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5969B - 变速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5969B
CN106715969B CN201580052859.XA CN201580052859A CN106715969B CN 106715969 B CN106715969 B CN 106715969B CN 201580052859 A CN201580052859 A CN 201580052859A CN 106715969 B CN106715969 B CN 106715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axis
component
gear
fix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28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5969A (zh
Inventor
羽田雅敏
高井浩文
武藤章生
中岛敏广
圣山裕二
松田健司
细田和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sumi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Atsumi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Atsumi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15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5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31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covers or lids for gear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2057/005Mounting preassembled units, i.e. using pre-mounted structures to speed up final mounting proc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9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F16H2057/02043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2063/3083Shift finger arrangements, e.g. shape or attachment of shift fi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变速器的组装性的技术。将连接有换档拨叉(F1、F2、F3)的叉杆(FS1、FS2、FS3)分别以能够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底座(22)而构成拨叉机构(20)。在底座(22)设有组装引导部(30),并且将引导销(19)竖立连接于离合器壳(12)。由此,将组装有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同步装置的输入轴(2)和主轴(4)以使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啮合了的状态组装于离合器壳(12),之后,即使在要将拨叉机构(20)组装于该离合器壳(12)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拨叉机构(20)向离合器壳(12)的组装。

Description

变速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壳体构件、齿轮组件、以及叉组件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许第443744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具备:传动箱体、支承于传动箱体的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用于将动力从输入轴经由中间轴向输出轴传递的第1档~第6档的齿轮列、用于切换第1档~第6档的齿轮列的多个同步啮合式机构、分别可与多个同步啮合式机构各自的套筒卡合的多个换档拨叉、用于分别支承多个换档拨叉的叉杆以及用于封闭在传动箱体形成的开口部的盖。
在该变速器中,仅通过预先将配置有第1档~第6档的齿轮列和同步啮合式机构的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组装于传动箱体,并且预先将换档拨叉和叉杆组装于盖,以堵塞开口部的方式将盖安装于传动箱体,就能够使各换档拨叉与各同步啮合式机构的套筒相对应地卡合,因此变速器的组装性得以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37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变速器中,在使换档拨叉与同步啮合式机构的套筒卡合之际,盖成为障碍而无法一边目视观察一边进行卡合。因此,在组装容易性方面还存在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变速器的组装性的提高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变速器及其组装方法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优选的方式,可构成具备壳体构件、齿轮组件、叉组件以及引导机构的变速器。齿轮组件具有:第1轴,其支承于壳体构件;第2轴,其以与该第1轴平行的方式支承于壳体构件;第1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1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第1轴;第1固定齿轮,其以与第1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第2轴;第2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2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第2轴;第2固定齿轮,其以与第2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第1轴;第1固定构件,其配置于第1轴,用于进行第1空套齿轮相对于第1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第2固定构件,其配置于第2轴,用于进行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2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另外,叉组件具有:第1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第1固定构件卡合;第1叉轴,其支承该第1换档拨叉;第2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第2固定构件卡合;第2叉轴,其支承该第2换档拨叉;支承构件,其将第1叉轴和第2叉轴支承成能够轴向移动。并且,引导机构在将叉组件向组装有齿轮组件的壳体构件组装之际对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在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了之后,第2换档拨叉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
根据本发明,例如,在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卡合之际无法目视观察那样的情况下,或者在不熟练的作业者进行组装那样的情况等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相对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的卡合。由此,能够提高叉组件向壳体构件的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引导机构对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卡合,之后,继续对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第2换档拨叉与第2固定构件卡合。
根据本方式,构成为第1换档拨叉的向第1固定构件的卡合方向与第2换档拨叉的向第2固定构件的卡合方向不同,在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无法同时卡合的情况下,也一边利用引导机构进行引导一边将叉组件向壳体构件组装,从而能够容易地使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引导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叉组件以第1轴的轴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使第2换档拨叉和第2固定构件卡合。
根据本方式,能够利用仅使叉组件以第1轴的轴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这样简易的结构使第2换档拨叉和第2固定构件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引导机构具有:销构件,其设于壳体构件和支承构件中的一者;以及引导槽,其以能够与该销构件卡合的方式设于壳体构件和支承构件中的另一者。
根据本方式,是仅使销构件与引导槽卡合的结构,因此能够简易地确保引导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还具有构成为将支承构件固定于壳体构件的多个螺栓。该多个螺栓中的一根构成为能够对支承构件与壳体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的定位用螺栓。并且,支承构件构成为,利用销构件向引导槽的卡合和定位用螺栓来进行相对于壳体构件的定位。
根据本方式,不需要用于将支承构件定位于壳体构件的专用零部件,因此能够一边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一边进行支承构件与壳体构件之间的定位。
根据引导机构具有销构件和引导槽的方式的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引导槽构成为具有沿假想圆弧延伸的形状,该假想圆弧以第1轴的轴中心为中心,以将从该轴中心到销构件的中心的距离加上该销构件的半径而得到的值为半径。在此,本发明中的“沿假想圆弧延伸的形状”不仅包含具有与该假想圆弧相同的曲率的形状,还适宜包含具有与该假想圆弧大致相同的曲率的形状。
根据本方式,能够简易地确保使叉组件以第1轴的轴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引导机构构成为,在销构件和引导槽成为了第1状态时使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在销构件和引导槽成为了第2状态时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并且第2换档拨叉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在销构件和引导槽成为了第3状态时第2换档拨叉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
根据本方式,能够更可靠且容易地进行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的向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的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齿轮组件还具有:第3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1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第1轴;第3固定齿轮,其以与该第3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第2轴;以及第3固定构件,其配置于第1轴,用于进行第3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1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另外,叉组件还具有:第3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第3固定构件卡合;以及第3叉轴,其支承该第3换档拨叉。并且,该变速器构成为,在同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的时机大致相同的时机使第3换档拨叉与第3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
根据本方式,能够在大致相同的时机进行第3换档拨叉的向第3固定构件的卡合和第1换档拨叉的向第1固定构件的卡合。由此,即使是具有3根叉轴的叉组件,也能够容易地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第3换档拨叉构成为,在第1状态下开始与第3固定构件卡合,在第2状态下与第3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
根据本方式,能够在完全相同的时机进行第3换档拨叉的向第3固定构件的卡合和第1换档拨叉的向第1固定构件的卡合。由此,即使是具有3根叉轴的叉组件,也能够容易地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支承构件还具备用于限制第1叉轴、第2叉轴以及第3叉轴转动的限制部。
根据本方式,能够限制第1叉轴、第2叉轴以及第3叉轴转动,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变速操作不良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还具备根据操作者的变速操作进行工作的换挡杆。另外,在第1叉轴、第2叉轴以及第3叉轴固定有具有能够与换挡杆卡合的凹槽的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第3臂部。而且,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第3臂部以凹槽分别对齐而构成沿着与第1叉轴、第2叉轴以及第3叉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一条槽的方式彼此相邻地配置。并且,限制部具有以与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第3臂部中的配置于一条槽的延伸方向两端的臂部相对的方式一体地竖立设置于支承构件的一对壁部。
本发明中的“相邻地配置”适宜地包含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第3臂部的一部分,即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第3臂部中的仅形成有凹槽的部分彼此相邻地配置的方式。
根据本方式,仅是将夹持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第3臂部那样的一对壁部一体地竖立设置于支承构件的结构,因此能够简易地确保能够限制第1叉轴、第2叉轴以及第3叉轴转动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齿轮组件还具有:第4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2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该第2轴;第4固定齿轮,其以与第4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第1轴;以及第4固定构件,其配置于第2轴,用于进行第4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2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另外,叉组件还具有:第4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第4固定构件卡合;以及第4叉轴,其支承该第4换档拨叉。并且,第4换档拨叉构成为,在第2状态下开始与第4固定构件卡合,在第3状态下与第4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
根据本方式,能够在相同的时机进行第4换档拨叉的的向第4固定构件的卡合和第2换档拨叉的向第2固定构件的卡合。由此,即使是具有3根乃至4根叉轴的叉组件,也能够容易地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构成为,通过第1叉轴和第2叉轴进行轴向移动,借助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使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进行工作。并且,支承构件构成为,以能够维持第1固定构件进行的第1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1轴的固定和第2固定构件进行的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第1叉轴的轴向位置和第2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并且构成为,以能够维持第1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第1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1轴的固定和第2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第1叉轴和第2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
根据本方式,是所谓的换档检查机构设于支承构件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另外确保用于设置换档检查机构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支承构件具有用于支承第1叉轴的第1轴套部和用于支承第2叉轴的第2轴套部。并且,该第1轴套部和第2轴套部中的至少一者构成为,对第1换档拨叉和/或第2换档拨叉的随着第1叉轴和/或第2叉轴的轴向移动而产生的向第1轴套部和/或第2轴套部侧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制。
根据本方式,是利用第1轴套部、第2轴套部来对第1换档拨叉、第2换档拨叉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制的结构,因此能够简易地确保对换档拨叉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构造,并且不需要设置专用的零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构成为,通过第3叉轴进行轴向移动,借助第3换档拨叉使第3固定构件进行工作。并且,支承构件构成为,以能够维持第3固定构件进行的第3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1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第3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并且构成为,以能够维持第3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第3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1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第3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
根据本方式,是所谓的换档检查机构设于支承构件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另外确保用于设置换档检查机构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构成为,通过第4叉轴进行轴向移动,借助第4换档拨叉使第4固定构件进行工作。并且,支承构件构成为,以能够维持第4固定构件进行的第4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第4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并且构成为,以能够维持第4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第4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对第4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
根据本方式,是所谓的换档检查机构设于支承构件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另外确保用于设置换档检查机构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又一方式,壳体构件具有:外壳部,其用于安装第1轴、第2轴以及支承构件;以及壳体主体部,其能够收纳齿轮组件和叉组件。并且,该变速器构成为,外壳部的用于安装壳体主体部的主体部安装面和外壳部的用于安装支承构件的支承构件安装面平齐。
根据本方式,除了能够使支承构件在支承构件安装面上滑动之外,还能够使支承构件在主体部安装面上滑动。即,能够确保外壳部上的支承构件的可滑动范围较广,因此能够谋求叉组件的引导自由度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组装方法的优选的方式,变速器具备壳体构件、齿轮组件以及叉组件。壳体构件具备:外壳部,其构成为能够安装齿轮组件和叉组件;以及壳体主体,其构成为能够收纳齿轮组件和叉组件。齿轮组件具备:第1轴,其支承于壳体构件;第2轴,其以与该第1轴平行的方式支承于壳体构件;第1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1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第1轴;第1固定齿轮,其以与第1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第2轴;第2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2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第2轴;第2固定齿轮,其以与第2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第1轴;第1固定构件,其配置于第1轴,用于进行第1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1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以及第2固定构件,其配置于第2轴,用于进行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第2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另外,叉组件具备:第1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第1固定构件卡合;第1叉轴,其支承第1换档拨叉;第2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第2固定构件卡合;第2叉轴,其支承第2换档拨叉;以及支承构件,其将第1叉轴和第2叉轴支承成能够进行轴向移动。并且,将齿轮组件组装于外壳部,对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在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之后,第2换档拨叉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从而将叉组件组装于组装有齿轮组件的外壳部,将壳体主体组装于组装有齿轮组件和叉组件的外壳部。
根据本发明,在例如在使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卡合之际无法目视观察那样的情况下,或者不熟练的作业者进行组装那样的情况等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的向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的卡合。由此,能够提高变速器的组装性、尤其是能够提高叉组件向壳体构件的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组装方法的又一方式,在对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在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了之后、第2换档拨叉与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之际,对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第1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卡合,之后,接着对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第2换档拨叉与第2固定构件卡合。
根据本方式,构成为第1换档拨叉的向第1固定构件的卡合方向与第2换档拨叉的向第2固定构件的卡合方向不同,在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无法同时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卡合的情况下,也一边利用引导机构进行引导一边将叉组件向壳体构件组装,从而能够容易地使第1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与第1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卡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变速器的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速器1的结构的概略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拨叉机构2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轴线方观察拨叉机构20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4是从箭头A方向观察图3而得到的向视图。
图5是从箭头B方向观察图3而得到的向视图。
图6是从箭头C方向观察图3而得到的向视图。
图7是底座22的俯视图。
图8是底座22的侧视图。
图9是离合器壳12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将组装有1档~5档驱动齿轮G1~G5、1档~5档被驱动齿轮G1’~G5’以及同步装置S1~S3的输入轴2和主轴4组装到离合器壳12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将拨叉机构20向离合器壳12组装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将拨叉机构20向离合器壳12组装之际的组装引导部30与引导销19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抵接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换档拨叉F1、F2与连接套筒C1、C2卡合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引导槽30b与引导销19开始卡合后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引导槽30b的向引导销19的卡合完成后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换档拨叉F3与连接套筒C3卡合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拨叉机构20的向离合器壳12的组装完成后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9是底座22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叉杆FS1进行轴向移动之际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21是变形例的底座122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拨叉头SH1、SH2、SH3的摆动被限制部50限制了的情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1具备:输入轴2;主轴4,其借助变速齿轮机构TM而与输入轴2连接;差动装置6,其借助输出齿轮机构OGM而与主轴4连接;以及变速器壳体8,其收纳这些构件。变速器1构成为可搭载于发动机横置(车辆的左右方向)地配置的所谓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式的车辆的FF车用的手动变速器。
如图1所示,输入轴2借助轴承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变速器壳体8,在该输入轴2的一端部(图1中的右侧部分)利用花键嵌合等安装有未图示的离合器。输入轴2构成为,借助未图示的离合器输入来自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输入轴2与本发明中的“第2轴”相对应。
如图1所示,主轴4与输入轴2平行地配置,借助轴承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变速器壳体8。在主轴4的一端侧(图1中的右侧)一体成形有输出齿轮GO。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主轴4与本发明中的“第1轴”相对应。
如图1所示,变速齿轮机构TM具备:1档~4档驱动齿轮G1、G2、G3、G4,其固定地配置于输入轴2;5档驱动齿轮G5,其旋转自如地配置于输入轴2;1档~4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其以与1档~4档驱动齿轮G1、G2、G3、G4啮合的方式旋转自如地配置于主轴4;5档被驱动齿轮G5’,其以与5档驱动齿轮G5啮合的方式固定地配置于主轴4;1-2档用同步装置S1和3-4档用同步装置S2,其固定地配置于主轴4;5档用同步装置S3,其固定地配置于输入轴2;以及拨叉机构20,其与同步装置S1、S2、S3连接。
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1档被驱动齿轮G1’和2档被驱动齿轮G2’与本发明中的“第1空套齿轮”相对应,3档被驱动齿轮G3’和4档被驱动齿轮G4’与本发明中的“第3空套齿轮”相对应,5档驱动齿轮G5与本发明中的“第2空套齿轮”相对应。另外,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1档驱动齿轮G1和2档驱动齿轮G2与本发明中的“第1固定齿轮”相对应,3档驱动齿轮G3和4档驱动齿轮G4与本发明中的“第3固定齿轮”相对应,5档被驱动齿轮G5’与本发明中的“第2固定齿轮”相对应。
同步装置S1、S2、S3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其包括同步器毂(未图示)、连接套筒C1、C2、C3、同步器锁止环(未图示)以及离合器齿轮(未图示)。
同步装置S1、S2构成为使1档被驱动齿轮~4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的转速与主轴4同步。另外,同步装置S3构成为使输入轴2的转速与5档驱动齿轮G5的转速同步。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同步装置S1、S2、S3分别与本发明中的“第1固定构件”、“第3固定构件”和“第2固定构件”相对应。
如图2~图5所示,拨叉机构20具备:换档拨叉F1、F2、F3;叉杆FS1、FS2、FS3,其支承该换档拨叉F1、F2、F3;以及底座22,其支承该叉杆FS1、FS2、FS3的一端。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拨叉机构20与本发明中的“叉组件”相对应。
换档拨叉F1、F2、F3具备与叉杆FS1、FS2、FS3连接的连接部F1a、F2a、F3a和从该连接部F1a、F2a、F3a呈圆弧状的分叉伸出的臂部F1b、F2b、F3b。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换档拨叉F1、F2、F3分别与本发明中的“第1换档拨叉”、“第3换档拨叉”和“第2换档拨叉”相对应。
如图3所示,换档拨叉F1和换档拨叉F2以臂部F1b的圆弧内周面的开口方向和臂部F2b的圆弧内周面的开口方向成为大致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与叉杆FS1、FS2连接。此外,如图1所示,换档拨叉F1、F2、F3分别与同步装置S1、S2、S3的各连接套筒C1、C2、C3卡合。
在此,“开口方向为大致相同的方向”不仅包含换档拨叉F1、F2的圆弧内周面的开口方向为完全相同的方向地构成的形态,还适宜包含换档拨叉F1、F2的圆弧内周面的开口方向不同但被控制为在后述的拨叉机构20的组装之际换档拨叉F1、F2可与连接套筒C1、C2同时卡合的程度的形态。
如图2、图4~图6所示,叉杆FS1、FS2、FS3的一端侧(图2,图4~图6中的下侧)被底座22支承成能够进行轴向移动。如图4所示,在叉杆FS1、FS2、FS3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拨叉头SH1、SH2、SH3。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叉杆FS1、FS2、FS3分别与本发明中的“第1叉轴”、“第3叉轴”和“第2叉轴”相对应。另外,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拨叉头SH1、SH2、SH3分别与本发明中的“第1臂部”、“第3臂部”和“第2臂部”相对应。
如图4所示,在拨叉头SH1、SH2、SH3的一端部(与叉杆FS1、FS2、FS3相连接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形成有U字状的凹槽SH1a、SH2a、SH3a。换挡杆SL(参照图22)可与凹槽SH1a、SH2a、SH3a卡合。
如图4所示,拨叉头SH1、SH2、SH3以凹槽SH1a、SH2a、SH3a分别对齐而构成沿着与各叉杆FS1、FS2、FS3的轴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一条凹槽的方式以拨叉头SH1、SH2、SH3的顺序相邻地配置。
即,通过变速杆(未图示)进行选择操作,换挡杆SL(参照图22)转动而与某一个凹槽SH1a、SH2a、SH3a卡合,之后,通过变速杆(未图示)进行换档操作,换挡杆SL(参照图22)沿着各叉杆FS1、FS2、FS3的轴向移动而叉杆FS1、FS2、FS3借助卡合了的拨叉头SH1、SH2、SH3沿着轴向移动。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拨叉头SH3具有通过使该拨叉头SH3的一部分弯曲而成形的弯曲部SH3’,利用该弯曲部SH3’夹持拨叉头SH1、SH2,限制了各拨叉头SH1、SH2、SH3的摆动(叉杆FS1、FS2、FS3的转动)。由此,防止产生凹槽SH1a、SH2a、SH3a与换挡杆SL(参照图22)之间的卡合不良。
通过叉杆FS1、FS2、FS3沿着轴向移动,连接套筒C1、C2、C3借助换档拨叉F1、F2、F3而沿着轴向移动,1档被驱动齿轮~4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以及5档驱动齿轮G5中所期望的齿轮被固定于主轴4或者输入轴2。
如图7所示,底座22具备安装轴套部23、24、25、26、杆支承部28以及组装引导部30。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底座22与本发明中的“支承构件”相对应。
如图7所示,在安装轴套部23、24、26形成有供用于将底座22紧固于后论的离合器壳12的螺栓BLT贯穿的螺栓贯穿孔23a、24a、26a。另外,在安装轴套部25形成有供用于将底座22紧固于后述的离合器壳12并且进行定位的带耳螺栓(日文:ラグボルト)LBLT(参照图17)贯穿的螺栓贯穿孔25a。
此外,如图8所示,在螺栓贯穿孔25a设有锥形座25a’,通过带耳螺栓LBLT(参照图17)贯穿于螺栓贯穿孔25a,带耳螺栓LBLT的锥面与螺栓贯穿孔25a的锥形座25a’抵接而底座22相对于离合器壳12被定位。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螺栓BLT与本发明中的“多个螺栓”相对应,带耳螺栓LBLT与本发明中的“定位用螺栓”相对应。
如图7和图19所示,杆支承部28具有换档检查机构32a、32b、32c和用于支承叉杆FS1、FS2、FS3的轴套部29a、29b、29c。如图19所示,在轴套部29a、29b、29c形成有供叉杆FS1、FS2、FS3贯穿的贯穿孔28a、28b、28c。另外,如图20所示,轴套部29a的端面29a’构成为在叉杆FS1轴向移动到1档确定侧(图20中的下侧)时与换档拨叉F1的连接部F1a的端面F1a’抵接的抵接面。此外,对端面29a’实施了平面加工。
根据该结构,仅将轴套部29a利用于限制换档拨叉F1的过量的轴线方向移动,因此能够简易地确保对换档拨叉F1的过量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动构造。另外,不需要设置限动专用的零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
如图7和图19所示,换档检查机构32a、32b、32c与各贯穿孔28a、28b、28c相对应地设置,以能够维持1档被驱动齿轮~4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和5档驱动齿轮G5中所期望的齿轮固定在主轴4或输入轴2的状态、或者各齿轮未固定于主轴4和输入轴2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叉杆FS1、FS2、FS3的轴向的定位。
如图7所示,组装引导部30具备引导面30a和引导槽30b。如图17所示,引导面30a构成为具有在底座22紧固到离合器壳12的状态下沿以主轴4的轴中心为中心的假想圆弧大致延伸的形状。在此,假想圆弧构成为圆的一部分,该圆具有从主轴4的轴中心到后述的引导销19的轴中心的距离加上该引导销19的半径而得到的值的半径。
引导槽30b与引导面30a连续地形成。换言之,也可以说成引导槽30b的一部分由引导面30a构成。如图16所示,引导槽30b的底部形成为与后述的引导销19的形状相应的形状,以供该引导销19嵌合。即,引导槽30b具有半圆形状部,该半圆形状部具有与引导销19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另外,如图17所示,引导槽30b构成为在底座22紧固到离合器壳12的状态下上述的半圆形状部的中心与引导销19的中心对齐。
在引导槽30b的开口部形成有倾斜面30b’。倾斜面30b’具有槽宽随着远离引导槽30b的底部而增加那样的倾斜。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组装引导部30与本发明中的“引导机构”相对应,引导槽30b与本发明中的“引导槽”相对应。
如图1所示,差动装置6具备与输出齿轮GO啮合的大径的齿圈RG,构成为对在左右的车轴WS产生的转速差进行吸收且将动力向该左右的车轴WS分配而传递。由输出齿轮GO和齿圈RG构成输出齿轮机构OGM。
如图1所示,变速器壳体8具备:壳体主体10,其构成为收纳输入轴2、主轴4和变速齿轮机构TM等;以及离合器壳12,其构成为收纳未图示的离合器和差动装置6等。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变速器壳体8和离合器壳12与本发明中的“壳体构件”相对应。
如图9所示,离合器壳12具备:轴支承部13、14,其借助轴承B将输入轴2、主轴4支承成能够旋转;收纳部15,其用于收纳差动装置6;安装部16,其用于安装底座22;以及安装凸缘18,其用于安装壳体主体10。安装部16和安装凸缘18构成为安装面16a和凸缘面18a平齐。
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壳体主体10与本发明中的“壳体主体部”相对应,离合器壳12与本发明中的“外壳部”相对应。另外,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安装面16a与本发明中的“支承构件安装面”相对应,凸缘面18a与本发明中的“主体部安装面”相对应。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安装部16的安装面16a竖立设置有引导销19。引导销19构成为具有与底座22的组装引导部30的引导槽30b的槽宽相同或稍小的直径。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引导销19与本发明中的“引导机构”和“销构件”相对应。
接着,说明这样构成的变速器1的组装方法。首先,如图10所示,将差动装置6组装于离合器壳12的收纳部15。接下来,将5档驱动齿轮G5和5档用同步装置S3组装于输入轴2,并且将1档被驱动齿轮~4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1-2档用同步装置S1以及3-4档用同步装置S2组装于主轴4,在使1档驱动齿轮~5档驱动齿轮G1、G2、G3、G4、G5与1档被驱动齿轮~5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G5’啮合了的状态下将输入轴2和主轴4组装于离合器壳12的轴支承部13、14。此时,输出齿轮GO与齿圈RG啮合。
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组装到离合器壳12的输入轴2、主轴4、1档~5档驱动齿轮G1、G2、G3、G4、G5、1档~5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G5’、1-2档用同步装置S1、3-4档同步装置S2、5档用同步装置S3和差动装置6与本发明中的“齿轮组件”相对应。
接着,将拨叉机构20组装于离合器壳12,该离合器壳12组装有输入轴2、主轴4、1档驱动齿轮~5档驱动齿轮G1、G2、G3、G4、G5、1档被驱动齿轮~5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G5’、1-2档用同步装置S1、3-4档同步装置S2、5档用同步装置S3以及差动装置6。
具体而言,以叉杆FS1、FS2、FS3的延伸方向成为与输入轴2和主轴4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将底座22载置于安装部16的安装面16a上(图11),为了使组装引导部30的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抵接,使底座22在安装面16a上滑动(图12)。在此,安装面16a和凸缘面18a平齐地构成,因此底座22在安装面16a上的滑动不会受到安装凸缘18的妨碍。即,能够确保底座22在安装面16a上的能够滑动范围较广。
在使底座22在安装面16a上滑动、而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之间的位置关系成为图12的状态时,换档拨叉F1和换档拨叉F2与连接套筒C1和连接套筒C2开始卡合。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之间的位置关系成为图12的状态时与本发明中的“销构件和引导槽成为第1状态时”相对应。
并且,如图13所示,在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抵接了时,换档拨叉F1和换档拨叉F2的相对于连接套筒C1和连接套筒C2的卡合完成,并且换档拨叉F3与5档用同步装置S3的连接套筒C3开始卡合(图14)。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抵接了时与本发明中的“销构件和引导槽成为第2状态时”相对应。
接下来,如图15所示,在为了使引导槽30b与引导销19卡合而使引导销19与引导面30a抵接了的状态下,使底座22在安装面16a上滑动(图15)。此时,引导面30a构成为具有沿以主轴4的轴中心为中心、以从该轴中心到引导销19的远离该轴中心那一侧的距离为半径的假想圆弧大致延伸的形状,因此,底座22能以主轴4的轴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换档拨叉F3的相对于5档用同步装置S3的连接套筒C3的卡合能够顺畅地进行。
此外,在引导槽30b的开口部设置有倾斜面30b’,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引导销19向引导槽30b的卡合。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如下结构:首先,使各叉杆FS1、FS2、FS3的位于轴向的下方(图4中的下方)的换档拨叉F1、F2与连接套筒C1、C2卡合,之后,使各叉杆FS1、FS2、FS3的位于轴向的上方(图4中的上方)的换档拨叉F3与连接套筒C3卡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易于目视观察的换档拨叉F3最后与连接套筒C3卡合的结构,因此组装性良好。
并且,如图16所示,在引导槽30b的相对于引导销19的卡合完成了时,换档拨叉F3的向5档用同步装置S3的连接套筒C3的卡合完成(图17)。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引导槽30b的相对于引导销19的卡合完成了时与本发明中的“销构件和引导槽成为第3状态时”相对应。
在该状态下,首先,使带耳螺栓LBLT(参照图17)贯穿螺栓贯穿孔25a并紧固,接下来,使螺栓BLT(参照图17)贯穿螺栓贯穿孔23a、24a、26a并紧固。由此,在由带耳螺栓LBLT和螺栓贯穿孔25a进行了定位以及由引导销19和引导槽30b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底座22被紧固于离合器壳12(图17、图18)。
最后,以覆盖输入轴2、主轴4、1档~5档驱动齿轮G1、G2、G3、G4、G5、1档~5档被驱动齿轮G1’、G2’、G3’、G4’、G5’、1-2档用同步装置S1、3-4档用同步装置S2、5档用同步装置S3、差动装置6以及拨叉机构20的方式将壳体主体10盖在离合器壳12,利用未图示的螺栓将壳体主体10紧固于离合器壳12。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将具有引导面30a和引导槽30b的组装引导部30设于底座22、并且将引导销19设于离合器壳12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与此相反的结构。即,也可以设为将引导销19设于底座22、并且将具有引导面30a和引导槽30b的组装引导部30设于离合器壳12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抵接之前不进行引导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在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抵接之前进行引导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设为将能够在引导面30a与引导销19抵接之前进行引导的引导面或者引导槽设于组装引导部30的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30a设为具有沿假想圆弧大致延伸的形状,该假想圆弧在底座22紧固到离合器壳12的状态下以主轴4的轴中心为中心、以从该轴中心到引导销19的远离该轴中心的那一侧的距离为半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具有能够将引导销19朝向引导槽30b引导那样的直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各叉杆FS1、FS2、FS3的位于轴向的上方(图4中的上方)的换档拨叉F3最后与连接套筒C3卡合的结构,但也可以与此相反地设为各叉杆FS1、FS2、FS3的位于轴向的上方(图4中的上方)的换档拨叉F3最先与连接套筒C3卡合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使换档拨叉F1、F2与固定到主轴4的同步装置S1、S2的连接套筒C1、C2卡合之后、使换档拨叉F3与固定到输入轴2的同步装置S3的连接套筒C3卡合的结构,但也可以与此相反地设为如下结构:在使换档拨叉F3与固定到输入轴2的同步装置S3的连接套筒C3卡合之后,使换档拨叉F1、F2与固定到主轴4的同步装置S1、S2的连接套筒C1、C2卡合。此外,在该情况下,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输入轴2与本发明中的“第1轴”相对应,主轴4与本发明中的“第2轴”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拨叉机构20具备3根叉杆FS1、FS2、FS3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拨叉机构20具备两根叉杆的结构、拨叉机构20具备4根以上的叉杆的结构。
此外,在拨叉机构20具备4根以上的叉杆的结构的情况下,设为如下结构即可:以与配置到输入轴2上的同步装置卡合的换档拨叉彼此的圆弧内周面的开口方向成为大致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使各换档拨叉与各叉杆连接,并且以与配置到主轴4上的同步装置卡合的换档拨叉彼此的圆弧内周面的开口方向成为大致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使各换档拨叉与各叉杆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下结构:在换档拨叉F1和换档拨叉F2的向连接套筒C1和连接套筒C2的卡合完成了时,换档拨叉F3开始与5档用同步装置S3的连接套筒C3卡合,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换档拨叉F1和换档拨叉F2的向连接套筒C1和连接套筒C2的卡合完成之前,换档拨叉F3开始与5档用同步装置S3的连接套筒C3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利用轴套部29a来仅对叉杆FS1的向1档确定侧的过量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利用轴套部29b来对叉杆FS2的向3档确定侧的过量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的结构、或者是利用轴套部29c来对叉杆FS3的向5档确定侧的过量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设于拨叉头SH3的弯曲部SH3’来限制了各拨叉头SH1、SH2、SH3的摆动(叉杆FS1、FS2、FS3的转动),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21和图22的变形例的底座122所例示那样,在底座122一体地设置用于对各拨叉头SH1、SH2、SH3的摆动(叉杆FS1、FS2、FS3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50。
如图21所示,限制部50构成为以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剖切而成的截面形状成为大致U字状,该限制部50具备一对限制壁52和用于将该一对限制壁52连接的连接壁54。并且,如图22所示,通过在一对限制壁52之间配置拨叉头SH1、SH2、SH3,能够对该各拨叉头SH1、SH2、SH3的摆动(叉杆FS1、FS2、FS3的转动)进行限制。由此,能够良好地防止凹槽SH1a、SH2a、SH3a变得不对齐而产生该凹槽SH1a、SH2a、SH3a与换挡杆SL之间的卡合不良。作为实施结构的一个例子,一对限制壁52与本发明中的“壁部”相对应。
或者,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通过在叉杆FS1、FS2、FS3的外周面形成平面部,并且使与该平面部相对的壁部与底座22一体形成而使该平面部与该壁部抵接,从而对叉杆FS1、FS2、FS3的转动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于可搭载于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式的车辆的FF车用的变速器,但也可以适用于可搭载于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式的车辆的FR车用的变速器。
本实施方式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的一个例子。因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变速器(变速器);2、输入轴(第2轴、第1轴);4、主轴(第1轴、第2轴);6、差动装置;8、变速器壳体(壳体构件);10、壳体主体(壳体构件、壳体主体部);12、离合器壳(壳体构件、外壳部);13、轴支承部;14、轴支承部;15、收纳部;16、安装部;16a、安装面(支承构件安装面);18、安装凸缘;18a、凸缘面(主体部安装面);19、引导销(引导机构、销构件);20、拨叉机构(叉组件);22、底座(支承构件);23、安装轴套部;23a、螺栓贯穿孔;24、安装轴套部;24a、螺栓贯穿孔;25、安装轴套部;25a、螺栓贯穿孔;25a’、锥形座;26、安装轴套部;26a、螺栓贯穿孔;28、杆支承部;28a、贯穿孔;28b、贯穿孔;28c、贯穿孔;29a、轴套部(轴套部);29a’、端面;29b、轴套部;29c、轴套部;30、组装引导部(引导机构);30a、引导面;30b、引导槽(引导槽);30b’、倾斜面;32a、检查机构;32b、检查机构;32c、检查机构;50、限制部(限制部);52、限制壁(壁部);54、连接部;TM、变速齿轮机构;B、轴承;OGM、输出齿轮机构;GO、输出齿轮;G1、1档驱动齿轮(第1固定齿轮);G2、2档驱动齿轮(第1固定齿轮);G3、3档驱动齿轮(第3固定齿轮);G4、4档驱动齿轮(第3固定齿轮);G5、5档驱动齿轮(第2空套齿轮);G1’、1档被驱动齿轮(第1空套齿轮);G2’、2档被驱动齿轮(第1空套齿轮);G3’、3档被驱动齿轮(第3空套齿轮);G4’、4档被驱动齿轮(第3空套齿轮);G5’、5档被驱动齿轮(第2固定齿轮);S1、1-2档用同步装置(第1固定构件);S2、3-4档用同步装置(第3固定构件);S3、5档用同步装置(第2固定构件);C1、连接套筒;C2、连接套筒;C3、连接套筒;F1、换档拨叉(第1换档拨叉);F2、换档拨叉(第3换档拨叉);F3、换档拨叉(第2换档拨叉);F1a、连接部;F1a’、端面;F2a、连接部;F3a、连接部;F1b、臂部;F2b、臂部;F3b、臂部;FS1、叉杆(第1叉轴);FS2、叉杆(第3叉轴);FS3、叉杆(第2叉轴);SH1、拨叉头(第1臂部);SH2、拨叉头(第3臂部);SH3、拨叉头(第2臂部);SH3’、弯曲部;SH1a、凹槽(凹槽);SH2a、凹槽(凹槽);SH3a、凹槽(凹槽);RG、齿圈;WS、车轴;BLT、螺栓(多个螺栓);LBLT、带耳螺栓(定位用螺栓);SL、换挡杆(换挡杆)。

Claims (15)

1.一种变速器,其具备:
壳体构件;
齿轮组件,其具有:第1轴,其支承于该壳体构件;第2轴,其以与该第1轴平行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构件;第1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1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该第1轴;第1固定齿轮,其以与该第1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2轴;第2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该第2轴;第2固定齿轮,其以与所述第2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1轴;第1固定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轴,用于进行所述第1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1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第2固定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2轴,用于进行所述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2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
叉组件,其具有:第1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卡合;第1叉轴,其支承该第1换档拨叉;第2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卡合;第2叉轴,其支承该第2换档拨叉;支承构件,其将所述第1叉轴和所述第2叉轴支承成能够轴向移动;以及
引导机构,其在将所述叉组件向组装有所述齿轮组件的所述壳体构件组装之际对所述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所述第1换档拨叉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卡合,之后,继续对所述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所述第2换档拨叉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卡合,
所述引导机构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叉组件以所述第1轴的轴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使所述第2换档拨叉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卡合,
所述引导机构具有:销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构件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一者;以及引导槽,其以能够与该销构件卡合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构件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另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该变速器还具有多个螺栓,该多个螺栓构成为将所述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构件,
该多个螺栓中的一根构成为能够对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壳体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的定位用螺栓,
所述支承构件构成为利用所述销构件的向所述引导槽的卡合和所述定位用螺栓来进行相对于所述壳体构件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引导槽构成为具有沿假想圆弧延伸的形状,该假想圆弧以所述第1轴的轴中心为中心,以从该轴中心到所述销构件的中心的距离加上该销构件的半径而得到的值为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引导机构构成为,在所述销构件和所述引导槽成为了第1状态时所述第1换档拨叉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在所述销构件与所述引导槽成为了第2状态时所述第1换档拨叉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并且所述第2换档拨叉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在所述销构件与所述引导槽成为了第3状态时所述第2换档拨叉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齿轮组件还具有:第3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该第1轴;第3固定齿轮,其以与该第3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2轴;以及第3固定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轴,用于进行所述第3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1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
所述叉组件还具有:第3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3固定构件卡合;以及第3叉轴,其支承该第3换档拨叉,
该变速器构成为,在同所述第1换档拨叉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的时机大致相同的时机,所述第3换档拨叉与所述第3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开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3换档拨叉构成为,在所述第1状态下开始与所述第3固定构件卡合,在所述第2状态下与所述第3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还具备用于限制所述第1叉轴、所述第2叉轴以及所述第3叉轴转动的限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该变速器还具备根据操作者的变速操作进行工作的换挡杆,
在所述第1叉轴、所述第2叉轴以及所述第3叉轴固定有具有能够与所述换挡杆卡合的凹槽的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第3臂部,
该第1臂部、该第2臂部以及该第3臂部以所述凹槽分别对齐而构成沿着与所述第1叉轴、所述第2叉轴以及所述第3叉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一条槽的方式彼此相邻地配置,
所述限制部具有以与所述第1臂部、所述第2臂部以及所述第3臂部中的配置于所述一条槽的延伸方向两端的臂部相对的方式一体地竖立设置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一对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齿轮组件还具有:第4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该第2轴;第4固定齿轮,其以与该第4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1轴;以及第4固定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2轴,用于进行所述第4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2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
所述叉组件还具有:第4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4固定构件卡合;以及第4叉轴,其支承该第4换档拨叉,
所述第4换档拨叉构成为,在所述第2状态下开始与所述第4固定构件卡合,在所述第3状态下与所述第4固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该变速器构成为,通过所述第1叉轴和所述第2叉轴进行轴向移动,借助所述第1换档拨叉和所述第2换档拨叉使所述第1固定构件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进行工作,
所述支承构件构成为,以能够维持所述第1固定构件进行的所述第1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1轴的固定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进行的所述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所述第1叉轴和所述第2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并且构成为,以能够维持所述第1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所述第1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1轴的固定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所述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所述第1叉轴和所述第2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用于支承所述第1叉轴的第1轴套部和用于支承所述第2叉轴的第2轴套部,
该第1轴套部和该第2轴套部中的至少一者构成为,对所述第1换档拨叉和/或所述第2换档拨叉的随着所述第1叉轴和/或所述第2叉轴的轴向移动而产生的向所述第1轴套部侧和/或所述第2轴套部侧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制。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该变速器构成为,通过所述第3叉轴进行轴向移动,借助所述第3换档拨叉使所述第3固定构件进行工作,
所述支承构件构成为,以能够维持所述第3固定构件进行的所述第3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1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所述第3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并且构成为,以能够维持所述第3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所述第3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1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所述第3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该变速器构成为,通过所述第4叉轴进行轴向移动,借助所述第4换档拨叉使所述第4固定构件进行工作,
所述支承构件构成为,以能够维持所述第4固定构件进行的所述第4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所述第4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并且构成为,以能够维持所述第4固定构件进行的解除所述第4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2轴的固定的方式能够对所述第4叉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
所述壳体构件具有:外壳部,其用于安装所述第1轴、所述第2轴以及所述支承构件;以及壳体主体部,其能够收纳所述齿轮组件和所述叉组件,
该变速器构成为,所述外壳部的用于安装所述壳体主体部的主体部安装面与所述外壳部的用于安装所述支承构件的支承构件安装面平齐。
15.一种变速器的组装方法,该变速器具备壳体构件、齿轮组件、叉组件以及引导机构,其中,
所述壳体构件具备:外壳部,其构成为能够安装所述齿轮组件和所述叉组件;以及壳体主体,其构成为能够收纳所述齿轮组件和所述叉组件,
所述齿轮组件具备:第1轴,其支承于所述壳体构件;第2轴,其以与该第1轴平行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构件;第1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第1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该第1轴;第1固定齿轮,其以与该第1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2轴;第2空套齿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到该第2轴;第2固定齿轮,其以与所述第2空套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1轴;第1固定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轴,用于进行所述第1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1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以及第2固定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2轴,用于进行所述第2空套齿轮的相对于所述第2轴的固定和固定的解除,
所述叉组件具备:第1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卡合;第1叉轴,其支承该第1换档拨叉;第2换档拨叉,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卡合;第2叉轴,其支承该第2换档拨叉;以及支承构件,其将所述第1叉轴和所述第2叉轴支承成能够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引导机构具有:销构件,其设于所述外壳部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一者;以及引导槽,其以能够与该销构件卡合的方式设于所述外壳部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另一者,
在该变速器的组装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该步骤中,将所述齿轮组件组装于所述外壳部;
步骤b,在该步骤中,所述引导机构对所述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所述第1换档拨叉与所述第1固定构件卡合,之后,继续对所述叉组件进行引导,以使所述第2换档拨叉与所述第2固定构件卡合,从而将所述叉组件组装于组装有所述齿轮组件的所述外壳部;
步骤c,在该步骤中,将所述壳体主体组装于组装有所述齿轮组件和所述叉组件的所述外壳部,
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利用所述引导机构使所述叉组件以所述第1轴的轴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使所述第2换档拨叉和所述第2固定构件卡合。
CN201580052859.XA 2014-09-29 2015-09-25 变速器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67159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8940 2014-09-29
JP2014198940 2014-09-29
PCT/JP2015/077083 WO2016052324A1 (ja) 2014-09-29 2015-09-25 変速機およびその組付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5969A CN106715969A (zh) 2017-05-24
CN106715969B true CN106715969B (zh) 2019-07-12

Family

ID=5563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2859.XA Active CN106715969B (zh) 2014-09-29 2015-09-25 变速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6730B2 (zh)
EP (1) EP3203118B1 (zh)
JP (1) JP6570535B2 (zh)
CN (1) CN106715969B (zh)
MX (1) MX2017002991A (zh)
WO (1) WO2016052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6943B2 (ja) * 2019-03-13 2023-04-13 株式会社アツミテック フォー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フォークモジュール用治具並びに変速機の組立て方法
CN114135664A (zh) * 2021-10-31 2022-03-04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变速器换挡拨叉的驱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37530B2 (en) * 1981-09-29 1984-06-28 Kubota Ltd. Reversible transmission
GB2179413B (en) * 1985-08-20 1990-04-04 Kubota Ltd Tractor transmission
US5339703A (en) * 1990-02-07 1994-08-23 Kubot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US5465630A (en) * 1993-09-14 1995-11-14 Kubota Corporation Driv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a working vehicle
US5570605A (en) * 1994-09-13 1996-11-05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tractors
US6119552A (en) * 1997-09-01 2000-09-19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mission for a working vehicle
US6397693B1 (en) * 1999-07-15 2002-06-04 Kubota Corporation Change speed apparatus for a tractor
DE20011031U1 (de) * 2000-01-10 2001-06-07 Lunke Ventra Automotive Gmbh Schaltgetriebe für ein Personenkraftfahrzeug
JP4759927B2 (ja) * 2004-03-22 2011-08-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マニュアル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潤滑装置
CN2723773Y (zh) * 2004-07-21 2005-09-07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尔滨变速箱厂 汽车变速箱装置
DE102005053867A1 (de) * 2004-12-09 2006-06-1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Schaltungsmodul für eine Kraftfahrzeug-Getriebeein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Getriebeeinrichtung
JP2006183739A (ja) * 2004-12-27 2006-07-13 Suzuki Motor Corp 変速機のケース構造
JP4437447B2 (ja) 2005-02-22 2010-03-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のミッション構造
US7500410B2 (en) * 2005-04-27 2009-03-10 Kubot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for a tractor
DE102006034708B3 (de) * 2006-07-27 2008-03-27 Dr.Ing.H.C. F. Porsche Ag Schalt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JP4616321B2 (ja) * 2007-10-18 2011-01-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走行車両の変速装置
JP2010190289A (ja) * 2009-02-17 2010-09-02 Aichi Mach Ind Co Ltd 変速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387477B2 (en) * 2009-03-31 2013-03-05 Honda Motor Co., Ltd. Gear shift device
JP2011256962A (ja) * 2010-06-10 2011-12-22 Toyota Motor Corp 変速機
JP4916570B1 (ja) * 2010-09-28 2012-04-11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の動力伝達装置
EP2623355B1 (en) * 2010-09-28 2019-07-10 Kubota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of tractor
FR3000777A1 (fr) * 2013-01-09 2014-07-1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Fourchette de commande pour boite de vitesses de vehic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3118B1 (en) 2021-03-03
JPWO2016052324A1 (ja) 2017-07-13
US20170292600A1 (en) 2017-10-12
EP3203118A4 (en) 2018-05-23
MX2017002991A (es) 2017-05-30
WO2016052324A1 (ja) 2016-04-07
EP3203118A1 (en) 2017-08-09
JP6570535B2 (ja) 2019-09-04
US10066730B2 (en) 2018-09-04
CN106715969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4487B2 (en) Twin clutch manual gearbox
JP4517694B2 (ja)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マニュアル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5317977B2 (ja) ダブルクラッチ屈曲式変速機
CN106715969B (zh) 变速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5202123B (zh) 七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87100564A (zh) 辅助传动部分
JP6124938B2 (ja)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変速装置
US11325455B2 (en) Hybrid powertrain for vehicle
CN103122978B (zh) 手动七挡变速箱
JP4390744B2 (ja) トラクタの動力伝達装置
US11084370B1 (en) Hybrid powertrain for vehicle
CN102667239A (zh) 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
CN215178609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行星轮轴生产用产品检测装置
JP2009162266A (ja) トラクタ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01457814B (zh) 行星齿轮组
JP4333272B2 (ja) 変速機の変速操作機構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JP7171334B2 (ja) 手動変速機
JP2006070929A (ja) 車両用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選択噛合式歯車機構
CN105473900A (zh) 具有行星级的传动装置
CN217074703U (zh) 一种三轮车的双拨叉轴传动机构
JPS587153Y2 (ja) ミッション装置
JP4905289B2 (ja) 変速機
JP6439992B2 (ja) 手動変速機および手動変速機の製造方法
JP2009030700A (ja) 変速機
JPS5819613Y2 (ja) 歯車変速装置のシフト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2

Address after: Shizuoka

Patentee after: Kabushiki Kaisha ATSUMITEC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Kabushiki Kaisha ATSUMITE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