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5362A -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5362A
CN106995362A CN201710341320.7A CN201710341320A CN106995362A CN 106995362 A CN106995362 A CN 106995362A CN 201710341320 A CN201710341320 A CN 201710341320A CN 106995362 A CN106995362 A CN 106995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pentene
fluoride
reaction
catalys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13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5362B (zh
Inventor
张呈平
刘冬鹏
贾晓卿
权恒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J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Beijing Yu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J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J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Nippon Ze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J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Priority to CN2017103413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5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5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5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5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093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 C07C17/2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 C07C17/202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two or more compounds being involved in the reaction
    • C07C17/206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two or more compounds being involved in the reaction the other compound being H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3,4,4,5,5‑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氢化催化剂存在下,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与氢气发生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得到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b.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与无水氟化氢发生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得到产物1,3,3,4,4,5,5‑七氟环戊烯。本发明方法原料1,2‑二氯六氟环戊烯易得,且价格低廉;本发明可实现零污染生产1,3,3,4,4,5,5‑七氟环戊烯,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通过循环系统,可以使物料反应完全,实现物料的充分利用,从而大大减少污染,实现生产的零污染。

Description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3,3,4,4,5,5-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为起始原料,先在氢化催化剂存在下发生选择性氢化反应得到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再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与氟化氢发生气相氟-氯交换反应得到1,3,3,4,4,5,5-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日本瑞翁公司共公开了三条合成路线。第一条合成路线是在日本专利Japan Patent 2011-105625中报道的,即:以八氟环戊烷为原料,经过第一步液相脱氟化氢、第二步液相异构化共两步反应合成F7E,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催化剂是四(正丁基)溴化铵,溶剂为碳酸钾水溶液,同时起到除酸HF的作用,45℃反应7小时,得到F7E以及F7E的同分异构体3H-七氟环戊烯以及4H-七氟环戊烯,上述三种异构体的产率之和是97.9%,三者的百分组成依次是89.9%、9.5%、0.6%。第二步反应的催化剂是氟化铯,原料为3H-七氟环戊烯或/和4H-七氟环戊烯,转化为F7E,当原料为百分组成依次是89.9%、9.5%、0.6%的F7E、3H-七氟环戊烯和4H-七氟环戊烯的混合物,其产物组成为百分组成依次是98.85%、1.12%、0.03%的F7E、3H-七氟环戊烯和4H-七氟环戊烯的混合物。
第二条合成路线是在日本专利Japan Patent 2011-144148中报道的,即:以F7A为原料,经过第一步液相氯化、第二步液相脱氯化氢共两步反应合成F7E。其中,第一步反应采用的氯化试剂是硫酰氯,反应温度70℃,紫外光照10小时,反应液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处理得到一氯七氟环戊烷,F7A的转化率为59.8%,对于一氯七氟环戊烷的选择性为73.9%;第二步反应的催化剂是四(正丁基)溴化铵,溶剂为碳酸钾水溶液,同时起到除酸HCl的作用,50℃反应5小时,得到F7E;以F7A为计算基准,F7E的总产率为30%。
第三条路线是在世界专利WO1999014173和WO2010007968A1中联合报道的,即:以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为起始原料,首先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发生气相氟-氯交换反应得到1-氯-七氟环戊烯,其产率最高为26.8%(见WO1999014173中实施例11);然后在氢化催化剂存在下,1-氯七氟环戊烯与氢气发生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合成F7E,其单程产率最高为67.3%(见WO2010007968A1中实施例3)。以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为计算基准,该路线的F7E的单程产率最高为18%。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前两条路线的原料八氟环戊烷或者七氟环戊烷不易得到,而且价格昂贵,不适合用来作为反应原料。
其次,前两条路线均为液相反应,在溶剂废弃物的削减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此外,由于属于间歇性过程,因此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存在生产性改善的余地。
第三条路线虽然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但存在产率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路线新颖、原料易得、单程产率高、可实现零污染生产的1,3,3,4,4,5,5-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以1,2-二氯六氟环戊烯(F6-12)为原料,采用气相催化氢化、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共两步反应制备1,3,3,4,4,5,5-七氟环戊烯(F7E)的制备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本发明采用两反应合成F7E,第一步反应主要进行F6-12与氢气的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发生反应(1),反应产物为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F6E-1Cl)、3,3,4,4,5,5-六氟环戊烯(F6E)、1,1,2,2,3,3-六氟环戊烷(F6A)。第二步反应主要进行HF与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的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主要发生反应(2),产物为F7E,选择性接近100%。
一种氢化催化剂,由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组成,多孔性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锌、氟化亚铁、氟化铁、氟化铜、氟化锰、氟化钴或氟化镍中的至少一种;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依次为0.1%~5%、95%~99.9%。
优选:Pd与氟化锌,其质量百分含量依次为2%~5%、95%~98%。
上述氢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Pd的可溶盐,溶解于水,用稀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4~6,得到浸渍液,其中Pd可溶盐为硝酸钯、醋酸钯或氯化钯;在常压和室温条件下,将浸渍液向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滴加,滴加完毕后,维持浸渍1~5小时,经过滤、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将催化剂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温度100~200℃干燥5~10小时,然后升温至250~350℃焙烧5~10小时,再用氮气和氢气摩尔比为4∶1的混合气体在200~300℃活化8~20小时,制得本催化剂。
一种1,3,3,4,4,5,5-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上述氢化催化剂存在下,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与氢气发生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得到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
b.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与无水氟化氢发生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得到产物1,3,3,4,4,5,5-七氟环戊烯,所述氟化催化剂为铬、铁氧化物或氟化物,铬与铁质量百分含量依次为95%~99.9%、0.1%~5%。
所述气相催化氢化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压力0.1~1.5MPa,反应温度为100~250℃,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1~20,接触时间为2~20s。
所述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1~0.5MPa,反应温度为150~250℃,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5~20,接触时间为5~15s。
所述的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压力0.1~1.5MPa,反应温度为300~420℃,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与无水氟化氢的摩尔比为1∶1~25,接触时间为5~22s。
所述的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压力0.1~1.0MPa,反应温度为360~420℃,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与无水氟化氢的摩尔比为1∶15~25,接触时间为8~11s。
所述氟化催化剂负载于活性炭或氧化铝介质上。
所述气相催化氢化反应的产物流中包括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3,3,4,4,5,5-六氟环戊烯、1,1,2,2,3,3-六氟环戊烷、1,2-二氯六氟环戊烯及氢气,通过精馏得到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所述的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的产物流中包括1,3,3,4,4,5,5-七氟环戊烯以及未反应的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无水氟化氢,通过精馏得到1,3,3,4,4,5,5-七氟环戊烯。
本发明第一步反应使用的氢化催化剂是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组成,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95%~99.5%,多孔性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锌、氟化亚铁、氟化铁、氟化铜、氟化锰、氟化钴或氟化镍中的至少一种。其制备方法如下:将Pd的可溶盐,溶解于水,用稀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4~6,得到浸渍液,其中Pd可溶盐为硝酸钯、醋酸钯或氯化钯;在常压和室温条件下,将上述浸渍液向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滴加,滴加完毕后,维持浸渍1~5小时,经过滤、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温度100~200℃干燥5~10小时,然后升温至250~350℃焙烧5~10小时,再用氮气和氢气摩尔比为4∶1的混合气体在200~300℃活化8~20小时,制得催化剂。本发明的氢化催化剂除了多孔性金属氟化物负载的钯催化剂外,还可以是钯炭催化剂、镍系催化剂、铜催化剂、钴催化剂、铂系催化剂、钌催化剂、铑催化剂、铱催化剂、锇催化剂等。但优选本发明的催化剂。采用的氢化催化剂不同,则反应条件不同,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接触时间以及物料的摩尔比。
本发明中的氢化催化剂的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氟化锌、氟化亚铁、氟化铁、氟化铜、氟化锰、氟化钴或氟化镍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向相应的锌、铁、铜、锰、钴或镍可溶盐的水溶液中滴加沉淀剂如氨水,使用氨水或稀硝酸调节pH值使金属离子沉淀完全,然后过滤、干燥,得到金属氢氧化物;所得金属氢氧化物压制成片剂,在氮气氛围下于300℃~500℃进行焙烧6~15小时;于200℃~400℃,在摩尔比为10∶1的氟化氢与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活化6~15小时,从而得到多孔性金属氟化物,用于负载活性组分制备氢化催化剂。
本发明第二步反应使用的氟化催化剂可以是氧化铬,氟化的氧化铬,氧化铁,氟化的氧化铁,负载于活性炭、氟化铝、氟化镁上的氧化铬,含有多种金属(如Zn、Co、Ni、Ge、In等)的氧化铬等。采用的氟化催化剂不同,则反应条件不同,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接触时间以及物料的摩尔比。
本发明用于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的反应器类型不是关键,可以使用管式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等。另外,绝热反应器或等温反应器亦可用。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合成路线新颖,未见其他公开文献报道;
(2)原料1,2-二氯六氟环戊烯易得,且价格低廉;
(3)本发明可实现零污染生产1,3,3,4,4,5,5-七氟环戊烯,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通过循环系统,可以使物料反应完全,实现物料的充分利用,从而大大减少污染,实现生产的零污染。
(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WO1999014173和WO2010007968A1一样,起始原料都是1,2-二氯六氟环戊烯,但是现有技术是先氟氯交换得到1-氯七氟环戊烯,再氢化得到1,3,3,4,4,5,5-七氟环戊烯,其技术瓶颈在于氟氯交换反应的1-氯七氟环戊烯产率太低,导致以起始原料为基准的1,3,3,4,4,5,5-七氟环戊烯最高单程产率仅为18%;而本发明则是先氢化得到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再氟氯交换得到1,3,3,4,4,5,5-七氟环戊烯,两步反应的产率都很高,导致起始原料为基准的1,3,3,4,4,5,5-七氟环戊烯最高单程产率达到43.5%(参考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0),比现有技术的单程产率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通过氟氯交换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工艺顺序的合理调整,避开了反应进行有困难的步骤,同时对催化剂进行改进,设计出合理的工艺顺序,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1,3,3,4,4,5,5-七氟环戊烯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线;2:管线;4:管线;6:管线;7:管线;9:管线;10:管线;12:管线;13:管线;15:管线;16:管线;17:管线;19:管线;20:管线;22:管线;23:管线;24:管线;25:管线;27:管线;28:管线;29:管线;31:管线;32:管线;34:管线;35:管线;37:管线;38:管线;3:第一反应器;5:第一蒸馏塔;8:第二蒸馏塔;11:第三蒸馏塔;14:第四蒸馏塔;18:萃取精馏塔;21:解析塔;26:第二反应器;30:第五蒸馏塔;33:第六蒸馏塔;36:相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新鲜的F6-12和氢气经管线1,与经管线9循环使用的氢气以及经管线16循环使用的F6-12一起通过管线2进入装填有氢化催化剂的第一反应器3中进行反应,反应产物流经管线4进入第一蒸馏塔5进行分离,第一蒸馏塔5的塔釜组分为F6E-1Cl、F6E、F6A以及未反应的F6-12的混合物,塔顶组分为H2和HCl;第一蒸馏塔5的塔顶组分经管线6进入第二蒸馏塔8继续分离,第二蒸馏塔8的塔釜组分为HCl,塔顶组分为H2,塔釜组分经管线10排出体系成为副产物,塔顶组分经管线9和管线2循环至第一反应器3继续反应;第一蒸馏塔5的塔釜组分经管线7进入第三蒸馏塔11进行分离,第三蒸馏塔11的塔釜组分为F6A和F6-12,塔顶组分为F6E-1Cl和F6E;第三蒸馏塔11的塔釜组分经管线13进入第四蒸馏塔14进行分离,塔顶组分为F6A,塔釜组分为F6-12,塔顶组分经管线15排出体系成为副产物,塔釜组分经管线16和管线2循环至第一反应器3继续反应;第三蒸馏塔11的塔顶组分经管线12和管线17进入萃取精馏塔18进行萃取精馏,萃取精馏塔18的塔顶组分为F6E,塔釜组分为F6E-1Cl和萃取溶剂,塔顶组分经管线19排出体系成为副产物,塔釜组分经管线20进入解析塔21进行解析,塔釜组分为萃取溶剂,塔顶组分为F6E-1Cl,塔釜组分经管线25和管线17循环至萃取精馏塔18作为萃取溶剂继续使用,塔顶组分则经管线22以及与经管线35循环使用的F6E-1Cl一起经过管线23,和经管线27打入的新鲜HF以及经管线37循环使用的HF一起经过管线28,上述混合物料一起经管线24进入第二反应器26进行反应,反应物流经管线29进入第五蒸馏塔30进行分离,塔顶组分为HCl,塔釜组分为F7E、F6E-1Cl和HF,塔顶组分经管线31排出体系成为副产物,塔釜组分经管线32进入第六蒸馏塔33进行分离,塔釜组分为F6E-1Cl,塔顶组分为F7E和HF,塔釜组分经管线35、管线23和管线24循环至第二反应器26继续反应,塔顶组分经管线34进入相分器36进行分离,相分器36上层为富含HF的无机相,相分器36下层为富含F7E的有机相,相分器36上层经管线37、管线28和管线24循环至第二反应器26继续反应,相分器36上层则经管线38进入最后的除酸、除水、精制阶段,从而得到合格产品F7E。
分析仪器:上海海欣色谱GC-930、氢火焰检测器,色谱柱为毛细管柱Al2O3/S“50m×0.320mm×0.25μm”(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制造)。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反应产物经水洗、碱洗和干燥后,取气体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高纯氮和氢气用作载气。检测条件为汽化室温度250℃,辅助炉2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柱炉初始温度50℃,保持2分钟,升温速率20℃/min,终温280℃,保持3分钟。
实施例1
氢化催化剂的制备:按照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氟化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98%制备,将Pd的可溶盐,溶解于水,用稀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4~6,得到浸渍液,其中Pd可溶盐为硝酸钯、醋酸钯或氯化钯;在常压和室温条件下,将上述浸渍液向相应质量的氟化锌滴加,滴加完毕后,维持浸渍2小时,经过滤、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温度150℃干燥5~10小时,然后升温至300℃焙烧5~10小时,再用氮气和氢气摩尔比为4∶1的混合气体在250℃活化8~20小时,制得催化剂。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制备的氢化催化剂。第一步反应的反应器升温至200℃,通入H2和1,2-二氯六氟环戊烯(F6-12)进行反应,控制H2和1,2-二氯六氟环戊烯的摩尔比为10∶1,接触时间为15秒,反应压力0.1MPa,反应20h后,反应产物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物的组成,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氢化催化剂前驱体中的氟化锌改为等质量的氟化亚铁,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氢化催化剂前驱体中的氟化锌改为等质量的氟化铁,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氢化催化剂前驱体中的氟化锌改为等质量的氟化铜,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氢化催化剂前驱体中的氟化锌改为等质量的氟化锰,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氢化催化剂前驱体中的氟化锌改为等质量的氟化钴,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氢化催化剂前驱体中的氟化锌改为等质量的氟化镍,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100℃,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150℃,结果见表1。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250℃,结果见表1。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H2和1,2-二氯六氟环戊烯的摩尔比改为1∶1,结果见表1。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H2和1,2-二氯六氟环戊烯的摩尔比改为5∶1,结果见表1。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H2和1,2-二氯六氟环戊烯的摩尔比改为20∶1,结果见表1。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接触时间改为2秒,结果见表1。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接触时间改为5秒,结果见表1。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接触时间改为20秒,结果见表1。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按照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氟化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99.9%制备,将反应压力改为0.5MPa,结果见表1。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按照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氟化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99%制备,将反应压力改为1.0MPa,结果见表1。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按照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氟化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95%制备,将反应压力改为1.5MPa,结果见表1。
表1、第一反应器的反应评价结果
实施例20
氟化催化剂的制备:将硝酸铬溶解在水中,在60℃加入沉淀剂氨水,控制溶液pH7.5~8.5范围之间,使其在搅拌条件下充分沉淀,将形成的浆体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150℃干燥12小时,得到氢氧化铬。将上述氢氧化铬与氢氧化铁按照质量百分含量为95%和5%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得到催化剂前驱体,然后将催化剂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下450℃进行焙烧10小时后,在300℃用摩尔比为10∶1的氟化氢与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活化10小时,制得氟化催化剂。
在内径1/2英寸、长30cm的因康合金制的管式反应器中装填10毫升上述制备的氟化催化剂。第二步反应的反应器升温至420℃,通入HF和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F6E-1Cl)进行反应,控制HF和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的摩尔比为20∶1,接触时间为8秒,反应压力为0.1MPa,反应20h后,反应产物经水洗、碱洗,分离得到有机物,经干燥除水后,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物的组成,结果见表2。
实施例21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300℃,结果见表2。
实施例22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330℃,结果见表2。
实施例23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360℃,结果见表2。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反应温度改为390℃,结果见表2。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HF和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摩尔比改为25∶1,结果见表2。
实施例26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HF和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摩尔比改为15∶1,结果见表2。
实施例27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HF和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摩尔比改为10∶1,结果见表2。
实施例28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HF和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摩尔比改为7∶1,结果见表2。
实施例29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接触时间改为5秒,结果见表2。
实施例30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接触时间改为11秒,结果见表2。
实施例31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将接触时间改为22秒,结果见表2。
实施例32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反应压力改为0.5MPa,结果见表2。
实施例33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反应压力改为1.0MPa,结果见表2。
实施例34
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所不同的是反应压力改为1.5MPa,结果见表2。
表2、第二反应器的反应评价结果

Claims (10)

1.一种氢化催化剂,由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组成,所述多孔性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锌、氟化亚铁、氟化铁、氟化铜、氟化锰、氟化钴或氟化镍中的至少一种;Pd与多孔性金属氟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依次为0.1%~5%、95%~9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催化剂,其中多孔性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锌,其中Pd与氟化锌的质量百分含量依次为2%~5%、95%~9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Pd的可溶盐,溶解于水,用稀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4~6,得到浸渍液,其中Pd可溶盐为硝酸钯、醋酸钯或氯化钯;在常压和室温条件下,将浸渍液向多孔性金属氟化物滴加,滴加完毕后,维持浸渍1~5小时,经过滤、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将催化剂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温度100~200℃干燥5~10小时,然后升温至250~350℃焙烧5~10小时,再用氮气和氢气摩尔比为4∶1的混合气体在200~300℃活化8~20小时,制得本催化剂。
4.一种1,3,3,4,4,5,5-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化催化剂存在下,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与氢气发生气相催化氢化反应,得到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
b.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与无水氟化氢发生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得到产物1,3,3,4,4,5,5-七氟环戊烯,所述氟化催化剂为铬、铁氧化物或氟化物,铬与铁质量百分含量依次为95%~99.9%、0.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气相催化氢化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1~1.5MPa,反应温度为100~250℃,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1~20,接触时间为2~20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1~0.5MPa,反应温度为150~250℃,1,2-二氯六氟环戊烯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5~20,接触时间为5~15s。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1~1.5MPa,反应温度为300~420℃,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与无水氟化氢的摩尔比为1∶1~25,接触时间为5~22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压力0.1~1.0MPa,反应温度为360~420℃,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与无水氟化氢的摩尔比为1∶15~25,接触时间为8~11s。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氟化催化剂负载于活性炭或氧化铝介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气相催化氢化反应的产物流中包括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3,3,4,4,5,5-六氟环戊烯、1,1,2,2,3,3-六氟环戊烷、1,2-二氯六氟环戊烯及氢气,通过精馏得到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所述的气相催化氟-氯交换反应的产物流中包括1,3,3,4,4,5,5-七氟环戊烯以及未反应的1-氯-3,3,4,4,5,5-六氟环戊烯、无水氟化氢,通过精馏得到1,3,3,4,4,5,5-七氟环戊烯。
CN201710341320.7A 2017-05-16 2017-05-16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995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1320.7A CN106995362B (zh) 2017-05-16 2017-05-16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1320.7A CN106995362B (zh) 2017-05-16 2017-05-16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5362A true CN106995362A (zh) 2017-08-01
CN106995362B CN106995362B (zh) 2020-02-18

Family

ID=5943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1320.7A Active CN106995362B (zh) 2017-05-16 2017-05-16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53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1839A (zh) * 2017-08-08 2017-11-03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氟‑氯交换制备七氟环戊烯的方法
CN107739294A (zh) * 2017-10-17 2018-02-27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脱氟化氢制备氢氟环戊烯的方法
CN108329293A (zh) * 2018-04-20 2018-07-27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连续制备氟代碳酸乙烯酯或/和碳酸亚乙烯酯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6548A (ja) * 1998-09-08 2000-03-28 Nippon Zeon Co Ltd フルオロシクロペンテ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286672A (zh) * 1997-12-26 2001-03-0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含-ch2-chf-基团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589010A (zh) * 2006-10-31 2009-11-25 纳幕尔杜邦公司 2,3,3,3-四氟丙烯和/或1,2,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JP2010043034A (ja) * 2008-08-14 2010-02-25 Nippon Zeon Co Ltd 含水素フルオロオレフィ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2026946A (zh) * 2008-07-18 2011-04-20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含氢氟烯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2933534A (zh) * 2010-06-14 2013-02-13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4907065A (zh) * 2014-03-12 2015-09-16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氟化催化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907063A (zh) * 2014-03-12 2015-09-16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铬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008147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Z-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6672A (zh) * 1997-12-26 2001-03-0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含-ch2-chf-基团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7462C (zh) * 1997-12-26 2003-11-1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含-ch2-chf-基团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2000086548A (ja) * 1998-09-08 2000-03-28 Nippon Zeon Co Ltd フルオロシクロペンテ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01589010A (zh) * 2006-10-31 2009-11-25 纳幕尔杜邦公司 2,3,3,3-四氟丙烯和/或1,2,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2026946A (zh) * 2008-07-18 2011-04-20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含氢氟烯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JP2010043034A (ja) * 2008-08-14 2010-02-25 Nippon Zeon Co Ltd 含水素フルオロオレフィ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2933534A (zh) * 2010-06-14 2013-02-13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4907065A (zh) * 2014-03-12 2015-09-16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氟化催化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907063A (zh) * 2014-03-12 2015-09-16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铬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008147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Z-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1839A (zh) * 2017-08-08 2017-11-03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氟‑氯交换制备七氟环戊烯的方法
CN107311839B (zh) * 2017-08-08 2019-09-10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氟-氯交换制备七氟环戊烯的方法
CN107739294A (zh) * 2017-10-17 2018-02-27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脱氟化氢制备氢氟环戊烯的方法
CN107739294B (zh) * 2017-10-17 2020-08-21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脱氟化氢制备氢氟环戊烯的方法
CN108329293A (zh) * 2018-04-20 2018-07-27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气相连续制备氟代碳酸乙烯酯或/和碳酸亚乙烯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5362B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8147B (zh) Z-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备方法
CN106542959B (zh) 一氟甲烷的制备方法
CN106995362A (zh) 七氟环戊烯的制备方法
CN113004117B (zh) 气相脱卤化氢制备3,3,3-三氟丙炔的方法
CN105693659B (zh) 一种四氢糠醇的制备方法
CN106554281A (zh) 一种苯甲酸甲酯加氢反应制取环己甲酸甲酯的方法
CN107759440B (zh) 一种将含氟烯烃双键上的氟置换成氢的方法
CN114085163B (zh) 气相催化氟化合成2,3,3,3-四氟-2-(三氟甲基)丙腈的方法
CN102762523B (zh) 3,3,3-三氟丙烯的制造方法
CN101628849B (zh) Z-1,2,3,3,3-五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7739294B (zh) 气相脱氟化氢制备氢氟环戊烯的方法
CN109833904A (zh) 一种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在乙醇转化反应中的应用
CN103623837A (zh) 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Ru-Co-Cu催化剂
CN106140259B (zh) 一种以改性zsm-5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42984A (zh) 一种全氟‑2‑甲基‑3‑戊酮的制备方法
CN107311839B (zh) 气相氟-氯交换制备七氟环戊烯的方法
Quan et a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rous calcium fluoride—a novel fluorinating reagent and support of catalyst
CN113683530B (zh) 气相氟氰化制备七氟异丁腈的方法
CN101628850B (zh) Z-1,2,3,3,3-五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503515B (zh) 一种短链全氟碘代烷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13024340A (zh) 一种镍催化水为氢源还原炔烃为烯烃的方法
CN107082737B (zh) 同时制备二氯六氟环戊烯异构体的方法
CN109134538B (zh) 碘膦氧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络合物、包括该络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和用途
CN110002947B (zh) 一氟烷烃的制备方法
CN106824231A (zh)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