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8051B - 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08051B CN107108051B CN201680006171.2A CN201680006171A CN107108051B CN 107108051 B CN107108051 B CN 107108051B CN 201680006171 A CN201680006171 A CN 201680006171A CN 107108051 B CN107108051 B CN 1071080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tag member
- conveyer
- tag
- lid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65B7/16—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 B65B7/28—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by applying separate preformed closures, e.g. lids,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搬运装置具备:移动装置,使具有筒状躯体部件及盖构件的液体用纸容器以所述盖构件位于所述液体用纸容器的上表面的方式在立位状态下进行移动,该盖构件的外周边部向上方立起;供给装置,送出标签片材;切断装置,通过将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标签片材切断来形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构件;传送装置,对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二端进行保持,并且,能够使所述标签构件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从位于所述盖构件的上方的切断位置转动到所述盖构件的上表面的粘贴位置;以及临时安装装置,将转动到所述粘贴位置的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盖构件进行临时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搬运装置,特别涉及适合在向形成于液体用纸容器的顶板的开口部安装的标签胶带的粘贴中使用的技术,该液体用纸容器作为清凉饮料水等的容器而以cartocan(日文原文为“カートカン”,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商标)、brick pack(日文原文为“ブリックパック”,明治乳业株式会社商标)等名称来使用。
本申请基于2015年1月21日向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009691号并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示,所谓液体用纸容器是纸容器,包括圆筒形状的躯体部件(侧面构件)、圆形的外周边部向外表面侧立起的(上部)盖构件(顶面构件)、及圆形的外周边部向外表面侧立起的(下部)底构件(底面构件)。
在这样的容器中,在填充了内容物之后,粘贴对设置于盖部的内容物注入用的开口进行堵塞的饮用口用的标签构件。
例如,已知通过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的机构来粘贴(安装)标签构件(盖密封)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64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52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由于躯体部件的上端及盖构件的外周边部向外表面侧立起,因此在标签构件的粘贴时需要考虑在该外表面立起的部分的影响。
此外,为了提高标签构件的开封性,而研究对标签构件端部实施压花加工、使标签构件端部从盖构件上表面分离。但是,已知若实施这样的加工,那么虽然开封容易性得到改善,但是在标签构件的粘贴时,搬运时产生标签构件堵塞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存在兼顾标签构件的开封容易性与粘贴加工容易性的要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要实现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标签构件的开封容易性与粘贴加工容易性的搬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具备:移动装置,使具有筒状躯体部件及盖构件的液体用纸容器以所述盖构件位于所述液体用纸容器的上表面的方式在立位状态下进行移动,该盖构件的外周边部向上方立起;供给装置,送出标签片材;切断装置,通过将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标签片材切断来形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标签构件;传送装置,对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二端进行保持,并且,能够使所述标签构件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从位于所述盖构件的上方的切断位置转动到所述盖构件的上表面的粘贴位置;以及临时安装装置,将转动到所述粘贴位置的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盖构件进行临时安装。
根据上述方式所涉及的构成,通过由传送装置对切断后的标签构件进行保持并进行转动搬运,由此能够不受到立起的盖构件的外周边部影响地将标签构件搬运到位于盖构件的中央的开口部,并且标签构件在切断装置不会被钩挂。
也可以是,所述切断装置具备对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实施压花加工的压花加工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将具有开封容易性的标签构件粘贴于液体用纸容器。
也可以是,在所述传送装置中设置有:平板状的标签传送器,能够围绕所述轴线转动;以及标签夹持件,能够与所述标签传送器一体地转动,并且,能够在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上表面之间对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二端进行夹持并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在标签传送器转动的期间,即使在标签构件钩挂到切断装置的前端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标签构件从切断装置拉出而无障碍地转动搬运到粘贴位置。
也可以是,在所述传送装置中设置有:施力部件,对所述标签夹持件沿着朝向所述标签传送器夹持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二端的方向进行施力;以及施力切换部,在所述切断位置解除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标签夹持件的施力,并且,在所述标签传送器从所述切断位置向所述粘贴位置转动时,通过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标签夹持件进行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当在切断位置供给了标签构件(标签片材)时,将标签夹持件的施力解除而使标签构件的第二端成为规定位置,当所述标签传送器的转动动作开始时,将标签夹持件朝向所述标签传送器施力,即使在标签构件钩挂于切断装置的前端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标签构件从切断装置拉出而无障碍地转动搬运到粘贴位置,并且,能够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转动动作连动地对该标签夹持件的施力进行控制。
也可以是,在所述传送装置中,设置有将所述标签构件吸附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的吸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在对所述标签夹持件沿着朝向所述标签传送器夹持所述标签构件的第二端的方向施加的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吸引标签构件,在标签传送器的转动动作中,标签构件被切断装置拉动,能够防止标签构件相对于标签传送器产生偏移。
也可以是,所述吸引部被设置于比所述标签夹持件和所述标签传送器对所述标签构件进行夹持的位置更从所述切断装置远离的位置,能够对所述标签构件的第二端进行吸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不对标签夹持件的动作产生影响地进行标签构件向标签传送器的保持。
也可以是,在所述传送装置中,在所述切断位置时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使从所述切断装置供给的所述标签构件的第二端沿着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移动的引导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在从切断装置沿着标签传送器的上表面供给连续状态的标签构件(标签片材)的情况下,能够向标签夹持件对标签构件的保持位置、或者吸引部对标签构件的保持位置进行引导,能够可靠地进行传送装置对标签构件的保持。
也可以是,所述切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及所述临时安装装置的组设置有多个,能够向多个液体用纸容器的每个同时供给所述标签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高效地将标签构件粘贴于液体用纸容器,能够使每单位时间的处理数量增大,能够提高生产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提供能够兼顾标签构件的开封容易性和粘贴加工容易性的搬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局部透视的立体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标签构件搬运的工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5A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中进行处理的液体用纸容器的立体图。
图15B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中进行处理的液体用纸容器的俯视图。
图15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中进行处理的液体用纸容器的上侧位置的截面的示意主视图。
图16A是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的图表。
图16B是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的图表。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传送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局部透视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5A~图15C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搬运装置中进行处理的液体用纸容器的图。在图1中,符号1为搬运装置,符号C为液体用纸容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1是向液体用纸容器C粘贴标签构件B的装置。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1具有:原材料辊11,作为供给装置(供给机构)10,卷绕有连续的带状的标签构件(标签片材)S1;切断装置(切断机构)20,接受从该原材料辊11绕出的标签构件S1,并切断、成形为标签构件S的轮廓形状;输送机(移动装置、移动机构)60,在该切断装置20的下方搬运液体用纸容器C;传送装置(传送机构)30,从切断装置20接受成形后的标签构件S,且与输送机60的搬运速度相匹配地将该标签构件S向在该输送机60上搬运的液体用纸容器C的成为上表面的盖构件C3上设置的开口部C6附近供给;以及临时安装装置(临时安装机构)50,将标签构件S临时安装于盖构件C3。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的圆筒型形状的液体用纸容器(纸容器)C是如图15A~图15C所示那样对以纸基材为主体的层叠材料进行成形而构成的纸容器C,该纸基材是至少将纸层和具有阻挡膜层的密封层隔着熔融挤出的树脂层进行层叠而形成的。该纸容器C具备:圆筒形状的躯体部件(侧面构件)C1;(上部)盖构件(顶面构件)C3,圆形的外周边部C2向(纸容器C的)外表面立起;以及(下部)底构件(底面构件)C4,与盖构件C3同样,圆形的外周边部向外表面立起。该纸容器C为,盖构件C3的外周边部C2的内表面与躯体部件C1的上部内表面接合,底部件C4的外周边部的内表面与躯体部件C1的下部内表面接合,具有如筒那样的圆筒型构造(有底筒状)。
在液体用纸容器C中,在盖构件C3设置有开口部C6,该开口部C6被粘贴标签构件S而密封。
如图1、图15A~图15C所示那样,标签构件S在与开口部C6不重叠的位置即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一端)Sa,为了容易进行开封而设置有朝向盖构件C3表面形成为凸状的压花部S2。压花部S2的形状能够适当地设定。
如图15B所示那样,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被设为宽度方向中央突出的轮廓形状以确保开封容易性,第二端(另一端)Sb的轮廓形状被设定为与盖构件C3的外周边部C2几乎相接。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对连续的带状的标签构件S1进行供给,并且,以规定长度将带状的标签构件S1切断为规定轮廓,并向开口部C6的粘贴位置搬运。
供给装置10作为卷绕有连续的带状的标签构件S1的原材料辊11,具有向切断装置20以规定速度进行供给的辊子12a、12b等。此外,原材料辊11只要能够将标签构件S1向切断装置20供给即可,原材料辊11的设置位置不被限定。
如图1所示那样,切断装置20将被连续供给的标签构件S1在第一端(第一端侧、接近第一端的位置)进行分离、切断,而形成为标签构件(一片的标签)S。此外,切断装置20具有:将所供给的带状的标签构件S1从厚度方向两侧夹着而进行切断的上刃(冲头)21及下刃(冲模)22;与上刃21及下刃22相比配置于带状的标签构件S1的行进方向下游侧,作为对所切断的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侧实施压花加工的压花加工部,且相互对置的凸部23及凹部24;对这些上刃21、下刃22、凸部23及凹部24进行支撑的上基部(冲头板)25、上按压部(脱模板)25a及下基部(冲模板)26;将上基部25及上按压部(脱模板)25a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第二施力部件、施力机构)27;以及能够将上基部25及下基部26向相互接近及分离的方向驱动的气缸等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机构)。
切断装置20如图1所示那样,将带状的标签构件S1配置为该标签构件S1的宽度方向成为大致水平、且能够沿着以使切断装置20的前端下降的方式倾斜的下基部26表面移动。与该下基部26以对置的方式分离配置有上基部2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使上基部25能够以向下基部26接近的方式移动。此外,上基部25通过施力部件27以能够从下基部26分离的方式移动。
如图5所示那样,在上基部25接近了下基部26时,一体形成于上基部25的上刃21与处于对应的位置的下刃22抵接而能够将带状的标签构件S1切断。同时,在上基部25接近了下基部26时,一体形成于上基部25的凸部23与处于对应的位置的凹部24接近而能够对标签构件S进行压花加工。上刃21及凸部23能够与一体形成的上基部25一起相对于形成为大致平面的下基部26的表面26a,沿着表面26a的法线方向(垂直方向)往复动作。
凸部23及凹部24具有与通过压花加工而形成于标签构件S的凹凸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不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B所示那样,凸部23及凹部24具有与在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设置的形成为突出轮廓形状的附近设置有2处的压花部S2相对应的配置。
上刃21及下刃22的形状被设定为与标签构件S的轮廓形状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B、图15C所示那样,上刃21及下刃22的平面形状被设定为,与形成为突出轮廓形状的第一端Sa、形成为与盖构件C3的外周边部C2几乎相接的轮廓形状的第二端Sb相对应。
此外,在当切断时成为供上刃21嵌入的下刃22的孔部,设置有将在切断带状的标签构件S1时产生的切断片(切屑)除去的机构。
传送装置30如图1~图3所示,构成为便于在切断装置20与输送机(移动装置)60之间架桥,能够对切断后的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进行保持、使标签构件S围绕大致水平的(相对于液体用纸容器C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轴线从位于盖构件C3的上方的标签构件的切断位置转动到盖构件C3的上表面的粘贴位置。
如图1~图3所示那样,传送装置30具有:平板状的标签传送器32,能够将大致水平的旋转轴31作为旋转轴线而围绕旋转轴31转动;以及标签夹持件33,能够与标签传送器32一体地转动,并且在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对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进行夹持而保持。
如图1~图3所示那样,标签传送器32构成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机构)而围绕旋转轴31在上侧位置的切断位置与下侧位置的粘贴位置之间摆动。旋转轴31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并且被配置在与下基部26的表面26a成为大致齐平面(同一平面上)的位置。
如图1~图3所示那样,标签传送器32构成为,能够将旋转位置设定为,在该标签传送器32延伸存在于旋转轴31与下基部26的凹部24侧前端之间的情况下,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与下基部26的表面26a成为大致齐平面(同一平面上)。
如图1~图3所示那样,标签传送器32的切断位置构成为,使得该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被配置于与下基部26的表面26a大致齐平面(同一平面上)、且能够使标签构件S1以第二端Sb侧为前端移动,并且,构成在上刃21及凸部23与一体形成的上基部25一起下降而能够将标签构件S1切断的位置。
如图8、图9所示那样,标签传送器32的粘贴位置是标签传送器32的前端32b与立在输送机60上的液体用纸容器C的盖构件C3抵接、且所保持的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能够载放于液体用纸容器C的盖构件C3的位置。
如图1~图3所示那样,标签夹持件33以能够经由与旋转轴31平行地配置的旋转轴33a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并且,该标签夹持件33被施力部件34在旋转轴33a周围向该标签夹持件33朝向标签传送器32的方向(对置的方向)施力。
在标签夹持件33的前端,在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能够将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侧向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按压的凸部33b。如图6、图7所示那样,通过施力部件34的施力,使得该凸部33b能够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抵接。
标签夹持件33只要将标签夹持件33的宽度尺寸设定成在前端侧的凸部33b附近与标签构件S的宽度尺寸相比大致相等或者稍大即可,能够与所处理的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侧轮廓形状相对应地适时设定。
如图1~图3所示那样,在标签传送器32上,作为吸引部(吸引机构),而设置有在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开口的多个吸引孔35。并且,该多个吸引孔35构成为,与未图示的减压泵等连接,在配置了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的情况下,能够对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进行吸附。吸引部能够对吸引状态的开启关闭进行切换控制。
如图1~图3所示那样,作为吸引部的多个吸引孔35设置于与在标签夹持件33和标签传送器32对标签构件S进行夹持的位置即标签夹持件33前端侧设置的凸部33b相比更接近旋转轴31的位置。即,吸引孔35设置于远离切断装置20的位置。此外,吸引孔35还配置于与在标签夹持件33前端侧设置的凸部33b对置的位置。吸引孔的配置能够与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侧轮廓形状相对应地设定。
此外,还能够在标签构件S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抵接的范围内,在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整体上设置大量吸引孔35。在该情况下构成为,能够切换为将不需要的吸引孔35与减压泵的连接切断,以便与所处理的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侧轮廓形状相对应。在使用这样的吸引孔35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具有不同的第二端Sb侧轮廓形状的标签构件S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搬运。
在标签传送器32处于切断位置时的该标签传送器32的上侧对置位置,如图1所示那样设置有使从切断装置20供给的标签构件S1的第二端Sb侧沿着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移动的引导部40。引导部40不与标签传送器32一体地旋转,而与切断装置20一体地固定。
如图1~图3所示那样,引导部40具有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对置的引导面41。
引导面41以随着从接近切断装置20的位置朝向接近旋转轴31的位置而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的距离减少的方式,相对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对置配置。引导面41从接近切断装置20的位置起设置到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所设置的吸引孔35附近。
在引导部40的接近旋转轴31的位置的下表面,设置有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该夹持件推动器36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形状,以便在旋转轴33a与旋转轴31之间的位置与标签夹持件33的上表面抵接。
如图1~图3所示那样,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在标签传送器32处于切断位置时,在旋转轴33a与旋转轴31之间的位置与标签夹持件33抵接而将施力部件34对标签夹持件33的施力解除。并且,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使标签夹持件33围绕旋转轴33a转动,而使设置在与标签夹持件33的前端接近的位置处的凸部33b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分离。然后,成为能够在这些设置在与标签夹持件33的前端接近的位置处的凸部33b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插入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的开放状态。
如图8、图9所示那样,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在标签传送器32从切断位置向粘贴位置转动时,随着该标签传送器32的旋转而从标签夹持件33分离。此时,与标签传送器32的旋转相对应,通过施力部件34对标签夹持件33的施力而使标签夹持件33围绕旋转轴33a转动,设置在与标签夹持件33的前端接近的位置处的凸部33b向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逐渐接近,标签夹持件33前端的凸部33b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接触。此时,与标签传送器32的旋转相对应,通过施力部件34对标签夹持件33的施力,能够对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进行保持。
即,标签夹持件33无需除了标签传送器32的旋转驱动装置及施力部件34以外还设置驱动源,就能够进行标签构件S的保持状态及开放状态的切换。这些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标签传送器32的旋转驱动装置及施力部件34能够构成施力切换部(施力切换机构)。
夹持件推动器(施力切换部)36例如与引导部40螺合,能够通过旋转量来控制向引导部40下侧的突出量(突出的程度),但是只要能够对突出量进行控制即可,不限于上述构成。
如图1所示那样,临时安装装置50在切断装置20的下侧位置(配置在切断装置20的下方),当标签传送器32相对于液体用纸容器C的盖构件C3转动到粘贴位置时,将标签传送器32所保持的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向盖构件C3临时安装。
临时安装装置50例如是具有能够对树脂即标签构件S进行熔敷的加热装置(加热机构)的临时安装熨斗。如图1所示那样,临时安装装置50随着液体用纸容器C的移动而向液体用纸容器C的上侧位置(上方)即回避位置回避,通过输送机60能够使液体用纸容器C移动。
如图1所示那样,输送机(移动装置)60能够使液体用纸容器C以盖构件C3位于上表面的方式以立位状态进行移动,并具有:未图示的一对带轮,在移动方向M上分离,且旋转轴线为水平且与移动方向M正交;以及皮带(环状皮带)61,卷绕于一对带轮。
此外,在移动装置中设置有未图示的检查装置(检查机构)及方向修正装置(方向修正机构),对在输送机60上游以立位配置的液体用纸容器C的开口部C6的方向进行检查并修正为与标签构件S的粘贴方向一致。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搬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准备工序,如图1所示那样,将标签传送器32以使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与下基部26的上表面26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成为齐平面)的方式设定转动位置,来作为切断位置。此时,标签夹持件33与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抵接,因此成为能够在设置于标签夹持件33前端的凸部33b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插入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的开放状态。
此时,切断装置20如图1所示那样,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26被配置于最大程度分离的位置,在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冲模板)26之间形成有间隙。
此时,如图1所示那样,临时安装装置50回避到液体用纸容器C的上侧位置(上方)即回避位置,能够通过输送机60使液体用纸容器C移动。
同时,通过输送机60使液体用纸容器C向标签传送器32的下侧位置即粘贴位置移动。在此,通过未图示的检查装置对液体用纸容器C的开口部C6的方向进行检查,并且,通过未图示的方向修正装置以使标签构件S的粘贴方向与液体用纸容器C的开口部C6的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修正。
此外,液体用纸容器C向粘贴位置的移动,只要能够赶上后述的粘贴工序即可,粘贴工序之前的定时不特别限定。
接下来,作为标签构件S1的插入工序,如图4所示那样,从供给装置10的原材料辊11经由辊子12a、12b供给带状的连续的标签构件S1,并向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冲模板)26之间插入。然后,使带状的连续的标签构件S1沿着下基部26的表面26a移动,并且通过引导部40进行引导,由此使其沿着与表面26a成为齐平面(同一平面上)且分离配置的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移动,并使标签构件S1前端到达旋转轴33a附近的规定位置。
接着,作为标签构件S1的切断工序,如图5所示那样,使切断装置20动作,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机构)使上基部(冲头板)25以朝向下基部26接近的方式移动。由此,上按压部(脱模板)25a朝向下基部26接近,在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冲模板)26之间对连续的标签构件S1进行按压、保持。在该状态下,通过进一步使上基部(冲头板)25朝向下基部26接近,由此上基部(冲头板)25与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之间的距离缩短,并且,上按压部(脱模板)25a通过施力部件27的施力而被按压于下基部26。由此,在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冲模板)26之间被按压的连续的标签构件S1的保持变得更稳固。
同时,如图5所示那样,与上基部25一体形成的上刃21向下基部26移动而与下刃22接触,从连续的标签构件S1切取规定部分,并且,将一部分分离切断而将比上刃21及下刃22更接近传送装置30的部分形成为标签构件S。
此时,如图5所示那样,与上基部25一体形成的作为压花加工部的凸部23向下基部26移动而按压凹部24,对通过上刃21及下刃22切断的标签构件S实施压花加工。然后,在标签构件S上,在与上刃21及下刃22相比更接近传送装置30的位置且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侧(接近第一端Sa的位置)形成压花部S2。
接着,作为切断结束工序,如图6所示那样,使切断装置20动作,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机构)使上基部(冲头板)25以从下基部26分离的方式移动,上按压部(脱模板)25a和下基部26被驱动到最大程度分离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构成为,在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冲模板)26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在上刃21与下刃22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凸部23与凹部24之间形成有间隙,成为能够插入下一个标签构件S1的状态。
同时,将在切断工序中从标签构件S1切取的切断片除去。
接着,作为标签构件S的吸附工序,使传送装置30的未图示的减压泵等吸引装置(吸引机构)动作,使多个吸引孔35成为负压,将通过切断工序切断的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侧(接近第二端Sb的位置)吸附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
接着,作为搬运夹持工序,如图6所示那样,使传送装置30的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机构)动作,使标签传送器32从切断位置朝向粘贴位置向箭头M1所示的方向围绕旋转轴31转动。
于是,随着标签传送器32的旋转,标签夹持件33也围绕旋转轴31向箭头M1所示的方向旋转,如图6所示那样,向从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标签夹持件33围绕旋转轴33a向箭头M2所示的方向旋转,设置在标签夹持件33前端的凸部33b向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接近。
并且,在标签传送器32围绕旋转轴31向箭头M1所示的方向旋转而成为了标签夹持件33与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分离的状态时,围绕旋转轴33a转动的标签夹持件33的前端所设置的凸部33b到达能够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接触的位置。
由此,在被施力部件34向箭头M2所示的方向施力的标签夹持件33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被夹持而被稳固地保持。此外,在该状态下,标签传送器32围绕旋转轴31的旋转状态下旋转角度不会太大,因此标签构件S的压花部S2虽然从凸部23与凹部24之间向传送装置30移动,但成为仍然位于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冲模板)26之间的程度的移动状态。
接着,作为旋转搬运工序,如图7所示那样,通过传送装置30的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机构),使标签传送器32朝向粘贴位置向箭头M1所示的方向围绕旋转轴31进一步转动。
随着标签传送器32的转动,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从上按压部(脱模板)25a与下基部(冲模板)26之间向传送装置30移动。
此时,如图13所示那样,通过作为吸引部而成为负压的吸引孔35将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吸附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并且,在标签夹持件33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夹持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由此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相对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被稳固地保持,因此如图14所示那样,即使如标签构件S被下基部26的边缘部钩挂到等那样、标签构件S被向切断装置20侧拉拽,标签构件S也不会从所保持的位置偏移。
接着,如图8所示那样,在围绕旋转轴31转动的标签传送器32到达粘贴位置的状态下,使箭头M1所示的围绕旋转轴31的转动停止,使旋转搬运工序结束。
此时,标签传送器32的前端32b与立在输送机60上的液体用纸容器C的盖构件C3抵接。此外,由标签夹持件33及标签传送器32保持的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成为与盖构件C3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
接着,作为临时安装工序,如图9所示那样,使临时安装装置50向箭头M3所示的方向移动,如图10所示那样,使临时安装装置50向箭头M4所示的方向转动,在使临时安装装置50(临时安装熨斗)的前端51从上侧与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抵接的同时进行加热,将标签传送器32所保持的标签构件S的第一端Sa向盖构件C3进行临时安装。
临时安装装置50的临时安装熨斗的前端51所抵接的临时安装位置S3,例如图10、图15B所示那样,为开口部C6与压花部S2之间的位置。
作为吸附结束工序,使传送装置30的未图示的减压泵等吸引装置(吸引机构)的动作停止,使多个吸引孔35成为常压,解除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向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的吸附。
接着,作为后续工序,如图11所示那样,使传送装置30的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机构)动作,使标签传送器32从粘贴位置朝向切断位置向箭头M6上述的方向围绕旋转轴31转动。
作为保持结束工序,在标签传送器32的转动动作的同时,解除传送装置30的标签夹持件33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的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的夹持。
标签构件S被临时安装装置50的临时安装熨斗的前端51按压,并持续夹持直到标签传送器32的抬起动作、即使标签构件S立起的动作开始为止。在此,具有“临时安装熨斗按压的力>标签夹持件33保持力”这样的关系,通过标签传送器32的抬起动作而解除标签构件S的夹持状态。
同时,解除临时安装装置50的临时安装熨斗的前端51的加热,在使临时安装装置50向与图10所示的箭头M4表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之后,如图11所示那样,通过输送机60使液体用纸容器C从成为标签传送器32的下侧位置的粘贴位置向移动方向M移动。同时,使临时安装装置50向箭头M5所示的方向移动。
在标签传送器32围绕旋转轴31向箭头M6所示的方向旋转而成为标签夹持件33与夹持件推动器(手柄推动器)36接触的状态时,在围绕旋转轴33a转动的标签夹持件33的前端设置的凸部33b从标签传送器32上表面32a分离。
由此,标签夹持件33克服施力部件34的施力而在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与凸部33b之间产生间隙,标签传送器32转动到切断位置,由此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与凸部33b之间成为能够插入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的开放状态。
临时安装了标签构件S的液体用纸容器C经由内容物填充工序及粘合标签构件S的密封工序等而成为产品。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1,标签夹持件33通过施力部件34对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进行按压,并且,使多个吸引孔35成为负压而将通过切断工序切断的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吸附于标签传送器32上表面32a,由此能够在标签夹持件33与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之间将标签构件S的第二端Sb进行夹持而稳固地保持,因此即使如标签构件S被下基部26的边缘部钩挂等那样、标签构件S被切断装置20拉动,标签构件S也不会从所保持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降低标签构件S的粘贴不良等的产生,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特别是,即使是实施压花加工等而具有凹凸、容易钩挂于切断装置20的标签构件S,也能够防止标签构件S从所保持的位置偏移,而可靠地将标签构件S向液体用纸容器C的粘贴位置搬运。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搬运装置的示意主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能够同时对多个液体用纸容器C进行处理,对于除此以外的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那样,相对于输送机60而言,具有由切断装置20A、传送装置30A及临时安装装置50A构成的一组搬运部1A、由切断装置20B、传送装置30B及临时安装装置50B构成的搬运部1B、以及由切断装置20C、传送装置30C及临时安装装置50C构成的搬运部1C。
这些搬运部1A、搬运部1B、及搬运部1C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1的对应的构成相同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进一步根据所设置的搬运部1A、搬运部1B及搬运部1C的数量来向多个液体用纸容器C同时搬运标签构件S并进行临时安装。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搬运装置的传送装置130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如图17所示那样,在传送装置130中,使用了设置有辊子100的引导部140,对于除此以外的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同样的名称,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的引导部40中,代替夹持件推动器36而设置有辊子100。
辊子100设置于引导部140,并且被设置为辊子100的外表面与标签夹持件133的上表面接触。
此外,辊子100被设置为具有与标签夹持件133的上表面平行的旋转轴。即,与传送装置130的旋转轴131同样,辊子100被设置为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进行旋转。
辊子100构成为,能够随着传送装置130中的标签传送器132及标签夹持件133的转动操作而旋转。
即,辊子10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的夹持件推动器36同样,在与标签传送器132的转动相伴随而标签夹持件133转动而进行开闭时,能够将标签构件S(从切断装置120绕出的标签构件的第二端Sb)从保持状态切换为开放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140除了构成为设置有辊子100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40同样的构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引导部140与标签夹持件133之间设置有辊子100的构成,在传送装置130中当标签传送器132及标签夹持件133转动时,辊子100进行旋转,因此辊子100与标签夹持件133之间的应力得到缓和,标签夹持件133的磨损减少。
辊子100也可以由树脂形成,也可以具有以覆盖辊子100的成为旋转轴的轴体的表面的方式设置树脂层的构成。
如果辊子100的材质为树脂,则例如即使标签夹持件133为金属制,也由于成为辊子100与标签夹持件133的接触面为树脂与金属接触的构成,因此标签夹持件133的磨损得到抑制。
只要辊子100能够在引导部140与标签夹持件133之间进行旋转,则辊子100所使用的树脂不特别限定,能够根据用途来适当地选择。
在辊子100所使用的树脂中,优选PEEK树脂、氟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作为辊子100所使用的树脂,特别优选PEEK树脂。
如果辊子100所使用的树脂为PEEK树脂,则在引导部140与标签夹持件133之间辊子100容易均匀地进行旋转。
此外,如果辊子100所使用的树脂为PEEK树脂,则即使假设由于辊子1100旋转而产生磨损,辊整体也容易被均匀地磨损(在辊中不易产生局部地磨损的部位),从磨耗性的观点来说较优选。
辊子100也可以能够从引导部140拆卸。
辊子100能够从引导部140拆卸的情况例如是具有辊子的旋转轴被螺栓101固定的螺纹固定构造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由于旋转轴为螺纹固定构造,因此在辊子100磨耗了时,能够容易地对辊子100进行更换。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送装置,由于辊子100的存在而标签夹持件133的磨损较少、标签夹持件133的耐老化性提高,因此标签搬运的稳定性提高,能够确保搬运装置的长期稳定性、长期使用时的耐老化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送装置,由于辊子100能够容易地更换,因此搬运装置的维护也较容易。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通过搬运装置1,在液体用纸容器C上临时安装了标签构件S。此时,对进行了压花加工的标签构件与未进行压花加工的标签构件进行比较。
具体地说,在如图14所示那样被切断装置20的出口T4钩挂了的情况下,如图13中箭头T3所示那样,测定了为了使标签构件S不偏移而需要在标签传送器32的上表面32a产生的阻力。
根据压花部S2的形状,如图15C所示那样,使一端Sa与盖构件C3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距离)T5进行了变化。
在未设置压花部S2、高度T5为0mm的情况下,阻力T3为0.11N。
在设置压花部S2、高度T5为0.7mm的情况下,阻力T3为0.75N。
在设置压花部S2、高度T5为1.0mm的情况下,阻力T3为0.87N。
此外,上述阻力使用force gauge(株式会社IMAD制,型号:ZTA-500N)来测定。
此外,根据标签夹持件33的有无,对阻力T3、吸引部35的吸引力T1及标签夹持件33的保持力T2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了研究。
作为此时的试验条件,在标签传送器、切断单元上设置标签,通过force gauge(株式会社IMADA制,型号:ZTA-500N)对水平及垂直阻力进行了测定。
其结果如图16A、图16B所示。
图16A是表示未使用标签夹持件33的情况下的吸引部35的吸引力T1与阻力T3之间的关系根据从标签传送器32的切断位置起的旋转角度而变化的状态的图表。
图16B是表示使用标签夹持件33的情况下的吸引部35的吸引力T1、标签夹持件33的保持力T2、及阻力T3之间的关系根据从标签传送器32的切断位置起的旋转角度而变化的状态的图表。
根据这些结果,如图16A及图16B所示那样,可知在设置标签夹持件33并通过吸引部35进行吸引的情况下,能够克服阻力而维持标签构件S不偏移的状态,良好地进行旋转搬运。
符号的说明
1…搬运装置
1A、1B、1C…搬运部
10…供给装置(供给机构)
11…原材料辊
12a、12b…辊子
20、20A、20B、20C、120…切断装置(切断机构)
21…上刃
22…下刃
23…凸部
24…凹部
25…上基部
25a…上按压部
26…下基部
26a…表面(上表面)
30、30A、30B、30C、130…传送装置(传送机构)
31、131…旋转轴
32、132…标签传送器
32a、132a…上表面
32b…前端
33、133…标签夹持件
33a…旋转轴
33b…凸部
34…施力部件(施力机构)
35…吸引孔(吸引部)
36…夹持件推动器(施力切换部、施力切换机构)
40、140…引导部(引导机构)
41、141…(引导部的)引导面
50、50A、50B、50C…临时安装装置(临时安装机构)
51…前端
60…输送机(移动装置、移动机构)
100…(传送用的)辊子
101…螺栓
S…标签构件
S1…标签构件(连续的带状的标签构件、标签片材)
S2…压花部
S3…临时安装位置
Sa…第一端(一端)
Sb…第二端(另一端)
C…液体用纸容器
C1…躯体部件
C2…外周边部
C3…盖构件
C5…底构件
C6…开口部
Claims (13)
1.一种搬运装置,具备:
移动装置,使具有筒状躯体部件、盖构件及形成于该盖构件的开口部的液体用纸容器以所述盖构件位于所述液体用纸容器的上表面的方式在立位状态下进行移动,该盖构件的外周边部向上方立起;
供给装置,送出标签片材;
切断装置,通过将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标签片材切断来形成具有位于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端和位于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端的标签构件;
传送装置,仅保持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二端,并且,能够使所述标签构件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从位于所述盖构件的上方的切断位置转动到所述盖构件的上表面的粘贴位置;以及
临时安装装置,将转动到所述粘贴位置的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盖构件进行临时安装,
被临时安装的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位于隔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该标签构件将所述开口部堵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所述切断装置具备对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实施压花加工的压花加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装置中设置有:
平板状的标签传送器,能够围绕所述轴线转动;以及
标签夹持件,能够与所述标签传送器一体地转动,并且,能够在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上表面之间对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二端进行夹持并保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装置中设置有:
施力部件,对所述标签夹持件沿着朝向所述标签传送器夹持所述标签构件的所述第二端的方向进行施力;以及
施力切换部,在所述切断位置解除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标签夹持件的施力,并且,在所述标签传送器从所述切断位置向所述粘贴位置转动时,通过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标签夹持件进行施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装置中,设置有将所述标签构件吸附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的吸引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装置中,设置有将所述标签构件吸附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的吸引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部被设置于比所述标签夹持件和所述标签传送器对所述标签构件进行夹持的位置更从所述切断装置远离的位置,能够对所述标签构件的第二端进行吸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部被设置于比所述标签夹持件和所述标签传送器对所述标签构件进行夹持的位置更从所述切断装置远离的位置,能够对所述标签构件的第二端进行吸附。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装置中,在所述切断位置时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使从所述切断装置供给的所述标签构件的第二端沿着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移动的引导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装置中,在所述切断位置时与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使从所述切断装置供给的所述标签构件的第二端沿着所述标签传送器的所述上表面移动的引导部。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所述切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及所述临时安装装置的组设置有多个,能够向多个液体用纸容器的每个同时供给所述标签构件。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所述切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及所述临时安装装置的组设置有多个,能够向多个液体用纸容器的每个同时供给所述标签构件。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
所述切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及所述临时安装装置的组设置有多个,能够向多个液体用纸容器的每个同时供给所述标签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09691 | 2015-01-21 | ||
JP2015009691 | 2015-01-21 | ||
PCT/JP2016/051674 WO2016117635A1 (ja) | 2015-01-21 | 2016-01-21 | 搬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08051A CN107108051A (zh) | 2017-08-29 |
CN107108051B true CN107108051B (zh) | 2019-09-10 |
Family
ID=5641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617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08051B (zh) | 2015-01-21 | 2016-01-21 | 搬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60082B2 (zh) |
CN (1) | CN107108051B (zh) |
WO (1) | WO20161176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90645B (zh) * | 2015-11-27 | 2021-02-26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拉环部件交接装置以及拉环部件交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08340A (en) * | 1974-03-25 | 1975-09-30 | Anderson Bros Mfg Co | Apparatus for feeding and applying individual lids to containers |
DE3905469A1 (de) * | 1989-02-22 | 1990-08-23 | Windmoeller & Hoelscher |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mit einem leimauftrag versehenen verstaerkungszetteln auf eine mit querperforationen versehene bahn |
DE4042178C2 (de) * | 1990-01-12 | 2002-04-25 | Focke & Co | Vorrichtung zum Anbringen von Etiketten oder dergleichen an Packungen |
SE466952B (sv) * | 1990-09-13 | 1992-05-04 | Tetra Pak Holdings Sa | Anordning foer applicering av en materialremsa paa en foerpackningsmaterialbana |
DE19503458B4 (de) * | 1995-02-03 | 2007-10-31 | Rüdiger Haaga GmbH | Vorrichtung zum Verschließen einer Füllöffnung |
SE514723C2 (sv) * | 1996-11-01 | 2001-04-09 |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 Sätt och anordning för att applicera ett täckskikt över en hällöppning |
JP3252349B2 (ja) * | 1997-10-17 | 2002-02-04 | 英則 森田 | パッキング装置 |
JP2003252301A (ja) * | 2002-02-27 | 2003-09-10 | Gunze Ltd | キャップシール装着装置 |
JP4965113B2 (ja) * | 2005-11-22 | 2012-07-0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接合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方法 |
-
2016
- 2016-01-21 CN CN201680006171.2A patent/CN1071080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1-21 JP JP2016570695A patent/JP676008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1-21 WO PCT/JP2016/051674 patent/WO201611763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760082B2 (ja) | 2020-09-23 |
JPWO2016117635A1 (ja) | 2017-11-24 |
WO2016117635A1 (ja) | 2016-07-28 |
CN107108051A (zh) | 201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53255B2 (en) | Fitment delivery system | |
CN210259155U (zh) | 用于将标签施加到容器上的贴标签设备 | |
CN101331064B (zh) | 封套填充装置 | |
KR20140040638A (ko) | 스파우트 부착 자루의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 |
JP6145891B2 (ja) | 包装内容物の自動取り出し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7108051B (zh) | 搬运装置 | |
CN111356642A (zh) | 捆扎包装装置 | |
US12071268B2 (en) | Bag web and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packing items | |
KR20150145888A (ko) | 접착테이프 자동접착장치 | |
JP6584104B2 (ja) | 搬送ライン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複合容器製造装置 | |
CN210971660U (zh) | 一种拷贝纸下纸折纸机构 | |
CN108290656B (zh) | 用于对单个的产品贴标签的设备和方法 | |
JP2007112502A (ja) | ストリップバッグ装置 | |
JP6329098B2 (ja) | 二連袋を用いた袋詰め包装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06305801A (ja) | スパウト装着方法 | |
CN114845939B (zh) | 包装材料的包装装置及包装方法 | |
KR20180066326A (ko) | 물티슈 커버 부착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8349671B (zh) | 用于使容纳多个坯件的料盒中的坯件对齐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从容纳多个坯件的料盒中取出坯件的设备和方法 | |
JP6639809B2 (ja) | ラベル装着装置 | |
CN110745270A (zh) | 一种拷贝纸下纸折纸机构 | |
EP3119681B1 (en) |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n information tag on a bag | |
CN108290645B (zh) | 拉环部件交接装置以及拉环部件交接方法 | |
JP5431222B2 (ja) | ラッピング品製造ライン | |
JP2009096629A (ja) | コンベア | |
JP2008037427A (ja) | 縦形製袋充填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