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6358B - 防水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水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6358B
CN107026358B CN201611059322.9A CN201611059322A CN107026358B CN 107026358 B CN107026358 B CN 107026358B CN 201611059322 A CN201611059322 A CN 201611059322A CN 107026358 B CN107026358 B CN 107026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connector
breathing
wall
annula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93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6358A (zh
Inventor
西田充孝
西泽理
西村亘
神野圭史
大山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26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6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5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for prot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gainst vibration and moisture, e.g. potting, holders for relatively large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69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connector relating fea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connector pins with the PCB or for mounting the connector body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5K5/0215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ith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ttached to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防水型控制装置防止使密闭壳体内外通气并防止浸水的防水过滤层与水直接接触。电路基板(40)密闭收纳于壳体(11A),电路基板(40)上搭载具有分隔壁(51A)的连接器箱体(50A)从而进行壳体(11A)内外的电连接,在分隔壁(51A)的外表面设置外侧环状周壁(54A),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侧面设置具有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凸状部(54c),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一端与设置在分隔壁(51A)的内壁面上的防水过滤层(55A)的外表面部连通,另一端与位于对方连接器(12A)的侧面并与凸状部(54c)嵌合的凹状部(12c)的内部连通。

Description

防水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例如发动机室的车载电子控制装置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呼吸通气结构的防水型控制装置,该呼吸通气结构通过在内置发热元器件的防水密闭壳体内和外界气体之间设置防水过滤层来保护防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电路基板密闭收纳在由底座和盖板构成的壳体内,在该电路基板上搭载包含发热元器件的电路元器件和一部分从壳体露出的外部布线用的连接器箱体,底座、盖板以及连接器箱体各自的接合面上设置防水密封材料。在该防水型控制装置中,在盖板或者底座设置防水过滤层来使壳体内气体向大气开放,利用伴随壳体内部的发热元器件的温度上升而产生的壳体内外的气压差,从而防止壳体结构的变形或者气体密封结构损坏。防水过滤层由包含多个细微气孔的扁平多孔材质构成,该多个细微气孔用于阻止水滴流入通过到壳体内,并供大气自由通过的,并且对安装结构进行了设计,以防止该多孔材质与水直接接触而被污染。
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有将防水过滤层设置于盖板侧的结构,但是盖板是最容易直接接触水的部分,需要能够耐受高压清洗等直接接触水的通气结构,存在该结构复杂昂贵的问题。此外,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存在将防水过滤层设置于底座的背面部,虽然在该情况下是不易受到高压清洗而直接接触水的有利位置,但是在金属板制或者铝合金压铸制的底座的情况下,存在难以粘结固定防水过滤层自身的问题。此外,在树脂制的底座的情况下,虽然能利用热熔接方便地固定防水过滤层,但是存在不能将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传热散热的问题。
另一方面,连接线束的连接器的箱体周围是考虑不易受到直接接触水的位置和周边结构时的最佳位置。
根据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22824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防水壳体的通气结构”,如其图1所示,在线束19的连接器20上形成将该连接器20的内部连通至大气的多个通气孔23,将兼具透气性和防水性的防水过滤层24通过熔接等组装至该通气孔23。此外,在收纳于防水壳体11内的电路基板16的连接器17上,形成将线束19的连接器20的内部和防水壳体11的内部连通的1个或者多个连通孔25。而且,通过将防水壳体11的内部和连接器20的内部双方利用连接器20、17的通气孔23和连通孔25与大气连通,防止由于负压吸水,从而防止连接器20内部的短路和电路基板16的短路。
另外,根据在日本专利特开2011-16574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防水壳体”,如其图9、图12所示,将通气孔20设置于收纳电子基板15的防水壳体300的盖板18,从盖板18的外表面,配置由双面粘结密封材料11和过滤层主体12构成的呼吸过滤层10。并且,将通过呼吸过滤层10的倾斜的通气槽26形成于盖板18,除了通气槽26的前端开口部以外,通过遮蔽板24封闭呼吸过滤层10和通气槽26。
由此,由于呼吸过滤层由迷宫结构的通气槽和遮蔽体构成,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在壳体上设定多个通气孔、横跨任意2个面上设定呼吸过滤层,能使呼吸过滤层小型化并能抑制成本,并且能减少呼吸过滤层的堵塞。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或者2的说明中所使用的标号分别是该专利文献中所使用的标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28243号公报(图1、段落0013~001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165748号公报(图8~图12,段落0058~006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防水壳体的通气结构”中,防水过滤层24安装在线束19的连接器20侧,使防水壳体11和连接器20双方的内部与大气连通,防止由于吸水导致连接器20内部的短路和电路基板16的短路。因而,虽然防水过滤层24设置在难以直接接触水的位置,但是由于防水过滤层24设置于连接器20内部的狭窄空间,因此存在通气面积变窄、在防水壳体11内和大气之间会产生气压差的问题。
此外,作为防水型控制装置自身没有内置防水过滤层,因此存在不能对装置单独进行功能检查。
在所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防水壳体”的情况下,在连接器箱体17a、17b的中间部的最近的背面中,设置在盖板18侧具有迷宫结构的通气孔的呼吸过滤层(防水过滤层)10,其大气开放口位于连接器箱体17a、17b的中间部。因而,虽然大气开放口位于难以直接接触水的位置,但是盖板18需要有与连接器箱体17a、17b相抵接的开口壁面、和粘结固定呼吸过滤层10并且具有通气孔20的内侧壁面,存在盖板形状变得复杂至少难以适用金属板制的盖板的问题。
此外,根据防水壳体的不同安装方向,有时会发生大气开放口直接接触水,从而存在对于上述安装角度的用途无法适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具备防水过滤层的安装结构的防水型控制装置,该防水过滤层安装于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内部,不需要复杂的安装结构就能够避免大气开放口直接接触水。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防水过滤层的安装结构的防水型控制装置,该防水过滤层能够对应各种用途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各种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并能避免直接接触水。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包括: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密闭收纳在由盖板和具有安装面的底座构成的壳体内部;连接器箱体,该连接器箱体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并且由从所述盖板的侧面开口部露出的树脂成型材料构成;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端子,该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连接器箱体的分隔壁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路基板的电路图案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的内部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接触导电连接,并且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线束,
所述连接器箱体具备:外侧环状周壁,该外侧环状周壁设置于所述分隔壁的外侧,并且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以及防水过滤层,该防水过滤层紧密地固定在所述分隔壁的内表面上,由包含多个细微气孔的多孔性材料构成,该多个细微气孔阻止水滴流入通过到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使空气自由通过,所述防水过滤层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表面部、以及与导入外界气体的呼吸通气孔连通的外表面部,
所述呼吸通气孔贯通所述外侧环状周壁的外壁面上设置的凸状部的内部,并且在所述外侧环状周壁的端面部和与所述外侧环状周壁嵌合的所述对方侧连接器之间设置防水密封件,该防水密封件防止水浸到包含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接触导电部的封闭空间内,
在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的位置,所述呼吸通气孔与通过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周壁内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向大气开放的折返通气面连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如上述结构那样,由于防水过滤层安装在连接器箱体的内表面,因此具有以下效果:能对装置单独进行功能检查,并且比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内部更能扩大防水过滤层的面积,从而更能减小内外的气压差,此外与将防水过滤层设置于盖板的特殊中间壁的方法相比,安装结构变得更简单廉价,从而能够使用树脂制或者金属板制的盖板。
而且,防水过滤层的外表面部通过呼吸通气孔和成为折返通气面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内壁面向大气开放,因此能使用简单结构的防水过滤层,通过连接器箱体的模压结构来构成呼吸通气路径,从而能够对应安装环境以避免大气开放面直接接触水,也存在如下的效果:无论安装方向如何,能使用共通的底座和盖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连接器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连接器箱体的详细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呼吸通气孔的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对于多种安装角度的通气开口部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外观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连接器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连接器箱体的详细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折返通气路径的详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各图中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标号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1)结构的详细说明
从图1至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图,图1是外观图,图2是连接器连接部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图4是连接器箱体的详细的剖视图,图5是呼吸通气孔的端视图,依次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外观图的图1中,壳体11A由在四周具有安装脚的铝合金压铸制或者金属板制的底座20A和树脂制或者金属板制的盖板30A构成。在壳体11A内,密闭收纳搭载了在图4中后述的连接器箱体50A的电路基板40,设有突出设置于连接器箱体50A的分隔壁51A的外壁面的挡水壁58。此外,对方侧连接器12A插入至连接器箱体50A的露出部,经由线束60A连接至外部设备。在该对方侧连接器12A的侧壁面设置在图3中后述的凹状部12c的外壁。
在连接器部的剖视图即图2中,树脂制的连接器箱体50A具备设置在分隔壁51A的左右的外侧环状周壁54A和内方环状周壁53A,对方侧连接器12A安装在从壳体11A露出的一侧即外侧环状周壁54A上。位于外侧环状周壁54A和内方环状周壁53A中间的环状突起51a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与壳体11A的开口端的外表面相抵接。内方环状周壁53A的外周三边与图1所示的盖板30A的开口面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相抵接,剩余的外周一边与底座20A的一边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相抵接。在分隔壁51A安装固定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第一连接端子52A的一端弯折成大致直角地焊接连接至在图4中后述的电路基板40,另一端与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12A的第二连接端子14导电接触。此外,细孔59设置在分隔壁51A上,将壳体11A的内部空间和连接器侧的密闭空间连通。
对方侧连接器12A形成由插入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4的内侧主体部12x和将该内侧主体部12x包围的外侧周壁12y构成的环状空间,连接器箱体50A的外侧环状周壁54A插入至该环状空间。虽然在对方侧连接器12A和图1中的线束60A的相应位置设置未图示的防水机构,但是对方侧连接器12A和连接器箱体50A之间通过配置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内周面和内侧主体部12x的外周部的防水密封件15进行防水。
在图2的A-A线剖视图即图3中,在分隔壁51A上安装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并且设置图2所述的细孔59。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侧壁上设置凸状部54c,在该凸状部54c上开口露出在图4中后述的包含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A。此外,在与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外周嵌合的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外侧周壁12y上,设置与凸状部54c嵌合的凹状部12c。折返通气路径57位于凸状部54c的外表面和凹状部12c的内表面之间,该折返通气路径57和呼吸通气孔56A彼此连通。此外,在图3中,在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外侧周壁12y的内壁和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外壁之间产生嵌合间隙,该嵌合间隙也构成成为折返通气路径57一部分的折返通气面。此外,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外部,突出设置在分隔壁51A上的挡水壁58是用于使折返通气路径57的开口端不与高压清洗水直接接触的结构。
在连接器箱体50A的截面详细视图即图4中,连接器箱体50A固定在电路基板40的一边上,焊接连接直角型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在安装固定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的连接器箱体50A的分隔壁51A的内壁上,粘结固定具有内表面部55a和外表面部55b并且例如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的扁平多孔性材料的防水过滤层55A。此外,防水过滤层55A的内表面部55a对壳体11A的内部空间完全开放,外表面部55b对包含设置于外侧环状周壁部54A的凸状部54c内的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A,除了轮廓外周部完全开放。此外,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开口端的孔径较大,在与防水过滤层55A的外表面部55b连通的里部呈小径的节流孔部56d。
在呼吸通气孔56A的端视图即图5(A)中,由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构成的呼吸通气孔56A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凸状部54c的端面开口,经由内部的节流孔部56d与防水过滤层55A的外表面部55b连通,但是其开口端面设置在与周围相比为高台的台地平面部56y上。此外,如图5(B)所示,呼吸通气孔56A的开口端面设置在环状突起面56x的内部。因而,在进行通气测试时,在取下了对方侧连接器12A的状态下,用于将呼吸通气孔56A打开或关闭的夹具的结构较为简单,通过预先在夹具面上粘贴橡胶材料等弹性体,从而能够方便地进行气密性封闭。此外,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可以取消任意一方,此外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虽然是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但是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
(2)作用、动作的详细说明
接着,关于在图1中说明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根据对于各种安装角度的通气开口部的位置的说明图即图6,对于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安装方向和防水过滤层55A有无接触水的情况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在图6中,使用如下结构:在(A)(E)(C)(G)中的呼吸通气孔56A的节流孔部56d如图5(A)所示位于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上方,在(B)(H)(D)(F)中的呼吸通气孔56A的节流孔部56d如图5(B)所示位于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下方。
首先,在图1、图4中,在密闭收纳于壳体11A的电路基板40上搭载未图示的发热元器件,基于壳体11A的内外的温度差产生气压差,若产生气压差,则壳体11A内部的空气通过防水过滤层55A和呼吸通气孔56A进行呼吸作用。通过该呼吸作用,防止壳体11A发生变形,或者防止底座20A和盖板30A之间的防水密封材料、连接器箱体50A和底座20A、盖板30A之间的防水密封材料产生裂缝而剥离。此外,对于被连接器箱体50A和对方侧连接器12A密闭的包含第一连接端子52A和第二连接端子14的导电接触部的连接器空间,通过细孔59(参照图2)和壳体11A的内部空间和呼吸通气孔56A进行呼吸作用。
图6(A)是将壳体11A安装在例如搁板上表面等地板面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A)所示,壳体11A经由其安装脚18固定在水平地板面即被安装面19上。而且,在经由节流孔部56d与内置于壳体11A的防水过滤层55A连通的呼吸通气孔56A的开口部,设置折返通气路径57从而在分隔壁51A的外壁面进行大气开放。因而,在呼吸通气口56A的开口部不会由于从上方向地板面方向进行高压清洗等而与水直接接触。但是,即使从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流入少量的水,在折返通气路径57内暂时地发生积水,如果积水在折返通气路径57的下部和节流孔部56d的下部之间的临界尺寸K以下,积水也不会流入呼吸通气孔56A,因而呈防水过滤层55A不会接触水的状态。
图6(B)是将壳体11A安装在例如搁板下表面等顶面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B)所示,在顶面上弹回的水流入至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虽然可能会到达防水过滤层55A,但是如果这种情况下积水也在图6(A)中所述的临界尺寸K以下,则积水不会流入至呼吸通气孔56A,因而呈防水过滤层55A不会接触水的状态。
图6(C)是将壳体11A安装在垂直壁面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C)所示,由于连接器在上方,因此与壁面接触的水不会流入至成为上升孔的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因而防水过滤层55A不会与水接触。
图6(D)是将壳体11A安装在垂直壁面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D)所示,由于连接器在下方,因此虽然与壁面接触的水会从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流入,但是由于呼吸通气孔56A成为上升孔,因此防水过滤层55A不会与水接触。此外,如果折返通气路57内的积水在临界尺寸K以下,则不会由于壳体11A内的负压而使积水被吸上来,并且积水最终会干燥蒸发。
图6(E)是将连接器置于上方来将壳体11A搭载在倾斜地板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E)所示,该情况与图6(C)的情况相同,水不会流入至成为上升孔的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因而防水过滤层55A不会与水接触。
图6(F)是将连接器置于下方来将壳体11A搭载在倾斜地板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F)所示,该情况与图6(D)的情况相同,虽然水会从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流入,但是由于呼吸通气口56A成为上升孔,因此防水过滤层55A不会与水接触,折返通气路径57内的积水如果在临界尺寸K以下,则不会由于壳体11A内的负压导致积水被吸上来,并且积水最终会干燥蒸发。
图6(G)是将连接器置于上方来将壳体11A搭载在倾斜地板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G)所示,该情况与图6(C)的情况相同,水不会流入至成为上升孔的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因而防水过滤层55A不会与水接触。
图6(H)是将连接器置于下来将壳体11A搭载在倾斜顶面上时的简略图。如图6(H)所示,该情况与图6(D)的情况相同,虽然水会从折返通气路径57的大气开放端流入,但是由于呼吸通气口56A成为上升孔,因此防水过滤层55A不会与水接触,折返通气路径57内的积水如果在临界尺寸K以下,则不会由于壳体11A内的负压大致积水被吸上来,并且积水最终会干燥蒸发。
此外,在图6(C)、图6(D)的壁面安装方式的情况下,连接器箱体50A安装在成为壳体11A的上部顶面侧或者下部地板面侧的方向上,但是如果在将其变为水平方向的情况下,由于呼吸通气孔56A位于水平方向,因此若水流入至折返通气路径57,则会有防水过滤层55A与水接触的危险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预先使积水的上表面在节流孔部56d的下表面以下,也能够防止水流入至节流孔部56d。
(3)实施方式1的要点和特征
如以上说明可知,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A中,在由盖板30A和具有安装面的底座20A构成的壳体11A内密闭收纳电路基板40,包括:连接器箱体50A,该连接器箱体50A安装在该电路基板40的一边,并且由从盖板30A的侧面开口部露出的树脂成型材料构成;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该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安装在该连接器箱体50A的分隔壁51A上,第一连接端子52A的一端与电路基板40的电路图案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内部的第二连接端子14接触导电连接,并且连接至壳体11A的外部的线束60A,
连接器箱体50A具备外侧环状周壁54A,该外侧环状周壁54A设置于分隔壁51A的外侧,并且与对方侧连接器12A嵌合,在分隔壁51A的内表面上紧密地固定包含多个细微气孔的扁平多孔性材料即防水过滤层55A,该多个细微气孔阻止水滴流入通过到壳体11A内部并且使空气自由通过,防水过滤层55A包括与壳体11A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表面部55a、以及与导入外界气体的呼吸通气孔56A连通的外表面部55b。
呼吸通气孔56A贯通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外壁面上设置的凸状部54c的内部,并且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端面部和与外侧环状周壁54A嵌合的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2A之间,设置防水密封件15,该防水密封件15防止水浸到包含第一连接端子52A和第二连接端子14的接触导电部的封闭空间内,在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位置,呼吸通气孔56A与通过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周壁内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而向大气开放的折返通气面连通。
因而,由于防水过滤层55A安装在连接器箱体50A的内表面,因此具有以下效果:能对装置单独进行功能检查,并且与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内部相比,更能扩大防水过滤层55A的面积,从而能降低内外的气压差。
此外,具有以下效果:与将防水过滤层55A设置于盖板30A的特殊中间壁相比,安装结构更简单廉价,能使用树脂制或者金属板制的盖板30A。
而且,防水过滤层55A的外表面部55b由于通过呼吸通气孔56A和成为折返通气面的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内壁面向大气开放,因此可以使用简单结构的防水过滤层55A,通过连接器箱体50A的模压结构来构成呼吸通气路径,从而能够对应安装环境以避免大气开放面直接接触水,还存在如下的效果:无论安装方向如何,能使用共通的底座20A和盖板30A。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相关,在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内壁面上设置与凸状部54c嵌合的凹状部12c,在凸状部54c的外壁和凹状部12c的内壁之间,构成与呼吸通气孔56A连通的折返通气路径57,折返通气路径57的一端在靠近分隔壁51A的位置向大气开放。
如上所述,在对方侧连接器12A和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嵌合面上,设置对于呼吸通气孔56A的折返通气路径57,由此构成往返通气路径的呼吸通气孔56A和折返通气路径57具有以下特征:能获得兼作为与对方侧连接器12A嵌合时的嵌合引导构件的较长的折返尺寸,并且避免使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开口端完全向大气开放,从而能够降低浸水的可能性。这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也相同。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相关,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侧面位置上一体设置挡水壁58,挡水壁58设置于靠近呼吸通气孔56A的大气开放端的位置。
如上所述,具有以下特征: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侧面设置用于避免靠近呼吸通气孔56A的大气开放端直接接触水的挡水壁58,从而,连接器箱体50A的周围呈开放状态,在安装在容易受到水直接接触的环境的情况下,能够以廉价的结构防止防水过滤层55A直接接触水。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相关,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配置在与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方向上的上下多个位置上,并且呼吸通气孔56A由配置在与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的第一通气孔
56a和第二通气孔56b构成,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一端都与防水过滤层55A的外表面部55b连通,并且另一端经由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内壁面或者折返通气路径57向大气开放。
如上所述,与防水过滤层55A的外表面部55b连通的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排列设置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第一和第二通气孔56a、56b经由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内壁面或者折返通气路57向大气开放。因而,具有以下特征:即使一方通气孔发生堵塞,也能通过另一方的通气孔进行通气从而提高可靠性。这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也相同。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6相关,设置节流孔部56d,使得呼吸通气孔56A的孔径在与防水过滤层55A的外表面部55b连通的靠近位置上为较小直径。因而,具有以下特征: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安装面有微小倾斜,呼吸通气孔56A从水平位置稍微倾斜,防水过滤层55A侧位于较低的位置,在此情况下,能够生成供已流入的水潴留的积水部而不会流入至防水过滤层55A。此外,在防水型控制装置10A的安装面较大地倾斜的情况下,节流孔部56d位于下侧时,由于折返通气面或者折返通气路径57为上升坡道,因此在此处不会发生积水,因而水不会流入至呼吸通气孔56A。此外,节流孔部56d位于上侧时,连接器箱体50A的分隔壁51A成为顶面,大气开放口不会直接接触高压清洗水,即使存在少量的弹回水,由于呼吸通气孔56A为上升孔,通过预先在呼吸通气孔56A的开口面和折返通气面或者折返通气路径57上的积水之间设置间隙,从而不会发生由于负压导致上吸,能够防止防水过滤层55A与水接触。此外,在折返通气面或者折返通气路径57上的积水最终会干燥蒸发。这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也相同。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7相关,节流孔部56d相对于呼吸通气孔56A的中心位置偏移分布,在安装倾斜角预先已知的情况下,对生成节流孔部56d的嵌套模具的形状进行变更,将节流孔56d偏移配置在积水部变宽的方向上。
如上所述,设置在呼吸通气孔56A的前端部的节流孔部56d的中心位置根据底座20A的安装倾斜角偏移配置。因而,具有以下特征:不需要变更对方侧连接器12A侧的模具,根据底座20A的安装倾斜角就能增加在呼吸通气孔56A中的积水量。这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也相同。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8相关,在外侧环状周壁54A的内表面上,设置与壳体11A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细孔59。因而,具有以下特征:由于壳体11A的内外的温度差导致的壳体11A和外界气体的呼吸作用不经由连接器部的狭窄空间,而是能经由防水过滤层55A自由地进行,并且对连接器部的密闭空间也能够通过壳体内部空间进行呼吸作用。此外,具有以下特征:在插拔对方侧连接器12A时,能够抑制由于空气阻力产生的插拔阻力,并且在未安装对方侧连接器12A的单品状态下,能够防止灰尘自由地从连接器的开口面侵入。这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也相同。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9相关,呼吸通气孔56A的开口端具有包围呼吸通气孔56A的环状突起面56x,或者呼吸通气孔56A在相比于周边部处于高台位置的台地平面部56y上露出。因而,具有以下特征:在对防水过滤层55A进行通气测试时,如果在用于将呼吸通气孔56A的开口端密封或者打开的夹具的接触面上预先设置弹性体,则能够方便地进行防水密封。这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也相同。
实施方式2.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1)结构和作用、以及动作的详细的说明
从图7至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的图,图7是示出外观图,图8是示出连接器连接部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连接器箱体的详细剖视图,图10是示出折返通气路径的端视图,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是连接器箱体的外侧环状周壁被分割成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在分隔壁上安装并保持第一组及第二组的第一连接端子。
在防水型控制装置10B的外观图即图7中,壳体11B由在四周具有安装脚的铝合金压铸制或者金属板制的底座20B、和树脂制或者金属板制的盖板30B构成。在壳体11B内,密闭收纳搭载了在图9中后述的连接器箱体50B的电路基板40,连接器箱体50B的一部分从壳体11B露出。
在连接器箱体50B的露出部插入被第一及第二对方侧连接器12a、12b分割构成的对方侧连接器12B,分别通过由第一及第二线束60a、60b构成的线束60B连接至外部设备。此外,树脂制的连接器箱体50B为将图2的标号A替换为标号B的结构,具备设置在分隔壁51B的左右的内方环状周壁53B和外侧环状周壁54B,在从壳体11B露出的一侧即外侧环状周壁54B上安装对方侧连接器12B。
内方环状周壁53B的外周三边与盖板30B的开口面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相抵接,剩余的外周一边在与底座20B的一边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密封材料相抵接。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B安装固定在分隔壁51B上,第一连接端子52B的一端进行正交转换并焊接连接至在图9中后述的电路基板40,另一端与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12B的第二连接端子14导电接触。
此外,细孔59设置在分隔壁51B上,将壳体11B的内部空间和连接器侧的密闭空间连通。对方侧连接器12B与实施方式1相同,具备由插入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4的内侧主体部12x和将该内侧主体部12x包围的外侧周壁12y形成的环状空间,连接器箱体50B的外侧环状周壁54B插入至该环状空间。在对方侧连接器12B和线束60B的安装位置上设置未图示的防水机构,但是在对方侧连接器12B和连接器箱体50B之间,通过配置在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内周面和内侧主体部12x的外周部的防水密封件15来进行防水。
在连接器部的主视图即图8中,在分隔壁51B上安装构成第一连接端子52B的第一组及第二组的第一连接端子52a、52b,并且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图2中说明的细孔59。在构成外侧环状周壁54B的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的某一方例如第一环状周壁54a的侧壁上设置凸状部54c。在该凸状部54c上,在图9中后述的包含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B开口露出,在与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外周嵌合的对方侧连接器12B的外侧周壁12y的一方上,设置与凸状部54c嵌合的凹状部12c。折返通气路径57位于凸状部54c的外表面和凹状部12c的内表面之间,该折返通气路径57和呼吸通气孔56B彼此连通。此外,在对方侧连接器12B的外侧周壁12y的内壁和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外壁之间产生嵌合间隙,该嵌合间隙还构成成为折返通气路径57的一部分的折返通气面。
在连接器箱体50B的详细剖视图即图9中,连接器箱体50B以分隔壁51B为边界具备内方环状周壁53B和外侧环状周壁54B,外侧环状周壁54B被分割成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安装在分隔壁51B上的直角型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B焊接连接至电路基板40的一边,该第一连接端子52B被分成第一组及第二组的第一连接端子52a、52b。
分隔壁51B的内壁具有内表面部55a和外表面部55b,焊接固定例如圆形或者方形或者椭圆形的扁平多孔性材质即防水过滤层55B。此外,防水过滤层55B的内表面部55a对壳体11B的内部空间完全开放,外表面部55b对包含设置于分隔壁51B的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呼吸通气孔56B,除了轮廓外周部以外完全开放。此外,在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里部分别设置节流孔部56d并与防水过滤层55B的外表面部55b连通。
在折返通气路径的详细说明图即图10(A)(B)中,图10(B)示出在图10中嵌合第一对方侧连接器12a的情况。在图10(A)中,在突出设置在连接器箱体50B的分隔壁51B的外壁面上的第一环状周壁54a的侧面,设置具有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凸状部54c。在分隔壁51B的内壁面上如用虚线图示那样,在其外周部熔接固定防水过滤层55B,防水过滤层55B的外表面部55b(参照图9)经由节流孔部56d与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连通。
在图10(B)中,与第一环状周壁54a嵌合的第一对方侧连接器12a具备与设置于第一环状周壁54a的凸状部54c嵌合的凹状部12c,在图10(B)中示出凹状部12c的外壁部。该凹状部12c的内底面与在凸状部54c上的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开口端面隔开间隙并相对,利用该间隙部将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与折返通气路径57连通。
此外,在图7中,由于配置第二环状周壁54b作为相当于图1所示的挡水壁58的结构,因此对于各种安装角度的通气开口部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的图6相同,因而,对于防水型控制装置10B的安装方向与防水过滤层55B有无接触水如在图6中所说明的那样。此外,在对防水过滤层55B进行通气测试时,在不连接对方侧连接器12B的状态下,在连接器箱体50B的外侧环状周壁54B内连接未图示的加压或者减压装置,通过细孔59进行壳体11B内部的加压或者减压,对在用检查用夹具关闭或者打开第一及第二通气孔56a、56b的开口端的状态下的通气量进行测定。
(2)实施方式2的要点和特征
如以上说明可知,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中,在由盖板30B和具有安装面的底座20B构成的壳体11B内密闭收纳电路基板40,包括:连接器箱体50B,该连接器箱体50B安装在该电路基板40的一边,并且从盖板30B的侧面开口部露出,由树脂成型材料形成;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B,该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B安装在该连接器箱体50B的分隔壁51B上,第一连接端子52B的一端与电路基板40的电路图案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12B的内部的第二连接端子14接触导电连接,并且连接至壳体11B的外部的线束60B,
连接器箱体50B设置于分隔壁51B的外侧,具备与对方侧连接器12B嵌合的外侧环状周壁54B,并且在分隔壁51B的内表面上,紧密地固定包含多个细微气孔的扁平多孔性材料即防水过滤层55B,该多个细微气孔阻止水滴流入通过到壳体11B内并且使空气自由通过。
防水过滤层55B包括与壳体11B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表面部55a、以及与导入外界气体的呼吸通气孔56B连通的外表面部55b。呼吸通气孔56B贯通外侧环状周壁54B的外壁面上所设置的凸状部54c的内部,并且在外侧环状周壁54B的端面部和与外侧环状周壁54B嵌合的对方侧连接器12B之间设置防水密封件15,该防水密封件15防止水浸到包含第一连接端子52B和第二连接端子14的接触导电部的封闭空间内。在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位置,呼吸通气孔56B与通过对方侧连接器12B的周壁内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而向大气开放的折返通气面连通。
此外,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相关,外侧环状周壁54B被分割成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并且对方侧连接器12B也被分割成第一及第二对方侧连接器12a、12b,防水过滤层55B紧密地固定在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的中间位置上的分隔壁51B的内表面上。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10B中,连接器箱体50B包括与第一及第二对方侧连接器12a、12b嵌合的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防水过滤层55B紧密地固定在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的中间位置的分隔壁51B上。因而,具有以下特征:呼吸通气孔56B位于左右两边的第一及第二对方侧连接器12a、12b之间从而不易直接接触水。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防水型控制装置进行了图示说明,但是本发明在其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对各个实施方式进行自由地组合,或者对各个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地变形、省略。
标号说明
10A、10B 防水型控制装置,
11A、11B 壳体,
12A、12B 对方侧连接器,
12a 第一对方侧连接器,
12b 第二对方侧连接器,
12c 凹状部,
14 第二连接端子,
15 防水密封件,
20A、20B 底座,
30A、30B 盖板,
40 电路基板,
50A、50B 连接器箱体,
51A、51B 分隔壁,
52A、52B 第一连接端子,
52a 第一组的第一连接端子,
52b 第二组的第一连接端子,
53A、53B 内方环状周壁,
54A、54B 外侧环状周壁,
54a 第一环状周壁,
54b 第二环状周壁,
54c 凸状部,
55A、55B 防水过滤层,
55a 内表面部,
55b 外表面部,
56A、56B 呼吸通气孔,
56a 第一通气孔,
56b 第二通气孔,
56d 节流孔部,
56x 环状突起面,
56y 台地平面部,
57 折返通气路径,
58 挡水壁,
59 细孔,
60A、60B 线束,
60a 第一线束,
60b 第二线束。

Claims (8)

1.一种防水型控制装置,包括:
电路基板(40),该电路基板(40)密闭收纳在由盖板(30A、30B)和具有安装面的底座(20A、20B)构成的壳体(11A、11B)的内部;
连接器箱体(50A、50B),该连接器箱体(50A、50B)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40)上,并且由从所述盖板(30A、30B)的侧面开口部露出的树脂成型材料构成;以及
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52B),该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52B)安装在所述连接器箱体(50A、50B)的分隔壁(51A、51B)上,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2A、52B)的一端与所述电路基板(40)的电路图案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12A、12B)的内部的第二连接端子(14)接触导电连接,并且连接至所述壳体(11A、11B)的外部的线束(60A、60B),
所述防水型 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箱体(50A、50B)具备:
外侧环状周壁(54A、54B),该外侧环状周壁(54A、54B)设置于所述分隔壁(51A、51B)的外侧,并且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2A、12B)嵌合;以及
防水过滤层(55A、55B),该防水过滤层(55A、55B)紧密地固定在所述分隔壁(51A、51B)的内表面上,由包含多个细微气孔的多孔性材料构成,该多个细微气孔阻止水滴流入通过到所述壳体(11A、11B)的内部并且使空气自由通过,
所述防水过滤层(55A、55B)包括与所述壳体(11A、11B)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表面部(55a)、以及与导入外界气体的呼吸通气孔(56A、56B)连通的外表面部(55b),
所述呼吸通气孔(56A、56B)贯通所述外侧环状周壁(54A、54B)的外壁面上所设置的凸状部(54c)的内部,并且在所述外侧环状周壁(54A、54B)的端面部和与所述外侧环状周壁(54A、54B)嵌合的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2A、12B)之间,设置防水密封件(15),该防水密封件(15)防止水浸到包含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2A、52B)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4)的接触导电部的封闭空间内,
在所述封闭空间的外部的位置,所述呼吸通气孔(56A、56B)与通过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2A、12B)的周壁内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来向大气开放的折返通气面连通,
设置节流孔部(56d)使得所述呼吸通气孔(56A、56B)的孔径在与所述防水过滤层(55A、55B)的所述外表面部(55b)连通的靠近位置处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2A、12B)的内壁面上设置与所述凸状部(54c)嵌合的凹状部(12c),并且在所述凸状部(54c)的外壁和所述凹状部(12c)的内壁之间,构成与所述呼吸通气孔(56A、56B)连通的折返通气路径(57),所述折返通气路径(57)的一端在靠近所述分隔壁(51A、51B)的位置向大气开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环状周壁(54A)的侧面位置上一体设置挡水壁(58),所述挡水壁(58)设置于靠近所述呼吸通气孔(56A)的大气开放端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环状周壁(54B)分割成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并且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2B)也分割成第一及第二对方侧连接器(12a、12b),所述防水过滤层(55B)紧密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环状周壁(54a、54b)的中间位置上的所述分隔壁(51B)的内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2A、52B)配置在与所述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方向上的上下多个位置上,并且所述呼吸通气孔(56A、56B)由配置在与所述电路基板(40)的基板面正交的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的第一通气孔(56a)和第二通气孔(56b)构成,所述第一通气孔(56a)和所述第二通气孔(56b)的一端都与所述防水过滤层(55A、55B)的所述外表面部(55b)连通,并且另一端经由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2A、12B)的内壁面或者与所述呼吸通气孔(56A、56B)连通的折返通气路径(57)向大气开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孔部(56d)相对于所述呼吸通气孔(56A)的中心位置偏移设置,在预先已知安装倾斜角的情况下,对生成所述节流孔部(56d)的嵌套模具的形状进行变更,将所述节流孔部(56d)偏移配置在积水部变宽的方向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环状周壁(54A、54B)的内表面上设置与所述壳体(11A、11B)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细孔(5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通气孔(56A)的开口端具有包围所述呼吸通气孔(56A)的环状突起面(56x),或者所述呼吸通气孔(56A)在相比于周边部处于高台位置的台地平面部(56y)上露出。
CN201611059322.9A 2016-02-01 2016-11-25 防水型控制装置 Active CN107026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6842 2016-02-01
JP2016016842A JP6113314B1 (ja) 2016-02-01 2016-02-01 防水型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6358A CN107026358A (zh) 2017-08-08
CN107026358B true CN107026358B (zh) 2019-12-24

Family

ID=5866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9322.9A Active CN107026358B (zh) 2016-02-01 2016-11-25 防水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4152B2 (zh)
JP (1) JP6113314B1 (zh)
CN (1) CN107026358B (zh)
DE (1) DE10201621700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045B (zh) * 2018-09-21 2022-09-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壳体的通气机构
JP7163812B2 (ja) * 2019-02-15 2022-11-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9104729A1 (de) * 2019-02-25 2020-08-27 Nidec Gpm Gmbh Pumpeinheit aufweisend einen Steckverbinder mit Sinterfilter zum Druckausgleich
DE102019104728A1 (de) * 2019-02-25 2020-08-27 Nidec Gpm Gmbh Pumpeinheit aufweisend einen Steckverbinder mit Druckausgleichselement
JP7081548B2 (ja) * 2019-03-27 2022-06-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7028831B2 (ja) * 2019-07-22 2022-03-02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JPWO2022124043A1 (zh) * 2020-12-09 2022-06-16
KR102648805B1 (ko) 2021-11-05 2024-03-15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전자 제어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9608A (ja) * 1997-01-10 1998-07-3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2004356286A (ja) * 2003-05-28 2004-12-16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回路部品装置
JP2014164825A (ja) * 2013-02-21 2014-09-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4509226A (zh) * 2012-09-28 2015-04-0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8243A (ja) 1999-02-08 2000-08-15 Denso Corp 防水ケースの通気構造
JP2003063325A (ja) * 2001-08-22 2003-03-05 Omron Corp 電動パワステコントローラ用ケース
EP1799021B1 (en) * 2005-12-14 2012-06-06 Denso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ase
JP4278680B2 (ja) * 2006-12-27 2009-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JP4410242B2 (ja) * 2006-12-27 2010-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85058B2 (ja) * 2007-05-07 2009-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US8305763B2 (en) * 2008-10-27 2012-11-06 Keihin Corporation Housing case for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JP5016072B2 (ja) 2010-02-05 2012-09-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防水筐体
JP5434669B2 (ja) * 2010-02-26 2014-03-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防水用筐体及び防水装置
JP5570361B2 (ja) * 2010-09-22 2014-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防水型電子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3197405A (ja) * 2012-03-21 2013-09-3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子制御装置
JP5905800B2 (ja) * 2012-09-04 2016-04-2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JP2014063930A (ja) * 2012-09-21 2014-04-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子制御装置
EP3079449B1 (en) * 2013-12-05 2020-01-08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Case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JP6295100B2 (ja) * 2014-02-28 2018-03-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KR101619860B1 (ko) * 2014-11-27 2016-05-12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압력보정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제어장치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9608A (ja) * 1997-01-10 1998-07-3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2004356286A (ja) * 2003-05-28 2004-12-16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回路部品装置
CN104509226A (zh) * 2012-09-28 2015-04-0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JP2014164825A (ja) * 2013-02-21 2014-09-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14152B2 (en) 2017-11-07
US20170223854A1 (en) 2017-08-03
CN107026358A (zh) 2017-08-08
DE102016217002B4 (de) 2019-01-17
JP6113314B1 (ja) 2017-04-12
DE102016217002A1 (de) 2017-08-03
JP2017139055A (ja)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6358B (zh) 防水型控制装置
JP6072947B1 (ja) 防水型制御装置
JP6072948B1 (ja) 防水型制御装置
EP1799021A2 (en) Waterproof case
JP6584547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6524808B2 (ja) 電子装置
JP6590869B2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通気部防水構造
JP4835418B2 (ja) 防水構造筐体
JP2008078506A (ja) 防水筐体及び防水筐体を有する電子制御装置
JP2009123558A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6009604B1 (ja) 電気接続箱
JP2011187666A (ja) 車載用防水装置の固定構造
KR102030824B1 (ko) 전자 제어 장치
KR20130086161A (ko) 하우징 구조
JP6976671B2 (ja)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の筐体
JP2003087933A (ja) 電気接続箱
JP4119351B2 (ja) 制御ユニット用コネクタ
JP6830733B2 (ja)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の筐体
CN209787642U (zh) 电子控制单元
JP7396235B2 (ja) 電子装置
JP2006253262A (ja) 電子機器用筺体
JP2019083256A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JP2019041559A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JP2018166206A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7322174B2 (ja) 電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