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3833A - 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3833A
CN107073833A CN201580055529.6A CN201580055529A CN107073833A CN 107073833 A CN107073833 A CN 107073833A CN 201580055529 A CN201580055529 A CN 201580055529A CN 107073833 A CN107073833 A CN 107073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ntioned
temperature
resin
chill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55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3833B (zh
Inventor
油布隆
油布一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ken Techno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ken Techno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ken Technos Corp filed Critical Riken Techno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73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3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3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3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29C63/04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01General aspects dealing with the joint area or with the area to be joined
    • B29C66/02Preparation of the material,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prior to joining or welding
    • B29C66/024Thermal pre-treatments
    • B29C66/0244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01General aspects dealing with the joint area or with the area to be joined
    • B29C66/03After-treatments in the joint area
    • B29C66/034Thermal after-treatments
    • B29C66/0342Cooling, e.g. transporting through welding and cooling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1/00Decorative or ornamental 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存在涂装隆起、褶皱等不良外观并具有优异延伸性的树脂涂膜的装饰板的制造方法。该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具有:(α)工序,在经预热的旋转的加热筒上压接热塑性树脂膜(a),然后在上述膜(a)上压接从最表层侧依次具有热熔粘结剂层、树脂涂膜、剥离涂层以及膜基材的转印膜(b),并使上述热熔粘结剂层位于上述膜(a)一侧;(β)工序,将通过上述工序(α)得到的压接体投入、供给至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与旋转的支承辊之间,并使转印膜(b)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一侧;以及(γ)工序,使通过上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依次通过温度设定为50℃~90℃的第一冷却辊以及温度设定为20~70℃且低于第一冷却辊温度的第二冷却辊,从而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具体来讲,涉及不会产生涂装隆起、褶皱等不良外观并具有优异延伸性的树脂涂膜的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装饰架、整理柜、餐具柜、桌子等家具、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计算机等家电制品、或者床、墙壁、浴室等的建筑部件,在由木材、层板、复合板、刨花板以及硬质板等木质材料构成的基材表面或者由铁以及铝等金属材料构成的基材表面贴合装饰板进行装饰从而使用。对于装饰板自然要求装饰性,还要求兼顾具有高标准的耐擦伤性、耐磨损性以及耐污染性等。
为了使装饰板具有上述特性,通常在作为基材的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涂布树脂组合物涂料来形成树脂涂膜。但是,在基材上涂布涂料时,存在易于产生涂装隆起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聚烯烃类树脂膜、聚酯类树脂膜等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膜的情况下,容易存在涂装隆起较大的问题。另外,在将装饰板应用于膜压成形、真空压力成形时,由树脂组合物涂料构成的树脂涂膜的延伸性较低,因此,存在装饰板由于变形而易于产生裂纹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下述制造方法,即,一种膜压成形用聚氯乙烯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加热筒上压接经预热的第一聚氯乙烯板;在其上面进一步压接经预热的至少一层其他聚氯乙烯板;在其上面进一步压接转印膜;然后挂到外观设计赋予辊上,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该转印膜是从表层侧依次层叠有聚酯膜、剥离涂层、树脂涂层以及热熔涂层的构造(专利文献1)。但是,这种技术在以高光泽进行接近于镜面的精加工时存在不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41943号公报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不会产生涂装隆起、褶皱等不良外观并具有优异延伸性的树脂涂膜的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仔细研究发现通过特定的制造方法能够实现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为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
(α)工序,在经预热的旋转的加热筒上压接热塑性树脂膜(a),然后在上述膜(a)上压接从最表层侧依次具有热熔粘结剂层、树脂涂膜、剥离涂层以及膜基材的转印膜(b),并使上述热熔粘结剂层位于上述膜(a)一侧;
(β)工序,将通过上述工序(α)得到的压接体投入、供给至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与旋转的支承辊之间,并使转印膜(b)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一侧;以及
(γ)工序,使通过上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依次通过温度设定为50℃~90℃的第一冷却辊以及温度设定为20~70℃且低于第一冷却辊温度的第二冷却辊,从而进行冷却。
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方法,第二发明还具有位于第一冷却辊之前的第三冷却辊,第三冷却辊的温度设定为超过第一冷却辊的温度且小于通过上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的温度。
根据第一发明或者第二发明所述的方法,在第三发明中,从由外观设计赋予辊、支承辊、加热筒、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以及第三冷却辊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意一个以上与清洁辊压接。
第四发明为通过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的装饰板。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易于得到不存在涂装隆起、褶皱等不良外观并具有优异延伸性的树脂涂膜的装饰板。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装饰板的膜压成形性、真空成形性、真空压力成形性以及包装成形性优异,能够适用于装饰架、整理柜、餐具柜、桌子等家具、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计算机等家电制品、以及床、墙壁浴室等的建筑部件的装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工序(α)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包含(α)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经预热的旋转的加热筒上压接热塑性树脂膜(a),然后在上述膜(a)上压接从最表层侧依次具有热熔粘结剂层、树脂涂膜、剥离涂层以及膜基材的转印膜(b),并使上述热熔粘结剂层位于上述膜(a)一侧。
为了在此后的工序(β)中使上述热塑性树脂膜(a)与上述转印膜(b)以充足的层间强度接合并能够在膜(b)的树脂涂膜表面进行任意的外观设计,上述加热筒对膜(a)和膜(b)进行预热处理。因此,加热筒的温度根据所使用的膜(a)的种类有所不同,但通常设定为100℃以上,优选为130℃以上。另外,为了防止膜(a)与加热筒附着而无法分离等成形问题,加热筒的温度根据所使用的膜(a)的种类有所不同,但通常设定为210℃以下,优选为190℃以下。
对于压接顺序,首先在加热筒上压接述热塑性树脂膜(a),然后在其上面压接上述转印膜(b)。由此,能够抑制在膜(a)与膜(b)的层之间压入空气的问题。
上述热塑性树脂膜(a)是作为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装饰板的基材的膜。如下所述,从膜压成形性、真空成形性、真空压力成形性以及包装成形性方面考虑,特别优选聚氯乙烯类树脂膜、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膜。后面说明聚氯乙烯类树脂膜以及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膜。
从上述最表层侧依次具有热熔粘结剂层、树脂涂膜、剥离涂层以及膜基材的转印膜(b)用于在得到的装饰板中提供不存在涂装隆起并具有优异延伸性的涂膜。
此外,可以在工序(α)之后工序(β)之前、工序(β)之后工序(γ)之前、或者工序(γ)之后,在树脂涂膜与剥离涂层的界面剥离、去除薄膜(b)的剥离层和薄膜基材。由此,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装饰板是从表层侧依次具有树脂涂膜、热熔粘结剂层、膜(a)的层叠板。
聚氯乙烯类树脂膜、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膜的膜压成形性、真空成形性、真空压力成形性以及包装成形性优异,但是,在其表面涂布树脂组合物涂料从而形成涂膜的膜基材由于刚性、耐热性以及耐溶剂性不足,易于产生涂装隆起。另外,涂料的设计、涂料的涂布条件受到必须考虑膜基材的刚性等限制,因此难以得到延伸性优异的涂膜。另一方面,刚性、耐热性以及耐溶剂性优异且能够在其表面形成良好涂层的膜的膜压成形性、真空成形性、真空压力成形性以及包装成形性不足。
因此,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以刚性、耐热性以及耐溶剂性优异的膜为基材并依次形成有剥离涂层、树脂涂膜、热熔粘结剂层的转印膜(b),将该膜(b)以其热熔粘结剂层位于膜(a)一侧的方式压接,在此后的工序(β)中进行按压、层叠,从而能够得到不存在涂装隆起、具有优异延伸性的树脂涂膜的装饰板。
在经预热的旋转的加热筒上压接上述热塑性树脂膜(a)时,也可以预先对膜(a)进行预热。同样,在将上述转印膜(b)以其热熔粘结剂层位于膜(a)一侧方式压接时,也可以预先对膜(b)进行预热。
工序(β)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含(β)工序,在该工序中,将通过上述工序(α)得到的压接体投入、供给至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与旋转的支承辊之间,并使上述转印膜(b)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一侧。
上述工序(α)形成的压接体通过投入、供给至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与旋转的支承辊之间,并使上述转印膜(b)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一侧,进行强力按压,使上述热塑性树脂膜(a)与膜(b)以充分的层间强度接合,并在膜(b)的树脂涂膜的剥离涂层侧面进行任意的外观设计。因此,将外观设计赋予辊通常预热为10℃以上,优选为40℃以上。另外,为了防止成形问题,外观设计赋予辊的预热温度通常为150℃以下,优选为120℃以下。支承辊通常不进行预热,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热。
作为上述外观设计赋予辊,通常使用金属表面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具有陶瓷表面的辊、具有硅橡胶等耐热橡胶表面的辊等任意的辊。
作为上述外观设计赋予辊,如果使用镜面辊,则可以在上述转印膜(b)的树脂涂膜的剥离涂层侧面进行高光泽的镜面状外观设计。
在工序(β)之后剥离、去除转印膜(b)的剥离涂层和膜基材的情况下,可以经由剥离涂层和膜基材通过镜面辊按压树脂涂膜。由此,直接按压树脂涂膜的是剥离涂层的树脂涂膜侧面,因此,优选剥离涂层的树脂涂膜侧面具有高度的平滑性。例如,在制造膜(b)时,在形成剥离涂层后形成树脂涂膜之前,基于JISK7105-1981测量剥离涂层的树脂涂膜形成面(树脂涂膜侧面)的60°光泽度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作为上述外观设计赋予辊,如果使用雕刻辊,则可以在上述转印膜(b)的树脂涂膜的剥离涂层侧面进行凹凸图案的外观设计。另外,为了在转印膜(b)的树脂涂膜的剥离涂层侧面良好地雕刻出雕刻辊的凹凸图案,优选在工序(α)之后、工序(β)之前去除转印膜(b)的剥离涂层和膜基材,从而使雕刻辊直接按压树脂涂膜。
从外观设计性方面考虑可以任意选择上述凹凸图案。例如,可以列举下述外观设计:模仿木纹、皮纹等天然材料的外观设计;用于加工金属的细线图案;格子图案、条纹图案、以及水珠花纹等几何抽象图案等。可以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上述外观设计。
不限定将上述凹凸图案雕刻到雕刻辊表面的方法,可以使用任意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使用雕刻轧辊的压纹法、基于酸腐蚀的蚀刻法、使用金刚石触针的机械雕刻法、使用CO2激光、YAG激光等的激光雕刻法、以及喷砂法等。
另外,为了保护上述外观设计赋予辊的表面不受腐蚀、损伤,可以进行镀铬、镀铁磷合金、基于PVD法、CVD法的硬质碳处理等。
上述支承辊通常使用具有硅橡胶等的耐热橡胶表面的辊,但不限于此,可使用任意的辊。
工序(γ)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含(γ)工序,在该工序中,使通过上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依次通过温度设定为50℃~90℃的第一冷却辊以及温度设定为20~70℃且低于第一冷却辊温度的第二冷却辊,从而进行冷却。
以往,通过将第一冷却辊设定为非常低的温度来快速冷却层叠板。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树脂涂膜上出现的褶皱等不良外观的主要原因在于,热塑性的上述热塑性树脂膜(a)和上述转印膜(b)的树脂涂膜在快速冷却时的收缩行为不同,并且,通过以逐渐冷却的方式依次将冷却辊温度从高温设定为低温可以解决起因于收缩行为不同的不良外观问题。
上述加热筒通常预热为100~210℃,优选为130~190℃,上述外观设计赋予辊通常预热为10~150℃,优选为40~120℃,因此,通过上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在进入工序(γ)之前,通常温度为90~150℃左右,优选为100~120℃左右。因此,将上述层叠板最初通过的第一冷却辊的温度设定为50~90℃,优选为70~80℃。将接下来通过的第二冷却辊的温度设定为20~70℃,优选为50~60℃且小于第一冷却辊的温度。
另外,为了更加缓慢地进行冷却,优选在第一冷却辊之前设置第三冷却辊,并将其温度设定为超过第一冷却辊的温度且小于上述层叠板的温度。
另外,第一冷却辊不一定为一个,也可以使用连续的多个冷却辊作为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以及第三冷却辊也同样。
根据图1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在温度预热为100~210℃优选为130~190℃的、沿箭头方向旋转的加热筒3上,通过压接辊9压接热塑性树脂膜(a)1。压接辊9也可以兼顾预热辊。然后,在膜(a)1上,通过压接辊10压接从最表层侧依次具有热熔粘结剂层、树脂涂膜、剥离涂层以及膜基材的转印膜(b)2,使得上述热熔粘结剂层位于膜(a)1一侧。压接辊10也可以兼顾预热辊。在导辊11处,使得到的压接体从加热筒3上分离。
将分离的压接体以转印膜(b)2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4一侧的方式投入、供给至温度预热为10~150℃优选为40~120℃的、沿箭头方向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4与沿箭头方向旋转的支承辊5之间,进行按压从而使热塑性树脂膜(a)1与转印膜(b)2以充分的层间强度接合,得到层叠板14。另外,在膜(b)2的树脂涂膜的剥离涂层侧面进行外观设计赋予辊4所对应的外观设计。
此时,加热筒3的线速度可以与外观设计赋予辊4的线速度同步,也可以不同步。根据需要,可以将外观设计赋予辊4的线速度设定为比加热筒3的线速度高1~20%左右,相反,也可以将外观设计赋予辊4的线速度设定为比加热筒3的线速度低1~3%左右。
另外,在外观设计赋予辊4上压接有清洁辊15。清洁辊15是具有丁基橡胶、硅橡胶以及氟橡胶等橡胶表面的辊,用于去除附着在外观设计赋予辊4上的异物,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也可以将同样的清洁辊设置在加热筒3、支承辊5、冷却辊6、7、8上。
使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层叠板依次通过冷却辊6、7、8,缓慢进行冷却,从而得到外观良好的装饰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辊7相当于第一冷却辊,温度设定为50~90℃,优选为70~80℃。冷却辊8相当于第二冷却辊,温度设定为20~70℃,优选为50~60℃,并且低于冷却辊7的温度。冷却辊6相当于第三冷却辊,其温度设定为超过冷却辊7的温度且小于层叠板14的温度(通常为90~150℃左右,优选为100~120℃左右。)。
可以在工序(α)之后工序(β)之前使用导辊12来进行转印膜(b)2的膜基材和剥离涂层的剥离、去除,也可以在工序(β)之后工序(γ)之前使用导辊13进行,或者在工序(γ)之后进行,从而得到装饰板,即从表面依次具有树脂涂膜、热熔粘结剂层、热塑性树脂膜(a)1的层叠板。
热塑性树脂膜(a)
不限定上述热塑性树脂膜(a),可以使用任意膜。例如可以列举由下述物质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以及下述物质的树脂组合物的膜:聚氯乙烯以及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聚氯乙烯类树脂;芳香族聚酯以及脂肪族聚脂等聚酯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以及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ABS树脂)、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玻璃纸、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以及乙酰纤维素丁酸酯等纤维素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类树脂;聚偏二氟乙烯等含氟类树脂;除此以外的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聚醚醚酮、尼龙、聚酰胺、聚酰亚胺、聚氨酯、聚醚酰亚胺、聚砜以及聚醚砜等树脂。这些膜包含非取向膜、单轴取向膜、以及两轴取向膜。另外,还包含将这些膜的一种以上以两层以上方式层叠而成的层叠膜。
另外,用于制作上述热塑性树脂膜(a)的热塑性树脂在不违反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还可以包含颜料、无机填料、有机填料、树脂填料、润滑剂、抗氧化剂、耐候性稳定剂、热稳定剂、离型剂、成核剂、抗静电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增塑剂等。
其中,优选聚氯乙烯类树脂膜、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膜、以及聚烯烃类树脂膜。在将装饰板适用于膜压成形性、真空成形性、真空压力成形性以及包装成形性等时,特别优选聚氯乙烯类树脂膜、以及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膜。
作为用于制作上述聚氯乙烯类树脂膜的聚氯乙烯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下述物质:聚氯乙烯(氯乙烯均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氯乙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丙烯共聚物、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氯乙烯-异戊二稀共聚物、氯乙烯-氯化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乙烯-各种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氯乙烯与能够与氯乙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氯乙烯类共聚物;将氯乙烯共聚物等聚氯乙烯、氯乙烯类共聚物改性(氯化等)后的物质等。并且,氯化聚乙烯等化学构造包含与聚氯乙烯类似的氯化聚烯烃。作为聚氯乙烯类树脂,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上述聚氯乙烯类树脂中可以还包含通常用于聚氯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其他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中的其他树脂的配比在不违反本发明的目的的情况下可以是任意配比,但通常为0~40质量%,优选为0~30质量%,更优选为5~25质量%。
作为上述其他树脂,例如可以列举下述物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接枝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接枝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乙烯-丙烯橡胶接枝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橡胶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酸酯橡胶接枝共聚物等核壳型橡胶等。作为其他树脂,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上述聚氯乙烯类树脂中还可以包含通常用于聚氯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增塑剂。在上述聚氯乙烯类树脂与上述其他树脂的合计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上述增塑剂的配比量通常为0~40质量份左右。
作为上述增塑剂,例如可以列举以下物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脂、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邻苯二甲酸二月桂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已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二异癸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等己二酸酯类增塑剂;作为多元醇使用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己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等,作为二元酸使用草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根据需要使用一元醇、单羧酸作为终止剂的聚酯类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环氧亚麻子油等植物油的环氧化物;环氧硬脂酸乙基己酯等环氧类增塑剂;除此以外的偏苯三酸类增塑剂、环己烷二羧酸酯类增塑剂、四氢化邻苯二甲酸二酯增塑剂、甘油酯类增塑剂、环氧六氢邻苯二甲酸二酯增塑剂、异山梨醇二酯增塑剂、磷酸盐类增塑剂、壬二酸类增塑剂、癸二酸类增塑剂、硬脂酸类增塑剂、柠檬酸类增塑剂、均苯四甲酸类增塑剂、联苯四甲酸酯类增塑剂、含氯类增塑剂等。作为增塑剂,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根据需要,上述聚氯乙烯类树脂中还可以包含通常用于聚氯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物质。作为所包含的任意成分可以列举下述物质:颜料、无机填料、有机填料、树脂填料;润滑剂、抗氧化剂、耐候性稳定剂、热稳定剂、成核剂、离型剂、抗静电剂、尿素-甲醛蜡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等。在聚氯乙烯类树脂与上述其他树脂的合计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这些任意成分的配比量通常为0.01~50质量份。
作为用于制作上述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膜的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芳香族多元羧酸成分与乙二醇、二乙二醇、新戊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多元醇成分的聚酯类共聚物。更具体来说,在单体的总和为100摩尔%的情况下,可以列举下述物质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包含对苯二甲酸45~50摩尔%、乙二醇30~40摩尔%、以及1,4-环己烷二甲醇10~20摩尔%的乙二醇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包含对苯二甲酸45~50摩尔%、乙二醇16~21摩尔%、以及1,4-环己烷二甲醇29~34摩尔%的乙二醇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G);包含对苯二甲酸25~49.5摩尔%、间苯二甲酸0.5~25摩尔%、以及1,4-环己烷二甲醇45~50摩尔%的酸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A);包含对苯二甲酸30~45摩尔%、间苯二甲酸5~20摩尔%、乙二醇35~48摩尔%、新戊二醇2~15摩尔%、小于1摩尔%的二乙二醇、小于1摩尔%的双酚A的酸改性以及乙二醇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含对苯二甲酸45~50摩尔%、间苯二甲酸0~5摩尔%、1,4-环己烷二甲醇25~45摩尔%、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5~25摩尔%的共聚物等。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日本Perkinelmer公司的Diamond DSC型示差扫描热量计以下述温度测量程序进行DSC测量:将样品在320℃保持5分钟后,以20℃/分钟的降温速度冷却至-50℃,在-50℃保持5分钟后,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320℃,将通过上述DSC测量得到的熔解曲线中熔解热为10J/g以下的聚酯定义为非结晶性,将超过10J/g且位于60J/g以下的聚酯定义为低结晶性。
根据需要,上述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中可以包含其他成分。作为可包含的任意成分,可以列举除了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颜料、无机填料、有机填料、树脂填料;润滑剂、抗氧化剂、耐候性稳定剂、热稳定剂、离型剂、成核剂、抗静电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等。在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这些任意成分的配比量通常为0.01~50质量份左右。
作为优选的任意成分,可以列举核壳型橡胶。通过使用该成分,能够提高耐撞击性。作为核壳型橡胶,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接枝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接枝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乙烯-丙烯橡胶接枝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橡胶接枝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酸酯橡胶接枝共聚物等。作为核壳型橡胶,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耐撞击性,核壳型橡胶的配比量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另外,通常为5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45质量份以下。
作为用于上述转印膜(b)的上述膜基材,例如可以列举厚度为10~200μm、优选为10~50μm的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
不特别限制用于形成上述剥离涂层的剥离涂层剂,但可以列举聚乙烯蜡以及石蜡等蜡类涂层剂、硅类涂层剂、氟类涂层剂、丙烯酸烷基酯类涂层剂、无机类涂层剂、以及有机无机混合物类涂层剂等。
不特别限定使用上述剥离涂层剂来形成剥离涂层的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网式涂布方法。具体来讲,可以列举辊涂、凹版涂布、反向涂布、辊刷、喷涂、气刀涂布、以及模具涂布等方法。
为了使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装饰板能够适用于膜压成形、真空成形以及真空压力成形等所述的三维成形,作为用于形成上述树脂涂膜的涂料,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料。
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料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热塑性树脂调制而成的涂料,可以通过将其涂布干燥而形成树脂涂膜。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氨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乙酸乙烯酯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硅类树脂、以及氟类树脂等。其中,优选聚氨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以及丙烯酸类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有机溶剂,例如可以列举1-甲氧基-2-丙醇、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双丙酮醇、以及丙酮等。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根据需要,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料中可以包含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流平剂、触变性赋予剂、防污染剂、印刷性改良剂、抗氧化剂、耐候性稳定剂、耐光性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着色剂、填料等添加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将这些成分混合搅拌,从而得到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涂料。
为了使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装饰板适用于包装加工等所述的二维成形,作为用于形成上述树脂涂膜的涂料,也可以使用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另外,近年来,提出了可适用于膜压成形、真空成形以及真空压力成形的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例如,日本特开2013-064098号公报)。
上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能够通过紫外线、电子束等活化能射线进行聚合、固化,从而形成硬涂层,可以列举同时包含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N=C=O)的化合物和/或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
作为上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从下述物质中选出的一种以上或者将下述一种以上作为结构单体的树脂: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亚烷基二醇聚(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预聚物或低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乙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邻苯二甲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氧基乙酯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反应性单体;N-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等单官能反应性单体;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氧乙烯苯基)丙烷、以及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氧丙烯苯基)丙烷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双官能反应性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三官能反应性单体;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四官能反应性单体;以及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六官能反应性单体。作为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者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下述物质:4,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缩二脲体等聚异氰酸酯;以及上述聚异氰酸酯的嵌段型异氰酸酯等聚氨酯交联剂等。它们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另外,交联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基己酸二丁基锡等催化剂。
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列举二苯甲酮、甲基-o-苯甲酐、4-甲基苯甲酮、4,4’-二(二乙氨基)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4’-甲基二苯硫醚、3,3’,4,4’-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安息香、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异丙基醚、安息香双甲醚等安息香类化合物;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苯乙酮类化合物;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戊基蒽醌等蒽醌类化合物;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等噻吨酮类化合物;苯乙酮二甲基乙缩醛等烷基酚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联咪唑化合物;酰基膦氧化物类化合物;茂钛类化合物;肟酯类化合物;肟苯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羟基酮类化合物;以及氨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等。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其中的两种以上。
另外,根据需要,上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包含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流平剂、触变性赋予剂、防污染剂、印刷性改良剂、抗氧化剂、耐候性稳定剂、耐光性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着色剂、填料等的添加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另外,为了稀释成易于涂布的浓度,根据需要,上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溶剂。只要该述溶剂不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分以及其他任意成分反应,也不会催化(促进)这些成分的自反应(包含劣化反应),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1-甲氧基-2-丙醇、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双丙酮醇以及丙酮等。
将这些成分混合搅拌,从而得到活化能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不特别限定使用上述树脂涂膜形成用涂料来形成树脂涂膜的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网式涂布方法。具体来讲,可以列举辊涂、凹版涂布、反向涂布、辊刷、喷涂、气刀涂布以及模具涂布等方法
对于上述树脂涂膜的厚度,从外观设计性方面考虑,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另一方面,从网的可操作性、树脂涂膜形成的作业性方面考虑,树脂涂膜的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
不特别限定用于上述热熔粘结剂层的热熔粘结剂,可以使用任意的热熔粘结剂。作为热熔粘结剂,例如可以列举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以及聚酰胺类树脂等热熔粘结剂。作为热熔粘结剂,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所使用的原材料
(A)热塑性树脂膜(a)
(A-1)厚度为200μm的白色聚氯乙烯类树脂膜与厚度为80μm的透明聚氯乙烯类树脂膜的层叠膜。
(A-2)由厚度为200μm白色树脂膜以及厚度为80μm透明树脂膜构成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白色树脂膜是由Eastman Chemical公司的非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KODARPETG GS1(商品名))100质量份、Kaneka公司的核壳型橡胶(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kaneace FM-40(商品名))2质量份、日本BASF公司的润滑剂(Loxiol G78(商品名))0.5质量份、石原产业公司的二氧化钛(白色颜料)(钛白粉CR-60-2(商品名))12质量份的聚酯类树脂组合物形成,上述透明树脂膜由Eastman Chemical公司的非结晶性芳香族聚酯类树脂(KODAR PETG GS1(商品名))形成。
(B)转印膜(b)
(B-1)转印膜通过以下形成:在厚度为12μm的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膜的一面形成由聚乙烯蜡构成的厚度为0.2μm的剥离涂层,在剥离涂层上形成厚度为0.4μm的热塑性聚氨酯类树脂涂膜,在树脂涂膜上形成厚度为0.4μm的聚酯类热熔粘结剂层。
实施例1
使用图1概念图所示的装置。在设定为180℃的加热筒3上,通过压接辊9压接上述(A-1),并使白色聚氯乙烯类树脂膜位于加热筒3一侧,然后,在上述(A-1)上通过压接辊10压接上述(B-1),并使热熔粘结剂层位于(A-1)一侧,从而得到压接体。在导辊11处,使上述压接体从加热筒3上分离。然后,将通过上述得到的压接体投入到温度预热为110℃、沿箭头方向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4与沿箭头方向旋转的支承辊5之间,并使上述(B-1)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4一侧,进行按压从而得到层叠板14。在这里,为了提供高光泽外观设计,可以使用镜面金属辊作为外观设计赋予辊4。另外,使用日本Avionics公司的红外线温度测量计(Handy Thermo TVS-200(商品名))测量到的层叠板14的温度为105℃。然后,依次通过温度设定为90℃的冷却辊6、温度设定为75℃的冷却辊7、以及温度设定为50℃的冷却辊8,从而能够得到外观良好的装饰板。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上述(A-2)替换上述(A-1)以外,其余全部与实施例1相同。能够得到外观良好的装饰板。
比较例1
除了不使用冷却辊6并将冷却辊7以及8的设定温度变更为30℃以外,其余全部与实施例1相同。在树脂涂膜上产生褶皱等不良外观。
比较例2
除了不使用冷却辊6并将冷却辊7以及8的设定温度变更为30℃以外,其余全部与实施例2相同。在树脂涂膜上产生褶皱等不良外观。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上述说明实施各种替换案例、进行修正或者变形,本发明包含不脱离发明要旨的所述各种替换案例、修正或者变形。
符号说明
1:热塑性树脂膜(a)
2:转印膜(b)
3:加热筒
4:外观设计赋予辊
5:支承辊
6:冷却辊
7:冷却辊
8:冷却辊
9:压接辊
10:压接辊
11:导辊
12:导辊
13:导辊
14:层叠板
15:清洁辊

Claims (4)

1.一种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α)工序,在经预热的旋转的加热筒上压接热塑性树脂膜(a),然后在所述膜(a)上压接从最表层侧依次具有热熔粘结剂层、树脂涂膜、剥离涂层以及膜基材的转印膜(b),并使所述热熔粘结剂层位于所述膜(a)一侧;
(β)工序,将通过所述工序(α)得到的压接体投入、供给至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与旋转的支承辊之间,并使转印膜(b)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一侧;以及
(γ)工序,使通过所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依次通过温度设定为50℃~90℃的第一冷却辊、以及温度设定为20~70℃且温度低于第一冷却辊温度的第二冷却辊,从而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位于第一冷却辊之前的第三冷却辊,将第三冷却辊的温度设定为超过第一冷却辊的温度且低于通过所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由外观设计赋予辊、支承辊、加热筒、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以及第三冷却辊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意一个以上与清洁辊压接。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的装饰板。
CN201580055529.6A 2014-10-21 2015-10-21 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073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4123 2014-10-21
JP2014-214123 2014-10-21
PCT/JP2015/079736 WO2016063920A1 (ja) 2014-10-21 2015-10-21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3833A true CN107073833A (zh) 2017-08-18
CN107073833B CN107073833B (zh) 2021-10-08

Family

ID=5576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5529.6A Active CN107073833B (zh) 2014-10-21 2015-10-21 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6795B2 (zh)
JP (1) JP6530420B2 (zh)
KR (1) KR102340175B1 (zh)
CN (1) CN107073833B (zh)
WO (1) WO2016063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342B (zh) * 2017-06-06 2020-08-04 陆钉毅 塑胶地板的辊压成型设备
CN109487982B (zh) * 2017-09-13 2021-03-02 陆钉毅 具数码打印的塑胶发泡地板及其制造设备与成型方法
KR102229204B1 (ko) * 2020-06-25 2021-04-09 주식회사 유니크라미 자동차 내장재의 접착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내장재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KR102497766B1 (ko) * 2022-09-14 2023-02-07 정진서 파우치형 포장지 제조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22838A (ja) * 1987-03-12 1988-09-16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多層シ−トの製造方法
JPH06297570A (ja) * 1993-04-20 1994-10-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218636Y (zh) * 1995-02-21 1996-01-31 王增田 复合装饰板制板机
US5637171A (en) * 1991-01-16 1997-06-10 Riken Vinyl Industry Co.,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polyvinyl chloride sheets for membrane press forming
JPH10146940A (ja) * 1996-11-15 1998-06-02 Aica Kogyo Co Ltd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359090Y (zh) * 1999-02-09 2000-01-19 杨云杰 一种生产装饰板的辊压机
CN1387994A (zh) * 2002-07-22 2003-01-01 陈勇奇 金属贴面装饰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31856A (ja) * 2008-12-04 2010-06-17 C I Kasei Co Ltd 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2642352A (zh) * 2012-04-19 2012-08-22 厦门恒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6059A (en) * 1969-02-28 1970-02-17 Phillips Petroleum Co Laminated oriented film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S5390382A (en) 1977-01-20 1978-08-09 Takiron Co Synthetic resin corrugated sheet with surface having color * pattern
JPS5390832A (en) * 1977-01-21 1978-08-10 Hitachi Ltd Microorder bus time-division controller
DE4035873A1 (de) * 1990-11-12 1992-05-14 Hoechst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ehrschichtigen folienverbundes
JPH0556427A (ja) 1991-08-22 1993-03-05 Nec Corp テレビ会議装置
JPH0644668Y2 (ja) * 1992-01-08 1994-11-16 株式会社ムサシノキカイ プレッシャーロールの清掃装置
JPH07329266A (ja) 1994-06-08 1995-12-19 Toyo Alum Kk 押付ローラ用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DE19727385C2 (de) * 1997-06-27 2002-10-10 Bosch Gmbh Robert System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mit Direkteinspritzung insbesondere eines Kraftfahrzeugs
US6375776B1 (en) * 2000-01-24 2002-04-2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multi-layer laminates with microstructures
JP3429265B2 (ja) 2000-10-03 2003-07-22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非晶質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化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5256B2 (ja) 2004-03-24 2008-07-30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積層板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74149B2 (ja) 2005-11-02 2011-04-20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22838A (ja) * 1987-03-12 1988-09-16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多層シ−トの製造方法
US5637171A (en) * 1991-01-16 1997-06-10 Riken Vinyl Industry Co.,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polyvinyl chloride sheets for membrane press forming
JPH06297570A (ja) * 1993-04-20 1994-10-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218636Y (zh) * 1995-02-21 1996-01-31 王增田 复合装饰板制板机
JPH10146940A (ja) * 1996-11-15 1998-06-02 Aica Kogyo Co Ltd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359090Y (zh) * 1999-02-09 2000-01-19 杨云杰 一种生产装饰板的辊压机
CN1387994A (zh) * 2002-07-22 2003-01-01 陈勇奇 金属贴面装饰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31856A (ja) * 2008-12-04 2010-06-17 C I Kasei Co Ltd 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2642352A (zh) * 2012-04-19 2012-08-22 厦门恒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3833B (zh) 2021-10-08
KR20170074875A (ko) 2017-06-30
JP6530420B2 (ja) 2019-06-12
US20170217145A1 (en) 2017-08-03
KR102340175B1 (ko) 2021-12-16
WO2016063920A1 (ja) 2016-04-28
US10596795B2 (en) 2020-03-24
JPWO2016063920A1 (ja) 2017-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3833A (zh) 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JP6574088B2 (ja) 3次元形状を有する物品を加熱延伸により被覆することが可能なフィルム及び加飾フィルム
US20100047543A1 (en) Transferring films, multilayered shee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JP6487203B2 (ja) 意匠転写シート、並びに加飾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14269A (ko) 알루미늄 포일형 고광택시트
JP6084104B2 (ja) 高鮮鋭性加飾シート
JP6141965B2 (ja) Pla樹脂を用いたチップマーブル床材
JP7325509B2 (ja) 板金用装飾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含む金属装飾板
KR101910715B1 (ko) 장식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479132B2 (ja) 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KR101075423B1 (ko) 무증착 미러 칼라 코팅물
JP6045068B2 (ja) 高鮮鋭性加飾シート
US20220080710A1 (en) Decorative sheet
CN113874209B (zh) 装饰片
KR102318574B1 (ko) 데코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멤브레인 성형품
JP4507902B2 (ja) 化粧造作部材の製造方法
JP7286955B2 (ja) 化粧シート
JP4171485B2 (ja) 積層シート
WO2016180610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multi-layer coated substrate
CN116615507A (zh) 包括含增塑剂层和油墨层的层合体以及可辐射固化油墨
KR101580814B1 (ko) 멤브레인 성형이 가능한 데코시트용 하드코팅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친환경 데코시트
KR20100054116A (ko) 무증착 미러 칼라 코팅물
CN108410386A (zh) 金属光感耐候式车衣隐形保护膜
JP2006110722A (ja) 表面に紫外線硬化樹脂塗膜を有する立体成型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190331A (ja) 加飾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