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39895A - 一种下摆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摆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39895A
CN106739895A CN201710112265.4A CN201710112265A CN106739895A CN 106739895 A CN106739895 A CN 106739895A CN 201710112265 A CN201710112265 A CN 201710112265A CN 106739895 A CN106739895 A CN 106739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arm body
bottom arm
lower swing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22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39895B (zh
Inventor
周磊磊
任思义
陈云
王成立
葛士显
洪学臣
王晓军
李中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1122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39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39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9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39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9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1Suspension arms,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摆臂,包括叉臂式的下摆臂本体、在下摆臂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球销,在下摆臂本体上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在下摆臂本体的另一侧前端设置有第一衬套,后端设置有第二衬套;第一衬套与第二衬套在下摆臂本体上的安装方向不同。本申请通过对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在下摆臂本体上安装的位置的设置,即第一衬套的第一卸载槽位置与第二衬套的第二限位块的位置相同,第一衬套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衬套的第二卸载槽的位置相同,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衬套在车辆左右方向刚度较大,在前后方向和扭转方向刚度较小,这样能够实现转向稳定和行驶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下摆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下摆臂结构。
背景技术
下摆臂在悬架中起到承受载荷,车轮导向及吸收震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减振器等悬架其他零部件提供安装点的作用。现代汽车下摆臂多用钣金经冲压焊接等工艺加工而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下摆臂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下摆臂为通过多块钣金经过冲压拼焊而成,包括有球销01、减振器安装座02、推力杆支架03、下摆臂本体04、衬套05、内安装板301、内部加强板401及下加强板402。球销与车轮侧的转向节连接,靠内侧的衬套与副车架连接,前端的推力杆支架通过推力杆及衬套与副车架连接,现有技术的下摆臂需要大量外部零件与副车架连接,结构复杂,精度控制困难。
如图3和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下摆臂本体靠近衬套侧的横断面为中空式封闭截面,而靠近球销侧的横断面为开放式U型断面,两者由于截面模量系数差异巨大,在承受较大载荷晨会出现接缝处焊缝失效的问题,即强度较低。
现有技术的下摆臂衬套为普通圆柱橡胶衬套,刚度不可调,不利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摆臂,以解决现有技术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的结构复杂,及下摆臂的强度低,衬套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及舒适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下摆臂,包括叉臂式的下摆臂本体、在所述下摆臂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球销,在所述下摆臂本体上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在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另一侧前端设置有第一衬套,后端设置有第二衬套;
所述第一衬套包括沿所述第一衬套径向方向开设的两个对称的第一卸载槽及两个对称的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卸载槽位于所述第一衬套的上下方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衬套的左右方向;
所述第二衬套包括沿所述第二衬套径向方向开设的两个对称的第二卸载槽及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卸载槽位于所述第二衬套的左右方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衬套的上下方向。
所述下摆臂本体包括上钣金和下钣金,所述上钣金与所述下钣金经过冲焊组合而成;所述下摆臂本体的断面均为中空式闭环形。
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前端的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后端的截面的外径。
所述减振器安装座为U型结构,所述减振器安装座的两侧边平行且与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平面的法线设有1.5度至3.0度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夹角为1.9度。
所述第一衬套的轴向中线与所述第二衬套的轴向中线重合且与所述下摆臂本体所安装的车辆的平面存在1.5-3.0度夹角。
优选的,所述夹角为1.9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对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在下摆臂本体上安装的位置的设置,即第一衬套的第一卸载槽位置与第二衬套的第二限位块的位置相同,第一衬套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衬套的第二卸载槽的位置相同,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衬套在车辆左右方向刚度较大,在前后方向和扭转方向刚度较小,这样能够实现转向稳定和行驶舒适。
本技术方案通过减振器安装座的两侧对称平面与下摆臂本体的平面法线设有一夹角,能够有效的抑制车辆的制动“点头”现象;下摆臂的两个衬套轴线的连线与下摆臂本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能够避免减振器因为倾斜而可能存在的偏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下摆臂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下摆臂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
图7为第一衬套固定于下摆臂本体后的前视图;
图8为第一衬套的剖视图;
图9为第二衬套固定于下摆臂本体后的后视图;
图10为第二衬套的剖视图;
图11为车轮受到驱动力与衬套刚度关系示意图;
图12为车轮受到制动阻力与衬套刚度关系示意图;
图13为减振器安装座与下摆臂本体夹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球销,02减振器安装座,03推力杆支架,04下摆臂本体,05衬套,301内安装板,401内部加强板,402下加强板,1下摆臂本体,2球销,3减振器安装座,4第一衬套,5第二衬套,11上钣金,12下钣金,101下摆臂本体的前端,102下摆臂本体的后端,21球销安装臂,41第一卸载槽,42第一限位块,51第二卸载槽,5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下摆臂,如图5至图13所示,包括叉臂式的下摆臂本体1、在下摆臂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球销2,在下摆臂本体上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3,在下摆臂本体的另一侧前端设置有第一衬套4,后端设置有第二衬套5。
本申请中的下摆臂本体为由两块钣金经过冲压后焊接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下摆臂本体的断面均为近似中空式闭环形截面,这样的结构提高了下摆臂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叉臂式的下摆臂本体用于设置第一衬套的部分为下摆臂本体的前端101,用于设置第二衬套的部分为下摆臂本体的后端102。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叉臂式下摆臂本体的末端设置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取消了传统下摆臂结构的推力杆及其附属结构,同时,由于下摆臂受力时大部分力被后端承受,将下摆臂本体的前端截面的外径的尺寸设计较下摆臂本体的后端的截面的外径的尺寸小,使得重量降低,结构简化。
在本申请中,球销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没有进行技术改进,且球销安装臂21与下摆臂本体的连接方式也与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衬套的结构与第二衬套的结构相似,均为沿衬套的径向方向开有两个对称的卸载槽及两个对称的限位块,但是第一衬套与第二衬套在下摆臂本体上的安装方向不同。
第一衬套4包括沿第一衬套径向方向开设的两个对称的第一卸载槽41及两个对称的第一限位块42;两个第一卸载槽位于第一衬套的上下方向,两个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衬套的左右方向。
第二衬套5包括沿第二衬套径向方向开设的两个对称的第二卸载槽51及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块52;两个第二卸载槽位于第二衬套的左右方向,两个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衬套的上下方向。
上述第一衬套与第二衬套的安装结构的优点是,第一衬套在车辆左右方向的刚度较大,在前后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较小;与此相反,第二衬套在车辆左右方向刚度较小,在前后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较大。
第一衬套的结构意味着能够对车辆提供转向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感。当车辆向前行驶时,下摆脑壳后部有试图向车辆外侧扩展的趋向,此时下摆臂的移位受刚度较大的特性抑制,从而保持转向稳定性;当车辆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会存在一个向后推轮胎的冲击阻力,下摆臂的后部被推向车辆内侧,但是这一推力被刚度小的特性吸收,从而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期间降低振动,提高了舒适性。
第二衬套卸载槽开在左右方向,使其左右方向刚度较小,车轮在受纵向力而产生纵向振动时,车轮被推向车辆内侧或外侧,被第二衬套吸收,从而允许车轮前后方向运动一定距离,可以消除车轮的滚动噪声和引起的振动,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同时可以保证前束不变,从而提高车辆的操纵性能和减小轮胎磨损程度。
下摆臂本体包括上钣金11和下钣金12,上钣金与下钣金经过冲焊组合而成;下摆臂本体的断面均为中空式闭环形。
减振器安装座为U型结构,减振器安装座的两侧边平行且与下摆臂本体的平面法线设有1.5-3.0度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夹角为1.9度。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车辆的制动“点头”现象。
第一衬套的轴向中线与第二衬套的轴向中线重合且与下摆臂本体所安装的车辆的平面存在1.5-3.0度夹角,优选的夹角为1.9度,能够避免减振器因为倾斜而可能存在的偏磨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一种下摆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臂式的下摆臂本体、在所述下摆臂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球销,在所述下摆臂本体上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在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另一侧前端设置有第一衬套,后端设置有第二衬套;
所述第一衬套包括沿所述第一衬套径向方向开设的两个对称的第一卸载槽及两个对称的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卸载槽位于所述第一衬套的上下方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衬套的左右方向;
所述第二衬套包括沿所述第二衬套径向方向开设的两个对称的第二卸载槽及两个对称的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卸载槽位于所述第二衬套的左右方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衬套的上下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本体包括上钣金和下钣金,所述上钣金与所述下钣金经过冲焊组合而成;所述下摆臂本体的断面均为中空式闭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前端的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后端的截面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安装座为U型结构,所述减振器安装座的两侧边平行且与所述下摆臂本体的平面的法线设有1.5度至3.0度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9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的轴向中线与所述第二衬套的轴向中线重合且与所述下摆臂本体所安装的车辆的平面存在1.5-3.0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9度。
CN201710112265.4A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下摆臂 Active CN106739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2265.4A CN106739895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下摆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2265.4A CN106739895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下摆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9895A true CN106739895A (zh) 2017-05-31
CN106739895B CN106739895B (zh) 2019-05-07

Family

ID=5895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2265.4A Active CN106739895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下摆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3989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168A (zh) * 2017-07-25 2017-10-24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107415614A (zh) * 2017-07-25 2017-12-01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下摆臂
CN109606043A (zh) * 2018-12-25 2019-04-12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111746211A (zh) * 2020-06-15 2020-10-0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电机悬架及其车身连接结构
US11524539B2 (en) * 2018-10-15 2022-12-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Chassis component for a wheel suspens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hassis compon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646U (zh) * 1991-07-06 1992-07-01 沈阳弹簧厂 梯形双横摆臂前扭杆独立悬架
CN2128914Y (zh) * 1992-03-20 1993-03-31 四川都江机械厂 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前轴总成
DE102006006472A1 (de) * 2006-02-10 2007-08-23 Carl Freudenberg Kg Buchsengummilager
CN202806272U (zh) * 2012-07-31 2013-03-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摆臂
CN204472476U (zh) * 2015-02-11 2015-07-15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前悬下摆臂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646U (zh) * 1991-07-06 1992-07-01 沈阳弹簧厂 梯形双横摆臂前扭杆独立悬架
CN2128914Y (zh) * 1992-03-20 1993-03-31 四川都江机械厂 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前轴总成
DE102006006472A1 (de) * 2006-02-10 2007-08-23 Carl Freudenberg Kg Buchsengummilager
CN202806272U (zh) * 2012-07-31 2013-03-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摆臂
CN204472476U (zh) * 2015-02-11 2015-07-15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前悬下摆臂总成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168A (zh) * 2017-07-25 2017-10-24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107415614A (zh) * 2017-07-25 2017-12-01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下摆臂
CN107415614B (zh) * 2017-07-25 2023-08-22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107284168B (zh) * 2017-07-25 2023-08-22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US11524539B2 (en) * 2018-10-15 2022-12-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Chassis component for a wheel suspens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hassis component
CN109606043A (zh) * 2018-12-25 2019-04-12 安徽科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111746211A (zh) * 2020-06-15 2020-10-0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电机悬架及其车身连接结构
CN111746211B (zh) * 2020-06-15 2022-01-2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电机悬架及其车身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9895B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9895A (zh) 一种下摆臂
US7165777B2 (en) Front suspension
CN202986705U (zh) 一种汽车麦弗逊式悬架
CN103121387B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及其装配方法
CN203198673U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
CN110481255B (zh) 后轮悬架装置和汽车
JPH01266007A (ja) 車輌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US20200001674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member
CN214057156U (zh)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11000825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结构及汽车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104924869A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2823017Y (zh) 轿车的后悬架系统
CN103465745A (zh) 汽车前麦弗逊悬架及包括其的汽车
CN110740884A (zh) 车辆用转向节
CN209240807U (zh) 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03142332U (zh) 汽车后扭力梁以及汽车
CN114312183A (zh) 前置转向机麦弗逊悬架及汽车
CN219277167U (zh) 一种用于电车的摆臂
CN209833287U (zh) 一种汽车及其麦弗逊悬架系统
CN216033570U (zh) 悬架及汽车
CN217374051U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及车辆
KR20100001309A (ko) 차량용 후륜현가장치의 어시스트 아암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7073968U (zh) 一种下摆臂安装结构、悬架及车辆
CN212400816U (zh) 汽车后悬架系统、汽车后悬架套件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