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2431A -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2431A
CN106942431A CN201710144352.8A CN201710144352A CN106942431A CN 106942431 A CN106942431 A CN 106942431A CN 201710144352 A CN201710144352 A CN 201710144352A CN 106942431 A CN106942431 A CN 106942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ger
jasmine tea
flower
pure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43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秀
白卫东
谭火银
余倩
张雯涵
董明明
吴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7101443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2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2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2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姜花纯花茶,所述姜花纯花茶是由姜花花朵制备而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以姜花的花朵为原料制备出的一种新花茶品种姜花纯花茶。采集开放过程中香气较佳的姜花,在烘干干燥工艺之前对其保留全花冠管,既保留了姜花的完整形态,也尽可能地保存了花冠管中的甜味物质,待花茶泡开后滋味鲜甜,香气亦显清香;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以温度为70℃的条件,在烘箱中进行均匀受热干燥,至干燥完成即可。经本发明制备出来的姜花纯花茶,色泽微黄、均匀,花形较完整香气纯正清香,滋味鲜爽,极具姜花的特色风味,本发明所述姜花纯花茶经多人多次试饮,具有消肿利尿、暖胃驱寒、祛瘀活血、减缓痛经的保健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具体涉及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纯花茶是以花卉植物的花蕾、花瓣或嫩叶为材料,经过采摘、干燥等加工程序后制作而成的保健饮品。市场上的各类花茶不仅外观、颜色多样,而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香味和口感,使其逐渐发展为一种时尚休闲饮品,在其具有保健功效的基础上增添了人们对色、香、味的享受。
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又名野姜花、蝴蝶花、姜兰花等,属姜科姜花属。原产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在我国台湾地区,福建、湖南西部、广东、海南、四川及云南等省有分布。多年生草本,叶茎高1.5-2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0-4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尖,上面光滑,下面被柔毛;无柄,叶舌薄膜质,长2-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椭圆形,长10-20厘米;苞片覆瓦状排列,紧密,卵圆形,长4.5-5厘米,每苞片有4-6小花。花白色;花萼管长约4厘米,顶端一侧开裂;花冠管纤细,长8厘米,裂片披针形,长约5厘米;侧生退化雄蕊长圆状披针形,长约5厘米;唇瓣倒心形,长和宽约6厘米,白色,基部稍黄,先端2裂;花丝长约3厘米,药室长1.5厘米;子房被绢毛。花期8-12月。花美丽、芳香,作切花或配置园林;可提取精油,用于食品和日化用品。
姜花不仅具有观赏性,其食用功能也在近年来逐步受到重视。姜花花瓣在台湾地区已被用作常用菜肴、蛋糕等美食原料,其独特风味在台湾深受人们喜爱。作为一种食用花卉,姜花不仅其花瓣色香味俱全,风味独特,且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类及钙、铁、锌含量较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其药效成分主要为二萜、倍半萜、生物活性物质和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利尿消肿、保肝、降血压、杀虫等作用。
由此可见,姜花极具作为花茶原植物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市场上未见有姜花纯花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加工过程中适宜的烘干温度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和内质,本发明通过评价不同烘干温度下的花茶品质,获得了最佳的烘制温度。处于不同开放程度的鲜花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为获得品质优良的花茶,花朵开放程度的选择很重要。本发明分别采用处于龙芽期、笔筒期、漏斗期、蝶形期、蝶后期的鲜花进行烘制,研究最佳的原料状态。姜花花朵的各部分厚薄不一、内含物和含水量差别较大,保留不同的部位会影响花茶的外观和内质,因此本发明还对花朵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另外,为在设备条件下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烘制产量,本发明设计了平摊和立体卡口的方式尝试提高加工产量。本发明旨在制作出形态、色泽美观,香气怡人、滋味鲜甜的新花茶品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姜花纯花茶,所述姜花纯花茶是由姜花花朵制备而成的。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将姜花花朵在温度为65℃~70℃的条件下受热干燥,至干燥完成即得所述姜花纯花茶。
优选地,所述温度为70℃。
优选地,所述姜花花朵为蝶形期或漏斗期的姜花花朵。
优选地,所述姜花花朵的花开直径为35~45毫米,唇瓣平展。
优选地,所述姜花花朵为具有完整花冠管的姜花花朵。
优选地,所述受热干燥为均匀受热干燥。
优选地,所述均匀受热干燥是通过将姜花花朵以立体卡口的摊放方式实现的。这里立体卡口的摊放方式指在烘箱中设置多横排卡口纸板,然后将需要干燥的姜花花朵放入烘箱中的多横排卡口纸板的卡口中,花形整齐立起,避免出现花瓣和花冠管重叠,以实现姜花花朵各部分结构受热均一。
优选地,干燥完成后对得到的姜花纯花茶进行密封包装。优选地,所述密封包装是将干燥得到的产物进行保护干花完好形态的密封包装。
本发明所述花纯花茶的贮存:应在常温、干燥、清洁、无异味的环境下存放,以免变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以姜花的花朵为原料制备出的一种新花茶品种姜花纯花茶。采集开放过程中香气较佳的姜花,在烘干干燥工艺之前对其保留全花冠管,既保留了姜花的完整形态,也尽可能地保存了花冠管中的甜味物质,待花茶泡开后滋味鲜甜,香气亦显清香;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以温度为70℃的条件,在烘箱中进行均匀受热干燥,至干燥完成即可。经本发明制备出来的姜花纯花茶,色泽微黄、均匀,花形较完整香气纯正清香,滋味鲜爽,极具姜花的特色风味,本发明所述姜花纯花茶经多人多次试饮,具有消肿利尿、暖胃驱寒、祛瘀活血、减缓痛经的保健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设备:烤箱(型号:柏翠PE5386)
以姜花花朵为原料对姜花纯花茶进行加工试验:在花的开放状态、花冠管的保留方式及烘干摊放形式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温度进行干燥采用,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制出姜花花茶所需的最佳烘干温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集开放状态为蝶形期(花径在35-45毫米)的姜花花朵;
(2)预处理:对采摘得到的姜花花朵,均保留其一半花冠管;
(3)确定烘干干燥的温度范围:取等量在步骤(2)中得到的姜花花朵材料,以上、下管温度分别均为60℃、70℃、80℃、100℃、120℃条件,以平摊的方式放入烤箱中,连续烘干至干燥完成。
(4)依据花茶感官评价标准,对烘干后花茶的干花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烘干温度对姜花花茶干花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60℃、70℃、80℃、100℃、120℃烘干温度中,温度为100℃时姜花花茶色泽褐黄,皱缩比较严重,香气缺失,不适宜作为花茶的干燥温度;温度为120℃时,烘干温度过高、加热过快导致受热不均,得出的姜花色泽呈深褐黄,皱缩严重,香气不佳,也不适宜作为花茶的干燥温度。
因此,在采用同一批次的姜花花朵材料前提下,调整烘干温度分别为60℃、65℃、70℃、75℃、80℃。其余步骤及条件一致。依据花茶感官评价标准,对此次烘干后花茶的干花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烘干温度对姜花花茶干花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70℃条件下,制成的姜花花茶色泽淡黄、明亮,色泽均匀,皱缩程度较小,香气清香而浓郁,冲泡后滋味鲜爽,香气纯正,较其他温度下制成的姜花花茶品质更优。。
实施例2
设备:烘箱(型号:精宏DHG-9246A)
以姜花花朵为原料对姜花纯花茶进行加工试验:在花冠管的保留方式、烘干摊放形式及烘干温度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开放状态的花作为原料,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制作姜花花茶所需花朵的最佳开放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集开放状态分别为龙芽期(未开放)、笔筒期(花径4-10毫米)、漏斗期(花径20-30毫米)、蝶形期(花径35-45毫米,唇瓣平展,)、蝶后期(花径35-45毫米,唇瓣后展)的姜花花朵;
(2)预处理:对采摘得到的步骤(1)所述五个开放状态的姜花花朵,均保留其完整花冠管;
(3)烘干干燥:取等量在步骤(2)中得到的五个开放状态的姜花花朵材料,以温度为70℃条件,采用平摊的方式放入烘箱中,连续烘干至完全干燥。
(4)依据花茶感官评价标准,对烘干后花茶的干花品质与冲泡品质进行评价(香气、甜味、汤色的评分以首次冲泡为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开放状态对姜花花茶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上述五个开放状态中,蝶后期姜花制出的花茶在品质上呈现为劣质,表现为外观、香气、甜味、汤色及耐泡度均较差;而龙芽期和笔筒期的姜花制出的花茶在品质上呈现为略差,表现均为完整性和耐泡度较好,其余品质较劣;漏斗期和蝶形期姜花制出的花茶在品质上呈现相对较优,其中漏斗期的花茶品质为花形较不易碎,在大量生产和包装上占有优势,泡开后花形完好展开,不足之处在于香气和甜味稍不足,耐泡度一般,而蝶形期的花茶品质冲泡后香气浓郁、鲜灵,口感香甜,但花形稍易碎,耐泡度中等。
实施例3
设备:烘箱(型号:精宏DHG-9246A)
以姜花花朵为原料对姜花纯花茶进行加工试验:在花的开放状态、烘干摊放形式及烘干温度均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花冠管的保留方式。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制作姜花花茶最佳的花冠管保留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集开放状态均为蝶形期(花径在35-45毫米)的姜花花朵;
(2)预处理:对采摘得到的姜花花朵,取等量分别作保留全花冠管、保留一半花冠管、不保留花冠管的处理;
(3)烘干干燥:取等量在步骤(2)中得到的姜花花朵材料,以温度为70℃条件,采用平摊的方式放入烘箱中,连续烘干至干燥完成。
(4)依据花茶感官评价标准,对烘干后花茶的冲泡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花冠管保留方式对姜花花茶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以上三种花冠管的保留方式中,保留全花冠管制出的姜花花茶冲泡后花形完整,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相对另外两种花冠管保留方式,饮用时甜味较佳,但稍有辛辣味。而在生产上,以保留全花冠管的方式在原材料的收集上更为方便,使制作花茶的生产效率更高。
实施例4
设备:烘箱(型号:精宏DHG-9246A)
以姜花花朵为原料对姜花纯花茶进行加工试验:在花的开放状态、花冠管的保留方式及烘干温度均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烘干的摊放形式。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制作姜花花茶的最佳烘干摊放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集开放状态均为漏斗期(花径在20-30毫米)的姜花花朵;
(2)预处理:对采摘得到的姜花花朵,均保留其完整花冠管;
(3)确定烘干干燥的温度范围:取等量在步骤(2)中得到的姜花花朵材料,以温度为70℃条件,分别采用平摊、立体卡口(设计宽度为1厘米左右的多横排卡口纸板)的方式入烘箱中,连续烘干至干燥完成。这里立体卡口的方式指在烘箱中设置多横排卡口纸板,然后将需要干燥的姜花花朵放入烘箱中的多横排卡口纸板的卡口中,花形整齐立起,避免出现花瓣和花冠管重叠,以实现姜花花朵各部分结构受热均一。
(4)依据花茶感官评价标准,对烘干后的花茶的品质与产量进行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摊放形式对姜花花茶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平摊和立体卡口两种烘干摊放形式中,平摊得出的花茶花形平扁,摊放时容易出现花瓣和花冠管重叠的现象,有干燥不均匀的现象,花茶产量一般;而立体卡口得出的花茶花形整齐立起,没有花瓣和花冠管重叠的现象,干燥较均一,花茶的产量比平摊方式的大有增加。
本发明所述姜花纯花茶的饮用方法:
每次取3~5朵本发明制成的姜花花朵,放入杯中,加入开水100ml,冲泡5~10min后待温度适宜即可饮用,每加入一次的姜花花朵,可冲制2-3次。
本发明开拓了姜花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同时为市场提供了一款新的花茶品种姜花纯花茶。该花茶按本发明的冲泡方法饮用,保留了鲜姜花的特殊香气,纯正浓郁、沁人心脾,具有姜花的独特风味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姜花纯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姜花纯花茶是由姜花花朵制备而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将姜花花朵在温度为65℃~70℃的条件下受热干燥,至干燥完成即得所述姜花纯花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7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姜花花朵为蝶形期或漏斗期的姜花花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姜花花朵的花开直径为35~45毫米,唇瓣平展。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姜花花朵为具有完整花冠管的姜花花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干燥为均匀受热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受热干燥是通过将姜花花朵以立体卡口的摊放方式实现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花纯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完成后对得到的姜花纯花茶进行密封包装。
CN201710144352.8A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942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4352.8A CN106942431A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4352.8A CN106942431A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2431A true CN106942431A (zh) 2017-07-14

Family

ID=5946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4352.8A Pending CN106942431A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24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5529A (zh) * 2017-08-31 2017-12-12 靖西市金峰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3930A (zh) * 2017-09-15 2018-02-1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姜花的低温冷冻干燥工艺及其制备的姜花花茶
CN108094628A (zh) * 2017-12-27 2018-06-0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姜花的微波干燥工艺及制备的姜花花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3720A (zh) * 2008-05-30 2008-10-15 谢盛超 一种木姜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4583A (zh) * 2014-10-29 2015-01-28 龙胜泓文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金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770488A (zh) * 2015-04-23 2015-07-15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金花茶干花原状的干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3720A (zh) * 2008-05-30 2008-10-15 谢盛超 一种木姜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4583A (zh) * 2014-10-29 2015-01-28 龙胜泓文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金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770488A (zh) * 2015-04-23 2015-07-15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金花茶干花原状的干燥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戴素贤: "姜花茶窨制技术", 《广东茶业》 *
王登飞等: "热风烘干工艺对枇杷花茶的品质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食品科技》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5529A (zh) * 2017-08-31 2017-12-12 靖西市金峰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3930A (zh) * 2017-09-15 2018-02-1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姜花的低温冷冻干燥工艺及其制备的姜花花茶
CN107683930B (zh) * 2017-09-15 2020-10-0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姜花的低温冷冻干燥工艺及其制备的姜花花茶
CN108094628A (zh) * 2017-12-27 2018-06-0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姜花的微波干燥工艺及制备的姜花花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7033B (zh) 一种金花茶紫芽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1933543B (zh) 一种制备白茶的工艺方法
CN102948501B (zh) 有机高山乌龙茶的生产方法
CN106578162A (zh) 一种崂山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938676B (zh) 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920649A (zh) 一种铁皮石斛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3749775A (zh) 一种金花茉莉香茶的制作方法
CN103493922A (zh) 有机茉莉花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1411367B (zh) 武侯春茶叶加工工艺
CN106509230A (zh) 一种英红九号柑绿茶制备方法
CN106942431A (zh) 一种姜花纯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7765A (zh) 一种陈皮普洱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3181444A (zh) 一种苦水玫瑰干花瓣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4890A (zh) 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CN104247818A (zh) 一种玫瑰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3542B (zh) 一种制备阳羡雪芽茶的工艺流程
CN103262926B (zh) 一种高档优质饮用菊花的加工方法
CN107912558A (zh) 一种粒状鹧鸪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1937A (zh) 单枞尖头多瓣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4472745A (zh) 三季合一珍珠兰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7183236A (zh) 茶耳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1211A (zh) 一种铁皮石斛花茶产品
CN102187916A (zh) 太青双上绿芽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889906A (zh) 金花茶组合叶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256015B (zh) 一种萃菊花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