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47195A - 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47195A
CN106647195A CN201610403956.5A CN201610403956A CN106647195A CN 106647195 A CN106647195 A CN 106647195A CN 201610403956 A CN201610403956 A CN 201610403956A CN 106647195 A CN106647195 A CN 106647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ransfer sheet
support part
receiving layer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3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智雄
鸟越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47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7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06Cover layer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Strippable cover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8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M5/5272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27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protective coatings or layers by lamination or by fusion of the coatings or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54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protective coatings o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s cured by thermal means, e.g. infrared radiation,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2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on a base other than pa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1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plastic material, OHP, ceramics, tiles, texti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53Intermediate layer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10Post-imaging transfer of imaged layer; transfer of the whole imaged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介质,依次包括:表面具有凹凸且表面粗糙度Rz为3μm以上的图像支持部件;图像接收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和透明支持部件,在图像支持部所述图像接收层之间具有由成像材料形成的图像,并且在图像记录介质的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形成有与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相对应的凹凸。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方法。在本发明的图像记录介质中,抑制了透明支持部件的最外表面上的凹凸量相对于图像支持部件表面上的凹凸量而言降低。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介质和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通过电子照相法在图像支持部件上形成图像从而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方法,测试了这样一种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子照相法在图像转印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形成图像,然后将形成的图像转印(层压)至作为转印介质的图像支持部件上。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成像材料转印片材,包括基体和在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图像接收层,其中该图像接收层至少包括防粘材料,并且在23℃的温度和55%RH的条件下,图像接收层的表面电阻值在1.0×108Ω/平方至3.2×1013Ω/平方米的范围内”。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层压材料膜,至少包括基体和在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图像接收层,其中图像接收层至少包含聚氨酯改性的聚酯树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No.4525100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No.4168846
发明内容
当通过使用依次包括图像接收层、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的转印片材,在转印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形成图像,然后将成像表面以与图像支持部件彼此相对的方式叠置于其上,然后进行加热加压以使基材剥离,从而获得图像记录介质时,并且当使用表面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时,即便是在图像记录介质的透明支持部件的表面上,也需要维持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介质,相比于以下情况的图像转印片材,抑制了透明支持部件的最外表面上的凹凸量相对于图像支持部件表面上的凹凸量而言降低,其中在上述情况中,使用了包括作为转印片材的基材和位于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图像接收层,其中该图像接收层仅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60℃的热塑性树脂作为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介质,依次包括:
表面上具有凹凸且表面粗糙度Rz为3μm以上的图像支持部件;
图像接收层,其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以及
透明支持部件,
其中在所述图像支持部件和所述图像接收层之间具有由成像材料形成的图像,并且
在所述图像记录介质的所述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相对应的凹凸。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记录介质中,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分别包含聚酯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图像转印片材的设置有图像接收层侧的表面上形成由成像材料形成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转印片材依次包括图像接收层、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所述图像接收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
将所述图像转印片材叠置在图像支持部件上,从而使得形成有所述成像的表面与所述图像支持部件相对,由此形成层压部件;
对所述层压部件进行加热和加压以进行接合;
将所述基材从所述图像转印片材上剥离下来;以及
对剥离基材后的所述层压部件进行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和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分别包含聚酯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介质,相比于以下情况的图像转印片材,抑制了透明支持部件的最外表面上的凹凸量相对于图像支持部件表面上的凹凸量而言降低,其中在上述情况中,使用了包括作为转印片材的基材和位于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图像接收层的图像转印片材,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层仅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60℃的热塑性树脂作为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制备图像记录介质方法,相比于以下情况的图像转印片材,抑制了透明支持部件的最外表面上的凹凸量相对于图像支持部件表面上的凹凸量而言降低,其中在上述情况中,使用了包括作为转印片材的基材和位于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图像接收层的图像转印片材,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层仅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60℃的热塑性树脂作为树脂。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实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使用的图像转印片材的实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层压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该层压部件是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的叠置步骤中,通过在图像支持部件上叠置图像转印片材而获得的;
图4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用于图像记录介质的图像支持部件的另一个实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用于图像记录介质的图像支持部件的另一个实例的截面示意图;并且
图6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设备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图像记录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依次包括:表面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图像接收层,其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以及透明支持部件,其中在图像支持部件和图像接收层之间具有由成像材料形成的图像,并且在图像记录介质的位于透明支持部件一侧的最外表面上形成有与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相对应的凹凸。
此处,表述“具有凹凸”是指其表面形状具有高度差。
因此,“表面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的例子包括:如图1中的图像支持部件200所示的具有凹部和凸部连续重复的表面形状的情况、如图4中的图像支持部件202所示的具有在近乎平滑表面的部分上形成有凸部的表面形状的情况、以及如图5中的图像支持部件204所示的具有在近乎平滑表面的部分上形成有凹部的表面形状的情况。此外,就像由相互缠绕的纤维形成织物那样,图像支持部件的例子也包括表面形状总是明确划分出凸部和凹部,但至少在表面上具有高度差的情况。
同时,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的例子包括表面粗糙度Rz为1μm以上的图像支持部件,并且随着表面粗糙度Rz的增加,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效果提高。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效果,图像支持部件的表面粗糙度Rz优选为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7μm以上。
此外,表述“与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相对应的凹凸”是指凹部和凸部的顶点(即,具有高度差的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位于图像记录介质厚度方向上的对应位置处。换言之,凹部和凸部的存在位置与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在厚度方向上重叠。
注意,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下文也称为“支持部件凹凸”),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的凹凸(下文也称为“表面凹凸”)的凹凸幅度可能不同,即,高度上有差异,只要凸部和凹部的顶点位于相同的位置即可。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中,如果在表面凹凸的形成位置处,凸部和凹部的顶点与支持部件凹凸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则表面凹凸的幅度(高度差)可以与支持部件凹凸的幅度相同,或者可以比支持部件凹凸的幅度更小且更平缓。在这一方面,表面凹凸幅度(高度差)的减少量优选小于支持部件凹凸幅度(高度差)的减少量。
此处,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实例进行描述。图1是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图像记录介质的实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像记录介质300依次包括表面具有凹凸(支持部件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200、图像接收层140B、和透明支持部件130B,并且图像支持部件200和图像接收层140B之间插入有由成像材料形成的图像190。此外,如图1所示,在透明支持部件130B侧的最外表面上形成有与图像支持部件200的支持部件凹凸对应的表面凹凸,即,形成了在厚度方向上与支持部件凹凸重叠的表面凹凸。
在相关技术中,已经尝试了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在图像转印片材(下文也简称为“转印片材”)上通过电子照相法等成像法形成图像,将形成的图像转印(压层)至作为转印介质的图像支持部件上,由此制备了图像记录介质。具体而言,使用依次包括图像接收层、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的转印片材作为所述转印片材。在转印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形成图像,然后使成像表面以与图像支持部件彼此相对的状态叠置于图像支持部件上,进行加热和加压,然后剥离基材,由此获得图像记录介质,该图像记录介质具有图像支持部件、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并且其中在图像支持部件和图像接收层之间插入有图像。
此处,表面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例如,织物、绸纹纸、皮革等)通过在表面上形成的凹凸而具有视觉上和触觉上独特的纹理。当通过使用图像转印片材将图像转印至表面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转印介质)时,需要制备因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从而具有纹理的图像记录介质。然而,在使用图像转印片材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情况中,将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以图像被插入在图像支持部件与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之间的状态而转印到图像支持部件上,由此,如透明支持部件的形状等表面形状反映在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即,支持部件凹凸的纹理未反映在表面凹凸上,表面的凹凸量相对于支持部件凹凸的凹凸量而言减少。因此,难以将通过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形成的纹理反映到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从而展示出上述独特的纹理。
相反,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像记录介质中,图像接收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由此,可以获得这样的图像记录介质,其中相对于图像支持部件的表面上的凹凸(支持部件凹凸)量,防止了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的凹凸(表面凹凸)量减少。
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图像接收层包含满足上述要求的第一和第二热塑性树脂,由此,当转印(层压)图像接收层时,图像接收层随着图像支持部件表面的凹凸而变形,然后透明支持部件也随着变形的图像接收层而变形,由此,在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也形成了与图像支持部件表面上的凹凸相对应的凹凸。
·图像支持部件
此处,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用的表面上具有凹凸(即,有高度差的表面形状)的图像支持部件的例子包括:由表面具有突起等凸部的材料形成的图像支持部件、由表面具有孔洞等凹部的材料形成的图像支持部件、具有在表面上形成为凹状或凸状的文字、文样、图案等的图像支持部件、和由相互缠绕的纤维材料形成的图像支持部件。
更具体而言,图像支持部件的例子包括:织物;皮革;其上至少形成有凹部和凸部之一的纸;由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合成橡胶等制成的合成海绵;使用森林间伐材(thinning material)等的木板;通过喷砂或化学处理进行表面处理的玻璃板、石板、金属板等。
织物的例子包括:无纺布、天然纤维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市售的织物产品的例子包括:T恤、手帕、床单、毛巾、餐垫、书籍封面、绘画用帆布、手提袋、装小件物品(如袋子、雨伞和灯罩等)的包。
皮革的例子包括:合成革和天然皮革。市售的皮革产品的例子包括:装小件物品的包(如钱包和袋子等)、书包、服装(如夹克和外套)、裤子和手套、腰带、鞋类、智能手机壳、以及(例如)椅子的座位。
其上至少形成有凹部和凸部之一的纸的例子包括:经过压花(绉绸)处理的纸和经过压凹处理的纸。市售的纸张产品的例子包括:MERMAID、KYANSON、WATSON、MUSE COTTON、LETHAC、CREPE PAPER、CROC GA、AREZAN FS和JACQUARD。
由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合成橡胶制备的合成海绵的例子包括:各种类型的聚氨酯泡沫(压缩、半硬质、高弹性、低弹性、高回弹性、低回弹性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海绵泡沫、软橡胶海绵和氯丁二烯橡胶海绵。市售的合成海绵产品的例子包括:KANE泡沫、LUMIACE、NOAH泡沫、MARSHMALLOW TOUCH和MELAMINE泡沫(GEKIOCHIKUN等)。
使用森林间伐材料等的木板的例子包括:各种类型(柏、西洋杉、松树等)的单材料板和各种类型的胶合板如柳桉木。使用森林间伐材料等的木板的市售产品的例子包括:各种盒子、椴木胶合板(BASSWOOD VENEER)、装饰胶合板、木制时钟、风扇、木箱、杯垫、书签、带子、木匾、展示家具和相框。
经过喷砂或化学处理进行表面处理的玻璃板、石板和金属板的市售产品的例子包括:窗玻璃、玻璃、名牌和门板。
此外,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通过在表面上形成的凹凸而具有视觉上和触觉上独特的纹理。
图像记录介质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进行描述。图1是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图像记录介质的实例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层压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该层压部件是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中的叠置步骤中,通过在图像支持部件上叠置图像转印片材而获得的。
在图1和图3中,附图标记100、200和300分别代表转印片材、表面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和图像记录介质。
图3示出了当将转印片材100叠置在作为转印介质的图像支持部件200上而形成层压部件时的状态。在加热和加压之前,由成像材料(调色剂)形成的图像190位于转印片材100的图像接收层140A侧。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进行加热加压步骤和剥离步骤之后(优选在进一步进行加压步骤后),图像接收层140B和透明支持部件130B依据图像支持部件200表面上的凹凸(支持部件凹凸)而变形,并且在图像记录介质300的透明支持部件130B侧的最外表面形成与支持部件凹凸对应的表面凹凸。为此,可以获得这样的图像记录介质,其中相对于图像支持部件200的表面上的凹凸(支持部件凹凸)量,透明支持部件130B侧的最外表面上的凹凸(表面凹凸)量的降低得到了抑制。因此,图像支持部件200的独特的纹理反映在图像记录介质300的透明支持部件130B侧的最外表面上。
同时,图像190处于完全嵌入到图像支持部件200的表面和图像接收层140B中的状态。因此,在图像支持部件200的表面和形成有图像190的部分之间几乎没有水平高度的差异,所制备的图像记录介质300具有与直接印刷的图像记录介质相同的纹理,因而图像190不易剥离。
此外,进行剥离步骤后,仍保留在图像支持部件200侧的透明支持部件130B的功能是作为图像记录介质300的覆层。
剥离的图像记录介质300可以直接作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在电子照相转印片材上形成有多个单独图像的情况中,可以通过剪裁前述的各单独图像而得到具有预定尺寸的多个图像记录介质。
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此处,将对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进行描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作为转印片材,使用了依次包括图像接收层、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的转印片材。此外,在转印片材中,图像接收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
此外,至少通过以下步骤从而在转印片材的具有图像接收层侧的表面上形成图像记录介质,所述步骤为:形成图像的步骤,其中该图像由成像材料形成(成像步骤);通过在图像支持部件上叠置图像转印片材,以使图像转印片材的形成有图像的一侧与支持部件相对,从而形成层压部件的步骤(叠置步骤);对层压部件进行加热加压以进行接合的步骤(加热加压步骤);以及从图像转印片材上剥离基材的步骤(剥离步骤)。
从在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形成与支持部件凹凸的对应精度更高的表面凹凸、并且使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的独特纹理也反映在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剥离步骤之后,另外设置对基材已剥离的层压部件进行加压的步骤(加压步骤)。
图像转印片材
对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用的图像转印片材的层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结构中具有满足上述结构的图像接收层、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即可。例如,从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转印至图像支持部件时基材能够令人满意地剥离的观点考虑,优选所形成的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之间插入有粘合剂层。此外,所形成的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之间可以插入有粘合剂层。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转印片材的结构实例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采用的转印片材的结构不限于以下附图中所示的结构。
图2是转印片材的实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所示的图像转印片材设置有基材110A、透明支持部件130A,以及图像接收层140A。请注意,尽管没有示出,但是优选的是,基材11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与插入其间的粘合剂层堆叠在一起。
此处,在转印片材中,将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基材110A之间的剥离强度设置为小于图像接收层14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之间的剥离强度。因此,在通过对转印片材的一个最外表面层和另一最外表面层(在如图2所示的转印片材的情况中,为基材110A和图像接收层140A)的每个端部进行拉拽从而使这些层剥离的情况中,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基材110A分离并剥落。
特别是,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优选在如图2所示的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基材110A之间的区域中形成粘合剂层,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小于图像接收层14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之间的剥离强度以及粘合剂层和基材110A之间的剥离强度。即,在通过对转印片材中的一个最外表面层和另一最外表面层(在如图2所示的转印片材的情况中,为基材110A和图像接收层140A)的每个端部进行拉拽从而剥离上述层的情况中,优选的是图像接收层140A与透明支持部件130A分离并剥落,并且粘合剂层与基材110A分离并剥落。
另外,在进行剥离的界面处,优选的是,形成一个表面的层和形成另一表面的层都被剥离而没有发生部分转移。
此处,使用以下方法测定形成转印片材的各层中的各个界面的剥离强度(N/cm)。
首先,准备剪裁为宽度25mm的转印片材样品,然后对样品的一个最外表面层和另一最外表面层(在如图2所示的转印片材的情况中,为基材110A和图像接收层140A)的每个端部进行拉拽,从而剥离上述层。此时,上述层在具有最小剥离强度的界面处发生剥离,因而在转印片材中,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基材110A分离并剥落。
在上述方法中,在具有最小剥离强度的界面处,使层的每个端部剥离6mm,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的夹盘或夹子拉伸每个端部,拉伸速度设置为300mm/分钟,然后测量剥离角度为180度时的剥离强度(N/cm)。
基于JIS-X6305进行测量。
当通过利用上述方法在具有最小剥离强度的界面处将层完全剥离时,样品分成两个样品。例如,在图2所示的转印片材中的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粘合剂层之间发生剥离的情况中,该样品分为:包括基材110A和粘合剂层的样品,以及包括图像接收层14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的样品。
在其中一个分离的样品上,通过拉拽一个最外表面层和另一最外表面层(例如,如果样品为包括图像接收层14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的样品,则所述层为图像接收层14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的各端部来剥离上述层。此时,如果存在发生剥离的界面,则在该界面处,使这些层距各端部的剥离距离为6mm,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的夹盘或夹子拉伸各剥离的端部,将拉伸速度设置为300mm/分钟并运行拉伸试验机,然后测量剥离角度为180度时的剥离强度(N/cm)。
此外,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对分离样品的其它侧进行分离,(例如,包括基材110A和粘合剂层的样品),如果存在发生剥离的层,则测量剥离强度。
然而,如图2所示的转印片材的情况中,优选基材110A和粘合剂层彼此粘合,并且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图像接收层140A彼此粘合,使得在基材110A和粘合剂层之间的界面处、以及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接收层140A之间的界面处不易发生剥离。为此,认为不发生剥离的界面处的剥离强度值大于通过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测量的界面处的剥离强度值。
此外,可以在于转印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形成图像,并且将图像接收层表面层压于图像支持部件上以成为层压部件,然后再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剥离强度的测量试验,。
注意,从能够有效地防止透明支持部件从图像记录介质上剥离的观点考虑,图像接收层14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之间的剥离强度优选为6N/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N/cm以上,并仍然进一步优选为15N/cm以上。此外,对于剥离强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为100N/cm以下。
此外,从当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转印到图像记录介质时基材能够良好剥离的观点考虑,透明支持部件130A与基材110A之间的剥离强度优选为1N/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N/cm以下,并又进一步优选为0.03N/cm以下。此外,对该剥离强度的下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存在粘合力以达到在常规操作(例如,手举、置于器上和在机器中输送)时不会发生剥离的程度即可。
再者,在如图2所示转印片材包括粘合剂层的情况中,从当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转印到图像记录介质时基材和粘合剂层能够良好剥离的观点考虑,优选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在上述范围内。
图像接收层
·热塑性树脂
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接收层至少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
在满足不包含Tg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这一要求、和不包含Tg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这一要求中的至少一个要求的情况中,在图像记录介质中,不可能形成令人满意的与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的支持部件凹凸相对应的表面凹凸,也不可能防止表面凹凸量相对于支持部件凹凸的量减少。因此,不易于在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反映出表面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的独特纹理。
注意,第一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65℃以上,并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上。同样,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为120℃以下。
另一方面,第二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0℃以下,并进一步优选为0℃以下。此外,对其下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为-40℃以上。
此处,将对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
将10mg的样品放入铝盘中,将其气密,然后使用示差扫描热量计(DSC-220,由Seiko Instruments株式会社制造)在升温速度为10℃/分钟的条件下测量。此时,将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基线的延长线和示出了转变过程中的最大倾角的切线的交叉点的温度设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此外,图像接收层中第一热塑性树脂的含量(A)和第二热塑性树脂的含量(B)之间的重量比(A:B)优选为20:80至85:15,进一步优选为25:75至75:25,更进一步优选为40:60至50:50。
此外,图像接收层中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的总含量(固形物含量比)优选在50重量%至100重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60重量%至95重量%的范围内,更进一步优选在65重量%至90重量%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对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进行描述。
作为包含于图像接收层中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任何的热塑性树脂,只要能够满足上述对第一和第二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要求即可。热塑性树脂的例子包括通过聚合以下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而获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单体为:苯乙烯类,如苯乙烯、乙烯基苯乙烯和氯苯乙烯;单烯烃类,如乙烯、丙烯、丁烯和异丁烯;乙烯酯类,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和丁酸乙烯酯;α-不饱和一元脂肪羧酸的酯类,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和乙烯基丁醚;乙烯基酮类,如甲基乙烯基酮、己基乙烯基酮和异丙烯基乙烯基酮;以及二烯类单体,如异戊二烯和2-氯丁二烯。
其中,特别优选使用苯乙烯类和α-不饱和一元脂肪羧酸的酯类。
此外,从将聚酯树脂用作成像材料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聚酯树脂作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由此可以通过包含与图像接收层中的聚酯树脂相同类型的树脂,从而适当地控制成像材料在转印片材表面上的定影性能。
上述的聚酯树脂的例子除了包括典型的聚酯树脂以外,还包括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聚氨酯改性聚酯树脂和丙烯酰基改性聚酯树脂。此外,这些聚酯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通过多元羟基化合物与多元羧酸或其反应性酸衍生物之间的反应制备上述聚酯树脂。形成聚酯的多元羟基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二醇,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新戊二醇和1,4-丁二醇;双酚A环氧烷烃加成物,如氢化双酚A、聚氧乙烯双酚A和聚氧丙烯双酚A;其它二元醇和二元酚,如双酚A。
此外,多元羧酸的例子包括:丙二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烷基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中康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环己烷二羧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其它二元羧酸或其反应性酸衍生物(如酸酐、烷基酯和酸性卤化物)。
除了这些二元羟基化合物和羧酸以外,还可以包括多元(三元以上)羟基化合物或多元(三元以上)羧酸,以使得在不产生四羟基呋喃不溶物的范围内使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形成非线性形式。
其中,特别优选使用线性饱和聚酯树脂。通过使作为二元羧酸的苯二甲酸与作为多元羟基化合物的乙二醇和新戊二醇按照预定的组成比进行缩聚反应,从而得到线性饱和聚酯树脂。关于上述组成比,优选按照以下比例混合物质从而进行聚合反应: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乙二醇与新戊二醇的摩尔比在7:3至1:9的范围内,二元羧酸与多元羟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
此外,在上述热塑性树脂中,可以通过常规方法调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列举如下所述的聚酯树脂的调整方法。如果多元羧酸组分包含90%以上的苯二甲酸组分,多元羟基化合物包含60%以上的乙二醇或新戊二醇,然后用多元羧酸组分和多元羟基化合物进行合成,可以容易地获得具有60℃以上的高Tg的聚酯树脂。此外,如果多元羧酸组分包含20%以上的癸二酸或己二酸,然后用多元羧酸组分和多元羟基化合物进行合成,则可以容易地获得具有15℃以下的低Tg的聚酯树脂。
此外,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接收层包含上述热塑性树脂中的至少两种热塑性树脂,即,具有60℃以上的Tg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具有15℃以下的Tg的第二热塑性树脂。
其它组分
此外,形成图像接收层的树脂的例子包括固化性树脂,如热固化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和电子束固化性树脂。
此外,图像接收层可包含防粘剂,如天然蜡、合成蜡、防粘性树脂、反应性有机硅化合物和改性硅油。
防粘剂的具体例子包括:天然蜡,如巴西棕榈蜡、蜂蜡、蒙旦蜡、石蜡和微晶蜡;及合成蜡,如低分子量聚乙烯蜡、低分子量氧化聚乙烯蜡、低分子量聚丙烯蜡、低分子量氧化聚丙烯蜡、高级脂肪酸蜡、高级脂肪酸酯蜡、沙索蜡。这些防粘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此外,防粘性树脂的例子包括:有机硅树脂;氟树脂;改性有机硅树脂,其为有机硅树脂及各种树脂的改性产物,如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丙烯酰基改性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改性有机硅树脂、烯烃改性有机硅树脂、醚改性有机硅树脂、醇改性有机硅树脂、氟改性有机硅树脂、氨基改性有机硅树脂、巯基改性有机硅树脂和羧基改性有机硅树脂;热固化性有机硅树脂;以及光固化性有机硅树脂。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以将反应性硅烷化合物和改性硅油混合作为防粘剂。
这些蜡和防粘性树脂可以以颗粒状态等共存;然而,优选将这些蜡和防粘性树脂添加到热塑性树脂中,而后在树脂中分散以使其彼此相容,从而以混入热塑性树脂中的状态使用。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图像接收层优选使用填料。
对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使用的填料没有限制。然而,在填料由有机树脂颗粒形成的情况中,其具体例子包括通过聚合以下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而获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单体为:苯乙烯类,如苯乙烯、乙烯基苯乙烯和氯苯乙烯;单烯烃类,如乙烯、丙烯、丁烯和异丁烯;乙烯酯类,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和丁酸乙烯酯;α-不饱和一元脂肪羧酸的酯类,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和乙烯基丁醚;乙烯基酮类,如甲基乙烯基酮、己基乙烯基酮和异丙烯基乙烯基酮;以及二烯类单体,如异戊二烯和2-氯丁二烯。
其中,优选使用苯乙烯类、α-不饱和一元脂肪羧酸的酯类等,并且在使用这些热塑性树脂作为填料的情况中,优选热塑性树脂上涂覆不溶解这些树脂的溶剂。进一步优选的是,优选使用通过向这些热熔树脂中添加交联剂等获得的具有交联结构的热固化性树脂,以及上述热固化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和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的细颗粒。
此外,在填料由无机颗粒形成的情况中,其具体的例子包括:云母、滑石、硅石、碳酸钙、锌白、埃洛石粘土、高岭土、盐酸碳酸镁、石英粉、二氧化钛、硫酸钡、硫酸钙和氧化铝。
填料通常形成为球形颗粒的形状,但也可能形成为板状、针状和不规则形状。
此外,填料的平均体积粒径优选在0.1μm至30μm的范围内,并优选为图像接收层的膜厚度的1.2倍以上。
图像转印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中填料与粘结剂(树脂组分)的重量比(填料:粘结剂)优选在0.01:100至15:100的范围内,并进一步优选在0.5:100至5:100的范围内。
可以将上述无机可以与其他无机颗粒(例如,SiO2、Al2O3、滑石及高岭土)以及微球状的塑料粉末(例如,交联PMMA、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苯乙烯)组合使用作为填料。
透明支持部件
接下来,以下将对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透明支持部件进行描述。
使用塑料膜作为代表性的透明支持部件。在塑料膜中,优选使用被用作OHP膜的半透明膜。半透明膜的例子包括:聚醋酸酯膜、三醋酸纤维素膜、尼龙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碳酸酯膜、聚砜膜、聚苯乙烯膜、聚苯硫醚膜、聚苯醚膜、环烯烃膜、聚丙烯膜、赛璐酚膜、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膜。
在上述膜中,从当由上述膜制备图像记录部件时,使在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形成与支持部件凹凸对应精度更高的表面凹凸,并且使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的独特纹理也反映在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聚苯硫醚膜。
可以通过任意方法制备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使用的透明支持部件,也可以使用如共挤出法和粘结法等已知方法。
同时,透明支持部件通常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共挤出步骤之后,在纵向拉伸步骤中,在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周向速度的辊之间对膜进行拉伸,以便将膜调整至所期望的厚度,并将其如此缠绕。在双轴拉伸的情况中,将经过上述步骤的膜直接导入拉幅机,然后沿宽度方向在2.5倍至5倍的范围内拉伸。此时,拉伸温度优选在100℃至200℃的范围内。
根据需要,对上述获得的双轴拉伸膜进行热处理。热处理优选在拉幅机中进行,特别地,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轻轻拉伸膜的同时对膜进行热处理时,可以获得低热收缩率的膜。特别优选使用双轴拉伸的膜作为透明支持部件。
进一步优选对透明支持部件的一侧进行防粘处理。
防粘处理通常意味着对防粘性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对防粘性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然而,优选使用硅材料。硅材料是由至少含有硅烷组合物的缩合树脂形成的,或者由缩合材料和胶体二氧化硅分散液的混合组合物形成的。此外,硅材料进一步优选包含有机树脂。
具体可以列举有机硅化合物作为硅烷组合物的例子,并且有机硅化合物的例子包括:硅烷化合物,含氟硅烷化合物和异氰酸酯硅烷化合物,并且这些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形成树脂组合物。
硅烷化合物的例子包括:烷氧基硅烷类,如Si(OCH3)4、CH3Si(OCH3)3、HSi(OCH3)3、(CH3)2Si(OCH3)2、CH3SiH(OCH3)2、C6H5Si(OCH3)3、Si(OC2H5)4、CH3Si(OC2H5)3、(CH3)2Si(OC2H5)2、H2Si(OC2H5)2、C6H5Si(OC2H5)3、(CH3)2CHCH2Si(OCH3)3、CH3(CH3)11Si(OC2H5)3、CH3(CH2)15Si(OC2H5)3和CH3(CH2)17Si(OC2H5)3;硅氮烷类,如(CH3)3SiNHSi(CH3)3;特殊的硅烷化试剂类,如((CH3)SiNH)2CO和叔-C4H9(CH3)2SiCl;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合物,如HSC3H6Si(OCH3)3;以及其水解产物和部分缩合物。
硅烷偶联剂的例子包括:乙烯基硅烷类,如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酰基硅烷类,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硅烷类,如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缩水甘油醚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以及氨基硅烷类,如N-β-(氨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含氟硅烷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含氟硅烷化合物,如CF3(CH2)2Si(OCH3)3、C6F13C2H4Si(OCH3)3、C7F15CONH(CH2)3Si(OC2H5)3、C8F17C2H4Si(OCH3)3、C8F17C2H4SiCH3(OCH3)2、C8F17C2H4Si(ON=C(CH3)(C2H5))3、C9F19C2H4Si(OCH3)3、C9F19C2H4Si(NCO)3、(NCO)3SiC2H4C6F12C2H4Si(NCO)3、C9F19C2H4Si(C2H5)(OCH3)2、(CH3O)3SiC2H4C8F16C2H4Si(OCH3)3和(CH3O)2(CH3)SiC9F18C2H4Si(CH3)(OCH3)2;及其水解产物和部分缩合物等硅烷化合物。
异氰酸酯硅烷化合物的例子包括:(CH3)3SiNCO、(CH3)2Si(NCO)2、CH3Si(NCO)3、乙烯基甲硅烷基三异氰酸酯、C6H5Si(NCO)3、Si(NCO)4、C2H5OSi(NCO)3、C8H17Si(NCO)3、C18H37Si(NCO)3和(NCO)3SiC2H4(NCO)3
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硅烷组合物的缩合树脂的例子包括:固化性有机硅树脂,如热固化性(缩合型和加成型)有机硅树脂和光固化性有机硅树脂。具体实施例如下。
在上述热固化性有机硅树脂中,缩合型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的例子包括:通过将聚硅氧烷(如在其末端具有硅烷醇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将聚甲基氢硅氧烷等作为交联剂混入基础聚合物,然后在存在有机酸的金属盐(如有机锡催化剂)或胺的情况下使混合物进行热缩和从而获得的固化性有机硅树脂;通过使末端具有反应性官能团(如羟基或烷氧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发生反应而合成的固化性有机硅树脂;以及通过使三官能以上的氯硅烷、或三官能以上的氯硅烷与单官能或双官能氯硅烷的混合物水解而得到硅烷醇,并使硅烷醇缩合而得到的聚硅氧烷树脂。
同时,缩合类型按其形成方式分为溶液型和乳液型,优选使用这两种类型。
在热固化性有机硅树脂中,加成型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的例子包括通过如下方法合成的固化性有机硅树脂,该方法为:将聚硅氧烷(如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将聚二甲基氢硅氧烷作为交联剂混入基础聚合物,然后在存在铂催化剂的情况下引发反应并且使混合物固化。
同时,加成型按其形成方式分为溶剂型、乳液型和无溶剂型,优选使用上述这些类型。
通过缩合型固化或加成型固化获得的热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的优选例子包括:纯有机硅树脂、有机硅醇酸树脂、有机硅环氧树脂、有机硅聚酯树脂、有机硅丙烯酸树脂、有机硅酚醛树脂、有机硅聚氨酯树脂和有机硅三聚氰胺树脂。
光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的例子包括:通过使用光-阳离子催化剂合成的固化性有机硅树脂和通过使用自由基固化机制合成的固化性有机硅树脂。此外,优选使用这样一种改性有机硅树脂,其通过使低分子量聚硅氧烷与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发生光固化反应而得到,其中所述聚硅氧烷具有烷氧基、与硅原子结合的羟基等。上述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粘合剂层
转印片材可以由透明支持部件和以下所述的基材以及插入其间的粘合剂层形成。
“粘合剂层”是指这样的层,其在于转印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步骤的预步骤(pre-step)之前起到了将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物理结合的粘合剂的功能,然后将图像转印至图像支持部件上,并且在经过层压和冷却的图像的转印步骤中,粘合剂层具有使透明支持部件与图像分离的功能。
注意,可以使用这样的物质作为粘合剂层,其由在常温(22℃)和常压(50%)环境下为半固体(即,具有粘度)的材料形成,在接合后不变形,并且能够在不固化粘合剂层的情况下接合其他层,还可能是这样的物质,其可以由在常温(22℃)和常压(50%)环境下为固体(即,不具有粘度)的材料形成。
粘合剂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橡胶,如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和丁基橡胶等。粘合剂层的材料的例子还包括:合成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硅树脂和热熔树脂。此处,优选使用可通过使用添加剂等调整剥离强度的合成树脂,并且在合成树脂中,就长时间稳定性、耐热性等而言,进一步优选硅树脂。然而,由于需要考虑到与透明支持部件的兼容性,粘合剂层的材料并不限于上述这些材料。
基材
接下来,以下将对转印片材用基材进行描述。
对基材没有具体限制;然而,可以(例如)代表性地使用塑料膜。其优选的例子包括:聚醋酸酯膜、三醋酸纤维素膜、尼龙膜、聚酯膜、聚碳酸酯膜、聚砜膜、聚苯乙烯膜、聚苯硫醚膜、聚苯醚膜、环烯烃膜、聚丙烯膜、聚酰亚胺膜、赛璐酚膜、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膜,它们可以是白色或透明的。
此外,优选使用片状材料作为基材,如纸、金属、塑料和陶瓷。
图像转印片材的物理性质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使用的转印片材中,基材上的图像接收层的表面电阻率优选在1.0×108Ω至3.2×1013Ω的范围内,并且表面电阻率进一步优选在1.0×109Ω至1.0×1012Ω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转印片材中,在23℃的温度和55%RH下,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表面电阻率的差异优选为4位数,并进一步优选是在3位数内。
注意,在23℃的温度和55%RH下,使用圆形电极(例如,由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株式会社制造的HIRESTA IP的“HR探针”)并基于JIS K6911测定表面电阻率。
在图像接收层的表面电阻率控制在1.0×108Ω至3.2×1013Ω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图像接收层优选包含电荷控制剂。电荷控制剂的例子包括:高分子导电材料、表面活性剂和导电金属氧化物颗粒。
此外,优选将消光剂添加到图像接收层中,或添加至设置于基材表面上的图像接收层和其他覆层中。
导电金属氧化物颗粒的例子包括:ZnO、TiO、TiO2、SnO2、Al2O3、In2O3、SiO、SiO2、MgO、BaO和MoO3。这些氧化物颗粒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此外,优选使用还包含不同元素的物质作为金属氧化物。例如,优选的是:通过使ZnO包含(掺杂)Al、In等获得的物质;通过使TiO包含(掺杂)Nb、Ta等获得的物质;通过使SnO2包含(掺杂)Sb、Nb、卤素元素等获得的物质。其中,特别优选掺杂Sb的SnO2,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显示出较小的导电性变化,从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用于消光剂的具有润滑性的树脂的例子包括:聚烯烃,如聚乙烯;和氟树脂,如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TEFLON(注册商标))。
此外,在只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设置图像接收层的情况中,在制备对应于基材的膜时,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基材的表面电阻值:将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导电材料、导电颗粒等添加到树脂中,膜表面涂覆表面活性剂,对金属薄膜进行气相沉积,或将适量的表面活性剂等加入到粘合剂等中。
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胺、铵盐、鎓盐、磷鎓盐和甜菜碱两性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磷酸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酯。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在表面活性剂用于电子照相的情况中,优选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与今年来用于电子照相的带负电荷的调色剂间具有大的相互作用。
此外,在上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季铵盐是优选的。优选使用由下式(I)所代表性表示的化合物作为季铵盐。
式(I)
式(I)中,R1代表碳原子数均在6至22范围内的烷基、烯基或炔基,R2代表通过从碳原子数均在1至6范围内的烷基、烯基或炔基上去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二价基团。R3、R4和R5可能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它们代表脂肪族基、芳香族基团或杂环基团。脂肪族基团代表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直链、支链或环状烯基,或者直链、支链或环状炔基。芳香族基团代表单苯环或缩合的多环芳基。这些基团可以包含羟基等取代基。A代表酰胺键、醚键、酯键或亚苯基,但可以被去除。X-表示卤素元素、硫酸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并且硫酸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可能包含取代基。
图像转印片材的制备方法
此处,将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的图像转印片材为例对图像转印片材的制备方法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的图像转印片材设置有基材110A、透明支持部件130A和图像接收层140A,其中基材110A层叠在透明支持部件130A上,并且基材110A和透明支持部件130A二者间插入有粘合剂层(未示出)。
在图像转印片材中,例如,在具有透明度的基材110A的表面上形成有反向图像(镜像)的定影图像,由此当图像转印至图像支持部件时,图像支持部件上的图像变为正向图像(正常图像)。
在转印片材包括粘合剂层的情况中,转印片材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在基材110A的表面涂覆相当于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然后将形成透明支持部件130A的上述膜等接合至基材110A的表面,然后用相当于图像接收层140A的覆层覆盖堆叠层的表面。
此外,转印片材也可以由以下方式形成:在基材110A的表面涂覆相当于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然后利用相当于图像接收层140A的覆层覆盖形成透明支持部件130A的上述膜等的表面,将透明支持部件130A的与图像接收层140A相对的表面和基材110A的粘合剂层侧的表面彼此接合在一起。
图像接收层140A的覆层是由以下方式形成的:通过利用有机溶剂或水将蜡或树脂和颗粒等各组分相互混合,通过利用超声装置、波形回转搅拌器、磨碎机、砂磨机等装置将混合物分散以制备涂覆液,然后利用制备的涂覆液直接涂覆透明支持的部件130A的表面。
通常使用的涂覆或浸渍表面的方法的例子包括常用方法,如刮涂法、线棒涂覆法、喷涂法、浸涂法、微球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淋涂法和辊涂法。
关于上述涂覆,在图像转印片材(例如)包括形成于基材110A的两个表面上的覆层的情况中,可先涂覆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或者同时涂覆两个表面。
在基材110A的表面上形成覆层时,可以利用风进行干燥,为了便于干燥也可以进行热干燥。干燥方法的例子包括通常使用的方法,如置于烘箱中的方法、通过烘箱的方法,以及接触加热辊的方法。
在实际使用中,转印片材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优选为2以下,并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此外,转印片材表面的动态摩擦系数优选在0.2至1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0.3至0.65的范围内。
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图像转印片材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作为图像。在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优选将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使得图像转印片材的表面(成像表面)的温度在调色剂熔融温度以下。考虑到正常的调色剂熔融温度,这样进行定影,以使图像转印片材的表面温度优选为130℃以下,并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下。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描述了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来形成调色剂图像,以作为在图像转印片材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像;对于形成的图像并无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墨水形成图像。
按上述方法形成的图像接收层140A的膜厚度优选在5μm至25μm的范围内,并进一步优选在7μm至20μm的范围内。
此处,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各层的膜厚度的数值通过使用由Mitutoyo株式会社制造的DIGIMATIC INDICATOR ID-H0530来测定。
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
接下来,以下将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作为转印片材,使用了依次包括图像接收层、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的转印片材,并且在该图像转印片材中,图像接收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
此外,通过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在转印片材的形成有图像接收层侧的表面上形成图像记录介质,所述步骤为:由成像材料形成图像的步骤(成像步骤);通过将图像转印片材叠置于图像支持部件上,以使图像转印片材的形成有图像的表面侧与支持部件相对,从而形成层压部件的步骤(叠置步骤);对层压部件进行加热加压以进行接合的步骤(加热加压步骤);以及将图像转印片材中的基材剥离的步骤(剥离步骤)。
此外,优选在剥离步骤之后,进一步设置对基材已经剥离的层压部件进行加压的步骤(加压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在成像步骤中,优选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在转印片材上形成图像。
另一方面,可以手动进行根据需要而实施的叠置步骤、加热加压步骤、剥离步骤和加压步骤中的各步骤,或者可以通过使用用于自动进行一系列步骤的层压装置来进行各步骤。
此外,可以通过使用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装置进行各步骤,在该装置中一体地设置有成像设备和层压设备。
此处,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进行描述。图6是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用于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装置10包括:成像装置12、收集装置14(定位单元)、层压装置16(加热加压单元)、以及剥离和再加压装置17(剥离和再加压单元)。
成像装置12配备有(例如):转印片材存储单元18;成像单元20;用于将转印片材22从转印片材存储单元18输送至成像单元20的输送通道24;以及用于将转印片材22从成像单元20输送至排出口28的输送通道26。将省略对其他部件的描述。
转印片材存储单元18存储转印片材22并具有设置在常规供纸装置中的引辊和供纸辊,并且供纸辊等在预定的时间点旋转,然后将转印片材22输送到成像单元20。
虽然没有示出,但成像单元20由公知的电子照相装置构成,其包括潜像保持部件;给潜像保持部件充电的充电器;潜像形成装置,其用于在已经带电的潜像保持部件上形成潜像;显影装置,其用于通过利用至少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潜像显影,从而获得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其用于将已经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片材22上;以及定影单元,其用于对转印至转印片材22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
供给通道24和26由包括成对的驱动辊的多个辊对以及导向装置(guide)(未示出)形成,并且供给通道26设有用于将转印片材22的输送方向反转180°的逆向通道26a。在供给通道26和逆向通道26a之间的分支部设置有用于改变转印片材22的导向方向的凸轮32。当转印片材22在逆向通道26a中做直线往复运动并返回供给通道26时,转印片材22的输送方向反转了180°并且转印片材22以前、后表面反转的状态输送。
收集装置14由以下部分形成:作为转印介质的图像支持部件38(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例如绸纹纸)的存储部34;收集单元36(定位部分);供给通道40,用于将图像支持部件38从图像支持部件存储部34供给到收集单元36;供给通道42,用于将从成像装置12的排出口28排出的转印片材22供给至收集单元36。
用于将图像支持部件38供给至收集单元36的供给通道40的排出部、以及用于将转印片材22送至收集单元36的供给通道42的排出部在垂直方向上是对齐的。
供给通道40和42可以由板状部件、以及设置为用于在表面上输送转印片材22或图像支持部件38的供给辊构成,或者可以由呈旋转带状的输送部件构成。在从成像装置12中排出转印片材22或排出图像支持部件38的时间点旋转供给辊或带,然后将转印片材22或图像支持部件38输送至收集单元36。
图像支持部件存储部34(图像支持部件的存储部)存储图像支持部件38,并具有常规供纸装置中所设置的引辊和供纸辊,当收集单元36移动至图像支持部件存储部34的排出口的位置后,供纸辊等旋转,从而将图像支持部件38输送至收集单元36。
收集单元36按照以下方式配置:收集单元36的部分端部连接到垂直(图6中的上下方向)支撑的带的外壁,因而随着带的旋转而上下移动,由此将图像支持部件38和转印片材22从供给通道40的排出部和供给通道42的排出部供给至收集单元36。然而,可以采用公知的上下移动单元(例如马达驱动法),而不限于上述上下移动单元。此外,收集单元36设置有定位单元(未示出),其用于定位需彼此对齐地堆叠的图像支持部件38和转印片材22的端部。
在收集单元36中,设置有用于临时固定层压部件的临时固定单元44,该层压部件是通过图像支持部件38将两个转印片材22堆叠而获得的。例如,临时固定单元44是由一对金属突起部分构成的,以便能够通过加热器等被加热,将层压部件的端部夹在一对已加热的突起部分上,由此将层压部件的端部热焊接并临时固定。
临时固定方法并不限于使用一对突起部的方法,只要可以采用热焊接即可。例如,可采用其它现有方法,即,使针状的已加热部件沿垂直方向穿过片材的方法,或者用安装有超声振荡器的部件夹住片材,然后利用通过超声振荡产生的热量来焊接该片材。此外,可使用用于以机械方式限制彼此间的运动而不利用热量的单元,即,订书机的针、或可随片材沿着供给通道移动的夹持器(gripper)。
在临时固定单元44设置于将层压部件从收集单元36送至层压装置16的供给通道上的情况中,需要仅在临时固定时将临时固定单元44设置在收集单元36的末端部分,并且在除了临时固定以外的任何其他时间中,临时固定单元44配置为可以由该供给通道收回。
层压装置16的例子包括由一对带46形成的带-夹(belt-nip)型装置。每条带46由加热加压辊48和支持辊50支撑,并且还包括加压辊52和54。
对层压装置16中的加压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使用多种常规已知的层压法和层压装置。例如,使用常用的层压法和层压装置或热压法和热压装置来挤压层压部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上述方法:将层压部件插入到一对热辊等的压辊间隙部分,然后对层压部件中的转印片材和图像支持部件均进行热熔以将其彼此焊接在一起。
剥离和再加压装置17例如由空气喷射喷嘴19、导向装置21a和21b、以及加压带60构成,并且接收器56设置于图像支持部件的传送通道的下游侧。
剥离和再加压装置17包括位于空气喷射喷嘴19和导向装置21a和21b的下游侧并且位于接收器56的上游侧的带-夹型加压带60。带-夹型加压带60为用于对基材已经剥离的层压部件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件,并且其中一对带彼此接触形成压辊间隙。加压带60中的各条带均由加热加压辊62和支持辊64支撑,并且包括加压辊66和68。此外,至少通过使用加压部件对层压部件进行加压,但优选对层压部件进行进一步加热。加压带60设有加热加压辊62。
在加压部件中,对层压部件进行加压的时间(通过加压带60中的压辊间隙的时间)优选在0.5分钟至8分钟的范围内,并进一步优选在1分钟至5分钟的范围内。此外,在除了加压外还进行加热的情况中,例如,优选在110℃至180℃的范围内进行加热,并进一步优选在120℃至160℃的范围内进行加热。
然而,可以利用常规已知的加压方法作为加压部件中的加压方法,而不限于上述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借助于一对加压辊使层压部件通过压辊间隙的加压方法,或者通过使具有至少一个平坦表面的一对加压部件(例如,两个板状加压部件)将层压部件插入彼此相对的平坦表面之间的方法。
接下来,将对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设备10的操作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在成像装置12中,按照以下方式形成了定影图像:在转印片材22中,将堆叠在图像支持部件38的后表面之上(图6中的下侧)的第一转印片材22a经由供给通道24从转印片材存储单元18供给至成像单元20,并且通过利用电子照相法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定影于第一转印片材22a的上表面(图6中的上侧)(成像步骤)。此时,在第一转印片材22a的上表面形成定影图像,由此将第一转印片材22a经由供给通道26原样输送至排出口28,然后转移至收集装置14。
此外,在收集装置14中,通过收集装置14的供给通道42将第一转印片材22a供给至收集单元36。此处,通过重力作用将从供给通道42的排出部排出的第一转印片材22a供给到至收集单元36,由此图像表面面向上表面。
接下来,收集单元36上下移动至供给至通道40的排出部,并且经由供给通道40将图像支持部件38从图像支持部件储存部分34中供给至收集单元36。此处,通过重力作用将从供给通道40的排出部排出的图像支持部件38供给至收集单元36,然后堆叠在第一转印片材22a之上。
接下来,在成像装置12中,按照以下方式形成定影图像:将堆叠在图像支持部件38的前表面上(图6中的上侧)的第二转印片材22b经由供给通道24从转印片材存储单元18供给至成像单元20,通过电子照相法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定影于第二转印片材22b的上表面(图6中的上侧)(成像步骤)。在第二转印片材22b的上表面形成了定影图像,由此首选使第二转印片材22b通过供给通道26以将其送至逆向通道26a,然后回到供给通道26以便输送至排出口28,然后输送至收集装置14。
此时,在供给通道26和逆向通道26a的交叉部分中,当驱动凸轮32使得其前端与供给通道26重叠时,已经到达凸轮32的前端部分的第二转印片材22b的输送方向改变,并且将第二转印片材22b导向并输送至逆向通道26a。此外,当第二转印片材22b到达逆向通道26a后,通过反转驱动辊(未示出)使第二转印片材22b在逆向通道26a往返,然后返回至供给通道26。为此,关于返回至供给通道26的第二转印片材22b,其输送方向反转了180°,前表面和后表面反转并且以图像表面朝下侧的方式输送第二转印片材22b(图6中的下侧)。
此外,在收集装置14中,通过收集装置14的供给通道42将第二转印片材22b供给至收集单元36。此处,通过重力作用将从供给通道42的排出部排出的第二转印片材22b供给至收集单元36,以使图像表面朝向下表面,然后堆叠在图像支持部件38上。
以这种方式,依次供应具有向上的图像表面的第一转印片材22a、图像支持部件38、和具有向下的图像表面第二转印片材22b,并将它们彼此堆叠在收集单元36中(定位步骤)。按这样的方式得到该层压部件,以使第一转印片材22a和第二转印片材22b的图像表面彼此相对,然后通过介于其之间的图像支持部件38堆叠在一起。
随后,通过使用定位单元(未示出)将收集单元36上的第一转印片材22a、图像支持部件38和第二转印片材22b的端部定位并对齐,然后通过临时固定单元44将层压部件的端部暂时固定,此后,将层压部件输送至层压设备16。同时,通过将转印片材22和图像支持部件38设置为彼此相同的尺寸,然后将层压部件的端部对齐,从而进行定位。
接下来,在层压设备16中,将由第一转印片材22a、图像支持部件38和第二转印片材22b形成的层压部件通过一对带46之间的压辊间隙,从而对其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然后通过第一转印片材22a和第二转印片材22b将图像支持部件38加热和挤压(加热加压步骤)。
此后,将经加热和挤压的层压部件输送至剥离和再加压装置17。
当层压部件的前端部分接近空气喷射喷嘴19时,由喷嘴注入压缩空气。第一转印片材22a和第二转印片材22b各自基材的端部从图像支持部件38(其通过对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进行加压而获得)上翘起,并且导向装置21a和21b的前端部进入介于第一转印片材22a的基材和透明支持部件之间的区域,以及介于第二转印片材22b的基材和透明支持部件之间的区域。此外,当输送层压部件时,这两个转印片材的基材沿着导向装置21a和21b以与图像支持部件38分离的方向输送,然后从图像支持部件38上剥离下来。
接下来,通过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带60,对基材已经剥离的层压部件进行加压(优选加热并加压)。注意,优选对加压带60中的带表面进行各种形状的压花处理。
将通过对图像接收层和透明支持部件进行加压而获得的图像支持部件38排出至接收器56,由此得到记录图像支持部件。此处,在图像支持部件上形成多个独立图像的情况中,对各图像进行裁剪以获得具有规定尺寸的图像支持部件。
此后,通过通道(未示出)将第一转印片材22a的基材和第二转印片材22b的基材排出至转印片材接收器57。
如上文所述,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装置中,图像记录介质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通过电子照相法在两个转印片材22的每个转印片材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形成图像,使这两个转印片材22的图像表面彼此相对并使图像支持部件38介于其之间,进行加热和挤压,然后使基材从转印片材上剥离下来。
此外,在成像装置12中,逆向通道26a设置在供给通道26的中部,供给通道26用于将转印片材22从成像单元20输送至排出口28,并且在转印片材22中,被送至位于收集单元36的下侧的第一转印片材22a不通过逆向通道26a,并且被送至位于收集单元36的上侧的第二转印片材22b通过逆向通道26a,以便使第二转印片材22b以前表面和后表面反转的状态输送。当处于这种状态时,如果选择性地反转转印片材2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则可连续地进行定位,并由此有可能更有效地在图像支持部件上进行打印。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中,作为在图像接收层的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方法,除了采用通过电子照相成像法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方法外,还可采用已知的成像方法,如通过使用墨水形成墨水图像的方法。
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将转印片材和图像支持部件定位并对齐,从而将转印片材叠置于图像支持部件上,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叠置:在转印片材上形成图像之后,将转印片材和图像支持部件依次排出至收集单元等,以便将转印片材和图像支持部件定位对齐。
对加热加压步骤中的加压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优选使用多种常规已知的层压方法和层压装置。其中,优选使用通过加热从而层压片材的热压法。例如,可以使用常规层压方法和层压装置进行加压,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将由转印片材和图像支持部件形成的层压部件插入到能够加热层压部件的一对加热辊的压力焊接部分(压辊间隙),然后将转印片材和图像支持部件进行热熔至一定程度,以使其彼此焊接在一起。
在经加热和压缩的层压部件中,在成像材料冷却和固化之后,将电子照相转印片材的基材从图像支持部件上剥离下来,通过将成像材料转印至图像支持部件上从而记录图像,并由此制备了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像记录介质。
在成像材料的冷却和固化时,具体温度等于或低于调色剂变硬时的软化点温度,例如,等于或低于成像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优选在22℃(常温)至50℃的范围内。此外,对从图像支持部件上剥离转印片材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优选通过夹住转印片材的末端表面从而缓慢地将转印片材从图像支持部件上剥离下来。
图像支持部件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将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作为图像支持部件。同时,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的例子包括上述例子。
例子
以下,将参考实施例进一步具体描述本发明。然而,对该示例性实施方案没有限制。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份”和“%”分别是指“重量份”和“重量%”。
实施例1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电子照相图像转印片材(转印片材1)。以下,将分步描述制备方法。
电阻控制层溶液Aa-1的制备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用于控制表面电阻率的电阻控制层溶液Aa-1:将作为填料的0.5重量份的球形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SSX-102:由Sekisui Plastics株式会社制造,体均粒径:2μm)和200重量份的乙醇混入作为阳离子抗静电剂的100重量份的丙烯酸聚合物溶液(ELECOND QO 101:由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造,固形物浓度:50%)中,并充分搅拌该混合物。
图像接收层涂覆液Ba-1的制备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图像接收层涂覆液Ba-1:将9重量份的聚酯树脂(VYLON 802:由TOYOBO株式会社制造,Tg:60℃)和11重量份的聚酯树脂(VYLON 500:由TOYOBO株式会社制造,Tg:4℃)、作为热塑性树脂的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ELEGAN 264 WAX:由NOF株式会社制造)、和作为填料的3重量份的球形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SSX-115:由Sekisui Plastics株式会社制造,体均粒径:15μm)加入50重量份的甲乙酮溶剂中,并充分搅拌。
粘合剂层涂覆液Ca-1的制备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粘合剂层涂覆液Ca-1:利用20重量份的甲苯将20重量份的有机硅粘合剂(XR37-B9204:由MomentivePerformance Materials株式会社制造,固形物含量:60%)和0.2重量份的交联剂(XC93-B6144:由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株式会社制造)稀释,并充分搅拌。
转印片材a1的制备
按如下方式制备膜厚度为7μm的粘合剂层:通过使用线棒在作为基材的双轴取向PET(LUMILAR S10:由Toray Industries株式会社制造,厚度:75μm)的一个表面侧上涂覆上文所述的粘合剂层涂覆液Ca-1,并将涂覆的表面在120℃下干燥2分钟。
将形成有上述粘合剂层的基材的粘合剂层表面与作为透明支持部件的双轴取向PET(LUMILAR F53:由Toray Industries株式会社制造,厚度:6μm)的一个表面侧接合,接合条件为:常温(22℃)、粘结速度(0.2m/分钟)、滚筒压力(588KPa)。
按如下方法形成膜厚度为0.5μm的电阻控制层:通过使用线棒在接合片材的基材的未处理表面上涂覆上述电阻控制层溶液Aa-1,并将涂覆表面在120℃下干燥1分钟。
接下来,按如下方法制备转印片材a1:通过使用线棒在接合片材的透明支持部件的未处理表面上涂覆上述图像接收层涂覆液Ba-1,并将涂覆表面在120℃下干燥1分钟,以便形成膜厚度为10μm的接收层,随后将该接收层裁剪为A4尺寸的片材(210mm×297mm)。
成像
使用成像装置(彩色复印机DOCUCOLOR 1450GA:由FujiXerox Connected株式会社制造),在上述转印片材a1(未形成图像)的图像接收层的表面上形成包括实心图像(solid image)图案的彩色镜像图像。
图像记录介质a1的制备
随后,使用裁剪为A4尺寸的白色帆布(厚度级别:11)作为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并且通过以下方法使图像由其上形成有上述图像的转印片材a1转印至图像支持部件。
在如图6所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设备10中,准备了仅包括层压部件16以及剥离和再加压装置17的设备。此外,将这样的带用作剥离和再加压装置17中的加压带60,在所述带中,表面粗糙度Rz为10μm的纤维浸有橡胶。
将转印片材a1的图像表面和帆布(厚度级别:11)一起放入包括层压装置16以及剥离和再加压装置17的设备中,图像与双轴取向PET(透明支持部件,厚度:6μm)一起转印至帆布(厚度级别:11)。以这种方式,制备了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帆布(厚度级别:11,图像支持部件)的图像记录介质a1,并且其被双轴取向PET(透明支持部件)保护。
图像记录介质的评价1:表面粗糙度
在转印前后,对于图像支持部件的表面(转印前)和透明支持部件的表面(转印后),测量其上转印有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a1的表面粗糙度。具体而言,通过使用Tokyo Seimitsu株式会社制造的SURFCOM 130A测量基于JIS-B0601(1994)定义的表面粗糙度Rz以及凹凸的平均间隔Sm。
在图像转印前的图像支持部件的表面上和图像转印后的透明支持部件的表面上,如果凹凸的平均间隔Sm的变化小,例如,为10%以下,并且在图像转印后透明支持部件的表面粗糙度Rz为3μm以上,则可以确定可以遵循图像转印前后的表面凹凸,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外观。
图像记录介质的评价2:耐划伤性
通过以下方法确认图像表面的耐划伤性:将尼龙板刷(SCOTCH-BRITE:由3M公司制造,带有磨粒:230mm×150mm)放置在图像记录介质a1的图像表面上,然后将与尼龙板刷尺寸相同(230mm×150mm)的500g的铝板置于其上,并且该图像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复运动10次。
可以确认不存在如表面划伤和图像不良效果之类的问题。
图像记录介质的评价3:耐热性
通过以下方法确认图像的耐热性:将装有1升沸水的不锈钢壶放置在图像记录介质a1的图像表面上5分钟。
可以确认不存在表面和图像不良效果等问题。
上述获得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施例2
制备厚度为2mm并裁剪为A4尺寸的胶合板作为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通过将实施例1的转印片材a1的图像表面与胶合板接合,制备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并受双轴取向PET(透明支持部件)保护的胶合板的图像记录介质a2,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
上述获得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施例3
制备裁剪为A4尺寸且厚度为0.9mm、并压印蜥蜴图案的合成革(由GINGA KOBO株式会社制造的STH LIZARD No.9)作为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将实施例1的转印片材a1的图像表面与合成革的蜥蜴图案表面接合在一起,使用市售的层压机(LPD3226:由FUJIPLA株式会社制造)在一定的温度(140℃)和速度(0.6m/分钟)条件下进行层压。此后,使作为基材的双轴取向PET与粘合剂层一起剥离,然后,将包括位于剥离的双轴取向PET(透明支持部件)和合成革(图像支持部件)之间的调色剂图像的层压部件再次插入到层压机中。以这种方式,制备了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具有蜥蜴图案的合成革的图像记录介质a3,并且其由双轴取向PET(透明支持部件)保护。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
上述获得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施例4
制备裁剪为A4尺寸且厚度为0.6mm、并压印石头图案的合成革(由Takashima shoji株式会社制造的SUNNY LEATHER#4101),以作为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图像支持部件。通过将实施例1的转印片材a1的图像表面与具有石头图案的合成革接合,使用与实施例3相同方法制备了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并受双轴取向PET(透明支持部件)保护的具有石头图案的合成革的图像记录介质a4,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
上述获得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1
制备了OHP膜(CG3500,用于彩色激光打印机;由3M公司制造,A4尺寸),并通过实施例1中所述的成像方法在OHP膜上形成图像。然后,在OHP膜的成像表面上涂覆喷雾粘合剂(喷雾粘合剂99:由3M公司制造,高强度),将涂覆粘合剂的表面和帆布(厚度级别:11,白色,A4大小)相互接合,使接合面通过层压装置16,然后与实施例1相似,在彼此间不剥离的情况下通过加压带60以进行再加压。以这种方式,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备了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并受到OHP膜保护的帆布(厚度级别:11,图像支持部件)的图像记录介质b1,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
作为结果,图像转印后凹凸的平均间隔Sm的测量结果为“无测量值”,换言之,没有凹凸。此外,Rz是0.1μm,意味着表面上未形成凹凸,并且OHP膜只是附着在表面上,因此无法遵循织物的凹凸状态(帆布,厚度水平:11)。
同时,关于耐划伤性和耐热性,未发现划痕和图像变化等问题。
比较例2
制备透明膜片材(彩色激光打印的PET;由Quick Art株式会社制造,厚度:50μm,A4尺寸),并通过实施例1中所述的成像方法在透明膜片材的图像接收表面上形成图像。然后,与实施例2相似,将形成有图像的一侧的对侧上的粘合剂表面与胶合板接合。随后,与实施例1相似,使接合面通过层压装置16(层压步骤),并且,与实施1相似,在彼此间不剥离的情况下,通过加压带60进行再加压(再加压步骤)。以这种方式,制备了表面附着透明膜片材、并且在透明膜片材的最外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胶合板的图像记录介质b2。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
作为结果,在外侧上形成有图像,由此在层压步骤和再加压步骤中发生了图像的偏移迁移(offset transition),从而制备了具有低图像密度的图像记录介质。进一步地,图像转印后凹凸的平均间隔Sm的测量结果为“无测量值”,换言之,没有凹凸。此外,Rz是0.4μm,意味着表面上未形成凹凸,并且透明膜片材只是附着在表面上,因此无法遵循胶合板的凹凸状态。
与此同时,为了进行耐划伤性和耐热性的评价,进一步剥离剩余图像的一部分。
比较例3
制备了织物用聚氨酯转印片材(彩色激光打印机EA-CR;由Quick Art株式会社制造,A4尺寸,在防粘纸的表面上附着有聚氨酯树脂薄层的片材),并通过实施例1中所述的成像方法在织物用聚氨酯转印片材的图像接收层(聚氨酯树脂)上形成图像。然后,与实施例3类似,将合成革的蜥蜴图案表面(由GINGA KOBO株式会社制造的STH LIZARD No.9)与织物用聚氨酯转印片材的图像表面相互接合。然后使用市售的层压机(LPD3226:由FUJIPLA株式会社制造)将接合面在一定的温度(140℃)和速度(0.6m/分钟)条件下进行层压。此后,使防粘纸从织物用聚氨酯转印片材上剥离下来。
此处,当确认最外表面(聚氨酯树脂表面)的表面性质时,确认了织物用聚氨酯转印片材的聚氨酯树脂表面的表面性质(凹凸),然而未确认存在具有蜥蜴的合成革的蜥蜴图案(凹凸)。接下来,当片材再次插入层压机中时,该片材绕着层压机的辊缠绕。由此,通过将层压机中的温度降低至100℃进行再加压,并由此制备了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并且由聚氨酯树脂薄层保护的具有蜥蜴图案的合成革的图像记录介质b3。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
作为结果,已确认在最外表面(聚氨酯树脂表面)上形成有具有蜥蜴图案的合成革的蜥蜴图案(凹凸),并因此能够遵循合成革的蜥蜴图案的凹凸。
然而,在耐划伤性评价中,在表面的部分中可见由刮划造成的划伤。此外,在耐热性评价中,聚氨酯树脂和调色剂图像部分转移到壶底,并且图像转移到壶上,由此图像记录介质b3的图像出现局部缺陷,从而导致图像密度下降。
表1
已经提供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以上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它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本实施方案是为了最好的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且各种修改适用于预期的特定用途。其意图是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4)

1.一种图像记录介质,依次包括:
表面上具有凹凸且表面粗糙度Rz为3μm以上的图像支持部件;
图像接收层,其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以及
透明支持部件,
其中在所述图像支持部件和所述图像接收层之间具有由成像材料形成的图像,并且
在所述图像记录介质的所述透明支持部件侧的最外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图像支持部件的凹凸相对应的凹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和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分别包含聚酯树脂。
3.一种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方法,包括:
在图像转印片材的设置有图像接收层侧的表面上形成由成像材料形成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转印片材依次包括图像接收层、透明支持部件和基材,所述图像接收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的第二热塑性树脂;
将所述图像转印片材叠置在图像支持部件上,从而使得形成有所述成像的表面与所述图像支持部件相对,由此形成层压部件;
对所述层压部件进行加热和加压以进行接合;
将所述基材从所述图像转印片材上剥离下来;以及
对剥离基材后的所述层压部件进行加压。
4.根据要求3所述的制备图像记录介质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和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分别包含聚酯树脂。
CN201610403956.5A 2015-10-28 2016-06-08 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6471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2178 2015-10-28
JP2015212178A JP2017081013A (ja) 2015-10-28 2015-10-28 画像記録体、及び画像記録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7195A true CN106647195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3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3956.5A Pending CN106647195A (zh) 2015-10-28 2016-06-08 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56500B1 (zh)
JP (1) JP2017081013A (zh)
CN (1) CN1066471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988A (zh) * 2018-05-25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81384B1 (en) * 2015-04-17 2019-1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6862265B2 (ja) * 2017-04-28 2021-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7481A1 (en) * 2001-10-05 2003-06-2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ntermediate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CN101040223A (zh) * 2004-09-30 2007-09-19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层压片材
CN103454868A (zh) * 2012-06-0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转印片和图像记录材料
JP2014085563A (ja) * 2012-10-25 2014-05-12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電子写真記録材料
CN10471438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8896A (ja) * 1996-08-23 1998-03-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JPH11301117A (ja) * 1997-09-29 1999-11-02 Konica Corp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材料
JP2001150660A (ja) * 1999-12-01 2001-06-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済みエンボス加工内装素材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JP2001270257A (ja) * 2000-03-23 2001-10-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エンボス加工内装材の作成方法
JP2001328378A (ja) * 2000-05-23 2001-11-27 Seiko Epson Corp 個人認識カードの製造方法及び読取方法
JP4168846B2 (ja) 2003-06-13 2008-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用コア基材とラミネートするための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4525100B2 (ja) 2004-02-10 2010-08-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画像形成材料転写シートを用いた画像記録体の作製方法
JP2006030800A (ja) * 2004-07-20 2006-0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写真用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7481A1 (en) * 2001-10-05 2003-06-2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ntermediate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CN101040223A (zh) * 2004-09-30 2007-09-19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层压片材
CN103454868A (zh) * 2012-06-0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转印片和图像记录材料
JP2014085563A (ja) * 2012-10-25 2014-05-12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電子写真記録材料
CN10471438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材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988A (zh) * 2018-05-25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56500B1 (en) 2017-05-23
US20170120654A1 (en) 2017-05-04
JP2017081013A (ja) 2017-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2184C (zh) 电子照相用图像转印片材和图像记录介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3454868B (zh) 图像转印片和图像记录材料
JPH09509373A (ja) 図形転写物品
US5601959A (en) Direct transfer electrographic imaging element and process
CN106647195A (zh) 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
TW200538520A (en) Electrostatic-proof coating agent and electrostatic-proof film
CN104275956B (zh) 喷墨广告耗材及生产方法
CN1655068B (zh) 电子照相用成像材料的转印元件及在其上记录图像的元件
KR20170108508A (ko) 입체 패턴을 갖는 실리콘 디자인 전사지
CN103454867A (zh) 图像转印片和图像记录材料
CN201477224U (zh) 能立体成型的反光膜
TW589252B (en) Laminating method for printed matters
JP2000141994A (ja) 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転写シート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転写画像形成方法
CN103313858A (zh) 照片介质
JP5509580B2 (ja) 画像転写シート、画像記録体および画像記録体の作製方法
CN103809400A (zh) 图像转印片材
CN107025842A (zh) 粘贴标签和贴合制品
JP2964590B2 (ja) 離型紙
CN203697617U (zh) 自粘复合结构
JPH08509071A (ja) 電子写真エレメントおよびプロセス
JP4225143B2 (ja) 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用いる情報記録媒体製造装置
JPH05309807A (ja) 転写箔
WO2002005037A1 (fr) Papier d'enregistrement electrophotographique
JPH06301231A (ja) トナー転写記録用ラベル受像体
KR102413401B1 (ko) 후지를 포함하지 않는 라미네이팅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