助热交换器55中流动的制冷剂自然地辐射热量而不操作冷却设备6时,当前的配置也有益于保持适当的辐射量。
(实施例1的方面B的修改示例)
以下,将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B的修改示例。
在实施例1的方面B的修改示例中,流路切换装置82可以安装在上游侧的发散部分(连接部分),如图6所示例。
流路切换装置82可以可替代地基于来自控制设备100的控制信号而在使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过冷凝器53的流路和使预定量的排出的制冷剂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并且使剩余量的制冷剂流过冷凝器53的流路之间切换。
根据当前的配置,当不需要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时,通过使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向冷凝器53,可以防止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因此,有益的是加热空气,并且操作压缩机55以及进一步冷却设备6所需的消耗功率的量可以减少通过防止不必要的辐射确保的功率量。
(实施例1的方面C)
以下,将描述实施例1的方面C。
在如图4B所示的实施例1的方面A的修改示例中,公开了当辅助热交换器55与冷凝器53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时安装旁路路径93和流路选择装置81的配置,其中,流路选择装置81可以可替代地在使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绕过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的流路和使制冷剂通过辐射流路59的流路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1的方面C中,流路选择装置81可以用量分配装置代替,以调节从压缩机52排出然后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中绕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旁路量Qb和在制冷剂中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Qc。
在方面C中,量分配装置可以配置为电磁阀,并且基于来自控制设备100的控制信号来将辐射量Qc相对于旁路量Qb的比率Qr(=Qc/Qb)在0%至100%的范围内改变。例如,当比率Qr=0%时,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的总量Qt可以绕过辅助热交换器55,而当比率Qr=100%时,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的总量Qt可以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此外,随着比率Qr从0%向100%增加,辐射量Qc可以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辐射量Qc的增加,可以促进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并且随着辐射量Qc的减小,可以抑制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
在方面C中,流过冷凝器53中的流路57和58的制冷剂的量可以保持恒定,而与比率Qr无关。
根据方面C的控制设备100可以配置为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来控制冷却设备6和量分配装置。
可以通过用量分配装置代替流路选择装置81来获得当前配置,如图4B和8所示。
根据方面C的控制设备100可以在热泵设备5开始操作时控制量分配装置,使得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Qt成为旁路量Qb。
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来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预定目标温度T0高的第一温度T1。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T1,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控制量分配装置将旁路量Qb减小预定量ΔQ,并且将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Qc增加预定量ΔQ。在方面C中,第一温度T1可以对应于方面A和B中的冷却开始温度。
当执行控制时,控制设备100可以操作冷却设备6。控制设备100可以用冷却设备6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直到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T0。在方面C中,目标温度T0可以对应于方面A和B中的冷却停止温度。
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来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第一温度T1高的第二温度T1。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二温度T2,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控制量分配装置再次将旁路量Qb减小预定量ΔQ,并且将辐射量Qc进一步增加预定量ΔQ。
同时,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来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为温度比目标温度T0低的第三温度T3。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三温度T3,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控制量分配装置将辐射量Qc减小预定量ΔQ,并且将旁路量Qb增加预定量ΔQ。
此外,根据方面C的控制设备100可以配置为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来增加或减小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组合地控制冷却设备6、量分配装置和压缩机52,从而保持制冷剂的温度以及在通风路径3中流动的空气的温度恒定。
在下文中,将描述使用如上所述配置的控制设备100的控制的示例。
图9A是示出了在干衣机D中在操作开始之后制冷剂温度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示意图。
如果干衣机D开始操作,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执行尽可能快地升高制冷剂的温度的加热过程,以及作为干燥过程的将制冷剂的温度保持在预定目标温度T0附近的温度保持过程,如图9A所示。
控制设备100可以在预定时间段t0(0≤t<t0)执行加热过程。
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Qt成为旁路量Qb(Qr=0%),所以辐射量Qc可以最大化地减小。因此,在加热过程期间,可以尽可能快地加热制冷剂,从而可以尽可能快地加热流过通风路径3的空气。
此外,在加热过程期间,为了尽可能快地加热空气,可以将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设定为相对较大的值。
此外,如果在干燥过程开始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t0(t≥t0),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执行温度保持过程,而不是加热过程。
在温度保持过程中,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T1(t=t1),如对应于图9A的区域P的放大图的图9B所示,则控制设备100可以将旁路量Qb减小ΔQ(Qb=Qt-ΔQ),并且将辐射量Qc从零增加ΔQ(Qc=ΔQ)。结果,可以促进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并且可以抑制制冷剂的温度升高。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增加辐射量Qc,并且同时用冷却设备6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直到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T0。
如图9B所示,每当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T1(t=t2,t3),控制设备100可以将辐射量Qc增加ΔQ,并且操作冷却设备6。
然而,通常,随着干燥过程进行,制冷剂的温度可能容易地逐渐升高。因此,尽管辐射量增加ΔQ并且冷却设备6操作,但也可能发生制冷剂的温度不降落低于第一温度T1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当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第一温度T1更高的第二温度T2时(t=t4),控制设备100可以再次将旁路量Qb减小ΔQ,并且再次将辐射量Qc增加ΔQ。
同时,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过大,使得制冷剂的温度变得低于设定为温度比目标温度T0更低的第三温度T3(t=t5),则控制设备100可以将辐射量Qc减小ΔQ,并且将旁路量Qb增大ΔQ以抑制辐射。
如图9B所示,每当制冷剂的温度变得低于第三温度(t=t6)时,控制设备100可以将辐射量Qc减小ΔQ。
此外,控制设备100也可以配置为随着干燥过程进行而逐渐降低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因此,可以尽可能地抑制由干燥过程进行而引起的制冷剂的升温。在这个示例中,如果将温度保持过程分为第一半和第二半,则可以在加热过程和温度保持过程的第一半期间设定相对高水平的压缩容量,并且可以在温度保持过程的第二半期间设定相对低水平的压缩容量。
此外,如果即使当控制设备100将辐射量Qc增加到最大(Qr=100%)并操作冷却设备6时制冷剂的温度仍然不低于目标温度T0,则控制设备100可以降低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从而降低制冷剂的温度。
此外,如果即使当控制设备100将辐射量Qc减小到最小(Qr=0%)并停止操作冷却设备6时制冷剂的温度仍然不高于目标温度T0,则控制设备100可以升高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从而升高制冷剂的温度。
以这种方式,根据方面C的控制设备100可以组合地控制冷却设备6、量分配装置和压缩机52,从而将制冷剂的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T0附近。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方面C的干衣机D配置为通过控制量分配装置来增加或减少辐射量Qc,所以干衣机D可以保持辅助热交换器55的适当的辐射量。
此外,由于根据方面C的干衣机D配置为使得当热泵设备5开始操作时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Qt变为旁路量Qb,所以干衣机D可以抑制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并且尽可能快地升高流过通风路径3的空气的温度。
此外,由于根据方面C的干衣机D配置为当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T1时增加辐射量Qc并且同时操作冷却设备6,所以干衣机D可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同时抑制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因此,干衣机D可以更稳定地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此外,由于根据方面C的干衣机D配置为当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二温度T2时进一步增加辐射量Qc,所以干衣机D可以保持辅助热交换器55的适当的辐射量,并且进一步更稳定地防止制冷剂的过热和过压。
此外,由于根据方面C的干衣机D配置为当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三温度T3时减小辐射量Qc,因此干衣机D可以有效地防止过多的辐射。
此外,由于根据方面C的干衣机D配置为随着干燥过程而逐渐降低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所以干衣机D可以通过组合地控制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量分配装置和冷却设备的操作精确地控制辅助热交换器的辐射量,以保持适当的辐射量。
(实施例1的方面D)
以下,将描述实施例1的方面D。
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1的方面B的修改示例中,示出了当辅助热交换器55并联连接到冷凝器53时安装流路切换装置82的配置,其中,流路切换装置82配置为可替代地在使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过冷凝器53的流路和使预定量的排出的制冷剂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并且剩余量的制冷剂流过冷凝器53的流路之间切换。
实施例1的方面D可以通过用量分配装置代替流路切换装置82来获得,以调节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中通过冷凝器53的冷凝器侧量Qv和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Qc。
在方面D中,与方面C相同,量分配装置可以配置为电磁阀,并且基于来自控制设备100的控制信号来将辐射量Qc相对于冷凝器侧量Qv的比率Qr(=Qc/Qv)在0%至100%的范围内改变。
根据修改示例的控制设备100可以配置为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来控制冷却设备6和量分配装置。
可以通过用量分配装置代替流路选择装置81来获得当前配置,如图6和8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流过冷凝器53的制冷剂量可以根据比率Qr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小。例如,随着比率Qr增加,冷凝器侧量Qv以及流过冷凝器53的量可以逐渐减小。
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D的控制设备100可以配置为执行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C的控制设备100相同的控制。
因此,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D的干衣机D可以获得与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D的干衣机D相同的效果。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C的干衣机D和根据实施例1的方面D的干衣机D之间的效果差异。
也就是说,在方面C中,可以通过改变比率Qr来调节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中的辐射流路59的制冷剂量,并且不管比率Qr如何,流过冷凝器53中的流路57和58的制冷剂量都可以保持恒定。通过该配置,当调节比率Qr时,可以抑制冷凝器53对空气的加热的影响。因此,可以调节辐射量并同时加热空气。
因此,根据方面C的干衣机D可以根据压缩机52的压缩性能、冷却设备6的冷却性能和干衣机D的目标性能(考虑节能或缩短干燥时间)等容易地调节辐射量,而不妨碍衣服C的干燥。
同时,在方面D中,不管冷凝器53中的流路57和58的结构如何,都可以相对容易地连接辅助热交换器55。因此,与翅片端管型不同的另一种热交换器可以用作冷凝器。
另一种热交换器可以是具有微尺度流路的微通道型热交换器或通过膨胀制冷剂管道来使制冷剂管道紧密地接触翅片然后在制冷剂管道上进行弯曲曲折而获得的S形翅片型热交换器。根据方面D的配置可以提高干衣机D的生产率,因为它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具有这种相对复杂的流路的热交换器。
此外,可以从实施例1的方面B获得效果。
(实施例1的方面C和D的修改示例)
以下,将描述实施例1的方面C和D的修改示例。
在实施例1的方面C中,与实施例1的方面A的修改示例相同,冷凝器53可以配置为两个以上独立的热交换器。
此外,在方面C和D中,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T1,则控制设备100可以增加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Qc,并且用冷却设备6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可替代地,控制设备100可以在不操作冷却设备6的情况下增加辐射量Qc。
通过该配置,可以更准确地调节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从而,可以保持辅助热交换器55的适当的辐射量。
此外,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与第一温度T1不同的预定的第四温度(>T0),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操作冷却设备6。
而且,考虑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比率Qr的值、干燥过程的进行等,控制设备100可以操作冷却设备6。
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结果、比率Qr的值、干燥过程的进行等来适当地改变用于增加或减小旁路量Qb、辐射量Qc或冷凝器侧量Qv的预定量ΔQ。
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T1,则如果比率Qr小于预定值(例如,100%),控制设备100可以确定可以增加旁路量Qb。因此,控制设备100可以仅控制量分配装置。同时,如果比率Qr大于或等于预定值,则控制设备100可以确定不可能增加旁路量Qb,并且仅操作冷却设备6。
由于可以通过该配置抑制冷却设备6的操作,因此通过驱动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产生的噪声,并且还可以抑制操作风扇61,62所需的消耗功率。
修改示例可以在允许范围内组合使用。
压缩机52的控制也可以在可允许范围内变化。
(其它修改示例)
以下,将描述实施例1的方面A至D的其它修改示例。
控制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可允许范围内变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设备6可以基于来自安装在热泵设备5的制冷剂管道56中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信号来操作,然而,代替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可以安装空气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刚进入容纳空间21之前的空气的温度。因此,冷却设备6可以基于流过通风路径3的空气的温度来操作。此外,通过组合使用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和空气温度传感器,可以在制冷剂的温度升高时更准确地控制制冷剂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组合地执行改变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的控制操作和操作冷却设备6的控制操作。在实施例1的方面A和B中,冷却开始温度和冷却停止温度也可以根据干衣机D的配置等适当地改变。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冷却设备6操作时,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可以同时操作。然而,该配置不限于此。例如,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中的任一个可以工作。
此外,冷却设备6可以不限于包括冷却风扇61和排气风扇62的配置。例如,可以仅将排气风扇62作为冷却设备6安装。与上述实施例相同,通过将排气风扇62安装在壳体1的后板中,从壳体1的前方看不到排气口13,从而提高了装饰性能。此外,与排气风扇62安装在壳体1的前板中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排气风扇62被驱动时产生的噪音或排气风扇62吸入外部空气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噪音。
此外,,代替或除了上述配置,还可以使用水冷却设备作为冷却设备6。
待干燥的物体不限于衣服。更具体地,除了干衣机D之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配置可以应用于例如餐具干燥机。在这种情况下,待干燥的物体可以是餐具。此外,该配置可以应用于浴室的干燥机。
此外,该配置可以应用于具有洗涤功能和干燥功能的洗衣机。
(实施例1的控制方法)
以下,将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干燥机的控制方法。
如图38所示,可以向控制设备100输入各种信号。信号可以包括来自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信号和通过用户操纵操纵面板SW2输入的输入信号。
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来自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信号执行各种操作,从而在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刚通过压缩机52升高之后检测制冷剂的温度。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检测到的制冷剂的温度来操作冷却设备6,以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并控制量分配装置83。
量分配装置83可以配置为调节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中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量。
更具体地,如图4B所示,如果辅助热交换器55与冷凝器53中的流路串联连接,则流路选择装置81可以用作当前控制方法的量分配装置83。量分配装置83可以配置为在从压缩机52排出并通过第一流路57的制冷剂中,调节绕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旁路量Qb和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Qc。
另外,如图6所示,如果辅助热交换器55与冷凝器53并联连接,则流路切换装置82可以用作当前控制方法的量分配装置83。量分配装置83可以配置为在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中,调节流过冷凝器53的冷凝器侧量Qv和通过辅助热交换器53的辐射量Qc。
接下来,参考图39描述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干衣机D的控制顺序。
如果用户向操作面板SW2输入操作干衣机D的命令,则在操作110中,控制设备100可以操作热泵设备5。
如果热泵设备5开始操作,则在操作120中,控制设备100可以控制量分配装置,使得从压缩机52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Qt成为旁路量Qb或冷凝器侧量Qv。
此外,在操作130中,可以通过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第一检测温度Ts1。
在操作140中,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第一检测温度Ts1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预定目标温度T0高的第一温度T1。
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第一检测温度Ts1超过第一温度T1,则控制设备100可以控制量分配装置将旁路量Qb或冷凝器侧量Qv减小预定量ΔQ,并且将流过辅助热交换器55的辐射量Qc增加预定量ΔQ。第一温度T1可以对应于实施例1的方面A和B中的冷却开始温度。
在操作160中,当执行控制操作时,控制设备100可以操作冷却设备6。控制设备100可以用冷却设备6冷却辅助热交换器55,直到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T0。目标温度T0可以对应于实施例1的方面A和B中的冷却停止温度。
此外,在操作170中,控制设备100可以通过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第二检测温度Ts2。
在操作180中,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第二检测温度Ts2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第一温度T1高的第二温度T2。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第二检测温度Ts2超过第二温度T2,则在操作190中,控制设备100可以控制量分配装置再次将旁路量Qb或冷凝器侧量Qv减小预定量ΔQ,并且进一步将辐射量Qc增加预定量ΔQ。
同时,控制设备100可以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第二检测温度Ts2是否低于设定为温度比目标温度T0低的第三温度T3。如果控制设备100确定第二检测温度Ts2低于第三温度T3,则在操作210中,控制设备100可以控制量分配装置将辐射量Qc减小预定量ΔQ,并且将旁路量Qb或冷凝器侧量Qv增加预定量ΔQ。
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控制设备100可以配置为基于制冷剂温度传感器SW1检测的结果来增加或减小压缩机52的压缩容量。此外,控制设备100可以组合地控制冷却设备6、量分配装置和压缩机52,从而保持制冷剂的温度以及在通风路径3中流动的空气的温度恒定。
<实施例2>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2。
当前实施例2在图10至18示出。
-干衣机的配置-
根据实施例2的干衣机D可以包括具有垂直延伸的近似长方体形状的外观的壳体1。如图10所示,壳体1可以包括设置为彼此面对并且垂直延伸的侧板1b,将侧板1b的上端彼此连接的顶板1a,基部1d和后板1c。基部1d可以配置为将侧板1b的下端彼此连接,并且从侧板1b的后下端向上延伸以将侧板1b的后下部彼此连接。后板1c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后部的上部,以将侧板1b的后部、上板1a的后部和基部1d的上部彼此连接。另外,如图11所示,在壳体1的前板的上部区域中,衣服下落开口2可以形成为从前方看近似圆形形状,并且可旋转的盖构件3可以打开或关闭衣服下落开口2。此外,在后板1c和基部1d中,可以安装稍后将描述的吹风管7。
如图11所示,在壳体1的内部的上部空间中,滚筒4可以被可旋转地支撑以连接到衣服下落开口2,并且容纳作为待干燥物体的衣服C。此外,当盖构件3打开时,衣服C可以通过衣服下落开口2容纳在滚筒4中。
滚筒4可以是圆筒形,底部具有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旋转轴中心,并且当滚筒4的开口朝向衣服下落开口2时,下部的中心可以通过轴30相对于后板1c的侧壁部被可旋转地支撑,使得滚筒4相对于旋转轴中心旋转(参见图13)。
轴30可以连接到安装在壳体1中的滚筒旋转马达(未示出),并且当干衣机D操作时,可以驱动滚筒旋转马达以使滚筒4以预定速度旋转。此外,旋转马达可以通过带(未示出)直接使滚筒4旋转。
在滚筒4中,用于排出在干燥衣服使用的干燥用空气的空气出口31连接到引入在干燥衣服C使用的空气的空气入口32。用于循环干燥用空气的循环管8可以连接到空气出口32和空气入口32,并且循环通风路径8a可以通过循环管8和滚筒4中的空间形成。
循环管8可以配置有一端与空气出口31连接的向外管5,一端连接到空气入口32的吹风管7和用于加热和干燥的将向外管5的另一端连接到吹风管7的另一端的管6。此外,棉绒过滤器29可以安装在管5和6之间,以收集从衣服C出来的棉绒,并根据需要将收集的棉绒排出到外部。
更具体地,向外管5可以沿着壳体1的前侧垂直延伸,并且向外管5的上端可以与空气出口31密封并连接。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可以在壳体1的下侧空间中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的前端可以与向外管5的下端密封并连接。吹风管7可以沿着壳体1的后板1c垂直延伸,其中,吹风管7的下端通过将稍后描述的风扇壳10b与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的下端密封并连接,并且吹风管7的顶端与后板1c密封并连接。如图13所示,具有沿前后方向开口的多个圆孔的圆孔部分32a可以设置在空气入口32中,并且用于干燥的空气可以通过圆孔部分32a从吹送管7流入滚筒4中(参见箭头A3)。后板1a和空气入口32的外周部分可以是可旋转的,并且通过密封室75彼此密封并连接。
再次参考图11,在循环通风路径8a中,可以安装蒸发器9a和冷凝器,蒸发器9a配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作为用于冷却空气以对空气进行除湿的冷却设备,冷凝器作为加热通过冷却设备的空气的加热设备。蒸发器9a可以设置在循环通风路径8a的上游侧(前侧),并且冷凝器9b可以设置在蒸发器9a的下游侧(后侧)并与蒸发器9a隔开预定距离。此外,干衣机D可以包括壳体1中的压缩机(未示出)和减压机(未示出),并且压缩机和减压机可以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蒸发器9a和冷凝器9b以形成热泵循环。
在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下方,可以安装容纳盘部分11以收集和存储由蒸发器9a产生的冷凝水W。容纳盘部分11可以向上打开,并且容纳盘部分11的开口可以通过盖基座6a关闭,以将容纳盘部分11与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分隔开。
由于盖基座6a位于蒸发器9a的正下方,盖基座6a可以具有作为垂直开口的连通通道的排水孔6a,在蒸发器9a对用于在循环通风路径8a中干燥的空气进行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W可以通过排水孔6b排出到容纳盘部分11。这里,由于盖基座6a朝向蒸发器9a下方的排水孔6b向下倾斜,所以盖基座6a可以引导落在排水孔6a的周边的冷凝水W进入排水孔6b。
容纳盘部分11可以收集通过排水孔6b的冷凝水。容纳盘部分11的下表面11a可以向下倾斜,使得收集的冷凝水W可以向后流动。此外,容纳盘部分11的后端可以连接到连通水通道14,使得连通水通道14集成到容纳盘部分11中。连通水通道14的后端可以连接到泵室16,以容纳从连通水通道14排出的冷凝水W,其中,连通水通道14集成到泵室16中。
在泵室16中,可以设置用于输送冷凝水的泵19和用于检测泵室16中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21。泵19的出口可以连接到吸入软管20的一端,并且吸入软管2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单独的储水箱25。因此,从泵室16抽出的水W可以被输送到储水箱25中。
储水箱25可以设置在用于形成为容纳盘形状的储水箱的容纳盘部分26中,并且流过储水箱25的冷凝水W可以容纳在用于储水箱的容纳盘部分26中。用于储水箱的容纳盘部分26的下部可以连接到防漏水软管24的一端。防漏水软管24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泵室16,并且流过储水箱25的冷凝水W可以通过防漏水软管24返回到泵室16。
(风扇的配置)
风扇10可以安装在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和吹风管7的连接部分(壳体1的下后部空间)。更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风扇10可以包括风扇壳10b和可旋转地支撑在风扇壳10b上并具有沿着圆周布置的多个叶片的圆筒形叶轮10a。风扇10可以是离心风扇,其包括例如向前弯曲叶片风扇(西罗科风扇)。
如图16所示,风扇壳10b可以包括配置为覆盖叶轮10a的外部的基盖部分10c和与基盖部分10c成一体且从基盖部分10c的左侧向上延伸的连接盖部分10d。基盖部分10c和连接盖部分10d的后部可以打开,并且风扇壳10b可以与稍后将描述的吹风管7的外盖71组装。此外,风扇壳10b可以通过密封室13与后板1c密封并连接,并且连接盖部分10d可以通过另一密封室(未示出)与基部1d密封并连接。在该状态下,可以形成通过外盖71和基盖部分10c包围叶轮10a并通过外盖71和连接盖部分10d朝向与叶轮10a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开口的排气喷嘴10f。
在基盖部分10c的前部中,朝向与叶轮10a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开口的吸入开口10e可以形成为圆形形状,吸入开口10e也可以与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的后端密封和连接。
因此,通过吸入开口10e从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吸入到风扇10中的干燥用空气可以通过叶轮10a的旋转、通过垂直于叶轮10a的旋转轴线定位的排气喷嘴10f被传送到吹风管7(参见图11和图12的箭头A3)。
(吹风管的配置)
以下,将详细描述吹风管7的配置。
如图10和17所示,在后板1c中,可以形成向前方凹入的凹部72,吹风管7可以配置有凹部72,以及在后板1c的外部上沿着后板1c垂直延伸的外盖71。
更具体地,如图17所示,后板1c的凹部72的下端可以连接到风扇壳10b的排气喷嘴10f,并且凹部72可以从下端沿着后板1c向上方凹入,使得从风扇壳10b的排气喷嘴10f输送的干燥用空气进入滚筒32的空气入口32。
此外,在后板1c的凹部72中,如图12所示,可以在凹部72和空气入口32的连接部分沿着空气入口32的形状形成通风开口72a。通风开口72b可以包括沿着圆孔部分32a的上(下游)边缘开口的上通风开口72b1、沿着圆孔部分32a的右外(下游)边缘开口的右通风开口72b2,以及沿着圆孔部分32a的左外边缘开口的通风开口73b3。然而,通风开口72b的形状不限于图12所示的形状。例如,通风开口72b可以具有四个以上的开口。
如图14所示,外盖71可以包括形成为向后方凹入并且其前侧打开的箱体形状的外盖主体71a,以及用于将外盖71安装在后板1c和基部1d中的连接板部分71h。连接板部分71h可以从外盖主体71a的周向端沿着后板1c和基部1d向外延伸,使得集成到外盖主体71a中,其中,沿前后方向开口的多个安装孔71g沿连接板部分71h的整个周边以预定间隔形成。此外,在连接板部分71h中,可以在安装孔71g的内部区域中沿着连接板部分71h的整个周边形成槽部71i,并且用于在外盖71和后板1c或基部1d之间密封的密封部分71j可以插入到槽部分71i中(参见图15)。
用于将从风扇10传送的干燥用空气引导到吹风管7以进入形成在后板1c的凹部72中的通风开口72b的空气引导件73可以与外盖主体71a集成并安装在外盖主体71a中。例如,外盖71可以是树脂成型品,并且可以通过与外盖71一体成型而形成空气引导件73。
(空气引导件的配置)
以下,将详细描述空气引导件73的配置。在“空气引导件的配置”的以下描述中,假设外盖71连接到后板1c。
如图14所示,空气引导件73可以包括引导部分73a和与外盖主体71a集成以便从外盖主体71向前突出的导向部分73b和73c。
引导部分73a可以与外盖主体71a集成,并且沿着形成在后板1c的凹部72中的通风开口72b的上(下游侧)边缘,即沿着通风开口72b的上通风开口72b1的上边缘延伸。更具体地,如图13和图15A所示,引导部分73a可以具有沿后方向(与上通风开口72b1的上边缘隔开的方向)延伸并且向下(上游方向)倾斜的倾斜表面73e。倾斜表面73e可以是在后方向和上方向(与循环通风路径8a隔开的方向)上凹陷的圆弧形状的曲表面。然而,倾斜表面73e不限于圆弧的曲表面。例如,倾斜表面73e可以是向后方向向下倾斜的平坦表面。
如图14和15B所示,导向部分73b和73c可以集成到引导部分73a中,以便从外盖主体71a的表面向前方延伸,并且还从引导部分73a的两端延伸到与风扇壳10b的排气喷嘴10f的连接部分。此外,可以在导向部分73b和73c与外壳主体71a的上、下、左、右侧壁之间形成空间74(气隙)。通过形成空间74,可以防止吹风管7中产生的噪声通过吹风管7的上、下、左、右侧壁泄漏。此外,由于干燥用的空气不直接接触外盖主体71a的上、下、左、右侧壁,所以来自干燥用的空气的热量不能通过外壁直接接触外部空气,从而获得隔绝效果。此外,隔绝隔音材料(未示出)可以附接在外盖主体71a的整个后表面(后端表面)上。
另外,如图18所示,在外盖71连接到风扇壳10b的状态下,导向部分73b和73c的下端以及风扇壳10d的连接盖部分10d的上端10g可以在内表面(朝向通风路径的表面)处具有相同的高度。更具体地,连接盖部分10d的上端10g可以向外凹入导向部分73b和73c的厚度(包括余量),并且导向部分73b和73c的下端可以插入并联接连接盖部分10d的凹入区域。
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空气引导件73,从风扇10传送到吹风管7的干燥用的空气(参见图13的箭头A3)可以通过空气引导件73的导向部分73b和73c被促使朝向空气入口32,然后沿着引导部分73a的倾斜表面73e流动,以被促使进入空气入口32的圆孔部分32a和形成在后板1c的凹部72中的通风开口72b中。因此,可以抑制在吹风管7中产生干燥用空气的旋转流,从而有效地将干燥用空气传送到滚筒中。也就是说,可以减少吹风管7中的通风路径(循环通风路径8a)的压力损失。
此外,由于当外盖71连接到风扇壳10b时,导向部分73a和73c的下端的内表面(朝向循环通风路径8a的表面)和风扇壳10b的连接盖部分10d的上端10g的内表面(朝向循环通风路径8a的表面)是平坦的,可以在连接盖部分10d与导向部分73b和73c的连接部分处形成平滑的空气流,从而抑制噪音的产生,同时减少压力损失。
因此,与典型的配置相比,干衣机D可以提高性能,因为它可以以低成本减少干燥时间、降低噪音并节省能量。
-干衣机的操作-
现在,将描述根据当前实施例3的方面A的干衣机D的操作。
首先,如果干衣机D开始操作,则滚筒旋转马达、风扇10和热泵系统可以操作。如果风扇10操作,则在循环通风路径8a中的风扇10的上游侧(风扇10和冷凝器9b之间)可以变为负压,风扇10的下游侧(风扇10和空气入口32之间)可以变为正压,从而形成压力差。例如,风扇10的上游侧的压力可以变得比大气压低300Pa以上。通过压力差,滚筒4中的空气可以在循环通风路径8a中循环。
更具体地,如图11的箭头A1和A2所示,在滚筒4中的干燥用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出口31进入向外管5,并且在壳体1的前部空间中向下流动,然后进入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
而且,如图11的箭头A2所示,进入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的空气可以在壳体1的下部空间中沿着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向后方流动。由于热泵系统的蒸发器9a和冷凝器9b顺序地朝向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中的下游侧布置,所以当通过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时,干燥用空气可以通过蒸发器9a冷却并除湿,然后通过冷凝器9b加热,以被调节到适合于干燥衣服C的条件。
由于风扇10的吸入开口10e和排气喷嘴10f在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和吹风管7中彼此面对,如图11的箭头A2和A3所示,所以通过用于加热和干燥的管6的干燥用空气可以通过风扇10,然后进入吹风管7。而且,如图11的箭头A3所示,进入吹风管7的干燥用空气可以在壳体1的后部空间中沿着吹风管7向上流动,然后通过空气入口32进入滚筒4。吹风管7中的空气流在上述“空气引导件的配置”中已经被描述,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通过重复上述循环过程,在干衣机D操作的同时,干燥用空气可以保持在预定的湿度和预定的温度,从而干燥滚筒4中的衣服C。
<实施例3>
最后,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3。当前实施例3在图19和37中示出。
(实施例3的方面A)
图19至2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A的干燥机1。干燥机1可以包括壳体3,壳体3由前板3a、后板3b、顶板3c、底板3d和一对侧板3e和3f组成,并且形成为垂直延伸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后板3b和侧板3e和3f可以单独形成,然后组装成具有从后方看为倒置“□”形的部分,或者可以形成为具有倒置的“□”形状的一个本体。在以下的描述中,为了便于描述,从后板3b看向前板3a的右侧将被称为“右侧”,并且从后板3b看向前板3a的左侧将被称为“左侧”。此外,侧板3e和3f中的右侧的侧板将被称为侧板3e,左侧的侧板将被称为侧板3f。在前板3a中,下落开口5可以打开以放置和取出要干燥物体,例如衣服或毯子,并且下落开口5可以被门7打开或关闭。在前板3a的下落开口5的上方,可以设置操纵和显示部分6。在壳体3中,可以可旋转地支撑配置有下部9a和侧部9b并且形成为具有底部的圆筒形状的滚筒9,其中,滚筒9朝向下落开口5开口。用于供应空气的供气开口(未示出)可以形成在滚筒9的下部9a中,排气开口11可以形成在滚筒9的开口中。此外,在壳体3的下板3d中,加强板4可以在滚筒9的前方垂直放置,使得加强板4的表面面向前方,如图24和图25所示,并且可以在加强板4的近似中心部分的上端周围形成联接孔4a。此外,在后板3b的上端,板状的突出壁部分3g可以向前方突出,在突出壁部分3g的中心部分可以形成联接孔3h。另外,如图23所示,在突出壁部分3g的左侧区域,可以突出多个捕获片3。另外,如图27所示,在侧板3e和3f的上端,突起3j可以在侧板3e和3f的整个上端向内突出,并且在突起3j的上表面(侧板3e和3f的端表面),可以形成多个捕获部分3k和多个螺钉孔(未示出)。
在滚筒9的外部,吹风管13的一端连接到滚筒9的下部9a的供气开口,另一端通过棉绒过滤器12连接到滚筒9的排气开口11,吹风管13可以设置为通过滚筒9的下部。棉绒过滤器12可以在干燥操作期间收集从要干燥的物体中脱出的诸如衣服或片材的棉绒,以防止棉绒附着在要干燥物体上。在滚筒9下方,如图21和22所示,可以安装用于使吹风管13中的空气朝向滚筒9的供气开口吹送的吹风设备15、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6、用作加热设备以使用由压缩机16压缩的制冷剂发出的热量来加热吹风管13中的空气的冷凝器17、用于对由冷凝器17加热的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以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的蒸发器19,以及通过滚筒带30a可旋转地驱动滚筒9的马达30。在蒸发器19的下方,可以安装冷凝水排放件21,以便存储在蒸发器19从由冷凝器17加热的空气中除去水分时产生的冷凝水。
在滚筒9和壳体3的顶板3c之间的空间S1中,可以在滚筒9的右侧板3e的角部设置储水箱壳23,并且储水箱25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储水箱壳23中。储水箱25可以通过输送管道27连接到冷凝水排放件21,并且泵29可以设置在输送管道27的下端周围。如果存储在冷凝水排放件21中的冷凝水达到预定水平,则可以驱动泵29,以通过输送管道27将储存在冷凝水排放件21中的冷凝水输送到储水箱25。由于储水箱25可拆卸地安装在储水箱壳23中,用户可以在存储在储水箱25中的水达到充满的水平时从储水箱壳23中取出储水箱25,然后排出储存在储水箱25中的水。
壳体3的加强板4和后板3b的近似中心的上端可以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构件31桥接,如图23至25所示。此外,加强构件31在图20中示意性地示出。加强构件31可以由诸如镀锌钢板(SGCC)或钢板的金属板制成。加强构件31的除了纵向方向两端以外的部分可以包括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板状的主板部分31a和从主板部分31a的左右两侧向下突出以彼此面对的侧板部分31b,使得加强构件31的截面具有倒置的“□”形。在主部分31a中,如图25所示,可以在纵向(前后方向)上间隔地形成三个螺钉孔31c。加强构件31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可以仅配置有主板部分31a,主板部分31a在纵向方向上的前端可以配置以近似直角向下突出的接触部分31d,并且主板部分31a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可以配置以近似“L”形突出的联接部分31e。在接触部分31d中,可以形成联接孔31f。通过在使接触部分31d接触加强板4之后将螺钉34插入到接触部分31d的连接孔31f和加强板4的联接孔4a中,以将加强构件31的连接部分31d与加强板4联接,并且同时将联接部分31e与后板3b的突出壁部分3g的联接孔3h联接,加强构件31可以固定在加强板4和后板3b处。
在滚筒9和顶板3c之间的空间S1中,可以在左(一)侧板3f的角部设置用于控制吹风设备15、压缩机16和马达30的控制电路单元32,如图26和28至31所示。控制电路单元32可以包括具有近似矩形板形状的倾斜板部分33a的支撑构件33。支撑构件33可以设置在滚筒9和顶板3c之间的空间S1中的左(一)侧板3f的角部,并且在倾斜板部分33a朝向左侧板3f(左侧)向下倾斜的状态下,支撑构件33可以固定在壳体3和加强构件31处。支撑构件33可以由树脂或诸如镀锌钢板(SGCC)的金属板制成。如果支撑构件33由金属板制成,则可以获得高强度和耐热性。在倾斜板部分33a的右(内)端边缘处,近似矩形板状的联接板部分33b可以从倾斜板部分33a近似水平地朝向右方向延伸。在联接板部分33b中,可以在对应于加强构件31的螺钉孔31c的位置处形成三个螺钉孔33c。通过将螺钉孔33c对应到加强构件31的螺钉孔31c,并且将螺钉35插入螺钉孔33c和螺钉孔31c中,支撑构件33的联接板部分33b可以固定在加强构件31处。在倾斜板部分33a的左(外)端边缘中,第一垂直板部分33d可以从倾斜板部分33a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一垂直板部分33d中,可以形成弯曲凹部分33e,以便向左侧板3f凹入弯曲,如图27所示。弯曲凹部分33e可以位于侧板3f的突起3j下方的空间S2中。在第一垂直板部分33d的顶部边缘处,板形捕获板部分33f可以从第一垂直板部分33d向左方向近似水平地延伸,并且在捕获板部分33f中,可以形成多个捕获部分33g和多个螺钉孔33h,以对应于侧板3f的突起3j的捕获部分3k和螺钉孔。通过将捕获部分33g与侧板3f的捕获部分3k联接以支撑捕获部分33g,并且将螺钉37插入捕获板部分33f的螺钉孔33h和侧板3f的螺钉孔中,支撑构件33的捕获板部分33f可以固定在壳体3的侧板3f上。此外,在支撑构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的后端边缘中,第二垂直板部分33i可以向上突出,并且板状安装板部分33j可以在后方向上从第二垂直板部分33i的顶部边缘近似水平地延伸。在安装板部分33j中,可以形成多个捕获孔33k,以对应于后板3b的多个捕获片3i。通过将后板3b的捕获片3i插入捕获孔33k中以将捕获片3i支撑在捕获孔33k上,支撑构件33的安装板部分33j可以固定在壳体3的后板3b上。另外,如图28所示,可以在支撑构件33中形成多个分割部分33m。通过分割部分33m,可以增加支撑构件33的强度,以防止变形。分割部分33m未在图26,27和31中示出。另外,如图32所示,可以围绕支撑构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的右端边缘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地形成两个联接孔33n,并且可以围绕倾斜板部分33a的左端边缘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地形成两个矩形捕获孔33p。
如图29所示,在支撑部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的一个表面上,倾斜板部分33a的面向滚筒9的另一个表面,可以安装由树脂制成的电路壳38,并且电路壳38可以具有壳主体39,壳主体39形成为具有矩形板状的下壁部分39a和从下壁部分39a的整个边缘突出的环形的周壁部分39b的近似浅盘形状,其中,壳主体39的开口侧可以面向与倾斜板部分33相反的方向,壳主体39的较长侧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对准。在周壁部分39b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具有近似“L”形的截面并且向左方向延伸以向下倾斜的引导部分39c可以突出,使得在与周壁部分39b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凹入的凹槽39d形成在每个引导部分39c中。因此,凹槽39d也可以向左方向延伸以向下倾斜。此外,在周壁部分39b的左(外)端,联接部分39e可以在前后方向突出。另外,在周壁部分39b的右表面的前后端周围,如图31A和31B所示,具有螺钉孔40a的外联接部分40可以突出。在前后方向上周壁部分39b的内部而不是外联接部分40,具有螺钉孔42a的内联接部分42可以突出。此外,在壳主体39的下壁部分39a的左端,可以在前后方向间隔地形成向左方向突出的两个捕获钩46。通过将捕获钩46插入到支撑构件33的捕获孔33p中以将捕捉钩46支撑在捕获孔33p上,然后将螺钉44插入到内联接部分42的螺钉孔42a和支撑构件33的联接孔33n中,电路壳38可以安装在支撑构件33中。外联接部分40和内联接部分42未在图29和30中示出。
在电路壳38中,可以容纳用于控制吹风设备15、压缩机16、泵29和马达30的控制板41。控制板41可以控制各个部件的负载,以便基于温度检测结果实现所需的干燥状态。通过将控制板41与电路壳38的下壁部分39a的钩联接,然后将熔融状态的聚氨酯树脂引入到电路壳38中以固化聚氨酯树脂,控制板41可以固定在电路壳38中。在该状态下,控制板41可以被电路壳38的周壁部分39b包围。
在电路壳38中,可以以与控制板41间隔开的方式固定由树脂制成的用于在与倾斜板部分33a相反的方向上覆盖控制板41的盖构件43。盖构件43可以具有在与下壁部分39a相反的方向上凹入的凹形,并且盖构件43的左端可以位于侧板3f的突起3j下方的空间S2中。盖构件43可以包括用于在与下壁部分39a相反的方向上覆盖控制板41的上壁部分43a、从上端部分43a的前端边缘和后端边缘向下突出前侧向下突出以在前方向和后方向上覆盖控制板41的前侧壁部分43b和后侧壁部分43c,以及从上壁部分43a的右(内)端边缘向下突出以在右(内)方向上覆盖控制板41的内侧壁部分43d。上壁部分43a可以包括与顶板3c相距一小距离的近似水平延伸的水平壁部分43e和从水平壁部分43e的左(外)端边缘近似平行于下壁部分39a向左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壁部分43f。在前侧壁部分43b和后侧壁部分43c的下端,板状的联接片43h可以向下方突出,并且联接片43h可以与电路壳38的凹槽39d联接。在上壁部分43a中,可以形成向左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分43g,从而在联接片43h与电路壳38的凹槽39d联接的状态下,当盖构件43沿着凹槽39d滑动以将盖构件43放入或取出突起3j下方的空间S2时使控制板41通过。此外,在前侧壁部分43b和后侧壁部分43c的外(左)端边缘中,可以形成具有在内(右)方向上凹入的近似矩形形状的联接凹部分43i,并且电路壳38的联接部分39e可以与联接凹部分43i联接,以限制盖构件43沿与支撑构件43相反的方向和向左方向的移动。此外,在前侧壁部分43b和后侧壁部分43c的内(右)端的周围,可以形成用于使电线穿过的插入孔43j。插入孔43j未在图30中示出。
通过在内侧壁部分43d中形成具有螺钉孔45a的联接部分45,使得联接部分45在内(右)方向上突出,将联接部分45对应到电路壳38的外联接部分40,并且将螺钉47插入螺钉孔40a和45a中,盖构件43可以固定在电路壳38中。在联接部分45的内侧壁部分43d中,可以形成向上凹入的近似倒置“□”形状的切断部分48,以对应于电路壳38的内联接部分42。联接部分45未在图26和30中示出。
为了将如上所述的控制电路单元32安装在壳体3中,支撑构件33的捕获板部分33f的捕获部分33g可以被左侧板3f的捕获部分3k捕获,支撑构件33的捕获板部分33f可以通过螺钉37与侧板3f的突起3j联接,并且支撑构件33的联接板部分33b可以通过螺钉35与加强部分31联接。连接吹风设备15、压缩机16、泵29和马达30到控制板41的控制板41周围的导线的端部可以从支撑构件33和前板3a之间的间隙取出。然后,通过将其中固定有控制板41的电路壳38的捕获钩46插入并支撑到支撑构件33的捕获孔中,使得捕获钩46被支撑在捕获孔33p处,然后将螺钉44插入到电路壳38的内联接部分42的螺钉孔42a和支撑构件33的螺钉孔33n中,电路壳38可以安装在支撑构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上,在支撑构件33上从支撑构件33和前板3a之间的间隙取出的电线和将操纵和显示部分6连接到控制板41的电线的端部可以连接到控制板41。由于电路壳38由支撑构件33从下方支撑,所以尽管在布线期间力在与支撑构件33相反的方向施加到电路壳38上,支撑构件33将不会变形,电路壳38和控制板41将不会容易地断裂。然后,通过在与盖构件43的插入孔43j对应的位置处布置电线,将内侧壁部分43d的侧端与电路壳38隔开,如图30左侧所示,并且将盖构件43的联接片43h的联接凹部分43j的侧端与电路壳38的凹槽39d联接,盖构件43的内侧壁部分43d的侧端可以接近电路壳38,同时使盖构件43向外滑动。当盖构件43滑动到外侧时,控制板41可以穿过盖构件43的开口部分43g,以便不与盖构件43干涉。因此,如图30的右侧所示,电线可以插入到盖构件43的插入孔43j中,盖构件43的联接片43h可以与电路壳38的凹槽39d联接,并且电路壳38的联接部分39e可以与盖构件43的联接凹部分43i联接。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将盖构件43的联接部分45与电路壳38的外联接部分40通过螺钉47联接,盖构件45可以固定在电路壳38上。这样,在突起3j下方的空间S2中,电路壳38的联接部分39e可以限制盖构件43沿与支撑构件33相反的方向和向左方向的移动,而不必执行将盖构件43的左端与电路壳38联接的工作。因此,可以便于将盖构件43固定在电路壳38的工作,并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因为没有使用诸如用于将盖构件43的左端与电路壳38联接的螺钉的联接构件。
如上所述固定的盖构件43可以从突起3j下方的空间S2中取出,并且通过拆下螺钉47而从电路壳38移除,并且在盖构件43的联接片43h与电路壳38的凹槽39d联接的状态下将盖构件43向右引导。
因此,在实施例3的方面A中,由于电路壳38由支撑构件33从下方支撑,所以在组装期间,例如从上方接线、维护工作或运输,尽管力在与支撑构件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到电路壳,可以防止电路壳38和在其中的控制板41被损坏。因此,可以便于组装、维护工作和运输。此外,由于支撑构件33插入在电路壳38和滚筒9之间,所以可以防止电路壳38和在其中的控制板41由于与旋转的滚筒9的接触而被损坏。
因此,与典型的配置相比,干燥机1可以提高可靠性,因为可以防止电路壳38和在其中的控制板41被损坏。
此外,由于支撑构件33设置在侧板3f的角部,因此支撑构件33可以设置在比支撑构件33设置在滚筒9和顶板3c之间的空间中侧板3e和3f之间的狭窄中心区域的情况更低的位置。因此,可以增加安装在倾斜板部分33a的一个表面上的控制板41的尺寸,倾斜板部分33a的另一表面面向滚筒9,从而增加控制板41的尺寸和布局的自由度。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使用大尺寸的控制板41,也不需要分割控制电路、并且将分割的控制电路安装在电路壳38的外部,从而简化布线、并且使噪声的影响最小化。
因此,与典型配置相比,干燥机1可以提高生产率,因为它可以增加控制板41的尺寸和布局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支撑构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向侧板3f向下倾斜,因此倾斜板部分33a可以设置在侧板3f的下部位置,而不是支撑构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被水平地设置的情况。因此,可以增加安装在倾斜板部分33a的的侧板3f周围,倾斜板部分33a的一个表面上的控制板41的尺寸,倾斜板部分33的另一表面面向滚筒9,从而增加控制板41的尺寸和布局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控制板41的边缘周围的电线在支撑构件33上被取出,所以可以防止由于与旋转的滚筒9的接触而导致电线损坏。
此外,由于支撑构件33由壳体3的侧板3f、后板3b和加强构件31沿三个方向支撑,所以可以稳定地防止支撑构件33由于振动等而下落。此外,由于支撑构件33以高强度地支撑在被固定在侧板3f、后板3b和加强构件31的位置处,所以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支撑构件33由于在运输或操作时发生的振动等而变形,并且可以支撑较重的部件,从而增加安装在壳体3中的控制部件的自由度。
此外,即使当水通过侧板3f和顶板3c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3时,盖构件43也可以阻止水进入控制板41,从而防止控制板41的腐蚀或短路。此外,盖构件43可以阻止从要干燥物体出来的棉绒(例如衣服或纸张)被附着在控制板41上,从而防止由于附着在控制板上的棉绒而导致的控制板41的故障41。
此外,由于盖构件43固定在电路壳38处,所以可以防止盖构件43因振动等而分离。
此外,由于来自控制板41的热量可以通过盖构件43的开口部分43g辐射,因此可以防止控制板41的温度过度升高。
此外,由于盖构件43和电路壳38设置在侧板3f的突起3j下方的空间S2中,因此可以增大盖构件43和控制板41的尺寸,导致控制板41的尺寸和布局的高自由度。
由于盖构件43具有在与下壁部分39a相反的方向上凹入的形状,使得在盖构件43的内部形成空间,因此可以增加控制板41的高度尺寸和布局的自由度,并且当控制板41发热时减轻温度升高。
此外,在实施例3的方面A中,在将电路壳38安装在支撑构件33中之后,盖构件43安装在电路壳38中,然而,也可以在盖构件43固定在电路壳38上之后将电路壳38安装在支撑构件33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在通过盖构件43保护控制板41之后进行安装电路壳38和支撑构件33的工作,所以可以防止在安装工作期间由于与工具等的接触或碰撞导致的控制板41的破损,或由于异质材料(例如螺钉)导致的控制板41的故障。
(实施例3的方面B)
图33A和33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B的干燥机1的控制电路单元32。在实施例3的方面B中,通过在支撑构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中形成螺钉孔49,并且将螺钉孔49对应到盖构件43的螺钉孔45a,以将螺钉47插入螺钉孔49和螺钉孔45a,盖构件43可以固定在支撑构件33上。同时,电路壳38中可以不安装外联接部分40。
由于其他部件与实施例3的方面A中的相应部件相同,所以这些部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3的方面B中,由于不需要用于将盖构件43固定在电路壳38上的外联接部分40,因此可以扩大壳主体39以扩宽控制板41的容纳空间。
(实施例3的方面C)
图34A和34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C的干燥机1的控制电路单元32。在实施例3的方面C中,通过在支撑构件33的倾斜板部分33a中形成螺钉孔49,并且将螺钉47插入螺钉孔49、盖构件43的螺钉孔45a和电路壳38的螺钉孔40a,盖构件43可以固定在电路壳38和支撑构件33二者上。此外,电路壳38的内联接部分42和盖构件43的切断部分48可以不安装。
由于其他部件与实施例3的方面A中的相应部件相同,所以这些部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3的方面C中,与盖构件43固定在电路壳38和支撑构件33中的任一个的情况相比,可以稳定地防止盖构件43由于振动等而分离。
(实施例3的方面D)
图3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D的干燥机1的电路壳38。在实施例3的方面D中,电路壳38可以容纳通过控制板41后面的电线连接到控制板41的控制部件(未示出),例如反应器。控制部件与控制板41之间的空间可以由在前后方向上从下壁部分39a突出的双板状分隔部分53分隔开。控制部件可以由盖构件43沿与倾斜板部分33a相反的方向覆盖。
由于其他部件与实施例3的方面A中的相应部件相同,所以这些部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3的方面D中,由于不需要取出将控制部件连接到控制板41的电线到电路壳38的外部,所以可以方便布线。此外,即使当水通过侧板3e和3f与顶板3c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3时,盖构件43也可以阻止水进入控制部件,从而防止由于水而引起的控制部件的故障。
此外,由于板状分隔部分53防止用于控制板41的防潮(或固定)的聚氨酯树脂进入控制部件,所以不要求防潮的控制部件可以容易地附接或拆卸,并且同时,可以减少聚氨酯树脂的所需量,从而抑制成本。
(实施例3的方面E)
图3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E的干燥机1的控制电路单元32。在实施例3的方面E中,在支撑构件33中不形成弯曲凹部33e,并且整个盖构件43可以位于右侧而不是位于突起3j下方的空间S2。此外,盖构件43中也可以不形成开口部分43g。
由于其他部件与实施例3的方面A中的相应部件相同,所以这些部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3的方面E中,盖构件43可以从上方设置在固定位置,而不进行如实施例3的方面A至D那样的使盖构件43向外滑动的操作。
(实施例3的方面F)
图3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3的方面F的干燥机1的支撑构件33。在实施例3的方面F中,支撑构件33既不包括第二垂直板部分33i也不包括安装板部分33j,并且可以仅通过加强构件31和壳体3f的侧板3f固定。
由于其他部件与实施例3的方面A中的相应部件相同,所以这些部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此外,在实施方式3的方面A至F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循环干燥机1,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排气型干燥机。除了使吹风管13中的空气吹向滚筒9的供气口,吹风设备15可以是能够使由冷凝器17加热的空气吹过滚筒9的任何设备,例如能够吹送以从滚筒9排出空气。

Claims (20)

1.一种干燥机,包括:
壳体;
容纳空间,其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配置为容纳要干燥的物体;
循环通风路径,其配置为通过所述容纳空间;
热泵设备,其具有起来以形成制冷剂循环通过的流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
辅助热交换器,其安装在通风路径外部,并且与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或与冷凝器并联连接;以及
冷却设备,其配置为冷却所述辅助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配置为使所述壳体外部的空气吹向所述辅助热交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配置为将所述通风路径的外部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压缩机改变压缩容量,以增加或减小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配置为检测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将所述压缩机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管道中,并且
所述冷却设备基于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冷却所述辅助热交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
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
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的上游端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并且所述第二流路的下游端连接到所述节流装置,
所述第一流路的下游端连接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中的辐射流路的上游端,并且所述第二流路的上游端连接到所述辐射流路的下游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冷凝器配置为翅片端管型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直管道段和多个连接管道段,所述多个连接管道段将所述直管道段的一端彼此连接,使得所述直管道段彼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机,包括:
旁路路径,其配置为通过绕过所述辐射流路而将从所述第一流路的下游端排出的制冷剂供给到所述第二流路的上游端;以及
流路选择装置,其配置为将从所述第一流路的下游端排出的制冷剂转移,使得制冷剂流向所述辐射流路或所述旁路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并联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干燥机包括流路切换装置,所述流路切换装置配置为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过所述冷凝器的流路和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预定量的制冷剂流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并且使剩余量的制冷剂流过所述冷凝器的流路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燥机,还包括:
量分配装置,其配置为:当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并联连接时,调节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流到所述冷凝器的量和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并且当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时,调节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绕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旁路量和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以及
控制设备,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冷却设备和所述量分配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量分配装置,使得当所述热泵设备启动时,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流到所述冷凝器或绕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预定目标温度高的第一温度,并且如果所述控制设备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所述第一温度,则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量分配装置将流到所述冷凝器的量或所述旁路量减少预定量,并且将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增加预定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量分配装置,并且同时控制所述冷却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热交换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所述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并且如果所述控制设备确定制冷剂的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则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量分配装置将流到所述冷凝器的量或所述旁路量减少预定量,并且将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增加预定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燥机,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制冷剂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为温度比所述目标温度低的第三温度,并且如果所述控制设备确定制冷剂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三温度,则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量分配装置将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减少预定量,并且将流到所述冷凝器的量或所述旁路量增加预定量。
16.一种控制具有热泵设备和辅助热交换器的干燥机的方法,所述热泵设备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辅助热交换器连接到所述冷凝器,所述方法包括:
操作所述热泵设备;
在量分配装置处,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总量绕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并流到所述热泵设备;
在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处,检测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第一检测温度;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预定目标温度高的第一温度;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温度超过所述第一温度,则将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增加预定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增加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并且同时用冷却设备冷却所述辅助热交换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处,检测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第二检测温度;
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温度是否超过设定为温度比所述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则将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增加预定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处,检测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第二检测温度;
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温度是否低于设定为温度比所述目标温度低的第三温度;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温度低于所述第三温度,则将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减小预定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冷凝器安装在穿过用于容纳要干燥物体的容纳空间的循环通风路径中,
所述辅助热交换器安装在所述通风路径外部,并且与所述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或与所述冷凝器并联连接,并且
如果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并联连接时,所述量分配装置调节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流到所述冷凝器的量和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并且如果所述辅助热交换器与所述冷凝器中的流路串联连接时,所述量分配装置调节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绕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旁路量和流到所述辅助热交换器的量。
CN201580072450.4A 2014-11-19 2015-11-19 干燥机 Active CN107109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4436 2014-11-19
JP2014234347 2014-11-19
JP2014234272 2014-11-19
JP2014-234272 2014-11-19
JP2014-234436 2014-11-19
JP2014-234347 2014-11-19
JP2015124120A JP2016104111A (ja) 2014-11-19 2015-06-19 乾燥機
JP2015-124120 2015-06-19
KR10-2015-0161873 2015-11-18
KR1020150161873A KR102459159B1 (ko) 2014-11-19 2015-11-18 건조기
PCT/KR2015/012487 WO2016080788A1 (ko) 2014-11-19 2015-11-19 건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9767A true CN107109767A (zh) 2017-08-29
CN107109767B CN107109767B (zh) 2019-09-17

Family

ID=56101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2450.4A Active CN107109767B (zh) 2014-11-19 2015-11-19 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5143B2 (zh)
EP (1) EP3199690B1 (zh)
JP (2) JP2016104111A (zh)
KR (1) KR102459159B1 (zh)
CN (1) CN10710976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3759A (zh) * 2018-01-29 2019-08-06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干燥洗涤物的器具和用于运行该器具的热泵的方法
CN110872783A (zh) * 2018-08-30 2020-03-10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CN111207570A (zh) * 2020-03-31 2020-05-29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节能型热泵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95614A (zh) * 2020-09-25 2021-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4199A (zh) * 2018-06-29 2021-03-19 索瓦有限公司 用于湿基质的干燥设备及湿基质的相关干燥方法
CN113465361A (zh) * 2020-03-31 2021-10-01 爱丽思欧雅玛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
CN114908540A (zh) * 2021-02-08 2022-08-16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355668A (zh) * 2022-06-24 2022-11-18 嘉兴智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制备用冷冻干燥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016330A1 (de) * 2015-12-17 2017-06-22 Eisenmann Se Zuluftanlage
KR102631604B1 (ko) * 2016-11-22 2024-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건조장치의 제어방법 및 의류건조장치
KR102432108B1 (ko) * 2017-10-26 2022-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건조 기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2487348B1 (ko) * 2018-02-27 2023-01-11 주식회사 위니아 의류 건조기
US10774463B2 (en) * 2018-03-14 2020-09-1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Dryer appliance
CN108662883A (zh) * 2018-03-28 2018-10-16 芜湖慧宇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家居的自动烘干装置
CN108800164B (zh) * 2018-07-09 2023-10-20 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热平衡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568669B (zh) * 2018-07-11 2023-06-30 青岛北洋天青数联智能有限公司 工装夹具及干衣机内筒装配设备
JP7263147B2 (ja) * 2019-06-25 2023-04-24 株式会社東芝 凝縮器および非凝縮性ガス影響低減方法
US20220298716A1 (en) * 2019-07-12 2022-09-22 Lg Electronics Inc. Dryer
WO2021029556A1 (ko) * 2019-08-14 2021-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및 상기 열교환기를 포함하는 가전제품의 제조방법
TR202021290A1 (tr) * 2020-12-22 2022-07-21 Vestel Beyaz Esya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Bir montaj plakası bulunan bir kurutucu cihaz.
CN114672968A (zh) * 2020-12-24 2022-06-2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
CN113106713A (zh) * 2021-04-01 2021-07-13 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
KR20230018247A (ko) * 2021-07-29 2023-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발관리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4253636A1 (de) * 2022-03-31 2023-10-04 V-Zug AG Trockner mit zusatzwärmetauscher
EP4339355A1 (en) * 2022-09-19 2024-03-20 Onnera Laundry Barcelona S.A. Clothes dryer and method of drying cloth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176A (zh) * 2006-06-08 2007-03-07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设置有蒸汽压缩循环系统的衣物烘干机
DE102005062939A1 (de) * 2005-12-29 2007-07-05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Hausgerät zur Pflege von Wäschestücken
JP2011250849A (ja) * 2010-05-31 2011-12-15 Sharp Corp 衣類乾燥装置
CN102560986A (zh) * 2011-12-30 2012-07-11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调节热泵负荷功能的洗干一体机及其烘干控制方法
CN102605596A (zh) * 2010-12-21 2012-07-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加热装置和使用了该除湿加热装置的衣物干燥机
KR101274288B1 (ko) * 2011-01-25 2013-06-13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 의류건조기
CN103314152A (zh) * 2010-12-27 2013-09-18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衣物干燥机的热泵系统以及用于操作衣物干燥机的热泵系统的方法
CN103403247A (zh) * 2010-12-27 2013-11-20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衣物烘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7602B2 (zh) 1971-10-16 1981-04-23
JP2004239549A (ja) 2003-02-07 2004-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装置
JP4286712B2 (ja) * 2004-05-06 2009-07-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機
JP4266903B2 (ja) 2004-09-07 2009-05-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JP2007082586A (ja) * 2005-09-20 2007-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装置
PL1947232T3 (pl) * 2007-01-16 2010-02-26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 Nv Suszarka do odzieży z wibrującym filtrem kłaczków przeznaczona do użytku domowego
JP2010029439A (ja) * 2008-07-29 2010-02-12 Toshiba Corp 洗濯乾燥機
JP4907620B2 (ja) * 2008-09-11 2012-04-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EP2460926A1 (en) * 2010-12-02 2012-06-06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Heat pump dryer
JP5617602B2 (ja) * 2010-12-21 2014-1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除湿加温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を備えた衣類乾燥機
KR101296554B1 (ko) 2010-12-23 2013-08-13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건조기
EP2468944B1 (en) * 2010-12-27 2019-02-20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Home laundry dryer with heat pump assembly
KR101345977B1 (ko) 2010-12-30 2014-01-03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 의류건조기
KR20120110495A (ko) 2011-03-29 2012-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를 구비한 의류처리장치의 운전방법
JP2014030667A (ja) * 2012-08-06 2014-02-20 Panasonic Corp 乾燥装置
JP2014033843A (ja) * 2012-08-09 2014-02-24 Panasonic Corp 衣類乾燥機
JP6125243B2 (ja) * 2013-01-24 2017-05-1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62939A1 (de) * 2005-12-29 2007-07-05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Hausgerät zur Pflege von Wäschestücken
CN1924176A (zh) * 2006-06-08 2007-03-07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设置有蒸汽压缩循环系统的衣物烘干机
JP2011250849A (ja) * 2010-05-31 2011-12-15 Sharp Corp 衣類乾燥装置
CN102605596A (zh) * 2010-12-21 2012-07-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加热装置和使用了该除湿加热装置的衣物干燥机
CN103314152A (zh) * 2010-12-27 2013-09-18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衣物干燥机的热泵系统以及用于操作衣物干燥机的热泵系统的方法
CN103403247A (zh) * 2010-12-27 2013-11-20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衣物烘干机
KR101274288B1 (ko) * 2011-01-25 2013-06-13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 의류건조기
CN102560986A (zh) * 2011-12-30 2012-07-11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调节热泵负荷功能的洗干一体机及其烘干控制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3759A (zh) * 2018-01-29 2019-08-06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干燥洗涤物的器具和用于运行该器具的热泵的方法
CN112534199A (zh) * 2018-06-29 2021-03-19 索瓦有限公司 用于湿基质的干燥设备及湿基质的相关干燥方法
CN110872783A (zh) * 2018-08-30 2020-03-10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CN110872783B (zh) * 2018-08-30 2023-05-02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CN111207570A (zh) * 2020-03-31 2020-05-29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节能型热泵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65361A (zh) * 2020-03-31 2021-10-01 爱丽思欧雅玛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
CN112195614A (zh) * 2020-09-25 2021-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5614B (zh) * 2020-09-25 2021-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08540A (zh) * 2021-02-08 2022-08-16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908540B (zh) * 2021-02-08 2024-04-09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355668A (zh) * 2022-06-24 2022-11-18 嘉兴智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制备用冷冻干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9767B (zh) 2019-09-17
JP6882385B2 (ja) 2021-06-02
EP3199690B1 (en) 2020-01-08
US20170314181A1 (en) 2017-11-02
KR102459159B1 (ko) 2022-10-27
EP3199690A1 (en) 2017-08-02
US11085143B2 (en) 2021-08-10
KR20160059982A (ko) 2016-05-27
EP3199690A4 (en) 2017-11-15
JP2019198676A (ja) 2019-11-21
JP2016104111A (ja) 2016-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9767B (zh) 干燥机
US20160201252A1 (en) Drying machine
CN105283598B (zh) 洗衣机
US9989269B2 (en) Dehumidifier
US11047584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10249190A (zh) 热源单元和具有该热源单元的空气调节器
US11708979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980178B (zh)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
CN105371539A (zh) 空气调节器
CN106716024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WO2006031002A1 (en) Continuously operating type showcase
KR100951628B1 (ko) 농산물 저장창고
JP6699254B2 (ja) 冷却装置
JP7012732B2 (ja) 熱源ユニットおよび熱源ユニットを有する空調装置
KR102429294B1 (ko) 인버터 제습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1226451B1 (ko) 대형창고의 양방향 제습건조시스템
EP3802942B1 (en) Tumble dryer
KR100784840B1 (ko) 루버부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JP2020146663A (ja) 除湿装置
KR102436120B1 (ko) 토출공기의 온도를 저감시킬 수 있는 제습기
JP6975879B2 (ja) 除湿装置
KR102169112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70291B1 (ko) 냉장고
JP7132097B2 (ja) 乾燥機能付き除湿機
KR20200117568A (ko) 제습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