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0628B - 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0628B
CN112020628B CN201980028264.9A CN201980028264A CN112020628B CN 112020628 B CN112020628 B CN 112020628B CN 201980028264 A CN201980028264 A CN 201980028264A CN 112020628 B CN112020628 B CN 112020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outlet
movable
housing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82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0628A (zh
Inventor
坂上胜哉
河阪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 Ohyama Inc filed Critical Iris Ohyam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020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0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0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0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Adjustment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致干燥装置,其包括:具有吸气口(1041、1051、1061)的壳体(1);收容在壳体(1)内的吹风机构(2);对由吹风机构(2)送出的空气加热的加热机构(3);和2个排出部(5),并且具备分支部(4),其具有在比加热机构(3)靠下游侧固定于壳体(1)的入侧开口(40)和2个出侧管道(41、42),2个排出部(5)各自的入侧端独立地安装于2个出侧管道(41、42)。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能够将热风传送到更广的区域的干燥机。

Description

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将被褥等的生活用品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是公知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干燥装置的一例。该文献的干燥装置具有收容吹风机和加热机构的壳体、和从壳体延伸的排出部。该排出部具有:固定在壳体的1个第1软管;和经由分支接头与第1软管连接的2个第2软管。通过具有2个第2软管,能够对多个区域排出用于干燥的热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登记实用新型案第30357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由于以安装于第1软管的分支接头收容有2个第2软管的方式构成,因此第2软管的直径相对于第1软管设定得较细。因此,有可能从各个第2软管排出的热风的风量不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热风遍及更广的区域的干燥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的干燥装置,其包括:具有吸气口的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吹风机构;对由所述吹风机构送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和2个排出部,并且具有分支部,其包括在比所述加热机构靠下游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入侧开口和2个出侧管道,所述2个排出部各自的入侧端独立地安装于所述2个出侧管道。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支部从所述壳体露出。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2个出侧管道包括:在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出侧管道;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2出侧管道。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出部具有筒状部件和相对于该筒状部件可动的第1可动部,并且包括设置于出侧端的排出喷嘴,所述第1可动部在沿着所述筒状部件的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和沿着与该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出喷嘴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件之中不同于所述第1可动部的位置,具有相对于所述筒状部件可动的第2可动部,所述第2可动部在沿着所述筒状部件的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和沿着与该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出部具有:安装于所述出侧管道的自由弯曲的软管;和安装于靠该软管的出侧端的软管保持件,所述软管保持件被所述壳体所保持。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在以下进行的详细的说明能够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底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背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左侧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右侧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图3的XI-XI线的截面图。
图12是沿着图3的XII-XII线的截面图。
图13是沿着图3的XIII-XIII线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分支部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分支部的正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分支部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分支部的底面图。
图19是沿着图17的XIX-XIX线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部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部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喷嘴的正面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喷嘴的侧面图。
图24是沿着图22的XXIV-XXIV线的截面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喷嘴的侧面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一个使用例的平面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其它使用例的平面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其它使用例的侧面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喷嘴的侧面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部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具体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图14表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本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A1包括壳体1、吹风机构2、加热机构3、分支部4、2个排出部5、操作部7和电源部8。干燥装置A1是为了干燥被褥等的生活用品而使用的。
图1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正面图。图5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底面图。图6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背面图。图7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左侧面图。图8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右侧面图。图9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表示沿着图3的XI-XI线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沿着图3的XII-XII线的截面图。图13是沿着图3的XIII-XIII线的截面图。图14是表示干燥装置A1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在这些图中,存在将z方向的一侧称为“上”,将另一方侧称为“下”的情况。另外,存在将x方向的一侧称为“右”,将另一侧称为“左”的情况。另外,存在将y方向的一侧称为“前”,将另一侧称为“后”的情况。另外,图15~图25是用于说明干燥装置A1的各部的图,在说明中适当地参照。
<壳体1>
壳体1收容吹风机构2、加热机构3、操作部7和电源部8,形成干燥装置A1的外观的大部分。壳体1例如由ABS树脂等的树脂材料构成,其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壳体1可以整体一体地形成,也可以由多个分体的部位形成。从干燥装置A1的制造或使用的方便性考虑,优选壳体1由多个分体的部位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如图1和图2所示,是能够以在z方向上立起的姿态设置的形状,是在z方向观察时四角形成圆弧形状的矩形形状。壳体1具有前面101、后面102、上面103、下面104、侧面105和侧面106。
前面101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是朝向y方向前侧的面,相对于z方向大致平行。如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后面102是朝向y方向后侧的面,相对于z方向大致平行。另外,后面102具有凸起部1021(图10参照)。凸起部1021为后面102的z方向下侧的一部分向y方向后侧凸起的部分。
上面103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是位于z方向上侧的面,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大致平坦的面。上面103相对于z方向大致为直角。上面103为了使来自吹风机构2的风向排出部5通风而开口。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上面103设置有通气口1031。通气口1031由贯通上面103的多个贯通孔构成,是用于使来自例如电源部8的热散发到外部的结构。
下面104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是朝向z方向下侧的面,在将干燥装置A1载置在地面等时,是与地面等正对的面,相对于z方向为直角。如图1、图2、图4~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具有多个脚部14和脚部15。多个脚部14是在下面104的x方向两侧向z方向下方突出的肋状的部位。多个脚部15是在下面104的y方向两侧向z方向下方突出的块状的部位。多个脚部14和多个脚部15的z方向下端相对于z方向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多个脚部14和多个脚部15在将干燥装置A1载置在地面等时,是与地面等抵接的部位。
侧面105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在y方向正面看时是位于x方向左侧的面,相对于z方向大致平行。侧面106如图3、图4和图8所示,在y方向正面看时是位于x方向右侧的面,相对于z方向大致平行。
另外,壳体1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具有吸气口1041、吸气口1051和吸气口1061。吸气口1041、吸气口1051和吸气口1061是用于向吹风机构2吸入外气的结构。吸气口1041设置在下面104,由多个贯通孔构成。吸气口1051设置在侧面105,由多个贯通孔构成。吸气口1061设置在侧面106,由多个贯通孔构成。另外,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壳体1具有过滤器161、162、163。过滤器161、162、163是用于将被吸入的外气的尘埃等除去的部件。过滤器161设置在吸气口1041的内侧。过滤器162设置在吸气口1051的内侧。过滤器163设置在吸气口1061的内侧。
另外,壳体1如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具有软管卡合部11、把手部12、电源电缆收容部13和通风部17。
软管卡合部11设置在后面102的z方向上侧部分,是用于通过将2个排出部5的一部分卡合而能够保持排出部5的部件。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软管卡合部11具有2个突片收容部111。此外,图14是省略了2个排出部5和后述的软管基座54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2个突片收容部111在x方向上分离地形成。突片收容部111是z方向上侧开口的凹部。在突片收容部111中收容后述的排出部5的软管保持件53的卡合突片532(参照图21)。
把手部12如图1、图2、图3、图4、图12和图13所示,以从上面103向z方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把手部12从上面103的y方向前侧部分起以与前面101大致成同一平面的方式设置。把手部12在使用者搬运干燥装置A1等时,作为用于把持壳体1的部分使用。在图示的例子中,把手部12在y方向正面看时,形成在x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扁平的环状部分。
电源电缆收容部13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设置于壳体1的z方向上侧的x方向右侧部分,是向内方凹陷的部位。电源电缆收容部13是在不使用未图示的干燥装置A1的电源电缆时用于将其收容的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壳体1具有盖131。盖131是用于封闭电源电缆收容部13的部件,相对于侧面106的z方向上侧部分能够自由装卸。
通风部17是用于使来自吹风机构2的风向排出部5通风的部位,如图9~图14所示,设置在上面103的正下方。在图示的例子中,通风部17为将z方向作为通风方向的短轴筒状,在z方向看时为大致矩形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部17是固定2个排出部5的部位。此外,将2个排出部5固定于壳体1的方法和固定的部位没有任何限制。
<吹风机构2>
吹风机构2是用于产生干燥装置A1排出的热风的原始风的机构。如图9~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构2具有风扇21、电动机22和外壳23。吹风机构2在壳体1内被收容在靠z方向下侧。
风扇21具有多个翼体,是使风产生的部位。风扇21的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在图示的例子中,风扇21作为所谓的复叶扇构成。风扇21能够绕在x方向延伸的轴自由旋转。多个翼体各自在x方向上较长地延伸,围绕在x方向延伸的轴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风扇21在壳体1内配置于靠x方向左侧(靠侧面105)。
电动机22是用于使风扇21旋转的驱动源,与风扇21连结。电动机22的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在图示的例子中,电动机22相对于风扇21配置于x方向右侧(侧面106侧)。
外壳23收容有风扇21,限定出用于通过风扇21的旋转使风产生的空间。在图示的例子中,外壳23在壳体1内配置于靠x方向左侧(靠侧面105),具有吸入口231和吹风口232。吸入口231是向外壳23吸入外气的部位,在图示的例子中,向x方向左侧(侧面105侧)开口。吹风口232是将由风扇21产生的风送出的部位,向z方向上方开口。在图示的例子中,吸入口231位于通风部17的z方向下方。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与在x方向看行程圆形的筒状的外壳23相对应地,壳体1的凸起部1021向y方向后方凸起。
<加热机构3>
加热机构3是用于将从吹风机构2产生的风加热到适合于使被褥等的生活用品干燥的温度的机构。加热机构3的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如图9~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3具有加热部31和多个端子部32。加热机构3配置于吹风机构2的下游侧,在图示的例子中,在z方向上配置于吹风机构2的外壳23的吹风口232与壳体1的通风部17之间。
加热部31是利用来自电源部8的电力供给发热的部位。加热部31的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适当地使用现有公知的各种电加热器。例如,加热部31以多个加热器构件构成间隙或孔的方式设置,以使得来自吹风机构2的风能够从z方向下方向上方通风。
多个端子部32是通过未图示的电缆与电源部8连接的部位。端子部32是用于与加热部31的多个加热器构件导通,使各个加热器构件通电的部件。
<分支部4>
分支部4是用于使由吹风机构2产生的风分支导入到2个排出部5的部件。如图9~图19所示,分支部4具有入侧开口40、2个出侧管道41、42、入侧基座部43和分隔壁44。图15是表示分支部4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分支部4的正面图。图17是表示分支部4的平面图。图18是表示分支部4的底面图。图19是沿着图17的XIX-XIX线的截面图。分支部4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各种树脂材料等。分支部4优选由耐热性优异的材料形成。分支部4是配置于加热机构3的下游侧的部件,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加热机构3的正上方。因此,分支部4容易接触到高温的热风。通过将分支部4用与壳体1不同的部件形成,能够由比壳体1的材质耐热性优异的其它材料形成分支部4。由此,与将壳体1和分支部4用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耐热性提高。
入侧开口40是来自吹风机构2的风由加热机构3加热而生成的热风流入的部位。入侧开口40在比加热机构3靠下游侧固定于壳体1。在本实施方式中,入侧开口40被固定于壳体1的z方向上侧部分,更具体而言,被固定于壳体1的通风部17。在图示的例子中,入侧基座部43作为用于将入侧开口40固定于通风部17的部位而使用。如图18中所表示,入侧开口40和入侧基座部43在z方向看时为在x方向上较长延伸的长矩形形状。
2个出侧管道41、42是用于使从入侧开口40流入的热风分别通过其各自并分别派出的部件。在2个出侧管道41、42独立地安装有2个排出部5的入侧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2个出侧管道41、42作为第1出侧管道41和第2出侧管道42说明。第1出侧管道41作为整体在图19所示的第1方向N1延伸,第2出侧管道42作为整体在与第1方向N1交叉的方向即第2方向N2延伸。第2方向N2与第1方向N1所成的角度没有特别的限定,在图示的例子中,例如是45度左右。如图11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出侧管道41设置于x方向左侧,第1出侧管道41的大致整体位于风扇21、吹风口232和加热机构3的z方向正上方。第2出侧管道42设置于x方向右侧。第2出侧管道42的下端位于风扇21、吹风口232和加热机构3的z方向正上方、而第2出侧管道42的上端设置于从风扇21、吹风口232和加热机构3向x方向右侧偏移了的位置。在第2出侧管道42的z方向正下方配置有电源电缆收容部13和吹风机构2的电动机22。
分隔壁44是划分第1出侧管道41与第2出侧管道42的壁,在y方向看,以越向z方向上方去越位于x方向右侧的方式倾斜。
如图19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出侧管道41具有直状内侧面411、弯曲内侧面412和出侧边缘部413。直状内侧面411为位于x方向左侧的内侧面,是沿着z方向立起的面。弯曲内侧面412是位于x方向右侧的内侧面,是分隔壁44的x方向左侧的面。弯曲内侧面412是弯曲的形状,作为整体相对于z方向倾斜。出侧边缘部413是设置在第1出侧管道41的出侧的环状的凸缘状的部位,是安装有排出部5的部位。出侧边缘部413在z方向看例如行程为圆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出侧边缘部413在z方向看其大部分与入侧开口40重叠。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第2出侧管道42具有弯曲内侧面421、弯曲内侧面422和出侧边缘部423。弯曲内侧面422是位于x方向左侧的内侧面,是分隔壁44的x方向右侧的面。弯曲内侧面422为弯曲的形状,作为整体相对于z方向倾斜。弯曲内侧面421是位于x方向右侧的内侧面。弯曲内侧面421为弯曲的形状,作为整体相对于z方向倾斜。出侧边缘部423是设置于第2出侧管道42的出侧的环状的凸缘状部位,是安装于排出部5的部位。出侧边缘部423在z方向看例如形成为圆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出侧边缘部423在z方向看仅一部分与入侧开口40重叠,大部分从入侧开口40突出。即,在z方向看,出侧边缘部423与入侧开口40重叠的部分的大小,比出侧边缘部413与入侧开口40重叠的部分的大小小。出侧边缘部413与出侧边缘部423在x方向上排列配置。
<排出部5>
2个排出部5是用于将由吹风机构2和加热机构3生成的热风分别派出的部件。如图1~图3和图9~图11所示,2个排出部5各自的入侧端分别地安装于分支部4的第1出侧管道41和第2出侧管道42。此外,2个排出部5只要相对于壳体1固定即可,固定方法和固定部位没有任何限定。
如图12、图13和图20~图25所示,排出部5具有排出喷嘴51、软管52和软管保持件53。此外,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机的排出部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排出部5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排出喷嘴51的正面图。图23是表示排出喷嘴51的侧面图。图24是沿着图22的XXIV-XXIV线的截面图。图25表示排出喷嘴51的侧面图。
排出喷嘴51是排出热风的部位,在图示的例子中具有筒状部件510和第1可动部511。排出喷嘴51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由ABS树脂等的树脂材料构成。
筒状部件510是用于使热风通风的部件,具有入侧口5101、排出口5102和2个侧方排出孔5103。入侧口5101是热风流入的开口,设置于筒状部件510的一侧的端部。排出口5102是热风被排出的开口,设置在筒状部件510的另一侧的端部。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排出喷嘴51具有香味保持部515。在图示的例子中,排出口5102形成为具有位于x方向左右侧的2个开口的结构,在这些开口之间安装有香味保持部515。香味保持部515是用于保持为了对热风赋予所希望的芳香的香味剂的部件。此外,排出喷嘴51并不限定于具有香味保持部515,也可以是不具有香味保持部515的结构。另外,排出口5102也可以进具有1个开口或者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开口。
2个侧方排出孔5103设置于筒状部件510的x方向两侧,是用于向x方向右侧和左侧排出热风的部位。在图示的例子中,侧方排出孔5103由在z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贯通孔构成。在图示的例子中,这些多个贯通孔由位于排出口5102侧的相对较小的贯通孔、和位于入侧口5101侧的相对较大的贯通孔构成。
第1可动部511相对于筒状部件510可动,在如图23所示的沿着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与图25所示的沿着与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可动部511具有主板部5111、2个侧板部5112和2个旋转轴部件5113。
主板部5111是在z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在图23所示的第1状态下,以从y方向后侧沿着筒状部件510的方式配置。2个侧板部5112与主板部5111的x方向两侧相连,是在z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2个侧板部5112在图23所示的第1状态下,以从x方向两侧沿着筒状部件510的方式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2个侧板部5112在第1状态下,覆盖2个侧方排出孔5103,并将它们封闭。
2个旋转轴部件5113将2个侧板部5112的z方向上侧部分和筒状部件510的z方向上侧部分能够彼此相对地旋转地连结。通过具有2个旋转轴部件5113,第1可动部511如图23和图25所示,绕通过2个旋转轴部件5113的在x方向延伸的轴旋转可动。第1可动部511从图23的第1状态旋转可动到图25所示的第2状态时,第1可动部511成为沿着y方向的状态,2个侧方排出孔5103从第1可动部511的2个侧板部5112露出。
软管52是安装于分支部4的第1出侧管道41或者第2出侧管道42的部件,是能够自由弯曲的管状部件。软管52的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使用通常的波纹软管。在图示的例子中,软管52的一端设置有软管装卸部521。软管装卸部521是用于将软管52的一端相对于第1出侧管道41的出侧边缘部413或者第2出侧管道42的出侧边缘部423能够自由装卸地安装的部件。软管52的另一端安装于排出喷嘴51。
软管保持件53是用于将软管52以如图1、图2、图12和图13所示的弯曲的状态保持在壳体1中的部件。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21、图23和图24所示,软管保持件53具有环状部531和卡合突片532。环状部531是安装于排出喷嘴51的入侧口5101的部位,例如是圆环形状的部位。卡合突片532是从环状部531向z方向下方突出的突片状部位。
如图12和图13所示,软管保持件53的卡合突片532从z方向上方插入壳体1的软管卡合部11的突片收容部111中而被收容,由此软管保持件53卡合于突片收容部111。由此,软管52在弯曲的状态下被保持与壳体1。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干燥装置A1如图1、图2、图7、图8和图11~图13所示,具有软管基座54。软管基座54覆盖2个软管保持件53与分支部4的连接部分和分支部4。软管基座54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此外,干燥装置A1并不限定于具有软管基座54的结构,例如分支部4也可以是露出于外观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软管基座54与分支部4一体地形成的结构。
<操作部7>
操作部7如图1和图4所示,设置于壳体1的前面101,是用于干燥装置A1的使用者进行干燥装置A1的操作的部件。操作部7例如具有多个操作按钮7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2和图13所示,操作部7具有操作基板72。操作基板72以沿着壳体1的前面101的内侧的方式配置,安装有伴随多个操作按钮71的按压动作而生产电信号的电子部件等。另外,在操作基板72可以适当地安装有控制干燥装置A1的一部分或者整体的动作的控制部(省略图示)。
<电源部8>
电源部8例如是用于将商用的100V交流电力转换为适合驱动吹风机构2的电动机22或加热机构3的电力的部件。图示的例子中,电源部8如图10和图13所示,配置于电源电缆收容部13和电动机22的y方向前侧,具有形成为沿着zx平面的姿态的基板。如图13所示,壳体1的通气口1031位于电源部8的z方向正上方。
接着,关于干燥装置A1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26表示干燥装置A1的一个使用例。将壳体1例如以后面102朝向z方向下方的姿态横放在床垫Fb上,在棉被Fo与床垫Fb之间插入2个排出部5。在该状态下使干燥装置A1工作时,从2个排出喷嘴51的排出口5102分别排出热风。这时,通过将2个排出喷嘴51配置在不同的位置、或者朝向不同的方向,能够对棉被Fo和床垫Fb的更广的范围干燥或者温暖、或者吹风。此外,在该图表示了第1可动部511为第1状态的例子。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A1如图11和图14所示,2个排出部5经由分支部4安装于壳体1。分支部4的入侧开口40被直接固定于壳体1(通风部17),在分支部4与壳体1之间不存在软管等。因此,由吹风机构2和加热机构3生成的热风直至到达2个排出部5为止的路径,由于具有例如由1个软管构成的区间而能够避免通风阻力变大的状况。另外,2个排出部5的软管52不需要收敛于例如分支部4的在z方向看时的大小,而能够分别选择比较大直径的软管。因此,能够从2个排出部5排出更大风量的热风,能够对更广的区域传送热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支部4从壳体1露出。由此,能够实现壳体1的小型化。另外,分支部4是用于使热风通风并分支的部件,容易变得比较高温。通过将这样的分支部4露出于外部,能够避免分支部4变得过度高温。此外,具有软管基座54的结构,优选防止在分支部4变得高温时使用者误触碰分支部4的情况。
如图11所示,第1出侧管道41向沿着z方向的第1方向N1延伸,第2出侧管道42沿着相对于第1方向N1倾斜的第2方向N2延伸。由此,能够在壳体1内将风扇21、吹风口232和加热机构3配置在x方向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的左侧),在其正上方配置第1出侧管道41的出侧边缘部413,而将第2出侧管道42的出侧边缘部423配置在相对于风扇21、吹风口232和加热机构3向x方向右侧偏离的位置。即,能够将2个排出部5夹着壳体1的中心在x方向两侧对称地连接,另一方面,能够将风扇21、吹风口232和加热机构3在壳体1内偏向x方向的一侧地配置。这样,与将风扇21、吹风口232和加热机构3配置于壳体1的x方向中央的情况相比,对于实现壳体1的小型化是有利的。另外,如图11和图13所示,通过在第2出侧管道42的出侧边缘部423的z方向正下方配置电源电缆收容部13或电动机22,能够进一步促进壳体1的小型化。
壳体1具有软管卡合部11,并且2个排出部5分别具有软管保持件53,由此,如图1、图2、图12和图13所示,在不使用干燥装置A1时,能够在将2个排出部5的软管52分别弯曲的状态下使其保持于壳体1中。
图27和图28表示了干燥装置A1的其它使用例。在本使用例中,2个排出部5的排出喷嘴51的第1可动部511形成为图25所示的第2状态。由此,如图28所示,通过从筒状部件510立起的姿态的第1可动部511,能够使棉被Fo的一部分与床垫Fb远离,能够在棉被Fo与床垫Fb之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因此,能够使来自排出喷嘴51的热风传送到更广的区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手部12与软管基座54之间能够夹入棉被Fo的端部。由此,能够在保持着棉被Fo的端部的状态下,将棉被Fo的其它部分(覆盖排出喷嘴51的部分)从床垫Fb抬起。像这样,通过使第1可动部511成为第2状态,能够使棉被Fo与床垫Fb更远离,并且能够抑制棉被Fo的端部非意图地从床垫Fb离开,来自排出喷嘴51的热风从棉被Fo的端部泄露到外侧。
另外,如图27所示,第1可动部511成为第2状态时,筒状部件510的2个侧方排出孔5103没有被第1可动部511覆盖而露出。由此,不仅从排出口5102排出,而且从2个侧方排出孔5103能够排除热风。由此,通过使第2可动部512为第2状态,能够使热风在扩大了的棉被Fo与床垫Fb之间的空间中更均匀地传送。这样对于将棉被Fo或床垫Fb干燥或者温暖是合适的。
此外,并不限于2个排出部5分别具备具有第1可动部511的排出喷嘴51的结构,也可以是仅一方的排出部5的排出喷嘴51具有第1可动部511的结构。另外,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仅具有1个排出部5的干燥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图20~图25中所示的排出部5的结构。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如图27和图28所示也能够起到使棉被Fo与床垫Fb分离的效果,和通过从2个侧方排出孔5103排除热风而能够将热风传送到更广的区域中的效果。
图29~图31表示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在这些图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类似的要素标注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2实施方式>
图29表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喷嘴51。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喷嘴51具有筒状部件510、第1可动部511和第2可动部512。
第2可动部512设置在筒状部件510之中与第1可动部511不同的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第2可动部512相对于筒状部件510安装于在y方向上的与第1可动部511相反侧。第2可动部512例如具有主板部5121、2个侧板部5122和2个旋转轴部件5123。主板部5121、2个侧板部5122和2个旋转轴部件5123的结构,与上述的主板部5111、2个侧板部5112和2个旋转轴部件5113相同。
第2可动部512与第1可动部511同样地,在沿着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和沿着与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在第1可动部511和第2可动部512为第1状态的情况下,排出喷嘴51仅从排出口5102排出热风。
在使第1可动部511和第2可动部512为第2状态的情况下,第1可动部511和第2可动部512成为向图29中的y方向的两侧突出的状态。例如,当以使第1可动部511的前端抵接于图28中的棉被Fo,使第2可动部512的前端抵接于床垫Fb的方式来使用时,能够使棉被Fo与床垫Fb更大地分离,能够将棉被Fo与床垫Fb之间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或者,当以第1可动部511和第2可动部512向图27的俯视时的两侧突出的方式使用时,能够在俯视时的更广的区域中使棉被Fo与床垫Fb分离。此外,在该使用例的情况下,以覆盖第1可动部511的主板部5111和第2可动部512的主板部5121的方式,设置筒状部件510的2个侧方排出孔5103,由此能够将热风向图27中图示的方向排出。
此外,并不限定于2个排出部5分别具备具有第1可动部511和第2可动部512的排出喷嘴51的结构,也可以是仅一方的排出部5的排出喷嘴51具有第1可动部511或者第2可动部512的结构。另外,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仅具有一个排出部5的干燥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图29所示的具有排出喷嘴51的排出部5的结构。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使棉被Fo从床垫Fb离开的効果,和通过从2个侧方排出孔5103排出热风而能够将热风传送到更广的区域中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30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排出部5。本实施方式的排出部5还具有鞋用附件57。鞋用附件57是干燥一双鞋时使用的部件,安装在排出喷嘴51的筒状部件510的排出口5102。
鞋用附件57具有2个分支排出口571。在鞋用附件57内,从排出口5102排出的热风被分支,从2个分支排出口571的各自排出热风。通过将2个分支排出口571分别各插入一只鞋中,能够将一双鞋同时干燥。
此外,鞋用附件57自由装卸的情况下,通过将鞋用附件57安装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2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能够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
<第4实施方式>
图31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A4进一步具有2个立起用附件58。干燥装置A4的其它结构能够适当地采用上述的第1至第3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结构,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与干燥装置A1同样的结构。
2个立起用附件58分别是与软管52相同的长度或者是比软管52稍短的程度的长度,是截面为圆弧形状的在图中z方向延伸的部件。立起用附件58的内径与软管52的外形大致相同或者稍大。立起用附件58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适当地选择确保使排出部5立起的程度的刚性、并且具有适当的可挠性的树脂材料等。
2个立起用附件58例如以壳体1的下面104与地面等正对的状态使壳体1立起,分别嵌入在沿着z方向延伸的2个软管52中。由此,能够使2个软管52沿着z方向立起,以排出口5102朝向z方向上方的方式配置2个排出喷嘴51。这样的状态的干燥装置A4例如通过对于在室内挂在衣架上的衣服从z方向下侧吹送热风,能够干燥衣物。另外,利用2个立起用附件58使2个软管52的各自倾斜地立起,彼此形成为V字状态,则能够向更广的区域中吹送热风。像这样,干燥装置A4能够以分别适合于被褥的干燥和衣物的干燥的状态发挥干燥功能。
此外,并不限定于在2个排出部5分别安装立起用附件58的结构,也可以是仅在一方的排出部5的软管52安装立起用附件58的结构。另外,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仅具有1个排出部5的干燥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在软管52安装立起用附件58的结构。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以分别适合于被褥的干燥和衣物的干燥的形态发挥干燥功能。
本发明的干燥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干燥装置的各部的具体的结构能够自由地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附记1〕
一种干燥装置,其包括:
具有吸气口的壳体;
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吹风机构;
对由所述吹风机构送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和
2个排出部,并且
具有分支部,其包括在比所述加热机构靠下游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入侧开口和2个出侧管道,
所述2个排出部各自的入侧端独立地安装于所述2个出侧管道。
〔附记2〕
如附记1所述的干燥装置中,所述分支部从所述壳体露出。
〔附记3〕
如附记1或2所述的干燥装置中,所述2个出侧管道包括:在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出侧管道;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2出侧管道。
〔附记4〕
如附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中,所述排出部具有筒状部件和相对于该筒状部件可动的第1可动部,并且包括设置于出侧端的排出喷嘴,所述第1可动部在沿着所述筒状部件的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和沿着与该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
〔附记5〕
如附记4所述的干燥装置中,所述排出喷嘴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件之中不同于所述第1可动部的位置,具有相对于所述筒状部件可动的第2可动部,所述第2可动部在沿着所述筒状部件的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和沿着与该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
〔附记6〕
如附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装置中,所述排出部具有:安装于所述出侧管道的自由弯曲的软管;和安装于靠该软管的出侧端的软管保持件,所述软管保持件被所述壳体所保持。

Claims (5)

1.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吸气口的壳体;
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吹风机构;
对由所述吹风机构送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和
2个排出部,并且
具有分支部,其包括在比所述加热机构靠下游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入侧开口和2个出侧管道,
所述2个排出部各自的入侧端分别独立地安装于所述2个出侧管道,
所述2个出侧管道包括:在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出侧管道;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出侧管道,
所述第1出侧管道和所述第2出侧管道并排配置,在其排列方向的一侧配置所述第1出侧管道,在所述排列方向的另一侧配置所述第2出侧管道,
所述第2出侧管道在与所述入侧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出侧边缘部,所述第2出侧管道以从所述入侧开口侧越向所述出侧边缘部去,越位于所述排列方向的另一侧的方式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部从所述壳体露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具有筒状部件和相对于该筒状部件可动的第1可动部,并且包括设置于出侧端的排出喷嘴,
所述第1可动部在沿着所述筒状部件的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和沿着与该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喷嘴设置于所述筒状部件之中不同于所述第1可动部的位置,具有相对于所述筒状部件可动的第2可动部,
所述第2可动部在沿着所述筒状部件的通风方向的第1状态和沿着与该通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2状态可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具有:安装于所述出侧管道的自由弯曲的软管;和安装于靠该软管的出侧端的软管保持件,
所述软管保持件被所述壳体保持。
CN201980028264.9A 2018-04-26 2019-04-16 干燥装置 Active CN112020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4812A JP6708851B2 (ja) 2018-04-26 2018-04-26 乾燥装置
JP2018-084812 2018-04-26
PCT/JP2019/016340 WO2019208334A1 (ja) 2018-04-26 2019-04-16 乾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0628A CN112020628A (zh) 2020-12-01
CN112020628B true CN112020628B (zh) 2022-11-15

Family

ID=6829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8264.9A Active CN112020628B (zh) 2018-04-26 2019-04-16 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08851B2 (zh)
CN (1) CN112020628B (zh)
TW (1) TWI785233B (zh)
WO (1) WO20192083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0907B2 (ja) * 2020-03-31 2022-07-14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CN112856814A (zh) * 2021-01-25 2021-05-28 湘西得象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暖被机温度控制系统
KR102577716B1 (ko) * 2022-10-20 2023-09-11 김명숙 바디 드라이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9155U (zh) * 1989-03-10 1990-09-26
CN204919130U (zh) * 2014-08-27 2015-12-30 夏普株式会社 被褥干燥机
JP2016140676A (ja) * 2015-02-04 2016-08-08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KR20160101789A (ko) * 2015-02-17 2016-08-26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습기
CN106012452A (zh) * 2015-03-25 2016-10-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被褥干燥机
JP2018042885A (ja) * 2016-09-16 2018-03-22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436Y2 (ja) * 1989-11-04 1994-06-08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靴様体用乾燥機
TWI429805B (zh) * 2010-10-22 2014-03-1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Dryers and laundry dryers
CN207197143U (zh) * 2017-08-16 2018-04-06 合一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烘干架可调向的棉被烘干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9155U (zh) * 1989-03-10 1990-09-26
CN204919130U (zh) * 2014-08-27 2015-12-30 夏普株式会社 被褥干燥机
JP2016140676A (ja) * 2015-02-04 2016-08-08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KR20160101789A (ko) * 2015-02-17 2016-08-26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습기
CN106012452A (zh) * 2015-03-25 2016-10-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被褥干燥机
JP2018042885A (ja) * 2016-09-16 2018-03-22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0628A (zh) 2020-12-01
TW202003960A (zh) 2020-01-16
JP6708851B2 (ja) 2020-06-10
WO2019208334A1 (ja) 2019-10-31
TWI785233B (zh) 2022-12-01
JP2019190752A (ja)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0628B (zh) 干燥装置
US20150122282A1 (en) Hair dryer and smoother
JP6948142B2 (ja) 送風装置
JP6765290B2 (ja) 靴乾燥装置
JP7008353B2 (ja) 乾燥装置
JP7210064B2 (ja) 乾燥装置
JP2022079674A (ja) 乾燥装置セット及び乾燥方法
JP7345898B2 (ja) 乾燥装置
US20120005913A1 (en) Clothes dryer lint filter mechanism
TWI798457B (zh) 乾燥裝置
JP7313725B2 (ja) 乾燥装置
JP2020096988A (ja) 乾燥装置
JP2020014867A (ja) 乾燥装置
JP6817664B2 (ja) 乾燥装置
JP2009270729A (ja) 乾燥器具
US20080061456A1 (en) Appliances having built-in water dispenser
CN215976532U (zh) 烘干机
US20180291546A1 (en) Purification device
JP2020124602A (ja) 乾燥装置
CN201041409Y (zh) 扣板式浴霸
CN115506131A (zh) 烘干设备
JPS642719Y2 (zh)
US20180313549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JP2020103964A (ja) 乾燥装置
CN112080911A (zh) 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