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5571B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5571B
CN106965571B CN201610854974.5A CN201610854974A CN106965571B CN 106965571 B CN106965571 B CN 106965571B CN 201610854974 A CN201610854974 A CN 201610854974A CN 106965571 B CN106965571 B CN 106965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aper
downstream side
path
paper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49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5571A (zh
Inventor
前坂敏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o Ka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o Ka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Riso Kaga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65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5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5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5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45Guides for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14Conditioning of the outside of ink supply systems, e.g. inkjet collector cleaning, ink mist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1Line prin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具备:打印部,其具备喷墨头,该打印部在沿着打印路径向输送方向输送纸张的同时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墨而在所述纸张上进行打印;以及下游侧输送部,其配置于所述打印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具备用于划分形成作为输送所述纸张的空间的下游侧输送路径的引导构件,沿着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输送所述纸张。所述下游侧输送部具备用于对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空气的流路进行节流的调整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具备使所述打印路径的外部且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外部的空间与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相连通的连通孔。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喷墨头喷出墨而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输送纸张的同时从固定的喷墨头向纸张喷出墨而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
在这样的喷墨打印机中,由于墨从喷墨头喷出,在喷墨头的周边产生墨雾。墨雾在由于纸张的输送而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向下游侧流动,污染引导纸张的引导板等构件。因此,打印品与被墨雾污染了的构件接触,有可能导致打印品被污染。
日本特开2009-234073号公报提出了如下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具备:风扇,其安装于使输送纸张的输送单元的输送带旋转的带辊;以及墨雾处理部,其具有管道和过滤器。
在该喷墨打印机中,在打印时利用连同带辊一起旋转的风扇将墨雾吸引到墨雾处理部的管道内,利用过滤器捕获墨雾。由此,能够降低附着于输送单元的下游侧的引导板的墨雾,减轻打印品的污染。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9-234073号公报的喷墨打印机中,由于设置用于回收墨雾的风扇和墨雾处理部,因此导致装置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同时减轻打印品的污染的喷墨打印机。
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具备:打印部,其具备喷墨头,该打印部在沿着打印路径向输送方向输送纸张的同时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墨而在所述纸张上进行打印;以及下游侧输送部,其配置于所述打印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具备用于划分形成作为输送所述纸张的空间的下游侧输送路径的引导构件,沿着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输送所述纸张。所述下游侧输送部具备用于对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空气的流路进行节流的调整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具备使所述打印路径的外部且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外部的空间与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相连通的连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降低打印路径的气流的风速而降低墨雾的产生量,并且,能够抑制墨雾向下游侧输送路径的流入。其结果,能够降低要附着于引导构件的墨雾,因此能够减轻打印品的污染。另外,不需要设置用于回收墨雾的风扇等机构,因此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因而,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同时减轻打印品的污染。
另外,所述连通孔也可以配置在所述调整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较多的空气从外部的空间向下游侧输送路径流入,能够降低含有较多的从打印路径向下游侧输送路径流入的墨雾的空气的量。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向下游侧输送路径流入的墨雾,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打印品的污染。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喷墨头具备多个喷墨头模块,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距离所述多个喷墨头模块越近的所述连通孔具有越大的开口面积。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墨雾向下游侧输送路径的流入,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打印品的污染。
另外,所述调整构件也可以以减小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开口截面的面积的方式沿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另外,所述喷墨头也可以是固定的喷墨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部以及排纸部的局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单元的仰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排纸部的内侧排纸引导板的立体图。
图5是打印部以及排纸部的气流的说明图。
图6是在由从打印部向排纸部进行的纸张输送所引起的气流的仿真中所使用的分析模型之一的说明图。
图7是仿真的风速分布的分析结果。
图8是表示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截面处的平均风速的图。
图9是表示沿着图7的IX-IX线的截面处的平均风量的图。
图10是表示仿真的压力分布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侧排纸引导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说明而叙述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以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透彻理解。尽管如此,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的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在其他情况下,为了简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对附图中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或组件标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对这些部分或组件的说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图,与实际有所不同。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部以及排纸部的局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单元的仰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排纸部的内侧排纸引导板的立体图。在图1~7、10、11中,分别用RT、LT、UP、DN、FT、RR、TD、WD表示右方向、左方向、上方向、下方向、前方向、后方向、纸张输送方向、纸张宽度方向。
在图1中用粗线表示的路径是输送作为打印介质的纸张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中,用实线表示的路径是打印路径RP,用单点划线表示的路径是循环路径RC,用虚线表示的路径是排纸路径RD,用双点划线表示的路径是外部供纸路径RS1以及内部供纸路径RS2。以下的说明中的上游、下游表示输送路径的上游、下游。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具备供纸部2、打印部3、循环输送部4、排纸部5以及用于收纳或者保持各部的壳体6。
供纸部2用于向打印部3供给未打印的纸张P。另外,供纸部2在双面打印时向打印部3再次供给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供纸部2配置于输送路径的最上游侧。供纸部2具备外部供纸台11、外部供纸辊12、两个内部供纸台13、两对内部供纸辊14、三对内部供纸输送辊15、纵输送辊16以及定位辊17。
外部供纸台11能够装载用于打印的纸张P。外部供纸台11以其局部暴露于壳体6的外部的方式设置。
外部供纸辊12逐张取出层叠于外部供纸台11的纸张P,并且向定位辊17输送。
内部供纸台13能够装载用于打印的纸张P。内部供纸台13配置于壳体6的内部。
内部供纸辊14逐张取出层叠于内部供纸台13的纸张P,并且向内部供纸输送辊15输送。
内部供纸输送辊15将利用内部供纸辊14从内部供纸台13取出来的纸张P向纵输送辊16输送。内部供纸输送辊15沿着内部供纸路径RS2配置。
纵输送辊16将沿着内部供纸路径RS2利用内部供纸输送辊15输送来的纸张P向定位辊17输送。另外,纵输送辊16在双面打印时将沿着循环路径RC输送来的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向定位辊17输送。纵输送辊16在循环路径RC与内部供纸路径RS2合流的地点的下游侧沿着内部供纸路径RS2配置。
定位辊17在使利用外部供纸辊12或者纵输送辊16输送来的纸张P临时停止而进行了歪斜进给校正之后,将该纸张P向后述的打印部3的带式压纸部(日文:ベルトプラテン部)21输送。定位辊17配置于外部供纸路径RS1与内部供纸路径RS2的合流地点的下游侧附近的打印路径RP上。
打印部3在输送纸张P的同时在纸张P上打印图像。打印部3配置于供纸部2的下游侧。打印部3具备带式压纸部21和喷墨头单元22。
带式压纸部21在利用空气吸附保持被定位辊17输送来的纸张P的同时输送该纸张P。带式压纸部21具备输送带26、驱动辊27、从动辊28~30以及风扇31。
输送带26用于吸附保持纸张P并进行输送。输送带26是架设于驱动辊27以及从动辊28~30的环状的带。在输送带26上形成有许多带孔(未图示)。输送带26利用由于风扇31的驱动而产生于带孔的吸附力将纸张P吸附保持在输送面26a上。输送面26a是与后述的喷墨头36相对的输送带26的上表面。输送带26通过向图1、图2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将载置于输送面26a上的纸张P向右方向输送。
驱动辊27使输送带26旋转。驱动辊27被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进行旋转。
从动辊28~30同驱动辊27一起支承输送带26。从动辊28~30借助输送带26从动于驱动辊27。从动辊28以与驱动辊27相同的高度配置于驱动辊27的左方。从动辊29、30在驱动辊27和从动辊28的下方以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分开的方式配置在相同的高度。
风扇31用于产生朝向下方向的气流。由此,风扇31经由输送带26的带孔吸引空气而在带孔处产生负压,使纸张P吸附在输送带26的输送面26a上。风扇31配置在被环状的输送带26包围的区域。
喷墨头单元22用于在利用带式压纸部21输送来的纸张P上打印图像。喷墨头单元22具备喷墨头保持件37和四个喷墨头36。
喷墨头36用于向输送来的纸张P喷出墨。四个喷墨头36沿着作为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四个喷墨头36喷出互不相同的颜色的墨。如图3所示,各喷墨头36分别具有六个喷墨头模块38。喷墨头36例如是相对于打印路径RP被固定的、也就是说在对纸张P进行打印时不移动的固定的喷墨头。
喷墨头模块38具有在与输送带26的输送面26a相对的面即下表面开口的多个喷嘴39,从喷嘴39喷出墨。喷嘴39沿着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前后方向)配置。
在喷墨头36中,喷墨头模块38沿主扫描方向呈交错状配置。即,在各喷墨头36中,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六个喷墨头模块38以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交替错开的方式配置。
喷墨头保持件37用于保持喷墨头36。喷墨头保持件37形成为空心状的长方体形状。喷墨头保持件37配置于带式压纸部21的上方。喷墨头保持件37以喷墨头模块38的下端部从喷墨头保持件37的底面37a向下方突出的方式保持着各喷墨头36的各喷墨头模块38。
循环输送部4在双面打印时将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沿着循环路径RC输送而向纵输送辊16传递。循环路径RC是如下路径:从打印路径RP的下游端下降,经过带式压纸部21的下方,在纵输送辊16的上游侧附近与内部供纸路径RS2合流。循环输送部4具备两对中间输送辊41、反转辊42以及四对水平输送辊43。
中间输送辊41在双面打印时从带式压纸部21接收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向反转辊42输送。两对中间输送辊41沿着循环路径RC的上游区域的下降部分配置。
反转辊42将利用中间输送辊41输送来的纸张P转向而向水平输送辊43输送。反转辊42沿着循环路径RC配置于中间输送辊41的下游侧。
水平输送辊43将利用反转辊42转向了的纸张P向纵输送辊16输送。上游侧的三对水平输送辊43沿着带式压纸部21的下方的循环路径RC的水平部分配置。最下游的一对水平输送辊43沿着循环路径RC的水平部分的下游侧的上升部分配置。
排纸部5用于对打印完毕的纸张P进行排纸。排纸部5配置于打印部3的下游侧。排纸部5具备内侧排纸引导板46、外侧排纸引导板47、调整构件48、遮蔽构件49、三对排纸辊50以及排纸台51。此外,利用排纸部5的内侧排纸引导板46、外侧排纸引导板47、调整构件48以及最上游的排纸辊50构成下游侧输送部。另外,利用内侧排纸引导板46和外侧排纸引导板47构成引导构件。
内侧排纸引导板46和外侧排纸引导板47以从打印路径RP的下游端向上方呈曲线地前进的方式引导纸张P。内侧排纸引导板46和外侧排纸引导板47弯曲形成为向右下凸出。内侧排纸引导板46和外侧排纸引导板47在打印部3的下游侧附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内侧排纸引导板46配置于曲线的内侧,外侧排纸引导板47配置于曲线的外侧。在夹在内侧排纸引导板46与外侧排纸引导板47之间的空间内输送纸张P。该空间形成排纸路径RD的上游部分(下游侧输送路径)。
此外,在内侧排纸引导板46和外侧排纸引导板47的下游侧也设有未图示的引导板。
在内侧排纸引导板46形成有多个连通孔46a。排纸路径RD与空气缓冲部56经由连通孔46a连通。多个连通孔46a在调整构件48的下游侧附近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空气缓冲部56是喷墨头保持件37与内侧排纸引导板46之间的空间,并是打印路径RP的外部且排纸路径RD的外部的空间。空气缓冲部56没有墨雾的产生源,因此成为墨雾的低浓度区域。
在内侧排纸引导板46形成有传感器用开口部46b。在内侧排纸引导板46的传感器用开口部46b的附近形成有传感器安装部46c。在传感器安装部46c上安装有纸张传感器57。纸张传感器57经由传感器用开口部46b检测沿着排纸路径RD输送的纸张P。利用纸张传感器57进行的纸张P的检测结果用于卡纸的检测等。此外,在喷墨打印机1中,除纸张传感器57之外,也在适当的位置配置有未图示的纸张传感器。
调整构件48是用于对排纸路径RD的空气的流路节流的构件。调整构件48配置于内侧排纸引导板46(排纸路径RD)的上游端附近的下表面(外侧排纸引导板47侧的面)上。调整构件48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形状。调整构件48例如在排纸路径RD的上游端附近以减小排纸路径RD的与纸张输送方向(左右方向)正交的开口截面的面积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调整构件48由树脂、海绵等形成。
遮蔽构件49是用于分隔开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与空气缓冲部56的构件。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是喷墨头保持件37的底面37a与输送带26的输送面26a之间的空间。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构成打印路径RP的一部分。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是在打印时墨雾以高浓度存在的区域。
遮蔽构件49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棱柱状。遮蔽构件49配置于内侧排纸引导板46的上游端部的上表面上。遮蔽构件49的上表面抵接于喷墨头保持件37的底面37a。由此,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打印路径RP)与空气缓冲部56被分隔开,抑制墨雾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空气缓冲部56的流出。遮蔽构件49由树脂、海绵等形成。
排纸辊50将从带式压纸部21输送来的纸张P向排纸台51排出。三对排纸辊50沿着排纸路径RD配置。
此外,在排纸部5设有未图示的切换装置(日文:フリッパ)。利用该切换装置,能够将来自带式压纸部21的纸张P的输送目的地在循环路径RC与排纸路径RD之间切换。
排纸台51能够装载被排纸辊50排出来的纸张P。排纸台51配置于排纸路径RD的下游端。
接下来,对喷墨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进行打印时,首先,供纸部2从外部供纸台11或者内部供纸台13取出纸张P,向打印部3供纸。在打印部3中,在利用带式压纸部21输送纸张P的同时从喷墨头36喷出墨而在纸张P上打印图像。
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纸张P在被带式压纸部21输送的同时被未图示的切换装置向排纸路径RD引导。排纸部5利用排纸辊50输送被引导到排纸路径RD的纸张P,向排纸台51排纸。
另一方面,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纸张P在被带式压纸部21输送的同时被未图示的切换装置向循环路径RC引导。循环输送部4利用中间输送辊41将引导到循环路径RC的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向反转辊42输送,利用反转辊42将纸张P转向。而且,循环输送部4利用水平输送辊43将转向后的纸张P向纵输送辊16输送。纵输送辊16向定位辊17输送纸张P,定位辊17向打印部3再次供给纸张P。
此处,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被反转辊42转向,因此以未打印面朝上的方式向打印部3再次供给。在打印部3中,在利用带式压纸部21输送纸张P的同时从喷墨头36喷出墨而在纸张P的未打印面上打印图像。之后,纸张P被向排纸路径RD引导,利用排纸部5进行排纸。
在进行多张的单面打印的情况下,供纸部2于在打印部3中以预定的供纸间隔输送纸张P这样的时刻依次供给多张纸张P。被依次供给了的纸张P在打印部3中以预定的供纸间隔被输送并被打印,利用排纸部5依次排纸。
在进行多张的双面打印的情况下,供纸部2在各纸张P的供纸时刻之间的时间成为单面打印时的供纸时刻之间的时间的2倍的时刻依次供给未打印的纸张P。另外,供纸部2将利用循环输送部4输送来的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插入到未打印的纸张P之间而再次供给。在打印部3中,交替进行对未打印的纸张P的一面的打印与对单面打印后的纸张P的未打印面的打印。由此,以与单面打印时同等的每个单面的生产率进行双面打印。双面打印后的纸张P利用排纸部5依次排纸。
在上述这样的打印动作中,由于墨自喷墨头36喷出,在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产生墨雾。产生了的墨雾的一部分经由输送带26的带孔被向带式压纸部21吸引,剩下的墨雾存在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在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中,由于利用带式压纸部21进行的纸张P的输送而产生朝向输送方向的气流,该气流含有较多墨雾。
如图5所示,在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产生的、含有较多墨雾的气流Fm向排纸路径RD去。相对于此,由于在排纸路径RD的上游端附近配置有调整构件48,因此气流Fm的一部分被调整构件48拦截。
另一方面,在调整构件48的下游侧,产生从空气缓冲部56经由连通孔46a向排纸路径RD去的气流Fc。通过利用该气流Fc从空气缓冲部56向排纸路径RD流入空气,能够抑制空气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
因此,能够降低从墨雾的浓度较高的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排纸路径RD流入的空气的量。另外,能够减弱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的气流Fm的风速,因此能够降低墨雾的产生量。
另外,遮蔽构件49阻断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空气缓冲部56去的气流Fm,因此,能够抑制墨雾向空气缓冲部56的流入。由此,空气缓冲部56保持墨雾为低浓度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由从空气缓冲部56向排纸路径RD去的气流Fc所导致的墨雾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
因而,能够降低流入到排纸路径RD而附着于内侧排纸引导板46和外侧排纸引导板47的墨雾。
另外,由于也能够减少附着于纸张传感器57的墨雾,因此能够减少利用纸张传感器57进行的纸张P的错误检测。由此,能够减少喷墨打印机1的误动作。
接下来,说明由从打印部3向排纸部5的纸张输送所引起的气流的仿真的结果。
图6是在该仿真中使用的分析模型之一的说明图。如图6所示,该分析模型60具备一对引导板61、62以及调整构件63。
引导板61、62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地相互平行地配置。在被引导板61、62夹着的空间内输送纸张P。在引导板61形成有多个连通孔61a。连通孔61a将被引导板61、62夹着的空间与引导板61的上侧的空间连通起来。多个连通孔61a在调整构件63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附近沿着纸张宽度方向配置。
调整构件63配置在上侧的引导板61的下表面上。调整构件63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引导板61的纸张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同等。调整构件63的高度比引导板61、62的间隔小。
分析模型60中的引导板61、62的比调整构件63的上游端靠下游侧的部分分别与喷墨打印机1的内侧排纸引导板46、外侧排纸引导板47相对应。被引导板61、62的比调整构件63的上游端靠下游侧的部分夹着的空间64与喷墨打印机1的排纸路径RD相对应。
分析模型60的引导板61的连通孔61a与喷墨打印机1的内侧排纸引导板46的连通孔46a相对应。分析模型60的调整构件63与喷墨打印机1的调整构件48相对应。
被分析模型60中的引导板61、62的比调整构件63的上游端靠上游侧的部分夹着的空间65与喷墨打印机1的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相对应。分析模型60的引导板61的上侧的空间66与喷墨打印机1的空气缓冲部56相对应。
仿真在如条件1~3这样的三个条件下进行了实施。
条件1是没有图6的分析模型60中的调整构件63和连通孔61a这样的条件。即,在条件1中,使用了从图6的分析模型60除去了调整构件63和连通孔61a的分析模型。
条件2是没有图6的分析模型60中的连通孔61a而具有图6的分析模型60中的调整构件63这样的条件。即,在条件2中,使用了从图6的分析模型60除去了连通孔61a的分析模型。
条件3是像图6的分析模型60那样具有调整构件63和连通孔61a这样的条件。即,在条件3中,使用了图6的分析模型60。
在图7~图9中示出该仿真的结果。图7是在条件1~3下的仿真的风速分布的分析结果。图8是表示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截面处的在条件1~3下的平均风速的图。图9是表示沿着图7的IX-IX线的截面处的在条件1~3下的平均风量的图。图10是表示在条件2、3下的仿真的压力分布的分析结果的图。
比较条件1和条件2,如图7~图9所示,在条件2下,与条件1相比,沿着VIII-VIII线的截面处的风速以及沿着IX-IX线的截面处的风量降低。这是由调整构件63拦截气流的作用所造成的。
此处,VIII-VIII线位于调整构件63的上游侧。沿着VIII-VIII线的截面的风速的降低相当于喷墨打印机1的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的风速的降低。若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的风速降低,则墨雾的产生量降低。
另外,IX-IX线是通过调整构件63的线。沿着IX-IX线的截面处的风量的降低相当于从喷墨打印机1的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排纸路径RD流入的空气的量的降低。若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排纸路径RD流入的空气的量降低,则向排纸路径RD流入的墨雾的量降低。
接着,比较条件2和条件3,在条件3下,与条件2相比,沿着VIII-VIII线的截面处的风速以及沿着IX-IX线的截面处的风量进一步降低。关于该理由,参照图10进行说明。
如图10的上部(条件2)所示,在输送气流的作用下,在调整构件63的上游端的上游侧(空间65)产生正压,在下游侧(空间64)产生负压。由此,产生空间64从空间65吸引空气的力。
相对于此,在条件3下,空气从空间66经由连通孔61a向空间64流入。由此,如图10的下部所示,在调整构件63的下游端附近(用虚线围住的部分),负压消除。因此,空间64从空间65吸引空气的力减弱。其结果,在条件3下,与条件2相比,沿着VIII-VIII线的截面处的风速以及沿着IX-IX线的截面处的风量降低。
从上述的仿真的结果得知,在喷墨打印机1中,利用调整构件48和连通孔46a,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的风速以及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排纸路径RD流入的空气的量降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喷墨打印机1中,排纸部5具有用于对排纸路径RD的空气的流路节流的调整构件48。另外,在内侧排纸引导板46形成有配置于调整构件48的下游侧、将排纸路径RD与空气缓冲部56连通起来的连通孔46a。由此,能够降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的风速以及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排纸路径RD流入的空气的量。由此,能够降低墨雾的产生量,并且能够抑制墨雾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其结果,能够降低附着于内侧排纸引导板46和外侧排纸引导板47的墨雾,因此能够减轻打印品的污染。
另外,在喷墨打印机1中,不需要设置用于回收墨雾的风扇等机构,因此可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因而,采用喷墨打印机1,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同时减轻打印品的污染。
此外,也可以设为在调整构件48的上游侧形成有连通孔46a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含有墨雾的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的空气经由连通孔46a向空气缓冲部56流出,因此能够抑制墨雾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
第2实施方式
说明改变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侧排纸引导板而成的第2实施方式。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侧排纸引导板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侧排纸引导板46A是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侧排纸引导板46的多个连通孔46a的一部分置换为连通孔46d的结构。
连通孔46d的开口面积比连通孔46a的开口面积大。连通孔46d位于呈交错状配置的喷墨头模块38中的、配置于下游侧的喷墨头模块38的下游的区域。即,连通孔46d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距喷墨头模块38的距离比连通孔46a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距喷墨头模块38的距离近。
此处,在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越从喷墨头模块38向下游去,墨雾在空气中被搅拌,从而墨雾的浓度越低。因此,对于到达调整构件48的墨雾的浓度来说,距喷墨头模块38的距离近的区域的该浓度比距喷墨头模块38的距离远的区域的该浓度高。即,对于到达调整构件48的墨雾的浓度来说,下游侧的喷墨头模块38的下游的区域的该浓度比上游侧的喷墨头模块38的下游的区域的该浓度高。
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的内侧排纸引导板46A中,下游侧的喷墨头模块38的下游的区域的连通孔46d比连通孔46a大,因此在下游侧的喷墨头模块38的下游的区域,能够使更多的空气从空气缓冲部56向排纸路径RD流入。由此,抑制更高浓度地含有墨雾的空气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墨雾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打印品的污染。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在调整构件48的上游侧形成有连通孔46a、46d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第2实施方式中,含有墨雾的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的空气经由连通孔46a、46d向空气缓冲部56流出,因此能够抑制墨雾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在第2实施方式中,更高浓度地含有墨雾的区域的空气从喷墨头保持件下空间58经由连通孔46d流出,因此与各连通孔的开口面积为相同大小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墨雾向排纸路径RD的流入。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和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现本发明。因此,应当认为,当前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均为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体现,而不是由前述说明所体现的,并且,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均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效果只是本发明所实现的最佳效果中的几个。因此,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中,
该喷墨打印机具备:
打印部,其具备喷墨头,该打印部在沿着打印路径向输送方向输送纸张的同时从所述喷墨头喷出墨而在所述纸张上进行打印;以及
下游侧输送部,其配置于所述打印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具备用于划分形成作为输送所述纸张的空间的下游侧输送路径的引导构件,沿着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输送所述纸张,
该喷墨打印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输送部具备用于对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空气的流路进行节流的调整构件,
所述引导构件具备使位于所述打印路径的外部且位于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外部的空间与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相连通的连通孔,
所述调整构件以减小所述下游侧输送路径的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开口截面的面积的方式沿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连通孔配置于所述调整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喷墨头具备多个喷墨头模块,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距离所述多个喷墨头模块越近的所述连通孔具有越大的开口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喷墨头是固定的喷墨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喷墨头是固定的喷墨头。
CN201610854974.5A 2015-09-30 2016-09-27 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106965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3073A JP6691757B2 (ja) 2015-09-30 2015-09-30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15-193073 201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5571A CN106965571A (zh) 2017-07-21
CN106965571B true CN106965571B (zh) 2019-08-13

Family

ID=56997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4974.5A Active CN106965571B (zh) 2015-09-30 2016-09-27 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5301B2 (zh)
EP (1) EP3150382B1 (zh)
JP (1) JP6691757B2 (zh)
CN (1) CN106965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7453B2 (ja) * 2018-10-15 2022-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7230425B2 (ja) * 2018-10-22 2023-03-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ミスト補集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132103B2 (ja) 2018-11-22 2022-09-0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7372725B2 (ja) 2020-01-28 2023-11-0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4103443B (zh) * 2020-08-31 2023-08-01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1910B1 (en) * 1997-11-14 2001-08-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517229A (zh) * 2003-01-10 2004-08-04 ŵ��ʿ�ֻ���ʽ���� 喷墨式打印机
CN102310661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2950914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记录纸输送机构
EP2857209A1 (en) * 2013-10-01 2015-04-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textile prin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00025D0 (en) * 1987-01-02 1987-02-11 Hrboticky K Tobacco feed system
DE19740395A1 (de) * 1997-09-05 1999-03-11 Francotyp Postalia Gmbh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und zum Bedrucken von Druckträgern
JP2000229423A (ja) * 1999-02-12 2000-08-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の排気装置
IT1313117B1 (it) * 1999-08-25 2002-06-17 Morton Int Inc Apparecchiatura di applicazione a vuoto dotata di mezzi trasportatorie procedimento per applicare un resist a film secco ad un pannello di
JP2003118908A (ja) * 2001-10-17 2003-04-2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4493325B2 (ja) * 2003-12-04 2010-06-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731367B2 (ja) * 2006-03-23 2011-07-20 Nk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887179B2 (en) * 2006-06-15 2011-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5343385B2 (ja) 2008-03-27 2013-1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96028B2 (ja) * 2008-03-27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25678B2 (ja) * 2008-03-27 2013-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1068485A (ja) * 2009-09-28 2011-04-07 Riso Kagaku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11156693A (ja) * 2010-01-29 2011-08-1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190000A (ja) * 2010-03-12 2011-09-29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5811667B2 (ja) 2011-07-29 2015-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N104169095B (zh) * 2012-03-30 2017-07-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在成像装置中再循环和过滤空气以形成空气屏障
JP2014152964A (ja) * 2013-02-06 2014-08-2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乾燥装置、液状体付与乾燥装置、および乾燥方法
JP6255998B2 (ja) * 2013-12-27 2018-0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1910B1 (en) * 1997-11-14 2001-08-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517229A (zh) * 2003-01-10 2004-08-04 ŵ��ʿ�ֻ���ʽ���� 喷墨式打印机
CN102310661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2950914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记录纸输送机构
EP2857209A1 (en) * 2013-10-01 2015-04-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textile prin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50382A2 (en) 2017-04-05
JP6691757B2 (ja) 2020-05-13
EP3150382B1 (en) 2019-11-27
CN106965571A (zh) 2017-07-21
JP2017065064A (ja) 2017-04-06
US20170087881A1 (en) 2017-03-30
EP3150382A3 (en) 2017-10-04
US9815301B2 (en)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5571B (zh) 喷墨打印机
US8480214B2 (en) Liquid jetting head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7927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US20190009581A1 (en) Printer
JP20090124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21063B2 (en) Printer with staggered transporting belts
CN105793049A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20120050398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40616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556374B2 (en) Printhead air barrier
JP20100644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403386B2 (en) Service module position within printer
JP52287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797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604451B2 (en) Inkjet printer
JP58621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53815B2 (ja) 幅の広い印刷ゾーンを有するプリンタ用のシートフィード機構
JP539706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1789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2230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727043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100643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74611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69586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US20180022100A1 (en) Printer with particle diver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