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5361A - 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5361A
CN113465361A CN202110294781.XA CN202110294781A CN113465361A CN 113465361 A CN113465361 A CN 113465361A CN 202110294781 A CN202110294781 A CN 202110294781A CN 113465361 A CN113465361 A CN 113465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lap
extending
extension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47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筒泉佳菜子
山本秀规
奥村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 Ohyama Inc filed Critical Iris Ohyam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465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5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11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24H3/0417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portable or mobi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6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ers
    • F24H9/207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温风遍及的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具备:将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喷出的装置主体;以及与装置主体连接,并且在喷出部主体(33)具有用于将加热的空气进行送风的喷出口(33b)的喷出部(32),喷出部(32)具有:沿与喷出部主体(33)的通风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4);以及以维持沿延伸方向延伸的延伸状态的方式保持延伸部(34)的保持部(35)。

Description

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被干燥物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喷嘴插入盖被与铺被之间,使被褥干燥的被褥干燥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047115号公报
在上述干燥装置中,因为喷嘴形状为扁平,所以存在温风无法遍及被褥整体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温风遍及被褥整体的干燥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干燥装置具备:装置主体,上述装置主体将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喷出;以及喷出部,上述喷出部与上述装置主体连接,并且在喷出部主体具有用于将加热的空气进行送风的喷出口,上述喷出部具有:延伸部,上述延伸部沿与上述喷出部主体的通风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及保持部,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延伸部,使其维持沿上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延伸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温风遍及被褥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燥装置的立体图,图1(a)是从背面侧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b)从表面侧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a)是干燥装置的主视图,图2(b)是从箭头的方向观察图2(a)的B-B截面的截面图。
图3(a)是从右侧观察干燥装置的侧视图,图3(b)是从箭头的方向观察图3(a)的A-A截面的截面图。
图4(a)是从上方观察干燥装置的俯视图,图4(b)是横截面图。
图5是喷嘴体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5(a)是从背面侧观察的图,图5(b)是从表面侧观察的图。
图6是喷嘴体的分解状态的截面立体图,图6(a)是从背面侧观察的图,图6(b)是从表面侧观察的图。
图7是打开状态的喷嘴体的图,图7(a)是从第二片状下垂物开闭的方向观察的图,图7(b)是从喷出口侧观察的图,图7(c)是从第一片状下垂物开闭的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对扎带进行说明的图,图8(a)是立体图,图8(b)是表示安装之前的图,图8(c)是表示安装状态的图。
图9是从表面侧上方观察干燥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从背面侧上方观察干燥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11表示送风部、加热部以及分支管道的组装状态,图11(a)是从右侧观察的截面立体图,图11(b)是从左侧观察的截面立体图,图11(c)是从左侧观察截面状态的图。
图12是盖体侧的分解立体图,图12(a)是从背面侧下方观察的图,图12(b)是从表面侧上方观察的图。
图13(a)是从背面侧上方观察盖体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13(b)是从表面侧上方观察温度显示显示器的截面的立体图,图13(c)是温度显示显示器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电源线的安装的图,图14(a)是装置主体的电源线基部的放大立体图,图14(b)以及图14(c)是从图14(a)取下箱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d)是安装部的截面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喷嘴体的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喷嘴体的图。
符号说明
X 干燥装置
1 装置主体
3 软管体(喷出部的一个例子)
31 软管
32 喷嘴体
33 喷嘴主体(喷出部主体的一个例子)
34 第一片状下垂物(延伸部以及第一延伸部的一个例子)
35 保持部
36 第二片状下垂物(第二延伸部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干燥装置,具备:装置主体,上述装置主体将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喷出;以及喷出部,上述喷出部与上述装置主体连接,并且在喷出部主体具有用于将加热的空气进行送风的喷出口,上述喷出部具有:延伸部,上述延伸部沿与上述喷出部主体的通风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及保持部,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延伸部,使其维持沿上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延伸状态。由此,能够保持为延伸部的延伸状态,因此使用方便。进一步地,能够通过延伸部在被干燥物内形成空间,能够使被加热的空气(温风)遍及被干燥物。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干燥装置中,上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一延伸部从上述喷出部主体延伸;以及第二延伸部,上述第二延伸部与上述第一延伸部接触,沿与该第一延伸部不同的方向延伸,上述保持部是第二延伸部与上述第一延伸部接触的部分。由此,能够保持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状态,因此使用方便。另外,在设置喷出部时,能够防止喷出部翻倒或松动。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干燥装置中,上述第二延伸部沿着设置面而可转动地轴支承于上述喷出部主体,在设置面侧具有突出部。由此,若使第二延伸部转动,则能够保持第一延伸部,因此保持的操作简单。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干燥装置中,上述喷出部在设置于设置面的一侧具有提升部。由此,咬入设置面或防止与设置面的滑动,因此,防止例如松动等,将喷出部载置于设置面的状态得以稳定。在此,设置面包括地面、被干燥物,作为被干燥物,例如为铺被、盖被、毛毯、衣服等。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干燥装置中,具有两个喷出部主体,并且具有分别与该两个喷出部主体连接的两根软管,上述装置主体的送风部以及加热部在上述装置主体内容纳于靠近上述两根软管排列的方向的一侧,在上述加热部与上述两根软管之间,设置有使上述加热的空气的流动分支的分支管道,上述分支管道具有将上述加热的空气向上述一侧引导的一条通路和将上述加热的空气向上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引导的另一条通路,上述另一条通路的入口的开口面积比上述一条通路的入口的开口面积大。由此,能够将被加热的空气(温风)从两根软管部喷出,能够使温风遍及更大的范围。另外,能够将温风送风到两个被干燥物。另外,能够使得从两根喷出口喷出的被加热的空气(温风)的风量以及温度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干燥装置中,上述装置主体还具备使电源线保持的扎带,上述扎带具有:啮合部;带部,上述带部为通过上述啮合部的带状,并且形成有多个与上述啮合部啮合的齿部;以及卡定部,上述卡定部设置于上述啮合部,并且用于卡定于上述装置主体,上述装置主体具有使上述卡定部卡定的卡定接收部。由此,能够在聚集电源线的基础上,卡定于装置主体。
<实施方式>
1.概要
如图1所示,干燥装置X例如主要由将空气分支为两条流路并喷出的装置主体1和对被分支的空气进行送风的两根软管体3、3构成。还具备将电源线171捆扎并固定于装置主体1的扎带4。此外,省略了将电源线171捆扎的状态的图示。此外,软管体相当于本发明的“喷出部”的一个例子。
作为干燥装置X,只要除装置主体1以及一根软管体3以外,还具备第二根软管体3以及一个以上的扎带4即可,在此,对具备全部的干燥装置X进行说明。
如图2(b)、图3所示,装置主体1对从吸气口11a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喷出温风。软管体3具有:软管31,上述软管31的一端部31a与装置主体1连接,上述软管31屈曲自如并且伸缩自如;以及喷嘴体32,上述喷嘴体32与软管31的另一端部连接,上述软管体3以屈曲成“U”字状的状态安装于装置主体1,在使用时被拉伸成例如直线状。
例如,在将被拉伸的两根软管体3、3的喷嘴体32、32插入到两个被干燥物P或一个被干燥物P的不同的两个部分中的状态下,干燥装置X通过喷出温风而使被干燥物P干燥。作为被干燥物P,例如是被褥、毛毯或衣服等。
在此,如图1所示,将从装置主体1喷出温风的方向设为上方向。另外,将与装置主体1并列地安装的软管体3、3相向(邻接)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进一步地,将与上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或表背方向。
对于不使用干燥装置X的状态,换言之,对于两根软管体3、3于安装装置主体1的状态的干燥装置X的放置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方便,如图1所示,假设软管体3位于上面侧,操作部15位于表面侧或前面侧的状态并进行说明。
2.分支管道
首先,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结构的分支管道20以及软管体3进行说明,然后,对装置主体1进行详细描述。
分支管道20具有将喷出的空气分离并供给到两根软管体3、3的功能。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图11(c)所示,分支管道20具备:安装部21,上述安装部21安装于加热器壳体132的喷出口132a;管状部22,上述管状部22从该安装部21连续,并且对被加热的空气进行分离;以及连接接收部23,上述连接接收部23设置于该管状部22的前端,并且成为连接环14的安装座。
在管状部22的内部设置有间隔壁24。通过间隔壁24在管状部22形成有两条通路。一条是将从加热器壳体132喷出的温风在其喷出的方向(上方向)上大致笔直地向上方引导的第一通路25,另一条是将从加热器壳体132喷出的温风向装置主体1的左右方向的右方且上方倾斜地引导的第二通路26。由此,即使喷出口132a配置于装置主体1的左方,也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左右平衡良好地并列设置软管体3、3。此外,为了与管状部22、间隔壁24加以区别,第一通路25以及第二通路26的引出线设为箭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路25以及第二通路26的入口的开口截面的形状为矩形状,出口侧为圆形状。
第一通路25以及第二通路26的入口的开口面积之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大致1:2的比。另一方面,第一通路25以及第二通路26的出口的开口面积分别相同。进一步地,第一通路25以及第二通路26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分别相同。另外,因为第二通路倾斜地延伸,所以第二通路26比第一通路25长。
第一通路25以大致沿着从加热器壳体132喷出的温风的喷出方向的方式延伸,因此在第一通路25中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有变小的倾向。相反地,第二通路26倾斜地延伸,因此与第一通路25相比,压力损失有变大的倾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通路25的入口的开口面积为第二通路26的大致一半。由此,能够使得第一通路25以及第二通路26的出口的温风的风量相同。另外,能够使得第一通路25以及第二通路26的出口的温风的温度也大致相同。
3.软管体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软管体3具有:具有挠性和伸缩性的软管31;以及安装于软管31的另一端部的喷嘴体32。此外,两根软管体3的结构相同。
(1)软管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软管31的一端部31a上固定有带过滤器的连接环14,软管31的另一端部31b(参照图6)与喷嘴体32的连接管37连接。
(2)喷嘴体
喷嘴体32整体上为筒状,并且其截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而且,椭圆的半径大(长径)的一侧被载置于设置面。此外,以下也存在该设置的状态下,对喷嘴体32进行说明的情况。
喷嘴体32至少具备:喷嘴主体33;第一片状下垂物34,上述第一片状下垂物34向与设置面相反的方向(以下,也称为“上方向”)侧可开闭地设置于喷嘴主体33;以及第二片状下垂物36,上述第二片状下垂物36向与喷嘴体32的轴向和与设置面相反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左右方向”)可开闭地设置于喷嘴主体33。向上方向打开也称为“立起”等,打开状态也称为例如“立起状态”。
第一片状下垂物相当于本发明的“延伸部”以及“第一延伸部”的一个例子,第二片状下垂物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延伸部”的一个例子。打开状态或立起状态相当于本发明的“延伸状态”的一个例子。另外,喷嘴主体相当于本发明的“喷出部主体”的一个例子,喷嘴体32的轴向与本发明的通风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喷嘴体32具备保持部35,上述保持部35能够对立起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程度(立起角度)进行调节,并且保持立起状态。
除上述的喷嘴主体33、第一片状下垂物34以及第二片状下垂物36以外,此处的喷嘴体32还具备连接管37和喷嘴口38,在喷嘴口38安装有芳香剂容纳体39。
(2-1)喷嘴主体
喷嘴主体33为筒状,并且其截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喷嘴主体33在作为软管31侧的基部上连接有连接管37,在前端连接有喷嘴口38。
喷嘴主体33在左右的侧壁上具有呈一列状地沿着轴向的多个通孔。此外,这些通孔构成喷嘴体32的副喷出口32c,也向左右方向喷出温风。通孔构成为基部侧大,前端侧小。由此,能够将温风向左右方向均匀地扩散。
在第一片状下垂物34、第二片状下垂物36为关闭状态时,作为整体的外观形状,喷嘴主体33在周壁具有用于构成为同一平面状的凹入部33d、33f。由此,能够提高喷嘴体32的美观性。另外,喷嘴体32可以相对于软管31可转动地设置,也可以相对于软管31不可转动地设置。
(2-2)第一片状下垂物
第一片状下垂物34以沿与喷嘴主体33的轴向交叉(也包括正交的情况)的方向(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喷嘴主体33。
如图7所示,第一片状下垂物34具有如下功能:在立起状态下,在由被褥等被干燥物P覆盖时,抬起被干燥物P,对从干燥装置X喷出的空气的到达空间加以扩展。
第一片状下垂物34例如呈如下形状:将与喷嘴体32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椭圆形状)的筒状部件以包含椭圆的长轴的面切断为一半的、所谓宽幅的“U”字状的截面形状。
第一片状下垂物34以喷嘴体32的软管31侧为转动的中心,以前端侧(喷出口32b侧)为自由端进行转动。符号34a表示转动轴。喷嘴体32以设置有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一侧朝上的方式载置于设置面。转动轴34a沿与设置面平行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片状下垂物34在未立起的状态下,重叠在关闭状态的第二片状下垂物36(以下详述。)上。在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左右的周壁在其转动轴34a侧并在其下端形成有缺口部34b。第二片状下垂物36与缺口部34b卡合。由此,保持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立起状态。此外,上述设置面包括被干燥物P。
(2-3)第二片状下垂物
第二片状下垂物36与第一片状下垂物34接触,并且沿与第一片状下垂物34不同的方向(第二延伸方向)延伸。
第二片状下垂物36以在与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立起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向左右的外侧打开的方式延伸。
作为具体的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结构,例如,第二片状下垂物36是覆盖从喷嘴体32的椭圆的截面形状的半径大的外周面跨越半径小的外周面的附近的截面为大致1/4的圆弧状的板状部件。
第二片状下垂物36以喷嘴体32的软管31侧为转动中心,以前端侧(喷出口侧)为自由端。符号36a为转动轴。由此,喷嘴体32的副喷出口32c露出,也能够向侧方输送温风。
另一方面,第二片状下垂物36在未向外转动的状态下,重叠于喷嘴体32的外周壁,特别是以埋入喷嘴主体33的凹入部33f的方式折叠。由此,两者的接缝变得平滑,能够提高美观性。
此外,如后述,第二片状下垂物36兼具保持部35的功能。
(2-4)喷嘴口
喷嘴口38与喷嘴主体33的前端连接,构成从喷嘴体32喷出温风的主喷出口32b(参照图7(c))。喷嘴口38对将喷嘴主体33向内部延伸出的芳香剂容纳体39加以固定。
(2-5)连接管
连接管37为筒状,并且其截面形状为与喷嘴主体33的大致椭圆形相同的形状。连接管37在喷嘴主体33的软管31侧并且在设置面侧具有提升部37a。
提升部37a呈向设置面侧延伸后向前端侧延伸的“L”字状。提升部37a与装置主体1的箱体11的支撑部111d卡合(参照图10)。由此,能够将软管体3可装卸地安装于装置主体1。
在第二片状下垂物36关闭的状态下,突出部36b位于喷嘴体32的前端侧。这些提升部37a以及突出部36b从设置面到喷嘴体32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在将第二片状下垂物36关闭的状态或稍微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使主喷出口32b相对于设置面平行地朝向,能够使温风遍及到远处。另外,能够防止喷嘴体32的滑动/松动。
(2-6)突出部
在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与设置面接地的部位设置有突条的突出部36b。突出部36b的延伸方向是在第二片状下垂物36向外打开的状态下与喷嘴主体3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是在第二片状下垂物36关闭的状态下与喷嘴主体3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因为突出部36b呈肋状,所以突出部36b咬入设置面而防止滑动。由此,即使设置面为被褥那样的柔软的部件,也能够将喷嘴体32以稳定的状态载置(配置)于设置面。
(2-7)防止翻倒
若预先打开第二片状下垂物36,则在喷嘴体32倾斜时,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前端附近能够顶住设置面,承受其倾斜的动作。特别是,若第一片状下垂物34较高地向上方打开,则喷嘴体32的重心向上方移动,通过覆盖的被干燥物P而被拉伸,载置状态变得不稳定。因此,若预先将第二片状下垂物36向外打开,则容易承受倾斜的动作。此外,为了防止喷嘴体32的绕着轴向的转动,可以尽可能左右较大地打开第二片状下垂物36。
(2-8)保持部
在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第一片状下垂物34侧并且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转动轴36a侧形成有缺口部36c。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缺口部32a与该缺口部36c卡合。由此,处于立起状态(打开状态)的第一片状下垂物34被保持为未下降(未关闭)。另一方面,第二片状下垂物36通过与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卡合,保持向侧方打开的状态。即,通过相互卡合,相互保持打开状态。
通过将第一片状下垂物34立起到所希望的程度,接着,打开第二片状下垂物36,使相互的缺口部32a、36c卡合,由此,能够以锁定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立起状态的方式加以保持。
(2-9)肋
在第一片状下垂物34上覆盖有被干燥物P,因此在第二片状下垂物36上也施加有荷重。因此,在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第一片状下垂物34侧的周壁上设置有加强用的肋36d。肋36d从转动轴36a朝向前端部侧而延伸成突条。
4.扎带
扎带4保持折叠的电源线171(参照图1),并且可装卸地安装于装置主体1。
扎带4在装置主体1的主体111的背面,卡定在其右方附近。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扎带4由啮合部41、带部42以及卡定部43构成,上述带部42形成有多个通过啮合部41的带状的、并且与啮合部41啮合的齿部42a,上述卡定部43设置于啮合部41并且用于卡定于主体111的背面。另一方面,在装置主体1上设置有使卡定部43卡定的扎带卡定部(卡定接收部)44。此外,啮合部41一体地具有带部42用的第一啮合孔41a和操作部41b,上述操作部41b进行与插入到第一啮合孔41a中的带部42的齿部42a的啮合及其解除。
在从与带部42的延伸方向和齿部42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此为从上方)观察时,卡定部43在其前端设置有截面为“T”字状的部位。该“T”字状的部位由成为中心的基部43a和从该基部43a的前端向左右延伸的臂部(腕部)43b构成。
另一方面,卡定接收部44设置于主体111的背面。在背面形成有向表面侧凹陷的凹部44a。该凹部44a的下方的部位被切去(开口部44b),与箱体11的内部相通。在主体111的背面以与开口部44b连通的方式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狭缝44c。
扎带4在将T字状的卡定部43插入到开口部44b后,向下方移动并使基部43a与狭缝44c嵌合,而固定于主体111。
5.装置主体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装置主体1至少具备:箱体11,上述箱体11具有吸气口11a和喷出口11b;送风部12,上述送风部12将从吸气口11a吸入的空气进行送风;以及加热部13,上述加热部13对从送风部12送风来的空气进行加热。
装置主体1除送风部12、加热部13以外,还可以具备例如用于与软管体3的一端部的连接环14连接的连接盖27、用于操作干燥装置X的操作部15、控制送风部12、加热部13的控制部、将电力供给到送风部12等的电源部中的一个以上部件,在此,对于具备全部的装置主体1进行说明。
此外,控制部与电源部一体地构成,在此,作为电路部17进行说明。
(1)送风部
如图11(a)以及图11(c)所示,送风部12具备送风风扇127和驱动电机125。在此,送风风扇127由多翼片风扇构成,驱动电机125由无刷电机构成。
送风部12是在风扇壳体121内具备多翼片风扇的鼓风式的送风单元。
如图11(c)所示,风扇壳体121呈涡旋形状,在与多翼片风扇的旋转轴A1正交的一侧的端壁(左端壁)123a上具有吸气口123b,在加热部13侧具有排气口121a。
风扇壳体121由内置有送风风扇127的壳体主体123和堵塞壳体主体123的开口的风扇板124构成。
壳体主体123的端壁123a具有与箱体11的吸气口11a(的至少一个)相向(参照图9)的圆形状的吸气口123b。
风扇板124在其中央附近具有通过驱动电机125的输出轴的轴孔。该轴孔的周围的部位经由台阶124b而成为向一侧(左方)凹陷的凹部124a。该凹部124a的全部或一部分进入风扇壳体121的内部。在该凹部124a的内部从右方配置有包含驱动电机125的输出轴的中央附近的台阶部。因此,能够实现省空间化。例如,能够减小左右方向(驱动电机125的输出轴延伸的方向)的尺寸。
电机盖126以覆盖驱动电机125的状态安装于风扇板124。电机盖126在左右方向并且在与送风风扇127相反的一侧呈具有底的有底筒状,凸缘部126a从开口端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延伸。凸缘部126a固定于风扇板124。
如图9所示,凸缘部126a的一部分朝径向的外侧延长。在该延长的部位形成有孔126b。孔126b用于安装对电线等进行捆扎的电线钳位器。由此,能够防止短路、配线彼此的缠绕。
如图11(c)所示,风扇壳体121的排气口121a位于比通过驱动电机125的旋转轴A1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A2靠后侧。换言之,如图2(b)所示,送风部12的旋转轴A1位于装置主体1的表背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喷出空气的部位(排气口121a)位于从表背方向的中央(或大致中央)向背面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分别增大排气口121a的上方以及下方并且前侧部分的空间。
(2)加热部
如图11所示,加热部13相对于送风部12的排气口121a而配置于上侧。加热部13具有:加热器壳体132,上述加热器壳体132以与送风部12的排气口121a连通的状态与送风部12的风扇壳体121连接;以及加热器131,上述加热器131配置在加热器壳体132内。
加热空气从加热器壳体132的喷出口132a(参照图11(c))被喷出。此外,如图11(b)以及图11(c)所示,在加热器壳体132中设置有对由加热器131加热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133。
(3)软管连接部
如图3(b)所示,软管连接部2具备:载置有软管体3的一端部31a的分支管道20;以及覆盖分支管道20和软管体3的一端部31a的连接盖27。
软管体3的一端部31a的连接环14通过分支管道20的连接接收部23而被外嵌。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连接盖27具有:箱状部271,上述箱状部271在上壁部具有两个软管体3用的通孔270,并且下方是开放的;以及外凸缘部273,上述外凸缘部273从箱状部271的下端向外侧伸出。
如图3(b)所示,箱状部271的通孔270比软管体3的连接环14小,配置于箱状部271内的连接环14不会从连接盖27的内部脱落。连接盖27从装置主体1的主体111的内部经由上壁部的喷出口11b而向外部延伸出。如图2(b)以及图3(b)所示,喷出口11b小于连接盖27的外凸缘部273,配置于主体111内的连接盖27不会从主体111的内部脱落。
此外,如图11所示,连接环14在送风部12侧具有防止异物的侵入的过滤器143。
(4)操作部以及显示部
如图12所示,操作部15具备操作面板151和操作基板153,上述操作面板151例如用于进行电源的打开、关闭、温风的温度的选择、温风的喷出时间的选择、计时器的设定、自动模式的选择等。在此,利用按压式的按钮,除上述按钮以外,在操作基板153上还设置有显示计时器的剩余时间等的显示部分155。
操作部15设置于箱体11的盖体112。
如图2所示,在箱体11中的风扇壳体121的上方设置有温度显示显示器154。温度显示显示器154具有如下功能:通过LED元件157a在表面侧发出光,将温度状况传达给使用者。
如图13(b)以及图13(c)所示,温度显示显示器154由LED基板157、扩散板156以及筒状的反射体158构成,上述扩散板156以覆盖LED基板157的前方的方式设置,上述反射体158将LED元件157a以及扩散板156收纳于内部。
反射体158固定于LED基板157。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得反射体158与到LED元件157a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为在左右方向上邻接的两个LED元件157a、157a的距离(间距)的2倍以上(参照图4(b))。由此,能够防止LED元件157a看起来为粒子状。另外,能够减少温度显示显示器154的整体的部件数量。
(5)电路部
(5-1)控制部、电路基板等
控制部(未图示)以成为通过使用者的操作部15的操作而设定的温风温度、风量、运转时间的方式驱动送风部12(驱动电机)、加热部13(加热器131),或根据由使用者选择的自动模式对送风部12和加热部13进行控制,或通过温度传感器133停止驱动。
控制部例如由CPU、作业用RAM、存储部、计时器等构成,基于存储于存储部中的各种设定数据,或基于在自动模式时存储于存储部中的计算机程序,分别对送风部12、加热部13的驱动进行控制。
如图12所示,控制部在电路基板173上具有构成CPU、RAM、存储部等的电子部件172。
如图12所示,电路基板173整体上呈“L”字状。另外,如图4(b)所示,配置于送风部12的右侧的部位配置在比送风部12的旋转轴A1靠表面侧。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比送风部12的旋转轴A1靠表面侧的空间。
如图2(b)所示,配置于风扇壳体121的下方的部位设置有电容器、变压器等长大部件176。通过将这些长大部件176储存于风扇壳体121的下方,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电路基板173以及上述的操作基板153集中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前侧。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另外,布线的引绕变得容易,实现省空间化。进一步地,因为将基板153、173集中配置于前侧,所以能够使用连接器对大多的部分进行接线。
(5-2)电源部
电源部经由电源线171(参照图2)而从商用电源接收电力,生成供给到送风部12、加热部13、操作部15、控制部等的电力。电源部具有整流电路、电力转换电路等,这些电路由多个电子部件172构成。多个电子部件172安装于电路基板173。此外,电源线171仅表示从箱体11导出的部分。
电源部和控制部使用相同的电路基板173而构成。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减少向箱体11的组装工时。
如图14所示,在电源线171上设置有衬套174。衬套174被电源线按压件175保持。电源线按压件175固定在形成于主体111的线按压件保持部111c上。由此,能够将电源线171固定于装置主体1的箱体11。另外,因为固定于箱体11侧,所以能够以不设置连接用的端子台的部分而实现装置主体1内的内部空间的省空间化。进一步地,因为不设置端子台,所以能够削减该部分的部件。另外,能够进一步削减组装工时。
(6)箱体
如图1所示,箱体11例如为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体状。当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此处的箱体11呈例如接近方形状的形状。
箱体11具有从上端侧向上方延伸并架设成“U”字状的架设部11c。架设部11c例如作为在使用者携带时把持的部分而发挥功能。架设部11c位于表端侧。由此,能够不与连接于装置主体1上的软管体3发生干涉地搬运干燥装置X。
架设部11c以在与软管体3的一端部31a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设置,通过在该间隙中插入例如作为干燥对象的被褥等的端部,能够在装置运转中限制被褥移动。
如图12所示,箱体11例如由主体111和盖体112的至少两个部件构成。主体111和盖体112以通过架设部11c在与表背方向正交的假想面上相互抵接的方式构成。
(6-1)主体
如图9所示,主体111具有一个以上吸气口11a。在此,吸气口11a形成于如下共计三处: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右/左壁部和与上下方向正交的下方的下壁部。由此,能够减小进气阻力,能够利用小型的驱动电机125。在主体111上设置有吸气口11a用的过滤器114。
主体111在上壁部具有喷出口11b。此外,如上述,软管体3的一端部31a经由连接盖27等与喷出口11b连接。
主体111具有用于对送风部12、加热部13、电路部17、盖体112加以固定的固定部。固定部例如在固定中利用螺纹的情况下,由形成于沿表背方向延伸的凸台上的螺纹孔等构成。
在主体111的背面设置有支撑部111d。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支撑部111d具有对软管体3的喷嘴体32进行钩挂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软管体3的喷嘴体32上设置有提升部37a。提升部37a具有作为钩挂于支撑部111d上的钩的功能。即,支撑部111d具有供提升部37a插入的凹部111f。
(6-2)
如图12(a)、图13(a)所示,盖体112具有用于固定于操作基板153、电路基板173、温度显示显示器154、主体111的固定部112a。固定部112a例如在固定中利用螺纹的情况下,由形成于沿表背方向延伸的凸台上的螺纹孔等构成。
如图13(a)所示,盖体112具有前盖体112A和后盖体112B。在前盖体112A与后盖体112B之间配置有树脂制的透明面板119的状态下,前盖体112A与后盖体112B结合。此外,结合是通过将一侧的盖体(在此为前盖体)112A的卡定片112c与另一侧的盖体(在此为后盖体)112B的卡合孔112d卡合而进行的。由此,不使用螺纹等紧固件就能够组装由前盖体112A和后盖体112B构成的盖体112。另外,能够削减该部分的部件。进一步地,能够削减组装工时。
6.变形例
对实施方式中的喷嘴体3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变形例1如图15(a)所示,为了使立起的第一片状下垂物34不会返回,使用支撑棒800。例如,支撑棒800的一端80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喷嘴主体33,支撑棒800的另一端803在喷嘴主体33的槽部802内在轴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将第一片状下垂物34以规定的角度立起后,使支撑棒800的另一端803与槽部802内的凸部抵接。
此处的支撑棒800为一根,但例如也可以是可折叠成两根的连接机构或能够伸缩。另外,也能够将支撑棒800收纳于喷嘴主体33的槽部802中。此外,也可以是支撑板以代替支撑棒。
若着眼于该结构,则也可以说是如下的发明:以第一片状下垂物为一个例子的延伸部可调节地延伸相对于以喷嘴主体为一个例子的喷出部主体的姿势,并且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喷出部主体,保持部的一端设置于喷出部主体,另一端对处于延伸状态的延伸部进行支撑。
(2)变形例2如图15(b)所示,设置有限制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返回方向的转动的锁定机构810。例如,也可以是,若立起第一片状下垂物34,则通过设置于转动轴34a并且向孔、凹部侧施力的爪811与转动轴34a的轴承附近的孔812、凹部卡合,从而限制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返回方向的转动。
若着眼于该结构,则也可以说是如下的发明:以第一片状下垂物为一个例子的延伸部可调节地延伸相对于以喷嘴主体为一个例子的喷出部主体的姿势,并且通过以转动轴为一个例子的转动部而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具有对转动部进行支撑的轴支承部,保持部在一侧具有转动部或轴支承部中的、被施力部件施力的卡合部,在另一侧具有供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在延伸部的延伸状态下,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
(3)变形例3如图15(c)所示,设置有按钮式的锁定机构820。例如,也可以是,若第一片状下垂物34立起,则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可进退的凸部通过施力单元与喷嘴主体33的通孔、凹部卡合,通过操作按钮821(例如滑动)来解除凸部的卡合。
若着眼于该结构,则也可以说是如下的发明:以第一片状下垂物为一个例子的延出部通过转动部而可转动地设置于以喷嘴主体为一个例子的喷出部主体,保持部相对于喷出部主体而沿着转动部的轴向能够进退,通过从上述喷出部主体进出,保持延出状态的延出部的姿势。
(4)变形例4如图16(a)所示,在喷嘴主体33中的除设置面侧的面以外的周围设置有弹性部件830。例如,弹性部件830由“U”字状线材构成,分别延伸有基部831和从该基部831的两端与设置面平行且向外(远离喷嘴主体33的方向)的臂部832。
在不使用时,使臂部832预先与喷嘴主体33的槽卡合,在使用时,使臂部832的卡合解除,由此臂部832向左右的外侧延伸,与设置面相接。由此,能够防止喷嘴体32的翻倒等。即,弹性部件构成翻倒防止部。
(5)变形例5如图16(b)所示,设置有以立起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方式进行引导的滑槽840和保持立起状态的保持槽842。例如,在喷嘴主体33中与第一片状下垂物34相对的壁部形成滑槽840。滑槽840由直线槽840a和弯曲槽840b构成(在此情况下,第一片状下垂物34在软管侧立起),上述直线槽840a从喷出口32b侧朝向软管31侧而沿轴向延伸,上述弯曲槽840b与直线槽840a连续并且在软管31侧一边弯曲一边朝向设置面延伸。
第一片状下垂物34例如呈门形状。该门形状的双腿的各自的下端部为滑动件841。通过使该滑动件841沿着滑槽840而向软管31侧滑动,使滑动件841从软管侧向下方移动,能够立起第一片状下垂物34。在立起第一片状下垂物34时,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两腿与设置于弯曲槽840b的下端部分的保持槽842卡合。此外,在不立起时,使滑动件841向喷出口32b侧滑动,门形状的基部在软管31侧放倒。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喷嘴主体33上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相当于上述的保持槽),将门形状的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两腿作为滑动件而配置于该滑槽中,使第一片状下垂物34上下移动。
若着眼于该结构,则也可以说是如下的发明:以第一片状下垂物为一个例子的延伸部通过以喷嘴主体为一个例子的喷出部主体的转动部而可转动地设置,喷出部主体具有可移动地引导转动部的槽部,在槽部的端部具有与转动部的卡合结构,在延伸部的延伸状态下,保持部与位于槽部的端部的延伸部卡合。
(6)变形例6如图16(c)所示,在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周壁部的下部侧设置片状的部件850。若第一片状下垂物34立起,则片851展开。此外,片851可以使用蛇腹状的片,更具体而言,能够使用扇子状的片。
(7)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片状下垂物34以及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转动轴配置于喷嘴体32的喷出口32b侧。
另外,也可以将第一片状下垂物34以及第二片状下垂物36中的一个片状下垂物的转动轴设置于喷出口32b侧,将另一个片状下垂物的转动轴设置于软管31侧。在此情况下,若考虑不使用时的喷嘴体32的大小,则可以使得各片状下垂物的自由端侧与喷嘴主体33重叠。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在一个喷嘴主体3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片状下垂物36、36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二片状下垂物36、36的转动中心配置于喷出口32b侧或软管31侧中的任一侧。
在两者都设置于喷出口32b侧的情况下,能够使来自副喷出口32c的温风成为与主喷出口32b的送风方向相反的方向。
进一步地,也可以将第二片状下垂物36、36中的一个片状下垂物的转动轴设置于主喷出口33b侧,将另一个片状下垂物的转动轴设置于软管31侧。在此情况下,自由端侧可以以与喷嘴体32重叠的方式设置。另外,也可以使得第二片状下垂物的转动轴与轴向平行。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以下的变形例。另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与变形例、变形例彼此加以组合。
另外,在实施方式、变形例中没有记载的例子,或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变形例>
(1)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出部的一个例子对软管体3进行说明,但喷出部也可以不具备软管,也可以与装置主体直接连接。例如,也可以将喷嘴体与装置主体直接连接。在此情况下,喷嘴体相当于本发明的喷出部的一个例子。
喷嘴体只要能够与装置主体连接即可,也可以有软管以外的部件,例如有管、可装卸地连接多根管体的管、可伸缩的管等。在此情况下,喷嘴体和管等其他部件相当于喷出部的一个例子。
(2)在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片状下垂物34以及第二片状下垂物36转动,使其在与喷嘴主体33的通风方向交叉的状态下延伸,但例如也可以将片状下垂物可装卸地安装于喷嘴主体,也可以将片状下垂物作为可装卸的附件安装于喷嘴主体。作为可装卸的例子,可以将片状下垂物相对于喷嘴主体的凹入部或通孔部而在与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插拔自如地插入,使片状下垂物沿交叉方向延伸,也可以将片状下垂物从上方插入到设置于喷嘴主体的侧壁的上下槽,使片状下垂物沿交叉方向延伸。另外,当然,片状下垂物是本发明的延伸部的一个例子,喷嘴主体是喷出部主体的一个例子。
(3)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的从提升部(挂钩)37a的设置面开始的高度可以与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突出部36b的高度相同或比其更高。
(4)在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关闭后,以从其上重叠第一延伸部(第一片状下垂物34)的方式关闭,但也可以以重叠在第一延伸部(第一片状下垂物34)上的方式关闭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
(5)也可以在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上设置两个第一延伸部(第一片状下垂物34)。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喷出口32b侧以及装置主体1(软管31)侧这两者设为转动轴。同样地,也可以设置三~四个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喷出口32b侧以及装置主体1(软管31)侧这两者设为转动轴。
(6)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可以在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的两外侧各设置一个或多个(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在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的单外侧设置一个或多个。在喷出部(软管体3)有两根的情况下,可以在与相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也可以在相向的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也可以在两侧设置多个(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
(7)也可以在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的长边方向上设置两个以上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片状下垂物34、36)。例如,在设置于长边方向的两侧的情况下,只要将转动轴设置于两侧即可。也可以在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的长边方向的中央设置一个或多个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片状下垂物34、36)。在设置两个的情况下,这些的开闭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8)第二延伸部(第二片状下垂物36)的突出部36b优选为咬入设置面的形状,例如可以是突起、多个突起、多个突条等。此外,突条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不与温风的通风方向(吹出方向)平行。此外,也可以具有粘贴在设置面上的功能。例如,表面紧固件、粘合带等。
(9)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可以沿着长边方向具有多列副喷出口33c,也可以具有交错状的副喷出口33c。另外,也可以不具有副喷出口33c。
(10)喷出部(喷嘴体32)具备连接管37,但例如也可以与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一体化。喷出部(喷嘴体32)具备喷嘴口38,但例如也可以与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一体化。喷出部(喷嘴体32)具备连接管37和喷嘴口38,但也可以将这些与例如喷出部主体(喷嘴主体33)一体化。
(11)喷出部(喷嘴体32)在设置面侧上具有提升部37a,但也可以在侧面、与设置面相反的一侧具有提升部37a。提升部37a除用于使喷出部(喷嘴体32)成为规定的朝向的姿势维持功能以外,还具有安装(卡定)于装置主体1的安装功能,但也可以具有多个仅具有单个功能的提升部。
(12)干燥装置在一根软管上具备一个喷嘴体32,但例如也可以在一根软管上具备多个喷嘴体32。
(13)也可以在分支管道200的第一通路25上设置挡板,成为与第二通路26相同的压力损失。此外,为了增大压力损失,也可以在第一通路25内放入成为空气的流动的阻力的部件。例如,是网眼状的部件、过滤器等。进一步地,也可以在内部设置狭路。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这些成为阻力的部件。分支管道200配置于箱体11的外部,但也可以配置于箱体11的内部。
分支管道200的第一通路25和第二通路26的入口的开口形状为矩形状,但也可以是椭圆、长圆、多边形状等其他形状,在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中入口的开口形状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一通路25和第二通路26的出口的开口形状为圆形状,但也可以是矩形状、方形状、多边形状等其他形状。另外,在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中出口的开口形状也可以不同。
(14)喷出部(软管体3)也可以是一根。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喷出部(软管体)的连接环14与加热器131的喷出口132a连接。在此情况下,不使用分支管道200。另外,特别是,喷嘴体32的结构不管是具有一根软管体3的结构,还是具有两根以上软管体3的结构,当然都能够适用。
另外,在喷出部(软管体3)为三根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分支为三根以上的分支管道。
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分支管道200,而在一根软管31的中途设置“Y”字状的分支管,分支为两根。
(15)干燥装置X在左右方向的一侧(左侧)具备送风部12以及加热部13,但也可以在另一侧具备送风部以及加热部,也可以在中央具备送风部以及加热部。
(16)干燥装置将一根或多根软管体3的另一端侧的喷出部(喷嘴体32)安装于箱体11的外侧,但也可以将其一部分或全部容纳于箱体的内部。另外,在安装于箱体的外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安装于左右。
(17)电源线171在用扎带4进行捆扎的状态下安装于箱体11的外侧,但也可以容纳于箱体内,也可以卷绕于箱体的左右的卷绕部。

Claims (6)

1.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将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喷出;以及
喷出部,所述喷出部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并且在喷出部主体具有用于将加热的空气进行送风的喷出口,
所述喷出部具有: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与所述喷出部主体的通风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及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延伸部,使其维持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延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包括:
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喷出部主体延伸;以及
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接触,沿与该第一延伸部不同的方向延伸,
所述保持部是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接触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延伸部沿着设置面而可转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喷出部主体,在设置面侧具有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部在设置于设置面的一侧具有提升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两个喷出部主体,并且具有分别与该两个喷出部主体连接的两根软管,
所述装置主体的送风部以及加热部在所述装置主体内容纳于靠近所述两根软管排列的方向的一侧,
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两根软管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加热的空气的流动分支的分支管道,
所述分支管道具有将所述加热的空气向所述一侧引导的一条通路和将所述加热的空气向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引导的另一条通路,
所述另一条通路的入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一条通路的入口的开口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还具备使电源线保持的扎带,
所述扎带具有:啮合部;带部,所述带部为通过所述啮合部的带状,并且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啮合部啮合的齿部;以及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设置于所述啮合部,并且用于卡定于所述装置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使所述卡定部卡定的卡定接收部。
CN202110294781.XA 2020-03-31 2021-03-19 干燥装置 Pending CN1134653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5377 2020-03-31
JP2020-065377 2020-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5361A true CN113465361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68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4781.XA Pending CN113465361A (zh) 2020-03-31 2021-03-19 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7100907B2 (zh)
CN (1) CN11346536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6504B (zh) * 2023-12-04 2024-03-26 泰兴冶炼厂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氧化铜活性温控烘干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6714A (ja) * 1995-06-02 1996-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滑り防止機能付き機器
CN1711387B (zh) * 2002-11-14 2010-06-02 宝洁公司 具有安全装置和控制器的织物制品处理装置
CN205453472U (zh) * 2016-03-21 2016-08-10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模块的防倾倒装置及变频器模块
CN107109767A (zh) * 2014-11-19 201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干燥机
JP2019190752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JP2019217380A (ja) * 2019-10-02 2019-12-26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JP2020014867A (ja) * 2019-09-13 2020-01-30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37463A (en) * 1977-05-09 1978-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rying device
JPS5495968U (zh) * 1977-12-20 1979-07-06
JP3176990U (ja) * 2012-05-01 2012-07-12 裕一 吉田 大型家具乾燥用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6714A (ja) * 1995-06-02 1996-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滑り防止機能付き機器
CN1711387B (zh) * 2002-11-14 2010-06-02 宝洁公司 具有安全装置和控制器的织物制品处理装置
CN107109767A (zh) * 2014-11-19 201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干燥机
CN205453472U (zh) * 2016-03-21 2016-08-10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模块的防倾倒装置及变频器模块
JP2019190752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JP2020014867A (ja) * 2019-09-13 2020-01-30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JP2019217380A (ja) * 2019-10-02 2019-12-26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00907B2 (ja) 2022-07-14
JP2021162292A (ja) 2021-10-11
JP2022079674A (ja) 2022-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6376B2 (ja) 垂直ケーブル管理システム
CN113465361A (zh) 干燥装置
US7913352B2 (en) Dust collector
US20050102983A1 (en) Floor standing treatment device
EP0459528A2 (en) Hair drier
US20020127906A1 (en) Organizing apparatus
JP2007289642A (ja) 遊技機
CN112020628B (zh) 干燥装置
JP6948142B2 (ja) 送風装置
US6902597B2 (en) Floor standing treatment device
EP4079186A1 (en) Multipurpose dryer
US7052086B1 (en) Seat cover with integral storage pouch
JP2001087187A (ja) 電気掃除機
JP6817664B2 (ja) 乾燥装置
WO2007075360A2 (en) Air blower unit for inflatable body
JP2020115079A (ja) 乾燥装置
CN111810423B (zh) 送风机
JP6713174B2 (ja) 乾燥装置
JP2022040190A (ja) 乾燥装置
JP2020124602A (ja) 乾燥装置
US4736528A (en) Hair drying apparatus
CN112080911A (zh) 送风机
JPH07275579A (ja) ふとん乾燥機の乾燥マット
CN113348331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H09308060A (ja) コード保護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