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8774B -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8774B
CN106458774B CN201580025922.0A CN201580025922A CN106458774B CN 106458774 B CN106458774 B CN 106458774B CN 201580025922 A CN201580025922 A CN 201580025922A CN 106458774 B CN106458774 B CN 106458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methyl
film
resin composition
laminat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59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8774A (zh
Inventor
中岛宽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423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6522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6423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7835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6458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8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8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8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a layer of water-setting substance, e.g. concrete, plaster, asbestos cement, or like builders' material
    • B32B1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a layer of water-setting substance, e.g. concrete, plaster, asbestos cement, or like builders' material comprising such water setting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3/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a layer of water-setting substance, e.g. concrete, plaster, asbestos cement, or like builders' material comprising such water setting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a layer of water-setting substance, e.g. concrete, plaster, asbestos cement, or like builders' material
    • B32B1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a layer of water-setting substance, e.g. concrete, plaster, asbestos cement, or like builders' material comprising such water setting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a layer of water-setting substance, e.g. concrete, plaster, asbestos cement, or like builders' material comprising such water setting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32B27/20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the fillers creating voids or cavities, e.g. by str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cur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polyolefins, e.g. PTF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32B29/0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paper or cardboard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9/00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paper or cardboard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paper or cardboard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0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6Catalysts
    • C08G18/2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 C08G18/24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 C08G18/244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tin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08G18/246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tin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lso tin-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75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and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a secondary carbon atom of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e.g.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52Forming heat-sealabl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09D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D159/00 - C09D187/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 E04C2/04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of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 E04C2/049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of insulating material, e.g. cellular concrete or foamed plas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s of elements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brushes, pads, rollers
    • B05D1/28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s of elements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brushes, pads, rollers using a temporary backing to which the coating has been appl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03/00Other substrates
    • B05D2203/30Other inorganic substrates, e.g. ceramics, silic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22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2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pap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0Inorganic coating
    • B32B2255/205Metall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19/00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71/00Protective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7/00Walls, pan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4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5/04Polyurethanes
    • C08J24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J24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混凝土表面免受划痕的保护性和用于使混凝土表面平滑而提高设计性的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10)的特征在于,其是将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1)和支承薄膜(2)层叠而得到的。

Description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 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用来形成用于保护混凝土表面免受划痕的保护性和用于使混凝土表面平滑而提高设计性的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的层叠薄膜,另外,涉及使用本发明的层叠薄膜制造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基底材料、防止由水的侵入所导致的性能降低、防止由二氧化碳的侵入所导致的中性化等,在作为建筑材料的混凝土、例如轻量气泡混凝土(ALC)的表面,实施涂装而形成覆盖层。特别是,一般而言,轻量气泡混凝土在制造工厂内被板化后拿到建设工地,将其敷设于骨架中而形成建筑物,之后,在外壁面一侧实施涂装。上述轻量气泡混凝土板由于为发泡结构,因此具有如下各种问题:在输送时容易产生缺口等破损的方面;在输送和施工时仍然为发泡结构因此粉尘容易从微细的裂缝、缺口等掉落的方面;和,由于该表面的发泡结构所产生的凹凸而难以赋予设计性的方面等。
在这样的混凝土、尤其是轻量气泡混凝土板的表面形成覆盖层时,大多采用涂装的方法。对于涂装,一般而言,如“下涂”、“中涂”、“上涂”那样重复涂布涂材,这些涂材大多被分散或稀释于液体,大多重复进行:将上述涂材涂布于混凝土、尤其是轻量气泡混凝土板的表面并将液体成分干燥。
然而,形成涂材的液体成分为有机溶剂的情况下,担心臭气的问题、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由重复涂布所导致的有机溶剂的暴露成为操作上的问题。为了改善该问题,利用乳剂化的技术用水代替液体成分的方法目前相当普及。然而,上述情况下干燥也需要相当的时间,因此,假定重复涂布时,会新产生该涂装需要相当的时间的问题。
另外,作为对混凝土表面实施涂装并形成覆盖层的其他方法,还提出了:将混入有硅酸质原料粉的热固性树脂粉体涂布于混凝土表面,通过高压釜熟化使热固性树脂粉体固化的方法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798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公开技术中,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时,必须利用静电喷涂等进行涂布,生产率、操作性差。另外,在混凝土表面的保护性、用于使混凝土表面平滑而提高设计性的表面平滑性的方面要求进一步的改良。
因此,本发明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目的在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生产率、操作性优异、对混凝土的渗透性(与混凝土的密合性)良好、进而混凝土表面的保护性、表面平滑性优异的覆盖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然而,本发明人鉴于上述情况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时,将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与支承薄膜的层叠薄膜贴合于混凝土表面,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由此可以形成生产率、操作性优异、对混凝土的渗透性(与混凝土的密合性)良好、进而混凝土表面的保护性、表面平滑性优异的覆盖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主旨如以下的<1>~<16>所述。
<1>一种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和支承薄膜层叠而得到的。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为含有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而得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为含有粘结剂聚合物(A)、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和聚合引发剂(D)而得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4>根据上述<3>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粘结剂聚合物(A)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
<5>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
<6>根据上述<3>~<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c1)。
<7>根据上述<3>~<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聚合引发剂(D)为10小时减半温度为50℃以上的偶氮双系化合物。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填料(E)。
<9>根据上述<8>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还含有发泡剂(F)。
<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的厚度为50μm以上。
<11>一种混凝土表面覆盖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是支承薄膜、包含上述<8>或<9>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和包含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以此顺序的层构成层叠而得到的。
<12>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厚度方向上的与支承薄膜为相反侧处层叠有保护膜。
<13>根据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为轻量气泡混凝土。
<14>一种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混凝土和混凝土表面覆盖层,所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是使包含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固化而形成的,且覆盖该混凝土的表面。
<15>根据上述<14>所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为轻量气泡混凝土。
<16>一种制造上述<14>或<15>所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
将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以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与混凝土的表面相接触的方式贴合于该混凝土的工序;和,
使包含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固化,在该混凝土的表面形成混凝土表面覆盖层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时,发挥生产率、操作性优异、对混凝土的渗透性(与混凝土的密合性)良好、进而混凝土表面的保护性、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其他例的截面图。
图3为示意性示出使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覆盖层的工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它们示出理想的实施方式的一例。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特征在于,其是将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和支承薄膜层叠而得到的。
以下,对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为通过热和/或活性能量射线能够固化的树脂组合物,从赋予更高的耐气候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作为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含有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而得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作为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或反应性单体。
作为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优选含有粘结剂聚合物(A)、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和聚合引发剂(D)。
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粘结剂聚合物(A)>
本发明中的粘结剂聚合物(A)是出于未固化膜的适度的柔软性和抑制表面的粘合性、提高固化膜的耐久性和调整硬度的目的而使用的,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其中,从固化膜的耐久性和硬度的调整容易的方面出发,优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
以下,对(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进行进一步具体地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
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是指,使含有(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成分聚合而成的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a2)作为主要的聚合成分,根据需要,也可以使含官能团单体(a3)、其他共聚性单体(a4)作为共聚成分。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a2),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脂肪族系(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苯酯等芳香族系(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
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烷基的碳数通常为1~12,特别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为4~8,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另外,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苯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
作为其他(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a2),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a2)中,从共聚性、粘合物性、处理容易性和原料获得容易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作为含官能团单体(a3),例如可以举出: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含烷氧基单体、含苯氧基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其他含氮单体、含缩水甘油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含磺酸基单体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含羟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含伯羟基单体、含仲羟基单体、含叔羟基单体等。作为含伯羟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5-羟戊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癸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伯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己内酯改性单体;邻苯二甲酸2-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乙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作为含仲羟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等含仲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等。作为含叔羟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2,2-二甲基-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作为上述含羟基单体,也可以使用: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乙二醇衍生物、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丙二醇衍生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四亚甲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四亚甲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氧化亚烷基改性单体。
作为上述含羧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富马酸、丙烯酰胺N-乙醇酸、肉桂酸、(甲基)丙烯酸的迈克尔加成物(例如丙烯酸二聚体、甲基丙烯酸二聚体、丙烯酸三聚体、甲基丙烯酸三聚体、丙烯酸四聚体、甲基丙烯酸四聚体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羧酸单酯(例如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单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单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单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单酯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含羧基单体可以直接以酸的形式使用,或者也可以以用碱中和而成的盐的形式使用。
作为上述含烷氧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2-丁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辛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月桂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硬脂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脂肪族系的(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含苯氧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环氧乙烷加成物(甲基)丙烯酸酯等芳香族系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酯等。
作为上述含酰胺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正丁氧基烷基)丙烯酰胺、N-(正丁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3-甲基丁基甲胺、二甲基氨基烷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上述含氨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或其四取代化物等。
作为除了上述含酰胺基单体和上述含氨基单体之外的其他含氮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酰基吗啉等。
作为上述含缩水甘油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
作为上述含磷酸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盐、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盐等。
作为上述含磺酸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亚乙基磺酸、烯丙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等烯烃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苯乙烯磺酸或其盐等。
作为其他共聚性单体(a4),例如可以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烷基乙烯醚、乙烯基甲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衣康酸二烷基酯、富马酸二烷基酯、烯丙醇、丙烯酰氯、甲基乙烯基酮、N-丙烯酰胺甲基三甲基氯化铵、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烯丙基乙烯基酮等单体。
另外,以高分子量化为目的的情况下,也可以组合使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等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等。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中,对于(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a2)、含官能团单体(a3)和其他共聚性单体(a4)的含有比例,(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a2)优选为10~100重量%,特别优选为20~95重量%,含官能团单体(a3)优选为0~90重量%,特别优选为5~80重量%,其他共聚性单体(a4)优选为0~50重量%,特别优选为5~40重量%。
作为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从与适合作为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相容性优异的方面出发,而且从调整所形成的覆盖层的耐气候性和硬度的方面出发,优选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特别优选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聚合成分的聚合物,进一步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发明中,通过使上述(a2)~(a4)的单体成分聚合,可以制造(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上述聚合可以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悬浮聚合、主体聚合、乳液聚合等以往公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在有机溶剂中,将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a2)、含官能团单体(a3)、其他共聚性单体(a4)等聚合单体、聚合引发剂(偶氮双异丁腈、偶氮双异戊腈、过氧化苯甲酰等)混合或滴加,以回流状态或50~90℃进行2~20小时聚合。
作为上述聚合反应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己烷等脂肪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正丙醇、异丙醇等脂肪族醇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等。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通常为40~120℃,优选为60~110℃。如果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则有如下倾向:制备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时能够配混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的量受到限制,缩小覆盖层的耐久性和柔软性的调整范围,进而覆盖层的耐久性降低,或者变得过硬而强度降低,如果玻璃化转变温度过低,则有覆盖层的热耐久性降低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通过以下的Fox式算出。
1/Tg=w1/Tg1+w2/Tg2+············Wk/Tgk
其中,Tg表示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Tg2、········Tgk表示各单体成分的均聚物的Tg,w1、w2、··········wk表示各单体成分的摩尔分数,w1+w2+·········wk=1。
对于如此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的重均分子量,通常为1万~300万,优选为2万~250万。
上述重均分子量过小时,有未固化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变得软弱,并且粘合性变高至所需以上,处理性降低的倾向,进而有固化后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变脆的倾向。另外,上述重均分子量过大时,有涂覆前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变得过高,或难以提高浓度等导致涂覆性降低的倾向,进而有固化前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柔软性丧失,难以卷取为卷状等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重均分子量基于标准聚苯乙烯分子量换算,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Waters公司制造、“Waters2695(主体)”和“Waters2414(检测器)”)使用柱:Shodex GPC KF-806L(排阻极限分子量:2×107、分离范围:100~2×107、理论塔板数:10000级/根、填充剂材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填充剂粒径:10μm)的3根串联来测定。
<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
作为本发明中的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例如可以举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等。其中,从对固化后的膜赋予适度的弹性的方面出发,优选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
以下,对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可以举出:使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和多元醇系化合物(b4)反应而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
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30000。上述重均分子量过小时,有覆盖层变脆的倾向,过大时,有覆盖层变得过硬而耐冲击性降低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重均分子量是基于标准聚苯乙烯分子量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Shodex GPC system-11型”)使用柱:Shodex GPC KF-806L(排阻极限分子量:2×107、分离范围:100~2×107、理论塔板数:10000级/根、填充剂材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填充剂粒径:10μm)的3根串联来测定。
上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的60℃下的粘度优选为500~15万mPa·s,特别优选为500~12万mPa·s,进一步优选为1000~10万mPa·s。上述粘度在上述范围外时,有覆盖层形成时的涂覆性降低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粘度可以通过E型粘度计来测定。
〔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
作为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2-羟基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丙基邻苯二甲酸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脂肪酸改性-(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酯、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丙烯酰基-氧化丙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
其中,出于能够缓和覆盖层形成时的固化收缩的理由,优选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羟酯系化合物,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从反应性和通用性优异的方面出发,进一步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另外,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
作为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系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等脂肪族系多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等脂环式系多异氰酸酯、或这些多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化合物或多聚体化合物、脲基甲酸酯型多异氰酸酯、缩二脲型多异氰酸酯、水分散型多异氰酸酯(例如,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造的“Aquanate100”、“Aquanate110”、“Aquanate200”、“Aquanate210”等)等。
其中,从黄变少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系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等脂环式系二异氰酸酯,从固化收缩小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从反应性和通用性优异的方面出发,进一步优选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多元醇系化合物(b4)〕
作为多元醇系化合物(b4),例如可以举出:聚醚系多元醇、聚酯系多元醇、聚碳酸酯系多元醇、聚烯烃系多元醇、聚丁二烯系多元醇、(甲基)丙烯酸类多元醇、聚硅氧烷系多元醇等;以及,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等亚烷基二醇等。
作为上述聚醚系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聚丁二醇、聚六亚甲基二醇等含亚烷基结构的聚醚系多元醇、这些聚亚烷基二醇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等。
作为上述聚酯系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多元醇与多元羧酸的缩合聚合物;环状酯(内酯)的开环聚合物;由多元醇、多元羧酸和环状酯这3种成分得到的反应产物等。
作为前述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4-四亚甲基二醇、1,3-四亚甲基二醇、2-甲基-1,3-三亚甲基二醇、1,5-五亚甲基二醇、新戊二醇、1,6-六亚甲基二醇、3-甲基-1,5-五亚甲基二醇、2,4-二乙基-1,5-五亚甲基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环己烷二醇类(1,4-环己烷二醇等)、双酚类(双酚A等)、糖醇类(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等。
作为前述多元羧酸,例如可以举出:丙二酸、马来酸、富马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对苯撑二羧酸、偏苯三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
作为前述环状酯,例如可以举出:丙内酯、β-甲基-δ-戊内酯、ε-己内酯等。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系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多元醇与碳酰氯的反应物;环状碳酸酯(碳酸亚烷基酯等)的开环聚合物等。
作为前述多元醇,可以举出:前述聚酯系多元醇的说明中示例的多元醇等,作为上述碳酸亚烷基酯,例如可以举出:碳酸亚乙酯、碳酸三亚甲酯、碳酸四亚甲酯、碳酸六亚甲酯等。
需要说明的是,聚碳酸酯多元醇只要为分子内具有碳酸酯键、末端为羟基的化合物即可,可以具有碳酸酯键以及酯键。
作为上述聚烯烃系多元醇,可以举出:作为饱和烃骨架具有乙烯、丙烯、丁烯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且在其分子末端具有羟基的物质。
作为上述聚丁二烯系多元醇,可以举出:作为烃骨架具有丁二烯的共聚物、且在其分子末端具有羟基的物质。
聚丁二烯系多元醇也可以为其结构中所含的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全部或一部分被氢化的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多元醇,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在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羟基的物质,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
作为上述聚硅氧烷系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二甲基聚硅氧烷多元醇、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多元醇等。
其中,优选聚酯系多元醇、聚醚系多元醇,从在固化时柔软性等机械物性优异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聚酯系多元醇。
作为上述多元醇系化合物(b4)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8000,特别优选为550~5000,进一步优选为600~3000。多元醇系化合物(b4)的分子量过大时,有固化时涂膜硬度等机械物性降低的倾向,过小时,有固化收缩大而稳定性降低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重均分子量是基于标准聚苯乙烯分子量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Shodex GPC system-11型”)使用柱:Shodex GPC KF-806L(排阻极限分子量:2×107、分离范围:100~2×107、理论塔板数:10000级/根、填充剂材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填充剂粒径:10μm)的3根串联来测定。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通常可以通过将上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和多元醇系化合物(b4)一并或分别投入到反应器中使其反应从而制造。另外,使多元醇系化合物(b4)和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预先反应,使所得反应产物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反应,从而也可以制造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该制造方法在反应的稳定性、副产物的降低等方面是有用的。
多元醇系化合物(b4)与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的反应可以使用公知的反应手段。此时,例如,通过将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中的异氰酸酯基:多元醇系化合物(b4)中的羟基的摩尔比通常设为2n:(2n-2)(n为2以上的整数)左右,得到残留有异氰酸酯基的含末端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然后可以进行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加成反应。
使上述多元醇系化合物(b4)与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预先反应而得到的反应产物和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加成反应也可以使用公知的反应手段。
对于反应产物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反应摩尔比,例如,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的异氰酸酯基为2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羟基为1个时,反应产物: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为1:2左右,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的异氰酸酯基为3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羟基为1个时,反应产物: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为1:3左右。
该反应产物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加成反应中,在反应体系的残留异氰酸酯基含有率变为0.5重量%以下的时刻结束反应,从而可以得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
上述多元醇系化合物(b4)与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的反应、进而该反应产物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反应中,为了促进反应,还优选使用催化剂。作为上述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甲基氢氧化锡、四-正丁基锡等有机金属化合物、辛酸锌、辛酸锡、环烷酸钴、氯化亚锡、氯化锡等金属盐、三乙胺、苄基二乙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N,N,N’,N’-四甲基-1,3-丁二胺、N-乙基吗啉等胺系催化剂、硝酸铋、溴化铋、碘化铋、硫化铋等;以及,二月桂酸二丁基铋、二月桂酸二辛基铋等有机铋化合物、2-乙基己烷酸铋盐、环烷酸铋盐、异癸酸铋盐、新癸酸铋盐、月桂酸铋盐、马来酸铋盐、硬脂酸铋盐、油酸铋盐、亚油酸铋盐、乙酸铋盐、双新癸酸铋盐、二水杨酸铋盐、二没食子酸铋盐等有机酸铋盐等铋系催化剂等,其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是适合的。
另外,多元醇系化合物(b4)与多元异氰酸酯系化合物(b3)的反应、进而其反应产物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2)的反应中,可以使用:不具有对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有机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类等有机溶剂。
另外,反应温度通常为30~90℃、优选为40~80℃,反应时间通常为2~10小时、优选为3~8小时。
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从发挥结构上的特性即与混凝土的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具有20个以下的烯属不饱和基团,特别优选具有10个以下的烯属不饱和基团,进一步优选具有5个以下的烯属不饱和基团。需要说明的是,烯属不饱和基团数的下限通常为2。
粘结剂聚合物(A)与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的含有比例(重量比)通常为粘结剂聚合物(A):反应性低聚物(B)=90:10~10:90,优选为70:30~20:80,特别优选为60:40~30:70。粘结剂聚合物(A)过少(反应性低聚物(B)过多)时,有固化后的覆盖层表面上体现粘合性,会给之后的工序带来妨碍,并且覆盖层的固化收缩性变大,成为在贴合面的端部等产生剥离的要因的倾向,粘结剂聚合物(A)过多(反应性低聚物(B)过少)时,未固化膜变得过硬,有因贴合前的处理而在膜产生龟裂,并且贴合时的追随性等也受损的倾向。
<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
作为本发明中的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例如可以使用:单官能单体、2官能单体、3官能以上的单体、其他烯属不饱和单体等。
作为上述单官能单体,可以使用含有1个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腈、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丙三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正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苄酯、苯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环氧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基邻苯二甲酸酯等邻苯二甲酸衍生物的半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糠酯、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酰基吗啉、2-羟基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2-乙烯基吡啶、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盐单酯等。
作为上述2官能单体,可以使用含有2个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双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烷二醇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改性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盐二酯等。
作为上述3官能以上的单体,可以使用含有3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聚(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琥珀酸改性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上述其他烯属不饱和单体,除上述之外,还可以举出:丙烯酸的迈克尔加成物或2-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羧酸单酯,作为上述丙烯酸的迈克尔加成物,可以举出:丙烯酸二聚体、甲基丙烯酸二聚体、丙烯酸三聚体、甲基丙烯酸三聚体、丙烯酸四聚体、甲基丙烯酸四聚体等。另外,作为具有特定的取代基的羧酸即上述2-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羧酸单酯,例如可以举出: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单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单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单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单酯等。进而,还可以举出:低聚酯丙烯酸酯。
作为本发明中的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优选2官能单体和3官能以上的单体的多官能单体,特别优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c1)。
对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反应性单体(C)的含量,将粘结剂聚合物(A)成分与反应性低聚物(B)成分的不挥发成分合计设为100重量份时,优选为1~1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3~8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70重量份。
反应性单体(C)的含量过少时,有贴合前的覆盖层的柔软性受损,加工性明显受损的倾向,过多时,有覆盖层变得过硬而耐冲击性降低、变脆的倾向。
<聚合引发剂(D)>
作为本发明中的聚合引发剂(D),例如可以举出:热聚合引发剂和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双异丁酸酯、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1,1’-偶氮双(1-乙酰氧基1-苯基乙烷)、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等偶氮双系化合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甲乙酮、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异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等过氧化二碳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其中,优选使用上述偶氮双系化合物,进而特别优选10小时减半温度为50℃以上的偶氮双系化合物。作为10小时减半温度为50℃以上的偶氮双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2’-偶氮双异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苄基二甲基缩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2-吗啉基(4-硫代甲基苯基)-1-丙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丁酮、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低聚物等苯乙酮类;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等苯偶姻类;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3,3’,4,4’-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N,N-二甲基-N-[2-(1-氧代-2-丙烯基氧基)乙基]苯甲基溴化胺、(4-苯甲酰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等二苯甲酮类;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2-(3-二甲基氨基-2-羟基)-3,4-二甲基-9H-噻吨酮-9-酮内消旋氯化物等噻吨酮类;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类;等。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另外,作为它们的助剂,也可以组合使用: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4,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米蚩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二甲基氨基乙基苯甲酸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正丁氧基)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等。
对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D)的含量,将粘结剂聚合物(A)成分、反应性低聚物(B)成分和反应性单体(C)成分的不挥发成分合计设为100重量份时,优选为0.1~3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5~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10重量份。
聚合引发剂(D)的含量过少时,有覆盖层变得固化不足,无法得到充分的弹性或硬度,膜变脆,无法发挥功能的倾向,含量过多时,有反应前的膜保存时聚合引发剂(D)渗出,晶体在覆盖层中析出的倾向。
<填料(E)>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中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填料(E)。通过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填料(E),可以得到提高填充性、抑制固化时的收缩、提高平滑性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只要为能够通过热和/或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含有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而得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优选为含有粘结剂聚合物(A)、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和聚合引发剂(D)而得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的填料(E),例如可以举出:无机填料、有机填料。
作为无机填料,例如可以举出:滑石、粘土、二氧化硅、硅酸、硅藻土、高岭土、云母、石棉、石膏、石墨、玻璃球、玻璃珠、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铵、亚硫酸钙、碳酸钙、氧化钙、碳酸氢钠、碳酸钠、晶须状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镁、片钠铝石、白云石、氧化钛、钛酸钾、炭黑、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硼纤维、天然来源的云母、雪硅钙石等加工矿物和玻璃纤维、碳纤维、碳中空球、膨润土、蒙脱石、铜粉、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铝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铝、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磷酸钠、铬酸钾、柠檬酸钙等。
作为有机填料的具体例,例如除了淀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三聚氰胺系树脂、交联丙烯酸粉体、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之外,还可以举出:聚乳酸等生物降解性树脂等。
其中,从与轻量气泡混凝土(ALC)的亲和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碳酸钙的粉体。
填料(E)优选为平均粒径为0.1~20μm的粉粒体或纤维,特别优选为平均粒径为0.1~15μm的粉粒体或纤维,进一步优选为平均粒径为1~10μm的粉粒体或纤维。平均粒径过小时,有在成本方面变得不利的倾向,过大时,有成为覆盖层的针孔的原因,或者外观恶化的倾向。
此处所谓“平均粒径”是指,累积时(测定时)的粒径的平均值(中值粒径),其可以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SALD-2000J”)测定。
对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填料(E)的含量,将粘结剂聚合物(A)成分和反应性低聚物(B)成分的不挥发成分合计设为100重量份时,优选为1~10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5~5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200重量份。
填料(E)的含量过少时,有树脂的收缩和流动性变得过大,难以得到期望的平滑性的倾向,含量过多时,有未固化膜变脆而贴合性降低,进而固化后的膜变脆弱,树脂和填料从表面脱落的倾向。
以下,将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特别记作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将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特别记作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
需要说明的是,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中的填料(E)的含量优选为5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以下,尤其优选为完全不含填料(E)。
<发泡剂(F)>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中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优选还含有发泡剂(F)。通过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含有发泡剂(F),对于混凝土表面的更大的凹凸而言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填充性进一步提高。例如,如混凝土基材、特别是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那样,在表面具有大且深的凹凸的基材中,对于表面内散在的毫米单位的凹部,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也发挥充分的填充性,在包含这样的凹部的周边也可以形成平滑的表面。
作为上述发泡剂(F),优选为通过加热使气体产生的热分解型发泡剂,例如可以使用无机系化合物、有机系化合物,其中优选无机系化合物。
作为无机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碳酸氢钠、碳酸钠等,其中优选碳酸氢钠。作为有机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偶氮二甲酰胺/4,4’-氧化双、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偶氮二甲酰胺、4,4’-氧化双(苯磺酰肼)、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偶氮二甲酰胺等。
上述发泡剂(F)优选为平均粒径0.1~20μm的粉粒体。
此处所谓“平均粒径”是指,累积时(测定时)的粒径的平均值(中值粒径),其可以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SALD-2000J”)测定。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还含有发泡剂(F)时,对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中的发泡剂(F)的含量,将粘结剂聚合物(A)成分和反应性低聚物(B)成分的不挥发成分合计设为100重量份时,优选为0.1~5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2~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10重量份。
发泡剂(F)的含量过多时,有孔隙率明显上升,热固化层的强度降低而作为层的形状保持变困难的倾向,过少时,有难以得到发泡剂的配混效果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或[ii]中,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配混增塑剂、抗氧化剂、溶剂、表面张力改性材、稳定剂、链转移剂、表面活性剂等公知的添加剂。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具有:层叠有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以下,也称为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和支承薄膜的结构。图1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一例的截面图,图中的(1)为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2)为支承薄膜,(10)为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中,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与支承薄膜为相反侧处可以层叠有保护膜。
作为支承薄膜,例如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系薄膜等、或在其表面层叠有树脂层的纸等。
其中,从薄膜形成时和覆膜固化时的耐热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PET薄膜、或在其表面层叠有树脂层的纸。
支承薄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50μm。
进而,在该支承薄膜的表面设置以设计为目的的图案,固化后将该图案转印至覆盖混凝土的表面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
上述保护膜是在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事先形成卷状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具有粘合性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对支承薄膜的转印等而使用的,作为上述保护膜,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薄膜、PET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系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尼龙薄膜、脱模纸等,其中优选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等聚烯烃系薄膜。
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50μm。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形成用层叠薄膜也可以是支承薄膜、包含含有填料(E)的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和包含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的层以此顺序的层构成层叠而得到的层叠薄膜。
图2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其他例的截面图,图中的(11)为包含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的层,(12)为包含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2)为支承薄膜,(20)为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中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发泡剂(F)。
作为制造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10)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在支承薄膜(2)的单面均匀地涂布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通常50~120℃、或者温度依次变高的烘箱中,通常进行5~60分钟的干燥,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另外,使用保护膜的情况下,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形成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接着在该层的上面加压层叠保护膜。
另外,作为制造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20)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在支承薄膜(2)的单面均匀地涂布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在通常50~120℃、或者温度依次变高的烘箱中,通常进行5~60分钟的干燥,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进而同样地,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的上面均匀地涂布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在通常50~120℃、或者温度依次变高的烘箱中,通常进行5~60分钟的干燥,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
另外,在支承薄膜(2)的单面均匀地涂布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在通常50~120℃、或者温度依次变高的烘箱中,通常进行5~60分钟的干燥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时,还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在保护膜的单面均匀地涂布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在通常50~120℃、或者温度依次变高的烘箱中,通常进行5~60分钟的干燥,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并层叠。
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20)中,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12)中的填料(E)的含有浓度以厚度方向上的支承薄膜(2)一侧与相反侧相比变为高浓度的方式倾斜。
如此,作为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中的填料(E)的含有浓度在厚度方向上倾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制备填料(E)的含有浓度不同的多种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由含有浓度更高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依次形成层,形成支承薄膜(2)一侧与相反侧相比变为高浓度的多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
另外,使用保护膜的情况下,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形成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或(12),接着在该层(11)或(12)的上面加压层叠保护膜。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厚度优选为30m以上,特别优选为5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80~400μm,尤其优选为100~300μm。
另外,特别是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为单层的情况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厚度优选为8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0~300μm。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中,对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而成的覆盖层赋予设计性的情况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厚度优选为15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5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250~300μm。
进而,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20)中,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的层(11)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5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80~400μm,尤其优选为100~300μm,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12)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0~300μm。
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20)中,对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固化而成的覆盖层赋予设计性的情况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和(12)的厚度的总计优选为15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5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250~300μm。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厚度过薄时,有为了得到适于对混凝土表面以机械方式保护的厚度而层叠的张数变得过多,层叠工序变复杂,或者成本变得过高的倾向,或有无法得到适于保护的厚度,混凝土表面的破损的抑制变困难的倾向。另外,上述厚度过厚时,有覆盖层容易自混凝土表面剥离的倾向,有成本变得过高的倾向。
如此得到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可以适合用于覆盖混凝土的表面的覆盖层的形成、特别是覆盖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的表面的覆盖层的形成。
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根据其制造公司或批次而其表面性不同,可以直接对表面进行覆盖,也可以使用砂纸等对表面进行研磨,使内部发泡部分露出后进行覆盖。
<混凝土制建筑材料>
本发明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具有混凝土和覆盖该混凝土的表面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可以使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中的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固化而形成。
图3为示意性示出使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覆盖层的工序的截面图。在图3的(a)所示的混凝土(3)的表面(3a)上层叠:层叠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和支承薄膜(2)的、图3的(b)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10),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熔融,如图3的(c)那样进行贴合。通过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固化,从而如图3的(d)所示那样,在混凝土(3)的表面(3a)上形成作为固化物的覆盖层(4)。进而根据需要,如图2的(e)所示那样,将支承薄膜(2)自覆盖层(4)剥离。通过以上的工序,可以得到在混凝土(3)上形成有覆盖层(4)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5)。
接着,对至少使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中、特别是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参照图2),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的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覆盖层形成方法(b)和(c)中,作为层叠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使用层叠有支承薄膜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的层叠薄膜,将该层叠薄膜层叠于混凝土表面,然后剥离支承薄膜的方法等。
〔覆盖层形成方法(a)〕
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的覆盖层形成方法中,一种覆盖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层叠有支承薄膜和包含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12)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20)层叠于混凝土表面,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与前述混凝土表面接触,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固化,从而在前述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
〔覆盖层形成方法(b)〕
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的覆盖层形成方法中,一种覆盖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的层(11)层叠于混凝土表面,在其上层叠包含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12),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固化,从而在前述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
〔覆盖层形成方法(c)〕
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的覆盖层形成方法中,一种覆盖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的层(11)层叠于混凝土表面并使其固化,在其上层叠包含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12)并使其固化,从而在前述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
〔覆盖层形成方法(d)〕
该覆盖层形成方法(d)中,例如,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20)来进行。
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的覆盖层形成方法中,一种覆盖层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层叠有支承薄膜(2)、包含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12)和包含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的层(11)而成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层叠于混凝土表面,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与混凝土表面接触,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1)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2)固化,从而在前述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
对使用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在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的表面形成覆盖层的工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中,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也简单称为层叠薄膜。
〔层叠(贴合)〕
可以在轻量混凝土(ALC)板上直接载置本发明的层叠薄膜而层叠,或也可以通过贴合本发明的层叠薄膜来层叠。特别优选预先将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预热或干燥后贴合本发明的层叠薄膜。
贴合时,例如,可以利用将表面温度加热至70℃以上的辊(以下,也称为热辊),边将本发明的层叠薄膜推至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上边使其贴合。需要说明的是,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具有保护膜的情况下,边剥离保护膜或剥离后边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与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相接触的方式使其贴合。
此时的辊温度优选为8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180℃,进一步优选为130℃~160℃。辊温度过低时,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不会充分软化熔融,难以充分渗透至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表面,有成为固化后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剥离原因的倾向。辊温度过高时,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熔融过度进行,粘度降低,完全渗透至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在表面不会残留用于覆盖的树脂成分的倾向,另外,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热聚合引发剂时,层叠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进行,无法得到充分的渗透,有成为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剥离的原因的倾向。
挤压层叠薄膜时的热辊的加权线压力优选为0.1~100kg/cm,特别优选为0.3~50kg/cm,进一步优选为0.5~25kg/cm。另外,热辊相对于层叠薄膜的移动速度优选为0.01~20m/分钟,特别优选为0.1~15m/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2~10m/分钟。
热辊的加权线压力过小或热辊的移动速度过快时,层叠薄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难以充分渗透至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表面,有成为固化后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剥离的原因的倾向。另外,热辊的加权线压力过大或热辊的移动速度过慢时,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完全渗透至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在表面不会残留用于覆盖的树脂成分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贴合时使用的辊不限于上述热辊,也可以使用未加热的(即,气氛温度的)辊。
进而,为了加厚贴合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得到期望的表面形状、表面性,也可以层叠该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
例如,可以在将上述中贴合的第一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支承薄膜剥离而露出的第一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上同样地贴合第二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将第一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和第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层叠。
另外,也可以预先将第一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和第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进行层压贴合,形成厚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然后与上述同样地,贴合在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表面。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的形成〕
使用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覆盖层时,可以如下进行:通过进行上述的层叠(贴合),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层叠于混凝土,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与混凝土表面接触,在此基础上,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作为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的方法,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含有热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D)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举出:下述的第1、第2、第3和第4的方法。
(第1的方法:利用热辊的方法)
第1的方法为如下方法:利用热辊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挤压至混凝土表面,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热辊优选的是,配置于层叠薄膜上,介由层叠薄膜挤压混凝土表面。
作为热辊,例如可以使用:辊的数量为1根的单独辊机、在与辊轴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有多根辊的连续辊机等。连续辊机中的多根辊优选如下配置:以对层叠薄膜赋予的热量依次变大的方式,将表面温度依次较大地设定。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构成辊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金属或橡胶,从容易进行温度调整的方面出发,优选金属。另外,连续辊机中的辊的数量通常为2~10根,优选为3~8根,特别优选为4~6根。
作为使用的热辊,可以举出:外周面平滑的平滑辊、在外周面形成有凹凸的压花辊等,从通过在覆盖层形成凹凸而能够赋予设计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压花辊。压花辊中的凹部的深度例如为0.001~1mm,优选为0.005~0.5mm。
介由层叠薄膜挤压混凝土表面时的热辊的表面温度优选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180℃,进一步优选为130℃~160℃。热辊的表面温度过低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固化变得不充分,有成为固化后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剥离的原因的倾向。
介由层叠薄膜挤压混凝土表面时的热辊的线压力优选为0.01~10kg/cm,特别优选为0.05~5kg/cm,进一步优选为0.1~2kg/cm。另外,热辊相对于层叠薄膜的移动速度优选为0.01~20m/分钟,特别优选为0.05~15m/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1~10m/分钟。
热辊的线压力过小或热辊的移动速度过快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固化变得不充分,有成为固化后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剥离的原因的倾向。另外,热辊的线压力过大或热辊的移动速度过慢时,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完全渗透至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等混凝土,在表面不会残留用于覆盖的树脂成分的倾向。
(第2的方法:利用热板的方法)
第2的方法为利用热板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挤压至混凝土表面、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的方法。热板优选的是,配置于层叠薄膜上,介由层叠薄膜挤压混凝土表面。
作为使用的热板,可以举出:与层叠薄膜相接触的面为平滑的平板、在与层叠薄膜相接触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的压花板等,从通过在覆盖层上形成凹凸而能够赋予设计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压花板。压花板中的凹部的深度例如为0.001~1mm,优选为0.005~0.5mm。
介由层叠薄膜挤压混凝土表面时的热板的表面温度优选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180℃,进一步优选为130℃~160℃。热板的表面温度过低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固化变得不充分,有成为固化后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剥离的原因的倾向。
介由层叠薄膜挤压混凝土表面时的热板的压力优选为0.5~500kgf/cm2,特别优选为1~100kg/m2,进一步优选为2~80kg/m2。挤压时间优选为1~120分钟,特别优选为3~6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30分钟。
热板的压力过小或挤压时间过短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固化变得不充分,有成为固化后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剥离的原因的倾向。另外,热板的压力过大或挤压时间过长时,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完全渗透至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等的混凝土,在表面不会残留用于覆盖的树脂成分的倾向。
(第3的方法:利用高温气氛的方法)
第3的方法为在高温气氛中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的方法。气氛温度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180℃,进一步优选为130℃~160℃。作为在高温气氛中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在调整为上述气氛温度的恒温槽内放置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方法;在调整为上述气氛温度的气氛炉内使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移动的方法。
该第3的方法也可以与上述第1的方法或第2的方法组合。
另外,将第1的方法中使用的热辊、第2的方法中使用的热板变更为表面温度未达到上述温度的辊、压花辊、平板、压花板,边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挤压至混凝土表面或边挤压后进行该第3的方法。
(第4的方法:利用包装体的方法)
第4的方法为如下方法:使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然后放入包含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的袋中,将经过减压密封的包装体的气氛温度设为90℃以上,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
〔包含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的袋〕
放入混凝土与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层叠体的袋为包含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的袋。
作为构成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的薄膜,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薄膜,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烯烃系薄膜、聚酯系薄膜、聚酰胺系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苯乙烯系薄膜、聚丙烯腈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薄膜等。
作为构成聚烯烃系薄膜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丙烯、聚1-丁烯、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短链分支聚乙烯(LLDPE)等的均聚物,此外还可以举出:以丙烯为主成分的与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5-乙叉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1,4-己二烯、苯乙烯等的共聚物;进而以用马来酸酐等羧酸接枝改性而成的物质、以1-丁烯为主成分的与乙烯、丙烯、2-丁烯、异丁烯、丁二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等的共聚物;进而以用马来酸酐等羧酸接枝改性而成的物质、以乙烯为主成分的与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5-乙叉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的共聚物;进而用马来酸酐等羧酸接枝改性而成的物质等。
前述共聚物中,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可以用钠、锌、铝等进行交联,而且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的乙酸乙烯酯成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被皂化。另外,聚乙烯也可以用马来酸酐等羧酸进行接枝改性。
聚烯烃系薄膜中,优选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氟系薄膜。
作为构成聚酯系薄膜的树脂,由酸成分和二醇成分构成。
作为上述酸成分,例如可以举出:对苯二甲酸、草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二聚体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中康酸、环己烷二羧酸等二羧酸、4-羟基苯甲酸、ε-己内酯、乳酸等含氧羧酸等。
作为上述二醇成分,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1,3-丙烷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烷二醇、环己烷二甲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二醇。
通过使上述酸(成分)与二醇(成分)共聚,从而可以得到聚酯系树脂。对于两成分的组合,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任意的组合共聚而成的树脂,其中,作为聚酯,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环亚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进而特别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本发明中使用的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可以为混合2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而成的物质。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表面活性剂、颜料、荧光增白剂等、进而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钛等无机颗粒、以丙烯酸、苯乙烯等为构成成分的有机颗粒。进而,本发明中使用的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优选实施拉伸处理,例如优选使用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的薄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层薄膜具有层叠有2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层的结构,在热塑性树脂层之间存在有蒸镀层、粘接剂层。
作为蒸镀层中使用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使用:铝、金、银、铜、镍、钴、铬、锡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其中,优选使用铝、金、银、锡,从成本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铝。上述蒸镀层的厚度通常为特别优选为作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蒸镀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溅射法、离子镀法、电阻加热蒸镀法、高频感应加热蒸镀法、电子束加热蒸镀法等一般的真空蒸镀法。
作为粘接剂层中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有机钛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聚酯系化合物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在鼓、环带等的金属面上使热塑性树脂的溶液流延并进行薄膜形成的流延式成形法、或利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的熔融成形法来进行制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单层薄膜的厚度通常为5~200μm,特别优选为10~100μm。另外,多层薄膜的厚度通常为5~200μm,特别优选为10~100μm。厚度过薄时,有加工时容易产生破损等的倾向,相反地过厚时,有不仅加工性降低而且变得不经济的倾向。
由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形成袋时,优选在成为袋内侧的面设置密封层。作为密封层,从密封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聚烯烃系树脂层,其中,适合使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或乙烯-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等。对于密封层,可以预先由上述树脂另行制作薄膜,使用粘接剂等,将上述薄膜粘附于成为袋内侧的面并层叠,另外,也可以对成为袋内侧的面直接按压并进行层叠。将密封层以薄膜的形式层叠的情况下,以无拉伸薄膜的形式进行层叠时,从得到密封性的方面是有利的。密封层的厚度通常为10~100μm,特别优选为20~80μm。
在包含上述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的袋中放入混凝土与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层叠体并减压,将袋的开口部密封并闭合,从而进行密封而得到包装体。作为包装体内的减压度,优选为100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Pa以下,特别优选为5Pa以下。
在包含上述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的袋中放入混凝土与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层叠体时,可以将该层叠体直接放入袋中,或者也可以以将与层叠薄膜相接触的面为平滑的平板、或在与层叠薄膜相接触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的压花板等放置于层叠体的层叠薄膜上的状态放入袋。通过在覆盖层形成凹凸而能够赋予设计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压花板。压花板中的凹部的深度例如为0.001~1mm,优选为0.005~0.5mm。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平板、压花板等放置于在袋中放入有该层叠体的包装体的层叠薄膜侧,进行下述热处理、活性能量射线照射。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中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含有热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D)的情况下,将该袋中密封有该层叠体的包装体的气氛温度设为90℃以上。气氛温度优选为90~180℃,特别优选为100℃~180℃,进一步优选为130℃~160℃。作为将该包装体的气氛温度调整为上述温度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在调整至上述气氛温度的恒温槽内放置该包装体的方法;在调整至上述气氛温度的气氛炉内使该包装体移动的方法。使该包装体为上述温度气氛下的时间优选为1~120分钟,特别优选为3~6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30分钟。
如此通过使包装体的气氛为高温,含有热聚合引发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引起热固化反应,变为期望的固化覆盖层。
接着,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对于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的方法进行说明。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对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需要说明的是,活性能量射线可以从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支承薄膜侧照射,也可以通过支承薄膜上的平板、压花板进行照射,进而还可以剥离支承薄膜后对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进行直接照射。
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例如除了远紫外线、紫外线、近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线、X射线、γ射线等电磁波之外,还可以利用电子束、质子线、中子射线等,从固化速度、照射装置获得的容易性、价格等方面出发,利用紫外线照射的固化是有利的。
作为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的方法,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利用发出150~450nm波长区域的光的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化学灯、无电极灯、LED灯等,照射100~3000mJ/cm2左右。
紫外线照射后,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热而实现完全固化。
第4的方法(利用包装体的方法)中,放入该袋中、且具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发生了固化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层叠体可以从该袋取出,而且也可以直至使用时为止保持放入该袋中。通过直至使用时为止保持放入该袋中,可以防止搬运、保存时的破损、源自混凝土的粉尘等。
〔端面处理〕
贴合于轻量气泡混凝土(ALC)板上后,有时实施了固化反应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由于其载荷等而在板的端面发生树脂渗出等而不需要的部分残留,可以将该不需要的部分利用切断或切削等去除。
进而,可以在端面的一部分脱落了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的部分、加工时未铺设的部分,通过涂布等弥补与本发明中使用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相同或类似的树脂组合物、或构成本发明中使用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结剂聚合物(A)或与该粘结剂聚合物(A)类似的树脂。
通过经过以上的工序,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混凝土制的建筑材料。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过其主旨就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例中“%”和“份”是指重量基准。
作为各成分,准备以下材料。
<粘结剂聚合物(A)>
(A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化转变温度:105℃)(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造的“Dianal BR-83”)
<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
作为反应性低聚物(B1),制备以下物质。
(B1):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水冷冷凝器、氮气吹入口的四口烧瓶中,投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6.1g(0.07摩尔)、2官能聚酯多元醇(羟值54mgKOH/g)75.2g(0.04摩尔)、作为阻聚剂的氢醌单甲醚0.02g、作为反应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2g,在60℃下使其反应3小时,投入丙烯酸2-羟乙酯8.6g(0.07摩尔),在60℃下使其反应3小时,在残留异氰酸酯基变为0.3%的时刻结束反应,得到2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B1)(重均分子量10000、60℃下的粘度15000mPa·s)。
<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
(C1):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M-90G”)
(C2):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缩合物(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Viscoat300”、相当于3官能以上的单体。)
<聚合引发剂(D)>
(D1):2,2’-偶氮双异丁腈(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的“V-60”)
(D2):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的“V-40”)
<填料(E)>
(E1):碳酸钙(SHIRAISHI CALCIUM KAISHA,LTD.制造的“重质碳酸钙粉BF200”、平均粒径5μm)
〔实施例1〕
将用乙酸乙酯将粘结剂聚合物(A1)稀释为40%的树脂溶液和用2-丁酮将反应性低聚物(B1)稀释为70%的低聚物溶液以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以不挥发成分的重量比计变为40:60的方式混合,然后进而将反应性单体(C1)以相对于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的不挥发成分合计100份变为20份的方式进行混合。
接着,以相对于(A1)、(B1)、(C1)的混合物的不挥发成分100份变为2份的方式混合聚合引发剂(D1),得到不挥发成分浓度变为56%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
利用设置为间隙宽度0.5mm的逗点涂布机,将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在厚度25μm的聚酯薄膜[III]上连续地流延,将其进一步连续地在70℃下进行12分钟干燥和在90℃下进行6分钟干燥,从而形成厚度220μm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得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以下,也简单称为层叠薄膜)。
使用所得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如下述那样,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
即,以上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面一侧重叠在80℃下使其干燥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的混凝土面板(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制造的“Hebel power board flat panel”(厚度37mm))(P)的成为外壁侧的表面上的方式进行层叠,边将其用加热至150℃的橡胶辊以线压力2kg/cm进行挤压边以0.25m/分钟的速度进行层压(第1次层压)。
之后,从该层叠薄膜(IV-1)剥离聚酯薄膜[III],进一步将与上述同样地制造的其他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面一侧重叠在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上的方式进行层叠,将其与上述同样地,边用加热至150℃的橡胶辊以线压力2kg/cm进行挤压边以0.25m/分钟的速度进行层压(第2次层压),得到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
在与由2次层压得到的面板层叠体的面积为相同面积、且表面平滑的铁板上,使层叠有层叠薄膜的面为下载置上述面板层叠体,在该状态下放入加热至130℃的恒温槽内,放置1小时,从而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固化,得到混凝土面板(P)的表面形成有覆盖层的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的固化膜(覆盖层)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没有确认到固化膜(覆盖层)的剥离。
接着,在使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用空手对面板的面中央进行5次强烈拍打,结果从固化膜(覆盖层)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实施例2〕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如下述那样,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2〕。
即,以上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面一侧重叠在80℃下使其干燥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的混凝土面板(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制造的“Hebel power board flat panel”(厚度37mm))(P)的成为外壁侧的表面上的方式进行层叠,进而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的聚酯薄膜[III]上层叠厚度10mm的平滑的铝板而得到层叠体。将该层叠体插入至铝箔和聚乙烯薄膜层叠层压而成的减压包装袋的内部,将该减压包装袋利用真空包装机减压至600Pa后进行密封(封入),将其恢复至常压,从而使上述的混凝土面板(P)与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与铝板密合。
将以减压状态密封(封入)了的该减压包装袋、以及在其内部密合了的混凝土面板(P)与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与铝板的层叠体在加热至130℃的恒温机内放置1小时,从而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与混凝土面板(P)渗透密合并使其固化。之后,将减压包装袋开封,去除铝板,从而得到在混凝土面板(P)的表面形成有覆盖层的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2〕。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2〕的固化膜(覆盖层)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没有确认到固化膜(覆盖层)的剥离。
接着,在使未层叠固化膜(覆盖层)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2〕,用空手对面板的面中央进行5次强烈拍打,结果从固化膜(覆盖层)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实施例3〕
将用乙酸乙酯将粘结剂聚合物(A1)稀释为40%的树脂溶液和用2-丁酮将反应性低聚物(B1)稀释为70%的低聚物溶液以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以不挥发成分的重量比计变为37:63的方式进行混合。
接着,以相对于(A1)、(B1)的混合物的不挥发成分100份变为2份的方式混合聚合引发剂(D1),得到不挥发成分浓度变为56%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2]溶液。
使用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2],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厚度25μm的聚酯薄膜[III]上形成厚度230μm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2],得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2)。使用该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2),将热辊的加热温度设为17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3〕。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3〕的固化膜(覆盖层)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覆盖层)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没有确认到固化膜(覆盖层)的剥离。
接着,在使未层叠固化膜(覆盖层)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3〕,用空手对面板的面中央进行5次强烈拍打,结果从固化膜(覆盖层)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实施例4〕
将用乙酸乙酯将粘结剂聚合物(A1)稀释为40%的树脂溶液和用2-丁酮将反应性低聚物(B1)稀释为70%的低聚物溶液以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以不挥发成分的重量比计变为40:60的方式进行混合,然后进一步以相对于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的不挥发成分合计100份变为12份的方式混合反应性单体(C2)。
接着,以相对于(A1)、(B1)、(C2)的混合物的不挥发成分100份变为2份的方式混合聚合引发剂(D2),得到不挥发成分浓度变为56%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3]溶液。
使用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3],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厚度25μm的聚酯薄膜[III]上形成厚度225μm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3],得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3)。使用该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3),使贴合后的放置温度为18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4〕。
上述中得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4〕的固化膜(覆盖层)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覆盖层)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没有确认到固化膜(覆盖层)的剥离。
接着,在使未层叠固化膜(覆盖层)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4〕,用空手对面板的面中央进行5次强烈拍打,结果从固化膜(覆盖层)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实施例5~13〕
以下的实施例5~13中,使用下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
将用乙酸乙酯将粘结剂聚合物(A1)稀释为40%的树脂溶液和用2-丁酮将反应性低聚物(B1)稀释为70%的低聚物溶液以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以不挥发成分的重量比计变为40:60的方式进行混合,然后进一步以相对于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的不挥发成分合计100份变为20份的方式混合反应性单体(C1)。
接着,以相对于(A1)、(B1)、(C1)的混合物的不挥发成分100份变为2份的方式混合聚合引发剂(D1),得到不挥发成分浓度变为56%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
将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用以间隙宽度0.5mm设置的逗点涂布机连续地在厚度25μm的聚酯薄膜[III]上流延,将其进一步连续地在70℃下进行12分钟干燥和在90℃下进行6分钟干燥,从而形成厚度220μm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得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1)。
接着,在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中追加2-丁酮,并且以相对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中的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的不挥发成分合计100份变为80份的方式添加碳酸钙(E1),然后进行搅拌直至均匀,从而得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1]溶液。
将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1]溶液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同样地连续地在厚度25μm的聚酯薄膜[III]上流延,接着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厚度250μm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得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4)。
接着,在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1]溶液中,以相对于该[ii-1]溶液中的粘结剂聚合物(A1)与反应性低聚物(B1)的不挥发成分合计100份变为5份的方式追加以碳酸氢钠为主成分的发泡剂(F)(永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CELLBORN SC-K”),进一步进行搅拌直至变为均匀,从而得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2]溶液。
将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2]溶液与上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1]溶液同样地在厚度25μm的聚酯薄膜[III]上连续地流延,接着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厚度250μm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2],得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5)。
(实施例5)
使用所得层叠薄膜(IV-1)和(IV-4),如下述那样,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5〕。
即,以上述层叠薄膜(IV-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面一侧重叠在80℃下干燥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的混凝土面板(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制造的“Hebel power boardflat panel”(厚度37mm))(P)的成为外壁侧的表面上的方式进行层叠,边将其用加热至150℃的橡胶辊以线压力2kg/cm进行按压边以0.25m/分钟的速度进行层压(第1次层压)。
之后,从该层叠薄膜(IV-1)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上进一步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面一侧重叠的方式层叠上述层叠薄膜(IV-4),将其与前述同样地,边用加热至150℃的橡胶辊以线压力2kg/cm进行按压边以0.25m/分钟的速度进行层压(第2次层压),得到具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的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
在与由2次层压得到的面板层叠体的面积为相同面积、且表面平滑的铁板上,以层叠有层叠薄膜的面为下载置上述面板层叠体,在该状态下放入加热至130℃的恒温槽内,放置1小时,从而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固化,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5〕。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5〕的固化膜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面板层叠体〔α-5〕,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面板层叠体〔α-5〕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面板层叠体〔α-5〕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该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上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表面的厚度,结果为364μ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边界的平均线是指,观察一定程度大小的截面、例如5~10cm的截面的情况下,累积作为基材的混凝土面板(ALC)的表面凹凸的位置坐标,由其得到的位置坐标的合计变为零那样的水平基准轴。
(实施例6)
使用对表面进行了研磨处理的混凝土面板,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使用层叠薄膜(IV-1)和(IV-4),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6〕。
具体而言,将在80℃下干燥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的混凝土面板(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制造的“Hebel power board flat panel”(厚度37mm))(P)的成为外壁侧的表面通过装有#40的砂纸的研磨机一样地以3mm的深度进行研磨切削,使比研磨前的表面还多的发泡气泡露出。以层叠薄膜(IV-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面一侧重叠的方式层叠在该新的表面,以下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6〕。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6〕的固化膜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6〕,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6〕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6〕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表面的厚度,结果为237μm。
(实施例7)
对于实施例5中得到的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如以下那样,进行固化,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7〕。
即,使与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的面积为相同面积、且预先预热至130℃、实施了雕刻的铁板载置于面板层叠体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侧,进而施加50kgf/cm2的载荷,保持不变地在130℃的恒温槽内放置60分钟,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固化,从而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7〕。对上述铁板的表面实施深度100μm且1边为5mm的正方形以等间隔排列的千鸟格子状的雕刻。
将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7〕的聚酯薄膜[III]剥离,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得到富于光泽感、且具有千鸟格子的凹凸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7〕,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7〕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7〕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上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表面的厚度,结果千鸟格子的厚部为387μm,千鸟格子的薄部为292μm。
(实施例8)
对于实施例6中得到的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如以下那样,进行固化,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8〕。
即,将与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的面积为相同面积、且预先预热至130℃、实施了雕刻的铁板载置于面板层叠体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侧,进而实施50kgf/cm2的载荷,保持该不变地在130℃的恒温槽内放置60分钟,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固化,从而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8〕。对上述铁板的表面实施深度100μm且1边为5mm的正方形以等间隔排列的千鸟格子状的雕刻。
将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8〕的聚酯薄膜[III]剥离,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得到富于光泽感、且具有千鸟格子的凹凸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8〕,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8〕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8〕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上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表面的厚度,结果千鸟格子的厚部为249μm,千鸟格子的薄部为144μm。
(实施例9)
使层叠薄膜(IV-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与层叠薄膜(IV-4)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重叠,用加热至100℃的层压辊以1m/分钟的速度使其贴合,将该层叠体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侧的聚酯薄膜[III]剥离,制备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20)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6)。
与实施例5同样地,使混凝土面板的成为外壁侧的表面与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6)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接触,层叠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6),边将其用加热至150℃的橡胶辊以线压力2kg/cm进行按压边以0.25m/分钟的速度进行层压,得到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
以层叠有层叠薄膜的面为下,将上述面板层叠体载置在与所得面板层叠体的面积为相同面积、且表面平滑的铁板上,在该状态下放入加入至130℃的恒温槽内,放置1小时,从而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固化,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9〕。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9〕的固化膜侧的表面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9〕,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9〕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9〕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上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表面的厚度,结果为348μm。
(实施例10)
使用对表面进行了研磨处理的混凝土面板,除此之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使用层叠薄膜(IV-1)和(IV-4),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0〕。
具体而言,将在80℃下干燥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的混凝土面板(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制造的“Hebel power board flat panel”(厚度37mm))(P)的成为外壁侧的表面通过装有#40的砂纸的研磨机一样地以3mm的深度进行研磨切削,使比研磨前的表面还多的发泡气泡露出。以层叠薄膜(IV-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面一侧重叠的方式层叠在该新的表面,以下与实施例9同样地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0〕。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0〕的固化膜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0〕,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0〕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0〕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上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1]的边界,测定从其边界至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1]表面为止的厚度,结果为229μm。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5同样地,使用层叠薄膜(IV-1)和(IV-5),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1〕。
具体而言,以层叠薄膜(IV-1)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面一侧重叠在80℃下干燥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的混凝土面板(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制造的“Hebel powerboard flat panel”(厚度37mm))(P)的成为外壁侧的表面的方式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层叠,进而与实施例5同样地剥离层叠薄膜(IV-1)的聚酯薄膜[III]。在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上,进一步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2]面一侧重叠的方式将上述层叠薄膜(IV-5)层叠,以下与实施例5同样地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1〕。
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1〕的固化膜侧的表面为平滑,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富有光泽感的平坦的设计的表面。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1〕,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1〕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1〕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上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I-2]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I-2]表面的厚度,结果为428μm。
(参考例1)
实施例6中,使用其他层叠薄膜(IV-1)代替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4),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具有2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1]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2〕。
上述中得到的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2〕的固化膜在表面确认到轻量气泡混凝土的发泡性表面凹凸所导致的痕迹。剥离聚酯薄膜[III],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发泡性的表面凹凸所导致的痕迹基本消失,可以得到基本平坦的设计的表面,但基本没有感到光泽性。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2〕,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2〕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2〕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上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1]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一个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表面为止的厚度,结果为66μm。
(参考例2)
实施例6中,使用其他层叠薄膜(IV-1)代替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IV-4),除此之外,同样地得到具有2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1]的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
使与该未固化的面板层叠体的面积为相同面积、且预先预热至130℃、实施了雕刻的铁板载置于面板层叠体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侧,进而施加50kgf/cm2的载荷,保持不变地在130℃的恒温槽内放置60分钟,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1]固化,从而得到评价用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3〕。对上述铁板的表面实施深度100μm且1边为5mm的正方形以等间隔排列的千鸟格子状的雕刻。
将上述中得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3〕的聚酯薄膜[III]剥离,在该表面涂布市售的丙烯酸清漆2次而进行喷涂涂装,结果可以得到具有千鸟格子的凹凸的设计的表面。然而,千鸟格子模样中,对于树脂薄的部分,如实地反映了轻量气泡混凝土中露出的气泡的凹凸。
另外,在该固化膜面用割刀以十字形引入直线的切割2根,以将该切割的交叉部覆盖于中心的方式粘贴市售的胶带,使重量5kg的辊往复10次,完全粘贴。将该胶带从端部以10m/分钟的恒定速度进行剥离,结果在该切割部分中没有确认到固化膜的剥离。
接着,在以未层叠固化膜的面一侧为上的状态下在空中固定上述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3〕,将面板的面中央用空手强烈地拍打5次,结果从固化膜面一侧没有确认到碎片等的脱落。
接着,将该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3〕用装有轻量气泡混凝土用刀的电锯以该切口与混凝土制建筑材料〔α-13〕的贴合面垂直的方式切断,进而将其截面用#40的砂纸进行研磨,接着用#400的砂纸进行研磨,为了能够通过放大镜清楚地确认混凝土面板表面跟与其层叠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和[I-1]的边界,测定从该边界的平均线至一个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I-1]表面为止的厚度,结果千鸟格子的厚部为72μm,千鸟格子的薄部为5μm以下(无法测定)。
根据以上的结果,将特定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与轻量气泡混凝土(ALC)等混凝土贴合并固化,从而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因此操作性和生产率良好。另外,贴合并固化有层叠薄膜的混凝土面板表面变得平滑,表面平滑性优异,因此设计形成性也优异。进而,层叠薄膜对混凝土的渗透性充分,能够与混凝土表面密合,因此,混凝土表面的保护性优异。
<对表面典型凹部的填充性评价>
例如轻量气泡混凝土(ALC)等混凝土的表面中的凹凸的间隙通常为0.1~0.5mm左右的范围内,但在混凝土制造的特性上、例如观察1m2的面内时,在几处~十几处存在有具有超过该通常范围的上限的间隙的凹部。
对混凝土、特别是ALC的表面的设计性赋予中,追求表面的平滑性的情况下,在具有超过该通常范围的上限的间隙的凹部中,混凝土表面覆盖用层叠薄膜的树脂也无法充分填充时,由于保持不变地该部分的树脂填充不足而有在表面产生凹痕,设计性受损的担心。
因此,为了评价对该极端的凹部的树脂填充性,准备具有1边30cm的正方形状的ALC,在ALC表面纵横各隔开5cm的间隔地,形成表面开口直径1mm、深度1mm的倒锥状的凹痕,纵向上5个,横向上5个,合计25个,制成试验基材。
将实施例5、9、11和12中使用的混凝土面板变更为上述试验基材,除此之外,与各例中所示的方法同样地将层叠薄膜贴合并固化,以目视评价树脂对具有极端的间隙的25个凹部的填充性。
评价基准如下述所述。
○:完全填充且平滑。
Δ:清楚地可知凹部的位置。
×:可见完全地凹陷。
其结果:实施例5变为“Δ”、实施例9变为“Δ”、实施例11变为“○”、实施例12变为“×”。
根据以上的结果,将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与轻量气泡混凝土(ALC)等混凝土贴合并固化,从而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覆盖层,因此,本发明的层叠薄膜的操作性和生产率良好。另外,贴合并固化有本发明的层叠薄膜的混凝土面板表面变得平滑,表面平滑性优异,因此设计形成性也优异。进而,本发明的层叠薄膜能够与混凝土表面密合,因此混凝土表面的保护性优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可以为了增大作为建筑物的外壁使用的轻量气泡混凝土(ALC)等混凝土的表面的设计性的自由度而利用。另外,可以将施工时的复杂的涂装工序置换为轻量气泡混凝土(ALC)工厂中的工序,可以用于实现工地操作的简化。进而,可以为了实现轻量气泡混凝土(ALC)的输送、保存时的污染、破损的减轻而利用。
边参照上述实施例边示出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方式,但上述实施例不过是单纯的示例,不作限定性解释。明确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各种变形、修改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
本申请享有基于2014年5月2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4-105265)、2014年9月2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4-195899)和2015年3月4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5-042320)的优先权的权益,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引入至此。
附图标记说明
1: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
2:支承薄膜
3:混凝土
3a:混凝土表面
4:覆盖层
5:混凝土制建筑材料
10、20: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
11:包含实质上不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的层
12:包含含有填料(E)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ii]的层

Claims (11)

1.一种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和支承薄膜层叠而得到的,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为含有粘结剂聚合物(A)、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和聚合引发剂(D)而得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所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是支承薄膜、包含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填料(E)或包含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填料(E)以及发泡剂(F)的层、包含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以此顺序的层构成层叠而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粘结剂聚合物(A)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低聚物(B)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b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1个以上的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单体(C)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c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聚合引发剂(D)为10小时减半温度为50℃以上的偶氮双系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厚度方向上的与支承薄膜为相反侧处层叠有保护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为轻量气泡混凝土。
9.一种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混凝土和混凝土表面覆盖层,所述混凝土表面覆盖层是使包含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固化而形成的,且覆盖该混凝土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为轻量气泡混凝土。
11.一种制造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混凝土制建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
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以包含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与混凝土的表面相接触的方式贴合于该混凝土的工序;和,
使包含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固化,在该混凝土的表面形成混凝土表面覆盖层的工序。
CN201580025922.0A 2014-05-21 2015-05-18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458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5265 2014-05-21
JP2014-105265 2014-05-21
JP2014195899 2014-09-25
JP2014-195899 2014-09-25
JP2015042320A JP6565222B2 (ja) 2014-09-25 2015-03-04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用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方法
JP2015-042320 2015-03-04
PCT/JP2015/064230 WO2015178353A1 (ja) 2014-05-21 2015-05-18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層形成用積層フィルム、コンクリート製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8774A CN106458774A (zh) 2017-02-22
CN106458774B true CN106458774B (zh) 2019-06-04

Family

ID=5805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5922.0A Active CN106458774B (zh) 2014-05-21 2015-05-18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147271B1 (zh)
CN (1) CN106458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0194A (zh) * 2017-06-14 2017-08-18 广东木立方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控温的装配式房屋墙体
FR3077024B1 (fr) * 2018-01-24 2020-09-11 Pro T Co Feuille pour appliquer un motif predefini en surface d'un element en beton lors de sa fabrication, systeme et methode utilisant cette feuille pour la fabrication d'un element en beton
JP2019147869A (ja) * 2018-02-26 2019-09-05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部材用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部材及び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方法
CN109576041A (zh) * 2018-11-29 2019-04-05 上海华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模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825A (zh) * 2021-08-19 2021-11-26 河北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附着超耐水内墙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62A (zh) * 1996-03-06 1997-11-12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浸渍组合物以及用于树脂混凝土的底涂料组合物,其涂覆方法及使用它的复合材料
CN101374787A (zh) * 2006-01-31 2009-02-25 威士伯来源有限公司 涂布水泥纤维板制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4777B2 (ja) * 1989-02-28 1998-09-30 セメダイン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材及びその保護膜形成方法
JP2740943B2 (ja) * 1994-10-31 1998-04-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を有する化粧材
JP2000127328A (ja) * 1998-10-22 2000-05-09 Kotobuki Seihan Printing Co Ltd 化粧シートおよびこの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20030003257A1 (en) * 2001-07-02 2003-01-02 Kendall Eric W. Curable acrylic coatings for exterior laminate
US7052769B2 (en) * 2003-03-31 2006-05-30 Nippon Bee Chemical Co., Ltd. Laminate film and article having same
TW200631975A (en) * 2005-02-01 2006-09-16 Nippon Kayaku Kk Polyurethane compoun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article thereof
JP4759020B2 (ja) * 2008-06-03 2011-08-31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JP5838569B2 (ja) * 2011-03-09 2016-01-0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62A (zh) * 1996-03-06 1997-11-12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浸渍组合物以及用于树脂混凝土的底涂料组合物,其涂覆方法及使用它的复合材料
CN101374787A (zh) * 2006-01-31 2009-02-25 威士伯来源有限公司 涂布水泥纤维板制品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47271A1 (en) 2017-03-29
EP3147271B1 (en) 2021-12-22
EP3147271A4 (en) 2018-01-10
CN106458774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8774B (zh) 混凝土表面覆盖层形成用层叠薄膜、混凝土制建筑材料和其制造方法
CN102197178B (zh) 壁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29257B (zh) 转印印刷用层叠体
JP4817675B2 (ja) (メタ)アクリル系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レセプターシート
KR101704820B1 (ko) 바닥재용 수지 조성물
JP5003854B2 (ja) ラジカル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被覆材、土木建築構造体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3674081B2 (ja) 樹脂組成物、土木建築材料及び被覆材
TWI695041B (zh)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聚合物組成物、使用其之硬化膜、及具有前述硬化膜之層合體
JP4907218B2 (ja) 一液型ウレタン系湿気硬化性接着剤
JP5578406B2 (ja) 外壁目地部上塗り塗膜の抗菌性、防カビ性を向上させる一液型湿気硬化性シーリング材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て外壁目地部上塗り塗膜の抗菌性、防カビ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
JP6565222B2 (ja)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用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方法
WO2008032677A1 (fr) Composition de résine polymérisable par voie radicalaire pour un revêtement ou un adhésif
JP3674076B2 (ja) 樹脂組成物、土木建築材料及び被覆材
WO2015178353A1 (ja)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層形成用積層フィルム、コンクリート製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03949A (ja) 樹脂組成物
KR101833268B1 (ko) 휠 밸런스 웨이트용 조성물
JP2009024104A (ja) (メタ)アクリル塗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制振材料
JP6489931B2 (ja)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層形成用積層フィルム
JP2008056823A (ja) ラジカル重合性不飽和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JP6324236B2 (ja)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被覆方法
CN108778721A (zh)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KR101994185B1 (ko) 데코시트용 도료 조성물 및 데코시트 제조 방법
CN107001872A (zh) 粘合片
JPH08109230A (ja) ウレタンアクリレート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硬化物
JPH07268046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ポリブタジエン含有ウレタンアクリレ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