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9079B - 具有高透明性、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效应颜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透明性、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效应颜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09079B CN107109079B CN201580068744.XA CN201580068744A CN107109079B CN 107109079 B CN107109079 B CN 107109079B CN 201580068744 A CN201580068744 A CN 201580068744A CN 107109079 B CN107109079 B CN 1071090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metal
- effect pigment
- metal oxide
- transparent eff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0015—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e.g. transparent platelets of appropriate thinness or flaky substrates, e.g. mica, bearing appropriate thin transparent coatings
- C09C1/0024—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e.g. transparent platelets of appropriate thinness or flaky substrates, e.g. mica, bearing appropriate thin transparent coatings comprising a stack of coating layers with alternating high and low refractive indices, wherein the first coating layer on the core surface has the high refractive index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0009—Pigments for ceram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54—Platelets; Flakes
- A61K8/0258—Layered structure
- A61K8/0262—Characterized by the central lay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5—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A61Q1/1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for eyes, e.g. eyeliner, mascar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0015—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e.g. transparent platelets of appropriate thinness or flaky substrates, e.g. mica, bearing appropriate thin transparent coat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2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ion as a whole
- A61K2800/26—Optical properties
- A61K2800/262—Transparent; Transluc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2—Colour properties
- A61K2800/43—Pigments; Dy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C01P2004/52—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highly monodisperse size distribu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60—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 C01P2006/63—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a* (red-green ax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60—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 C01P2006/64—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b* (yellow-blue ax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60—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 C01P2006/65—Chroma (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1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 C09C2200/1004—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the cor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organic oxide, e.g. Al2O3, TiO2 or SiO2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1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 C09C2200/102—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the core consisting of glass or silicate material like mica or clays, e.g. kaoli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1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 C09C2200/102—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the core consisting of glass or silicate material like mica or clays, e.g. kaolin
- C09C2200/1033—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the core consisting of glass or silicate material like mica or clays, e.g. kaolin comprising an intermediate layer between the core and a stack of coating layers having alternating refractive indi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1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 C09C2200/1087—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re material the core consisting of bismuth oxychloride, magnesium fluoride, nitrides, carbides, borides, lead carbonate, barium or calcium sulfate, zinc sulphide, molybdenum disulphide or graphi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20—Interference pigmen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r a gradient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3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core or layers thereon or by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he final pigment particle
- C09C2200/301—Thickness of the cor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3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core or layers thereon or by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he final pigment particle
- C09C2200/302—Thickness of a layer with high refractive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3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core or layers thereon or by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he final pigment particle
- C09C2200/304—Thickness of intermediate layers adjacent to the core, e.g. metallic layers, protective layers, rutilisation enhancing layers or reflective lay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30—Interference pig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core or layers thereon or by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he final pigment particle
- C09C2200/305—Thickness of intermediate layers within the stack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40—Interference pigments comprising an outermost surface coating
- C09C2200/401—Inorganic protective co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00/00—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ails of pigments exhibiting interference colours
- C09C2200/40—Interference pigments comprising an outermost surface coating
- C09C2200/402—Organic protective coating
- C09C2200/407—Organosilicon materials, e.g. silanes, silico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20/00—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interference pigments
- C09C2220/10—Wet methods, e.g. co-precipitation
- C09C2220/106—Wet methods, e.g. co-precipitation comprising only a drying or calcination step of the finally coated pig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 Cosmet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和施涂于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含有间隔层。本发明还涉及透明效应颜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和施涂于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含有至少一个间隔层,涉及透明效应颜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在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基础上含有交替的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的至少一种层序列的多层颜料是公知的,例如参见EP 1 572 812 A1、EP 1 213 330 A1、EP1 025 168 B2、EP 1 621 585 A2、EP 0 948 572 A1、EP 0 950 693 A1、EP 1 306 412 A1、EP 1 587 881 A2、EP 2 632 988 A1或EP 1 474 486 A2。根据低折射率层的光学层厚度,多层颜料可以显示强的颜色变化,这取决于观察角度,例如参见EP 1 375 601 A1、EP 1281 732 A1、EP 0 753 545 A2和US 2004/0003758 A1。所有上述文献具有的共同点是在层序列中存在由低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制成的低折射率层,例如氧化硅。
与仅仅具有单个相同第一层的单层效应颜料相比,多层颜料具有更高的光泽度和任选地具有更高的色饱和度,在这里当然假定具有相同的基质和相同的粒径。
EP 1 422 268 A2公开了具有多层结构的颜料,其中此颜料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金属氧化物层,其中金属氧化物层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是选自铈、锡、钛、铁、锌和锆。此文献涉及具有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颜料,在其涂层中具有尽可能少的和尽可能小的孔。根据EP 1 422 268 A2,小孔体积用于确保具有高光学品质的涂层。
US 2015/0344677 A1涉及效应颜料,其是基于被涂覆的薄片状基质。涂层含有第一个和第二个高折射率层,以及第三组分,此第三组分部分或100%地扩散到这些高折射率层中的一层或两层中。第三组分可以是SiO2或其它金属氧化物。此申请的目的是在具有D50值为15μm或更小的效应颜料的情况下得到SiO2覆盖层且没有聚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高色饱和度的颜料,其具有高光泽度,不具有或具有尽可能少的吸收色,具有高的机械稳定性和高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同时可以容易地用低的材料用量制备。
此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实现的,所述透明效应颜料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和施涂于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具有:
a)任选地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b)层2,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
c)层3,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
并且其中层2或层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并且层2和层3被间隔层间隔。
根据本发明,术语“间隔”表示层2和层3彼此被间隔层隔开或保持一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通用术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表示“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这也适用于当金属或金属离子被规定为例如钛(离子)、铁(离子)、锡(离子)、锆(离子)等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术语“金属离子”不是表示单个金属离子,而是表示多个金属离子。
根据一个优选方案,任选的层1直接处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上,层2接着直接处于层1上,并且层3接着处于层2上,其中层2和层3被间隔层间隔。
根据另一个优选方案,层2直接处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上,并且层3接着处于层2上,其中层2和层3被间隔层间隔。
透明效应颜料的优选方案可以参见从属权利要求2-9。
另外,所述目的能通过提供一种制备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的方法实现,其中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任选地向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施涂未煅烧的层,此层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ii)接连施涂三个未煅烧的层A、B和C,这些层在每种情况下由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制成或用它们制成,其中层A、B和C直接彼此叠置,和其中在层B中施涂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在金属离子方面是与在层A和层C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不同的,
(iii)在600-1000℃的温度下煅烧在步骤(ii)中所得的产物,得到含有至少一个间隔层的透明效应颜料。
或者,所述目的能通过提供一种制备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的方法实现,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接连施涂两个未煅烧的层B和C,这些层在每种情况下由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制成或用它们制成,其中层B和C直接彼此叠置,和其中在层B中施涂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在金属离子方面是与在层C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不同的,并且层C沿着基质的方向直接与层B相邻,
(ii)在600-1000℃的温度下煅烧在步骤(i)中所得的产物,得到含有至少一个间隔层的透明效应颜料。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主题是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用于化妆品配制剂、塑料、膜、织物、陶瓷材料、玻璃、油漆、印刷油墨、油墨、清漆、粉末涂料中和/或用于功能应用中的用途,功能应用例如是用于激光标记、IR反射、光学分析。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品,其中此制品具有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
要根据本发明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是透明的,即它们至少部分地能透过可见光。根据本发明,术语“部分地能透过”表示不透明度商值Dq,其定义为优选是<0.35,进一步优选<0.28,特别优选<0.22,非常特别优选<0.20。在这里,不透明度商值是基于将硝基纤维素清漆作为清漆施涂到黑-白不透明度表格上根据IIc“不透明度对比”所述检测的(Byko Chart 2853,Byk-Gardner),其中已经加入基于基质计的10重量%(Erco青铜混合清漆2615e无色;Maeder Plastiklack AG)。L*25 black和L*25 white各自是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黑色或白色背景上按照25°的检测角度测得的亮度值,优选使用Byk-Gardner的BYK-mac多角度比色计。
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可以选自天然云母薄片,合成云母薄片,玻璃薄片,SiO2薄片,Al2O3薄片,高岭土薄片,滑石薄片和氧氯化铋薄片。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也可以基于上述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混合物。上述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也可以具有由至少一种高和/或低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或用它们制成的一个或多个层,并进行煅烧。因此,珠光颜料或干涉颜料可以用作基质。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用于本发明的基质是未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的、基本上透明的、优选透明的基质。
优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是选自天然云母薄片,合成云母薄片,玻璃薄片,SiO2薄片,Al2O3薄片,和它们的混合物。特别优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是选自天然云母薄片,合成云母薄片,玻璃薄片,和它们的混合物。合成云母薄片和/或玻璃薄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非常特别优选用作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特别是,玻璃薄片优选用作非金属薄片状基质。
可用作基质的玻璃薄片在其组成方面是由硅酸盐玻璃组成,例如钠钙玻璃,铅晶体玻璃,E-玻璃,A-玻璃,C-玻璃,ECR-玻璃,Duran玻璃,窗户玻璃,实验室玻璃,硅铝酸盐玻璃或硼硅酸盐玻璃。玻璃薄片优选具有如EP 1 980 594 B1所述的组成,特别是如其主权利要求所述,特别优选具有如EP 1 829 833 B1或EP 2 042 4 74B1所述的组成,特别是如其主权利要求所述。可用作基质的玻璃薄片的制备优选按照EP 289 240 B1所述的方法进行。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玻璃薄片可以在其制备期间通过加入至少一种无机染料按照目标方式染色。合适的染料是不会在玻璃组合物的相应熔融温度下分解的那些染料。在这里,染料的比例优选总共是0.1-20重量%,特别优选总共是0.2-15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总共是0.5-10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玻璃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合适的染料特别是贵金属元素,例如Au、Pd或Pt,元素Cu、Cr、Mn、Fe、Ti和/或Co的阳离子或络合阴离子,以及上述染料的混合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用作基质的玻璃薄片的折射率是1.45-1.80,优选是1.50-1.70。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薄片状基质,特别是玻璃薄片,可以被包裹在含有或由氧化硅、氢氧化硅、氧化硅水合物组成的层中。例如,当使用玻璃薄片时,上述涂层能保护玻璃表面以避免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溶胀,玻璃成分的渗出,或在侵略性酸覆盖溶液中溶解。
可用作基质的合成云母薄片可以具有如CN 102718229 A的主权利要求或根据US2014/0251184 A1的主权利要求所述的组成。它们可以另外根据在EP 0 723 997 A1的第3-4页中所述的细节制备。
可用作基质的合成云母薄片优选是具有式KMg3AlSi3O10F2、KMg21/2(Si4O10)F2或NaMg21/2(Si4O10)F2的氟金云母,特别是具有式KMg3AlSi3O10F2的氟金云母,其根据X-射线荧光(XRF)分析优选含有表1所示的组分作为其中所列范围的相应金属氧化物。
表1:根据XRF分析的合成云母薄片的优选组成。
要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优选在50-5000n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是60-3000nm,非常特别优选70-2000nm。根据本发明,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平均厚度”表示算术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作为要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玻璃薄片具有750-1500nm的平均厚度,优选850-1400nm,特别优选900-1300nm。较薄的薄片状基质导致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厚度较小。因此,平均厚度为50-700nm、更优选101-600nm、特别优选160-500nm、非常特别优选200-400nm的玻璃薄片也优选用作非金属薄片状基质。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作要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天然或合成云母薄片具有80-1300nm的平均厚度,更优选90-1000nm,特别优选99-800nm,非常特别优选200-600nm。
如果具有平均厚度低于50nm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被例如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涂覆,则得到极脆的颜料,其可能在被引入相应施涂介质期间已经破裂,这进而引起光泽度显著降低。
当平均基质厚度大于5000nm时,颜料变得在整体上太厚。这伴随着较差的不透明系数,即每单位重量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计的覆盖表面较低。另外,这种厚颜料在施涂介质中较少程度地朝向平面平行于背景的方向取向。较差的取向进而导致光泽度降低。整体上太厚的效应颜料也可以在应用中在触觉方面是不利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厚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是15-100%,优选17-70%,特别优选19-61%,非常特别优选21-41%。相对标准偏差[%]是标准偏差计算值与平均厚度之间的商值。
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是在硬化的清漆膜的基础上检测的,其中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按照基本上平面平行于背景的方式排布,详细参见下文部分IIk,“检测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间隔层的平均高度ha以及空隙的平均高度hH”。为此,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硬化清漆膜的抛光截面,其中检测至少100个效应颜料的非金属薄片状透明基质的厚度,并进行统计平均。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平均”总是表示算术平均值。
用Supra 35扫描电子显微镜(Zeiss),使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抛光截面得到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任选地含有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层1可以任选地至少部分地作为与直接邻接层1的层例如层2的混合层存在。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层2和层3在煅烧后优选是一个或多个高折射率层,其折射率n优选是>1.8,特别优选n≥1.9,非常特别优选n≥2.1。根据本发明选择在n层2和/或层3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使得在层2或3中形成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一种或多种金属氢氧化物和/或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在每种情况下优选具有平均折射率n>1.8。
层2或3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优选选自金属Ti、Fe、Sn、Mn、Zr、Ca、Sr、Ba、Ni、Sb、Ag、Zn、Cu、Ce、Cr和Co,更优选选自金属Ti、Fe、Sn、Mn、Zr、Ag、Zn、Cu和Ce,特别优选选自金属Ti、Fe、Sn、Ag、Zr和Ce,非常特别优选选自金属Ti、Fe和Sn。根据本发明选择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使得所得的本发明效应颜料是透明的。在本发明中,术语“透明效应颜料”表示它们的不透明度商值Dq,定义为是≤0.55,优选≤0.50,特别优选≤0.45,非常特别优选≤0.41。在这里,不透明度商值是通过将硝基纤维素清漆作为清漆施涂到黑-白不透明度表格(BykoChart 2853,Byk-Gardner)上根据下文IIc“不透明度对比”所述的细节检测的,其中在此清漆中已经加入6重量%的相应本发明效应颜料(Erco青铜混合清漆2615e无色;MaederPlastiklack AG)。
选自金属Ti、Sn、Zr、Ca、Sr、Ba和Zn的非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优选总共是>13重量%,非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特别优选是14-80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是21-65重量%,并且选自金属Fe、Ti、Sn、Mn、Ni、Sb、Ag、Cu、Ce、Cr和Co的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优选总共是≤4重量%,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特别优选是0.5-2.7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是0.6-2.1重量%,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和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中的非着色金属离子与着色金属离子之间的重量比率优选是>6,特别优选>8,非常特别优选>10。
选自金属Ti和Sn的着色金属离子特别涉及氧化态为+3或+2的Ti,以及氧化态为+2的Sn。
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优选均匀地分布在层2和/或3中,或者在其中形成梯度。在特殊情况下,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也可以不均匀地分布在层2和/或3中。
在本发明中,术语“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表示存在不同元素的至少两种金属离子,例如钛和铁离子,或钛和锡离子,或钛和锆离子,或铁和锡离子,或铁和锆离子等。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层2和/或层3中,不同的金属离子可以存在于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混合物中,和/或也存在于混合氧化物和/或混合氢氧化物和/或混合氧化物水合物中。层2和/或层3可以含有这种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混合物,和/或混合氧化物,和/或混合氢氧化物,和/或混合氧化物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根据本发明,当在经煅烧的本发明效应颜料中Ti和Fe的金属离子用于层2和/或层3中时,相应层的含有铁离子的部分优选作为钛酸铁存在,优选作为铁板钛矿和/或钛铁矿存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层2或3中的一层仅仅含有一种金属离子,优选选自金属Ti、Sn、Zr和Zn,更优选选自Ti、Sn和Zr。相应地,两个层3或2中的相应另一层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优选选自金属Ti、Sn、Zr和Zn,更优选选自Ti、Sn和Zr。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层2和层3都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优选选自金属Ti、Sn、Zr和Zn,更优选选自Ti、Sn和Zr。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被间隔层间隔的层2和3在其相应组成方面是相同的。
如果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含有至少一种选自金属Fe、Ti、Sn、Mn、Cu、Cr、Co、Ag和Ce的着色金属离子,则其比例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优选总共是≤4重量%,更优选总共是0.1-3.4重量%,特别优选总共是0.2-3.7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总共是0.3-2.8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层2或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选自金属Ti、Fe、Sn、Mn、Zr、Ca、Sr、Ba、Ni、Sb、Ag、Zn、Cu、Ce、Cr和Co的金属离子,其中这两种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是选自金属Ti、Sn、Zr和Zn,和其中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选自金属Fe、Ti、Sn、Mn、Cu、Cr、Co、Ag和Ce的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优选总共是≤4重量%,基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层2或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金属Ti和Fe,其中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Ti与Fe之间的重量比率优选是>6,更优选>12,特别优选>48,非常特别优选>96,和其中通过XRF分析检测和作为元素金属计算,Fe的比例优选是≤4重量%,基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在更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层2或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金属Ti和Sn,其中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Ti与Sn之间的重量比率优选是>2,更优选>4,特别优选>5,非常特别优选>6,和其中通过XRF分析检测和作为元素金属计算,Sn的比例优选是1-25重量%,更优选是2-19重量%,更优选是4-17重量%,更优选是7-14重量%,特别优选是10-19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是2-5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在另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层2或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金属Ti和Zr,其中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Ti与Zr之间的重量比率优选是>2,更优选>4,特别优选>5,非常特别优选>6,和其中通过XRF分析检测和作为元素金属计算,Zr的比例优选是1-25重量%,更优选是2-19重量%,特别优选是4-15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是6-14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含量是通过X-射线荧光(XRF)分析作为相应金属氧化物检测的,并且可以作为相应元素金属计算。为此,将透明效应颜料加入四硼酸锂玻璃压片中,固定在固体样品检测烧杯中并进行检测。Thermo Scientific Advantix ARL设备用作检测设备。
层1的平均层厚度优选是小于10nm,特别优选小于5nm,非常特别优选小于3nm,其中层1完全包裹或不完全地包裹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或任选存在的涂层。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在每种情况下优选是30-300nm,更优选在每种情况下是35-250nm,特别优选在每种情况下是40-230nm,非常特别优选在每种情况下是50-180n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是几乎相同的。
在本发明中,术语“几乎相同的平均层厚度”表示层2的平均层厚度与层3的平均层厚度之间的商值优选是0.5-1.8,更优选是0.7-1.6,特别优选是0.8-1.4,非常特别优选是0.9-1.2。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层2和3具有不同材料组成的情况下,它们的相应光学层厚度大约相同的,其中层2和3的光学层厚度可以遵循或不遵循公知的Lambda/4法则。光学层厚度定义为相应层的折射率和平均层厚度的乘积。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优选是≤750nm。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优选是50-550nm,特别优选是78-430nm,非常特别优选是95-340nm。
术语“整个涂层”表示完全的涂层,其从基质表面开始,沿着一个方向垂直地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层2和3的层厚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在每种情况下是2-74%,优选在每种情况下是3-63%,特别优选在每种情况下是4-57%,非常特别优选在每种情况下是5-49%,并且整个涂层的层厚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是0.3-31%,优选是1-27%,特别优选是1.2-24%,非常特别优选是1.9-22%。相对标准偏差[%]是标准偏差计算值与平均厚度之间的商值。
在层2和3之间的间隔层优选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在本发明中,术语“基本上平行”表示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抛光截面照片中,经由间隔层排布的回归线,相对于位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上的回归线,具有优选接近0的梯度。
在整个涂层内的间隔层的位置可以变化。如果例如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是几乎相同的,则相对于优选由任选层1以及层2和3构成的整个涂层而言,间隔层是位于整个涂层的大约中间位置,因为任选层1优选是极薄的,特别优选仅仅几个原子层厚度。相对于优选由任选层1以及层2和3构成的整个涂层而言,间隔层优选位于整个涂层的六分之一和六分之六之间。在这里,“六分之一”表示整个涂层的面对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那部分,“六分之六”表示整个涂层的背离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那部分,所述整个涂层优选由任选层1以及层2和3制成(图7)。
在层2和3之间形成的间隔层优选具有连接处,其也可以称为间隔物,其一方面用于连接与间隔层相邻的层的每个面,另一方面用于保持这些层彼此隔开。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的抛光截面照片可见,这些连接处或间隔物可以例如以条的形式按照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成约90°、例如80-100°的角度排布,这些条也可以称为列。但是,它们也可以形成在5°-175°之间的任何其它角度。间隔物、特别是条,优选是间隔物的纵轴,优选条,是优选按照15°-150°的角度排列,特别优选35°-135°的角度,在每种情况下相对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而言。当检测角度时,基质平面形成第一个臂。在每种情况下观察到的条的一个外侧形成第二个臂。从这两个臂的角度顶点开始,检测所包含的角度,其中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的抛光截面照片的顶视图中,假定对于在基质平面中的左侧形成0°,并对于在基质平面中的右侧形成180°。
连接处或间隔物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优选均匀分布在整个间隔层上。例如,连接处或间隔物可以是筛网状、网格状、梯形、海绵状或蜂窝状的。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是结构元件,其与在光子晶体或光子反相晶体中的那些相似,例如参见EP 2 371 908 A2、EP1 546 063 A1或EP 1 121 334 A1。
连接处或间隔物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连接处或间隔物含有与位于间隔层两侧上的层相同的材料组成。或者,在连接处或间隔物内,也可以在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之间形成梯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连接处或间隔物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以下金属的至少两种金属离子:Ti、Fe、Sn、Mn、Zr、Ca、Sr、Ba、Ni、Ag、Zn、Cu、Ce、Cr和Co,更优选选自Ti、Fe、Sn、Mn、Zr、Ag、Zn、Cu和Ce,特别优选选自Ti、Fe、Sn、Zr、Ag和Ce,非常特别优选选自Ti、Fe和Sn。
本发明人认为连接处或间隔物也可以对于相邻层和进而对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起到力学稳定作用。认为在力学上十分稳定的效应颜料的形成是因为在间隔层内可具有的连接处或间隔物的数目、连接处或间隔物的不同角度类型以及几何形状,以及它们在间隔层内的优选均匀的二维分布。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情况下,在整个涂层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之间的粘合性是非常好的,其中整个涂层优选由任选层1以及层2和3制成。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甚至能耐受极度剪切条件,例如在所谓的瓦林共混机(Waring Blender)实验中出现的条件,且没有可检测的损伤。瓦林共混机实验是如下文的小节IIf“瓦林共混机实验”所述进行的。
除了具有十分优异的力学稳定性之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还具有优异的耐化学品性,这将在下文中的部分IIg“检测耐化学品性”中详述。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间隔层优选具有5-120nm的平均高度ha,更优选是10-105nm,更优选是16-90nm,更优选是21-76nm,特别优选是22-67nm,非常特别优选是26-60nm(图6)。
为了检测间隔层的平均高度ha、层2和3的相应平均层厚度以及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的基础上,在上部和下部基质表面分别用作基线。术语“上部和下部基质表面”在每种情况下表示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中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长边。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中,通过用从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的一个直线连接两个交叉点、即基质对任选层1的交叉点或基质对层2的交叉点,基线位于沿着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的位置。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抛光截面照片是使用AxioVision 4.6.3.图像处理软件(Zeiss)检查的。在与上部和下部基线成90°的角度,这对应于薄片状基质的两个表面,如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图4)所示,按照50nm的间隔画出多个平行线,使得在效应颜料上排布栅格。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抛光截面照片的放大率优选是至少50,000倍,相对于Polaroid 545(4“x 5“)计。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相应基线开始,在每种情况下沿着外层3或在每种情况下沿着最外层的方向,手工检测在垂直于相应基线以及与相应的任选层1对于层2的边界表面、层2对于间隔层的边界表面、间隔层对于层3的边界表面和层3对于外部环境的边界表面或对于可能的其它涂层的边界表面垂直的多个平行线之间的交叉点。在这里,按照50nm间隔绘制的多个线之一也可能直接处于连接处或间隔物上。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记录处于层3对于外部环境或对于可能的其它涂层的边界表面上的线的相应交叉点。
从这些检测值,通过减法得到层2和3的层厚度,整个涂层的层厚度,任选存在的其它层的层厚度,以及间隔层的高度ha。层2的层厚度是从在层2对于间隔层的相应边界表面处以及任选层1对于层2或基线对于层2的相应边界表面处的相应检测交叉点之间的差值得到,前提是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没有预先被其它层覆盖。层3的层厚度是从在层3对于外部环境或可能的其它涂层的相应检测交叉点与间隔层对于层3的相应检测交叉点之间的差值得到。整个涂层的层厚度是从在层3对于外部环境或可能的其它涂层的相应检测交叉点和相应基线之间的差值得到的。间隔层的高度ha是从在间隔层对于层3的相应检测交叉点与层2对于间隔层的相应检测交叉点之间的差值得到。可能的其它涂层的层厚度是按照上述减法中相似检测和相应考虑的方式测定的。
从按照此方式检测的层厚度或高度ha的各个数值,得到相应的算术平均值,从而测定上述平均层厚度或平均高度ha数值。为了有意义的统计结果,上述检测是在与基线垂直的至少100个平行线上进行的。
另外,使用上述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中按照50nm间隔绘制的多个线,确定按照每微米计的连接处或间隔物的数目,以及条数目密度,后者定义为连接处或间隔物的数目相对于线数目的百分比。
高度hma表示间隔层的中间。这得到任选层1、层2的层厚度以及间隔层高度ha的一半的总和。间隔层中间的相对高度hRma是从hma与整个涂层的层厚度之比得到的。相对高度的标准偏差σhRma优选是0.2-18%,更优选是0.3-15%,特别优选是0.4-11%,非常特别优选是0.5-8%。相对高度的标准偏差σhRma是衡量在整个涂层内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平行的限定位置中排布的间隔层的手段。
如果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具有至少一个其它间隔层,则也通过上述方法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的抛光截面照片的基础上测定它们的高度hma以及至少一个其它间隔层中间的相对高度hRma。对于相对高度标准偏差σhRma的上述值也应用于其它间隔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例如被二氧化钛涂覆的珠光颜料在涂层中具有孔,它们按照统计方式分布在整个涂层中(图5)。这些珠光颜料不具有间隔层。但是,间隔层以及位于间隔层内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空隙并不是统计分布在整个涂层中,而是按照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的方式排布在整个涂层内。
从统计分布的孔的中心到基质表面的距离也是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的基础上按照上述方法检测的。为此,在相对于上部和下部基线的90°角度上,所述基线对应于薄片状基质的两个表面,按照50nm的间隔绘制多个平行线,使得如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中所示在不含间隔层的珠光颜料上排布栅格。如果这些平行线之一位于一个或多个孔上,则检测它们的高度、它们的孔中心以及从一个或多个孔中心到基质表面的距离。也可以从孔中心的统计分布测定标准偏差。
在现有技术的珠光颜料中,即在不含间隔层的珠光颜料的情况下,从统计分布的孔的中心到基质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标准偏差是>20%。因此,从统计分布的孔的中心到基质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标准偏差明显不同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间隔层中心的相对高度的标准偏差。
因此,从不含间隔层的珠光颜料的孔中心到基质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标准偏差可以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间隔层的中间部分的相对高度的标准偏差对比。
如果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在涂层内具有多于一个间隔层,则上述用于检测各个层和间隔层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转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间隔层的高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是4-75%,优选7-69%,特别优选9-63%,非常特别优选13-60%。高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是标准偏差计算值与平均高度之间的商值。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至少一个间隔层内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具有按照微米计的连接处或间隔物的数目是0-17个,更优选是0-14个,特别优选是1-11个,非常特别优选是1-9个。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至少一个间隔层内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具有条数目密度,定义为连接处或间隔物的数目相对于线数目计的百分比,是<85%,优选是1-75%,特别优选是1-63%,非常特别优选是1-49%。
在本发明中,当条数目密度高于85%时,不再讨论间隔层,这是因为高比例的连接处或间隔物会获得基本上连续的涂层。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含有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基本上平行的至少一个间隔层,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层在每种情况下具有19-83nm的平均高度ha,特别优选是27-66nm,非常特别优选是33-57nm。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具有平均高度ha为16-79nm的至少一个间隔层,优选是21-66nm,非常特别优选是23-57nm,其中在至少一个间隔层内,按照每微米计的连接处或间隔物的数目是0-8个,优选是0-6个,特别优选是1-5个,非常特别优选是1-4个。
除了上述连接处或间隔物之外,间隔层含有空隙,这些空隙是在空间上不受层2和3以及连接处或间隔物限制的。
这些空隙的能量分散X-射线微量分析(EDX分析)不能显示是固体或液体材料,所以本发明人使用目前可用的分析方法,假设在间隔层内的空隙含有气体,并假设是空气。另一方面,连接处或间隔物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如上所述。
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间隔层内的空隙可以具有2-119nm的平均高度hH,优选是6-105nm,特别优选是11-85nm,非常特别优选是18-53nm。术语“高度hH”表示在空隙的底部和顶部边界之间的最大距离。这根据上述检测高度ha的方法测定,其中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的抛光截面照片中,在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成90°的角度处,按照50nm的间隔绘制多个平行线。在这些线与上部和下部空隙边界之间的两个交叉点之间的差值表示为高度hH。在这里同样为了有意义的统计结果,对于至少100个线进行上述检测。
所以,平均高度ha表示平均高度hH的最大值。因此,多个空隙也可以在间隔层内彼此叠置。
间隔层的平均高度ha以及空隙的平均高度hH是在硬化清漆膜的基础上检测的,其中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是基本上按照平面平行于背景的方式排布的,根据在下文的小节IIk“检测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间隔层的平均高度ha以及空隙的平均高度hH”所述。为此,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硬化清漆膜的抛光截面,如上文对于ha所述测定。除了这些抛光截面之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通过FIB(聚焦离子束)方法切割。为此,高度加速的细离子束(例如镓、氙、氖或氦)通过离子-光学系统聚焦在一个点上,并在要处理的效应颜料表面上逐行指引。当与效应颜料表面撞击时,离子释放出它们的大部分能量,并破坏在此点处的涂层,这导致逐行地去除材料。同样,在随后得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检测平均高度ha,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以及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同样,可以在通过FIB方法切割的效应颜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基础上,测定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抛光截面照片的基础上检测,分布在整个效应颜料上的在间隔层内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含有空隙的表面比例是51-99%,优选是63-96%,特别优选是76-95%,非常特别优选是84-94%。连接处或间隔物优选具有的表面比例是1-49%,特别是4-37%,特别优选是5-24%,非常特别优选是6-16%。
另外,优选的是,在间隔层中被连接处或间隔物占据的总体积小于被空隙占据的总体积。
优选,在间隔层中被连接处或间隔物占据的总体积是基于被空隙占据的总体积计的小于50体积%,还特别小于30体积%,特别优选小于20体积%,非常特别优选小于10体积%。
与如EP 1 422 268 A2所述的孔不同,在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中,在间隔层内的空隙是十分有利的。根据EP 1 422 268 A2,希望涂层具有低孔隙率和尽可能少的孔以得到具有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颜料。根据EP 1 422 268 A2的颜料不具有间隔层。根据本发明,空隙不是无规分布在整个涂层内,而是在间隔层内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对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光学性能没有不利影响。相反,与被单层涂覆的颜料相比,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特征在于具有更高的光泽度以及任选地更高的色饱和度,当然在假设具有相同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相同的粒径和相同的第一涂层的情况下。
这种较高的光泽度可以用在间隔层与其相邻层之间的折射率差别最大来解释,这在每种情况下根据Fresnel’s法则导致在这些边界表面上的最大光反射。对于空隙,在这里,约为1的空气折射率用作基础。碰撞间隔层的光束在间隔层的边界表面上被部分地反射,其中根据Fresnel’s法则的相应反射强度取决于与间隔层相邻的那些层的折射率差异。因为这种部分反射是在每个边界表面上发生的,所以总反射也随着边界表面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情况下,光束由此被部分反射多次;与常规单层涂覆的颜料相比,这具有显著更强的光泽度和更强的干涉色强度的作用。
如果空隙是统计分布在整个涂层内,即没有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则光路长度在整个涂层内变化。这导致不能充分满足干涉条件,因此不会出现强化或消失。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光泽度是使用Byk-Gardner Micro-TRI-光泽度检测计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基础上检测的,根据下文的小节IId“光泽度检测”中所述。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色饱和度也是用BYK-mac多角度比色计(Byk-Gardner)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基础上检测,如下文的小节IIb“角度依赖性颜色检测”所述。其它光学效果,例如闪光和粒度,是根据下文的小节IIe“效果检测”所述检测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除了上述层1、2和3之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还含有其它高和/或低折射率层,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观察,这些层可以处于任选层1或层2之下和/或处于层3之上。这些其它层可以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至少一种选自以下金属的金属离子:金属Ti、Fe、Sn、Mn、Zr、Ca、Sr、Ba、Ni、Ag、Zn、Cu、Ce、Cr和Co,优选选自金属Ti、Fe、Sn、Zr、Ag、Zn、Cu、Ce、Cr,特别优选选自金属Ti、Fe和Sn。另外,这些其它层可以含有选自Ag、Al、Cr、Ni、Au、Pt、Pd、Cu、Zn和Ti的半透明金属,优选选自Ag、Au和Cu,或在每种情况下选自它们的合金和/或混合物。根据本发明选择其它层,使得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选自金属Fe、Ti、Sn、Mn、Cu、Cr、Co、Ag和Ce的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优选总共是≤4重量%,更优选总共是0.1-3.4重量%,特别优选总共是0.2-3.7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总共是0.3-2.8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另外,通过XRF分析检测,至少一种半透明金属的比例优选总共是≤2重量%,特别优选总共是0.03-1.3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是0.1-0.8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如果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含有至少一种着色金属离子和至少一种半透明金属,这与其是在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中或在涂层中无关,其比例优选总共是≤4重量%,基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每个层可以被掺杂,其中掺杂物可以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并且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至少一种选自金属Ca、Mg、Al、Ce、Zr或Sn的金属离子,优选Al、Zr或Sn。掺杂的比例优选总共是≤1重量%,特别优选总共是≤0.5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总共是≤0.2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除了在层2和3之间的间隔层之外,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整个涂层可以含有至少一个其它间隔层,其也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优选具有在整个涂层内的不多于四个间隔层,否则它们的光学质量会降低。根据本发明,即使如果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含有多于一个间隔层,对于整个涂层而言,在整个涂层的六分之一或六分之六的部分中没有间隔层。
因此,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具有不同的干涉色,这取决于它们的涂层。
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具有任何所需的平均粒径D50。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D50值优选是3-350μm。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D50值优选是4-211μm,更优选是6-147μm,特别优选是7-99μm,非常特别优选是8-56μm。特别优选,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D50值是3-15μm或是10-35μm或是25-45μm或是30-65μm或是40-140μm或是135-250μm。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D10值优选是1-120μm。特别优选,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D10值是1-5μm或是5-25μm或是10-30μm或是20-45μm或是25-65μm或是75-110μm。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D90值优选是6-500μm。特别优选,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D90值是8-250μm或是10-150μm或是40-70μm或是68-110μm或是120-180μm或是400-490μm。
通过激光衍射方法得到的体积平均尺寸分布函数的累积频率分布的D10、D50或D90值表示所检测的效应颜料的10%、50%或90%具有等于或小于在每种情况下所示数值的体积平均直径。在这里,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尺寸分布曲线是用Malvern’s Mastersizer2000设备根据生产者的指南检测的。根据Fraunhofer理论评价散射光信号,这也包括粒子的折射和吸收行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具有跨度△D,其定义为是0.7-2.0,优选是0.7-1.5,更优选是0.8-1.3,特别优选是0.8-1.2,非常特别优选是0.85-1.1。所得效应颜料的关于颜色纯度和/或光泽度的窄尺寸分级的优点例如可以参见EP 2217 664 A1、EP 2 346 950 A1、EP 2 356 181 A1、EP 2 346 949 A1、EP 2 367 889 A1。
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如下制备:
-将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在50-100℃的温度下悬浮在水中,
-通过加入水溶性锡盐且同时加入无机碱,任选地施涂未煅烧的层,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通过接连加入三种水溶性金属盐且在每种情况下同时加入无机碱,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形式接连施涂三个未煅烧的层A、B和C,其中用于形成层B的第二种水溶性金属盐在金属离子方面是与用于形成层A或层C的其它两种水溶性金属盐不同的,
-从一个或多个涂层溶液分离经涂覆的基质,任选地洗涤和/或任选地干燥经涂覆的基质,
-在600-1100℃、优选625-930℃、特别优选750-890℃的温度下煅烧经涂覆的基质,得到本发明的含有至少一个间隔层的透明效应颜料。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是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
相应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施涂、优选沉积是优选在pH 1.4-10.0的恒定pH下进行的,这取决于金属盐。
除了至少三个接连施涂、优选沉积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之外,其它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当然可以预先施涂和/或随后施涂,使得这些其它层可以布置为低于或高于上述层序列[任选层1/层2/间隔层/层3]。
在煅烧期间,惊奇地发现,存在于层B中的金属离扩散到层A和/或层C中,在层A和/或层C中形成混合金属氧化物、和/或混合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和/或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混合物。因为金属离子从层B扩散到层A和/或层C中,所以在本发明中在煅烧期间,形成层2和3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间隔层,其中两个层2和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因此,从初始三个接连沉积的层A、B和C,在煅烧期间,形成层2和3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间隔层,其中两个层2和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
其中认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相对于彼此的不同迁移性对于在煅烧期间的间隔层的形成起作用。在这里,在层B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的迁移性与在层A和/或C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的迁移性竞争,前提是金属离子从层B扩散到相邻层A和/或C中的至少一层中,并且来自层A和/或C中至少一层的金属离子扩散到层B中。目前,本发明人认为在层B中所含的金属离子在煅烧期间的迁移性高于在层A和/或C中所含金属离子的迁移性,这是对于形成间隔层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另外,认为在金属离子方面的浓度梯度能促进间隔层的形成,即与其他路径相比,更多的来自层B的移动金属离子可以扩散到相邻层A和/或C之一中。总之,认为间隔层的形成是在煅烧期间由于非常宽范围的多个变化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例如熵和/或焓效应,但是还不清楚其具体原理。对于至少一个其它间隔层的形成,当然也相应地适用上述解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接连施涂、优选沉积的三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中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含有至少一种金属离子,其选自金属Ti、Sn和Zr。在施涂之后,第一种和第三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制得层A或层C。接连施涂、优选沉积的三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中的第二种制得层B,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离子,其选自金属Fe、Sn、Zr和Ce,其是与沉积用于形成层A和层C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不同的。在层A和层C中,施涂、优选沉积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可以是在金属离子方面彼此相同或不同的。
另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如下制备:
-将经煅烧、单层涂覆或多层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在50-100℃的温度下悬浮在水中,
-通过接连加入两种水溶性金属盐且在每种情况下同时加入无机碱,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形式接连施涂两个未煅烧的层B和C,其中用于形成层B的第一种水溶性金属盐在金属离子方面是与用于形成层C的另一种水溶性金属盐不同的,并且此层沿着基质方向直接与层B相邻,
-从一个或多个涂层溶液分离经涂覆的基质,任选地洗涤和/或任选地干燥经涂覆的基质,
-在600-1100℃、优选625-930℃、特别优选750-890℃的温度下煅烧经涂覆的基质,得到本发明的含有至少一个间隔层的透明效应颜料。
在这里,相应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施涂、优选沉积也优选在pH 1.4-10.0的恒定pH下进行的,这取决于金属盐。
认为在煅烧期间,在层B中存在的金属离子至少扩散到层C中,形成在层C中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和/或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和/或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混合物。因为金属离子从层B至少扩散到层C中,所以在煅烧期间形成本发明的层3以及间隔层。因此,在煅烧期间,从初始接连沉积的两个层B和C形成层3和间隔层,其中至少层3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在这里已经存在层2。用作原料的经煅烧、单层或多层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最外层称为层2。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层B和C或形成层A、B和C的两种或三种接连施涂、优选沉积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不含选自金属Si、Mg和Al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离子。
在随后向已经涂覆和任选煅烧的基质施涂两个未煅烧的层B和C期间,根据本发明要在其上施涂层B的层含有具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在随后向已经涂覆和任选煅烧的基质施涂三个未煅烧的层A、B和C期间,根据本发明要在其上施涂层A的层可以含有具有高折射率或低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
下面将参考不同的涂层举例详述上述内容。
例如,如果将水溶性钛(IV)盐、水溶性铁(III)盐和再次将水溶性钛(IV)盐接连加入任选经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悬浮液中,在最终煅烧期间,在SEM抛光截面中观察到,从基质开始,然后是以下各层:任选存在的涂层;层2,其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钛离子和/或铁离子;间隔层;以及层3,其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钛离子和/或铁离子。这些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钛离子和/或铁离子,含有钛酸铁,优选铁板钛矿和/或钛铁矿。关于用量,上述描述也可以适用于着色和非着色的金属离子。
例如,如果将水溶性钛(IV)盐、水溶性锡(IV)盐和再次将水溶性钛(IV)盐接连加入任选经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悬浮液中,在最终煅烧期间,在SEM抛光截面中观察到,从基质开始,然后是以下各层:任选存在的涂层;层2,其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钛离子和/或锡离子;间隔层;以及层3,其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钛离子和/或锡离子。
例如如果将水溶性钛(IV)盐加入任选经涂覆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悬浮液中,在沉积二氧化钛、氢氧化钛和/或氧化钛水合物之后煅烧,此产物在煅烧之后再次悬浮,并接连加入水溶性锡(IV)盐以及再次加入水溶性钛(IV)盐,在最终的再煅烧期间,在SEM抛光截面中观察到,从基质开始,然后是以下各层:任选存在的涂层;层2,其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钛离子;间隔层;以及层3,其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钛离子和/或锡离子。
如果除了至少两个或三个接连施涂、优选沉积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之外,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还具有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其它层,则在其它层中也可以形成其它间隔层,前提是上述对于至少两个或三个接连施涂、优选沉积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所述的工艺步骤也适用。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可以任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外部保护层,其能进一步提高气候稳定性和/或化学稳定性,和/或降低光活性。抗UV性和冷凝水稳定性是根据下文的小节IIj“抗UV性”和IIi“冷凝水实验”所述检测的。
任选存在的保护层含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它们的金属离子是选自金属Si、Ce、Cr、Al、Zr、Zn和它们的混合物,优选选自金属Si、Ce、Al、Zr和它们的混合物。在这里,任选存在的保护层的比例优选是0.1-7.0重量%,特别优选是0.2-5.2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是0.3-3.1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任选存在的保护层可以是另外经过表面改性的,例如用硅烷改性。硅烷可以不具有官能连接基团或具有一个或多个官能连接基团。具有至少一个官能连接基团的硅烷也在下文中称为有机官能硅烷。
例如,一种或多种硅烷可以施涂到这种外部保护层上。硅烷可以是烷基硅烷,其具有支化或未支化的具有1-24个碳原子、优选6-18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不具有官能连接基团的硅烷是烷基硅烷。烷基硅烷优选具有式R(4-z)Si(X)z。在这里,z是1-3的整数,R是取代或未取代的、未支化或支化的具有10-22个碳原子的烷基链,X表示卤素和/或烷氧基。具有至少12个碳原子的烷基链的烷基硅烷是优选的。R也可以以环状方式与Si连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z通常是2。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允许与塑料、清漆或油漆粘合剂等化学连接的至少一种有机官能硅烷也可以用于表面改性。有机官能硅烷的官能团也可以称为偶联基团或官能连接基团,并优选选自羟基、氨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环氧基、异氰酸酯、氰基和它们的混合物。
优选用作表面改性剂的具有合适官能团的有机官能硅烷是可商购的,例如由以Evonik以商品名“Dynasylan”生产和销售。其他产品可以从Momentive(Silquest硅烷)或从Wacker得到,例如来自GENIOSIL产品系列的标准硅烷和α硅烷。这些硅烷的例子是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ynasylan MEMO,Silquest A-174NT),乙烯基三(甲)乙氧基硅烷(分别是Dynasylan VTMO和VTEO,Silquest A-151和A-171),甲基三(甲)乙氧基硅烷(分别是Dynasylan MTMS和MTES),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ynasylan MTMO;SilquestA-189),3-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ynasylan GLYMO,Silquest A-187),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Silquest Y-11597),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Silquest A-1289),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Silquest A-1589),β-(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A-186),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烷(Silquest Y-9805),γ-异氰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A-Link 35,GENIOSIL GF40),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甲)乙氧基硅烷(GENIOSIL XL 33,XL 36),(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甲)乙基二甲氧基硅烷(GENIOSIL XL 32,XL 34),(异氰酸基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异氰酸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琥珀酸酐(GENIOSIL GF 20),(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丙烯酰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GENIOSIL XL 10),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GENIOSIL GF 58),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它们的混合物。
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ynasylan MEMO,Silquest A-174NT),乙烯基三(甲)乙氧基硅烷(分别是Dynasylan VTMO和VTEO,Silquest A-151和A-171),甲基三(甲)乙氧基硅烷(分别是Dynasylan MTMS和MTES),β-(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A-186),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烷(Silquest Y-9805),γ-异氰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A-Link 35,GENIOSIL GF40),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甲)乙氧基硅烷(GENIOSIL XL 33,XL 36),(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甲)乙基二甲氧基硅烷(GENIOSILXL 32,XL 34),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琥珀酸酐(GENIOSIL GF 20),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GENIOSIL XL 10)和/或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GENIOSIL GF 58)优选用作有机官能硅烷。
但是也可以向根据本发明的粒子或根据本发明的颜料施涂其它有机官能硅烷。
另外,可以使用含水的预水解物,例如可以从Degussa商购。其中,这些包括含水氨基硅氧烷(Dynasylan Hydrosil 1151),含水氨基/烷基官能硅氧烷(Dynasylan Hydrosil2627或2909),含水二氨基官能硅氧烷(Dynasylan Hydrosil 2776),含水环氧基官能硅氧烷(Dynasylan Hydrosil 2926),氨基/烷基官能低聚硅氧烷(Dynasylan 1146),乙烯基/烷基官能低聚硅氧烷(Dynasylan 6598),低聚乙烯基硅烷(Dynasylan 6490)或低聚短链烷基官能硅烷(Dynasylan 9896)。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了至少一种不具有官能连接基团的硅烷之外,有机官能硅烷混合物还含有至少一种氨基官能硅烷。氨基官能是能与在粘合剂中存在的大多数基团发生一种或多种化学相互作用的官能团。这可以包括共价键,例如具有粘合剂的异氰酸酯或羧酸酯官能团,或氢桥键,例如具有OH或COOR官能团,或离子相互作用。所以,氨基官能非常适合用于颜料与不同类型粘合剂之间的化学粘合。
以下化合物优选用于此目的: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ynasylan AMMO;Silquest A-1110),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ynasylan AMEO),[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ynasylan DAMO,Silquest A-1120),[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氨基官能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A-1130),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Silquest A-1170),N-乙基-γ-氨基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A-Link 15),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Y-9669),4-氨基-3,3-二甲基丁基三甲氧基硅烷(Silquest A-1637),((环己基氨基)甲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GENIOSIL XL 924),N-环己基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GENIOSIL XL 926),N-苯基氨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GENIOSILXL 973)或它们的混合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任选存在的保护层具有在WO 2006/021386 A1、WO 2012/130897 A1或WO 2014/053454 A1的相应主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组成。
另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进行表面改性,这例如使得易于在不同的介质中引入效应颜料。当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例如用于粉末涂料中时,效应颜料优选具有在EP2 698 403 A1或EP 2 576 702 A1的主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之一。或者,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具有根据WO 2006/136435 A2的权利要求32所述的最外涂层,其优选通过WO 2006/136435 A2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干燥方法施用。
当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用于化妆品配制剂中时,它们可以例如更容易地通过疏水性表面覆盖层引入O/W、W/O或W/Si乳液体系中,例如施用三乙氧基辛酰基硅烷(INCI),并且能达到更持久的乳液稳定性。
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也可以在每种情况下作为与透明和/或不透明的(无机)有机白色、彩色、黑色颜料和/或金属效应颜料和/或珠光颜料和/或填料的混合物用于所需的应用中,其中,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用量取决于相应的应用以及要实现的光学效果。
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用于化妆品配制剂、塑料、膜、织物、陶瓷材料、玻璃、油漆、印刷油墨、油墨、清漆和/或粉末涂层中。另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也可以用于功能应用中,例如激光标记、温室膜或农用膜。
在化妆品配制剂中,例如香体粉、散粉、压紧或松散的粉剂、粉霜;眼部彩妆,例如眼影、睫毛膏、眼线笔、眼线液、眉笔、润唇膏、口红、唇彩、唇线笔;头发造型组合物,例如头发喷剂、头发摩丝、头发凝胶、发蜡、染发膏、永久或半永久式染发剂、临时染发剂;护肤组合物,例如洗剂、凝胶、乳液、指甲油组合物,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与适用于相应应用的材料、添加剂和活性组分组合使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在化妆品配制剂中的总浓度可以是在对于清洗产品所用的0.001重量%至对于免洗产品所用的40.0重量%之间,在每种情况下基于配制剂的总重量计。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压实颗粒的形式存在。术语“压实颗粒形式”表示粒料,其优选是圆柱体和/或珠粒的形式。圆柱体在这里优选具有0.2-4.2cm的直径,特别优选是0.5-2.3cm,非常特别优选是0.7-1.7cm,长度特别是0.2-7.1cm,特别优选是0.6-5.3cm,非常特别优选是0.8-3.7cm。珠粒优选具有≤1cm的半径,特别优选是0.2-0.7cm,非常特别优选是0.3-0.5cm。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合成云母薄片或玻璃薄片,以及施涂在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含有:
a)任选地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b)层2,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Sn和Fe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
c)层3,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Sn、Zr和Fe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
其中层2或层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选自上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其中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是0.05-1.9重量%,基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并且层2和层3被平均高度ha为19-66nm的间隔层间隔。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合成云母薄片或玻璃薄片,以及施涂在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含有:
a)任选地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b)层2,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Sn和Zr的至少一种非着色金属离子,
c)层3,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Sn和Zr的至少一种非着色金属离子,
其中层2或层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选自上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层2和层3被间隔层间隔,并且其中效应颜料具有0.8-1.9的跨度ΔD。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合成云母薄片或玻璃薄片,以及施涂在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含有:
a)任选地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b)层2,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Fe、Sn和Zr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
c)层3,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Fe、Sn和Zr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
其中层2或层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其中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是总共0.01-3.9重量%,优选是总共0.1-2.9重量%,非常特别优选是总共0.7-2.1重量%,并且层2和层3被平均高度ha为12-71nm、优选21-53nm的间隔层间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合成云母薄片或玻璃薄片,以及施涂在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含有:
a)任选地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b)层2,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Fe、Sn和Zr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
c)层3,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Fe、Sn和Zr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
其中层2或层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选自上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其中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和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是总共0.03-2.1重量%,优选是总共0.06-1.4重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并且层2和层3被间隔层间隔,并且效应颜料具有耐化学品性且△E是<3,优选<2。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合成云母薄片或玻璃薄片,以及施涂在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含有:
a)任选地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b)层2,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和Sn的至少两种金属离子,
c)层3,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含有或是选自金属Ti和Sn的至少两种金属离子,
并且层2和层3被间隔层间隔,其中涂层还含有高低折射率层和/或低折射率层,并且效应颜料含有至少一个其它间隔层,其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并且平均高度ha是11-58nm,优选是17-47nm。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合成云母薄片或玻璃薄片,以及施涂在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具有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的至少一个间隔层,并且效应颜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i)任选地向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施涂未煅烧的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层,ii)接连施涂三种未煅烧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其中这三种未煅烧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中的第二种是在材料方面与其它不同的,并且可以扩散到至少一种其它未煅烧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中,以及iii)在720-970℃的温度下煅烧在步骤ii)中得到的产物。
在一个非常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优选合成云母薄片或玻璃薄片,以及施涂在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具有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表面的至少一个平均高度ha为14-51nm的间隔层,并且效应颜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i)任选地使用水溶性锡(IV)盐向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施涂未煅烧的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层,ii)接连地使用水溶性钛(IV)盐施涂第一层A,使用水溶性锡(IV)和/或铁(III)盐施涂第二层B,使用水溶性钛(IV)盐施涂第三层C,以及iii)在710-910℃的温度下煅烧在步骤ii)中得到的产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代替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涂层含有相应的金属亚氧化物、金属氟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氧氮化物、金属氧卤化物和/或金属硫化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除了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之外,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涂层还含有至少一种金属亚氧化物、金属氟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氧氮化物、金属氧卤化物和/或金属硫化物。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所有百分比是重量%。
I制备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
实施例1
将具有根据MALVERN Mastersizer MS 2000检测的粒径分布为D10=34μm、D50=57μm、D90=96μm的200g玻璃薄片悬浮在1300ml软化水中并在剧烈搅拌下加热到85℃。将悬浮液的pH降低到pH 2.2。通过加入浓度c(Sn)=12g/l的75g氯化锡溶液,在玻璃薄片表面上沉积氧化锡层。
然后用稀HCl将pH降低到pH 2.0,然后将148ml的TiCl4溶液(200g 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添加完成之后搅拌10分钟,然后将pH调节到pH 2.6。然后计量加入密度为1.25g/cm3的8ml氯化铁水溶液。计量添加完成之后,再搅拌10分钟,并通过加入浓度c(Sn)=12g/l的75ml氯化锡溶液,在颜料表面上沉积另一个氧化锡薄层。然后,将180ml的TiCl4溶液(200g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完成添加之后15分钟时,过滤出悬浮液,并洗涤滤饼。将滤饼干燥并在900℃下煅烧60分钟。得到具有极高的色饱和度、高光泽度和具有金色干涉色的透明效应颜料。
实施例2
将具有根据MALVERN Mastersizer MS 2000检测的粒径分布为D10=10μm、D50=22μm、D90=40μm的200g合成云母薄片(氟金云母薄片)悬浮在1300ml软化水中并在剧烈搅拌下加热到85℃。将悬浮液的pH降低到pH 2.2。通过加入浓度c(Sn)=12g/l的100g氯化锡溶液,在合成云母薄片的表面上沉积氧化锡层。
然后将悬浮液的pH降低到pH1.9,然后将400ml的TiCl4溶液(200g 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添加完成之后搅拌10分钟,然后将pH调节到pH 2.6。然后计量加入密度为1.42g/cm3的30ml氯化铁水溶液。计量添加完成之后,再搅拌10分钟,并将另外405ml的TiCl4溶液(200g 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完成添加之后15分钟时,过滤出悬浮液,并洗涤滤饼。将滤饼干燥并在850℃下煅烧60分钟。得到具有极高的色饱和度、高光泽度和具有蓝色干涉色的透明效应颜料。
实施例3
将具有根据MALVERN Mastersizer MS 2000检测的粒径分布为D10=10μm、D50=22μm、D90=40μm的200g合成云母薄片(氟金云母薄片)悬浮在1300ml软化水中并在剧烈搅拌下加热到85℃。将悬浮液的pH降低到pH 2.2。通过加入浓度c(Sn)=12g/l的100g氯化锡溶液,在合成云母薄片的表面上沉积氧化锡层。
将悬浮液的pH降低到pH1.9,然后将360ml的TiCl4溶液(200g 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添加完成之后搅拌10分钟,然后将pH调节到pH 2.2。然后计量加入浓度c(Sn)=12g/l的1000g氯化锡溶液。在完成计量添加之后,搅拌10分钟,并将另外400ml的TiCl4溶液(200g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完成添加之后15分钟时,过滤出悬浮液,并洗涤滤饼。将滤饼干燥并在850℃下煅烧60分钟。得到具有极高的色饱和度、高光泽度和具有蓝色干涉色的透明效应颜料。
实施例4
将具有根据MALVERN Mastersizer MS 2000检测的粒径分布为D10=10μm、D50=22μm、D90=40μm的200g合成云母薄片(氟金云母薄片)悬浮在1300ml软化水中并在剧烈搅拌下加热到85℃。将悬浮液的pH降低到pH 1.9。然后将380ml的TiCl4溶液(200g 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添加完成之后搅拌10分钟,然后将pH调节到pH 2.2。然后计量加入150ml的四氯化锆水溶液(w(ZrCl2)=20%)。在完成计量添加之后,搅拌20分钟,并将另外390ml的TiCl4溶液(200g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完成添加之后15分钟时,过滤出悬浮液,并洗涤滤饼。将滤饼干燥并在850℃下煅烧60分钟。得到具有极高的色饱和度、高光泽度和具有蓝色干涉色的透明效应颜料。
实施例5
将具有根据MALVERN Mastersizer MS 2000检测的粒径分布为D10=10μm、D50=20μm、D90=40μm的200g玻璃薄片悬浮在1000ml软化水中并在剧烈搅拌下加热到85℃。将悬浮液的pH降低到pH 2.2。通过加入浓度c(Sn)=12g/l的75g氯化锡溶液,在玻璃薄片的表面上沉积氧化锡层。
然后用稀HCl将pH降低到pH 2.0,然后将100ml的TiCl4溶液(200g 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添加完成之后搅拌60分钟,然后将pH调节到pH 2.2。然后计量加入浓度c(Sn)=12g/l的500ml氯化锡溶液。在计量添加完成之后,再搅拌10分钟,并将另外140ml的TiCl4溶液(200gTiO2/l软化水)计量加入此悬浮液中。在完成添加之后60分钟时,过滤出悬浮液,并洗涤滤饼。将滤饼干燥并在800℃下煅烧60分钟。得到具有极高的色饱和度、高光泽度和具有蓝色干涉色的透明效应颜料。
实施例6
将100g的在实施例4中得到的效应颜料悬浮在850ml软化水中,并在剧烈搅拌下加热到85℃。用稀盐酸将pH降低到pH 4.2。然后,计量加入0.93g的Ce(NO3)3x 6H2O溶解在40ml软化水中的溶液。同时,通过滴加10%NaOH溶液使得pH保持恒定。在计量添加完成之后,再搅拌1小时,然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到pH 10。然后,将用24.3g软化水稀释的5.7g的Dynasylan 1146加入此悬浮液中,然后搅拌180分钟,过滤出悬浮液,随后用软化水洗涤滤饼。滤饼在真空下于95℃干燥。得到具有极高的色饱和度、高光泽度和具有蓝色干涉色的透明效应颜料。
对比例1
具有金色干涉色的多层颜料,其基于天然云母薄片,被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涂覆,Timiron Splendid Gold,来自Merck。
对比例2
具有绿色干涉色的多层颜料,其基于天然云母薄片,被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涂覆,Timiron Splendid Blue,来自Merck。
对比例3
具有蓝色干涉色的效应颜料,其基于合成云母薄片,被二氧化钛涂覆,SYMICC261,来自ECKART。
对比例4
具有蓝色干涉色的效应颜料,其基于天然云母薄片,被二氧化钛涂覆,PyrismaT40-23SW Blue,来自Merck。
对比例5
具有蓝色干涉色的多层颜料,其基于天然云母薄片,被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涂覆,Lumina Royal Blue,来自BASF。
对比例6
具有蓝色干涉色的效应颜料,其基于天然云母薄片,被二氧化钛涂覆,Iriodin7225Ultra Blue,来自Merck。
II表征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以及对比例的颜料
IIa检测粒径
用Malvern’s Mastersizer 2000设备根据生产者指南检测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以及对比例颜料的尺寸分布曲线。为此,在没有添加分散助剂的情况下,用Pasteur移液管将约0.1g的作为含水悬浮液的相应颜料在恒定搅拌下放入检测设备的样品准备池中,并检测多次。从各个检测结果计算平均值。按照Fraunhofer方法评价散射光信号。
在本发明中,术语“平均粒径D50”表示体积平均尺寸分布函数的累积频率分布的D50值,这是通过激光衍射方法得到的。D50值表示50%的颜料具有等于或小于所示值的体积平均直径,例如20μm。相应地,D10或D90值表示10%或90%的相应颜料具有等于或小于相应检测值的体积平均直径。
跨度△D定义为表示粒径分布的宽度。关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光学外观,较小的△D值是优选的,即窄跨度。
表2:粒径
IIb检测角度依赖性颜色
为了检测颜色值和亮度值,将本发明的效应颜料、对比例的颜料和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在分别6重量%(颜料)和10重量%(基质)的颜料水平下,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湿清漆的总重量计,搅拌加入常规硝基纤维素清漆(Erco青铜混合清漆2615e无色;MaederPlastiklack AG)中。获取相应的颜料或相应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然后用刷子分散在清漆中。用螺旋刮刀将最终的清漆施涂到刮涂设备上(RK Print Coat Instr.Ltd.CitencoPrinting Apparatus Model K 101),其中按照40μm或76μm(实施例1)的湿膜厚度施涂到黑-白不透明度表格(Byko-Chart 2853,Byk-Gardner)上,然后在室温下干燥。螺旋刮刀的选择是根据表A进行的,这取决于在每种情况下要施涂的的颜料或基质的D50值。使用BYK-mac多角度比色计(Byk-Gardner)在不透明度表格的黑色背景上按照45°的恒定入射角并在相对于掠射角的不同角度处观察(按照生产者指南)以检测颜色值。为了表征颜色强度,使用色饱和度值C*15,这是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黑色背景上在相对于掠射角的15°检测角度处测定的。
强反射性样品(理想镜面)在所谓的掠射角上反射几乎全部的入射光。清漆涂层的检测越接近掠射角,就出现越强的干涉色。
表A:根据要施涂的颜料或基质的D50值的湿膜厚度
D<sub>50</sub>值 | 螺旋刮刀 |
<40μm | 40μm |
40μm–85μm | 76μm |
>85μm | 100μm |
表3:在相对于掠射角的15°观察角度处的颜色值
实施例/对比例 | a*15°(s)<sup>1</sup> | b*15°(s) | C*15°(s) |
实施例2 | -9.10 | -44.71 | 45.63 |
实施例3 | 3.84 | -46.22 | 46.38 |
实施例5 | 6.49 | -46.09 | 46.54 |
对比例2 | 8.11 | -49.70 | 50.36 |
对比例3 | 3.30 | -39.93 | 40.06 |
1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黑色背景上检测。
在表3中,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黑色背景上检测的较高C*15值下,与对比例3的具有蓝色干涉色的仅仅被单层二氧化钛涂覆的颜料相比,实施例2、3和5的具有蓝色干涉色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具有目测显著更强的颜色。这种光学印象是与对比例2的具有蓝色干涉色的多层颜料大致相当的。
IIc不透明度对比
为了检测定义为的不透明度商值Dq,用BYK-mac多角度比色计(Byk-Gardner),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黑色和白色背景上在25°的检测角度处,记录来自表IIb的清漆涂层的亮度值L*25°。在45°的恒定入射角度处,检测几何25°涉及相对于掠射角的差异。观察角度是从在照明平面中的镜面反射检测的。
本发明的效应颜料具有高透明性。它们的不透明度商值Dq优选是≤0.55。如表4所示,实施例1-5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不透明度商值Dq在每种情况下明显低于0.5。
IId检测光泽度
光泽度是衡量直接反射的手段。为了检测光泽度,使用Byk-Gardner Micro-Tri-光泽度检测仪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白色背景上在相对于垂直的60°检测角度处检测来自IIb的清漆涂层。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和对比例颜料的光泽度值列在表4中。
实施例1-5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部分地显示比来自对比例3的被单层涂覆的颜料明显更高的光泽度值。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光泽度值有时甚至明显高于来自对比例2、4和5的具有高折射率/低折射率/高折射率结构的多层颜料的光泽度值。
IIe效果检测
为了客观地描述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光学效果,使用BYK-mac分光光度计(Byk-Gardner)在来自IIb的清漆涂层基础上进行效果检测(参见Byk-Gardner,目录"für Lacke und Kunststoffe"["清漆和塑料的质量控制"]2011/2012,97/98页)。对于闪光强度S_i、闪光面积S_a和粒度G的相应检测值汇总在表4中。
表4:效果检测、不透明度商值和光泽度
1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黑色背景上检测。
2在黑-白不透明度表格的白色背景上检测。
*76μm湿膜厚度
实施例1-5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效果值S_i、S_a以及G是高于或至少相当于对比例2-5的效果值。这里也可以非常容易地认识到可实现的光学效果明显优于来自对比例3和4的被单层涂覆的常规颜料的情况。甚至与来自对比例2、4和5的多层颜料相比,本发明的光学效果是至少相等的,但通常是更好的。
IIf瓦林共混机实验
在工业中,许多清漆是在循环系统中加工的。在这里,使得清漆组分暴露于高剪切力。现在,瓦林共混机实验模拟这些条件,并用于评估环路或剪切稳定性。在此实验中,其涂层不足以固定于载体材料上的颜料准确地显示与未处理配制剂相比更强的色饱和度值偏移。因此,瓦林共混机实验可以理解为用于衡量颜料涂层在剪切力下的粘合性。
为此,将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或对比例颜料根据以下批料称重,并与常规丙烯酸清漆在880ml烧杯中逐步混合成糊料。然后在DIN 4-mm烧杯中用1:1的乙酸丁酯/二甲苯将粘度调节到17"。总共制备600g的清漆,将其中400g清漆倒入配备水冷却的1Kg双壁容器中,并用特定连接的Dispermat(瓦林共混机)搅拌。在13,500rpm下搅拌8分钟,然后取出200g的清漆,并将其余物质再搅拌12分钟。
批料:6%颜料
8%乙酸丁酯85
86%丙烯酸清漆,无色的
30%稀释乙酸丁酯85/二甲苯1:1
在每种情况下,用自动喷涂体系并根据以下设置使用Sata LP-90喷枪将200g的未处理和经处理的清漆施涂到实验板上。
设置:针:1.3.4
压力:4巴
涂层:选择喷涂涂层的数目,使得干清漆层厚度为15-20μm。
通常,当根据瓦林共混机实验使用时,效应颜料被认为是剪切稳定的,按照接近掠射角检测的光泽度和颜色差异是较小的。相对于未处理样品的△C*15°值应当理想地是小于2。
表5显示在本发明实施4的基础上,相对于未处理的样品,样品进行瓦林共混机实验的颜色变化△C*15°以及光泽度变化值△光泽度60°。
表5:在瓦林共混机实验中的光泽度和颜色差异
△C*15° | △光泽度60° | |
实施例4 | 1.1 | -1.0 |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4的实验板满足实验标准。颜色差异是小的且可以忽略,基本上是肉眼无法检测的。即使在光学显微镜下,也几乎无法检测到出现变化例如涂层起层或其它表面缺陷。尽管具有间隔层,但是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显示是对剪切十分稳定的。
IIg检测耐化学品性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和对比例颜料的耐化学品性是在塑料板上施涂清漆的基础上检测的。将6g的相应颜料搅拌加入90g常规无色丙烯酸清漆和10g乙酸丁酯85的混合物中。然后在DIN 4mm烧杯中用乙酸丁酯85和二甲苯的1:1混合物将粘度调节到17"。在每种情况下将100g这种清漆用自动喷涂系统按照与IIf相似的方式覆盖涂覆。在涂覆之后,将这些板在80℃下烘烤30分钟。
24小时之后,将这些板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入一半。在7天的停留时间之后,这些板用软化水洗涤,然后在2小时干燥时间之后目测评价损伤和/或脱色。另外,使用BYK-mac(Byk-Gardner)检测脱色。为了表征颜色变化,使用负载样品的△E值,相对于相应的未负载样品,这是在15°的检测角度处检测的。结果列在表6中。
表6:颜色变化△E
具有△E(15°)<3的颜料可以视为是化学稳定的。实施例3和4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显著低于此值,而对比例1、2和5的颜料显著超过此限值。
IIh X-射线荧光(XRF)分析
通过X-射线荧光(XRF)分析检测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以及对比例颜料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含量。为此,将相应颜料引入四硼酸锂玻璃片料中,将其固定在固体样品检测烧杯中,并检测。Thermo Scientific’s Advantix ARL设备用作检测设备。检测值列在表7中。不同的含量值表示作为TiO2的钛,作为Fe2O3的铁,作为ZrO2的锆和作为SnO2的锡。
表7:间隔层的高度ha和XRF分析值
IIi冷凝水实验
为了检测抗冷凝水性,将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或对比例颜料加入水清漆体系中,并通过在铝片上喷涂制备油漆涂覆样品。基础涂层是用可商购的1K透明清漆涂覆的,然后烘烤。这些样品按照DIN EN ISO 6270-2“油漆和清漆–检测抗湿分性-部分2:将实验样品暴露于冷凝水气氛的工序”(ISO 6270-2:2005)检测。粘合强度是通过十字切割实验按照DINEN ISO 2409“油漆和清漆–十字切割实验”(ISO 2409:2013)检测的,在实验结束后立即与未负载的样品比较。在这里,Gt 0表示没有变化,Gt 5表示非常明显的变化。
在负载冷凝水之后立即目测溶胀行为,这根据DIN EN ISO 4628-1“油漆和清漆–评价涂层的降解–指示缺陷的量和尺寸,以及外观的均匀变化的强度-部分1:一般介绍和指定体系”(ISO 4628-1:2003)进行。在这里,编号0表示没有变化,5表示非常明显的变化。
最后,在波浪扫描II(Byk-Gardner)的基础上检测DOI(映像清晰度)。
表8:冷凝水结果
对比例6的颜料显示强的溶胀行为和差的层间粘合性。另一方面,实施例6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显示是稳定的,并且在实验之前和之后基本上没有变化。
IIj抗UV性
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以及对比例颜料的抗UV性是根据EP 0 870 730 A1用于检测TiO2颜料的光化学UV活性所述的UV快速实验检测的。为此,将1.0g的相应颜料分散在9.0g的富含双键的含蜜胺的清漆中。在白色卡片上准备刮涂层(drawdowns),并在室温下干燥。分开刮涂层,并在每种情况下将两个部分之一在黑暗中储存,用作未负载的参比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在来自Q-Panel的QUV设备中用含UV的光辐照150分钟(UVA-340灯,辐照1.0W/m2/nm)。在实验结束之后立即用来自Minolta的CM-508i比色计检测负载样品的颜色值,相对于相应的保留样品。根据Hunter-L*a*b*式计算所得的△E*值列在表9中。
在此实验中,观察到相应颜料的TiO2层出现明显的灰蓝色脱色,这是因为在UV光下形成Ti(III)物质。对此的前提条件是电子空穴已经在空间上留下TiO2,并且例如通过与粘合剂的烯属双键反应而不能立即与剩余的电子再次重新组合。因为含蜜胺的清漆层显著减慢了水(蒸气)和氧气在颜料表面上的扩散,所以钛(III)物质的再氧化明显地延迟发生,这导致可以检测到泛灰,并且E*值可以用作衡量颜料的UV稳定性的手段。因此,相对于未负载的保留样品而言,负载样品的较大的△E*数值表示所检测的颜料具有较低的UV稳定性。
表9:UV实验结果
实施例/对比例 | △E* |
实施例6 | 3.7 |
对比例6 | 17.6 |
在相应的暴露之后,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的颜料显示显著更强的颜色变化(△E*)。
IIk检测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间隔层的平均高度ha以及空隙的平均高度hH
为此,用刷子将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按照10%加入2K透明清漆(AutoclearPlus HS,来自Sikkens GmbH)中,使用螺旋刮刀施涂到膜上(26μm湿膜厚度)并干燥。在24小时的干燥时间之后,从这些刮涂层准备抛光截面。使用SEM检测抛光截面,其中为了检测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检测至少100个颜料以得到有意义的统计结果。
为了检测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整个涂层的平均厚度、间隔层的平均高度ha以及空隙的平均高度hH,上部和下部基质表面在每种情况下用作基线,即在每种情况下在SEM抛光截面中可识别的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较长边。在这里,通过用从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的一个直线连接两个交叉点、即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对任选层1的交叉点和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对层2的交叉点,基线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中位于沿着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的位置。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抛光截面照片是使用AxioVision 4.6.3.图像处理软件(Zeiss)检查的。
在对于这两个基线成90°的角度处,按照50nm的间隔画出多个平行线,使得在效应颜料的完全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上排布栅格(图4)。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的放大率优选是至少50,000倍,基于Polaroid 545计。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相应上部和下部基线开始,在每种情况下沿着层3的方向,手工检测在相应的任选层1对于层2的边界表面处、层2对于间隔层的边界表面处、间隔层对于层3的边界表面处和层3对于外部环境的边界表面处的这些线的交叉点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按照50nm距离绘制的一条线也可能直接处于连接处或间隔物上。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记录处于表面层3对于外部环境的边界表面处的这些线的相应交叉点。从这些检测值,通过减法得到层2和3的层厚度、整个涂层的厚度以及间隔层的高度ha。
这些平行线与在间隔层内的上部和下部空隙边界之间的交叉点用于确定空隙的平均高度hH。
从以此方式检测的层厚度、高度ha以及高度hH的各个数值,得到相应的算术平均值,从而确定上述的平均层厚度、平均高度hH或平均高度ha数值。为了有意义的统计分布,上述检测是对于至少100个线进行的。术语“平均”在所有情况下表示算术平均值。
对比例的颜料不具有间隔层,但在涂层内任选地统计分布多个孔,根据上述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抛光截面照片的基础上也检测对比例颜料的抛光截面照片。在这里,如果平行线之一已经覆盖一个或多个孔,则检测孔的高度、它们的孔中心以及从一个或多个孔中心到基质表面的距离。
除了这些抛光截面之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可以通过FIB(聚焦离子束)方法切割。为此,高度加速的细离子束(例如镓、氙、氖或氦)通过离子-光学系统聚焦在一个点上,并被逐行指引到要处理的效应颜料表面上。当与效应颜料表面撞击时,离子释放出它们的大部分能量,并破坏在此点处的涂层,这导致逐行地去除材料。同样,在然后得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检测平均高度ha,层2和3的平均层厚度,以及整个涂层的平均层厚度。同样,可以在通过FIB方法切割的效应颜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基础上,测定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平均厚度。
表10:表征涂层
dS2[nm]=层2的平均层厚度
dS3[nm]=层3的平均层厚度
hma=间隔层的中间(任选层1、层2的层厚度和高度ha一半的总和)
hRma=间隔层的相对高度
σhRma[%]=间隔层相对高度的标准偏差
nS=按每微米计的平均条数目
AH[%]=空隙的表面积
SD=条数目密度[%]
表7显示所检测的颜料的间隔层的平均高度ha。与对比例1-5的颜料不同,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都具有间隔层。
来自对比例3的颜料不具有间隔层,但具有在涂层内统计分布的多个孔(图5)。在表10中,对于对比例3,在列σhRma[%]中的数值表示孔中心相对于基质表面的标准偏差。但是,因为对比例3的颜料仅仅含有较少的统计分布的孔,所以条数目密度SD是50.3%。孔中心相对于基质表面的标准偏差是30.4%,证明这些孔是在整个涂层内统计分布的。这种情况是与实施例5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不同的。在这里,66.5%的条数目密度SD是非常高的,但是间隔层中心的相对高度hRma的标准偏差是6.4%,这表示间隔层处于涂层内的限定位置处。对于对比例3的颜料,从孔中心到表面基质的距离的标准偏差可以因此是与实施例2-5的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间隔层中心的相对高度的标准偏差进行对比。
间隔层影响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光学性能。除了高透明性、高光泽度和高颜色强度之外,本发明的透明效应颜料具有非常好的力学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比例的颜料都没有显示在总体上满意的上述性能。
IIl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是使用Supra 35扫描电子显微镜(Zeiss)在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抛光截面基础上得到(例如图1-4)。能量分散X-射线微量分析(EDX分析)是用来自EDAX的EDAX Sapphire设备进行的。
III.应用具体实施例
应用具体实施例1:身体洗剂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1-2.5重量%,基于身体洗剂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水补足到100重量%。
将Keltrol CG-T分散在相A中,并加热到75℃。将相B单独加热到75℃。然后将相B缓慢加入相A。在搅拌下,将乳液冷却到室温,并另外加入相C。
应用具体实施例2:眼影霜剂
实施例5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5-30.0重量%,基于眼影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异十六烷补足到100重量%。
将相A混合并加热到85℃,然后将相B在搅拌下加入相A中。在倒入相应容器后,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
应用具体实施例3:淋浴凝胶
实施例4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01-1.0重量%,基于淋浴凝胶配制剂的总重量计。这些配制剂可以用水补足到100重量%。
搅拌相A,然后加入相B并搅拌直到达到均匀外观。单独称量相C,简单混合和并加入相AB中。然后继续搅拌,并单独加入相D。
应用具体实施例4:压缩眼影
实施例3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5.0-40.0重量%,基于眼影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滑石补足到100重量%。
相A在2500rpm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0秒。然后加入相B,并将此混合物在3000rpm下在相同的混合机中混合60秒。最后,在100巴和30秒内用眼影压机将粉末混合物压制成形。
应用具体实施例5:睫毛膏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1.0-10.0重量%,基于睫毛膏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来自相A的水补足到100重量%。
相A在高剪切下搅拌。单独称量相B。将相A和相B分别加热到85℃,然后将相B加入相A中。然后将相AB冷却到45℃,并且在冷却期间在搅拌下逐步加入相C。
应用具体实施例6:头发凝胶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01-2.0重量%,基于头发凝胶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水补足到100重量%。
将Laponite XLG用水搅拌直到相A变透明。然后将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在搅拌下加入相B中。然后将其余成分逐步加入相B中。
应用具体实施例7:香体粉
INCI名称 | 产品名称 | 重量% | 生产者/供应者 |
相A | |||
合成氟金云母 | Synafil S 1050 | 40.00 | Eckart |
聚丙烯 | Synafil W 1234 | 8.00 | Eckart |
膨润土 | Optigel CK-PC | 10.00 | BYK |
滑石 | 滑石粉 | 18.00 | VWR |
硬脂酸镁 | 硬脂酸镁 | 4.00 | Applichem |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 | 20.00 |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2-5.0重量%,基于香体粉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Synafil S 1050补足到100重量%。
混合相A,然后将粉末倒入合适的容器中。
应用具体实施例8:唇彩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10-8.00重量%,基于唇彩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Versagel ME 750补足到100重量%。
将相A加热到85℃,然后将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加入相B中,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稠度,然后倒入唇彩容器中。
应用具体实施例9:唇膏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5-20.0重量%,基于唇膏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Eutanol G补足到100重量%。
将相A加热到85℃,然后将相B加入相A并混合。然后在75℃的温度下将此混合物倒入唇膏模具。
应用具体实施例10:眼线液配制剂
实施例3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5-8.0重量%,基于眼线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水补足到100重量%。
将Optigel WX-PC分散在相A的水中并搅拌10分钟。将相A和相B分别加热到80℃。然后将相B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相A。在冷却到45℃之后,逐步加入相C的成分,并倒入合适的包装中。
应用具体实施例11:摩丝
实施例1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1-8.0重量%,基于摩丝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Dow Corning 9041弹性体补足到100重量%。
将相A混合并加热直到其全部熔融。单独称量相B,并用高速混合机在2400rpm下混合60秒。将熔融相A的一半加入相B中,并再次在混合机中在2400rpm下混合30秒。然后也将其余的相B加入相A,并再次在2400rpm下混合30秒。最后,将相C加入相AB,并再次在高速混合机中在2400rpm下混合30秒。
应用具体实施例12:指甲油
实施例5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1-8.0重量%,基于指甲油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International Lacquers Nailpolish补足到100重量%。
将相A和相B混合,然后倒入合适的容器中。
应用具体实施例13:具有“软触感”效果的指甲油
实施例2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1-8.0重量%,基于指甲油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International Lacquers Nailpolish补足到100重量%。
将相A混合并加入相B中,然后将指甲油倒入合适的容器中。
应用具体实施例14:含水指甲油
实施例1-6的颜料可以用于根据WO 2007/115675 A2实施例1所述的含水指甲油中。在这里,颜料含量是0.1-10.0重量%,基于配制剂的总重量计。
应用具体实施例15:眼影液
实施例3的效应颜料的用量可以是0.10-20.00重量%,基于眼影配制剂的总重量计。此配制剂可以用水补足到100重量%。
相A进行搅拌,然后将相B的成分各自加入相A中并搅拌直到达到均匀稠度。然后将相C的成分各自加入相AB中,并搅拌直到再次达到均匀稠度。
图1:本发明效应颜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放大率为50,000倍(相对于Polaroid 545)。
图2:本发明效应颜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放大率为50,000倍(相对于Polaroid 545)。
图3:本发明效应颜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放大率为20,000倍(相对于Polaroid 545)。
图4:来自图2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的截面,用在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对于涂层边界表面绘制的基线和垂直于基线布置的线得到。在这些边界表面处的交叉点用“x”标记。
图5:对比例3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抛光截面照片,放大率为20,000倍(相对于Polaroid 545)。
图6:间隔层的示意图。
图7:间隔层的位置的示意图。
Claims (11)
1.一种透明效应颜料,其含有非金属薄片状基质和施涂于基质上的涂层,其中涂层具有
a)任选地层1,其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并且层1具有小于10nm的平均层厚度,
b)具有折射率n>1.8和平均层厚度为30-300nm的高折射率层2,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
c)具有折射率n>1.8和平均层厚度为30-300nm的高折射率层3,其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
其中层2或层3中的至少一层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其中层2和/或层3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是选自金属Ti、Fe、Sn、Mn、Zr、Ca、Sr、Ba、Ni、Sb、Ag、Zn、Cu、Ce、Cr和Co,
并且层2和层3被间隔层间隔,其中间隔层具有连接处和空隙,和其中间隔层在每种情况下具有5-120nm的平均高度ha。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透明效应颜料,其中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是选自天然云母薄片、合成云母薄片、玻璃薄片、SiO2薄片、Al2O3薄片、高岭土薄片、滑石薄片、氧氯化铋薄片和它们的混合物,并且非金属薄片状基质任选地被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涂覆并煅烧。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其中效应颜料还含有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以及任选地至少一个其它间隔层。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其中层2和/或层3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是选自金属Ti、Fe、Sn和Zr。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其中在效应颜料中,选自金属Ti、Sn、Zr、Ca、Sr、Ba和Zn的非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是总共>13重量%,并且选自金属Fe、Ti、Sn、Mn、Ni、Sb、Ag、Cu、Ce、Cr和Co的着色金属离子的比例是总共≤4重量%,这在每种情况下通过XRF分析检测,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元素金属计算,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本发明透明效应颜料的总重量计。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层基本上平行于非金属薄片状基质的表面。
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的方法,其中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任选地向非金属薄片状基质施涂未煅烧的层,此层含有氧化锡、氢氧化锡和/或氧化锡水合物或由它们组成,
(ii)接连施涂三个未煅烧的层A、B和C,这些层在每种情况下由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制成或用它们制成,其中层A、B和C直接彼此叠置,和其中在层B中施涂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在金属离子方面是与在层A和层C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不同的,
(iii)在600-1000℃的温度下煅烧在步骤(ii)中所得的产物,得到含有至少一个间隔层的透明效应颜料,
其中用于形成层A、B和C的接连施涂的两种或三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不包含或者不是选自Si、Mg和Al的金属离子。
8.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的方法,其中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接连施涂两个未煅烧的层B和C,这些层在每种情况下由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制成或用它们制成,其中层B和C直接彼此叠置,和其中在层B中施涂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在金属离子方面是与在层C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的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不同的,并且层C沿着基质的方向直接与层B相邻,
(ii)在600-1000℃的温度下煅烧在步骤(i)中所得的产物,得到含有至少一个间隔层的透明效应颜料,
用于形成层B和C的接连施涂的两种或三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不包含或者不是选自Si、Mg和Al的金属离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中在层B中所含的金属离子至少部分地扩散到层A和/或层C中,从而在经煅烧的效应颜料中形成至少一个间隔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用于化妆品配制剂、塑料、膜、织物、陶瓷材料、玻璃、油漆、印刷油墨、油墨、清漆、粉末涂层中和/或用于功能应用中的用途。
11.一种制品,其含有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透明效应颜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4199293.3 | 2014-12-19 | ||
EP14199293.3A EP3034564B1 (de) | 2014-12-19 | 2014-12-19 | Effektpigmente mit hoher Transparenz, hohem Chroma und hoher Brillanz,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
PCT/EP2015/080859 WO2016097416A1 (de) | 2014-12-19 | 2015-12-21 | Effektpigmente mit hoher transparenz, hohem chroma und hoher brillanz,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09079A CN107109079A (zh) | 2017-08-29 |
CN107109079B true CN107109079B (zh) | 2019-10-18 |
Family
ID=5227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68744.XA Active CN107109079B (zh) | 2014-12-19 | 2015-12-21 | 具有高透明性、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效应颜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34436B2 (zh) |
EP (2) | EP3034564B1 (zh) |
JP (1) | JP6957351B2 (zh) |
KR (1) | KR102535159B1 (zh) |
CN (1) | CN107109079B (zh) |
ES (1) | ES2662134T3 (zh) |
PL (1) | PL3034564T3 (zh) |
SI (1) | SI3034564T1 (zh) |
WO (1) | WO20160974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R201816042T4 (tr) | 2014-12-19 | 2018-11-21 | Eckart Gmbh | Yüksek renk koyuluğuna ve yüksek parlaklığa sahip absorbe edici etki pigmentleri, üretimlerine yönelik yöntem ve kullanımları. |
US11167375B2 (en) | 2018-08-10 | 2021-11-09 |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products |
KR20210112296A (ko) * | 2018-12-27 | 2021-09-14 | 로레알 | 케라틴 물질의 케어 및/또는 메이크업을 위한 무수 조성물 |
CN110231371A (zh) * | 2019-07-15 | 2019-09-13 | 新疆大学 | 一种Au/g-C3N4湿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
WO2022018208A1 (en) | 2020-07-23 | 2022-01-27 | Eckart Gmbh | Solvochromic effect pigments,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
KR102641528B1 (ko) * | 2021-06-28 | 2024-02-28 | 씨큐브 주식회사 | 개선된 스파클링 효과를 갖는 다중 색상 진주 광택 안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JP2024529284A (ja) | 2021-07-02 | 2024-08-06 | ヘリオゾニック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 エフェクト顔料混合物を用いた放射線誘起プリント法 |
CN114906855B (zh) * | 2022-05-13 | 2023-03-21 | 西安工程大学 | 用于展示指进现象的可视化人造岩芯的制备方法 |
WO2024132544A1 (en) | 2022-12-22 | 2024-06-27 | Eckart Gmbh | Weather stable pearlescent pigment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22268A2 (en) * | 2002-11-21 | 2004-05-26 | MERCK PATENT GmbH | Iridescent pigment having high brilliance and high chroma |
CN101104748A (zh) * | 2001-07-12 | 2008-01-16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鳞片基多层颜料 |
US8585818B1 (en) * | 2013-03-14 | 2013-11-19 | Basf Se | Coated perlite flakes |
CN104129806A (zh) * | 2013-04-30 | 2014-11-05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α -氧化铝薄片 |
CN105246982A (zh) * | 2013-03-14 | 2016-01-13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经涂布的珍珠岩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87828A (en) * | 1961-06-28 | 1963-04-30 | Du Pont | Nacreous pigment compositions |
BE759469A (fr) | 1969-11-29 | 1971-05-26 | Merck Patent Gmbh | Pigment a brillant nacre et leurs procedes de |
JPS5720723B2 (zh) | 1974-05-21 | 1982-05-01 | ||
DE2522572C2 (de) * | 1975-05-22 | 1982-06-03 | Merck Patent Gmbh, 6100 Darmstadt | Rutilhaltige Perlglanzpigmente |
US4086100A (en) | 1975-05-22 | 1978-04-25 |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 Rutile-containing lustrous pigments |
JPS5741484A (en) | 1980-08-22 | 1982-03-08 |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 Control method of pump-controlled oil hydraulic circuit |
DE3137808A1 (de) * | 1981-09-23 | 1983-03-31 | Merck Patent Gmbh, 6100 Darmstadt | Perlglanzpigmente mit verbesserter lichtechthei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
DE3528256A1 (de) * | 1985-08-07 | 1987-02-19 | Merck Patent Gmbh | Eisenoxidbeschichtete perlglanzpigmente |
GB8709608D0 (en) | 1987-04-23 | 1987-05-28 | Corrocoat Ltd | Forming glass flakes |
DE4137860A1 (de) | 1991-11-16 | 1993-05-19 | Merck Patent Gmbh | Interferenzpigmente |
JPH05279594A (ja) | 1992-02-07 | 1993-10-26 | Merck Patent Gmbh | 微小板状顔料 |
US5273576A (en) | 1992-10-19 | 1993-12-28 | Mearl Corporation | Intensely colored pearlescent pigments |
DE4405492A1 (de) | 1994-02-21 | 1995-08-24 | Basf Ag | Mehrfach beschichtete metallische Glanzpigmente |
EP0668329B1 (de) | 1994-02-21 | 1998-07-22 |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 Mehrfach beschichtete metallische Glanzpigmente |
DE4437753A1 (de) | 1994-10-21 | 1996-04-25 | Basf Ag | Mehrfach beschichtete metallische Glanzpigmente |
TW390901B (en) | 1995-01-27 | 2000-05-21 | Topy Ind | Pearlescent pigment, and paint composition, cosmetic material, ink and plastics blended with the new pearlescent pigment |
JPH08259840A (ja) | 1995-03-23 | 1996-10-08 | Shiseido Co Ltd | 赤色系顔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9516960A1 (de) * | 1995-05-12 | 1996-11-14 | Merck Patent Gmbh | Farbpigmente |
DE19520312B4 (de) | 1995-06-02 | 2004-09-16 | Eckart-Werke Standard-Bronzepulver-Werke Carl Eckart Gmbh & Co. | Oxidierte farbige Aluminiumpigmen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
DE19525503A1 (de) | 1995-07-13 | 1997-01-16 | Basf Ag | Goniochromatische Glanzpigmente auf Basis transparenter, nichtmetallischer, plättchenförmiger Substrate |
AU1209197A (en) | 1995-12-27 | 1997-07-28 | Tohkem Products Corporation | Stable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DE19618569A1 (de) | 1996-05-09 | 1997-11-13 | Merck Patent Gmbh | Mehrschichtige Interferenzpigmente |
US6045914A (en) | 1996-06-03 | 2000-04-04 | Engelhard Corporation | Pearlescent glass pigment |
US5753371A (en) * | 1996-06-03 | 1998-05-19 | The Mearl Corporation | Pearlescent glass pigment |
US5958125A (en) | 1996-07-05 | 1999-09-28 | Schmid; Raimund | Goniochromatic luster pigments based on transparent, nonmetallic, platelet-shaped substrates |
JPH10101377A (ja) | 1996-09-27 | 1998-04-21 | Central Glass Co Ltd | 防曇性被膜及びその製法 |
US5753317A (en) | 1997-03-03 | 1998-05-19 | Xerox Corporation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rocesses |
JP3776241B2 (ja) * | 1997-09-30 | 2006-05-17 | 株式会社資生堂 | 有色雲母チタン系顔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装体 |
US6000804A (en) | 1997-09-30 | 1999-12-14 | Shiseido Co., Ltd. | Colored light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and retroreflective hologram reconstructor using the same |
US6129784A (en) | 1997-09-30 | 2000-10-10 | Shiseido Co., Ltd. | Color titanated mica pigment and coated-body using the same |
JP3776242B2 (ja) * | 1997-09-30 | 2006-05-17 | 株式会社資生堂 | 有色雲母チタン系顔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装体 |
DE19746067A1 (de) | 1997-10-17 | 1999-04-22 | Merck Patent Gmbh | Interferenzpigmente |
DE19817286A1 (de) | 1998-04-18 | 1999-10-21 | Merck Patent Gmbh | Mehrschichtiges Perlglanzpigment auf Basis eines opaken Substrates |
JP2000081832A (ja) | 1998-07-03 | 2000-03-21 | Shiseido Co Ltd | 転写箔及びその転写体 |
DE19836810A1 (de) | 1998-08-14 | 2000-02-17 | Merck Patent Gmbh | Mehrschichtpigmente auf Basis beschichteter Metallplättchen |
US6776835B2 (en) | 1998-08-14 | 2004-08-17 |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 Multilayer pigments based on coated metal platelets |
US6261469B1 (en) | 1998-10-13 | 2001-07-17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Three dimensionally periodic structural assemblies on nanometer and longer scales |
DE19901609A1 (de) * | 1999-01-18 | 2000-07-20 | Merck Patent Gmbh | Mehrschichtiges Perlglanzpigment |
DE19915153A1 (de) | 1999-02-15 | 2000-08-17 | Merck Patent Gmbh | Farbstarke Interferenzpigmente |
US6290766B1 (en) * | 1999-02-24 | 2001-09-18 | Engelhard Corporation | Lustrous interference pigments with black absorption color |
DE19951869A1 (de) | 1999-10-28 | 2001-05-03 | Merck Patent Gmbh | Farbstarke Interferenzpigmente |
DE19951871A1 (de) | 1999-10-28 | 2001-05-03 | Merck Patent Gmbh | Farbstarke Interferenzpigmente |
US6569529B1 (en) | 2000-10-10 | 2003-05-27 | Flex Product, Inc. | Titanium-containing interference pigments and foils with color shifting properties |
DE10051062A1 (de) | 2000-10-14 | 2002-04-18 | Merck Patent Gmbh | Pigment für Sicherheitsanwendungen |
DE10061178A1 (de) | 2000-12-07 | 2002-06-20 | Merck Patent Gmbh | Silberfarbenes Glanzpigment |
DE10114446A1 (de) | 2001-03-23 | 2002-09-26 | Eckart Standard Bronzepulver | Eiseneffektpigmente |
DE10128489A1 (de) | 2001-06-12 | 2002-12-19 | Merck Patent Gmbh | Mehrschichtige Glanzpigmente |
DE10137831A1 (de) | 2001-08-02 | 2003-02-13 | Merck Patent Gmbh | Mehrschichtige Interferenzpigmente |
US6485556B1 (en) * | 2001-10-10 | 2002-11-26 | Engelhard Corporation | Interference pigments |
DE10151844A1 (de) | 2001-10-24 | 2003-05-08 | Merck Patent Gmbh | Farbige Interferenzpigmente |
DE10204336A1 (de) * | 2002-02-01 | 2003-08-14 | Merck Patent Gmbh | Verwendung von Mehrschichtpigmenten im Lebensmittel- und Pharmabereich |
US6777085B1 (en) * | 2002-04-19 | 2004-08-17 |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 Articl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pigments using multiple deposition sources |
EP1375601A1 (de) | 2002-06-28 | 2004-01-02 | MERCK PATENT GmbH | Fünfschichtpigmente |
DE10245848A1 (de) | 2002-09-30 | 2004-04-01 | Merck Patent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inverser opalartiger Strukturen |
US6794037B2 (en) | 2002-12-13 | 2004-09-21 | Engelhard Corporation | High chroma effect materials |
JP5431632B2 (ja) | 2002-12-17 | 2014-03-05 |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 干渉顔料 |
US7993443B2 (en) | 2003-01-17 | 2011-08-09 | Basf Catalysts Llc | Multilayer effect pigment |
US7993444B2 (en) | 2003-01-17 | 2011-08-09 | Basf Catalysts Llc | Multi-layer effect pigment |
US6875264B2 (en) | 2003-01-17 | 2005-04-05 | Engelhard Corporation | Multi-layer effect pigment |
DE10315775A1 (de) | 2003-04-04 | 2004-10-14 | Eckart Gmbh & Co. Kg | Dünne deckende Aluminiumpigment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und Verwendung der Aluminiumpigmente |
DE10346167A1 (de) | 2003-10-01 | 2005-05-25 | Merck Patent Gmbh | Glänzende schwarze Interferenzpigmente |
DE10354763A1 (de) | 2003-11-21 | 2005-06-23 | Eckart Gmbh & Co. Kg | Effektpigmente mit Aluminium- oder Aluminiumlegierungsker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
DE10361437A1 (de) | 2003-12-23 | 2005-07-28 | Eckart Gmbh & Co. Kg | Metallpigmente mit vernetzbarer Bindemittelbeschichtung,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beschichteten Metallpigmente und deren Verwendung |
ES2602178T3 (es) | 2004-01-09 | 2017-02-20 | Merck Patent Gmbh | Pigmentos de interferencia coloreados que tienen lustre metálico, método de preparación y uso de los mismos |
DE102004035769A1 (de) | 2004-07-27 | 2006-03-23 | Merck Patent Gmbh | Mehrschichtige Interferenzpigmente |
US7413599B2 (en) | 2004-08-26 | 2008-08-19 | Eckart Gmbh & Co. Kg | Coated pearlescent pigments with SiO2 and cerium oxide |
DE102004041586A1 (de) | 2004-08-26 | 2006-03-02 | Eckart Gmbh & Co. Kg | Beschichtete Perlglanzpigmente mit SiO2 und Ceroxid |
JP2006160683A (ja) * | 2004-12-08 | 2006-06-22 | Kao Corp | 水系美爪料 |
US8383531B2 (en) | 2004-12-24 | 2013-02-26 |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 Glass flake |
DE102005032346A1 (de) | 2005-06-24 | 2007-01-04 | Eckart Gmbh & Co.Kg | Perlglanzpigmente mit vernetzbarer Bindemittelbeschichtung,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beschichteten Perlglanzpigmente und deren Verwendung |
DE102006009131A1 (de) * | 2006-02-24 | 2007-09-06 | Eckart Gmbh & Co.Kg | Mit anorganisch/organischen Mischschichten beschichtete Perlglanzpigment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DE102006016452A1 (de) | 2006-04-07 | 2007-10-11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Nitrocellulose basierte Bindemittel für wässrige Nagellacke |
KR20090024269A (ko) | 2006-06-23 | 2009-03-06 | 니혼 이타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인편상 유리 |
CN101563427B (zh) | 2006-10-18 | 2013-04-03 | 巴斯福公司 | 表现出随角异色性的多层颜料 |
EP2102294B1 (de) | 2006-12-22 | 2012-06-20 | Eckart GmbH | Dünne aluminiumpigmente mit enger dickenverteil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und verwendung der aluminiumpigmente |
US20100011992A1 (en) * | 2007-01-11 | 2010-01-21 | Patrice Bujard | Pigment mixtures |
JP5085168B2 (ja) * | 2007-03-19 | 2012-11-28 | 日本メナード化粧品株式会社 | 化粧料 |
EP1980594B1 (en) | 2007-04-05 | 2009-06-03 | Eckart GmbH | Effect pigments comprising a glass flake substrate |
CN100560658C (zh) * | 2007-04-17 | 2009-11-18 | 河北欧克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超强干涉金色珠光颜料生产工艺 |
CN101970581A (zh) | 2007-11-16 | 2011-02-09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明亮的干涉颜料 |
EP2093260A1 (de) | 2008-02-20 | 2009-08-26 | Eckart GmbH | Effektpigmente basierend auf künstlich hergestellten Substraten mit enger Grössenverteilung |
EP2157138B1 (de) | 2008-05-26 | 2010-11-24 | Eckart GmbH | Dünne, plättchenförmige Eisenpigmen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
DE102008031901A1 (de) | 2008-07-08 | 2010-01-14 | Eckart Gmbh | Metalleffektpigmen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Verwendung derselben und Pulverlack |
KR101555368B1 (ko) | 2008-10-10 | 2015-09-30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광결정으로 이루어진 페인트 조성물용 안료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DE102008059700A1 (de) | 2008-11-29 | 2010-06-02 | Eckart Gmbh | Eingefärbte Glaspartikel,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
DE102009037933A1 (de) | 2009-08-19 | 2011-02-24 | Eckart Gmbh | Hochglänzende Mehrschichtperlglanzpigmente mit nichtsilberner Interferenzfarbe und enger Größenverteil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DE102009037932A1 (de) | 2009-08-19 | 2011-02-24 | Eckart Gmbh | Hochglänzende Mehrschichtperlglanzpigmente mit enger Größenverteil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DE102009037934A1 (de) | 2009-08-19 | 2011-02-24 | Eckart Gmbh | Hochglänzende Mehrschichtperlglanzpigmente mit farbiger Interferenzfarbe und enger Größenverteil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DE102009037935A1 (de) | 2009-08-19 | 2011-02-24 | Eckart Gmbh | Hochglänzende Mehrschichtperlglanzpigmente mit silberner Interferenzfarbe und enger Größenverteil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WO2011103713A1 (zh) | 2010-02-24 | 2011-09-01 | 汕头市龙华珠光颜料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随角异色光干涉颜料 |
DE102010021530A1 (de) | 2010-05-26 | 2011-12-01 | Eckart Gmbh | Verwendung oberflächenmodifizierter Effektpigmente in einem lösemittelfreien Beschichtungsmittel, lösemittelfreies Beschichtungsmittel und beschichteter Gegenstand |
DE102010049375A1 (de) | 2010-10-26 | 2012-04-26 | Merck Patent Gmbh | Pigmente |
DE102011012214A1 (de) | 2011-02-23 | 2012-08-23 | Eckart Gmbh | Plättchenförmiges metalloxidhaltiges Pigment,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sselben als Effektpigment und/oder als Substrat für Effektpigmente |
DE102011015338A1 (de) | 2011-03-28 | 2012-10-04 | Eckart Gmbh | Wetterstabile Perlglanzpigmen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
EP2607432A1 (de) | 2011-12-21 | 2013-06-26 | Merck Patent GmbH | Effektpigmente basierend auf Substraten die einen Kreisformfaktor von 1,2-2 aufweisen |
CN102718229A (zh) | 2012-05-04 | 2012-10-10 | 杨修直 | 一种高柔韧性、高分剥性的合成云母晶体片及其制备方法 |
EP2698403B1 (de) | 2012-08-17 | 2018-01-03 | Eckart GmbH | Oberflächenmodifizierte Perlglanzpigmente und deren Verwendung in Pulverlacken |
KR101399954B1 (ko) * | 2012-09-10 | 2014-05-29 | 씨큐브 주식회사 | 높은 색강도를 갖는 간섭안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
DE102012109407A1 (de) | 2012-10-02 | 2014-03-27 | Eckart Gmbh | Wetterstabile Perlglanzpigmen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
DE102012024901A1 (de) | 2012-12-20 | 2014-07-10 | Merck Patent Gmbh | Pigmente |
EP2969955A1 (en) | 2013-03-11 | 2016-01-20 | Basf Se |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zinc phlogopite |
WO2015183674A1 (en) * | 2014-05-28 | 2015-12-03 | Basf Se | Effect pigments |
-
2014
- 2014-12-19 PL PL14199293T patent/PL3034564T3/pl unknown
- 2014-12-19 EP EP14199293.3A patent/EP3034564B1/de active Active
- 2014-12-19 SI SI201430690T patent/SI3034564T1/en unknown
- 2014-12-19 ES ES14199293.3T patent/ES2662134T3/es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2-21 CN CN201580068744.XA patent/CN107109079B/zh active Active
- 2015-12-21 EP EP15813863.6A patent/EP3234023B1/de active Active
- 2015-12-21 US US15/536,206 patent/US109344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2-21 JP JP2017533484A patent/JP6957351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2-21 WO PCT/EP2015/080859 patent/WO2016097416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12-21 KR KR1020177018329A patent/KR10253515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4748A (zh) * | 2001-07-12 | 2008-01-16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鳞片基多层颜料 |
EP1422268A2 (en) * | 2002-11-21 | 2004-05-26 | MERCK PATENT GmbH | Iridescent pigment having high brilliance and high chroma |
US8585818B1 (en) * | 2013-03-14 | 2013-11-19 | Basf Se | Coated perlite flakes |
CN105246982A (zh) * | 2013-03-14 | 2016-01-13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经涂布的珍珠岩片 |
CN104129806A (zh) * | 2013-04-30 | 2014-11-05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α -氧化铝薄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349756A1 (en) | 2017-12-07 |
EP3234023B1 (de) | 2021-06-23 |
SI3034564T1 (en) | 2018-05-31 |
JP6957351B2 (ja) | 2021-11-02 |
CN107109079A (zh) | 2017-08-29 |
US10934436B2 (en) | 2021-03-02 |
WO2016097416A1 (de) | 2016-06-23 |
EP3034564B1 (de) | 2018-02-07 |
EP3034564A1 (de) | 2016-06-22 |
KR20170095915A (ko) | 2017-08-23 |
JP2018507924A (ja) | 2018-03-22 |
PL3034564T3 (pl) | 2018-07-31 |
ES2662134T3 (es) | 2018-04-05 |
EP3234023A1 (de) | 2017-10-25 |
KR102535159B1 (ko) | 2023-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09079B (zh) | 具有高透明性、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效应颜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7257828B (zh) | 具有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效应颜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KR101719847B1 (ko) | 비-실버 간섭 컬러 및 협소한 크기 분포를 갖는 고광택 다층 효과 안료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KR102532465B1 (ko) | 고 채도 및 고 휘도를 갖는 금색 효과 안료, 그 제조 방법 및 용도 | |
KR102532466B1 (ko) | 고 채도 및 고 휘도를 갖는 적색 장식용 안료,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 |
KR101719849B1 (ko) | 협소한 크기 분포를 갖는 고광택 다층 효과 안료,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7250290B (zh) | 具有高色饱和度和高亮度的金属效应颜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