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5155A - 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5155A
CN106995155A CN201710041901.9A CN201710041901A CN106995155A CN 106995155 A CN106995155 A CN 106995155A CN 201710041901 A CN201710041901 A CN 201710041901A CN 106995155 A CN106995155 A CN 106995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pulse
umber
punching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19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矶贝阳志
青野信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995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5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18Punch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薄片体上的准确位置开设冲孔。利用步进电动机驱动对准辊。供给脉冲数计数部对在先头冲孔从打孔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所需脉冲数计算部基于由供给脉冲数计数部计数的所述供给脉冲数以及打孔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的间隔,计算出用于使与后续冲孔对应的薄片体上的打孔目标位置移动到打孔位置的所需脉冲数。

Description

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薄片体上开设冲孔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具有该薄片体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片体上开设冲孔的薄片体处理装置中,一般来说,通过与穿孔部相比设置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的对准辊来输送薄片体。利用步进电动机驱动所述对准辊。薄片体的移动量与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成正比。由此,通过控制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数,能够控制薄片体相对于所述穿孔部的位置。
但是,在上述薄片体处理装置中,如果所述对准辊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的输送量因某种原因而变化,则不能高精度地控制薄片体相对于所述穿孔部的位置。所述对准辊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的输送量变化的原因包括例如薄片体相对于所述对准辊的滑动、以及因磨损产生的所述对准辊的辊径缩小等。
另外,有一种后处理装置是通过与穿孔部相比设置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的按压构件来按压薄片体的后端部而向输送方向推出,从而消除冲孔位置的偏差。
但是,在所述后处理装置中,需要设置所述按压构件和用于使该按压构件摆动的摆动机构,从而使装置结构变得复杂。此外,例如在一个薄片体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依次开设两个以上的冲孔时,由于到薄片体的后端部的距离因冲孔而大幅度变化,所以难以利用所述按压构件来消除冲孔位置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薄片体上的准确位置开设冲孔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处理装置,其包括:薄片体输送部,以与供给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对应的输送量沿输送通道输送薄片体;穿孔部,在所述薄片体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至少开设两个冲孔;薄片体传感器,与所述穿孔部相比设置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检测所述冲孔;供给脉冲数计数部,对在所述输送通道上的打孔位置上利用所述穿孔部开设在所述薄片体上的先头冲孔从所述打孔位置移动到所述薄片体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期间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部供给的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所需脉冲数计算部,基于由所述供给脉冲数计数部计数的所述供给脉冲数以及所述打孔位置和所述检测位置之间的间隔,计算用于使与后续冲孔对应的所述薄片体上的打孔目标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孔位置的所需脉冲数;以及输送控制部,基于所述所需脉冲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部提供所述脉冲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部,基于图像数据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以及所述薄片体处理装置,在所述薄片体上开设所述冲孔。
按照本发明,可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薄片体上的准确位置开设冲孔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结构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5C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冲孔形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薄片体上的打孔目标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10C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动作的图。
图11是表示由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冲孔形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详细动作的图。
图12B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部的详细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便理解本发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0是数码复合机,具有从原稿读取图像数据的扫描功能和基于图像数据形成图像的打印功能,并且具有传真功能或复印功能等多种功能。另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ADF(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图像读取部2、图像形成部3、中继输送部4、后处理部5、存储部6和控制部7。其中,具有后处理部5和控制部7的装置是本发明的薄片体处理装置的一例。
ADF1包括:未图示的原稿设置部、多个输送辊对、原稿按压构件和出纸部,用于输送由图像读取部2读取的原稿。图像读取部2包括:未图示的原稿台、光源、多个反射镜、光学透镜和CCD,能够从原稿读取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3能够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印刷处理),该图像形成处理基于由图像读取部2读取的图像数据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此外,图像形成部3也能够基于从像外部的个人计算机那样的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来执行所述印刷处理。具体地说,图像形成部3包括:未图示的感光鼓、带电装置、光扫描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辊、清洁装置、定影装置和排出口。另外,图像形成部3并不限于电子照相方式,也可以通过喷墨方式等其他方法来形成图像。
中继输送部4将从图像形成部3的所述排出口排出的薄片体向后处理部5输送。例如,中继输送部4是构成为相对于所述排出部能够装拆的可选单元。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可以不通过中继输送部4而使所述排出口能够与后处理部5直接连接。
后处理部5对从中继输送部4输送来的图像形成后的薄片体进行穿孔处理(打孔处理)等后处理。例如,后处理部5是构成为能够与中继输送部4连接的可选单元。后处理部5包括:输送通道、多个输送辊对、排出盘和后述的打孔单元20(参照图3)等。
存储部6是EEPROM(注册商标)等非易失性存储部。在存储部6中存储有由控制部7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和图像数据等。
控制部7包括CPU、ROM和RAM等控制设备。所述CPU是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处理器。所述ROM是预先存储有控制程序等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部,上述控制程序用于使所述CPU执行后述的冲孔形成处理等各种处理。所述RAM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部,用作所述CPU执行的各种处理的临时存储器(作业区域)。
具体地说,控制部7包括:输送控制部71、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和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另外,控制部7通过按照所述控制程序执行各种处理而作为各处理部发挥功能。此外,控制部7也可以是电子电路,该电子电路实现各处理部的一部分或多种处理功能。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3和图4,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与打孔处理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后处理部5中,在输送薄片体40的输送通道的中途设置有打孔单元20。打孔单元20在所述输送通道内输送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上形成冲孔42。在打孔单元20中,沿与薄片体的输送方向(以下仅称为“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仅称为“宽度方向”)配置有四个穿孔部21A~21D。通过由未图示的穿孔用电动机选择性地使上述四个穿孔部21A~21D中的一个或多个穿孔部21工作,在薄片体40上开设冲孔42。另外,打孔单元20能够利用未图示的单元移动机构沿宽度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在所述输送通道内输送的薄片体40上的任意位置上形成冲孔42。另外,设置在打孔单元20中的穿孔部21的个数并不限于四个,例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五个以上。
图4表示打孔单元20的沿输送方向的断面。打孔单元20包括:穿孔部21、支承台22、共用模具23和薄片体传感器24。穿孔部21包括形成为圆筒状的冲切刀211和沿冲切刀211的外周缠绕的螺旋弹簧212。支承台22设置成沿宽度方向为长条状,支承穿孔部21A~21D。在支承台22上形成有用于使冲切刀211贯通的孔部。共用模具23设置成沿宽度方向为长条状,在支承台22下方的位置上支承支承台22。共用模具23通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支承支承台22,在支承台22和共用模具23之间设置有作为所述输送通道一部分的间隙。在共用模具23上也形成有用于使冲切刀211贯通的孔部。如果利用未图示的凸轮克服螺旋弹簧212的作用力将冲切刀211向下方按压,则冲切刀211贯通设置在支承台22和共用模具23上的孔部,在薄片体40开设冲孔42。
薄片体传感器24能够检测在检测位置P2(参照图5B)上有无薄片体40。例如,薄片体传感器24是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透射型光传感器。例如,当在检测位置P2上不存在薄片体40时,从所述发光部照射出的光照射到所述受光部。另一方面,当在检测位置P2上存在薄片体40时,从所述发光部照射出的光被薄片体40遮挡而未照射到所述受光部。由此,所述受光部输出与在检测位置P2上有无薄片体40对应的电信号。从所述受光部输出的电信号输入控制部7。另外,薄片体传感器24也可以是反射型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对准辊30设置在比所述输送通道中途的打孔单元20靠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以下仅称为“上游”)。利用未图示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对准辊30,以与向该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对应的输送量,沿所述输送通道输送薄片体40。对准辊30和所述步进电动机是本发明的薄片体输送部的一例。
接着,参照图5A~图5C,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与打孔处理相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输送控制部71通过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所述脉冲信号来控制对准辊30。对准辊30的转动量与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冲数成正比。由此,如图5A所示,如果从使薄片体40的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端部(以下仅称为“薄片体前端”)与停止的对准辊30的夹缝位置P1抵接的状态,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与薄片体前端和薄片体40上的第一个打孔目标位置41的距离d1(参照图7)对应的脉冲数的所述脉冲信号,则薄片体40上的该第一个打孔目标位置41应该移动到打孔位置P3。但是,如果对准辊30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因某种原因而变化,则不能高精度地控制薄片体40相对于穿孔部21的位置。对准辊30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变化的原因包括:例如薄片体40相对于对准辊30的滑动、以及因磨损产生的对准辊30的辊径缩小等。另外,有一种后处理装置,通过利用与穿孔部相比设置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的按压构件按压薄片体的后端部并向输送方向推出,从而消除冲孔的位置偏差。但是,在所述后处理装置中,需要设置所述按压构件和用于使该按压构件摆动的摆动机构,从而使装置结构变得复杂。此外,例如在一个薄片体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依次开设两个以上的冲孔时,由于到薄片体的后端部的距离因冲孔而大幅度变化,所以难以利用所述按压构件消除冲孔的位置偏差。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利用以下说明的动作,则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薄片体40上的准确位置开设冲孔42。
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对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该供给脉冲数在薄片体前端(本发明的“薄片体上的特定部分”的一例)从夹缝位置P1(本发明的“第一位置”的一例)移动到检测位置P2(本发明的“第二位置”的一例)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即,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对在薄片体40的位置从图5A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5B所示的位置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所述供给脉冲数能够根据薄片体40相对于对准辊30的滑动、以及因磨损产生的对准辊30的辊径缩小等的影响而变化。
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基于由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计数的所述供给脉冲数以及夹缝位置P1和检测位置P2之间的间隔D1,计算出用于使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3的所需脉冲数。例如,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通过使间隔D1除以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出向对准辊30供给的所述脉冲信号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并且,基于该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计算出用于使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3的所需脉冲数。
输送控制部71基于由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所述脉冲信号。其结果,即使因薄片体40相对于对准辊30的滑动、以及因磨损产生的对准辊30的辊径缩小等影响而使所述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变化,也能够在薄片体40上的准确位置上开设冲孔42。特别是由于基于薄片体前端从夹缝位置P1移动到检测位置P2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所述所需脉冲数,所以即使在每一个薄片体40滑动难易程度不同时,也能够在各薄片体40的准确位置上开设冲孔42。
以下,参照图6,对由控制部7执行的所述冲孔形成处理步骤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此,步骤S1、S2…表示由控制部7执行的处理步骤(step)的编号。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指示执行伴随形成冲孔42的所述印刷处理时,所述冲孔形成处理作为所述印刷处理的一部分被执行。
<步骤S1>
首先,在步骤S1中,控制部7判断是否到了应该由对准辊30开始输送薄片体40的输送开始时机。例如可以基于利用与对准辊30相比设置在上游的未图示的薄片体传感器(例如设置在所述排出口附近的薄片体传感器等)检测到薄片体40之后的经过时间,判断是否为所述输送开始时机。具体地说,如果利用与对准辊30相比设置在上游的所述薄片体传感器检测到薄片体40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则视作薄片体前端到达对准辊30的夹缝位置,从而判断到了所述输送开始时机。并且,如果判断到了所述输送开始时机(S1:是,图5A),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2。另一方面,如果判断未到所述输送开始时机(S1:否),则直到判断到了所述输送开始时机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1的处理。
<步骤S2>
在步骤S2中,控制部7使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数的计数开始。
<步骤S3>
在步骤S3中,控制部7使薄片体40的输送开始。即,控制部7使向所述步进电动机的所述脉冲信号的供给开始。
<步骤S4>
在步骤S4中,控制部7判断薄片体传感器24是否检测到薄片体前端。并且,如果判断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薄片体前端(S4:是,图5B),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5。另一方面,如果判断薄片体传感器24未检测到薄片体前端(S4:否),则直到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薄片体前端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4的处理。
<步骤S5>
在步骤S5中,控制部7基于从步骤S2到当前时点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以及夹缝位置P1和检测位置P2之间的间隔D1,计算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具体地说,控制部7通过使间隔D1除以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出向对准辊30供给的所述脉冲信号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例如,间隔D1为20mm、所述供给脉冲数为205个脉冲时,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为0.09756mm/脉冲。
<步骤S6>
在步骤S6中,控制部7基于在步骤S5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计算所述所需脉冲数。例如,如果夹缝位置P1和打孔位置P3之间的间隔是D0(参照图5C)、从薄片体前端到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的距离是d1,则使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从图5B的状态移动到打孔位置P3所需要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是(d1+D0-D1)。由此,可以通过使(d1+D0-D1)除以在步骤S5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计算用于使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3的所述所需脉冲数。
<步骤S7>
在步骤S7中,控制部7判断是否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了在步骤S6中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并且,如果判断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了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S7:是),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8。另一方面,如果判断还未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S7:否),则直到判断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了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7的处理。
<步骤S8>
在步骤S8中,控制部7使薄片体40的输送停止。即,控制部7使向所述步进电动机的脉冲信号的供给停止。其结果,在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位于打孔位置P3的状态下薄片体40停止。
<步骤S9>
在步骤S9中,控制部7使穿孔部21工作,在薄片体40上形成冲孔42(参照图5C)。
另外,当在薄片体40上依次开设两个冲孔42时,控制部7在步骤S9之后,在薄片体40上的第二个打孔目标位置41上形成冲孔42。在这种情况下,使薄片体40上的第二个打孔目标位置41从图5C的状态移动到打孔位置P3所需要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是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之间的间隔d2(参照图7)。由此,可以通过使间隔d2除以在步骤S5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计算用于使薄片体40上的第二个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3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在薄片体40上依次开设三个以上冲孔42时也同样。
这样,如果结束了在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形成冲孔42,则所述冲孔形成处理结束。
另外,以上的步骤S3、S7、S8的处理由控制部7的输送控制部71执行。步骤S2的处理由控制部7的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执行。步骤S5、S6的处理由控制部7的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执行。
另外,由对准辊30依次输送同一种类的多个薄片体40时,针对第二张以后的薄片体40,可以基于输送第一张薄片体40时在步骤S6中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所述脉冲信号。这是因为,利用对准辊30依次输送同一种类的多个薄片体40时,由于能够将薄片体40的滑动难易程度和对准辊30的辊径视为实质上相同,所以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应当不变化。由此,在这种情况下,与对每个薄片体40的所述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相比,通过将输送第一个薄片体40时在步骤S6中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在全部薄片体40中共用,能够抑制薄片体40之间的冲孔42的偏移。
[第二实施方式]
另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薄片体传感器24与穿孔部21相比设置在上游,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二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薄片体传感器24也可以与穿孔部21相比设置在下游。
当薄片体传感器24与穿孔部21相比设置在下游时,与设置在上游时相比,夹缝位置P1和检测位置P2之间的间隔D1变大。由此,能够期待在步骤S5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接近更准确的值。
另外,在薄片体传感器24与穿孔部21相比设置在下游时,需要设定薄片体传感器24的位置,以使在薄片体前端到达检测位置P2之前,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未到达打孔位置P3。另外,从薄片体前端到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的距离d1一般来说因薄片体的大小而变化。由此,薄片体传感器24和穿孔部21之间的间隔希望是假设的最小距离d1以下的间隔。
另一方面,像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当薄片体传感器24与穿孔部21相比设定在上游时,能够在非常接近薄片体前端的位置上开设冲孔42。
[第三实施方式]
另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薄片体前端从夹缝位置P1移动到检测位置P2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所述所需脉冲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三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可以设置上游薄片体传感器24A和下游薄片体传感器24B这两个薄片体传感器,该下游薄片体传感器24B与该上游薄片体传感器24A相比设置在下游。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基于薄片体前端从上游薄片体传感器24A的检测位置P4(本发明的“第一位置”的一例)移动到下游薄片体传感器24B的检测位置P5(本发明的“第二位置”的一例)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所述所需脉冲数。例如,通过使检测位置P4和检测位置P5之间的间隔D2除以薄片体前端从检测位置P4移动到检测位置P5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
另外,在所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薄片体传感器24设置在打孔单元20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薄片体传感器24与打孔单元20相比可以设置在上游或下游。此外,宽度方向的薄片体传感器24的位置可以是能够检测薄片体前端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是所述输送通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
[第四实施方式]
另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薄片体前端,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四实施方式,可以利用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冲孔42(本发明的“薄片体上的特定部分”的一例)。以下,参照图10A~图12B,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后处理部5的结构与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即,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薄片体传感器24与穿孔部21相比设置在下游。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利用穿孔部21沿薄片体输送方向在薄片体40上至少依次开设两个冲孔42。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形成于同一薄片体40上的多个冲孔42之中的任意两个冲孔42中,将先形成的冲孔42、即下游的冲孔42称为“先头冲孔42”,将后形成的冲孔42、即上游的冲孔42称为“后续冲孔42”。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首先在薄片体40上开设先头冲孔42。另外,到在薄片体40上开设先头冲孔42为止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处理方法。例如,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基于薄片体前端从对准辊30的夹缝位置移动到薄片体传感器24的检测位置P7(图10B参照)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将与先头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6。
在薄片体40上开设先头冲孔42之后,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对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该供给脉冲数在开设于薄片体上的先头冲孔42(本发明的“薄片体上的特定部分”的一例)从打孔位置P6(本发明的“第一位置”的一例)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本发明的“第二位置”的一例)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即,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对薄片体40的位置从图10A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10B所示的位置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所述供给脉冲数因薄片体40相对于对准辊30的滑动、以及因磨损产生的对准辊30的辊径缩小等影响而变化。
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基于由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计数的所述供给脉冲数以及打孔位置P6和检测位置P7之间的间隔D3,计算所需脉冲数,该所需脉冲数用于使与后续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6。例如,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通过将间隔D3除以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向对准辊30供给的所述脉冲信号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并且,基于该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来计算所需脉冲数,该所需脉冲数用于使与后续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6。
输送控制部71基于由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计算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所述脉冲信号。其结果,即使因薄片体40相对于对准辊30的滑动、以及因磨损产生的对准辊30的辊径缩小等影响,所述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变化,也能够在薄片体40上的准确位置开设后续冲孔42。特别是由于基于先头冲孔42从打孔位置P6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所述所需脉冲数,所以即使在每一个薄片体40滑动难易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各薄片体40的准确位置上开设后续冲孔42。
以下,参照图11,对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由控制部7执行的所述冲孔形成处理步骤的一例进行说明。其中,步骤S10、S11…表示由控制部7执行的处理步骤(step)的编号。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指示执行伴随形成冲孔42的所述印刷处理时,所述冲孔形成处理作为所述印刷处理的一部分被执行。
<步骤S10>
首先,在步骤S10中,控制部7控制对准辊30和穿孔部21,在薄片体40上开设先头冲孔42(参照图10A)。
<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控制部7使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数的计数开始。
<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控制部7使薄片体40的输送开始。即,控制部7使向所述步进电动机的所述脉冲信号的供给开始。
<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控制部7判断是否由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端部(以下仅称为“前端”)。并且,如果判断由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前端(S13:是,图12A),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14。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由薄片体传感器24未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前端(S13:否),则直到由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前端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13的处理。
<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7使所述RAM等临时存储从步骤S11到当前时点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数(第一脉冲数)。
<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7判断是否由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端部(以下仅称为“后端”)。并且,如果判断由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后端(S15:是,图12B),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16。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由薄片体传感器24未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后端(S15:否),则直到由薄片体传感器24检测到先头冲孔42的后端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15的处理。
<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控制部7基于在步骤S14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脉冲数、从步骤S11到当前时点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数(第二脉冲数)、以及打孔位置P6和检测位置P7之间的间隔D3,计算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具体地说,控制部7将所述第一脉冲数和所述第二脉冲数的平均值计算为所述供给脉冲数。该供给脉冲数相当于先头冲孔42的中心从打孔位置P6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脉冲数。并且,控制部7通过使间隔D3除以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出向对准辊30供给的所述脉冲信号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例如,当间隔D3是23mm、所述第一脉冲数是200、所述第二脉冲数是260时,所述供给脉冲数为230,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是0.1mm/脉冲。
<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控制部7基于在步骤S16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计算所述所需脉冲数。例如,如果打孔位置P6和检测位置P7之间的间隔是D3(参照图10B),从与先头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到与后续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的距离是d2(参照图7),则使与后续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从图10B的状态移动到打孔位置P6所需要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是(d2-D3)。由此,可以通过使(d2-D3)除以在步骤S16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计算出用于使与后续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6的所述所需脉冲数。
<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控制部7判断是否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了在步骤S17中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并且,如果判断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了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S18:是),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19。另一方面,如果判断还未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S18:否),则直到判断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了所述所需脉冲数的脉冲信号为止,反复执行步骤S18的处理。
<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控制部7使薄片体40的输送停止。即,控制部7使向所述步进电动机的脉冲信号的供给停止。其结果,在与后续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位于打孔位置P6的状态下薄片体40停止。
<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控制部7使穿孔部21工作,在薄片体40上形成后续冲孔42(参照图10C)。
另外,在一个薄片体40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开设三个以上冲孔42时,与冲孔42的数量对应来反复执行步骤S10~S20的处理。
由此,如果结束在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形成冲孔42,则所述冲孔形成处理结束。
另外,以上的步骤S12、S18、S19的处理由控制部7的输送控制部71执行。步骤S11的处理由控制部7的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执行。步骤S16、S17的处理由控制部7的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执行。
另外,利用穿孔部21在一张薄片体40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依次开设三个以上冲孔42时,即使针对从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数第三个以后的冲孔42,所需脉冲数计算部73也可以基于根据从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数第一个冲孔42由供给脉冲数计数部72计数的所述供给脉冲数,计算出所述所需脉冲数。具体地说,在形成从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数第二个冲孔42时,可以基于在步骤S16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分别计算用于使与第三个以后的冲孔42对应的薄片体40上的打孔目标位置41移动到打孔位置P6的所述所需脉冲数。由此,例如在一张薄片体40上等间隔地开设多个冲孔42时,可以抑制上述冲孔42的间隔的偏差。
此外,利用对准辊30依次输送同一种类的多个薄片体40时,针对第二张以后的薄片体40,可以基于输送第一张薄片体40时在步骤S17中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向所述步进电动机提供所述脉冲信号。这是因为,利用对准辊30依次输送同一种类的多个薄片体40时,由于薄片体40的滑动难易程度和对准辊30的辊径可以视为实质上相同,所以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应当不变化。由此,在这种情况下,与针对每一个薄片体40对所述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相比,通过使输送第一张薄片体40时在步骤S17中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在全部薄片体40中共用,可以抑制薄片体40间的冲孔42的偏移。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薄片体传感器24设置在打孔单元20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薄片体传感器24与打孔单元20相比可以设置在上游或下游。但是,宽度方向的薄片体传感器24的位置必须是能够检测先头冲孔42的位置。即,穿孔部21和薄片体传感器24需要具有沿薄片体输送方向并列的位置关系。因此,优选的是,以始终保持这种位置关系的方式,将薄片体传感器24支撑成能够沿与薄片体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与穿孔部21一体移动。此外,例如,如图3所示,在打孔单元20上设有多个穿孔部21A~21D时,可以对全部穿孔部21或特定的多个穿孔部21(例如穿孔部21A、21D)单独设置薄片体传感器24。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另外,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6中,基于在先头冲孔42从打孔位置P6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计算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作为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以在先头冲孔42从打孔位置P6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的基础上,还考虑薄片体前端从对准辊30的夹缝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计算出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
表1
检测部分 移动量 供给脉冲数
薄片体的前端 D1 N1
先头冲孔 D3 N2
例如,表1是表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信息的表。如表1所示,所述夹缝位置和检测位置P7之间的间隔是D1,薄片体前端从所述夹缝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是N1,打孔位置P6和检测位置P7之间的间隔是D3,在先头冲孔42从打孔位置P6移动到检测位置P7期间向所述步进电动机供给的供给脉冲数是N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D1+D3)除以(N1+N2),计算出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由此,与所述第四的实施方式相比,可以期待在步骤S16中计算出的每一个脉冲的薄片体40的输送量接近更准确的值。其结果,能够使先头冲孔42和后续冲孔42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接近目标值。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薄片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薄片体输送部,以与供给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对应的输送量沿输送通道输送薄片体;
穿孔部,在所述薄片体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至少开设两个冲孔;
薄片体传感器,与所述穿孔部相比设置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检测所述冲孔;
供给脉冲数计数部,对在所述输送通道上的打孔位置上利用所述穿孔部开设在所述薄片体上的先头冲孔从所述打孔位置移动到所述薄片体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期间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部供给的供给脉冲数进行计数;
所需脉冲数计算部,基于由所述供给脉冲数计数部计数的所述供给脉冲数以及所述打孔位置和所述检测位置之间的间隔,计算用于使与后续冲孔对应的所述薄片体上的打孔目标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孔位置的所需脉冲数;以及
输送控制部,基于所述所需脉冲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部提供所述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脉冲数计数部将在所述薄片体上开设所述先头冲孔之后到利用所述薄片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先头冲孔的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端部期间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部供给的脉冲数、和在所述薄片体上开设所述先头冲孔之后到利用所述薄片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先头冲孔的薄片体输送方向上游端部期间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部供给的脉冲数的平均值计算为所述供给脉冲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体传感器被支撑成能够沿与薄片体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所述穿孔部一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利用所述穿孔部在一张所述薄片体上沿薄片体输送方向依次开设三个以上的冲孔时,所述所需脉冲数计算部基于根据从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数第一个冲孔由所述供给脉冲数计数部计数的所述供给脉冲数,对从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数第三个以后的冲孔,计算所述所需脉冲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薄片体输送部依次输送同一种类的多个所述薄片体时,对于第二张以后的薄片体,所述输送控制部基于输送第一张薄片体时由所述所需脉冲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所需脉冲数,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部提供所述脉冲信号。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基于图像数据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以及
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体处理装置,在所述薄片体上开设所述冲孔。
CN201710041901.9A 2016-01-26 2017-01-20 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69951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2787 2016-01-26
JP2016012787A JP6418173B2 (ja) 2016-01-26 2016-01-26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5155A true CN106995155A (zh) 2017-08-01

Family

ID=59359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1901.9A Pending CN106995155A (zh) 2016-01-26 2017-01-20 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12465A1 (zh)
JP (1) JP6418173B2 (zh)
CN (1) CN10699515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790A (en) * 1986-10-10 1989-02-28 Kentaro Ushioda Paper fee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0619A (zh) * 1990-10-15 1992-04-29 周发山 纸板定长切割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00278618A1 (en) * 2008-08-08 2010-11-0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1090093A (ja) * 2009-10-21 2011-05-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US20110211891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70827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50298336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otary Hole Punch System
JP2015199147A (ja) * 2014-04-04 2015-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穿設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穿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3647A (ja) * 1981-10-06 1983-04-15 Usac Electronics Ind Co Ltd 用紙送り装置における送り誤差の補正方法
JPH0777718B2 (ja) * 1990-08-23 1995-08-2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パンチ
JP2005103699A (ja) * 2003-09-30 2005-04-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ッタ装置
JP2005138217A (ja) * 2003-11-06 2005-06-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用紙穿孔方法
JP6003163B2 (ja) * 2012-04-09 2016-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37553A (ja) * 2012-05-17 2013-11-28 Canon Finetech Inc シート穿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790A (en) * 1986-10-10 1989-02-28 Kentaro Ushioda Paper fee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0619A (zh) * 1990-10-15 1992-04-29 周发山 纸板定长切割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00278618A1 (en) * 2008-08-08 2010-11-0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1090093A (ja) * 2009-10-21 2011-05-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US20110211891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70827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199147A (ja) * 2014-04-04 2015-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穿設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穿設方法
US20150298336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otary Hole Punch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31992A (ja) 2017-08-03
US20170212465A1 (en) 2017-07-27
JP6418173B2 (ja) 2018-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8069B (zh) 改善fcot的图像形成装置
JPS61132941A (ja) 複写装置
CN107352300A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控制程序
JP2006298579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5914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
CN106995155A (zh) 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94711A (zh) 薄片体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108975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reads page numbers of a document
US20160379177A1 (en) Punch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updating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and punching system
US5072261A (en) Duplex copier apparatus with chapterization
JPH062344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4789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7116649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606871B2 (ja) 簡易型写真焼付装置
JP6137956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95284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82645B1 (ko) 인쇄기의 장착된 용지크기 산출장치 및 그 산출방법
JPH064343Y2 (ja) 簡易型写真焼付装置
JP2836265B2 (ja)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2022148770A5 (zh)
JP2006036529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941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05097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H10222007A (ja) 原稿自動搬送機能を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S6173941A (ja) 複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