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7143B - 车辆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7143B
CN106467143B CN201610686301.3A CN201610686301A CN106467143B CN 106467143 B CN106467143 B CN 106467143B CN 201610686301 A CN201610686301 A CN 201610686301A CN 106467143 B CN106467143 B CN 106467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closed section
vehicle
side closed
whe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63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7143A (zh
Inventor
望月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67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7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7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71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8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e.g. mudguard fl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侧部结构抑制重量增大,使来自悬挂部件等的输入载荷有效地分散,谋求车身的扭转刚性及悬挂部件安装面的振动性能的提高。设有配置于车底板(3)的侧部的车轮罩内板(5)、安装于车轮罩内板(5)的悬挂部件(7)以及纵梁(8),车轮罩内板(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包括前部内板(51)、中部内板(52)以及后部内板(53),中部内板(5)具有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中部内板(5)的下端部接合于车底板(3)和纵梁(8),前后部内板(51、53)具有朝向中部内板(52)侧的延伸部,通过分别将延伸部与中部内板(52)之间的重叠部接合,从而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侧闭合截面部(11)及后侧闭合截面部(12)。

Description

车辆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有悬挂部件的车辆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车辆侧部结构中,后车轮罩包括车轮罩内板和车轮罩外板,在车轮罩内板上安装有用于使行驶的车辆的振动等衰减的悬挂部件(后减震器)。另外,车轮罩内板的下端部连接于后纵梁,承担承受来自后悬挂弹簧等的载荷,抑制后纵梁变形的任务。在这种车辆侧部结构中,在一体的车轮罩内板上以局部被覆盖的状态安装有独立的加强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39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车辆侧部结构中,需要利用车身抑制悬挂部件(后减震器)所受到的振动、载荷,为了确保耐久性能,加强件利用厚板制作而成。另一方面,车轮罩内板利用薄板制作而成,由于受到振动、载荷的部分利用一张薄板进行支承,因此成为刚性较低的结构。
因此,在以往的车辆侧部结构中,若承受从悬挂部件安装部朝向车厢内侧的载荷等的输入,则车轮罩内板的纵壁部分有可能变形。另外,若承受从后线圈支承部朝向车辆上方的载荷等的输入,则车轮罩内板的纵壁部分有可能被压扁。而且,在与车轮罩内板独立地使用厚板的加强件的情况下,不仅有导致重量增大这样的问题,而且由于加强件的下端部无法与后纵梁相接合,因此下端部的刚性变小,也有无法确保所需刚性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重量增大的同时,使来自悬挂部件、车轮罩的输入载荷有效地分散、并且谋求车身的扭转刚性及悬挂部件安装面的振动性能提高的车辆侧部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设有:车轮罩内板,其配置于车底板的车宽方向侧部;悬挂部件,其安装于该车轮罩内板;以及纵梁,其接合于所述车底板的下表面并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车轮罩内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包括位于前方侧的前部内板、位于中间的中部内板以及位于后方侧的后部内板这样的独立板体,所述中部内板具有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所述中部内板的下端部接合于所述车底板和所述纵梁,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分别具有朝向所述中部内板侧延伸出的延伸部,通过分别接合这些延伸部与所述中部内板之间的重叠部,从而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侧闭合截面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至少配置在能够交叉跨越设有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的部位的高度。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通过在所述中部内板上设置凹部而形成,所述凹部设定为朝向车辆上方渐渐变浅这样的深度,并且所述凹部的上端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中部内板之间的重叠部。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中部内板的上部在比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靠车厢内侧的位置具有朝向上方渐渐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分别形成有纵壁面,所述纵壁面的下部设于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的上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的上部重叠的高度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上设有延伸接合于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的加强构件。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位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中的任一者的下方的所述纵梁上配置有用于吸收经由轮胎传递来的载荷的弹簧。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发明的车辆侧部结构中设有:车轮罩内板,其配置于车底板的车宽方向侧部;悬挂部件,其安装于该车轮罩内板;以及纵梁,其接合于所述车底板的下表面并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轮罩内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包括位于前方侧的前部内板、位于中间的中部内板以及位于后方侧的后部内板这样的独立板体,所述中部内板具有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所述中部内板的下端部接合于所述车底板和所述纵梁,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分别具有朝向所述中部内板侧延伸出的延伸部,通过分别将这些延伸部与所述中部内板之间的重叠部接合,从而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侧闭合截面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因此不用使用厚板的加强件就能够提高中部内板的刚性,能够谋求中部内板与车底板及纵梁之间的一体化。
因而,在本发明的车辆侧部结构中,能够抑制车辆侧部的重量增大,并且能够使来自悬挂部件的输入载荷高效地向车底板、纵梁等周边部件分散并进行吸收,能够提高车辆侧部的车身的扭转刚性和振动性能。而且,来自车轮罩的输入载荷经由刚性较高的前侧闭合截面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向车辆上下方向传递,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输入载荷分散。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至少配置在能够交叉跨越设有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的部位的高度,因此在载荷从车轮罩内板的变形易于变大的悬挂部件的安装面输入至下方的纵壁的情况下,由于存在有前侧闭合截面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因此也能够使输入的载荷有效地分散,能够抑制车轮罩内板的变形。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通过在所述中部内板上设置凹部而形成,所述凹部设定为朝向车辆上方渐渐变浅那样的深度,并且所述凹部的上端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中部内板之间的重叠部,因此在除重叠部以外的部位未设有凹部,即使在中部内板上设有凹部,在输入载荷时,也能够防止该凹部成为中部内板的可以变形的部位。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中部内板的上部在比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靠车厢内侧的位置具有朝向上方渐渐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分别形成有纵壁面,所述纵壁面的下部设于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的上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的上部重叠的高度位置,因此能够利用纵壁面来确保未存在有前侧闭合截面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的部分的刚性,能够有效地抑制车轮罩内板的变形。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上设有延伸接合于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的加强构件,能够提高悬挂部件的安装面的刚性,并且能够促进载荷从悬挂部件的安装面向前侧闭合截面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的传递,能够使其可靠地向周边的前部内板和后部内板分散。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位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中的任一者的下方的所述纵梁上配置有用于吸收经由轮胎传递来的载荷的弹簧,因此能够一并获得使来自弹簧的载荷向周边的纵梁和车轮罩内板分散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厢内侧前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部结构的车辆的车轮罩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厢内侧后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部结构的车辆的车轮罩的立体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X部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2中的C-C线剖视图。
图7是从车辆侧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部结构的车辆的车厢外侧侧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侧部;2后侧围板;3车底板;3a车宽方向侧部;4车轮罩;5车轮罩内板;6车轮罩外板;6a上端部;7悬挂部件;7a上端部;8纵梁;8a外侧上端部;9加强构件;10贯穿孔;11前侧闭合截面部;12后侧闭合截面部;13、14纵壁面;13a、14a纵壁面的下部;51前部内板;51a延伸部;52中部内板;52A第1保持内板;52Aa上端部;52Ab下端部;52Ac凹部;52Ad突出部;52B第2保持内板;52Ba外周部;53后部内板;53a延伸部;54开口部;55悬挂部件的安装面;55a插入孔;71弹簧;D1、D2凹部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车辆右侧进行说明,但是车辆左侧也适用同样的说明。另外,在图1~图5以及图7中,箭头Fr方向表示车辆前方,在图4~图6中,箭头O方向表示车辆外侧,箭头R方向表示车辆内侧。
在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的车辆侧部1中,如图1~图7所示,设有:车轮罩4的车轮罩内板5,该车辆罩4配置于后侧围板2的下侧且配置于形成地面的车底板3的车宽方向侧部3a;悬挂部件(减震器)7,其安装于该车轮罩内板5悬挂部件;以及纵梁8,其接合于车底板3的下表面并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车轮罩4整体朝向车辆上方弯曲,形成为包围未图示的轮胎的上方侧的拱形形状,车轮罩4包括配置于车厢内侧的车轮罩内板5和配置于车厢外侧的车轮罩外板6。车轮罩内板5朝向车厢内侧延伸出来,车轮罩外板6朝向车厢外侧延伸出来,通过将上侧外周部的重叠部接合,从而构成了包围轮胎的上方侧这样的中空状的车轮罩4。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轮罩内板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包括位于前方侧的前部内板51、位于中间的中部内板52以及位于后方侧的后部内板53,该前部内板51、中部内板52以及后部内板53是3张独立的板体。
其中,中部内板52是用于保持后述的悬挂部件7的内板,其包括:第1保持内板(减震器加强板体)52A,其从车轮罩内板5的上部朝向车厢内侧向下倾斜地延伸预定的长度、并且在中间部分具有开口部54;以及第2保持内板(减震器板体)52B,其外周部52Ba重叠接合于该第1保持内板52A的开口部54的周缘部、并且形成为中间部分凹陷的截面大致曲轴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中部内板52具有使行驶的车辆的振动等衰减的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中部内板52的下端部接合于车底板3和纵梁8。因此,如图6所示,构成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的上端部52Aa以在其与后侧围板2的下端部2a之间夹着车轮罩外板6的上端部6a且这3张板体对齐的方式接合于后侧围板2的下端部2a。另外,构成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的下端部52Ab以在其与车底板3的车宽方向侧部3a之间夹着纵梁8的外侧上端部8a且这3张板体对齐的方式接合于车底板3的车宽方向侧部3a。
而且,构成中部内板52的第2保持内板52B的中间部分形成为向车辆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的大致水平的平坦面形状,成为用于安装悬挂部件7的上端部7a的安装面55,在该安装面55上贯穿设置有供悬挂部件7的上端部7a插入的插入孔55a。
另一方面,如图1~图5所示,前部内板51和后部内板53分别具有与朝向中部内板52侧延伸出的延伸部51a、53a,通过分别将延伸部51a与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之间的重叠部、和延伸部53a与中部内板52的第2保持内板52B之间的重叠部接合,从而形成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预定的长度的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
如图3的虚线所示,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至少配置在能够交叉跨越设有大致水平的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的部位的高度,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以使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置于它们之间的方式相对。通过设置该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从而在载荷从车轮罩内板5的变形易于变大的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输入至下方的纵壁的情况下,由于存在有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因此也能够使输入的载荷有效地分散。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通过在构成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分别设置凹部52Ac而形成。如图4~图6所示,这些凹部52Ac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并设定为朝向车辆上方逐渐变浅这样的深度(D1>D2),凹部52Ac的上端设于前部内板51的延伸部51a及后部内板53的延伸部53a与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之间的重叠部,构成为在比该重叠部靠车辆上侧的位置未设有凹部52Ac。由此,在除延伸部51a、53a与第1保持内板52A之间的重叠部以外的部位未设有凹部52Ac,即使在第1保持内板52A上设有凹部52Ac,该凹部52Ac也不会在输入载荷时成为中部内板52的可以变形的部位。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中,如图1~图3所示,构成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的上部在比前部内板51和后部内板53靠车厢内侧的位置具有朝向上方渐渐突出的突出部52Ad。而且,在该突出部52Ad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分别形成有垂直平面的纵壁面13、14,这些纵壁面13、14的下部13a、14a在与前侧闭合截面部11的上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的上部重叠的高度位置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连续地进行设置。通过将这样的纵壁面13、14设置在第1保持内板52A的预定位置,从而确保了未存在有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的部分的刚性,抑制了车轮罩内板5的变形。
另外,在构成中部内板52的第2保持内板52B中,如图1~图3、图5以及图6所示,在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及其周边设有延伸接合于前部内板51和后部内板53等的加强构件9。即,加强构件9具有:平面部9a,其覆盖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并且与安装面55的插入孔55a对应地贯穿设置有供悬挂部件7的上端部7a贯穿的贯穿孔10;以及接合部9b,其从该平面部9a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该接合部9b构成为接合于前部内板51的延伸部51a、后部内板53的延伸部53a和第2保持内板52B。通过设置这样的加强构件9,从而能够提高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的刚性,促进了载荷从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向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的传递。
而且,如图7所示,在位于本实施方式的前侧闭合截面部11(或后侧闭合截面部12)的下方的纵梁8上配置有用于吸收经由轮胎(未图示)传递来的载荷的螺旋状的弹簧71。由此,构成为来自弹簧71的载荷向周边的纵梁8和车轮罩内板5分散。
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中,构成车辆侧部1的车轮罩4的车轮罩内板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包括位于前方侧的前部内板51、位于中间的中部内板52以及位于后方侧的后部内板53这3张独立板体,中部内板52的第2保持内板52B具有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的下端部52Ab接合于车底板3的车宽方向侧部3a和纵梁8的外侧上端部8a,前部内板51和后部内板53分别具有朝向中部内板52侧延伸出的延伸部51a、53a,通过分别将延伸部51a与中部内板52的第1保持内板52A之间的重叠部、和延伸部51a53a与中部内板52的第2保持内板52B之间的重叠部接合,从而形成了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中,即使不使用像以往的结构那样导致重量增加的厚板的加强件,也能够提高构成车轮罩内板5的中部内板52的刚性,能够连结中部内板52与车底板3及纵梁8,因此能够谋求车辆侧部1的轻量化。
另外,来自悬挂部件7的输入载荷从中部内板52经由高刚性的前侧闭合截面部11和后侧闭合截面部12、延伸部51a、53a等向前部内板51、后部内板53、车底板3、纵梁8等周边部件有效地分散,因此能够提高车辆侧部1的车身扭转刚性,并且能够可靠地改善悬挂部件7的安装面55等的振动性能。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已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
例如,应用已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侧部结构的车轮罩4不仅是后车轮罩,也可以是前车轮罩。另外,中部内板52包括作为两张板体的第1保持内板52A和第2保持内板52B,但是根据适用车辆的种类等,也可以包括一张板体。

Claims (9)

1.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设有:车轮罩内板,其配置于车底板的车宽方向侧部;悬挂部件,其安装于该车轮罩内板;以及纵梁,其接合于所述车底板的下表面并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该车辆侧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罩内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由独立板体构成,所述独立板体包括位于前方侧的前部内板、位于中间的中部内板以及位于后方侧的后部内板,
所述中部内板具有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所述中部内板的下端部接合于所述车底板和所述纵梁,
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分别具有朝向所述中部内板侧延伸出的延伸部,
通过分别将这些延伸部与所述中部内板之间的重叠部接合,形成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侧闭合截面部和后侧闭合截面部,
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通过在所述中部内板上设置凹部而形成,所述凹部的深度设定为越朝向车辆上方越浅,并且所述凹部的上端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中部内板之间的重叠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配置在至少跨越设有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的部位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内板的上部在比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靠车厢内侧的位置具有朝向上方渐渐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分别形成有纵壁面,所述纵壁面的下部设于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的上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的上部重叠的高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上设有向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延伸的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接合于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悬挂部件的安装面上设有向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延伸的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接合于所述前部内板和所述后部内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中的任一者的下方的所述纵梁上配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吸收由轮胎传递来的负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中的任一者的下方的所述纵梁上配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吸收由轮胎传递来的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中的任一者的下方的所述纵梁上配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吸收由轮胎传递来的负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前侧闭合截面部和所述后侧闭合截面部中的任一者的下方的所述纵梁上配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吸收由轮胎传递来的负荷。
CN201610686301.3A 2015-08-18 2016-08-18 车辆侧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7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1013A JP6544635B2 (ja) 2015-08-18 2015-08-18 車両側部構造
JP2015-161013 2015-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7143A CN106467143A (zh) 2017-03-01
CN106467143B true CN106467143B (zh) 2019-07-16

Family

ID=5796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630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7143B (zh) 2015-08-18 2016-08-18 车辆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44635B2 (zh)
CN (1) CN106467143B (zh)
DE (1) DE102016114877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4537B2 (ja) 2017-07-06 2020-09-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DE102019207872A1 (de) * 2019-05-29 2020-12-0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ageranordnung für ein Dämpferlager eines Stoßdämpfers sowie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Dämpferlagers an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KR20220055292A (ko) * 2020-10-26 2022-05-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리어 사이드구조
JP2022185295A (ja) * 2021-06-02 2022-12-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CN115230417B (zh) * 2022-08-22 2024-05-03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叉臂悬架安装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281A (ja) * 1990-05-15 1992-01-23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01494513U (zh) * 2009-08-21 2010-06-0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后轮罩内板
CN103085882A (zh) * 2011-11-04 2013-05-08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的侧部面板的加强结构
CN103863408A (zh) * 2012-12-12 2014-06-18 铃木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的悬架支撑结构
CN104512475A (zh) * 2013-10-04 2015-04-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CN10464849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连接轮罩板至车辆的后地板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2671U (zh) * 1986-01-08 1987-07-17
JPH02189287A (ja) * 1989-01-13 1990-07-2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部構造
JP4236200B2 (ja) 2005-02-10 2009-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4715467B2 (ja) * 2005-11-25 2011-07-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9035059A (ja) * 2007-07-31 2009-02-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サスタワー構造
US7841652B2 (en) 2008-11-28 2010-11-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heelhouse inner bracket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JP5509842B2 (ja) 2009-12-25 2014-06-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515760B2 (ja) 2010-01-18 2014-06-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949382B2 (ja) * 2012-09-21 2016-07-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281A (ja) * 1990-05-15 1992-01-23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01494513U (zh) * 2009-08-21 2010-06-0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后轮罩内板
CN103085882A (zh) * 2011-11-04 2013-05-08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的侧部面板的加强结构
CN103863408A (zh) * 2012-12-12 2014-06-18 铃木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的悬架支撑结构
CN104512475A (zh) * 2013-10-04 2015-04-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CN10464849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连接轮罩板至车辆的后地板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6114877A1 (de) 2017-02-23
CN106467143A (zh) 2017-03-01
JP6544635B2 (ja) 2019-07-17
JP2017039347A (ja) 2017-02-23
DE102016114877B4 (de)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7143B (zh) 车辆侧部结构
CN106965859B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03625563B (zh) 前车身加强结构
US9227669B2 (en) Structure of floor panel of vehicle body
EP2548787B1 (en) Vehicle front part structure
CN103195850B (zh) 弹簧座
CN105522881B (zh) 用于增强减振器壳体的结构
CN103587366A (zh) 用于车辆的减震器外壳支撑装置
JP6597760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028017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597761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KR102236508B1 (ko) 자동차용 섀시 시스템
CN106043449A (zh) 车辆后部构造
KR20100058973A (ko) 차량 대시패널의 프레임
JP6428821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9038301A (ja) 車体構造
US11279415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6485480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2060053A (zh) 一种汽车前部车身结构
KR101583840B1 (ko) 대쉬로워멤버 구조
US10065685B2 (en) Body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reinforcements for distributing the forces linked to a rear shock absorber of the vehicle
CN209581627U (zh) 一种前减震器座加强结构
KR101923886B1 (ko) 차량 후방 쿼터 구조
JP6465138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KR102417402B1 (ko) 차량의 스트럿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